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讲述10:经历与见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6:08:42

点击下载

作者:《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兵讲述10:经历与见闻

老兵讲述10:经历与见闻试读:

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御外侮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鏖战,承受了巨大的创痛与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其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作为抗战的主体,中国的普通民众和士兵为抵御日本法西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经济供给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体现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真正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这些普通民众和士兵的视角,回忆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真实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基层兵民奋起抗战及其所涌动的爱国激情,正是我们编辑《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的立意所在。

全套丛书共16册,近300万字,分为《老兵讲述》十册、《百姓讲述》四册和《“草根”英雄》《铁蹄与生存》各一册。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为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这些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来自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秘密协助部队作战的邮电职工、铁路工人,有饱受战火蹂躏而奋起反抗的农民、士绅,有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教师、学生,有坚持在烽火前线的医护人员,有奋战在沦陷区的普通共产党员,有捐款捐物、扶危济困的社会救助工作者和普通职员,更有为数众多的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士兵。之中,既有来自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也有来自国民党中央军,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地区的抗日军队,如川军、湘军、桂军、滇军、粤军、西北军、晋绥军、东北军,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各类抗日作战队伍。

一篇篇浴血奋战的战场记忆,一篇篇国破家亡之痛的追述,生动勾勒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恢宏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如此大规模反映社会基层兵民抗日的回忆资料集中出版,目前尚属首次,从而使本丛书极具史料研究价值。《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编辑委员会第一章不惧死,一时间多少英杰张全海:陈德馨旅长殉国之经过

陈德馨,河南鄢陵县人,原是西北冯玉祥先生的部下,有胆有识,勇敢善战。1928年,冯先生就破格提升他为旅长,“七七”事变时,陈德馨在山东韩复榘领导的第三路军五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六旅任旅长,那时我在该旅当下级军官。后来部队改编,我到了八十五旅,离开了陈德馨。

河北沦陷后,日军沿津浦线南下进攻山东。三路军经数十次战斗后,终因力量不敌,山东亦相继失陷,但五十五军仍在鲁西敌后打游击。到1938年7月,才奉蒋令由民权县以东越过陇海路,穿经宁陵、淮阳,到周口北边偷渡黄河。到漯河东休息三天,又乘京汉火车到汉口北横店站下车,顺鄂畹公路开到浠水县、上巴河、竹瓦店一带,停驻几天。官兵因不服水土,半数以上都染病(全身浮肿),没病者每连只编一个排,人数还不足。当时我在八十五旅一七〇团三营八连当连长兼代副营长,我营仅编四个排(有的排没排长,班长代理),全团共编一个营,由我营营长曹江洪和我带领(别无其他营、连长),归八十六旅旅长陈德馨指挥,开到广济县境内白露山阻击日军。白露山顶峰在公路右侧,八十六旅两个团(也不足两营)占领公路两侧山头阵地。旅长叫我营随旅部为预备队,驻山下边一个小村上,距山顶仅半里。9月上旬一天上午8时,日军一个旅团(旅团长忘记名字)陆、空联合猛烈向我阵地攻击,炮弹、机枪、飞机扫炸,打得满山如雾,看不见人,幸而山上有茂密松林。当日军炮火猛烈轰击时,阵地官兵都迅速隐蔽起来,日军炮火间断时,又很快进入阵地,以逸待劳,沉着应战。到9点钟,日军步兵开始攻上来,阵地负伤官兵已陆续下来,旅长到他们跟前一一慰问。当时我和曹江洪跟随其左右。旅长对受伤官兵说:“我们这次一定要狠狠打击日军,与日军决一死战,给你们报仇。你们是为国家流的光荣血呀,你们下去好好养伤!”说完,他手拿望远镜,不时向山上阵地望着。

正在这时,联络兵来报,说:“攻击的日军被我们打下去了。”

旅长听罢,挽挽袖子说:“好!”

坚守阵地,日军再攻,狠狠揍他鬼子们。日军二次三次攻山,均被一七一团官兵顽强顶着,战斗相持到下午3点。因官兵伤亡过多,子弹、手榴弹打完掷尽,接济不上,山头阵地终被日军占领。旅长看得清楚,把上身军服甩掉,拔出手枪,左手向我们预备队一摆说:“跟我走。”

他在前带头向山上冲去。日军发现我们冲上去,立即就地架起轻重机枪,向我们猛烈扫射。不幸旅长身中两弹,当时倒下已不能说话。我们在一小山包上占领阵地、掩护,将旅长抬下山去。后听说两小时后,他即壮烈牺牲,为国捐躯,终年才四十几岁。

我营支持到天黑,也奉命撤退。这次战斗日军伤亡也很大,但因情报不周,伤亡人数不详。

这是我个人在抗日战争中,亲身经历的第七次战斗,我确知道光我们这个团,在抗日战争中官兵牺牲的就200多人,其中营长三人(宋好义、王世谦、董心远),连排长十几人(八连连长李鸿、九连连长马瑞候都因伤双目失明)。这些牺牲官兵中,有的是我很好的朋友和亲族,他们为争取中国的独立、民族的自由,英勇献身了。曲延绘:怀念朱家麟旅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我在山东省文登师范读书。在抗日救国巨浪推动下,我和王竹筠、王嗣梓三人不甘心当亡国奴,决心投笔从戎,毅然背井离乡,于1938年2月中旬行抵山东省临沂县东的张大庄,遇到国民党军队第四十军,便在该部队当了备补兵。

当时,国民党军队第四十军三十九师一一五旅二二九团一营三连正驻扎张大庄,我们三人被该连哨兵截住。因他们怀疑我们是侵占青岛的日军派遣的间谍(当时青岛已被日寇侵占),所以,我们三人经过连、营、团长逐级盘问后,由一位排长师光明带领我们到旅司令部驻地相公庄,旅长朱家麟和副旅长黄书动、参谋长贺宝彝又对我们进行了更仔细的盘问。我们向人们一一说明了来历和对日寇侵略我国的愤怒,并向他们表示我们要杀敌报国、挽救民族危亡的志愿,还将在故乡已写就的《投笔从戎志愿书》递交给了朱旅长。

他看了志愿书后,对我们说:“日寇亡我中华的野心很久了,它这次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关系我们国家、民族存亡的一件大事,每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你们的抗日救国行动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很钦佩。现在大敌压境,很快就要发生战斗,考虑到你们是有文化的青年,就介绍你们到军部的战地服务团搞些宣传工作比较适合。你们看怎么样?”

