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软精装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21:31:08

点击下载

作者:彩沄心理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软精装升级版)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 (软精装升级版)试读:

前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羡慕那些说话妙语连珠、舌吐莲花的人,似乎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才是真正能够在社交场上自由穿梭、在生活的浪潮中自在驰骋的人。的确对于现代人来说,拥有傲人的口才可以让你在这个沟通无处不在的时代脱颖而出,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施展才华、站稳脚跟。

当然,并不是说讲话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就是口才好,口才并不能简单地用能说能聊来替代,讲话也有很多方面的技巧。比如,有的人诙谐幽默,三言两语就能打动他人;还有的人通过积极引导暗示的话就能轻松达到自己的目的。善于说话的人不一定说得很多,但是,他说过的一句话都能够恰到好处。

拥有高超的说话技巧,不仅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让很多不了解你的人了解你,让了解你的人重新认识你。要知道语言往往是内心情感或者思想意识的一种表达,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说出自己的内心,也可以通过语言看到他人的内心。口才更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体现,没有强大的内在和足够丰富的知识很难拥有出众的口才,所以口才也体现一个人的学识和气度。

日常交际中,我们的一言一语也经常和心理联系起来。我们说的话往往表达的是心声,我们的某些言辞,常常是为了说服别人,因而想要掌握真正有用的说话技巧,还需要把说话和心理学结合起来,运用一些心理策略来做到有效地影响他人、达成所愿的目的。那些善说的人能将话说到点子上,就是因为他能够通过语言来影响他人的心理,说出对方想听的,解除对方的担心,消除对方的顾虑。所以说,心理学与说话技巧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那把金钥匙。

可以说,本书就是一本实用的说话技巧教程。在本书里,我们将从诸多细小的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说话影响他人心理,教给读者面对不同的人该怎样说话,怎样把话说好,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圆融。如果能在本书的指导下,将这些技巧亲身运用到实际社交中,你一定会受益匪浅,令自己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

本书在再版的过程中,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替换了部分案例,以使读者更有收获。编著者2017年8月上篇懂心理才能会说话第01章由嘴窥心,说话与心理的紧密关系说话慢条斯理的人温和理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说话比较慢,但是很有逻辑性、条理性。有这样说话特点的人大多见于长者,他们给人的感觉很温和,永远一副不愠不火的状态,而且,他们在分析某些问题的时候,理性大于感性,能够恰到好处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之处。

其实,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能直接反映出其性格特点。一个人说话慢,那表示他正在思考或整理头脑中的信息,自然会放慢说话的速度。在说话的过程中,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形象自然是温文尔雅、做事有条理。相反,在生活中,有些人说话总是一副急躁的样子,第一句话尚未说话,舌头已经开始打转,第二句话也快出来了,这样的人说话没有条理,在他身上自然体现不出温和与理性来,而这些急躁性子的人,经常会做一些缺乏思考的糊涂事。

一个人说话有条理就注定他说话的速度不能太快,因为他还要花时间将自己想要说的话整理整理,把自己的信息编排一下次序再说出来,这样可以体现他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逻辑性。说话速度不能太快,他自然是一字一句说清楚,速度慢了下来,言语自然就有了温和的味道,我们从来没见过一个说话像机关枪的人会表现出温和的姿态。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温和而理性的人,那么,在说话之前,你需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或者先想好了再说话,以免言多必失。说话慢而有条理的人,无论他们说话的时间是长是短,他们都可以轻松应对,而且,在整个说话过程中能保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在一所驾校里,平日里听到学员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并不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技能,而是“我们教练特别凶、我们教练总骂人”之类的抱怨。其实,教练在教授技能时很辛苦,不仅风吹日晒,而且,还要不停地纠正学员的动作。但是,为什么教练如此的辛苦换来的却不是更多学员的理解呢?原来,这个教练是一个不够温和的人,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话的。

