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4:03:59

点击下载

作者:肖正礼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

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试读:

绪论

一、一个新型文化话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任何时代都会产生属于那个时代具有深深历史烙印的文化,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子时代的今天,必然会产生新型的电子文化。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文化得到解梏,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出现了文化研究热潮,文化研究由专注历史转向社会现实,从理论走向生活,许多专家学者期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通过文化解梏带动思想解放,通过文化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变革。在新时期文化热的研究中,一些专家学者在进行文化学、文化史的研究中,跳出了“小文化”的圈子,提出“大文化”的概念,派生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电视文化”、“影视文化”等等文化新名词。现在,又兴起了“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研究。然而,却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电子文化。

在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热潮中,中国的理论学术界对电子文化的关注度不高,这既与中国古代“尚文轻武、鄙视技术”的传统文化观念有一定关系,又与中国的现代教育在高中阶段就实行文理分科,使人们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就存在全科知识的先天缺失有关,以至于在当今电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准备去研究电子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革,特别是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权威和学界泰斗来领引,电子文化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电子文化的发展。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远在石器时代,人们以石头和树枝作生产工具,以狩猎、采摘为生,吃饱喝足之后,自然而然地群聚一起,“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特别是当人们自觉地利用石头,将石头打制成各种形状的石器,或用于狩猎,或用于休闲娱乐,石器文化也就产生了。保留至今的四川乐山大佛、洛阳龙门石窟等等石器文化精品,虽然不是石器时代的作品,却是传承石器文化、利用山石雕琢的人类最优秀的石器文化遗产。火被利用之后,人们开始掌握陶冶技术,相继制造出陶瓷和青铜器、铁器,人类社会进入青铜器、铁器时代,产生了青铜文化、铁器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工作者发现了“电子”,并从发现“电子”到控制“电子”,掌握了电子技术,生产出无数的机电、电器、电子产品及其设备,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至此,人类社会已步入电子时代。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生产出微电脑,使得以微电脑为标志的微电子技术在当今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首先,从人们感受最直接最普遍的家用电器、电子设备来看,“十一五”末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中,洗衣机的普及率达到96.92%,电冰箱的普及率达到96.61%,空调器的普及率达到112.07%,微波炉的普及率达到59%,组合音响的普及率达到28.08%,彩色电视机的普及率达到137.43%家用电脑的普及率达到71.16%,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达到188.86%。农村居民家庭洗衣机的普及率达到57.32%,电冰箱的普及率达到45.19%,空调机的普及率达到16%,黑白电视机的普及率减少到6.38%,彩色电视机的普及率达到111.79%,家用电脑的普及率达到10.37%,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达到136.54%。

再从当代人的工作、生产环境可以看出,不仅在广播电视、通讯、雷达、仪器仪表、自动监测、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已直接运用电子技术,就是传统的农业方面的电子孵化家禽、电子育种,在工业生产方面的自动控制、微电脑处理等等,都离不开电子科学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使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从精神领域进入了另外一个虚拟世界。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听广播、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画画、演奏电声乐器、唱歌、上网聊天、手机下载等等,开展富有时代特征和超越时空特点的精神文化活动。2012年0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年下半年的18.7小时增至19.9小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

电子科学技术在生产、工作、生活中的这些应用,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生产和工作环境,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生理状态和思想观念,促进了社会变革。这种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而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变革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即称“电子文化”。

在当代现实社会生活中,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社会各界,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服务等各行各业,其作用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影响着国家军事和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种影响力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是电子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电子文化。二、什么是电子文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已经历了石器时代、金器时代(包括青铜器、铁器时代),正处在电子信息时代。各个时代以当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技术为标志,产生了相应的器物文化。如石器时代的石器文化、铁器时代的铁器文化。电子文化是在铁器文化空前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经历了孕育期、形成期,已进入了发展期。

早在公元前,人类就已发现摩擦生电现象和磁石吸铁现象,直到1600年,才有人从概念上将磁和摩擦产生的静电区别开来。以后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电磁实验和理论上的研究,发现了电磁相互作用力,并发明了电机。到19世纪末,已逐渐建立起较完整的电磁理论,并在实验中证实电子的存在,尤其是发现世界上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这一带普遍意义的发现,确立了电子学说。应该说从人类自觉研究电磁现象到确立电子学说期间,是电子文化的孕育期。

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分别在本国正式开办了国家级的无线电广播。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美欧发达国家和亚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办了电视台。20世纪70年代,电子科学理论、无线电和电子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生产出无数的电器产品和电子产品及设备,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不仅在生产、生活中部分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在思想文化宣传教育领域起到了“教化人”的作用。至此,电子科学技术在社会文化领域已经占领一席之地,呈现出一种独立的文化样式,电子文化可谓基本形成。

