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7:50:47

点击下载

作者:Jenny乔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

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作者:Jenny乔排版:skip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ISBN:9787201138671本书由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第一章 愿意改变,比改变更重要人生上半场多点认真,下半场才能活得轻松

人们常说,40岁是人生的一条分界线。人生的上半场结束了,下半场即将拉开帷幕。比赛刚开始的时候,各种战略战术先试试看,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不好用随时可以换。没想到,时间一晃来到了下半场,眼看着时间不多,才突然发现自己连对方的球门在哪儿都不知道。

于是,出现了中年危机。

社会学家做过一个调查,找了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让他们畅想自己40岁之后的生活。答案五花八门,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不靠谱。千万级的豪宅,躺着赚钱的工作,青春永驻的容颜和花不完的钱。

10年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回访。同样的问题,答案却成了这样:希望自己不要被公司开除,物价不要上涨,儿女孝顺,不要没事总往医院跑……

后劲不足好像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年纪越大,底气越不足。所以对生活的期待越来越低。想了也是白想,索性认命。

大表姐最瞧不上这种生活态度。每年春节的亲戚聚会上,当所有兄弟姐妹都在感叹,工资跟不上物价,运动跟不上长胖的时候,她总是骄傲地坐在一米开外的地方窃笑。奔四的她已然坐稳了销售总监的宝座,每年轻松完成任务。年末大家都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客户的时候,她则带着女儿悠闲地坐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咖啡店里。

这样的生活,没有人不羡慕吧。下半场还没开局,就已经锁定了胜局。

可是,谁也不知道,她的上半场是怎么过的。加班加点、低三下四,每天热脸贴着别人的冷屁股自然不必说,对自己的要求也一刻不放松。出去见客户,不能让自己形象太差,所以每天运动,坚持吃沙拉,生完小孩两个月不到就恢复了好身材。给娃喂奶的时候,桌上还放着书。

那时,她的很多女同事都劝她,反正已经结婚生子了,工作也稳定了,还这么拼命干什么。她没说话,心里却像明镜一样,一个人的前半生里藏着他后半生的样子。说得狠一点,人生其实只有前半场,你渴望的人生,期盼的幸福都在这一半的人生里。不是说不能后半程反败为胜,但如果你前半程没积累任何底气,你用什么发力?

上半场过得多懒散,下半场就有多凄惨。生活里的悲惨莫过于糊里糊涂过完前半生,再用后半生的时间后悔前半生的糊涂。好朋友曾经说过,命好不好,前半生拼爹妈,后半生靠自己。

研究显示:一个人80%的重要决定是在35岁以前做出的。这就意味着40岁之前,你的人生高度就已经被设定了。事业上,职业生涯的前十年决定了你未来的收入水平,也就决定了你在未来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能有多少安全感。

经常有人说,即使走错路也没什么可怕的,我们随时都有转变轨道的机会。但事实上,你不在前半场想好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到了后半场只会手忙脚乱。30岁不是一个全新的20岁,40岁也不是一个全新的30岁。有些时间是不可取代的。

而对于爱情,很多年轻人说:“我知道我的另一半对我不够好,但我还没想过结婚,我只是无聊、打发时间而已。”对于事业,他们说:二十多岁就是尝试,只要能在30岁的时候开始我的事业,这就足够了。”

可现实是,你到了30岁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能力,又发现身边那些看得上眼的异性早已有了另一半,所以你只好随便抓住一个此时出现的人,只是为了摆脱30岁还没结婚的闲言碎语。下半场的悲剧都是你在上半场埋下的伏笔。

趁早创始人王潇曾经说过:“女人最先衰老的从来不是容颜,而是那份不顾一切的闯劲。”她创立了“趁早”品牌,写了一本书叫《女人明白要趁早》。“趁早”,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不放弃、不认命的自律心态。你无法预见生活里会出现怎样的困境,但你可以让自己准备好随时面对困境的能力。

西塞罗在《论老年》中有一段话说得漂亮:“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

人生被一分为二,前半生不荒废,后半生才能不后悔。人们常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在乎谁跑得快,重要的是谁的耐力好。这句话不知道成了多少人年轻时荒废时光的借口。你不是前半程跑得慢,而是根本跑不快。前半程不肯继续努力,骗自己慢慢来不着急,后半程就只能用来弥补曾经的荒废。

生活不会自己变好,你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突然变得聪明又有能力。好的人生是越活越轻松的,因为成功的人生根本不需要一路狂奔,只要你上半场足够勤奋努力,下半场就会比别人过得更轻松。有质量的勤奋,才能成功得更快

天气越来越冷,我大部分时间都不运动了,偶尔去健身房跑跑步,几乎每次去都能看见一个姑娘,总是系着一条粉色发带。她的运动衣、紧身裤、训练鞋都很专业,一看就是健身房的常客。她喜欢做器械训练,很少见她跑步。有一次,我和她上同一节操课,不到20分钟,我和旁边的女孩都大汗淋漓。可那个姑娘却面不改色心不跳,我忍不住赞叹她体力真好。

每次我来的时候她就已经来了,我洗完澡离开的时候,她通常还在,听私教小哥说,她是一门心思要练马甲线,她练得很勤奋,几乎每天都来。

我想偷学几招,于是仔细观察了她几次,我才发现,原来她是来拍照的。推举两下,拍一张照。举几下哑铃,美图一下。而且几周下来,她划船器的磅数竟然没变过。

她让我想起上大学时的自己,没课的日子里早早地抱着电脑到图书馆,借了四五本厚厚的书,堆了满满一桌子,翻了两页,就忍不住打开网页开始乱翻,翻着翻着就发现了一部电视剧,抬头的时候已经快吃中午饭了。一天天,室友都感叹我怎么那么勤奋,结果我是最晚交论文的一个。

我悄悄问私教小哥她这么练有用吗,他无奈地摇摇头说,比那些来了两天就不来了的已经强多了。可能很多人觉得健身房的姑娘比上大学时假装读书的人好一点,毕竟运动这件事,做就比不做强。但真的如此吗?