我们听了后异口同声说:“那不行!我们不愿在后方,我们出来就是要到战场上亲手杀几个日本鬼子,方解心头之恨。”

他沉思一会儿说:“好吧,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到连里当兵吧,但在连里当兵要能吃苦啊!”接着他又说:“这次中日战争,按力量对比,目前可说是敌强我弱,但是我国地广人多,素有团结御侮、不畏强暴的传统,不要以为日寇一时很猖獗,侵占了我们些国土,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要知道他们侵占的地方越多,就越陷越深,处于不能自拔境地,好比用刀子切豆腐,刀刃过去,两块豆腐又密合了。就是说他们进来了,就回不去,最后终会被我们消灭掉;还要认识到,这次抗日是长期的战争,只要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坚持抗战到底,日寇是必败的,我们是必胜的。”他随后嘱咐师排长,回连后要好好关心爱护我们。

我们回连后在班里当备补兵,三天后的一个夜里,我们连奉命全连乘汽车开往莒县增援,兄弟部队与日寇展开了激烈战斗,闻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的序幕揭开了。

从此以后,部队白天修筑工事,夜间偷袭日军,3月中旬的黄家屯拂晓攻击战和傅家庄战斗中,我们三人先后负了伤。

后来,在临沂防御战,朱旅长亲临火线督战,不幸被敌弹击中,他光荣地为国壮烈牺牲了。多年后,每每想起那时的岁月,都无比怀念朱旅长,是他成就了我们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卫国杀敌的志向。王德球:从教书先生到游击英雄

南岳游干班平时上课,是以队为单位,要有特号人物来了,才集中到班本部大礼堂听大课。许多特号人物没有专题,也没有讲稿,只是凭地位胡诌一气,无以名之,总名之曰“精神训话”。因此,同学们对于精神训话并不感兴趣。

一次,我们又被集中到大礼堂,只见政治部主任陈烈、总队长陈大庆、军事总教官余程万都站在台上,同学们都在想没准又是哪位大人物来了。谁知大出意料,给我们讲大课的竟是本班第一队一位学员。他穿一套不太整齐的制服,打半截裹腿,戴一副近视眼镜,并不像一个军人。

他自我介绍说:“我叫岳锡山,江苏人,入班受训前是江南师生游击队的队长。”他说:“我原是江苏省一个中学的校长,一个吃粉笔饭的文人。1937年,日军打来了,无处逃走,许多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师生,被迫着拿起枪开始与日军战斗。起先只有几十个人,后来和群众建立了鱼水关系,在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下,转战江南几个县,用奇计、奇袭、截击等战术,重重杀伤了日军,夺取了日军许多武器弹药,迅速发展成为拥有一千多人枪的武装游击队。队伍因系师生组成,故命名为‘江南师生游击队’。”

在这次课堂上,他用自己的战斗经验,结合整个抗战形势,生动地证明游击战争在中国长期抗战中的重要地位。

他又说他没有学过军事,更没有学过打游击,是被日军逼上了梁山。他又说读圣贤书,让他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的右眼睛被日军的炮弹炸坏了,大家称他独眼龙。他说好得很,他这条独眼龙,决心把太湖的水搞浑,让鬼子无法生存。他的话被阵阵的掌声打断,大礼堂出现极少见的热烈气氛。班本部为了满足同学们的要求,又安排他到各队巡回传经。他讲的全是江南师生游击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以及游击队战斗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活人活事,生动真实,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一个普通的学员,在偌大一个游干班里,当了个教官,而且被宣传成为了传奇式的英雄人物,真是秤砣虽小压千斤。俞国亮:活跃在杭嘉湖的朱希部队序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在举国上下团结御倭、雪耻救国的声势推动下,国民党部队的爱国官兵,特别是中下级,奋起抗日。八一三战火更激起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浪潮。

1937年11月,日寇于金山街登陆,上海沦陷。京沪杭多少热血青年随军后撤,开始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战斗生涯,为祖国、为自由,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生命。沙场凝碧血,浇灌自由花:扩展队伍

战争失利,从上海撤退的国民党军队,除溃败失散部分,保留下来的主力约有二十个师,这二十来个师在皖南宁国聚集。为了牵制日军,他们决定每个师各派一支游击队,进入沦陷地区,袭击敌后。

朱希部队,是陆军十三师,湖北部队。朱原是营长,麻城人,黄埔七期,还有一名连长,叫汪鹤松,孝感人,行伍出身,受命组编十三师游击队;朱希任正、汪鹤松任副,动员民众自愿报名;由于兵源不足,出于乡情和故旧,动员自愿报名的多为麻城、孝感籍人,总共两百多人。编制以指挥部辖两个支队(连)。第一支队长程国钧,第二支队长陈奇;支队下为区队(排),区队下为分队(班)。这支部队武器缺乏,共计捷克式轻机机6挺、中正式步枪160支、2架手提冲锋枪、10支驳壳枪、4支左轮、1支信号枪。就这些,论火力,只不过一个连。

起初活动地区是宁国、广德、宣城、郎溪范围,故称宁广宣郎游击队。由于日寇流窜,没有盘踞,部队受命推进,浙西、孝丰、武康、安吉、长兴、吴兴地区,故改称孝武安长吴游击队。队伍接近杭嘉湖边地带,驻孝丰镇。

首次出击连铺,日寇逃窜,我部队在战斗中牺牲了一人。他的绰号叫李驼子,留下一支摔断了把的中正式手枪(枪号073470)。部队进驻连铺、华严寺时,已临近春节,乡亲们争相前来慰劳。爱国青年燕大学生吕乐箴和东吴大学窦慧珠两位女学生加入了部队行列。

春节刚过,部队进至武康赤坞、瑶坞,初次登上莫干山。

当时避居莫干山的难民,绝大多数是上海、杭州、湖州与学教会有密切关联的人士,有大学教授、中学老师、医生、护士及其家属。在美国传教士明美丽、许安之的庇护下,日寇虽再次登上莫干山,却未敢逞横。可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看见刺眼的膏药旗实在忍受不了,当佩戴着“龙”字臂章(13D)、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出现在眼前时,他们不顾家人阻拦,竞相投奔。上海女中校长徐则达、杭州高中王尚、南京东方中学学生俞国亮(笔者)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这支部队。我们被统称为“服务员”。指挥官接见了我们:一表欢迎,二表赞扬。随后准备让我们轻装背包下山。我则把留在山洞里的童子军服、学生制服和印有南京东方中学字样的运动衣裤,穿在身上,以示不屈。宁可战死,不愿苟活:夜袭三桥埠

我来到部队,首先领取武器,领取的就是李驼子遗留的那一支断把中正式手枪。我用旧电筒铁皮一包,加洋钉固定,说:“行!能使唤。”同时还领了钢盔一顶、子弹带一背。一名小战士就这样诞生了。

1938年2月,一个隆冬的夜晚,寒光星夜;天上群星闪闪,万籁俱静。我引导着一支轻骑部队(第二支队),逶迤行进在山间小径,偶尔听到几声山麂的叫声和山坞村落的犬吠声。我们准备夜袭日寇。

部队下了山冈,踏上庚村通向三桥埠的公路,在路段七公里处有一座汽车站,此处日寇白天频繁调动十几辆军车,这些军车那天就停在三桥埠汽车站过夜。白天我们站在莫干山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据此,我们制订了作战计划和部署,我当先头部队。南京大轰炸后,我被父亲强行送来三桥埠耶稣堂祖母处生活过,战争前放暑假也曾多次来过,对这一带地形环境很熟悉。

