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记忆的奥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6:28:4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破解记忆的奥秘

破解记忆的奥秘试读:

内容提要

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大脑潜在的记忆能力。

生活中我们看到无数人为了记住一样东西不惜绞尽脑汁,利用大量时间,这样就算可以达到忆效果,也是不可取的。我们一生要记许多的东西,如果我们依然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的话,可以说,我们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方法,在资讯不断扩大的今天,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培养记忆力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对无数需要我们去记忆的信息。

序言

记忆效率的革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时代”。根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到80年代每3年增长一倍。近20年,全世纪每年出版新书50万种,每一分种就有一种新书出版。由此可见,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识老代且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经济呼唤培养记忆力的方法。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培养你的记忆力呢?全球最大的记忆力培训学校创始人、著名的记忆力培养专家凯文·都迪指出:“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拥有照相般的记忆潜质。”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潜质,因此,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大脑潜在的记忆能力。

生活中我们看到无数人为了记住一样东西不惜绞尽脑汁,利用大量时间,这样就算可以达到记忆效果,也是不可取的。我们一生要记许多的东西,如果我们依然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的话,可以说,我们的时间根本不够用。

方法,在资讯不断扩大的今天,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培养记忆力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面对无数需要我们去记忆的信息。

20世纪以来,无数学者一直在研究记忆的规律,以寻求培养记忆力的方法。他们的奋斗取得惊人的效果,通过参加记忆力培养训练,无数人的记忆力都得到了飞速提升。可以说,这些培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学生的成绩得到很快提升,上班族工作更有效率了。

本书集中外记忆力培养方法研究成果于一炉,系统地阐述了记忆识记、保持、认知、再现等一系统记忆活动的规律特点,并介绍多种培养记忆力的“绝招秘技”。对于改变机械落后的记忆方法,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工作效率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内容提要

无数的证据显示,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培养自己的记忆力,但方法的寻找也需要机遇;而当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时,又该怎样去把握它呢?

本书通过介绍记忆的奥秘,影响记忆力的因素、增强记忆力的方法等综合阐述了如何培养记忆力、读后可使你的记忆力成倍提高。

本书运用简明易懂的文字,介绍巧妙的方法,合理的分析,为你打造一把培养记忆力的钥匙,希望你打开记忆力的大门奔向成功的明天。

第一章 记忆的内涵

记忆是什么

一、谈谈“记忆”

在日常活动中,人们感知着各种事物,产生各种思想和情感,都可以作为经验,经过识记,在头脑中保持下来,并在以后的一定条件下得到恢复重现。例如,当你听到某部电视剧的主题音乐时,立即就会想起曾看过的电视剧。当你与一位久违的老朋友相遇时,就能认出他,并能叫出他的姓名,尽管你好像早已把他忘得无影无踪了……《辞海》中对“记忆”所下的定义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各人记忆的快慢和准确、牢固、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和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为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简言之,记忆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从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它是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就记忆的本质而言,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等方式进行的。这种反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通过这种心理过程可以在人们的头脑中不断地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

二、剖析记忆

记忆中的“记”就是指识记和保持,记忆中的“忆”是指回忆(或称再认、再现)。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而后有“忆”。“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忆”便成了“无米之炊”;“忆”是“记”的验证,也是全记忆过程的根本所在,“忆”不出来或不准确就是“记”得不好。所以记忆过程就是由识记、保持、回忆这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构成的。把记忆等同于识记,或等同于保持,或等同于回忆都是片面的。

我们应该把记忆看成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和照相机的摄影程序相似:识记相当于取景、拍摄的过程;保持相当于胶卷密封存放的过程;回忆就相当于冲洗成片的过程。摄影时取景不佳,胶卷上保留的形象就不完整;曝光不好,胶卷就不能合理感光;胶卷密封不好,就冲洗不出清晰的照片来。

1.识记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点及其间的联系,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记忆是从识记开始的,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没有识记,记忆便无从谈起。

识记也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地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识记的方式方法往往能决定整个记忆过程的方式方法,从而决定记忆的质量。所以识记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

2.保持

保持是将识记的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间环节,没有保持就不可能有回忆。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保持阶段,存储的知识经验,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保持对经验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巩固的过程,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过程,而是对识记材料积极进行加工,进行系统化、概括化的掌握过程。(1)保持中记忆量变现象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详细研究了记忆与学习材料的性质、数量等条件的关系,以及学习程度、学习后时间间隔对保持量的影响等问题,绘制出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从而揭示了一条普遍性规律。这条规律说明,保持知识经验的数量随着时间的迁移会逐渐减少。而且是在识记之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此后逐渐趋于平缓。

艾宾浩斯把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以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为指标,测量了遗忘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学习材料恰能背诵时,经过20分钟后重新学习可节省诵读时间58.2%;l小时后,可节省44.2%;8小时、l天、2天、6天、31天后的测量结果依次递减。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保持与遗忘的关系。

后来,英国心理学家巴拉德通过实验,又发现了不同于艾宾浩斯实验结果的记忆回涨现象。所谓记忆回涨,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巴拉德曾要求一组12岁左右的学生用15分钟学习一首诗,学习后让他们写下所记忆的内容,以后分别在隔一天、二天、三天和七天时继续测量所记忆的内容。结果表明,第二、第三天的保持量都比第一天的回忆量多。

实验证明,记忆回涨现象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记忆在识记之后需要一段时间巩固发展;也有人认为是由于识记时的抑制解除了,记忆成绩便有所提高。(2)保持中的记忆质变现象

保持中的记忆质变现象,是指保持中的记忆内容变得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逐渐消失,有的保持内容则变得更为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主要有:故事的长度会出现加长或缩短;故事中的人名、地名、称号等,会出现变更或丧失;故事情节越来越合理和详细;语言随着复述的表达水平而改变,并且趋向于地区和民族化。

巴特莱用记忆图形做了以下实验:他用一张图画给第一人看,看后要他画出来,然后把第一人画的给第二人看,看后也要他画出来。照此方法进行下去,直至第18个人,结果图形从一只鸟变成了一只猫。

究其原因,是由于个人对知识经验的加工不同,组织知识经验的方式不同,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使某些经验占了优势;或是由于受到有关新信息的影响不同,以及个人的兴趣、情绪、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3.回忆

回忆是对过去经验的恢复,是对保持在头脑中的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过程。回忆包括再认和再现两种。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过程。再现是指已掌握的知识能回想起来,已学会的动作能再实现和已经历的情感能再体验的过程。再认和再现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回忆的范畴,都是从记忆库中提取所储存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一般来说,再认过程较再现过程简单。能再现的内容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内容却不一定能够再现。国外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论是:就无意义音节、字、寓言等材料而言,再现要比再认困难2~3倍;就检验识记与保持的效果讲,再现的可靠度要比再认高。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再认也比再现出现得早。孩子出生半年后便具有再认能力,而再现能力的发展则要晚一些。

日本心理学家青水曾用图形材料研究了学生再认和再现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儿童再认明显优于再现,到五、六年级,两者已接近。

决定回忆效果的最普遍、最主要的因素是伴随识记和保持过程中的遗忘。回忆的时间间隔越长,回忆的准确性就越低。此外,在回忆过程中的四种干扰也应该引起注意:(3)材料相似和内容重复的干扰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组儿童识记一些图片,以后再加一些图片让他们再认,结果发现,类似的图片容易导致再认的错误。例如,认桔子为苹果,或认小鸡为小鸟,特别是两种不同姿态的猫更难再认。在再现过程中,同样的内容一次次重复地出现,也会顽固地干扰着再现。(2)材料多和内容广的干扰

再认的材料越多,再现的内容越广,准确度就越低。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被试者识记20个无意义单字,每字读三遍,然后分四组进行再认。第一组有2个字,第二组有4个字,第三组有8个字,第四组有16个字,条件是每组里只有一个字是识记过的。结果是:被选择的材料越多,再认就越容易发生混淆。再现也是如此,需要再现的内容越广,难度就越高。其原因与人的精力、注意力和保持的递减性有关。(3)情绪干扰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考场上初看整张试卷,发现绝大多数题目都会,可在落笔之时、兴奋之余,有些题一时竟想不起来。而一出考场,大脑便一清如洗,正确答案油然而生。你更是有过这种体会,当在大庭广众面前该你发言时,原先熟记于心的发言稿,竟忘了该从何说起。这些现象多数是由于当时情绪紧张所致。(4)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向的干扰

先入为主的习惯常常会干扰人们的回忆。例如,同一个图形,在识记时,告诉甲组的是灯泡,告诉乙组的是梨子。隔一段时间测验时,甲组再现的图形接近于灯泡,乙组再现的图形接近于梨子。

记忆有何意义

一、记忆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

人类之所以能够摆脱野蛮和愚昧,踏进了文明社会,记忆是一个极重要的环节。从衣食住行到社会交往,从读书娱乐到工作生产,时时事事都离不开记忆。如果没有记忆,人的一切正常活动都将发生紊乱。设想有一天,某人的记忆全部丧失,那将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呢?早晨起来忘了穿衣服,走出家门忘了上哪儿去,不认识亲戚朋友,不记得任何文字,甚至忘了话该怎么说……这简直是不堪设想啊!像日本电影《追捕》里的横路晋二那种丧失记忆、浑浑噩噩地生活,实在是比死更可悲的事情。

因为有了记忆,画家才能描绘祖国的锦绣山河;歌手才能歌唱青春的美好年华;运动员才能竞技夺魁,为国争光;宇航员才能邀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因为有了记忆,工人才能操纵机器,采掘矿藏;农民才能适时耕作,放牧渔猎;学生才能记忆认字,学习知识;科学家才能革新发明,创造奇迹……

但是,世界上确有少数丧失正常记忆的人。尽管他们也有人的肉体,也有人的大脑,却无法享受人类文明生活的乐趣。大家听说过狼孩、熊孩吧?据记载,迄今为止,这类由野兽抚养的孩子已经有30多个了。野兽的生活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大脑的正常发育,严重地抑制了他们的记忆能力,虽然他们有机会回到人类社会来,但也无法与正常人为伍了。此外,还有那些白痴、癫狂、傻子、脑外伤病人、精神病患者等等神经紊乱的人,都因记忆力的损伤,过着难以想象的生活。可以说,没有记忆,便没有人类社会。

二、记忆是认知客观的工具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社会的经济文化才得以发展进步。今天,人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已经向太空进军,去认识宇宙的秘密;或到微观世界去探索基本粒子的奥妙了。然而,这些都离不开记忆。实验表明,人的记忆对感知提供经验,没有它,知觉就难以实现了。记忆是从感知到思维的桥梁,是想象力驰骋的基地;没有它,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思维。正因为有了记忆,人们才能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积累经验、运用经验,也就是说,有了记忆,人们才能在以往反映的基础上进行当前的反映,从而保证了对外界的反映更全面、更深入,保证了人们心理活动的前后统一和连续不断,进而形成一个发展的过程。通过记忆,人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也形成了各自的个性心理特征。所以说,如果把人类认识能力比作核潜艇,那么,记忆就是必不可少的推进器。

三、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前提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历史上很多名人学者都认为,记忆是知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认为记忆本身就是一门专业知识。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我国古代孔子主张“多见而识之”、“多学而识之”;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假如我们能够记得所曾读到、听到和我们的心理所曾欣赏过的一切事物,随时可以应用,那时我们便会显得何等的有学问啊!”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曾制定了一幅“人类知识体系图表”,把人类知识划分为记忆、理性和想象三大类,在理性部分的“逻辑学”中,还明确写上“记忆术”的条目。可见,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关键一环。

每个人从降临人世开始,便开始了学习,从学吃饭、学说话,到上小学、上中学,有些人还要上大学、出国留学,就是参加了工作,也还是需要学习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生活就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鸿篇巨著。在学习中,你一定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各种学习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没有记忆,学习过程就好像“衍瞎子擗苞米——擗一棒丢一棒”,又好比“漏斗里灌凉水——灌多少流多少”。正是因为有了记忆这种机能,学生才能记住老师传授的知识,徒弟才能掌握师傅教给的技术,学者才能总结出系统的理论,专家才能创立出专业学科。特别是记忆研究本身就是一门工具课,它将为人们提供学海泛舟的金桨,使学习发挥出更高的效率。

四、记忆是延续历史的纽带

人类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人的生命与人类历史的长河相比,实在是“沧海之一粟”。正是依靠了大脑的记忆功能,人类社会的经验才能够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人类的智慧才能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以至发展到今天的状态。正是因为有了记忆的功能,人类才能创造出语言、文字、书刊、录音、录像等记忆载体,从而用工具记忆来代替人脑的记忆。英国科学家约翰·卢保克说过:“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史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赫尔岑也曾高度评价书这种记忆载体,他说:“书,这是这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著名的苏联作家高尔基也曾指出:“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在“记忆女神”的庇护下,古希腊流传下来举世闻名的《荷马史诗》,阿拉伯地区流传下来瑰丽奇特的《一千零一夜》,印度流传下来古老的诗集《吠陀》……

因为有了记忆,人类才能组成社会、组织生产、制造机器、革新技术,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否则,人类将永远处在愚昧状态,这是无可置疑的。可以说,记忆为人类历史的列车铺平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记忆对于人类智慧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几千年来,人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寻找打开记忆宝库的金钥匙,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当今这种“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变得尤其强烈,我们坚信:揭开记忆奥秘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了。

最新科研成果告诉我们:人脑就像一个庞大信息储存库,它那超级的信息处理系统是现代电脑等人工控制系统都无法比拟的。据生理学的研究,人脑是由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而每一个神经细胞又相当于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因此,可以说,人脑就是一个超级的电子计算机组。有人比喻说:人脑的神经网络系统比北美洲的全部电话、电报通讯网络还要复杂。有人计算过:人脑可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5亿本书的知识总量。照这样计算,即使每秒钟输入10个新的信息,一生中不停地输入,大脑这个信息储存库中也还会有相当多的空余“货位”。科学家们认为,人脑潜力之巨大是难以想象的,即使是世界上记忆力最强的人,也不过利用了百分之十而已,甚至有人认为仅仅利用了百分之一二。所以,无论是谁,都用不着担心有记忆饱和的危险。

了解遗忘的规律

向两个人出示同样的试题:“什么是准则?”若两人都无法答复,那就是发生了遗忘。

假如题目改成下面的选择题。

准则是:1.人们的言论、行为等所依据的原则。

2.人们制定出来的规定或公约。

3.人们共同遵循的风尚、习惯。

有一个人判断是:1.另外一个人记不起来,无法判断。那么,前者是发生了不完全的遗忘,后者属于完全遗忘。

遗忘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在识记时大脑细胞接受到的刺激较弱,过后又未得到加强,或者受到了极强的干扰,无法重新兴奋。干扰情况稍轻的就表现为不完全遗忘,需要给予一定的提示才能回忆出来。

艾宾浩斯通过对无意义音节和重学法的实验研究,绘制出了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遗忘曲线(又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从艾宾法斯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主要发生在刚刚开始的那几天,所以及时复习、巩固的效果比一段时间后再复习的效果要好;前面巩固好了,其后就不一定需要再反复复习了。

刺激与干扰的强弱决定遗忘的程度。从这一点出发,进一步分析影响遗忘程度的各种因素,掌握遗忘的规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遗忘的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存储信息混乱无序

我们把文件存入电脑中,只要需要,任何时候都能立即打开使用。可是,当我们从自己的头脑中提取某些信息时,却会发生困难,“想不起来了!”为什么会忘记呢?你也许会推说自己记性不好,羡慕他人有个好记性。但事实上你的大脑和电脑一样,任何存入的信息都不会丢失。经过催眠的人能够回忆起从出生直到现在所经历的任何事情,所以正确的说法是,信息尚在,但没找到正确的提取线索,所以记不起来了。比如你和你的朋友同时买了同种型号的电脑,一年以后检查你们的使用情况,会是一样的吗?不会!你的朋友可能会把硬盘分几个区,每个区内储存不同类的信息,在每个区内,又有不同的子目录,每个文件都有清晰的标注。这样做当时费些事,但需要哪个文件时,便能一目了然,迅速打开使用。而你却把文件随意一存就干别的事去了,几个月后的某一天,当你突然需要某个文件时,便大费周折了,不得不把每个文件都打开,仔细查找。读到这里你已经了解,忘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存储时的混乱无序。

二、提取线索单一

用电脑时,如果我们把一个文件存入几个子目录下,或同时用几个名称存储,使用时会更方便。当然,这样做对电脑空间是一种浪费。但对人脑无需此种担心,人脑大约由1000亿个细胞连接而成,每个细胞都相当于一台电脑,所以它能够储存的信息几乎是无限的。这就是说人脑是世界上任何电脑都不能媲美的。但是,由于我们学习或经历过的事情常常只保留很少的线索,一旦这条线索受干扰,就容易记不起来。

三、注意力不专注、观察不细

当你坐在桌前,眼睛盯着书本时,你是在专心学习吗?当你正襟危坐,眼睛看着黑板前的老师,你是在认真听课吗?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思考问题时,你的思想专注吗?统计表明,当人们自认为专注时,往往有20%的时间和精力“溜掉”和“走神”。学习或做事不认真、不专注是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使得线索分辨度不高,容易和其他线索混淆,从而造成提取时的困难。

四、缺少情感灌注

那些使情感受到强烈震撼的事情是不会轻易忘记的。事实上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记忆线索,我们容易记住那些感兴趣的事情,而那些引起情感抵触的事情则不易记起来,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大脑的激活水平,从而有利于记忆;消极的情感会抑制大脑活动,从而使记忆变得困难。

记忆有特定的程序

记住要领、事实或资料的三个要素是:1.印象,2.联想,3.重复。

记性应该按这一顺序利用这三个要素。如果忽视了其中的某一个要素,当然不一定会妨碍记住某件事情或某一东西。但是,如果非要记住一件事情,则必须遵循完整的记忆程序:印象、联想和重复。

一、印象

印象,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迹象。印象越强烈,则记忆越深刻、越清晰。反之,印象越淡薄,则记忆越模糊。

为什么我们记住了在一次集会上遇见的一个人的名字,而想不起在同一次集会上遇见的另一个人的名字?这是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你充分地注意了这个人(印象),或是这个人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另一个人注意不够,或是根本就没兴趣,没有注意,故而没有印象或印象不深,因此未能记住其名。怎样才能记住印象呢?