和上大学时有大把的自由时间不同,大部分来这个健身房的人都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他们为了健身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是午休不吃饭就是下班不回家,把这些原本可以用来读书精进、陪恋人看电影、参加朋友聚会的时间花在运动上,如果这种勤奋不是敷衍,而是认真去锻炼,确实很值,反之就很难锻炼出效果来,还浪费宝贵的时间。时间对于一个人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样敷衍的代价也就越来越大了。

上班族里有两类人受人追捧,特别聪明的和特别勤奋的。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成不了第一类,所以只能选择当第二种人。所以,办公室里不乏忙忙碌碌的身影,甚至经常有人在办公室待到深更半夜,第二天顶着一双熊猫眼出现在同事们面前。刚开始,还有不少人感叹,这些人好努力呀。渐渐地,所有人都麻木了,因为没见他做多少工作。

有一次,老板开会的时候都忍不住问,真的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白天不是打电话聊天就是请同事喝咖啡,当然要加班工作。况且加班让你看起来那么勤奋,当办公室最后一个走的人会有一种虚假的满足感,每天告诉自己,我是最努力的一个。

这种心理上的舒适感,只是在浪费生命。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看似没你“拼命”又比你下班早的人,竟然比你走得更快更远。因为他们的工作很高效,又把省出的时间用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别人在进步,你却在消耗生命。

我很庆幸,自己遇上了这种好眼力的老板,不会按照下班时间早晚来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努力。他希望自己的手下是懂得管理时间的人。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身世背景、智商情商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有一样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那就是时间。所以运用时间的能力,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实力所在。重要的不是你用了多少时间去工作,而是能产生多少有价值的结果。

很多人都知道我喜欢读书写作,所以时不时就会有人来问我,读什么书好,怎么样能把文章写好,特别是自媒体的蓬勃发展,让每个人都向往那个漂亮的“10万+”。也有不少人发起了每天读书、写1000字的打卡活动。不过很多人还是抱怨,写了快10万字,还是没什么效果。

写作界有一句毒鸡汤:无论如何,先写10万字再说。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数字当成了衡量成果的标准。每天埋头写写写,却不关心自己写得到底怎么样。从来不把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也从不好好地研究好文章的结构要素。

也有些人,每年要看很多书,写年度总结的时候,长长的书单看着都很惊悚。不过晒出来的确很有成就感,总能得到无数的赞,可是,你随便挑出一本和他探讨一下,就会发现,他什么也不知道。没有读书笔记,没有摘抄,更没有自己的观点。

每一个天才都是勤奋的,但不是每一个勤奋的人都能成为天才。有些无效的努力只会让你浪费精力。

盲目的努力有一种离成功越来越近的假象。而这种假象会让你一事无成。因为,有一天那些看起来勤奋的时光会变成无法弥补的辜负。别说你努力,其实你什么也没做

最近,赵雷火了。我有个喜欢民谣多年的朋友,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赵雷在民谣界已经火了很久,只是很多人从来不知道而已。

和身边的朋友同事聊起赵雷的时候,很多人都只听过那首《成都》,就那么短短五分钟,就喜欢上了他,甚至有个五音不全的“音乐盲”说自己听得热泪盈眶。

最近看了赵雷早期的专访,当时他住在北京郊区一间简陋的小平房里,虽然清贫,但却坚守着音乐的梦想。如今的他站在舞台上抱着吉他唱歌的样子很酷,可是过去他却在地下通道卖唱。提起他在酒吧卖唱的经历,他有点沮丧,面对那些不懂音乐的买醉人,我能想象那种失望和无奈。

2010年,赵雷参加了《快乐男声》,进入全国20强,走进人们的视线,但还是惊鸿一瞥。自己做了一张唱片,发行了2000张,赔了十几万元,靠着朋友的帮助和过去攒下的钱,在自己那间小平房里继续创作。

2017年,他终于火了,大街小巷都是他的歌。

很多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多有才华,而是他让人们重新相信梦想原来不是胡思乱想。

前阵子一个读者跟我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写作,小时候作文还得过奖。听说很多人靠写作月入五位数,她觉得自己有点天分,所以跃跃欲试。写了几个月,给几个平台投了稿,却屡屡受挫。有的编辑没怎么看就秒回她:你试试别家吧。

她有点沮丧,跟我吐槽说:“身边那些努力工作的人都得到升迁的机会,那些有爱好的人都妥妥地成了斜杠青年,唯独我的努力,老天为何总看不见!”

我问她:“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写作?”

她说:“我平时上班很忙,下班还经常去参加朋友聚会,到家差不多9点钟。折腾一下差不多10点钟,然后我就开始写作了。”

我保守估计,不算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刷网页的时间,她每天最多能有两个小时用来写作。按照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不考虑天赋因素,她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你说自己很努力,但其实你什么也没做。你付出的那一点时间,只能叫作娱乐。

每次打开微信公众号平台,都能看到两行标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出现了自媒体,继而掀起了写作热潮。看着别人的文章出现在各种大号上,轻轻松松地接了一个又一个广告,你并不知道,他们花了多少时间磨炼自己的文字。“先写十万字再说”不是敷衍,而是他们的亲身体验。

有时候,话说得再天花乱坠,真相依旧是残酷的,没有一种成功是轻而易举的。

在赵雷的专访里,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他低调地说:“这个世界金子有很多。”

想来,喜欢唱民谣的人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志向高远,可是像赵雷这样的人却没有几个,更多的人不是为了生计另谋出路,就是为了成名随波逐流。

每个人都说自己想成功,想让世界看见自己,想过上买东西不用看价钱的日子。但你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有多想?

