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幻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21:25:12

点击下载

作者: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科幻故事

世界科幻故事试读:

序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成熟、长大,将来才可以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样,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具有永久的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也是培养人文素质,养成优雅风度,形成高尚思想品格的好教材。这些世界文学名著,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世界名著,非常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有利于青少年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这样就可以早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本书按照语文新课标指定阅读书目进行了精选,集中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我们考虑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而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又是卷帙浩繁,不便于中、小学生阅读,我们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并在每一作品前加入

导读

部分,介绍作者生平、成书的时代背景,指明此书的特点及对世界的影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深入浅出,使之尽量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尽量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这就便于广大中、小学生轻松阅读和理解吸收了。

我们知道,文字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同一种思想,可以有不同的文字表达方式,只有高度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完整准确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而要做到这一点,不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是做不到的。所以语文教学,不仅是多认字,会组词,能造句,会写文章,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从世界名著中得到熏陶,受到教益。要做到这些,光靠课本和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

这就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初衷。本书选材严谨,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导读

本书是众多中短篇科幻名著的荟萃。有英美作家的,也有法国作家、日本作家的经典作品。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科幻?

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广义上认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而比较接近的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辞海》上对“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正统科幻迷主张科学与幻想缺一不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则只能归为奇幻、魔幻或超现实作品;而没有幻想,那就只是一个科学写实故事。

把科幻分为“软科幻”与“硬科幻”,是科幻界内部流传最广的一个分类法。有人这样说:在美国,“硬幻想”是指幻想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这些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是“坚硬”的科学;“软幻想”则是指幻想以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柔软”科学为基础的。

有人以作品的主要事件和客观的科学技术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据,把科幻小说划分为以下六大门类:预言类科幻、创意类科幻、象征类科幻、传奇类科幻、反科幻和元科幻。

预言类科幻是以一定的科学为基础,为人类未来进行预言的小说。

创意式科幻小说是作者从自己的一个独立创意出发建构小说的主要事件,他要运用科学知识,以真实性为目标来完善这个创意。最重要的是,这个创意和真实的科技前沿毫无关系。凡尔纳第一部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便是典型的创意式科幻。

以象征类的形象为主导的科幻作品,是象征类科幻,又可以称为寓言类科幻。这类作品的主要事件便是一个象征,它的参与者多半也是象征。

传奇类科幻的主要事件既不是科学预言、也是不创意,而是其它类型文学里都有的故事套路。比如战争、冒险、侦探、爱情等等。

反科幻指的是,小说的主要事件假借了典型的科幻小说中的超现实情节,但最后却证明那些超现实现象并不存在。

元科幻作品的主要事件来自其他人的科幻作品,或者以现实中存在的科幻作家为事件发起者。它们显然是一种文学游戏,是科幻界人士向前辈和朋友致敬的方式。但这类作品又完全是科幻文学,而不是一般的传记:它们的情节是超现实的。

要真正理解科幻,还是要在作品中去寻找。

宇宙漂流记

〔日本〕小松左京

我和爸爸刚躺到床上,忽然响起了报警的铃声,爸爸连忙从睡袋中爬了出来。

在这座“人造航标站OP17号”上,只有爸爸和我两人。“人造航标站OP17号”是出入太阳系的航线——冥王星航线——上惟一的一座载人航标站。

我叫良雄·KON,今年13岁,是在冥王星基地出生的。由于爸爸工作调动,我便跟着一起来到了这座宇宙航标站上。至于学校嘛,有的。我从冥王星带来了一台“教育机”,它虽然只有一本书那么大,可里面却装着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这台机器就像一位严厉的老师。我已在这航标站上生活了3年,并不感到寂寞。这里可以收到冥王星基地的电视节目,每年还有4次机会到冥王星上去玩玩。

冥王星是进入太阳系后的第一站,在到达冥王星之前,先要在我们航标站附近更换动力或接受检疫,这种时候,我常和爸爸一起去听那些远航归来的宇航员讲有趣的故事。所以如果是通知有恒星际宇宙飞船靠近的美妙动听的钟声,那我打心眼里高兴。不过报警的铃声却很叫人讨厌。

有一次一颗有半个月亮大的流星以很快的速度朝航标站飞来。那流星是个巨大的磁石,航标站差点儿被它吸过去,站上的机器也都因磁场的作用而失灵了。所以,我一听到那刺耳的警铃声,就不禁毛骨悚然。

我赶快来到控制室,看到爸爸正和冥王星航线指挥总部的威巴先生通话:“12小时前,一艘近距离宇宙飞船失踪了,可大约在20分钟以前,我们又突然发现了它,它正以每秒200千米的速度向航标站飞去,请你们迅速采取紧急措施。飞船船名:‘宇宙呼声号’,220吨,识别番号ZA306,火星教育部所属太阳系游览火箭载有6名13至15岁的儿童……”

爸爸表情严肃地关掉对讲机,命令我立刻将雷达调到最大功率,然后便开始换宇宙服。

与此同时,扩大器中传出“嘟——嘟——”的信号声,电光板上打出一行字:

Z……A……3……0……6……“爸爸,‘宇宙呼声号’来了!它就在附近,最多不超过30万千米。”

我急得满头大汗,一个劲儿地用无线电通讯机呼叫“宇宙呼声号”,而它却毫无反应。这时爸爸已顺着紧急出动滑降道滑到了航标站底部进入了停在那儿的救助飞艇。

我连忙走到透明球体的前面,那上面布满刻度,透明球体显示宇宙空间。我打开第一个开关,球的上部出现一个绿色的光点,那就是我们雷达追踪的宇宙飞船,我再打开第二个开关,球体上出现一个小红点,那就是救助飞艇的飞射方向。当红点和绿点接近时,我按下了“允许发射”的按钮。

霎那间,爸爸的救助飞艇腾空飞起。“良雄——”爸爸痛苦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一定是由于加速度过快,导致爸爸体重急剧增加6倍,连张嘴说话都很困难了。“呼声号从雷达上消失了,迅速确认方向!”

我抬起头,重新注视荧光屏,光点果然不见了。竟有这样的怪事?“救命啊!”这声音不是从耳朵传来的,而是直接响在脑海里的。

我抓起对讲机,正要向爸爸报告,几乎就在同时,冲撞报警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荧光屏上出现的那只巨大的宇宙飞船正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缓缓地移动着,离航标站仅五六百米。“救命啊!”呼救声再次响起,“我叫卡尔,我们这里有6个人和一只动物,我们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失灵了,我正用精神感应法同你讲话,趁宇宙飞船还没跳跃,快救救我们!”

我飞快地跑到隔壁房间,将所有宇宙服统统扔进紧急出动滑降道,然后自己也滑了下去,坐进一只双人宇宙飞艇“银星号”。

我死死地盯着机库的气压表,终于闪光指示灯变成表示真空的鲜红色,旁边的紫色信号灯也一明一暗地闪动起来,这表示可以出发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写着“1”的操纵杆推向前方,“银星号”出现一阵微动,机库大门打开了。

我推下2号操纵杆,钳着“银星号”的巨大铁臂——发射台缓缓地将“银星号”推出机库。

我提起3号操纵杆,将那擎着飞艇的铁臂高高举起,此时,“宇宙呼声号”与“银星号”正处于相对而视的位置,距离仅三四千米。

我吃惊地发现“宇宙呼声号”全身闪着银光,且银光里又带有粉红色。我断定“宇宙呼声号”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急忙将飞艇发射操纵杆向前推进,巨大的铁臂放开了“银星号”,轻巧的小艇滑向宇宙。

我一边操纵飞艇一边用对讲机同卡尔联系:“请将飞船的行李筒伸过来,行吗?”

我已经来到“宇宙呼声号”跟前,在船体侧面找到了一个用红色发光涂料画出的圆圈。我看着圆圈中的符号,心想,这大概就是行李筒吧。想到此,我放出两只磁铁制成的锚,将“宇宙呼声号”和“银星号”连到了一起。

我慢慢开动着倒车引擎,这时“宇宙呼声号”船体上红圆圈部分开始伸出,直径约4米的一只圆筒正对着“银星号”缓慢地伸过来。当它伸出有10米左右时,两端的门打开了。

我将引擎由倒车改为前进,缓缓地向那敞开的门接近。就在飞艇即将钻进行李筒时,我发现了一个奇迹,不禁大叫起来:“卡尔,‘宇宙呼声号’全身都射着粉红色光芒,太漂亮啦!”“哎呀,不好,赶快离开!”卡尔发出惊叫。

但是,晚了。飞艇已滑入到行李筒里去了。

这时,“银星号”忽上忽下地颠簸起来,船身一下撞到了墙壁上,但墙壁却像用橡胶制成的一样柔软,又将“银星号”弹回到对面。

在极为强烈的震动下,我全身如散了架一般,头痛得快要炸裂开似的。我失去了知觉。

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床上,12只不同颜色的眼睛充满不安地注视着我。

他们告诉我,现在“宇宙呼声号”已经远离太阳系,这只宇宙飞船一跃飞出了1亿千米,多奇怪的现象!

最后,我们互相做了介绍:灰眼睛男孩叫吉尔,15岁;东方人长相的男孩叫查恩,14岁;黑人小孩布卡,12岁;那个呼救的卡尔是个金色眼睛的男孩,13岁;还有两个女孩:一个叫路易莎,金发蓝眼,14岁;一个叫梅伊,褐色眼睛,12岁。我们成了很好的伙伴。

假如有人突然遭到不幸,或突然遇到危险,这时,什么最重要呢?这是爸爸常叫我思考的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慌张,最重要的是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思考,尽快查找出危险的原因,然后妥善处置。尽可能不要单独行动,要尽量争取外援,要尽最大可能争取生存,要和在一起的人同心协力、避免冲突。

想到这儿,我向吉尔询问飞船上的粮食贮存情况。

吉尔低头想了想说:“我查过了,这只飞船原来是太阳系中的近距离游览飞船,所以没带很多的食物。”

其他的孩子也对这只船表示不理解。比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光每秒也只跑30万千米,而这只飞船一跳竟是光的300倍,这简直就是用物理知识解释不了的怪现象!“你们能不能从头给我讲讲‘宇宙呼声号’是怎么起飞的?飞船上为什么一个大人也没有?”

