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6:46:46

点击下载

作者:曹希波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试读:

前言

做人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想做事,先做人”。学会了做人也就学会了做事。如果是不懂得做人道理的“做事”,当然是不可行的,但是“做人”本身并不能成为一种人生目标,“做人”应该是为“做事”打下基础,我们真正需要的“做事”,不是天真幼稚、理想主义的做事,而是成熟的、老练的做事。

世上没有什么会让你成为永远的失败者,除非你不会做人。

做人是每个人生存在世上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前提,而综观古今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低调做人”。

现如今“做人”的高手实在太多了,水平也都很高,每个人从小就被父母教育着要“会做人”,要懂得在这个社会上“做人”的奥妙,一生的全部精力都消耗在“做人”上。可惜真正能会做人的却并不多,真正懂得低调做人的更是寥寥无几。

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不露中成就大事。低调做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这是懦弱。低调做人是做人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炫耀,处世不要总耍小聪明,不要以为除你之外全天下人都是傻瓜,而是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来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乐于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这样在你需要别人帮助时,才有人愿意帮助你。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为什么大凡越低调做人与处世者往往越能成就大事的原因。

本书详细介绍了低调做人的艺术与原则,从低调做人的细节入手,使读者轻松领略做人的智慧。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与其练达,不如朴鲁;藏巧于拙,以屈为伸;让步为高,宽人是福;盛极必衰,居安虑患;真味是淡,至人如常。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轻松领悟做人的道理,借鉴本书中的众多经验,举一反三,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开拓思想,把握住做人的准则,衡量好处事的分寸,采取更积极有效的行动,在芸芸众生中拓展你的人脉,打开你的成功之门,更重要的是,让你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本书从实践生活中取材,引用大量例证,全面论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巧妙做人的一些细节,传授给读者低调做人的技巧。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轻松掌握做人的艺术,能够以低调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编著者

第一章 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

1.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不与人争不是躲避和退缩,也不是消极怠工,而是一种经风经雨之后的旷达与沉稳,宁静与淡泊。

正如一些智者,足不出一城,身不离一域,而知天下,指点江山。故愚蠢的人越善良,就越有伤害;邪恶的人越智慧,就越有祸灾。有才能的人钱财太多,就会消磨他的志向;愚鲁的人钱财太多,就会增添他的过失。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效果,是不能笼统地以“争”与“不争”或“说”与“不说”这一形式来衡量的。“说”与“不说”从表面来看,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获得最理想的交往效果。但从人的接受心理来看,从说话的场合来看,有时候“不说”却能收到“说”所不能收到的特殊效果。不说,不是不会“说”,而是会说而不说。它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有意为之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的办事、交际的策略。事实上,在特定场合下,它是一种更好的进攻方式。“争”与“不争”也是如此,不争不是心如死灰、古井无波,而是一种波沉井底、波澜不惊,不争不是人为的造作或故作深沉以掩饰一种生命的无能与脆弱,而恰恰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一种高贵、一种理智,一种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

爱默生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墙壁都是门。”终有一天,不争的人会发现,所有的墙壁都会变成门。

2.低调含蓄是成功者做人的基本姿态

消除了自私自利思想的人,能表现出客观、永恒、无限的精神,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世世代代的人的尊敬。那些能以神圣的谦卑放下架子的人,他不仅清除了自身的自私品性,还把自己无私的博爱精神奉献给别人,使他的才能受到极度的尊崇,并掌握人的精神世界。

所有否定个人的奢华享受和回报,拒绝世间的权力之争的人,能够真正领悟超脱个人的客观真理。比较他们的生活和信念,你可以发现同样的纯朴、自我牺牲、谦卑,还有他们实践并宣扬的高尚品德与爱。他们遵循同样不变的原则,并付诸实现以消灭罪恶。

人生在世能减少一些麻烦,就多一分超脱世俗的乐趣。如交际应酬减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困扰,闲言乱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保持纯真本性。假如不设法慢慢减少以上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千方百计去增加这方面的活动,那就等于是用枷锁把自己的手脚锁住。

东汉的西域都护班超直到七十多岁高龄,朝廷才允许他退休。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请教对治理西域的经验,班超忠告他说:“兴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要他以简易宽和为主。任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就抛之脑后,还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后来不过四年,任尚因过于严苛急躁,失去与边疆民族的和睦关系,导致西域各国纷纷叛汉来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经营的疏勒根据地,靠疏勒人的保护才捡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却全盘丢失了。可见求大同、存小异,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班超经营西域达三十年,得到西域各民族的钦佩和拥戴,使汉朝扬威异域直达中亚细亚,因功拜定远侯,正是依靠这一要领,可见这乃是英雄人物处世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做人术中,“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乐毅率燕军踏平齐国,田单又率齐人大破燕军,功成名就之时,却都是遭君王猜忌之日。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一方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作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问左右之人,“尽不知也”,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于是亦装作昏醉,“辞以醉而不知”。

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广结天下豪杰,广纳天下贤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魏王也不得不让他三分,可是当他公然“窃符救赵”,违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建立巨大功勋之后,却使魏王难以容忍,“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国马上施以离间之计,促使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魏王担心信陵君威望犹在,有朝一日会东山再起,仍然视作心腹大患,信陵君为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魏王的戒惧。

韬晦之术在汉以后的所有做人术中发展最为充分,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那些看似胸无大志,实际暗伏杀机的身边人,无不以弱者的形象做出强者的举动。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是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聪明者。所有的俊杰,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即能够正眼看待现实,不浮躁,不虚妄,敢于直面人生的悲欢遭际。

圣人、智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已经领悟到最深刻的卑微,具有无私的品质,并且放弃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个性。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神圣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他奉献,却从未想到索取;他努力工作,从不为过去感到遗憾、后悔,而且永远不求回报。

3.做人低调是身价的一种高度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取世间的一切。有此心态,便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疑,望天上云卷云舒。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低调,什么时候该退让,是智者做人处世的良策,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来借鉴的!人不论做什么事,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低调是体现强者身价的一种高度。月盈则亏,水盈则溢。水与月都是自然界最有道的两种事物,连它们都不能太满,何况人。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是人情关系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条锦囊妙计。

春秋后期越国的名臣范蠡,他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勾践三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入吴称臣。范蠡在吴国作了两年人质。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实施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

范蠡追随越王勾践二十多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他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然而范蠡深知勾践为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于是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携妻带子,秘密离开了越国。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4.要成大事,必先放下身段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在某些方面比别人高明,但是,爱摆架子的人在这一点上似乎就不怎么高明了。这样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要高明得多,比别人有能力得多,从而就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子,让人难以接受,而产生人际关系上的反作用。

其实,像这样的人往往不得人心,即使别人表面上服从于他,也是因为对他的惧怕,因此那不能算是真服,因为那不是心悦诚服。而以德服天下,他人才能心悦诚服,那才是真服。

魏文侯是先秦时期一位有雄心的国君,以朋友的身份和贤人相处,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魏成子向魏文侯推荐:段干木才能出众,平生不为功名利禄所引诱,一直隐居在西河乡下,不愿出来做官。于是魏文侯亲自带着随从前去聘请。在段干木的门前,魏文侯亲自叩门,但段木干不想出来做官,他翻过后墙躲避起来。

第二天,魏文侯远远地把车子停在村外,下车步行到段干木的门前求见,段干木又躲起来不见,这样整整一个月,魏文侯每天都亲自前往求见。段干木看到魏文侯这样真心诚意,很受感动,只好出来相见。魏文侯又请他一同乘车回国都共商国事。从此,魏文侯以待客之礼待段干木,以师事之,而段干木也尽力辅佐文侯治理国家大事。

又如:刘备为给关羽、张飞报仇,兴百万之师来讨伐东吴,孙权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是谁?马良说是东吴一位书生,年轻有为,袭荆州便是他用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张飞报仇。马良劝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敢轻敌。刘备却嗤笑道:“朕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用兵打仗之道,重的是谁能把握战机,深谙谋略,与年龄无关。刘备自称“朕用兵老矣”,夸口自己经历的战争多,谋略周全,这是不切实际的狂言。“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他讽陆逊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看不起陆逊,这是轻敌的思想,是未战先败了一阵。后来,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八百里,令刘备吃了大败仗。