赵雷有一句话说得漂亮:“有些人可以唱歌,有些人必须唱歌。”

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那个叫作天命的东西,那个注定要让你为之奉献生命的东西,不会因为琐碎的生活而消失,它会不断地在你的心底涌现,直到有一刻你再也不能视而不见。如同贝壳中永远有大海的声音,因为这就是贝壳的天命。当你渴望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

我再说一个故事。

几年前,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听过某杂志签约作者的一节分享课,主题是写作技巧。他说话的口音很重,但讲课的内容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我去翻了翻他的文章,很好看,总能把深刻的道理说得诙谐幽默,特别接地气。

我一直好奇他怎么有那么多生动有趣的素材。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个民工。以前,家里很穷,为了让弟弟妹妹读书,中学没毕业的他来北京打工赚钱。不过他一直喜欢读书写字。白天和工友聊天的时候收集故事的素材,晚上工友们呼呼大睡的时候,他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写作。直到一次机缘巧合,在读书会上遇见了一个图书编辑。

年初,很多人都会给自己规划各种大大小小的目标和愿景,但苦了、累了或者没热情了,就统统抛到脑后,把梦想熬成了空想。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就必须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厨神是怎样炼成的?他的徒弟这样说:“你没学会拧毛巾,不可能碰鱼。然后你要学会用刀,过了十年之后,师父会教你煎蛋。我以为自己没问题,但真的开始煎蛋时却一直搞砸。三四个月里,我做了二百多个失败品。当我终于做出合格品时,二郎说,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于是,我高兴得哭了。”

人们只看到最低3万日元的一顿寿司,却不知道这背后厨神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在这一点上,老天很公平。努力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有人说,赵雷的成功只是因为他运气好,遇上了好机会和懂得欣赏他的人。但他的这种运气都是自己修来的。在那些风餐露宿的日子里,他有无数个放弃的理由,谁也不会责怪他没有坚持下去。但是他没有,所以这颗金子才有了今天发光的机会。而很多人的失败是因为命运还没下结论,他们自己就放弃了自己。

你不成功,不是命不好,而是你并没有拼尽全力。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种,勤奋是最靠谱的一条。你现在偷懒,将来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前两天,在公司的休息室听见两个姑娘聊天,其中一个说起要不要去读个在职管理类课程,她最近刚升了职,工作一下子变得特别难搞,以前自己干活儿,把事儿干好就行。现在带团队,才发现管人可比管事难多了。就想学点管理。

她平时晚上或者周末上课,也不影响上班。虽然学费贵得要死,她得加班加点地干,争取多拿点奖金才行,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觉得这课应该上。看得出来,她是个上进的姑娘。

这时,坐在对面的另一个姑娘却笑呵呵地说:“我教你啊。给我一半的钱就行。”说完,巴拉巴拉地给她推荐了一堆书,还一本一本地给她讲先读哪几本,后读哪几本。

原来,这姑娘上大学的时候就修过一个经管的双学位。那时的她也一定没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当年的那一点勤奋,今天竟然变得这么值钱。

想想头一个姑娘,起初我觉得她很拼、很努力,舍得花钱买知识。可仔细一想,书到用时方恨少,所谓勤奋,不过是用拼了命赚来的钱,为自己当初偷的懒买单。知识这东西,越晚学,越贵。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前行。半路上,忽然有一个人停下来,说:如果十字架能短一点,我就能更舒服地背着它。于是,他自己把十字架砍掉了一截,果然走起路来,轻松了很多。

没过多久,他又觉得沉了,于是又停下来砍掉了一截。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砍,看着周围背着沉重十字架的人,他心里窃喜,还毫不费力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直到他的面前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鸿沟,没有路,也没有桥,只有踩在十字架上才能过去。

所有人都用自己背了很久的又大又重的十字架跨过了鸿沟,只有他的十字架被砍得太短了,无法通过。人生就是这样,不走到绝路,不会知道自己过去受的苦多值钱。

这个故事如果放在今天,可能还有另一个解法:花钱。就像爬山,你历尽艰辛爬到山顶,要花四五倍的价钱买一瓶和山下一模一样的矿泉水,中间的那点差价就是你不想背着一瓶水爬山的懒。不是没远见,不需要的时候,谁也看不见未来的需要,只有那些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才能预见到,未来的某一天,有些东西会很值钱。《哈佛凌晨四点半》里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今天你瞌睡流下的口水,将成为明天流出的眼泪。”

想想确实如此,今天的我们,所谓的拼命努力,不过是在还过去偷懒欠下的债。

过去,图书馆里有那么多免费的书,我们视而不见,今天,却愿意花几千块买书喊着要勤奋;过去,学校操场上有那么好的空气和专业跑道,我们无比嫌弃,今天,却开着小轿车,花几千元钱去健身房发誓要努力。过去免费的,今天都很贵。单凭这一点觉悟上的差距,你就得乖乖交学费。努力要趁早,因为物价涨得太快。

很多人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可是,和懒人比起来,女人和孩子绝对是不值一提的小客户。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懒人养活的。不想出门,可以叫外卖。不想做家务,可以请小时工。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是懒人必备,剥好的蔬菜、切好的水果、腌好的肉。现在人们习惯了花钱买时间,觉得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

可是想想,是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偷懒交给别人做呢?显然不是。有些懒就像欠债,利息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一辈子都还不起。

邻居家有个大姐,夫妻俩都是名校毕业,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俨然一对人生赢家。唯一的苦恼就是今年上高二的孩子,不好好读书,沉迷游戏。眼看着明年就要高考了,大姐想尽各种办法,给孩子找家教,每天一放学就看着他,甚至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到专门的戒瘾学校,可还是一点用都没有。

妈妈每次说起这位大姐就各种感叹,教育孩子要是花钱那么简单,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不想当父母了。

心理学研究早就告诉我们:孩子并不是一辈子都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有一些阶段,父母的缺位是孩子一辈子都无法痊愈的伤,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认识自我、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父母这根拐杖。

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八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又会给下一个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某个阶段的发展,就会形成或轻或重的人格障碍。

回想一下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我几乎没见过他和父母走在一起,永远是爷爷奶奶或者家里的保姆牵着他的手。

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总有诸多烦恼,为什么花钱给孩子买了那么多玩具,他们却总是吵着嚷着还要更多。为什么花钱给孩子请了那么好的老师,去了那么贵的学校,他们却还是不长进、不成才,存在“妈宝”“啃老”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到头来,拼命赚来的钱都替熊孩子还了债。

世上最贵的偷懒莫过于忽略了子女。即使是为了赚钱,也绝对是一笔亏本生意。只会刷钱养孩子的父母,最后都输得一个比一个惨。其实,养孩子一点都不贵,只不过你不愿意花心思的懒散让教育这件事变得异常艰难。

说这么多,不是想让你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更不是说不能花钱买时间,而是让你明白,有时候,花钱只是为了掩盖你的懒散。可是,该你受的罪,一点也不会少。你以为躲过的苦,不过是越背越多的债。