在离车站还有一公里处时,我向支队长陈奇报告地形环境,传话皆用耳语,部队猫着腰前进。此时,车站亭子上的亮光隐约可见。陈奇发出命令说:“停!”约距车站三四百米,部队摆开了阵势,趴在地上,匍匐推进。此刻尽管寒夜霜冻,冷得牙同牙打架,可是战士们热血沸腾,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开始战斗。

一声令下,冲锋枪响了,紧接着机枪、步机,流星似的一道道火光,射向汽车站停车场。打得比小时候过年放鞭炮还热闹,真够劲。

一颗照明弹升起,接着又是一颗,照得天空亮如白昼;小钢炮也响了。随后一声:“撤!”命令传到,约摸一个小时的战斗,不知道打死多少鬼子,也不知击毁几辆军车,打完了就走,这就是游击战。临行时鬼子还为我们鸣炮送行,部队抄小路,翻崂岭,回到驻地已是东方大白了。经过查点无一伤亡,安全返防。一夜往返近百里,却一点儿也不觉疲劳和饥饿,可是面面相见,个个都成了白眉寿星了。兴奋啊!我经历了第一次实战考验,壮大了胆。管它枪声响,只当放鞭炮:挺进杭嘉湖

部队移驻镇水村,靠近埭溪,为跨越京杭周边,进入杭嘉湖做准备。在这里略事休整,补充弹药。白天派哨兵去京杭周边窥探鬼子动态,夜间破坏桥梁公路。指挥部天天研究地图,选择进军路线。地图可真详细,杭嘉湖水乡,不是河,就是溪,图上连独木桥、摆渡口全都标明了。

在这里又有一位湖州省中学的学生参加了队伍。他名叫陈经镕,家就住在镇水村。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带足了弹药后,把多余辎重弹药留在镇水村留守处,交陈经镕负责。

战斗部队全部轻装,两位指挥官的坐骑却驮满了弹药,在天一擦黑就拔营了。从埭溪穿过京杭周边,深入杭嘉湖腹地。渡过苕溪(当地叫龙溪港),抵达钟管,安营羊塔。一夜行军,既紧张又兴奋,够疲劳了。吃过“鱼米之乡”第一餐白米粥加酱小菜。照例,观察地形,布置警戒,从老乡们那里搬来干稻草,在廊檐下休息。

太阳西斜,观赏着杭嘉湖景色,桑园已开始翠绿,清清河水,小桥深处风景如画,祖国的河山无限美……

忽然间,从远方传来“嘭!嘭!嘭!”的机器声,顿时全军警觉。老乡们告知:“是鬼子‘汽划子’由苕溪驶过,很少上岸,从杭州到湖州、从湖州到杭州,隔两天就开一趟。”为摸清“汽划子”的情况,宣布尽量隐蔽,不要暴露,日伏夜击,并授命我这个服务员随老乡去苕溪边,选择隐蔽地观察。等了两天,可真心焦。“来了!”远方机器声渐渐逼近。我趴在河沿上,透过蚕豆叶,看了一个仔细:方头小火轮,拖了两只赤膊船,像只火柴盒,机器在后艄,这就是“汽划子”,船上十来个鬼子兵从湖州方向朝杭州方向驶。因为在接受任务时,被叮嘱不许开枪,所以,尽管手心真痒,也未敢轻举妄动。

新的环境,新的情况

这支部队从装备来看,武器服装一般,均头戴钢盔,再加上我们几个新参加的男女学生,但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老乡对我们既感惊讶又表欢迎,军民之间,没几天功夫即打得很热和。我们还自编、自导、自演了话剧《活捉鬼子兵》,指挥官朱希也登台扮演了鬼子兵。夜晚,在一座庙里的戏台上演出,老乡们踊跃前来观看。

当获知我们就要开拔,老乡们忧心忡忡地倾诉了内心的惊恐,说:“长毛不来,短毛来。”意思是日本鬼子还没有来,而土匪、老刀牌也会祸害乡里。大帮的有大湖湖匪,小股的三五结伙,两三条枪,盗匪如牛毛,威胁敲诈,奸淫妇女。百姓受害无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当时杭嘉湖人民的苦难。

白马塘遭遇战

4月初,我们推进到善琏附近。江南春来早,身上的棉服已经不适时了。为了行动方便,先把棉裤的棉花掏出来;上棉下夹,早晚阴凉勉强凑合。

桑叶已经茂密,青纱绿帐,有利隐蔽。部队白天已可行动,不断寻找战机。

一天,部队向练市进发,将近中午时经过白马塘,发现日军的汽划子由乌镇方向驶来。指挥官登上高地,用望远镜瞭望:有五六艘满载鬼子兵的汽划子飞速驶来。于是,命令部队迅速散开,分两线,副指挥率二支队进入前沿,指挥第一支队就地布开。说时迟,来时快,枪响了。由于杀敌心切,我们未等敌船全部进入火力网,就先发制人了。前三艘日寇基本被消灭;后面的日本鬼子上了岸,在火力掩护下,掉转船头,加足马力跑了。一水之隔,对岸浓烟滚滚,日本鬼子放火了,白马塘老百姓遭了殃。

直捣敌巢

部队毙敌数十名,顾不得打捞,乘胜前进,跟踪追击。绕过塘桥,看到日军仓皇逃遁,向桐乡方向逃去。指挥官命令,挥戈乌镇,直捣敌巢。

黄昏时分,追到城下,果断突入,直插日寇宣抚班,打了日寇一个突然,全歼顽敌。伍长“显示”武士道精神,部腹自杀。此役共获歪把子机枪1挺、大盖三八式11支、王八盒子“自来得”手枪1支、战刀1把。这是第一次从鬼子手里夺来的战利品,莫不感到骄傲。中间开花敌丧胆,腹地爆破鬼见愁:创业

旗开得胜,连战皆捷,一下子把鬼子打蒙了。朱希部队在杭嘉湖三角平原中心突然出现,把鬼子吓破了胆,急忙把各个小据点的鬼子兵全部撤至沪杭铁路、苏加铁路沿线和湖嘉公路的南浔、震泽两个据点,龟缩了很长时期。

朱希部队声势大震,在乌镇站住了脚。爱国战士、热血青年纷纷要求加入抗日救亡行列。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指挥部研究发展工作,我们这些服务员也与会共商,制定方略:

一、番号改称“第三战区第一游击区司令部”,朱希任司令,汪鹤松任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二、招抚游兵散勇,收编失散部队,布告周知,限期来归,并结合剿匪任务。

三、成立青年服务团,接纳爱国青年加强抗日宣传工作。

四、组建少年先锋队,满足热血青年抗日意愿,加强武装力量。

五、建立税收机制,筹集经费,赶制夏季服装,解决吃穿大事。

在那四周都是日军据点,直线不出百里的乌镇,朱希部队中的人个个精神旺盛,战备不懈,紧张工作,枕戈待旦,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大量艰巨工作:

一、布告贴出,消息迅速扩散;流离的散兵,从四面八方携械来归。人数不下数百人。随带武器,除长短枪支,还有迫击炮、重机枪、高射机枪、电讯器材等。随着兵源武器的充实,战斗力数倍增长。

