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9:00:05

点击下载

作者:陈祖继,刘彤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播电视概论教程

广播电视概论教程试读:

广播影视教育“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代序)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满足大众的精神领域需求,广播影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无疑顺应了这一趋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广播影视倍感压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广播影视机构纷纷进军我国,也对本土的广播影视事业带来了冲击。为了应对严峻挑战,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此外,高等院校影视类理论研究和实践课程一直滞后于行业发展,市场的需要、科技的发展,促使影视传媒教育必须转变思路,转换模式。

要建构起这种模式,我个人觉得,必须了解国内媒体所处的现状以及对人才的要求。

媒体大环境的转变给众多一线操作人员带来了全新的挑战。2009年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作为首家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中央级新闻媒体,这一消息无疑对于传媒界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传统媒体的工作人员或许即将面临“被跳槽”到网站、电子杂志等新媒体的境遇,他们原有的技能又明显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亟待升级、更新。要想培养一名优秀的影视传媒人才,传统意义上的“积累工作经验”是不够的,教育工作者还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深加工”。这就需要在平时尽量让他们多参与活动策划、社会实践,多进行拍摄和编导实际操作,融入不同的工作环境,接触不同的行业,从而积累自身的职业经验。

从事媒体管理的人都知道:人才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尽管我们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媒体工作者,但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例如电子杂志,对记者的要求明显高于传统杂志,特别是技术含量、知识含量。以前记者参加一个产品发布会,写一篇文章就够了。而现在,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写一篇关于“某公司将要发布一个新产品”的新闻在网站公布;然后,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掌握了新闻材料和现场情况,再通过网站在网民中调查:这款新产品哪些功能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功能表现怎么样?最后把网友的代表性意见在杂志中汇总,发表评论文章,有时还要链接某项社会调查和策划。

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社会转型的存在,也意识到课堂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动态的采编能力:他们不但要具备传统媒体工作者的策划能力,而且要把握新媒体受众的心理,用最合适的形式展示信息;既要学会运用网页的版式、色块、标题,提高点击率,又要善于用最精炼的语言,发布最有冲击力的信息;既要具备传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要掌握运用3D、视频、音频呈现信息的新技术。

为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全媒体时代要求的媒体人才,满足市场对人才动态变化的需求,作为一所新建的独立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办学,加强实践环节,极大地锻炼了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更是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扶持下,在各教学组织中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教学特色,提出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采、编、播,摄、录、演,服、化、导,音、美、照”全方位培养。“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应具备“一体化”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特色,全面培养学生掌握“镜头+笔头+口头+手头”的“四种能力”,逐步探寻出一条以市场动态为导向,不断激活传统课堂的静态模式,同时注重新型师资力量的培育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适应了数字技术和网络时代发展对于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组织编写的这套“广播影视一体化系列教程”,可以说是基于时代的需要,融会贯通了这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试图通过研究广播影视在新媒体和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探寻市场动态,丰富我们的教学培养模式和育人方式。

其一,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影视,面向传媒界。这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有之义,也是该丛书的首要特点。该丛书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出版及新媒体竭诚服务,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马洪奎院长提出的办学方针,即“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在校学习专业能力与将来岗位工作能力‘零距离’接近”的基础上,提炼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该丛书一方面力争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置于理论层面上加以审视,从传统文化传承中寻求对特定问题的解释,并以此观照中国广播影视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用市场的需求来反观影视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在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宽阔的实习平台中,构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科学的、零距离接近的育人模式,这是“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内涵。

其二,培养时代需要的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既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也是该丛书的立足点。很多高校都提出过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但多数对复合型人才的界定,仅仅体现在动手能力的多元化和技术运用的多元化方面。在新媒体和全媒体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在直面传媒市场的基础上,实施“产学研,实践第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复合型人才进行重新界定。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华谊兄弟影业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中军认为,当前影视传媒行业的现状,最缺的不是演员而是管理人才和制片人,制片人可以是综合整个影视公司的管理人才。他说:“制片人担起了关键角色,从对电影规模的把握到选择导演,选择演员,都是制片人的任务。如冯小刚导演不光是个导演,也是制片人,从选题材、抓剧本,到最后怎么拍、怎么卖,全权负责。”如何培养具有管理素质和市场运作能力的媒体人才,一直是我们探寻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非常多,但是在传媒管理人才和市场运作能力培养方面却比较弱。国内总共有5000多家媒体,从业人员近百万,而实际上真正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不到1%,传媒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来自于业务岗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岚介绍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很多的传媒机构不得不通过猎头公司来引进传媒业之外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又存在转型过程,不熟悉传媒运作特性。作为传媒经营管理人才,首先他应当熟悉中国传媒经营业务的国情,要懂得运用经营管理和传媒知识,一定要是一个职业经营管理人。传媒高级管理人才,还必须有一定的媒体经营才能并熟悉资本市场。具体而言,这些人应该有三种能力:一是要把握体制政策;二是熟悉传媒业务;三是要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影视传媒高校真正要培养的人才是既懂业务又懂政治和资本市场运作的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川籍著名导演毛卫宁也曾经多次说过培养新型的影视人才,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观念”。本丛书作者就是期望能够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探索一条道路,即从仅仅培养业务上的人才向具备以上三种能力的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过渡,这正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

其三,丛书的作者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较深学养的院校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二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其构成不仅仅说明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重视突出实践,同时也为该丛书的可读性提供了保证。该丛书既可以作为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成为从业人员的进修读物。

当然,影视类人才培养的模式还在不断向前发展,丛书难免存在种种不足。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同志投入这项工作,因为,新媒体和全媒体时代更多是属于你们的!今时今日,或许我们还无法看清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的庐山真面目,但是,这肯定应该成为我们影视传媒教育努力和思考的方向!我们愿意将这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奉献给读者,抛砖引玉。

是为序。陈祖继2010年10月1日(陈祖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院长)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

广播电视是20世纪的产物,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时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说20世纪人类创造了电子传播技术的奇迹,那么21世纪的今天,人类又迎来了全球化传播的新时代。卫星传送、高速信息互联网、手机传播等的出现对传统广播电视提出了新的挑战,它预示着传统媒体将经历剧烈的变革,即旧媒体向新媒体的嬗变。

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专著《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由于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了一个“部落村”或“地球村”。他把这称为人类社会的“重新部落化”阶段。他是在肯定广播电视的影像和作用时提出这一概念的。事实上,只有在电子传播中运用了卫星转发和网络数字传输技术,才使这个理想逐步得以实现。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广播电视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正确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广播电视的特点与规律,发挥其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推进广播电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百家网站抵制非法网络公关自律公约签约大会”上公布了这样一个数据,截至2011年3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在2011年6月11日闭幕的天津国际手机展览会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晋群介绍,截至2011年4月份,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3.03亿,手机上网用户在全国互联网用户中比重不断提升,占到66.2%。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为4300万,占到全部互联网用户比重的近10%。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3年,手机网民或将超过电脑网民。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几年有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市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终端的出现,使得3G移动通信迎来发展机遇。钱晋群认为,尽管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已非常广泛,出现了微博、新闻浏览、搜索等诸多方式,但内容领域创新还显不足,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应用类型依旧欠缺。他建议,解决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创新难题,不仅需要产业应用环节全产业链的推动,为开发者提供技术、资本、用户数据等多方面的支撑,而且作为产业龙头企业的运营商、设计商也需提供必要帮助。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迫使传统广播、电视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声音和视频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广播、电视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观)众覆盖面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因此广播、电视也必须开阔视野,基于互联网发展网络广播电视,使受众全球化。

传统的电视从黑白电视发展到彩色电视,再发展到现在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广播也从原来的有线广播,发展到调频广播、数字广播、卫星广播,使广播电视逐步走向现代化,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一过程,正体现了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让我们一起走进广播、电视的世界,去了解它们的过去,掌握它们的现在,预示它们的将来!

第一节 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

人类最原始的传播方式是用口述的方法进行传播。最早的广播员被称为叫街者(Town Crier)和浪游的乐师(Wandering Minstrel),中国古代对流浪传播新闻的职业称为“唱道情”。到了17世纪,美国出现了沿街报告新闻的“敲钟人”。直到后来社会上出现了传单、报纸之后,“敲钟人”宣告失业。从广义上说,这些都可谓是“广播新闻”,但现在我们一般讲到广播的时候是有特指的。1979年版的《辞海》在阐明“广播”这个概念的时候,是这样定义的:“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的节目,统称广播。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亦简称为‘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一、广播的诞生

19世纪初,出现了以机械革命为主的工业化浪潮,有关原料需求和货物销售的市场情报,成为工业化社会生死攸关的信息。这种社会化大生产与高密度协作分工的形势,迫切需要一种既快速又有效的远程通信工具,以代替“邮寄”或“放鸽子”式的通信方式。同时,工业化的浪潮也为热衷于物理实验和发明的天才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而物理学的发展又使新型通信工具的发明成为可能。1.有线广播的产生

广播的出现与其他传媒的出现一样,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尤其是其电子媒介固有的技术特质,使它的出现涉及多种方面和多个层次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曲折的过程。

19世纪后半叶,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迈进电器和电子时代,电子媒介应运而生。

电子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传导,即电流通过导线直接传递的过程,有线广播一般通过直接传递的方式进行;第二种是感应,即通过磁力场间接产生的电流产生同样的电磁波,感应是无线接收的工作原理;第三种是辐射,即直接发射,广播电台的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强大的无线电波,将信号和节目播发出去。世界电子媒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有线传播到无线传播,再从无线传播到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综合立体传播方式这样一个轨迹。

19世纪末,有线广播先于无线广播问世。

1844年,被称为现代通信鼻祖的莫尔斯试验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封由导线传递的电报。从此,以“通信鸽”为代表的旧的传播时代宣告结束。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成功完成了利用电流传递声音的实验,试制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不久后,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留声机,使声音再现的假想变为现实。科技史上的这一系列发明创造拉开了人类现代传播史的新帷幕,也为广播传媒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建立在有线电话基础上的“电话报纸”可以算是最早出现的有线广播了。1893年,匈牙利人西奥多·普斯卡斯把布达佩斯市700多条电话线连接起来,定时报告新闻,被称为“电话报纸”,有线广播从此诞生。但这一做法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为当时的电报电话公司认为,电话的个人通讯功能足以使公司获利,所以没有在“广播”功能上继续发展。2.无线广播的产生

真正令电子科技的发明对大众传媒产生革命性改变的当属无线电领域。无线广播是人们最早也最普遍采行和推广的电子媒介。作为无线广播物质基础的无线电技术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科学家对无线电波存在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最终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864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他通过数学论证证明,电波向外传播的速度和光速一样,每秒钟约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这是人类在认识光的本质方面的又一大进步。

同时期的德国科学家赫兹利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威尔的理论,他发现电流可以通过电波在空中传递,并找到了产生、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同时还提出了测量光波及电磁波波长的科学方法。人们曾一度将无线电波称为赫兹波,将计算无线电周率的千周、兆周称为千赫、兆赫,都是为了纪念赫兹的伟大发现。

赫兹的实验震动了世界,但是当时的人们还无法估量他的电磁波理论将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而仅仅七年之后,电磁波理论对实践的价值便体现出来了:1895年5月7日,俄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发明了不用导线传送信号的无线电接受装置——雷电指示器,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用自己研制的两部无线电收发机传递了最早的一份无线电报;几乎与此同时,意大利青年工程师马可尼也取得了无线电通讯实验的成功。他们的科学发明第一次给人类提供了远距离传送信息的工具。

1906年12月25日,加拿大物理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进行了一次实验广播,通过无线电波向空中播送圣诞故事和音乐,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空中传播自己的声音。世人公认,这是广播第一次发射成功。此时,广播的设备简陋而笨重,人们还要带上耳机才能收听。3.广播电台的产生

广播电台的产生为广播事业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1906年,虽然广播发射技术获得了成功,但人们对于广播的概念仍很模糊。当时处于萌芽时期的广播,设备简陋笨重,因此大家还是普遍认为无线电只是一种通信工具,对广播并没有明确的意识。

1916年,美国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报务员向公司建议,把现有的笨重的收音设备改制成一种有几个波长可供选择的无线电收音盒。不久,一种当时叫“音乐盒”的收音机在美国无线电公司诞生了。此时,由于收听的限制,人们尚未产生广泛使用无线电收音的意识,一些无线电爱好者出于兴趣,将其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收音机的出现为广播电台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

1919年11月,苏联下新城无线电实验所试制成功第一台无线电发射机,1920年1月11日又成功播出世界上第一个语言广播节目。但由于当时苏联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个广播电台一直处于实验性广播阶段,1922年才正式开播,同年11月7日被命名为“共产国际广播电台”。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美国联邦商业部向西屋电气公司的执掌者戴维斯颁发了商业电台营业执照,并批准了KDKA这一呼号。戴维斯同时征得《匹兹堡邮报》同意,将该报的新闻用电话向KDKA广播室传送,以供播出。1920年11月2日,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次广播的第一档节目,是报道哈定和柯克斯两人竞选总统的选举结果。广大选民聚在公共扩音器前收听最新消息,由于开票统计数字被及时播送出来,产生了极为轰动的效应。

KDKA电台的开播,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广播揭开了自己的历史,并同时掀开了世界广播新闻事业新的一页。

此后一年里,美国从商业部取得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就达500多家,掀起了一股办广播热。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广播电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21年,法国邮电部建立广播电台;1922年,英国伦敦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3年1月,美国人把无线电广播引入中国;1923年10月,德国柏林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4年,意大利广播电台开播;1924年11月,日本广播电台开播……

1940年前,广播工程技术只限于调幅广播;1940年美国建立了调频广播,1942年,调频广播开始风行世界。二、广播的发展

广播出现以后,迅速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到了1930年,无线广播几乎遍及世界。1.迅猛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为广播的大发展提供了充分实践的机会,这一时期成为世界广播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国电台数量猛增。据资料显示,二战爆发前后世界上共有广播电台1200多座,收音机4000多万台。广播节目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广播的功能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娱乐、休闲,开始加入了更多的政治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播成为当时重要的宣传工具,各国的电台及时报道战争消息,所有参战国都把广播视为进行心理战最有力的武器。有的广播电台还派出记者奔赴前线采访,报道真实生动的战况。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默罗就以《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而声名大噪。一些国家元首也通过广播电台发表演讲,动员人民同法西斯斗争到底。美国总统罗斯福1933年所作的“炉边谈话”更是成为广播史上的重要事件,他亲切、自然、通俗、幽默的谈话通过无线电波深入到美国的每个家庭,使身处逆境的国家和人民都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信心,具有“呼风唤雨”的作用。

当时广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还有一个故事可以验证。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一家电台播出了一部关于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故事描述的火星人登陆地点是新泽西州,广播剧播出后,当地的人们因为对故事深信不疑纷纷逃离了家园。尽管广播剧在播出期间,电台不断告诉听众,这是一个虚构的科幻故事,但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事后据有关方面调查,当时至少有600万以上的美国人收听广播,其中有28%的人误认为这是新闻广播而受到惊吓。几年后,这一场景又在秘鲁、智利多次上演。当时广播的强大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广播成为当时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新兴传媒而受到人们的追捧。二战结束后到上世纪6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广播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全世界的广播电台此时达到12700多座,其中美国就拥有5200多座,英国250多座,日本也由战争结束时的42座广播电台猛增到60年代的480多座。

这期间,对外广播成为当时广播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点。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是最早开展对外广播的国家。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用英语对全世界广播,法国也开展了主要针对非洲殖民地的广播。但早期的对外广播多是使用本国语言,广播的对象也多是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的侨民,所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外广播。

当时,苏维埃俄国是唯一真正理解外语在国际广播中的意义并认真加以践行的国家。1929年,莫斯科国际广播电台成立,开始连续提供德语、法语和英语节目。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开始在德国以外语来进行国际广播宣传。1934年,意大利开始用阿拉伯语对阿拉伯世界进行广播。1941年底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于1942年开办了“美国之音”。在二战期间,国际广播发挥了巨大的“心理战”作用。到二战结束后,开展对外广播的国家已从战前的27个发展到55个。

与此同时,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提高,调频广播试制成功,标志着广播技术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许多国家纷纷采用调频广播。这种广播的优点是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相对丰富、维护改造费用相对较低,仅美国到1955年就已建立调频电台552座。2.繁荣竞争时期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电视逐渐普及,对广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许多国家(地区),广播的收听率明显下滑。面对冲击,广播开始努力寻找自身优势,在竞争中求发展。

首先,广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拓宽了广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上世纪70年代后,收音机日益小型化,成为便携式的“随身听”,使广播成为伴随收听的最佳媒体。继调幅广播之后新出现的调频立体声广播,使广播媒体在音乐节目的播送上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之后,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广播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迅速转变。

