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8:08:07

点击下载

作者:斯凯恩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试读:

前言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曾给全美大学生提出过5条建议:①学点经济学,知道经济规律,把握自己人生。②学点统计学,统计是现实中最经常用到的技能。③学点金融学,要有人生风险的概念。④学点心理学,认清人类理性的瑕疵,包括你自己的。⑤相信自己的直觉与激情,适当忽视你认为应该忽视的建议。

很多人一提到金融学,就觉得那是专业人士接触、用到的知识,和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其实,这是误解。在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金融学概念里,蕴藏着一系列非常深刻的道理,它可以贴切地解释我们遇到的各种金融学现象。当然,非经深入研究透彻了解,并不容易明白其中的奥妙。你知道吗?这正是我们喜欢金融学的理由。其实,这也正是金融学被大多数人所滥用及误解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被金融学的影子所萦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金融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金融学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金融学。用金融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金融学乐园里,人生时时皆金融,生活处处皆金融。

其实,金融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即;金融学也并不只有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金融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金融学是一门不可不知的学问。CPI上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报刊新闻总是大谈GDP?欧元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买游戏币为什么还要缴税……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知识,了解了这些,再看财经报道你就会理解得更透彻。

金融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问。“热钱”为什么大量涌入中国?为什么美元比人民币值钱?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加息后,怎样不让你的财富被负利率吞噬?米油面酒菜果通通涨价,如何让你的钱“生”钱……金融知识的储备和积累可以扩大你的视野,增加你的谈资。

金融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金融学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金融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融资、借贷都是一种金融活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说明了什么?怎样用期货做套期保值?怎样利用复利积累财富?黄金投资是不是对抗通胀的最佳选择……金融与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幸福都息息相关。

金融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懂得一些金融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那些存在我们身边的,关乎我们幸福和成功的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以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作出决策,减少人生的沉没成本,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总之,无论你是管理企业还是个人投资理财,都不得不掌握一些金融知识。只有掌握了金融知识,才会对金融政策产生敏感,进而及时把握政策导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个人及时调整投资理财结构,规避投资理财风险,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是一本通俗的金融学读物,内容从金融学名词、原理、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全书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懂点金融学,做一个能看懂经济现象、灵活运用金融学规律服务生活的现代人。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在生活中已经变得更加清醒,在工作中也更加懂得抉择与挑战,在消费中更加理性,在投资中更加明智。

书中难免错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上篇 最要读懂的热门金融知识

第1章 要想游泳,必须先知道水有多深

——每天学点金融市场知识

股票市场:涨涨跌跌的诱惑

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小胡准备在北京买房置业,远在长春的父母拿出几十年存下的30万元,希望能帮他付首付款。年初的时候,小胡听同事们大谈股票如何赚钱,尤其是一位买银行股的同事,竟然一个月赚进几万元,这让小胡大为心动。他开户后,用父母的钱以17.8元每股的价格买进1万多股某股票,希望大赚一笔后再脱身去买房。

谁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所持有的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每天盯着收盘价,小胡就在心里算着亏了多少;晚上躺在床上也在想着股票,深夜也难以入睡。当该股下跌到8.6元时,小胡的心理防线要崩溃了,接近10万元的亏损足够他赚上一两年了。最终,夜不能寐的小胡求助于心理医生。

股票市场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悲喜剧。红绿数字互换,股价涨涨跌跌,牵动着无数股民的心,那么股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按时价进行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市场,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部分。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

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股票流通市场的活动,可以使长期投资短期化,在股票和现金之间随时转换,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股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是反映经济动向的晴雨表,它能灵敏地反映出资金供求状况、市场供求、行业前景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是进行经济预测和分析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来说,股权的转移和股票行市的涨落是其经营状况的指示器,还能为企业及时提供大量信息,有助于它们的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

最早的股份公司、产生于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成立的海外贸易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募集股份资本而建立,具有明显的股份公司特征: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会,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按股分红,实行有限责任制……股份公司的成功经营和迅速发展,使更多的企业群起效仿,在荷兰和英同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国成立了约100家新股份公司。

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在这场变革中,股份制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扩展,股份制也传遍了资本主义世界。

其实,股票市场就是一个投机的金融市场。它投机买卖股票的手法与赌博市场、彩票市场是相同的,或者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赚钱的人卖掉股票,没有赚到钱的人买进股票成为新的投资者或股东,等待下一次冲浪。而下一次冲浪的到来,赚钱的人离场,没有赚钱的人又走进来,这样一波一波地循环下去。但是,没有永远上升的股票,当股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一定会下降。在高位买进的人持股不放,成为长线投机者,又在等待时机再次出售。当股价往下跌落时,也有不少人进场买股票,他们认为该股票已跌落到位,当他买下当天的股票后,第二天该股票还是往下掉,这个买进股票的人又成为长线投机者。如此一波一波往下掉,后进入者一波一波地被套住而又成为长线投机者。这些长线投机者又在等待股票上升到自己的入市价位。然而,没有永远下跌的股票,当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股票的价格一定会上升。当股票的价格上升到一定的价位,在低价位买进股票的人卖掉手中的股票,买进股票的人等待股票价格的进一步升值。

还有一点就是在进行股票交易时,某只股票之所以被买进,是因为购买该股票的投资者或投资机构认为在买进股票后价格会向上升;而卖出股票的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则认为在卖出这只股票后价格会向下降。前者在做“多头”,后者在做“空头”。在交易后的一段时间里,股票的价格上升到了一定的幅度,此时做“多头”的卖出股票赚了钱,做“空头”的赔了钱。当然,现在的中国股票市场并没有做空机制,多头和空头的输赢不会立刻反映出来,而是他卖出股票后才反映出来。这种单边操作,投机者出现风险的次数可减少一半。举个例子,假如每一个人的资本是一样的,100个人赢了钱就一定有100个人输了钱。如少部分做多头赚了大钱,一定有少部分做空头的输了大钱或者多数人输了小钱而平衡被少数人赢走的大钱,输赢人数比例发生很大变化,其结果是少数人赢钱,多数人赔钱。股票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投机博弈场所。

在股票市场上,按照持股操作的时间长短分为短线投资和长线投资。短线与长线本无优劣之分,只要适应就行,只要擅长就是。在有风险控制手段的前提下,短线的积少成多,在一轮行情中也能取得超额收益。在选对股票的前提下,长线更能取得非常稳健的高收益。

有人形象地说,短线交易者是艺术家,因为无论行情涨跌,他(她)时刻需要保持对行情的热情,并始终处于紧张和兴奋的状态。而长线交易者是工程师,他(她)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与修正,并且需要忍受期间市场的合理调整与异常时期的宽幅震荡,以及市场低迷时期的寂寞与孤独。因此,前者需要的是激情,后者需要的是理性。

股票市场用升升跌跌、赢赢输输这种特有的形式吸引了成千上万民众参与其中,从而达到为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正是股票价格的升升跌跌,创造了投机赚钱的机会,并成为投机者的天堂,才使得股票市场几百年来经久不衰,遍布全世界。对于投资者来说,当你准备进入股票市场时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投资更是在冒险。在这个市场上,可能血本无归,其风险程度不比赌博市场和彩票市场小。

债券市场:金融市场中的“短腿”

某知名纺织物流集团在经营淡季的时候有1亿元的资金要闲置3个月,集团老总希望存款比收益高,第一保证安全和流动性,3个月之后必须拿回来,不能投资股票,资金必须安全。因此有两种方案,传统的方式是买一个3个月的债券,可以买一个像2003年国家开发银行第17期金融债券,它的售价是99.34元每百元面值,所以最后你能拿到66万元,如果定存的收益也就只有42.8万元。

债券由于其稳定、安全、收益较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青睐,债券市场也日益引人关注。那么债券市场的功能和结构是怎样的呢?我国的债券市场目前发展水平如何呢?

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它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目前对它的了解并没有股票市场那么深入。一个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可以为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融资工具;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社会经济中一切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构成了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基础。

其实债券和债券市场早在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以前就存在。古代债券如国家债券、当票等在奴隶社会已经出现,并在封建社会得到发展。据考证,世界最早的债券发行于12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企业债券在封建社会末期也开始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即巴黎交易所成立于1304年。证券交易所兴起的早期阶段,主要业务是买卖政府债券,股票交易有限。

和股票市场一样,债券市场是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的,即债券发行市场和债券流通市场。债券一级市场是指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企业等资金需求者,为筹措资金而发行新债券,通过招投标或承销商,将债券出售给投资人所形成的市场,又称为发行市场;债券二级市场又称为流通市场,已发行完毕且符合上市条件的国债、公司债等均可以在交易所、银行问债券市场交易。

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是并驾齐驱的。比如,2001年,美国的股票市值占GDP的168%,债券相当于143%。而另一个数字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全球债券相当于GDP的95%。但是我国2001年年末债券总值仅相当于GDP的29%。美国发行了3.1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达3.4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债券是2.7万亿美元,公司债券总和大大超过了政府发行的债券,且当年发行的公司债券是同期股票金额的16倍,占主要地位的是公司债券。而在我国,2001年发行国债约4.884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总发行量却不足400亿元人民币。因此,不论是从资本市场上债市与股市的关系看,还是从企业的资本结构看,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由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柜台债券市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市场相互独立,但是又各有侧重点。在这三个市场中,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刚刚起步,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正不断走向成熟。

其中与我们普通投资者最密切相关的就是银行柜台债券市场,这个市场的参与主体为在商业银行开户的个人和企业投资者。目前,投资者通过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可以投资的债券品种有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其中凭证式国债不能流通转让,其实际投资主体为中老年个人投资者,而记账式国债银行柜台交易的推出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的个人、企业等投资人的国债投资需求。但是,由于目前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业务只是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部分地区网点试点,而且也只有记账式国债可以交易,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处于刚刚启动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推动。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的方式为现券交易。

交易所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场内交易的场所,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均有债券交易业务。目前,沪深交易所债券交易的参与主体为在交易所开立证券账户的非银行投资者,实际交易主体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城乡信用社。交易券种为在交易所上市的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交易类型有现券交易和质押式回购交易。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由于市场约束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无论是在规模、品种,还是在市场的发育程度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即使同我国迅速发展的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也显得较为低迷,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这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来说是不健康的,好在相关部门正在努力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我们希望尽快迎来债券市场的春天!

基金市场:储蓄安全转化为投资

“你买基金了吗?”一家发廊里,理发师这样询问顾客。他说,常常听到顾客谈论这个。其实在2005年,“基金”还是一个相对冷僻的词。此前,中国股市持续低迷,人们更愿意将钱存在银行里。但是,一轮前所未有的牛市在2006年轰然到来,基金市场的赚钱效应逐渐发酵。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攻破2000点大关,2007年1月22日,上证指数突破2900点,并创日成交额1000亿元的记录。伴随股市的红火,基金投资开始走进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基金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呢?它的结构层级又是怎样的呢?

基金,从资金关系来看,指专门用于某种特定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资金,包括养老保险基金、退休基金、救济基金、教育奖励基金等,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说的仅仅是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指按照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某些原则,运用现代信托关系的机制,以基金方式将各个投资者彼此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以实现预期投资目的的投资组织制度。

投资基金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财富的积累,进而推动了金融创新。1868年,英国政府出面组建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组织,公开向社会发售收益凭证,被认为是最早的基金。投资基金虽然起源于英国,但却盛行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一跃从资本输入国变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随着美国经济运行的大幅增长,日益复杂化的经济活动使得一些投资者越来越难以判断经济动向。为了有效促进国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美国开始引入投资信托基金制度。1926年,波士顿的马萨诸塞金融服务公司设立了“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成为美国第一个具有现代面貌的共同基金。在此后的几年中,基金在美国经历了第一个辉煌时期。到19世纪20年代末期,所有的封闭式基金总资产已达28亿美元,开放型基金的总资产只有1.4亿美元,但后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资产总值上的增长率都高于封闭型基金。20年代每年的资产总值都有20%以上的增长,1927年的成长率更超过100%。

基金这个名词,在中国市场上刚刚出现8年多的时间,到目前为止普及率依然不高,中国的基民大约有1.000多万,但是真正认识基金、懂得基金的人还是少数。不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开始青睐基金,就是因为投资基金的本质是汇小钱成大钱,为小额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通向各种投资市场的通道。普通投资者一般资金规模有限,不能对众多的投资工具进行有效的组合,而投资基金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在基金市场上,有三个基本的市场主体,即基金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投资基金设立后,一般通过设立信托的方式进行投资运作,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运用基金财产,委托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资产。基金投资人是委托人和受益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是受托人。

有主体当然也就有客体,基金市场中的客体就是各类基金。

按投资对象划分,投资基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股票基金:指以股票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由于市场中各类股票的性质不同,股票基金又可以细分为积极成长型、成长型和成长收益型等。

债券基金:指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债券基金的收益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

混合基金:指同时以股票和债券作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由于混合基金的目标在于兼顾本金增长和固定配息,因此其风险和收益介于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

货币市场基金:指以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公司债券等货币市场短期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

外汇基金:指以各国货币(外汇)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由于汇率波动较为剧烈,外汇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大。

期货基金:指以各类期货品种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期货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也相对较大。

此外,根据投资对象不同,投资基金还可以分为期权基金、指数基金和权证基金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不过,这里我们需要再介绍一下近年较为流行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指那些利用不同市场进行套利交易的投资基金。从形式上看,对冲基金是一组投资工具,交易几乎遍及所有市场种类,包括外汇、股票、债券、期货以及各种衍生品等。第一支对冲基金是1949年推出的。

如果按组织形态划分,投资基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公司型基金:指具有共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组成以盈利为目的的股份制投资公司,并将资产投资于特定对象的投资基金。

契约型基金:也称信托型投资基金,指基金发起人依据其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订立的基金契约,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投资基金。

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的主要区别。前者组建依据是公司法,后者组建依据是信托法;前者具有法人资格;后者没有法人资格;前者发行的是股票,后者发行的是受益凭证;前者直到公司破产方可终止基金运营,后者等到契约期满即可终止基金运营。

如果按交易方式划分,投资基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开放式基金:指基金设立后,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基金规模不固定的投资基金。

封闭式基金: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如果按融资渠道划分,投资基金可以分为:

公募基金:指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或股票)的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的投资基金。

一般来说,公募基金投资者范围大,融资能力强,可申请在交易所上市(如封闭式基金),信息披露公开透明。而私募基金投资者明确,发行手续简便,信息披露程度低。

如果按风险和收益划分,投资基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成长型基金:指以资本长期增值作为投资目标的投资基金。这类基金的投资对象通常为风险和收益较高的金融工具,而且很少分红,经常将投资盈利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资本增长。

收入型基金:指以追求基金当期收入为投资目标的投资基金。这类基金的投资对象通常为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低的金融工具,一般把投资盈利分配给投资者。平衡型基金:指既追求长期资本增值,又追求当期收入的投资基金。这类基金通常在投资组合中有比较稳定的组合比例,其风险和收益介于成长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之间。

1912年12月一个星期四的上午,律师昂特迈耶在美国国会大厦问当时最具实力的银行家J.P.摩根:“商业信贷是否主要以货币或财产抵押作为基础呢?”摩根回答:“不,先生,品性是最重要的。”基金风险低、操作灵活、品种繁多、收益可观,如此品性必然会促成其健康成长,我们期待中国的基金市场有个更辉煌的未来!