吉尔点点头,大家也都围拢过来,只有卡尔开始显得局促不安。

吉尔开始用平静的语调讲起他的经历:“我们都住在火星的埃利休姆市,从小就在一起。只有卡尔是4年前从地球上来的,但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后来,我们听说埃利休姆市博物馆来了一只新的太阳系游览宇宙飞船,于是就赶去看看。值班员跟我们很熟,就把我们放进去了。”“当时,‘宇宙呼声号’停在‘仓房’角落里待检修,我们兴冲冲地凑到这间‘活动教室’跟前。这学期末,班上的同学们将要一同乘这只飞船去木星卫星基地,我们很想先看看这只飞船是什么样子,然后报告给大家,让他们高兴高兴。”“我们走到宇宙飞船近前,梅伊发现升降口的门开着,有一只梯子在那里,就偷偷地钻了进去,经过客舱,一直走到驾驶舱。”“查恩坐到了正驾驶席上,把手伸向开关。”“‘别动!查恩!’路易莎喊叫起来。”“就在这时,下面传来砰的关门的声音,大家都吓坏了。但查恩确实没有碰开关,而且动力也是切断着的。”“突然间,飞船摇晃起来,所有的墙壁都放射出粉红色的光。大家一下子被摔倒在地上,紧接着便感到一阵恶心。”“这一切很快就过去了,大家从地上爬起来。卡尔从驾驶舱的小窗口向外望去,禁不住惊叫起来:‘不好啦!飞船正在向宇宙飞行!’”“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吉尔说,“直到和你取得上联系,我们在太阳系一直被一种奇怪的力量抛来抛去。”“但是宇宙飞船为什么会跳呢?”“不知道,假如我们找到使飞船跳跃的原因,我们就可以使它改变方向,向太阳系方向跳跃。”吉尔低声说。

正说着,跳跃又开始了。这次跳跃时间很长,而且很剧烈。跳跃终于停止了。路易莎却尖叫起来:“快来看呀!‘宇宙呼声号’正朝着一个从没见过的星球接近呢!”

大家急忙冲到窗前向外望去,外面是耀眼的红光和白光组成的旋流。

大家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这颗奇异的星球。在这颗扁平的、巨大的、正在燃烧着的星球旁边,有一颗放射出刺眼的白光的小星球。它正对着大星球的那一面有些突起,呈圆锥形,很像梨的上半部。

那颗放射着红光的大星球,从中间喷出两道暗红色的气流,朝着那颗小星球,一左一右地将它夹住,并越过它,在黑暗的宇宙中卷起血一般的旋涡。旋涡的尾部像一条怪状的巨大的尾巴,直朝我们的“宇宙呼声号”伸过来。

是三重连星!

吉尔解释道:“在地球上看到白太阳只有一颗,可在宇宙中往往是两颗或三颗太阳连在一起的。一颗亮的太阳和一颗暗的太阳共同围绕一个重心旋转。当暗的太阳运行到亮的太阳前面,遮住亮的太阳时,如果用望远镜观察,就会觉得那颗亮的太阳的光一下子减弱了,这叫‘食变光星’。在宇宙中,有不少二重太阳、三重太阳,这样的连星。”

这时,卡尔脸色苍白地问道:“吉尔,这艘飞船朝三重太阳移动的速度大约是多少?”“估计不会太快。”

听到他的解释,我不禁大声喊道:“那可就不得了呀!这只宇宙飞船在三重太阳的动力圈里以多大的‘运动量’(重量×速度)运动着,这是我们不知道的,但如果相对于那颗星星几乎是不动的话,那么我们的飞船就会朝着那颗太阳落下去。”“你说得对。”吉尔敏锐地朝窗外望去。只见一红一白的两颗星星几乎一动不动。“现在我们必须开动这只船,我大体了解远程宇宙飞船的动力系统和操纵原理,而且从空中发动引擎,危险会很少的。”我说。“大家都到驾驶舱去看看!”吉尔喊了一声。

我在驾驶席上坐稳,打开了主电源的开关。这时卡尔找到了操纵指令软件。

咔嚓,响起了按键的声音。磁带里传出一道道指令,要求检查各项设备、仪表。我急忙按照指令按动许多按钮。绿色指示灯亮了,它表明一切正常。

这时,计算结果出来了。我们距红、白两星3亿5千万千米,这相当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到3倍。辐射量虽然还不清楚,但它们的体积相当于太阳的200倍,我们的飞船正以相当快的速度向那里坠落下来,必须马上脱离!“等等!”一直在观察雷达屏幕的布卡喊起来:“右弦40°方向发现一颗行星,很近!”“卡尔,把握住方向!”查恩厉声命令道:“千万别撞上那颗行星!”

这时我发现卡尔被查恩这么一说,脸白得像张纸。他把身子伏在罗盘上,避开了我的视线。

布卡迅速用望远电视捕捉到那颗行星,开始调节光谱分析仪。“这颗行星距离我们约70万千米,直径约9500千米,比地球略小,反射能力很强,外围有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其中有水蒸气、40%的氧气、40%的氮气,两极有小极冠,好像温度不高。啊!光谱仪上出现了植物带吸收线!”

吉尔仔细地考虑了一下,“我们的粮食不够,而且水的再生净化装置也出了毛病,需要补充用水。卡尔,修正航向,接近那颗行星。”

我一直望着卡尔,这时,大汗淋漓的卡尔脸上竟流露出一丝坦然的表情。

我用力按下化学燃料火箭的点火按钮,自控飞行器运转正常。

这枚火箭上装有起飞、着陆和紧急启动用的化学火箭,也装有远程离子推进火箭。

离子火箭是将金属钾和铯溶化,喷射到白炽的钨上,产生阳离子磁场,它加速喷出时,虽推力不大,但用少量燃料就可维持较少时间的运行。

化学火箭主要是用液态氧、轻油或者固体氟化物做燃料。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快的速度,还是化学火箭的效果更好。

加速度4G,大家的体重增加了3倍,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达到了时速72000千米。我按动火箭转换钮,加速表指针一下子回到1G。

几个小时后,“宇宙呼声号”进入了一颗不知名的行星的卫星轨道。我发现,这颗行星和地球极其相似。重力、大气、地形都很相似,有陆地也有海洋。“是不是干脆进入着陆状态?”我一边准备启动制动火箭一边说。

这时,我又注意到卡尔神情有些异样。他用出神的目光盯着望远电视,眼睛里放射着奇异的金光。

这是一颗奇特的星、暗淡的星。它的表面既没有花朵,也没有沙漠,整个星球表面全都被一种厚叶子的植物覆盖着。

在卫星轨道上,我将驾驶舱从飞船船体上分离了出去,利用驾驶舱自身携带的逆向火箭进行着陆。在此期间,飞船船体将继续在轨道上飞行。返回船体时,用驾驶舱上的火箭起飞,然后追上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船体,与它对接。

我们一面减速,一面寻找着陆点。“看啊!有一片湖!”梅伊大声喊叫起来。

那是一片圆得像用圆规划出来的人工湖!湖边有一片宽约200米的黑黝黝的土地。高度只有700米了,我大喊一声:“就在湖边降落!”“良雄!着陆架还没放出来呢!”卡尔说:“要不要我来换换你?我长时间生活在地球上,对重力已经很习惯了。我还驾驶过小型气垫船。”

我把操纵系统转换到卡尔坐的副驾驶席上。

卡尔手握操纵杆,紧咬嘴唇,眼睛一眨不眨,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

屏幕上,那条黑带子正在迫近,它比我们想象的更凸凹不平。

巨大的震动摇撼着我们的座舱。喀嚓、喀嚓!座舱好像掉到了什么硬东西上似的,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好像马上就会粉碎。

卡尔死死抱住操纵杆。在接触地面的一瞬间,我果断地收回三角翼的手柄推了下去。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交错在一起的网状藤蔓,接着又变成了一片又混又深的水面。座舱东歪西扭地跳跃着前进,最后,转3个圆圈。“制动伞失灵!着陆架的制动已经到了极限!”卡尔大声喊道。

大家失声叫起来!就在这时,座舱随着一阵猛烈的冲撞,猛然停了下来,我们得救了!

接着,吉尔指定我、查恩、路易莎和他4个人可以穿宇宙服出去,其他的孩子留在舱里。

随着放气的声响,空气门打开了。我们4个人从舷梯上爬下来,伫立在飞船座舱的旁边。

眼前的景象太奇异了!那植物是我们从未见到过的。草的根茎又粗又硬,简直像胶皮管一样。这些植物没有叶子,粗大的“胶皮管”有我肩膀那么高,一根紧挨一根,互相缠绕在一起,好像一张很大的鱼网。

在薄云缭绕的天空中挂着一颗葫芦状的太阳,那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太阳挤到一起形成的。虽说此刻是晌午时分,可周围却是昏暗的,使人觉得阴森。

这时,我看见在与双重太阳相反方向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几乎是正三角形的月亮。一会儿,又有一轮弯月以极快的速度超过它,消失在天空的那一端。我看它出了神,突然再看那正三角形的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它已变成了一个细长的三角形了。

吉尔用吃惊的口气对我说:“以那颗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看,它很可能是个四面体,而且能自转。”

多奇怪的现象!

正在这时,忽然传来梅伊的尖叫声:“啊!卡尔!你怎么啦?!你要到哪里去?!”

