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术(套装共4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3:33:01

点击下载

作者:弘逸,慧钰,志坚,夜问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下第一术(套装共4册)

天下第一术(套装共4册)试读:

前言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今浙江余姚人。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就已经胸怀大志,饱读诗书的他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于家乡的“阳明洞”修习道家导引术作为养生之法,并以“阳明”为号。他是我国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心学”创立者。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不辜负家人的期望,步入了他的仕途生活。有一次,正直的王阳明由于触犯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并被贬谪到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王阳明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欺凌,生活穷困潦倒,经常吃不上一顿饱饭,更没有固定的居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生活,反而是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最后终于在一个夜晚,他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的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至今影响后世的一门学说——心学。

作为一代哲学大师,王阳明对人心本来是善是恶也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还将他的这种思想凝练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事实上,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他认为,心,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也是其心学说的基本观点。人们产生善与恶的源头就是人们自己的心,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只要维护“心为本体”,做到心外无物,追求透彻的本心,胸怀洒脱、超凡入圣,便没有什么困难可言。

王阳明认为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所以他针对当时社会言行不一的弊病,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纠正了学术界的大师——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的思想观念一出,立即就引起了思想界变化的高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王阳明的主张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禁锢,为委靡消沉的社会灌注了生机与活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心学占据了学术界的主导地位。

王阳明是有史以来最受中外伟人推崇的心学大师,他不仅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更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真三不朽”,首次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是诸多成大业者一直推崇的心灵导师。

王阳明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重新获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有着有益的启示。

本书包含了王阳明主要的心学思想,去其糟粕,取其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精华。本书试图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人们现代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让读者在认识阳明心学智慧、掌握其根本精神的同时,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实践,修炼、强大内心,从而使读者从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心学,为人们排解生活中的烦忧。心外无理——强大自身好立德第一章成己无我明辨善恶也是修行

在社会这个“酱缸”之中,我们原本纯净的心已经被利益、仇恨、嫉妒、焦虑等完全侵蚀成了黑色。病入膏肓的心灵需要救治,而王阳明心学则是乱世之中的最后一剂解药。若想成就自我,首先就要明辨是非,这既是自身的修行,也是立言的最起码的保证。1.人心本无善恶

人性本善恶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千年来一直聚讼纷纷。《三字经》开头四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前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什么是“初”?就是“始”的意思。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状态。什么是“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性”的本义就是如此。古籍中“性”有时作“生”,即为明证。“性相近,习相远”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习”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任何人,不管他父母是什么民族、种族,也无论他的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好人还是坏人,其与生俱来的“性”,都如素练白绢,没有颜色,没有善恶的痕迹—这就是“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如素练白绢沾染了各种颜料,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有了善恶的区别—这就是“习相远”的意思。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以看出,其实传统的中国思想是把“性”和“习”明确分开的:先天为性,后天为习。而历来论“性”,不辨“性”“习”,以致混“习”为“性”—性善、性恶的争辩皆由此而生。

作为一代哲学大师,王阳明对人心本来是善是恶也有自己的观点。王阳明将这种思想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才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的本心。只有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才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只有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找到心中的理,而这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由此可见,王阳明也认为人心是本无善恶的,而是“习”有善恶。在人们初生的时候,一切都是空白的、本真的、善良的:没有私欲,没有贪念,没有嗔欲。而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当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一切欲望和恶念便随之产生。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只有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房东太太告诉她:“你可千万别招惹这样的邻居,这样的人家就爱占别人便宜,手脚都可能不干净的。”

女人听了之后,对这样的邻居满心怀疑,准备敬而远之。虽然从来没跟这一家人打交道,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像房东太太说的那样的人,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想跟他们发生任何关系。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女人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之后终于找到了小半截蜡烛。刚点上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小男孩怯生生的,小脸胖乎乎的,眼睛明亮。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一下子就反感起来,心想:他们家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别说我没有了,就是有,也千万不能借他们,免得被他们赖上了!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个穷小孩展开纯真可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准备好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给你。这下你就不用担心了家里太黑了……”

女子的心瞬间被震撼了,她为自己的势利、多疑感到羞愧和自责:这是多么纯洁的童心和善心,自己居然因为轻信他人的话就否定了别人,还用狭隘的想法来衡量别人的言行。她的心被融化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了自己怀里。

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人们还是怀抱着心灵的真善美,渴望着人情温暖,践行着爱与奉献。

人性本无善恶,而是“习”有善恶。我们不敢说所有人,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始终是人们流于“恶”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抹灭人性中真善美的万恶之源。