期货市场:在盛宴与豪赌之间徘徊

在15世纪,日本经过100多年的各家族内战,德川家族在1605年统一日本后,德川强迫各地的首领和地主全家迁居东京。当各家族的首领和各地的地主返回自己的领地时,家族的人必须留在东京作为人质,如果这些返回各领地的首领不回来或者造反,他们的家人就会被处死。

各首领和地主的经济来源是佃农和农夫以稻米所缴纳的租金,由于稻米无法由各地一直运送到东京,他们在大阪建立仓库来存放稻米。

由于所有的家族首领和他们的家人都住在东京周围过着奢华的生活,为了维持这种生活方式,首领和他们的家人销售存放在大阪的稻米,甚至销售未来的收成,形成稻米的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中,仓库会发行“米票”,这些米票称为“空米票”(“空米票”是指这些稻米实际上不存在)。然后,“空米票”逐渐形成市场,这便是全世界最早的期货市场之一。

那么期货市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期货市场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期货市场就是指进行期货交易的场所,是多种期货交易关系的总和。它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度组织化和高度规范化的市场形式。可以说,期货市场既是现货市场的延伸,又是市场的又一个高级发展阶段。从组织结构上看,广义上的期货市场包括期货交易所、结算所或结算公司、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员;狭义上的期货市场仅指期货交易所。

我们已经知道,期货诞生于日本,直到19世纪,仍是日本独有,后来渐渐被全世界效仿。1848年3月13日,第一个近代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还不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还只是一个集中进行现货交易和现货中远期合约转让的场所。

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第一次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标准期货合约。合约标准化包括合约中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以及付款条件等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反映了最普遍的商业惯例,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转让期货合约,同时,使生产经营者能够通过对冲平仓来解除自己的履约责任,也使市场制造者能够方便地参与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货交易的市场流动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合约标准化的同时,还规定了按合约总价值的10%缴纳交易保证金。

但是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结算又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起初采用的结算方法是环形结算法,但这种结算方法既繁琐又困难。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

相比股票基金,普通投资者对期货市场并不熟悉,很多人甚至并不清楚期货是什么。期货与现货相对。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1星期之后,1个月之后,3个月之后,甚至1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者协议叫做期货合约。我们做个比喻:一个果农家里有100棵桃树,预计能产300箱桃子。一个大买家计划成熟时节要购买,口头商量好了,也可以用一些书面的东西商定好。但是我们都知道,到交货的时候会有各种风险,可能收成不好,可能有虫害,可能今年桃子产量太高价格降了等,会出现各种违约风险。而期货就是一个合约,把各种事项内容都标准化了,还有保证金比例,控制了风险,我们只需要买卖这个合约。如果一直持有这个合约,那么时间一到,就得进行货币物品的交换,就是交割,但是一般我们在合约到期之前平仓,赚取了那个差价……简单来说期货就是这样。

好了,我们回头再说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基本上是由四个部分组成:期货交易所;期货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期货交易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

期货交易所就是为期货交易提供场所、设施、服务和交易规则的非营利机构,收入来自会费。交易所一般采用会员制。交易所的入会条件是很严格的,各交易所都有具体规定。首先要向交易所提出入会申请,由交易所调查申请者的财务资信状况,通过考核,符合条件的经理事会批准方可入会。交易所的会员席位一般可以转让。交易所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下设董事会或理事会,一般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聘任交易所总裁,负责交易所的日常行政和管理工作。

有交易就要有结算。期货结算所的组成形式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结算所隶属于交易所,交易所的会员也是结算会员;第二种是结算所隶属于交易所,但交易所的会员只有一部分财力雄厚者才成为结算会员;第三种是结算所独立于交易所之外,成为完全独立的结算所。期货结算所的责任很重大,它负责期货合约买卖的结算,承担期货交易的担保,监督实物交割,还要公布市场信息等。

再接下来就是期货经纪公司,很多人也把它叫做经纪所。它的主要职能是代理客户进行期货交易,并提供有关期货交易服务,并在代理客户期货交易时,收取一定的佣金。

最后就是期货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如果没有投机者参与,其回避风险和发现价格两大功能就不能实现。投机者参加交易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根据参与期货交易的目的划分,期货交易者基本上分为两种人:即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前一种从事期货交易的目的是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交易,以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确保生产和经营的正常利润。做这种套期保值的人一般是生产经营者、贸易者、实用户等。而投机者参加期货交易的目的与套期保值者相反,他们是愿意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其目的是希望以少量的资金来博取较多的利润。期货交易所的投机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其做法远比套期保值复杂得多。

在期货市场中,风险控制永远是一个中心话题,对交易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如此。因此,投资者应该不断打磨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期货市场是一个消息满天飞的地方,要逐步培养分析能力,充分掌握有价值的信息。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市场风险是不可预知的,但又是可以通过分析,加以防范的。在这方面,投资者要做的工作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在入市投资时,首先要从自己熟悉的品种做起,做好基础工作,从基本面分析做起,辅之以技术分析,千万不能逆势而为,初期一定要设好“止损点”,以免损失不断扩大,难以全身而退。

外汇市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

A国有一个人要去B国旅游学习,当时A国与B国的汇率是1:9,离开A国时,他带了10万元钱。到了B国,他先用10万元兑换到B国当地货币90万元。这个人在B国一共住了2年多,花了当地货币25万元。当他准备启程离开时,当地货币升值,兑A国汇率为1:5,于是这位旅行者就用剩下的65万B国货币换到了13万A国货币。也就是说他白白地在B国玩了2年,还净赚3万元A国货币。

这个小故事说出了外汇市场的本质,利用汇率的多变性赚取差价。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汇市,那么外汇市场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它为什么会成为投资热点呢?

前些年,普通投资者对外汇市场的了解仅是一个外币的概念,然而历经几个时期的演进,它已较能为普通投资者所了解,人们已经能将外汇交易作为理财工具。

事实上,不论是否了解外汇市场,我们都已身为其中的一分子,因为口袋中的钱已使你成为货币的投资人。比如你居住于中国,各项贷款、股票、债券及其他投资都是以人民币为单位,换言之,除非你是少数拥有外币账户或是买入了外币、股票的多种货币投资人,否则就是人民币的投资者。

而如果你居住在美国,基本上你已选择了不持有其他国家的货币,因为你所买入的股票、债券及其他投资或是银行账户中的存款皆以美元为单位。由于美元的升值或贬值,都可能影响你的资产价值,进而影响到总体财务状况。所以,已有许多精明的投资人利用了外汇汇率的多变进行外汇交易而从中获利。

这里要特别说的一点是,外汇市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它并没有像股票和期货那样有具体的交易场地。而是通过银行、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网络进行交易。直接的银行间市场是以具有外汇清算交易资格的交易商为主,他们的交易构成总体外汇交易中的大额交易,这些交易创造了外汇市场的交易巨额。也正是由于没有具体的交易所,因此外汇市场能够24小时运作。目前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包括欧洲的伦敦、法兰克福、巴黎、苏黎世外汇市场,北美的纽约,亚洲的东京、中国香港、新加坡外汇市场,澳洲的悉尼、惠灵顿市场,这些市场时间上相互延续,共同构成了全球不间断的外汇市场,其中以伦敦外汇市场的交易量为最大,因此欧洲市场也是流动性较强的一个市场。到了今天,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单日交易额高达1.5兆亿美元。

外汇市场的交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银行与顾客之间,银行同业之间和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易。

一般来说,外汇银行报价有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两种。即期汇率报价又有三种方式:直接标价法报价、间接标价法报价和美元报价;远期汇率报价有两种方式:直接报价和点数报价。在不同的汇率标价方式下,远期汇率的计算方法不同。

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再介绍一下外汇市场交易方式: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掉期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

而按外汇所受管制程度进行分类,外汇市场可以分为自由外汇市场、外汇黑市和官方市场。

自由外汇市场:是指政府、机构和个人可以买卖任何币种、任何数量外汇的市场。自由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买卖的外汇不受管制;第二,交易过程公开。例如: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的外汇市场皆属于自由外汇市场。

外汇黑市:是指非法进行外汇买卖的市场。外汇黑市首先是在政府限制或法律禁止外汇交易的条件下产生的;其次交易过程具有非公开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执行外汇管制政策,不允许自由外汇市场存在,所以这些国家的外汇黑市比较普遍。

官方市场:也就是指按照政府的外汇管制法令来买卖外汇的市场。这种外汇市场对参与主体、汇价和交易过程都有具体的规定。在发展中国家,官方市场较为普遍。

而且与集合竞价的股票市场不同,外汇市场更像一个农贸市场,所有的买家和卖家完全是开放的,体现了绝对的自由,买家可以自由地询价,卖家可以自由地报价,双方完全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成交价格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一点和股票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外汇市场没有集合竞价和电脑集中撮合的规矩。

知道了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这个不同,投资者就不会惊异于各银行间报价的差异了,这完全是市场行为。

为什么这几年,汇市会成为投资的热点呢?

首先要感谢互联网的繁荣发达。借助互联网,投资者得到了进入外汇市场的捷径。交易点差降低到3~5个点;原来只有金融机构才能付得起成本的道琼斯新闻、路透社行情、专业图表工具等,现在只要开户就可以免费使用;原来必须到银行才能完成的交易行为,现在坐在家里,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

正是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进入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热点,大量的资金、大批职业或业余的股票、期货投资者进入外汇市场淘金,推动外汇市场成为个人投资者的新宠。

其次,方便的清算过程降低了投资者成本。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原来繁琐的后台清算过程现在通过在线经纪商的交易平台,就可以在瞬间完成,对投资者而言,原来庞大的清算队伍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样,通过互联网参与外汇市场,投资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从而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交易的决策和操作上。

保险市场:给未来拉上一根“安全绳”

小镇上有两个人,一个非常富有,经营着一家大工厂。另一个却过着平凡的生活。

一场意外夺去了两人的生命。富人的工厂立即陷入混乱,很快破产了,他的家人不得不从原来的大房子里搬了出来,生活日渐困苦。另一个,他的家人虽然悲痛,但因为他生前投了保,他的家人获得了保险公司的理赔,他们仍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能在最关键时候为你提供帮助的,才是真正的财富,正是由于保险具有强大的保障功能,才使得保险市场日益壮大。那么,保险市场的构成形式是怎样的呢?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情况如何呢?

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它既可以指固定的交易场所,如保险交易所,也可以是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保险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保险人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险保障,即各类保险商品。

这样说起来,保险市场的概念有点复杂,分主客体来说的话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一些。(1)保险市场的主体。保险市场的主体是指保险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包括保险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以及充当供需双方媒介的中介方。保险市场就是由这些参与者缔结的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保险市场供给方。保险市场的供给方是指在保险市场上,提供各类保险商品,承担、分散和转移他人风险的各类保险人。如国有保险人、私营保险人、合营保险人、合作保险人、个人保险人。通常他们必须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查认可并获准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法人组织。

保险市场的需求方。保险市场的需求方是指保险市场上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保险商品的购买者,即各类投保人。根据保险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特征,可以把保险市场的需求方划分为个人投保人、团体投保人、农村投保人、城市投保人等。根据保险需求的层次还可以把保险市场的需求方划分为当前的投保人与未来的投保人等。

保险市场的中介方。保险市场的中介方既包括活动于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充当保险供需双方的媒介,把保险人和投保人联系起来并建立保险合同关系的人,也包括独立于保险人与投保人之外,以第三者身份处理保险合同当事人委托办理的有关保险业务的公证、鉴定、理算、精算等事项的人。具体有保险代理人(或公司)、保险经纪人(或公司)、保险公估人(行)、保险律师、保险理算师、保险精算师、保险验船师等。(2)保险市场的客体。保险市场的客体是指保险市场上供求双方具体交易的对象,这个交易对象就是各类保险商品。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①保险商品是一种无形商品;②保险商品是一种“非渴求商品”;③保险商品的消费是一种隐形消费。

我们知道,保险商品形式是保险合同,保险合同实际上是保险商品的载体,其内容是保险事故发生时提供经济保障的承诺。保险费率是保险商品的价格,它是被保险人为取得保险保障而由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的费用。

下面我们要说的是保险市场的类型。(1)按保险业务承保的程序不同可分为原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

原保险市场:亦称直接业务市场,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而直接建立保险关系的市场。

再保险市场:亦称分保市场,是原保险人将已经承保的直接业务通过再保险合同转分给再保险人的方式形成保险关系的市场。(2)按照保险业务性质不同可分为人身保险市场和财产保险市场

人身保险市场:是专门为社会公民提供各种人身保险商品的市场。

财产保险市场:是从事各种财产保险商品交易的市场。(3)按保险业务活动的空间不同可分为国内业务市场和国际保险市场

国内业务市场:是专门为本国境内提供各种保险商品的市场,按经营区域范围又可分为全国性保险市场和区域性保险市场。

国际保险市场:是国内保险人经营国外保险业务的保险市场。(4)按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不同可分为垄断型保险市场、自由竞争型保险市场、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

自由竞争型保险市场:是保险市场上存在数量众多的保险人、保险商品交易完全自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保险市场。

垄断型保险市场:是由一家或几家保险人独占市场份额的保险市场,包括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

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是大小保险公司在自由竞争中并存,少数大公司在保险市场中分别具有某种业务的局部垄断地位的保险市场。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保险市场有个整体性的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特别介绍一下再保险市场。

纵观当今任何发达的保险市场,其背后都有着完善而强有力的再保险市场,现代再保险市场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风险分散与转移的方式。比如著名的再保险公司有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等。在再保险市场上,全世界的保险人可以充分安排再保险业务,保障业务的稳定性。特别是国内和国际间的重大的贸易活动,如航空航天项目、核电站工程等都有巨大风险责任,更加需要保险。尽管再保险市场是从保险市场发展而来的,但不是简单的延伸,而是国际保险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权市场:期待中的期市创新

我们假设标的物是铜期货。甲公司向乙公司买铜。可是,甲公司的资金有限,需要去银行贷款。甲公司估计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拿到贷款,担心在这段时间内,铜价格会涨。所以,甲公司与乙公司商定,甲公司付.1.000元/吨给乙公司,乙公司同意甲公司有权在3个月之内任何时间,以商定的35.000元/吨的价格购买铜。

第一种情况:在3个月后,铜价格涨到45.000元/吨。甲公司就按约定以.35.000元/吨的价钱买下,再以45.000元/吨的价钱在市场卖出。扣除本金35.000元/吨和权力金1.000元/吨,甲公司从中赚了9.000元/吨。

第二种情况:在3个月后,铜价格跌到22.000元/吨。甲公司就可以放弃铜的认购权力,而转向市场直接以22.000/吨的价格买入铜。甲公司损失的金额仅限于已经付给乙公司的1000元/吨的权力金。

这就是期权,这就是期权市场的优势,它给从业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活的避险工具。那么,期权市场是怎样衍变发展的呢?中国有期权市场吗?

