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铸忠诚:35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20:35:3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彩霞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初心铸忠诚:35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

初心铸忠诚:35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初心铸忠诚:35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作者:王彩霞排版:HMM出版社: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8-10-01ISBN:9787507550009本书由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数字书刊)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导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忠诚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体现了对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的敬重,体现了道德价值的无上崇高地位。忠诚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是每位共产党员入党时的誓言;“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56.4万名,基层组织457.2万个。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我们党靠什么凝聚在一起?靠坚定的信仰、强大的组织,也靠广大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忠诚。

中国共产党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表明:忠诚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党团结一致的“聚合剂”,也是党的力量的“倍增器”。忠诚能激发出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之握指成拳、众志成城,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而言,唯有忠诚才能真正统一思想,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使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诚团结如一人。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无数先烈和英模,心怀忠诚,把个人的生命与党的历史使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越来越多的人开辟勇往直前的道路,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忠诚之歌”。

共产党人的忠诚,是历史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共产党人的忠诚,必须绝对、纯粹,见诸行动。他强调,“对党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他还特别强调,“对掌握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同志,要在对党忠诚上有严格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应该忠于什么?忠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组织、忠于人民、忠于职守。

忠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忠于党的信仰。“人生如屋,信念如柱”。党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开创和领导的伟大事业。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遇到一点风雨就动摇,那尽管平时表面上看着忠诚,但最终也是靠不住的。”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对党的信仰忠诚不渝、坚如磐石,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榜样。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增强政治觉悟,树牢宗旨意识,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共产党员。

忠于党的组织。“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党组织是党员的“家”,是党员的“根”,是党员力量凝聚的磁场,是党员干事创业的舞台。党组织将我们凝聚在一起,汇聚磅礴之力,形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强化组织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忠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忠于职守。只有忠于职守,才能干好事业、履行使命,这是工作职责所系,也是人生价值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忠诚履职、恪尽职守,自觉做到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要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始终把党的事业扛在肩上;要敢于负责,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组织、忠于人民、忠于职守,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但都表达了同一个含义:忠于初心,忠于使命。党的初心,是党的本质特性;党的使命,是党的责任担当。新时代,广大共产党员要沿着先烈和英模们开辟的道路,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实现“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铸忠诚”。第一篇忠于党的信仰

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忠诚于党的信仰,心怀信仰勠力前行,在接续奋斗中不断谱写党的历史新篇章。思想·引领

信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是用共产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觉悟者,中国共产党因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诞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而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自己的信仰,既是对政党本质的深刻认知,又是对工人阶级政党先锋队性质的高度自觉。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深刻变化,必须坚守和淬炼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共产主义信仰的强大力量。1. 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的支柱

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信仰是旗帜鲜明的,只有旗帜竖起来,才会应者云集,知道向哪里去靠拢。邓小平同志强调,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在随时准备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要永远不丢信仰”,“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大成,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真理性而言,还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还没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美国知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他的著作《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明确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

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都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但他们反对少数人的统治,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可以说,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在谈到19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时说:“没有马克思,没有工人运动,当今世界5/6的人口将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状态之中。”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它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致力于“改变世界”。列宁曾说过,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为人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望远镜”和“显微镜”。正是因为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才能深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才能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变革现实的实践,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比马克思主义更加实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人类诞生之日起,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在苦苦探寻理想的社会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作了科学设想,揭示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梦寐以求的最美好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描绘的社会理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对理想的大同社会的描述,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正是因为我国大同社会的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有某种意义上的共同之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文化和心理认同。

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实践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极其宝贵的品质,也是共产党人坚守信仰、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所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在于我们党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写在了自己信仰的旗帜上,作为每一位党员一切思想和行动的科学指南。2. 信仰缺失,地动山摇

