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技术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6:02:43

点击下载

作者:许建荣,李聚林,江朝富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血站技术手册

血站技术手册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血站技术手册/许建荣,李聚林,江朝富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ISBN 978-7-117-21196-3

Ⅰ.①血… Ⅱ.①许…②李…③江… Ⅲ.①输血站-技术手册 Ⅳ.①R457. 1-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89518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血站技术手册

主  编:许建荣 李聚林 江朝富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6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1196-3/R•21197

策划编辑:张令宇

责任编辑:卢冬娅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前 言

近几年来,全国各级血站认真贯彻执行《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血液质量显著提高,血站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血站全面建设的基础上,大量引进了国内外先进设备与技术,使我国采供血机构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2年,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先后修改和颁发了新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进一步统一规范了血站技术操作方法;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又在全国血站推广实施《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缩短了血液感染“窗口期”,减少了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白细胞滤过技术、血液病毒灭活技术、血液成分采集、检验、分离新技术、血液免疫学技术、血液的包装、发放、运输技术和血液临床应用技术等已得到广泛开展和应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国血站迎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为了总结新技术应用成果,方便各级血站员工推广应用各项新技术和新业务,我们特邀请了国内部分长期工作在各级血站第一线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血站技术手册》。

本手册共分二十章。根据“从血管到血管”的新理念,系统地归纳了血站采、供血各项操作技术方法。第一、二章重点介绍了无偿献血者招募技术、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方法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第三、四章详细描述了血液的采集和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特别是红细胞冷冻制备技术和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血液成分的操作技术;第七章是血液的储存、发放、报废和包装运输技术;第八章讲述了输血相关疾病的病原学检查;第九、十、十一章阐述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型的各种鉴定技术;第十二、十三、十四章介绍了血液及其成分的临床应用、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的防治技术和自体输血技术;第十五、十六章叙述了血站质量体系建立和质量鉴定技术;为了满足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和单采血浆站工作者的需要,本书还增加了第五、六两章,简单地介绍了血浆制品生产、血液病毒灭活技术和血浆代用品应用新技术;同时,第十八、十九章还介绍了输血科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技术和第二十章介绍了血站常用统计学方法;由于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临床医疗抢救任务不断,因此,本书专门增加了第十七章关于应急采供血技术。该书遵守“简明、实用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涉及血站技术的方方面面,为各级各类血站广大员工提供了一本实用的工具参考书。由于该书删繁就简,容易掌握,因此也可以作为广大在校医学生、临床医务人员和医学院校教师的参考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广州血液中心、广西血液中心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领导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诚恳地希望各位读者、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主编2015年8月第一章 献血者招募技术

献血者招募是决定健康血液来源的重要保证。因此,献血者招募技术是血站系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能否有足够的血液保证临床使用,就决定于能否招募到合格的、健康的无偿献血者。第一节 献 血 者

血液是国家的一种日益匮乏的宝贵资源,确保血液安全、充足、持续、有效供应并满足所有需要输血患者的需求是政府的职责。血站是由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其主要目标是为临床提供足够的、安全的血液供应,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是招募到足够的、合适的献血者并从献血者身上采集到所需要的安全血液。一、献血者定义(一)献血者

献血者是指“适龄健康自愿提供血液者”。

1.成分献血者

是指“适龄健康自愿提供血液某一或某些成分者”,实际上,不为经济报酬而捐献原料血浆的人也属于成分献血者。

2.新献血者

是指第一次参加献血的献血者。

3.延期献血者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推迟献血的献血者。

4.流失的献血者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推迟献血或退出献血队伍的献血者。

5.定期献血者

是指按照最短的献血间隔时间在同一血液机构常规捐献血液和血液成分的人。

6.重复献血者

是指献血间隔达不到定期献血者的定义,以前曾在同一血液机构献血的人。

7.低危献血者

是指传播输血传染病危险性低的献血者。

8.自体献血者

是指在自身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集血液或血液成分,按规定保存,在手术中或手术后需要时回输。

9.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此类献血者通过捐献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二)无偿献血者

无偿献血者是指“不谋取经济报酬的献血者”,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也称为捐血者。由于汉语语义的多样性,通常所说的献血者并不是专指无偿献血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定义:“自愿提供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且不需要任何回报,无论是现金还是金钱的替代物,包括休假,但为捐献和交通所需的合理时间除外。给予小型的纪念品、茶点、饮料以及支付为献血而发生的交通费用,与自愿无偿献血并不矛盾”。在献血实践中,纪念徽章、证书或无商业价值(不能方便兑换现金)的小纪念品、补偿献血者为献血所支付的交通费、献血过程中为献血者提供的餐点、饮品都不视作报酬。(三)有偿献血者

有偿献血者则是指“接受经济报酬的献血者”,也被称为个体供血者、供血浆者。(四)固定献血者

固定献血者是指至少自愿捐献血液3次以上并且坚持每年至少献血1次的献血者。

1.固定献血者首先应是无偿献血者,为取得金钱或其替代物而定期献血、献血浆者不作为固定献血者讨论。

2.固定的献血者不易传播疾病,因此固定献血者通常被认为是低危献血者。

3.固定献血者确立的主要目标(1)促使更多公众认识到由于血液保存期短,医疗临床需要稳定而安全的血液,所以要鼓励现有和潜在的献血者定期献血。(2)使公众认识到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是健康的人群,由于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筛检,因此能够定期献血,是公共卫生系统的组成部分。(3)关注献血者的健康和献血者服务的质量,这是促成献血者承诺并愿意定期献血的关键因素。二、献血者的分类