此外整连整排的为:湘军的一部,上海撤退失散,约两个连,从太湖率部受编。

江浙交界地区的王春林部,约五百人,率部来归。

上海青浦范春生部约七八百人,也派员前来联系。

唯湖州方向双林地区程万年部投敌,进入湖州,自称天下第一师,成了民族败类。

嘉兴方向,徐权诚、张大天所属原水警队,也当了汉奸,叛国投敌。

严墓地区,原吴江县地方团队(第八十大队)区春山部,二百多人,接受整编。但部属多酒肉之徒,不堪军纪约束,企图携械叛逃,败露被全部缴械。

剿匪

日寇入侵,社会动荡,盗匪猖獗,就有那么一群歹徒,趁火打劫,祸害乡里,民不聊生。部队为安定地方,为民除害,加紧进行剿匪。

近两个月时间,成效显著,平定了地方,又充实了自己。所缴获的枪支达三四百支,消灭了大批匪徒。在所缴枪支中新式的有捷克轻机、比造步骑、德造快机、意造驳壳,还有毛瑟、勃朗宁等手枪,中国造的有“湖北条子”、双套筒老式步枪,还有许多从未见过的“八二老毛子”、“十三太保”、“九莲灯”、“独龙响”和土匪专用的截短枪身枪托,不到两尺长,可以留在衣袖里的押子枪,各式各样,陈列一室,胜似武器博览会。被消灭的匪徒,有三五结伙的团伙,大股的有百十号人的湖匪太湖别动队。清除匪患,大快人心。

发展

一、青年服务团成立,大批男女爱国青年云集。多数为高中学生和大学生,人才济济;有能歌善舞的,有擅写会画的,有通英文懂日语的,群芳会聚,各显神通。青年服务团成立后,墙报、标语贴满街头巷尾;佩戴红袖章的宣传员走上街头,演唱“农、工、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抗战歌曲,并慷慨激昂地发表抗日演说。抗战的气氛可够浓的。团长由徐则达担任,后相继在练市、新胜、严墓又成立了分团。

二、少年先锋队组成,全队共144名,大多是初中学生,少数高中学生。在命名大会上,他们身穿新发的土布草绿童子军式战斗服,胸前用红布剪制的“先锋”两个大字,鲜艳夺目,手持钢枪,英姿飒爽。

司令讲话:“你们这个娃娃队,很有志气,不愿当亡国奴,参加抗日行列,都是好娃娃……”勉励大家,练就杀敌本领。

我作为队长致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是学生,要发扬‘五四’学生运动英勇精神;我们是少年先锋队,毕业歌就是我们的誓词,我们要担负起国家的兴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雄壮嘹亮的歌声中,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紧握手中枪,英勇把敌杀:扩充和建制

收编沪战失散部队,招抚游勇散兵,扩大组织,充实部队,建制组成如下:

一、原一支队程国钧部,扩充为一团,驻防乌镇南栅。

二、原二支队陈奇部,扩充为二团,为前敌部队,驻防严墓——新胜、苏加铁路一线。

三、新建三团王春林部,担任乌镇东西北栅警戒。

四、新建四团,原湘军刘部,驻练市。

五、尚未完成点训的新建五团范春生部,约一个营驻防新胜,警戒嘉兴方向,余部尚在青浦地区。

六、新编直属特务连,连长郑瑞云,担任司令部警卫。

七、建立直属少年先锋队,队长俞国亮,驻南栅松亭茧厂。

八、成立直属机炮大队,队长王德奎,驻南栅市郊。

九、成立直属通讯连,连长谭真。

十、建立交通大队,队长鲍于杏。

十一、成立青年服务团,团长徐则达,后由姚逊接任。徐调任税务所长。

十二、司令部直属机关。

参谋处处长姚璧城、副官处处长王蓝田。

军需处处长姚敏之、军法处处长韩昌。

政工处处长温永之、卫士排排长刘礼。

司令部驻乌镇南栅,在第一次日机轰炸后,移至市郊。

截至1938年10月,风传朱希部队达万人。鬼子更是摸不透我们,并再次派飞机空袭乌镇,并派遣密探潜来乌镇进行刺探。桐乡守备队翻译官和另一名密探在爱国人士的密报和指引下落网,枪支证件,人赃并获。

实际上,朱希部队从番号上看,编制有五个团,但兵额不全,一、二团为主力,总共不超过2500人,三团、四团、五团合共不过2000人,加上机炮大队、少年先锋队、特务连、卫士排算500人,这样总共兵力不过5000人,实际战斗人员还不到此数。另加直属机关、通讯连、青年服务团、医疗队等文职人员近千名。

近一年时间,在那特定历史条件下,由原来只有200多人,发展到这一规模——白底蓝框当中嵌红“希”字臂章的朱希部队,风靡整个杭嘉湖三角平原。不定期发行的《铁血报》油印版,结合架设的电台,宣传鼓励,声势之大,对日本侵略军来说,可谓眼中钉、肉中刺。

当部队传达、宣布全体人员的生活标准,无论官兵一律按二等兵国难薪七折发放,即每人每月生活费7元,大家响亮地回答:“我们不是来谋生的,是并肩战斗共同求生的!”真是气冲霄汉,尽放光和热,中国不会亡。攻克南浔镇,截获运输船

日寇龟缩在各个据点,沪杭、苏加铁路沿线为重兵把守,前敌指挥部辖区前哨、新胜、严墓,与日军触角常有接触。我们部队派便衣武装,骚扰苏加路、生俘敌哨兵,使日军终日惶惶不安。

部队不能坐等战机,必须采取主动。在掌握了湖加公路重镇南浔为敌薄弱点之后,1938年仲夏,司令部研究和部署了攻打南浔敌据点的方略。我少年先锋队奉命出击。在大伏天一个夜晚,由司令亲自率领,以一团为主力,我少年先锋队配合。这是我队第一次实战演习,过去虽经历多次剿匪的战斗,但未经历对日作战的考验。

命令下达后,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精神旺盛,趁夜幕轻装出发,直向南浔进军。拂晓前部队进抵南栅外,分东西两路,从东、西栅插入,两翼迂回,直指汽车站的守备队。我少先队随同司令从东路包抄。当我队运动到东栅外,意外地发现日寇机船、尾炮三艘汽划子,从震泽方向驶来,船上十几个鬼子兵押运军用物资。

情况突然,当时估计是满载弹药物资,机不可失,司令命令拦截伏击。河面上约有七八十个人,当敌船驶入我前沿后,机枪点射,枪声起处,像打靶似的。舱面上的鬼子兵应声倒下,好几个滚进了河中(南浔塘)。驾驶员首先被击毙,机船失去控制,机器还在推动,朝我岸冲撞过来。少先队几个小老鬼,一跃而上,翻开盖布一看:“呀!整箱的汽水和太阳啤酒。”为了不失战机,部队迅速推进;命我队留下一个分队,把船只转入小港,队员严子卿大显身手(他原当过机修学徒),驾驶航行。