其次,加强对外广播,寻找对外广播的新起点也是世界各国寻求广播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以全世界为对象的环球广播迅速崛起,其特点主要是“环绕全球”、“昼夜不停”和“传播新闻”,尤其以美国、苏联、中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最为突出,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等都已建立了英语环球广播。不少国家还在国外建立了广播台。

最后,打破传统的办台理念和办台方式,在深化改革上做文章成为当下广播竞争发展的又一项举措。如今广播的种类日趋多样,广播的类型化、分众化、本地化概念被强化,名目繁多的专业台纷纷涌现。广播正在不断满足听众个性化需求上力图有所创新发展。

实践证明,虽然电视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广播“一家独大”的传媒格局,但也给广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广播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1999年美国广播广告经营额为172亿美元,当年增长率为14.2%,在各种传媒广告增长幅度中位居第三,超过了电视。在中国,2001年广播广告营业额上升了20.34%,高于报纸(7.67%)、电视(6.19%)和杂志(4.59%)的广告增幅。广播仍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第二节 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

一、电视科技的发明

电视诞生还不到100年,但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媒体。今天,看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休闲活动,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电视”这个词来自英文“television”的翻译,而英文中的television一词来自希腊语,是“tele”(远处)和“vision”(景象)两个部分的结合。这个单词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电视的技术本质:电视,正是一种将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成某种信号(电子或数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远距离传播,供大量观众收看的媒体。

电视技术的发明,有赖于众多科学家、专业技术人员和大量业余发明者的探索和贡献,它并不是某个人的专利。作为一种电子传播技术,电视的发明需要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它需要有推动远距离传送的动力来源;其次,它需要有进行传播的发射和接收渠道;最后,借助电波传递声音、图像和其他信息,需要附载在电波上的编码解码方式。动力、渠道、编码这三项基本要素,既需要硬件,又要软件,缺一不可。

作为电视的前辈,广播已经解决了声音的电子传播问题,而电视就是在声音传播的基础上,增加活动的图像,这比单纯地远距离传送连续的声波要复杂得多。

电视的发明,是几种技术逐步发展的结果。首先是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和视觉器具的发明。照相术的发明,使人们可以方便地捕捉图像,而一旦人们把早就已经发现的视觉暂留原理和照相技术结合起来,电影就诞生了。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技术——这是跟电视关系最密切的技术。

其次是光电效应的发现与应用。光电效应,是指光线照射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电力强弱取决于光线强弱。而荧光效应正好和光电效应相反,当电流冲击荧光物质时,会导致其发光。荧光屏的闪烁正是电流冲击屏幕荧光物质的结果。光与电的互相转换,使得电视具备了远距离传输的可能。

第三是图像分解与扫描技术的发明,这是图形传送的关键技术。图像分解和扫描技术意味着,人们只要将图像分解成很多像素,就能用一根电线把它们按顺序传送出去,图像同时展示的空间方式就变成像素线性传递的时间方式了。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普可夫(Paul Nipkow)用一个布满螺旋状的小洞的圆盘传送图像成功,这一技术被用于早期的机械电视。

第四是机械电视发明。机械电视的发明者是英国的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英国他被称为“电视之父”。1925年4月,贝尔德在伦敦的一家百货商店里,向公众展示了一台用尼普可夫原理制造的机械电视。1926年1月26日,他向英国皇家学会的40多位成员及新闻界演示了机械电视的能力,它映出了一个办公室勤杂工的活动影像。虽然贝尔德因此名声大噪,但机械电视设备本质上的缺陷,导致他的发明成果最终被历史所淘汰:机械电视十分笨重,噪音太大,性能不稳,导致它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后来发明的全电子电视。

最后是全电子电视的发明。全电子电视的发明也是多个发明家在科学上的接力过程。1878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发明了阴极射线管,1897年,德国一位物理学教授布劳恩据此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电子显像管,被称为“布劳恩管”。七年以后,俄国物理学教授罗辛开始用“布劳恩管”传递影像。十月革命的动荡使罗辛不知所终,他当时的助手佐里金在移民美国后,于1923年发明了光电显像装置。至此为止,全电子电视的关键部分都已具备了。在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副总经理萨尔诺夫的支持下,佐里金于1928年研制成功了第一个光电显像管,命名为kinescope(显像管)。继而,1930年11月9日,摄像机正式露面了,摄取的图像质量非常好。因为对电视技术发展的组织和支持,萨尔诺夫因此被广播电视制造者联合会誉为“美国电视之父”。

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科学家及相关人员在同时研究。有的发明受到经济支持,发展成熟,并为人所知,同时也有众多发明家的成果湮没在时代发展的潮流里。从电视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发展为社会公共事业,是需要机遇以及经济支持的。二、电视的诞生

电视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发展最快的是英国、美国和德国,电视事业最初也是在这几个国家诞生的。1936年,英国开始了正式的电视信号传输,美国则开始于1939年,而实际上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广播产生于纳粹德国。

电视事业诞生之初,便显现出作为一种传媒的特性:电视首先记录的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1936年8月的第11届德国柏林奥运会,1937年5月12日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以及1939年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实况报道。

在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最早发展电视的国家都经历了实验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和二战停顿、战后发展阶段。

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试播电视。最初,他们采用的是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播出的亦是无声图像。1930年,BBC播出了声像俱全的多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男人》。1932年,在英国传统的“德比”赛马期间,大约4000多人聚集在伦敦,观看了用贝尔德系统进行的电视转播。1935年,BBC建立专门的电视节目机构。由于EMI公司引进了更先进的全电子电视系统,与贝尔德系统进行竞争,因此1937年,BBC最终停止使用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全面采用全电子电视。

自此,BBC开始以相当正规的形式播出节目,内容包括游戏、音乐、戏剧、拳击和表演,还有各种户外转播,包括政治活动和体育比赛。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是电视信号的接收机价格昂贵,购买的用户不多。当时全伦敦的电视机不足3000台。1938年9月30日,BBC伦敦电视台直播了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谈判归来,节目叫做“我们时代的和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况转播新闻事件。此次直播由三架摄像机完成,声像用电缆传回亚历山大宫。

最早的体育节目直播出现在德国。德国也在1935年成立了电视节目机构,并于当年3月22日开始正式在柏林播出定期节目。柏林奥运会期间,柏林一地设立了28个集体收看点,10天的运动会,电视观众达到16万人。

美国虽然较早开始了机械电视实验活动,但由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使电视研制陷于停顿,导致了电视事业的发展落后于英德两国。看到英国电视的蓬勃发展,美国“电视之父”萨尔诺夫加快了全电子电视新系统在实验室的进展。1939年4月30日,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纽约举行,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试验电视台转播了展览会的实况。但观众反应冷淡,因为试验电视台不能提供正规节目,大众还没有形成观看习惯。

同时,苏联也在1931年首次试播电视,1939年开始定期播出节目。1932年,法国在巴黎建立了试验性的电视台,1935年开始不定期播放节目。意大利于1939年开始了电视试验播出。

二战爆发没多久,英国、法国和苏联的电视台就先后停播了。美国和德国的电视虽然在战争期间维持播出,但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德国柏林的电视台也在盟军攻占柏林时被炸毁。

二战的爆发打断了英国电视事业的发展。1939年9月1日,BBC中断了正在播放的米老鼠动画片,开始了长达7年的停播。战后开播的第一天,节目正是从中断处开始的。三、电视的发展

二战导致了刚刚诞生的电视事业陷入完全停滞。战争结束后,电视才快速成长为一种重要的媒体。

战前就已拥有电视台的国家纷纷重新开始发展电视事业。苏联率先在1945年5月7日恢复电视播出。法国于当年成立法国广播电视公司(RTF),10月份开始通过艾菲尔铁塔播出电视节目。英国于1946年6月7日起开始恢复电视播出,只是其战前的国际领先地位业已丧失。很快西欧、北欧、南欧一些国家纷纷开办了电视台。美国战后的电视事业也迅速发展,电视台从战争期间的6家,一下子猛增到1946年的108家。

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事业首先从拉丁美洲开始发展。受到美国影响,1950年,墨西哥、巴西和古巴正式引进电视。在伊斯兰世界,宗教习俗稍微宽松的伊拉克、阿尔及利亚以及黎巴嫩于50年代开办了电视台。在亚洲,菲律宾于1953年最早开办电视台。接下来的50-60年代,亚洲、非洲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建立了电视台。

20世纪60年代,电视技术逐渐成熟,节目日益繁荣,电视传媒的发展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在许多地方,电视成为众多大众传媒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这有赖于一些重要的与视听传播有直接关系的科学成果的取得:纪录传媒(主要是录音录像)的发明、彩色电视的发展、通讯卫星和有线传输事业的兴旺发达。

在纪录传媒发明以前,电视大多采用即时传播的方式。虽然即时传播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很容易出错,而且节目的节奏难以控制,艺术手段也十分单调。纪录传媒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电视业的传播形态,使电视时空获得了极大自由。

最初电视采用的记录方式是胶片,但时间一长便难以完整保存电视播出的图像。1947-1948年,电视屏幕录像机问世,它可以同步记录电视播出的声音和图像,但使用的介质是胶片,这样的机器价格昂贵,效率不高,难以操作。

二战以后,人们从磁带录音机上启发了用同样的技术保存图像的想法。美国成为录像技术领域的领先者。50年代初期,电视事业的发展导致对节目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且美国分为多个时区,直播电视覆盖很难,因此磁带录像技术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录像带和胶片相比,无需冲印,还可反复使用,省时省钱。

录像带和录像机的使用使电视变成了以录制节目为主的传媒,演播室直播节目大大减少。1956年11月,CBS首先播出了第一个录像节目——《爱德华兹电视新闻评论》,到60年代初,美国的各大电视网均采用磁带录像机了。

轻型摄像机和可移动录像机的结合,便是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它的出现,使所有采用胶片方式的电视新闻都过时了。ENG和卫星通讯设备相结合,又产生了卫星新闻采集设备SNG(Satellite News Gart-hering)。20世纪80年代以后,ENG和SNG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对新闻和重大事件的同步报道,进行全球性的即时传播,电视直播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录像机的研制方面,日本后来居上。1959年9月,东芝公司发明了螺旋式录像技术,提升了录像机的性能。最终,日本发明的双磁头斜切线方式取代了美国的旧方法,成为普遍的专业录像机标准。

录像的出现,改变了电视传播的时空格局,而色彩的引进极大地改进了电视画面的传播质量,提高了电视的传播效果。彩色电视的图像比黑白电视更加逼真,表现力更为丰富,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

在电视内容逐步改进的同时,人们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信号传送方式的改进,寻求更远距离通讯的途径。1945年,英国科普作家克拉克(Arthur C.Clarke)发表了题为《星际传播》的文章,最早提出了卫星传播的思想。克拉克的文章只为他赚取了40美元的稿费,但其后却为业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商业价值,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十几年以后,他星际传播的构想变成了现实。

这一构想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太空竞赛。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成为人类征服太空的伟大创举。但更加实用的卫星来自美国。1962年6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合作发射了“电星1号”,这颗位于600英里低空椭圆形轨道上的卫星首次成功地转播了电视信号。7月10日,反映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12座城市居民生活的电视节目被传送到了巴黎和伦敦,再经欧洲电视网传送各国,估计约有1亿欧洲人观看了这个历时22分钟的越洋转播电视节目。此后,巴黎和伦敦向美国回传了节目。由于这颗卫星与地球运行不同步,美洲与欧洲之间每天只能通讯102分钟。

很快真正的同步卫星“同步2号”升空。1964年8月发射的“同步3号”正式成为第一颗从事洲际电视转播的通讯卫星。1964年10月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便是经“同步3号”卫星将实况转播至美洲和欧洲各地的。这届奥运会是第一次用卫星进行实况转播的奥运会。

1964年8月20日,国际通讯卫星组织正式成立,第二年4月6日,国际通讯卫星组织的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正式升空,该卫星命名为“国际电讯卫星1号”,又称“晨鸟”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世界进入了国际卫星转播的新时代。“晨鸟”启用当年转播的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生史密森与美国副总统汉弗莱关于越南战争的越洋电视辩论。1967年7月25日,欧、美、亚、澳等洲的14个国家利用卫星做了一次全球性的电视转播,节目名称是《我们的世界》,持续了两个小时,观众人数达到3.5亿。

随着技术的改进、成本的降低,原本用于国际传播的通讯卫星也被用于众多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的国家,国内卫星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电视覆盖方式,譬如在苏联、加拿大等国。通讯卫星传送节目一般需要通过线缆的方式进行发配。卫星和线缆相互结合的有线电视形式,是卫星电视重要的传播方式。

有线电视是以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传送节目并进行放大分配的电视系统。它最初的功用是改善收视状况,扩大收视范围。1949年,有线电视最初出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与俄勒冈州之间的多山地区。经营者在高山顶上设立天线,接收节目,然后将节目信号用电线传送至当地的各家各户。随着电视制作和播出设备操作的简化和价格的低廉,有线电视的优势日渐突出。它不受空中电波的干扰,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频带宽,频道多,选择范围大,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服务。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线电视得到了迅速发展。

卫星与有线电视互相结合,完全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电视传播开始国际化了。这使电视节目更加丰富,自然也导致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二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第一节 中国广播发展史

1949年秋天,一艘轮船航行在茫茫的南太平洋,船上几十位在美国结束了学业的中国留学生,非常想了解中国的局势,海天茫茫,他们和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小儿子梁思礼随身携带的小收音机……

仅仅半个世纪,中国的广播电视从无到有,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国外起步晚了几十年的中国电视,最早的黑白电视机是苏联的,最早的彩电是日本的,但今天,在数字电视上,中国几乎与世界同步。

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它的风采,是通过无线电波,这一天,全世界都通过电波听到了新中国庄严而豪迈的宣言:“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向了四方。1949年10月1日,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25分,整个开国大典持续了6个半小时。

这是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实况转播。为了这次直播,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也就是后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1928—1949)1.国民党时期的广播事业

上世纪20年代,在中国上海出现了一批由外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

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于1922年底在上海创办,1923年1月23日晚上8点开始播音,功率50瓦,波长200米。当天节日播放了1小时5分钟,内容包括音乐和有关美国、欧洲等地的国际新闻及中国各地地方新闻的报道,因音质不良,三个月后停止播音(当时还没有“广播无线电”的名称,人们管广播叫“空中传音”、“无线电话”,收音机叫“真空受话器”、“无线电话接收器”,广播电台叫“无线电话播送站”。“广播”一词大约在1924年才出现)。

1923年,美商开孚洋行也在上海设立广播电台,功率50瓦,内容以播送音乐为主,也仅维持半年。1924年5月15日,设在上海江西路62号的美商开洛公司和《申报》馆合作开设的开洛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功率100瓦,波长365米,并设有好几个播音室,分设于《申报》馆、《大陆报》馆、市政厅等处。《申报》在第15、16版专辟“本馆无线电话部报告”一栏,预告节目。各播音室都通过专用电线与福开森路的发射机联络,每天播音达4小时,广播节目有市价行情、汇兑价格、新闻、音乐、戏曲、名人演讲等。这座广播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也较大的一座,直至1929年10月底才停止播音,前后播出了5年时间。

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该台于1926年10月1日开播,是在奉系当局支持下,由我国早期著名的无线电工程专家刘瀚主持创建的。该台功率100瓦,波长280米,每天广播两小时,节目为钱粮行市以及新闻、音乐、演艺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该台积极宣传抗日。1932年2月5日,哈尔滨被日寇侵占;当日下午,该台也被日寇劫夺。第一座由国人自办的私营性质的商业广播电台,是上海的“新新公司广播电台”。新新公司是一家专门销售收音机的公司,该公司特地在公司屋顶创建了这家广播电台。该台于1927年3月18日正式播音,功率50瓦,波长370米,主要内容是播送商业行情、时事新闻及中国音乐。该台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装配、安装及施工,并由国人自己独立经营。电台每天播音6个小时,直到1941年11月因失火被焚而停办。

在“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开播后不久,1927年5—9月间,天津、北京等地的广播电台也相继建立。“天津广播无线电台”由交通部天津无线电报局创办,于5月开播;“北京广播无线电台”由北京电话局建立,于9月开播。此后,广播事业在我国蓬勃兴起。

广播作为一项事业,是从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创办开始的。这家电台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1928年8月1日下午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开始播音。最初的呼号是XKM,波长300米,11月改呼号为XGZ,波长420米,功率500瓦。节目内容有:新闻及决议案、国内要闻、国际要闻、军事消息、名人演讲、施政报告、气象及预报、科学演讲、宣传报告、通令通告、纪念典礼、音乐等。1932年11月,功率扩充为75000瓦,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呼号改为XGOA,亦增加了播音时间,由开始的间歇播音4小时,延长到11小时20分钟,收听的范围遍及全国。