精神上没有“钙”的支撑,消极腐败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年苏联共产党被解散时,近两千万党员“竟无一人是男儿”,根源就在于失魂落魄,名为共产党员却不再信仰共产主义。东欧剧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解放事业遭受到了巨大挫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首先,信仰的缺失或丧失,必将导致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区别于中国历史上的一切政治组织,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从而在思想理论、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奋斗目标、行动纲领、组织纪律上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先进性。这使我们党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真正做到以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和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领导和推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信仰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信仰,对党的信仰,否定党的历史,歪曲和丑化党的领袖,结果葬送了近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事业,埋葬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具影响力、有着90多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相反,中国共产党靠坚定的信仰,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党取得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在长征路上用生命忠于信仰的例子不可胜数,没有信仰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在前进道路上,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其次,信仰的缺失或丧失,必将导致党失去根基、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考验一个政党是不是属于人民的党,要看它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否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重要历史关头是否勇于为人民的利益付出一切。我们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人民立场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的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放弃了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就有可能蜕化变质为为少数人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绝大多数人利益服务的党,就无法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将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最后,信仰的缺失或丧失,必将导致党腐化堕落,断送党的生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商品交换的原则逐渐渗透到党内来,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导致党内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说,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党,必然是一群随波逐流、苟利蝇生的乌合之众,必然会变成腐败堕落、尔虞我诈的“私人俱乐部”;一个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党,不可能拥有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可能成为领导国家和人民不断前进的领导核心。3.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邓小平同志曾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定的信仰不是与生俱来、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所以,广大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实际行动彰显信仰之魂。

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理论力量。忠于党的信仰,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真信贯彻到真用的实践中,并使之更加散放出真理的光芒。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枯燥的理论,而是行动的科学指南。忠于党的信仰必须在实践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打牢科学信仰的实践根基。对广大党员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守科学信仰,就要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探索可行的思路、纠正明显的偏差。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能机械化、教条化,也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注重体现原理的科学性、思想的深刻性,并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创新发展,从而使之真正成为我们坚守不渝的崇高信仰。

另一方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忠于党的信仰,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在学习中认识信仰,在学习中确立信仰,在实践中践行信仰,确保能在各种复杂的危险和考验下,始终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忠诚于党的信仰,必须坚持“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我们不仅要学深,而且要悟透。要迅速兴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积极组织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抓好教育培训,把这一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其时代特征、深刻领会其实践价值,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我们党的信仰。行动·诠释李大钊革命信仰高于天,断头流血以从之在黑暗的时代,他第一个激情满怀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浩气撰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每一位去河北乐亭县李大钊故居瞻仰的人,都会被他故居中挂着的这副对联深深打动。

缅怀者们似乎能透过对联感受到李大钊为追求信仰,“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的热血与豪情,更为他铁肩担道义,碧血铸丰碑的精神所感动。

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

李大钊想起了明朝的名臣杨继盛临刑前所写的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杨继盛一生刚正不阿,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父子而惨遭杀害。

弹劾严嵩,哪怕是用自己的性命,只为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杨继盛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鼓舞了李大钊,他奋笔疾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在这副对联中,李大钊将“辣”字改成“妙”字。一字之差,李大钊为人谨慎和为文严谨的特点跃然纸上。

从这一副对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大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而他的一生就是这副楹联的真实写照——追求理想与信仰,用生命之歌光照真理前进之路。妙手著文章“人生的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苦苦求索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看到了希望。备受鼓舞的李大钊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用他的“妙手”著书立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表达着他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求索与呐喊。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迅速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此,他开始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人生实践。“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是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

1920年秋,他领导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始终把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为帮助、引导青年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他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把该馆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在北大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帮助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北大、女高师等校任教期间,利用合法讲坛,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他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倘若青年学生能于读书之余去研究马克思的学说,使中国将来能够涌现出几位真正能够了解马克思学说的,真正能够在中国放点光彩的,这实在是他最大的希望。“只有信仰才让思想发出火花,只有希望才让未来发出光芒”。1949年3月,当毛泽东同志回到阔别多年的北平城时,曾十分感慨地对身边的同志说:“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呢。”李大钊是青年们真正的良师益友,他在旧中国播下的马克思主义火种也终于被青年们燃烧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铁肩担道义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