我们不由得大吃一惊,急忙朝座舱望去。

只见座舱门敞开着,脸色苍白的卡尔,像夜游症病人一样摇摇晃晃走出了座舱。他没穿宇宙服,他那双金色的眼睛里闪着恍惚的神色,飘飘晃晃地像一个醉鬼。“卡尔!你怎么啦?!不准违反命令!”吉尔用话筒高声喊道。

卡尔好像根本没听到吉尔的声音,他摇摇晃晃地朝我们走来。他用那双失神的眼睛扫视着我们,好像要对我们诉说什么。“你们,你们……”卡尔突然倒在吉尔肩上。

这时,耳机里传来布卡的叫喊声:“空气里没有什么细菌!你们可以脱掉宇宙服啦!”

夜幕降临到这个神秘的星球上。那只奇怪的正三角形月亮从傍晚时分就落了下去,到现在还没有露面,而那一钩弯月却已经是3次匆匆而过了。

这时,座舱门打开了,路易莎从座舱里走了出来。“卡尔怎么样了?”吉尔问。“他睡着了,给他吃了镇静药。不过他烧得很厉害,一个劲地说胡话。”

布卡好像想说什么,两只手插在裤子口袋里,用脚踢着石头。终于他好像下定了决心似地说:“我总觉得卡尔好像同这颗星球有些关系,你们怎么觉得呢?”

布卡继续说:“我在进行大气分析时,忽然看到卡尔抱着头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好像在和什么人吵架。我只记住了其中两句地球上的语言。一句是:‘为什么?!为什么把其他人也……’另一句是:‘不行!现在绝对不行!’”

大家都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在布卡拿出分析结果之前,卡尔就连宇宙服也不穿就走出了座舱,他是否已经知道大气中不含特殊有害物质或细菌了呢?“这颗星与卡尔能有什么关系呢?卡尔是我们的朋友,是地球上的人。”吉尔严肃地说。“你对卡尔很了解吗?”查恩说:“我听我在地球上的一个叔叔说,卡尔是养子。那是在我们刚出生不久,新加坡的一个村庄遭到一块大陨石的袭击,全村覆灭,只有一个婴儿幸存下来,他就是卡尔。”“卡尔的奇怪之处还不仅仅是这些。”路易莎插话说:“我觉得宇宙飞船的跳跃好像跟卡尔有什么关系。我计算过,每次出现跳跃现象之前,卡尔的眼睛准要有些变化,而从卡尔眼睛开始变化到飞船跳跃,中间相隔整整5分钟。”“啊——?!”梅伊大叫起来,一个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座舱,“有个黑东西在动,在座舱侧面。”

吉尔一下子窜了起来,路易莎也跟着向座舱跑去。“有人跑到草丛那边去了!”吉尔说。“卡尔不见了!”路易莎慌慌张张地喊道。

我和吉尔、查恩抄起座舱中仅有的两支光子枪,顺着地上的鞋印,一直追到一片植物形成的绿色屏障前。

绿色屏障枝条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没有空隙,仿佛连蚂蚁也爬不进去,卡尔到哪儿去了呢?“卡尔,卡——尔——!你在哪儿?!”我大声喊叫着。

突然,我的脑海中又回响起卡尔微弱的呼唤声。这时眼前的那些枝条慢慢地活动起来。原先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枝条迅速地分开了,转眼间,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由枝条构成的通道。

我们勇敢地走进了枝条构成的隧道中去。

隧道地面很硬,长度约10米。当我们走到四五米的地方时,前面又打开了一段,而后面的枝条却合拢上了。我们被关在里面了!

我们脚下的路突然变得软软的,开始往下陷。原来,我们站着的地面是由许多圆圆的、柔软的、像橡胶棒似的东西紧紧地排在一起构成的。与此同时,“橡胶棒”里还渗出滑溜溜的液体,将我们连推带滑地向前运送着。

隧道不断地向前延伸,弯度也开始加大。我们好像坐在雪撬上似地左右摇晃着,头越来越晕,神志也开始不清了。

就在这时,我突然觉得被抛到了一块硬东西上,后背被狠狠地摔了一下,差点儿停止了呼吸。可是,这一下却把头晕驱赶跑了。

我们双手按着滑溜溜的地面,好不容易才站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已经走出了那条植物隧道,来到了小土丘旁的一块平地上。

卡尔身上的衣服全都被撕破了,脸色白得像死人一样,眼里却放出奇异的光彩。他也摇摇晃晃地站在小土丘的山脚下。“我根本没想把你们带到这颗星球,”卡尔用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说道:“这都是由于那种宇宙的呼叫声!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脑海里有一种声音。那声音在宇宙深处,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呼唤我:‘你在哪儿?你回来呀!卡——尔——!’在火星基地的时候,我又听到那种声音:‘时机到了!起飞!’我当时并没有那种想法,可是不知怎么的,我自己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喊了一句:‘起飞!’于是……”

卡尔说完这些,就瘫倒在地。突然,他又爬了起来,摇摇晃晃地向山顶跑去。我们也紧追不放。

当我们拨开荒草追到山顶时,发现小山丘的顶部像被刀切了一样平,一棵草也没有。整个顶部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像被磨亮的金属一样光滑。有3棵圆柱形的岩石矗立在那里,在它的顶端有闪闪发光的黑色圆球。

那石柱有5米多高,圆球直径有3米左右。

卡尔就倒在石柱下。

突然,我的脑海里又响起了卡尔那种神经感应现象,不过,这声音比卡尔的语调更奇特。(我是费特,你们是谁?)“我们是卡尔的朋友!你是谁?”吉尔问道。(卡尔?是不是这个费特5号?他是我的孩子。我和你们一样是生物,你们刚才经过的是我的身体,现在你们看到的是我的心脏和头部。我有很多的头,可以生孩子。我的心脏寻找撒种的星球,然后将种子撒出去。我已经撒过5颗种子了,费特5号偏离了轨道,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我现在终于把它呼唤了回来。)

一定是那颗种子附在了卡尔身上,卡尔的谜终于解开了!

费特的种子是无形的,它潜藏在卡尔的意识当中,它也只有附着在别的物体上才能够移动。

虽然卡尔的谜是解开了,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返回太阳系呢?

当我们飘流在宇宙之中的时候,太阳系已经度过了3个月的时光。这一天,“宇宙呼声号”又突然出现在冥王星与海王星的轨道之间!当时,整个太阳系的居民都为之而震惊!

说来也巧,第一个发现我们飞船的竟是我爸爸!“宇宙呼声号”平安归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太阳系,成了整个太阳系的一大奇闻。

我们,吉尔、查恩、调皮的梅伊、金发的路易莎、黑人布卡、还有我,都被欣喜若狂的父母紧紧地、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卡尔呢?卡尔也和我们一起回来了。他要是不和我们一起回来,我们是无法回来的!因为能使“宇宙呼声号”一跳跳出几百光年,并且连续跳跃几个星期的,正是寄生在卡尔身体中的那种奇怪生物的无形的种子,它叫费特5号。

学者们想把费特5号留下来研究,但我们不能出卖朋友。于是,我们按照卡尔回来的一种奇特的办法,让费特5号重新寄生在一只小兔子身上。然后,把它放入一只密闭的容器中。

载着小兔子的容器腾空而起,朝无边无际的宇宙深处飞去。费特5号借助小兔子的身体,重新回到了它的父母身边。

卡尔经过住院治疗,不久就恢复了正常。他眼睛里原有的金光消失了,神经感应的能力也随之消失了。但是,他却得到了我们这些非同寻常的好朋友!

我们7个人,虽然散居于宇宙空间的不同地方,但我们的友谊是割不断的。我们常在火星、土星的卫星上或者冥王星上见面,大家凑到一起,就会兴致勃勃地谈起那次奇迹般的冒险旅行。谈够一阵子,我们就跑到天文台去,用电波望远镜捕捉那遥远的宇宙深处传来的奇特的电波。

每当我们听到那哗——哗——的奇特的声音时,就会感到那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的“宇宙呼声”!这呼声告诉我们,在这茫茫无际的宇宙之中,有许许多多的像费特星球那样的星球,人类还不了解它们的奥秘,那呼声招呼我们去探访无尽的宇宙世界。

异星探险

〔美国〕波尔·安德逊

约翰·罗兰辛住在第58层的旅馆里,他站在窗边,鸟瞰着夜色中的基多城。

已近半夜,这时分,将有一大批火箭发射升空,罗兰辛希望能欣赏这景色,它是太阳系里相当出名的奇景之一。他付了双倍的价钱来租这间面对着太空港围墙的房间,尽管房租是由拉格兰治探索协会支付的,但他心里仍有点儿过意不去。

他的童年是在阿拉斯加一个偏远的农场中度过的,经过艰辛奋斗才读完大学。作为一个穷学生,能念完大学,取得学位,全是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才能完成的。接着就在月球天文台工作了多年,他从未这样奢侈过呢。不过,在要到太阳系以外无尽的黑暗中去探索之前,他倒要先看一次基多城太空港半夜的奇景才甘心,说不定他再也没有另一次能看它的机会了。

就在这时,电话铃轻轻地响了起来。

电话屏幕上现出一个面孔,这是个不易记得起来的面孔,圆滑丰满,狮子鼻,一头稀疏的灰发,身体似乎又矮又壮。

在月球城,每个人都是互相认识的,到地球来旅行并不多见,罗兰辛根本不认识这打电话来的陌生人。再说,他不习惯地心吸力和气候变化。他感到有些失落。“是罗兰辛博士吗?我是爱德华·艾维尼,是政府人员,也同时是拉格兰治探索协会的人员,是两者之间的联络官,我将以心理学医生身份参加这次探险……”

他们约定一会儿见面,艾维尼把自己住的旅馆告诉了他,就挂断了电话。

这时,一阵低沉的隆隆声传透房间,火箭发射啦!只见太空港的围墙好像地球的边缘,在灯光下一片黑色,一艘、两艘……十多支金属的长矛,带着火焰,发出雷鸣,腾空而起,月亮在城市的上空,好像一个寒冷的盾牌……不错,这奇景确是值得一看的。

罗兰辛乘上空中轿车,转瞬就来到了另一家旅馆,他来到要找的套间,在门口说了声“罗兰辛”,门就应声为他自动打开。他步入接待室,把具有内热设备的外衣脱下来交给机械人,接着就见到了艾维尼。