1928年,即“中央广播电台”创办的同一年,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积极从事全国广播网的建立。抗日战争之前建立的电台还有:

福州广播电台,1934年7月1日正式建立,间歇播音7小时40分,还使用福州话、厦门话等方言播发新闻。

河北广播电台,1934年12月1日建立,间歇播音9小时45分。

西安广播电台,1936年8月1日建立,间歇播音6小时40分。

南京广播电台,1935年6月由河北台的部分人员到南京建立,间歇播音3小时。1936年2月23日,建立了南京短波广播电台,这是当时国内唯一的短波台,该台还开办了针对国外华侨的节目。

长沙广播电台,1937年3月建立,间歇播音8小时。

另外,国民党所属的部会和省、市地方政府也开办了一批官办的广播电台,如上海美灵登广播电台、成都广播电台、交通部北平广播无线电分台,以及在广州、昆明、南昌、山东、湖南、河南、南宁、重庆、江苏、汉口、上海等地也都设立了地方政府的电台。

到1936年1月,国民党创办的公营电台达76座,同时还出现了大量的私营广播电台。这些电台大部分是为商业服务的,广播的内容偏重于娱乐性质,收入主要来自广告。私营广播电台大多数集中在上海,还分布于无锡、苏州、杭州、芜湖、宁波、绍兴、嘉兴、北平等地。一些教育性的电台也分别由地方的民众教育馆和大中学校开办,这类电台分布在无锡、徐州、南昌、青岛、厦门等地。这时还出现了宗教性电台,如1934年先后成立的佛音广播电台和福音广播电台。

1936年4月20日,国民党当局规定: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均须转播“中央台”晚间一小时的新闻节目,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新闻联播节目的开端。

为管理和控制广播事业,“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直属于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36年3月,“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以指导全国公私营广播电台的发展,该委员会由陈果夫担任主任委员。委员会先后通过了《指导全国广播电台播送节目办法》(1936年10月)、《民营广播电台违背之处分简则》和《播音节目内容审查标准》(1937年4月)。这三个文件的实施,标志着国民党对广播事业的控制已经发展到用法律形式加以约束。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我国的广播事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据1937年6月统计,国民党统治区共有电台78座,发射电力总计100多千瓦,收音机拥有量达20万台左右。广播事业发展最快的是上海地区:1931年以前,上海总共只有十几座广播电台,到1932年底,猛增至40座,到1934年底达54座,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人自己经营的民营电台;上海市民的收音机拥有量从早期的3000台,到1936年初达70000台以上。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大片国土沦入敌手,广播事业受到摧残,一批广播电台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或破坏。南京“中央广播电台”于1937年11月23日凌晨中止播音,由汉口、长沙两地电台接替其任务。1938年3月10日,“中央广播电台”在重庆恢复播音。1939年3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建立的国际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使用英语、俄语、法语、日语、荷兰语、泰语、缅甸语、马来语、西班牙语等语言,每天播音12小时,向国外进行宣传,对促进国内外反法西斯力量结成联盟,对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争取世界和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43年6月1日,国民党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决定在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成立军中播音总队,设总台于重庆,并在各战区设立分队,以开展部队广播、前线对敌宣传等业务,这是中国军中广播事业的开端。1944年10月,美军还在桂林、云南驿、白市驿三地设立了为美军提供娱乐服务的广播电台,后来,又增加了成都、陆良、军街、占益、沪县等五个广播电台。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1940年创始于延安。这年春天,党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广播委员会,周恩来到重庆工作后,又由朱德主持筹建工作。广播委员会的成员有中央军委三局(通讯局)局长王诤和新华社社长向仲华等。中央军委三局从有关部门抽调了30多人组成九分队,具体负责电台的施工和安装。同年12月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呼号为XNCR,波长28米,电台的发射机房和播音室设在延安王皮湾。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及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该台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播稿件便由设在延安清凉山的新华社广播科提供。播出时间为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文件、《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国内外新闻等,另外,还有播放抗日进步歌曲的文艺节目。

中共中央对延安电台非常重视。1941年5月25日,中宣部就延安台的广播内容发布了《关于电台广播的指示》,并强调“电台广播是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对外宣传最有力的武器”。同年6月20日,中宣部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指出:“在现代无线电事业发展的情形下,以及在中国交通工具困难的情形下,发展通讯社的事业、无线电广播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在党的统一的宣传政策之下,改进现有通讯社及广播事业的工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自1940年底开播以后,因设备简陋,发射机和其他设备经常发生故障,时播时停。1943年春天,大型电子管损坏后,一时得不到补充,被迫停止了播音。此后重新改装了发射机,改进了动力设备,1945年8月再度进行试播,9月5日恢复播音,播音室和机房设在王皮湾东南约6公里处的盐店子。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始终与新华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延安台的文字编辑工作从1940年底该台开始播音,一直到1949年3月迁入北平以前,一直由新华社的有关部门负责。1945年8月延安台恢复广播后不久,新华社的编辑科于10月成立了“新华社编辑科口头广播组”,先后由杨述、张纪明任组长,直接为延安台提供广播稿件。1946年5月,“口头广播组”扩充为“新华社语言广播部”(简称“口播部”),部主任由温济泽担任。1948年7月,“口播部”又改组为“新华社广播管理部”,部长由新华社社长廖承志兼任。至于延安台的机务工作,则一直由中央军委三局负责领导。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曾经进行过三次大的转移。第一次,1947年3月14日,延安台秘密转移到瓦窑堡继续播音。同月21日起,延安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第二次,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晋冀鲁豫解放区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新建了一座广播电台,从1947年4月1日起正式接替陕北台,同年9月11日开办英语新闻广播节目。第三次,1948年5月23日,陕北台由太行山北上到河北省的平山县西柏坡村附近开始播音。1949年3月25日,进入北平后,陕北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成为具有中央台性质的广播电台。同年6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将原新华社的“口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的广播事业,由廖承志任处长,李强任副处长。从此,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从新华社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宣传机构。1949年10月,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又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局长是李强。1949年12月5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改名为“北京市人民广播电台”。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其他解放区也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这些电台除了自己办的节目外,都转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和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著名的有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及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等。据统计,到1947年9月初,各解放区已有广播电台10座,其中关内3座,关外的东北地区7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各解放区坚持播音的人民广播电台已有30座。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直属中共中央宣传部,统一领导全国的广播事业,并直接领导北平(北京)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新纪元的开始。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1949年以后)1.大陆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对国内的无线广播系统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级地方广播电台共同组成的。1949年12月5口,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hinaNationalRadio,简称CNR),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当时,全国负责对内广播的电台共有49座,发射总功率为138千瓦。

1949年至1956年是广播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完成了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34座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修复、改造了国民党政权留下的破旧设备,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部分省辖市继续建设广播电台,并集中力量建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逐步增加发射功率,改进收听效果;增加收听工具,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并在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广播干部,特别是高级工程技术干部。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规定广播宣传的三项任务是:发布新闻和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根据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和广播的三大任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1950年起先后开办了藏语、蒙古语、朝鲜语、维吾尔语、壮语等民族语言广播;1954年起开办了对台湾的广播节目。经过多次调整,到1965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办有四套节目,其中两套是对全国的综合性节目,一套是专门的文艺节目,一套是对台湾的广播节目。1961年,在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过程中,广播事业实行精简:省会所在地的电台原则上和省台合并;1958年后开办的广播电台,除林牧渔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确有需要者保留外,其他一律停办,1958年以前设立的,非必要,也停办。但这个阶段对国外广播的发射功率、使用语种和播出时间都有所增加。到1966年底,对外广播语种增加到33种,每天播出时间比1957年增加了4.16倍。

地方各级人民广播电台是在原各解放区广播事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级地方广播电台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节目外,都根据当地的特点和情况,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节目。一些民族自治区除开办汉语普通话广播外,还开办了适合本地听众的民族语言广播。到1965年,全国已有地方广播电台84座,发射总功率为4821千瓦。

中国的有线广播,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逐步兴盛起来的,以农村有线广播网为主,同时一些没有无线电台的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区也陆续建成有线广播站。到1965年底,全国有有线广播站2365座,广播喇叭872.5万只。“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广播事业遭受严重摧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控制舆论,“统一口径”,在“文革”初期一度停止地方电台自办节目,责令它们全部转播中央电台的节目,中央台则照播报纸和新华社的稿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在全国人民中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给党和国家带来极大危害,严重损害了广播在群众中的声誉。“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导致中国对内广播发展不平衡:中央广播有一定发展,地方无线广播完全陷入停滞状态,有线广播则得到较大发展。1976年10月以后,中国广播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79年,全国有广播电台99座,对内使用26种语言,播出135套节目;有线广播站达2560个,广播喇叭10771万只。一个遍布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广播传播网基本形成。

1994年底,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全国已开播的省级广播电台有48座,市级广播电台245座,县级广播电台812座,全国对内广播节目套数为1296套,平均日播音时间12374小时,使用的对内广播语言为33种。全国有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727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321座。传送广播节目的微波线路近5.7万公里,节目传送微波站1308座。截至1996年底,全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4.2%,有线广播天线161万公里,全国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线路总长7万公里。

1941年12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办了日语广播,这是人民广播事业对外广播的开端。1947年9月11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使用英语广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外广播事业的发展。1950年4月10日,为加强对外广播,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了国际广播编辑部,同一天用“北京电台”(英语为RadioPeking,后改为RadioBeijing)的新呼号开始播音。到1950年7月,北京电台已使用英语、日语、越南语、缅甸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朝鲜语7种外语和汉语的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厦门话4种方言共11种语言对外广播。1955年北京电台增办了对外广播的汉语普通话节目。从5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电台又陆续开办了针对亚洲和中东地区的老挝语、柬埔寨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马来语、印地语、泰米尔语、菲律宾语、蒙古语,针对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法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世界语和塞尔维亚语广播。到1965年底,对外广播播出语言达到27种,每天累计播音100多个小时。对外广播的覆盖面包括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当时,中国对外广播的规模、语种和播音时数,在世界上仅次于苏联和美国位居第三位。

从1966年起,为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10年间又增加了12种外语广播,其中包括对东欧的捷克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匈牙利语和对南亚的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普什图语、僧伽罗语、尼泊尔语,播音时间和发射功率也都有较大增加。但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对外广播往往照搬对内广播的宣传内容,使国外听众显著减少,直到1976年10月以后,情况才有了好转。

1978年5月,中国对外广播机构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简称CRI)。经过不断的调整,到1984年底,国际广播电台已经使用38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4种方言,共43种语言对世界各地广播,每天的播音总时数为144小时30分。1984年以后,国际台又陆续开办了面向在华外国人的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广播。

在1984年以后的10年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没有再增加新的播出语种,而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节目质量和改进覆盖效果上。80年代,中国新建成了3座大功率对外发射台。从1987年起,中国先后同瑞士、西班牙、法国、马里、加拿大、巴西、俄罗斯7个国家的广播电视机构开展互转对外广播节目或租用对方发射机转播中国对外广播节目的合作,明显地改善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西亚、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欧洲等远距离地区广播的收听效果。除了直接覆盖的改善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国外、境外电台和电视台定期、不定期地传送和寄送的节目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定期传送节目的有美国华盛顿的“新世纪电台”、“中国新闻广播网”、“美加华语广播网”,温哥华的“华侨之声电台”,墨西哥的“特莱维萨电视台”,巴西的“巴西利亚超级调频电台”等。

作为中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对外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阐明中国对国际事务的立场、观点,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与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听众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收到听众来信57.8万封,各国听众自发组织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听众俱乐部达2000多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仅是我国拥有海外受众最多的对外传媒,而且也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各类语种,都有自己的名牌节目,如《中国时事》、《中国课题》、《国际纵横》,许多语种的节目在国外的各种评比中获奖。

为加强国际新闻的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80年代起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7个记者站。这些记者站设在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卡塔尔、以色列、土耳其、俄罗斯、南斯拉夫、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英国、埃及、肯尼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亚、联合国(纽约)、香港、澳门。2.台湾

中国台湾省在1895年被日本侵占。1925年6月,日伪“总督府”在台北曾建立播音室,进行试验性广播,不久即终止。1928年11月,日伪“台湾广播电台”在台北开始使用日语播音。30年代以来,先后又在台南、台中、嘉义、花莲等地建起了广播电台。上述各台均由伪“台湾广播协会”管辖,总计发射机12架,电力127.9千瓦。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当局于11月派员接管了上述5座广播电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溃退台湾,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等先后迁至台湾。同年11月16日,国民党成立“中国广播公司”。当时在台和来台的广播电台共计有10座,公营的有军中台、空军台,民营的仅有民本台以及“中国广播公司”所属的7座电台。此后,台湾广播事业逐步发展。最初公营、民营电台齐头并进,后来民营电台有较大增加。到1995年底,台湾共有收音机1360万台,调频收音机500万台,广播电台共有33家,其中公营电台7家,民营电台21家,军营电台5家,大部分为24小时连续广播。

台湾的“对外广播业务”由“中国广播公司”独力肩负。“中广”是台湾目前最大的民营传播机构,拥有对台湾广播与对海外广播两大系统,24小时播音,总公司设在台北市,发射基地则遍布全台。“中国广播公司”初期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49年11月16日,正式改为公司的组织形式,采用企业化经营方式。70年代,“中广”公司兴建了广播电视大厦并投资创办了“中国电视公司”。1980年蒋孝武任总经理,加强内部管理,进行了工程技术与设备的更新,使“中广”成为台湾第一个全自动化广播的电台。

1990年2月9日起,“中广”第一调频网全面向祖国大陆播出。新闻部还新设了“大陆新闻组”,派人深入大陆各地提供各类信息。

自1949年10月以来,“中广”以“自由中国之声”(The Voice of Free China)为呼声,用普通话和英语对海外广播,现已增至15种语言,所面对地区为东南亚、东北亚、南北美洲和欧洲。另外,“中广”公司所办“亚洲之声”广播电台以东亚各国语、粤语、客家话、闽南语进行广播。“自由中国之声”自1985年起持续派人参加欧洲短波听众联合组织的“欧洲短波协会”(EDXC)的年会,和北美地区短波听众联合组织的“北美广播听众俱乐部联合会”(AUARC)的年会,借以扩大影响。

1989年台湾“立法院”通过决议,准备成立“国家广播电台”,不再委托“中广”公司经办对海外广播(原计划三年内开办“国家广播电台”,尚未实现)。

台湾的调频广播开办于1968年。“中国广播公司”(简称“中广”)的台北地区调频广播电台于当年7月31日正式播音,节目以新闻及音乐为主。此后“中广”又陆续在台中、高雄、花莲等地设立调频广播台,形成全台的调频广播网。除“中广”外,警察电台、教育电台、军中电台、台北电台等也先后开办了调频广播。

军中广播是台湾当局为配合其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以军队为主要对象进行的广播宣传。军中广播开办于1942年,在“反共”宣传上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台湾当局出于整军建军的需要,也为适应台湾的地理形势,除在台北保留军中广播电台总台外,还陆续在台湾各地建立了军中电台分台,并在金门所谓的“最前线”建立了四个喊话站。军中广播电台自1989年起改称“汉声广播电台”,除“汉声”外,较有影响的还有“空军广播电台”。

一直以来,国民党通过“执照制”控制着台湾的广播事业。从1989年到1994年,岛内政治上与国民党敌对的力量逐渐突破国民党的限制,不经过执照程序建立了许多电台和电视台,经济来源主要是短期的资助,如捐赠和义工。地下电台的管理制度和节目形式对传统电台形成了挑战。1994年,非法电台比传统电台更受欢迎。这些电台大多由民进党创办和控制,闽南语是主要的播音语言,内容也多限于民进党的政治活动、台湾本土文化、社会事务和环境主题等,对象是平民。地下电台首创了热线节目,作为听众各抒政见的平台。从1993年底开始,非法电台开始合法化,政治敌对力量的大多数电台都于1994年至1995年之间领取了执照,一些仍在非法运作。由于市场力量的作用,非法电台和非商业电台要维持下去并不容易。

与台湾早期的广播相比,现在的广播节目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是专业电台出现并日益增多,如交通台、农业台等。二是节目形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如新闻节目在原有的单人播报基础上,大量采用双人播报、录音访问、实况转播、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综合节目采用“明星制”,通过推出名主持人来吸引听众。三是新闻节目的播出量和时效性也都有明显提高。“中广”公司的新闻专业电台创建于1973年8月1日,24小时播音,每15至30分钟播出一次新闻。该公司现在每天播出新闻共达340次以上,70万字左右(包括新闻台,其他广播网和所属地方台)。3.香港(1)香港广播电台