从被北洋军阀秘密逮捕直至行刑,李大钊的内心都有一种强大的动力,使他不惧死亡,安然若素。在监狱时,李大钊曾和家人见过最后一面,他的女儿李星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1927年4月28日,临刑前,李大钊对其他19位革命者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辉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一袭长袍,两撇黑胡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这是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他将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建立“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并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点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它将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马克思的学说,真正是拯救中国的导星。李大钊高擎理想信仰的时代火炬,在旧中国最早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他“铁肩担道义”,挥笔写下一篇篇欢呼俄国十月革命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字,宛如一位撞钟人撞响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晨钟,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忠贞的爱国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信仰始终坚定不移,为了信仰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都足以说明他确实是一位令人敬爱的、不可磨灭的楷模,他的一生对我们党具有极大的影响和重要的教育意义。赵世炎信仰之火永不灭“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龙华授首照丹心,浩气如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碧血,工人万代仰施英。”在《忆赵世炎烈士》一诗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高度评价了我国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同志。“施英”,正是赵世炎在党和工会刊物上写文章时用的笔名。

1901年,赵世炎出生在四川酉阳(今属重庆市)。他天资聪明,15岁考入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期间正值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受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的影响,赵世炎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并结识了李大钊等人,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信仰,生发于法兰西岁月

开始于辛亥革命后,并在五四时期形成高潮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由民间爱国进步组织发起,采取“勤工”与“俭学”的形式,让留学生不仅学到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且接触和了解了西方社会的实际。

1920年5月9日,赵世炎同100多名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登上法国远洋轮——阿芒贝尼克号,挥手向前来码头送行的毛泽东等人告别。

当时的法国,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之后,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工矿企业倒闭甚多,失业者激增。8月,赵世炎好不容易才在巴黎西郊工业区赛克鲁一家铁工厂找到了锯铁、锤铁、卸车等杂工活。8小时劳动后,他还得自己做饭、洗衣。在这样繁重、紧张的劳动生活中,赵世炎每天都要挤出三四个小时学习《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国内《少年》半月刊写稿。周末假日,他还邀集华工朋友开座谈会,谈论国内外的形势。他在发回国内的多篇稿件中都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去法国之前,赵世炎曾认为那里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发祥地。1921年4月,他进入法国最大、华工最多的施乃德铁工厂工作,发现了许多中国劳工——据了解其在法总数竟有20万人。这些人衣衫褴褛,干最累最危险的活,更可悲的是人身还要受军方和资本家支配,等同于奴隶。

经赵世炎调查,当时在法国的约20万华工,都是被北洋政府当作奴隶卖给法国政府的,按合同这些人要受法国陆军支配,终生不得自由。赵世炎以此为契机和其他同志多方奔走交涉,为部分华工解除了合同,使他们获得了人身自由。这一果敢行动,不仅为赵世炎等赢得了普遍信任,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华工参与革命活动的积极性。为广泛团结华工,赵世炎还组织领导了华工运动的核心团体——华工组合书记部。在这个组织的领导、支持下建立了消费协会、工余读书会,创办了由赵世炎任编辑的油印刊物《华工周报》。赵世炎用很多笔名为小报写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1年2月,赵世炎接到陈独秀从国内写来的信,和来法国不久的张申府取得联系,此后又同周恩来取得联系,然后他与张申府、周恩来、刘清扬组成“共产主义小组”,并同国内保持密切联系。

1922年春夏,赵世炎数次寄信给国内的李立三等,告诉他们:“欧洲方面决定成立一个青年团……我们已认定青年团之内幕即少年共产党,故与国际党人接洽有青年团亦可。”同时,赵世炎向国内团组织索取了团的章程和有关文件。5月初,赵世炎从法国北方回到巴黎,进行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以下简称“少共”)实质性的筹备工作。为了团结、教育广大勤工俭学学生,赵世炎奔走于蒙达尼、里昂、准也儿等地,与各地的进步分子联系、磋商。

1922年6月,赵世炎与李立三等人在法国筹备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由于赵世炎在旅欧两年来艰苦的勤工俭学生活中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他的组织才能和办事能力均受到大家的好评,在旅欧青年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代表们一致选举赵世炎为“少共”执行委员会委员和总书记。信仰,淬炼于血雨腥风之中

1924年,赵世炎回国工作,先后三次参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当年上海工人流传着一首《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民歌,其中有这样几句:

天不怕,地不怕, 哪管在铁链子下面淌血花…… 折下骨, 当武器, 不胜利, 不放下。

由赵世炎领导的工人纠察队,更是豪迈地说:

被捕坐牢, 家常便饭。 枪毙杀头, 告老还乡。

第三次武装起义成功后,蒋介石率北伐军进入上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当时不断有人牺牲,也有意志不坚定者脱党和叛变。赵世炎每次主持中共江苏省委的会议,见来人越来越少,就一再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念。有的同志报告说路遇叛徒敲诈勒索,威胁不给钱就要去告密。赵世炎听后愤然表示:“绝不能给钱!以后遇到叛徒就要想法甩掉他,摆脱不了就找组织想法干掉他!”他提议建立工人秘密武装“红队”,以对付叛徒特务。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赵世炎临危不惧,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1927年7月2日,风雨交加。国民党警探根据叛变的省委秘书长的供词,闯进赵世炎的住所。

此时,他外出未归,敌人在屋里蹲守。

妻子夏之栩和岳母焦急万分,在窗口见他走进院门时便奋力把报警的花盆从窗台上推下去,可惜因风雨太大,赵世炎未看见仍走了进来,结果被捕。

提审中,赵世炎坚定地表示“志士不辞牺牲”,甚至把敌人的监狱和法庭当成讲坛,大义凛然地宣传党的主张和共产主义理想,揭露反动派的罪行。他慷慨激昂地说“革命就是要流血的,要改造社会就必须付出代价”,“要革命就会有牺牲!”

上海数十万工人从报纸上获悉赵世炎被捕,无比悲愤,有的要求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施英,有的主张武装劫狱。党组织虽采取了种种措施营救,均未成功。

1927年7月19日,赵世炎英勇就义,把26岁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他用一生的坚守,谱写了一曲信仰之歌;他用一生的奋斗,点燃了一簇信仰之火。英烈已逝,但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点评

为实现救国理想,赵世炎赴法留学。在勤工俭学中,他颠沛流离,受尽困苦和磨难,但在领导法国华工斗争中,他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此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即便是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中,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他依然坚定信仰,宁死不屈。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为追求信仰而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江竹筠“中国丹娘”“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 有位美丽的卓娅姑娘。 她把青春都献给了祖国, 人们都叫她永远的丹娘。

20世纪50年代,苏联女英雄卓娅的故事曾经传遍了全中国。年轻人被卓娅坚信真理、追寻理想的高贵品质所打动,视卓娅为学习的光辉榜样,如果能够得到一张卓娅的相片,都高兴不已。

卓娅生前是苏军西部方面军司令部所属破袭侦察小组成员。1941年11月29日,她在执行破袭任务的时候,被德军俘获。她毫不畏惧,英勇不屈,敌人无奈,将她送上了绞刑架。卓娅被苏联最高苏维埃追认为苏联英雄,以她为原型的黑白传记故事片《丹娘》上映以来,万人空巷,堪称一代经典!

在中国,也有一位为追求信仰的铁血丹娘,她就是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共同信仰奏响的英雄恋曲

江竹筠于1920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不满游手好闲的父亲,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其兄弟。在重庆,江竹筠10岁就到织袜厂当起了童工。11岁时,她又进了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人生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1939年,江竹筠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她的革命道路。

1943年底,组织上出于安全考虑,认为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彭咏梧需要一个良好的掩护环境,要他在重庆安一个家。于是,组织上选来选去,指派江姐接受一个令她惊诧而又羞涩不已的任务——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这两个相互知名而又相互欣赏的革命家没有料到,一开始相识共事,竟然就是一起共同生活。

他们的“家庭”是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江竹筠的主要任务是为彭咏梧做通信联络工作。从这时开始,身高一米五八、二十三岁的江竹筠永远留存在重庆地下党的史册里,也留存在二十八岁的彭咏梧的记忆中。

江竹筠很快进入角色,她大大方方地与人周旋,强化了自己“彭太太”的身份。虽然工作忙、事务多,她仍然忙里偷闲,以女性的细心,在房间里这里放一盘点心,那里插一束野花,使房间变得温馨而生机盎然,透出居家过日子的气息。

在革命工作中,两人逐渐建立起深厚感情。1945年夏,中共上海局和重庆市委鉴于工作需要,秘密通知彭咏梧:批准他与江竹筠正式结婚。从此,这一对革命伴侣并肩作战,征战前沿。