故事中的女子对寡妇一家开始就抱有警惕之心,加上他人的谗言,更加产生了厌恶、怀疑的情绪。因为个人的偏见,使自己对某些群体或个人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穷人就一定爱占人便宜,富人才会怀有善心,因为名声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这真是社会的一大诟病。

在私有制形成之后,人们产生了个人财产和占有的观念。在追求个人发展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而多变了:人们倾向于向能为自己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人靠拢,轻视和贬低弱势群体以及财富、地位不及自己的人群,借此来追求更多的利益,最后甚至有了阶级和等级之分。

人之本性,在一代代的制度和观念的塑造中,逐渐迷失了最初始的美好和作为拥有智慧和“良知”的人之神性。但是我们的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这是因为人们懂得思考和拥有辨明善恶的能力。虽然社会告诉我们要追求个人的满足,但是我们的道德感和理性在呼唤着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欲望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向同一方向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的观念,那么人性就可能会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王阳明的重要观点之一,即人的“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良知”人人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个判断是非善恶的自家标准。因此,他强调,“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体”,它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们依“良知”而行便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故而无需向外寻求道德行为的来源。所以,他相信人性初始本无善恶之分,只是个人对生命和外界观念的选择和判断,导致了善与恶的区分。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人性本无善恶,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人的“良知”才是区分人心善恶的根本:“良知”告诉人们是非黑白的道理,“良知”指导人们如何面对万物和内心。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就是一支画笔,在本来纯白无色的人之本心,画上了各不相同的风景。在历史长河的绵绵不息中,很多人都在思考人之本性善恶的问题,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寻得一个满意的答案,而有的人也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想法。无论怎样,每个人都在践行着自己的处世观和价值观,而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或许能为大多数人带来共鸣。2.善恶之分在于意动

虽然王阳明告诉我们人心本无善恶,但是“良知”仍然将善与恶在人们身上区分开来。这一点可以在王阳明关于善恶的四句总结中表现出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由此可见,虽然心之体无善无恶,可当人们产生了意念活动,并把这种意念加以实践,这种意念和行为就有了善恶的差别,从而产生两大对立的阵营。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我们懂得是非黑白的道理。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原始社会那种刀耕火种,以满足温饱为生活主要目的的生存环境。但可以看见,即使在最原始、野蛮的年代,人们也会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乃至法律,这就是人们尊重天理、辨明善恶的行为表现。

马克思说过:“即使再好的工程师也无法造出像蜂巢那样神奇的建筑,但是即使最差的工程师也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动手前心里有计划、有蓝图。”这其实是人们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蜜蜂虽然有着神奇的建筑能力,但是人类具有优越性的头脑永远能够让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成。同样的,区分善恶也是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和价值观的表现。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辩证思想,而王阳明的朴素心学观点也与这种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知善知恶”。天理和天道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或判断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并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此便是“致良知”的工夫。

意念有其主观能动性,能影响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看待事物的方法,那么既然善念能支配人们坚持道德感和一颗正义心,不可避免的,一些恶念和违背道德与个人原则的想法,也会让一个人误入歧途,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不归之路。譬如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疑是孩子接触世界的启蒙老师。当他们开始有了记忆和认知的能力之后,父母经常会处处偏爱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东西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用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会时刻告诫他们不要将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因为这是你个人、私有的,你有权独占。久而久之,孩子们为了得到更大的满足,就竭力想要获取更多的东西,而不想与他人分享。这种心理就和私有制度一样,最终形成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排他的特性。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朴素的思想和心理行为,“自私性”虽然已经在每个拥有正常理智的人的头脑中植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其他众多方式,以更加成熟、全面和理智的思想抵制那些简单、腐朽的原始想法。我们逐渐学会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合情理的,什么是有益集体的,什么是危害他人的,逐渐地,道德感形成,是非观念形成,正邪与善恶有了区分。可以说,这些都是意念,是王阳明的“良知”的作用。

重病室里住着两个病人。房间很小,只有一扇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病人在治疗中被允许下午坐在床上一小时,这也是很难得的,因为有仪器在他的肺部抽取液体。他的床靠着窗户,但另外一个人终日都得平躺在他的床上。

每当睡在窗边的病人在下午的那一小时内坐起来的时候,他都会描绘窗外的风景给另一个病人听:窗外是公园,有一池碧绿晶莹的湖水,湖水里有鸭子,还有美丽的天鹅;孩子们在湖边撒面包渣喂鱼,放出他们自己做的模型小船;年轻的恋人在树荫下携手悠闲地散步,在鲜花盛开、绿坪如织毯的地方,人们嬉戏着,玩着排球,后头一排的树顶上,是白色的云、蓝色的天……

另一个病人静静地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一个孩子追着小狗差点摔倒了,一个漂亮的女孩穿着颜色艳丽的夏装……窗边的病人生动的述说,似乎让他感觉自己就在亲眼目睹着窗户外面正在发生的一切。

但是后来,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一个不好的想法却在他心中产生了: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有独自欣赏外面风景的权利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越想越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越是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他一定得换才行!