记住印象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这种欲望。为此,应该对所要记的人或要领产生真正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去,总是比较困难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往往记不住自己遇到过的、但自己确实不感兴趣的人的名字。

同样,如果一个人事先不想记住某件事,自然就可能对它不会给予足够的注意。有些事情你看到过,但没想到以后还要提到它,所以,就不容易想得起来。例如:你昨天在面包店里时,那里究竟有多少人?当时没有注意,所以你就说不上来。

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教给我们的规则:注意是一切记忆和遗忘的要素。即是说,我们将记得我们想记住的事,我们将忘掉我们想(无意识)遗忘的事。

我们认为,弗洛伊德的规则在实践上可以简化为:要想记住一件事,必须是一个有心人。

要想有好的记忆力,必不可少的是要随时留神注意而不要心不在焉。这就是“集中注意力”。

由此可知,要想牢牢记住印象,必须善于集中注意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种感受,当你用一个锥子在金属片上打眼时,劲使得越大,眼钻得越深。记忆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印象越深刻,记得就越牢固。我们相信,如果有人在某一天突然亲眼看到一架飞机坠地燃烧,其情景一定会令他终生不忘的。同样,如果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营救而活活流血而死,他也会永远难忘的。因此,应该设法使自己不想忘记的要领在脑子里产生强烈的印象。

例如,假使你的一位顾客请求你在下星期六吃过晚饭后给他打个电话,那么怎样使你的记忆能按时想起打电话的事来呢?从现在起应该知道,如果你在思想上把这个电话同强烈的图象联想起来,遗忘的可能性就小了。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给顾客打电话,看到他正在订货的支票上签字。如你忘了打电话,则想象你的顾客大动肝火,一边把你赶出他的办公室,一边埋怨你忘了给他打电话。这个只需想几秒钟。像这样简单的形象联想,能加深你的印象,改善你的记忆力,而不需要你付出任何艰苦的努力。

二、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是由于某要领而引起其他相关的要领的一种思维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联想,这是记性好的一个秘诀。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雅姆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记性好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联想。每种联想成了挂资料的钩子,有了这个钩子,如果资料掉了下来,就能够再把它挂上去。”因此,联想对于巩固记忆和对于后来的回忆都是必不可少的。

联想无需合乎情理或逻辑。即使是“牵强附会”,对自己也是有用的。

例如,去旅行时,为了不忘记带刮胡刀,你就由刮脸刀联想到你的旅行包。你可这样想:我的旅行包是用光滑的皮革做的,它不需要刮胡刀。于是你就想象旅行包已被电动剃刀刮过了。

这是可笑的,可是行得通!当你后来拿旅行包时,就自然会想到电动剃须刀。可以这么说,联想越荒唐、越可笑,记忆效果越好。

这是为了记住某件事物而进行的联想,反过来,当你想回忆一件事情时,就请回想与此事有关的联想就行了。

为了回忆你忘了的一句诗,请想想前后的几句诗,并将它们朗诵出来。

为了想起你的照相机放在哪里,尽力回想一下你最后一次使用照相机是什么时候。回忆到你正在使用照相机,然后回到家里把照相机放下,还说“我把它放起来”的情景。这时,你完全有可能想起你放照相机的地方来。

为了想起一个人的名字,可回忆自己最后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他的,再回忆他的话和动作。尽量回忆你碰到他时的情景。

如果在几分钟之内想不起来的话,索性不去想它,而去想别的事情,过两分钟之后,再用联想的办法重新回想。应经常进行联想训练,因为联想在记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记忆程序中的一节重要链条。

三、重复

重复就是强调,是记忆的重要因素。它通过大脑的机械反应使人能够回想起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的、对之没有产生过任何联想的东西来。因此,通过重复,就能够记住自己完全不解其意的东西。

儿童的纯机械记忆力比成年人要好。这种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相反,多种联想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而提高的,因此,在这方面失去的,在另一方面得到了大大的补偿。

不依赖机械记忆力转移的重复,对固定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是不受年龄限制的。重复自己刚学的东西,并不时地重复它。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一下子把所有的知识都记住,而应该重复多次才能记住。心理学家艾斯浩宾研究出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即是说要记住一件东西,应及时复习(重复)、巩固。

意大利心理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在其《概论》一书中这样告诉我们:“应该经常思考我们想记忆住的东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时间是主要的破坏者。”如果我们不采取挽救办法的话,我们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然而,有一个简单的挽救办法,这便是重复,或是叫复习和温习。

复习所学过的东西,回忆就得到了新的活力。然而,为使复习不占用太长的时间,就应该重视复习的方法和时间的安排。

心理学家乔斯特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根据阅读的次数,研究了记忆一篇课文的速度。他举例指出:如果连续把一篇课文看六遍,所记住的内容比每隔五分钟看一遍、看六遍所记住的内容要少得多。

皮埃尔等其他心理学家找到了能产生最好效果的理想的间隔时间。我们也做了各种试验,证明理想的阅读间隔时间是十分钟至十六小时不等,但前提要根据记忆的内容而定。十分钟以内,重读一遍是多余的,超过十六小时,一部分内容已被忘却。

当然,不要按字面来理解这个问题。这一规则仅仅表明,当人们想尽可能快地学习时,早晚复习是有好处的。

假设你要学英语:晚上学一课,第二天早晨复习一遍,接着第二天晚上在学新课文之前或之后再复习一遍。如果你除了学英语,同时还要学会计、代数、法律和地理,那就把你的学习时间分得短一点,例如半小时,以便你在学了第一遍之后能够尽早地复习。

乔斯特的法则在实践上可以这样说:应该及时复习,以便对上次阅读仍然有相当深刻的印象,但是为了使复习不至白费劲,复习时间也不宜过早。关于日常的学习,在五六个小时之后再复习,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取得最佳效果。

分析记忆的四个品质

人的记忆力有好坏、强弱之分。有的人如刀刻石雕,过目不忘;而有的人却是燧石取火,一闪而过。相比之下真有天壤之别。一个人的记忆力水平,可以从记忆品质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一、记忆的敏捷性

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小时候看爷爷抄古文《东都赋》,爷爷刚抄完,他就能背出全文,足见其记忆速度之快。

二、记忆的持久性

是指记住的事物所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的人记不同的事物时,其记忆的持久性是不同的。东汉末年杰出的女诗人蔡文姬凭记忆回想出400多篇珍贵的古代文献。

三、记忆的正确性

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如果记忆的差错太多,不仅记忆的东西失去价值,而且还会有坏处。日本索尼电器公司的职员友寄英哲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创造了准确背诵圆周率2万位的纪录。

四、记忆的准备性

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大脑好比是个“仓库”,记忆的准备性就是要求人们善于对“仓库”中储存的东西提取自如。有些人虽然记忆了很多知识,但却不能根据需要去随意提取,以至于为了回答一个小问题,竟背诵不少东西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就像一个杂乱无章的仓库,需要提货时,保管员手忙脚乱,一时无法找到一样。

记忆品质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缺一不可的。忽视记忆品质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记忆的敏捷性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先决条件。只有记得快,才能获得大量的知识。记忆的持久性是记忆力良好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有记得牢,才可能用得上。记忆的正确性是记忆的生命。只有记得准,记忆的信息才能有价值,否则记忆的其他指标也就相应地贬值。记忆的准备性也是很重要的,储备知识就是为了随时应用,有了记忆的准备性,才会有智慧的灵活性,才能有随机应变的本领。总之,检验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不能单一地看某一方面的品质,而必须用四个方面的品质去全面衡量。

实现记忆的几种方式

所谓记忆,就是指信息被保持在神经纤维形成的神经回路(网络组织)系统中。所以,当需要记忆的时候,人脑内部就会形成新的神经回路。

这种神经回路,3岁以前形成70%~80%,8~9岁时形成90%,18~20岁时全部形成。但20岁以后,随着神经细胞的死亡,其回路也不断更新。

后来潘菲尔德通过实验证明,记忆是通过神经回路系统本身来实现的。

但是,人们也许又产生这样的疑问:“经历越是丰富的老人,脑袋岂不是越大?”因为人生经历的事情越多,接触的信息量越大。如果每次接触信息都形成新的神经回路,而要记忆的内容是没有穷尽的,脑袋怎么能装得下?岂不是要爆炸了吗?

事实上,记忆包含了多种形式。记忆在脑中停留的时间是记忆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谈谈瞬间记忆。例如,当你在街上行走,周围的景物从你眼前闪过时,你即使记得它,数秒钟后,也很快就忘了。

瞬间记忆容量:数以千计,我们看到一页纸上印有一千个字。

时间:两三秒钟或更短。

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长得酷似你过去喜欢的异性;再比如,一家唱片店门前播放的歌曲,正是你前天晚上在卡拉OK唱得最好的那一首……这样的情景,会比瞬间记忆停留在脑海里的时间长一些,这便是短期记忆。

容量:七件事情。

时间:30秒到两天。

澳洲土著居民关于数字的语言只有8个字:l、2、3、4、5、6、7,许多(many)。我们所能记忆的个别事件的数目似乎以七为极限。超过七之后,我们便将事物以群、组、类等方式来重新组织记忆。

七是个神奇而普遍的数字——l周有七天、七大海洋、罗马的七丘(seven hills)甚至七个小矮人。七似乎真的是短期记忆的一个生理极限。如果电话号码超过七个数字,大部分的人从查到号码到拨号码之间,就会忘了它,所以人们必须边看号码边拨它。在超级市场中,如果你有超过七样东西要买时,你会写张清单记下它们。但或许你可以借助分类的方式来组织想要记的东西,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把数以千计的东西保持在长期记忆里。

但是有些短期记忆的内容也会长久地被保存下来,这就叫长期记忆。例如,虽然已和自己的情人分手,但他(她)的电话号码和生日等等,还会久久地留在你的记忆里。

容量:无限。

时间:永久。

美国心理学家安岱尔·杜文将长期记忆区分为两种形态:情节式(episodic)和语意式(semantic)。

情节式:记住事件。譬如你早餐吃什么、一回总统选举、你所读的一本书。

语意式:记住知识——文字、数字和位置的意义。

神经医学家迈克·班费德在执行大脑手术过程中,用探针激脑层的某些区域,结果病人竟能够鲜明地重新体验到50年前发生的事件。我们的记忆到底能够维持多久呢?答案似乎是没有任何限制。

但是将讯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的过程,可能会被强行破坏掉。当老鼠在迷津中找到了它们该走的路并获得奖赏时,它们记住了整个路径。但是若它们找到路后却得到一个“电击”,它们便把这条路径忘得干干净净。对它们而言,记住路径似乎无利可图,因此它们便将讯息弃置了。同样,我们也会选择我们的记忆。当一个人看到一位陌生人走过时,他自问道:“他是什么人物吗?”事实上他的意思是:“他值得我记住吗?”

大多数人把长期记忆想象为橱柜的抽屉,因此必须偶尔打扫一番,以便清出空间以备新事物之需。但是你错了!你的记忆并无任何极限,终此一生,你可以不断地学习并记忆新事物。

记忆形成的三步骤

我们在这里讲的记忆并非大脑的保留能力,而是指人们用以回忆式脱口说出任何他们需要使用的信息或知识的一切手段。这里面包含了一切我们能想到的诀窍、妙法和捷径。

一般来说,大脑的记忆分为三个过程:

一、获取讯息

人的自然记忆是由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构成的,它能够对事实、思想和身体运动等信息进行储存——所有这些信息都通过感觉作用获得,然后储存在大脑中,并毫无限制地混杂参照,以备后用。以下所述就是一个信息登录分处理的过程。“卡门伯特刚产下六只小猫。”这句话首先告诉你一个事实,即有六只小猫降生了。通过“刚”这个字,这句话还揭示了另一个事实,即它们出生不久。但是,由于你的大脑中保存了以前了解的另外一些事实,这句话还可以告诉你更多的信息:你知道卡门伯特是一只猫,小猫是它的幼仔,而且它是一只母猫。你之所以能知道这些,是因为你以前掌握的知识告诉你小猫是由母猫产下的……这一切都归功于大脑对事实的记忆能力。

二、保留信息

保留是一种“潜在的回忆”(potential recall)。你已经注意到外界的一些讯息,这些讯息也完成了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旅程,并且和其他成千上万的记忆单位联结在一起。你已经将它们归档于心智的档案柜里,把书本排放在心智图书馆的书架上……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如何地安排这些记忆讯息。现在,有趣的事就要开始了。

三、提取信息

重新提取讯息的途径有两种:回忆(recall)与再认(recogni⁃tion)。在回忆的情况里,记忆回到了你的意识中,这过程可能是自主的或是不自主的。例如一个朋友的脸孔、一首歌的旋律或是某个代数公式,出现在你意识的舞台中心,供你随心所欲地使用。它们可能经由你的召唤而出现,或者只是不期然地浮现,无论如何它就是在那里。

在再认的情况里,你并不需要尝试,甚至也不需要能够召唤那些记忆,只是当你再一次和你曾经记忆的讯息相遇时——数年前到过的地方、上个星期背的一个单词……你知道自己正再一次地体验它,也就是你认出了它。

1.“见到了才明白”

如果你曾经当过店员,一定遇到过这样一种顾客,他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看到那种东西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你嘟哝着,“他就是没办法描述那种东西。”

有些时候,再认似乎是较鲜明回忆的一种微弱代替品,但是大多数的记忆却都是属于再认。这倒是挺幸运的,因为我们所能再认的东西要比我们所能够回忆的东西多。

你可能见过记忆专家们所喜欢用的那些奇怪字串:Pizza, aardvark, espadrilles等等。大多数的人在被要求重新背出这些字串时,表现可能不会很好,但如果要他们在另一张纸上指认出这些字串来,那可就容易多了;所以你可以选择把回忆测验的“失败”视为个人特质的缺陷,也可以把再认的成功视为一大收获。大多数人忧烦的遗忘事件是关于“回忆”的失败,而不是“再认”的失败。

2.谁能长久地保留下去

这里有个矛盾:若真如大多数科学家而言,在长期记忆里我们从来不会遗忘任何事情,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谈论记忆时间的长短呢?有些关于学习效果的研究指出,记忆是可能消退的。

根据这些研究大可以此指出,再认能力通常较回忆能力持续得更久。在某项研究中,学生们在修完代数学一年后接受测验,结果显示他们忘掉了三分之二的公式。另一个研究指出,半数的心理学、动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知识会在一年后被忘掉,不过再认的测验表现会好些。另外有个比较不同的实验结果指出,在长达5年的时段内,学生们并不会完全遗忘掉他们在基础心理学课程中所学的东西,当然再认情形仍比回忆情形要来得好。

然而,难道这些研究就意味着我们会从长期记忆中损失漏掉什么吗?那倒未必。学生们在期末测验中的表现,只不过是来自那些考前才塞入短期记忆中的知识罢了。那些在5年后还记得的东西,才真正属于长期记忆。如果我们把记忆视为一个大图书馆,我们可以把这些陈年的讯息想象为被束之高阁的旧书,它们并未遗失,只是得多花点力气才能找得到。此外,许许多多的实验告诉我们,当我们重新学习多年前学过的东西时,我们所花的力气要比第一次学习时少掉许多。

超强记忆是可以锻炼的

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无论在学习或工作中,有的人记忆力好得出奇,这不是这些人的脑子特别好,而是他们能天长日久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脑子中的记忆方法越来越多,结果记忆力就非常好。

这就是说,记忆力就像身体愈锻炼愈健康、手愈用愈灵巧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增强的。

有人经常说:“最近记忆不好”、“从小时候起记忆就不好”。与其下这样的断言,倒不如首先去努力训练。

从没有练习过拳击的人,不可能突然成为一个好拳手。

从没有跳过舞的人,不可能突然成为优秀的舞蹈家。

从没有演奏过乐器的人,不可能突然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从没有摸过打字机的人,不可能突然成为一个娴熟的打字员。

