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密码:泄露内心秘密的体态语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9:10:48

点击下载

作者:肖悦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密码:泄露内心秘密的体态语言

心理密码:泄露内心秘密的体态语言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心理密码:泄露内心秘密的体态语言作者:肖悦排版:上官雅弘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9-01ISBN:9787802037779本书由湾流(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言:体态语言——内心世界的泄密者

口语在16~35万年前才产生。那么,在这之前人类是怎样让彼此了解并让生命的经验传承的呢?答案就是使用体态语言。

早期的人类通过手、肩、臂、腰、腹、背、腿、足等动作表达自己的意图。但最初的体态语言并不丰富,主要是手势配合含混不清的咕噜声。很多事都是在没有半句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做到的。

等到口语出现后,体态语言也未消失。只不过人们已经开始对身体的动作及其内在含义失去了关注,以至于很多人忽视了体态语言的重要性。

事实上,由于体态语言具有“天生性”、潜意识性,因此比口语更能真实反映人的内心,体态语言因不受意识的控制,会随着内心的情感与心理活动自然流露。由此可见,解读体态语言对了解真实的内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要交流思想、讨论观点,我们可以通过口语快捷地沟通,但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则不能不了解体态语言。有些情况下口语的真实性并不高,然而身体是不会说谎的。无论一个人如何掩饰,总会露出马脚,其中最大的泄密者就是不经意间的动作、表情等体态符号。身体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传送器,时刻传送着人们的心情和状态。因此,准确地解读他人的体态语言和善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对我们了解别人、传递信息和做出准确的判断都是极为重要的。

面对别人的手势和体态,你是否能敏锐地捕捉、解读并做出微妙而恰到好处的回应呢,还是视而不见、懵懵懂懂呢?

本书不仅帮你识人、识面、识心,更能让你透彻地认识自我,让你透过动作、表情等体态看到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当你阅读本书并掌握了这些体态信号后,不仅能看穿别人的伪装,同时也能为你增添直面对手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你还能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第1章 体态语会泄露你的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用口头语言交流,还利用体态语言进行沟通。最常用且较为典型的体态语言是手势语和姿态语。

●在人际交往中,体态语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了解了这一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别人的意图,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更丰富、表达效果更直接,进而使人际关系更和谐。体态语言丰富而微妙,是人们内心的显露、情感的外化。小心!不要让体态语言出卖你的心

语言是人类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一提到语言,大家想到的一般都是口头语言。然而,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体态语言。通过对行为、表情等体态的观察,我们会发现体态语言往往比口头表达更容易泄露秘密。

正所谓:“意在言外。”一个人在做口头表达时常会有所顾虑,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口头表达往往会失真。不过,若是能够细心观察看明白对方的体态语言,探寻到真正的答案却并非难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即将出任日本首相。由于这件事非常机密,各大报刊均未获知结果。而记者的任务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新的消息,然而,无论记者如何探询,议会大臣都三缄其口。

当时有一名记者非常聪明,他知道大臣们不会大大方方地说出结果,于是他提了一个很奇妙的问题:“请问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秃子?”

大臣们的神色显得有些犹豫,这名记者立即就得出了答案。

当时,首相候选人总共有3位:一位是满头银发,一位是全秃,一位是半秃。东条英机是个半秃。记者提出问题后便发现一位大臣在犹豫思考:半秃是秃子吗?

若论个人保密策略,政客显然要比普通大众高明。然而,一个人无论如何掩饰内心,也不可能滴水不漏。今天的政治家们深谙这个道理,他们知道自己的公共形象和行为举止对政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减少“泄密”。

现在,绝大多数有头有脸的政治家都有自己的体态语言私人顾问。通过这些语言顾问的帮助,政治家们往往能够借助体态语言表现“真诚、正直”,然而,其背后的真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但作为公众人物,这种谨小慎微的掩饰确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无论公众人物还是普通大众都需要掩饰自己的秘密。可是,有人会发觉无论自己怎样少言寡语,也会被人知道秘密。事实上,泄密的不一定是口头表达,体态语言往往更容易泄密。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态语言甚至比口头语言更加稳定。一个人要改变语言习惯还算比较容易,但若要改掉一个人的体态习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比如绝望时抱头、紧张时肌肉紧绷等,这些都是难以自控的行为,因此,从体态语言去了解别人会更准确。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能够透过别人的体态语从而知晓他人的心事,但善于细心观察的人则能够体会到他人的言外之意。这种能力要通过努力学习和长期实践才能获得。

由此可见,体态语言确实是一门有意义的学问。无论你想要窥破他人的小伎俩、大阴谋,还是想要使自己更保密,都应该注意体态语言。每个人都是那么心口不一

据心理学家观察,在生活中,人们有时对于不想做的事情更容易答应下来,而对想做的事情则会表示拒绝。这就是心口不一的表现。虽然大家都知道心口不一的存在,但是要识别、看穿却不容易,仅仅从话语上去体会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指出,假如不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同时发生的语言和身体动作所蕴涵的真假应当是可以被预测的。因此,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应该能够通过倾听他人的话语而分辨出此人的姿势动作。反过来说,在人们说话时,通过观察其反应与动作,便可判断出对方所说的语言是真是假。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总是很牢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别人口中说的话并不一定就是心中所想。但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肢体语言甚至可以取代话语,发挥传递信息的功效。例如,一位女士对某位男士说“祝你好运”时,却用可以杀人的眼神瞪他一眼,就完全能向这位男士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息。很显然,在这里语言表达不是真实的意思,眼神所传达的信息才是准确的。

因此,面对心口不一的表现,仅仅靠听是不行的,还应该观察对方的体态细节并做出理性思考。

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相比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更强。其实,我们不应只听他们怎么说,更应留心看他们怎么做;不应只注意他们的声音,更应仔细辨读他们的体态语言,这样我们才会比较容易地把握他们的真实内心。

弗洛伊德认为,要了解说话人的深刻心理,单凭语言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语言所传达的意识大多属于理性层面。经过理性加工后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出一个人的真正意向。他说:“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脚却会多嘴多舌。”

例如,有的主人嘴上对客人说“没关系,再多坐一会儿吧”,可是双手早已支在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这位主人的内心其实是在说“你早就该离开了”!一个正在被领导错误地批评的人,当领导问他“知错了吗?以后改还是不改”时,他嘴上说:“我错了,以后当然要改的。”而他却眼望天花板,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那他心中的真实想法是:“我压根儿就没有错,你让我改什么呢?”

