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20:39:35

点击下载

作者:周简段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试读:

总序一

让我为《神州轶闻录》这部很有分量的丛书作序,使我惶恐!虽然在我九十年的岁月中,七十年是住在北京的:我住过“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四合院,从西直门骑驴到过卧佛寺,吃过赛梨的萝卜和糖葫芦……但是看起《神州轶闻录》,那几卷里的掌故、风土、艺文、名胜、人情等,大都是我所不知道的。首次到北京的外国朋友和国外华侨,往往问我:“你是老北京,请你告诉我逛北京要如何逛法?”我居然大言不惭地说:“你首先要去的是天坛公园,那座祈年殿,是我觉得在欧、美、亚、非的任何建筑,都不能与她相比的;再就是去登上景山之巅,俯看北京城全景,故宫的设计也全看到了。此外去吃顿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其他就是我认为可去可不去的地方,你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吧。”

我自1980年伤腿之后,不良于行,新北京的建筑,我都没有看见过,但这不是古迹,也不在我们谈话之列了。

我所能写的,就是这些。冰心1991年2月26日

总序二

我顶怵写序,怕没话找活,空空洞洞,所以我轻易不答应给人写序。唯独对周简段先生(我没见过这位,所以不便加个“老”字儿)的《神州轶闻录》,我不能推辞。一则是我翻阅了曾在香港出的五辑选本,简直叫人拿起来放不下,实在有看头儿,二则一沾北京的边儿,我就不好意思溜掉。在下到底是在这儿土生土长的呀。

我出生在东直门羊倌胡同,中小学都是在安定门大三条上的。最后,又在海淀戴了下学士帽儿——就是那种挂着穗子的黑绸方帽。刨去跟学校春游到过一趟南口,十八岁前我就没出过城圈儿。可后来当上了记者,就跑起江湖来啦。不但国内,连大半个地球都跑遍了。可是不论漂到哪儿,我怎么也忘不了我的老北京。

这着实是块宝地。不但历史悠久,掌故丰富,城里城外满是名胜古迹,而且叫人怀念的,是在这里活动过的非凡人物。北京城要是座五光十色的舞台,那么更叫座的当然是在这里驰骋过的显赫角色。那真是三教九流,行行出状元。这里有纵横捭阖的政客,也有学贯中西的学者,有书画名家,也有名噪一时的曲艺泰斗,以至身怀绝技的武术大师。《名人辞典》只能告诉你这些人物的官职履历,这本《神州轶闻录》却能通过遗闻轶事,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的精神面貌。

不论是对像我这样怀念老北京,一心希望重温一下故都旧梦的老年人,还是对那些急于了解昨天的青年人来说,这都是一套可心的书,可以放在枕边或揣在旅行包里随身携带的好书。篇幅都不长,既能解闷儿又长知识,必然会越看越有滋味儿。萧乾1990年7月10日

总序三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儿,而本书中所选的文章却是短而又短,几乎都是身边琐事,细碎平淡,小到不能再小了。这与“文化”不是有很大的矛盾吗?

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文化。

我们语言中有许多最常见的词儿,一看便明白,一问便糊涂。“文化”就属于这一类。一提到“文化”,谁不明白呢?然而,为什么据说世界各国学者对“文化”下的定义竟有五六百种之多,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呢?个中消息,耐人寻味。这就充分说明,“文化”是根本没有法子下定义的。

然而,我们用不着为此伤心失望。我们生活,我们读书,绝不是遵守某一个定义的。尽管学者用心良苦,下定义煞费精神,我们可以置之不理而心安理得地按照自己的常识去理解文化。

如果你同意我这个看法的话,那么你就会在本书所有的文章中发现文化。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哪一部分里没有文化呢?各文中所讲的故事,都看似烦琐细碎,平淡无奇;如果你愿意当作“闲书”来看,仅供茶余酒后消遣之用,从中寻求那么一点点儿小小的乐趣,你有这个权利,我也表示赞同。因为,不管这点乐趣多么渺小,它也能让你去除精神和体力的疲惫,重新抖擞精神,投入人生的或大或小的事业的搏斗中去。贤于博弈多矣。

然而,哲学家们常说:于一滴水中见大海,于一粒沙中见宇宙。难道在我们这些小的文章中不能见到大的文化吗?所有这一些戏曲、文玩、学府逸事等,又哪一个与文化无关呢?只不过在这里谈文化,不是峨冠博带,威仪俨然,不是高头讲章,而是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微末处见全面,让你读了以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陶冶性灵,增长见识。这种精神的享受,是别的文章无法代替的。难道不是这样子吗?

我就是本着这一点小小的想法,写了这一篇小序。季羡林1991年6月23日序

冯大彪先生主编之《神州轶闻录》系列丛书《字里乾坤》卷,嘱余作序,在下愚钝着实惶悚,颇有言不及义而贻笑大方之虞。然对旧雨雅意却之不恭,故勉为其难,斗胆序之。《神州轶闻录》,乃香港著名文史作家周简段先生之力作。周先生文章洋洋洒洒,包罗万象,且言微旨远,非通人达才而莫能为也。而冯大彪先生则有识才尊贤之慧眼与懿德,曾通过友人为周简段先生开辟专栏长达十年之久,从而使周先生的感旧文章如源泉奔放,一泻千里,妙绝时人,赢得海内外广大读者交口赞誉。冯大彪先生功德无量矣!

经冯大彪先生重新审订的《神州轶闻录》系列丛书,是供不同阶层读者了解祖国风土人情、遗闻轶事的文化套餐,是一份翔实、隽永而弥足珍贵的文史资料。其中的《诗联闲话》卷,涉及掌故颇多,尤具文学与艺术魅力。《字里乾坤》包括“

诗话杂录

”、“佳联览胜”、“名家联趣”、“汉字摭拾”四部分内容。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认为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作用。该卷选录了古今之帝王、领袖、政要、骚客、哲人、名士等的稀世诗作,赏析之,自可陶冶情操,悟出人生之真谛。

楹联起源于桃符,是唐代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发展演变成的文学形式,有“诗中之诗”的美誉,系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大凡深谙律诗与楹联者,其童年时必在塾师督导下笃学《声律启蒙》和《训蒙骈句》,将“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千山对万水,九洋对三江”等等按韵分编的“对子歌”背诵得滚瓜烂熟,从而得到语言、平仄等方面的训练。自古迄今,擅撰楹联的名家层出不穷,传世佳作俯拾即是。该卷所涉及的近代与现代诸多楹联名家,有扭转乾坤的一代伟人,也有纵横捭阖的政客;有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有驰骋文坛的才子;有学优才赡的教授,也有独步天下的画坛巨擘。其作品有短联亦有长联,有奇联亦有巧对,有园林佳联亦有庭院门对,有叠字联亦有嵌名联,有数学联亦有白话文联,可谓洋洋大观、妙趣横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提倡白话文,律诗与楹联被束之高阁,旷日弥之,致使迄今青年一代已不能领略欣赏这种至善至美的传统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令人欣慰的是,冯大彪先生辑录并出版《字里乾坤》,实乃弘扬民族文化之举措。该书犹如甘霖,必将滋润久旱的禾苗茁壮成长。