1947年,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第二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看到这一情景,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然而,她要表现出镇定。她必须表现出镇定!她悄悄地擦干泪水,将仇恨深藏在心头,那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鲜红的血,应该播下复仇的种子!”此后,江竹筠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继续战斗在川东的门户万县。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用铁的意志书写“中国丹娘”

在四川大学期间,江竹筠学会了俄语,并阅读来自苏联的书籍和报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庆时,她参加了中苏友协招待会,会上放映了苏联故事影片《丹娘》——受尽折磨和凌辱而英勇不屈的卓娅,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因江竹筠负责过联络工作,掌握不少重庆地下党人员名单和联络方式,被捕入狱后,她立即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重点拷问的对象。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江姐的十指,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像丹娘一样不屈服。“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江竹筠没有屈服于敌人的各种恶毒,她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难友们被她坚贞不屈的精神所鼓舞,尊称她为“中国的丹娘”。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竹筠壮烈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江竹筠为追求信仰牺牲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人们尊称为她“江姐”,吟唱她高尚品质的歌曲曾经成为特定时代的流行曲,她在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当年的革命需要这种时代精神,而当代共产党员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时,同样能够从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点评

每一个人都会在名利、地位、生命与理想、信念、信仰的天平上进行权衡,这样的权衡自古有之。将名利、地位和生命一端看得比较重的时候,理想、信念、信仰就退居到次要位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成了革命的叛徒。而将理想、信念、信仰看得比较重的时候,名利、地位,甚至生命,都可以抛弃,他们就成为我们歌颂的英雄,江竹筠就是这样的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坚守理想、信念、信仰,为之奋斗终生,这也是中国人崇拜的最高精神境界。渣滓洞监狱对江姐残酷的毒刑拷打,实际上是对她精神世界的考验。但江姐在酷刑与鞭打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她为信仰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折服了我们。如今,每年都有超过600万的人从全国各地来到重庆红岩革命教育基地,凭吊江姐的英魂,感受江姐的革命精神。正如她曾在信中所言:“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着。”方志敏“共产主义的殉道者”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首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们的信仰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建筑在伟大的爱国感情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23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初,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怀玉山被俘。同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年仅36岁。心怀爱国深情,铸就革命信仰

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首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们的信仰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建筑在伟大的爱国感情上。1935年,被捕入狱后,方志敏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

当时,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已霸占东三省,并不断蚕食华北地区。在这篇文章中,方志敏将祖国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既透露出对“垂死的母亲”的忧虑,也表达了团结必胜的信念。

1935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方志敏仍然用文字为垂危的中国呼喊,他号召大家“持久地艰苦奋斗”,“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

在血与火的较量中,方志敏将信仰建筑在伟大的爱国感情上,这给了他浴血奋斗的决心和英勇牺牲的勇气,让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坦然面对生死。一生清贫,信仰坚定

革命不是为发财,清贫的美德源于坚定的信仰。有计划地建设政权、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发行红色股票,创办闽浙赣根据地银行……作为赣东北苏区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者,方志敏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露。

作为赣东北苏区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者,他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之上。他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全都一点一滴地用于革命事业,他自己却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赣东北信江八县苏维埃成立后,方志敏出任苏维埃主席。很多人都觉得这么大的领导,应该会有很多钱,就有人劝方志敏的母亲去向他要些钱。

得知母亲的来意后,方志敏很为难。尽管方志敏很清楚,仅自己的学费,家中就已经欠债700多元。况且在自己参加革命后,家中又被敌人烧、抢十多次,母亲必然是逼不得已才前来向他要钱的。

方志敏只好愧疚地对母亲说:“姆妈,我是当主席了,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信江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起头,我们每日的饭钿才七分呢!”