又比如,在恋爱中,女士对男士说:“你是一个好人。”可是,她的眼睛却飘移不定看着其他的地方,就说明她心中有另外的想法。而当女士一脸正经地对男子说“你真讨厌”时,却眼角微微吊起,就说明她对男子感觉很好。

在许多场合,当人们有“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人们便会借助坐立不安、手足无措、张目扬眉、拂袖而去等体态语言。因此,从体态语言去判读对方,其结论会有更高的可靠性。神奇的“第六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科学实验表明,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5个基本感觉外,还具有对未来的预感,人们称之为“直觉”,又称“第六感觉”。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感知力强”“直觉灵敏”之类的话语来评价他人。其实,在这些评价当中,人们所谈论的正是他们解读他人体态语言的能力以及他们将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进行对比以帮助交流的能力。“第六感”强的人能够敏锐地解读他人的体态语言。

也许某人的说话并没有问题,但有时我们的“本能”会告诉我们对方撒了谎。可是,要我们拿出证据证明对方撒谎,我们又无从说起,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这就是“第六感觉”的作用。一个人的直觉强,就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对方的体态语言与他的话自相矛盾。演说者通常把这种“直觉”或“本能”称之为听众意识或群组意识。

例如,假如座位上的听众将整个上半身都靠在椅背上,下巴微含,双臂环抱于胸前,那么这个时候“洞察力敏锐”的演说者就应该立刻觉察到他的演讲并没有打动台下的听众。演讲者应该意识到此时此刻他需要改变方法,用另一种方式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互动。

有时你的听众会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托住下颌,然后食指伸到面颊上,其他手指都放在嘴边,身体略向后移,离对方远一点。这说明,他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某种批判性的评估态度或者有某种想法正与你相反。

而如果听众的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子后,用手抓抚下巴( 通常是用大拇指和食指 ),这种姿态在全世界都被认为是表达“很好,让我考虑考虑”的意思;在做决定时很多人也会采用这种姿态。伴随这种姿态的脸部表情往往是吊眼斜看,好像是要从远处看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如果在思考时伴有吮吸大拇指,年龄稍大一些的有撕咬指甲、钢笔或铅笔的行为,说明他们的内心正处在焦虑、冲突之中,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寻求一种信心。这个时候,如果演讲者能够及时给予对方一定的支持和保证,他们就会较快地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果对方当时是采取坐姿,那么坐姿改变、全身重心都移向椅子前端,再配上充满希望的眼神明显指向演讲者,则无疑是一种热切愿意合作的信号。

在交谈过程中,如果倾听者把手放在脸颊边则代表的意义很多,从表示无聊到评估对方都有可能,但如果评估之后他对你有好感,这种姿势也可以被看做是合作的姿态。一些调查表明,如果一次会议上有10个人坐在椅子上都跷着腿,其中有5个人手摸着面颊,这些手摸着面颊的人往往比较愿意与会议的组织者合作。

在双方交流时挨近演讲者也是一种接受、准备合作的表示。当倾听者对话题有兴趣并越来越热衷时,他们的身体会不知不觉地靠近演讲者,也许有时他们还会提高自己表达意见的声调。

在坐着交谈时,如果你的说服材料已利用殆尽,而对方仍然没有任何明确的口头表示的时候,你可看看对方是否有以下小动作:(1)手腕很放松,没有握拳。(2)手掌张开,放在桌上。(3)拿开桌上的障碍物。(4)用手托着下巴。

如果有以上的手部动作,即表示对方已在心里有肯定的意思,再进一步沟通就能洽谈怎样合作了。由此可见“第六感”在解读体态语言中的作用。

大体而言,女性的“第六感”要比男性强。女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洞察和破译无声信号的能力,她们能够发现那些通常会被男性忽略了的细节。这也是几乎没有哪位丈夫的谎言能够逃过妻子的法眼的原因。“第六感”强的人,不仅具有非凡的推断力,还能够一心多用。通常情况下,女性的大脑可以同时处理2~4件完全不同的事项。她们可以在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电话的同时聆听第三个人的谈话,还可以时不时地喝口咖啡滋润喉咙。

在聊天过程中,直觉感强的人话题的跳跃性大。在男性为寻找下一个话题而苦恼时,女性却可以在同一段对话中谈到许多完全不相干的话题,这一切全都依赖于“直觉”或“洞察力”。女性在接受信息方面也要比男性全面,男性通常会遗漏掉谈话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而女性能够凭借更强的直觉把重要信息挑选出来保存于记忆之中。

总之,适时利用“第六感”能够对交流以及人际交往起到促进作用。有些动作和表情不分国界

我们都知道,由于地域的局限,人类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各种文化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就体态语言来说,相同的表情和动作在不同的国家或者文化圈内其含义不太一样,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各国文化虽有差异,但并不代表彼此间没有通用的表情与动作。以竖起大拇指为例,中国与美国一个在亚洲,一个在美洲,在这个手势上意思却十分相近,都表示赞赏。

比如耸肩,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肢体动作,但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简单动作,一般包含3个辅助动作:(1)摊开手掌。(2)收缩肩膀。(3)扬起眉毛。

在耸肩中的这3个动作都是全球通用的,其所表达的意思在各国也大同小异。

还有一个动作如今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那就是V形手势。在平时照相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做这个动作。

食指和中指伸出来构成了英文字母“V”的形状,刚好代表英语中的“胜利(Victory)”。尽管大家在拍照时摆出这个手势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含义,但了解它的来由和文化内涵对我们以后交往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旦摆错了姿势就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其实,这个动作表示“和平”和“胜利”,随着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媒体前向士兵打出这个手势而变得人人皆知。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学会了这个手势,并多次在民众面前传达美国人“热爱和平”的信息,这样使得V形手势在美国也家喻户晓。

有的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结果做错了动作,闹出了不小的问题。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去澳大利亚访问。为了表示友好,他在众人面前摆出了V形手势,结果,非但没有博得澳大利亚人的好感,反而引起了众怒。原来他把手背对着观众,而手心对着自己。

所以,尽管大多数的交流讯号都是全世界通用的,但需要使用正确。

在动作方面,比如点头的动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常都是用来表示“赞同”或肯定。点头很有可能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动作,因为那些生来就失明的人也懂得使用这一动作。同点头一样,摇头也是一种普遍的动作,其含义与点头相反,表示“反对”或否定。又比如低下头,多数表示一种顺从的态度。还有像摆手表示再见、招手表示打招呼等,这些动作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含义。