刘备这个教训启示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摆进去。按自己的职务看问题,就会少了客观性,多了盲目性,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周全,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误差,脱离实际,造成损失。刘备说他“用兵老矣,岂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两句话连起来,还归结于他爱摆领导的架子,因此酿成了千古遗恨。

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放下身段、爱摆架子呢?这是由于在一些人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等级观念,将人分为上中下几等,觉得官当得越大,似乎就越是高人一等。他们如要当上官,就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显示出比别人高出一等的地位,常摆出一副官样的领导,其威信就会越小,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过分突出自我,藐视他人的存在,严重脱离群众基础,这不是成功者的作派。要想能够被人们接受,能够成功,还是少摆架子为好。

据《战国策》记载:

魏文侯太子击在路上碰到了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击下车跪拜,子方不还礼。击大怒说:“真不知道是富贵者可以对人傲慢无礼,还是贫贱者可以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对人可以傲慢,富贵者怎敢对人骄傲无礼?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只有贫贱者的计谋不被别人使用,行为又不合于当权者的意思,不就是穿起鞋子就走吗?到哪里不是贫贱?难道他还会怕贫贱?会怕失去什么吗?”太子见了魏文侯,就把遇到田子方的事说了,魏文侯感叹道:“没有用田子方,我怎能听到贤人的言论?”

富贵者、当权者自身本来就容易有骄傲之势,看不起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他就可能因为自己的骄矜之气而失去政权,富贵者则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财势。

5.谦虚能让你赢得他人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出人头地,古时那些读书人哀叹:“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会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别人,这样,别人便会成为自己的阻力,成为破坏者。

因此,一个人应对自身有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实事求是,不贬低自己,也不抬高自己;既能坚持正确的观点,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其实,隐藏锋芒也可理解为我们所讲的谦虚一词。谦虚的人在交际应酬场合总是有许多朋友的,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交往中受欢迎的人。

而锋芒却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容易招致对手的嫉恨和陷害,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更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十足、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待人牛气冲天,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会十二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人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其实,隐藏锋芒也是一项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而踏实走向人生旅途的表现。

孔融的例子就是证明。

孔融是三国时代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刚直耿介,早年刚刚踏入仕途,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表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他,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心中是早有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

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别人诬告孔融“欲规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其妻子儿女也同时遇害。

正如《礼记》中所讲:“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即使做出了一点成绩,也认为很不够,因而总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谦虚是人的一种修养。凡谦虚之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具有这种气质的人从不盛气凌人,不以长者自居,不以能人骄人,不以贵人下人,因而人格高雅、尊贵,他人自会感到可亲。一般来说,越是见多识广,越是素养高雅者,就越是谦虚;而越是无知的小人,就越是不知天外有天,而越发狂妄。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好的道德与才能,如果没有人知道,这不仅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对自己功绩的诋毁。所以,过度的谦虚也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谦虚与恰当的自我表现相结合,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途径。

6.请教让你少走弯路

老师说:“圣人无常师”,意思是说圣人并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长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向他人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更能让我们在学到实质和经验的同时还少走很多的弯路。

美国历届总统中,最肯虚心求教于人的,莫过于老罗斯福了。对于他所信任的人,总是毫不怀疑。他每遇到一件事,常常召集与那事有关的人员开会,详细商议。有时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参考,甚至发电报至几千里以外,敦请他所要请教的人前来商议。

而美国早期政界名人路易斯·乔治,治理政务也以精明周密而声名远扬,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学问还是常感怀疑。每当他做好了财政预算送交议会审核之前,几乎每天都和几位财政专家商议,即使一些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肯放弃求教的机会。

在我们的个人成长过程中,自上小学开始,教科书和老师们就列出了许多伟人和成功者的事迹,以鞭策和鼓舞后来之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把成功者的成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构筑自己的未来。

当然,发挥成功者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做法并没什么不好,因为人们总是需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鼓舞自己。但如果一切向“成功者”看齐,这可能使有些人坠入一种幻觉当中,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而一旦自己难以获得成功时,就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并责问:“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就不能成功呢?”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组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某一位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向人学习也应该有选择性,你不可能学习每一位成功者,也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都值得你去学。你可以学习某人成功的一些方面,但不必全部照搬。而且向成功者学习有时反而可能是失败的起因,它会让人失去清醒!

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与其时时“以成功者为师”,不如有时看看那些失败者,研究一些失败的案例,仔细探究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警示,让自己将来不致犯下同样的错误!

有一位企业家,从创业开始,就仔细观察同行以及其他行业的失败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他不断地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因此他不但创业顺利,而且发展得迅速稳定。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首先要“存在”,才可能“壮大”;如果仅仅为了“壮大”而推动“存在”,那就失去了创办企业的目的。更何况失败都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如果多次失败,就有可能永不再起。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细想一下,这位企业家的想法不无道理,这也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一种逆向思维。任何失败都有其原因,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因为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论自己失败的过去,这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的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那里多加了解。

当资料收集够了以后,再把它们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并归纳成几个重点。不过并不是只了解一下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东西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和那失败者具有相似之处,那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以避免犯和那失败者同样的错误,成功的几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除了办企业以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多以失败者为师。

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以便自己以后能够多加注意,使自己做人处事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如果是工作中的事,这些事儿,主管一般都会在开会时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边,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做人做事都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几率就高,而要减少错误,就要“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育可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到的!况且,无论怎样,多拜人为师,既能满足对方“好为人师”的优越感及虚荣心,而且也能学到知识,使自己得到成长,可收到一箭双雕的奇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现代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向他人尤其是“失败者”学习是你进步的“必需品”。只要你摆正心态,放低姿态,一定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的收益。

7.抬高自己就是孤立自己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他的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使自己失掉了在群众中的威信,把自己孤立了起来。

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与其谈话的人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语气,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真的没有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张某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有人缘的骨干,按说做人事调配工作是很难不得罪人的,可他却是个例外。

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在同事中几乎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为每天都是尽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后来还是受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的点拨,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从此他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他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成就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说自己的成就。

老子曾经说过“良贾深藏财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人总是隐藏起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这句话告诉人们,必要时要藏起锋芒,收起锐气,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遗。你的长处短处被同事看透,就容易被他们操纵。

约翰·保罗也曾说过:“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史记·李斯列传》曰:“大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其实学会谦虚一点,就应该把自己看低一点。再说,自己本事不高,别人也很难把你看高,更何况即使自己真的本事高,再加上谦虚一点,难道不是锦上添花,两全其美吗?

谦虚一些,就会多一份清醒,少一份自我陶醉,把自己看低一点,就能常提醒自己:“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从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常常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会把自己越看越高,越比越目中无人,以至昏昏然,飘飘然最终走向歧途。

谦虚一些,就能与人和平相处,就容易听取他人意见,就能闻过则喜,知错就改。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有人主动帮助你;当你有缺点和不足时,就会有人敞开胸怀相助,从而让你飞得更高、更远,如果夜郎自大,惟我独尊,看不起周围的同志,最终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谦虚一些,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不要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我们要学会谦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孤立,永远受大家欢迎。

8.低调可以使你在静默中高高站起

做人宽厚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处世恭谨得体能让大家心情愉快,低调做人则可以使你在静默中高高站起,再加上头脑灵活有智一定会大功可成。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刚留学归国的博士去邮局办事,结果承办员的态度非常不好,他气得半死,回去告诉他一个也在邮政单位做事的主管老友:“替我去告诉他我的身份!并告戒他态度给我好一些。”朋友苦笑着点点头。

几天后,那位年轻博士又到了邮局办事,且又遇上了那位承办员,岂料态度不但没变好,反而更加地百般刁难,这回他更气了!又去把他那个邮政单位的主管朋友叫来抱怨了一顿:“去告诉那个故意吹毛求疵的员工,再给我提醒他一次我的身份,叫他给我客气一点”。