期权市场是进行期权合约交易的市场。期权交易指对特定时间内以约定价格购买特定商品的权利进行的交易,最常见的期权交易有外汇、指数、商品期权合约。

在具体地介绍期权市场之前,我们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期权。期权其实就是选择的权利,买方付了权利金取得了在未来某一个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卖出某种资产权利,买方拥有的是权利并非义务,卖方正好相反。相信从前面的小故事中大家也可以明白这一点。

期权市场是由于风险管理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产生的。期权交易场所不需要特定场所,可以在期货交易所内交易,也可以在专门的期权交易所内交易,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交易与股权有关的期权交易。期权市场发展史分几个阶段,开始于18世纪的美国和欧洲市场,开始并不具有普遍性,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成立,开始统一化和标准化期权和约买卖,标志着期权场内交易的开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期权市场主要限于股票交易,全球期权交易总量迅速增长,2009年全球70家交易所期权交易总量是177亿张,期货交易量达到81.9亿张。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是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欧洲最大期权交易所是欧洲期货与期权交易所,它的前身为德意志期货交易所与瑞士期权与金融期货交易所;亚洲方面,韩国的期权市场发展迅速,并且其交易规模巨大,目前是全球期权发展最好的国家,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有期权交易。

事实上,期货市场要形成一定规模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因为期货的产品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品种也比较少;而期权市场的构成因素就复杂得多,因为期权价和期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组合,包括各种投资交易策略的组合。比如说,在欧洲美元期权交易中大约有8万种的交易组合。正因为如此,做市商的风险实际上是非常大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期权交易发展很慢,才发展到电子交易,复杂性就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美国的期权交易大部分还是喊叫式交易。而欧洲的期货交易所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允许经纪商和客户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形式进行交易,同时他们把大宗交易的限制放得很低,也就是基本上可以进行场外交易。

期权市场的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当相关标的期权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一些下单活动往往变得十分活跃,比如说频繁地取消订单、更改订单和重新下单。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中,难免会出现投资者在交易时因为无意识地犯一些愚蠢的小错误却继而酿成了大损失的情况。对此,也有独特的措施可以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1)限制了下一交易日的权利金价格的波动范围,即:期权权利金的波动幅度不能超过该期权的理论价格加/减KOSPI200指数当日收盘的15%。(2)对每单最大交易量做了限制,现行规定是投资者在期货交易中每单交易量不能超过1.000张期货合约,在期权交易中每单不能超过5.000张期权.合约。(3)对于期权权利金的变动情况进行限制。比如当市场价格波幅超过5%时,系统就暂停交易1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4)为防止有人对市场进行恶意操纵,要随时监视会员的持仓情况。会员的期货净持仓不能超过5.000手,但其中不包括套利和经查属实的对冲.仓位。(5)在履约结算方面,规定在开始第一笔交易之前,交易者必须首先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之后,在每次下单之前,计算机系统将自动对其保证金进行计算并检查该会员账户是否持有足够的保证金数额。采用的是将期货和期权持仓合并计算的保证金系统。初始保证金为15%,维持保证金为10%。这些风险防范措施可以保证期货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6)国外的期权市场还设有一些违约风险保障措施。比如一个叫做“联合补偿基金”的机构专门负责为资金紧张的会员提供财务帮助。会员根据其交易量的多少向该基金缴纳一定资金。目前该基金总额已达8.000万美元。因此,当会员的资金账户出现危机时,可以从以下途径取得帮助:缴纳给交易所的保证金,存在联合补偿基金中的资金,其他会员存在联合补偿基金中的资金,在交易所缴纳的会员费。

投资者们更关心的是中国期权市场的发展状况,国际期货市场现在热闹非常,今天油价高涨,明天铜价大跌,而这一切似乎也多多少少跟中国有些关系。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外的重视,国外的越来越多的金融领域希望对中国的经济有所反映。现在,我国已具备推出商品期权交易的条件,业界和投资者也迫切希望商品期权上市。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已经日渐成熟,相信一旦引入期权,广阔而又活跃的中国市场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第2章 这年头没有人讲中文了,都讲CPI

——每天学点金融学名词

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GDP

小镇上,一个荒淫的富人死了,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都没有如此悲哀。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与前一个富人相反,他节俭禁欲,只吃干面包和萝卜。他一生对宗教都很虔诚,整天在豪华的研究室内学习法典。当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外,没有人为他哀悼,葬礼冷冷清清。

一个陌生人对此迷惑不解,就问道:“请向我解释一下这个镇上的人为什么尊敬一个荒淫的人,而忽略一个圣人。”

镇上的居民回答说:“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他是个色鬼和酒鬼,却是镇上最大的施舍者。他荒淫奢侈,整天挥霍自己的金钱,但是镇上的每一个人都从他那儿获益。他向一个人买酒,向另一个人买鸡,向第三个人买奶酪,小镇的GDP因为他不断增长。可死去的另一个富人又做了什么呢?他成天吃干面包和萝卜,没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文钱。当然没有人会想念他的。”请思考,GDP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创造的新的物质财富。GDP被誉为“经济的世界语”,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最直观的晴雨表。

在我们已经知道的所有的经济指标中,GDP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说过:“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账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而保罗·萨缪尔森更是总结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他看来,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GDP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没有像GDP一样的灯塔般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最近20多年,我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关注GDP,追逐GDP。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如翻两番,达小康等)都与GDP挂上了钩,国家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相应采取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都和对GDP的判断有关。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指标,GDP名副其实。

那么,GDP究竟该如何统计呢?

经济学家确定GDP最普遍的方法是,核算给定年度一国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那么实际中的GDP如何统计呢?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家具的例子开始:

某林场每年采伐大量树木,并将木材以1.000元每米的价格卖给家具公司;接下来,家具公司将木材截取,打磨抛光后制成家具,然后以2.500元的价格卖给家具零售商。最后,家具零售商再赚500元,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那么我们来算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共创造了多少GDP呢?

你可能会将每一项交易的价格累积起来:1.000+2.500+3.000=6.500元。但是,这样的结果夸大了实际的产出,因为它将木材的价值计算了三次,而将木工工作的价值计算了两次。

避免重复计算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只关注每个生产阶段的附加值:

由于林场将自己砍伐的木材以1.000元的价格售出,并未购入任何原材料,所以它为整个经济增加了1.000元的价值。

既然家具公司支付了1.000元的原材料投入,并最终产出了2.500元的家具,因此家具公司增加了1.500元的价值。

最后销售公司花费了2.500元购买家具,又以3.000元出售从而增加了500元的价值,因此最终价值500元的产出被创造出来。

因此,根据每个部分新增价值就是:3.000[1.000+(2.500-1.000)+.(3.000-2.500)]元。

但是这个计算还是太繁琐,如果这个流通过程更复杂该怎么算呢?于是聪明的经济学家想到了一个更为简便的办法,只关注最终的销售额。既然消费者为最终产品的桌椅而支付了3.000元,那么价值3.000元的总产出被创造出来。这种方法被称作支出法。今天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了很多统计GDP的方法,但是上面这种支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GDP是算不“精确”的。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和总量,而现实中国民经济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总是有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企业,由于产生时间短,统计不规范,很难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如当前的技术咨询业、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经济活动很难准确纳入GDP核算中,所以任何一个时点上的GDP只能是相对准确数据。由于新兴行业、企业的不断规范,核算条件的不断完善,GDP历史数据会经常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这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特殊现象。

GDP也不是万能的,GDP不衡量社会成本(即本来应该由企业承担却让外部承担的成本),不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人们采伐森林、把污染排放到空气和水中,这些活动实际上减少了社会总资源和净财富,但在现实核算中却可以增加GDP。

有些GDP实际上是无用的。这个意思很简单,搞建设的和搞破坏的在计算GDP时不会正负抵消,反而会负负得正。听起来像是奇谈怪论,但事实就是如此。比如某地投资1亿元建了一座商业大厦,此项建设产生GDP3.000万元,但不久后由于道路工程需要,这座商业大厦必须炸毁异地重建。于是GDP随之而来:爆破费用200万元,爆破前必要的拆卸费用200万元,再花1亿元重建商业大厦又产生GDP3.000万元……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产生的GDP是无用的——国家财富毫无增长。

GDP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比如两辆车在路上行驶,如果一切正常,是不会产生GDP的。但如果发生车祸,好,GDP随之而来:伤者的医疗费用、亡者的丧葬费用,汽车的维修费用,保险公司的赔付等。但这样产生的GDP对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贡献了吗?我们只看到单位或个人蒙受的巨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损失。

总之,GDP是很重要的,但盲目崇拜GDP是不对的。错不在GDP本身,而是人们对GDP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为求GDP的增长不择手段,必将陷入“增长的异化”——没有发展的增长,虚假无效的增长,短期行为的增长,不能持续的增长,结构失衡的增长,配置失灵的增长,危害社会的增长。

GNP体现国家的经济水平

某地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二人各有各的事业:妻子在家里经营养牛场,1年的产值是10.000元,丈夫在外地做建材生意,1年的产值是20.000元。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商铺出租给一个公司做中介公司,该公司1年的产值是100.000元。我们知道,GDP和GNP的关系是:GDP=GNP+(外资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家庭的“家民生产总值”(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30.000元;这个家庭的“家内生产总值”(GDP)就是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即GDP=30.000+100.000-20.000=110.000元。

请思考一下,GNP与GDP有何区别、联系?究竟哪一个能更真实地反映国民生活水平呢?

相比GDP,大家对GNP都感到很陌生,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知GNP为何物,但事实上GDP(国内生产总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之前我国一直使用的就是GNP(国民生产总值)。

前面已经说过GDP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般是1年内)一国国境之内所有最终产品价值和所有劳务价值的总和。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不管是国内企业的价值还是国外企业的价值,只要在该国国境内发生就都应该统计在内。由于GDP的这一定义,很多人都相信它具有统计学上的偏颇性,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日甚的今天,这种天然的偏颇性就显得更加严重。因此,很多国家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富裕程度,都采用了“国民总收入”,即GNP指标。GNP国际上称“国民总收入”,在中国叫做“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

从根本上而言,GDP、GNP两者并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对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出水平的衡量。但从GDP和GNP的含义仍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是根据属地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后者则是根据属人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这一点从我们前面的小故事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在一般情况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入大于流出的发展阶段时,它的GDP会大于GNP;反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阶段时,GDP则会小于GNP。就当前世界的主要资本流动方向来看,欧美日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出国,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入国。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用GD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会大于用GN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的GNP。如果这两个值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也就约等于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于它的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小于它的GNP。

那么,GDP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一部分人认为是GNP。因为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而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

但现在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GNP反映的是一国常住者留在本国的总收入,它与国籍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中国人的总收入。GNP强调常住者,这个常住者与国籍无关。如果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只要它赚取的利润没有汇回去,也没有进行再投资,这部分收入仍计入我国的GNP,只有当它把利润汇回国,或者在本国进行再投资,这部分利润才从本国的GDP上扣减,形成GNP。同样的,我们也要把本国在国外投资获取的利润且汇回本国的部分加在本国的GDP上,形成GNP。这样一来,GNP虽然是一个收入概念,但并不是只反映了国人的总收入,而是常住者的总收入。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一下GNP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一,生产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支出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第三,收入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产总值。

不谈冰冷数据只说市民账本上的CPI

内陆某个城市里有A、B、C三个人,A在较好地段有3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就可以舒适地生活;B有一套房,上班赚工资;C没有房,在菜场卖菜维持生活。

忽然有一天要收房产税了,C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B说:“没关系,我只有一套,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一套。”A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

房租上涨了,C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发现大家房租都涨了,只好忍。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嗯,就这么干。B和A去买菜,发现菜价涨了,很郁闷,想换个菜场,发现菜价都涨了,只好少吃点了。

一句话,对收入稳定的民众来说,CPI升高了,你的生活水平就这样下降了。

近年来,百姓经济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热点词就是CPI。那么什么是CPI呢?CPI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它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因此CPI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而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例如金融危机之类的突发事件,否则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

从宏观经济管理来讲,CPI的转正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是经济形势回升的好兆头;对专家学者来说,CPI转正或许是判断我国防紧缩和防通胀的转折点。那么对于直接受其深远影响的百姓来说,CPI的转正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CPI的转正表明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于百姓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对失业和就业难的担心。如几十个大学生争抢一个工作岗位的局面或许可以有所缓解,在心理上得到一些安慰和稳定。但是另一方面来说,CPI的回升也更多地增加了生活上的压力,在收入得不到增长,收入的水平赶不上物价上涨水平的情况下,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会出现下降。