简称香港电台,是香港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香港唯一的公营广播机构。1923年香港市民自发组成“香港无线电学会”,试播一些社会新闻并转播歌剧。1928年6月30日,香港电台由香港政府接手经营而成为正式的广播组织。1929年10月8日,香港政府正式宣布该台为政府电台,委任邮政总监史密夫为第一任台长。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广播一度中断,第二年初由日军恢复。战后于1945年9月15日该台中英文节目再次恢复广播。1948年8月,该台正式命名为“香港广播电台”(RHK),并增加了早间节目时间。1974年初开始短波调频立体声广播。1980年3月开始全日24小时广播。

香港电台下设行政部、电台部、电视部、教育电视、制作事务部等。香港电台现有7套独具风格、各有特色的广播节目,即7个台。一台每天24小时广播,以新闻和信息类节目为主;二台以青少年听众为主要对象,侧重播出流行音乐以及信息、杂志类节目;三台为24小时播出的英文台,除报道本地、邻近地区和国际新闻外,还播放本地制作的特辑、音乐、杂志式节目;四台专门提供古典音乐和艺术节目,用粤语和英语播出;五台以播放教育、文化节目和迎合部分人兴趣的节目为主,如粤剧、地方戏曲和普通话节目,听众主要为老年人和儿童;六台每天24小时转播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包括世界新闻、财经、戏剧、音乐以及科学、体育节目等;七台则以发布交通信息为主,其余时间播放音乐。(2)丽的呼声有线广播“丽的呼声有线广播”成立于1949年3月21日,是英国总公司的一间分公司,在香港广播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它初期有两条线路,一条播自制节目,一条转播香港电台的节目。1950年3月分银色中文、蓝色英文、金色中文三个电台,每日播音17小时。银色中文台以粤语播出,有戏剧、空中小说、教育节目、儿童节目、讲座、夜总会音乐转播等;金色中文台有国语、潮语、沪语及各地方言节目;蓝色英文台则提供西欧歌曲及英语节目。1963年9月成立中文电视台,集中力量发展电视业务。后来无线电视开办,丽的呼声遂于1973年9月底宣布停播。(3)香港商业电台

由香港商业广播有限公司开办的香港商业电台,1959年8月26日正式开播,1981年6月增加超短波调频广播,1989年全部改为超短波调频波段,现与香港电台并列为全港收听率最高的电台。商业电台下设三个台,即有三套节目:商业一台为全天24小时广播的综合性电台,用粤语播出,节目以新闻报道、时事和公共事务、综艺节目为主,听众主要为25岁至34岁的劳动者和中等收入者;商业二台则以“唱片骑师”(音乐节目主持人)秉持的节日、综艺节目以及纯音乐节目为主,全天24小时播出,主要用粤语,听众多为年轻人;商业英文台以信息、清淡和国际流行歌曲为主,收听对象主要是25岁以上有较高收入的商务人员及专业人士。三个台都采用娱乐与资讯并重的方针,除有针对性地办好娱乐、服务性节目外,都在每半小时报道一次新闻,为听众提供最新消息。(4)新城电台

香港新城广播有限公司开办的新城电台是1991年开播的新台,下设三个台(即三套节目)。采讯台为亚洲目前唯一一个24小时广播的英语新闻台,除每半小时播出一次本地及海外新闻节目外,还有财经、商业、体育、旅游、健康、科技节目等,听众主要为爱好新闻的人士和暂居香港的外籍人士。劲歌台是以粤语为主的音乐台,听众对象主要为12岁至25岁的青少年。金曲台是一个以英语、粤语广播的音乐台,主要播出20世纪30、40年代流行的爵士乐曲以及近期的精选流行歌曲,听众主要是25岁以上的成年人。(5)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在新城广播公司的采讯台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3小时的特别节目《你好,香港》,每周共播出15小时。该节目以新闻和新闻性栏目为主,向香港听众介绍祖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的信息,介绍祖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就。这套节目分别用英语、普通话和粤语播出,三种语言都分别设立了多个专栏。

另外,采讯台从1996年5月21日开始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香港听众制作的普通话节目《今夜星辰》,每天播出2小时。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约有5小时的节目在香港播出。(6)英军电台

英军电台是由驻港英军管理的专为驻守香港的英军及廊尔喀部队服务的电台,隶属于英国军部影音公司的广播组。英军电台开设有两个台,一为尼泊尔语,二为英语。尼泊尔语台每周播出90小时的节目,内容是专为廊尔喀兵团而设的音乐节目和特别节目。英语台每天24小时播出,内容包括新闻、时事评论、体育、问答比赛和电话节目等。

英军电台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关闭。4.澳门(1)澳门广播电台

澳门广播电台是澳门最早的广播电台,于1933年8月26日开播,是由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办起来的。初期每天在21点至23点间,用葡萄牙语播送新闻和音乐,呼号为“CON-MACAU”,1937年停办。1938年9月恢复,但多次改变呼号。1948年,广播电台归澳葡当局经营,从而成为官方电台,隶属于新闻旅游处。1962年,改由邮电厅负责。1980年2月15日,澳门政府与葡萄牙国家广播电视台签约,将澳门广播电台交其管理。1982年10月,澳门广播电台归当时成立的澳门广播电视公司管理,属电台部(后澳门广播电视公司又改组为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

澳门广播电台下设中文台和葡文台两台,均全天24小时播出。中文台以“融入社群,服务人人”为宗旨,节目侧重于本地特色,主要播出语言为粤语,它向澳门居民提供新闻、娱乐、文化、教育等多种节目。为适应过渡期需要,它还设有普通话的新闻和教学节目。葡文电台主要以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和懂葡萄牙语的人士为对象,内容也是新闻、体育、音乐、文化、娱乐等综合性节目。(2)澳门绿邮电台

该电台创办于1950年,创办人为土生葡人罗保博士。开办之初,主要为市民提供娱乐节目,每日用粤语和葡语播送音乐和歌曲。1964年该台全部节目改用粤语广播,并开始承接广告。1969年6月之后,绿邮电台改为纯商业电台,每天从早上6时至午夜零时,共播出18小时,主要播出娱乐节目,有音乐、乐曲、广播剧、儿童故事、话剧、点唱、赛狗消息等。该台没有自编的新闻节目,只是在综合节目中,由广播员根据报纸的报道,加播一些居民感兴趣的社会新闻。此外,每晚深夜,播送一次政府新闻司编发的新闻稿。该台每天还穿插播出几次教会特约节目,共计3小时。

绿邮电台的收入主要靠广告费和教会的赞助。该台使用两个中波频率,其中—个频率的发射功率为10千瓦,播送范围覆盖香港和广东的珠海、中山、顺德一带,另外还办有一套立体声调频节目。

1995年1月3日,该台向外界宣布,因内部原因,暂时停止广播。

第二节 中国电视发展史

1957年,在新中国举办的第一届日本商品展览会上,人们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只要对着机器的镜头,一个盒子里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活动的自己。

这让许多人感到好奇。参观的人们对电视机里边倒比看影像更感兴趣,人们都绕到电视机的后面看,展出人员干脆把壳拿掉,让大家看看里头是什么东西。

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回忆说:“建台初期,只有一个播音员,要担负着每天所有节目的播出任务。当时条件比较差,只有一个60平方米的演播室,也没有一张桌子,所以播音员要在这个机位前介绍完了节目,马上跑到另外一个机位去播新闻,因为是直播,不能够出错,所以每天播新闻是非常紧张的。”

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电视信号,这一天成为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日子。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转为正式播出,那时每周才播出4次,每次只有2至3小时。这以后,我国的电视事业经历了初创时期(1958-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成长壮大时期(1976-1991)和飞速发展时期(1991年至今)。目前,我国拥有1000多家无线电视台,约1300家有线电视台,1000多家教育电视台,这些数字还不包括数百家企业有线电视台。我国电视台的数量是日本的22倍,美国的2—3倍,居世界之首。一、初创时期(1958—1965)

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的北京电视台,设在广播大楼西侧四层楼上的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排练厅里。排练厅内不到3米的高度,甚至无法安装灯光设备。导演控制室是在这个简陋演播厅的一角用三合板隔出的9平方米小屋。直到1960年,在原广播大楼的院子里设计新建的电视台新址才告落成。它拥有600平米的大演播室、150平米的中演播室和50平米的小演播室各一个,以及供声音录制的插播间一个。这标志着我国的电视台已经脱离了简易上马的阶段,开始步入正轨。

但是我们不能说中国电视是“仓促上马”的。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已经在酝酿建设自己的电视台了。1953年,中国派遣了10名技术人员到捷克斯洛伐克学习电视技术;1954年,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要办电视和发展对外广播的指示;1955年2月5日,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要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电视台的计划,12日,周恩来总理批示:“将此事一并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从此,新中国的电视事业进入了孕育期。此后,广播事业局一方面加紧人员的培训,一方面抓紧进行黑白电视设备的研制。

当时有消息传来:台湾将在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帮助下建立电视台,将于1958年10月开播。这促使广播事业局的领导下决心要赶在台湾的前头上马。但是,苏联“老大哥”专家组却泼了一盆冷水,说中国还缺乏发展电视的条件。被激怒的“中国兄弟”决心“土法上马”,经过3年的努力奋斗,终于让自己的电视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据记载,1958年5月1日19时整,北京仅有的60余块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以广播大楼模型作为背景、叠上“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画面。

当晚试验播出的节目如下:19∶05 座谈会:《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合作社主任庆祝“五一”节座谈》19∶15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到农村去》19∶25 诗朗诵:《工厂里来了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19∶30 舞蹈:《四小天鹅舞》、《牧童与村姑》、《春江花月夜》(北京舞蹈学校演出)19∶50 科教电影:《电视》(由莫斯科科教普及电影制片厂制作)

我们再看一看北京电视台开播后前两周的播出安排:19∶00 开始曲和开始标志,本日节目预告19∶05 第一周 文艺节目(包括小型歌舞短片和猜谜娱乐节目)第二周 儿童广播节目(包括木偶、动画片)19∶35 第一周 科技、卫生和实用知识节目(包括科学教育电影)第二周 政治节目(包括自摄新闻性、综合报道影片)20∶00 故事影片22∶00 三天气象预报,节目预告,终止。星期天:18∶45 开始曲和开始标志,本日节目预告18∶50 《新闻周报》影片19∶00 转播剧场实况节目、运动场馆实况节目或放送故事电影22∶00 三天气象预报,节目预告,终止

这样的节目构成,一方面是受初创时期电视自身在人力、物力以及经费条件上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看出当时新中国的电视受苏联和东欧国家电视的影响很深,例如,更加注重政治和科教。

刚成立的北京电视台领导机构是“编辑部”,主任是罗东,副主任是孟启宇和胡旭。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是1957年刚从部队转业的沈力。第二年,招进了一位男高中学生赵忠祥,接着又是一位来自女十二中的吕大渝。

北京电视台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电视发展的新篇章。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同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建成并试播。1959年至1961年之间,天津、广东、吉林、辽宁、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市相继办起了电视台。黑龙江省在创建了哈尔滨电视台之后,又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等中等城市办起了电视台,即使贵州、云南、甘肃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也不甘落后。但各地都在1962年前后因为经济困难而被迫放弃。新疆曾在1960年10月筹建电视台,尚未播出,也因为经济困难而停办。起步维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跃进”失败的影响,三年自然灾害的破坏,加上苏联政府撕毁许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议,以及催逼偿还贷款,造成我国国民经济从1959年到1961年的严重困难。

1962年,广播电视事业不能不面对当时的现实,进行调整和精简。在“紧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简人员、提高质量”方针的指导下,省会所在地的市台原则上和省台合并;到1963年上半年,原来成立的23座电视台,只剩下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5家正式台和哈尔滨、长春、西安3家试验台。1965年5月19日,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并获批准,哈尔滨、长春、西安试验台和太原电视教育台转为正式台。后来又有一些地方台恢复播出,截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国共有12家电视台。

即使条件十分困难,我国电视工作者还是怀着对电视这种新媒体在自己国家诞生的兴奋和责任感,创作了一些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的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导演胡旭)。这部电视剧表现的是刚解放的农村姐妹,由“一口菜饼子”引发了忆苦思甜。这部剧是直播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录像机,拍摄胶片又太昂贵、费事,只得在那间60平米的“演播厅”内随演随播。同年10月25日,建台刚25天的上海电视台也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的火焰》。也许因为上海电视台受益于上海一直是中国电影艺术基地的优越条件,在创业起步阶段,到1966年6月,该台先后制作、播出了各类电视剧39部。

其他各地电视台也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独特优势,推出了不少具有地域特色的电视节目。例如,哈尔滨台播出自己创作的以北方曲艺为主的文艺节目:山东快书、西河大鼓、诗朗诵、相声、歌唱等。1959年12月20日该台用直播方式播出了电视剧《生活的赞歌》,一直到1966年,共播出了16部电视剧。

再如天津台,该台在创业阶段开辟了《文化生活》等20余个电视专栏节目,同时在1964年春节,推出了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搬家》,稍后又播出了另一部电视剧《第一和第二》。

北京电视台位于首都,自然担负着领头羊的使命。在起步阶段,早期的20多位电视工作者除了在北京地区拍摄电视新闻片外,还要到全国各地采访报道。当时给记者规定的任务是每个月“两长八短”。“两长”是指10分钟以上的纪录片或专题报道;“八短”是指新闻片。1958年7月,记者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了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报道了河南信阳人民抗灾的斗争。1961年底,记者庞啸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了阿尔巴尼亚,他所拍的新闻除播出外,还被中国记者协会选去放映,供各国驻华记者和新闻官员观看。1962年4月,北京电视台连续十多次播出记者李华在老挝拍摄的纪录片,然后又选择其中11个选题精编后,分为上下集,定名为《老挝在前进》。该片不仅在国内播出,还被送往国外。1963年底到1964年初,李华又跟随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14国,共拍摄了16毫米胶片24万英尺的素材,编成了20条10至20分钟的《电视通讯》,先后播出26次,并汇编成《周总理非洲之行》上下集。1965年1月,北京电视台陆续派出叶惠、朱景和、周居芳、韩金度等在越南采访,并常驻河内,先后达9年之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畏艰苦,在越战前线和后方拍摄了数万条新闻,还编成《英雄的越南南方人民》、《战斗中的越南》、《越南青年突击队》等新闻专辑或纪录片播出,有的还被送到国外电视机构。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经过4个月的试播,正式开播,由原来的每周两次播出,增加为每周四次,每次为两个半小时。1959年元旦,北京电视台又改为每周播出六次,并从1959年4月21日起,开始向苏联、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的电视台寄送新闻。至1965年,除上述6国外,北京电视台还与阿尔巴尼亚、朝鲜、古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日本、英国、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叙利亚、摩洛哥、肯尼亚、苏丹、荷兰、瑞典、刚果(布)、法国、巴基斯坦、柬埔寨、乌干达、加纳、智利、芬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比利时、加拿大等33个国家的电视机构建立了交换节目或互购节目的关系,并在1963年开始参加国际电视节活动。1963年和1964年,在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国际电视节上,北京电视台送展的电视纪录片《金晓峰和红铃虫》、《对虾》等先后获奖。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北京电视台第一次在北京现场直播世界性体育赛事盛况,导演是张家成,现场解说是张之,转播队伍调集了北京电视台的全体主力。在转播的同时,也以最快的速度拍摄新闻片送往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并向世界上33个国家寄送了87份电视片的拷贝。