从没有进行过记忆训练的人,不可能突然具有超强的记忆力。

总而言之,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得从掌握方法做起,逐步掌握规律和摸到窍门。人们记忆能力差异之所以这样明显,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记忆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罢了,因此,要想成功地改进你的记忆能力,关键在于通过训练掌握记忆方法。

本章将向广大家长和学生详细介绍一系列奇妙的超级记忆训练方法,当您仔细阅读、认真理解了这些方法,并按照要求循序渐进地训练您的孩子后,他的记忆潜力将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对记忆的材料很少遗忘。经过一定间隔时间的几次复习,甚至可以达到数月数年不忘,从而能使他在记忆上节省许多时间,事半功倍。他也因此具备了令人感到惊奇和振奋的超级记忆能力。

测试你的记忆能力

一、测试机械识记能力

机械识记就是依靠机械重复而记住事物的识记。如记历史人物、地名、电话号码等,机械识记能力中学生比较强,在学习中这种能力的作用也比较大。下面就让孩子自测一下:

下面列出3行数字,每行12个,请任选一行,在1分钟内读完(平均每5秒钟读一个数),然后把记住的数字写出来(写出的次序可以颠倒)。依据记住多少,按后面的测试评价标准来检测自己的记忆力:

1.67 59 93 75 62 43 28 87 29 73 45 36

2.79 24 28 75 16 14 94 86 32 47 32 57

3.74 87 63 93 29 62 27 41 83 64 49 73

机械识记能力测验评价标准:

1.如能把所选的一行中的12个数字都正确地记录下来了,你的识记能力是惊人的、少有的。

2.如能记下8~9个数字,可以算识记能力优秀。

3.如只记住4~7个数字,只是一般。

4.如4个都记不下来,你的识记能力很不理想,需要好好加强训练。

二、记忆毫无逻辑的材料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记住许多无直接逻辑联系的材料,如各种术语、任务、指示,各种家用物品的特点,各种事物等等。本题的目的就是检查一下你对这类信息的记忆能力。

请记忆下列20个词(连同其顺序号一起)。规定记忆时间40秒,40秒过后立即默写。

默写时连同顺序号一起正确默写出来,才算答案正确。例如默写“乌克兰人”这个词,如顺序写“1”没写对,也不算答案正确。

1.乌克兰人 2.经济学 3.粥 4.文身

5.神经元 6.爱情7.剪刀 8.良心

9.粘土 10.字典11.油 12.纸

13.小蛋糕 14.逻辑 15.社会主义 16.动词

17.缺口 18.逃兵 19.蜡烛 20.樱桃

现在来计算记忆效率。为此,请将默写正确的词数填入下式:

例如,假如默写正确的是10个词,那么记忆效率就是:

三、记忆数字

请记忆下列20个数字(连同其顺序号)。记忆时间也规定为40秒,然后即行默写。

1.43 2.57 3.12 4.33 5.81

6.72 7.15 8.44 9.96 10.7

11.37 12.18 13.86 14.56 15.47

16.6 17.78 18.61 19.83 20.73

按下式计算本项记忆效率:

四、数字符号测试

下面的数字都用对应的符号来代替,如1用“—”代替;2用“┴”代替,3用“]”代替等,先练习前10个数字,然后从第11个数字开始填写,共有100个数字,到90〃时结束,填一个就得1分,共100分。

第二章 开拓记忆的荒

开拓记忆的荒原

读者们知道,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每时每刻都要与声音打交道,各种各样的声音,组成了一个喧哗的世界。

音响与记忆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这样来概括:没有音响就没有记忆;音响是记忆的一个重要媒介;噪声对记忆有危害作用。

噪声对大脑记忆的危害作用表现在六个方面:

噪声对注意的刺激:突发性的噪声会导致人们注意力的分散。例如机关正在办公,一些学生在办公楼前吵吵闹闹,机关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很难保持最佳状态,办公和大脑的记忆肯定受到影响。

噪声对听觉的破坏:人的听觉神经是脆弱的,经不住强烈声浪的冲击,噪音能使人耳聋,这是读者们皆知的事实,不再用文字过多叙述了。

噪声对睡眠的干扰:噪声能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读者们知道,睡眠可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噪声长期地干扰睡眠,便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

噪声对健康的损害:医学家们在实践中测定,噪声可使人体中某些氨基酸和谷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及维生素B、B、B和123C的消耗量增加,因此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这些营养素中有很多直接为促进记忆服务,它们的大量消耗,对大脑的记忆也带来很大的损失。

噪声对生命的威胁:在噪声环境中,人们的心血管、消化、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均受影响,长期接触噪声,会出现血压升高、心律不齐、视力减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早衰。

噪声对大脑的影响:长期的、过强的噪声会干扰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噪声使受害者出现恶心、头痛、情绪不稳、忧虑、烦躁、神经过敏、失眠等症状,这些对大脑保健,对大脑的记忆功能都是十分不利的。

既然音响与记忆有上述的关系,我们该如何利用音响来增进记忆呢?大家可采用下述方法:

多朗读和多背诵。人们的实践证明多朗读和多背诵是增进记忆的好方法。朗读时眼、脑、口、耳一起活动,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再传入大脑,大脑命令嘴巴发音,耳朵听后报告脑子,辨别正确与否;背诵虽省去了眼看的环节,但迫使大脑抓紧回忆。朗读和背诵都发挥了声音的媒介作用,为记忆开辟了听觉的坦途。

听录音。听录音有两种,一种是听别人的,一时记不全面,让录音机帮助记下来,有时间的话再补上一课;另一种是听自己的,听自己的录音总不太像,因为平时我们听自己讲话的声音,多数是通过自己身体组织传导的,而录音后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导的,这种录音既容易诱发兴趣,又是自己熟悉的内容,所以会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记忆需要意志的支配

一、意志具有目的性

意志能使人自觉地确立目的。这是意志的重要特征。离开了意志的支配,人的记忆就会是盲目的、无目的的。人的行动的目的,也不是任意提出的,它受着客观规律的制约。

只有人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认识了人自身的需要与客观规律间的关系,才能提出和确立合理的目的,而目的的具体确立是受意志制约的。

二、增强有意记忆

在记忆信息接收阶段,存在着两种识记方法。一是无意识记,一是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没有意志参加的毫无目的的记忆,而有意识记是指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有明确目标的记忆。实践证明:记忆的目标越长远、越具体越能增强人的记忆。比如您只为了明天的考试去识记一些材料,虽然当时记住了许多,但没有长远的目标,过后随即就忘掉了。假如您为了今后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造诣,那么您对有关知识一定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经常复习的。

心理学家们对此曾做过很多实验:让两组学生识记两篇难度差不多的文章,同时告诉第一组的同学,要在第二天检查。告诉第二组的学生,要在两周后检查,而其实都在两星期后测试。结果发现,第二组学生的记忆效果要比第一组学生记忆效果好得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意记忆目标的时间要求越长,记忆效果就越好。

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被试者分为甲乙两组,以十几张颜色不同而形状相近的图片做实验材料,让甲组记忆图片的形状,让乙组记忆图片的颜色,然后进行全面测验。结果是,甲组多记住了图片的形状而忘却了图片的颜色,乙组多记住了图片的颜色而忘却了图片的形状。这都说了记忆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长远记忆目标和具体记忆目标的确立,必须靠意志力来支持。

三、排除干扰

记忆信息由人体感官接收,进入大脑储存以至提取的整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着来自各方面内部的、外部的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这时就需要意志的自制性来克服各种干扰了。当你心绪烦躁的时候,当你缺乏信心的时候,当你懒散的时候,当你要退缩的时候,意志力就会出来鼓足您的勇气去战胜各种干扰。有时干扰还来自于外界。比如你正在撰写一篇文章,时间紧、任务重,偏偏在这时著名的歌唱家来演出,日本武术代表团来你处献技,这对音乐爱好者、武术爱好者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你的兴趣立刻就上来了,但转念一想,撰写的论文还没有完成,而这篇文章又非常重要,这时你的意志的自制性你的注意力引到撰写的文章上边来,专心致志,投入紧张的工作。另外,意志力还能够排除情绪上的各种干扰。这是因为意志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但意志对情绪却能起控制作用。比如,得知哥哥不幸车祸而陷于悲伤心境中的著名运动员王军霞,为了不妨碍比赛,在田径场上仍然能坚强地奔跑并夺得冠军。这就是凭借意志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一种情绪而激发了另一种情绪。

意志的排除干扰作用也体现在对人的行动有调节作用上。发动和制止是调节的两种方式。前者在于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意志的调节作用的这两个方面在实际活动中是统一的。

意志不仅调节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比如,当你排除外界干扰,把注意集中于你所要做的事。就存在着意志对注意、思维等认识活动的调节。

四、增强信心

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一个人离开了自信心,那么任何事情也做不成。一个人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自信心是首要条件,自己都不相信能成功的事情,是绝对无法干好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胡德华斯曾说过,凡是记忆力强的人,是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的。信心可以鼓舞奋进者的坚定意志,而意志又能够使您充满必胜的自信心。美国马尔兹说:“你想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你想你能做什么,你就能做什么”。这是所有成功者推崇的一句名言。

气质、性格与记忆的关系

气质类型是无好坏之分的,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气质只是属于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动力方面,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的色彩,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个性的倾向性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但是,各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对记忆的影响是各有利弊的。比如:

多血质的活泼、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思维敏捷,这些特征是有利于记忆的,而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改变。浮躁轻率的特征又是不利于记忆的;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感情充沛的特征是有利于记忆的,而情绪不稳、易于冲动、心情变换剧烈等特征是无益于记忆的;

粘液质的安静稳重、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而又难于转移的特征是有利记忆的,而反应缓慢则是不利于记忆的;

抑郁质的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对事物观察细致、注意力集中等特征是有利于记忆的,而胆小懦弱,孤僻迟缓则是不利于记忆的。

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记忆力,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气质类型,发扬优点的一面,克服不足的一面。但要再次重申,气质对人的记忆力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俄国四位名作家普希金、赫尔岑、克雷洛夫、果戈理就是分别属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人。如果品德低劣、意志薄弱,不管什么气质都会一事无成。

气质无优劣之分,而性格却有好有坏之别,有积极的性格特征与消极的性格特征,完美、健全的性格,是把许多良好的性格特征有机地统一起来,加以学习、培养和塑造。

性格特征与记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对社会生活的态度方面。比如,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勤俭朴实、正直谦虚、有礼貌、守纪律、肯助人为乐、踏实认真等良好的性格,对记忆是起促进作用的。与此相反的厌恶生活、自私自利、虚假狡诈的消极性格对记忆是有害的。

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比如,自觉主动、自制力强、勇敢、果断、坚毅、严谨、有恒心等积极的性格特征,能够保证记忆的顺利进行。自卑、懦弱、被动、犹豫不决等因素会对记忆产生干扰。

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比如精神愉快、饱满热情、心境平和、情绪稳定等,有助于人进入记忆的情境中去,与此相反的神志不清、消极冷漠、心绪烦乱、萎靡颓丧,是记忆的大敌。

性格和认知特征方面。比如,观察精细、敏锐,富于想象、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等良好的积极的特征,是有助于信息地接收、储存和提取的。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兴趣素然、麻木不仁的消极性格是应该改善的。

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应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积极性格特征,克服那些消极的性格特征。

责任心与记忆力

许多人都有体验,一个电话号码你不用脑子记,你千百次地用它你还得去查本。为什么?你根本就不想记。你觉得不需要记,没有这个记忆的责任心。

也就是说,当你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一个东西反复出现,你还是记不住。许多人都会有这种体验。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这方面的记忆责任心。

但是,今天你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你非常看重的,他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当时你又不可能用笔记,你就用脑子记,因为这个电话你不能不记住,结果你一遍就记住了。

记忆的奥秘就在这里,丢掉了这一点,培养记忆力的提高,那才叫不得要领。

一、记忆力的衰退本质上是责任心的衰退

你说你记忆力不好了?把你的电话本拿过来,不还给你,让你用脑子记几个主要的电话号码,你一会儿准能记下来。

为什么?记忆的责任心调动起来了。记忆的责任心一旦调动起来,记忆的功能才能出现。

在培养记忆力方面,主要的是要从积极性入手,而积极性的首要方面是记忆的责任心。不懂得这一点,哪有记忆能力的提高?

签字笔大家可能经常用,笔杆上都有些什么字呀?还有,手表天天带,手表上都是什么字呀?有几个家长能记住手表上有什么字的?大多数记不住。

你们穿的衣服上边都是些什么图案?许多人不知道。英文字母是什么?还是不知道。

为什么?没有观察和记忆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你怎么可能记住呢?这是小例子。

二、提高记忆力要从提高责任心入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积极性就必须从提高记忆的责任心入手。

这既是战略性的,也是战术性的。

所谓战略性,就是要让孩子对提高整个记忆能力有责任心,一定要提高我的记忆能力。要有这样的责任心和向上意识。

也是战术意义的给自己规定,今天一定要记准几个单词,要记住课文,一定要记下来。

用这种方法,就提高了今天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果。久而久之,就提高了整个的记忆能力。

有些孩子背圆周率可以背到一千多位,很困难吗?只要努力,很多孩子都能够做到。不就是个记忆吗?

所以,培养记忆能力,第一就是培养向上心、责任心。

情感是记忆的培植土壤

当一个人心绪烦躁、惊恐不安、焦急紧张、暴跳如雷的时候,记忆的效果很显然不会好的。人只有在心绪平稳、积极乐观的愉快情境中,才能够进入记忆的状态,才能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接收、储存和提取。那么情感都从哪些方面对记忆产生影响?

一、记忆的准备

在快速记忆的基本原理中,最基本的一条是进入记忆状态。其实,这就是稳定情绪,排除杂念的过程。在记忆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各种情绪的伴随,只有将各种积极的情绪都调动起来,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人的记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影响·调节

人们在知觉和记忆中进行着对信息的加工和选择。情绪和情感像是一种侦察机构,监视着信息的流动,它能够帮助人选择信息和适应环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情绪是我们学习和工作是否顺利、生活是否适宜的及时反应和信号,我们应当注意天气预报样注意我们的情绪和心境变化,去预测它的影响并努力去改变环境因素,使积极良好的情绪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记忆服务。

三、协调·联结

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人记忆的影响是巨大的,有许许多多的信息都是在社会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中获得的。而情绪则又是人类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情绪通过表情的渠道达到人们互相了解,彼此共鸣,它为人建立相互依恋的纽带,培植友谊,以十分微妙的表情动作传递着交际的信息。人与社会之间和人际之间的关系都可以通过情绪反映出来。诸如爱和恨、快乐和悲伤、期望和失望、羡慕和嫉妒等等,它们和语言一起或它们单独调节着人际行为。情绪通过表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特殊的联结纽带的调节作用。

四、情绪·健康

人的身心健康对人的记忆影响是最直接的,而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长时间的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比如,愤怒、恐惧、悲伤等,而良好的情绪状态则能使人精力充沛,给人带来幸福与长寿。比如,从容不迫、谈笑自若、喜笑颜开、心平气和等。

我们不难看出,情绪不仅可以直接地影响人的记忆,而且,还能够间接地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记忆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从而增进人的记忆力。

健康的身心是记忆之舟

一、物质前提

记忆是人脑的机能,如果离开了人脑,或者人脑的机能不正常,那么正常的记忆也是难以想象的。人的身心健康为记忆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与健康相对应的便是疾病。疾病对记忆的影响有深浅度之分。在遗传素质良好的前提下,后天所得的疾病对人记忆的影响就有深浅的区别了。如果是大脑的疾病,比如,神经病、精神病、大脑机制紊乱症等等,对记忆力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人的记忆力。假如是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则会间接影响人的记忆力。比如,一个人得了感冒会觉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如果手脚被碰伤,伤痛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人的记忆。这是身体健康因素对记忆的影响。然而心理疾病对人记忆的影响对记忆的影响更大的,它比一般的除了大脑本身之外的疾病还严重。特别是惊恐、焦虑、忧愁、缺乏自信心,对人的记忆力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同时保证身心两方面的健康。

二、思维敏捷

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如果脑的机能出现了障碍,那么思维就不能正常,这是人所共知的。当一个人精力旺盛、情绪饱满、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的时候,思维一定会处于积极良好状态。相反,重病缠身、忧心忡忡、情绪沮丧、心灰意冷的时候,思维自然会迟滞晦涩。而思维对记忆信息的编码存储的作用是巨大的。

健康还能够使人敏锐地观察事物,集中注意力,增强信心,稳定情绪等。

健康的身心不仅能直接,而且还间接地多侧面地对记忆产生巨大的影响。

找寻记忆的时间规律

记忆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时间越长,记忆的东西就越多;时间越长,也就越容易遗忘,记忆就越难保持。

增强记忆有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佳时间?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根据各人不同的具体情况,最佳时间是不同的。也有的人认为,存在着一些有规律的时间。