在表情方面,表现喜怒哀乐,世界各国的人大多有同样的反应。当人们高兴时他们会微笑,表示欢迎快乐的到来;当感到悲伤无奈时他们会皱眉头;当愤怒时他们会怒目而视。了解这些通用的体态语言,对你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大有助益。“看”出弦外之音

体态语言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沟通信息。20世纪50年代,研究体态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有7%来自于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声音(其中包括语音、音调以及其他声音),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无声的肢体语言。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也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话语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的。

至今体态语言仍被人们广泛使用,而且体态语言是比说话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如果没有体态语言的存在,人们谈话之后大概会有一半以上的信息被遗漏掉。另外,体态语言不仅用于沟通,还是一种体现个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 列宁在一九一八 》这部影片中,克里姆林宫的卫队长马特维耶夫打入敌人营垒,由于伪装巧妙没有露出破绽。但有一次,当他突然听到敌人要刺杀列宁时,却在敌人面前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从而引起了敌人的怀疑和追杀。

这体现了体态语言的一个显著特性——富有心理表现力。事实表明,人的每一个手势或动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透视他人情感、情绪的关键线索。例如,觉得自己太胖的男人往往会下意识地用力拉扯自己下巴处褶皱的皮肤;一个认为自己大腿粗的女人则会不断整理下装;而一个感到害怕或处于防御状态下的人会双臂环抱或摆出一个双腿交叉的姿势。

俗话说“人心莫测”。事实上,人的内心状态并非不可揣测。因为体态语言具有习惯成自然的下意识特性,尽管人可以在有声语言方面进行掩饰,但是体态语言往往容易把真实的心理表现出来。

一个丈夫很晚才回家。进门之后他就立刻向妻子解释:因为有许多事要和同事与客户交谈,所以耽误了很多时间。

但是,他说话时总是下意识地用手摸摸嘴唇,而且尽量避免与妻子目光相对。妻子很快就注意到了丈夫的异样,她知道丈夫的理由是编造的,他不停地解释只不过是为了隐瞒什么而已。

当一个人面对别人说话,敞开自己的手掌表示诚实。如果他习惯性地把手掌藏起来,往往就是在撒谎。

如果是一个深通体态语言的交际高手,那么他便可以用虚假的体态语言瞒住对方的眼睛。不过,这并不表明交际高手就能够毫无破绽,事实上,无论如何掩饰其体态信号,一个人的脸色、眼神和动作不自然,肌肉紧张等仍会“泄密”。这些信号与敞开的手掌相矛盾,仍然会给人一种不诚实的感觉。这说明,只要细心观察,辨听对方的体态语言,还是能够窥破他人心理的。

有一个公司进行招聘,人事部经理与求职者的谈话结束了。经理站起来与求职者握手说:“请回吧,我们研究一下后告诉你消息,再见。”

这位求职者听了拿不定主意:应该等该公司的通知,还是再到别处联系?其实,若是懂得体态语言,他就能很快做出判断了。因为在谈话时,经理的右手总是撑在脸上,中指封在嘴上,食指伸直指向右眼角,左臂又横在胸前,目光很少对着这位求职的青年。这种体态就是表示:“我对你讲的不感兴趣,你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

所以,如果你能读懂体态语言,即使你和对方没有交谈也可以知道对方的心理。正确解读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的运用不是短时间便能够掌握的。在运用体态语言之前,应该懂得解读体态语言。只有懂得解读体态语言,才能够看清他人的心理。

解读体态语言有几个原则,主要包括连贯理解、寻找一致、结合环境。如果没有遵循这些原则,就往往不能准确地了解体态语言所表达的含义。

首先,解读体态语言必须有连贯的理解,不仅包括前后相关动作的联系,还包括表情与动作的关联。在现实生活中解读他人的体态语言时,不少人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将每个表情或动作分离开来,在忽视其他相联系的表情或动作以及大环境的情况下,孤立、片面地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

例如,挠头所表示的含义很多,比如尴尬、不确定、健忘或者撒谎等,其具体含义应当取决于同时发生的其他表情和动作。只有这样联系起来看,才能准确理解对方动作的真实含义。

又比如耸肩,一般这个动作表达的意思是不知道。如果加入嘲弄的表情,该动作就有了挑衅的意味,意思是说“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因此,在解读体态语言时万不可孤立地去看某个动作或表情,一定要连贯地去理解。

其次,在解读体态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体态语言与其口头表达意思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体态语言的内在含义。如果你是一名演讲者,在某次演讲中你邀请某位听众上台来发表对你演说内容的意见,而他回答说并不赞同你的观点,那么,他通过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就应该与他的话语表意相吻合。但是,假如他口头上表示赞同你,而他通过体态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却并非如此,那么他就很可能是在撒谎。

因此,当一个人的话语与他的体态语言相矛盾时,就可以看出此人心口不一。

打个比方说,一位站在演讲台上的政治家对听众们说:“我尊重年轻人的意见,一定会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说着,他便将自己的双臂环抱于胸前,并且下巴微沉,用深沉的眼光扫视听众。

很显然,这位政治家的体态语言与他所说的话相矛盾,他所做的动作是充满批判和敌意的。

有一次,一位女病人找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绘声绘色地讲述她的婚姻是如何幸福。然而,在她讲述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注意到女病人下意识地将她的结婚戒指从手指上滑上滑下。

对此,弗洛伊德断定女病人的婚姻一定有问题。因为女病人下意识的手势与其所说的情况并不吻合。那个下意识的手势含义十分清楚:她对自己的婚姻并不满意,也不珍惜。后来,这个病人的婚姻果然出现了问题。

再次,准确解读体态语言,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进行理解。事实上,人们的所有动作和表情都发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而相同的体态语言置于不同的环境,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若是在推销或谈判过程中对方有双臂环抱的动作,你就应该明白,对方其实是想借此告诉你,他对你的话持否定态度或者说他对你的推销反感。但是,若在寒冷的冬天,你看见某个人站在公交车站里双臂紧紧环抱于胸前,双腿也紧紧地夹在一起,这种姿势代表他很冷,而不是他想保护自己。