CPI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它来自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CPI这三个英文缩写的字母正实实在在地衡量和影响着篮子里的菜品搭配。年初,绿豆、黑豆等杂粮的价格开始上涨,绿豆价格甚至一度飙升到每斤10元,尽管后来在国家调控之下,绿豆价格有所回落,但相比往年每斤才三四元的价格,绿豆的价格依然属于居高不下。紧接着,大蒜的价格也一路飙升,最高达到每斤10元,卖出肉价。就在大家都在戏说“豆你玩”、“蒜你狠”之际,生姜也加入涨价行列,接着鸡蛋、奶粉等涨价的消息不绝于耳。菜贵了,蛋贵了,油贵了,肉贵了,跟吃有关的东西都贵了。这场餐桌上的涨价由粮食起,被猪肉推动,最后发展成整个食品类价格的上涨,食品价格玩起了“撑竿跳”。而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变动最终体现在CPI上,进而使得CPI成为一个举国上下都关注的数值。

为什么这里重点说食品呢?要知道食品消费在CPI构成中占有34%的权重,近期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民众的“菜篮子”。CPI上升一个百分点,与民众消费支出的增加有着直观的同向关系,而与民众生活质量的下降又有直观的反向关系。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生活中的例子:

外出就餐:在2002年,100元足够在一个中档餐馆点6个菜,可以满足17个人的就餐要求;而在2010年100元只能在同样的餐馆点3个菜,满足两个人的就餐要求。

罐装液化气:2002年的时候,100元能灌2罐煤气;2010年只能灌1罐煤气。

大米:2002年1斤大米1块钱,100元能买100斤大米;而在2010年,大米已经2块多一斤,100元钱甚至连50斤大米也买不来。

啤酒:2002年时啤酒1.2元/瓶,100元钱能买83瓶;如今,啤酒2.5元/瓶,100元只能买到40瓶啤酒。

CPI不是一个冰冷的数据,它牵动着社会民生的许多个环节,它的波动带来的影响无人可以估计。人总得要买米买菜吧?人总得要有房子住吧?人总得要使用水电气和其他公共服务吧?再说远一点,人总得要在基本的生活满足以后,有一个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吧?比如在节日能有休息,能和家人团聚,能在合理承担的范围里,旅游、锻炼、读书……但是在上涨的物价面前,很多和精神消费有关的项目已经被取消。而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对“水涨船高”的物价和“蜗牛爬行”的工资,失去了往日有多少收入就有多少消费的“安全感”。

当CPI不断上涨时,物价上涨的压力短期内可能无法减轻,对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对CPI上涨一定要做好长期打算,一方面要勤俭节约,合理调整家庭消费支出;另一方面还是要形成投资理财习惯,大财可以理,小财也可以理,良好的理财方法可以减轻目前的物价压力。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2007年PPI统计数字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

这一年某地农民张某种了约20亩棉花,由于夏天的雨灾,收成比上年下降了1/3,此前一年棉花价格的上涨让他笑逐颜开,但这一年棉价的下跌又让他有些失望。“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减少了,化肥、人工等成本却比去年提高不少,如果价格再上不去,估计明年棉花的种植面积还会下降。”

在这个故事中PPI跑赢CPI,说明生产者的成本增加速度明显超过了终端消费品的提价速度,这无疑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

虽然每月国家统计局都会发布PPI。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PPI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PPI到底是什么?代表了什么呢?它与CPI又有什么关系呢?

PPI可以称得上是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体温计”。通过PPI的变化,我们就能大体判断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并可由此预判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那么什么是PPI呢?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物价指数,反映了生产环节价格水平,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PPI描述对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国内生产厂商长期获得的销售价格的平均变化的度量,这些商品大多消费者不会购买,而是从卖主的角度衡量价格的变化,由于补贴、税收和分销成本,卖主价格跟购买者价格不一定相同。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而在我国,PPI一般指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涉及调查种类186个。其中,能源原材料价格在PPI构成中占较大比重。通常情况下,PPI走高意味着企业出厂价格提高,因此会导致企业盈利增加;但如果下游价格传导不利或市场竞争激烈,走高的PPI则意味着众多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也将受到.考验。

虽然PPI指数并不是直接度量消费者物价的指数,它仍然非常重要。由于它包括生产阶段之初的半成品,因此可以用来对通货膨胀进行初期预测。理由很简单,企业成本上升时,企业通常会提高价格。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对于老百姓来说,P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我们在报刊上常看到PPI与CPI被联系在一起,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相对于PPI, 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的变化;二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看到CPI与PPI并不统一甚至是相悖,这是因为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但是CPI与PPI如果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总之,PPI上升即使对老百姓来说也不是好事,因为一旦生产者转移成本,终端消费品价格将上扬,继而会导致通胀上涨。如果不转移,企业利润就会下降,经济有下行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经济生活。

基尼系数:生活水平的衡量尺度

基尼系数由洛伦茨曲线而来,要计算基尼系数,必先了解洛伦茨曲线。该曲线是由统计学家洛伦茨于1905年提出的。画一个矩形,矩形的高衡量社会财富的百分比,将之分为5等份,每一等分为20%的社会总财富。在矩形的长上,将100个家庭从最贫者到最富者至左向右排列,也分为5等份,第一个等份代表收入最低的20个家庭。在这个矩形中,将每个家庭所有拥有的财富按百分比累计起来,并将相应的点画在图中,便得到了一条曲线,这就是洛伦茨曲线。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大约猜想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它是衡量贫富差距、反映生活质量的经济指标。那么基尼系数的平衡与否怎样判断?它的每一点变化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马克思所说,当大家都住茅草屋时,没有人感觉不公平,大家会相安无事地快乐生活;但有人在旁边盖了宫殿,人们的心理活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这也就是基尼系数备受关注的原因,它是一个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

什么是基尼系数?说白了就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3~0.4时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但从现实来看,世界各国对基尼系数的运用并不完全一致。很多国家都是把它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收入差距。在不少国家,基尼系数都有不同的标准和界线。总的来说,基尼系数只可参考,不能绝对化。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专家建议: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197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升至0.496。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基尼系数反映的是生活质量的相对水平,它会影响你的心态,比如依据你财富的相对多寡使你有成就感或窘迫感。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呢?原因有二:一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中等收入人群太少;二是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领域中很多的人分很少的“蛋糕”,平均收入太少,而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发展也很不充分。

一些乐观者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虽然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但因存在城乡差距大问题,因此不能照搬国际统计口径。而且,中国经济处在发展上升阶段,从总体上看,贫困人口是逐步在下降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由于中国居民分布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中,再加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居民很难体会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无论是城镇内部还是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都仍处于合理区间内。

作为一种专门的计算指标,基尼系数有着自身的所能与难能。低值的基尼系数并不等同于分配的合理与社会的进步。反过来,在基尼系数的扩大过程中,合理、合法的分配不均与非合理、合法的分配不公混在一起,这同样需要分辨清楚。

国家信用:国债热销的背后

战国时,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唯恐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柱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腰圆的小伙子说:“让我试试看吧!我去把城门那木柱搬走,要是官府赏钱,就说明他们还讲信用,往后咱们就听他们的;如果不赏钱,就说明他们是愚弄百姓。他们往后说得再好,我们也不信他们那一套了。”说罢来到城门前把那根木柱搬走了。商鞅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金。那位壮汉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金,不禁开怀大笑,一边炫耀那五十金,一边对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移木立信”后,国家信用深深植根于社会,社会信用由此孕育发展,商鞅下令变法,秦国于是政行令通。

移木立信的故事我们都曾听说过,它其实就是国家信用的树立过程。那么,国家信用在金融市场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国债与国家信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国家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外货币持有者手中借入货币资金,说白了,国家信用其实是一种国家负债。国家信用既是国家为弥补收支不平衡、建设资金不足的一种筹集资金方式,同时也是实施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措施与手段。

国家信用影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国家信用是强有力的杠杆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债券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大银行或在公开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银行不仅可以从中取得大量回扣,而且政府发行的各种债券还为银行的股份公司提供了大量虚拟资本和投机的重要对象。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加深,通过国家信用取得的收入,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弥补亏空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信用已不单纯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已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杠杆。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信用甚至从国内发展到了国外,即一国政府以国家名义向另一国政府或私人企业、个人借债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它既成为弥补一国财政赤字的手段,也成为调节国际收支、调节对外贸易的有力杠杆。这种国家信用主要不是用于弥补经常性财政收支出现的赤字,而是聚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手段。特别是对国外发行政府债券,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对外贸易,调节国际收支。国家信用的财务基础是国家将来偿还债务的能力,这种偿债能力源于属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务资源,它的现金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家的税收收入、政府有偿转让国有资产(包括土地)获得的收入以及国家发行货币的专享权力。

那么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都有哪些呢?(1)公债,这是一种长期负债,一般在1年以上甚至10年或10年以上。通常用于国家大型项目投资或较大规模的建设。在发行公债时并不注明具体用途和投资项目。(2)国库券,这是一种短期负债。以1年以下居多,一般为1个月、3个月、6个月等。(3)专项债券,这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如中国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4)财政透支或借款,在公债券、国库券、专项债券仍不能弥补财政赤字时,余下的赤字即向银行透支和借款。透支一般是临时性的,有的在年度内偿还。借款一般期限较长,一般隔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包括发行公债收入)才能偿还。有的国家(如中国)只将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算为财政赤字,而发行国库券和专项债券则作为财政收入而不在赤字中标示。

说到国债,大家可能会比较了解,它是近些年的个人投资热点,收入稳定,而且安全。其实国债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战国后期,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他让西周公拼凑6.000士兵,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可六国根本不听他的话,他借的钱很快就花完,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他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的由来。看来国家信用是一定要以雄厚的实力来支撑的。

我们现在买卖的国债,大致有四种: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

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柜台购买。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通过交易系统卖出。目前已停止发行。

储蓄国债(也称电子式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电子储蓄国债就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不良贷款:银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银监会报告称:2010年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保持“双降”,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49.1亿元,比年初减少425.2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186.0%,比年初上升31.0个百分点。

而银监会2009年年报数据也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的17.9%下降至2009年年底的1.6%,不良贷款余额从2.1万亿元下降到了0.4万亿元,而拨备覆盖率则从19.7%上升到了155.4%。

不良贷款一直是困扰银行的大问题,那么,什么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不良贷款会直接影响到银行业务发展,它不仅会侵蚀银行的利润或资本金,严重的还会引发银行破产。

而为了防止出现贷款坏账,提高贷款质量,银行需要对已经发放的贷款进行谨慎科学的管理,密切监控贷款的风险,所以要对贷款进行科学分类。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更多关注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而不是像之前的四级分类那样,简单地看借款是否逾期,因而更科学,更有助于银行控制贷款风险。

贷款五级分类也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比较科学的贷款划分办法,从每笔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出发,把贷款划分为五个档次,评估贷款的质量和真实价值。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包括:

正常贷款:借款人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银行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的把握,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因素,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会遭受损失。

关注贷款: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潜在的问题如果发展下去将会影响贷款的偿还。

次级贷款:贷款的缺陷已经很明显,正常经营收入已不足以保证还款,需要通过出售、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

可疑贷款:己肯定贷款要发生一定的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诉讼未决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确定。

损失贷款:贷款全部或大部分已经无法收回,即使执行破产清算或抵押担保,贷款仍然会全部或大部分损失。

五级分类只能防范不良贷款的发生,如果不良贷款已经存在又该如何处理呢?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办法是“内部化解”,另一种办法是“体外.输血”。“内部化解”,商业银行可以用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自身积累的盈余核销坏账,也可以采取债权拍卖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体内化解”不良贷款,关键是在严格控制不良贷款增长的同时,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逐步消化、降低不良贷款。“体外输血”都是依靠外部力量来化解不良贷款。“体外输血”是指把不良贷款从商业银行账面剥离,交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1999年,我国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账面价值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1.39万亿元不良贷款。“体外输血”是指从外部为商业银行注入资金,用于化解不良贷款。2003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并向农村信用社注入了1.650亿元专项票据或再贷款,用于解决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

商业信用:商业合作的基础

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到达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处北极圈之内,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在当时,这样的做法也给荷兰商人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这是一则著名的体现了商业信用的故事。那么请思考一下,商业信用的意义是什么呢?

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外在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影响着其他信用的发展。从历史的维度而言,中国传统的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自给自足的以身份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的私人信用;另一个部分为相互依赖的契约社会的商业信用。

说得再具体一点: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

商业信用是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一个企业授予另一个企业的信用。如原材料生产厂商授予产品生产企业,或产品生产企业授予产品批发商,产品批发商授予零售企业的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一句话,商业信用关系到我们日常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本质上而言,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所谓主观上的诚实,是指在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在主观心理上诚实善意,除了公平交易之理念外,没有其他欺诈意图和目的;所谓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是指商业主体应当对自己在交易中向对方作出的有效的意思表示负责,应当使之实际兑现。

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

赊购商品,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按期是否付出代价分为免费信用、有代价信用和展期信用三种。(1)免费信用,企业无须支付任何代价而取得的信用,一般包括法定付款期限和销售者允许的折扣期限。目前,我国“欠账”方式的应付账款则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免费信用,容易引发拖欠行为。(2)有代价信用。是指企业需要支付一定代价而取得的信用。(3)展期信用。是指企业在销售者提供的信用期限届满后以拖延付款的方式强制取得信用。它是明显违反结算制度的行为,且会影响企业信誉,是不可取的。

预收货款是指销货单位按照合同或协议规定,在付出商品之前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部分或全部货物价款的信用行为。它等于向购货单位先借一笔款项,然后用商品归还,这是另一种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

商业汇票是指单位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时,开具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是现行的一种商业票据。

商业汇票必须经过承兑,即由有关方在汇票上签章,表示承认到期付款。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汇票在同城、异地均可使用。汇票承兑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一般为1~6个月,最长不超过9个月。如属分期付款,应一次签发若干期不同期限的汇票。汇票经承兑后,承兑人即付款人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

商业汇票是一种期票,是反映应付账款或应收账款的书面凭证,在财务上作为应付票据或应收票据处理。采用商业汇票可以起到约期结算、防止拖欠的作用。汇票到期要通过银行转账结算,这种商业信用便纳入银行信用的轨道。

商业汇票作为一种商业票据,可分为无息票据和有息票据两种。无息票据属于免费信用。如开出的是无息票据,则所承担的票据利息就是应付票据的筹资成本。

其实,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就像货币一样,尽管在用它,但它随时处于贬值状态,商业信用也是如此。为什么会贬值?因为经济在发展,因为经济中有泡沫。可以这样说,经济危机大部分是由信用危机引发的,因为信用危机会产生信任危机,并因此形成一个怪圈,直至经济循环遭到破坏。