这一年,北京电视台演播室里制作和播放了3次《笑的晚会》,导演是笪远怀,它是相声和电视小品的荟萃,对此后的电视综艺节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959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在1955年9月建成的原“广播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本科大学,并且招收了一批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入学的优秀青年。此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这所大学如今已经发展成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并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几十年来,她为中国广播电视第一线培养了难以计数的专业人才。据统计,至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各级电视台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中,有70%以上是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事业虽然一起步就遇到了“天灾人祸”,经历了“风雨交加”的最初年代,但是,历史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是压不夸、吓不倒的。中国的电视事业,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挣脱了各种羁绊,步履艰难而坚定,赢得了创业第一回合的胜利。二、“文革”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新制定的节目审查标准十分严厉,“坏节目”一律不准播。属于“坏节目”的包括:歪曲历史真实,专写错误路线的;描写英雄人物却是犯错误的,歪曲英雄形象的;描写战争恐怖,宣扬苦难的;专写中间人物,丑化工农形象的;美化阶级敌人、模糊阶级界限、调和阶级斗争的;提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宣扬人性论和所谓“人情味”的;写谈情说爱,宣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传统剧目,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戏,不管中国或外国的,等等。如此一来,电视文艺百花凋零。而且更有甚者,北京电视台于1967年1月6日停止播出。全国大多数电视台(除上海台外)也都停播。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派出“军管小组”,收回被造反派夺去将近一年的广播电视大权。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无政府状态基本结束。1968年前后,各省级电视台陆续恢复。1970年10月1日,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广西、福建开始正式播出或者试验播出电视节目。1971年初,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视专业会议确定,在大多数省份着手建设正规黑白电视台的同时,北京电视台和少数地方电视台向彩色电视迈进。于是,彩色电视会战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四省市开展起来。但是,“彩电攻关”的道路并不平坦,在物质、技术、经验和信息都十分匮乏的情况下,闭门造车实难一蹴而就。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给中国彩电研制的天平加上了重重的砝码。根据协议,中国向美国租借了彩色电视制片和播出的全套设备;同时,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建起了联合制片播出中心;然后,将这些中心和设备租给美国方面使用,费用两抵。1972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几次向国务院打报告,提出“进口彩电设备”的请求,并获批准。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8月1日,上海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天津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现四川电视台的前身)也先后开办了彩色电视。1976年,商业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对全国电视机的数字进行了统计,截至1975年底,全国仅有电视机46.3万台。其中国产彩电4000台,进口彩电1900台。68%的电视机分布在城市,32%分布在农村。按当时8亿人口计算,每1600人才拥有一台。三、成长壮大时期(1977-1991)1.复苏时期

从1976年开始,我国电视的“硬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首先是各省、市、自治区恢复了“文革”期间被强行关闭的电视台。到1976年底,全国电视台增加到了39座,转播台达到144座。北京电视台的彩色节目可以传播到25个省、市、自治区。电视观众的人口覆盖率拓宽到36%,不只是局限在几个大城市,而是分布在全国各地,有3亿多人口可以看到电视。不过,他们还是集中在东部沿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湖北等省市,电视覆盖率超过了50%。在1976年,中国一些地方台已经掌握了比较现代化的电视讯号传输技术,全国各地精彩的文艺、体育和新闻节目可以及时传送到北京,再通过北京转播或编选后传送给全国各地方台。

1978年5月1日,在北京电视台开播20周年的时候,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7月18日,中央电视台通知,再开放河南、南京、武汉、湖南、河北、四川6家电视台向北京传送节目。传播手段的改进在极大程度上也提高了传播的质量。从1976年到1978年,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台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解散了“文革”时期的领导班子,组成了富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新领导班子,整顿了电视编播队伍,大力推进电视节目的改善和提高。

这一努力首先体现在新闻和纪录片的发展初见成效。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办了《全国新闻联播》。但是,节目每晚7点仍旧在原来的《电视新闻》中播出10到15分钟,全部为国内新闻,没有国际新闻。当时,只能传送到十多个省、直辖市,新闻报道取材面还不够宽,时效性也不够强,播出的节奏也缓慢、冗长拖沓。针对这种情况,1977年7月中旬,北京电视台新闻部相继召开了华东、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各大区的会议专题研究探讨改进新闻节目。经过多次台际间的交流、探讨,各地向北京电视台提供的新闻数量明显增加,时效性也加强了,这为正式开办《新闻联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打出名称字幕,定时播出并恢复了“文革”期间中断了的由播音员出图像向观众播报新闻提要的形式。这一时期,还没有采用直播新闻,全都是录播。但是,每条新闻由原先的5-6分钟,缩短为不超过3分钟。同时取消了原来从“新闻电影”那里学来的新闻配音,采用了现场音效,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新闻联播》在这一时期,基本上采用了“老三段”的编排模式:“国内新闻”、“口播新闻”、“国际新闻”。

这一时期的新闻内容自然是以及时反映全国党政军民拨乱反正为主。1976年10月22日和23日,首都150万军民欢庆粉碎“四人帮”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北京电视台不仅拍摄了新闻,而且于10月24日又在天安门广场转播了首都群众庆祝大会的实况。当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1977年相继召开了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会议。4月2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工业学大庆”会议开幕式和李先念副总理讲话的新闻。该台还开设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和《人民子弟兵》三个新闻专辑栏目。

电视纪录片也加强了纪念和教育的意味。1977年9月,北京电视台女编导王娴等拍摄了《毛主席在中南海居住过的地方》;1977年12月中旬,戴维宇等利用革命历史博物馆“周总理办公室复原展览”修正的48小时空隙,抓紧拍摄了《周总理办公室》。这两部纪录片,表达和寄托了人民对革命领袖的哀思和无限怀念,影响很广、很深远。

1977年,北京广播学院受广播事业局国际联络处的委托接待了英国独立电视网(ITV)所属泰晤士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查理·耐恩一行,帮助他们在北京以中国芭蕾舞团为对象,拍摄了十年动乱中一出芭蕾舞剧(《天鹅湖》)从被禁演到恢复排练、重新演出的故事,以及导演戴爱莲、主演白淑湘等在十年间受到的伤害。这部纪录片取名也叫《中国》,在英国播出后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它是打倒“四人帮”后,第一部外国电视台来华拍摄的纪录片。查理·耐恩还于拍片空隙在广播学院讲学,把西方纪录片崇尚写实主义的风格及其策略、方法传授给学生。这对于日后中国电视纪录片写实主义创作主流的成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的报纸和理论刊物上,开始出现了清算“四人帮”时期新闻和纪录片造假和粉饰美化现实恶劣作风的文章,为后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和成熟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这个时期的电视文艺节目,也必然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一方面是拨乱反正,另一方面是宣泄被“四人帮”压制了10年的革命情怀,再就是对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表达哀思和缅怀之情。因此,随着文艺领域的“解冻”,一大批在十年动乱期间被禁播的文艺节目陆续在电视中播出,一时间荧屏上出现了纪念热潮。

1976年12月21日,《诗刊》编辑部主办朗诵音乐会,北京电视台进行了转播。朗诵音乐会上许多遭受“四人帮”迫害的文艺工作者,如常香玉、李德伦、郭兰英、王玉珍、王昆、马玉涛等,在平反之后重登舞台和荧屏,心情格外激动。晚会的主旋律是“怀念周总理”,一首《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诗朗诵感动了千万人。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绣金匾》,为纪念周总理改动了歌词。当唱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热爱您”的时候,台上台下失声痛哭,人们任凭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汹涌而出。

1977年1月周恩来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活动中,电视播映的怀念节目又一次达到高潮。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逝世一周年文艺演唱会”和“诗歌朗诵会”,还播放了彩色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这部似乎有点迟到的纪录片却更加强烈地呼应了人们压在心头的悲愤。纪录片高度纪实的画面记录了人们在总理遗体前悲痛欲绝的情景,和首都群众自动聚集在十里长街为总理送行的场面,饱含激情的解说词,像“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人们结队成群,人们扶老携幼,心为总理哀伤,泪为总理横流”等句子,更把人们对总理的敬爱、悼念、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1月8日晚,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文艺专题《我们怀念你啊,敬爱的周总理》。郭兰英又一次演唱了《绣金匾》,当她唱到“三绣周总理”一段,在末尾几乎泣不成声,只有那板鼓在急速击打着,在延续一刻之后,郭兰英拼尽全身的气力和感情唱出了最后一句歌词。这时,全场掌声雷动,夹杂着哭声和呼声。人们的激情像火山爆发那样,整个剧场似乎都在震撼着。

电视屏幕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东方民族特有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一个摆脱了捆绑的国家和人民爆发出来的威力。

1977年9月9日,北京电视台转播了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文艺演出,并在同一天转播了话剧《杨开慧》;12月26日又播出了歌颂毛主席的诗歌朗诵会并转播话剧《秋收霹雳》;同年11月21日播出鲁迅、郭沫若诗歌朗诵会;11月26日选播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天安门诗抄》。在这一电视文艺复苏的时期,虽然节目的政治色彩浓厚,但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民需要,很受群众欢迎。

1977年北京电视台开始播放一批传统节目。最先播放的有湖南花鼓戏《十五贯》、京剧《闹天宫》、昆剧《大破天门阵》、京剧《打渔杀家》等。

1978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转播了中央广播文工团、中央民族学院及东方歌舞团演出的《独唱音乐会》、京剧《杨门女将》和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1978年2月6日,北京电视台为观众举办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台春节晚会。郭沫若为这次春晚写了春联:“四害必须肃清,飞雪迎春到;三年肯定大治,心潮逐浪高”。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歌舞、猜谜、新电视片、新故事片、新排演的戏曲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如杨沫、李瑛、李苦禅、王晓棠、于蓝、马季等出席并表演了节目。

在1978年里,电视上还播出了不少外国文艺团体的来华演出,例如转播了墨西哥、印度舞蹈家访华表演实况,小泽征尔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演奏交响音乐会,和中央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演出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品音乐会。

从1977年开始,电视屏幕上开始播放外国电影。9月1日,为了配合铁托总统访华,播了南斯拉夫故事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11月29日播放了第一部引进的外国电视连续剧:南斯拉夫的《巧入敌后》。1978年1月,北京电视台开始播放它同上海电影译制厂合作译制的BBC出品的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这一年的10月,配合邓小平访日,央视放映了日本故事片《望乡》和《追捕》。

1978年5月22日,央视播出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部电视剧《三家亲》。这是我国第一部实景录制的电视剧,它以真实的环境、多变的场景和灵活的镜头反映了生气勃勃的农村生活。这种风格使人联想到在“二战”后废墟上出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扛着摄影机上大街”,用长镜头加同期声,在实景中拍摄真实的故事。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电视剧沿着这条道路走向繁荣和成熟。

1978年在央视播出的国产电视剧(包括央视自己和地方台制作的)共8部。因此,可以说这一年是中国电视剧开始恢复的第一年。

从1977年到1978年,专栏节目也在逐渐恢复。1977年5月22日,建台不久便开播的《文化生活》在被停播10年后,又重新恢复播出;10月26日,北京电视台国际部又开办了《世界各地》;1978年4月,推出了《体育之窗》;同年9月30日央视又开辟了《祖国各地》栏目,它反映了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风光、文物古迹、古今名胜、风物特产和建设新貌。《祖国各地》一开播就受到观众的欢迎,观众称赞它为“电视观光”、“坐游祖国”。

在这一时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从原来从属于新闻系的一个专业升格为独立的系,担负起为全国电视台培养电视编播专业人才的任务,并从1977年夏季开始,按照广播电视部和高等教育部的决定,遵循全国艺术院校专业面试加全国统考的办法来选拔考生。这一批学生毕业后成为从央视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视台的骨干。

短短两年的修正和恢复,中国的电视队伍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即将面临的繁荣、发展新使命。2.改革开放的起始时期

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时期。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明确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批评了“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使全国人民都认识到,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一心一意搞建设,奔向富强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电视事业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方针的指引下,开始探索和谋求“发展自身独特优势”,“走自己的路”。

在这一时期,中国家庭电视机拥有量在迅速攀升。1979年,全国共有电视机485万台,其中大多为9英寸或14英寸的黑白样式;到1983年,这个数字猛增到3622万台,而且有一部分是进口的彩色电视机。电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随之扩大。

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原先把电视看做无足轻重的“小弟弟”,“电视不是独立的艺术,只是播放工具”的文艺界、电影界,感到了压力。居安思危的电影界已经感到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无偿向电视台提供影片播出,为了避免“吃亏”,1979年6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提出停止向电视台供应新故事片,新影片在公映半年后才能提供给电视台播放。过去以上电视为荣的文艺演出团体,也随之提高了对电视录制信息的收费标准。

一时间,电视台原先的“小剧场”、“萎缩电影院”式的日子过不下去了。电视节目源一下子出现了一个大缺口。省吃俭用花费多年积蓄购买电视机的广大观众怨声四起。形势逼人,中国的各级电视台统一了思想,要开辟新的节目资源,只有靠电视人发挥自家优势,走独立、独特的发展道路。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要按照电视自身的规律来办电视”。(1)电视新闻

这种新的变化,在电视新闻节目方面不那么鲜明,这是因为电视新闻原来就是电视台主要的自办节目。当然,面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新闻节目自身的内容和报道形式、方法,都需要改进。但是,改进的力度都不大,变化也并不显著。

1981年3月,中央书记处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广播电视事业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工具,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安定团结、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工具。4月13日至21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会议。它着重讨论了“全国一盘棋”,共同办好《新闻联播》的问题。早在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就已经确定了地方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全国电视台要齐心合力,在“自己走路”的方针指引下,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把《新闻联播》办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系统地对国内国际的重要事件及时进行形象化报道的节目,使之成为全国观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当年7月1日,《新闻联播》改革了编排模式,把原来按照报道形式、手段划分的一国内新闻片、二口播新闻、三卫星收录的国际新闻这“老三段”模式,改造成按照新闻内容和新闻价值统一编排,缩短新闻长度,增加条数,取消背景音乐,同时对节目标志、播音员图像背景、新闻提要处理、气象预报等都做了明显的改进。

在这一时期,央视的新闻节目也出现了批评揭露性的报道,揭开了舆论监督的序幕。1979年5月1日,两位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青年记者用长镜头抓拍了某些领导干部的家属乘公家轿车到王府井购物的真实场景,9月12日以《王府井停车场见闻》为标题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一时舆论哗然,信件、电话纷至沓来,几天之内栏目就收到观众来信3000余封。此后,央视《新闻联播》批评性报道开始增多。1980年初,每月已有超过20条之多。各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也纷纷开展了批评性报道,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新闻栏目。如北京电视台的《观众之声》、山东电视台的《街头见闻》、福建电视台的《新闻半小时》和上海电视台的《观众中来》等栏目,它们在全国也很有名气。1988年底,《新闻半小时》在由观众评选的福建电视台“十佳”栏目中,获得88%的选票,位居榜首。观众反映这个栏目忠于新闻工作的使命,在揭露不正之风和干部腐败现象的斗争中,敢讲真话,敢谈热点、焦点话题,不畏强权,锋芒锐利。《观众中来》是上海台1984年5月4日开办的栏目,在该台每晚《新闻报道》中播出。它也是一档敢于揭露问题、开展社会批评、坚持反映群众呼声的栏目。它每天收到观众来信多达百余封。1985年4月,《观众中来》扩展为20分钟的日播独立栏目。

1987年7月5日,上海电视台又开办了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着重报道社会性题材,体现了新闻性、社会性、知识性、服务性,注重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纵横述评,深入剖析,是非常优秀的新闻深度报道专栏。

在这一时期,新闻性节目最重要的变化是节目主持人的出现。节目主持人是随着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而诞生的。1980年7月12日,央视第一个述评性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开播,首播节目的标题为《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庞啸作为第一个被正式冠名为“节目主持人”的出镜记者登上了屏幕。与此同时,各个地方台也在加强电视与观众在互动方面的积极探索。1980年6月1日,广东电视台推出了《六一有奖智力测验》,在节目中设置了类似司仪的节目主持人;1981年7月28日至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13场“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设置了类似老师的人,由他来宣布知识竞赛的问题和答案,并挑选了赵忠祥担任节目主持人。这样使节目充满了魅力,紧紧吸引着观众的深度参与。

这段时期新闻节目的另外一个重大突破,是现场报道特别是新闻直播的出现。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10月25日,通过现场直播设备,央视第一次实现了同步报道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情况。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新闻的透明度、现场感和参与感。(2)电视纪录片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第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外合拍电视的第一部作品。1979年4月下旬,日本广播协会(NHK)《丝绸之路》摄制组与中央电视台签订合作协议书,约定:双方共同投资组成联合摄制组,拍摄的胶片统一在日本冲洗;双方拍摄的素材共用,各编自己的版本。经过一年多的拍摄,《丝绸之路》于1980年5月1日在我国开始首播,1980年5月7日开始在日本播出。《丝绸之路》运用访古问今的纪实手法,以丝绸之路故道为脉络,由东向西,自然分段(集),采访深入,摄影功力扎实,内容极其丰富,系统性强。其中中方摄制的《到楼兰去》(上下集)是全片拍摄最艰苦也是艺术效果最佳的篇章,在日本获纪录片大奖。第一集《古都长安》在日本首播时,立即引起了日本的“丝绸之路热”,收视率高达20%,同名的书籍、摄影展览也获得了空前轰动的效果。该片还在1980年度全国电视专栏评奖中荣获优秀节目奖。