两天之后,他又在邮局碰到了那个员工,果然,这次那个员工不但不再刁难,反而还堆满了一脸笑容,态度亲切,那个年轻的博士好不得意,回去打电话给他的那个邮政单位主管朋友,问:“这次你终于替我好好训了他一顿。”朋友回答:“不,我没有替你训他,不但没有训,我还告诉他,你不断称赞他做事谨慎、态度良好。”那位年轻的博士惊讶、纳闷得说不出话来,朋友接着笑笑说:“很多时候,低姿态比高姿态更有用。”

可见,低姿态往往比高姿态更能达到目的;谦恭的态度有时比强硬的态度更能得人尊重,甚至更能从对方口中学到新东西。很多人常会有一种误判,觉得自己在气势上一定得强压过别人,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了不起,但这样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让人在背后嗤之以鼻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可不是吗?所谓的“强者”,其定义是指“能力强的人”,而不是指“态度强硬的人”,学会适时地“弯腰”,学会适时地用“理直气和”来代替“理直气壮”,必能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事实上,一个“能力强却态度委婉”的人,才能真正无往不胜,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9.成功不独享,过错勇承担

每个人做事都希望被人肯定,即使有时未能成功,但始终是卖力了,也不希望被人忽视。一个人付出了却得不到肯定,这是在打击他的自信心,所以作为领导,切勿忽视别人参与的价值。高明的处世者,不但会与他人一起分享功劳,有时还会故意把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功劳推让给他人。尤其是领导如若能够领会此处世交人的秘诀,那么试问还有几个下属不肯全心全意努力工作呢?这是最高级的用人之术。《左传》中记载的在成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鲁国和卫国忧虑齐国会来攻打他们,都到晋国去搬兵要讨代齐国。晋国派谷克率领中军,士燮为上军之将的辅佐,乐书带领下军,去救鲁国和卫国,在华泉打败了齐军,俘获了齐国的车右逢丑父。齐国用甑和玉贿赂晋国,并答应把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还给他们,以此作为求和的条件。于是晋国的部队班师回朝。

晋景公慰劳将士们说:“都是你们的功劳。”

梆克回答说:“这是你教导有方,更全凭将士们的努力,我又有什么功劳呢?”

士燮回答说:“是苟庚指挥的好,是梆克控制全军,我又有什么功劳?”

作为臣子的,如果都能如此谦虚,不居功自傲,那该多好,后人听了,都将称赞他们贤明。三位将军能够获胜而归,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谦恭相让,精诚团结的结果。

西汉人龚遂,字少卿,是山阳南平人,因为明经及第做了官。龚遂为人忠厚刚烈,有节操。昭帝时做渤海太守,在任多年。皇上派使者召他回去,龚遂手下的议曹王生愿意跟他一起去。而功曹认为王生向来爱喝酒,而且喝起来没有节制,不同意他一个人去。龚遂不忍心拒绝王生,就让他跟着到京城去。到了京师王生每天只喝酒,不理会龚遂。

有一天碰上龚遂被召进宫的时候,王生在后面追着喊道:“太守先停一下,我有话对你说。”龚遂返回来,问他有什么话说。王生说:“皇上如果问你是怎样治理渤海的,你不能摆自己的功,回答时应该说是圣上的功德,并不是小臣的功劳。”龚遂接受了他的意见。

到宫中之后,皇上果然问他治郡的情况,龚遂照王生说的那样回答了皇上的提问。皇上十分赏识龚遂的谦和作风,并笑着说:“你从哪儿听到的长者之言?”龚遂于是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些话,这是我的议曹王生教给我说的。”皇上认为龚遂年老了,拜他为水衡都尉。

东汉刘昆,字桓公,是陈留人,梁孝王的后代。小时候学习礼仪,学习施氏的《易》。光武帝时,先做江陵令。江陵县连年发生火灾,刘昆就向火叩头行礼,火就灭了。后来他做了弘农太守时,老虎都背着小老虎渡河跑了。光武帝听此事觉得很惊异,提拔他做了光禄勋。光武帝问刘昆:“你以前在江陵的时候,使风熄火灭;后来做弘农太守,老虎北渡逃走;你推行什么德政,而达到这样的结果?”刘昆回答说:“这不过是偶然碰上罢了”。皇帝身边的人都笑他老实愚讷不会自夸,而光武帝感叹道:“这才是长者的话呀!”回头叫人记在史册上,用来警醒世人。

居功自傲是成功的天敌。对于许多人来说,做出点成绩后,就会常常居功推过,成功让自己独享,而过错或是责任却让他人来承担,故这类人均无所大成,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

而推功揽过的人则以其谦让的胸怀表达出了一种真正的成功境界,这时,人即事业、事业即人,所以说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无法辞去的。即使他不在其位,其思想仍然指导整个事业的运作。

谦逊也好,不居功以免妒忌也好,都是立身处世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不锋芒毕露,不居功自傲的确是非常高深的修养。

10.志当存高远,姿态要低矮

俗话说,退一步不为低。能够退得起的人,才能做到不计个人得失,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卓茂是西汉时宛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过郡首一级的地方官,自幼他就生活在书香门第。汉元帝时,卓茂来到首都长安求学,拜在朝廷任博士的江生为师。在老师的指点下,他熟读《诗经》、《礼记》和各种历法、数学著作,对人文、地理、天文、历算都很精通。此后,他又对老师江生的思想细加揣摩,在微言大义上下苦功,终于成为一名儒雅的学者。在他所有的师友学弟中,他的性情仁厚是出了名的。他对师长礼让恭谦;对同乡同窗好友,不论其品行如何,他都能和睦相处,敬待如宾。

卓茂的学识和人品备受称赞,丞相得知后,特来征召,让他伺奉身居高位的孔光,可见其影响之大。

有一次卓茂赶马出门,迎面走来一人,那人指着卓茂的马说,这就是他丢失的。卓茂问道:“你的马是何时丢失的?”那人答道:“有一个多月了。”卓茂心想,这马跟我已好几年了,那人一定是搞错了。尽管如此,卓茂还是笑着解开缰绳把马给了那人,自己拉着车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人说:“如果这不是你的马,希望到丞相府把马还我。”

过了几天,那人从别的地方找到了他丢失的马,便到丞相府,把马还给了卓茂,并叩头道歉。《菜根谭》中说,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为人处世如果不退一步着想,就像飞蛾投入烛火中,公羊用角去抵藩篱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一个人要做到像卓茂那样,的确是不容易的。第二章、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

第二章 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

11.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菜根谭》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意思是说老鹰站立时双目半睁半闭仿佛处于睡眠之中,老虎行走时慵懒无力,仿佛处于病态,实际这些正是它们准备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深藏不露,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够有力量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般地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人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恶,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种做人方法。

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这句诗揭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深藏用晦的做人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期间从容行事。病虎惑影动,瞠目听狂风。雄鹰嗤雁从,侧首思凌云。磊磊男儿胆,铮铮谁人问?落落丈夫志,恹恹在承平。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深谙“隐”的道理。他深藏爪牙,藏才隐志,终于把持了曹氏天下。

在曹爽执政期间,司马懿遭到排挤。于是司马懿趁原配夫人张春华病逝之机,上书皇帝称自己哀伤过度,得了重病,无法参与朝政。从此装病近两年。

但司马懿,一直在留意宫中动态,同时极力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司马懿称病后,曹爽果然大失戒心。

魏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司马懿从司马昭那里得知第二年曹芳帝及文武百官要祭扫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阳南),顺便狩猎。他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然而大司农桓范也意识到皇帝大举出城,京都一空是个危险,便劝曹爽说:“总领禁兵,不可兄弟三人同出以防城中变乱。”曹爽曰:“哪个敢反?”桓范曰:“大将军忘却城中尚有猛虎三只。”在一旁的李胜答道:“司马氏父子。”曹爽曰:“司马老儿老病缠身,死在旦夕,有何可忧?”桓范曰:“此事不可不防,李兄不是刚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吗,就此为名前去探望虚实。”爽从其言。

李胜抵往太傅府,司马师引他进去。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奴婢勉强将他扶起。

李胜曰:“久不见太傅,今来拜望,天子命胜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咳!咳!”司马懿猛咳不止,曰:“君屈就并州,可惜可惜。并州近胡,好为之备!”