所以,结合具体的环境去解读体态语言才能更加准确,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以上3点是解读体态语言的主要原则,只有这样,对体态语言的解读才能做到准确。当然,在解读体态语言之前还必须有细致、全面的观察。如此,你也能成为“交际大师”

解读体态语言的目的除了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想法之外,你还要会运用体态语言。如果能够准确解读体态语言,你就是一位识人大师;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那你就将成为一位交际大师。

体态语言的运用显然不是简简单单地一笑,随随便便招手那样容易。

首先,应该看得懂别人的意思。在社交场合,如果两个人在交谈,你作为第三者插了进去,就应该对那两人的体态语言进行观察。如果那两人都把身体稍稍转向你并都将一只脚的方向对着你,那就是表示欢迎;如果他们只是看了你一眼,身体和脚没有对着你,就代表不欢迎。

根据社交事例表明:精明的人往往注重体态语言,对有声语言不大理会。因为两者相比,有声语言容易控制掩饰真相,而体态信息往往更加真实。因此交际高手最主要的不是能言善辩,而首先是一位善于观察的人。

如果你善于观察,在与人交流沟通时,对方即使不说话,你也可以凭借对方的体态语言来探知他内心的秘密。如果你善于运用体态语,同样不说话,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暗示他人。

其次,微笑是最常见的体态语言之一,而且微笑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拒绝真诚的微笑。因此在与他人交谈时,面带微笑可以让思想的交流更容易、更顺利。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的人由于害羞、紧张等原因,习惯把双手紧紧环抱在胸前,双脚并拢,做出一副苦瓜脸的表情。这种典型的封闭式的身体姿态留给别人的是一种拘谨、缺乏自信、不信任他人的印象。这种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双方之间坦诚的交流。如果你想受到他人的欢迎,就要拿出开放的姿态,双手随意、两脚自然地摆出舒服的姿势,头稍稍仰起,面带真诚的微笑,这样才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使交谈变得更自然、更随意。

再次,眼睛的表现非常重要。眼睛在交谈中的作用是言语所不能替代的,有效的眼神接触对言语表达有极大地推动作用。但眼神的接触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双眼直接地、毫无顾忌地盯着别人看会让人感到局促不安,闪烁不定的眼神则让人觉得虚伪,也不可取。真正懂得交际的人会采取温柔、平和的眼神,这样才能让人感到轻松和舒服。

除了以上的一些体态语言之外,适度地点头是交际场合中常见的体态语言。适度地点头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如果在与他人交谈过程中能够适度地点头,这是对别人谈话的积极反馈。这样做既表示你在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也表示你理解或者同意了对方的观点,从而有利于谈话顺利进行。

当然,运用任何体态语言都不可以随意、过度。比如点头幅度太大便会让人感觉不自然;点头太频繁会让别人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并没有真正赞同他的意见,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感情流露和交流经常会借助于各种体态语言,但如果不能恰当巧妙地运用,就很容易被人误解。因此,如果你不是交际高手,应该慎用体态语言。第2章 破译头部动作背后的密码

●在体态语言中,人们往往忽略对头部的解读。殊不知,头部动作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部分。根据研究表明,自我触摸行为有50%以上集中在头部,人类触摸头部的动作有650种。

●头部动作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往往代表人们内心发射的信号。如果能够仔细观察头部的动作,便能从中洞察一个人的心理,了解对方的性格特征,这样就能让你在社交过程中更有把握。点头与摇头的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点头是一种常见的动作。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点头的动作大多都用来表示肯定或者赞成的态度。

点头的动作源于鞠躬的姿势,用来表示顺从的态度。

人们似乎天生便会用这个动作来表示顺从的态度。研究显示,那些先天性聋哑或者失明的人也会用点头的动作表示肯定和赞成。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印度和保加利亚,人们不是用点头表示肯定和赞成,而是用摇头来表示这一态度。

在大多数文化种类里,摇头的动作通常表达“不”的意思。有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摇头是人们降临人世后学会的第一个动作。他们推断,当新生儿吮吸了足够的奶水后,就会左右摇摆脑袋表示对继续喂奶的拒绝。到后来,摇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否定意义的动作。

如果一个人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我非常认同你的看法”,那么无论他的话音显得多么诚挚,给人的感觉都会是消极的。假如一个男人一边摇头一边说“我爱你”,敏锐的女人是很难相信他的。

点头与摇头的含义不太一样。大多数情况下,点头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即便不表示肯定,其意思也是“不置可否”,往往只是表示“是的,我听到了你所说的话”。也就是说,点头始终给人一种回应的态度。这个动作的使用有利于建立友善的关系、赢得肯定的意见与协作。

恰当的点头动作可以激发对方的表达欲望。研究显示,如果聆听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向说话人做出点头的动作,每次做这个动作时点头次数以3次为宜,就会激发说话人的表达欲望。

当对方表达完毕以后,你可以继续点头,频率大致保持在1秒钟1次。通常情况下,当你第4次点头时,对方就会再次开口说话,提供给你更多的信息。

当然,点头不能太快,因为那样表示不耐烦的态度。缓慢地点头动作表示聆听者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表现出认真深思的态度,这样别人也更加愿意倾诉。

很多人对点头这一动作缺乏认识,事实上,恰当的技巧可以让点头的动作成为很有说服力的工具。拍打头部的寓意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拜托别人帮忙做一件事,结果对方忘记了,当你问起对方事情办得如何时,对方往往会做这样一个动作:用手拍着前额或者后颈,似乎是用责打自己的方式表示懊恼和歉意。由此可见,用手拍击头部的动作往往表示听话人对自己的懊恼和自我谴责。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手拍头部动作都是这个意思。你还需要仔细观察对方到底是拍击前额还是拍击后颈,这是有区别的。

如果对方拍打自己的前额,那说明他对自己的健忘并没有特别在意,也不太担心你会兴师问罪。

如果对方拍打的是后颈,那就表示你的提问让他感觉不舒服了。虽然他是在责打自己,但他的心里实际上对你很反感。

除了以上情况外,也有些人存在着拍打头部的习惯性动作,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爱拍打自己前额的人,一般都比较朴素单纯,往往心直口快,较为外向而且容易相处。他们为人坦率、真诚,富有同情心,不会在朋友之间耍心计,有事会多替朋友着想。由于他们的心里藏不住秘密,喜欢把话说出来,因此常常被人误会,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因为太直率罢了。