在进行增强记忆力的训练时,必须注意选择最佳的记忆时间。

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间不尽相同。一般人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但每个人头脑的工作韵律不尽相同,有的属于夜晚型,晚上的精神特别好,戏称“夜不收”、“夜游神”、“夜猫子”。这类人则可利用深夜来记忆,到早晨再睡,白天也可多睡一会儿,如果让这类人白天记忆,效果肯定不好。另一种人属于清晨型,四五点钟后清醒极了,这类人应早睡早起,利用清晨记忆。

有人提出,一般的人每人每天记忆的最佳时间有4个峰值:

一是清晨6~7点,这时大脑已在睡眠中作完了对前一天所输入信息的整理编码工作,而且,睡眠并没有新的记忆材料输入大脑进行干扰,识记印象清晰,记忆效率高。

二是上午8~10点,经几小时轻微活动,这时精力上升到旺盛期,处理识记材料的效率提高,记忆量较大。

三是下午18~20点,是一天中记忆的最佳时间。

四是临睡前一两小时,即晚上22点左右。

所要注意的是,这些峰值时间,是一般而论。最佳时间有因人而异的特殊的一面。笔者高考复习时,记忆的最差时间反而是上午8—10点,简直昏昏欲睡。

装点人生的记忆色彩

说到色彩,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雨后的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想到节日的礼花——绚丽夺目映夜空;想到飘扬的国旗;想到挺拔的青松;想到姹紫嫣红的花朵;想到五颜六色的服装……色彩像魔术师似的点缀着人们的生活,人们都沐浴在色彩之中。那么,什么是色彩?它有什么作用?它与记忆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色彩,是指光在人眼中的一种视觉反映。这一点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午夜,拉上所有的窗帘,要达到屋里没有一丝光的程度。这时,请你仔细观察室内各种摆设的颜色,你会发现什么也看不见,它们都已黯然“失色”了。这是因为物体本身并无颜色可言(这里指非发光体),只是投射在它们表面的光线不同,加上物体本身反射或透射的能力不同,就在人们眼中形成了不同的色觉。

马克思说:“彩色的感觉是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是的,色彩是视觉中最响亮的语言,它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魔力。著名现代诗人闻一多先生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红给我以热情,绿给我以发展,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色给我以悲哀。”色彩与记忆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增添记忆特证

如果问楚霸王项羽骑的是什么马?三国时关羽骑的是什么马?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乌锥马!赤兔马!同时,头脑中可能闪现一匹黑色战马仰天嘶鸣,一匹红色战马快速驰骋的形象。这两个信息便主要运用了色彩记忆,突出了乌——黑、赤——红,因而头脑中的记忆表象也就非常鲜明,经久不忘了。有一个四岁的儿童,玩“中国行政区划拼板地图”彩色玩具,不到一周时间,对30个省、市、自治区便滚瓜烂熟了,只要拿起彩色玩具中的一块,让他看一看就能正确说出是哪个省区。原来,他记忆的方法,第一是认形状,第二是认色彩。尽管有些塑块的色彩相同,但色彩辅助形状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这里,颜色会成为辨认和记忆的主要线索。总而言之,在形象记忆中,如红花、白雪、蓝布、黑板都是以色彩印象为主的,色彩为记忆信息的保持和回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我们在记忆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力的助手。

二、增添记忆的牢固性

你可以自己搞个小实验,买红、蓝、绿、黄几色小气球,充满氢气,扎好,然后一起放出去,仔细观察它们的去向,结果,蓝和黄很快就消失了,而留在我们眼中时间最长的是红气球。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色彩越浓,记忆越牢的道理。根据这个规律,在读书作符号笔记时用红蓝铅笔或油彩笔是很科学的,值得提倡的。

三、改善学习环境

工商交通等部门也同样发挥了色彩的作用效果,同理,利用色彩改造学习环境也是可行的。加拿大一位教授在一所学校里做过实验,他将学校原来的洁白、褐色的墙壁刷成黄色和蓝色。结果,学生们的出勤率高了,惹事生非的现象少了,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好转。西德很多小学都采用了如下措施:教室内靠窗的一面涂上草绿色,这有利于学生消除眼睛的疲劳;放黑板的一侧涂白色,使黑板突现出来,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大花板涂成淡黄色,使室内光线柔和谐调不刺眼;地板涂成棕褐色,使学生心理增加安全可靠感;书桌采用洁白色,装饰美观的塑料贴面,使学习环境有一种清爽感……这些措施都为了帮助学生集中精力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环境的改善对于增进记忆是大有好处的。

四、心理影响

客观世界五彩缤纷,人们愿意接受色彩丰富的事物,而不愿接受那些非彩色的事物。例如大家都爱看彩色电影和彩色电视,黑白片已经“不得人心”了。彩色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兴趣盎然,而非彩色则使人产生单调、厌倦的心理感觉。英国有位著名医师叫西奥·金贝尔,从事低能儿童的教育工作。他发现每天放学前,孩子们都要用很长时间收拾自己的物品,因为他们总是互相搞错。他想了个办法,把每个孩子的书桌、衣钩等用具上都涂了互不相同的颜色,一个星期后,“张冠李戴”的现象便不再发生了。

综上所述,色彩与记忆密切相关,合理地利用色彩可以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不过,色彩世界变幻迷人,还有待于人们进行深入地探索和开拓。

游曳于优美的旋律之中

当音乐是旋律和节奏,当它的每一个音弦都是众神的一个礼物,当每一个复合节奏都是揭开自然之力奥秘的曼特诺,那时,音乐就是所有元素、行星系统、可见和不可见世界的无数奥秘之一。这是一位著名作曲家曾说过的。是的,音乐具有令人惊诧的神奇作用。当你工作、劳动、学习之余,打开收音机或录音机时,那美妙的轻音乐可以使你心旷神怡;当你参加隆重的会议,奏起庄严的国歌、军歌时,会感到热血沸腾,充满了炎黄子孙的自豪;当你在苦闷、徘徊的时候,哼几段抒情歌曲会帮助你驱忧遣愁……

音乐与大脑的记忆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情操

音乐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早就与人类结下了缘分。例如,我们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音乐王国。早在商、周时期,音乐就相当繁荣,仅《诗经》中提到的乐器就有29种之多。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音乐教育。他不仅重视音乐的审美价值,尤其重视它的道德意义。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他重视乐教,也可见诗教、礼教与乐教之间的关系,乐教是完成诗教与礼教的最后手段。乐的作用是从感情上去陶冶人。高尚的情操是引起人们积极情绪的基础,而积极的情绪是有利于记忆的。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是音乐爱好者,反过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人物,音乐对他们的陶冶作用也不能低估。比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音乐本有特殊的感情,他常把拉小提琴当做最好的消遣。他说:“音乐和物理领域里的研究工作虽不属于同一个族系,但彼此之间都有相同的目的——力求反映本来的东西,在这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二、调节情绪

有的音乐家曾对音乐做过这样的比喻:“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还有人把音乐比做五味俱全的中药。因为音乐旋律、节奏、音调、音色各有不同,所以能对人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在那种百无聊赖或苦无寄托的情况下,如果能听一段轻音乐,使你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就会忘记所有苦闷和烦恼,解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那么,音乐是怎样产生作用的呢?科学家们发现,人的听觉器官中的每一根神经只接收一种频率的音响,音乐是一定频率的声波振动,它被人体接收后,与人体内各个振动系统相吻合,于是产生共振,使各器官节奏协调一致。在共振的状态下,音乐能激发人体的内在潜能,使身体某些部分由稳定的静态变为活泼的动态。尤其是节奏性强,感情色彩鲜明的音乐更能起到兴奋、鼓舞的效果,从而使学习安心,并增加记忆效果。

三、忘记忧愁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她那甜蜜的微笑,就是音乐作用的结果。相传蒙娜丽莎是一位商人的妻子。当达·芬奇给她画像的时候,正赶上她的儿子刚刚死去,因为思念自己的爱子,蒙娜丽莎整天郁闷不乐,愁容满面。为了使她能微笑起来,请来了许多幽默大师,给她表演滑稽戏,但都未能使她摆脱忧愁与烦恼。后来请来一支乐队,专门演奏她家乡的音乐。渐渐地她被优美的音乐陶醉了,露出了微笑,达·芬奇立刻将她的微笑描绘下来,完成了这幅世界名画。假使没有音乐对蒙娜丽莎的作用,她或许不会发出微笑,也许不会有这幅名画流传于世了。可见,虽然音乐是无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

不同的音乐对人脑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优美的轻音乐能够把人带到那恬静的美妙的神奇世界中去,有助于人的记忆。所以,为了增进我们的记忆力,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音乐。

在经过紧张而繁忙的学习之余,放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就会自然解除疲劳,很快恢复充沛的精力。

四、强身健体

和谐的轻松悦耳的音乐会使人们的身体和大脑的节奏与大自然的节奏同步,从而会促进生命的活动能力,会使人的身体更健康,精力更旺盛,特别是大脑的潜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音乐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有利于健康的激素,提高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平稳,心律稳定。还能加强新陈代谢,如帮助胃肠蠕动得有规律,消化液分泌得更旺盛,从而利于消化,增加食欲,起到虽强健体的作用。而且,音乐还有延缓大脑衰老,防止记忆力减退的功效。

音乐既然对人的身心健康情绪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也就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记忆。音乐还可直接地影响人们的记忆。比如,你记忆一首谱曲的诗,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你很轻松地便记住了,以后一旦听到曲子,歌词自然就随着曲子旋律而记起。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组学生分别来听同一内容的散文朗读录音,但一组是听配乐的,另一组听不配乐的。测验的结果表明,听配乐的这组记忆的效果要比另一组好得多。另外,音乐还可以调节你的无意心理状态,使你在看似无意其实有意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记住了许多知识。社会越文明,人类越进步,便越离不开音乐。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音乐的传播打开了条条通道,音乐已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们服务。让我们热爱音乐,到美妙的旋律中去探索增进记忆的奥秘吧!

过目不忘我同样行

一、自信心是记忆的先导

假如一个人怀疑或者否定自己的记忆力,那么,即使这个人的记忆力有很大的潜力,也会被“我的记忆力差”的消极因素所扼杀,与此相反,即使一个人的记忆力较差,但他有坚定的信心记住某些东西,那么他就一定会做到。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大脑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人与人之间的先天的智力结构,除了个别超常的人之外,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与教育,以及每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不同而形成某些差异。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少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古语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多是在艰苦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都是自信心使之奋起的。

无论怎样艰难的事业,只要坚定自信心,都能够取得成功。但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是十分复杂的,有众多的客观规律性的东西,诸多的因素在制约着你。但你不要忽略了其中一个必要条件——自信心。当外界的客观的成功条件都具备的时候,你主观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结合就显得很必要了。所谓的“必要条件”是指“有它不够,缺它不可”的一种条件,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后,才能够构成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所以,我们说自信心是人取得成功的起点,是记忆的先导。

二、“心智”的钥匙

一个看不起自己,有自卑感的人,就等于给自己心智套上了枷锁,使之无法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自卑,使人自惭形秽,情绪低落,思维迟滞,精神萎靡,意志颓丧,忧心忡忡……那么,怎样才能抛掉这沉重锁链的束缚呢?自信心就是开启“心智”的钥匙,它能够使颓废的人重新振作起来,能使僵化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变成一个全新的人。

俄罗斯的几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从一群大学生中挑出一个最愚笨的、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对她的态度。让大家突然争先恐后地去追求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送她回家,整天不断地说她漂亮呀,聪明呀。结果怎样呢?不到一年,她果真出落得妩媚婀娜,连她的举止也和以前判若两人了。她高兴地对人们说:她完全变样了。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只是她身上已经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美。这种美只有我们相信自己,周围所有的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由此看出,自信心对开启人的心智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上边的例子只是心理学家们做的实验,这只是一种特殊的情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是这样对待你的。你所遇到的冷遇要比别人对你的恭维多得多。这时我们就应该冷静地对待别人的恭维,清醒地处理别人的冷遇。这样,你才能够不被别人所左右,坚定自信心,当你所取得的成果被社会所公认的时候,迎接你的是将鲜花。当然你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去迎接别人冷嘲热讽的考验,但最终的胜利仍然属于知难而进、不骄不馁、自信心坚定的人。

三、意志的保证

当一个人自信心很强时,也就会有坚强的意志,否则,缺乏自信心的人也就会丧失意志力。两者相辅相承,相互影响。而坚强的意志力对记忆是起积极作用的。由此看来,自信心还能间接地影响人的记忆力。

四、进取的动力

积极进取心对记忆来说,毫无疑问是有益的。而自信心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假如一个不相信自己能干成某事,那么对于他来说就不是积极进取了,而是消极退缩了。于此同时,进取心还能够使人在各种活动中克服各种困难,沿着成功的道路前进。

一位聋哑儿童的记忆之路

1996年11月8日下午,年仅16岁的周婷婷走进了辽宁师范大学的校门,她是中国第一个走进普通高校的聋人少年。在婷婷即将生活4年的宿舍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婷婷欢迎你;下联是:父母请放心;横批是:温馨一家人。在那里,她看到了7张欢迎的笑脸,那是将和她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同学们。看到这一切,婷婷高兴得哭了,她明白,自己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家。第二天,婷婷坐到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课堂里,她与听力正常的同学们一起听课,学习。当记者采访婷婷时,她说通过半个月的实践,她有信心完成大学学业,并成为优秀的大学生。

1.不幸的婷婷走进了无声的世界

婷婷1岁半时,有一天她发高烧,医生给打了一针“庆大”,婷婷发疯似地狂喊乱蹦。数针后,婷婷的高烧退了,可她的耳朵却失去了听觉。

只有1岁半的婷婷对于声音完全失去了知觉,夏天再大的雷声她也无动于衷,过春节婷婷站在小伙伴们燃放的鞭炮中看热闹,而小朋友们都捂住了耳朵。到了3岁半时,婷婷还一个字不会说。父母都急坏了,父亲周弘带着婷婷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几十家医院,医生都说全世界都无药治这种病。婷婷的听力几乎近于零,属于深度聋。从那时起,婷婷开始尝到了无声世界的苦头,幼儿园里,别的孩子有说有笑快乐地玩耍,而婷婷只能躲在角落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慢慢地,婷婷变得非常自卑胆怯,连大小便都不敢告诉老师,经常是尿了裤子回家,父母都心痛得哭了。

婷婷的父亲周弘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按大家的劝告再生一个孩子,还是想办法治好婷婷?周弘在报上看到一则有关针灸能治耳聋的消息,他高兴极了,带婷婷找到了上海周浦部队医院。针灸治疗耳聋,要取头部痛感最强的几个穴位。由于婷婷是深度耳聋,银针扎进去还得通电半小时,阵阵头痛使婷婷大声哭叫,整个身体乱动,周弘只好将婷婷的身体紧紧抱住,婷婷只能忍受着非人的疼痛……也许是周弘的父爱感动了上天,l年后,医生做了一个实验,婷婷有了微弱的近90分贝的听力。这就给全家带来了天大的欢乐,全家人都激动得泪流满面,而婷婷仍属于深度聋。

2.婷婷身上出现了一丝“智慧的曙光”

婷婷有了一点点听力,她的家人又在想办法让她开口说话。父亲周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大师斯纳金的刺激反应论,基本原理是通过数百次的重复操作,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周弘每天都按照书中的原理在实践着,他想让婷婷聋而不哑,他无数次地指着嘴、耳、眼等在婷婷耳边呼喊,在去医院的路上,他也指着汽车、商店说个没完,可婷婷一点反应也没有,婷婷三四年用手“说话”已经成了习惯,对父亲的呼喊已经无动于衷了,对说话她已是本能地拒绝了。周弘的努力并没有成功。

奶奶也在想办法让婷婷开口说话,她想在给婷婷吃东西时教会婷婷开口说话。一天中午,婷婷午睡醒来。食指往嘴里一放,告诉奶奶要吃的,年轻时做过幼教工作的奶奶认为这是利用条件反射原理让孙女开口说话的好机会,她拿出几片饼干,但并不像往常那样直接给婷婷,而是手拿着饼干晃动嘴里说着“饼干”、“饼干”……婷婷看到奶奶手里的饼干,急得直哭,可奶奶就是不给她。她明白了,奶奶是让她说出饼干两个字才会给她吃,她憋得满脸通红,就是说不出来。奶奶心痛孙女了,想给饼干,可奶奶还是眼含热泪坚持住了。半个小时后,婷婷终于从口中含混不清地说出了“波音”两个音。听到孙女说出的这两个音,奶奶一下子呆住了,接着一把抱过孙女,高兴地说:“吃吧,吃吧,吃个够吧!我的婷婷会说话了!我的婷婷会说话了!”全家人知道后,都高兴万分,父亲周弘制定了更详细的语音训练计划。一周后,婷婷竟说出了:“婷婷要吃巧克力”7个字,这是婷婷有生以来说出的最长的一句话,全家人欢喜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但婷婷只能说含混不清的一些字,与同龄的孩子语言能力相差太远。

父亲周弘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要开拓对婷婷的语言训练领域。他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学语与识字同步进行,开发她的眼睛的潜力。在识字初期,父亲周弘自制了识字卡片,家里的墙上、家具上都挂满了卡片,随时随地地教婷婷识字,婷婷除了有一点微弱的听力外,主要靠识别口形来学发音。每天,父亲周弘都带婷婷出去,路上遇到婷婷感兴趣的东西,周弘就停下来,在手上写出汉字。就这样,不到两年的时间,婷婷6岁时已经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了,阅读理解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而且已经能写出300多字的短文了。