李胜以为司马懿听不清楚,大声曰:“是荆州刺史,非并州也。”

司马懿笑曰:“不赴并州,是从并州来?”

李胜曰:“是南边的荆州。”

司马懿大笑曰:“汝从荆州来啊?”

李胜回头与司马师曰:“太傅为何病得如此严重?”

司马师曰:“病得耳聋。”

李胜曰:“乞纸笔一用。”李胜写到:“赴荆州”三字。

司马懿看后曰:“年老意荒,不解君意,今君回本州(李胜是荆州人),好建功勋,我死在旦夕,见到大将军,千万代我求他照顾犬子,如得眷顾,我死也瞑目。”说罢,司马懿口渴,婢女拿汤喂他时流得满身都是,然后虚弱地躺下。

李胜回报曹爽,曰:“司马老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他喝了一口汤,弄得满身都是,狼狈至极。”曹爽喜曰:“此老一死,我再无忧矣。”于是曹爽一行人兴高采烈地投入告行准备,再不对司马懿有所防备。

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政变,夺取兵权,控制洛阳,将曹爽兄弟及亲族诛杀殆尽,遂专魏政。

司马懿在对手面前,尽量收敛自己的锋芒,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谦恭,使对方不再疑心,而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闪电般地把对手消灭。这就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心术,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12.深藏若虚,盛德若愚

曾国藩《挺经》中具体地阐释了《藏锋》之道。并且总结出“龙蛇之道”及“大凡人之君子,大都寂静藏锋”的观点。而中国的儒、道、释三家传统文化,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行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居大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

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

答曰:“十万。”

再问:“你能带多少兵?”

答曰:“多多益善。”

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又怎能躲过“风波亭”之劫?

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处,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见容于官场,纵是明皇赏识,贵妃垂怜,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才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

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留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必张扬,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与人共事时有较大的转圜余地。所以,在庄子的名篇《庖丁解牛》中,解完牛后,虽“踌躇满志”,但不露锋芒,随即“善刀而藏之”的这种心理上的警觉和行为上的收敛,应该是每一位“入世”者应铭记在心的。

13.大辩不言,故能胜物而不伤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好口才,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好口才却不能派上用场,甚至还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对交往不利。这时,保持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不该说的场合。

在一个人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情况的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物质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产生理解的反射,继而作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交往之中如果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觉得高深莫测,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许、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的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思想观念的迥异,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势力的团体或派别。这些团体和派别之间不时发生摩擦或争斗,甚至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要想尽可能地避于其外,就不能轻易地表露态度和心迹。否则,就很容易卷入其中,惹火烧身,自食后果。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说那么多的话,用沉默表达的不满,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适时的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才的“口才”。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的做法,“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在活动时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你还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古我们中国人就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的古训,把缄默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也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为你赢得无数财富。

14.隐忍而自胜,徐图而自强

清人傅山说过:愤怒达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否则便不能做到。中国古语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想和对方一样发怒,你就应想想这种爆发会产生什么后果,你就应该结束愤怒、克服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如何吃力。

汉初名臣张良外出求学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走到下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后来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

老人考察张良,就是看他有没有遇辱能忍,自我克制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孺子可教也”,今后才能担当大任,才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承担艰巨的任务,才能遇事冷静,知道祸福所在,不意气用事。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这种修养,克制,忍耐,处理好所遇到的人和事。

在法国发生了这样一则故事:

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这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间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

当马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马尔蒂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马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给你一些颜色看。”埃里克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香烟而发那么大火。

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埃里克连开四枪,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

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尔蒂作出判决,他将服刑30年。

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烟,罪魁祸首是失控的激动情绪。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当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发争吵、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情况。有时仅仅是因为你踩了我的脚,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引起冲突。在乘地铁时争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而发生的。

人皆有七情六欲,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难免情绪激动、发火、愤怒,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和心理反应。但这种激动的情绪不可放纵,因为它可能使我们丧失冷静和理智,使我们不计后果地行事。因此,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在面对人际矛盾时,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不要像炮捻子,一点就着,而应该像俗话说的那样: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你忍不住别人的刺激而快要如火山一样爆发,就试试曾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所教的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那就先数到一百。”

15.龙蛇屈伸,幻化莫测

世间的英雄就像龙一样,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可以腾云驾雾,小可以隐于无形;向上可以升腾于宇宙之间,向下可以潜伏于大海深处。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龙蛇之蛰,以求存也。只能大不能小,只能算条虫罢了。《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一天曹操邀刘备入府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过三巡,曹操问刘备:“你周游四方,一定知道当今的英雄,请简单说一说。”

刘备说了几个人的名字,曹操都摇了摇头。

曹操接着说:“所谓英雄,就是要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问道:“那么谁能称得上是英雄呢?”

曹操用手指了指刘备,又指了指自己,说道:“现在天下能称得上是英雄的人,仅你与我两人而已!”

刘备一听,大吃一惊,吓得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好在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巧妙地借用雷声掩饰住了自己内心的惊恐。刘备为什么会被吓成这样呢?因为他与曹操并不是一条心,他正在韬光养晦,他害怕曹操发现自己的意图。

刘备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当然首先在于他脑中始终藏有一股收拾天下的霸气,这股霸气来自于他跟自己斗着一口气,也来自他跟曹操斗着的一口气,这就是做个乱世英雄而不屈居人下。刘备后来的成功就在于他聪明的行事方法,能够为求存而善于蛰伏。

但是,刘备在这一点上与曹操相比毕竟还稍逊一筹。

刘备历尽艰辛终于有了东西两川和荆州之地。然而由于关羽的失误,荆州被东吴夺了过去,关羽也被杀害。刘备听说之后,悲愤交加,发誓要为关羽报仇,他要起兵伐吴。刘备的这一决定是建立在冷静的心态之上吗?不是。此时,他完全被自己悲伤和愤怒的心态所控制。

赵云劝刘备说:“现在的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曹操虽然死了,但曹丕却篡汉自立为帝,神人共怒。陛下你应该讨伐曹丕,而不应该讨伐东吴。倘若一旦与东吴开战,战争就不可能立刻停止,别的计划就不能实施。望陛下明察。”

赵云的这番话颇有道理,确实是审时度势之言,然而,此时的刘备已经充满复仇之心,已顾不及审时度势了,便对赵云说:“孙权杀害了我的义弟,还有其他忠良之士,这是切齿之恨,只有食其肉而灭其族,才能够消除我心中的仇恨。”

赵云又劝说:“曹丕篡汉的仇恨,是大家的仇恨;兄弟之间的仇恨,是私人的仇恨。希望陛下以天下为重。”

刘备答道:“我不为义弟报仇,纵然有万里江山,又有什么意思呢?”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感情用事的结果常常是彻底的失败。

一个人有七情六欲是完全正常的,这也是人的基本特征。所以我们说:“一个做事不考虑感情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成熟的人。”然而,事情是复杂多变的,感情常常容易左右人们的理智,使人们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因此,我们又说:“一个被感情左右的人一定是一个更不成熟的人。”此时的刘备就是完全被感情左右了的人。与他的对手曹操相比,就差远了。因为,曹操也曾遭遇过一家被人所杀的惨痛,也曾有过切齿之恨。

曹操平定了青州黄巾军后,声势大振,有了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于是他派人去接自己的父亲曹嵩。曹嵩带着一家老小四十余人途经徐州时,徐州太守陶谦出于一片好心,同时也想借此接纳曹操,便亲自出境迎接曹嵩一家,并大设宴席热情招待,连续两日。