姑作此序,聊为芹曝之献。成善卿2005年7月13日撰于两耕堂诗话杂录

康熙题扇含教喻

康熙皇帝自幼聪慧好学。他五岁开始读书,亲政后,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还每天让人在弘德殿为自己讲儒学,在历代皇帝中算得上学识渊博者。

康熙五十七年(1718)的一天,康熙来到翰林院,除了视察外,主要是与翰林们探讨“上陈道德,下达民隐”的学问。康熙顺手将自己带的一把白绢折扇放在桌子上,走进里屋。

说来也巧,正在这时,一位叫王鸿绪的编修从外面进来,他是不久前才到翰林院供职的。此人很清高,平时谁也不放在眼里。他一进门,便看见了康熙放下的那把白绢折扇,打开一看,扇面光洁,并无字画。王鸿绪连声叹道:“可惜呀可惜,这么好的扇面怎么没有书画增辉呢?”说罢扬眉一想,何不自己在上面题诗一首呢?于是,他苦思冥想起来。然而,想了半天也未想出好句子,只好把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写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不知是写得匆忙还是记得不牢,写时竟把“间”字漏掉了。

写的工夫,康熙出来取折扇。他见王翰林正在扇上题诗,不禁一愣。王鸿绪见是皇上到来,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康熙接过扇子,不看则已,一看哭笑不得。王翰林竟将人人熟知的《凉州词》写漏一个“间”字,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于是,康熙直言道:“书法很好,只是不该丢掉‘间’字。”王翰林一看,果然如此。他又惊又慌,填上吧,有损章法;不填吧,又不成句子。这时,他灵机一动,躬身禀道:“陛下,我录的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乃是学写的一首长短句。”遂读道: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康熙听罢十分恼怒,明明是误笔,却还要巧言辩解,真是胆大包天。想到老一辈翰林的谦恭之态,又不禁一阵惆怅。老翰林们相继去世了,进来一批新翰林,水平差了一大截。眼前这个四十出头的王翰林,竟如此轻狂、胆大妄为,实在应教训他一番。正要开口,又忽然想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新老替代是势之必然。看样子,眼前这位王翰林反应机敏,头脑倒还聪明,杀杀他的狂傲之气就行了,何必苛求重责呢?

想到这里,康熙转怒为喜,微微一笑,要来笔墨,沉吟片刻,在折扇另一面写下这样一首诗:

旧日讲筵剩几人,徒伤老朽并君臣。

平生壮志衰如许,诸事灰心赖逼真。

求简逡巡多恍惚,遇烦留滞累精神。

年来词赋荒疏久,觅句深惭笔有尘。

康熙写罢搁笔,将这把折扇赐给了王翰林。在这首诗中,明为叹岁月不居,伤形骸日颓,暗含的却是教喻、劝责之义。

吴趼人的《正名诗》

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闻名文坛的清末谴责小说家吴趼人,原名吴沃尧,字小允,广东南海(今广州)人,生于1866年,卒于1910年。吴趼人幼年居佛山镇,故以“我佛山人”为笔名。他二十五岁时到上海谋生,经常为报纸写文章。

吴趼人性格平易近人,且又幽默风趣。初到上海谋生时,他为报章撰稿以“茧人”作笔名,寓意“作茧自缚”,自叹写作之苦。吴趼人二十七岁时,有位女士为他在扇子上题字,误将“茧人”写成了“茧仁”,他看后苦笑道:“看来我要成为僵蚕了!”为了避免以误传误,他干脆把“茧”字改为“趼”字。但是,这个“趼”字很生僻,不常用,很多人不知道“茧”、“趼”二字同音,所以常将“吴趼人”读作“吴研人”或“吴妍人”。这令吴趼人哭笑不得,于是,他不得不写了一首《正名诗》。诗云:

余自二十五岁以后,改号茧人。去岁又易茧作趼,音本同也,乃近日友人每书做“研”,口占二十八字辨之。

姓氏从来自有真,不曾顽石证前身。

古砚经手无多日,底事频呼作研人。

类似的正名诗,他还写过:“试问妆台揽镜照,阿侬原不是妍人。”

吴趼人一生创作颇丰,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外,还写《俏皮话》连载于《月月小说》。在《俏皮话自序》中,他幽默地说道:“我平时喜欢说笑话,大庭广众的场合,只要我一到,人们必说‘某某人来了’。我一开口说话,众人常被逗得捧腹大笑。”他这种“善谐谑”的性格,形成了他的嬉笑怒骂的创作风格。

此外,吴趼人还写了大量的历史小说、言情小说、戏曲、笑话、寓言等。他日夜写作,戴着厚厚的眼镜,趴在案头笔耕不辍。不到十年时间便发表上百万字作品。

吴趼人的文思极为敏捷,下笔千言,一气呵成。他只要一忙起来,就不注意饮食,平时又嗜酒如命,常常以酒代饭,有时一个月之内只喝酒吃菜而不吃饭。久而久之,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他三十九岁写完《九命奇冤》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后,就因过度劳累,得了“闻声则惊”的虚怯之症。经医治,虽有好转,但留下了哮喘病。

宣统二年(1910)初,他感觉身体状况不好,便对友人李怀霜说:“我会算命,恐怕活不过今年了!”果然于当年9月19日病逝于上海,享年四十四岁。

吴趼人才高八斗、著作等身,生活上却穷困潦倒。死后家无余财,衣袋里只剩两枚银元,朋友们集资为他治丧。一个月后在他创办的“广志学堂”开追悼会,参加者有数百人之多。大家写来大量诔文、挽联,追悼会相当隆重。

黄遵宪的赴港诗

黄遵宪,字公度,清末著名诗人。他曾三度到过香港,每次都留下了诗篇。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出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从中也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香港的风情。

黄遵宪第一次到香港,是在同治九年,即1780年,他当时二十三岁。这年秋天,黄遵宪从家乡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到广州应乡试,没有考上。回乡时他曾绕道去香港游览,写下了《香港感怀》组诗十首,第一首是:

弹指楼台现,飞来何处峰?