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到头来,你拼命赚来的钱,都赔给了自己的懒。有些加班就是年轻人该吃的苦

1

几年前,有位朋友辞掉工作自己创业,自从身份和角色转换之后,我便经常听他念叨,老板难当啊。

而我早给他打过预防针了。

过去,老板和员工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只要你有钱,总有人给你干活儿。可现如今,年轻人在择业的时候除了看工资,还得看看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等,说得直白点,不仅得赚钱,还得舒服地赚。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前年帮公司去做校园招聘的时候,一提起“966工作制”,99%的人都掩饰不住惊讶和惋惜,公司再好,加班我不干。有人说,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没有一份值得干8小时以上的工作。

后来,公司为了招人,不得不改了制度,变成灵活工时,你想“966工作制”,那就给加班费。你想“965工作制”,你就休双休。这一改不要紧,很快就看出了人与人的差距。

就拿我们部门去年新来的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妥妥地变成了老板的眼中钉。这个男孩名校毕业,能力超强,脑子活,还特别会聊,同事们都喜欢他,每次听老板提起他,都是赞赏,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好苗子。

可没想到,自从周六变成了休息日,你就再也别想找到人,无论提前多长时间通知他加班,都是一句:“我家里有事。”整个周末,办公室的人都忙成狗,他却潇洒地去吃了大餐、看了电影,成了整个部门生活品质最高的人。

结果可想而知,升职加薪是别想了,老板从不对他委以重任,各部门一提他就头大,所有的合作都默默地绕开他,最近一年多,公司的大项目不断,却没有一个和他有关。

他经常问我,为什么大家都不重视他,好项目从来不带着他。我只能无可奈何地回答:“因为每个项目都不能保证不加班。”

于是,他不说话了。

2

花样年华,谁愿意把大好青春埋没在格子间?可是,人生里,每一年的意义都不一样。30岁不是另一个20岁,头十年没做的事,后十年可能根本没机会弥补。看看身边那些30多岁才焦虑的人,多半是二十几岁不努力的结果。

平凡如你我,没有雄厚的家底,没有过人的天赋,唯一能拼的就是那么一点咬牙坚持和不懈努力的劲头,而这些常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的确,有些加班是装模作样,但更多的人是真心诚意地想多学东西,承担更多的责任,给自己搏一个出彩的未来。而那些年轻时只想好好生活的人,过着过着,生活就没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奴性”。大家都说,加班是最无用的勤奋,它要么说明公司的人员配备不合理,要么说明你的能力欠缺。如果是前者,你得赶紧走人;如果是后者,那只能说明你无能。

于是,有人傻傻地听了,换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发现没有一个地方新人不用加班。

年初,我辞职的时候,和前老板聊了很久职场生存之道。我从大学毕业就跟着他,整整八年。分别时,他给了一个让我特别骄傲的评语:过去这八年,够你用到退休了。

是不是真的够,我不知道。但在他的推荐下,我找了一个从不加班又薪资丰厚的好工作。

其实,这一点都是他教我的。他可能已经不记得了,我入职第一天,他跟我说的一句话:30岁前不拼命和30岁还在拼命的人,都是一样失败的。

他就是这样,用10年的勤奋努力换来后半生的屹立不倒。行业里的人一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再也没有人能让他加班,都是他挑谁来当客户。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每年不用拼死拼活地干,也能保持高品质的生活。

公司的年轻人经常好奇地问:为什么老板每天打打球、喝喝茶,躺着都能赚钱?每到这时,老人们就会说,你不知道他过去有多苦。

听他的老朋友说,过去他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别人吃饭聚餐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默默地翻过去的旧档案,电话24小时待命,加班加点的工作总是他先上。

年轻时没吃过苦的人,年老了多半会受罪。没有一种成功来得容易,你只是不知道那些优秀的人背后吃了多少苦而已。

今天的苦日子都是为了明天的好日子,懂得这个道理需要点眼光和格局。

3

稻盛和夫曾经说:“只有极度认真工作,才能扭转人生。”他的人生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很多人都知道,今天的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信,这两家公司都成功闯入世界五百强。他78岁接手垮掉的日航,一年后扭亏为盈。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第一份工作有多苦。

大学毕业,他就来到了濒临倒闭的松风工业。发不出工资是家常便饭。一起入职的大学生,陆续有人离开,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说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于是,他决定先埋头工作,甚至把锅碗瓢盆都搬进实验室。

众所周知,他后来成功了,这个25岁不到的年轻人成功研制出顶尖的陶瓷材料。在形容自己的工作时,他用了两个字:极致。没人知道这两个字背后有多少不眠不休的工作夜。稻盛和夫说,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然而有几个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能做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呢?十年后,有人依旧在厌恶的工作中挣扎,而有人却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拉开距离的正是那些谁都不喜欢的工作。

曾经有个90后姑娘问我,公司里所有人都讨厌加班,6点钟就纷纷往外走,每次有人见她不走,都冷嘲热讽,说她假装勤奋。可是,她真的想多学点东西,想把工作再认真检查一遍。

我告诉她一句话:“努力从来不丢人。不想努力工作的人,永远觉得努力没用。他们总相信,人生有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却从来不相信,一个人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在职场随心所欲。”

混迹职场,有能力远远不够,你的工作态度才是真正的招牌。有能力没态度的人尚且不能幸存,更何况,年轻的时候,你懂得比别人少,做得比别人慢,还理直气壮地踩着点下班,多一分力都不出,怎么可能不吃亏。

我一直觉得,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头几年是最好的升值期。那时候,学东西最快,犯错又最容易被原谅。唯一的代价就是你要多受点累。并不是所有加班都毫无价值,有些加班就是年轻人该吃的苦。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只不过那些成功了的人从来不向你诉苦。