艾维尼个子的确很矮,罗兰辛跟他握手时,得低头来看他,他的年纪大约有罗兰辛的一倍。

寒暄之后,艾维尼把一位火星人介绍给罗兰辛,同船去特罗亚星探险。

这位火星人高大瘦削,轮廓粗犷,他的面孔棱角分明,鼻子和下巴突出,剪得很短的黑发下,是一对不好相处的黑眼睛。“这位是贾普·唐敦,在新锡安大学任教,是个物理学家、辐射学和光学的专家。”

贾普·唐敦是很有才能的,是物理界的权威人士。在安排这次探险的人员时,对于唐敦反对的人,艾维尼都不得不做出让步。

唐敦走后,罗兰辛和艾维尼谈到了在他们之前的第一次特罗亚星探险。

第一次探险队下落不明地失踪了,是7年前的事,关于这第二次探险,也准备有5年的时间了。“准备工作出现了很多困难和差错,并且还出现了破坏。”艾维尼说。“破坏?!”罗兰辛吃惊地问了一声。

艾维尼道:“只因为有一个人冒死坚守岗位,太空船‘赫德逊’号才不至于完全损失掉。随着每次失败,公众对于向外星移民的思想越来越反感了……幸好协会的首脑,还有韩密敦船长和其他一些人,顽强地坚持下来。”“谁搞破坏呢?”罗兰辛又问。“不知道。这正是我们这次去探险打算弄个水落石出的问题。”

看来,是有人或者某些东西不希望人到达特罗亚星去,可这是谁呢?为什么这样呢?

我们能找到这问题的答案吗?能把这答案带回地球来吗?第一艘探险船“达伽马”号,它的仪器装备跟这次一样好,也跟这次一样载了人去,就没有回来。

不管怎样,“赫德逊”号还是出发了。

罗兰辛在细看着一份小册子,那上面写着:“自从发明了超光速曲相飞行后,在很大范围内,星际之间的距离,已几乎变得没有意义了。飞过10万光年所需的时间和能量,并不比飞过1光年多多少。很自然的结果是,一旦探察了最近的几个星球之后,太阳系的探索者就开始对宇宙中最感兴趣的星球进行调查研究了,即使找寻一个跟地球相似的星球来移民的希望告吹,其收获,以科学知识来说,仍是很可观的……”

罗兰辛将小册子放下,叹了口气。他几乎可以把它背出来了。是的,太阳系挤满了70亿人口,正急于找寻出路去处。火星、水星和木星等几个星球都已经移民,但是耗费极大,付出的代价与收益相比较,实在是得不偿失。“达伽马”号出发,离太阳系而去,两年后,人们彻底失望了,很少听到人们谈论新的星球了,人们越来越依赖这老迈疲乏的地球,把它当做他们惟一的家园和惟一的希望,永远这样过下去……

现在,太阳总算是落在他们后边20亿千米了,小得只像在雾霭中的一颗发亮的小星星,他们终于以超光速进入曲相的飞行。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距离上,这次飞行都是相当漫长的,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这只有在钟上看得出来,其他都没有任何变化做标记,困在这没有时间观念的生活中,他们现在只有等待。船上共有50人,有太空人,也有科学家,他们都在消磨着这种空虚的时间,考虑着曲相结束时会遇到什么。

艾维尼和工程师土耳其人凯玛尔两人下棋;地质学家迈克尔·菲南迪兹是乌拉圭人,他个子不高,皮肤棕黑,是很活泼的年轻人,正坐在那儿拨弄吉他;在他旁边是唐敦,正在看书。

罗兰辛走到凯玛尔身边,观看他下棋,凯玛尔皮肤黝黑、矮胖粗壮、脸膛宽阔、鹰钩鼻子,性格鲁莽粗野,常常固执己见,但罗兰辛很喜欢他。

凯玛尔在艾维尼的步步紧逼下,整个战局走向危机。这时菲南迪兹又拨响了他那不熟练刺耳的琴音,凯玛尔顿时火冒三丈,他俩争吵起来。这时,费德利克·冯·奥斯丹醉醺醺地走过来,也加入这场“战斗”,他是作为主枪炮手加入这艘太空船的。唐敦也站在凯玛尔一边说话,罗兰辛和艾维尼的一切劝解都是无效的,最后导致凯玛尔和菲南迪兹拳脚相加,难解难分。“你们在搞什么鬼呀?”

随着一声喝斥,韩密敦船长出现在大家面前。他是个高大的人,魁伟结实,虎背熊腰,神态稳重,在布满深纹的脸上,是一头浓密的灰白的头发。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军便服,这个联盟的巡逻队的后备军人,整齐得一尘不染。他正常时那低沉的语音,已变成了军官式的怒吼,他环视着大家的目光,冷得像铁一般。

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威严的韩密敦船长一顿令人折服的训斥后,宣布对在场的人禁闭一天!

天空是一片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赫德逊”号绕着特罗亚星,在4000千米外的轨道上飞行。特罗亚星的伴星伊留姆星看去差不多4倍大于地球所看到的月球,它的边缘被稀薄的大气弄得含糊不清,死海床粗糙的遗迹使发蓝的球面斑斑驳驳。这是一个细小的星球,未老先衰,无处可供移民居住;但对于特罗亚星的人,却是一个易于到达而矿产丰富的星球。

特罗亚星在窗外巨大无比,充塞了近半个天空,你可以看到它上面的气流、云层和风暴,它的白昼与夜晚。冰雪掩盖了它表面的1/3,是一片刺眼的白色,而刮风不息的海洋是一片蓝色。

特罗亚星在赤道地带呈现一片葱绿,由深绿色向南北两极慢慢变淡,化为棕色。湖泊和河流,像银丝一样密布其上,在两岸有着高大的山脉,嵯峨高耸,若隐若现。

在太空船上,人们思索着、观察着、记录着,特罗亚星上的一切图景都记录在案了,可就是没有发现“达伽马”号的一点儿踪迹。大家进行着各种猜测,最后又都被一一否定了。

罗兰辛受命带领几个人绘制特罗亚星的地图,地图非常精确,各处都有命名。

罗兰辛知道,一个新的陌生星球,必须很小心谨慎地去接近它,不可操之过急。

四艘着陆船从“赫德逊”号飞下,向特罗亚星飞去,一行共40人,留下一批基干人员在太空船上,使其保持在它的轨道上运行。

着陆船降落在被命名为斯卡曼达河附近几千米远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一些树丛点缀的宽阔草原。

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把机械人放出船舱,取回空气、土壤、植物样本进行化验;把一笼猴子放置在船外一星期,这期间没一个人离船外出,船外的事情都由机械人来办。

机械人采来可食植物,这食物的味道是无法形容的,有点儿像姜,有点儿像肉桂味,也有点儿像大蒜。

有时,可以望见动物,大多数是细小的体形,在长长的草丛中走过;也偶尔有较大的四脚兽出没。

大家在着陆船上焦躁地等了一星期,把外面的猴子拿进来进行检查解剖,分析之后,得出结论:人类可以走出着陆船,踏上特罗亚星的土地。

韩密敦船长把太阳系联盟的旗帜插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一片沸腾,打井建房,两天后,营地就建成了,各种必要设施一应俱全。

这里经常都是光亮的,有青色的和白色的两颗日星照耀,也从那巨大的伴星的巨盾上反射过来光线,在高高的天上,众星燃烧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光烁。

在这星球上,有些植物是带毒素的,有两个人仅仅是走路时擦过它们,就出了一身疹子。这里的所谓树木,都是些低矮结实的小树丛,用斧头很难把它们砍倒,须使用原子热能火焰喷射锯将它们锯掉,根据它们的年轮来看,已生长了好几世纪了。

在这星球上,狩猎是相当容易的,没有一种动物曾经见过人或猎枪,它们看见人竟好奇地走近来,结果就成了猎获物。

这地方气候比较适宜人生存,也很宁静,只有风雨雷电的声响,遥远处传来一两声野兽的吼叫,天上有拍翼的声音,一种近似原始的氛围。

这星球每一天是36个小时。这样过了12天,接着外星人来了。

望远镜以顺时针方向转动,突然发现有形象在视野中活动。

冯·奥斯丹大叫一声:“集合!”然后他拿起内部通讯联络系统的话筒:“所有人注意,在全部防御点候命。韩密敦船长在哪儿?请通话!”“我是在一号船头上,他们看来似是……智慧生物……是吧?”韩密敦马上就回了话。接着命令道:“做好准备,火力要盖住他们!不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甚至在他们向我们开火的时候。”

警报提高到一个新的调子:全体戒备!