20世纪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和开发应用,带来了电子技术的深刻革命,生产了微电脑。特别是多媒体电脑、电子出版物、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建立了较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使得电子技术革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在替代人的体力劳动的基础上,部分替代人的脑力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从这个时期起,标志着电子文化进入发展期。

从电子文化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电子文化已经历了一个“人化”和“化人”的全过程。在人类发现摩擦生电和磁石吸铁等自然现象后,自觉地进行科学实验而进一步发现电磁作用力,创立完整的电磁理论,确立电子学,形成电子科学理论体系,并在电子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掌握电子技术,发明电子器件,生产电器产品,建立较完善的电子信息系统,这是电子科学技术的“人化”过程;将电子科学技术及其电子信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带来整个社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换,带来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心理状态、审美情趣、道德伦理、思想观念上的更新,进而,反映社会真实,完善艺术情感的表现形式,开发智力,引导价值取向,传播信息,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电子科学技术的“化人”过程。

简而言之,广义的电子文化是指:人类自觉地发现、创造、发明、运用电子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思想文化发展的社会现象。狭义的电子文化是指运用电子科学技术,以声、像、光、色为主要表现手段,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是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电子技术与文化娱乐、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听广播、看电视、观录像放映、玩电子游戏、唱卡拉OK、演奏电子乐器、电脑上网、打电话、手机下载、微博等等新型文化娱乐活动形式。三、国内外有关电子文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电子文化是当今电子时代迅速崛起的新型文化,它融电子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是自然科学与艺术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自电子文化兴起至今,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从电子文化某一表现形式的角度开展研究,主要有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等。在国外,研究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较多,主要是研究电视、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有研究电视对儿童影响的专著,如[美]凯特·穆迪著,粟秀云译的专著《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国内对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电子游戏等等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如乔云霞编著的《中国广播电视史》,施天权编著的《广播电视概论》,欧阳宏生等著的《电视文化学》。也有专门研究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对儿童、现代影视对未成年人影响的专著,如卜卫著的《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黄会林等著的《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等等。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手机开展了一些研讨。如匡文波的《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电子文化各种表现形式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课题都是单一的,还没有哪一部专著或其他研究成果,将广播、电视、电子游戏、电声、卡拉OK、互联网、手机等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电子文化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电子时代相继出现的广播、电视、电子游戏、电声、卡拉OK、互联网、电话、手机等等这些新型文化,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单从文化形式的角度看,它们之中的每一种形式有其独立性;再从文化内容的角度看,这些新型的电子文化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电子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电子科学技术日臻完善的基础上,能够生产出用于文化活动的电子机器设备,人们利用这些电子机器设备去满足某一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听广播、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演奏电声乐器、唱卡拉OK、上互联网、打电话、手机下载等等。

并且,人们利用这些电子机器设备完成某一方面的功能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已经形成电子文化的环生现象。例如:手机本来是为了方便通信联系而研制出来的,如果人们使用手机仅仅是为了通话,还不足以形成手机文化,当人们把手机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后,手机能够上网,各种形式的电子文化通过网络在手机上得以展现,手机文化真正形成了,手机文化的形成又促进了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等等新型文化的空前发展。

时至今日,一个接一个诞生、发展、完善的相对独立的广播、电视、电子游戏、电声、卡拉OK、互联网、电话、手机等电子文化形式,已经能够满足广大的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演奏电声乐器、唱歌、上网聊天、手机下载等等精神文化需求。从视听的角度讲,通过电子机器设备,人们有看的、有听的、有唱的、有玩的。因此,相对完整的电子文化体系已经形成。从形式到内容,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完善,如果我们还是从单一的文化形式去孤立地研究某一领域,显然是不全面、不客观、不系统的。因此,社会和时代需要我们系统地研究电子文化。

同时,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广大的青少年儿童接受电子文化的速度最快、程度最高,参与电子文化的社会面最广、领域最深。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子文化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青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念和取向,甚至在成就青少年儿童学业或事业的同时,也毁灭了一部分青少年。当前,家长和老师以及青少年儿童对电子文化的关注程度很高,社会媒体报道电子文化的负面影响较多,以至于许多人把电子游戏当成是“电子海洛因”,把互联网以及手机上网当成是“洪水猛兽”。然而,人们所生活的现实社会正处于电子信息时代,广大的青少年儿童又特别喜爱电子文化,并且,许多青少年儿童往往不只是喜爱其中某一项电子文化活动。因此,系统地研究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十分必要。

电子文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也是当今世界最为普及的先进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将会是发展无限,享用不尽,研究不断,受到人们持续、高度关注的新型文化。