为谁刈藜蓼,遍地出芙蓉。

方丈三神地,诸侯百里封。

居然成重镇,高垒矗狼烽。

第一句是黄遵宪初到香港的印象:原来是一个荒凉的小岛,弹指几十年间,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不知是从何处飞来的山峰?接着就揭露“遍地出芙蓉”的丑恶现象。这里的芙蓉,不是芙蓉花,而是毒品阿芙蓉(鸦片的别名,明人《医学入门》载:“鸦片一名阿芙蓉”)。当时英国以香港为基地,向内地倾销鸦片,这一罪恶贸易是香港迅速“繁荣”的重要支柱。黄遵宪自注说:“以鸦片肇祸,开港后进口益多。”结尾说“居然成重镇”,指香港不仅在经济上成为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主要基地,而且深沟高垒,泊舰屯兵,成了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要地。

诗人初到香港的感触,可以说是相当敏锐的。

在这组诗中,黄遵宪谴责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割地求和,抒发国土沦丧的无限悲痛。最后一首是:

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时。

六州谁铸错?一恸失燕脂。

凿空蚕丛辟,嘘云蜃气奇。

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

黄遵宪自注说:“乾隆四十八年(1783),英遣使马甘利来朝,即以乞地为言。”提及乾隆曾经严词拒绝英方乞地供“夷商停歇”和“夷商居住”的要求,揭露眼下清政府割地求和、丧权辱国的卑劣行径。

年轻诗人的强烈爱国之情,反映了19世纪中叶中国许多有志之士的愤懑心境。

黄遵宪第二次到香港,是在十五年后。他又写了《到香港》一诗:

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

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

一别十五年了,香港仍然飘扬着异国旗帜!

又过了五年,黄遵宪再过香港,百感交集之余又写下了《自香港登舟感怀》,最后两句是:“龙旗猎猎张旃去,徒倚栏杆独怆神!”

二十年间,黄遵宪三过香港,始终“不见黄龙上大旗”。百年后的今天,可以告慰黄公的是,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正是:“喜见五星上大旗!”

迁客骚人咏澳门

澳门在粤江口三角洲南端,旧名濠镜,因这里有天后宫,当地人称为妈阁,又称妈港。明嘉靖年间,澳门租赁给葡萄牙人通商;崇祯初年葡萄牙在此设官;清光绪十三年(1887)立约,清政府允许葡萄牙管理澳门,但不得让于他国,中国于此设关征税。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被外国霸占长达四百七十四年(1551~1999),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澳门的丧失而悲愤交加,挥笔吟诗抒发爱国热情。

明末反清斗士张穆当年登临望洋台时,写下五言古诗《澳门览海》,生动地描述了当年澳门的雄姿:

生处在海国,中岁逢丧乱。

紊怀数十年,破浪已汗漫。

故人建高纛,楼船若鹅鹳。

因之慰奇观,地力尽海岸。

西夷近咸池,重译慕大汉。

宝玉与夜珠,结束异光灿。

若梦游仙瀛,金官赤霞烂。

危楼切高云,连甍展屏翰。

水上多神山,青削屡续断。

澄波或如镜,一叶亦足玩。

尔及长风回,气色忽已换。

狂澜渺何穷,万里生浩叹!

明末清初隐居澳门的志士、诗人屈大均登临西望洋山,写有一首五律,描述当年澳门船来帆往、繁荣兴旺之景象:

浮天拜水力,一气日射空。

舶口三巴外,潮门十字中。

鱼飞阴火乱,虹断瘴云通。

洋货东西至,帆乘万里风。

清初到澳门的画家吴历,著有《三巴集》一书,有一首咏澳门议事亭的诗:

晚堤收网树头腥,蛮蛋群浊酒满瓶。

海上太平无一事,双扉久闭一空亭。

澳门议事亭设于明代,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商讨贸易、办理居住事宜之地,后为“澳门总督”亚马勒所毁, 1784年之后改建为市政府。

清代香山县李珠光作有《咏澳门》五律两首,切时,切地,文字瑰丽,为人称颂。其中一首曰:

孤城天设险,远近势全吞。

宝聚三巴寺,泉通十字门。

持家蛮妇贵,主教法王尊。

圣世多良策,前山锁钥门。

汤小薇女士寄我一组章士钊书写的《澳门四绝》,原诗为:一

四百年前一海门,蒲桃初乱汉并番。

紫诠往事渔山画,几度词人问种源。二

区区赌国海南偏,骰子生涯不计年。

隐隐扶余记人物,张坚怎抵一何贤。三

卌载经过荷汉思,香山百里铁藜繁。

地文初次登行卷,对客摊诗录澳门。四

檠杯夜识金银气,披雾朝窥士女颜。

浮世伶仃洋上客,梦回乍别喀罗山。

章士钊参加过辛亥革命,早年出任过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他与汤小薇女士之父汤澄波交往很深。1957年夏天,章士钊把这首《澳门四题》赠予汤澄波。诗后小注云:“右澳门四绝句,午夜腹稿所成,明日为澄波兄哂正。丁酉夏章士钊。”诗中章士钊联想到文天祥在港澳之间海面上写的名诗《过零丁洋》,叹惜四百多年前澳门被外国占领,现在成了赌场。诗中还提到澳门知名爱国人士何贤,何贤为澳门第一特首何厚铧之父,1983年去世,生前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

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1925年发表了热血沸腾的《七子之歌》,将中国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喻为七个儿子。其中关于澳门的几句: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名?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语言铿锵有力,感情真挚炽热,这深情满怀的诗句,就是诗人的呐喊,是澳门人的心声——我要回到祖国怀抱!我要回到母亲怀抱!

当时,闻一多刚从海外归来,目睹祖国的贫穷落后,深感痛心。但他没有消沉,以笔作刀枪,揭露黑暗,歌颂理想,写了大量诗作: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天晴一声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民众革命的信心。在诗人遇难四十三年后,澳门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诗人在天有灵也该欣慰了。

康有为塞外题诗

1924年冬,康有为应幼年时期的好友陈重远之邀,从苏州北上,到达塞外张家口。

1月19日(农历十二月十四日)清晨,康有为在六十多位乡儒、乡绅和好友的陪同下,游览了张家口的古长城、大境门和玉皇阁,继而登临赐儿山云泉寺。

云泉寺乃塞外著名古刹,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此处海拔一千米之多,峭壁如削,万木峥嵘,亭台楼阁古色古香、错落有致。一条石阶路由北趋南,盘旋而上,犹如白色长龙隐现在繁茵之中。时年六十六岁的康有为神采奕奕,拾级而上。由于年事已高,攀登不多时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因感于“山川缟素,天地一白”,遂作《雾雪云泉寺》诗一首:

山县关城早,天寒日暮愁。

夕晖千白雪,吾爱云泉寺。

日出松石上,诗清情复幽。

后人今不见,应共忆此游。

康有为题诗后游兴更浓,便沿着羊肠小路迤逦而上,过万松亭,直达山巅。群山在脚下,远处长城蜿蜒如巨龙,他俯瞰张家口全景,心胸豁然,感慨万千,不由又吟诗一首:

行行积雪里,

渐入浮云端。

前路青天近,

冷冷诗骨寒。

随后,康有为在众人的指引下,来到云泉寺大殿西崖下,观赏了风、水、冰三个洞,听友人讲述了这三个洞的由来及奇妙的传说。康有为听后又诗兴大发,旋即写下了一首八句五言诗:

崖石青天里,

悬洞堪称奇。

仙人原有宅,

醉语亦成诗。

凝静听崩雪,

山空闻折枝。

平明出谷口,

险尽尚惊疑。

在康有为兴致勃勃之时,友人又陪他到寺院依崖阁欣赏崖上历代文人墨客的壁上题诗。其中有曾与康有为同朝为官的御史安维峻、礼部右侍郎志锐(珍妃的哥哥)的题诗。这两人因上疏弹劾慈禧、李鸿章,被流放塞外,在游云泉寺时留下了诗句。

康有为在下山途中,看到云泉寺殿顶上有深绿色的脊兽,极为惊奇。乡绅士们解释说,这是明朝的遗物,乃嘉靖皇帝去五台山敬香时带回来的。康有为仔细看后,确认是明朝的遗物,连连称道。

1924年1月22日,康有为告别张家口,途经古城宣化稍停,然后返回北京。

章士钊与胡适之的文白诗斗

胡适之自幼饱读诗书,成年后却竭力倡导白话文。而同时期的章士钊办《甲寅》杂志,拼命反对白话文,大骂白话文。1925年正月,胡章二人在前门外廊房头条撷英番菜馆相遇,有人给章照相,章便邀胡合影。之后章士钊在送胡适之照片时题了一首白话诗:

你姓胡,我姓章,

你讲什么新文学,

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

你不攻我不驳,

双双并座,各有各的心肠。

将来三五十年后,

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

哈哈,

我写白话歪词送给你,

总算是老章投了降。

胡适之毫不示弱,写了一首旧体诗送给章士钊:

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

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章诗写于这一年2月5日,胡诗写于2月9日。今日重读二诗,的确也使人感到“好作文学纪念看”,章士钊真是言中了。《甲寅》杂志号称“老虎报”,它一律登文言文,在广告中说:“文字须求雅驯,白话恕不刊布。”章士钊于1925年9月发表了《评新文化运动》,10月又发表了《评新文学运动》,以《甲寅》为阵地,对新文化运动发起猛攻,一时鲁迅、周作人、徐志摩、高一涵、郁达夫、成仿吾等都奋起还击。胡适之在《京报》副刊《国语周报》上发表了《老章又反叛了》一文,予以还击。文中引了章送他的那首白话诗,因为诗中有“总算是老章投了降”一句,所以题目说“又反叛了”。胡适之在文中说《甲寅》广告中不登白话文的话是“悻悻然小丈夫的气度”。

章胡在文章中争论十分激烈,但私下饮馔相逢,还是十分客气的。有一次在上海,汪原放请客,座上有章士钊、胡适之、陈独秀。胡适之当面对章士钊说:你的文章不值一驳。章士钊却也不生气,汪原放十分赞赏他的雅量。

北大教授共赋《除夕诗》

1918年,胡适执教北大,应某杂志编辑之请,写了一首诗,题名“除夕”:

除夕过了六七日,

忽然有人来讨除夕诗!

除夕“一去不复返”,

如今回想未免已太迟!

那天孟和请我吃年饭,

记不清楚几只碗,

但记海参、银鱼下饺子,

听说这是北方的习惯。

饭后浓茶水果助谈天,

天津梨子真新鲜!

吾乡雪梨岂不好,

比起他来不值钱!

若问谈的什么事,

这个更不容易记。

像是易卜生和白里欧,

这本戏和那本戏。

吃完梨子喝完茶,

夜深风冷独回家,

回家写了一封除夕信,

预备明天寄与“他”!

胡适是白话诗的倡导者,也是第一个用白话写诗的名家。这首诗也如胡适的其他白话诗作一样,平直如话。

当时,同在北大任教的刘半农,也有一首以“除夕”为题的诗:一

除夕是寻常事,

做诗为什么?

不当他除夕,

当作平常日子过。

这天我在绍兴县馆里,

馆里大树甚多。

风来树动,

声如大海生波。

静听风声,

把长夜消磨。二

主人周氏兄弟

与我谈天——

欲招“缪撒”,

欲造”蒲鞭”,

说今年已尽,

这等事,待来年。三

夜已深,辞别进城,

满街车马纷扰,

远远近近多爆竹声。

此时谁最闲适?——

地上只一个我!

天上三五寒星!

此诗风格平直如胡诗,但除夕夜犹与周氏兄弟议文艺工作,较之只是吃饺子、海参、津梨,含义似更胜一筹了。

蔡元培的题画怀乡诗

蔡元培先生是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博精群籍,学识宏富,思想进步,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

蔡元培先生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家乡绍兴度过的。蔡元培中年以后,荣膺重任,离乡日久,但对故乡风物仍心向往之,且时时处处予以关怀。他说:“吾辈既为绍兴之人,则绍兴一切之事,非即吾辈之责任乎!”他曾遍游越中山川和名胜古迹,并多有诗词流传,如《游绍兴石佛寺题名记》、《重修贺秘监祠记》等,爱乡之情溢于言表。

1934年,年逾花甲的蔡元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仍致力于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为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倾注心力。他经常往返于沪宁道上,席不暇暖。这一年的12月中旬,蔡元培的同乡挚友——时任国民政府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居住在南京的陶冶公怀抱一叠乡人陈庆均先生所作的《越州名胜图》,送请蔡元培过目题词。蔡先生逐一浏览,赞赏不绝,欣然在扉页上题七绝一首:

故乡尽有好湖山,八载常萦魂梦间。

最羡卧游若有术,十篇妙绘若循环。

诗的落款是“廿三年十二月蔡元培”九个字。

12月17日,蔡先生请人给陶冶公送去这首题诗,并寄去一封短笺:

冶公先生公鉴:

承枉顾,领教为快。属题越州名胜图已题一绝,奉璧,请正之,并候日绥。

弟蔡元培敬启

蔡元培的这首怀乡诗和十幅《越州名胜图》,后由陶冶公装裱成册页,精心保藏,后来一并捐献给了绍兴市人民政府,收藏在绍兴鲁迅纪念馆。

郭沫若巧改祝寿诗

剧作家于伶早年系北京大学法学院俄文法政系出身,在戏剧、电影方面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抗日战争期间,于伶坚守在上海“孤岛”,组建了“上海剧艺社”,公演了大量的抗敌剧作和世界名剧。他的创作十分迅速,有时为了紧跟抗战的形势,干脆不打底稿,直接用钢板、蜡纸赶写剧本,剧艺社同仁则日夜赶排,以便尽快搬上舞台。他写的几十部宣传抗日救亡的“国防”剧作,有几部在沦陷区和大后方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五幕剧《花溅泪》和《夜上海》均写于1939年。《夜上海》还被改编拍成电影。该剧以主人公梅岭春一家人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的活动为线索,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上海各阶层的生活状态,抒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心声。《杏花春雨江南》是《夜上海》的姊妹篇,叙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梅岭春一家人返回故乡,和当地抗日救国军一道,为保卫乡土家园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长夜行》反映了上海沦陷前后爱国文人和敌伪的斗争,以及社会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大明英烈传》以明代采石矶大战为背景,借古论今,宣扬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激励国人抗日救国的勇气和信心。