就世界范围而言,献血者分为3种类型,即自愿无偿献血者、家庭互助献血者和有偿献血者。(一)自愿无偿献血者

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和国际输血协会认可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概念是“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人”。也就是说,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捐献血液和血液成分而不收取钱或其他报酬,称为无偿献血。

自愿无偿献血比其他形式的献血有下列主要的优点:

1.无偿献血者出于爱心献血,没有任何压力,故血液质量可能更接近低危献血者国家标准。

2.他们可能更愿意经常性献血,这对建立定期的献血者队伍和保证充足的血源有利。

3.他们更愿意献血给急救患者,因为他们早已表明愿意成为无偿献血者。

4.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更不易传播疾病,因为他们每次献血时都经过了化验,并受过安全献血重要性的教育。(二)互助献血者

当家庭成员或朋友需要输血时,用自己的捐献量替代亲友治疗量的献血者称为互助献血者(家庭/替代献血),依然是一些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种献血形式。患者所需的血液是由一个或更多的患者家庭成员或熟人、朋友提供的。

此类型献血的缺点是:

1.增加了患者或者其亲友的压力和负担。

2.家庭成员或亲友很可能明知自己不适合献血而迫于压力去献血,如健康状况不佳或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3.互助献血由于血型或数量问题不能满足患者需要。

4.如果家属成员或亲友中无合格献血者或不愿献血,可能会通过寻找卖血者以获取用血资格,弊端严重。(三)有偿献血者

以取得现金或其他形式报酬为目的的献血者称为有偿献血者。献血者期望从献血中获得钱或其他物品,而并非出于帮助别人的目的。

此类型的献血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付钱给献血者会破坏建立安全供血基础的志愿无偿献血体系。

2.很多有偿、职业献血者来自贫困地区,他们受金钱驱使而卖血,他们的健康状况可能不佳,缺乏营养或存在患传染病的危险。

3.职业献血者有可能不按规定时间频繁献血或多处献血,会给他们自身和受血者带来危害。第二节 无偿献血者招募的原则

评估献血者是否适合献血,是血液安全性和可及性策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招募到足够的、安全的、合适的献血者的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原则是自愿、无偿和安全。一、自愿原则(一)自愿无偿献血的重要性

自愿无偿献血对保护献血者健康和血液或血液制品的受血者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自愿无偿献血者既没有谋取私利的动机,也没有任何给亲戚或朋友献血的情感上的压力,这些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普遍要比家庭互助献血者和有偿献血者低。(二)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要求献血必须完全是自愿和无偿

国际输血协会道德委员会起草的《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旨在限定输血医学领域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和原则,要求在任何情况下,献血包括捐献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必须完全是自愿和无偿的,不应让捐献者承担任何形式的压力。献血者必须给予知情同意,同意捐献血液或血液成分,并且同意血站合法使用其血液。(三)自愿无偿献血是献血的根本原则之一

献血自愿原则是在输血医学领域内贯彻尊重人的自主性和知情同意原则,献血是献血者的自愿行动,不受任何外来的强制或不正当的利诱。二、无偿原则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关学者报告了关于输血传播肝炎的病例,人们开始意识到输血能挽救生命,也能传播疾病。尤其是艾滋病的爆发,引起了全世界对输血传播疾病的极大关注。因此,全球发起了从“源头”解决安全血液问题的呼吁,提倡通过“无偿献血”解决临床用血的来源。(一)无偿原则也是献血的一条根本原则

1.献血是一种利他主义行为,应基于非营利的原则,为了金钱或者其他诱因献血时会增加献血者和受血者的风险。

2.献血是为了救治他人生命,不是为自己谋利,而献血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和损失,或在献血过程可能遇到一些不适或风险,这种利他的精神值得表彰和发扬。

3.作为人体内一部分组织的血液,是人类数十万年进化的产物,虽然在每一个人体内,但它不是这个人的私有财产,不是像自己劳动所得的物品那样,有价格、可买卖,血液不是商品。每个人的血液来自于人类,又应归于人类。(二)无偿献血的原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再次强调自愿无偿献血是献血者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且不接受以现金形式或可视为现金的其他形式的报酬。

此定义强调了自愿和不收取任何现金或相当于现金的报酬,献血者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不知名的患者而非获得任何个人利益。三、安全原则(一)安全血液的定义

血液安全是献血者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什么是安全的血液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日发布的资料,安全的血液指的是“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虫、药物、酒精、化学物质或其他能给受血者带来损害、危险或疾病的外来物质。献血者必须身体健康,没有也未曾得过任何严重的疾病。受血者不应因受血而受到损害,献血者也不应因献血而招致风险”。(二)血液安全对卫生服务的重要性

1.输血可以挽救大量的生命,但也可以因为通过输入不健康的血液传播许多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和梅毒等。因此,可靠和安全的血源对公共健康至关重要,而安全的血液供应则依赖于从低风险人群中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中采集血液,对捐献的血液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的筛查,并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血液检验的“窗口期”并不是所有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病原体都能检查出来,实验室无法检测出献血者近期感染的病原体,也就是医学检验比较棘手的“窗口期”问题。因此,献血招募的安全原则要求招募者具有识别高危行为,排除具有高危行为献血者的能力,要求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引导并转化家庭互助献血,坚决禁止有偿献血。(三)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是要求在招募献血者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将献血招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小化,尽可能避免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将不可避免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所谓最小程度风险是指在日常生活或常规医疗中遇到的风险。每个血站都负有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要确保血液对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还要确保整个献血过程对献血者没有伤害。第三节 无偿献血者招募的步骤