然而,广大的电子科学技术工作者,注重于电子科学理论的精深,专心于电子技术的精湛,能够设计、制作精美的电子产品,保证电子产品的使用安全,努力提高性价比,却不大关注这些电子产品使用后的社会影响。电子产品的生产者讲求企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电子产品的经销者讲求商业贸易经营的经济效益,电子文化娱乐场所的经营者讲求文化产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他们往往忽视了电子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值得庆幸的是,在广播电视部门,编辑、记者虽然更加注重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后的社会反响,其中的许多专家学者却同时在注重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有不少的人在专门研究“电视文化”。在哲学社会科学部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全国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网络的社会影响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在社会上普及率极高的电子游戏、卡拉OK、电声演奏、手机等等,却很少有人问津,偶见报刊、网络等媒体上有点论述。文化部门只是按规定管理证照齐全的电子游戏厅、卡拉OK歌厅、KTV练歌房和艺人。电子文化娱乐的经营者只顾自己的经营效益,全然不顾社会影响,有的人违反公共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法规,违背文化职业道德,做出损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事,甚至坑害青少年儿童。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和文化艺术的层面看,社会上教人玩电子游戏的报纸杂志和专著不少,教人唱歌、培人练歌的人也不少,但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电子游戏、卡拉OK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的专著却不多。纵然有人研究往往仅有只言片语,很不系统、很不全面。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常常把文化娱乐当成“小儿科”,认为这些东西在理论上不入流,在学术上不够档次,所以,许多专家学者不愿意去研究这些颇有下里巴人性质的带有休闲娱乐色彩的电子文化。

本书首次开拓性地对电子文化及其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对于已沉溺于电子文化中不能自拔的青少年儿童是一个觉醒,对于正迷恋于电子文化不知所措的青少年儿童是一个警醒,对于经常参与电子文化活动而未沉迷其中的青少年儿童是一个提醒。这对于生活在电子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没有国界、没有围墙、没有时空限制的电子文化可能形成国家文化安全隐患的保障,对于电子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较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深远的历史意义。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电子文化的产生、发展,归纳总结了电子文化的特点和社会功能等基础理论,对电子文化进行了初步定义。具体根据电子文化活动产生的时序,对电子文化的表现形式:广播、电视、电子游戏、卡拉OK、电声、互联网、电话和手机等的诞生、发展、基本特点、社会作用进行全面的著述,重点突出它们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业、事业、个人行为、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减少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的对策措施,具体探讨了开展健康向上的电子文化活动的方法。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及正面引导的研究,以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为线索,首次较完整的提出电子文化的概念;从电子文化的诞生发展,研究电子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特点;重点针对青少年儿童,阐述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正面和负面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指出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的方法,提出减少或消除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的措施,引导广大的青少年儿童开展健康有益的电子文化活动,使生活在电子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充分利用电子文化促进自己的学业和事业,避免电子文化负面影响所带来的伤害。

基本方法:一是注重社会实践的调查。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经过20多年的不间断调研、了解、分析、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于近两年,进一步到学校、社区、特殊群体、电子文化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调查,由表及里,通过典型事例提炼找出带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二是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紧紧围绕青少年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的热点问题,探索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学习、事业、工作、生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从而把握电子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利于广大的家长、老师、社会文化工作者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系统指导。

本书的主要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既充分肯定了电子文化的休闲娱乐、信息、宣传、教育、审美等社会教化功能,展示了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在休闲减负、智力开发、拓展知识、提高修养、促进成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指出了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学习教育、政治思想、言谈举止、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既要允许而且应该倡导青少年儿童适度参加电子文化活动,鼓励他们在新文化浪潮中勇立潮头,迎风破浪追求创新,又要保护青少年儿童不被新文化浪潮所吞没,引导和指导他们在新型的电子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首次开拓性地论述了电子文化的基本理论。

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看,本书结合电子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艺术的交叉、融合,首次开拓性地较系统地论述了电子文化的定义、特点、社会功能、发展趋势等等,率先创立了电子文化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电子文化这一新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开创了电子文化理论研究的先河。企图通过电子文化概论式的论述,抛砖引玉,促使社会科学领域尽早建立新型的电子文化学理论研究体系。

第二,开启了电子文化与青少年儿童综合研究的新平台。

从应用研究的角度看,本书首次系统地探索了当代社会几乎人人参与文化享受,人人进行文化消费,带有普遍意义的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这一重大现实问题。针对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不是孤立的研究广播、电视、电子游戏、电声、卡拉OK、互联网、手机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而是从电子科学的技术层面和社会文化艺术领域,将这些形式看似相对独立,却具有内在联系的电子文化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开启了电子文化综合研究的新平台。