一般来说,事情办到这种地步就比较到位了,但陶谦还嫌不够,他还要派兵五百护送。这样一来,好心却办了坏事。护送的这批人原本是黄巾余党,他们只是勉强归顺了陶谦,而陶谦并未给他们任何好处。如今他们看见曹家装载财宝的车辆无数,便起了歹心,半夜杀了曹嵩一家,抢光了所有财产跑掉了。曹操听说之后,咬牙切齿道:“陶谦放纵士兵杀死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我要率领大军,洗劫徐州。”

将曹操的遭遇与刘备的情况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刘备仅死了一个义弟关羽,曹操却死了一家老小四十余人,曹操的恨应该更大更强烈。然而,当曹操率军正准备攻打徐州报仇雪恨之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吕布率兵攻破了兖州,占领了濮阳。怎么办?这边大仇未报,那边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如果曹操被复仇的心态所左右,那么,他一定看不出事情的发展趋势,也察觉不出情况的危急,就如同刘备伐吴一样。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是一个十分冷静沉着的人,也是一个非常会控制自己心态的人。正因如此,他立刻便分析出了情况的严重性,他说:“兖州失去了,这就等于让我们没有了归路,不可不早作打算。”于是,曹操便放弃了复仇的计划,拔寨退兵,去收复兖州了。

曹操的这个决定正确吗?当然正确,因为,这个决定没有受到自己复仇心态的任何影响,完全建立在冷静的心态之上。因此,曹操能够顺利摆脱这次危机,从而保住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人究竟是能够成为云中龙还是草中虫,是大龙还是小龙,不仅仅是你有无志气,还要由你做事是否聪明来决定。

16.韬光养晦,后发制人

韬光养晦是做人的大智慧,其实说穿了就是要学会隐、学会忍。在中国的历史上,以韬光养晦而成大事的人物很多。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少年继位时,赵国正值积贫积弱之际,处于“四战之国”的尴尬境地。在赵武灵王父亲肃侯的丧礼上,秦、齐、楚、燕、魏等国各带精兵万人,名义上是来参加葬礼,实际上则是明火执仗地对赵国示以兵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在赵武灵王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振兴赵国的雄心壮志。

当各诸侯国纷纷称王时,赵武灵王却冷静而理智地下令国内只能称他为“君”,并声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没有王的实际,怎么敢用王的名义呢?连王都不称,只称君,这不但真实地反映了他执掌的赵国当时尴尬的实际窘况,而且昭示他必须采取一种韬光养晦的政治选择和策略。因为,在国家实力不强时,称王只会树大招风,引起各诸侯国的密切关注,甚至招来不必要的军事或政治麻烦。处在“四战之国”中的弱小赵国是经不起大风大浪折腾的,他必须为赵国的崛起寻找一丝喘息的和平机会和时间。

如果赵武灵王仅仅是不称王,那是鸵鸟政策,苟且偷安,掩耳盗铃,赵国非但不能崛起,反而可能就此愈加衰落。韬光养晦,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核心是有所为,是高明的为和巧妙的为,有选择的为。

十年磨一剑,赵武灵王用了十二年时间,在齐秦对峙、诸侯争霸的夹缝中,韬光养晦,审时度势,成功地实施胡服骑射,打击三胡,消灭中山国,除掉了心腹之患,拥有了中山五百里方圆的肥沃之地。

赵国从此“北地方从,代道大通”,从邯郸通向代地的南北大道畅通无阻,赵国疆土南北连成了一片,国家统一,边疆稳定,迅速崛起,成为东方第一大国。

韬光养晦,赵武灵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和平崛起的伟业,开创中国历史之先河!

古语曰:“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高于岸,水必湍之。”所以,不可以裸露,而应含蓄。含蓄不仅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处世学问。智者深知含蓄之道可以保身、可以成事的奥秘,并且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谓的“深不可识”,就是说要深藏不露。庄子说“钝刀易割”,意思是钝刀容易割手,因为它的锋芒是看不见的,容易被忽略,所以看似没有锋芒,当你陷入它的机锋,它就会锋芒毕露。这就是隐者掩藏起来,不为人知的高妙之所在。《易经》说,道路闭塞不通,是因为行为不正的奸佞当道,道德高尚、坚守正道的人是吃不开的。这种时刻,做什么事情都会是失去的多,得到的少。那么,要怎么办呢?

韬光养晦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它可以躲避敌人的加害,是一种保全自己的策略。只有懂得隐藏锋芒,韬光养晦,才能明哲保身,在恰当的时机一飞冲天。

而很多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如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贾生》中的感慨,“宣室求贤访遂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许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西汉文学家贾谊,年少时即有才名,被汉文帝赏识。每次朝堂议事,诸老生都不能回答上,只有贾谊侃侃而谈。于是汉文帝很高兴,越级提拔了他,一年之内连升几级。

在这种情况下,贾谊真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却没有想到,这种目无旁人的做法,遭到了当时的大臣灌婴、周勃等人的嫉恨。他们常常在文帝面前中伤贾谊。于是,文帝渐渐地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后来,贾谊被贬谪为长沙太傅,最后因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33岁时就死去了。其实贾谊的悲剧人生就在于他年轻不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不等到时机成熟就把自己的志向和本领暴露出来,从而招来他人的打击。

所以,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刻意或者是无心地炫耀才能,不仅会招致旁人的嫉恨,并且会被认为是一种轻浮。所谓的“才华须隐”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竞争的方式。

17.相机而动,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它要求利用对方惯性思维的弱点,捕捉对方的思想空隙,突破人们思维的常规、常法和常识,反常用兵,出奇制胜。其核心在“奇”字,关键是“创”字。“大鱼吃小鱼”,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然而科学家通过一项特别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研究人员将一个很大的鱼缸用一块玻璃隔成了两半,首先在鱼缸的一半放进了一条大鱼,连续几天没有给大鱼喂食,之后,在另一半鱼缸里放进了很多条小鱼,当大鱼看到了小鱼后,就径直地朝着小鱼游去,但它没有想到中间有一层玻璃隔着,所以被玻璃顶了回来。第二次,它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朝小鱼冲去,但结果还是一样,这次使得它鼻青眼肿,疼痛难忍,于是它放弃了眼前的美食,不再徒劳了。

第二天,科学家将鱼缸中间的玻璃抽掉了,小鱼们悠闲地游到了大鱼的面前,而此时的大鱼再也没有吃掉小鱼的欲望了,眼睁睁地看着小鱼在自己面前游来游去……

其实,很多人心灵中也有无形的“玻璃”,他们不敢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念,或者在挫折面前也采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态度。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就要不断地打碎心中的这块“玻璃”,超越无形的障碍。

在《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中,邓艾偷渡阴平,就是这一谋略的出色运用。魏景元三年,魏国兵分三路大举伐蜀。蜀军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由于蜀军扼守险要,魏镇西将军钟会屡次进攻不能奏效,加上粮道险远,军众乏粮,钟会打算撤退了。这时,魏征西将军邓艾利用钟会和姜维相持的机会,亲率精锐自阴平经荒无人烟之地,凿山开道,搭桥造阁,涉险奔袭。一路上山高谷深,极为艰险。

当邓艾率领军士来到摩天岭时,峭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士兵尽皆哭泣。艾问其故。忠告曰:“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废前劳,因此哭泣。”艾曰:“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曰:“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率先从高山上滚了下去,其他人有毡的依法炮制,无毡的用绳索拴住腰,抓住树枝藤条,沿着悬崖峭壁,一个跟着一个向前攀援,终于越过了摩天岭。当仅有两千的魏兵出现在蜀军面前时,蜀军惊惧奔逃,一片混乱。邓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江油、涪城和绵竹等城,直抵成都城下。当姜维大军还在剑阁浴血坚守时,成都的后主已经出降称臣了。

邓艾的破蜀成功就在于它出兵的奇,因为“奇”,所以对手想不到,因而不做防备,这才导致了最后的失败。因此,后人有诗称赞邓艾说:“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几。”

邓艾破蜀,不仅是军事奇谋,更是他人生履历上的一个里程碑。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固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战术不过奇正两种,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奇正相互转化,如同圆圈旋绕不绝,无始无终,谁能够摸得清它的底细呢?