建立一支定期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是提供充足、安全、有效血液的唯一途径,一方面可以确保充足的血液供应,另一方面,可以预防库存血液严重偏型或遇紧急突发事件时能够采集到充足的血液。只有通过固定献血者队伍的建立与发展,才能维持一个健康的血液供应体系,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这也是献血招募工作者面临的持续挑战。一般来讲,无偿献血者招募的步骤包括献血者识别、献血宣传与教育、献血者动员、献血者招募、献血者筛选、献血者关爱和献血者保留。一、献血者识别(一)献血者细分

1.献血者与未献血者

对于一个完整的献血者招募流程,首要的工作是通过市场调研的方法对血站目标人群的特征进行刻画,识别低危、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特点,通过了解献血者与潜在献血者的需求,找到献血目标人群的基本构成。在献血工作中,最常见的细分群体是献血者和未献血者。

2.首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

根据献血次数,还可以将献血者细分为首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

3.个体献血者与团体献血者

除了以上的细分形式,还可以找出其他,如意见与态度、生活方式、地理文化因素及人口统计变量等有效的细分变量,对无偿献血人群进行市场细分,通过识别可能的细分群体及群体间差异,为血站针对不同细分群体开展献血招募活动和献血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社会营销组合建议。

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将需要识别的献血者分别作为个体的献血者和作为团体的献血者组织。(二)个体献血者的识别

1.首先要对本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以便为制定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策略奠定基础。一般来讲,常用的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等,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现场拦截、入户调查、电话答问及网络问卷等方式进行。通过公开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可以了解到目标人群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献血的认知与态度,献血的动机、不愿意献血的原因,参加献血的障碍,了解其获取献血知识的渠道,主要的活动范围等。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对献血者数据库进行挖掘和分析,识别出目标群体的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献血招募工作也逐步成为血站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三)团体献血者的识别

1.摸清潜在的团体献血目标

对于识别献血团体而言,市场调查包括对本地区的团体、单位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包括本地区都有哪些团体、组织、单位、机构或者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摸清潜在的团体献血目标对象的基本构成。对已确定为招募目标的团体进行摸底、调研,包括组织结构、成员的基本情况、适龄人数、组织文化、献血意愿等,并进行尽可能详细地分析,了解这些潜在的团体献血组织的需求,并与该组织的领导者、活动关键人物、热心和活跃分子就建立和实施献血方案制订工作计划,以此为依据开展献血相关工作。

2.组织团体献血活动

组织完一次成功的献血活动后,要对该团体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及时给予认可,表示感谢,最好能获得对方进行下一次献血活动的承诺,以期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团体献血活动是一种多方决策,受不同的参与角色影响,要考虑到参加各方所处的不同角色和利益、动机,把握住对方核心的关注点和需求点,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交换,满足献血团体正常的利益诉求和宣传意愿等。(四)确立血站招募的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对潜在献血者个体和团体的特征以及需求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之后,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确血站招募的目标。对于一般的招募活动而言,通常包括3个基本目标:一是吸引那些最健康的潜在献血者和组织,让他们关注献血并发生兴趣;二是招募这些潜在献血者和团体参加自愿无偿献血活动;三是感谢或激励这些献血者,关爱并保留住他们成长为固定献血者。

在明确招募的阶段性目标之后,下一步就是制定相应的宣传教育策略了。二、献血宣传与教育(一)献血宣传

1.献血宣传的作用(1)宣传是指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公关、广告)。(2)宣传具有激励、鼓舞、劝服、引导、批判等多种功能,其基本功能是劝服,即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阐明某种观点,使人们相信并跟着行动。(3)宣传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知识、形成氛围,其主导者是宣传者并从宣传者的利益出发,更多的是一种灌输,往往受制于形式,存在着对象泛化、单向传播、难以评估的特点。

2.宣传在献血者招募进程中的重要性

献血宣传是传播献血观念,促成人们参与献血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动机往往是希望宣传对象全盘接受献血的观念并形成价值观的转变。

3.献血宣传的内容

根据献血宣传对象的不同,宣传的内容也不一样。献血宣传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对献血者的宣传和对社会的宣传两种。(1)对献血者的宣传:

当献血者来到固定或流动献血点,可采用各种直观的宣传方式向献血者宣传献血的意义、政策、法规,以及献血的生理知识、献血的程序、献血无损健康、献血后的奖励政策等。

献血者献血后,要做到:①告诉献血者血型:许多献血者及其家属都想知道这一点,这一宣传行动对献血者招募有利;②完成一份献血者献血活动记录:登记献血日期、血型(ABO)、献血量等;③给达到一定次数的献血者发一些特别的纪念品;④可安排献血者参观血站:让他们了解血液是怎样检测、制备、贮存的;⑤鼓励献血者招募其他的献血者:即鼓励同伴招募,通过给他们提供印刷资料,如献血须知、献血后须知、有关献血和HIV感染知识的传单,供献血者献血前后阅读。鼓励他们将印刷品带给其他人看;⑥可用报刊、广播、电视、社交媒体对献血者开展宣传,以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感谢。(2)对社会的宣传:

无偿献血其本质是一场社会改造运动,对社会各界,包括学校、机关、单位、团体,要广泛宣传献血的目的、意义和安全性、过程等。要说明血液对抢救患者的重要性,对符合献血条件的领导和社会名流应宣传他们参加献血的重要性,以激发群众的献血热情,体现出人人参与公益的原则,使广大群众逐步形成自愿无偿献血的新风尚,倡导以助人为核心价值观的献血文化。