第三,探讨了电子文化生态发展的科学规律。

根据电子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间断地在武汉和国内其他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和相关信息,经过归纳、提炼,总结带有普遍意义的符合电子文化生态发展的科学规律。本书对电子文化的研究,在时间上基本与我国电子文化迅速崛起的时间同步。本书研究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心身健康的影响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拯救已沉溺于电子文化中不能自拔的青少年儿童,更重要的是预防广大的青少年儿童沉迷于电子文化之中,减少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的伤害,消除电子文化可能带来的国家文化安全隐患。

本书较好地处理了电子文化的发展史历和当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了一定的篇幅阐述了电子文化产生的过程、探讨电子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电子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及正面引导研究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做到电子文化基本理论和当前电子文化活动实践的密切联系和统一;在研究方法上,遵循电子文化的发展规律,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示了电子文化这一新兴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便于家长、老师、社会文化工作者、青少年儿童进一步从根本上了解电子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从本质上真正理解广大的青少年儿童钟情于电子文化、甚至不能自拔的热情;从方法上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正确指导、引导广大的青少年儿童参与电子文化活动。

笔者由于系统学习过电子技术知识和中文编导知识,并长期在基层从事社会文化工作,以及兴趣使然,20多年来,一直关注电子文化的发展,并不间断地开展电子文化活动的调查研究。电子文化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是从《电子科学技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开始,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升华,提出了电子文化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电子文化的特征、社会功能、发展趋势等等。由于没有现成的理论供参考,这一部分完全是笔者多年积累提炼出来的。企图通过电子文化及其对青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进一步引起理论学术界的关注,扩展至电子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全面研究,建立电子文化学,发挥电子文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本书所探讨的电子文化概念,在“广义和狭义”的文化定义二分法中,应该属于狭义的;在“大义、中义、小义”的文化定义三分法中,应该属于中义的。第一章电子文化起源和发展

电子文化是在电子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进步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电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青少年儿童是电子文化迅速崛起的主力军。第一节文化娱乐的时代变迁

文化娱乐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娱怀乐趣,陶冶情操。诸如:唱歌、跳舞、吟诗、作画、弹琴、下棋、打球、游戏、比赛、竞技等等。通过文化活动教育人们,感化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发展到电子时代,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人文”,从机械模仿到人工智能,形式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时代,人们的休闲娱乐完全出于生理本能的刺激,通过这些刺激达到求生存和繁衍的目的。《宋书·符瑞志》记载,帝舜时期,人们“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反映的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用狩猎的主要工具——石头作为打击乐器,有节奏地敲击,模仿狩猎的对象——各种各样的野兽的动作,一会儿追逐,一会打闹,尽情欢娱,或是庆祝狩猎的胜利,或是为狩猎时发生的惊险而压惊镇静,调剂恐惧的情绪,或是以此健体强身,练习狩猎和获取生活资料的本领。在石器时代,人们开展文化娱乐的道具除了石头,还有木枝、棍棒、兽骨等。活动的内容也是狩猎、采摘动作行为的模仿。

到了金器时代,从青铜器时代开始,文化娱乐的道具有了划时代的变革,相继出现了各种铜质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以及各种纹饰画像。如中国的青铜乐器,有镲、钹、铙、钲、铃、铎、磬、钟、镈、钩、鑺、镦于、锣、鼓等。中外的铜管乐器有锁呐、小号、长号、大号、法国号、萨克斯管等。各种铜质乐器在铸造时,可以人为的控制其厚度和共鸣体的大小,因而带动了音高和音律的发展。商周时期,有许多钟具有双音双频,这两个音频有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等等不同的音程关系,把两个以上不同大小的钟组成编钟,就能产生多个音频。河南省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二组编钟14个,实测共有22个音频,十二律齐全。其他乐器编组后,同样可形成多个音频,编组后的青铜乐器的音域已扩展到三个八度音。这些乐器既可以单个或多个敲击作打击乐,又可编组进行音乐演奏,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使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后来发展的铜器乐器在音乐上又有了新的扩展,并自成体系,编组成管乐队。如果将管乐器与打击乐器混合编组,便形成沿用至今的鼓号队、军乐队等等。