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战术不过奇正两种,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

在生活的战场搏杀需要人付出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生是无情的,不会考虑你的过去,你的现在,你的未来。所以,在生存丛林中,在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常常需要火眼金睛,才能看清纷繁浮躁背后的玄机,才能因时而动,出奇制胜。

有人曾经归纳对付逆境的八大法则,其中有一条就是“相机而动、出奇制胜”。因为许多人都会受限于过去的经验窠臼,产生思考盲点。惟有灵活应变的处理原则,才能克服障碍,打破心中的玻璃。

18.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做人要懂得收敛,不要过于暴露锋芒,要善于潜藏,善于韬光养晦,只有聪明不露,才华不逞的人才能成就大业,潜藏不露才是人生的真正智慧。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够有力量担任艰巨的任务。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要显露出来,即使非常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再有能力也不要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无忧的处世法宝。

唐初的重臣李绩,本是李密的部下;而在当初起兵时,李密与李渊父子势力之间,是勾心斗角的两部,只是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他才随故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

此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

李绩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有前途,于是他安排了这样的行动:把他“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所据郡县地理人口图派人送到关中,当着李渊的面献给李密,说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我所据有的土地人口就应随主人归降,由主人献出去,否则自献就是自为己功,以邀富贵而属“利主之败”的不道德行为。李渊在一旁听了,十分的感慨,认为李绩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

李绩归唐后,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但是李密降唐后心怀怨望,不久竟又反唐,事未成而“伏诛”。按理说,一般的人到了这个时候,避嫌犹恐过晚,但李绩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惟其“公然”,才更添他的“高风亮节”,假设偷偷摸摸,则可能会有相反的效果——“服衰经,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散”。说起来,这纯粹是做给活人看的,李密已死,晓得什么。

表面看这似乎有碍于大唐天子的面子,是李绩的一种愚忠,实际李绩早已料到这一举动将收到以前献土地人口同样的神效。果然“朝野义之”,公推他是仁至义尽的君子。

从此李绩更得朝廷推重,恩及三世。李绩取的是一种“负负得正”的心理效应;迎合了人们一般不信任直接对己的甜言蜜语而相信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即侧面观察的结果,尤其是迎合了人们一般普遍地喜爱那种脱离于常人最易表现的忘恩负义、趋吉避凶、奸诈易变的人性弱点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大丈夫气概的认同心理,看似直中之直,实则大有深意,是“藏巧于拙”处世而成功的典型。第三章、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

第三章 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

19.深沉低调就是不骄傲自满

为人处世,绝不可以骄傲自满,想要成为完善之人,首先要觉得自己始终不完善,并要不断地努力。在人际交往中,要“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倔傲,则去之者多”。意思是说,谦虚待人,愿意和他亲近交往的人自然就多;如果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即使是原来与他亲近的人也会离他而去的。

谦虚是人品、学识修养高的表现,骄傲自满的人往往是浅薄无知的人。这种人总是喜欢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国有一个叫曹商的人,宋王派他出使秦国。到秦国后他得了几辆马车,回来后宋王很高兴,就又赏了他一百辆马车。这个人便洋洋自得,骄傲地对庄子说:“在陋巷过苦日子,我可没有这种本事;但游说大国的君主,让他悔悟,因而得到百辆马车,这是我的长处。”庄子见他如此骄狂,便说:“秦王有病召医,破痛溃痤者得车一乘,舔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你难道为秦王治痔了吗?为何得了这么多车?”

一个人即使是有能力,在某方面做出了一点成绩,但也不要太骄狂自满,要注意谦虚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权利维护人格的尊严,不受侮辱,不被歧视。因此,在和别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礼貌待人,不能以势力的态度,谄上而慢下。另外,还要有自知之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以自身的优点而骄傲自大。要有谦虚宽容的胸襟,自然能以谦和平等的态度待人,不致给人留下骄狂傲慢的不良印象。

一个人有地位,有才学而能谦虚待人,就能使别人信服。懂得谦虚就是懂得人生无止境,知识无止境。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只有谦虚谨慎、永不自满的人,才能追求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人生。

20.旁敲侧击胜过当头一棒

如果你在办事时,能够找到一位有门路、伶牙俐齿的人才,让他尽其所能,从中撮合,传递信息,论理说情,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孟尝君是齐国的名门贵族,几度出任相职,是当时齐国政界的实力派。但有一次他与齐闵王意见不和,一气之下辞去相职回到了私人领地——薛。

这时与薛接邻的南方大国楚国正待举兵攻薛。与楚相比,薛不过是弹丸之地,兵力粮草等均不能相比,楚兵一旦到来,薛地后果不堪设想。

燃眉之急,惟有求救于齐。但孟尝君刚刚与闵王闹了意见,没有面子去求,去了也怕闵王不答应。为此他伤透了脑筋,几乎一筹莫展。

绝路之中老天给他降下了一线希望,齐国大夫淳于髡来薛地拜访。他是奉齐闵王之命去楚国交涉国事,归途顺便来看望孟尝君这位名门望族的。孟尝君高兴地亲自到城外迎接,并以盛宴款待。

淳于髡善随机应变,常为诸侯效力,与王室也有密切的关系。威、宣、闵三代齐王都很器重他。齐闵王时代他成了王室的政治顾问,且与孟尝君本人也有私交。

孟尝君决心已下,开口直言相求:“我将遭楚国攻击,危在旦夕,请君助我。”

淳于髡也很干脆:“承蒙不弃,从命就是。”

后人猜测,淳于髡此行,可能是有目的而来,专为朋友解危的,只不过这话须孟尝君亲自当面求他就是了。朋友之交,有许多心照不宣的东西,古来如此。

却说淳于髡赶回齐国进宫晋见闵王。正面的话题当然是要相告出国履行公务的结果,他真正要办的事情也早已盘算在心。

闵王问道:“楚国的情况如何?”

闵王的话题正投淳于髡的所好,顺着这个话题,淳于髡要开始展开攻心术,履行对朋友的承诺了。“事情很糟。楚国太顽固,自恃强大,满脑子想以强凌弱;而薛呢,也不自量……”

话题意识性地流动,谈到薛,但不露痕迹。

闵王一听,马上就问:“薛又怎么样?”

淳于髡眼见闵王入了圈套,便捉住机会说:“薛对自己的力量缺乏分析,没有远虑,建筑了一座祭拜祖先的寺庙,规模宏大,却不问自己是否有保卫它的能力。目前楚王出兵攻击这一寺庙,真不知后果怎样!所以我说薛不自量,楚也太顽固。”

齐王表情大变:“喔,原来薛有那么大的寺庙?”随即下令派兵救薛。

守护先祖之寺庙,是国君最大义务之一。为了保护祖先寺庙就必须出兵救薛,薛的危机就是齐的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闵王就完全不再计较与孟尝君的个人恩怨了。

整个过程,淳于髡没有提到一句请闵王发兵救孟尝君,而是抓住闵王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最大的弱点,旁敲侧击,点到痛处,令闵王自己主动发兵救薛,实际上却救了孟尝君。淳于髡的旁敲侧击、纵横术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1.盛求全,衰求半

有人追求完美,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有人懂得知足,永远感叹上帝给他的太多。其实二者并不冲突,追求完美的人能在成功时精益求精,迈上新台阶;懂得知足的人能在失败时自我安慰,树立新目标。所以没有必要去划清“求全”、“求半”的三八线,而真正懂得“盛求全,衰求半”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何为“盛求全”?年轻即盛,成功即盛,拼搏之时也为盛。盛便意味着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此刻应该追求完美。求全非求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你心中的完美乐园。目标过于不切实际只是浪费时间,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求全。有了心中的完美乐园,你便会充满动力地前进,一路上披荆斩棘。偶尔也会有些绊脚石,但是你要知道,你有时间,有精力,为了心中的那片世界你一定要对自己高要求,劈开那块绊脚石,勇往直前。