这天夜里,他正在盯着天花板胡思乱想,窗边的病人突然惊醒了,并且开始拼命的咳嗽,似乎马上就要喘不上气来了。那个人一直想要按病床之间的门铃叫护士,可是就是没办法够到。而他的“朋友”却只是旁观,并没有帮忙。就这样,等护士来的时候,这位病人已经停止了呼吸,遗体被静静地抬了出去。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病人便请求照顾他的护士,把自己调换到临窗的位置。护士答应了他,他很高兴。护士离开后,他艰难地用手肘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吃力地向窗外望去……他看到了,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故事的结局让人如此意外,却又发人深省。睡在窗边的病人在每天的那一小时,用他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为自己和病友勾画着美丽的风景。要知道,对于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的人来说,那不是一句句简单的描述,而是为他们带来快乐和精神动力的源泉。善念和爱心让这位窗边的病人变得如此伟大。

然而,他的病友却并没有感恩这一切,他产生了邪恶的想法,他开始嫉妒,他不满足于聆听外面的风景,而想要独自欣赏和占有那一片窗外的世界。面对病友的求助,他选择了无视和冷漠,就因为一个想要独享美景的自私想法,让他失去了善良的朋友和“观赏”窗外风景的机会。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就是你所想的那样。”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品质和生活,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人是社会性的人,我们个人的观念与这个社会的性质和主流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有道德楷模,有感动人物,这些都是激励我们向上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物质的大发展带来了贫富差距,这导致人们对财富与地位的狂热追求。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做人上人,渴望为自己带来物质上的无限享受。所以,一些不良思想和堕落情绪腐蚀了很多纯真、朴实的心灵。他们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在追逐物质和金钱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最终,恶念、欲念占据了他们的头脑,他们就被这些不好的想法扼杀了。

既然意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此之深,人们就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念头,正确看待自己内心的需要和追求。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告诉自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必羞于做一个敢于追求的人,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思路引导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用别人的成功激励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嫉妒;学习别人的方法、经验,而不是急功近利。或许这就是我们在面对“恶念”的时候,最有效的抵制办法。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不好的念头就可能将一个人引向不归路,一个小小的善念和善举就可以创造出伟大和奇迹。3.心明眼亮分善恶

善恶存于天地之间,给了人们判断是非和行为处事的标准。顺应天理、于人有益的就应当被推崇和信奉,而那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就应当遭到人们的摒弃和抵制。但是,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学会如何心明眼亮地找到自己的道德心与善恶标准,建立个人的原则,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在王阳明看来,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和判断出人们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与人的善恶判断。这也是人们的精神本体。

王阳明思考善与恶的标杆,他的心学包含着很多朴素的关于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处理的方法。王阳明也“格物”,也主张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认知,但与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不同,他有了很多的革新。朱熹的“格物”说强调知识在人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人心在此过程中的能动功能。

按照这样的说法,先让我们思考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高尚的人一定知识渊博吗?一般来说,通过掌握书中的道理,人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包括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知识渊博的人更容易培养高尚的情操。可是在中外历史上,又有多少“大恶人”是知识渊博,却心怀鬼胎之人啊!

被世人唾弃的秦桧就是进士出身,二战中的“三大战犯”之一的东条英机也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学识不可说不渊博,但做起坏事来更坏、更毒辣。既然知识不一定能培养高尚的情操,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呢?作为万物之灵—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化的今天,都非常值得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一个高尚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朱学的这一内在欠缺,很多人都有不同意见,以为朱学的这一原则实在是支离破碎。王阳明在这一问题上,对朱熹反复强调的“格物”论进行了一番新的解释,即将“物”释为“事”,将“格”释为“正”。这样,“格物”便是在意念发动处的件件事情中为善去恶,避开主观意念中恶的认识,接近善的感觉。王阳明“格物”、分辨善恶,其实就是穷究人心之“良知”。

苏章是出了名的清官。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或放过任何一个坏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仔细斟酌,详细判断其中原委、正误,一直秉持着公正、公道的心态来做事,因此,他深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运用自己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