个人信用:你的专属金融身份证

6月初,胡小姐好不容易看中一套满意的二手房,自己的存款外加亲友能够提供的借款刚好够首付,但她去银行申请贷款时意外出现了,胡小姐因个人信用不良被银行拒贷。原因很简单:她读大学期间申请了一笔助学贷款,毕业后一直是父母亲帮着偿还贷款,但是因为疏忽大意有时没有及时还贷,致使她的个人信用报告出现了负面记录。胡小姐大呼郁闷,但也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看好的房子就这样失之交臂,而且她还不知道这个信用污点会不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个人信用还是一个新鲜的词汇。那么个人信用指什么呢?它会对我们的金融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所谓个人消费信用是指个人以赊账方式向商业企业购买商品,包括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个人消费信用的对象主要是耐用消费品,如房屋、汽车、家具、电器等,甚至包括教育、医疗及各种劳务。个人经营信用是企业信用的人格化和具体化,是企业信用关系在经营者个人身上的集中.反映。

个人信用可以算得上是你的另一种“身份证”。千万不要小看了个人信用,良好的信用记录是你的宝贵财富,可以在你申请信贷业务、求职、出国等诸多方面带来便利。不过,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在你的信用报告中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信息,例如,信用卡没有及时足额还款、贷款逾期偿还等,这些信息都会如实展示在个人信用报告上,当这些记录数量较多或金额较大时,可能在你申请信用卡或贷款时,金融机构会认为你的信用意识不强或还款习惯不好而拒绝给你贷款或降低贷款的额度。这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

当你去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会在您的授权下查询你的信用记录。如果记录显示有借款未及时归还、有费用没有按时缴清,你申请新的贷款可能就会批不下来,毕竟赖账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如果信用记录良好,你就能够更顺利地获得贷款,甚至还能获得一些优惠。

当然,对于银行来说,信用记录只是进行贷款审查与管理的重要参考,而不是唯一的依据,银行还会通过其他渠道对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核实。

个人信用的出现是很有必要的,它也是金融信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借贷时,你告诉对方自己是个很有信用的人,尽管你信誓旦旦,可是空口无凭,对方仍然无法相信你,因此判断一个人讲不讲信用得看他的实际行动。而行动需要客观记录,没有记录,人们就无从了解他的过去,也就无从判断他的将来。

个人征信系统里,就客观地记录着一个人过去的信用活动,它主要包括三类信息:第一类是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号码、家庭住址、参加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等信息;第二类是个人的信用活动信息,包括贷款、信用卡、担保、电信缴费、公共事业缴费等信息;第三类则是个人的公共信息,包括欠税、法院判决等信息。

在我们国家,个人信用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在信用体系发达的国家,个人信用记录应用非常广泛,在贷款、租房、买保险甚至求职时都会用到。一份良好的信用记录会给个人带来许多实惠,他可以享受到更低的贷款利率,获得更高的信用额度,可以更加方便地办理各种手续,由此信用也变成了一笔切切实实的财富。

那么,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发展情况如何呢?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建设了两大征信系统,一是企业征信系统,为470多万户借款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收录人民币信贷余额17万多亿元;还有一个是个人征信系统,目前,这个系统为5亿多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保存了5.000多万人的信贷记录。这两个系统在为银行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贷款审查、防范信贷风险,以及帮助企业和个人积累信用财富、获得更优惠的金融服务、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个人来说,我们就应努力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这里有三个要点:

首先,要尽早建立您的信用记录。可能有的人会说,为了免除信用污点,我干脆就不借款好了,这样不就一清二白了吗?这里要说明的是,不从银行借钱不等于就有好的信用,没有信用的历史记录,银行就难以判断个人信用状况。所以,建立信用记录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

其次,要努力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这就是说要重视信用,树立诚实守信观念,及时归还贷款及信用卡透支款项,按时交纳各种费用,否则就会对个人信用造成影响。

最后,要多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生活繁忙,金融交往也很频繁,由于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你的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可能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一定要早发现。一旦发现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内容有错误,应尽快联系提供信用报告的机构,及时纠正错误信息,以免使自己受到不利的影响。

名正言顺的利息

在著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塑造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一个是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另一个是阴险狡诈、冷酷无情的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夏洛克为了报复安东尼奥借钱给别人不收利息和先前对自己的侮辱,在安东尼奥为了朋友的婚事向夏洛克借钱的时候,他故意提出如果不能按期还款,那么就必须在安东尼奥的胸脯上割下一磅肉作为惩罚的苛刻条件。在经历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之后,可怜的夏洛克不但失去了金钱,而且还成了人们广为嘲笑的对象;正义的代表安东尼奥最终获得了胜利。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莎士比亚无疑在他的喜剧中描述了一场经济纠纷。而这场纠纷的根源则在于商人安东尼奥向高利贷者夏洛克的“直接融资”。在莎士比亚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货币财富极其稀少,高利贷者则成了这种财富的主要提供者。尽管高利贷者握有大量货币财富,但这些财富却大多来源于他对那些可怜的借款人的压榨,而不在于吸收存款。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仇恨来源于安东尼奥向别人放款时并不需要别人支付夏洛克要求的那样高的利息。而过高的利息则是高利贷者赖以发财致富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利息呢?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向国家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是指货币资金在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增值额,其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那么,为什么要收利息呢?(1)延迟消费。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2)预期的通胀。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3)投资风险。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4)流动性偏好。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综上所述,借款收取利息是天经地义的。比如斯密就认为:“取息的贷款,大多是从货币借出,或为钞票,或为金银。但借用人所需要、出借人所供给的实际上不是货币而是货币的价值,换言之,是货币所能购买的货物。如果他所要求的是即享即用的资财,那么,他所贷借的便是能够即享即用的货物。如果他所要求的是振兴产业的资本,那么,他所贷借的便是劳动者工作所必需的工具、材料与食品。贷借的事情,实际上是出借人把自己一部分土地和劳动的产物的使用权让予借用人,听他随意使用。”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一般的借贷确实如此,这就像交换是为了得到所需的物品而不是货币一样,借贷实质上也是转让着货物。这种货物既可以包括“新”产品的储备,也可以包括已经被使用或正在被使用的所谓投资;前者的转让可叫做直接投资,后者的转让可叫做间接投资。当然,不论哪种转让都没有理由认为应该是无偿的。

可能很多人特别是股票投资者都对利息与股市的关系感到好奇,这里再解释一下。从理论上来说,利率与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它将关系到股市与银行资金量的增减。比如,利率的上升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抑制企业需求及个人消费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加息对股市而言是无形中提高了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成本,而且银行加息与国债利率的提高一般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提高了,也就影响了股市的风险收益率。

然而,从目前我国加息的幅度与空间及中国股市的发展现状来看,加息并不会对股市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股市的投资效益与其安全效益相比较后还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对股市的选择将是造成储蓄分流的主要原因。

利率:使用资本的应付代价

这是近期的一条小新闻:印度第二大手机服务供应商印度信实电信表示,希望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那里筹措19亿美元的资金,其中13亿美元将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印度信实电力将筹借1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对该公司现有在建的电厂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今年以来,印度评级居前的企业债务收益率增长了73个基点至8.95%,创出自2006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而目前中国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比印度国内便宜1%至3%。因此,向中国的银行申请贷款将会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那么利率是怎样分类,怎样计算的呢?它在经济市场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利率也叫做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本金÷时间×100%。

利率可以看作是因为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是对放弃货币流通性的一种补偿,如果人们愿意推迟消费,则应该为这一行为得到额外的补偿。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资本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资本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资本所获得的报酬率。

利率的存在告诉我们,通过放弃价值1元的现期消费,能够得到多少未来的消费,这正是现在与未来之间的相对价格。整体利率的多少,对于现值至关重要,必须了解现值才能了解远期的金融现值,而利率正是联系现值和终值的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非商业银行利率,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按利率的计算公式不同可划分为单利与复利。

那么利率的水平是怎样确定的呢?换句话说,确定利率水平的依据是什么呢?

首先是物价总水平。这是维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依据。利率高于同期物价上涨率,就可以保证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为正值;相反,如果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益就会变成负值。因此,看利率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名义利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看是正利率还是负利率。

其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发展的资金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动对企业成本和利润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此,利率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例如,1996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极大地减少了企业贷款利息的支出。

再次是国家财政和银行的利益。利率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和银行上交财政税收的增加或减少而间接产生的。因此,在调整利率水平时,必须综合考虑国家财政的收支状况。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存贷款利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水平的确定还要保持合适的存贷款利差,以保证银行正常经营。

最后是国家政策和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利率政策要服从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局,并体现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要求。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利率水平的确定也要考虑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受资金供求规律的制约。

此外,期限、风险等其他因素也是确定利率水平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讲,期限越长,利率越高;风险越大,利率越高。反之,则利率越低。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我国利率水平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在研究国内利率问题时,还要参考国际上的利率水平。

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什么是基准利率?你能解读一下这条新闻背后的意义吗?

20日的加息是我国央行时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9月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因此本次加息可以视为是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

现在这条新闻里面涉及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金融名词——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基准利率也就成了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一般来说,基准利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市场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基准利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第二,基础性。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第三,传递性。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

基准利率算得上是利率家族中的老大,对其他利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会跟着变动。基准利率一般由中央银行调控。只要掌控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就能对其他利率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全国的资金流动。在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是最重要的基准利率。媒体经常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加息或减息的决定,那个“息”一般就是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中央银行总是着眼于宏观经济,仔细权衡利率调整对方方面面的影响,谨慎地作出调整利率的决定。

在中国,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具体而言,一般普通民众把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指标,银行则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过去,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款业务时执行的利率也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现在利率逐步市场化了,金融机构在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时有很大的灵活性。金融机构可以灵活设置贷款利率水平,条件是不低于中央银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幅度,目前这个幅度是90%;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为不低于贷款基准利率的85%。金融机构也可以灵活确定存款利率水平,条件是不高于中央银行制定的存款基准利率。理论上将上述利率管理方式称为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和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

基准利率水平的确定当然不可能是闭门造车,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基准利率水平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宏观经济因素:一是全社会资金的供求。资金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商品,利率则是资金的价格,可以被当做平衡资金供求的调节工具。二是企业利润水平。许多企业要向银行贷款,贷了款就得支付利息。利息支出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如果贷款利率水平太高,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三是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商业银行是资金的媒介,它的主要收益就是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两者的利息之差。中央银行的利率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四是物价水平。如果物价上涨过高,中央银行往往会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相反,如果物价太低,出现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就会考虑降低利率,帮助经济摆脱困境。

第3章 看透了钱的本质,你就了解了金融的真谛

——每天学点货币知识

在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支香烟,一件衬衣值80支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支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无政府主义者,甚至那些极端的保守分子和嬉皮士,他们都曾经梦想废除货币。那么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家庭或个人、各类经济单位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货币;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计价,任何购买都要用货币来支付。但是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假设这里是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我们就来复活一下古老的交易方式:一个村子里住着养羊的人、种麦子的人、打铁的人。现在养羊的人想要一把斧头,但是打铁的人却固执地只愿意接受面包,那么养羊的人会怎么做呢?首先,在和种麦子的人讨价还价之后,他会让对方牵走一只羊,然后换来50个面包,接下来,他再和铁匠商量,最终用20个面包换来自己需要的一把斧头。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采取的就是这种物物交换形式,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极其麻烦的,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最琐碎的结果而讨价还价,而且这种交换往往还会带来一些不快。

但是随着人口增加,物产增多,商品流通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物物交换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为了加快贸易的速度,人们发明了“钱”。在上面的例子中,一只羊最终可以换来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货币是交易的手段,制度化的信用象征,它能有效降低交易的成本。当人们将货币引入经济系统之后,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可以用这个自由度来表示,由此经济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荷马史诗》就记载着这样的内容:当时的人们经常用牛来代表物品的价值,一个工艺娴熟的女奴值4头牛,而第一名角斗士的奖品值12头牛。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流通的货币就好像一条公路,尽管它们可以流通,可以把所有的牧草和谷物从农村带到市场上,但货币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东西。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货币的功能:(1)计价单位。所有的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于是人们拥有了一项衡量任何一种商品的标准了。

通过货币,我们可以轻松地将一种商品或服务同其他商品或服务联系起来,由此诞生了伟大的价格体系,人们能够从经济的角度计算得失:一辆汽车大概价值60盎司黄金,而一间房子价值180盎司黄金,也就是说一间房子能换来三辆汽车。瞧,这非常简单明了!(2)流通手段。货币的引入消除了物物交换中的各种弊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为商品和服务交换提供便利,不仅提高了交换的效率,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货币源于流通,服务于流通。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任何形式的货币运动的最终归宿都是交换,无论是借、贷、存、贮、汇等运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消费(即交换),它的终点总是商品,否则货币就失去了意义。(3)价值贮藏。货币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被贮藏起来,即“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

作为价值的载体,货币的运动就是价值的运动,货币的贮藏也就是价值的贮藏。一般来说,纸币的稳定性比较实物货币相对要差一些。因为纸币的价值及其发行是央行人为决定的,具有无限扩大的可能。而且现代政府和央行也喜欢这种凭空创造财富的机制,总是具有扩大发行的冲动。纸币的价值稳定性比较商品货币要差得多,因此削弱了纸币的价值贮藏职能,在极端情况下,纸币变成了白纸一张,完全失去了价值,不具备货币真正的职能,比如津巴布韦的100万亿纸币。(4)支付手段。货币的转移就意味着价值的转移,这种转移就是支付.过程。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无论是由商品转化为货币,还是由货币再转化为商品从而最终完成商品间的交换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商品的转移,即交货的过程,卖的过程;其二为货币的转移,即付款的过程,买的过程。买或卖的过程以交货及付款的完成而结束。其中付款的过程就是支付的过程。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货币充当交易媒介的必要条件。

无法抵挡的金灿灿的诱惑

印加帝国,这个500年前南美洲的最先进的社会就没有货币,印加帝国虽然拥有贵金属,但印加人是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稀有金属的。他们认为黄金是“太阳的汗水”,白银是“月亮的眼泪”。

在印加帝国,劳动被视为价值单位。此外,印加经济往往依赖的是严酷的中央计划和强迫劳动。因此当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囚禁了印加皇帝之子时,印加人在几个月内上交了13.420磅重的黄金和26.000磅重的纯银,但却仍然无法满足对方的胃口。印加人无法理解那些欧洲人对黄金和白银贪得无厌的欲望。“即使把安第斯山脉所有的积雪都变成黄金,他们仍然不满足。”印加人抱怨说。

印加人无法明白的是,对皮萨罗和他的部下来说,金银不仅仅是闪闪发光的金属装饰物,它可以铸为货币,可以作为计算的单位,具有贮藏价值,也就是具有便捷的购买力。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那么,黄金到底具有怎样的价值,才使其如此受人青睐?