西路已与日军交上了火,战斗激烈。我东路通过东栅大桥也逼近汽车站,两翼夹攻,弹如雨注。日军仓皇应战,落荒而逃,向湖州方向逃窜。缴获钢盔数十顶、弹药数十箱和大批军需装备及生活用品。我军在南浔逗留三四个小时,镇商会供应我们一顿午餐。预料日寇决不甘心,将会聚集兵力,从湖州、震泽两个方向反攻。为了防止日寇反扑,避免给南浔镇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和伤亡,午后司令下令回防。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朱希也登上了机船,三船战利品,凯旋归来,于傍晚回到乌镇。汽水、太阳啤酒悉数分配给各单位、各部队。我少年先锋队不喝酒,多分了几箱汽水,分享了胜利果实。有的人还在讲俏皮话:“大热天,感谢皇军来慰劳,从日本运来的,情谊不浅。”和党联系

朱希部队已独树一帜,在当时特定条件下,迅速扩充到如此规模,但基于力量薄弱,据悉曾派员去浙东新四军教导团,请派军事指挥及政工人员。政工处就是最后成立的,新四军派来联络参谋周达明,党组织成员有政工处主任温永之、军法处处长韩昌,后任青年服务团团长的姚逊,还有曾任我少年先锋队副队长的杨林。杨林比我大两岁,浙东开化人,原严州中学高二学生。各部队也有人员派下去,详情我就不知道了。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高级军校校长的周维昌同志,现已离休,就是当时参谋处的机要参谋。血和泪

就在副队长杨林同志来队不久,司令部决定派我去第三战区游击战术训练班培训,地址在安徽屯溪万安。11月已是深秋,秋风落叶,大地已经脱去了绿装。鬼子经过长期的周密策划,掌握这一时机,调集大量兵力,发动了战后的第一次扫荡。

我是11月4日离队去后方的,8日,四周各个据点,敌聚集数倍于我之兵力,倾巢而出,并有空军配合作战,箭头指向乌镇。战斗是从外围前哨打响的,由于兵力分散,全面应战,敌强我弱,寡不敌众,估计上又不足,遭各个击破。

10日,日军的先头部队突进乌镇,直属部队奋力应战,隔河对峙,争取时间,保证转移,英勇抵抗,我少年先锋队副队长杨林同志和另一名队员李俊,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为保存实力,部队奉命趁夜幕降临,掩护撤退。在黑夜里摸索行进,饥饿加疲惫,午夜暂停钟家墩杨开庙,稍歇准备用餐。

前敌指挥所率二团,运用运动战、迂回战术,避开日军锋芒,辗转靠近乌镇时,乌镇已经陷落敌手,与司令部失去联系。

第二天拂晓,也就是1938年11月11日,这是个惨痛的日子。日寇包围了钟家墩杨开庙,地面炮火密集如雨,天空飞机轰炸扫射,我军伤亡惨重。水乡孤岛,突围不成,弹尽粮绝;地面盈尸遍野,河里浮满死尸。此刻幸好副司令汪鹤松所属部队行经距战场数里之地,闻得枪声,派一个连前来探知究竟,在接近战区时发现日寇,从日军背后开了火,打开了一个缺口。会水者泅河突围,朱希在卫士排的掩护下,被老乡用菱桶摆渡救出。接近中午时分战斗结束,日军完全控制这一战区,被俘人员全遭杀戮,女团员被押上“汽划子”,十多名少年先锋队员被绑在杨开庙桥桥墩两侧桑树上,对准胸前“先锋”二字,各捅两刺刀,并被开膛剖肚,壮烈牺牲。这是嘉湖儿女的骄傲。

过了好多天,老乡们把殉难者的遗体,在钟家墩圩角上挖了两个大坑掩埋了。据粗略估计,有八九百人之多。这就是在我离队后没有几天发生的惨剧。当我刚到达班部报到时,班部就把朱希部队的失利消息,告诉了我,但不知详情。

回到镇水村,副司令汪鹤松率二团先一步抵达,因回避了大规模正面冲突,故部队完整。朱希及幸存者,还有一批伤员相继抵达;相见之下,抱头大哭,哀伤备至。

以上情况,乃事后收集。二进杭嘉湖

1939年初夏,战术训练班结业,因怀念着少年先锋队战友,班部欲留我,我未服从。发电浙西请示,朱希嘱咐我去天目山。在我到达时,正值召开浙西军政会议,我与朱希于天目旅馆见了面。当时向他简述了失利后的情况,并告知副司令汪鹤松率原二团一个营,已于两月前又进入杭嘉湖,收编溃散部队,收拾旧部,为重整旗鼓打开局面。随后,朱希命我前去协助,告知我活动地区,仍在新胜、严墓一带。第二天还交给我致汪鹤松亲笔函,并告知在会议结束后,朱本人也将前来。我接受任务,领取三号驳壳一支、子弹200发、无柄手榴弹4枚,翻越羊角岭,过报福镇,在统里吕乐箴家略事休息,化装深入。

此刻,由于日寇钟家墩取胜后气焰嚣张,大小城镇全被日军占领,据点遍布,只身深入,一路艰险,每走一步犹如探雷。十天后,终于在江苏吴江严墓村附近章王村算墟庙找到部队,见到了汪鹤松,递交了手示,然后,积极开展工作。

此时今非昔比,日寇汽划子白昼四出游弋,部队采用狡兔三窟和日伏夜出的策略,与日军周旋。不久朱希由一个连保护,来到驻地。

接着召开会议,分析敌情,展开斗争,争取主动。

部队的再次出现,早已引起日军注意。这里附带说一句,就有那么一批民族败类、认贼作父的汉奸,为日寇通风报信。日军视我力小势薄,就在那青丛翠绿的夏季,也发动扫荡了,企图一举全歼我军。情报传来,从嘉兴日军总部派出大量日军,约一个联队,两三千之众,大量屯兵各据点,新胜、盛泽、平望、震泽、南浔、乌镇形成一个包围圈。情况紧急,接着日军占领了严墓,犹如一把尖刀,直插我喉部。原来仅有方圆五六十里的活动范围,中心点又被卡住了,对我构成极大威胁。

经研究,决定趁敌立足未稳,全军出击,挫其气势。部队在雨夜出发,一是炸毁汽划子,二是攻打临时据点银行楼。约摸两更时分,战斗打响了。黑夜大雨,战士行动不便,日军居高临下,火力凶猛。为避免伤亡,命令撤回防地,此战未能奏效。一路泥泞,回到驻地,战士烤火烘衣,一夜没有合眼。刚准备开早饭,哨兵鸣枪告警,五艘满载日军的汽划子,直逼我司令部,并强行上岸。我趁敌慌乱之际,一颗手榴弹投中敌舱,赢得片刻时间,闪身撤离火口。日军以密集火力追击,朱希腿部中弹,在警卫人员掩护轮流背负下,幸免于难。这是继钟家墩后朱又一次受难,右大腿挂了彩。后由渔船载运转移到安全地带。在这次战斗中被俘一人,后被杀害于严墓大庙前,部队损失不少生活用品,但未伤元气。阳和桥伏击战,毙敌八九十