难捱的一个钟头过去了,外星人正很接近地向营地走过来。

两群“人”对峙着。

那些外星人像人一样用两腿直立,不过微微向前倾,这样使他们1.70米多的高度降低了10来厘米,一条像袋鼠似的尾巴,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他们的手臂相当瘦削,5只手指呈对称状长着,每一只手指都比人类多一个关节;他们的头部是圆形的,有着两只长满簇毛的长耳朵,扁平的黑鼻子,突出的下巴,在黑色阔嘴嘴唇的口上有着颊须,一双金色的长长的眼睛。

他们穿着宽松的罩衫,脚上穿着松毛皮靴,腰间围着皮带,挂着两个小袋,一柄刀或斧头,还有一个大概是火药筒的东西,在他们背后背着细小的背囊,手中握着长筒状的东西,可能是滑膛枪。

他们其中的一个讲话了,那是带着很重喉音的呜呜的颤音。

韩密敦对同伴说:“他们的行动不像是个战斗的队伍……艾维尼,你是个语言专家,你能弄清他们讲的是什么吗?”“不……还不能,”艾维尼这位心理学家满脸流汗,讲话也口吃了起来,“他们……讲的是……独特的语言。”

罗兰辛觉得奇怪,艾维尼干吗这么紧张呢?“他们的行动像……嗯,我也不知道像什么,”韩密敦说,“除了一点我敢肯定,他们显然并不把我们当成是从天而降的天神。”

菲南迪兹说:“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星球并没有城市,没有道路,甚至连一个村子都没有。

韩密敦说:“那正是我希望我们能搞清楚的事。艾维尼,你尽快弄懂他们的语言。冯·奥斯丹,在防卫哨部署好守卫,具体派人一个盯一个‘陪’着这几个生物。”

外星人被留在一间简陋小屋里居住,他们睡觉时,总有一个人醒着做守卫。他们似乎不喜欢跟人类混杂在一起,而用他们自己的器皿煮食。不过,他们一连好多天都跟随着艾维尼和罗兰辛,而且相当努力于交换语言智能。

那些外星人,自称为“罗尔万”。到底罗尔万是什么,谁也说不清,这也只是人类的喉咙可能发出的近似音罢了。不过,总算开始分出他们的姓名了,有3个首先弄清的名字是:西尼斯,杨伏萨兰,阿拉士伏。

当然,要学懂一种外星人的语言是相当困难的,需要很大的耐心与毅力。艾维尼弄懂了一些动词和一些基本词汇,同时也分析出一整套的音素,但他却说他没有搞清这些,一再为这种语言的难学而叫苦不迭。罗兰辛向他索要这种语言的资料,他给罗兰辛的,也是更改过的抄本。

艾维尼在研究着外星人的语言,其他人在无所事事地干等着。终于有一天,韩密敦船长把罗兰辛、唐敦、凯玛尔、菲南迪兹和冯·奥斯丹召集起来,听艾维尼的报告。

艾维尼说他对罗尔万语言做了点研究,但所获甚微。不过,在今天他弄清了一件事,罗尔万人要回老家去,并且拒绝用飞行车送,他们坚持步行,尽管要走4个星期的路程。罗尔万人也不高兴在空中跟踪他们,但并不反对一些人陪同他们步行同往。

艾维尼没弄清罗尔万语,但却把这件事弄得清清楚楚。

冯·奥斯丹脸涨得通红:“这是圈套!”“当然,你可以偷偷地带一个手提无线电收发报机去。”韩密敦船长对冯·奥斯丹说。然后他又说:“艾维尼想跟他们一起去,我同意派几个人,去摸摸虚实,这也正是我们的工作。看看谁愿意去?”

罗兰辛有些犹疑,但其他几个人都表示赞成,他也只好同意了。事后他才意识到,假如当时有谁说一声不愿去,那大家都会退缩不前的,人就是这么一种有趣而古怪的动物。

大家艰难地行进着。

凯玛尔背着发报机,那是一个点线发报系统,他一直不让罗尔万人怀疑这无线电是什么东西。

韩密敦船长建立起3个三角自动收报站,随时接收凯玛尔发来的信息。

罗尔万人看样子对路线并不太陌生,只是偶尔翻翻他们手绘的很像中国绘画的地图。

罗兰辛开始能分辨出他们的个性特征了。阿拉士伏是个行动迅速、鲁莽、三言两语就干起来的性子;西尼斯则是个慢吞吞、行动缓慢迟钝的类型;从杨伏萨兰的表情,看得出他脾气暴戾;另一个能叫出名字的狄乍加兹看来是他们当中最有学问的知识分子了,他跟艾维尼一起很用功地研究语言。

罗兰辛设法跟上他们的语言课,但很难得到艾维尼的指点。

大家一路行进,渐渐地,双方有了接触和交往,彼此有些融洽了。这旅途变得和平和充满友谊。

罗兰辛和唐敦时常为各个星球之间的争战和不断移民而争论,而发感概。罗兰辛望着那些蹦跳着的罗尔万人灰色的身影,心想:在他们那些非人类的脑壳里,又有着些什么梦想呢?他们会为了什么事去奴役,去杀戮,去欺骗,去为之而死吗?这星球是他们的星球吗?

菲南迪兹出生在拉丁美洲的乌拉圭,他的家庭是个历史悠久、非常富有的大家族,他是这大家族中的嫡子。他有机会受过很高深的教育,也享受过最富裕的生活。他有大量的藏书,有马匹,有游艇,经常去戏院,听音乐;他曾在世界马球大赛中为他们的大陆夺了很多分,还曾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他在月球和水星做过很多地质地层学的工作……

现在却带着一首美丽的歌,离开地球去探索星空。

他就死在特罗亚星上。

这惨事来得太迅速也太残酷了,那是在开阔的草原上行进两周之后,他们到达了微微向上伸展的地方,走向在远方地平线窥见的蓝色迷蒙的远山。

这地带长满了又长又粗的草,密密麻麻的树木,流着冷冽而湍急的河水,经常有风刮过。

队伍作一列长排,跌跌撞撞地走上崎岖的山道。这一带有着很多生物,四翅兽展开4只毛茸茸的翅膀,小一点儿的兽类惊慌奔逃,远处一群有角的爬虫停住脚步,用一眨不眨的眼睛望着这群旅人。

罗兰辛走在队伍的前端,他看见前边的一块岩石上,躺着一只细小的颜色鲜艳的动物,正在晒着阳光。它看去像长得过分大的蜥蜴,罗兰辛向身边的外星人阿拉士伏指了指这动物。“沃兰苏。”阿拉士伏回答。

罗兰辛已经能慢慢分别出不同的语言了。“不……”罗兰辛觉得古怪的是,艾维尼研究了这么久,仍不知道“对”和“不对”的词语,也许,他根本就不想让别人学罗尔万语吧。所以他只好用英语说:“不,我懂得那个词,那是指石头,我是指那在石头上的蜥蜴。”

阿拉士伏走过去看了好一阵,才说:“西纳尔兰。”

罗兰辛一边走,一边在笔记本上把这个词记下来。一分钟后,他听见了菲南迪兹发出的惨叫声。他回转身来,只见那地质地貌学家早已倒下来,那蜥蜴咬着他的裤腿。

唐敦捉住那蜥蜴的脖子,将它摔在地上,用脚把它的头踩碎。

菲南迪兹用痛苦的眼睛望着大家:“好痛啊……”他的腿上留着牙印的啮痕,四周有着发紫的色泽。“毒!快拿急救箱来!”唐敦喊叫着。

艾维尼用刀子把伤腿的皮肉割开。

菲南迪兹猛吸了口气,叫着:“我不能呼吸……透不过气来……我透不过气……”

艾维尼弯下腰,想去吸吮伤口,但他立即就挺起腰杆,含糊地说了声:“把毒血吸出来也没用,如果毒已扩展到他的胸部,是没办法了。”

菲南迪兹的眼睛往上一翻,他们看出他的胸部突然静止不动了。

人工呼吸也是白费的,他的心脏彻底地停止了跳动。

罗兰辛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他从未见过人死,也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大家掩埋了他的尸体。

罗兰辛悲恸万分。菲南迪兹活着的时候,对于唐敦来说,只是个罗马天主教徒;对于凯玛尔,他是个又唱又闹的家伙,凯玛尔还曾因为他的吵闹而同他发生过争执;冯·奥斯丹曾把他叫做手无缚鸡之力的花花公子和蠢才;艾维尼呢,菲南迪兹对于他,只不过是另一个研究的对象罢了;对于罗兰辛自己呢,他跟菲南迪兹的关系,从来就并不特别密切。

他们再也救不活死者,对于埋在石下的尸体,他们没有什么事可做了。为什么在死者生前,不对他更好些呢?

菲南迪兹长眠在遥远的异星,孤单寂寞,不知他的灵魂要飞渡多少光年才能回到南美洲葱绿的家园了。

罗兰辛猛地想起一件事,当时他同阿拉士伏走在前边,他指着石头上的毒蜥蜴问是什么,阿拉士伏犹豫了一阵才回答说是“西纳尔兰”,但他并没有警告说这生物是会咬死人的。

这是谋杀?还是一次意外?

罗兰辛抑制着激动,他警觉起来。

罗兰辛他们继续前行,谁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待着他们。

在菲南迪兹去世后大约一个星期的一天晚上,韩密敦船长打来无线电报:“喂,你们的外星人向导在搞什么鬼?你们又拐哪儿去了?为什么他们不领你们走直路到他们的家去,而像捉迷藏似的拐来拐去?”

谁知道呢?有太多的疑团,难以解开。

冯·奥斯丹和唐敦的周围,是陡峭的直插云霄的群山,峰顶尖锐,有着白色的雪岭,在冰蓝色的天空下,显得特别刺眼。下边是山脚的斜坡,一直指向远处奔腾的河里。这是平原与大海之间突然恐怖地升起的一片巨大的岩石山峦。

在这一带,狩猎十分困难,有几天差点还不够吃呢。他俩一边商量着对付罗尔万人的对策,一边小心翼翼地沿着山地上的羊肠小道慢慢地走着,不时用望远镜寻找着猎物。

一只野兽出现了。两枪同时打响,猎物不见了,冯·奥斯丹和唐敦跳过岩石,急忙去寻找。

糟糕的事也就在这一跳之际发生了。他俩同时跌进一个有6米深、4米宽的洞穴里,死活也爬不上来了。

求救,向谁求救呢?他俩也不知离同伴多远了。

一个飘雪寒冷的漫长夜晚捱过去了。没有人来。他俩冒着雪崩的危险,向空中鸣枪求救。

等到炽热的阳光照亮了洞穴时,罗尔万人来了。冯·奥斯丹向他们举起枪,恨不得杀死他们,是他们害死了菲南迪兹,如今又设下陷阱要残忍地害死我们。他这样想着的时候,罗尔万人已经走开了。

两个人在等待着死神的光临。

然而事实出人意料,罗尔万人不多时又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一条长索,其中一个把长索捆住腰部,其他的就把长索吊进洞穴来,营救人类。

得救的唐敦消除了对罗尔万人的憎恨,冯·奥斯丹对外星人仍怀有敌意,只是不外露罢了。

从悬崖到海边去的路程是十分折腾人的,但也只不过花了两天时间,就到达平坦的海岸线了。艾维尼说,外星人狄乍加兹告诉他,用不了几天就能到达目的地了。

罗兰辛不由有些紧张,再过几天,在目的地,会发生什么呢?