由于铜较易锻炼铸造,在制作兵器、农具、礼品、生活用具、乐器等的同时,一些能工巧匠和艺人创作出了各种飞禽走兽的纹饰、浮雕和人物画像,表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从青铜时代起,文化娱乐籍以表现的不只是生产劳作、战争的简单模仿,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内涵。石器时代人们唱歌跳舞,只有用石头、树棍敲击出节奏来。青铜时代起,各种青铜乐器不仅能敲击出节奏来,还能通过编钟组钹,演奏五音七声十二律,敲击出音乐旋律来,钟磬清脆悦耳,锐钹镲气势浑宏,锣鼓氛围热烈,各种乐音丰富多彩,将文化娱乐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世界。各代王朝,借此在战争中鼓士气,祭祖拜神时表虔诚,统治天下安抚百姓,鼓吹丰年盛世,粉饰繁荣太平。尤其是封建社会,金银铜锡装饰宫廷宝殿,华丽辉煌,宫内歌舞、戏剧、杂技艺人满城,据说,唐玄宗在长安曾招集各类艺人愈万,享乐于声色之中。各地官府上行下效,舞榭歌台四起,休闲娱乐之风盛行,民间艺术因此得到相应发展。在“与民同乐”的美名下,黎民百姓自然也参与普及型的文化娱乐之中。

近200年间,物理学、化学、数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科技世界变化得叫人应接不暇,当收音机、电视机、电子游戏机、电子琴、卡拉OK机、录像机、激光唱机、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设备相继普及后,我们才如梦初醒,沿袭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休闲娱乐方式,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当代这些电子文化方式所取代。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

众所周知,电子是物质,是常人常态下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藏身于万物之中。将一支塑料钢笔在头发里摩擦后,钢笔就能吸取碎纸片,这是最简单的带电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是人人都知道并做过的实验。

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分子所组成,分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原子中电子的数目与质子的数目是相等的,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其作用相互抵消中和,整个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当物体受到摩擦、加热,化学反应等外界作用时,有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电子就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跑到另一物体上去,失去电子的物质对外呈现带正电荷的性质,得到电子的物质对外呈现出带负电荷的性质。不管是带正电荷或是带负电荷的物质,对外就呈现带电现象。这种带电现象,是因为电子的迁移形成的。

自从1860年英国的汤姆逊发现电子以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在数学、化学、物理学科不断取得新成果、新突破的基础上,创立了电磁科学理论,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电子科学理论体系,并掌握了电子技术,生产出无数的机电、电器、电子产品和设备,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比较而言,先进的电子产品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推广应用较其他领域更快、更普及。这是因为,文化娱乐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精神活动,凡是应用在文化娱乐领域的电子新产品更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使用。

一百多年前,世上没有电话、没有电灯,文化娱乐生活中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更没有电子游戏机、电子琴、电脑、手机。老人们照例在讲神话故事中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年轻人沿袭父辈们的思路,展开了美好的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欧出现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浪潮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励着人们向科学殿堂的深处走去。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第二年,商用电话投入使用。1896年前后,俄国的波尔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1908年,电子琴和电视理论的提出,使人类的文明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1920年,英国、苏联、美国、德国几乎同时建立了无线电广播电台,开始语言、音乐、戏剧、歌曲广播。20世纪40年代开始电视广播,使电子科学技术成果主要用于军事、航海的同时,开始应用到文化娱乐领域。相应的生产出收音机、电视机,使社会生活增加了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文化娱乐项目。

收听广播比到音乐厅去听音乐,收看电视较到戏院看戏更方便。但从时间上来说,仍然受电台、电视台的制约。能不能想听就听,想看就看呢?能。留声机和由电动方式推动留声机的转盘而生产出的电唱机实现了想听就听。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将声音的电信号用磁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磁带放音机还原成声音,不仅使放音实现了想听就听,而且,使用者想录音就录音。同样在电视技术方面,1958年发明的磁带录像机,解决了电视图像和同步声音的记录和重放的问题。特别是1970年前后,盒式磁带录像机的生产,使磁带录像技术更加普及。

磁带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及其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各种声音和图像。为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各种音乐、戏剧、曲艺、教学、体育等节目磁带应运而生,一些故事片、休闲娱乐片的放映又派生出录像放映这一新型的电子文化形成。

由于录音机的普及,人们可以反复欣赏自己所喜欢的歌曲,听的次数多了,就跟着唱,因而,通过改变声音的录制方式而产生的卡拉OK,是一种参与性强的电子文化形式,很快便风靡世界。

20世纪80年代,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生产了电子游戏机,通过编程,实现人机对抗,社会出现了电子游戏业,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又多了一项参与型的文化娱乐。

电子乐器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普及而普及。电吉他、电贝司只是对传统乐器的电子化改造,而MIDI则可以产生128种乐器的乐音,一台电子合成器相当于一个小型乐队。

激光唱机(CD)和激光电视唱机(LD)的生产,使电视录像放映、卡拉OK、电子游戏等电子文化活动在技术上更加成熟,由过去的磁带为载体,变为以光盘为载体。操作使用更加方便、质量更高、功能更强,从而,推动了电子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