作为一种硬通货,黄金的保值储值功能以及流通性、稀罕性、耐久及延展性,历来为人们所青睐,而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则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黄金被称为最诚实的金融资产,它与其他资产最根本的不同在于,黄金不是任何人的负债。法定货币在极端情况下将不被任何人接受,而黄金永远不可能被拒绝。

远古时代以物易物的方式极其繁琐,因此当时的人们渐渐想到找一种交易媒介来简化这种交易。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为我们描述了人们的要求:这种东西可以在人们之间彼此平等交换,自身必须有价值,出于生活的考虑,它应如铁和银或其他类似性质的物品一样有方便携带的额外优点。

那么用什么媒介来交易呢?这种东西必须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还要不容易大量获取,还必须可以携带……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羽毛、石头等都曾作为货币使用过。但是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这些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所取代。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当人们需要选择最适合充当货币形式的商品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金银。所以凯恩斯说:金本位是野蛮的遗迹。

人们说:金银是天然的货币,在这里不妨诠释一下黄金成为货币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首先,黄金色彩鲜艳,有光泽,是唯一不褪色、不生锈的金属。其次,黄金价值高,便于携带。试想一下,如果以羊作为货币,那么在匆忙之间我们又该如何携带呢?再次,黄金易于分割,便于锻造,可以满足不同数额的支付需求。最后,黄金易于识别,便于测量。

但是使用黄金交易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成色需要鉴定,重量需要称量。渐渐地,人们又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贵金属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称重,也不需要测试成色。这些硬币上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今土耳其西部)金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金币。币材采用流经吕底亚王国首府萨迪斯河中的自然金银矿粒打制而成。这种矿粒成分约为3金1银,呈黄白色,俗称琥珀金。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

慢慢的,人们发现金属货币使用起来也并不方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请看一个惊人的事实: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

在这种情况下,金本位出现了。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政府规定金银之间的价值比率并按这一比率无限买卖金银。让我们来看一下金本位的基本特征: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同时限制其他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金币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核心和本位货币。到1914年,已有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黄金是货币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也是最后一个本身拥有价值而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与价值尺度的实质性货币。黄金是本位货币,是国际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可支付贸易赤字,可作为国内货币流通。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就这样,黄金成了货币的中心,也成了经济的中心,黄金的金融属性非常完全。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金本位制带来很大的冲击: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时,黄金紧缺并且受到官方控制,伦敦黄金市场关闭,“金本位制”彻底崩溃,我们从此进入了货币信用时代。

从1938年开始,已没有一个国家允许国民将货币或存款兑换成黄金,黄金的货币属性已经消失。尽管近几年来黄金不断上涨,但金本位复归仍然是一种渺茫的梦想。

劣币驱逐良币与良币驱逐劣币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其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没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元。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这样一来,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元的车退出市场。依此类推,市场上的“好车”数量将越来越少……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质量较差的车反而会战胜质量较好的车,成为二手车市场上的主流呢?

这个问题或者可以用一个著名的定律解释。400多年以前,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也就是“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也就是“劣币”,却充斥市场。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格雷欣法则”,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其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

事实上,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不难理解,因为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广泛存在。比如在公共领域,当潜规则盛行时,守规矩的人肯定争不过不守规矩者。就说排队购物或上车吧,文明程度低的城市,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

回归正题,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我相信,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不公的。他们欺骗臣民,把货币最初所含的金属分量,次第削减。”在欧洲,从罗马时代到17世纪,铸币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不断贬值的历史。臣民可以拒绝贬值的货币吗?不能!那将被视为对王权的挑战。

在中国,汉武帝曾经把禁苑里的白鹿皮做成钱币,规定一块白鹿皮币值40万钱,强行卖给王侯宗室。在欧洲,对政府铸造的金币、铜币,也总有人想办法从边缘弄下一些边角余料,降低了货币的实际价值,但由于是法定货币,它们仍然能得以流通。总之,在每一个大规模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案例中,都能看到“法定货币”的身影。

如果再进一步探讨一下,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货币都是国家“垄断”呢?私人为什么不能铸币呢?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铸币行业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区别,19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时期,铸币权都是分散的,每一个铸币者生产最讨顾客喜欢的钱币——大小或形状讨顾客喜欢,其价格经市场自由竞争后确定。古希腊几乎每个城邦都有自己铸造的货币,中世纪的德国各封建领主的铸币机构有600多所。

人类用货币欺骗的历史和人类最早使用金币的历史一样久远。在坦桑尼亚,牛曾经被用来当做货币,可不幸的是,人们发现交易中所支付的牛都是瘦弱的病牛,因为价格只是用牛的数量来表示,价格在优质牛和劣质牛之间没有区别,因此将劣质牛作为支付,而将优质牛保留起来就是很自然的事。即使在纳粹集中营里,劣币也会驱逐良币,手工卷烟很快就将机器卷烟驱逐了出去。

古罗马时期达到了最疯狂的时候,曾铸造仅含白银2%的银币。渐渐的,那些足值的货币会离开市场。

为了避免劣币充斥市场,人们开始反对私人铸币,他们更愿意信赖政府铸币,并相信政府能够防止或者惩罚那些私人铸币的欺诈行为。于是,政府渐渐地垄断了铸币权。

可是政府就真的值得信赖吗?

在16世纪英国,贵金属不敷造币使用,必须在新铸造的货币之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故当时市场上就有两种货币,一种是原先不含杂质的货币,另一种是被加入其他金属的货币。虽然两种货币在法律上的价值相等,但人们却能加以辨认,并且储存不含杂质的货币,将含杂质的货币拿去交易流通。故市面上的良币就渐渐被储存而减少流通,市场上就只剩下劣币在交易。

公元1世纪,在臭名昭著的尼罗皇帝时期,这些铸币的贵金属含量开始减少,金币和银币中越来越多地掺进了合金,紧接着用这种计量单位表示的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涨,罗马帝国的衰落也就从通货膨胀开始了。

但是很多时候,经济生活中也存在“反格雷欣法则”的现象,也就是说良币驱逐劣币。

你拿着100元在菜市场买菜,当你认真检视找回来的50元钞票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你在检查收到的是否是假钞,套用经济学术语:你在驱逐劣币。

没错,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劣币则不能驱逐良币,因为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在自发地驱逐劣币。买主固然倾向于使用劣币支付,但他们未必能够得逞。因为卖主和买主一样精明,他们会拒绝接受劣币。买主要想买到商品,只好把藏起来的良币投入使用。

每个人既是买主又是卖主,当他作为买主被卖主拒绝劣币之后,他做卖主时,自然也会拒绝劣币。你为什么反复检查出租车司机找给你的钱?因为你知道如果你收到假币,就很难把它花出去。长期下来,劣币就将退出流通。因此,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总是良币驱逐劣币,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比如在中国的钱庄、票号时代,哪家的信用好,哪家的银票就坚挺。山西的四大恒票号信用卓著,四家的银票同时通行全国,连慈禧太后也得使用。而那些信用成问题的钱庄票号,它们的银票就会被迅速抛离市场,充分体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威力。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信用出问题后也是落得个被抛弃的命运。银元时代,墨西哥鹰洋和袁大头由于其优质的成色,一直作为良币稳占市场,从来没有被驱逐之忧。

也就是说,当金融货币为银行券或纸币替代后,“格雷欣法则”就被倒置了,即良币驱逐了劣币。这是因为,金融货币与商品相交换时,体现的是一种“钱货两清”的等价交易;而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与商品的交换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商品生产者售出商品接受纸币,以信任纸币发行人的信用为前提。所以,“好”的纸币发行人发行的纸币必然受到欢迎,而“差”的纸币发行人发行的纸币必然遭到抵制,于是良币驱逐了劣币。

纸币是让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

约翰·劳是18世纪欧洲的一个金融家,以推行纸币而闻名。当时,欧洲各国货币还是采用金属本位,市场上不是金币就是银币,总之没有纸币。因为欧洲人民都觉得跟黄金白银相比,纸币太不可靠了。但是,约翰·劳先生说:“不,纸币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他的信念就是,“要繁荣,发纸币”。

1715年法王路易十四去世。这个死去的国王生前喜欢奢侈品,倡导高消费,搞得法国到了财政濒于破产的地步。在他死后掌管法国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为了还清他哥哥生前留下的财政窟窿,伤透脑筋。这时约翰·劳先生出现了,他说纸币可以带来繁荣,可以轻松地还清债务。奥尔良公爵立刻听从了这个建议,授权劳这个英国人组建法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发行纸币。在开业初期,约翰·劳先生坚守承诺,他的任何银行发行的纸币都可以立刻兑换相当于面值的金币。老百姓因此相信他的纸币是有价值的,争相持有。可是,到了后来,法国政府顶不住增发纸币的诱惑,纸币泛滥成灾。终于在1720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纸币的面值已经超过了全国金属硬币总和的1倍还多,于是纸币崩溃了,不得不全数被折价收回,重新流通金属硬币。无数人遭受巨大损失,法国差点爆发革命。约翰·劳先生逃到了意大利,这位曾经的全法国最大的红人,1729年无声无息地死在威尼斯的一个贫民窟里。

这位约翰·劳先生可以算得上是货币史上的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发行纸币这个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那么,约翰·劳先生为什么会失败呢?他的错误又是什么呢?

劳最初的成功在于,他发现当商品货币短缺时,可以通过发行信用或纸币来从新达到最优,这样就弥补了货币不足对经济的影响。但约翰·劳后来的错误在于,他将创造货币等同于创造财富。然而,对于国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创造货币,而是创造财富。

纸币作为货币的价值符号,现在已经通行世界。如中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等都是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由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统一发行、强制流通,以国家信用作保障,私人不能印制、发行货币。纸币本身没有金属货币那种内在价值,纸币本身的价值也比国家确定的货币价值要小得多,它只是一种货币价值的符号。

如果单从纸币本身的质地看,它自身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纸币不仅可以交换任何商品,甚至连昔日的货币贵族——黄金也可以交换。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纸币的历史说起。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北宋时期,四川缺铜,流通中主要使用铁钱。铁钱易腐烂、价值低,10单位铁钱只相当于1单位铜钱,用起来极为笨重。比如,买一匹布需要铁钱2万,重达500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富有的商人就开起了“交子铺”,人们可以把笨重的铁钱交给交子铺保管,同时换取交子铺开出的纸票——交子,然后拿着轻便的交子去买卖货物,交子铺则收取一定比例的保管费。最早的交子印有密码、花押,以防伪造,金额是兑换时临时填写的。后来,有些富商联合起来,共同发行数额已经写好的标准化交子。

有了交子和交子铺,人们可以随时把钱币换成交子用于买卖,也可以随时凭交子从交子铺兑换现钱,确实大大便利了流通。但是问题出现了,如果发行交子的商人不讲信用,或者因经营亏损而拿不出别人要兑换的现钱,甚至是弄虚作假,就会导致交子票无法兑现,持有交子的人就和开交子铺的富商打起官司来。后来,北宋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禁止私人发行交子,改由政府印制发行官方交子,称为钱引。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纸币未能持续流通。

纸币诞生后,在很长的时期内只能充当金属货币(主要是黄金,也有的国家是白银)的“附庸”,就像影子一样,不过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纸币的含金量,人们可以用纸币自由兑换黄金,这种货币制度也被称为金本位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金本位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货币制度,但它存在着先天无法克服的缺陷。

困扰金本位制的就是纸币与黄金的比价和数量问题。当依据黄金发行纸币的时候,必须确定一个比价,而此后不论是黄金数量发生变化还是纸币数量发生变化,原先的比价都无法维持,金本位制也就无法稳定运行。

英国最早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规定纸币与黄金的固定比价,纸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了筹措军费大量发行纸币,同时从美国购买军用物资,支付了大量的黄金。纸币发行量剧增,黄金储备量急剧下降,原先纸币和黄金的比价无法维持。英国不得不在战时停止英镑兑换黄金,暂时放弃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英国的金本位制彻底崩溃。

这个问题在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仍然存在,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金本位制最终崩溃并退出历史舞台表明,纸币再也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也就是不能直接兑换回金属货币,纸币这个金属货币的“附庸”终于走上了舞台的中央,成为货币家族的主角。纸币成为本位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保障,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流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1944年,各国在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会议,决定确定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35美元=1盎司),各国货币再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这个新的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后,为了适应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美国大量发行美元,远远超过黄金储备量,人们对美元逐渐失去信心,黄金抢购狂潮不断。1971年8月,美国不得不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金本位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此纸币大行其道。

1年后的1元钱已不同于今天的1元钱

一个虔诚的教徒有一天遇见了上帝,就问:“上帝啊,对你而言,100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说:“不过一瞬间而已。”教徒又问:“那100万元呢?”“不过1元钱而已。”于是教徒很高兴地说:“上帝呀,请给我100万元钱吧!”上帝给了他一个让人绝望的回答:“没问题,请等我一瞬间。”

会心一笑后请认真思考一下,这个小幽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请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相同的1元钱在今天和将来的价值是否相同?很多人都会说是的,但经济学家说:不同。为什么?回答是,因为人们具有时间偏好——人们在消费时总是抱着赶早不赶晚的态度,认为现期消费产生的效用要大于对同样商品的未来消费产生的效用。因此,即使相同的1元钱在今天和未来都能买到相同的商品,其价值却不相同——因为相同的商品在今天和未来所产生的效用是不相同的。正是人们的时间偏好使货币具有了时间价值。这也正是上面那个小幽默的寓意所在: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元钱到明年可能就不是1元钱了,通常今天1元钱的价值要多于明天的1元钱。