1943年,于伶来到陪都重庆,住在一座小山上的玉皇观里。他同夏衍、宋之的、章泯、金山、赵铭彝等人成立了中国艺术剧社,请陈鲤庭、史东山、司徒慧敏、郑君里等组成导演班子,由金山、蓝马、王苹、凰子、张瑞芳、叶露茜、路曦、秦怡、顾而已、陶金、吴茵等组成强大的演员阵容。剧团成立后,第一炮由宋之的编剧、洪深导演的《祖国在呼唤》打响。紧接着,章泯导演的曹禺两部近作《北京人》和《家》先后上演。曹禺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家》赢得四川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赞赏,竟先后演了八十六场。

这年2月23日是于伶三十七岁生日。夏衍、廖沫沙、胡绳、乔冠华等欢聚一堂为他祝寿。众人在小酒馆的火锅席上联成一首祝寿诗:

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

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说大明。

诗成之后,众人请郭沫若写成条幅。郭沫若吟咏并细细品味祝寿诗后,觉得诗韵虽佳,亦将于伶的几部代表作和他的年龄拼组得天衣无缝,但作为祝寿诗,其情调略伤于悱恻,有低沉之感。于是沉吟片刻,笔走龙蛇,将原诗改为:

大明英烈见传奇,长夜行人路不迷!

春雨江南三七度,如花溅泪发新枝。

虽然只改换了几个字,重排了句子的次序,但诗韵铿锵,豪情满纸,调子比原诗高出一筹,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

郁达夫赋诗文官考试

友人寄来一本新出版的郁达夫先生的诗集,收集的诗不多,其中一首写于1919年10月19日,题为“晨进东华门口占”:

疏星淡月夜初残,钟鼓严城欲渡难。

耐得早朝辛苦否?东华门外晓风寒。

诗后作者自注:“今日为高等文官考试之第一日,余起床时,刚三点半,微月一痕,浓霜满地,进东华门时口占一绝云。”这诗写得十分潇洒,颇有些清朝新进士入朝殿试时的余风遗韵。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到1904年正式废除。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制定了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文官考试的办法,不定期地举行考试来遴选官吏。文官考试有政治、法律、外交等科目,考中了,就可以“荐任官吏”,政治科名次在前的可以放县长,外交科名次在前的可以放参赞。郁达夫当时在东京留学,赶回北京报考文官考试,报的是外交科。

报考高等文官,由各省地方官推荐,到了北京,还要找两位本籍京官作保,以防假冒,被保荐的人照例要送京官一笔谢仪。清代的京官官俸极少,这笔谢仪确实补益不小。民国初年,仍然参照清代的办法,参加文官考试的人,仍然要在京的官吏(有荐任资格者)作保才能应考。鲁迅先生当时在教育部任佥事,是荐任最高级,足有资格做高等文官应试者的保人。不过郁达夫当时的保人是谁就不知道了。考试的地点是在故宫文华殿,所以郁达夫披星戴月,大清早要赶到东华门等候点名领卷。

遗憾的是这次考试郁达夫名落孙山。没有考中高等文官,便仍要到日本读书去,临行时郁达夫的哥哥赋送行诗云:

一片卢沟月,怜君万里行。

清谈当此夜,难尽别离情。

郁达夫也给哥哥留了离别诗:

迹似飞蓬人似雁,东门祖道又离群。

秋风江上芙蓉落,旧垒巢边燕子分。

薄有狂才追杜牧,应无好梦到刘蕡。

明朝去赋扶桑日,心事苍茫不可云。

郁达夫教嫂学诗

郁达夫的长嫂陈碧岑,1883年出生在安徽泗县清江浦。自幼父母双亡,虽有求知欲望,但只能自学,直到十四岁时,方得在伯父家读书数月而已。1911年陈碧岑与郁曼陀结婚后,得丈夫辅导,始读唐诗。

1913年郁达夫随兄嫂去日本时,年仅二十岁的长嫂对年方十七岁且又自幼丧父、远离家乡的郁达夫来说,确如富阳人所说“长嫂为娘”。白天郁曼陀忙公务,郁达夫入校学日文,陈碧岑做饭洗衣,料理一家人的生活。晚间弟兄二人做毕功课,才有时间谈古论今,切磋诗词。这时她也跟着学学诗,或请郁达夫辅导日文。陈碧岑回忆在日本时的生活说:“我们三人长日为伴,但达夫要谈的话,要做的事,多半先给我讲,需要经得他大哥同意的,才由我传达。我们回国后,他在日本给他大哥的信没有给我的多,光是信中有诗作唱和的就有十几封,我一直保存着,直至献给国家。”

郁达夫曾写很长的信教长嫂学诗,下面就是他1916年二十岁时所写家书中的一段:

吾嫂学诗,盛唐不及中唐,中唐不及晚唐。与其失之粗俗,宁失之纤巧,女人究竟不应作‘欲上青天揽日月’语,弟意李杜诗竟可不读,入手应诵李义山温八叉诸人诗。在宋则欧阳永叔曾南丰陆剑南诸家诗可诵。元明人诗,弟未曾披读,故不敢言。然而王世贞、李东阳诸家不合使闺阁中人模仿。吴梅村诗,风光细腻,唐宋诗之集大成者。家中有全集在,可取读之。不必半年,行见吾嫂之诗句较香菱更敏丽矣。清朝诗唯王渔洋全集可诵。赵瓯北、袁子才诸家诗瑕不掩瑜。近人樊樊山、陈伯严诸人诗则大抵画虎不成之狗矣。沈归愚尚书,最喜用好看字面,昔人之所谓“至宝丹”也。然女流诗人,正不可少此至宝丹。究竟堂上夫人,本文庵中道姑为愈耳。弟诗虽尚乏门径,然窃慕吴梅村诗路。有人赞“乱离年少乏多泪,行李家贫只旧书”为似吴梅村者,弟亦以此等句为得意作也。曼兄再三戒弟以勿骄,前年弟曾有百钱财主笑人之习,近且欲对黄狗也低头矣。前次狂言,唯向我亲爱之兄嫂言之,以示得意,决不至逢人乱道也……

陈碧岑于1982年在上海病故后,学林出版社为她和郁曼陀合出了《郁曼陀陈碧岑静远堂诗集》,其中收有她1914年写的《奇怀达夫弟二首》:

犹忆他乡同作客,哪知今日独思君。

一家羁旅留京国,千里音书望暮云。扶桑西望是长安,横海风波道路难。

何日小屏红烛底,相将斗句离盘餐。

郁达夫也有《奉答长嫂兼呈曼兄四首》,回忆那段叔嫂情。

徐志摩观潮写《海韵》

1923年8月中旬,“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在北京接到海宁家中的电报:“祖母病危速回!”得此噩讯,他日夜兼程返回故乡,唯恐迟了再也见不到慈祥的老祖母。他回到家第十一天,祖母溘然长逝。

料理完后事,徐志摩约几个好朋友同去海宁盐官观潮,好让海涛冲刷去失去亲人的痛苦。徐志摩给胡适等人写了信,信中徐志摩还写上了李白的《横江词》: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9月29日,被徐志摩触动了雅兴的胡适、陶行知、任叔永、陈衡哲、朱经农、高梦旦、曹佩馨等人如约到达海宁。徐志摩带他们泛舟畅谈。在船橹的咿呀声中,他们品尝了徐的家乡菜饭:大白肉、粉皮包头鱼、豆腐小白菜、芋艿等,还一路谈诗论文,好不惬意!