这一时期变化最大的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和成熟。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播出数量,仅在中央电视台(CCTV)每年都有千部(集)左右,制作的技艺也在不断进步。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对提高电视文化品位起着无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已为许多电视工作者所认识、掌握。其成熟的标志,是我国各地电视台先后出现了以专栏形式播出的纪录片固定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祖国各地》、《神州风采》、《兄弟民族》和《地方台30分钟》等“名牌”节目,北京电视台(BTV)的《今日京华》,上海电视台(STV)的《纪录片编辑室》,大多数为每周播出一集,而《神州风采》、《今日京华》则为每天一集,它们都曾经连续播出三年以上。这些电视机构的负责人有一个共识:纪录片创作水平是一家电视机构自办节目水平高低的标志。电视观众对纪录片的反映是热烈的,许多纪录片专栏连续播出了几年甚至十多年(如中央电视台1978年9月30日开播的《祖国各地》、1983年10月开播的《兄弟民族》播龄均在10年以上)。有些精品,如《话说长江》(25集,1983年8月7日开播)、《话说运河》(35集,1986年7月5日开播),收视率达到30%以上,几乎与同时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红楼梦》不相上下。《话说长江》曾向观众征集主题歌歌词,短短的13天里,观众来稿即达到5000多份,稿件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从14岁的小学生,到90高龄的老者,还有卧床不起的癌症患者。1992年上海电视台播出《十五岁的初中生》,反映了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社会问题。激烈的分数竞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孩子们难以承受,一些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极个别的孩子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这部纪录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报刊上开辟专栏展开讨论,舆论界、学生和家长对作品的赞誉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十多年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一直充当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参与了中外电视文化的交流,积极担负起了“阐明抉择、解释历史和增进人类的了解”的使命(美国阿兰·罗森沙尔《纪录片的良心》的“序言”)。1989年以后,中国各地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屡次在国际电视节上获奖。其中佼佼者如:西藏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合拍的《藏北人家》,荣获1991年度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奖”大奖,并被邀请参加了1992年法国戛纳电影电视节;宁夏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合拍的《沙与海》,荣获1992年亚广联“纪录片大奖”;上海电视台拍摄的《十字街头》,获得了1992年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纪录片大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人孙曾田、王海兵、程晓卿、彭辉、梁碧波、余永锦、江宁、李晓、张以庆、李汝健、戴艺、何苏六等带着《最后的山神》、《深山船家》、《回家》、《龙脊》、《三节草》、《平衡》、《德兴坊》、《重逢的日子》、《英和白》、《山里的日子》、《舟舟的世界》、《幼儿园》、《德巴在歌唱》、《十八里赶海》、《母亲,别无选择》等优秀纪录片作品,几乎每一年都能在世界各地的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奖。过去,世界电影史或纪录片史从来没有中国人的名字或中国纪录片片名的“传统”被颠倒了过来。(3)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文艺节目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转型,并迅速发展、繁荣。

但是在起步的时候,电视文艺工作者感到的却是新时期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方面,中央广播事业局根据观众需要向电视台提出增加节目播出次数和延长播出时间的要求;另一方面,电视文艺又面临新影片、新剧目首播权被取消的致命打击。电视文艺工作者感到“被逼上了梁山”,必须开辟出“电视独自发展的道路”。他们从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引进的外国电视节目中呼吸到一些新鲜的空气。同时,北京广播学院和各电视台派出的访问学者带回了许多电视传播的新理念,也有的放矢地和电视制作、播送实践相结合,许多电视编导逐渐明白电视传媒有着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例如电视的兼容性、现场性、连续性以及观众的深度参与性等,这些新的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滋润了电视文艺的创作。很快,电视文艺节目就取得了初步成果。

1979年9月15日至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电视节目展播”,在41天内,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推荐了自己的电视文艺节目,形成了21年来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节目交流。

身处改革大潮前沿的广东电视台率先为全国观众送来了温暖的南风。1981年元旦,他们开办了一个杂志型文艺专栏《万紫千红》。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结构灵活多变,既有以风光旅游为主的娱乐专辑,又有主题文艺晚会,还有花式翻新的各色拼盘,以及综艺晚会和观众自娱节目。它一出现就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受到观众欢迎。1981年广东台又推出了《百花园》专栏,专事播出经过整理加工的优秀保留节目。

1981年4月,央视又一次主办全国优秀节目评选,并在北京召开了文艺专题节目研讨会,推动了各地电视台对文艺节目的探索。就在这个时期,1977、1978年入学的大学生相继毕业,电视文艺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扩充了队伍,并且为电视文艺带来了活跃的新思维、新观念。

1982年10月下旬,央视召开了“节目栏目化”的专题研究讨论会,同时开始筹备新的春节晚会。接着,198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功,预示着中国电视文艺走向全面发展与繁荣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海外电视文艺节目也被积极引入国内。

1980年1月3日至4日,央视播放了法国故事电影《红与黑》,并在放映前由《文化生活》节目做了解读和分析。

1980年1月5日至4月19日,央视以每周六播放一集的安排,连续播放了美国科幻电视系列剧《大西洋底来的人》(17集)。这部电视剧并无深刻内容,制作水平也不高,但是它的离奇情节迷住了闭塞十多年的中国观众,每周一集的播出安排又引发了观众的期盼感。但是,连续播出的时间一久,就令观众产生了厌烦情绪,只有剧中人麦克戴的“麦克墨镜”风靡一时,使不少商人发了财。

1980年6月4日,央视又播出了中日合拍的第一部电视单本剧《望乡之星》,片名由邓小平亲笔题写。随后《达尔文》、《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鲁宾逊漂流记》、《居里夫人》、《苦儿流浪记》、《娜拉》、《安娜·卡列尼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一部接一部推到了电视观众的眼前,其中大部分都受到了观众热情的赞扬。但是,1980年10月11日开始在央视播出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其悬念迭生、充满暴力的场面引起了轰动反响,但是在播出12集后,被责令停播,原因是许多观众包括公安部门反映该剧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定。

1982年4月,日本的一部“充斥着陈腐道德的枯燥说教和矫揉造作的感情纠葛的武打片”《姿三四郎》,在征服了上海的观众之后又进军北京,由此掀起了武术热。5月,央视又推出了港产的功夫片《霍元甲》。

1984年7月,央视开始播放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它由佐佐木编剧,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宇津井健主演。在这部连续剧敲开中国大门之后,其姊妹篇《红色的迷路》、《红色的命运》、《红色纽带》迅速在中国各地播映。与此同时,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也在1984年播出,不久风靡全国。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贯重视和关注对进口影视作品的管理。1980年元月6日,胡耀邦总书记在一封反映当前电影放映情况的来信中批示:“电影放映和电视广播选择影片……一定要照顾我国的现实问题和历史发展的情况,照顾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脱离这些,也就要脱离不少群众。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议论和防止副作用,我主张略加控制,即略为严一点”。1982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严禁进口、复制、销售、播放反动黄色下流录音录像制品的规定》;3月16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了录音录像制品管理处。同年12月23日,国务院原则批准并作为国务院文件下达广播电视部制定的《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广播电视部也特别成立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对于各级电视台购买、译制、播放进口影视剧加强监督、管理,各台播出外国电视节目有了限额控制。(4)国产电视剧

比起电视新闻、纪录片、文艺节目来说,国产电视剧创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出现明显的成效,因为电视剧有自己的生产周期。

因此,国产电视剧的复苏期,是从1979年开始,至1984年结束的。1979年,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数量是19部。篇目如下:《他们》(电视小品,央视、抚顺市话剧团)《神圣的使命》(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团电视剧团、广东电视台)《玫瑰香奇案》(上海电视台)《选择》(上海电视台)《永不凋谢的红花》(上海电视台)《祖国的儿子》(上海电视台)《有一个青年》(中央电视台)《爸爸病危》(湖南电视台)《约会》(上海电视台)《保险高兴》(浙江电视台)《岳云新传》(儿童剧,央视)《万卡》(央视)《七个铜板》(央视)《灰姑娘》(央视)《人民选官记》(天津电视台)《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黑龙江电视台)《海浪》(河北电视台)《小哥俩》(儿童剧,广东电视台)《谁最能》(儿童剧,广东电视台)

在这批剧目中,《永不凋谢的红花》和《有一个青年》在观众中反响强烈。前者再现了遭受“四人帮”残害致死的烈士张志新的故事,1979年7月1日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几天后就在央视和全国各地播放。此剧深刻揭露了“四人帮”的罪恶,歌颂了张志新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编剧黄允在上海做了30场报告,听众都泣不成声。后者是央视根据张洁同名小说改编的单本剧。它摆脱了当时伤痕文学的影响,通过一对男女青年珍惜青春、自学图强的故事,鼓励当代青年人把目光投向新的生活。此剧在1979年10月2日播出后,几天内就收到全国各地800多封来信,一致认为该剧是青年人求上进、刻苦钻研劳动技术的好教材。

1980年的电视剧,内容丰富、题材范围广泛是一个特点。全年央视共播出了131部从各地送来的电视剧。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央视的《凡人小事》(单本剧,赖淑君导演)、《乔厂长上任记》和河北电视台的《女友》(罗捷导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央视还拍摄了我国第一部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1981年央视播出电视剧128部(集),其中包括《新岸》、《大地的深情》、《卖大饼的姑娘》、《你是共产党员吗》、《洁白的手帕》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

1982年,全国生产电视剧348部(集),央视播出了277集。其中包括连续剧《蹉跎岁月》(蔡晓晴导演)、单本剧《周总理的一天》(河南电视台录制)、《武松》(山东电视台录制)、《鲁迅》(浙江电视台)、《赤橙黄绿青蓝紫》(央视)、《继母》(北京广播学院和央视合拍)等优秀作品。

此后的1983年和1984年,全国电视剧创作年年进步、岁岁繁荣。这期间摄制的《高山下的花环》、《女记者的画外音》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剧在前六年的恢复阶段,主要特征是:

①产量有很大发展,央视从最初的8部,上升到1983年的383部(集);

②基本遵循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③选材逐步拓宽,除了主旋律、英雄人物事迹,还加大了对经典文学作品、民间神话故事、童话和历史故事的改编力度;

④品种、风格、样式逐步多样化;

⑤存在的缺点是反映当代生活的作品少,存在粗、俗、浅、露、拖、旧、假的状况,同质化、雷同化比较严重,有些节目因此不能在央视播出。

从1984年起,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今天。

针对恢复期的经验和教训,1983年底,广播电视部委托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召开了全国1984年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会上议定1984年要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放在主要位置,并具体安排了各录制单位进行题材规划。由此,1984年度,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全年,全国共生产电视剧740集,其中有541集在央视播出,包括电视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雪》;单本剧《走向远方》、《新闻启示录》;儿童剧《插班生》、《强盗的女儿》。特别是前三部作品,引起文艺界和广大观众普遍的重视,人们认为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的突破,还是从两者的完美统一角度来评价,它们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使人们对于新兴的电视剧刮目相看。

1985年初,我国电视机拥有量已经达到5000万台,观众总人数达到了两亿多。由此,几年前被文艺界、电影界视作“小弟弟”的电视艺术,已经“后来者居上”,成长为令人羡慕的新兴事业。“电视艺术”、“电视艺术家”这样的概念也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出现在媒体当中。1984年4月29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成立;5月16日,北京电视制片厂更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随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视艺术家协会也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

1985年,全国共生产电视剧1300多集,央视播出825集。其中优秀作品犹如群星璀璨,例如:连续剧《四世同堂》(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寻找回来的世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诸葛亮》(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新星》(太原电视台);单本剧《巴桑和她的弟妹们》(重庆电视台)、《穷街》(上海电视台);儿童剧《窗台上的脚印》;戏曲电视剧《喜脉案》、《秦淮梦》。

紧接着,1986年,电视剧又是丰收的一年。全年电视剧产量为1500集,央视播出946集。这一年的电视剧更着重向大部头、经典巨制迈进。其中王扶林导演的36集《红楼梦》(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陈家林导演的16集《努尔哈赤》(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沈阳市文联、中国新闻社联合录制)交相辉映。而《雪野》(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凯旋在子夜》(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单本剧《希波克拉底誓言》(央视、上海戏剧学院、重庆台、陕西台联合摄制)、《太阳从这里升起》(山西电视台),喜剧《不该将兄吊起来》(黑龙江电视台),短剧《满票》(江苏电视台)等,都获得了轰动效应。

1987年,全国电视剧产量与上一年持平,央视播出1078集。其中包括《西游记》、《严凤英》、《乌龙山剿匪记》、《雪城》。艺术上有突破的是江苏电视台制作的单本剧《秋白之死》和儿童剧《跑跑的天地》。前者的特点在于真实感人地塑造了一位文人革命家瞿秋白的形象,展现了他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面前坦诚、真实的心态。后者努力从孩子的视角来表现孩子,充满了童心、童趣,克服了以往儿童剧成人腔的弊病。

到了1988年,我国已经拥有电视机1.2亿台,观众人数达到6亿以上。这一年6月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更名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广播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兼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副部长王枫和刘习良兼任副主任,秘书长为阮若琳。第一届委员由仲呈祥、洪民生、曹惠、钟艺兵、王云缦、黄望南、任远、王纪言、蔡襄等25人组成,担负每年电视剧题材规划、电视剧“飞天奖”、电视文艺“星光奖”的主持和组织工作。

1988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对在该台播出的电视剧的规格、长度作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连续剧(3集及3集以上)、单本剧(1集或2集)每集50分钟;短剧30分钟;小品15分钟。这一年度,全国共生产电视剧1800集,央视播出了1155集。其中包括《末代皇帝》、《师魂》、《家教》、《篱笆·女人和狗》、《好爸爸、坏爸爸》、《病毒·金牌·星期天》等。

1989年全国共生产电视剧2000集,央视播出1839集,其中包括《上海的早晨》、《商界》、《长城向南延伸》、《铁人》、《有这样一个民警》和《膏药章》等。

1990年,全国的电视剧产量较大,有关数据只统计了央视播出1386集。其中有巨大反响的为《渴望》、《围城》、《辘轳·女人和井》;其他的还有《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杨乃武小白菜》、《少年毛泽东》等优秀剧作。

1991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在中南海怀仁堂同电视剧《渴望》的剧组人员进行了座谈。他高度评价了剧组创造性的工作,并要求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促进我国的电视电影乃至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他说:“《渴望》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我国的电视剧、电影创作闯出了一条新路。”

1991年1月14日至17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在北京联合举行“大型室内剧《渴望》创作经验交流会”。《渴望》呼唤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呼唤真诚,这启示人们应把回应当代社会的呼声——即艺术作品的当代性和社会性——作为电视剧创作的首要因素。

1991年全国电视剧的产量是5000余集,央视播出1752集。其中包括:《外来妹》、《南行记》、《编辑部的故事》、《中国神火》、《孔子》、《棒棒真棒》。

1992年全国共生产电视剧5000集,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为1600多集。其中包括:《唐明皇》、《风雨丽人》、《半边楼》、《天梦》、《神算子》、《大义夫人》,儿童剧《金色轮船》等。

中国电视剧在这14年(1978-1992)里,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文艺作品展示窗口。电视剧艺术的兼容性,吸引了文艺界广泛的参与。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各行各业羡慕不已。中国老百姓业余休闲的方式,因经济的制约,大多选择在家观看电视。因此,到了1992年,中国电视机拥有量达到了2.2亿,观众最多时候可以达到8亿以上。文化界和商界的大部分人士,都看到电视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业。

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改变着一些传统的观念。例如,电视不应当是“微缩影剧院”,但是,它是登堂入室的“家庭艺术”,能近距离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因此,电视屏幕上的东西,必须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必须通俗易懂,必须准确、鲜明、生动。

电视刚从国外引进时,曾一度被认定为是“小屏幕”,不适于表现宏大场景、重大题材。14年的中国电视剧实践经验却打破了这种认识。现在人们感觉到:电视的屏幕空间是有限的,比起宽银幕电影它甚至是“狭小”的,但是,它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因此能够包容有厚重感的任何重大题材。(5)电视文艺全面发展繁荣

1983年开始,在经历了转型期和海外文艺冲击之后的中国电视文艺,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它的主要标志是:

①连续举办了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尤其是春节晚会的播出,开辟了新局面;

②文艺专栏如雨后春笋,充实了日常电视文艺节目播出;

③一批综艺节目诞生,并和栏目结合,形成了电视文艺的拳头产品;

④各式娱乐性节目、竞赛性节目频繁推出,影响广泛;

⑤国际交流日益扩大;

⑥对电视文艺节目的评奖、研讨获得加强。

电视文艺晚会影响最大的,首推央视一年一度的“春晚”。从1983年到1992年,已经连续举办了10次。它已成为中国春节文化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也是电视文艺晚会节目中耗费精力最大、规模最大、演播时间最长、参加演员最多、收视率最高、转播面最广的一档节目。

春节晚会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它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中央政治局负责同志、中宣部领导、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领导都不止一次为晚会节目作指导,央视领导也把春晚作为重点工作。