但在他们结束这漫长的旅途之前,死神又再次来光顾他们了。

这日,他们正走在悬崖下的窄狭沙滩上,突然间,海潮涌来。它来得这么迅速,是始料所不及的,它来得这么猛烈,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一个巨浪翻过了礁石滩头,以疯狂的速度席卷而来。一浪紧接一浪,罗兰辛狂叫着与大浪搏斗,但大浪像巨拳似的一拳拳把他打下去。顷刻间,海水淹没了他的膝盖,他的臀部,大浪盖过他的头顶,回浪又把他带向海中……

迷蒙中,他发觉一个罗尔万人在他身边被大浪卷走,他听见一阵垂死的惨叫声。

罗兰辛死命攀住一个不知是什么的东西,又盲又聋又哑,半死不活地坚持着。

幸好,狂潮马上就过去了。等大家都镇定下来,统计一下人数,3个人失踪:凯玛尔、阿拉士伏和杨伏萨兰不见了。

等海潮退定,他们在远处海岸上发现了凯玛尔和外星人阿拉士伏。

又失去了一个外星人杨伏萨兰!永远地失去了。

大家为他唱着丧歌,默默地祈祷。

黑暗来临,大部分人都精疲力竭地睡去,只有艾维尼和狄乍加兹跟往日一样,侃侃而谈。罗兰辛就躺在他俩附近,逐渐能琢磨出这罗尔万语的意思了。他俩有两句对话相当重要,大致意思是:“你必须尽快消除他们的怀疑,至少当我们到达苏尔拉,他们会看出过去的阴影(或欺骗)的。”这是狄乍加兹的声音。

艾维尼说道:“我认为他们不会,我是权威,他们会听我的。再坏,也可以用对付第一支探险队那样的办法来对付他们,不过我希望这并不需要。”“如果需要,也只得这样做,这大计划可不能因几条人命就被破坏掉。”

艾维尼叹了口气,有些哽噎地说道:“对于我来说,这负荷太大了。”

一切都似乎明白了,一切似乎又都不明白。罗兰辛再也听不出他们说什么了。不过,这也就足够了。

被叫做苏尔拉的小村到了,罗尔万人所谓的老家。

艾维尼的翻译开始流畅起来。在从村子出来的一个罗尔万人回去“传递信息”的时候,他向大家介绍说,罗尔万人有地下城市,人口至少1亿人,正在这星球上旺盛地生息。

这时,大约有五六十个罗尔万人走出来“欢迎”这些客人。

罗兰辛走进门口时,抑制住自己内心的寒栗,他还能再次从这门口出来,重见天日吗?

这地下村庄以泥土和水泥为主要建筑材料,连家具都是用水泥浇铸成的。各种通道四通八达,室内整齐简单,没有装饰,似乎仍停留在地球的18世纪水平上。

艾维尼去和一个看似是当地领导的人商谈,一个小时后,他回来说,这里的村长正用他们不很先进的电话同本国政府联系,问问这些“外星来客”是否可以留在这儿,是否能派几个科学家来共同进行研究工作。

凯玛尔问:“他们会答应让我们移民?”

艾维尼耸耸肩:“你打什么主意?这得由官方决定。”

看来移民是没多大希望了,要征服1亿罗尔万人不是易事,他们也有武装,听艾维尼说,他们还有高度的军事纪律,人类根本不能飞过这3000光年的旅程,一下子运来大批的人和设备,即使能运来,也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事实真是这样吗?

那天其余的时间,大家参观了全村,这的确像是一个久住的村庄。基础设施、科学文化设施、军事装备等都很齐全。

然而有太多的疑问弥漫心头,经过仔细分析,罗兰辛得出结论:罗尔万人不是这星球上的人。他们带路绕来绕去,就是为了争取时间建造这村子,以证明罗尔万人是这星球的主人。等地球人知道特罗亚星已有高度的文明,放弃移民的想法时,他们便占领这个星球。

罗兰辛不由得为自己和同伴的命运担心起来。

凯玛尔完全赞同他的意见,他们俩偷偷地走出村子去向大本营发报,结果,被罗尔万人发现,一场激烈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了。双方全体出动,战斗是相当激烈和残酷的,罗尔万人的进攻两次被打退,有死有伤,看来,有些支持不下去了。

艾维尼知道自己伪装不下去了,要求谈判。

艾维尼还在狡辩,罗兰辛针锋相对,把他的伪装一一撕破。他萎靡下来,他交代了罗尔万人的本来面目,原来他们是同“赫德逊”号同时到达特罗亚星的,他们真正的星球同地球相似,他们同样也想移民。那几个罗尔万人是伪装成土著来探视虚实的。当罗尔万人炮制旧村庄时,他就同他们合作了。“为什么?”凯玛尔的语气粗起来,“你他妈的,为什么?”“我想救‘赫德逊’号,使它免于‘达伽马’号的命运。”

原来,“达伽马”号探知特罗亚星能移民,返回太空巡检站接受免疫检查时,被火星人劫获了。然而“达伽马”号上的船员都被妥善地安排到了塔西迪星上新伊甸园过着自由的生活。“他们很多人都有家庭啊!”凯玛尔说。“有些人必须为了伟大的目标牺牲小我。”艾维尼说。

罗兰辛愤怒而迷惑:“这是为什么呢?”

艾维尼这个心理学家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但他的话中还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这全是为了大家好。人类还没有准备好移民这一步,然而又制止不了政府的决策,只好采取这种方式了。”

科学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人已能控制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社会;战争、贫困、动乱,所有这一切只要一发生,都能够制止。要达到这一点,首先人类得成熟才行。每一个人,都必须健全,非常自制。人类不会是盲目的、贪婪的、冲动的、冷酷的动物,到那时,才能够走向星际!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

如果漫无边际的探索在20年间竟找到了一个有用处的星球,那么狩猎队就会保证每四五年找到一个,这将是我们不需要的领土。人就会认为他们能永久移居外星,社会的方向将会改变,不在内部发展,而向外部发展了,那进程将无法加以制止了。

移民的热潮将产生混乱,会制造更多的麻烦,上百万个古怪的小文明将会诞生,走他们自己的路。星际探险将会造成一次无法弥补的大破坏。那将是混乱和折磨,整个文明又起又落,战争和压迫,从现在直到永远。“人类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才能到星空去。”

罗兰辛转过身来:“我赞成你把真相说出来,但还是让人类走向星空,并承担一切后果,让人类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吧。”“你们这些蠢才破坏了人类的未来,也许还破坏了整个宇宙的未来!”艾维尼绝望地离开他们,跌跌撞撞地走进稀疏的小树林,罗尔万人也在退却,回到他们的太空船去。

远处传来韩密敦火箭船迫近的声音。

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止人去探索星空了。人类将拥有天空。

艾维尼终究会不会是对的呢?

罗兰辛相信,在1000年内,谁也没法回答这个疑问,永远也不会有答案的。

太空潜艇

〔美国〕夏利·哈里森一 神秘的旅客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卡斯特鲁普机场。

一架巨型的707客机在夜幕中徐徐降落,从舷梯下来的旅客大多是丹麦人,从他(她)们那晒得红红的脸膛可以判断,他们是从南方度假归来。有的旅客还提着东方国家的纪念品,像木刻的骆驼、铜盘以及古老图案的挂毯……

当旅客们排着队在海关等候检查行李和护照时,有一名旅客却悄悄地穿过玻璃壁的长廊,他是最后一个下飞机的旅客。他走进空荡荡的换机候机室,在一张黑色的皮沙发坐下后,接着便向四下张望。

恰巧,机场负责安全保卫的一名警官经过候机室,这位旅客走上前去,说道:“我要见这儿负责的保安官员,可以吗?”他说的是英语。

警官上下打量着这个旅客:“你可以先告诉我有什么事……”

这个旅客改用丹麦语说:“我有机密事要见他。”“你是丹麦人?”“我是什么国籍无关紧要。”旅客答道,“我只能告诉你,这件事关系到国家安全,假如您聪明的话,请立即带我去见您的上司。”

窗外,大雨倾盆,夜色深沉。

警官将这个行迹可疑的旅客领到楼上一间办公室,向保安官员左根生上尉说明情况,随即离开了。“请坐,”左根生上尉等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接过那个旅客递过来的护照。他翻开护照不禁吃了一惊。“你是以色列人?你讲一口标准的丹麦话,我还以为……”左根生上尉把护照放在桌上,“你的护照没有问题,我能帮你什么忙吗?”“我要求在丹麦入境,现在就入境。”那个矮个子的旅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是不可能的,你只是在这儿换飞机,”上尉提醒对方,他的机票是飞往贝尔法斯特的,“你没有得到丹麦的签证,我建议你继续飞往目的地,到贝尔法斯特的丹麦领事馆去,签证只花一天时间,最多只要两天嘛。”

但是,那个旅客却提出种种理由,执意要求马上入境。最后,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薄薄的地址簿,一边小心地翻阅着,一边说:“我并不想胡闹,不过我到这儿来,可以说是件国家大事,你可以给我挂一个电话,请罗穆生教授听电话吗?你听说过他的名字吗?”

谁不知道罗穆生教授的鼎鼎大名,他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的得主。“可是,三更半夜打扰他,那……”保安官犹豫了。“我跟他是老朋友,他不会计较的。”那个神秘的旅客说,“目前情况是严重的,吵醒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果然不出保安官所料,电话接通后,罗穆生教授怒不可遏地吼道:“是谁?什么意思?半夜吵醒人!”但是当那个旅客接过话筒说话时,对方惊讶不已。“你就呆在那儿,千万别走开,我一穿上衣服就赶来。”罗穆生在电话中说。

45分钟后,满脸膛鬈曲胡子的罗穆生教授冒着大雨赶到机场,随后丹麦政府保安部长又和许多高级官员来到这间小小的办公室,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同意那个来自以色列的矮个子旅客入境,但必须绝对保密。

安德生部长把年轻的左根生叫到一旁,低声说:“记住,你要忘掉这件事,什么也不许讲,你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名字,也没有见过他,不管谁问你,你都说不知道!”