一行人到了盐官,登上占鳌塔。其时还没到涨潮时间,寂静的钱塘江江面如锦缎般银光闪烁。在这平静的江面上,挂着白帆的渔船荡漾着。二十余天来徐志摩紧紧压缩着的痛苦的心,在这辽阔的江面上,渐渐舒展开来了。徐志摩说:“诸位,在我眼中,这季节仿佛忘却了春天,树枝不再展现叶子的嫩绿,更没有我所喜欢的高远处蓝天上飘过的朵朵轻云。”

就在徐志摩说话的当儿,堤岸上的几个小男孩,裤腿卷得高高的,挥手高呼道:“涨潮了!涨潮了!”只见远处天际隐隐一条白线在微微抖动,转瞬间那条白线已变成万匹并驾齐驱的白马,披散着白色的鬃毛,吼着、奔着,银山浪谷、吞天沃日。潮水涌至占鳌塔前,—片青气成堆雪,白虹一线呈奇观……大潮过后,江面余波荡漾,令人回味无穷。

夕阳西下,徐志摩一行人踏着晚霞归去。堤岸上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几片落叶悠悠地飘落在江面上。途中,徐志摩发现有一女郎正独步黄昏沙滩上。少女与大自然的景观给了诗人无限遐想,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海韵》道:

女郎,在哪里,女郎?

在哪里,你嘹亮的歌声?

在哪里,你窈窕的身影?

在哪里,啊勇敢的女郎?

黑夜吞没了星辉,

这海边再没有光芒,

海潮吞没了沙滩,

沙滩上再不见女郎——

再不见女郎!

柳亚子诗会毛泽东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从石家庄乘飞机抵北平西郊机场,在京的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等到机场欢迎。当晚,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举行宴会,宴请来北平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主客两席共二十人,除柳亚子、李锡九、黄炎培、许德珩、陈叔通,沈钧儒、郭沫若等民主人士外,尚有周恩来、李维汉等中央领导参加。晚宴后,柳亚子回到六国饭店,满怀激动写下了“民众翻身从此始,工农出路更无疑”的诗篇,热情地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表达了亿万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欢乐心情。

3月28日,柳亚子想赴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灵堂,一时无车可乘,心情十分苦闷,作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此诗写后不久,4月25日,柳亚子便从六国饭店移居颐和园益寿堂。

29日上午,柳亚子游览完颐和园回到益寿堂后得到毛泽东回赠《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诗,中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等句。当日,柳亚子依原韵奉和两首寄呈毛泽东,表示希望长期卜居北京。

5月1日,毛泽东亲至颐和园访见柳亚子,并一起游览长廊,乘画舫绕昆明湖一周,观赏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柳亚子趁此机会“面陈衷曲”,即有心拜祭孙中山灵堂而无车可乘之苦恼。5月5日是孙中山就职非常大总统二十八周年纪念日。这天,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率卫士、摄影师,带专车接柳亚子夫妇赴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灵堂及衣冠冢,了却了柳亚子一桩心愿。晚上,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设宴款待柳亚子和夫人郑佩宜女士,由朱德、田家英等人作陪,席间宾主“谈宴极欢”。

柳亚子非常喜欢颐和园秀丽的山光水色,在给毛泽东的诗中有“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吴江”, “名园真许长期借,金粉楼台胜渡江”等句,表达了他对颐和园的爱恋之情。在给子女的家信中,他也十分高兴地写道:“颐和园住得非常开心,不想还家……此地是皇宫,我们居然享受帝王之乐,也算是翻身了。”

柳亚子从1949年4月至11月,在颐和园益寿堂居住了七个月。由于益寿堂内寒冷,冬季不便居住,他便迁往北京饭店居住。1950年9月11日,柳亚子从北京饭店迁居北长街八十九号,毛泽东用柳亚子词中“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句,为其居室题字“上天下地之庐”。

柳无忌的嵌名诗

友人送给我一本纪念南开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的《南开大学校史》。在书的插页照片中,一眼看到了当年英文系主任柳无忌教授的旧影。

柳无忌是柳亚子的独子,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于江苏吴江县黎里镇。在家乡读完小学,而后入圣约翰青年会学校、圣约翰中学,后升入圣约翰大学。“五卅惨案”爆发后,他和同学们在校园里升起国旗,受到美国校长指斥,遂和一些同学愤然离校,转入清华大学。两年后,柳无忌到美国留学,在耶鲁大学攻读英国文学,获博士学位。后到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研究中国文学。在英国与留美专攻生物学的高蔼鸿女士结婚。

1931年,柳无忌回国,在南开大学任英文系主任。他教课颇多,有英国文学史、欧洲小说史、英国戏剧、文学批评与英国现代文学等。当时,南开的英文系教师人才济济,如陈钦仁、司徒月兰、赵诏熊、张彭春、黄佐临等,多为留学英美的博士。“七七”事变前,为南开英文系全盛时期,出版有《人生与文学》期刊,在社会上发行。抗战初期,南开、清华和北大三校迁到长沙成立临时大学,柳无忌在外文系任教。他在课余著有《南岳日记》,记载名胜古迹、教学趣事,以及个人生活观感,抒发满怀国难家愁之感。其间,柳无忌作有一首诗,以文学院诸教授之姓名入句,颇为风趣。诗云:

冯兰雅趣竟如何(冯友兰),闻一由来未见多(闻一多)。

性缓佩弦犹可急(朱自清,字佩弦),愿公超上莫蹉跎(叶公超)。

鼎沈洛水是耶非(沈有鼎),秉壁犹能完莹归(邓秉壁)。

养士三千江上浦(浦江清),无忌何时破赵围(柳无忌)。

功在朝廷光史册(罗光廷),停云千古留大名(停云楼为文学院教授宿舍)。

半年后,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大,柳无忌仍任外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和戏剧两门课。1941年春,柳无忌到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和师范学院英文系执教。

于右任嫁女诗陪嫁

1921年,于右任率陕西靖国军与陕西都督陈树藩部作战期间,他的爱女芝秀出嫁,乘龙快婿是被他连声夸赞为“奇士”的屈武。

于右任为何这样连声夸赞屈武呢?原来,这位屈武在“五四”运动时就是有名的学生领袖。那时他在西安上学,和同学们一起高举“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大标语在街上游行示威,后来被选为赴京请愿代表。到北京见到总统徐世昌时,屈武激昂陈词,坚决表示“誓死收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当他讲到当时北京政府丧权辱国的罪行时,愤怒地以头碰地,血流满脸。次日,全国各大报纸都在显著版面刊登“屈武血溅总统府”的消息,屈武的爱国精神受到全国人民的称颂。后来屈武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对时局仍然十分关心,经常参加陕西的革命活动。屈武与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和总指挥胡景翼都有过接触,才干备受于、胡赞赏。