所谓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换句话说,货币用于投资并经历一定时间后会增值,增值部分即为时间价值。今天的1元钱和一年后的1元钱的潜在经济价值是不相等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因为现在的1元钱在1年之后,可以超过1元钱。因为如果把这1元钱用于投资,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投资会有一个收益,而这个收益就是时间的价值。如果从投资者角度分析,投资就是将目前的消费推迟到将来,把这1元钱用于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投资是要求报酬的,这个报酬就是货币时间价值。当然也可以这样考虑,由于投资者消费时间向后推迟,货币的时间价值就可以理解为是对投资者牺牲当前消费的一种补偿。

相信每个人对时间价值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是有些人没有注意。如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那么把1元钱存入银行,1年之后就可以获得1.05元,这0.5元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为5%,那么,只要现在存入1÷(1+0.05)元,1年之后就可以得到1×(1+0.05)÷(1+0.05)元,这就表示,1年之后的1元钱只相当于现在的1÷(1+0.05)元钱。这个原理构成了投资学分析的基础,不管多么复杂的定价公式,其分析模型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在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中,有两种计算方式: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每一次都按照原先融资双方确认的本金计算利息,每次计算的利息并不转入下一次本金中。比如,张三借给李四1.000元,双方商定年利率为5%,3年归还,按单利计算,则张三3年后应收的利息为150元(3×1.000×5%)。

在单利计算利息时,隐含着这样的假设:每次计算的利息并不自动转为本金,而是借款人代为保存或由贷款人取走,因而不产生利息。

复利是指每一次计算出利息后,即将利息重新加入本金,从而使下一次的利息计算在上一次的本利和的基础上进行,说白了也就是利滚利。上例中,如张三与李四商定双方按复利计算利息,那么张某3年后应得的本利和计算如下:

第1年利息:1.000×5%=50;

转为本金后,第2年利息:(1.000+50)×5%=52.5;

转为本金后,第3年利息:(1.050+52.5)×5%=55.125;

加上本金,第3年的本利和:1.050+52.5+55.125=1.157.625。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复利带来的巨大利润。事实上对于财富来说,复利是最大的奇迹。

还记得那个24美元买下曼哈顿岛的故事吗?这笔交易确实很划算,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重新计算一下呢?如果当初的24美元没有用来购买曼哈顿,而是用来投资呢?我们假设每年8%的投资收益,不考虑中间的各种战争、灾难、经济萧条等因素,这24美元到2004年会是多少呢?说出来吓你一跳:4.307.046.634.105.39也就是43万亿多美元。这不但仍然能够购买曼哈顿,如果考虑到.“9·11”事件后纽约房地产贬值的话,买下纽约也是不在话下的。

回到前面上帝与教徒的例子。假设你将1元钱投资到股票市场,每次收到的红利都进行再投资,如果每年投资能获得15%的收益率,根据科学计算,1元钱连续投资100年后的收益将近120万元!

不知你是否意识到,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起作用。

投资可以获得收入,银行存款可以给储户带来利息,今天收到的1元钱比明天收到的1元钱更值钱。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你将现在的100元存入银行,存款利率假设为5%,那么1年后将可得到105元。这5元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或者说货币的时间价值是5%。

假设1年后,我们继续把所得的105元按同样的利率存入银行,则又过1年后,您将获得110.25元。第二年的利息比第一年多出0.25元,这是由第一年5元利息创造的利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复利计算或者利滚利。以此方式年复一年地存款,则当初的100元将会不断地增加,年限够长的话,到时可能是当初的几倍,几十倍。通过科学计算,如果将100元存入银行连续50年,假设每年利率维持在5%,50年后您将有1146.74元!

回到前面上帝与教徒的例子。假设你将1元钱投资到股票市场,每次收到的红利都进行再投资,如果每年投资能获得15%的收益率,根据科学计算,1元钱连续投资100年后的收益将近120万元,因此上帝的说法也许并不夸张,不是吗?!

时间就是金钱。货币的时间价值对个人理财很重要的启示是:理财要尽早计划、尽早行动,这样才能让你的财富不断增值。

货币供应中神秘的M0/M1/M2

资深股民老李最近正捧着一本金融学书籍苦读,朋友们很奇怪:怎么不研究财务数据,改研究金融学了?!知识面广一点很好,可这会不会离题太远了!老李对此疑问不屑一顾:“你们懂什么?!我是在学一些货币学常识,知不知道股市的涨跌和M1、M2的增速有很大关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都得弄清楚才能在股市上无往不利!”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对M0、M1、M2只有一知半解,平常我们听报道M1大于M2时,国民经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当M2大于M1时,股市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那么M0、M1、M2这三个神秘的数字各自代表的是什么呢?

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在现代经济里,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即M0的数量。大部分贷款是用票据或者电子形式大额走账的,并没有对应的现钞,总数会大大高于M0的数量,就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M2包括M1,还多出了机构存款这样的大头。

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为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在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更高;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而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货币投放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它们的投放增长越快M2的增速越大。

那么M1、M2与股市涨跌有什么关系呢?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2)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历史规律表明,每当M1大幅度上升,都推动了经济升温,或引发投资过热,或通货膨胀,或股市上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M1增长超过M2增长速度是产生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3)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4)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5)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从CPI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映,CPI同样是3~4年的周期。

我们走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了吗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以黄金为后盾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了,或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

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决定把油价从2美元涨到12美元。尽管西方国家以武力相逼,最终石油输出国组织赢了。由于基础原料价格突然高涨,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又加上美国还背上了越南战争的包袱,各国对美国的信任大减,纷纷拿出储备中的美金换取黄金。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决定,让固定汇率见鬼去吧。美国可不想丧失所有的黄金储备(至今美国的黄金储备仍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而且是一个相当机密的数字,没人知道美国的黄金身价到底有多厚)。虽然没有以黄金为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但是国际贸易依然存在,一国的汇率还是要以另一国汇率为基准。但是美国人这时留了最关键的一手,即:迫使海湾国家以及其他资源密集国都同意将大宗商品、能源、粮食等以美金计价。美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灭亡后仍然是世界首要的贸易货币,因此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还是只能用美元为基准而自由浮动,并没有形成不同国家用不同基准货币的多头自由浮动国际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怎样建立的呢?为什么它会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崩溃了呢?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事实上在人类的文明史里,无论国家、信仰、种族发生了何种变换,黄金始终都是世人公认的财富形式。尽管这种信任曾经随着金矿的发现而产生波动,比如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得大量的金银进入西欧,物价飞涨,但随后经济学家们发现,金银的增加仅仅引起物价的飞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为了摆脱黄金数量带来的波动,经济学家威廉费雪甚至提出了激进的方案:如果黄金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下降了,那么就应该提高美元中黄金的含量,从而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而言,美元保持相对稳定,如果黄金价格上升了,那么就应该相应地减少黄金比例。当然,这样的方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黄金含量的变化并不能随意改变,但是,重大的货币改革已经为时不远了。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个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真正需要保持的是美元相对于作为总体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而不是专门保持黄金的稳定。可是,黄金的数量也是不稳定的,因此美元和金银挂钩并不能确保交割的稳定性。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个地方叫布雷顿,一次真正改变黄金命运的会议就在那里的华盛顿山大旅社召开。当时来自44个国家的代表们签署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它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它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1盎司黄金对应35美元。所有其他的货币兑换美元的汇率都是固定的。这种体系使得美国可以决定货币和经济政策,其他国家必须要顺应美国的政策,但是同时也从固定汇率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中获得了益处。这个体系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种种缺陷。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但另一方面,长期贸易逆差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从而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这种矛盾终于慢慢爆发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

在1971年8月15日,黄金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美元也不再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这意味着完全信用基础的货币取代了黄金成为本位货币。也就是说,从1971年开始,人类放弃了对黄金的信任,这个信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了。

社会运转究竟需要多少钱

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住着三个人,一个农民,一个铁匠,一个养牛人,岛上流通的货币为一种珍稀的海贝。现在假设每个人有2个海贝,以便购买他人产品使用。假设第一年农民生产3份粮食,铁匠生产3份铁具,养牛人出栏3头牛。这样这个社会是经济平衡的:农民卖出2份粮食给铁匠和养牛人,留一份自己使用,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那么这一年下来,农民自己享用了自己生产的一份粮食和一份铁具、一头牛,并且仍有2个海贝,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样货币流通次数也只是一次。第二年他们同时扩大生产,将产品数量增加到以前的2倍,但是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如农民以前只用一份铁具就可以完成3份粮食生产,但他需增加消耗2份铁具才能实现6份产量的目标,其余类推。因为他只有2个海贝,所以他不能同时购买2份铁具和2头牛,他需要4个海贝,那他能怎么办呢?第一种情况:他先各买一份,安排生产,等生产出来产品,卖出后再买第二份,安排下一步生产。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时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次。假使农业生产是春种秋收,不能按半季来算,那么这个农民要增加生产,他必须一下买到2份铁具和2头牛。于是有了第二种情况:他只能先借铁具和牛各一份。那么这就产生了货币需求。第三种情况:我们分别再给他们3个人各2个海贝,那么货币需求平衡了。

这就涉及一个货币需求量的问题。那么,维持一个文明社会健康运转又需要多少货币呢?货币需求量与什么有关呢?

货币需求其实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事实上,经济学家关注货币需求量要比关注货币供给问题早得多,而这个问题也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让经济学家感到困惑。比如早期的经济学家们曾经天真地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足够的货币是指多得可以支付所有英格兰土地半年的租金和一个季度的房租,所有人1周的花费以及约所有出口商品价值的1/4。

对货币数量的需求计算是复杂的,幸好欧文·费雪重新整理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易关系,给了我们一个简明的货币方程:MV=PQ。

其中:M=货币供给;V=货币流通速度;P=商品与服务的价格;Q=商品与服务的数量。

货币数量论表达了这样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也就是说,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对货币数量理论这一公式的争议很严重,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第一次明确地将货币现象与物价水平联系起来。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他的观点很明确: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利息率的高低,而利息率的高低同时支配着投资需求。利息越高人们持有货币在手中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利息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的数量越多。

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大幅度增加公共开支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同时为了刺激投资以及减少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储备系统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曾经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不幸的是这种货币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出现了“滞胀”的局面。

为此经济学界中出现了众多的“反凯恩斯学派”,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的M.弗里德曼。他认为,货币数量论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而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他看来,由于货币需求函数是极为稳定的,因而物价的变动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从货币供给的变动去研究对物价的影响是货币数量论的特点。

比如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名义收入增加,导致人们各种消费的增加,包括消费支出以及投资支出,这样能促使社会产出的增加也包括物价水平的上涨。至于货币供应量增加多少影响产出,多少影响物价,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好了,关于货币需求量的理论衍变我们就说这么多,再来说第二个问题:货币需求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货币需求量应该与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关系。国家的GDP越大,国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应该比较接近正比例关系。对于同一个国家基本是正比例关系。比如,对于同一个国家,国内流通的货币总量,与国家经济总量具有一致性。

对于不同国家,在相同GDP总量时,国内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并不相同。原因是,各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差异不小。各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性格与金融政策及其他国家政策,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细说。

总之,按照理想状态来说,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肯定是由市场自己来解决。不过在纸币本位制时代,这个需求量就未必是市场的客观要求,而是跟本国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

货币流通速度快与慢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1993年,美国名义GDP为65.530亿美元,M1余额为11.284亿美元,V1是5.81,而中国为2.12,差2倍多;V2美国1993年为中国的1.5倍多。中国货币流通速度V2与日本相当,略低于英国,与美国和新兴国家韩国差距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很小,1993-1999年V2的方差仅为0.002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经济的稳定性较强。

各国货币流通速度有如此大的不同,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举个例子可能会更明了。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苹果,乙用这10元向丙买橘子,丙又用它向丁买葡萄,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货币流通速度与社会经济状况有一种定性关系: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往往会上升;在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倾向于下降。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量是与收入和货币量的变动规模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以美国为例。与1929—1933年货币流通速度的急剧下降相反的是,一战期间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上升,并伴随着货币存量和货币收入的迅速增加;而在经济平缓发展阶段,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也比较温和。

除此之外,货币流通速度还与消费习惯有关系。

热爱消费的民族或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比较快。这些国家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因为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大,一旦增加货币供应,乐于消费的国民,会使这些增加的货币产生很大的放大效应。

而热爱储蓄或节俭的民族构成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比较慢。这些国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小。这样的国家,对新增加货币的放大系数比较小,自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

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拥有量(包括固定资产与金融资产以及现金),也会影响国民的消费行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一般越有利于增加国民的消费行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国民就会越及时地把自己手中的现金消费掉,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加快。

比如,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股民自我感觉的财富增加,导致股民的日常消费增加。

房子价格的上涨,虽然可以导致国民感觉的财富增多,但是,部分国民需要购买房子,日常就必须少消费一些,多储蓄一些钱才能购买房子。房子价格上涨,在绝大部分国民都有房子时,会导致国民总体日常消费增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如果较大一部分国民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很难说了。

国民福利的增多,也有利于国民增加日常消费。国民福利的增多,等效于国民财富增多,日常消费增加一些也是正常的。国民福利减少了国民的某些后顾之忧,不需要过多地储蓄了,自然也有利于增加国民日常消费。

最后,存款准备金率也会影响货币总体的流通速度。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效于把较多的货币囤积起来,不参与市场流通。减少了市场的货币供应,等效于减少了全部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部分国民会自己储存自己的货币,不进行消费。这些货币自然也难以流通。而银行的存在,可以使这些货币方便转借给愿意的消费者。就是考虑准备金的存在,银行的效果也是促进了社会的消费行为,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社会需求的货币。

一句话,银行的存在,对社会消费会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与存款准备金比率大小成反向关系。如果存款准备金比率不大,银行的存在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

让你钱包更瘪的“货币幻觉”

“月光族”小李月末时感到非常兴奋:最近CPI上涨,老板也体贴地给大家涨了600元工资。600元可以买一件漂亮的短款羽绒服、买一双心仪已久的靴子或者买上一套化妆品……小李相信,这笔小小的意外财富一定会让自己下个月过得更舒服。

第二个月末到来时,小李感到很奇怪,明明多了600元钱,可是月底自己仍然是捉襟见肘。这个月也没有什么大额的支出啊,这600元怎么好像也没买到什么呢?

小李的疑问恐怕也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疑问:明明刚去银行取了一笔生活费、明明刚发了全额奖金,怎么转眼就用没了呢?!