你在办公室披荆斩棘,还是在家“葛优瘫”,决定了你以后的人生。如果你不想以后无路可走,那么现在就要拼尽全力。时间不是用来逃避的,你不能坐等自己变好

过年回谁家,让不少夫妻或恋人犯难。

在一档调解节目中,来了一对小夫妻,他们前年才结婚,妻子铁了心要和丈夫离婚,起因是为两人新婚第一年的除夕在谁老家过产生分歧。

新婚第一年,照理说都在男方家过。可妻子却突然提出,去年因为工作没回家过年,今年想先回她家过,反正是每家过一年,谁先谁后也无所谓。

可思想保守的婆婆不愿意,让儿子去跟儿媳说留在北京过年。男人稍微试探了一下妻子,就被挡了回来。

丈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媳妇和亲妈,所以干脆假装工作很忙,下班不是躲在公司打游戏,就是约朋友出去喝酒聊天。

眼看着回乡机票快没了,老婆天天催着他买票,他只好敷衍说工作忙,不知道哪天才能放假。

临近除夕,他又以工作为由,不能离开北京,让妻子一个人回了娘家。转过脸来,又跟妈妈说,媳妇娘家有特殊情况。

这对夫妻来调解的原因本是婆媳矛盾,说着说着,各种矛头都指向了这个男人。

直到录制节目这天,媳妇才知道婆婆对她的不满是从年除夕没有回家开始的,而婆婆也才知道,儿子压根儿没把自己的意思跟媳妇说。

嘉宾中一个婚恋专家精辟地总结了这种状况:婆媳关系,是每个已婚男人会遇到的课题。但很多恶劣的婆媳关系,都是男人制造的问题。

解决意见分歧的方法有千万种,这个男人偏偏选了最笨的一种:逃避。

婆媳恍然大悟,男人不是第一次这种态度了,遇见麻烦的事,他把头一埋,坐等雨过天晴。男人说自己无力解决。可谁都看得出来,他其实什么也没做。所以在母亲和妻子关系转差之后,他依旧保持着不面对、不处理、不负责的心态,任凭她们大吵大闹,彼此伤害,最终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他真的挺傻的,以为时间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却不知道时间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简单粗暴的。

每一个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何时解决、谁来解决,结局却差别很大。事情往往等到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就很难解决。

简单来说,你不能坐等生活自己变好。

一个女友说,以前她也是以躲避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别人意见不合的时候,大多会表面赞同,私下里依旧我行我素。解决不了的问题只好“冷处理”。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冷掉的不只是问题,还有人心。每次和男友吵架的时候,她都躲起来,直到问题堆积如山,压垮了彼此对未来的信心。

一段失败的恋情让她有了这样的心得,也算是一种人生收获。

很多不欢而散的感情都是从一些鸡毛蒜皮的争吵开始的,比如两个人在一起怎么花钱,对方的哪些举动让你不满。那些本来应该谈妥的事,你却总跟自己说,时间久了就会好。可结局往往是爱情被放凉了。

很多人说,不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做选择,所以“冷处理”被当作一种成熟的处事方式。但别忘了,冷处理的本质还是处理,而不是放任不理。

我常觉得,时间喜欢捉弄人类,告诉你男人年轻的时候三心二意,年纪大了就会安心在家;告诉你现在没有人追不要紧,总有一天他会来的。可是,结果呢?渣男一大把,男神也没有来。

说实话,我一直不懂为什么有人如此笃定地相信时间,却从不问,它是不是只是让你安心,供你逃避。说真的,你不发力,时间也无能为力。

生活里的苦大多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前两天,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聊起工作上的不顺心。她感觉公司运营问题很大,老板一言堂,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很多事情压着无法进行,总是给她一些新想法,熬了几个通宵做出来的方案又被无限期搁置。

因为这件事,公司的人走了一拨又一拨。我劝她,这种公司没什么前途,还是想想换工作的事。她说,再等等,听说股东们对老板也不满意,很可能会换掉老板,也没准他哪天突然转变了,到时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我在心里默默地呵呵,因为去年,她跟我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止损,才是一个人的终极能力,而很多大好时光却被荒废在了“坐以待毙”这四个字上,并不是每一种努力都有用,你要先选择一条对的路才行。

美国大选时,听一个在美国读物理学PHD的朋友讲起美国学术界对特朗普上台之后的失落和绝望,不少人说美国要因此倒退几十年。她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事,他们学校很多老师都是学术界的牛人,从大选开始,她周围就充斥着对特朗普的不屑和反对。

最终,这些人都没有投票。据说,有些人是不屑投票,有些人是过于盲目地相信美国人民不会选出这样的总统。可结果,生活又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有些事,并不是做与不做这么简单,而是选择背后隐藏着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选择主动面对生活,未必会给你带来一个多么美妙的结果,但过程里,你是否尽过力,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却是全然不同的。《少有人走的路》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重温。我喜欢作者的坦诚,他没有告诉读者疗伤秘方,而是强调在心智成熟之路上你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说:“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这些年,我遇见过一些受到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困扰的人,他们都说自己走过最大的弯路就是相信时间会让他们好转。

有人说自己难过的时候会躲起来,有时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有时干脆睡一整天。直到有一天,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现在的样子了,然后得到一种领悟:最终能让生活好起来的还是你自己。

于是,他们学会悲伤难过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沉迷的期限。时钟响起那一刻,把旧生活抛诸脑后。

不是时间让你遗忘了一个人,也不是时间让你忘了曾经的伤,而是你自己愿意好起来。讲真的,如果你不愿意面对今天,一定无法在明天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些把兴趣当事业的人,同样要吃苦

25岁以前,我觉得自己是个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人,一直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上班第一天,上司就跟我说了一句话:“不要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工作需要理智,生活需要激情。”

我觉得很对。

25岁以后,习惯了工作时工作,生活时生活,带着两张面孔过日子。如同前辈们所说的,这样磨炼了几年,理性掌控了大部分时间之后,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生活却越来越缺少激情。

但后来,还是为了工作牺牲了生活。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认为这就是人生原本的样子,始终觉得书里那些追寻自我的励志故事陌生而遥远,而平凡如我们大多只能接受生活的无奈。

然而,总有一些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却做出和我们不同的选择。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观察,他们到底过得怎么样?