日军扫荡,我部反扫荡。部队集中后,立即向日军的据点乌镇运动,向日军鼻子底下钻。第二天上午,太阳东升不久,部队行经北栅外阳和桥(又名青龙桥),距地处两省三府的乌镇北栅头仅一箭之地,突闻汽划子声,部队就地隐蔽,听候报告。满载鬼子兵的三艘汽划子,从乌镇方向驶来,汪鹤松果断下令伏击。我们有白马塘打汽划子的经验,也有教训,日军未进入火力网前,不会再提前开枪。大部队在河西布开,地形有利,桥头两侧各架机枪一挺,河面仅十多公尺。汽划子转弯露头了,一艘、两艘、三艘,第一艘船头上还有一个穿白上衣的(我当他是指挥官),300米、200米、100米,敌船已经全部进入火力网。

汪鹤松在桥头,一声呐喊:“打!”左轮枪扳机一扣,顿时复仇的子弹齐发并放,射向日寇。有的战士趴在地上打不着,索性站起来,端着枪打。鬼子来不及拉枪栓,一个个往下倒,有的还往河里跳。就像打野鸭子一样,一个不剩,全歼日寇约八九十名。

事后有乌镇来人称,三艘汽划子八九十日本鬼子兵的死尸,老百姓都看见了。我问老百姓有一个穿白上衣的是不是指挥官,百姓说是汉奸,替鬼子带路的,连名字都叫得出来。

意外的是,战斗结束,正准备下河捞枪,谁料鬼子的后援部队闻声后紧步赶到,从对岸向我部队突然扫射。事出突然,隐蔽不及,当场伤亡十多人。在我身旁的机枪手被射穿肚子,一名战士打穿了右肺,不得已掩护后撤。这下子日军是吃了大亏,为发泄恼怒,日本鬼子放火烧了阳和桥河东的一个村庄。当我军转移,回首看,已是浓烟一片。

阳和桥一仗把鬼子的扫荡行动给遏制住了。情况稍有好转,在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特别是阳和桥大捷后,相继收编了三四百条枪。部队有所扩充和壮大,但整个形势仍未见好。一、又到秋风落叶时,钟家墩惨剧不能重演。二、收编部队,来源复杂,这批人员中,老兵油子为数不少,无视纪律,很难驾驭。朱希在后方养伤,有职无权,任浙西保安副司令。弹药短缺,无法补充,给养无着落,处此境地,凶多吉少。无奈汪鹤松决定接受国民党江苏省江南行署主任冷欣的整编,番号称“江苏省江南保安第三团”。从整编到改编

近中秋时分,部队开拔,日夜兼程。部队经泗安,过张渚,抵社渚。经点制,枪支武器及兵源名额都不足,勉强编两个营。我被任命为第一营副营长兼军士教导队教官,就在社渚进行整训、调整,并对人员进行补充。这时新四军也进入了这一地区,实际上我们才是后来的。友军之间非常融洽。在我部驻地附近,有一所新四军野战医院,设在一所祠堂里。在纪念七七卢沟桥抗战日,我作为友军被邀请参加纪念活动,并代表我团慰问新四军伤病员。在晚会上,我还登台演唱了“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抗战歌曲一首。接待我的是一位负伤的旅长,他姓崔,在交谈中了解我部的到来,并亲切地询问我是什么学校读书的、怎样参加部队的。事后双方交往较密,崔旅长和汪鹤松还通过我晤了面。凭吊

战后,身为未亡人的我,以无限感慨和悲痛心情,来到钟家墩杨开庙,环视了当年的战场,哀戚、沉痛……在老乡的陪同下,来到两堆荒土前,我肃立在千人冢边,深深三鞠躬,凭吊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烈士和与我共同生活、战斗过的娃娃队队员们。此时此刻,一张张熟悉的面容映浮在我的泪花中。

队长!再会!招呼惜别的情景,宛如昨日。我淌着泪水,仰天感叹。塞北风云紧,淞沪倭寇侵,壮哉男儿血,满洒钟家墩。

烈士们!战友们!安息吧!郑佑光:大抓兵役,成绩卓著

书生报国有各种方式,浙江省天台县县长梁济康狠抓兵役舞弊,使其所在县的兵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有力地支持了抗战的进行。(一)全力以赴,审查免缓役

1939年度是这样干的:7月,梁济康把县政府各科室人员都集中到县政府大礼堂,进行分组审查适龄壮丁免缓役的情况。他自己也担任了一个审查组长,和大家平起平坐地一样干。在审查期内,不接待外人;有事出去,组员要向组长告假,组长要向县长告假,县长有事出去,也要向群众打招呼。在审查中,一律按证件行事,人证只作参考。凡以独生子身份申请免役的,原则上要提供宗谱文字证明(天台聚族而居,宗谱齐全);凡具有某种法定原因申请缓役的,须具备有效的确切的证明。例如,城北镇有一个叫金平瓯的,他当时任武义县县长,可是他的家属代他办的缓役申请没有相应的证明,审查结果,就定为补充证明,以便“另行审议”。

审查结果,为了表示负责,对应该免役或缓役的,盖一个“免役照准”或“缓役照准”戳,并加盖组长私章;对免役不准或缓役不准的,盖一个“免役不准”或“缓役不准”戳,并加盖组长章;对免役或缓役一时难于审定的,得盖一个“另行审议”的戳,并加盖组长私章。这是审查的第一阶段,历时七天。

接着,把列为“另行审议”的加以集中,由县长同各组组长、兵役全体人员逐一研究出定案,然后盖上免缓役照准或不准的戳,并加盖原组组长私章。这是审查的第二阶段,历时两天。

最后,把余下很少的准与不准属于模棱两可的,提请县长裁决,这是审查的第三阶段,历时一天。

至此,审查共历时十天,然后宣告结束。在这十天里,晚上要9点半才下班,星期天又不休息,所以大家都累。结果梁济康和我都病了几天,被迫休息。(二)进行抽签,按照签号征兵

1939年度是这样干的:在上述免缓审查终了后,紧接着由兵役科赶造出全县应服兵役适龄壮丁花名册。在梁济康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抽签。然后把全部签号下达各乡镇,责成各乡镇按签号依次征兵。规定:不得擅自打乱签号乱征兵,更不许在签号外乱抓壮丁;凡不是本县签号的,送到县里也不验收;不许冒名和顶替服役等。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征兵秩序,并用以杜绝兵役上的请托等舞弊现象。(三)发动群众,欢送新兵入伍

对于欢送新兵入伍,梁济康很有办法把人们发动起来,所以天台各界每次欢送新兵入伍总是轰轰烈烈。其中1939年“双十节”的一次欢送,规模之大、场面之热烈,我简直无法形容。

当天,天台中学、大公中学、育青中学三校师生组成的大乐队为先锋,高奏激昂雄壮而富于旋律的《义勇军进行曲》,700多名穿着新军服的新兵队伍紧跟着大乐队通过长达三四里的县城大街,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充满了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威容。跟在新兵后面的是来自各个乡镇、挑着慰劳品担子的队伍。再走在后面的,是以县城为主的各机关、团体、学校、商店、居民的有组织的欢送人群,他们数以万计。大家在沿街的鞭炮声中,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高呼“抗战必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真是声震屋瓦,响彻云霄,万人空巷。此时,这个山城简直沸腾了。