1995年,激光电视唱机家族的派生品——VCD机开始在中国普及,它的视频宽度较LD机窄,其图像清晰度较低,但价格较低,使录像放映、卡拉OK演唱等电子文化活动进入千家万户。

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电脑”、“电子出版物”的广泛使用,使得互联网迅速普及,网上聊天、上网浏览、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娱乐全面展开,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电子文化是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社会的需求逐渐形成的。如果没有广播、电视发送设备,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电子游戏机、电子琴、卡拉OK机、录像机、激光唱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音像设备的相继产生,就没有听广播、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演奏电声乐器、唱卡拉OK、上互联网、打电话、手机下载欣赏影视节目等等文化活动开展的可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影响,产生了许多新的边缘科学和交叉学科,电子科学技术与文化娱乐、文化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电子文化。第二节无线电广播开创了电子文化的新纪元

无线电广播是电子文化领域的元老,是电子文化的开山之祖。它将人类口耳相传的语言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五湖四海,它将人们喜爱的音乐、戏剧、曲艺节目通过无线电波传到千里之外。无线电广播使听众能接听人耳常规距离之外的大量信息,丰富了头脑,影响着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无线电广播开创了人类文化娱乐活动的新纪元。

生活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人们,家家有收音机、电视机,城镇居民差不多人人有手机。不管你懂不懂无线电、懂不懂电子技术,凡是拥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的人都在使用无线电电子技术。一部新型手机,除了随时随地拨打或接听电话,还可以收听广播,下载影视片和歌曲、发微博等等,随播随看,随收随听。可以说,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小型电子文化中心。这些都要归功于无线电的诞生。

早在公元前475~前211年间,中国的先贤智士就发现了地磁现象,利用天然磁石做指南针,古称司南。到公元12世纪,人们已经利用指南针从事航海。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确定:“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两个点电荷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个点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世界公认的静电荷理论被称为“库仑定律”载入史册。

真正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利用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1800年研究出的化学电池作电源做试验,发现其化学电池给导线通电时,电流在导线中流通,则导线周围的指南针会改变原来的指向。而且,改变电池与导线的正负极连线方向时,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的改变,使周围指南针的方向也随着改变。说明电与磁有相互联系和作用。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受奥斯特“电”生“磁”的启发,经过了长达十年的试验,于1831年证实:在磁场中做相对运动的闭合导线可以获得电流。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被世人公认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可以生“电”。奥斯特的“电生磁”实验和法拉第的“磁生电”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磁现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利用电磁原理研制成功用电码传递信息的电报机。于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城之间发送了人类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此,电磁技术进入实用阶段。

自美国之后,法国、奥地利、意大利、俄国等国家相继建立电报线路,从事电报业务。中国于1871年敷设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是从上海到香港的海底电缆,全长950海里。1879年中国开通了天津到大沽的陆上电报线路。

有线电报的开通,开拓了信息传输的新天地,人类传播信息的距离突破了人耳常规距离的限制。但是,有线电报线路是在相对固定的地点之间架设电线进行通信,对于航海和流动作战来说,无法应用。

人类的需求是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前提。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分析总结上述科学家实验成果的基础上,于1873年发表了《电磁论》,奠定了电磁学的基本理论。他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电场和磁场的关系,而且揭示了电磁传播的规律。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向外放射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不需要电线就能传播。并且用数学方程式确定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约30万千米。

德国科学家赫兹以实验的方式于1887年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成功探测到无线电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发表了《电磁波及其反应》的科研报告。而且发明了测量电磁波波长的公式。

电磁波有和光速一样快的传播速度,又不用电线传输,这对于在俄国彼德堡海军鱼雷学校任教的波波夫来说,太有吸引力了。他于1889年就发表了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的设想,并于1895年5月7日制成无线电接收机“雷电记录器”,用来接收雷电所产生的电磁波信号。1896年3月,进行了相距250米远的无线电报的发送和接收实验。1897年,他研制的无线电报通信便应用到波罗的海舰队。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意大利青年马可尼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实验,就于1895年完成30米远的无线电通信,1896年就实现了3千米的无线电联络,并在英国取得了无线电报的专利权,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将一份电报跨越英吉利海峡由英国发送到法国。1901年无线电报已能够跨越大西洋。