清贫,不是贫穷,而是一种境界。他选择清贫,是因为他明白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追求理想信仰。在遗著《清贫》中,方志敏写出了“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的人生态度,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也写出了“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的真理。

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国民党士兵根本不相信:“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是啊,方志敏没有钱,清贫坚贞、廉洁自爱正是方志敏最具魅力的人格力量所在,诚如他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当时,许多群众包括许多俘虏兵和贫苦农民,正是从方志敏等共产党人这种清贫品格中认识了红军、认识了苏维埃、认识了党,从而拥护红军、拥护苏维埃、拥护共产党。有些人参加了红军,有些人入了党,像方志敏一样在清贫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铁窗著述,信仰如磐

方志敏被俘后,国民党当局如获至宝,给他戴上手铐、脚镣押上铁甲车“示众”。“示众算什么!”对方志敏来说,每一次“示众”就是一次宣传共产党、宣传苏维埃、宣传红军、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机会。

在上饶和弋阳的两次“示众”的情景,方志敏的狱中遗著记载:他被钉上沉重的脚镣,一步也不能行走,被背到台口站着,任众观览。他昂然站着,睁大眼睛看台下。“我自问是一个清白的革命家,一世没有做过一点不道德的事,何所愧而不能见人。”“观众看到我虎死不倒威的样子”,十分惊奇,继而群情激动,国民党反动派恐慌,只得草草收场。

除了“示众”,一批又一批的政客、朋友、先生和同窗被国民党派来充当说客,对方志敏劝降不断。蒋介石甚至表示,只要方志敏肯在报纸上登一则脱离共产党的声明,即委以他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的职位。面对酷刑与死神、高官与厚禄,方志敏笑傲敌人:“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

在死神随时可能降临的囚牢里,他利用敌人要他写“供词”的纸和笔,写下了《方志敏自述》《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我们临死前的话》《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自述》等大量的书信、文稿。这些极其珍贵的资料都是方志敏在昏暗的牢狱中的心血之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共产主义者对信仰的绝对忠诚和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此外,他还顽强地领导了狱中斗争,教育和团结了一个个革命的同情者,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那些为共产主义理想信仰而战斗的人,是值得人民永远怀念的。1953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登莫干山时,曾对身边的同志说:“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点评

为了建立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追求共产主义信仰,发动农民运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为了建立可爱的中国,方志敏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生命。方志敏的信仰建立在深沉强烈的爱国之情当中。他的一生是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生,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对信仰的耿耿忠心,对祖国的眷眷深情,党和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坚定着这份信念,用努力和奋斗使我们可爱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萧楚女永不熄灭的蜡烛“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形象地形容自己的人生观是“蜡烛人生观”,并以此自励。

死亡面前,信仰会给人无所畏惧的力量。

1927年4月22日的南京,天空阴郁灰暗,石头城监狱内,萧楚女等4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悲壮地高唱着《国际歌》,从不同的牢房慷慨地走上刑场。

行刑官走到萧楚女的面前,恶毒地指着他说:“萧教官,你不是常把自己比喻为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吗?你这根蜡烛快要熄灭了,在这生死一瞬间,你愿意改悔吗?”“你们杀吧!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共产主义运动是镇压不了的。总有一天,人民会审判你们这班狗豺狼!”萧楚女毫不犹豫地高声回答。“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形容自己的人生观是“蜡烛人生观”,并在追求信仰中以此自励,孜孜不倦。革命文胆,笔名言志

1891年(光绪十七年),萧楚女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一个小商人家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这里,萧楚女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1911年10月,萧楚女参加了武昌起义。因对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非常的痛心,他愤然退伍。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他考入武昌实业学校学习蚕桑专业,毕业后在《大汉报》和《崇德报》担任编辑,以笔名“萧楚女”发表文章。

乍一听“萧楚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误以为是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其实他是一位阳刚十足的男子。很多人都很好奇,一个男人为何会叫如此女性化的名字。其实,萧楚女原名萧树烈,又叫萧秋,学名是楚汝,而他的笔名萧楚女大有来头。“楚女”来自爱国诗人屈原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句,该诗中的“女”指的是神女。屈原是楚国人,因此这里的神女也可称楚女,萧楚女就取屈原用来象征爱国志士的“女”字为名,表示自己一定要做拯救民族危亡的“楚女”的伟大抱负。“楚女”是革命意志坚定,能够力挽狂澜的神女之意,因此就有了“楚女”之名,再加上萧秋本人姓萧,所以其笔名就取为“萧楚女”。

萧楚女以手中的笔为武器,纵横驰骋在舆论阵地上,宣传马列主义和救国救民真理,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行。