我在激动之余,马上得出个人结论:今天欢送新兵入伍的热烈,已大大超过了鲁迅所描述的日俄战争时日本人欢送出征的热情了。从而又想,如果鲁迅犹健在,能够目睹此种壮丽场景,他将得到多大的告慰啊!听说这700多名新兵在离家前夕,纷纷上本村的祠堂,向祖宗隆重辞行,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们此次从军,也正是对祖宗负责嘛!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才是真正的圣战,如果可以借旧词彰新义的话。(四)慰问军属,压倒一切

梁济康每年照例于腊月间,摆脱一切公务,带领一批人马下乡慰问军属。他在每次的慰问大会上,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军属致以最诚挚的慰问,然后对军属一一发放优待金。晚间,有时还让随从给军属演出精彩的节目;有时还访问一些军属家庭,了解某种特殊困难;有时还兴致勃勃地给一些青年讲民族英雄的故事。

1939年腊月间,梁济康正在南乡慰问军属,发放优待金,不料军委会以金汉鼎上将为首的军风纪巡察团一行,突然由江西浩浩荡荡转到天台,驻扎在有名的国清寺。于是,县政府马上派人星夜赶路,请梁济康速回。然而梁济康依然按预定计划慰问军属,发放优待金,等到优待金发放完了,才赶回县里。这时已是几天之后了。

他迟迟不回时,包括我在内的县政府部分僚属,都替他担心,总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回来,倘若发生误会,那就不好办了。结果呢?金汉鼎上将和他一见面,就紧紧握住他的手,盛赞他的爱民爱军属的感情,认为他做得对,是一个难得的父母官。言下之意,颇有相见恨晚之慨。由此可见,梁济康把慰问军属的工作看成压倒一切的工作,是无比正确的。(五)书生报国,深明大义

梁济康大抓兵役工作,抓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基于书生救国的高度责任感而发挥一己的聪明才智外,尤为主要的是诚如天台老百姓所说,还是大大得力于以共产党员许杰等人参加的县抗卫会做的出色动员工作、以共产党员齐树铭等为骨干的县政工作队的突出宣传工作。你未免要问,共产党员许杰等人是怎样进入县抗卫会的?共产党员齐树铭等人又是怎样参加县政工队的?答案是,因为梁济康深明大义,忠诚于国共合作的国策,选贤举能。你未免又要问,梁济康是军人,还是文人?到底是哪一党的人?答案是,他大学毕业,当过教育部秘书,是一位无党派的民主人士。

到这里,我们可以就事论事,对他做一个总结:书生报国,深明大义;深明大义,必然有成。寸品德:宁愿挺胸而死,不愿低头求生

先父寸性奇早年参加同盟会,投考云南讲武学校丙班骑科,业成参加辛亥起义,推翻了清朝帝制,继续援川;民国五年参加护国军,入川击溃袁世凯主力,消灭袁帝;民国十年随顾品珍回滇,顾品珍派先父入粤晋见孙总理,陈述滇军愿参加北伐,孙异常高兴。此时顾在滇又被害,滇军由杨希闵、蒋光亮等率领至广西,孙仍派先父往广西联络滇桂两军,入粤北伐。此时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孙总理退居上海,先父向滇桂两军多次协议,联盟誓师入粤击溃陈炯明,迎接孙总理回粤成立大本营。孙任命先父为大本营少将参军,中央直辖滇军宪兵司令等职,并派先父代表回滇,要唐继尧北伐,先唐同意北伐,后又变了,北伐暂缓。

孙大元帅北上逝世后,广州组织北伐第五路军朱培德、金汉鼎等电邀先父翊赞军事参加北伐。1935年任三军十二师参谋长兼三十四旅副旅长。卢沟桥事变后,先父率部跃马前线,参加涿州易县战事。一昼夜率部急驰300余里遵限到达涞源,与敌鏖战两昼夜,完成掩护任务,转移石家庄、娘子关并经阳泉斩将夺关,升三十四旅旅长,转战晋东南,担负阻击日军南犯抗日根据地的任务,属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指挥,在晋东南地区及侯马会战,迭挫强敌,累建奇功。1938年升十二师师长,随之驻守中条山正面。1939年12月,日寇趁我军调整部署之隙,倾巢来犯,先父率部苦战九昼夜,与敌反复争夺小岭阵地,手刃一营长,而亲冒锋镝,卒挽战局。自1938年10月开始敌寇进犯中条山,发动过13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每次都铩羽而归,敌在数年之惨败积愤。日寇头目后宫淳一升总参谋长后,即于1941年3月开始秘密从华北、华东、中原3个战场调集了六师三旅配合空军炮兵部队总兵力25万人以上,于1941年5月7日敌寇猛扑中条山防线,友军阵地被敌突破。由于敌主力都向第三军阵地攻击,又因连天阴雨,道路泥泞,补给困难,敌众我寡,在装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与深入之敌,激战于四交村、黑虎庙、张家萍一带地区。11日已突围,至沙凹得知唐军长被困于东交口之报告,即自动回师驰援救护。12日拂晓奉曾总司令命令与唐军长分道向东转移,至水泉沟被敌截击,左肩中弹,裹创突围,又被阻于胡家峪附近,水泉沟之敌亦尾追夹击,激战甚烈。临危时慨然曰,现情况极为险恶,各部队长应为国家保全实力,勿因我负伤而陷军队于绝境。令各团以稷山为目标分路突围,先父亦率一部跟进。13日下午到达毛家湾南端,又被敌炮弹炸断右腿,而阵亡于毛家湾附近。随护官兵均同时壮烈牺牲,均在马革裹尸之中。临殉前四面重围,敌众我寡,弹尽粮绝。伤亡过半时,对部下说:我仍有枪在手,有剑在腰,宁愿挺胸而死,不愿低头求生,希望各位绝不要做俘虏,无论胜负都千万不可使国家蒙羞。先父先后负了四伤而殉国,时年48岁。坚守中条山4年之久,全是用血肉保卫中条山。为了西北屏障保卫潼洛巩固陕甘,4年鏖战大小数十次,与友军共同击溃敌寇,换得了常胜将军之名,华北战场的敌人知道得很清楚。每次指派进攻中条山的敌人畏之如虎,敌寇称中条山为华北战场的盲肠,非割掉不可。在5月8日敌酋樱井师团说,他奉命令找十二师师长寸性奇为对手决一死战。先父闻知则不以为然地说:“这简直是吹牛皮,欢迎。”而体现中华抗日志士的胆略。

回忆先父投身革命一生,始终本着孙总理的意志为国家统一领土完整而奋斗殉国。袁觉民:祁阳沦陷后,黄埔学生的愤怒

1944年7月,日军围攻衡阳45天,夺取了一片焦土的衡阳废墟——付出了三万多日军精锐部队的代价后,又向西南的广西冒进。当时,国民党几个正规军如六十二军等,本是奉命到衡阳增援方先觉的,到了衡阳附近一带却按兵不动了。