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是南方姑娘,小巧玲珑。她只有一个爱好,看日剧,近乎痴迷。有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抱着电脑不撒手,三餐也都是让室友给她打包回来吃。除了上课,她几乎不出门。

从她那里,我才第一次知道有个很火的日本明星叫山下智久。那时候,我们经常在图书馆里看书,回到宿舍聊不了几句她就嫌我们打扰她看剧了。直到有一天同学们相约去日本玩的时候,才发现,她早已可以流利地用日语对话了。

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一件事情突然感兴趣,然后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痴迷地学习。

我也是经常如此。在痴迷《来自星星的你》的日子里,整整等了一个月才等到了韩语培训机构的座位,那时候,想着时不时在路上秀几句韩语很酷,看韩国《running man》(跑男)真人秀节目不用字幕也很酷,带朋友去韩国不用导游更酷。结果上完课后一个星期就全忘了。

兴趣就像精神出轨,带来激情,却始终无法支撑生活。

不过我这个室友不觉得,大学毕业她去了日本留学,几年后回国去了一家日本公司,现在新东方教日语,业余时间做兼职翻译。年少时的兴趣俨然成了她的事业。

几年前,我想辞职创业和朋友开一间咖啡馆的时候,所有人都支持,唯独她反对。

她跟我说:“千万别把兴趣当成事业。”

我很惊讶,因为她是我认识的人里最不可能这么说的人。

她说:“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我吃了很多苦,住在一个又小又贵的房子里,但我心里总想着混不下去了,可以回家。可是看看那些家在日本的人,他们能逃去哪里?这就是把兴趣当事业的结果。”

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你有一条退路:我不喜欢。但如果你喜欢的事还做不好,你要怎么向自己交代呢?这大概就是阻碍很多人的原因,所以我们还在做着没兴趣的工作,因为害怕无路可退。

每次见到那些爱着自己事业的人,我都会问他们,把兴趣当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大多数的答案是:累和爽。

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坚定地以兴趣为生的人,其实都有点自虐倾向,按照我妈的说法,就是放着舒服的日子不过,非要自己找罪受。但他们就是对这种生活上瘾,因为爽。

兴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续航能力。即使跌落谷底,也能迅速地触底反弹,因为有梦想,有热爱。就像一个爱折腾的朋友经常说的,人也需要把自己逼上死胡同,才知道原来自己还会翻墙。他们并非比我们勇敢,只是根本无法掩藏。

就像《分歧者》里的女主角,一个简单的测试,就会让你暴露无遗。生活里的测试太多,有些人根本无法顺利通过。所以,我们可以忍耐地生活,他们不能。我们觉得艰难的决定,是他们最平常的选择。

我曾经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遇到一个化妆师。她说,最初选择化妆师这个职业是因为自己特别爱美,每天至少折腾一个小时才能出门,总是被家人冷嘲热讽,后来干脆去做了化妆师。她以前在电视台上过几天班,朝九晚五,帮主持人和嘉宾化妆。有一天,突然看见摄像机里冷冰冰的脸,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她说她的化妆包喜欢鲜活的笑容。

最终,她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几乎每个休息日都游走在北京各大酒店的宴会厅。家人最悠闲的时候,她却忙着工作。

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初心。

初心,这个词已经不太有人提及了。我参加的每次创业分享会,大家问得最多的是,把兴趣当职业能赚钱吗?辞职了,我要怎么养活自己?我们把“兴趣是否可以当作事业”这个问题,变成了衡量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生存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事实上,财富和意义从来不是天平的两端,那不过自己吓唬自己。

把兴趣当事业最大的阻力是怀疑和恐惧所带来的内耗。有人说,把兴趣当作事业的人,选择了对他们生命有意义的事情而放弃了功利的世界。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做什么都一样优秀。所以,他们根本无须衡量,也没有什么需要放下。成功其实根本无关乎兴趣,而在于能力。当他们说没什么可担心的时候,不是打算放弃一切,恰恰相反,是知道自己可以创造一切。

有人或许会反驳,那些为了理想过着一穷二白生活的人又怎么说,其实他们真的未必比你过得差。你的山珍海味或许对他们而言就是味同嚼蜡。这个问题并非世俗生活好与不好,而是你的生活能否给你适当的养料。

有一个朋友经常跟我说,不能把兴趣当事业,否则事业没了,兴趣也没了。我笑了笑,以前,我会照单全收,现在我却觉得不过是不肯试一试的借口。阻碍事业的永远不是兴趣,而是你这个人。

那些把兴趣当作事业的人一定没你想象中过得那么好,在没有退路的坚持里,他们要吃更多的苦。他们也一定比你想象中过得好,那些你没有机会品尝的激情与甜蜜,足够他们炫耀一辈子。努力是一种行动,知足是一种心态

姥姥打电话来说,胖姨一家最近吵翻天了,原本相安无事的一家人,因为一座老宅拆迁,竟然大打出手,派出所都去了几次。

胖姨是我妈的小学同学,也是认识了几十年的老邻居。过去,他们和我们家住在同一条胡同里。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一家人都很亲和友善。没想到竟然也会为了房子吵成这样。

妈妈说都是穷闹的。

以前,大家虽然过得不富裕,但是有吃有喝有地方住,就觉得挺满足的。和周围人一比,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可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偏偏这几家的儿子年纪相仿,都等着房子结婚。一想到一辈子不能给孩子挣得一套房子,父母就愧疚得抬不起头。连胖姨这种与世无争的人,都陷入一场场口水战。

胖姨家的几个兄弟姐妹都是工薪阶层,每个月几千元钱的工资,在北京买房,想也不敢想。只好指望着自己父母的老宅。

这座老宅本来就不大,拆迁之后,也只能分得一套两居室,可胖姨家有五个孩子,怎么分都分不均。不可能住在一起,谁又都没钱买下来。找了居委会、律师、法院,调解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在电视上出现。说实在的,一个穷字,解释不通。一无所有的时候,相安无事。天降横财,却有无穷无尽的争吵。

我问我妈:“如果没有房子,胖姨的儿子就不结婚了?”

我妈无可奈何地说:“租房子结婚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吧!”