根据情况的不同,宣传形式也有所不同:①通过报纸、杂志、刊物、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社交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②编辑献血宣传画、宣传资料和小册子、简报、专刊,制作幻灯片、录像片、电视片、微电影、微视频等宣传献血知识、国内外献血动态,表彰献血新人新事;③在城市、乡村繁华地带的公共场所、体育场馆、交通要道、街头人口密集地、医院等地设置献血的宣传板、广告、图片展等;④组织文艺宣传、结合体育活动宣传、联合企业策划宣传活动、开展电视专场讲座演讲、举办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无偿献血故事和献血者的特别事迹;⑤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献血的咨询和知识竞赛、抽奖、调查等活动,向群众进行宣传;⑥献血的表彰和奖励:国家卫计委、中国红十字总会定期对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和个人进行表彰,各省、市也可按国家标准举办相应的表彰奖励活动,促使无偿献血者受到全社会的尊敬。政府最高领导人定期接见献血英雄也是表彰的有效方式;⑦通过召开献血者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户外拓展、专题培训、科教讲座、流动宣讲等形式,扩大献血者队伍;⑧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对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危害性进行广泛宣传,倡导无偿献血,保障血液质量,保护受血者的健康。

4.献血宣传的策略

献血宣传有效的传播策略包括以下基本步骤:①确定目标群体;②确定传播目标;③设计传播信息;④选择传播渠道;⑤确定传播组合;⑥执行和控制社会营销传播过程。

5.献血宣传效果的影响因素(1)信息传播的效率与宣传资料的选择相关:

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献血者,所需的资料、时间、地点、方式及工作人员的选择同样重要。例如,由于健康状况或高危行为的影响导致个人不适合献血的信息,可采取口头和书面通知的形式告知。一些献血者可能故意忽略某些信息,而另一些人可能无法理解此项内容。献血者没有阅读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宣传单可能有几个原因,也许是因为内容太长,信息量太大或难以理解。即使有的献血者读了,也可能是出于压力或急于献血,还是会有不正确理解的可能。(2)要持续改进提供给献血者的资料和向媒体发布的信息:

让各个教育层次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而改进宣传资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可采取定性和定量数据的收集方法,例如小组座谈会,并评估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改进的每一个新版本的印刷资料都应注明时间以备查,有必要纳入血站的质量体系文件进行管理。(3)媒体在帮助血站实现安全足量血液供应目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媒体也是一种有用的手段,可以通过传播献血和输血的正面信息,包括献血者和受血者的权益,从而有利于克服莫名的恐惧情绪和抵制无端的谣言。(二)献血教育

1.教育的定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而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献血教育的目的

献血者教育的目的是要建立一支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公众的知识、态度和信念的改变;关键是要识别教育的目标人群、其需要的信息、合作伙伴、效果评价指标,需要准备IEC(information,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材料等。教育的首要动机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利益,更多的是启发,其与宣传最大的不同是受教育者成为主体,与教育者达成双向的信息传播,其结果易于评估。(1)告知潜在的献血者,什么样的健康状况和哪些高危行为会使他们不适合献血,或造成捐献的血液无法通过之后的筛查试验;这让潜在的献血者可以评估自己的适合程度和为他们提供机会自我延期或自我排除。招募时应该明确表示,在献血者的招募和选择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例如性别、种族、宗教等,也不允许对献血者和潜在的受血者有任何的歧视行为。(2)通过献血教育建立一支自愿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人们一般是愿意献血的,但是有人并不知道如何做才能使他们的血液可用于挽救生命,有人害怕献血会损害自己的健康或者因此感染疾病,也有人不愿意献血,除非是给自己家人使用,有人是从未被邀请去献血。教育可以使潜在的献血者理解自己对公众健康可作出的贡献,但是,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会影响人们对献血的态度,人们对献血的认知不同。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从教育入手,教育是献血者招募策略的基本组成部分。(3)对献血者的告知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除了有助于实现安全的血液供应的目标之外,也兼具有公共卫生的职能;教育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此,要了解招募对象的社会背景,包括经济状况、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接受知识的渠道和方法等。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针对大学生的献血教育材料就不适合用于偏远农村的居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3.建立献血教育的流程

血站必须建立有关献血者教育的流程,确保所有预期的献血者符合以下要求:献血者必须获得关于献血过程、关于输血传播疾病的教育资料;献血者必须被告知提供准确信息的重要性、不应为获得传染病检测服务而献血以及在那种情况下检测是不会进行的;献血者必须被告知,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血液不适合输血时退出献血过程的重要性;献血者确认已经阅读了教育资料。(1)对年轻人的教育:

可进行行为调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年轻人安全血液的重要性,组织吸引年轻人的专题俱乐部,利用媒体开展献血者节日活动,举办舞台表演(音乐剧、戏剧、诗歌会),开设同伴教育和专题咨询栏目,讲解有关血液、献血的过程、献血者筛选过程、危险行为、预防艾滋病、血液检测、符合献血和不符合献血的条件、献血间隔期、献血不良反应、循环系统、血型、贫血等知识。(2)对城市居民的教育:

可在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处开展,利用公共传播媒体,采取各种教育方式,推广血液使用、献血的重要性以及谁能献血和谁不能献血等健康知识。(3)对固定献血者的教育:

重点在保留、减少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防护等健康教育,可利用媒体、讲座和电话等各种方式实现。对固定献血者的激励形式要体现尊重,达到一定次数要有特别的安排,如发放纪念章,邀请参加庆祝活动等;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献血、危险行为、自我排除、预防艾滋病、对尊重和表彰的需求、激励机制、积极参加血站组织的活动,如参加献血者俱乐部招募新献血者、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定期收到献血通信等。(4)对团体献血者的教育:

可以采取推拉式营销的方式,即走出去开展宣讲,如在团体单位会议前、大型活动过程中进行短时间的演讲,或请进来参观血站,设立血站开放日、科普教育日、德育教育日等。教育的内容包括介绍血液安全和安全献血过程,捐献感染的血液对其他人的危害、固定献血者的故事等。还可以利用媒体、邀请明星等方式,激发公众对安全血液的兴趣,进而达到从献血者和潜在的献血者获得更多安全血液的目的。(三)献血宣传教育的方法

宣传和教育工作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常见的献血者宣教方法有:

1.献血前知识普及和教育

只有少数潜在的献血者会自己来献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必须通过教育和动员,他们才能来献血并成为固定献血者。对个人或团体进行献血前演讲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作为知识普及的演讲要经过仔细策划,内容简洁、信息量大、互动有效,要引人入胜,忌讳长篇大论。这种方法与单纯发放教育材料不同,献血者可以即时提问,通过提问也反馈了他们对内容理解的程度。宣讲的效果最终取决于演讲者的水平和被教育者的文化水平。

2.公开演讲

公开演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告诉潜在的献血者一些不能献血的理由,包括健康状况不良和一些危险行为等。教育人们如何避免传染与被传染,使不安全的献血者主动退出献血,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可以选择在一些团体的会议、培训间隙,利用较短的时间做公益演讲。

3.发放书面宣传教育材料

书面的宣传教育材料可以是自编的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如传单、海报等,也可以选用同行现成的成功材料或编译国外并适合本地的材料。如果是流动献血活动发放广告或传单,应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按逻辑顺序,加上生动鲜明的画面明确传递有关知识。传单对宣传来说十分有用,许多人都可以读到。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大公司、工厂或大专院校中发放传单,特别是在街头采血点附近进行终端拦截宣传时发放,可用来提醒公众和社会对血液知识的了解,同时可告知人们献血知识讲座或采血工作的时间、地点等。

4.利用平面媒体开展宣传教育

地方或国家的平面媒体是宣传无偿献血的有效途径。可以是新闻报道,也可以是健康解读,或者是公益软文,甚至是付费的公益广告,尤其是通过报纸对献血挽救生命典型事例、新闻事件的传播,通过报刊来感谢献血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其传播效益明显,对于无偿献血活动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5.利用广播与电视开展宣传教育

对招募献血者来说,广播和电视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宣传形式,是国家对公共事业的优先支持领域。广播和电视要经常播放献血的相关知识、献血对公共卫生和大众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等。这类节目可以穿插在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中间,提醒公众对血液的需求和可去献血的地方。

6.利用网络开展宣传教育

利用网络已经深入到每个单位、每个团体、每个家庭等各个角落,宣传作用事半功倍。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献血的公益广告、献血相关的知识、献血的重要性和献血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让献血宣传活动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普及,自媒体给网络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与个人的联系愈发紧密,微信、微博等个人信息平台已显现出巨大的传播能量,利用好新媒体工具是开展网络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

7.利用电话等通信工具开展宣传教育

选择合适的时间应用电话、短信、邮件和献血者保持经常的联系,如献血者的生日、特殊纪念日和各种献血活动日等,电话呼入和呼出都可以是开展电话宣教的方式。可以建立呼叫中心,设置专人接听献血咨询电话,通过献血知识问答传递献血相关资讯,还可以开辟800/400免费咨询语音信箱,24小时自动服务。

8.利用电影、网络视频开展宣传教育

像电视一样,电影院和在线视频网站也有大量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根据献血活动的需求制作一些富有创意的简短公益广告或微电影、微视频,可以有效传播献血文化,也可以告诉潜在的献血者该到何处去登记和如何献血,答疑解惑,扩大无偿献血招募的渠道。

总之,应向人们广泛宣传献血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教育人们献血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新型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社会进步、先进文化的体现,献血宣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做到献血知识深入人心,献血观念家喻户晓,达成全社会认可助人救命的献血文化的目的。三、献血者动员(一)动员的含义

1.动员是常用汉语词语,指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动员令的概念伴随动员的概念产生,在古代虽然没有“动员”的概念,但在战争爆发前后已有发布誓言或檄文、征募兵士、征用车马、筹措粮草、扩编军队等活动,这就是古代的战争动员,其中发布誓言或檄文便相当于动员令。

2.献血者动员常常是指在库存紧张等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招募方式,这种动员应与血站平时的献血者招募宣传区别开来,血站应建立有启动应急动员的预案。(二)献血动员的方法

平时宣传和紧急动员都是有效的献血者招募工具,血站经常采用的献血者紧急动员的方法有:

1.通过公众媒体进行紧急呼吁 当血库贮血量很少时(血荒季或者偏型短缺、特殊血液需求),或者节假日、发生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使血液需求量急骤增加时,经电视、电台、公共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并紧急呼吁公众献血是很有效的动员方式,如果能以政府的名义或通过有影响力的名人有组织的动员和号召,则效果更佳。

2.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即时媒体、网络和通信终端向数据库中保留的献血者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其参加应急献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固定电话和手机的普及,应用电话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动员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动员团体应急献血 除公众媒体呼吁、数据库紧急动员之外,还可以对特定团体进行紧急动员。血站一般应保留有一份可以参加应急献血的团队名单,包括单位、联络人、可以献血的团队人数等,一旦有需求,就可以直接动员其参加应急献血。必要时,还可以到现场进行演讲动员。比较多的应急团体包括部队、学校、卫生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团体献血传统的单位等。