在你的大脑前额处有个特殊的部位叫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它会直接影响你的决策判断能力。我们不是要普及生物学知识,只是想告诉你,之所以你会觉得看起来很多的钱“转眼就没了”,很可能就是这个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在作怪。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是产生“货币幻觉”的中心部位。“高薪”这两个字也仍然可以刺激大脑,哪怕只是想想,大脑也会兴奋。薪水越高,大脑产生的愉悦感就越强烈。可能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有趣的一点,在我们想要购买高价物的时候,这些结论同样有效。例如,在物价暴涨我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的时候,只要提到钱,我们的大脑仍然会兴奋起来。因此人们在购物时,常常会忽视那些明显已经被通货膨胀扭曲的信息,冲动地把心理价位抬高到实际价位之上,这就是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J.席勒就曾经说过,正是货币幻觉导致的错误逻辑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人们大都只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房价,却常常忘记了其他商品的价格,错误地认为房价比其他物价涨幅更大,从而夸大房地产的投资潜力”。

货币幻觉通常出现在通货膨胀时期,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这样,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比如工薪族在与企业进行单个的或集体的工资谈判时,就可能将企业允诺的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当作实际工资的上升。而实际上,实际工资可能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这样,企业就通过货币幻觉获得了额外利润。

不只是个人,甚至在股市上也存在类似的货币幻觉。比如说当一个股票或者投资品种绝对价格较低的时候,投资者总会认为其是便宜的,按照逻辑,既然便宜,那么这个“便宜货”就有了上涨的理论基础。既然便宜,绝对价格低的东西自然广受投资者欢迎。低价股就是这么炒起来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或许股票的估值对一般股民太过复杂,把绝对价格高低作为估值贵贱的替代是想当然的选择。市场的种种缺陷又让这种错误不仅不被纠正反而强化。但是这里想强调的是,股票或权证的价值与其绝对价格高低并没有多少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上的低价股其实估值并不便宜,还往往是离谱的高估。任何的货币幻觉本来就是一种心理错觉,尽快认清这种错觉,也许能避免很多损失。

还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人民币升值也会给普通百姓带来货币幻觉。因为根据金融常识,人民币的升值,名义上可能意味着你的钱包里的钱更值钱了,但这种简单计算的前提之一是你的消费和投资必须纳入“国际循环”,产生不同币种的交换行为,否则你很难直接感受到这种“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打算与外币进行兑换和交易,你的钱包并不会因为汇率的升高而鼓起来。因此,尽管理论上、名义上中国人比以前有钱了,但你却只能购买同样价值的国内商品,这就是“货币幻觉”。

欧元:不可能三角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

自1999年1月1日零时起,欧元引入无形货币(旅行支票、电子支付、银行业等)领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启用,称为欧元区国家的法定货币。原有的纸币和硬币的转换期持续2个月,直至2002年2月28日。欧洲各国官方停止使用原有货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日期是不同的,最早的是德国,德国马克于2001年12月31日不再是德国法定货币,但是在2002年2月28日之前可以转换成欧元。到2002年2月28日,欧洲所有的国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货币作为法定货币。但是,在此日期之后,各国的中央银行在几年内仍旧接受原有货币,奥地利、爱尔兰、西班牙的中央银行永久性地接受原有货币。最早停止使用的硬币是葡萄牙埃斯库多,它于2002年12月31日不再具有货币价值,而纸币直到2022年则仍然是可转换的。

芬兰决定除了为收藏者而少量铸造外,不铸造1欧分和2欧分的硬币,所以在芬兰兑换欧元时,以1欧分或2欧分结尾的将舍去,以3欧分或4欧分结尾的将进位为5欧分。但是1欧分和2欧分在芬兰依然是法定货币。

欧元可以说是自罗马帝国货币改革以来最重大的成果。那么欧元是怎样形成的呢?

最优货币区域的定义是: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20世纪60年代。1961年,蒙代尔第一次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和组成货币区的一个经济标准,即要素的充分流动性标准。他认为,当要素在某几个地区内能够自由流动,而与其他地区之间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几个地区就可以构成一个“最佳货币区”。

20世纪70年代。因为前人的努力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形成条件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突出该理论的正面效用的同时忽略了成本的产生。该理论在70年代开始转向对货币联盟的成本—收益分析。

加入货币区的好处有:①降低交易成本;②不变的固定汇率减少了不确定性,并能排除伙伴国之间的投机性的资本流动;③节省成员国的外汇储备,降低储备成本;④货币一体化能促进经济政策的一体化。

而加入货币区的成本则包括:①单个国家失去了货币和汇率政策的自主权;②国家财政政策的决策权受共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限制;③有可能加剧失业;④有可能恶化本已存在的地区失衡。

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通过大量运用历史经济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实证分析,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对联盟内政策的协调以及其有效性的分析。格鲁夫认为,在理性预期及政府政策随意性存在的前提下,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借助同另一个货币政策声誉比本国更好的国家结成货币联盟部分或全部实现。格鲁夫的这一分析既为近年来拉美趋势加强的美元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也为东亚国家危机后重建其汇率机制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当然,现在人们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批判很多,但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和理论发展变化是一个主要的批判点,而另一个方面则集中于批判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具体来说:

第一,世界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和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重新界定了被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成本,致使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的结论值得进一步商榷。

第二,无论是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还是后来新的理论,都只强调了实际经济因素对组成和加入货币区的影响却忽视了金融市场的作用。

第三,OCA理论某些标准自身有理论弱点,且标准间存在常被人们忽视的替代、交叉、因果和矛盾等种种关系。OCA标准有内生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政策的适用性。

总的来说,仍然有许多声音认为该理论的体系和框架依然不够成熟,线索过于庞杂,难以梳理。

但不管怎么说,欧元区最优货币理论区理论的实践确实通过欧洲货币一体化得到了实现。欧元区的建立,是为了实现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市场,实现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有效地协调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及货币政策。

欧元的流通促进着欧洲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其成功运作更对世界区域货币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即建立在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的货币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曾在国际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过天才般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关于最优货币区的理论;而另一项就是关于国内经济政策和汇率关系的理论——勾勒出了后来被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总结为“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定理”的思想雏形。可以说,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所做的这两项贡献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而不可能三角是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这三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我们以欧元为例分析。因为欧元区实行的统一货币,相当于各成员国实行的是1:1的永恒的、固定的货币兑换关系,(即各成员国共同使用欧元,等于是固定汇率的极致形式)。由于是同一种货币,所以资本在各成员国之间流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相当于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欧洲央行的存在,使得各成员国完全丧失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这个三角组合,就是固定汇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结合,实际上各成员国是以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代价,来实行固定汇率。

作为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或者是作为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体来说,国内的经济政策总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就是非常重要的国内政策,对于该经济体影响必然是极其重要的。而资本的流动,也会带动经济体实体经济的变化。汇率,说起来只不过是两个货币之间的一个数量对比和兑换关系而已。因此在这三个因素中,按照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应该是:货币政策、资本流动、汇率政策。所以,一个经济体首先应该完全坚守独立的货币政策,其次是决定资本流动的自由程度,最后才考虑货币的兑换关系。但是,欧元区却恰恰反起道而行之,居然把固定汇率当做最重要的东西,其次是重视资本自由流动,而把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当回事,以至于完全不要货币政策。所以,欧元区爆发根本危机,就不奇怪了。

斯蒂格里茨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小型开放经济就如同在狂风大浪中的小船一样,不论驾驶船的技术怎么样,虽然我们不知道船在什么时候被倾覆,但是,毫无疑问,船最终会被大浪打翻。”在货币市场上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经济规模对稳定性的重要影响。经济规模越大,投机炒作的风险就越小。统一货币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渡部分货币主权,换取金融体制的稳定,能够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某个经济地区实现了单一货币,还可以提高货币体系的透明性。由于统一货币区内各国都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存在某个国家突然增发货币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民众对货币政策的信任度。统一货币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统一货币可以减少内部摩擦,促进投资,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4章 谁在负责处理我们的“钱”

——每天学点金融机构知识

中央银行:最后的贷款人

还记得前面讲到的关于小岛上银行的故事吗?那个故事还可以继续讲下去:银行出现后,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地进行,大家都拼命地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地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地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中央银行就是管理一般商业银行的银行,那么,一国的中央银行是干什么的?它是怎么产生的?中央银行有什么作用?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权力呢?

每当商业银行利息发生变动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报道说中央银行宣布在什么时候降息多少、升息多少,或者在某些时候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是为了保证一个国家货币的稳定与金融系统的安全而存在的,它不以赢利为目的。

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但是请注意,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可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管理的机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

让我们来看一下,经济学教科书上是怎样描述中央银行的:

中央银行是“发币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向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准备;制订并监督招待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作为银行的银行,它只接受银行的存款,也只对银行进行贷款。商业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我们把中央银行的这一作用叫做“最后的贷款人”。也就是说,当出现资金短缺危机时,中央银行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由于中央银行不与公众或者公司直接打交道,所以你几乎见不到它的网点。

但是中央银行不可忽视的一个作用就是保护你我作为储户的利益,同时维持金融系统的安全。那么再追问一句,中央银行怎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怎么保护储户的利益呢?

首先,就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作为上级机关,中央银行可以随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进行检查。如果商业银行严重违法,中央银行可以吊销它们的营业执照。

其次,就是为储户的存款提供保险。比如在美国,作为中央银行存在的美联储就规定,储户的存款保险额是10万美元。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为了防止挤兑导致银行大量倒闭,美联储将保险额临时提高到了25万美元。

最后,是为商业银行设定一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中央银行规定,银行不能把储户的存款全部贷出去,必须按比例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准备金,强制性地存放在中央银行,以便储户来取款时,银行有钱付给他,我们把按此例强制性存入中央银行的这笔钱叫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个比例到底是多少呢?中央银行随时可以调整。

中央银行:货币的发行者

从你的钱包中任取出一张人民币,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这就是发币行。当然如果你有外币,那么也可以看到欧元钞票上印有“欧洲中央银行”,日元上则印有“日本银行”。钞票由中央银行独家印制和发行,这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中国,有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流通。这意味着无论纸币还是硬币,无论主币还是辅币,均统一集中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除此之外,财政部、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发行货币和代用货币。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享有完全的货币发行权力。

有权利当然也就有义务,中央银行的义务就是代政府管钱,并且保持币值的稳定。一个国家的公民持有本国的货币,他会要求手中的钱能够买到足值的东西。保证货币足值和币值稳定的任务,就落到中央银行的头上。

中央银行发行一国货币,币值的稳定与否是一国经济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国货币在升值的话,就说明该国的经济好了。如果大家都认可你,都来要你的货币的时候,你的货币就会升值;如果大家都不相信你,都去抛出你的货币,当然你的货币就要贬值。所以货币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它是一种信心的象征,人们愿意要这种货币是因为它的足值和稳定。如果市场上的货币太多,物价自然就会上涨。比如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在罗伯特·穆加贝当总统的这几年中,中央银行不断地印刷钞票,政府的收入中超过50%来自发行钞票的铸币收入。结果是物价暴涨——物价每小时就涨一倍。

那么如何防范中央银行滥发纸币呢?各国的货币发行制度因国情不同而内容各异,最核心的是设置发行准备金原则的区别。发行准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现金准备,包括有十足货币价值的金银条块、金银币和可直接用于对国外进行货币清算的外汇结存。另一种是保证准备(又称信用担保),即以政府债券、财政短期库券、短期商业票据及其他有高度变现能力的资产作为发行担保。从历史上看,货币发行准备金制度有过以下五种基本类型:

十足现金准备制又称单纯准备制,即发行的兑换券、银行券要有十足的现金准备,发行的纸质货币面值要同金银等现金的价值等值,实际上这种纸质货币只是金属货币的直接代用品,只是为了便于流通。这种制度仅在金属货币时代适用。

部分准备制又称部分信用发行制、发行额直接限定制、最高保证准备制。部分准备制最先在英国出现,其要点是由国家规定银行券信用发行的最高限额,超过部分须有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随着发行权的集中,这种限额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增加。

发行额间接限制制包括:证券托存制,即以国家有价证券作为发行保证,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公债是银行券发行的保证,如1863年美国的《国民银行条例》;伸缩限制制,即国家规定信用发行限额,经政府批准的超额发行须缴纳一定的发行税,1875年德国曾采用此制;比例准备制,即规定纸币发行额须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准备,如1913年美国的《联邦储备法》。

最高限额发行制又称法定最高限额发行制,即以法律规定或调整银行券发行的最高限额,实际发行额和现金准备比率由中央银行掌握。法国自1870年起采用这一制度。

商品足值保证制即以计划价格投入流通的大量商品作为纸币发行的保证。在中国则表述为“百物本位制”。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苏联以及东欧各国大都采用过这一制度。

以上发行准备金制度的实行,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中央银行无法滥发纸币,进而维持币值的稳定。

而为政府管钱其实也就是代理国库。政府开支所需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是税收。税收由财政部来管,但财政部不能把钱放在财政部的办公大楼里,也要存到银行去。财政部把钱存到哪个银行呢?财政部只能把钱存入中央银行。财政部的收入与开支就通过它在中央银行开设的各种户头来进行。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人民币发行中的制定货币发行总限程序。货币发行总限是计划期间(通常为一年)内货币发生的最高限额,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编制全国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提出来的,经提交国家计划委员会在每年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核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货币发行总限额是一项指令性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必须严格遵守和有效贯彻。这是货币发行的最关键的一个程序。

中央银行独立性:微妙的轻重

我们经常听说经济学家呼吁中央银行要独立。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中央银行不能随便听命于政府首脑的,要相对独立于政府。比如在美国,美联储不能随便听从美国总统的;在英国,英格兰银行不能随便听命于英国首相的。要是中央银行完全听命于行政部门,后果会很严重。

其实在中央银行出现早期并没有人关注独立性这个问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期间中央银行基本上是不独立,只是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调控手段而存在。这主要是由于战争期间,为政府筹集战争经费的需要和战后对于经济恢复的需要,政府加大对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从而扩大货币的发行,刺激经济增长。这就使得许多的国家发生了通货膨胀,出现经济的危机。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以凯恩思为首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流行,使得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大削弱。在此期间,1920年在布鲁塞尔和192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两次国际经济会议上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提出了减少政府的干预,实行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的主张,如当时的英格兰银行总裁诺曼,德国国家银行总裁薛德,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司托朗等人都支持这一观点。这是在中央银行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

维护中央银行独立性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中央银行独立性大的国家多设单一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就是金融业的主管部门。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或在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小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日本、加拿大和瑞士等,对金融业的监管机构是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