爱拍打自己后脑勺的人,说明他们比较冷酷,个性较为内向,为人比较刻薄,理性思维较强,对人喜欢挑剔。如果这类人选择你做朋友是有原因的,是他们认为你在某方面有利用价值,不过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他就会很烦你。虽然这类人令人讨厌,但是他们比较聪明,思想独特,做事有主见,对新事物有大胆尝试的精神。

无论对方是拍打前额还是后脑勺,其实都是其内心想法的体现,因此,只要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他的真实意图。摸头发反映人的心理

在交谈中,有人有这样的习惯动作:不停地摸着头发。有这一举动的人并不在少数,有的人不只是在交谈中这样做,而是有事没事就拨弄自己的头发。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博士曾对人体的自我触摸做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体承受接触的部位中,接触频率最高的是头部。因此挠头、摸头发的动作非常频繁。

摸头发与挠头同属于整理身体动作的行为。当一个人将手举向头部做出“抓”、“擦”、“摸”等动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整理头发、保持头部清洁,用以维护自我形象。到了后来这个动作就脱离了本来的目的,当我们陷入情绪混乱或紧张状态时,也往往会通过整理头部的动作来舒缓神经。“挠头”的动作在男性群体中最普遍,多是内心不满、困惑、害羞、痛苦等心态的直接反映。

摸头发和挠头一样表现心态,只不过摸头发更多的是一种害羞的表现。

摸头发也是一种自我亲密的接触,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安定,是由下意识的心理作用所造成的。当一个人处于慌乱时也会做出这样的动作,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希望把自己从茫然中尽快解脱出来。另外,思考时摸头或挠头,表明有困惑的心态。

在双方交谈过程中,摸头发有时也是心绪不安的表现。一边说话一边摆弄头发,往往表明倾听者心中想着自己的事情,也可能是想说自己想起来的话题。如果你和一名女性交谈,你在说话的时候对方摆弄自己的刘海或把头发卷起来玩,这表明对方根本就没有听你说话或盼着你尽快结束。如果对方岔开五指梳拽头发则表明对方内心很烦,这个时候,你最好不要去招惹她。

摸头发之类的动作也可能是一种掩饰行为。比如一个人想要拼命掩盖一个小谎言或觉得没法拒绝对方的请求,也会做摸头发的动作。另外,如果对方有所动摇,往往也会下意识地摸头发。

乍一看,摸头发像是习惯动作,其实表露出的往往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真实的意思甚至性格。摸头发是一种心思细腻的表现,喜欢做这种动作的人往往十分敏感,对人对事都很容易感动。另外,他们有一个很多人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做事问心无愧,尤其在情感方面常有无怨无悔的表现。低头不一定是退缩的表现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能够见到低头的动作:人在犯错误时会下意识地低下头;人自卑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低头。因此,人们认为低头是一种退缩的表现,其实不然。

之所以有这种认识,大概是由于抬头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抬头的动作表示有意投入。如果把头部高高昂起,同时下巴向外凸出,那就显示出强势、无畏或者傲慢的态度。抬头露出下巴的动作总是与威严感和侵略性紧密相随。而低头掩饰下巴表示出的基本信息是屈居人下。如果是居上位者做此动作时则表示消极的心态。

政客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即便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也还要“顽固”地处处示人以“强”,因此很少有低头的姿态。

相比较而言,男性比女性更不愿意低头,即便男性犯错了也很少低头认错。根本原因在于,在男性眼里道歉会让自己像个可怜巴巴的弱者,是件伤自尊的事情。长期的男权社会让男性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宝贵,而认错就像是心理上的“下跪”。若是女性执意让丈夫低头认错,等待她的很可能就是一场新的“战争”。

当一个人低头的时候,可能是认错的表现,也可能是自卑的表现,还有可能是求助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掩饰慌张情绪的表现。

例如在审讯中,很容易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犯罪嫌疑人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焦灼,往往会下意识地表现出低头的体态动作。

低下头有时还可能表示排斥之意。比如,你去拜访一个人,如果对方只顾低头做事连头都不抬,那便表示出一种不欢迎的态度。这个时候,低头的动作便很不尊重人。

有时,低头的动作还是深表谢意的意思。若是你看到对方面露微笑、上体前倾向你低头,这是一个友好的表示。如果头低得再深些,那就是鞠躬了。

低头还有温柔的含义,这方面在女性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习惯低头的女性通常内向而温柔,虽然显得缺乏自信,但能细心地体贴和照顾男性。而平时特别骄傲的女子若是突然低头,那也是一种难得的温柔。

低头同时头部微偏,这是一种静思的动作,这个动作男性做得比较多。而如果女性有此动作习惯,通常表现的是一种好奇心,有这种习惯的女性比较固执。

低头的动作还有可能是沮丧、难过的表现。有的人会突然把头低下,这样的动作往往是为了掩饰脸部,表示谦卑和害羞,如果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迅速低下,则表示有紧迫感。低头的含义有很多,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歪着脑袋的含义

歪着脑袋是一种非正常的身体姿态,表示困惑、顺从等情绪。这个动作在东方比较普遍,欧美人很少歪着头倾听。(1)歪着脑袋倾听,手掌贴住太阳穴。东方人对某种事物不能理解或感到莫名其妙时,常会做出十分普遍的歪头动作,多数情况下还会将手掌贴在太阳穴附近,表示他正在对这一事物进行思考。

由此可见,歪着脑袋这种动作是一种表示“疑难”的信号。同时,在做这个动作时按住人体的要害部位之一的太阳穴,可以看做是想刺激思维活动的行为。(2)把头部向一侧倾斜,暴露喉咙与脖子,是一种顺从的表示。把头部向一侧倾斜是一种顺从的表示,因为这个姿势不仅暴露出人们的喉咙和脖子,还会让人显得更加弱小和缺乏攻击性。这个动作源自于小时候舒适的依偎——小孩把他的头部依靠在父母的身上,属于一种撒娇的行为。当成年人(大多是女性)把头歪向一侧时,此景好像倚在想象中的保护者或者父母身上,如果这个动作用于玩弄风情或者故意用来吸引别人,那么便有假装天真或故意卖俏的意味。(3)人类在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就会把头部歪向一侧。女性经常使用这个姿势向心仪的男士表达自己对他的兴趣。当女性歪着脑袋微笑时,就会看起来毫无威胁感并且非常温顺,在大部分男性眼里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由此可见,歪着脑袋隐含的意味是疑惑、顺从和感兴趣。对这个动作,大部分人仅凭直觉就能够体会了。其他的头部动作