4.加强献血点的现场动员 如有必要,可以在献血点现场增加一些紧急呼吁的公告以传递紧急需求信息,也可以增加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数量并采取举牌、现场广播等方式加强终端拦截力度。现场动员的方式应以不导致行人的反感为底线,不能让行人感觉到骚扰或者不愉快,有效的动员方式应该以动员后参加献血的人数明显增加为评估指标。

5.避免过度动员 从灾害发生时献血者大量涌入(献血潮)的经验和事实来看,媒体包括自媒体的过度动员往往是需要认真应对的问题。血站必须加强灾害发生时献血者招募的应急管理,建立标准化的灾害应急管理处置程序,明确相应职责、储备相应资源、建立合理库存水平、增强库存调剂能力、加强区域协作,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种风险因素,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献血者招募和动员工作,管控媒体关系,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并尽快提供预约献血渠道,有序引导和保留献血者的热情,建立稳定的献血者队伍,避免献血潮后引发血荒。四、献血者招募

一个成功的招募计划,会招募到足够的、健康的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它是基于公众对输血——一种可以挽救生命的医疗干预措施的认识。了解血液的需求、血液的来源、重视自愿无偿献血的人越多,成为献血者并承诺定期献血的人就会越多。血站应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招募指南,以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作为招募对象,确保献血者宣传、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自愿定期无偿献血。(一)献血者招募的目的

成功的招募活动必须要招募到足够多的新献血者,这主要是因为:

1.献血者队伍存在着流失的现象 献血者由于超过献血年龄、不再符合献血者的健康要求、组建家庭或生育子女、迁移去其他城市、因不满意或不信任等种种原因不再参加献血了,就需要不断招募新的献血者以代替那些离开献血队伍的人。

2.用血需求不断上升 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的变化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提供能力明显提升,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救治。作为医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医学发展迅速,血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需要不断地扩大献血者队伍。

3.根据WHO的评估,世界各地献血率一般不超过每千人50人次,参加献血的人仅是符合献血条件人群的很小一部分,血站招募工作必须开发新的人群以满足血液的需求与供给。(二)献血者招募方法

1.招募工作者需要对新献血者进行更多关于献血动机和献血感受的调查,这样能帮助招募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动员献血者再次献血,并将他们发展成为固定的、积极的献血者。献血者愿意参加献血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需求、献血的重要性、献血的过程、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及兑现自己的承诺。

2.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募,做好献血者记录的收集和保存,以便动员献血者再次来献血。最重要的记录是献血者的登记表和献血记录。包括个人详细情况,如献血者姓名、性别、工作和家庭住址;献血者病史记录;前次献血的体检评估记录。献血者的记录必须是严格保密的、未经许可任何人都不可动用。(三)献血者招募效果的评估

评估献血者招募工作效果如何,可以参考以下指标:

1.公民中参加献血的人数是否增加。

2.无偿献血人数是否增加。

3.再次献血或连续献血人数是否增加。

4.每年每人平均献血次数是否增加(在规定的献血时间范围内)。

5.由于输血相关传染病而不得不排除献血的献血者人数是否减少。五、献血者筛选

自愿的无偿献血者是以无私的行为,为他人提供了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礼物。然而,血站有责任只采集感染经血传播疾病风险低的献血者的血液,并且要选择不太可能因为献血而危及自身健康的献血者献血。因此,有必要遵照严格的程序评估潜在献血者是否适合献血,既保护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充足性,又保护受血者和献血者自身的健康,同时确保适宜的献血者没有不必要的延期。(一)献血者筛选标准

1.献血者的筛选应该按照献血者筛选的国家标准进行 这些应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献血者,无论他们是自愿无偿献血者还是互助献血者或有偿献血者。

2.在制定这些标准时,血站应考虑本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和人口学特征、感染和疾病的流行病学、当地的文化、卫生服务体制和现有的资源,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我国已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是献血者筛查的国家标准 国家对献血者筛选的规定包括血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的血液;严禁超量、频繁采集血液;血站不得采集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献血者应当按照要求出示真实的身份证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冒名顶替者献血;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等。(二)献血者筛选的目的

识别任何可能使一个人暂时或永久不宜献血的因素;仅从安全的献血者中采集血液,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仅从健康的献血者中采集血液,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对安全的和健康的献血者减少不必要的延期;尽量减少对不适合的献血者进行血液采集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三)献血者筛选的步骤

血液采集之前的献血者筛选过程中会涉及以下步骤:

1.献血者登记、献血前告知、填写献血者征询表、献血前咨询、献血前建议、医学面谈、健康检查、知情同意。血站应该为献血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制定准确的顺序,同时要考虑到器材、人员和设备的有效性。此过程应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和献血者的时间浪费,避免等候时间过长。最好是有创性的操作(比如血红蛋白测定)能够在非有创性的评估之后进行。

2.对献血者的评价和选择要以医学科学为基础,这是一切其他后续活动的基础。因此,应该聘用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以保证分配给每位献血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价。血站应当拥有一位专业并敬业的医学顾问,负责选择和照顾献血者。对献血者最直接的选择和照顾,来自于献血过程中医师或注册护士对献血者的照料。

3.从事献血者选择工作所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熟知献血者的选择标准;献血前的咨询;有效缓解献血者紧张情绪的能力;解释和评估标准化献血者问卷中所有的问题;基本的体检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检测;为延期献血者提供咨询、服务;献血后关怀照顾等。六、献血者关爱