婷婷6岁时,周弘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也是惊人的决定:让婷婷进普通小学上学而不去聋哑学校读书。经过多方努力,婷婷上学的愿望实现了。开学了,南京方家巷小学一年级有了一个戴助听器的小学生,这也是这个学校历史上第一个戴助听器上学的学生。

3.婷婷创造了世界纪录,她的名字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1988年6月的一天,周弘从《提高幼儿记忆两周训练法》一书中发现:记忆数字是训练记忆力的最好办法。美国一所聋人大学以学生背诵圆周率小数点以后50位数字而自豪。为了让社会看到盲童身上的巨大潜力,为了把婷婷培养成才,周弘向全家人宣布一个新决定:让婷婷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家里人都说周弘疯了,因为他们知道,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一个9岁的神童背出的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多年来还没有人突破这个纪录,况且婷婷又是个聋儿!可周弘相信他和他女儿两个人能创造出一个奇迹。

周弘把1000个毫无关系的枯燥数字按发音编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婷婷听,再让婷婷记住每个小故事中的每一句话,最后又将每句话还原为数字,并采用了许多游戏的形式,使婷婷的记忆速度奇迹般地增快了。不到10天,婷婷成功地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这时,他又向婷婷提出了新的要求:争取15分钟背完。

1988年夏天,北京人民大会堂,婷婷在众目注视下,一口气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吉尼斯世界大全载入她的名字:中国南京,周婷婷……

4.婷婷连跳两级,婷婷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聋儿作家

让一个聋儿念普通小学,又让这个聋儿在小学期间连跳两级,人们都说周弘真的疯了。可周弘认为能做到,婷婷认为自己能做到。

这一次,婷婷成为一个小斗士,她有勇气面对困难。周弘和老师一起帮助婷婷过这一关,小学毕业考试婷婷以优异的成绩走进了南京二十七中学的大门,开始她的中学生活。

能使之成为一个比正常孩子还优秀的好学生,周弘应该说是欣慰的,婷婷本人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婷婷对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也阅读了大量的中外科幻小说,她还阅读了大量的科普知识读物,她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了,观察能力也越来越强。有一天,婷婷对爸爸说:“爸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长大了要造绿豆糕星球。”“什么?绿豆糕星球?”周弘以为女儿说笑话,可一看婷婷严肃的表情,他知道女儿是当真,他认真地听着,越听越惊讶。后来,由婷婷口述,父亲笔录,就有了如下的奇妙故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长大了要造一个绿豆糕星球,美得不得了,五颜六色,万紫千红。里面有儿童乐园……我希望大家都到绿豆糕星球上来。“为什么呢?我告诉你们,绿豆糕星球比地球更大更美,没有春夏秋冬,不太冷也不太热,舒服极了。地球没有了,最大的风把地球吹到太阳里烧掉。大家快到绿豆糕星球上去吧!要不然你们全部都要被烧死的。”

这篇文章写于1987年12月30日。在以后的日子里,婷婷相继写出了《宇宙大魔神》、《恐龙复仇记》等几万字的小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臻看到婷婷的这些小说,连连说:“这个小女孩应该超过海伦·凯勒!”并多次写信鼓励婷婷。

由于婷婷学业优秀,又创造了这么多的奇迹,她获得了国家、省、市的多种奖励和荣誉,免试直升省重点中学——南京一中。

后来,周婷婷作为保送生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

再后来,周婷婷来到海滨城市大连,坐在了辽宁师大的课堂里,正在专心地学习着大学课程。婷婷说她有信心成为最优秀的大学生,为残疾人争一口气,婷婷说她还有许多梦,她相信自己都能把这些梦变成现实……

第三章 兴趣是记忆的良师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一般的人总认为“自己记忆力差”。这样,不知不觉地自己就解除了记忆力,于是记忆力就减退,只要陷入这种败北主义的态度中,将给自己的记忆带来障碍,你就会经常遗忘,这种事时有发生。假若他是一名要报考学校的人,那肯定会落第,但是,相反,假若你下定决心去记,又确信一定能记住,那么你的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英国著名随笔作家任马斯·德·昆西强调对自己的记忆力具有信心的重要性时指出:“记忆力随任务的增多而增强。要有信心,那就可以完成任务。”你如果试行这条简单的哲理也许会感到:原来如此!

这确实有效果。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是由信心创造出来的。”这话不假,力量是成功之母,信心是力量的源泉。一旦有了坚定持久的信心,人就能爆发出远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讲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朝向正面,成功也就非您莫属,常言道:“坚定的信心能使人拼命。”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具有非凡记忆的人,就一定具有能记住的信心,能轻松愉快地发挥记忆力的作用。相反,一个不坚定的人却往往会记忆不足。

你自己的态度,既能帮助你记忆,也能妨碍你记忆。例如;“别人说的话完全记不住”这种态度实际上就妨碍你的记忆。消极的态度本身就是问题。

手拿讲稿演说的演说家实际上并不是在演说而是要宣读论文。假如是耶稣一边念原稿一边进行山上的垂训,也许没有任何人听。你必须从内心相信“我一定能记住”,这样自然就会记住,这种信心是成功与自我暗示所促成的。如果这样做,对于你的即席致词一定会得到全场鼓掌。日本有句谚语“一事通,万事通”,你务必养成经常运用本书各章叙述的记忆规律的习惯。这样的话,肯定会顺利增强你的记忆力。

那么,从现在开始,坚信——我必胜!

培养你的自信心

对于我们会干的事、能够干得来的事我们都有信心,这是必然的,大家都有体会。因为我们曾经干过它,心里有底,就是说成功使人增加信心,当你面对着需要记忆的课程时,首先你一定不要有畏难情绪;然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实际出发,先记一小部分材料,比如记外语单词,先学五个,用心去记,反复几次,谁都能记住,测验一下发现自己能得满分就是一个小小的成功。每取得一次好成绩,就会增加一点信心,能记住五个单词,再增加到记十个,循序渐进地使自己获得成功。培养信心的同时也要注意记忆方法,遵循记忆规律去学习,这样就容易获得好成绩。对于记住的东西要及时复习,才使你越记越多。只要你有一次考试获得成功,就能大大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信心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回忆过去成功的经验。

每天入睡以前,用5~10分钟时间做这种练习,比如:“上小学时,我用一天时间就背下来全班同学的名字。”“有一次复习外语,我把书里的单词都背下来了,结果,考试得了100分。”也可以回忆微小的成功:“明天的电视节目预告我都记住了”、“昨天我背了二十个单词,一点也没错。”只要是成功的事我们就会坚定自己的信心,从而理出最有成效的头绪来,不知不觉增强了自己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反复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在考试前,你可用l~2分钟来稳定情绪,在头脑中浮现出成功的经验来,然后想到“上次我就记得很好,这次也一定能记住”。这样,你就会有条不紊地提取你记住的知识,就很少出现想不出来的现象。

记忆时的意图

为加强记忆力,过分讲究记忆技巧而忘记常识也是不可取的。现在提出“意图’这一问题。当你想要回忆某个单词,而忘得一干二净怎么想也想不起来时,其真正的原因可以说是你当初没有想要记住的意图,你回想一下,以前学习英语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意图记单词的呢?例如:在学习语法、记关系代词时,一般总是注意翻译的意思或关系代词前有无句号区别,而没有准备去记住它前后有什么单词,同样,在为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而学习时,也过于注意如何翻译,而没有注意每个单词,有时甚至不想去考虑每个单词的意思,甚至想把别人翻译的文章完完整整地记住用来对照自己学习的文章。

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无论能背诵多长的文章,你的记忆力一点也得不到提高,因为这样完全违背了心理学上的记忆规律。

要记住某个单词,首先必须对它产生印象,在心中作个记号,这就是前面叙述的“识记”或“留下痕迹”。当你忘却某个单词或某件事物时,首先请您想一想你在接触该单词或该事物时,记忆的意图是什么?记忆的意图很重要,因为,要增强记忆力,先有一个明确强烈的意图至关重要。有这一点,在记忆别人的面貌和姓名时就能记得最清楚。记忆别人的面貌和姓名的方法,任何学校的课程中都没有,也不是学习的内容。因为,一般人如果没有思考记忆的意图,也就容易忘却别人的姓名和面貌。教育心理学著名教授桑代克做了几次实验,测试了记忆的意图对记忆效果的作用,在一次实际中,命令第一小组的学生仅仅写一联串的单词和数列;命令第二小组不仅要写单词和数列,而且要记住。结果哪个小组成绩好呢?当然是第二小组。这一点你也许已经明白。桑代克教授的实验结果,我们从日常经历中也可以体会到。发生某件事时,如果努力使之留在心中就能记住。感情好的夫妇总是不会忘记结婚纪念日。

记忆的良师

——兴趣

大家都有这样一点最基本的生活体验,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记住,并且记忆也牢固;对于不感兴趣的事就容易忘掉。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即使是第一次听到love(爱)这个单词,都会一下子就把它记住。再比如另外一些内容,像目前流行什么歌曲,自己偏爱的明星偶像的代表作及个人生活隐私都会记得一清二楚。老师布置下课后要完成的任务也许会遗忘,但和心上的恋人约会的日期、时间、地点以及第一次接吻的情形,也是极少有人忘记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习的时候,大脑会形成优势的兴奋灶,使你能排除干扰,专心致志,记得快,记得牢;有了兴趣,会使你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休止;有了兴趣,会使你以苦为乐,不知疲劳,越学兴致越高。更重要的,有了兴趣,还常常会决定一个人的志向。有不少科学家、文学家,都是小时候对某一门学问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确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才做出了伟大的成就。有的女学生记不住英国文学史中的作品名称或作家姓名,可是却能十分准确地记住英语的Old Black Joe(老黑琼)或you are my sunshine(你是我的太阳)这首歌词。

旅行中的记忆,因兴趣不同,记忆效果大不一样。下面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有两个人休假结束由山上回来,一位朋友问他们二人山上怎样?有一个人详细描述了山上的美丽风景,另一个人则热衷于大谈吃吃喝喝。就是说,第一个人对风景感兴趣,第二个人对吃喝感兴趣,两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记忆得都特别清楚。

现在自己剖析一下自己,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些事比另一些事记忆得牢。读到本章时,你一定会察觉到运用记忆规律对以前各章的记忆效果就好些,反之,记忆效果就差。这条规律之一是,感兴趣的事物比不感兴趣的事物记得牢。

有位商人说:“我老是记不住别人的姓名和面貌。”但另一个方面,他却能很快说出多数的股票价格,或从头到尾地说出很长很长的电影情节,使你大为吃惊。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些事能记住,有些事则记不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凡是感兴趣的材料总是记得快一些,记得牢一些。所以,培养自己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很重要。有时我们对学习材料本身并不感兴趣,即所谓间接兴趣,也能调动记忆积极性。当然,最好是既有直接兴趣,又有间接兴趣,这样记忆任务就会变得轻松愉快,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材料记住了。

记忆中兴趣的培养

一开始认定的好与坏,并不一定是十分客观的。要知道苹果好不好吃,不能单凭主观印象,而应耐着性子细细品尝,尝出了味道,你就会觉得很好吃。

读书也一样,背记英文单词,您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坚持下去,当您能试着把课本上的中文翻译成英语,或结结巴巴地用英语同外国人对话时,您对它就会有兴趣了。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想象力创造兴趣,总比根本不感兴趣去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感兴趣的对象容易记忆。因此,对于所有碰到的单词、事件、人物等,能找出其中感兴趣的特点是增进记忆的良好方法。

比如,我们前面章节介绍的奇特联想记忆法里面就有着许多有趣的联想创造。有时,你甚至可以把记忆材料当成一种“儿戏”,任意地去进行有趣的联想臆造,只要能达到记住的目的就可以了。

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好记忆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人们处在心理状态较佳的时期时,识记信息非常容易被输入和储存,而处于不好和有干扰的心理状态时,信息就不大容易被输入,甚至有时会抵触和破坏信息的输入。这就是告诉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书时心情愉快就读得进去效果也很好;心情欠佳,就难以读进去,效果极差,甚至半天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即在“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时候,记忆会变得特别清晰,而当人处在心情压抑,表现为一种沮丧的、消沉的心理状态时候,那么应该能够回忆起的一些事情好像也想不起来了。高尔基在小说《人间》里,对恬静舒适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记忆机能),作了生动的描述:“树林在我的心里引起了一种精神上安宁恬静的感觉,我的一切悲伤都消失在这种感觉里,不愉快的事统统忘掉。同时提高了我的感受性:我的听觉和视觉变得敏锐多了,我的记忆力强得多了,我的头脑里储存的印象也加多了。”有一个很好的心理学实验,实验者享德森选择了十个人,要他们谈一生中发生的100件事。

结果这十个人所记住的100件事分类如下:

55%是愉快的事;

33%是不愉快的事;

12%是平凡的事。

约翰逊·塞缨尔博士指出:“毫无任何理由而突然踢你的迎面骨”的人,大概你决不会忘记吧!理由很简单,就是“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件事惹怒了你大发雷霆。但是,如果对方给你的印象良好,你一定记忆得更好。如果对方是笨拙、不知趣的人,大概你很容易遗忘吧!因为他没给你留下任何印象。就是说,你完全没有注意。弗里德克·威廉·尼奇先生指出,人总有想忘掉不愉快的事的倾向。他说:“我的记忆提醒我说:‘我做了哪件事’,我的自豪感在表示说:‘我决不会做那样的事’,最后是记忆不起作用了。”过失和失败容易忘记,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达尔文说过,当碰到与他所支持的学说有矛盾的事情就立即记录下来。这是因为如果不把它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这一点是他亲身体验的。即使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不愿意听那些不愉快的话,此外,战后优秀的文学家兼敏锐的人类心理观察家太宰治曾说:“物件的名称如果很贴切,即使不详细打听也会一目了解。我从我的皮肤感知,直呆呆地盯着物件的词语就会逗引我的肌体发笑。名字不悦耳的植物,如‘蓟’字,听后任何反应也不会有。”

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中,人的情绪状态和记忆效果先给被试者记忆一组形容词。然后将他们分为A、B、C、D、E、F六个组。让A组被试者阅读笑话书籍,以调整心理活动,驱散紧张的情绪;让B组背3位数的数字;让C组记忆无意义音节;让D组记忆与实验用过的无关的一些形容词;让E组记忆实验用过的形容词的反义词;让F组记忆实验用过的形容词的同义词。等他们将这些作业全部完成以后,就请他们写出实验开始时记忆的形容词。结果是A组被试者再现了45%,B组37%,C组26%,D组22%,E组18%,F组12%。可见良好的情绪确实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

过度兴奋、紧张或悲哀、忧伤的情绪,都不利于记忆。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先让情绪安宁下,或者散散步、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电视,让情绪恢复了正常再来进行记忆。有时觉得压抑感太重,还可以“放纵”一下自己,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如玩2个小时的电子游戏,买自己非常喜欢吃但又很昂贵的食品,或者跑到高处大叫一通,彻底地发泄和释放一次,然后再重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如果您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一时地无法解脱,在“尽量想开一些”的同时,最好的办法是适当地调整原来的读书计划和发展。

如果,到了该读英文时,可改做您所喜欢的数学题;原打算看完10页书再喝咖啡,可改为看8页,总之,若一味地勉强自己按原计划去做,特别是做你不爱做的事,只会使你的心情更坏,收效更差。

在记忆过程中失误在所难免。如果一味地夸大失误,只会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和自卑的心理,使自己精神颓废,陷入恶性循环。这时候,您应该尽快冷静下来,耐心地寻找出失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要一味地夸大失误,斥责自己,过份强调与之相关的某种缺点。您应当告诫自己:“我只是偶尔犯错误”、“我还会做得更好的”。坚持把“我总是很慌张”、“我每次都看错题”中的“总是”和“每次”等字眼划掉,使“自我暗示”朝向正面,下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使心情舒畅,把失去的信心捡回来。

记忆的动机要正确

记忆时记忆的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机一般都有股带动你去记忆的强大力量,即驱动力。动机越强烈,记忆的意志也越强烈,因此能记住。一切学习和记忆的根本是要有良好的动机,没有十分强烈的动机和目的,即使你想记住某事也难以做到。想记住某事的动机越强烈,越容易记住,有了明确的目的,便又能更进一步加强动机,也就能大大地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因此,当你要记住某种特定的单词、事物、观念、姓名及面貌时,自己必须充分理解为什么要记住,并努力加强记忆动机。

有些学生记忆学习材料,只是为了应付下节课教师的提问,或者只是为了对付考试。以这种态度来对待记忆,当然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材料,考完了,学的东西也就还给老师了。所以仅从记忆这个角度来说,也要教育学生对学习要有正确的动机和远大的目标。在心理学里进行过不少这类实验,让甲、乙两组学生背诵同样的材料,对甲组学生说三天后检查,对乙组说隔两周检查,实际上两个组都在阅读材料后3周才进行检查,结果乙组的记忆力远远超了甲组。这就是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影响了记忆的保持。

记忆目的要明确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你虽然天天接触,却对它没有记忆,因为对这些东西没有记忆的要求。例如,一个人常常回答不出他家的楼梯有多少组,手上戴的手表表面是什么花纹等等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件事要求保持记忆时间的长短和记忆效率也有关系。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新的电话号码,当你电话打完了,这个电话号码也就忘掉了,以后再要拨这个电话又得查阅电话簿。这就是我们前面谈的短时记忆。但是这种短时记忆为什么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呢?主要原因就在于根本没有要求长时记住这个电话号码。

在记忆过程中,首先明确自己的记忆目的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记忆目的实验中的两种假设情况,如果测试者是你,你会觉得在哪种情况下会记得比较快呢?