综艺晚会一般都安排在每周的周末晚上,例如1984年央视的《周末文艺》,1988年的《旋转舞台》和《文艺天地》,1990年的《综艺大观》等。

实际上,中国电视最早实现栏目化的是广东电视台,1984年该台已经有80%以上的节目实行了栏目化。与此同时,上海电视台开办了全国闻名的文艺专栏《大世界》、《大舞台》,它们的收视率在以后多年里一直名列上海台的前列。北京电视台推出了《大观园》,湖北台有了《心声》,天津台开办了《画中画》、《戏曲之花》,吉林台也开辟了《艺林漫步》,陕西台则放出了《秦之声》,湖南台开始做起《家庭小世界》的文章。

1992年4月6日至12日,《中国电视报》刊出的央视一套、二套所列的文艺专栏共有:《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戏曲欣赏》、《外国文艺》、《百花园》、《请您欣赏》、《译制片》、《文化生活》、《电视剧场》、《曲苑杂坛》、《大家唱》、《故事会》、《动画片》、《中心舞台》、《人间万象》、《艺苑风景线》16个。

从7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我们的电视昂首阔步走完了15年的历程。在这期间,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为电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保障。

截至1990年,中国内地的电视频道共有554个,平均每周播出22298小时,其中每周播出自办节目8274小时。从节目构成来看,新闻节目占10%,专题节目占8.8%,教育节目占5.1%,文艺节目占67.2%,服务性节目占8.9%。这些成果,为今后中国电视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四、飞速发展时期(1991年至今)

量化分析往往是客观而科学的。1991年底,我国共有543家电视台,这些电视台全年制作节目91572小时,其中新闻节目占32.2%,专题节目占17.2%,教育节目占5.9%,文艺节目占24.1%,服务性节目占21.6%。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0.7%,全国拥有2.2亿台电视机。

电视在中国已经是无可比拟的强势媒体。1.在不断突破中前行的新闻节目

从1992年开始,新闻类节目逐步成为央视和各级地方台的“台柱子”。央视一套的节目构成是以新闻为主体的,它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地区。全国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骨干的各级地方台当中,有800多家自办新闻节目。老百姓也从看电视主要是为了娱乐消遣,转化到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为目的。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最主要的新闻和信息来源。

从1993年开始,央视新闻变革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开发时段,综合性新闻栏目全面布局。1993年3月1日,央视第一套新闻节目播出时间增加到每天13次,实现了整点播出和重要新闻滚动播出。其中《早间新闻》(5月1日后改为《东方时空》,今改为《朝闻天下》)注重集纳功能。地方台也积极跟进,北京台开办了《北京您早》,天津台开播《今晨相会》,浙江台有《早间新闻》,上海台有《上海早晨》,湖南台有《潇湘晨光》等。午间新闻则强化社会性,1995年4月3日,央视把原先10分钟的《午间新闻》改为《新闻30分》。至于《晚间新闻》,则突出社会性、接近性、趣味性。1994年4月1日,央视《晚间新闻报道》进行改版,根据“三贴近”的精神,在社会新闻、法制新闻、灾害事故以及问题报道等方面加大力度,珍闻、趣闻也在晚间新闻中占有一定分量。这次改版使《晚间新闻报道》的收视率明显上升,稳定在6%-7%,周末达到10%-13%,而1985年这个节目刚开办时,收视率才2.5%。以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北京卫视的《晚间新闻报道》为代表,各地方台也创办了一批风格特点鲜明的晚间新闻栏目。其中,主播采用“说新闻”的方式,以“讲”代“读”,增强了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

自从1997年以来,央视就实现了重大新闻的直播,当年就完成了《日全食和彗星天象奇观》(3月9日),《中、俄、哈、吉、塔五国边界裁军协定签字仪式》(4月24日),《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10月),《三峡工程大江截流》(11月)这五次直播。此后,这种立体的直播方式,成为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和四频道传播重大新闻的常规形态。现场直播的新闻报道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达到了新闻源的最近点——零距离,并实现了传播过程与新闻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步性,使观众获得了“我在场”的临场感。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多事的一年,对于央视的新闻报道来说,则更是不平常。从年初的南方风雪之灾,到山东火车出轨,又经历了“藏独”分子闹事以及西方媒体就所谓“人权”问题竭力丑化中国,力图把奥运政治化的骚扰,5月12日14点28分,又发生了汶川特大地震。面对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以中央电视台为首的电视媒体都采用了迅速及时、客观透明的新闻直播方式,向全世界做了报道。

这一时期电视新闻的成熟,还有一个重要标志——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1993年5月1日,央视推出了全长40分钟的新闻杂志专栏《东方时空》,每天7时20分在第一套播出。它的第一个板块《焦点时刻》对电视新闻的“述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记者们在报道中针砭时弊、褒贬是非、主持公道、旗帜鲜明,引起观众热烈的反响。1994年4月1日,央视新闻评论部在原来《焦点时刻》的基础上新推出《焦点访谈》,并把它放在《新闻联播》之后播出。它的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现改为“用事实说话”),并鲜明地打出“新闻评论”的旗帜。与此同时,各地方台也纷纷推出类似的新闻评论节目,比如辽宁台开办了《新闻观察》,南京台开办了《社会大广角》,四川台推出了《今晚十分》,黑龙江台开办了《今日话题》,江苏有线台开办了《公众视线》,云南电视台也开办了《今日话题》等。

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也反映在电视台专业性、对象性新闻栏目的日益丰富上,这一点可以从央视二套经济新闻栏目的飞速扩展看出来。1996年,央视二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版,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推出了《经济半小时》、《中国财经报道》、《世界经济报道》、《金土地》、《企业家》等9个栏目。另外,北京台推出了《北京特快》,上海台有《第一财经》和《经济观察》,辽宁台则有《北方经济传真》,新疆台也有《新疆经济信息联播》。

与此同时,国际新闻报道也日趋繁荣。北京电视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办了报道国际新闻的电视杂志节目《看世界》(1997年后改为《世界,你好》早、中、晚版),在连续15年里一直被选为北京地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1994年央视开播了《世界报道》,2000年11月27日推出了《国际时讯》,12月3日又开播了《世界》。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电视不断加强对海外报道的力度。央视和上海、广东、天津、山西等地方台协力合作,一方面努力提高向国外主流电视媒体提供新闻的数量特别是被采用的条数;另一方面,还专门开设了对外新闻栏目,其中影响最广的是央视四套的《中国新闻》(1994年5月1日开播)和《中国新闻60分》(2000年开播)。

体育新闻的成就也引人注目。1995年,央视体育频道开播,体育新闻每天滚动播出4次,并且多半采用直播。随后,体育频道名牌栏目《足球之夜》、《五环夜话》越来越吸引观众,收视率节节攀高。每逢重大的国际国内体育盛会和赛事,体育频道的直播常常会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以及奥运会召开期间,央视的体育节目使全世界都注视北京,让世界更了解中国。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1993年之后,中国电视剧的产量已经达到每年8000部(集)以上。掐指一算,观众几乎每天都有好戏看:

1993年有《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

1994年有《三国演义》、《孽债》、《年轮》;

1995年有《英雄无悔》、《孔繁森》;

1996年有《和平年代》、《车间主任》;

1997年有《水浒传》、《人间正道》、《难忘的岁月——红旗渠的故事》;

1998年有《雍正王朝》;

1999年有《突出重围》、《开国领袖毛泽东》;

2000年有《大明宫词》、《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至于近几年的优秀电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各台之间,甚至是每家电视台各频道之间,都展开了以好戏争夺观众的白热化竞争,使得好戏频出:

2005年有《京华烟云》、《亮剑》、《汉武大帝》、《半路夫妻》、《哑巴新娘》、《任长霞》、《家风》、《大宋提刑官》、《圣水湖畔》、《小鱼儿与花无缺》;

2006年有《乔家大院》、《马大帅3》、《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错爱》、《乡村爱情》、《真爱之百万新娘》、《刀锋1937》、《沙场点兵》、《玉碎》、《徽娘宛心》;

2007年有《天仙配》、《特殊使命》、《楚留香传奇》、《杨三姐告状》、《花开有声》、《大人物》、《英雄虎胆》、《缉毒英雄》、《大旗英雄传》、《记忆之城》;

2008年有《李小龙传奇》、《魔幻手机》、《最后的王爷》、《公主小妹》、《网球王子》(电视版、电影版)、《笑着活下去》、《艰难爱情》、《聊斋》、《杨光的快乐生活4》;

2009年有《沧海》、《巾帼枭雄》、《战士》、《黑三角》、《潜伏》、《杀虎口》、《十三省》、《我的兄弟叫顺溜》、《蜗居》、《走西口》;

2010年有《手机》、《黎明之前》、《来不及说我爱你》、《婚姻保卫战》、《杜拉拉升职记》、《保姆与保安》、《和空姐一起的日子》、《像傻瓜一样去爱》、《铁梨花》、《美人心计》;

2011年正在热播的有《回家的诱惑》、《回家的欲望》、《宫锁心玉》、《夏家三千金》、《妻子的诱惑》、《女娲传说之灵珠》、《我是特种兵》、《幸福来敲门》、《中国远征军》、《爱情公寓2》、《风声传奇》。

这一时期,电视文艺节目出现了娱乐化的新动向,一些电视台开始以娱乐节目替代综艺晚会。例如,湖南台推出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超级女声》,北京台的《欢乐总动员》,上海台的《相约星期六》、《好男儿,加油》,央视的《幸运52》、《非常6+1》,浙江台的《假日总动员》等收视率都很高,尤其是在青年人中培养了一大批“粉丝”。3.在社会教育(社教)节目方面,谈话节目呈越演越烈之势

这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演播室内或摄像镜头前的专访节目遍地开花。在20世纪90年代,访谈节目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仅仅过了10年,经新闻评论节目的带动,全国各级电视台都纷纷运用镜头前访谈的形式,把它推到了极致。以央视为例,它的各档新闻评论栏目,如《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1+1》、《中国新闻》、《海峡两岸》等几乎全离不开访谈和讨论;经济新闻、卫生与健康、军事知识、世界见闻、文艺生活、科学技术、体育报道等,也离不开电视访谈、座谈。由此还诞生了许多名栏目和名主持,例如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音乐人生》;王志主持的《面对面》;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及后来的《小崔说事》;水均益主持的《高端访问》等。

2001年7月9日中午,《百家讲坛》这所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正式“开学”。它满足了相当多的观众盼望到大学的讲坛里亲耳聆听名教授讲课的愿望,也续补了中国国学教育和研究的断代所造成的空间。《百家讲坛》邀请过的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纪连海等,一下子成为全国名人,充分显示了电视的强大威力。与此同时,各地方台也推出了各档讲坛类栏目,例如北京电视台的《中华文化大讲坛》,上海纪实频道的《文化中国》等。五、中国电视发展史个案研究(一)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展状况1.发展概要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是和中央电视台(CCTV)并列的国家级媒体。从1986年建台以来,她为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教育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中国电视媒体市场化的潮流下,中国教育电视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专业频道发展之路。中国教育电视台成立25年来,通过对电视媒介环境和教育环境的适应以及自身的改革,围绕“教育”和“电视”两大特点,在节目策划制作、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实施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中国教育电视台目前拥有5个电视频道以及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其中:CETV-1为综合教育频道,主要播出教育资讯、校园时尚、能力素质和公益服务四类教育教学节目;CETV-2为教学频道,主要播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CETV-3为面向北京的少儿和社区频道,主要播出为少儿和社区服务的节目;CETV-空中课堂主要为农村中小学生和教师提供示范教育服务;CETV-早期教育付费电视频道2005年10月1日开播,为0至8岁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目前,5套电视节目每天的播出总量达80余小时。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通过亚太1A卫星传送,第二套节目、空中课堂频道通过鑫诺1号卫星传送,覆盖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第三套节目面向北京开路发射,并进入北京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全国85%以上的省地有线电视网络转播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节目。2.大型电视活动

教育功能对教育电视台节目内容的要求,尤其是教育台播放广告的严格审核制度一直以来给教育电视台的广告经营带来了很大难度。毫不夸张地讲,能够在教育台播出的广告在全国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中都可以免审播出,严格的审查原则直接导致教育电视台的广告价格上不去。

虽然教育台历任广告中心主任已经把台内的广告资源卖到了极致,但如果还是仅仅靠卖“地”,则很难做到整体提升。而节目资源这一块,想让它在近两年有一个特别大的改变,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从教育台自身的发展前景考虑,即便是带着镣铐舞蹈,教育台的广告经营也必须另辟蹊径,实现突破。

活动营销的巨大影响力和灵活的扩张能力引起了教育台的兴趣,活动营销在电视节目推广方面的运用已经不算新奇,但这种营销策略只能等待时机,显得过于被动。结合教育台广告经营的特点,台领导认为教育电视台广告经营的突破口应该放在大型活动上,将大型活动做出声势,让大型活动变成走出演播室、走向全国的游击式动态栏目。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电视台的节目内容,达到提升节目品质的目的,另一方面则可以凭借激增的影响力吸引优质客户,提升电视台的广告营销能力。“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都是教育应当做的。从广告的角度来说,‘大教育’应该能够为不同的品牌服务。”

如今,教育电视台已开办的“阳光伙伴”、“音乐伙伴”、“青春万岁”等大型活动都进行得有声有色。2008年,由小洋人冠名的“阳光伙伴”活动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次出售冠名权,可以算是教育电视台在市场化经营上的一个突破。(1)青春万岁“青春万岁”系列晚会,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弘扬时代精神,激发青春激情,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晚会主题鲜明,创意独到,特色分明,互动热烈,明星与校园歌手同台竞技,经典与流行曲风相映生辉,力争宏扬大学精神,咏唱青春激情,展现校园风貌,憧憬未来梦想,进一步体现中国教育电视台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家庭的办台理念和创建全球最大的学习型平台的办台宗旨。(2)音乐伙伴、阳光伙伴

2005年12月2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宣布,为期三年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12月25日,作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首个项目——“阳光伙伴”活动打响了第一枪,“音乐伙伴”也同时启动。3.主要栏目(1)《品牌故事》《品牌故事》是北京环山文化传播公司创办的栏目,从2006年1月1日起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上星播出。《品牌故事》凭借“品牌立人、品牌立业、品牌立国”的民族抱负和社会责任感,以经济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创新为起点,潜心发掘品牌的内幕、趣闻、核心价值,探索品牌创立者的心路历程、智能决策、内心反思,用品牌“最真实的力量”给创业者及管理者以启迪。栏目运用符合现代电视观众收视习惯的多种表现形式,在荧屏上演绎出一个个打造现代品牌的真实故事。(2)《教育人生》《教育人生》栏目时长25分钟,形态为演播室访谈,穿插故事性较强的短片,夹叙夹议,声情并茂。栏目追求客观、理性、真实、感人,以细节塑造人物,用真情打动观众。每期节目讲述一位在教育战线上(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领域和教育理论研究界)作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育家、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感人故事;表现他们在教育生涯中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执著的理想信念、独特的教育理念;展示他们受人敬仰的人格魅力。栏目旨在为广大观众展现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教师形象,增进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3)《超级班会》《超级班会》是一档公益类电视栏目,形式为大型访谈+综艺类节目。《超级班会》是一个不设校园围墙的班会,它借助校园班会的形式,超越单纯的校园学习生活,添加了多元化的内容和多视角的表现形态,全方位地展现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4)《国视讲堂》《国视讲堂》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于2006年1月1日推出的一档大型讲坛类栏目。该栏目的推出不但丰富了教育电视台原有的内容样式,而且吸引了一批忠实的观众。《国视讲堂》注重内容的指导性、知识性及前瞻性,以诠释经济生活中的微观现象,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作为主打内容。栏目内容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优秀专家主讲。4.新媒体战略

与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相契合,教育台在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开发、维护上持续投入了大量人力及资金。目前,教育台正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建设一个“学习超市”,从以前教什么学什么,到现在学什么有什么,而且将来这个“超市”还可以实现学分互认机制,这样课程学分可以在各所高校的教育课程中共认。新媒体平台上的远程教育形式也将更加新颖,3D虚拟学习社区能让学员的学习更具趣味性。

随着新媒体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电视台与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广泛合作正在全面展开:由教育电视台制作的公益短剧《先上后下》已经开始在移动电视上播出,这部长达300集的社会道德公益短片,每集5分钟,十分符合移动电视播出的要求;即将开始制作的《每日一字》则是一档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的教育类栏目,通过讲述汉字的演变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手机电视方面,目前教育台的专项工作组已经开始着手制作专门针对手机媒体的“教育资讯”等内容。(二)中国地方电视台发展状况1.地方电视台发展史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

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有其自身特色,可分为三部曲。所谓三部曲,是指电视摄制组——广播电视台——电视台,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地方电视台发展的主要过程和经历。