头部属于人体的“司令部”,是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指挥中心。头部集中了所有表情器官,因此往往是人们关注、观察身体语言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察头部所得到的信息是最准确的。

下面就解释一下头部动作的内涵。

头部猛然上扬,然后恢复正常:如果是初识或不熟悉的人,头部上扬表示很吃惊的样子;如果是在彼此熟悉的场合,则表示当事人突然明白了某事物的要旨而惊叹,是猛然醒悟的表现。

摇头:大多数情况表示否定。把头猛然转向一边,再迅速回复原来的位置,这是单侧摇头,也表示“不”。

头部僵直:是心里觉得无聊、苦闷的表现。在商务谈判中,这一动作则表示中立的态度。

头部朝侧方移开:基本上属于一种保护性的动作,比如把脸部移开以回避对身体有威胁或者会造成伤害的事物。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动作会伴随着掩饰脸部从而隐藏自己的身份和表情。

头部缩回:这是回避的动作,同时表示对事物的不满或者不认可。

头部后仰:这是表示骄傲和自信的动作,像势利小人或非常有自信之人鼻子朝天的姿态。一个人会把头部向后仰,其情绪包括心态从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到自认优越的意识变化。这个动作基本上体现的是挑衅的态度,因此要尽量少用这个动作,因为骄傲的外表和挑衅的姿态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解读头发的心理语言

头发是头部的重要部分,古往今来就有许多关于头发的形容和传说。在古代,头发甚至是头颅的象征,《三国演义》中曹操以断发作为斩首以警戒下属,表示军令之严明。可见,作为体态语言表现的一部分,头发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和欲望。

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日本棋圣表示,若输的话便要剃光头发,这一方面表示了他要力争胜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和盘托出了他的隐蔽心理,即失败后以剃光头发来向日本国民谢罪,并期望随着头发的重新长出而卷土重来。

在这里,削发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还包括了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美国的嬉皮士们首先兴起了男子披留长发的做法,他们这样做表现的是对权威、传统的反抗意识。又如美国黑人当年流行的“爆炸头”,表明了美国黑人强烈的自尊心,也是他们抗议种族歧视的意识表现。

以上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去看头发的心理意义。回到生活层面来看,由于我们和别人见面时,头发是最先入目的部位,所以,在交际生活中,为了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头发的修饰就成了一个重要方式。大多数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头发装扮成各种发型。有的人喜欢规规矩矩的发型,也有人喜欢古灵精怪的发型,不同的发型反映了不同的个性特点,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发型爱好与其心理特点是有关联的。

男性与女性的发型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分开来看。

女性篇

披肩发:常常给人飘逸的感觉,代表女性的清纯与浪漫。

自然短发:如果她的头发很短,并且给人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那就可以看出这位女性安分守己和保守的性格。

齐眉短发:天真活泼、纯真自然。这类发型表明女性的内心世界充满无忧无虑的幻想,这类女人常常是可爱型的女人。

满头卷发:这一类女性充满了热情的魅力。这类发型代表了青春活力,选择这一发型表明了一种自信的气度。

头发整齐,不求流行:这一类女性有自信含蓄的性格,富有主见,自主意识强。

发型修饰较多:不仅表明这类女性的自尊心特别强,还表现出她内心希望得到关注,同时这类女性非常追求完美,常常爱挑别人的毛病。

男性篇

随便型:有些男人很随便,从来不从自身条件出发去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型,他们喜欢让自然来修饰自己的头发。在头发修饰上如此,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他们面对失误喜欢找很多客观的理由来解释一切,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但让人奇怪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经常妥协,而且会违心地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飘逸流畅型:一般是长发或者直发。这种男人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他们能对情势做出良好的判断,自由选择出路。同时由于老于世故,他们行事也很大胆,而且他们的自信心和事业心极强,强烈渴望成功。

简洁短发类型:这一类人的生活常常很忙碌,他们工作做得很细致,然而结果常常很糟糕。他们总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却常常事与愿违。他们缺乏责任心,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选择逃避。

波浪形烫发:这类人对流行很敏感,对自己的外在形象很注重。他们常常能够把自己的外在形象提升到最佳。他们懂得随机应变,常常会根据客观现实改变自己。他们会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对待任何事情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对待生活时,他们会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

蓬松高跷型:这类人做事倾向于保守。他们经常有一点固执,无论对错,只要他们形成了一种看法就很难改变。

搞怪发型:这类人把发型弄得很奇怪,其实是为了吸引他人的目光,引起大家的关注。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在表现自我的时候,他们经常不懂得去欣赏其他人的优点,而且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心情与感受。这类人大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并且立场坚定。在做事的时候,他们非常有气魄和胆识。这类人喜欢挑战强权,有不屈的性格特点。虽然他们有时候让人很难接受,但应该得到尊重。

平头:喜欢平头发型的男性,男人味十足,但思想比较保守和传统。他们不喜欢与细声细气的男人交朋友,而对硬气的人常常会有一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外表看起来似乎缺乏温柔,内心却有温柔细致的一面。这类人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是否有良好的表现。

光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费解的头型。他们也许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但常常会让人感到一种流气。光头常常给人一种神秘感,很多人都无法猜透留光头的人的心中所想。

浓密粗硬髯发相连型:粗硬头发加络腮胡子,胡子和鬓发连成一片。这种类型的男人给人一种剽悍强壮的感觉,他们性格比较鲁莽,脾气暴躁,但为人豪迈粗犷,非常豪爽。他们有侠义胸怀,常常为人打抱不平。这类人人缘极好,因为他们喜欢广交天下朋友。第3章  仔细审视对方的面部特征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脸孔,即使一般人分辨不出来的双胞胎姐妹,事实上也存在若干差别。一般来讲,脸的上半部会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人的心里所想,而脸的下半部则可能比较随意地体现出想要的反应。

●人们借助表情可以表达很多层面的感觉,可以是自己内心的真正感觉,可以是经过设计的反应,还可以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伪装的感觉。但是脸部有些区域是难以隐藏真实情绪的。如果你想要弄清楚说话对象的真正想法,那就要仔细观察对方脸部的真实反应。脸形不同的人性格不同

虽然每个人的脸都各有特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把芸芸众生的脸谱归纳成几类。就脸形来看,有的人脸方、有的人脸圆、有的人脸呈倒三角形……但大致上可以分四五种脸形。