衡阳陷于敌手后,这个军长(大胖子)坐着四个人抬的轿子,不战而退向广西逃跑。日军就沿着湘桂铁路两翼和湘江的两岸,向祁阳、零陵追击我军,声势汹涌,一路从未遇到任何还击,好不威风。

日军经过祁阳后,息影挂榜在老家已有几年的黄埔第一期学生蒋伏生好几个晚上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有时大声叹气,有时拍桌打椅,大骂那些坐轿逃跑的军官、那些弃城不守的官老爷……最后,终于忍不住了,他决定要在祁阳烧几把抗敌的野火,要在祁阳狠狠地打击日军的凶焰。

蒋伏生就在这危难的紧急关头,以私人名义邀集了在祁阳闲居的黄埔同学开会,到会的有:彭林生,曾任过国民党师长,英勇善战;张雨生,曾任过国民党少将;雷济时,曾任过国民党团长;蒋肇周,曾任过国民党少将兼保安司令。他们均为黄埔早期学生。除他们这些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外,还有士绅陶自强(陶铸的胞兄)等100多人也被邀请参加,而我则是以国民党的负责人的名义被邀参加列席。

在会上,他领导大家在孙中山先生遗像前立正宣誓,誓死与日寇战斗,决不屈服,决不做亡国奴。只要我们大家组织起来,到处在敌后与之进行拼命的搏斗,则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迫使日寇深陷泥潭无法拔出。

蒋伏生的话,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拥护,讲完后,大唱《苏武牧羊》和《大刀进行曲》,以鼓舞大家的斗志。可是,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不少的。

首先,是没有蒋介石的任命,没有当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批准,谁敢组织庞大的游击队伍;万一这支部队纪律出了问题,恐怕就是抗日有功,而群众要说你扰民有罪,到那时,怎么办?

其次,枪支武器无着落,军需饷械、医药器材都无一丝一毫,怎么打仗?把这些问题摆事实讲出来以后,有些绅士们不免害怕了,有的竟想要放弃他的老家,逃入深山老林保存自身算了。

在这危难之际,蒋伏生斩钉截铁地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切都可牺牲,只要抗敌就行,我自称祁东抗敌总指挥,你们各位分任指挥所的各级长官,分任支队长大队长,没有枪支,自己在民间设法搜集些,散兵游勇的枪支把它收集起来,没有军需饷械,设卡收税,到时只管官兵的伙食,不给月薪,只要大家不中饱私囊。如果谁从中贪污或借此敲诈勒索,我蒋伏生就要实行我过去的杀人办法,把他腰斩掉。我们组成队伍后,要英勇斗敌,纪律严明,相信将来如果打出了成绩,老蒋是不能把我们的功劳湮没的,大家要放胆干。”

蒋伏生说了就做,立即成立祁东抗日自卫总指挥部队,下设几个指挥所,以彭林生、张雨生、邵竹修等为支队长。总指挥部设在离祁阳城仅30里的挂榜蒋伏生的老家的一个有琉璃瓦的寿佛殿内。总指挥部有参谋、副官等处,还有政治部,出版抗敌文艺,报道抗敌胜利消息,鼓舞军民共同抗敌,争取最后胜利。

蒋伏生登高一呼,果然湘江两岸及湘桂铁路两侧的人民都响应起来了,许多人带着自己的枪支或大刀等武器,投入了蒋伏生的游击队,不到几个月就有几千人。

蒋伏生的游击队和日寇进行了大小战役数十次。他的战术也是学习八路军的。当时,蒋伏生对陶铸(是祁阳石头源人)的哥哥陶自强(曾加入过共产党,后虽脱离,但在解放祁阳时,陶自强组织地下武装攻打祁阳反动武装,解放了祁阳城,立了不朽的功绩)非常倚重。陶自强介绍过八路军在各处的斗争情况,蒋伏生非常敬佩,彭林生尤其心服。他主张打日寇以消灭他的有生力量为原则,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保存了自己的实力,消灭了日军的威风,我们就胜利了。

记得在1944年的冬天,日寇因在湘桂铁路屡遭游击队袭击,视为畏途,不敢将重要军需饷械从铁路运往桂林,乃改水路,组成大队运输船队,由精兵押运,从衡阳溯湖江而上,运往广西边界。他们满以为这是安全的,谁知到了祁阳境界后,就遭到了蒋伏生的游击队分段截击。邵竹修指挥一个支队,首先在祁阳、常宁交界的地方向敌寇开火。敌寇边抵抗边前进,还派队伍上岸掩护。到了白水附近后,彭林生、蒋伏生率领的部队分别在湘江两岸袭击并与邵竹修的支队同时对敌寇猛攻。敌寇陷入进退维谷之境,只好弃甲丢盔而逃,把他们所押运的许多物资,如呢子大衣、罐头食品及枪支弹药等不计其数,全部都丢完了。这一次胜仗,供给了祁阳游击队不少军需物品、武器和弹药,大大鼓舞了游击队的斗志,使日军胆寒。

蒋伏生总指挥的游击队还对沿湘桂铁路及湘江两岸的各个敌寇据点进行袭击,先后俘获日寇达数十人。

有一次,日寇在祁阳、零陵交界处的大忠桥集镇上奸淫抢掠,狂喝穷饮祁阳特产的糯米烧酒,丑态百出,正拟整队回巢,不料被游击队包围了几层。他们狼奔豕突,最后凭借炮火优势才得以突围。但还是有几个人跑不出去,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后来,群众都起来搜山,三个日本士兵终于束手就擒。他们被群众和游击队押送到我的住地——国民党祁阳县党部的临时办公处。其时和祁阳县政府在一起,有枪兵警卫。这次,我对他们进行了审讯,他们不懂汉语,但可笔谈,又能略谈不太纯熟的英语。我要他们坐下谈话,让他们写自己的姓名及当兵的目的以及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他们对日本的前途是悲观的。他们只知道作战的目的是要征服东南亚作为他们的皇道乐土,但是到了中国,占领了几千里的土地,却得不到任何欢乐,相反地,反而在各地遭受了八路军的英勇袭击(那些俘虏认为蒋伏生的游击队也是八路军,不然打不好这样的仗),说他们寸步难行,处处挨打。

他们中还有很多人害疟疾,特别是到了华南及我桂湘粤边境之后,疟疾已成了普遍的灾害。中国人害这病,日本兵也不例外。他们称这个病为马来西亚病。如果不能根治的话,他们远在南洋各地的几十万大军得此病后,将会出现不战而败的惨景,更休要做班师凯旋的美梦了。其中一个俘虏还讲了一句:“We have little hope to return to our motherland.”(我们不会有什么回国的希望了啊!)

祁阳沦陷数月,因为不断受到蒋伏生游击队的打击,日军意欲消灭祁阳的游击队,活捉蒋伏生。他们派了几个联队对挂榜山进行包围,准备大规模扫荡。同时,还派两个精通汉语和英语的日本军官带上礼物,请人从小路带到蒋伏生的总指挥部。他们说明来意:“将军是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