条件l.有大量的闲工夫,为了消磨时间每天读十章《英语会话入门》。

条件2.你是一个等着参加三星期后就业考试的大学生。投考的公司是一个在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地有子公司的大贸易公司。这次规定录取者有到海外出差的特权条件。因此会说英语的人当然要优先录取。所以在这三星期内必须每天读十章《英语会话入门》,以备应考。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达到录取而可以海外出差的目的,你会产生强烈记住《英语会话入门》的欲望。这样,你在下一步的学习记忆中效率特别高也就毫不稀奇了。

你乘坐别人的汽车兜过风吗?有过兜风经历的人很快就明白,坐公共汽车或电车去兜风与坐别人的车去兜风不同,因为到了什么地方,怎样行驶,道路如何几乎完全记不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时你没有记忆道路的目的,或者即使有也非常淡薄。所以到了什么地方,如何到的,也几乎不去注意,即使记住了景色或河川的名字也不会注意行驶当中的重要路标或在什么地方拐弯,从第几条路向南走等等。但是,汽车司机肯定会记住道路特别是走原路返回时更加明显。因为他与你不同,他有强烈的记忆目的。

学习外语时仅仅听老师讲课作笔记或囫囵吞枣地记下公式、历史事件时,请你想一想这些东西对你有多大必要,有多少益处。在学校学的东西很快就遗忘,这是因为你头脑中的意图仅仅是为通过考试而学习,学习的动机仅仅是为应付考试。由于缺乏积累知识的目的,所以大多数的人考试一过很快就忘掉已学的东西。

记日记的习惯也是一样。通常我们想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但开始几天或一星期以后就渐渐懒散起来,或是缩短日记内容,或是隔一两天才记。然而,写日记的习惯对于作家却不会丢掉。我们由于对日记没有强烈的动机和目的,而作家却有多动笔这样一个明确的目的和尽量准确、尽量详细地记下日常经历的动机。这个动机驱使作家毫不懒惰地记日记。不仅动机不同,而且写了日记以后还要记住,这对记忆很有好处。

此外,很多实验证明:有明确受益的目的比没有明确受益的目的记忆效果要好。在记忆时,以特别积极的意图去想这种记忆对你有多少利益、有多少报酬也很有好处。

记忆时要充满热情

有位学者曾经这样说过:“要牢牢记住你新学的知识,必须向其倾注你的全部感情。要像凝视你初恋的情人那样去看书,爱之越深,记之越牢。”比如,同样是看一篇千字左右的短文,假如你对它感兴趣,倾注了十二分热情,全神贯注地看,在看的过程中,脑子里绝无半点杂念(当然,这样并不排斥边读边思考,边联想,以致触类旁通),完全沉浸在文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样,当你读完全文后,脑子里就会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对文章中的独特见解、警句箴言也会过目不忘。这时倘若复述全文,那文章的脉络,重要的论点、论据也能准确无误地把握。反之,假如读书时你脑子里还想着其它事情,心不在焉,那么,读书的效果肯定不会好。

因此,不论看什么东西,脑子一定要排除杂念,聚精会神。

记忆时要拥有适合自己的个人天地

环境会制约和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记忆的效果。平时要注意改变一下自己记忆所要处的环境,使它尽量适合自己的心理习惯,免受外界干扰。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心理“领地”,以使自己置入其中时可获得一份适然的安全感,以使我们的记忆过程顺利进行。

列宾曾说过:“行动是人和环境的函数。”

这就是说,人的一切行动,是由心理因素和生存环境共同决定的。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之所以有很大的差别,就在于生存的环境不同。而中国人同日本人,又比日本人同美国人的差别要小一些,因为他们同在亚洲的东部具有共同的心理和文化。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何等重大。

记忆也是一种“行动”。除了人本身的条件外,环境对记忆的影响同样是很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记忆是人和环境的函数”——记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人和环境的配合程度。

书房里的天花板太低给人以压迫感;气温太高令人昏昏沉沉;色彩暗淡让人紧张不安;客厅里传来嘈杂声使人心烦意乱……这些都是妨碍记忆的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了解自己对环境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就能因势利导,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记忆天地来。

比如说,目前您的书房能否让您完全集中精力?会不会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使自己安心读书?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则不妨调整桌椅位置,改动照明设备,或将整个书房按自己更喜欢的色彩和布局重新布置一番。

在集体宿舍、在公共场所,假若你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就想想其他办法。比如找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遮一遮周围强烈的灯光,或干脆弄点儿棉花把耳朵堵上,背朝嘈杂的方向,在心中,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合于记忆的小天地。总之,可以改变的尽量去变。按照自己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心理“城堡”,你才能在其中安心自得地记忆。有了归属感,一切就会得心应手,将记忆效率提到最高限度。

这里有一点必须记住:并不是习惯于某种环境后就可以长期保持好的记忆效果。一旦“太习惯”了,变得麻木时,反而会起反作用。例如“奋斗”、“必胜”、“每天务必背四十个英文单词”之类的座右铭,贴在墙上,久而久之,失去新鲜感,便会“视而不见”了。

因此,在建立自己的城堡时,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这样,即使是毫无兴趣,或极为辛苦的功课,也会因为置身舒适、良好的环境中而记忆得十分顺利。

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之一:独处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种体会,一个人独处一室时记忆材料比室内人多时记忆效果好,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记忆材料需要高度集中,最好是不受干扰,而单独一人的时候,最容易专心致志了。在单独存在的空间中,有一种暂时与世隔绝的感觉,你可静下心来背材料,而人多时,你会一边背,一边无意识地听到别人谈话,或者防备着别人问你话,就是肃静的图书馆,虽然都在自己看书,你仍不会有独处时毫无戒备的精神状态,“周围都是人”的想法总在或多或少的干扰你。

可是,我们生活在集体之中,不论在家里、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单位,周围都是人群,只有一人的时候太少了,使我们每天忙于事务的时间多,真正能够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少,这样的环境使我们背记材料时反复几遍也记不住,这时我们会埋怨自己的脑袋不好使,可没注意到环境不好影响了记忆力。

可有的人却在这大千世界的人海中发现了一个每天都必须去的一个独处的环境,并巧妙利用了这里的安静和每天都必须花费的这段时间。国外有一位飞机制造业的权威。他博学多才,善于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时间,在家中的浴室和厕所里也放一本固定的书,独自一人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由于看惯了书,一时拿不到什么书,有块带字的纸也反复看它几遍。自家厕所里放一本书或兜里带着书去公共厕所,人们都会有所兴致地去看这唯一的一本书,即使不喜欢的书也比平时能看进去,把那些枯燥的需要死记的材料也带进去背几遍,能比平时记得快。人们在单独的厕所中,会有一种安全感,不会有人来干扰你,这是你可以自由地独立进行思考的时间和境地,你可以集中精力记忆材料而不必精神紧张。我们每天反正必须去厕所几次的,反正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既然独处记忆效果好,我们何不充分利用这几分钟呢?想一想我们每天能独处的机会到底有多少,除了极少数人独身生活或者家里房间多,我们多数人简直不容易找到更多的独处时间。除非别人都人睡了或者还没有醒来时,才会有与独处相似的环境,那时你可要比别人少休息了。

认知到独处时对记忆的好处,我们就应当抓住并利用这一机会,衣兜总要带着需要记忆的材料。写在卡片上、纸上或小本上都有利于随身携带。上厕所不必约人同去,在单独处的洗澡间带一本书看,在阳台上、在楼房平台上、在公园的角落里也可以发现独处的境地。在家里、在教室或在工作单位偶而也有独处的时候,那时充分利用能够独处的机会,拿出你的小本子来记忆吧。

专心致志是克服不良记忆环境的法宝

环境的好坏对于记忆效果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有的人由于家境贫寒,很难营造一个舒适和完全属于自己的环境,然而经过时间适应性的锻炼,他们几乎适应了一切恶劣的记忆环境,在他们的眼中,环境的恶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在生活中,有时同样是在列车上或公园里,有的人能静心读书,有的人却坐立不安。奥妙在于你是否有着专心致志的能力,只要能做到,甚至在菜市场在高速公路也能看书记忆。

安宁舒适的环境,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到专心致志。能,就可以在心目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堡或港湾来。凭借这座城堡或港湾,就可以不受身边各种事物的干扰。

热衷于玩具的小孩,对妈妈的呼唤声充耳不闻,那是因为他玩得太专心了。

发明家爱迪生在工作时把手表当鸡蛋煮了半天,也是因为他太专心了。

常见一些人,因为家中没有理想的环境,便跑去搭乘地铁、或到公园找个长凳坐下。这里虽然也嘈杂,但却没有父母和老师的干预,也不受任何约束和压抑。惊恐不安的心情得到解脱,他专心专意地沉浸在书本或作业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不介意人的走动,不留心声音的消长。在他的心里,此刻只有一片安宁的绿茵世界,蔚蓝色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嘈杂热闹的车厢和公园,反而成了他理想的书房——这就是专心致志带来的好处。

不易感到疲倦的记忆环境

——集体

记忆是辛苦的脑力劳动。一个人埋头读书,气氛过于沉寂、严肃,身心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遇到问题,没有人可以请教,自己冥思苦想,很感孤独,时间稍长,就会感到疲倦产生厌烦感。

和同学们一块儿记忆就不一样了。大家在一起,没有孤独感。有的看书,有的背课文,有的解习题,有的写外语单词,气氛很和谐。遇到难题,还可以互相争论,共同探讨,选择出最佳答案来。累了,偶然开一两个玩笑,不仅不会妨碍记忆,还能活跃气氛,消除过分沉寂带来的倦怠感。

记忆的倦怠,心理学上称为“心灵饱和”状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发现它是由于“连续重复单调作业”而造成的。换句话来说,一种作业本身过程是否活泼多变,和“心灵饱和”的程度有密切联系。

同样是记忆,参与的人多,气氛自然比较轻松,富于变化。比起一个人埋头苦记,效果当然要好得多,而且,大家一起学习,气氛很浓,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约束力。对于那些缺乏自制力,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的人,也是很好的鞭策。

有助于记忆提高的环境

——冷色书房

颜色具有三个组合要素:色相,光度和色彩。颜色不同,人们的心理反映也不一样。光度高低与爽朗与否有关,彩度高低与紧张、松弛神经有关。就色相而言,一般说来,红色使人兴奋,给人热烈向上的感受;黄色散发着温馨、柔和的气息;白色是纯洁无步的象征;绿色让人安详满足;蓝色留下认真的印象;深紫色却表现出哀愁的情丝;黑色则是肃穆、庄重的标志……暖色系列的颜色大多能刺激人的感情亢进,也能产生极端强烈的冲动;冷色系列具有稳定情绪,使人安宁的作用。

书房墙壁的色彩对记忆非常重要,一般人认为,书房及工作室都不宜使用彩度高、光度低的色系。太过活泼的颜色及光度太高、彩度太低的墙壁,会让情绪变得紧张又不开朗。

对性格活泼的人,要采用冷色来集中精力,避免太活跃而分散了注意力。而性格文静的人,则宜用暖色系列来激发情绪,抖擞精神,振奋学习意识。所以在色彩的选择上,还应考虑到个别差异。

一般人认为早晨起床后是学习最为有效的时间。因为这时头脑最清醒,但是从记忆角度来看,很多心理学实验证明,临睡前的效果最好。例如,这一组实验中较有影响的一个实验是让两个年青的大学生学习由无意义音节所组成的字母表,学习时间分两种,一种是晚上门点钟到次日凌晨1点钟之间学习。学到背出这些字母表后就入睡;另一种是在上午8~12点钟之间学习,学到能背出后就照常进行日常活动,然后,在每次学习以后隔1、2、4、8小时,要求他们回忆这些材料。实验进行了一个多月,结果表明,学习以后立即睡眠的记忆成绩大大超过学习以后照常进行活动的成绩。

为什么睡眠之前记忆效果好呢?从干扰说来看,因为学习之后立即入睡,没有什么干扰,所以遗忘就少;相反,在学习之后照旧进行日常活动,这些活动明显地干扰了刚才学习的材料,所以产生了较多的遗忘。当然也有种假说,认为睡眠本身好像是对清醒时候学习材料进行筛选,把重要的信息贮存起来,因此睡眠实际上是积极的巩固记忆过程。

有人有一种很好的习惯,每天临睡前,总要把一天学习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里过一遍,这样就能收到巩固记忆的效果。

最佳记忆时间的发现

人是生物,当然要服从大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时间”和“心理时间”。头脑与身体节奏的彼此适应,心理时间、生理时间和钟表上所谓“物理时间”三者之间最大程度地协调配合,就能够收到最佳记忆效果。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里,记忆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一段时间,记忆似乎特别好,而另一些时间,效果就要差一些。这就是说,有一个最佳的记忆时间的存在,只有在记忆的“巅峰期”里去进行识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一天当中,人的顶峰期有两个,即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这是因为,人们在起床后二小时,为头脑最活跃的时候(中午由于午睡,精力得到恢复,便形成了另一个高峰期),这正好与上述时间吻合。掌握了这个规律,主动地配合生物时钟来学习和读书,就能获得最高的效率。

然而,由于个人的个性特点、生理条件和学习习惯都不一样,最佳的记忆“巅峰期”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来找出最佳的记忆时间。怎么找法呢?其实也不难。只要做个有心人,是不难发现的。你可以注意观察自己一天之内哪段时间精神最容易疲劳,先把这段时间排除掉,然后以一小时为单位(年龄小的这个单位时间要相应地缩短),作记忆效果的记录,并根据记录绘制出不同单位时间的记忆效率曲线。纵坐标表示记忆效率,横坐标记不同单位的时间。十天半月以后,把每天的效率曲线加以比较,看看能不能找出效率的共同点。时间一长,这类资料积累多了,就不难发现你的最佳点了。

分散记忆的采用

一般来说,分散记忆的记忆效果比集中记忆好。例如,有一项研究,让两组学生用两种方法记忆一篇短文,一种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地背诵,直到记熟为止,即采取集中复习法。另一种用分散复习法,即每一天把短文读两遍,直到完全记熟为止。采用分散记忆的一组学生,平均诵读17次就能正确无误地再现,而集中记忆则平均需要诵读18次;学习外语,记忆外语单词和短句也是这样,如果每周用两个半天来学习,不如坚持每天用一小时学习的记忆效果好。

休息是为了记忆更多

长时间记忆同样的内容,中间应当适时休息,才能增进记忆效果。只有完全放松的休息,才能迅速地恢复疲劳——“休息是为了记忆更多”。

长时间记忆同一内容,记忆效果不好,因为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一长,兴奋性降低,抑制作用加大,不如适当休息一下,换换脑筋,适当穿插些体力劳动或做做操也好,不使大脑陷入疲劳状态,以积极的态度科学地利用时间,越是临近考试了,越是保持大脑的清晰。紧张的复习当中最好穿插着看连环画或说笑话,但应该注意,必须选择短篇小说,不要看长篇小说,如果被内容吸引住,一看就放不下,反倒误了学习。

第四章 实战记忆法

强化记忆的方法:复述法

常有人抱怨自己记性不好,其实记忆可概略分为暂存记忆(working memory)、认知记忆(recogniion memory)以及回想记忆(recall memory)。打个比方好了,听到某个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宣布:“请快拨23258939,戴维思老师将为幸运的观众解答记忆的问题!”小明听到之后,赶快冲到电话边,嘴里还一边紧张地念着“23258939、23258939”,生怕拨错号码,丧失大好机会。幸运的小明终于打通电话,疑惑也得到解答。可是如没将电话号码写下来的话,可能小明过了一会儿也会忘记,这就是暂存记忆。不过,虽然记不起来,但是若问小明:“是23258939这个号码吗?”小明马上又会拍拍自己的脑袋,肯定地说:“没错!”这则是所谓的认知记忆。如果小明每天或经常有机会拨这个电话号码,别人问起时马上就能脱口而出,则是达到了回想记忆的境界。

当然,资料或知识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决定如何处理记忆的依据,而适当的技巧则对上述三种记忆的转换有相当大的辅助效果。原先考试时觉得许多题目都似曾相识(暂存记忆),却不能肯定地回答,等到考后翻书找到答案(认知记忆),只能捶胸顿足、懊恼不已;或是当场叫不出客户的名字(丧失记忆),等到对方提醒时(认知记忆),只能尴尬地表示:“对啦!你是陈经理,我真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了。”这在英语里叫做“on the tip of my tougue,表示话都到嘴边了,当时就是想不起来。亡羊补牢可不是尴尬脸红就没事了,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大打折扣不说,对形象也有负面影响。