关爱献血者是献血者招募成功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关爱献血者,首要的任务是了解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掌握他们献血前、中、后整个流程中对血站各项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献血者关爱的水平。(一)分析献血者参加献血的原因

献血者参与献血有各种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不是出于金钱驱动,捐献自己的血液挽救患者都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社会的尊重赞赏。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服务礼仪、待人接物等方面对献血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包括献血者及其所献的血液,甚至包括其宗教信仰等。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于献血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

1.生理需要

通过献血来换取金钱,满足生活需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卖血。这种献血行为应该禁止,以确保血液安全。但是对于这些职业的献血者也不应歧视,而应该花精力进行血液安全的教育,对于健康的有偿献血者可以动员其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他们的优点是已有献血的经历,不害怕献血。

2.安全需要

有些献血者是出于本人或者家属免费用血或者优先用血的目的。对于这些献血者应在其或其家属用血时给予关怀,提供方便的用血服务,即便在血液紧张的时候,尽可能地首先满足这些献血者的用血需求。

3.社交需要

有些献血者非常乐意加入献血者组织,参与其各项活动,结交许多同样参与助人的献血者朋友。献血者组织会让献血者有种归属感,参加者往往都会定期献血,是献血者保留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血站有义务为广大献血者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组织一些联谊、交流的活动,这也是对于献血者关爱的一项重要工作。

4.尊重需要

是指高尚的献血行为被社会认可、尊重的需求。因此,血站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献血服务人员应代表血站、代表患者向每一位献血者表示感谢,赞赏其捐血救人的高尚行为。对于多次献血并且达到一定量的献血者,各级政府将给予公开表彰,在社会上树立起献血光荣的良好氛围。

5.自我实现

这是马斯洛动机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完全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利他主义精神。对于这种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宣传、表彰和弘扬。

针对献血者参与献血的原因分析,关爱献血者必须从理解献血者的动机出发,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献血前、中、后的护理服务。要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制定献血者接待和护理程序,履行献血前告知义务,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无偿献血是高尚的活动,血站要确保整个献血过程是一个使人感到安全、高效和愉快的过程。(二)献血前的服务

1.献血前的告知

献血前的告知和咨询是献血者选择过程中的一部分,应向所有的潜在献血者提供咨询服务。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环境、采血器材不甚了解,感到献血后自身安全会有潜在危险,同时表现出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特征。这些表现与他们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的欠缺是有关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初次献血者的献血前安抚和引导。为确保血液安全,对献血者需要进行保密访谈,保密访谈期间,有些献血者可能不会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有高危生活方式的人,还有一些人可能在献血前已经受到感染,献血后才显现出症状。献血过程的告知和咨询可以鼓励献血者说出任何潜在的危险行为,即便是献血后,也会及时告知血站;如果献血者是被劝说或强迫献血的,这一点就尤为重要了。

所有为献血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良好的专业培训,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联的知识,有坚韧的毅力,充满热情,对无偿奉献有着清楚的理解和尊重,具有使献血者消除顾虑的能力,能够给献血者提供热情、轻松、愉快、具有专业性的接待服务,尊重、理解并感谢人们所做的任何决定。

2.献血前的良好服务

献血前良好的服务要素还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对献血人员的问候、欢迎;献血者等候区域布置良好、盥洗室环境适宜;工作人员、志愿者对献血者态度友好(行为/态度/谈吐/处理献血者要求的反应等);工作人员为献血者提供必需的信息,耐心地解答献血者提出的疑问;工作人员、志愿者对献血者无歧视、一视同仁。(三)献血中的服务

应该由经过培训的、静脉穿刺技术精湛的血站工作人员采集血液。工作人员应该告知献血者静脉穿刺的程序和检测结果异常时的保密性告知程序。献血不良反应会影响献血者将来再次献血。应建立和实施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程序,包括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观察、处理、记录、报告、评价和随访,以正确处理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献血过程中的告知和沟通有助于帮助献血者消除疑虑,认识到在献血过程中会将确保献血者的健康作为首要,这不仅可以减少轻度献血反应(如昏厥,头晕)的发生,降低这些献血不良反应后果的严重性,而且还能提高献血者对血站的满意度,激励他们以后返回再次献血。

1.个别献血者晕针,以至不敢献血,甚至在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每一位进行静脉穿刺的工作人员需要检查自己的穿刺技术是否过硬,并在穿刺过程中给献血者以信任感,让献血者轻松完成献血。

2.注意献血者是否有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者无私奉献血液以帮助别人,所以献血前后都应对献血者倍加关心和护理,认真观察献血者,发现细微的征兆,以防献血不良反应发生。

3.献血过程的护理 在献血过程中,良好的服务要素还包括献血床舒适、被单干净;医务人员正确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在献血区域设置医师;献血区域内环境专业;对采血部位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人员在采血时一次进针、无血肿、血流自然;采血时使用一次性针头及一次性器具并在献血者面前打开;让献血者感觉没有疼痛,没有不舒适;严格根据标准,确定采血的频率和采血量;工作人员与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进行友好的交谈,良好的倾听技巧并能让心烦的献血者开心起来;单采的特殊照顾;对献血者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指导献血者在站起前稍稍躺一会儿;压住采血部位以防渗血、为双手不方便的献血者喂食、擦汗、扶眼镜、穿衣等。(四)献血后的服务

血站应有书面的献血后须知提供给献血者,提供诸如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基本应对措施,针眼护理的方法,血淤的处理,保密性弃血的渠道,以方便献血者在献血后自我护理及处置一些突发状况。