左根生上尉耸了耸肩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 神奇的实验

这个神秘的旅客是谁呢?

他就是以色列的国宝、著名的物理学家克莱因教授。

在克莱因踏入丹麦国土的前一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物理实验室发生了一次意外事故。随着一声猛烈的爆炸,实验室的西墙被炸开了,顿时烟尘滚滚,一片狼藉。

这是一个极其炎热的下午,实验室位置僻静,又加上只有克莱因教授独自一人在里面工作,这就使得后来许多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

爆炸中克莱因教授幸免于难,那是因为一座结实的钢铁工作台挡住了飞来的碎片,他只是被震跌在地,脸被碰破了。他从最初的惊吓中清醒过来,第一个念头就是使劲地拉开炸弯的抽屉,找出里面一个薄薄的卷宗,还有旁边的一个破旧的文件夹子,那是他6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最近几个星期来没日没夜所做实验的记录。看到文件依然完好,他才算松了口气。

克莱因教授对这次爆炸起火似乎特别高兴,就像当年诺贝尔试验火药那样,他钻出浓烟笼罩的实验室,飞快地从一条阳光照耀的小路奔回宿舍。他脱掉脏兮兮的衣服,很快洗了淋浴,洗净脸上的伤口,贴上一块小小的胶布。他机械地做完这些事情,换上干净的衣服,便站在房间里呆呆出神。

实际上,他的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着,6年来他专心致志地研究的问题,是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基础,探索重力分析变异及其两种可行性的数学模式,现在看来,这一声爆炸完全证实了他的假设的可能性。然而,想到这儿,克莱因教授心里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当然懂得这项重大研究成果将会带来怎样可怕的后果,尤其是他的祖国以色列,军方将会利用这项成果……“不,我必须离开这儿!”他的潜意识在提醒他。

克莱因教授马上打开一个公文包,里面有一本旅行支票和他的护照,他把那两份重要的研究文件小心翼翼放进去,别的什么也没有带,便走下楼梯,径直朝海边走去。

这当儿,特拉维夫大学已经乱作一团,人们在实验室的废墟上搜寻,没有发现克莱因教授,后来又在他的宿舍发现了他换下的脏衣服,还有地上的血迹,更是疑虑重重,会不会是被人绑架了呢?

就在人们乱作一团时,克莱因教授却在路旁一家咖啡馆悠闲地喝着咖啡,而后找了一辆出租汽车直驶机场。一路上,他几乎没有遇到麻烦,很快登上了飞往贝尔法斯特的SAS航空公司的航班,只不过,他是中途在哥本哈根下飞机的。关于他为何要到丹麦来,说来话长,因为克莱因教授虽然是犹太人,却是在丹麦出生,在丹麦长大的,他和丹麦有着非同寻常的故土之情。尤其不能叫他忘怀的是,二次大战期间,当德国希特勒的纳粹匪徒灭绝人性地屠杀犹太人,欧洲许多国家居住的犹太人遭到厄运时,只有在丹麦,犹太人受到了丹麦居民的保护和关心,当时警察听说纳粹即将开始大屠杀,立即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于是许多汽车司机带着电话簿,挨家挨户通知犹太人逃跑;连小学生也到犹太人家里传口信;每一座医院都打开大门,把犹太人藏了起来。因此几天工夫,居住在丹麦的犹太人都安全地偷渡到了别的国家,而当时年幼的克莱因对此记忆刻骨铭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几天之后,克莱因教授已经从逃亡的紧张状态中恢复过来,他的情绪又像在特拉维夫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一样,沉浸在科学研究的亢奋之中。他告诉老朋友罗穆生教授:“我们需要一艘船,我们要大规模进行试验时,就得有一艘船……”

他们是在海边的帕维朗尼餐厅谈话的。从玻璃窗望去,开往瑞典的渡轮升起一股白烟,正从海港开出。岸边的美人鱼雕像——那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吸引着各国游人,照相机拍个不停。

罗穆生端着酒杯,警觉地朝四周望了一下。克莱因教授似乎也察觉出这里不适合谈话,压低声说:“最初我搞的试验,装置太小了,只是为了证实理论,这种试验是不够的,得弄一个大装置,就可以在更大规模上试验它。看看我们能不能弄出比那一次更大效力的东西来。”

罗穆生会意地点点头:“会行的,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一个寒风刺骨、天空阴云密布的日子,克莱因和罗穆生坐着一辆破旧的“奥普”牌汽车,绕过僻静的街道,在确信无人跟踪后,驶向海港一座游艇码头附近。开车的是个外貌傻乎乎的中年人,穿着又旧又破的外套,活像个喝得半醉的酒鬼。他叫宁士高,一位经验丰富的保安官员。

克莱因和罗穆生下车步行,朝海边码头尽头停泊的一艘船走去。那是一艘旧式破冰船,名叫伊斯波号。“真是一艘老古董了,”罗穆生登上甲板后说,“不过倒还算是结实的。”

克莱因到处察看着,对这艘旧船也还满意。等水手们把装有仪器的几个箱子抬上船以后,他和罗穆生选定引擎间作为工作室,这里是船上的动力部位,安装了发电机和通向船舱各部分的电缆开关。他们把各种电子仪器开箱安装,并一一调试,罗穆生又用锤子和凿子把一处龙骨上面厚厚的油漆铲掉,露出一块闪亮发光的钢板。

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脱下手套,满意地说:“行了,正极连接这儿,就通遍整个船壳了。”

克莱因把连接仪器的一根粗电线焊接在刚打磨干净的钢板上,说:“但愿如此,连接这一关是最重要的。”

这时,电话铃响了,罗穆生拿起话筒。

电话是保安官宁士高打来的:“观察的人已经到齐,他们想知道什么时间开始实验。”“可以立即开始。”罗穆生答道,“告诉他们,我现在就去跟他们会合。”

挂上电话,他问克莱因:“准备好了吗?”“好了,你快上岸,在那边同我用电话保持联系吧。”

罗穆生推开舱门,迎面刮来一阵风雪,使他赶紧把大衣扣紧,竖起衣领。天突然变坏了,狂风卷着大雪漫天飞舞。码头远处临时搭起的一个观察棚。聚集了许多有头有面的人物,其中有海军和空军的高级将领。宁士高告诉罗穆生教授,70多岁的海军上将也来了,政府总理临时因故不能前来,但派了代表。

果然,罗穆生一进观察棚,气势不凡的海军上将用命令的口吻提出:“我希望能有所解释……”“好吧,我先讲几句,诸位先生,我们要进行的是一次戴尔斯反应的实验……”罗穆生说。“戴尔斯?什么意思?”一位将军问。“这是希伯莱文中的第四个字母,相当于D字,克莱因教授以此命名他的发明。”罗穆生企图用浅显的语言来表述极其深奥的科学原理,他努力寻找最准确的语言,但却感到十分困难,“戴尔斯反应,也可简称D字反应,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证实,而且在实验室已进行过试验,现在是在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由于在安全和物理学方面还存在很大困难,不敢保证不会失败……”

众人纷纷提问,罗穆生提高声音道:“我看这样吧,几分钟就有结果,大家观察吧……”这时,电话响了,是在船上的克莱因打来的,“准备开始吗?”他问。“可以,先从最低电力开始。”“好,最低电力。”那边克莱因说:“开始!”“请大家看着那艘破冰船!”罗穆生用手捂住话筒,回过头朝众人说。

雪下得很大,人们睁大眼睛才能看见破冰船收起舷梯,随着汹涌的海潮离开码头。“还看不出什么。”岸上的罗穆生对着话筒道。“我加大功率吧。”船上的克莱因说。

突然,阴云密布的天空响起一阵尖利刺耳的高频波,这声音似乎从四面八方传来,令人感到直透头顶,难以忍受,但它很快就消失了,代之以低沉的轰鸣,如同大提琴的弦音。在这同时,人们发现破冰船发出格格的声响,船身哆嗦,四周飞腾的浪花像是被磁铁吸住粘在船壳上面了。

有人情不自禁惊呼起来,因为好像水底有一个巨大的推进器,使那艘破冰船整个船身慢慢抬起,离开了海面。人们清清楚楚地看见船底露出水面,螺旋桨也悬空了。这时,码头上的探照灯把雪亮的灯光照在了破冰船上,人们看到船身已离开海面好几米了。“克莱因,行了,成功啦!”罗穆生目不转睛地望着几千吨的破冰船,欣喜若狂地喊道:“现在把功率减小吧……”“我正在减小,”船上的克莱因回答,“不过,有一种谐振出现……”

他的话音未落,不可料及的事发生了。那艘悬在半空的破冰船发出金属碰撞般的怒吼声,船身顿时失去支撑的力量,迅速跌落下来。当这艘几千吨的钢铁怪物溅落海面时,海浪涌起,像风暴潮一样冲上码头。说时迟,那时快,观察棚首当其冲被排山倒海的浪潮席卷而去,人们站立不稳,顿时你压我,我推你,乱成一团。

罗穆生也被海浪冲倒,浑身湿透,他硬撑着坐起来,倚着身后的石墙,吓得目瞪口呆。他的旁边,有人在呻吟,大概是受了伤,那些幸免于难的军官声嘶力竭地喊道:“快叫救护车,快……”

海潮如瀑布一样泻回大海,附近传来救护车愈来愈清晰的鸣叫。罗穆生顾不上自己的门牙已经磕掉,他甚至没有察觉到自己满嘴流血,他的心底升起一种狂喜,他差点儿大声喊了起来:成功了!D字反应正如克莱因预料的那样,成为铁一般的现实。