一位征服了无数座险峰的登山者,曾多次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挑战,屡次的失败都未使他放弃,当人们询问他原因时,他只是淡然一笑:“Because it's there。”因为它在那儿,因为我追求完美。正是这种求全精神让他征服了无数座山峰,一步步迈向新胜利;正是这种求全精神让他为了超越自己攀上珠峰而孜孜不倦。求全能给人动力,求全能让人进取。如果没有求全精神,刘翔还会成为奥运赛场上的“亚洲飞人”吗?站在成功的山峰上时,要求全,精益求精会让你找到更大的胜利。

盛时求全,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如果衰时也求全,那就成了固执,得不偿失。智者的选择是衰求半,半即知足,知足而常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官场失意之时,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放弃了追逐名利的世界,一花一鸟,一草一虫便足以让他满足。当我们失意之时,与其和现实硬碰硬还不如降低要求,学会知足;当我们年老体衰之时,与其为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钱四处奔波,落个身心疲惫,还不如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有人说:“快乐的人不是得到的多,而是奢求的少。”想必鹤发童颜的老者最懂得给自己无价的幸福。

求半者不仅有“悠然见南山”的情趣,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求半者在失败面前懂得低下头,婉然一笑,心平气和地包容一切错误,然后用敏锐的心洞察整个世界,抓住时机重新奋起。苏轼一生多坎坷,在官场上起起伏伏,正是求半的心态让他乐观,正是求半的精神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奋起。

在得意时要求全,正如东方旭日喷薄,照亮整个天地;失意时要求半,如夕阳落山,在半含半露间洒下最后一抹余晖,等待的是明日的东升。

如果你是智者,你一定会懂得“盛求全,衰求半”的道理。

22.把握分寸,过犹不及

人生之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就是分寸二字。善把握、有自知、能稳重、持理性,就是待人处世的分寸了。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其寓意就是恪守分寸。分寸是一种力量。生活中对分寸操持得很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首先是一个征服并升华了自己的人,是一个悟性高与定力好的人,这并不容易。分寸是一种成熟。植物需要阳光和雨露,人生也少不了学习与历练。或许你年少无知时吃了不少亏,但有失必有得,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受挫一次,对生活的领悟就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就增添一分;不幸一次,对世间的人事就冷静一些;磨难一次,对成功的理解就辩证一点。人生,大凡借此渐入佳境。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跟孔子谈论师兄弟们的性格及优劣时,忽然向孔子提了个问题:“先生,子张与子夏两人哪一个更好些呢?”

孔子想了一会,说:“子张过头了,子夏没有达到标准。”

子贡接着说:“是不是子张要好些呢?”

孔子说:“过头了就像没有达到标准一样,都是没有掌握好分寸的表现。”这就是过犹不及的来源。

有一回,孔子带领弟子们在鲁桓公的庙堂里参观,看到一个特别容易倾斜翻倒的东西。孔子围着他转了好几圈,左看看,右看看,还用手摸摸、转动转动,却始终拿不准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于是,就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坐位右边的器物。”

孔子恍然大悟,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它什么也不装时就倾斜,装物适中就端端正正的,装满了就翻倒。君王把它当作自己最好的警戒物,所以总放在座位旁边。”

孔子忙回头对弟子说:“把水倒进去,试验一下。”

弟子们便去取水,慢慢地往里面倒。刚到一点水,他还是倾斜的;倒了适量的水,他就正立;装满水,松开手后,他就翻了,多余的水都洒出来。孔子慨叹说:“唉呀!我明白了,哪有装满了却不倒的东西呢!”

子路走上前去,说:“请问先生,有保持满而不倒的办法吗?”

孔子不慌不忙的说:“聪明要用愚钝来调节;功盖天下,要用退让来调节;威猛无比,要用怯懦来调节;富甲四海,要用谦恭来调节。这就是损抑过分,达到适中状态的方法。”

子路听得连连点头,接着又刨根究底地问:“古时候的帝王除了在座位旁边放置这种鼓器警示自己外,还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治自己的行为过火呢?”

孔子侃侃而谈道:“上天生了老百姓又定下他们的国君,让他治理老百姓,不让他们失去天性。有了国君又为他设置辅佐,让辅佐的人教导、保护他,不让他们做事过分。因此,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之官,大夫有副手,士人有朋友,平民、工、商,乃至干杂役的皂隶、放牛马的牧童,都有亲近的人相互辅佐。有功劳就奖赏,有错误就纠正,有患难就救援,有过失就更改。自天子以下,各有父兄子弟,来观察、补救他的得失。太史记载史册,乐师写作诗歌,乐工诵读箴谏,大夫规劝开导,士传话,平民责谤,商人在市场上议论,各种工匠呈献技艺。各种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劝谏,从而使国君不至于在老百姓头上任意妄为,放纵他的邪恶。”

子路仍然穷追不舍:“先生,您能不能举出个例子来?”

孔子说:“好啊,卫武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九十五岁时,还在令全国说:‘从卿以下的各级官吏,只要是拿着国家的俸禄、正在官位上的,就不要认为我昏庸老朽而丢开我不管,一定要不断地训诫、开导我。我乘车时,护卫在旁边的警卫人员应规劝我;我在朝堂上时,应让我看前代的典章制度;我伏案工作时,应设置座右铭来提醒我;我在寝宫休息时,左右侍从人员应告诫我;我处理政务时,应有人开导我;我闲居无事时,应让我听听百官的讽谏。’他时常用这些话来警策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走极端。”

众弟子听罢,一个个心悦诚服地面露喜悦之色。

从孔子的话中,我们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要调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标准,不过分,也不要达不到标准。

23.得意不忘形,给自己留有余地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

这首《半半歌》,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不一而足:有的人说它很中庸和避世,有的人说它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境界。不可否认的是,它很值得体味,很有意思,是一种养生的妙法。这种吃饭吃个半饱,饮酒饮到微醺的境界就是半半主义的境界。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留有余地,才会有事后回旋的空间。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画家画一幅画,他一定要把留白算在其中,才是好画;印书,天地格、左右空白,你不能印满,总要留一点余地;做衣服,同样颜色的布料留个一小块,以防衣服破旧以后,可以拿出来缝补;高贵的家庭,三餐煮饭,总要多煮个一、二碗,准备随时有不速之客来访。做人之道,就是话不可讲满,事不可做绝,钱不可赚尽。

真话固然重要,然而如果说过头了,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信任和赞赏的心理。话重复得过多,就容易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了对方的能力。于是听得不耐烦了,心里起了反感,开始“顶牛”,和你对着干,个性弱一些的也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消极抵抗。正所谓过犹不及,话说得过于绝对,也容易失误,更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破坏和谐的友谊。

说在明处,说得恰到好处,见好就收,就算可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要达到能够提醒对方的作用,就可使对方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并且,最为重要的,对方会感受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从而信心十足。再者,一般人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说话者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岂不更好。

对朋友的批评也不要过于明确、“求全责备”,而是要留半句。在不利于朋友接受真话的场合,你对他说了真话反而对他来说是故意给他丢丑。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旁敲侧击,或者说一半留一半。对方明白过来就行了,不必说得清清楚楚,让其他人听到。

当我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时,更要拿捏准确说话的“度”,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鬼谷子·反应篇》中详细阐述了“钓”人之语的详细方法:“以无形求有行,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就是说,只说一部分话,用含蓄而隐约的语意,而不把话说透,更容易引诱对方说出事实的真相,也就是钓出别人的话。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预留“修正”的空间。制定计划时,应该注意切合实际,不要过于理想化。

树与树之间,留有间隔的余地,才能长得更大。预留一些余地给他人,因为“山不转那水在转,低头不见抬头见”,别人犯了错误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手下留情,适可而止。即使人有千般不是,也不该斩尽杀绝;分人一杯羹,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别人,总会得到别人的回报。这就像建筑法中的建蔽率,只准你盖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六十,就是要你留些余地给阳光、空气、庭园,这样才能增加生活的品质。