1.献血后首先要叮嘱献血者用3个手指静压针刺部位5~10分钟,待针刺点止血后方可离开。

2.告知献血者献血后的有关注意事项,如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静脉穿刺点12小时内应保持清洁等。

3.固定和流动采血点都应为献血者提供良好的献血后的休息场地。

4.有条件提供一些饮料及点心。

5.在献血者离开献血点前工作人员应再次查看其是否存在异样或不适,必要时需护理和护送。

6.对献血者志愿来献血表示感谢,热情鼓励其再次献血,预约好再次献血的时间。

7.对献血者进行跟踪回访,及时向献血者反馈血液检验结果(1)面对合格献血者,可根据记录资料定期以各种方式(电话、信函、email)邀请他再次献血。(2)对定期献血者鼓励其方便时主动前来献血以避免过多的打扰。(3)对于血细胞血清学试验结果异常或稀有血型的献血者,应告知其抗体或血型的信息、未来能否献血以及在任何时候谨记此信息的重要性,以备他们将来需要输血时使用。应鼓励稀有血型的献血者报名加入稀有血型献血者组织;对检测结果异常的献血者的辅导是献血者关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和辅导应以能够缓解焦虑和便于理解的方式及时、准确、保密地提供给献血者,同时应当建议献血者去临床服务机构做进一步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

8.实施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程序、献血者投诉、反馈处理程序,确保献血服务的持续改进。对献血者可提供一些有益的服务项目,如寄送生日贺卡,发送节日短信、微信祝福,发邀请献血函,为工作繁忙或正在工作中的献血者提供参加献血的证明,邀请其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等。

9.献血后良好的服务要素还包括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观察;为献血者供应牛奶或其他饮料,使用干净的、一次性杯子;如果献血者有献血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处理;献血者将要离开献血场所时,真诚地向献血者致谢:谢谢您、请再来、我们需要您;标牌提醒献全血者6个月后可再次献血;预约下次献血时间;及时为献血者发放无偿献血证,献血证上的献血者个人信息要准确无误;为献血者提供血液检测结果的说明与建议,如果有不合格项目,应有文字的资料、宣传单作出全面的解释和指导;以卡片、问候卡、电话等形式问候、提醒献血者;不要将献血者的名字和地址给予受血者。(五)满意度调查

1.调查的目的

血站属于服务性机构,其中服务满意度是献血招募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和血站态度、重复献血比例和口碑宣传的开展。了解献血者对目前献血服务的满意程度,更有助于服务流程优化。

2.调查方法

满意度调查可以划分为献血前服务、献血过程服务和献血后服务3部分内容来进行问卷设计,也可以根据服务人员(如技巧熟练性、热情、关怀)、服务环境(如设施整洁、一次性、环境舒适)、服务便捷性(如开放时间、献血地点、献血等候时间)和服务内容(如献血知识讲解、礼品和点心)来设计问卷。

各地血站可以制作满意度调查卡,或者安排专人开展满意度调查,作为服务质量的一个监控体系,持续改进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满意度调查有助于帮助血站改进献血前、中、后的服务,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同时传达了一种对献血者的关爱。七、献血者保留(一)献血者保留的意义

1.要建立与发展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必须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献血者保留是献血者招募7个环节中(识别、宣教、动员、招募、筛选、关爱、保留)最具价值的一个环节。如前所述,通过献血者保留工作而建立起的固定献血者队伍对血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定期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安全性最高,他们的血液定期被检测,是最安全的血液来源。因此,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可提高血液的安全性,在血液供应体系中可有效降低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风险。

2.献血者保留的成本效益更佳。如果把献血者作为顾客看待,那么,你会发现,因为固定献血者有过献血经历,他们的服务负荷较低,不论是在献血前的宣传、接待、体检过程中,还是在采血中以及献血后的服务、反馈等过程中,他们与新的献血者相比,因为有过更多的经验与体会,他们对服务提供的需求相对较低,更容易获得满意的感受,并可以持续参加自愿献血,其成本效益不言而喻。

3.因为固定献血者更为忠诚,他们作为应急献血者的可靠性更高,使血液供应的管理更加容易。在自愿献血体制下,血站经常要应对的困难包括季节性的血液短缺和偏型短缺,还需要应对各种紧急的特殊血液需求情况,如果建立了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因为他们定期献血,从而有助于计划安排血液采集,他们是充足的、可持续的血液供应的保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满足血站对特定血型和血液成分的需求,确保在需要时可获得安全的血液。

总之,通过做好献血者保留的工作建立起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是血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世界各地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成功经验。(二)献血者保留的作用

1.保障血液安全

固定献血者经过了血液安全的教育,对于可能会影响血液安全的因素有所了解,特别是关于高危行为的问询,可以避免接触高危因素,同时,一旦发现有不宜献血的情况,也可能会进行自我排除;血站的信息系统中存有一次以上献血者的资料,包括其健康征询情况、血液筛查结果等,可以通过信息查询的手段来屏蔽不宜献血人群。

2.降低招募成本

多次献血者对于献血的意义、献血者健康要求、献血流程等有一定的知晓度,因此,在再次招募时更易沟通和交流,所花的精力、时间、经费等要较动员首次献血人士少得多。

3.应对血液短缺

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大量用血造成血液库存短缺,或者常规血液库存紧张的时候,首选考虑动员已献过血的、合格的、满献血间隔期的献血者捐献血液,因为这些献血者的淘汰率低、有明确的联系方式、相对比较容易进行动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血液库存,满足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