1991年起各地电视摄制组成立,属县广播站建制,由电视摄像机、3/4型摄像机、编辑机组成。电视摄制组成立后,有线广播严重滑坡,电视迅速兴起,广播、电视两套人马各行其道,各自争抢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新闻。后来,多数地方县委批准广播站与电视摄制组合并成立广播电视台,建立统一领导、统一经费开支、统一人员调配、统一工资待遇的“四统一机制”,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广播电视台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电视的不断繁荣,建电视台的条件开始成熟,后各地逐渐开始组建地方电视台。

从1999年起各地电视台开始改版,多从节目包装、栏目设计、时段编排、设备更新等四个方面付诸实施。更换台标、更新栏目的片头是当时电视台改版的主要内容。2003年以来,地方电视事业开始进入一个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高速发展时期,电视宣传更是丰富多彩、成绩斐然。

2008年在各地逐渐投入使用的广播电视综合播控大楼,集公共办公、电视制作、报刊编印、电台播出、网络传输于一体,全新的现代化设备,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是地方电视台发展的重要表现。2.地方电视台面临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的10年间,中国地方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是地方电视台发展的繁荣时期。

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以及经营又面临着多重问题:

一是会议新闻居多,舆论监督报道偏少。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地方电视台担负着传达本地党和政府的声音,影响和引导本地舆论的使命。可以这样说,地方上的一些重要会议及所制定的政策、所形成的决议,直接关乎着本地区的未来与发展,关乎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像这样关乎地区发展的重要会议,地方电视台不仅要报道,而且应该整合力量,下力气报道好。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没有传播价值的会议、领导的日常活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等被当做新闻,整天充斥于电视屏幕上。电视新闻中会议成灾是多数地方电视台的通病。导致的结果是,本地观众远离了本地频道,只好用手中的遥控器将电视画面转换到另外的频道。

二是模式化的新闻多,高质量的新闻少。新闻姓“新”,即新闻的内容要新,时效要强,报道的形式也要求新求变。目前,多数地方台都没有完全实现当日新闻当日播出,常使新闻成了“旧闻”。

三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随着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端技术在电视领域的广泛应用,电视事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而地方电视台的从业人员在业务能力、专业结构、学历、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还不高,这将影响到今后电视工作的开展。3.地方电视台如何发展(1)立足地方资讯与民生新闻

地方新闻的优势在于贴近性,它是老百姓了解地方经济和商业信息的一个窗口,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地方电视台要推出具有本地特点的民生新闻节目,突出与观众的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意识,这有助于收视率的提高。(2)娱乐节目本土化

娱乐节目依然是地方电视台竞争的核心,立足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是地方台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地方电视台在开办娱乐节目的时候,要注意增强节目的参与性,以“本地色彩浓厚,互动性强,观众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强”取胜。(3)普法栏目

在老百姓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法制类栏目已成为继新闻、娱乐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

但是,由于法制栏目在选题上易朝着广泛性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题材的重叠性强,因此法制栏目要想有良好的表现,只能在深度上下功夫,通过挖掘同类案件中不同的生活背景,突出栏目的个性。(三)中国少儿频道发展状况1.概况

2003年12月28日,我国第一家少儿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它脱胎于CCTV-7(原央视少儿农业军事频道)。频道提出“尊重、支持、引导、快乐”的核心理念,其总体基调为“健康、有趣、益智、教育”,节目类型包括教育类、益智游戏类、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片和儿童剧等。紧接着一些省市电视台也开办了少儿频道:2004年6月1日,首家省级电视台少儿频道天津少儿频道开播,其基本定位是“阳光频道、少儿家园”,基本理念是“尊重、关心、引导、快乐”;7月18日,上海东方少儿频道开播;10月1日,江苏少儿频道正式开播;12月18日,浙江少儿频道开播……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少儿频道,成为全国3.6亿少年儿童收看电视节目的重要渠道。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电总局还要求省级和副省级电视台三年内必须全部开播少儿频道,全国还没有开办少儿频道的地市以上电视台年内一律要开设少儿栏目。目前,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视台几乎都有了自己的少儿频道。2.存在的问题

众多的少儿频道在短时间内相继开播,每天播出时间达15个小时以上,但是它们提供的电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仍不能满足少儿的需求,众多省市少儿频道不禁发出“拿什么给你看,我的孩子”这样的感慨。节目资源一靠自产,二靠外购,前者因为筹建少儿频道时间短,缺乏资金和专业人才,节目自产能力差。后者又遇到无可选择的尴尬境地,整体的市场经营开发呈现疲软状态。内容匮乏导致了节目重播率高,是频道资源的一种无形浪费,也使各地共用一种内容和形式,节目的同质化程度严重。(1)缺少自制节目,缺乏品牌栏目

少儿频道的激增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少儿节目资源,然而各地少儿频道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片荒”问题,这点从少儿频道的节目安排即可看出。以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2010年11月15日的节目安排为例,该日该频道播出时间长达17个小时,播出栏目13个,其中自制节目仅5个,首播时长不足2小时,其余节目均为动画片和剧场。由于自制节目成本较高,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国内各个少儿频道,大多数频道很少甚至没有自制节目,三分之二以上的少儿频道的自制节目只占到节目播出总量的11%-25%,自制节目的首播时长也不过1-2小时。

中国有将近4亿的少儿观众,这是一个充满巨大潜力的市场。少儿频道如何才能长久地吸引这些小观众的眼球?我们认为只有通过自制栏目才能培养小观众的忠诚度。购买节目虽然相对来说投资成本低,风险系数小,但这种无差异化的运作导致很多少儿频道失去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此频道和彼频道面目雷同,小观众既可选择这个频道也可观看那个频道,这样,少儿频道就很难培养稳定的收视群体。因此,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传媒环境中夺人眼球,就必须制作独特的品牌栏目,实现差异化生存。(2)受众未细分,播出时间不合理

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会有所不同,在接收和理解信息时也会产生差异。这就要求少儿节目制作方必须细分受众,针对特定年龄受众特定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提供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少儿节目。但从当前开播的国内少儿频道来看,多是笼统地面向0-18岁所有受众,各种年龄段的少儿收看同样的节目。电视台在安排少儿节目的播出时间时,也很少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收视习惯和作息时间的不同,因而节目播出时间的安排也不尽合理。比如《快乐星球》的目标受众应是中小学生群体,但央视少儿频道的播放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显然其目标受众无法收看,不利于保障收视率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3)制作理念成人化,加剧童年的消亡

电视是我国近4亿少年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体。不可否认,电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少年儿童的生活,但是国内少儿节目制作理念成人化也一直备受观众和业内人士的抨击。

3.国内外比较

少儿频道一拥而上的繁荣景象给各电视台包括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纵观国内现有的少儿频道,开办“年龄”最大的也不过七、八岁,这意味着我国的少儿频道还处于幼儿阶段,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的少儿电视频道健康地发展,而参考国外少儿电视频道发展的成熟经验并与之相比较,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1)与国外少儿频道较为成熟的节目编排相比,我国少儿频道的编排设置欠科学,节目内容编排不当

美国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在进行节目编排前会先进行有效的收视调查,在充分掌握受众的特点、需求和差异度的情况下,根据受众的收视时间和收视习惯编排相应的节目。而我国的少儿频道,很少经过调查就去编排节目。据调查,我国少儿频道的节目播出时间很大一部分正好是学生们上课的时间,所以根本没有多少人去看。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各少儿频道播出的与少年儿童完全无关的影视节目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一些“少儿不宜”的成人节目、成人电视剧和成人广告。江西少儿频道播放了一系列《摇摆女郎》、《欲望都市》、《百年婚恋》等都市爱情片;四川少儿频道的“过把瘾剧场”一天播出四集韩国《阁楼男女》爱情片;电视剧《马大帅》也在不少少儿频道热播……有些少儿频道的部分自办节目更是有悖于“少儿频道”这个名号,如山东少儿频道播出的《金融街》、《天天房产》、《质监焦点》栏目,相信只有儿童的父母才会感兴趣;四川少儿频道的《女人故事》、《新婚碰碰碰》这类完全是成人的栏目竟然出现在少儿频道里。少年儿童处于个体生理、心理等发展的重要阶段,尚未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长期接触不健康的节目内容会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2)与国外少儿频道越来越窄众化相比,我国少儿频道的定位过于宽泛

国外的少儿频道定位越来越窄众化,如英国的BBC就分别针对5岁以下儿童、6-13岁儿童和16-34岁的青年受众办了三套节目。国外的少儿频道不仅受众定位范围小,而且频道的节目更是“量岁定做”,突出节目的针对性。相比之下,我国少儿频道的定位则过于宽泛,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把观众定位在0-18岁的少年儿童及家长,广东南方少儿频道把自己的定位拓展为少儿女性频道,天津少儿频道把自己的定位往家庭频道上靠。这就出现了少儿频道向综合性专业频道发展的倾向。在短时期内这样做会收到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却对频道的发展、品牌的建立不利。(3)与国外少儿频道运营模式相比,我国少儿频道的经营面临着公益性与盈利性的矛盾

国外少儿频道的运营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性模式,以英国BBC的儿童频道为代表,所有少儿频道均由政府全额投资,其节目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则由属下公司运作,经营利润用于补充频道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类是经营性模式,以美国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为代表,完全实行频道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频道运作主要来自广告、收视费、节目销售和衍生产品的开发。这两种模式并不互相排斥,采取公益性模式发展的儿童频道并非不谙经营,而采取经营性模式的儿童频道也不忽视频道的公益属性。

我国的少儿频道尚处在起步阶段,完全的市场化发展模式目前还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过多的商业广告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建立少儿频道的出发点是以社会效益为主,为此,各级管理部门和电视台都对少儿频道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扶持,然而现实中政府财政支持的缺位使得少儿频道被迫选择了以广告创收为支撑的经营模式。由于少儿频道的主体收视人群是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他们不具备完整的经济支配能力,故广告客户普遍采取观望甚至排斥态度。据调查,2003年全国面向青少年观众群体定向投放的电视广告总额约有3亿人民币,主要投放在中央电视台、为数不多的大省会电视台及部分教育电视台。如何在公益性与盈利性上寻求平衡点,保证既有广告经营效益,又能有效控制过分商业化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少儿频道面对的长期存在又难以调和的矛盾。

此外,我国少儿频道还面临着节目数量的困扰。一是大部分少儿频道的自制节目能力偏弱,在每周首播节目时长中,各少儿频道自制节目不到12%,88%的时段需要购买节目;二是除动画片外,社会制作公司几乎不生产少儿节目;三是少儿节目市场交易组织缺位,目前,国内少儿节目的交换、交易与展销市场还非常少见。

随着少儿频道的开办,少儿电视节目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人才素质来看,从事少儿节目制作需要具备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内的高素质人才。从人才结构来看,急需包括节目总监、制片人在内的管理人才和策划、编导、主持、创作人才以及市场经营人才。而我国这些新设的少儿频道的创编人员大都来自其他节目部门,普遍缺乏儿童心理、儿童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少儿节目创编的经验,难以满足少年儿童的欣赏趣味。

4.少儿电视频道的打造(1)在节目编排方面,针对目标受众的作息时间对其进行二次细分,使编排的节目与作息时间形成约会关系

美国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在节目编排方面的特色是时长标准化,即30分钟为一个单元,全天24小时共分为48个编排单元。所有动画片、电视剧、儿童剧等节目均以该长度单元进行标准化制作。广告、包装等均包含在节目时长里。这样,所有节目开始的时间均为整点或半点,便于目标受众收看。借鉴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的成功经验,我国少儿频道的节目编排可将适合儿童收看的节目分为早间、上午、午间、下午、傍晚、黄金时段、晚间七个时段播出,上午下午时段给2-6岁学龄前儿童,节目编排和幼儿园作息时间配套。早间、午间、傍晚、黄金时段以7-13岁学龄儿童和14-17岁中学生节目为主。晚间时段22点以后以家教节目为主,主要针对父母和老师。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使节目与受众之间形成一种约会关系。一旦这种约会关系建立,那么受众对节目就会形成一定的忠诚度。(2)在频道定位方面,将少儿频道定位在以少年儿童为受众核心,辐射父母、老师

根据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处于某种社会条件中的受众根据不同的心理倾向对大众媒介产生期望,并对媒介产生接触行为从而得到信息需求的满足。由此可见,频道定位首先要考虑到目标受众在审美特征、收视心理与收视习惯的差异,要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然后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来设置节目内容。国外的少儿频道大都是这样定位的,虽然美国的迪斯尼频道倡导家庭成员共同收看儿童节目的观念,但还是十分注重目标受众的细分,并采取多样化的经营策略:在一个主频道下设立子频道以达到目标受众细分的目的。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我国的少儿频道应该是以儿童为受众核心,辐射父母、老师。首先,少儿频道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让父母从中了解到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等,让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其次从频道资源看,考虑到儿童的作息规律,给他们看的电视节目最晚在22点就得结束了。22点以后如果还在播放给他们看的电视节目,显然是在对空气传播。再次,从广告经营看,纯粹将没有购买能力的儿童作为受众,广告主是不会热衷于在少儿频道上投放广告的,如果受众能辐射到父母、老师,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3)在频道运营方面,树立自己的品牌,走产业化经营道路

美国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就是以品牌战略,即以频道中的一个或几个名牌来带动整个频道的发展;迪斯尼公司从1995年起通过本土化制作向中国的48家电视台、近1.6亿观众群提供的儿童电视节目《小神龙俱乐部》,吸引了众多的中国小观众。具体到我国少儿频道的品牌建设,有以下两点可以参考:

①打造品牌栏目

现在各频道之间的荧屏之争十分激烈,受众选择频道、选择栏目的主动权越来越大,一个频道要想得到受众的青睐,使其较多地选择收看自己频道的节目,就必须在保证栏目质量的同时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米兰博士称,质量是保证品牌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和品牌运营的核心所在,稳定的优质产品是品牌形象的重要来源。像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大风车》、《动漫世界》、《东方儿童》等品牌栏目不仅被许多受众所熟知、喜爱,还使频道的收视率不断上升。

②打造品牌主持人

主持人是栏目品牌的一部分,知名主持人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比如,李咏是《非常6+1》的品牌、白岩松是《东方时空》的品牌、毕福剑是《星光大道》的品牌。主持人“明星化”的栏目制作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媒介经营理念。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德才兼备、事业心强的名主持人,进而带动一批名栏目的出现,对那些敬业爱岗、有突出贡献的主持人,应采取特殊岗位津贴制或其他奖励形式,这样既可以培养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又提高了收视率和栏目知名度。

此外,在节目数量及质量方面,还应发挥系统优势,加强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合作,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少儿节目交易平台,构建少儿节目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节目资源配置的作用,优化少儿节目发展的市场环境。另外,还应建立有效反馈机制,为少儿频道的发展战略提供前瞻性指导,协同社会各界,形成支持合力,共同打造精品少儿节目。在人力资源方面,严把用人关,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选拔人才,用新的模式高效率地激励和使用人才,稳定现有节目制作队伍,建立激励机制。针对现阶段专门的少儿电视人才匮乏的现状,各高等院校应加快对少儿电视人才的培养。

少年儿童是未来的主体,承载着社会的希望。我国的少儿电视频道陆续成立,少儿频道专业化的道路才刚刚起步,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在实践中,我们除了借鉴国外少儿电视频道的经验外,更要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特点寻找出一条新的道路,给我国少年儿童一个健康快乐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电视频道,伴随着他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从人类20世纪20年代发明无线电广播,40年代发明电视以来,广播电视就一直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体。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它们最终都是通过人的感官系统起作用的,人不可须臾离开视觉和听觉。人除了睡眠以外,每时每刻都在用眼睛看外部世界,看书,看电视,用耳朵听人说话,辨别一切声音,听广播和音乐等。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都是通过自己对象性的关系,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因此,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众所周知,电视主要是视觉媒体,广播主要是听觉媒体。电视有声音存在,但它主要是依附于图像而存在的,图像和视觉形象实现了电视绝大部分功能,而声音只起辅助和次要的作用。广播的第一介质是声音,自然视觉形象(主要是虚拟的)是通过声音来展开的。

从两种媒体对受者达到的效果来看,电视可以说是“清晰媒体”,而广播是“模糊媒体”,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信息传递的明确度和清晰度,而与信息量的大小无关。观众在看电视节目时,图像传递的信息一定是较为清晰的,如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矛盾冲突等;新闻类节目的具体对象和背景、人的行动和表情、事件演变过程等,包括电视画面的色彩、构图、变化、空间的布置等,都让人一目了然,不至于发生大的误差,达到如见其景,如见其人的效果。电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