在四川活动期间,萧楚女负责《新蜀报》的社论和时评。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强,矛头所向,不是指责土酋军阀,就是痛骂贪官污吏,连反动派所控制的报刊也不得不赞叹萧楚女的文章是“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他的文章在广大工人、学生、市民和革命知识分子中间脍炙人口,在他担任《新蜀报》主笔期间,《新蜀报》不仅成了宣传新文化的阵地,而且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在四川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时,国家主义派头子曾琦在《醒狮》报上发表文章,宣扬国家主义,攻击《新蜀报》,谩骂萧楚女。萧楚女撰写了《显微镜下之醒狮派》等文章,对国家主义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剖析,驳击了其理论并引导各校进步师生举行国家主义理论讨论会,帮助青年认识国家主义理论的反动实质。

1925年6月戴季陶主义出笼后,萧楚女专门写成《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批驳戴季陶对共产党的攻击和污蔑。他还写了《帝国主义与人口问题》《介绍正统派与戴季陶看看》等富有战斗性的文章,对戴季陶及其所散布的反动思想穷追猛打,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高贵品质。高举信仰,首播火种

萧楚女把自己的人生观形容为“蜡烛人生观”:“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以教育青年学生为己任,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各地播下革命火种,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宣传。

1920年9月,在好友刘泥清的帮助下,萧楚女到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这位自学成才的青年人开始了自己春风化雨的教师生涯,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他们走向革命道路。

1920年和1924年,萧楚女两次到襄樊,任教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向学生们灌输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抨击封建和反动势力,并积极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讲述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世界革命形势,成为襄樊第一个马列主义传播者。

萧楚女虽然在襄樊时间不长,但已播下了革命火种。

深埋在地下的革命种子,一定会破土而出,生根、开花、结果。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时萧楚女所教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如李实、方复生、刘子谷等人后来都成为鄂北革命运动的骨干。

1922年至1925年,萧楚女两次入四川,他在四川的教师生涯主要是在万县胜利第四师范学校和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度过。萧楚女以讲台为阵地,对封建礼教进行猛烈地抨击,引导学生正视国家的内忧外患,激发学生振兴中华之志和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之情。

1926年1月,萧楚女被调到广州工作,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并经常到广东大学、黄埔军校、劳动学院等学校授课,同时还是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专职教员。萧楚女担任的一些课程没有现成的讲义,于是他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详细研究世界的经济政治状况,深入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边教学边编写,先后编写出《帝国主义讲授大纲》《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讲授大纲》《社会主义概要讲授大纲》等教材。这些著作成为当时发行广泛、影响普遍、深受广大青年喜爱的政治读物。

萧楚女学识渊博,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讲课内容引人入胜,因而深受学生喜爱,而他独特的魅力与丰富的学识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年学子,被誉为“青年的百科全书”“黑暗社会里的开路人”。在他周围聚集着一大批渴望光明的优秀青年,后来多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分子。萧楚女为追求信仰的“蜡烛精神”因而得到了延续。点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萧楚女为唤醒群众,以手中的笔为武器,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行,在襄樊和四川首举革命火种,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家、青年运动的先行者,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奉献给了马克思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蜡烛精神”是早期青年运动的引路明灯,散发着时代的光芒。党员干部应以萧楚女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路线,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冯理达用生命诠释信仰16年中,她曾先后送出了750多套手抄本党章。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很难想象党章在她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她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冯玉祥的女儿。特殊的出身带给她无限荣耀的同时,也让她在入党路上遭遇了重重阻碍。但她不改初衷,苦苦追求二十余载,终于在半百之年如愿入党。她用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一心追随党、一生热爱党、一贯忠于党、一切献给党的信仰之歌。她就是党的好女儿——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

2008年2月8日18时许,冯理达因病逝世,终年83岁。作为儿子,罗悠真多么希望母亲能多留些时日,可他更能理解母亲的心愿。母亲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后,罗悠真向医院建议,如果继续抢救不能改变结果,希望能及时中止,不要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罗悠真深知,这应该是母亲在最后时刻唯一能为党和人民做的,也是她所追求的那种平凡而崇高的人生境界。750多套手抄本党章:一曲崇高信仰的颂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很难想象党章在冯理达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在冯理达的遗物里,有4个精致的木盒,珍藏着她用毛笔正楷抄写的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一幅幅长卷展开,足有百米,7万余字,字字力透纸背,饱含深情。她还把抄录的党章复印成册,作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她所熟悉的党员干部和基层党支部。16年中,她曾先后送出了750多套手抄本党章。