复述(recite)可以强化暂存记忆,处理认知记忆,进而转化成回想记忆。

步骤一

适当的评估:评估暂存记忆是否应转化成认知记忆或回想记忆。

步骤二

了解问题症结:新的讯息若不处理,通常只能成为认知记忆。例如考后看见答案才恍然大悟,便是认知记忆。

步骤三

正确的步骤:重复处理新讯息有其必要,绝大多数的国家政策、消费广告甚至妈妈的唠叨,都是使用洗脑式的重复告知。因为心理学研究显示,新讯息至少得重复三次,才能从认知记忆强化成回想记忆。

步骤四

有效的过程:若像鹦鹉说话般一味反复背诵,不但费劲,效果也未必是最好。复述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l.重复讯息至少三次,以建立记忆存盘。

2.创造暗示提示语,成为头脑数据库的线索。

3.利用记忆回路强化重复效果,以提示语增强回想记忆。

例如:林先生为了公园工程,设定2年期50万及4年期200万贷款。

1.重复信息。

2.寻找关联性:例如公园有树,所以联想到林先生,2年的倍数是4年,50万的4倍是200万。

3.利用任何提示以“调出”完整的讯息,例如看到公园就联想到林先生。

4.重复性的动作,口脑并用以刺激记忆回路。因为,思考这些语汇和能说出这些语汇的层次是不同的,而惟有能脱口而出,才能真主的记忆运用。

记忆中的数码法

我们生活在数字的时代,要记的数字越来越多,自动化、计算机化要求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用数字来表达,而数字本身又没有意义,这样多少有点感到不对劲。

老式的电话号码把通话地区名称的头两个字母作为交换字母,这样至少可以把该区和邻区相区别。现在都用数字了,加上地区代号一共有10位数。

你的赊购卡、信用卡上标有姓名,可记录你所有交易的计算机却一点都不关心你的姓名,起作用的是数字。

社会保障号码更加重要,军队用它代替了旧的番号,国内税务机关用它来关注你的收入来源。与之相适应,雇主、银行及其他要报告支付薪金、利息、红利情况的单位把支付给你的报酬用你的社会保障号码报告给税务当局。

我们可以把例子一直举下去。公路号码、执照号码、邮政编码等,我们周围都是数字。怎样才能记住这些数字呢?数字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平词确实有意义,这就是单词为什么更容易记的原因。

于是,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找到一个方法把数字转换为单词,那就接近解决这个问题了。几个世纪以来,有很多学者找到了记忆数字的技巧和方法,但直至19世纪,我们今天所说的数码法才得以普遍接受。

数码法的原理是用字母取代数字,如果采用以下建议的话,数码转换关系就很容易记住了。

l=t 注意相似点:都只有一笔竖笔。

2=n 字母n有两笔竖笔。

3=m 字母m有三笔竖笔。

4=r 英文4字(four)有四个字母,第四个字母是r,此外,r是英文4字中的重读辅音

5=l 想到罗马字母大写的1代表五十,或伸出左手,五个手指形成字母L的形状。

6=j 如果你把6字翻过来,实际上得到了j。手写的6在镜子里看起来与j相似。

7=k 想象一下,大写的k是两个7字背靠背在一起。

8=f 小写的f有两个圈,与8的形状相似。

9=p 9翻过来就得到p,9字在镜子里照出来像p。

0=Z 最后的数字0代表最后的一个字母Z。另外,英文零字(zero)也以z开头。

一眼看过去,这个数码体系极其简单易懂,于是我们现在有了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0

t n m r l j k f p z

你会注意到我们只用了辅音。其理由是我们希望把数字转换成单词,只用辅音是想能够随心所欲地去使用元音从而得到不同的单词。

如果要把单词net(网)译成数字,我们先在头脑中把元音e除掉,得到n=2,t=l,于是net(网)这个单词就被译成21了。

以同样的方法除去元音,我们很容易把以下单词译成数

men(人)=32 park(公园)=947

map(地图)=39 paper(纸)=994

rat(鼠)=41 panorama(活动画景)=9243

tree(树)=14 monopoly(专利)=3295

lamp(灯)=539 Furst(弗斯特)=8401

如果我们单单使用上面所说的十个辅音,那我们的数码仍不完整。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找出数字与其他辅音字母之间的替代关系。

假如你必须发明这样一种方法,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把剩下的辅音字母纳入这个体系呢?你知道我们只有十个数目字可用,因此要有某种重合。什么是最简单的重合办法呢?考虑之后你会同意说按字母的发音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很少的几个辅音发音完全一样,例如Filopno(菲律宾人)和Philippines(菲律宾群岛)中的f与ph。很多的发音只是相似,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相似,按下面的方法建立起整个数码体系:

代替数字1:使用d或th,以及t,三者发音相似。

代替数字6:与j发音相似的有ch和sh,例如chair(椅子)和ship(轮船)。此外还有发软颚音的g,像George(乔治)、germ(细菌)或giant(巨人)。

代替数字7:发硬颚音的g从属于k音,因为在garder(花园)、game(游戏)、guest(客人)这些词中,它的发音与k相似。

calm(镇静的)、call(号召)、Cambridge(剑桥)中的硬颚音C也属这一类。显然,q也属这一类。

代替数字8:与f发音相同的是辅音v,还有pharmacy(药房)、phone(电话)、phase(形势)中的ph。

代替数字9:p的音像b,它也是双唇音。

代替数字0:发音上显像s, cipher(计算)、civic(市民的)、cigar(雪茄烟)中的软颚音C也像Z的发音一样。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整个数码体系,得到下表:

你将注意到字母h、w和y不见了。这些字母没有必要译成数字,它们有时称作半元音。把它们重新编排一下可以拼出单词why(为什么),这样可能会帮助你们把这三个字母记住。

字母X也没有出现,因为听起来它们像是两个字母的组合,在单词fix(安装)、mix(混合)等中它们像k和s,在ex-aggerate夸张)或exam(考试)中像是硬颚音g和z,此时x译作70。

只有很少几个单词以x开头,像xylophone(木琴)和xavier(泽维尔),此时x读作z,于是译作o。

ring(戒指)、making(制造)中的ng划归7,以免争执到底是听到一个音还是两个音。

以上原则同样适用于tch(像在watch手表中)和吨(像在lodge寄宿中)等,它们都划作6。

既然我们的体系是纯粹按语音的,那就要都以发音为准,不看拼写,辅音重叠算作一个辅音。例如:

coffee(咖啡)=78

better(更好)=914

Fillmore(菲尔莫尔)=8534

对那些不发音的字母也不予考虑,于是:

knee(膝)=2

knife(小刀)=28

gnash(咬牙)=26

ganw(腐蚀)=2

pseudonym(笔名)=0123 p不发音

psalm(赞美诗)=03 p和l不发音

现在你自己试一试,把下列美国城市的名字转换成数字。始终要记住起决定作用的是发音而不是拼写。这些城市是:

New York (纽约)

Clelveand (克利夫兰)

Chicago (芝加哥)

Baltimore (巴尔的摩)

Philadelphia (费城)

Tulsa (塔尔萨)

Detroit (底特律)

Boston (波斯顿)

Denver (丹佛)

Washington (华盛顿)

它们转换成的正确数字可以在后面找到。

对数码转换规则你要非常熟悉,这一点很重要,因此你应该尽可能地翻译一些例词,一有空就做这类练习,想到什么词就用什么词,每次都以发音而不是拼写为准。

New York 247

cleveland 758521

Chicago 677

Baltimere 95134

Philadelphia 85158

Tulsa 150

Detroit 1141

Boston 9012

Denver 1284

Washington 6712

告诉别人要记的东西

有一位研究者以前曾在高中当数学老师,刚拿到教科书教学生时,非常不习惯,极伤脑筋,但站在一位教师的立场,是不能说喜欢或讨厌的。有时,即使自己不太愿意,仍要对学生说明,不能因不喜欢就不向学生说明。

遇到这种情况,为维护师誉,自己必须先完全了解。万一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倒了,答不出来,则第二天起再也不敢踏进教室了。

所以,对自己不擅长的事物,大体上必须自己先预习,像看参考书、或问同事等以便能够了解。

相反的,把准备好的功课,重复教过好几班以后,那么到了第三遍,就能不看书而完全地记忆在脑海中。如此上起课来,就越来越轻松而能应付自如了。

当然,说明时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若像水在矗立的木头上流动,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学生根本跟不上;相反的,慢慢地讲解,学生比较有思考的机会,也才能理解。

如果学生提出:“老师,你竟然能把这样难的题,这么快地解答出来,以前大概也像我们一样这么用功吧?”老师一定回答:“唉呀!以前我也没办法如此顺利作答的,但现在既然当老师,每天反复指导你们,就等于比你们用功好多倍,而且又做了好几年的老师,大部分的事物,都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你们也是一样,将来有机会指导别人时,也会像我现在这样熟练的。”

指导别人某件事时,指导者必须对事物详细了解,才能以浅易的话说明,且对那件事物能够做出适当的答复。只要靠平常多下一番努力,所记忆的事物,便能永远存在脑海中,而保持活生生的记忆,随时随地可取出来应用。

一旦毕业了,往往不再用功或没有机会再用功者,因为当了家教或教导小孩读书则反而有了再学习英文、数学的机会,且比以前还用功得多,这都是因为当家教或指导小孩读书责任心所驱使之故。

既有的、已学的知识必须加以活用,不活用必定不多久就遗忘了。因此,利用指导别人的机会,我们可确知自己是否有充分的知识,如果没有也要及时补充。因此,经由指导别人反而使自己获得再受教育的机会,正是所谓“教学相长”。

有很多人害怕指导别人,但目前,公司外的进修、私人的补习班到处林立,极其盛行,利用这些地方来进行研究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开会时,或平时同事间彼此交换意见,不妨也多说一些数字,如此才有机会去记忆某些数字。或将知识、新体验、新学到的知识提出来试验,有错误再相互更正修改,利用这个机会,才能确实地吸收新知以为己用。

用红笔把重点勾出来

如果你翻看一下考生们使用的参考书就会发现,大部分参考书上都划满了红线,这大概是为了强调重点吧。但是,却很少看到有人通过用红笔写字或画图来帮助记忆的。当然,即使不用红色笔,用其他颜色的笔来写也可以。书写这一动作本身就有助于记忆,这一点正如前面所述已在心理学上得到了证明。但是,要想把特别重要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明显地区别开来,用红色笔把要突出的部分大大地写出来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以从事残疾儿童教育而闻名的美国教育家格南·多曼博士,提倡教幼儿识字时首先从幼儿最熟悉的事物如“父亲”、“母亲”等字教起,并且将这些字用红色笔大大地写出来。然后教他们认识表示身体部位的词,如眼睛、耳朵等,这些可以用略小一些的字体写出来,最后再教他门认识表示日常生活用品名称的词,这些词可以用普通印刷的黑色字。

一般红色信号表示危险,这是因为红色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个原理也可以用在学习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将黑色笔换成红色笔这一举动本身就具有告诫自己“这一部分是重点,要特别注意”的效果。

记忆的定位法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说过的一句俏皮话很适合我们开发脑功能。她说:“强迫我记住那些话,我是记不住的。我得记住那种感觉。”

这项锻炼叫作“定位法”,就因为它是通过创造神奇键,将一些积极的情感特点与你的学习经验和你的身体联系起来。这种想法就是把外界的刺激与内心情感或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以加强记忆。

用定位法引导记忆的七个步骤:

1.浑身放松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里,紧闭双眼,呼吸平稳而缓慢,与自己建立一种关系,仿佛你既是教师又是学生。

2.回忆曾令你感到幸福、被接受、成功、胜利以及快乐的情景或经历,像品尝美酒一样品味着。这种经历可以是这样一种场合:你在学习当中弄懂一个问题、获得奇妙的洞察力、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取得某种令人快乐的教育突破。

3.集中全部注意力回想这个经历,尽量再现整个经过,想象所有细节。回想你的身体曾处于什么样状态,并且重新“进入”那种状态。注意你的所见、所闻以及你的感受,并且深切感受这一切。你一定要把对此情此景的描述——不论是大声说出来的还是在心里想的——都用现在时,仿佛一切都正在发生。

4.当你真正感觉身临其境,回到这快乐的经历当中时,触摸耳垂或手腕5秒钟。这样便创造了“神奇键”,也就是说在身上创造触发点,当你再次触摸它时,应该能唤起同样愉快的记忆,至少能唤起愉快感。

5.等上10分钟,然后再摸一下神奇键。你又经历了记忆当中的那种感觉了吗?这种神奇键可以当作你积极的条件反射(与你的潜意识当中的消极条件反射相对应)。你可以有意识地把它当作触发器来产生一种适合学习的积极心理与情感状态。

你已经在身体里固定了这个积极的触发点。当你能转到这种积极的心理而且情绪高昂的状态中时,格外适合学习。

6.还可以有所变动,依次安上一系列的连锁触发键,或叫神奇键。比如说你要参加考试、销售会议、业务大会或电视采访,而你希望自己不那么紧张,那么就可以设立连锁触发键,从焦急到平静,再到信心十足。

7.遵循上述描写的步骤,在右手的第一个指关节上固定对考试的焦急感;在第二个关节上固定在压力面前的平静感;然后用第三个关节定下决心、安逸与成功感。等上10分钟,然后检验这种定位法。

下次当你面临考试或会议时,就可以按这些预先在身上设立的触发点或“神奇键”从而在瞬间内达到平静、有信心的心理状态。

记忆中的“假体”

外部记忆辅助,有时称之为知假体,在帮助解决多种记忆任务方面也是很有价值。假如你不得不记住去做某事,这是一种预期记忆,是对未来事情的记忆。你可以给闹钟定时、记笔记、在手指上系条线,或者将什么东西放在一个非常显眼的地方。

有些人已发明了一些专业性的和特别的外部记忆的辅助策略。莫斯科的一个大剧院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像很多天气寒冷的城市一样,观众到达剧院后会脱掉外衣,有些人还得存放装有靴和帽子的袋子。芭蕾舞结束时,负责衣柜的工作人员得迅速分发数百件衣服。工作人员还得记住谁租过双筒望远镜,以保证他们归还。这些工作人员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外部记忆体系。衣钩都被编号。当某人还要存包时,工作人员给的牌号是以4结尾的数字。演出结束出示牌子时,尾数是4表示工作人员还得在下面找包。租过双筒望远镜的人,其衣钩号码上面将画上一条粉笔线。如果有人取上衣且号码上有粉笔线,工作人员就要让他归还望远镜。这个简单的系统可能已发展了多年。它大大减少了人们花在排队上的时间。

重设记忆程序的13种方式

1.颜色。将明亮、鲜艳的颜色变成黑色和白色。

2.距离。作为观众,你离那些记忆画面有多远?将画面拉近,然后再远远地推开。

3.深度。先把图像看做平面两维画,然后将其加深加宽成三维立体图像,甚至是“卷立起来”的图像。

4.持续度。快速扫一遍记忆图像,只回顾表面的东西,然后缓慢、持久、广泛地回顾每一个细节。

5.清晰度。这是聚焦般的控制:将图像变得模糊不清,然后把它变得特别清晰,让每一个细节都变得非常生动、清楚。

6.对比度。可以把记忆图像调亮、调暗、调淡。

7.范围。像用特写镜头一样突出记忆画面的前景,然后转到其背景,将一切包含在内,甚至是记忆深处的东西。

8.活动。将记忆图像定格,使之成为静止的生活照片,然后再快速推进,使它成为生动、活动的画面。

9.色度。调整色度,突出红色与橘黄色,再试试蓝色与绿色。

10.透明度。使记忆图像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这样你就能看清它背后以及其范围之外的东西。

11.纵横比。重新将记忆图像变得又高又窄,然后再变得宽、短而且呈方形。

12.定方位。把图像的顶部倾斜远离你,然后再朝向你;将其底部也这样摆弄。

13.前景/背景。把图像前景拉近,不管背景。或者将背景放大,让前景变得模糊。

卡片记忆法

把要记忆的材料抄在卡片上,随时拿出来复习。一张张卡片犹如记忆的仓库,对增强记忆,特别是记忆英语单词,效果很好。

许多知识渊博的人都有做卡片的习惯。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死后,人们发现他亲手摘录的卡片有25000张,笔记几百本。

借助卡片进行记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卡片具有知识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考大学必须具备5000~6000个英语单词。要扭转记忆英语单词落后的局面,利用卡片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卡片正面写上英语单词,背面写上它的词义;正反两面的颜色可以不同,以示区别。

卡片写成后,一边读正面,一边看背面的意思进行记忆。如果认为大体上已经记住了,就把卡片一张张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然后把卡片集中起来,看着正面,想着反面,或看着反面,想着正面,看自己记忆得是否正确。还可把记错了的卡片放在一边,然后再专门记忆记错的卡片。