我突然想起前阵子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帖子,是一个姑娘的自白,题目是希望每一个姑娘都相信,那个对的人一定会来。她和老公在北京租了一间小平房,买了一床新被子,贴了几个喜字,就算结婚了。

过去,她老公喜欢泡网吧、打游戏,无聊的时候就和朋友去喝酒聊天,工作也是三心二意,没什么上进心。两个人认识之后,他每天加班加点地工作,周末一有时间就给她做饭。在外人眼里,这两个北漂小青年的日子只能用凄惨来形容,房子、车子和存款,一样都没有。但是,他们就是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

世上没有结不了的婚,只有不够多的爱。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一个人过得好不好,无关乎足与不足,而关乎知与不知。

你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你的生活。

当你嫌弃自己工作累赚钱少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苦苦地走在找工作的路上。

当你嫌弃父母唠叨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渴望每天回家可以吃到妈妈的饭。

当你嫌弃孩子麻烦牵绊多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为下一代的缺失而烦恼。

有一种人拥有得再多,日子也不会过得好,因为他们根本看不见自己拥有了什么,总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好胜心强,一路追逐,却没有一天过得舒坦。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满足感来自‘无条件积极关注’,也就是即使行为不够理想,一个人仍然可以感觉到受到理解和关怀。这样的人时刻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对于外界也没有病态的防御,如此才能无拘无束地发展自身的潜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知足常乐,常被误解为懒散懈怠。但是,真正对生活满足的人,他们从来不会缺少前行的动力,相反因为明白当下生活的宝贵,他们的步伐才更坚定,也更持久。像微博里的那个姑娘说,每当想起有爱人,她就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

当你能够看见自己拥有的东西,你会开始对生活感激,而感激会让一个人学会分享,分享越多,得到越多。不是让你变成无欲无求的隐士,把自己拥有的东西拱手相让,而是教你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

未来的世界里,共赢必定大于争夺,不懂知足的人,路只会越来越窄。

朗达·拜恩在《力量》中提到她一直推崇的吸引力法则:无论你给出什么,都一定会收回来。吸引力法则就像一台复印机,无论你放进去的文件内容是什么,它都可以完全复制,然后你会拿到一模一样的复印本。

这些听起来玄而又玄的理论,却是很多人早已明白的道理。

很多年前,公司的一个前辈曾经跟我说过,人生是一场长跑,节奏比速度重要。真正成功的人生是努力却不费力的。

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别人要求低一点。

生活里总有一些人,不费力地生活着,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勤奋,却没有患得患失的焦虑和煎熬。他们的成功是一场场顺势而为,不锋利、不张扬,却总能得到生活的眷顾,并不是他们真的得到的多,而是他们眼中自己拥有的东西比我们多。

老天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人可以拥有一切,长得好看的没有钱,有钱的没情商,有情商的又太丑。

所以,最终你过得好不好,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里的这些“优越”与“不足”。《小王子》里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但人们往往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蒙蔽了双眼。房子比家重要,存款比相爱重要。

你买一栋房子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个家,你在意存款无非是想留住他。锦衣玉食是锦上添花,知足常乐才是雪中送炭。

无论你多么有钱、多么成功,这条奋斗之路的终点都是幸福快乐。而最终让你感到幸福快乐的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能感觉到自己拥有多少。

努力是一种行动,知足是一种心态,好的人生,两者缺一不可。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勤奋

前段时间,看了Ins上一篇关于抖森(Tom Hiddleston)的推送文章,只看了一半就果断“路转粉”。

此前,我也不认识抖森,对这张脸唯一的印象就是雷神的弟弟大反派洛基,当年看那部电影还是冲着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去的。可翻开抖森的履历,只说三条,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会七国语言,英、法、西、俄、意、拉丁和希腊语。放弃牛津去读剑桥是因为和父母吵架,想离他们远一点。《雷神》试镜时,为了得到雷神一角,抖森特意增重20斤。结果试镜之后,被告知要演洛基,他又默默地减掉了这20斤。

每一句轻描淡写的描述,都是很多人一生都可能无法达到的高度。继阿米尔·汗、彭于晏之后,又一位男神印证了那句老话:优秀是一种习惯。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明明已经百里挑一,还觉得基数太小。明明已经出类拔萃,还觉得不够好。每天像缺钱一样勤奋,像欠债一样努力。每每遇上这样的人,我都会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

有个外国朋友,80后,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五年前来北京工作,哈佛、耶鲁、剑桥都念了一遍,美国、英国以及中国香港的律师执照,中文说得一流,年初刚刚跳槽到了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成了最年轻的合伙人,年薪百万。

妥妥的一个人生赢家。可前天,他居然跟我说,最近在看司法考试的教材,打算好好研究一下中国法律。旁边的几个律师朋友都感到了威胁,饭碗抢到家门口了。

他刚来中国不久后,就开始学中文。日常交流没问题了,他还不死心,非要学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民俗,经常把我问得一愣一愣的,比如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没有猫?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不叫吹羊?

跟他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是个假的中国人。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越学越觉得自己懂得少。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经问过他:“老师,你学识渊博,知道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还经常怀疑自己的答案呢?”

芝诺回答说:“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圆圈内是已知的,你知道得越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于是,你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因此,虽然我知道得比你们多,但不知道的东西也比你们多。”

曾经听过一个资深投资人的讲座,他洋洋洒洒说了三个小时的成功经验,却用了这样一句话结尾:“做投资的时间越长,越不敢投。”

大概因为这样,巴菲特才会只买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公司的股票,甚至反对炒股。他曾经说:“有时候我太过谨慎,但我宁可有一百倍的谨慎,也不想有1%的不小心。我不是靠炒股,成为世界首富的。”

越优秀的人,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于是,步履踌躇、心生敬畏成了一种自然反应,但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不想停下探求的脚步。相反,平庸的人却经常一知半解,就觉得天下无敌。

傅盛在认知三部曲中提到,人有四种认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95%的人都处在第一层。

然而,是不是自知无知,正是优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区别。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所以,当我们问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努力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应该问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再努力了?