现代人要时刻保持“半半主义”的弹性。点亮他人,给自己节能,让自己的生活保留一个开放性的结尾,给别人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以求得到更为新颖和丰富的结果。凡事留有余地,收放自如,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适度和完美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你希望周围的人喜欢你,你希望自己的观点被人采纳,你渴望听到真心的赞美,你希望别人重视你……那么让我们自己先来遵守这条诫令: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先怎么对待别人。

你遇到的每个人,都认为他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而一个绝对可以赢得他欢心的方法是:以不着痕迹的方法让他明白,他是个重要人物。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都有值得为他人所学习的长处,承认对方的重要性,并表达出由衷的赞美,就能够化解许多冲突与紧张。

如果你想每天得到快乐,绝不能责备你太太的治家本领,也不能拿她和你母亲做不利的比较,而应经常赞美她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要公开表示你很幸运地娶了一个既有内在美又有外在美的妻子。甚至当牛排像羊皮、面包像黑炭时,也不要抱怨,只说这些东西没有平常的那么好,她就会在厨房里拼命努力,以达到你所期望的程度。

当然,不要突然这么做,否则她会怀疑。

柯达公司的老总伊斯特曼发明了胶片以后,才能摄制电影。他的发明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并使他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人。尽管如此,他仍然像你我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

伊斯特曼曾在洛加斯达城捐造“伊斯特曼”音乐学校和“凯伯恩”剧院,用来纪念他的母亲。纽约某坐椅制造公司经理艾特森,想谋取该剧院坐椅的合同,于是他就和伊斯特曼约会见面。

一天,一位工程师告诉艾特森说,伊斯特曼的工作极忙,每次访问占用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五分钟。于是艾森特在去见伊斯特曼前特地进行了准备。

当他被引进总裁办公室时,他看见伊斯特曼正埋首于桌上堆积的文件之中。听见有人进来,他抬起头朝来者方向说道:“早安!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经介绍后,艾特森说道:“伊斯特曼先生,当我在外面等着见你的时候,我很羡慕你的办公室,假如我有这样的办公室,我一定很高兴地在这里面工作,你知道我是一个内在本份的商人,从来不曾见过这么漂亮的办公室!”

伊斯特曼答道:“你使我想起一件几乎忘记了的事。这房子很漂亮是不是?当初才盖好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它,但是现在,有许多事忙得我现在甚至几个星期坐在这里也无暇看它一眼。”

艾特森走过去用手摸摸壁板,说道:“这是英国橡木做的吧?和意大利橡木稍有不同。”

伊斯特曼答道:“是的,那是从英国运来的橡木。我的一个朋友懂得木料的好坏,他为我挑选的。”随后伊斯特曼领着艾特森参观了他自己当初帮助设计的房间配置、油漆颜色、雕刻工艺等等。

当他们在室内夸奖木工时,伊斯特曼走到窗前,非常亲切地表明要捐助洛加斯达大学及市立医院等机关一些钱,以尽心意。艾特森热诚地称许他这种慈善义举的古道热肠。

两个人接着谈了许多生活中的、工作中的、商业中的事,艾特森总是适时地表达着自己的赞叹。他们的谈话远不止五分钟。最后,艾特森不仅得到了那笔桌椅合同,还与伊斯特曼成了好朋友。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要在人际交往中投其所好了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是宽恕原则的表现之一。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也就是说,自己不愿意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5.最高明的成功者总能见好就收

中国人历来提倡“不贪为宝”的品德,故有“知足者常乐”之说。知足常乐,这是中国人做人的一种境界,这说明人获得满足和快乐并不那么困难,关键取决于人的精神状况。知足与快乐相关,因为知足后心境才能平和,待人才能慈祥,微笑才能自然。即使一日三餐清茶淡饭,也能够享受生命的天伦之乐。知足者知道什么都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会下棋的人都知道:退得妙也就是进得巧。一旦获得成功,就算还有更多的成功,也要见好就收。正常情况下,好运与厄运是交错而来的,这样还可以使人体味先苦后甜,不至于当运气来得太猛太快时,他很可能会摔倒并把什么东西都撞得七零八落。长期的紧张作战,任何人都会吃不消的,因此,一定要进退有节,有时候后退也许能够比前进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说,巧妙的后退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目标。

萧何、张良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前两人,在刘邦战胜项羽后,都先后或急流勇退,或处处小心谨慎才有善终。只有韩信,由于没有见好就收,成功后不懂得退步,最终成了兔死狗烹的又一例证。

虽然说历史上立下大功而遭致杀身之祸的人数不胜数,不过韩信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韩信作战确实棋高,很有一套,刘邦拜他为大将也的确很有眼光。但是,刘邦对他始终不太放心,总怕他恃功谋反。而韩信呢?他的军事造诣的确高,而且不知比刘邦要强多少,但混世应变能力却绝对无法与刘邦相比。他始终对刘邦存有幻想,总以为自己为刘邦出生入死,刘邦不会对他下手。在刘邦面前说话,不仅毫无顾忌,而且也没有分寸。

一天,两人在议论将领优劣时,刘邦问韩信说:“您不过能带领10万兵而已。”刘邦又问:“那你能领多少兵呢?”韩信自信地说:“多多益善。”刘邦一笑;“既然你领兵马多多益善,为何为我所控?”韩信老实地回答说:“陛下不善领兵,但是却善将将。”

可见,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之意。

韩信的好友蒯通才智过人,他觉察出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曾经劝说韩信及早有所准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谁知韩信听了却无动于衷,后来刘邦登基,封韩信为淮阴侯,而没有封王,令韩信甚为不快。接着刘邦出征平叛,韩信赌气不去,给人留下把柄。吕后在平叛之后以韩信谋反之名,派萧何将韩信骗入宫内,假招天子之令,杀了韩信。

当年,是萧何月下把韩信追回并推荐为大将的,而如今,又是萧何把韩信引诱入宫杀害的,这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邦回到长安后并未责备吕后擅自杀害韩信,可见,刘邦对此还是默许的。

人都是有贪性的。猴子为了拿板栗宁可让人抓到也不愿松手。由此可见,见好就收,好自为之,不因贪图一时之富贵而头脑发热,这是做人处世应当注意的,不要像韩信一样,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总之,做人要学会见好就收,学会为自己留条后路,必要时要看准形势做到急流勇退,即使是一败途地也总会有一个地方让你舔伤口。因此,只要人的思想能放收、能紧能松、能缩能伸,那么,什么情况都能理解,什么地方都能找到知足快乐的理由。“见好就收”,人在处于颠峰状态的时候,很难有如此冷静的心态面对。只要做到见好就收,就已经具备了收放自如的水平了。

26.功成名就更要保持平常心

功成名就,意味着已经发展到极点,再下去只会走向事物的反面。这种认识来源于道家:“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见《道德经》第九章)。老子在前面举了那么些例子无非是要证明一个问题: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久不衰,所以达到了顶点后一定要“退”。“天之道也”就是说,那是游戏规则,是不可抗拒的。

越王勾践十年伐吴成就了霸业。范蠡对文种说:越王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我已经决定离开,劝你也早日走人。文种不信,结果被害。而范蠡后来经商,成为一大富翁,泛舟五湖优游余生。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论功行赏,说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功劳最大,且其才能都在自己之上。张良不愿封万户侯,称要跟随赤松子去修仙,后来不知所终;萧何做相国,却遭到猜忌几乎被杀,好在有高人指点广置田产以自污才免祸;韩信先封楚王显赫一时,最后被吕后杀死,刘邦且喜且怜之。

五个人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智能都超乎一般人许多,而结局差别至大,原因只有一个,是否功成身退而已。

人们不能一味批评历史上的帝王建国后就大肆屠杀功臣,如果只是个别人这样做,可能确实是个人问题,但几乎历朝历代都如此,里面肯定有超乎个人意志的游戏规则在,那也就是老子提出功成身退的依据所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