中国从1908年开办无线电报通信,器材是从外国进口的。1922年自行研制成功无线发报机,用于国内无线电报通信业务。

有线电报发明后,远距离传递信息成为现实。但是,它是把文字变成电码后再传送,在接收端又要把电码译成文字,除了专门的业务部门使用外,不便于大众普及。

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如果像电报那样能利用电信号传输声音,人类的交流将会更加便捷而广泛。美国青年教师贝尔,从事聋哑学生教学工作,他深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将其变成电流的振动沿电线传输,接收端再把电流的振动还原成物体的振动,声音就能实现远距离传输。根据电磁原理和声学知识,1875年,贝尔试验成功送话和受话的电话装置。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完善了电话,通过电话机和电话线,人们拿起电话机就能直接讲话。1880年,有线电话进入社会生活得到应用。

如同有线电报发展成无线电报一样,人们同样希望用无线电话解决流动通话问题。在1904年佛莱铭发明电子真空二极管的基础上,美国工程师福雷斯特于1906年发明了电子真空三极管。它对电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以它为核心组成的振荡器所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功能,使得无线电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科学家利用电子真空管,完成了把声音电信号调制到无线电波上发射出去,再从接收机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检测、解调出声音电信号,放大还原成声音的全过程。

具有发射和接收声音功能的无线电装置称为电台,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台相互通信联络称为无线电通信。用于大范围发射声音信息的无线电发射电台,称为广播电台,只接收声音信号的无线电装置称为收音机。

1906年的圣诞夜,美国的工程师范斯顿首次将语言、歌声、乐曲进行了广播,附近持有矿石接收机的报务员收到了这些语言、歌声和音乐。人类的无线电广播从此诞生了。由于当时无线电技术条件的限制,用于广播发射的功率很小,覆盖面很小,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很低,拥有接收机的人除了电台报务员和从事无线电研究的爱好者外,普通民众基本上不曾拥有,所以无线电广播未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出于战时军队联络的需要,交战各国纷纷发展无线电通信,架设大功率的发射机,生产数以万计的无线电收发电台用于部队之间的联络,用于飞机和舰艇上移动通信的无线电台也基本普及。与此同时,无线电报和无线电台的技术日趋成熟,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已达到200千瓦,接收机从矿石单管机发展成多管机,其接收灵敏度大大提高。这些都为战后开办无线电广播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分别于1920年至1923年正式开办了国家级的无线电广播。

中国是世界上建立无线电广播较早的国家之一。1923年1月23日,美国商人奥斯邦率先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年5月底,美商新孚洋行也在上海开办了广播电台。1924年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与《申报》馆合作开办开洛公司广播电台。当时,这些电台发射功率不大,播出新闻和音乐节目时间不长,也开办一些无线电知识讲座,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市场,推销收音机和广播器材。客观上,这些电台起到了开阔中国人的眼界、传播无线电常识的作用。

自无线电广播诞生后,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不仅不及时应用这一新技术,从政策上也不允许任何外国人私设无线电台。生活在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商人很容易从本国购进器材带进中国,有的纯作为业务联络之用,也有的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实际上,1923年前后,外国人私自在我国设立无线电广播电台已有几十处。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28年1月1日沈阳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同样接受东北无线电监督处管理的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分别于1927年5月15日和1927年9月1日开播。一些达官贵人、资本家商人纷纷购买收音机,作为时代新宠,收听无线电广播电台广播的新闻、音乐、演讲、天气预报、市场物价等。无线电广播虽未在广大民众中普及,至少建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广播事业。

随着外商引进无线电广播出现的商机,国内一些商人相继也办起了无线电广播。有的是直接推销无线电设备,有的是利用无线电广播推销自己经营的商品。被称为我国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的是上海新新公司邝赞为推销自己制造的矿石收音机而开办的,于1927年3月19日正式播出,主要是播放唱片、戏曲等。随后,民办商业性广播电台不断增多,仅上海就有40多家。严格地讲,当时的民办无线电广播不是现在意义的无线电广播电台,不仅设备简陋,而且没有节目制作渠道,许多电台没有专职节目主持人,只靠播唱片吸引听众,并做一些商业广告。整个民营无线电广播处于无政府状态,从技术的角度看,频道拥挤,相互干扰,收听效果不佳。从广播节目的内容看,不是商业广告就是播放低俗的歌曲和戏曲,很不规范。

从积极的意义上看,民办无线电广播促进了无线电广播在我国的普及。

国民党政府组建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于1928年8月1日正式开播。为扩大广播的宣传作用,国民党政府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器材的限制,无线电广播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军政要员和城市的资本家、社会名流已把收听广播当成了解时局,掌握及时信息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开办的广播对全国抗日宣传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鼓舞作用。