自古以来,脸形就被用来当成判断命运、性格的重要依据。人类学家根据大量的观察与统计分析,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不同脸形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与发展空间。这是值得注意和研讨的。

肥满、肉多的圆形脸

具有这样脸形的人一般比较喜欢遵守规范,维持传统,有着相当保守的思想与行为。其生活节奏通常比较平缓悠闲,虽然举手投足的姿态动作较大,却不会让人产生大而无当的感觉。具有此种脸形的人若有大举动,能显出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行的气度。

由于他们讲究闲适、规律的生活,因此颇受朋友欢迎。对知识的涉猎,他们倾向于实用、常识性。

在工作上,他们的表现不错,能够把握好节奏,动静皆宜,尤其是适应力颇强,会调整、改善自己的步调适应社会。喜欢快节奏的任务,也能耐得住单调、无趣的工作。善于处理关系,具备妥协、调停能力。

但这种人缺乏创造性,对眼前的、具体的事较感兴趣。凡事求真务实,不愿冒险改变现状。

下巴部分肥满的三角形脸

生来就是这样脸形的人,其脸比较胖,脖子较为粗大,整张脸经常红彤彤的,显得血气旺盛。他们容易紧张,感觉很敏锐,具有好动、静不下来的外向性格。由于体力充沛,他们做事的节奏一般都比较快,而且吃苦耐劳,身体的韧性也非常好,体力的恢复也比较快,他们总有办法在长途旅行之后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

具有这样脸形的人善于交际,在人际交往场合很吃得开,属于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典型。不过,他们有着明确的交友目的,不会随便乱交朋友。他们往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朋友,这样就能够利用朋友的“附加价值”来赚钱或发展自己的事业。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有可能成为日后的合作伙伴。

他们做事积极热情、敢冒险、行动迅速、实践能力强、很有开创性。不过,这种人当老板,身旁一定要有值得信赖且具有分析能力的人作辅助,这样才能成事。

轮廓相当明显、下颌宽大的方形脸

方形脸,有棱有形,给人深富男子汉气概的印象。具有这样脸形的人做起事来胆子大,喜欢冒险。但是,做事有草率鲁莽的缺点,缺乏周详的思虑。而且由于性格冲动很容易得罪人,大体上是属于有勇无谋的类型。

这类人思考、做事的方式一般都是单线、直线模式,往往缺乏协调,没有回旋的余地。他们判断事情也常流于表面,常常忽略潜藏的危险。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他们有爱憎分明的性格,喜怒形于色,往往只和有好感的人亲近,对讨厌的人总是摆出一张冷漠的脸孔,因此人际关系不会太好。

轮廓明显、五官端正的方形脸

这种方形脸不同于上一类别,这种脸形的下颌线条较柔顺,不会棱角分明。

具有这样脸形的人,凡事崇尚中庸,既不破坏传统秩序,做事也极富弹性。他们具有卓越的能力和远大的见识,是良好的领导型人才,面对变局具有扭转乾坤的能力。

这类人脑筋灵活,机智聪明,举止大方得体,谦虚稳重,待人诚恳,因此在别人眼中威望很高。对待工作他们也自有办法,能够尽全力办妥。其生活也既有朝气又十分均衡。

下巴削尖的倒三角形脸

具有此种脸形的人通常具有细腻的心思,遇到事情想得多、想得远,做事积极,节奏快,有追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对事物观察透彻,是很不错的智囊、策划型人才。不过,这类人容易钻牛角尖、走死胡同。

由于他们具有孤僻内向的性格,因此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太强。他们交朋友也很不容易,常给人不合群的印象,人际关系始终难以拓展。动作上常有防御姿态。他们性格固执,缺少圆滑的沟通能力。不擅长表达情爱。这类人报复心较为强烈。从左脸判断对方的心意

有专家研究发现,人们面孔的左右两个区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左脸更可能显示基本气质,甚至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也就是说,如果某人的左半部面孔显出是活泼的,而右半部却是冷酷的,那么此人原本很可能是性格开朗的,也许只是在后来的生活中面对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才逐渐变得冷酷起来。

对脸部情况与人的心理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博士发现,人的左半张脸和右半张脸所反映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大多数面孔的右半部常常显出比较明显的表情,而左半部常常反映出一个人内心存在的隐晦的性格。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大部分人的面孔绝不是对称的,而且左右两边脸分别有着明显不同的表情特征,对比十分鲜明,活脱脱就是两种不同的性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更多地承担具有像直觉、印象等功能,与内在的情感和知觉相联系;而人的左脑则更多地涉及如语言、处理数字和抽象等能力。大脑的右半球对身体的左半部有更大的影响,而大脑的左半球对身体的右半部具有更大的影响。

很显然,内在的情绪、情感发源于右脑,因此,更容易从面孔的左半部表现出来;而那种具备理性思维的空间——左脑,则会使得右脸带上一副有礼貌的社会面具。

人的真实心理感受往往更多地从左脸表现出来,因而在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时,最好关注其左脸的表情,这样更容易获得准确的信息。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左右脸的表情来判断真笑与假笑。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杰夫里·考恩说:“真正的微笑是均匀的,在面部两边是对称的。”伪装的笑容有些轻微的不均衡,一般都是右边脸笑意盎然,而左边脸却没有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样左右两边的脸部肌肉就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对称。

通常人们在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或内心感受时,会有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那就是用双手捂住脸部,而又怕这个动作太明显,于是常常会捂住左脸。这个动作比较迅速,捂住左脸就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表情,以免泄漏真实的想法。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会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表情,当他的手重新移开时,便会神色如常了。

脸部的肌肉活动以及掩饰左脸的动作都比较细微,一般很难发现。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还是能够捕捉到这些体态信号的。写在脸上的谎言密码

在生活中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小孩子在说谎时往往会十分明显地用手触碰自己的脸面。当他准备撒谎时,便会习惯性地用手捂着自己的嘴,似乎想要阻止谎话从嘴里冒出来。同时,由于害怕自己被父母训斥,他有时会用手去堵自己的耳朵。

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后,这些动作就会变得不易察觉了,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掩饰好自己的脸部表情。不过,如果心情紧张,仍然难免做出那些下意识的动作。

事实上,脸部一直在不断地泄露说话者真实的态度和情绪,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自知而已。