在胡景翼的撮合下,屈武、于芝秀喜结连理。但是陕西干戈不止,战事频繁,于右任身为靖国军总司令,忙于军政无暇为爱女操办婚事,无奈之下只好请夫人送爱女赴北京与屈武完婚。爱女出嫁时,于右任别出心裁赋诗为女儿做陪嫁。其陪嫁诗如下:

春风苏百草,送尔出关门。

遇合从儿愿,追随念母恩。

家庭新创造,文学旧思存。

应念空山老,诗笺印血痕。世人如问我,勉强说平安。

百战身将老,三年枕未干。

秦兵仍奋激,民党更艰难。

素蓄澄清愿,时危肯自宽。海上攻书日,关中省父时。

岁饥兵不饱,女大嫁因迟。

多事添媒妁,无端累义师。

人心未可测,究竟有天知。汝婿亦奇士,青年才美誉。

忱同屈正则,事类申包胥。

至理无贫贱,浮云有卷舒。

进修齐努力,喜偶复谁如。

从这几首诗里,可以看出于右任对屈武的赞赏之情。他赞赏女婿的革命气概,勉励女儿、女婿要“进修齐努力”,对革命前途持乐观态度。在当时那样的形势下,以诗陪嫁是十分可贵的。

于右任1964年11月10日在台北逝世。他的一些诗作,如《怀念大陆及旧友》、《望大陆》等,至今在读者中广泛地传诵。尤其那首“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至今读来仍令人潸然。

叶恭绰港京诗词

叶恭绰,字遐庵。1923年,在日本神户的叶恭绰应孙中山先生之召,转道香港,到广州担任大本营的财政部长。后来广东政府欲与北方段祺瑞、张作霖合作,命他北来斡旋,所以他又北上,担任了段祺瑞执政府的交通总长。叶恭绰晚年在北京任画院院长及文史馆长。1968年在动乱中去世。

叶恭绰词学造诣极深,少时曾学词于文廷式。他的书法宗何子贞一派,绘事意境亦深,《遐庵类稿》中题画诗颇多。

抗战期间,叶恭绰到香港,作有七律《沪破南归至港晤次周叔有诗见及因和》:

南还依旧作劳人,投考羞存后死身。

国运倘期贞下会,乡愁频扰定中尘。

霜筠节苦终无忝,雪栝心枯久不春。

回斡旋转应有属,几时同作太平民。

这诗后来有九叠原韵,都是在香港作的。六叠结句云:“凄绝归来辽鹤语,只余城郭少人民。”九叠绝句云:“匡时报国吾何有,愧托尘间作一民。”感时忧国之心,溢于言表。

1938年,叶恭绰在香港度中秋,游汲水门赏月,作词《望江南》:

中秋月,香港景翻新。箫鼓中流凌万顷,簪裙豪气压千人。碧海正无尘。

词注说:“华灯画舫,溶与碧波间,胜概豪情,一时称盛。”

叶恭绰足迹踏遍海内外,感情最深的地方还是北京。在另一首《望江南》中他深情地描述了在北京过中秋的情景:

中秋月,孤赏翠微旁。小筑幽栖原幻住,安心是处更无乡。惆怅不能狂。

词后注云:“北平西山秘魔崖下幻住园,净持葬地也。花木荫翳,景殊幽寂,余中秋数宿此。”幻住园是叶恭绰在西山群的坟地,小有园林之胜,他元配夫人早死,就葬在这里。30年代初,他寓苏州,女儿女婿北归去西山扫墓,他拍了照片,让女儿带到墓前烧化,并赋四绝句,告慰夫人于地下。其中一首道:

土木形骸一写真,临风非复旧丰神,

故吾今我凭君认,告我今宵梦里闻。

一往情深,凄婉欲绝。叶恭绰离开北京后,曾有“离燕地四年矣,春来念幻住园中群花将发,感赋一律”之作,亦极为感人。

诗赠盗贼

盗贼打家劫舍,人们谈及往往色变。有的诗人却能坦然相对,且以诗相赠。

唐代诗人李涉乘船前往九江,夜经皖口时遇盗贼拦截。盗贼厉声喝问:“船上何人?”李涉站立船头,从容回答:“李涉博士。”强盗头领恰是好诗之人,久仰李涉诗才,如今得见,欣喜万分,便将杀人越货之心抛去,要求李涉赋诗相赠。李涉随口吟道: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欣逢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首二句写实,记此夜与盗贼相遇的事;末二句借此发挥,对盗贼的境遇寄予深切同情,抒发对当时社会的动荡、政治的腐败的满怀愤慨。盗贼头领闻诗大喜,拱手致意,让李涉的船扬帆而去。

元朝末年社会混乱,江西泰和儒生邓学诗与母亲同被盗贼抓获。为首的强盗略有诗才,知道邓学诗学识渊博,又是有名的孝子,顿生同情之心,以酒饭热情款待,并提出与邓对诗,若能对上就释放他们母子二人。盗首遂当即吟诵道:

当此干戈际,负母沿街走。

遇我慈悲人,与汝一杯酒。

我亦有佳儿,雪色同冰藕。

亦欲如汝贤,未知天从否?

诗句描述了眼前情景,表达了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有邓学诗一样的道德品质的愿望,透露出自己为盗的不得已。邓学诗被其诗打动,遂唱和道:

铁马从西来,满城人惊走。

我母年七十,两脚如醉酒。

白刃加我身,一命悬丝藕。

感公恩如天,未知能报否?

盗首听了,马上派手下人护送邓学诗母子离开。

明代老儒沈质,家贫如洗,以做塾师为生。一个冬夜,一小偷越窗而入,东翻西找一番竟一无所获。因夜寒被薄而并未入睡的沈质发话道:“穿墙的君子,劳你白走一遭,姑且送一首诗给你吧!”遂赋诗道:

风寒月黑夜沉沉,辜负劳心走一遭。

架上古诗三四束,也堪将去教儿曹。

小偷听了仓皇逃走。此事传出后,沈质安居寒舍,再无盗贼光顾。

一天深夜,同乡某人潜入郑板桥家。郑板桥被翻东西的声音惊醒,借朦胧月光他认出了小偷。为了给对方留面子,郑板桥稍加思考便吟诗道:“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小偷一听知道已被发觉,便在原地不敢动弹。郑板桥见稳住了小偷,遂又吟道:“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无半文。”小愉听了,知道无油水可捞,于是转身出门。郑板桥又吟道:“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于是小心翼翼地躲开黄犬,绕过花盆。刚松了一口气,又听到两句诗传至耳畔:“夜深不及披衣送,收拾雄心往别村。”小偷尴尬地摇头苦笑,然后飞快远遁。