他清楚地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也许,世界的格局将会从此改变。三 潜艇升空

克莱因教授的D字反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之后,丹麦政府以及空军、海军对这项研究都极其重视,一个高度保密的研制计划在波罗的海悄悄地实施了。

北欧航空公司杰出的机长黎汉逊和海军著名的潜艇指挥员韦韩宁接到命令,被秘密地带到一个名叫特拉戈尔的偏僻渔村。陪同他们的是那个神秘莫测的人物宁士高,从他的嘴里是无论如何也打听不到什么的,他们到什么地方去,把他们找来干什么,宁士高只有一句话:“如果我能告诉你,我自然会讲的,但我不能。不过,过不了多久你自己会知道得很清楚。”

汽车穿过刚刚犁过的初春的田野,从特拉戈尔那红砖旧屋的村边经过,他们并没有停车,一直开向只有几艘游艇的小港口,那里有一艘相当大的有内舱的快艇。

他们上了快艇,半个小时之后停在了一艘军舰旁边,韦韩宁探头望了一下:“这是贝林号,海军学院的船,去年我上过这条船,当时它是作为一艘小型试验潜艇——贝拉克斯普鲁坦号的母船,我为那小潜艇试航……”“从未听说过。”机长黎汉逊耸耸肩道。

他们跟着船上的水手登上舷梯,一个迎面而来的海军军官请他们到军官休息室去。

宽敞的休息室里坐着十几名穿军服的人,他们都是丹麦陆海空军的将领,其中有4个穿便服的人,黎汉逊一眼认出其中一位政府高级官员,另一个是罗穆生教授,过去他们不止一次坐过他的班机。

罗穆生开门见山地说:“请坐下吧,我将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要在这儿开会。”

第二天黎明之前,贝林号驶入波罗的海公海水域,一艘小潜艇从船舷一侧吊落海面,韦韩宁跑下舷梯,一跃登上潜艇,从指挥塔上的舱口溜进去了。

罗穆生对克莱因说:“今天是试验的好天气,能见度低,雷达无法跟踪。刚才空军侦察机报告,在我们周围140里以内没有一条船。”

克莱因是昨天最后一个上船的,一夜的颠簸,使他难以入睡,但是他依然精神抖擞,因为他知道这次试验至关重要。“我们上潜艇去吧。”他说。“不,你别去,由我去。”罗穆生道,“我知道你想去,但总理认为你太重要,不同意你去冒这第一次试验的险,我认为他的意见是对的。不用担心,我会很好地照顾你的宝贝,我们已们消灭掉谐振的问题,不会再出乱子的……”

克莱因耸耸肩,他知道再争也没有用。“祝你好运!”他拍拍老朋友的肩膀说。

罗穆生走下舷梯,黎汉逊随后,他们进入潜艇舱口后,立即关闭舱盖。“起锚!”韦韩宁对着无线电报话器大喊一声,潜艇开始拐弯,离开母船。

克莱因拿起报话机:“离开母船大约300米后,开始进行试验。”

他拿起望远镜,眼皮不眨地注视着轻快疾驶的潜艇,指定的位置到了,潜艇突然越升越高,离开海浪汹涌的海面,像一只气球愈升愈高,5米,10米,30米……接着,潜艇像一架轻巧的飞机似的离开海面在空中慢慢飞行,并且向母船这边飞来。

船上静寂无声,所有的军官和水兵都瞪大眼睛,注视着这不可思议的现象。

克莱因脸上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眼睛一直没有离开空中的潜艇。“现在,可以把它开回来了,”他对着报话机说,“我认为,我们可以说,这次试验完全成功了。”

几天后,克莱因亲自参加潜艇升空的一次试验。他对韦韩宁说:“请起飞吧,我相信你能把它驾驶得像上次一样那么好!”“好,执行!”韦韩宁坐在驾驶室,这里的操作机械很像飞机的仪表,驾驶盘向左右转动可以控制潜艇方向,两个喷气引擎推动潜艇变换方位,而尾舵的摆动可以调节潜艇的升降。“已升空200米。”韦韩宁告诉大家。“你可以全部关闭喷气引擎的活塞,使发电机保持输出状态。”克莱因说。“所有马达的动力已关闭。”“好,现在电力充足,我要开动D字反应仪器了,只要很少的动力,就可以飞上100米的高度。”克莱因专心摆弄着仪器上的掣钮。

黎汉逊在记录仪表上的数字,望了一下舷窗外的波光:“韦韩宁,潜艇上有测高器吗?”“没有。”“太遗憾了,看来你离开海洋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

潜艇继续像气球一样向上飞升,黎汉逊从舷窗估计着高度,轻声说:“100米啦!”“看来电力很足,我们可以飞得更高,各位,准备好了吗?”克莱因调整好仪器,信心十足地说。

嗡嗡声在增大强度,引擎运转很正常,海面在下边变得像镜子一样平滑,看不见波涛了。他们的潜艇轻快地向上直飞,像火箭升空一样,但却没有喷出的熊熊烈焰和如雷的声响。不久,潜艇钻入云层,什么也看不见了。

突然,引擎平稳的节奏改变了,克莱因问:“电流减弱了,哪儿出了毛病?”

韦韩宁喊道:“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熟悉飞行技术的黎汉逊答道:“这是大气压力减小的缘故,我们已到达大气层顶部,空气中的氧气很稀薄……”

引擎抖动着,发出咯咯的响声,几乎停了下来,潜艇哆嗦了一阵,开始急剧下降。“喂,能采取什么办法吗?”克莱因喊道。“D字反应仪器断了电不能起作用了,你能维持电流吗?”“用储备电池,”韦韩宁站起来去取电池,但失重使他飘然而起,他的身体在舱内飘浮。当他奋力扑向座椅时,一头碰在潜望镜的铁柱上,痛得他呲牙咧嘴。

他忍痛抓住椅背,把身体放进椅子,缚紧安全带,伸手开动各种开关。“把电池的电流全部开足。”克莱因望了他们二人一眼,“准备好,我已将仪器关掉,现在我一开动它,反应不会那么轻的……”

他的话音刚落,一股无形的压力把所有的人推在椅上,他们眼前发黑,血液上涌,差点晕倒过去。

过了片刻,窒息感消失,他们猛吸了口气,清醒了过来。

黎汉逊喘着气说:“好家伙,太难受了。”克莱因问:“还继续试验吗?”“只要不出这种事,我同意试验下去。”黎汉逊回答。“同意,”韦韩宁脸色苍白,额头有一道血痕,“不过我建议用电池的动力。”“好吧,那我们再升上去,等电池消耗掉70%,我们就返回。”克莱因表示赞同。

潜艇再度上升。“至少有5000米高了。”黎汉逊用目测估算道。这时,他们看见大气层像蓝色的饰带衬着黑色的太空,阳光从舷窗照入,把舱内照得通亮。突然,上升的压力消失了。

克莱因高兴地说:“仪器功能正常,我们停留在太空中,能估计出目前的高度吗?”

黎汉逊望着下面的地球,那蓝色的星球煞是美丽的。“150千米!”他答道。

韦韩宁看着仪表,说:“电池才耗去25%,电能消耗得很慢。”“好极了,这说明飞翔所耗去的电力比上升要少得多。”克莱因说。“我们成功啦!”黎汉逊情不自禁地喊道,“我们可以到任何地方去……”

是的,他们成功了。人类今后的太空飞行,不需要发射火箭,而是像开汽车或驾驶轮船一样,可以朝道太空中的任何天体飞行,这才是真正在太空飞行的宇宙船,D字反应为太空飞行插上了神奇的翅膀……四 月球救险

克莱因决定加快试验进度,完全是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

这天,他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罗穆生研制的一台新仪器,这是一台圆形的闪闪发光的仪器,体积很小,运转时发出的声音也很微弱,但它却是功率极强的核聚变发电机。

克莱因听说这台仪器已正常运转了250小时,而且仍在继续正常运转,高兴地对罗穆生说:“真为你高兴,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是的,它能稳定地产生几千伏特的电能,我对此是相当满意的。”

克莱因立即想到把这台仪器应用在太空潜艇上,因为太空潜艇的动力一直是困扰它的难题。“好极了,如果把这台仪器扩大,完全可以提供真正太空飞行的能源,那将是一台微型的原子能发电机,就像目前核潜艇上使用的那一类型。不过,还有一个难题……”

罗穆生接过他的话说:“冷却。”“对,在船上你可以用海水冷却,但在太空就不行了,我设想可以建造一个外部散热装置,你看呢?”“这个装置会比一条船还要大呢!”

不错,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改进一下这种聚变发电机,使它本身能解决冷却问题,它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却只有极少的热量溢散出来……

于是,他们商量,马上动手制造这台新型的动力系统。

不料,就在这时,丹麦和世界各大报纸登载了一条引人注目为新闻:苏联的太空船在月球着陆,发射的情况是良好的,太空船安全降落在月球的宁静海中央。不料,当关闭引擎后,太空船的三脚支架突然有一只脚失去平衡,致使太空船侧向一边,顿时一个引擎被撞脱,而且最糟糕的是,太空船的液态燃料全部流失。从转播的莫斯科电视台播送的特别新闻节目中可以看见,苏联的登月太空船被困在月球,无法飞回地球,3名宇航员的生命危在旦夕,一旦氧气用尽,他们的结局将是十分悲惨的。“我在想,苏联人可能会再发射一支火箭,去援救他们的人。”克莱因一边看电视上的画面,一边对罗穆生说。“我怀疑。如果有这个打算,他们早就宣布了,而且他们绝不会公布这次失败的,这是俄国人一贯的做法。我看这3个宇航员肯定完蛋了。”“美国人有没有反应?”“他们保持沉默,说明他们也无能为力。”“难道美国人没有太空船准备飞往月球?”克莱因又问。

罗穆生摇摇头:“肯定没有。如果有,也没有办法飞去,因为从美国飞往月球,现在正是最适合的月份,等他们有好天气发射,那3个太空人早已死掉了。”“那么……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吗?”克莱因用沉思的目光望着他的好朋友,仿佛在试探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