每当人们试图说谎时,脸上就会出现瞬间的迟疑。有的人会快速地摸一下鼻子,那不是因为他的鼻子发痒,而是转移视线的手段,以便掩饰迟疑的表情不被人发现。尤其是男士做这个动作会比女士更明显。

曾经有个年轻人跟导师讨论几本书。当问及对一本现代文学著作的意见时,年轻人揉着鼻子表示很喜欢这本书。但他的导师却指出:你不喜欢那本书。年轻人只好承认:只看了几页,就发觉乏味透顶。不过,他不知道自己怎么说漏了嘴。其实,就是因为他摸了鼻子。

在聊天过程中,有的人会用手托着自己的腮帮子,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谈话无比入迷的表现。事实上这种动作往往表示其内心已经厌烦至极。这个动作只不过是一个“谎言”,用以迷惑对方。

又比如,男性向别人夸耀自己与丈母娘的关系如何融洽,可是每当他提到丈母娘时,左脸肌肉就会微微抽搐一下,然后闪过一个不易察觉的讥笑。这就可以肯定,这个男性说的话都是假的,其内心的真实感受并非如此。

大部分人都认为,一个人撒谎的时候会比平时笑容更多。但是调查显示,人们撒谎的时候笑容会更少。因为在撒谎的过程中,人们在潜意识里充满紧张的能量,因而表情很难做到柔和自然,即便在笑,通常也是假笑。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人说谎时的肢体动作比较僵硬或者夸张,面部肌肉会微微地抽动,鼻部呼吸也稍稍加快,有的人脸上会出现潮红以及细密的汗珠,眨眼的频率从每分钟10次增加到每分钟50次等。

当然,要捕捉到这些信息,没有特别敏锐的观察力是很难做到的。

有人说,女性是天生的“撒谎专家”,这句话并非虚言。女性之所以被称为“撒谎专家”,是因为她们在撒谎时能够更好地掩饰体态以防泄密。

例如,小女孩的眼泪可以说来就来,她可以用放声大哭来遮盖脸部紧张的表情。女性撒谎的水平远远高于男性。

再比如,撒谎时触摸鼻子,男性一般很难掩饰,而女性却可以做得令人难以察觉。因为女性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性的动作幅度更小,而且当她做这个动作时,往往会让人以为她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才这样做的。

撒谎者还有一个常见习惯,那就是揉搓眼睛。男性撒谎时往往会揉搓眼睛;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则很可能把脸转向别处。

相比而言,女性则很少做出揉搓眼睛的手势,她们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温柔地轻轻一碰。不过和男性一样,女性们撒谎时也会把脸转向一边,以躲开听话人注视的目光。如果有个人完全不看你,那他就很可能在掩饰什么。无论怎么说,姿态的不和谐可能是一个人隐秘心态的最佳暗示。

脸是一面镜子,透过脸部信号往往能够看到撒谎者的笨拙、紧张以及慌乱。如果你能够仔细观察,相信你会发现更多。眉毛动作的心理信号  每当我们的心情改变时,眉毛的形状也会跟着改变。眉毛的动作与心情有着很大的联系,在生活中,只要通过常见的眉毛动作就能了解到对方的心理状态。

皱   眉

在眉毛动作中,皱眉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能泄露机密的。皱眉表示的并不是单一的心情,它可以反映出很多种不同的心情,例如:惊奇、错愕、诧异、快乐、怀疑、否定、无知、傲慢、希望、疑惑、不了解、愤怒和恐惧。

但皱眉通常表现出的是愤怒或为难的情绪。而“皱紧的眉头”则强调了非常紧张的情绪。

眉头深皱的人一般都很忧郁。他们基本上是想逃离目前所处的境遇,但是又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做。无奈、忧虑是眉头深皱之人的常见心情。

如果一个人大笑而皱眉,说明这个人的心中有轻微的惊恐和焦虑,有明显的退缩倾向。

低   眉

低眉,是一种防护性的眉毛动作。一般当人们受到干扰的时候,就会做出低眉的动作。

在男女第一次见面时,害羞的女性多有低眉的动作。这个动作虽然是出于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过却令人动心。低眉给人一种柔韧又顺从的态度。对低眉的人,若是过分靠近,就会激发对方的抗拒心理,而如果离得太远,则会让对方若有所失。因此,面对他人的低眉动作时,应该细心地了解其真实的心理。

一条下降、一条上扬

这种眉毛动作也不少见,既有扬眉又有低眉,则表示一个人的恐惧心情。而眉毛斜挑的人,内心通常处于怀疑的状态,心中对某些事充满了疑问。

打结的眉毛

指两条眉毛上扬的同时相互趋近,与眉毛斜挑、皱眉有些相似,慢性疼痛患者的表情往往如此,这种眉毛动作通常预示着严重的烦恼和忧郁。而急性剧痛产生的是低眉和面孔扭曲的反应,而非眉毛打结的表情动作。

闪动的眉毛

在某些情况下,眉毛一挑一挑的有两种表示:一种是内心极大的痛苦;另一种恰恰相反,是高兴的表示。如果伴随着扬头和微笑,就表明这一动作所表示的是友善、欢迎、高兴的心情。

在说话时,眉毛闪动的情况一般都出现在强调某一个字时。如果说话时一个人的眉毛连闪,则表示“你好”或有意外的惊喜的意思。

耸   眉

这样的眉毛动作经常出现在人们交谈的过程中。人们在热烈谈话过程中,讲到要点时会不断耸起眉毛;而习惯性的抱怨者絮絮叨叨、重复说话时也会这样。

双眉上扬

如果一个人在谈话过程中双眉上扬,则表示非常欣赏或极度惊讶的神情。

单眉上扬

通常表示不理解、有疑问。

眉毛倒竖

如果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动作,则说明对方处于极端愤怒或异常的气恼中。

眉毛完全抬高

表示“难以置信”。

眉毛半抬高

表示“大吃一惊”。

眉毛半放低

表示“大惑不解”。

眉毛全部降下

表示“怒不可遏”。

眉梢上扬

表示有喜事降临。

眉心舒展

表明心情坦然,处于愉快的状态中。

眉毛无变化

这样的情形出现在谈话中表示“不作任何评论”,没有意见。

眉毛的动作千变万化,不仅能够即时地反映对方的心情,而且因不好掩饰,泄露秘密都是下意识的,所以往往能够让我们了解对方更真实的心理。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心情好坏,不妨仔细观察对方的眉毛动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