这样反复进行下去,随着卡片的逐渐减少,兴趣也增加了。

有经验的人认为,每次记忆50张英语单词卡片为宜。

卡片比单词要方便得多,主要是它携带方便,可以自由移动。而且,还可把卡片用来进行比赛,记住了一张卡片得一分,失去的扣一分,十分有趣。

卡片不仅可用来记英语单词,还可用来记汉语生词、历史年代、历史人物、数理化公式、化学的原子量和分子式等。

一般来说,记单词等用小卡片,如果是记忆发言提纲、台词等材料时,应该用较大一点的。卡片制作好后,要分类保管。

放松记忆法

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好使,但是,使用过度,也会适得其反,导致脑“过热”。

当脑“过热”时,再继续伏案学习和工作,也没有什么效率了。为了唤起学习和工作的活力,有时需要调整一下情绪,让脑子得以休息。

因为,据说人的注意力,最多能保持80~90分钟。超过这个限度,注意力就会下降,工作效率也随之渐渐降低。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许多这样的例子:大学里几乎都是90分钟一堂课;体育比赛的时间,足球是45分钟半场,90分钟一场(都是对成人的)。

所以,无论工作也好,学习也好,最好以9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其间休息一会儿,调整一下情绪,再继续进行。这是保持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但休息应控制在15分钟之内,超过15分钟,就会精神涣散,无心工作了。

但是,在繁忙的商务现场,不可能到了90分钟就休息,几乎没有这样的闲暇。在这种情况下,调整情绪的方法,就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做一些其他的工作,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据说爱因斯坦在研究的空闲里,经常拉小提琴,演奏乐曲,不但可以通过听音乐达到放松,还可以活动身体,所以是调整情绪的最好方法。

常听人说“越能干的人,脑筋转换得越快”,爱因斯坦当然也不例外。

当心境处于宽松、平静状态下,影响工作和学习的负面压力也会随之减少。

因此,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记忆力也处于最佳状态,即使不好记的内容也会顺利进到脑子里,再忙的工作,也能高效率地处理好。

也就是说,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是脑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不过,虽说放松,如果方法不对头,就会力量涣散,精神懈怠,注意力也会随之涣散,所以难就难在把握放松的分寸上。

放松状态,就是无紧张状态。相反,紧张状态,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的状态。所以,要放松,就必须使副交感神经这个抑制神经的功能处于优势。

睡眠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办法。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在上班时间打盹儿,可行的办法,就是用一点时间,休息一下脑子,什么也不想,让自己发呆,只需要2~3分钟就可以。

当全身肌肉放松,闭上眼睛,头脑出现空白时,身心就会处于放松状态。这样,脑子就会得到休息和恢复,重新焕发出活力和工作欲望。

巧记硬背

学生时代是我们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一定要利用记忆力强的优势,多记多背一些东西。硬背要有决心和毅力,也要讲究方法。

如何巧记硬背呢?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让三个同等条件的学生在同等时间内复习刚学过的一段内容。第一位把全部时间都用来读;第二位用一半时间读,一半时间试背;第三位用五分之一的时间读,五分之四的时间试背。测试结果,第一位同学记住了三分之一,第二位比第一位多记了二分之一,第三位比第一位多记了一倍。第二位和第三位同学所做的“试背”,并不是死记硬背,这叫作“尝试回忆记忆法”。

尝试回忆记忆法要求同学们边记边回忆。在回忆时,最好拿支笔,把回忆出来的要点在纸上简要地写一写,然后再与书本进行对照。这样做至少有这样一些好处:可以提高记忆力,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可以提高自己记忆的自信心。

日本一位学者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记忆力的十几条建议。其中包括:记忆要从心平气和开始;大脑不能过度疲劳;要具备不可少的自信心;要培养自己对记忆对象的兴趣;要具备强烈的记忆动机;要把记忆与愉快的事物联系起来;要进行细微观察;要用理解来帮助记忆;要用形象来掌握记忆的对象;要边推理边记忆;要进行有效反复的记忆;要运用联想来帮助记忆。

鲁迅提出的“十字法”则高度概括了提高记忆力的精华。这“十字法”是:多翻(多翻各种各类书籍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跳读(不懂可跳过去往后看,根据前后意思可以明白不懂处),设问(带着问题读书),五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立体(既有一般的泛读,又有重点的深掘;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既有对原著的钻研,又有对有关资料的涉猎)。

慢跑亦能增强记忆力

土耳其《自由日报》引述美国一项医学研究报告指出,经常慢跑或勤于走路的60岁以上老人,由于在行走中吸收更多的氧气,较仅做肌肉训练的人,拥有更佳的记忆力与思考力。

据报道,美国伊利州立大学高级科技研究院最近完成一项实验研究,将124名年龄在60~75岁的老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进行走路或慢跑训练,另一组则是进行静态的肌肉体优训练,结果发现两组老人的记忆力与思考力都有增强现象,但走路慢跑的一组表现得更为明显。

报道引述伊利斯州立大学研究小组成员卡拉迈尔博士的话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细胞开始衰退,血液循环开始减缓,但经常慢跑及走路,在行走中能够吸取更多的氧气,充实脑部细胞需求,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功能,进而增强思考力、分辨力以及记忆力,其效果绝非任何医药所能取。

不过,报道也引述卡拉迈尔博士的话说,上年纪的老人毕竟体力有限,慢跑或走路时必须顾及自己的能耐,避免过度才是。

记忆与做梦

如果你在执行艰巨的新工作之际,晚上能够好好睡一觉,你所学到的知识或许可得以巩固。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欧洲的研究人员指出,做梦的过程可能就是大脑重温日常经验与教训,因此可以将之牢记脑里,以便日后使用。

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的造影技术进行大脑活动研究,结果发现,人类在学习新工作时“动脑筋”,到睡觉做梦时,大脑同一区域的活动情况亦显得活跃。

对动物进行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老鼠在实验中学习走新的迷宫后,它们睡眠对脑部同一部位亦有较活跃的活动。

睡眠有助记忆

睡眠专家认为,想保持头脑清醒、心情愉快、思想敏锐、活力充沛,至少得把三分之一的人生花在睡眠上,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失眠。

许多人都知道,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脑力,最近这阵子,分别有两份医学报告分别显示,睡眠有舒缓压力、增强记忆力的功效。

一、减压与发挥记忆力

以色列研究人员发表的报告就显示,睡眠是舒缓压力的好方法。

这项研究是以36名22岁至36岁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并让这些学生在压力高峰期下接受评估,他们按压力处理法分成两组,结果发现,倾向忧虑者会减少睡眠时间,相反的,那些懂得疏导情绪者,睡眠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研究人员说,有时睡眠可以帮助舒缓激动神经紧张,使人暂时远离压力。

哈佛医学院去年年底也有报告指出,要加强记忆力,必须要有足够的睡眠。这项研究有24名人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要他们在1/16秒内确认电脑上闪动的3条斜纹,结果有半数的人当晚呼呼大睡,其余的则保持清醒,直到第二及第三晚才可入睡。4天后测试这24名人土的记忆力,结果发现,第一晚入睡者,辨认图案的正确度比不睡者强。研究结果显示,饱睡一顿,记忆力才能充分发挥。

二、睡眠不足的后遗症

专家认为,睡眠对于我们白天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睡眠不足会引起一些后遗症,如白天嗜睡、情绪不稳定、忧郁、压力、焦虑、失去应变能力、免疫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失去逻辑思考力、理解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活形态的改变,目前有不少人严重睡眠不足,或是患有失眠症。

三、鉴别失眠的严重程度

美国睡眠障碍协会认为,睡眠有量化标准,可鉴别失眠的严重程度。各种失眠表现的量化标准如下:

入睡困难:是指从上床到入睡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睡眠不充实:意指觉醒的次数过量或时间过长,如整晚觉醒时间每次超过5分钟,同时觉醒次数有两次以上;或是整晚的觉醒时间总共超过40分钟。

浅度睡眠:熟睡或深睡期降低,相反的,入睡期与浅睡期增加,这也显示睡眠量不够。

睡眠时数不够:睡眠时数少于6.5小时。

睡眠专家认为,设若上床30分钟还无法入睡,或是半夜里忽然醒过来,不妨干脆下床,走出卧室,或在黑暗中坐一会儿,或是读点轻松的书,听点轻快的音乐,甚或做点简单的家务,以便松懈神经,那么,再次上床时也许就较易入睡。

专家认为,要确立自己的睡眠量表可依照下列步骤:

先走下适合自己的上床时间,除了要容易入睡外,也必须距离起床时间至少8小时。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在同样时间上床,并每天记录起床状况,由于过去上床时间较晚,习惯睡得较短,在开始的前几天,你也许会醒得较早,但往后,醒来的时间就会渐渐延后。

专家认为,永远不必担心自己睡得太多,而且,遇有空当,可尽量利用机会,多闭双眼养好精神。

增强记忆力的12种食品

人大脑中有无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科学研究证实,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而且在大脑正常运转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食物有助于增进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为集中,甚至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营养保健专家研究发现,一些有助于补脑健智的食品,并非昂贵难觅,而恰恰是廉价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随处可见。以下几种食品就对大脑十分有益,脑力劳动者、在校学生不妨经常选食。

一、牛奶

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等元素。如果用脑过1度而失眠时,睡前一杯热牛奶有助入睡。

二、鸡蛋

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酚胆碱含量密切相关。实验证明,吃鸡的妙处在于:当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酚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1、2只鸡蛋就可以向机体供给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

三、鱼类

它们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四、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酸是参加入体脑代谢的唯一氨基酸,能促进智力发育,维持和改进大脑机能。常摄入些味精,对改善智力不足及记忆力障碍有帮助。由于味精会使脑内乙酸胆碱增加,因而对神经衰弱症也有一定疗效。

五、花生

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副其实的“长生果”。

六、小米

小米中所含的维生素民和B和B分别高于大米l.5倍和1倍,其蛋12白质中含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临床观察发现,吃小米有防止衰老的作用。如果平时常吃点小米粥、小米饭,将益于脑的保健。

七、玉米

玉米胚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谷氨酸较高,能帮助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八、黄花菜

人们常说,黄花菜是“忘忧草”,能“安神解郁”。注意:黄花菜不宜生吃或单炒,以免中毒,以干品和煮熟吃为宜。

九、辣椒

辣椒维生素C含量居各蔬菜之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辣椒所含的辣椒碱能刺激味觉、增加食欲、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近年有人发现,辣椒的“辣”味还是刺激人体内追求事业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辣椒以生吃效果更好。

十、菠菜

菠菜虽廉价而不起眼,但它属健脑蔬菜。由于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和B,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此外,12它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十一、橘子

橘子含有大量维生素A、B和C,属典型的碱性食物,可以消除1大量酸性食物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考试期间适量常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此外,柠檬、广柑、柚子等也有类似功效,可代替橘子。

十二、菠萝

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人记忆力的水果。菠萝常是一些音乐家、歌星和演员最喜欢的水果,因为他们要背诵大量的乐谱、歌词和台词。

可以增强记忆力的沙丁鱼

“沙丁鱼可以补脑”。自古以来就有这种传说。

把沙丁鱼烤焦后,磨成粉,再在香油里炸,敷在耳朵根上,可以治中耳炎。吃烤焦的沙丁鱼头可止牙痛,十分有效。

相传平安时代,《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有一天正在烤沙丁鱼吃,她的丈夫藤原宣孝回到家里,见状不禁大怒。“沙丁鱼是下等鱼,有身份的人是不能吃的”。爱吃沙丁鱼的紫式部回答说:“沙丁鱼是上天赐予臣民的保健食物,没有人会拒绝食用。”

驳得宣孝哑口无言。

现代科学从生理作用角度解释了沙丁鱼对人体的功效。

沙丁鱼含有丰富的EPA, EPA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

能降低血胆固醇浓度就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因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堵塞而引起的。EPA还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

沙丁鱼可以预防成人病,不仅对担心患成人病的中老年人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也有好处。

沙丁鱼体内含有核酸、大量的维生素A和钙,可增强记忆力。阴干的沙丁鱼、煮了再晒干的沙丁鱼,因其体内钙的含量被浓缩了,含量的比例更高了,血钙含量升高可以解除焦躁,安定情绪。

不仅沙丁鱼含有钙,所有鱼的骨头、刺都含有钙,有人认为鱼有骨头刺,吃起来太麻烦而不爱吃鱼。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忍耐一下多吃些鱼吧。

要增长记忆力需多吃大麦土豆泥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凯普伦教授最近指出,多食用土豆泥和大麦对人的大脑有益,人们在食用后数分钟内,记忆力就能获得明显的改善。

根据凯普伦教授的实验,20名60岁至82岁的健康老人在食用土豆和大麦15分钟后,记忆力显著改善,并且可维持1小时左右。这20名参加试验的老人,半数为男性,半数为女性。凯普伦同时指出,因食用土豆和大麦而改善记忆力的情况,显然对于年长者和记忆力差的人来说最为有效。实验结果表明,若一个人的记忆力越差,得到的效果也就越佳。

目前,在北美地区研究食品对人体智能影响的实验日渐增多,目的是要找到可长期改善记忆力,医治老年痴呆症,以及减缓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最佳食物疗法。过去10年来,有一些研究集中在葡萄糖对脑部产生的影响上。早期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动物在被注射葡萄糖后,记忆力维持较久,人类在饮用葡萄糖液后,也证实记忆力有明显改进。

最近在美国召开的一次国际营养学会议上,科学家们指出,葡萄糖确实有改善脑部功能的作用,特别在改善记忆力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因为葡萄糖可增加乙酸胆碱的制造,当人们记忆力呈现衰退现象时,通常都是因为乙酸胆碱分泌量不足。

据凯普伦分析,土豆内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当土豆被搅拌成比较容易消化的泥状进入人体后,其中的葡萄糖成分仅需15分钟即可到达脑部。凯普伦教授还表示,大麦之所以对大脑有益是因为大麦属于碳水化合物,能提高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不过程度上要较食用土豆或饮用葡萄糖饮料来得慢。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计划在下一步实验中,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对脑部产生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

吃鸡蛋可提高记忆力

一个受过精的鸡蛋,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条件下,不需要从外界补充任何营养,就能孵出一只小鸡。可见,鸡蛋的营养是充足的。

鸡蛋是人人皆知的营养食品,被营养学家称为完全蛋白质的模式。据科学分析,鸡蛋所含14.7%的蛋白质中,主要为卵蛋白和卵球蛋白,包括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相近。鸡蛋蛋白质的人体吸收率为99.7%,而牛奶仅为85%,牛肝为77%,猪肉为74%,牛肉为69%。鸡蛋脂肪含量为11.6%,主要集中在蛋黄里,这种脂肪和牛奶一样,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鸡蛋脂肪中含多量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蛋黄素。卵磷脂被消化之后,可以释放出胆碱,胆碱进入血液,很快就会到达脑内。据国外报道,蛋黄含有卵磷脂,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最近研究指出,有节律地供给足够的营养胆碱,可以避免60岁左右的老人常患的记忆力衰退症,并对各年龄段的人的记忆力衰退均有改善作用。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第一组人年轻力壮、记忆力良好,第二组人年迈体衰记忆力较差。两组人在一段时间内都给予蛋黄等富含胆碱的食物。试验结果,第一组人依旧未变,第二组人的记忆力却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这个内容,我好像学过,可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这道题,老师是在课堂上讲过了的。可是,我记不起来怎样解了。”“这个单词,我是早已学过了。可是,我就是写不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

同一个内容,有的同学很快就记熟了,有的同学却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记下来。

同一个内容,有的同学经长年累月仍可如数家珍,有的同学却过三两天后就已如坐云雾。

同一个内容的回忆,有的同学可以不差毫厘,有的同学却错漏百出。

所有这些,告诉了人们,人的记忆力有着速度快慢的差别,有着保持久暂的差别,有着正确与否的差别,还有着强弱的差别。

然而,人的记忆力好坏,先天条件是发展的前提,后人的环境和教育,即从小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是决定的因素。

基于上述,父母从小就适当给孩子吃一些蛋,作为补充大脑的营养,这对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是有益的。

锻炼超强的记忆力

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意大利一所大学三名教授进行了这样的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位记忆中等的青年学生,让他每星期接受三至五天,每天一小时,背诵由三个数至四个数组成的数字训练。每次训练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前次所记的训练。就让他再增加一组数字。经过二十个月约二百三十小时的训练,他起初能熟记七个数,以后增加到八十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次练习时几乎能记住80%的新数字,使得他的记忆力能同一些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媲美。

可见,记忆力通过训练的确可以提高。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学者都通过各种疗法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马克思从少年时代开始,坚持不断地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有意识地锻炼记忆力;列夫·托尔斯泰也是采用背诵的方式锻炼记忆力。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每天早晨,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方面的东西,以增强记忆力。宋代词人李清照采用与丈夫比赛竞猜某典故出自某书的方式,在兴趣盎然的娱乐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记忆。

专门研究锻炼记忆力方法的美国学者布鲁诺·弗斯特说:“要具备一个可靠的记忆力,必须每天费一刻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做一套有计划的脑力练习,复杂的或简单的均可,只要能迫使你去动脑筋。”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力训练方法:

一、积极暗示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