冯理达严格按照党章要求,一丝不苟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她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诚恳交心,从不敷衍。她还每年主动递交自我鉴定,外出时间超过两周,都以书面形式向组织汇报,从入党直到去世从未改变。她把交纳党费看得非常神圣,从来没有迟交过一次,她经常交纳千元党费,弥留之际还特别嘱咐儿子代交1万元党费。

如果说对党章的感情浓缩了冯理达对党忠诚的情感底色,始终关注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则是她崇高的理性选择。作为一名著名医学专家,冯理达刻苦研读党的创新理论著作,生前阅读的《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等书籍,夹满了用纸条做的书签,书中满是圈圈点点、各种标记,书页上写满了心得批注。

数十年来,冯理达不仅撰写了100多万字的政治理论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表达着对党的满腔忠诚。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有着近10年在苏联留学经历的冯理达,经过3天沉思,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建议:“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她结合自己的特殊经历和深切体会,给部队官兵和地方青年学生作理想信念报告40多场次,教育引导他们爱党、信党、跟党走。35份入党申请书:二十余个苦逐信仰的春秋

在人生风雨中,冯理达始终追随党,历经磨难矢志不改。她曾用35份入党申请书,写出了对党的执着追求。

在青年时期,冯理达从父母爱国的言传身教中,从父亲的坎坷经历和深刻反思中,逐步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

1948年,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回国参加人民政协筹备工作。临行前,父母让她选择是回祖国还是留在美国。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冯理达毅然义无反顾地走向新中国。在她看来,向往共产党,就是向往真理、向往光明。

回国后,党组织将冯理达和她的弟弟冯洪达作为新中国首批留学生送到苏联学习。学习期间,她第一次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表示要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由于当时党组织在国外不发展党员,她未能如愿。

此后,每年她都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从1955年开始,她每年都要回顾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主动向组织递交自我鉴定,开展自我批评,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1958年,冯理达获得副博士学位,她谢绝苏联的真诚挽留,满怀激情地投身到中国免疫学研究工作中。“文化大革命”期间,她的母亲被作为走资派批斗,她也被污蔑为“美苏双料特务”,一度被软禁。她不改初衷,对党一往情深,仍然一次次地递交入党申请书,始终没有放弃加入共产党的人生追求。

1975年12月23日是一个令冯理达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个曾用35份入党申请书抒发对党和共产主义信仰执着追求的人,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就在这一天, 她 50 岁的生日已过去整整1个月时间。当得知自己被批准入党的消息后,冯理达流着眼泪激动地说:“我终于入党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26年的夙愿。”

有人问:年过半百,为什么还是痴心不改?冯理达说:“当年,父亲为了追随共产党,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母亲在62岁时加入了共产党;弟弟妹妹也先后成了共产党员。我们一家人都是党培养起来的,永远跟党走是我人生的最终选择。”

入党当天,她就给远在外地当兵的儿子写了一封长信,自豪地说:“妈妈是党的女儿了,咱们家全是党员了!”为党工作一辈子:一辈子托举信仰的人生轨迹

一个人的信仰就是他经常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实践着的真理。冯理达把为官兵服务作为爱党报国、实践信仰的平台。

冯理达生前不止一次地说:“只有对党怀着一种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赤子之情,才能自觉为党尽忠,为国分忧。”她曾29次作为中央和卫生部工作组负责人,带队奔赴流脑、霍乱、痢疾等重疫区,以及邢台地震中心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偏僻农村,挨家逐户防病治病、调查研究。她的14份工作经验总结和研究论文,被国家卫生部转发用于指导全国防疫工作。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波及北京,50多岁的她,以最快的速度骑自行车赶往医院,组织病人转移;1998年,抗洪抢险的紧急关头,73岁的她,主动向医院党委请缨,坚决要求加入医疗队奔赴灾区;抗击“非典”期间,78岁的她,天天吃住在办公室,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从报刊上收集整理出1200多万字的疫情资料,并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