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恰恰是无知的开始。

有时候,小有成就比一事无成更可怕。

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90后的小镇姑娘,从小喜欢读书写作,从上高中起就开始陆陆续续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后来又开始写公众号、出书,很快小有名气,赚了点钱。有一家公司邀请这个姑娘加入,给了她丰厚的薪水。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考,去了这家公司。

我不知道,这个姑娘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这些年,社会一直在争论,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说没用的人,总能举出很多例子,证明不上大学也能成功。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从爱因斯坦到爱迪生,社会这所大学好像更能培养出所谓成功的人。

可讽刺的是,那些没有读过书却成功了的人却比任何人都重视教育。见识越多的人,越能看见差距,也就越明白读书的重要。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周国平对这段话的解读,我特别赞同,他说:“你三日不读书,就会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

这就是他所说的“读书的癖好”,读书为什么能成为一些人的基本需要?大概就是因为这种自愧不如的感觉吧。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样能成为一个努力的人。我会反问他们,对于不努力,你的感受是什么?

他们通常会说,没感觉。

我想,这就是差距吧。真正优秀的人,是停不下来的,因为内心深处有一种对无知的恐慌。对于知识,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学得不够。

Richard St.John在《成功是一趟持续的旅程》中曾说过:“成功是一个由热情、工作、专注、推进、灵感、提高、服务和坚持组成的循环,我们一圈一圈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而不是一条从A到B的直线。”

可是,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是40岁在吃30岁的老本,30岁吃20岁的老本。

我不是说,人必须勇往直前,一次次地勇攀高峰。而是说,人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和一种谦卑的心态,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

笛卡儿曾说过:“没有知识的人总爱议论别人的无知,知识丰富的人却时时发现自己的无知。”

所以,为什么越优秀的人反而越勤奋?

答案或许很简单,他们比我们看得见更多值得努力的东西。  第二章 适当妥协,未尝不可当你无力拒绝时,要学会适当妥协

前些日子,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小高四处托人帮忙给他在北京找工作。他学历不高,所以也不挑,只要稳定一点,能在北京落脚就好。于是,我爸爸就介绍他去了一家朋友的公司当司机。

司机这份工作不容易,考验人的忍耐力,不仅上下班没准点、随叫随到,还经常因为等人吃不上饭。我严重怀疑这个90后能不能坚持得住。

没几天,爸爸的朋友果然就来找他吐槽这个小朋友。平时干得挺不错,认真卖力,可是每天6点钟之后再想让他接人就比登天还难,更不要说周末。他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推三阻四,不是在很远的地方赶不过去,就是身体不舒服,开不了车。

老板找小高谈了一次话,小高直言不讳地跟老板说:“我觉得生活和工作一样重要,工作的时候一定会认真努力,但是下班时间希望能自己支配。”

听完这段话,老板快晕过去了。孩子说得没错,无论从公司还是个人角度来说,你都不能让一个员工总是加班加点地干,但是您也得想想自己有什么说“不”的资本吧。

如果不是碍于爸爸的面子,这位老板可能早就把他辞退了。我爸只好找亲戚去跟小高进行了一番恳谈。没过多久,小高就辞职了。

这件事让我想起去年春季之前找小时工的一段经历。

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间,除旧迎新,所以小时工特别难请。我联系了好几家家政服务公司,经常占线,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一个说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我急忙约了最近的一个周末的时间。

到了那天,不到8点钟,就接到一个小姑娘的电话,她跟我说当天的活儿排得太满了,可能会晚点到,怕我等太久所以提前打电话。后来,到了下午快1点钟的时候,终于从窗户里看到一个骑着电动车飞奔的女孩。

进屋之后,她熟练地套上鞋套,二话不说就开始干活。我在旁边闲着无聊给她打打下手,她总是推开我说自己可以一个人来。这个姑娘长得清秀白净,如果不看那双粗糙的手,你根本想象不到她是个小时工。

后来,我们闲聊起来,她才告诉我,她是跟着同乡一起来北京打工的,来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会给人擦地刷马桶。第一天上班她就干了十几个小时的活。她以为那只是一次突发情况,没想到,整整一个月,每天都这么累,她也一天都没休息。

我问她,怎么没想过回老家。

她笑了笑说,最初的那一个月,她每天都想给爸妈打电话说自己待不下去了想回家,可是看着这么繁华的北京,她又不想回那个穷山村。她一直被现实和理想拉扯着。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了同在家政公司上班的一位大姐。大姐是这家公司的金牌月嫂,月收入轻松过万,预约她的人至少要排三个月。

据说,她有营养师证,上过心理学培训班,还经常受邀给人培训。闲谈之间,她知道大姐原来也做了很多年小时工,花了很多年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她刚工作那几年,所有打扫厨房、厕所的脏活累活儿、加班熬夜的急活儿、伺候挑剔客户的难活儿,都是她的。

可如今,排着队等她的人,她可以随便挑。一年里,想休几天休几天,想什么时候放假就什么时候放假。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因为外面还有一大堆公司排着队等她去。

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在妥协。明明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还是无法拒绝老板大半夜打来的电话;明明下定决心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陪伴家人,还是无法拒绝临时出差的要求。

这些简单又合理的诉求如此难以启齿,不是你习惯了妥协,而是心里清楚,拒绝的结果自己承受不起,或者说没那么大的底气任性。想来想去,还是硬着头皮同意,没有筹码的时候,你赢不了任何一场谈判。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书籍和文章谈起爱自己这个问题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爱自己就要坚持自我,不轻易妥协。过去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遇见了越来越多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人之后,我发现,我们对于“爱自己”的认识太过狭隘了。

上个月,我收到一个姑娘的来信,她说自己自从入职之后就一直受委屈,事事迁就别人,却从来没有人感谢她的付出。所以,她决定要做出一些改变,不要轻易地妥协,划定自己的界限,拒绝她不喜欢的要求。可是,不到一周的时间,她就把公司里的大部分同事都得罪了,连老板都找她谈话了。

她问我:“为什么我不妥协了,日子反而变得更糟糕了?”

所以说,说话说一半是很可怕的。那些告诉你,不要妥协、坚持自己的人,都有不妥协的资本。可是你呢?只听到了结论,却没听见条件。生活里,有些事,你当然要坚持自己的准则,但也有很多事,你要学会低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身边流行着一种风格,打着特立独行的招牌,做着毫不负责的举动,美其名曰:我喜欢。

事实上,适度忍耐是自律。它既不代表你在残害自己,也不代表你在浪费时光。只要你知道今天你所做的每一个妥协,都是为了明天理直气壮地拒绝。

金星在《掷地有声》里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