林林总总禁赌诗

中国人有赌博的恶习,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许多禁赌诗。这些禁赌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今天读来仍有启迪作用。

清代吴文晖有这样一首诗:“相唤相呼日征逐,野狐迷人无比酷。一场纵赌百家贫,后车难鉴前车覆。”此诗形象地写出了赌徒沉迷赌博的情景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清代诗人黄安涛也有一首《戒赌诗》:“已将华屋付他人,哪借良田贻祖父。室人交谪泪如雨,典到嫁时衣太苦。出门郎又摇摊去(摇摊是一种赌博形式),厨下无烟炊断午。”恣意纵赌而招致家业输光、衣食无着的窘况跃然纸上,可称为禁赌诗中的佳作。

民间流传的禁赌诗更多。有一首“合字诗”,拆字作诗,合字解义,形式独特,读来非常有趣。诗这样写道:

贝者是人不是人,只因今贝起祸根。

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为贝戌人。“贝者”合为“赌”, “今贝”合为“贪”, “分贝”合为“贫”, “贝戌”合为“贼”。赌、贪、贫、贼四个字,就是赌徒的必然下场。这首诗用语通俗,选词精到,意境深邃,读之朴实而清新,别具一格。

清代画家李鳝的朋友李发嗜赌,闹得夫妻不和,家里鸡犬不宁。有一次,李发又赌,直输得身无分文。李鳝闻之,就送了李发一幅画,让他作赌资。画中的人物极像李发的妻子,还有题诗云:

丈夫在外赌红了眼,妻子在家干瞪着眼。

两个孩子饿昏了眼,梁上绳扣正张着眼。

李发看后,良心上受到谴责,于是便痛改恶习。

社会上流传着一首《耍赌八害》的歌谣,采取四字一句的形式,把赌博的危害讲得深入浅出,易读易记:

输了拼命,赢了心惊,见利忘义,翻脸无情。

打架斗殴,争吵不休,穷途末路,便下毒手。

浪费时光,危害健康,昏昏沉沉,前途无望。

通宵达旦,精神不满,干活失神,事故难免。

狼藉名声,配偶难成,纵然有家,各奔西东。

输急红眼,倾家荡产,明偷暗抢,锒铛入监。

一上贼船,再下困难,苦头吃尽,受害匪浅。

贻误后代,风气败坏,毒化社会,民族受害。

正是因为赌博危害极大,禁赌自古用重刑。先秦时代对赌博者“挞其股”,还要在脸上刺字。汉代处罚也很重,老百姓要砍断手,官吏则戴枷终身劳役。宋代更为严厉,赌博者“俱处斩,邻居庇匿不报者,同罪”。这就是说,赌博罪要杀头,知情不报也要杀头。

讽喻世事的“剥皮诗”

剥皮诗,亦称“剥体诗”。在形式上,是把前人有影响的诗句巧妙地加以改动,反映作者所处时代与社会生活;在感情色彩上,则以调侃、嘲讽为主要基调。剥皮诗起于何时何人,无从查考。所见较早的几首剥皮诗,是讽喻那些偷情却又十分惧怕老婆的懦夫的。

唐代诗人李频的《渡汉江》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不知何人将此诗一剥,成了这样一首诗:

外遇姻缘绝,三冬复一春。

近床情更怯,不敢问夫人。

此诗把一个偷情汉对老婆的惧怕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

唐代诗人张祜的《何满子》云: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经人一剥,改为这样一首诗:

三百六十日,深居又满年。

一声狮子吼,含泪到床前。

好一个河东狮吼,确实令懦夫胆战心惊,只得到床前哭泣讨饶。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有人将它改为:

阴阳不分晓,羡煞双栖鸟。

妻来呵骂声,泪落知多少。

讽喻时事世事,是剥皮诗的又一大特点。有人巧妙地借孟浩然的《春晓》,稍换几个字,嘲讽赌博:

春忙不觉晓,处处闻知了。

夜来麻将声,输赢知多少。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北伐战争时,军阀吴佩孚眼看北伐军节节胜利,便乘火车逃往洛阳。行前,他表示今后不再过问军事、政治,将以饮酒赏花而终老。谢觉哉于是剥王昌龄这首诗,进行讽刺:

白日青天竟倒吴,炮声送客火车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雄心在酒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脍炙人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下,不少所谓“名人”喜欢为人题诗,以获取“润笔费”。有人剥杨万里的《小池》讽刺之:

钱眼无声惜细流,名人照水献温柔。

小楼才露尖尖角,早有题诗在上头。

趣改《千家诗》

《千家诗》第一首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语言浅近,形象生动。民国初年,有位书生沦为乞丐,终日托钵讨饭,常常三餐不济,悲从中来,便改这首诗述自况:“乞食艰难三两天,饥肠辘辘过长川。富人不识余饥饿,将谓腰弯学老年。”无意幽默,却也让人含悲一笑,这是自嘲。

还有改这首诗来嘲笑不求上进的学生的:“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怕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好过年。”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虚度光阴是令人十分可惜的。为此,好心人又特意把它改成一首劝学诗:“春夏秋冬四季天,发愤读书乐如仙。长江不见回头水,人老何曾再少年?”

这样一层层地改下去,越来越不脱“温柔敦厚”之旨,却越少打油意味了。打油味浓的,还得属《怕老婆》一诗:

雨打风吹近晓天,夫人罚跪在床前。

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一首以渔夫、樵夫、农夫和读书人为题的代拟诗,正视社会生活,体恤各种人共有的艰辛:

临江垂钓愁雨天,负薪持斧过山川。

谁知粒粒皆辛苦,铁砚磨穿不计年。

随心所欲地改动前人的诗句,轻松自如地冷嘲热讽,固然是一大快事,但有时也会招来杀身之祸的。康熙皇帝南巡,江苏无锡有位书生叫杜诏,恭立在道旁献诗,引得康熙一时高兴,御赐书“云淡风轻近午天”这首诗。雍正三年(1725),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获罪,从家里抄出汪景祺著的《西征随笔》,内中就有一首拿康熙开玩笑的诙谐诗:

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

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

皇帝岂是书生们可以随便开心轻薄的?结果汪景祺被“立斩枭首”,妻儿也被流放黑龙江,罚做边卒的女奴。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市流传过这样一首《官儿夜宴》诗:

云淡风轻不夜天,炮龙烹凤摆华筵。

时人不识官儿阔,将谓天天活神仙。

奇巧“回文诗”

所谓“回文诗”,是指一首诗正读、倒读或反复回旋阅读,都可以成诗的一种诗体。据专家考证,回文诗的创始人是晋代的傅玄和温峤,但他们所作的回文诗都已失传。查阅历代古诗集,可以看到有不少文人墨客的回文诗。

宋代的苏东坡曾写过一首题为“题织锦图”的回文诗,诗曰: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如果把这首诗倒过来读,则又是一首情意浓浓的七言绝句: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梧桐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宋代另一位诗人李禺也作过一首抒情回文诗。这首诗如果顺读,是一首夫忆妻的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