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12月30日组建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接管了张家口、烟台和东北地区的日伪广播电台,开办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二座广播电台——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5年8月重播。在解放战争期间,延安台多次转移,于1947年3月21日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各地冠名新华广播电台的总数近50座。如东北新华广播电台、长春新华广播电台等等。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随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并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正式定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随着解放战争从北向南节节胜利,原解放区的新华广播电台陆陆续续更名为人民广播电台。军管会所接管的国民党政府办的广播电台,有的直接取名为人民广播电台,有的取名为新华广播电台后改名为人民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广播电台全部国有化,并建立了中央、大行政区(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省(直辖市)、市四级广播网。到1952年12月,新中国在大陆建立了72座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县、区收音站2万多个,有4万多名收音员负责给城乡居民收听无线电广播。

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需求,许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相继办起了有线广播站。吉林省九台县于1952年4月1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广播站,用有线广播向全县进行播音。到1960年,全国有广播站2万多个,广播喇叭600多万只。1966年广播喇叭达1141.9万只,1976年达11324.6万只。从无线电广播电台到收音机,从有线广播站接收广播并自办节目播出。除了偏远山区,许多农村家家户户有了广播喇叭。

到1988年,全国有收音机3.5亿台,8.2亿只有线广播喇叭。收音机和广播喇叭总数超过了人口总数,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广播大国。

1998年8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注册开通。

2000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现全台第一、二、三套广播节目在线实时直播,新闻和歌曲等5个重点节目在线点播。2002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播网”,被网民称为“可看的广播,可听的网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当代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坐在家里利用收录机听广播,走路时利用袖珍收音机或微型数字收音机听广播,开着汽车听广播,开通网络听广播,利用手机听广播,等等。许多人在一天时间内不失时机地用几种方式听广播。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不能用有多少座广播电台、有多少台收音机、有多少个广播喇叭、广播覆盖率等传统指标来衡量广播的普及程度和收听率。因为有许多网络电台在发展,有许多电子设备带有收音功能,有卫星广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我国政府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广播电视更加普及。

李德顺教授在《什么是文化》中讲到,不管古今中外关于“文化”的概念有多少种,它们都有共同的内涵,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化人”则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因此,1896年前后,无线电通信虽然完成250米的发射和接收实验,但是,这只是对电子科学技术在通信领域的“人化”过程,从完整的文化概念出发,这还不能称为电子文化的起源。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线电台从军事领域的通信联络转向社会对公众广播,无线电广播在社会上对大众产生了影响,利用这一新型的文化娱乐样式教化人,达到了“化人”的效果,这就完成了电子科学技术在通信广播领域的“化人”过程,无线电技术达到了“文化”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满足了“文化”的内涵。所以,1920年开始的无线电广播,才能称为电子文化的起源。第三节电视推动了电子文化的大发展

电视的发明并非偶然。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1873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硒是一种光电体,其光电效应能产生电子放射后,欧美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逐步发明的。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发明了机械电视扫描盘。它是在圆盘上打一列螺旋线状的小孔,圆盘转动时,所要反映的图像就被分解成一系列单个像素。由于人眼的惰性作用,这一系列的像素在快速扫描的过程中就被感觉成一个完整的图像。这就是电视成像的基本原理。

1923年,美籍俄裔科学家斯沃利金,在学习前人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扫描来取代保罗·尼普柯发明的机械电视扫描盘,为电视图像的拍摄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技术条件,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发明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由于光电管的发明,在利用无线电传播手段的基础上,电视图像便能够将此地的图像远距离的传送到彼地。

被世界公认为电视首次公开播放,是1926年1月27日,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房间展示了他的电视发明,让人在另一房间观看他所展示的“两个人抽烟并谈话的图像”。1927年,他通过电话线成功地实现了伦敦至格拉斯哥的电视画面传送。1928年,他利用无线电把图像从伦敦送到纽约。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试验成功了有声音的电视图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台,于1936年11月2日以一场规模盛大、场面热闹的歌舞进行电视的正式播放。

其实,20世纪20年代,除了斯沃利金外,美国、德国、苏联、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的科学家,都在齐驱并进地进行着电视的研究、试播。1927年4月7日,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爱维斯将商业部长胡佛讲话的电视从华盛顿传到了纽约,并且音画同步。德国的卡罗卢斯于1924年便运用保罗·尼普柯的圆盘制作了可以扫描48行的机械电视,并远比英国的贝尔德电视清晰。苏联也于1931年4月29日首次进行电视试播。日本科学家则在1928年已开始电视研究工作。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发明电视的科技群英中,有一位美国少年叫方斯渥兹,在他只有15岁的1921年,就开始光电子的研究,并于1927年播放了第一幅扫描图像。1930年发明了电视图像分解仪,还研究成功了画音同步系统,堪称少年电视科技精英。

由于德国法西斯和日本侵略者瓜分世界的狼子野心,导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本陆续开播的电视台相继关闭,只有美国的6家商业电视台在二战中坚持播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