众所周知,驾驶技术不像其他技能,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是保证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步。因此,教练在教授时都十分认真,不敢马虎,可纠正了几遍之后,发现学员的动作还是不对,他就会急躁,情急之下一嗓子就吼出来了:“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你练的那是什么东西?”而通常在这时候,教练不仅要教给学员怎么做,同时要观察学员做的怎样,所以,他说话常常缺乏条理性,张口就是:“抓着方向盘别放手……脚踩刹车……”这时,学员就会迷糊:“教练,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个人说话速度快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陷入急躁的状态,这时,他已经丧失了理性的思考,想到哪句就说哪句。可想而知,说出来的话往往是缺少思考的。其实,说话慢而有条理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对方更好地接受自己所说的话。比如,教练这样说话:“今天练得不错,要是油门踩得再轻一点就更好了”“没问题,你考试时就这么做肯定能过,不要紧张”……几句温和的话一说,学员的腿也不抖了,方向盘也能抓得更稳了,会更有效地掌握动作要领。

大清早,小王就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呼吸尚未平复,他就开口说:“大事,出大事了,不好了……”正在办公室里闲聊的同事纷纷追问:“小王,出啥事了?”“出啥事了,你倒是说啊。”小王上句不接下句地说:“经理……秘书说……咱们部门……反正要完了……”这样一说,同事们更着急了:“到底啥事情,你倒是说清楚啊。”“就是啊,一句不接一句的,我们也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啊。”“什么完了?” 。

这时,走在小王后面的小李也进了办公室,大家纷纷围了上去,问道:“小李,你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吗?”小李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说道:“没什么大事,经理的秘书刚刚告诉我们,由于我们部门上个月业绩不怎么样,可能会暂时停掉我们部门的工作,但是,这只是一个预设,还没有决定呢,所以,你们不要着急。”听到小李这样一说,大家都明白了。

小王说话急促,速度较快,结果,大家都没听清楚他在说什么,而小李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如此的说话方式既显温和,又很有条理,让大家听了就心中明白了。“温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说话的方式温和,二是指所说的内容温和。说话方式温和,自然是指开口说话的时候,以温和、安详、委婉的语调和语气说话。另外,所说的内容温和,是指所说的内容真实可靠、实事求是,有逻辑、有条理。如此看来,那些说话慢而有条理的人,他们性情大多是温和而理性的。

心理点拨

1.说话没条理,做事没逻辑

在许多场合,尤其是公司开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面的人唠唠叨叨讲了很长的话,下面的听众却如坠云里雾里。正在大家猜想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说话者却说:“以上很简单地发表个人的一点点看法,请各位多多指教。”这时,听众席则传出一阵议论声:“说了大半天,还说这是简单?”“简直是浪费了我的时间,说话没条理,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说话者的说话方式令人生厌,原因之一就是其说话缺乏条理性,他没有整理出自己说话的重点,让人听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而说话缺乏条理的人,他们做事往往也缺乏条理,而且,经常会把事情搞砸。

2.缺乏条理的说话者的性情

那些说话缺乏条理的说话者,他们缺乏理性逻辑思考能力,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别人的想法和建议,他大都听不进去,但自己又拿不出适当的逻辑理论。他们在做事时根本不懂为别人着想,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言少而幽默者往往充满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这样的人所吸引:他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没有多少话,但是,一开口就博得满堂彩,因为他说话很幽默、很风趣。这些话语不多但懂得幽默的人,他们往往是充满智慧的。一个人的智慧决定其幽默风趣的说话方式,而幽默的语言风格更使一个人绽放出智慧的色彩。幽默是智慧的迸发,是善良的表达,更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而不可否认的是,幽默的智慧让一个人看上去更显睿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不一定懂得幽默,但一个言语不多却幽默的人,他无疑是充满智慧的。在平日生活中,有朋友做错了事情,你不妨幽默一下:“来!谁怕谁,乌龟怕铁锤,蟑螂怕拖鞋。大家一起来!让我们想想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将紧张的气氛瓦解了,这时,幽默代表着一个人的危机处理能力以及是智慧的反应,它使得一个人的形象更显睿智的魅力。

众所周知,在美国政坛中,每个政客都需要接受幽默的训练,以图在演讲与辩论中抓住听众的心,同时,展现自己的睿智。甚至,在美国,人们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在美国政界,一个不具备幽默感的人是不配从政的。

汉武帝晚年很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有一天,他与侍臣东方朔闲聊:“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不知是真是假?”东方朔听了这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之梦,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皇上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喝道:“你居然敢笑话我?”

东方朔毕恭毕敬地回答:“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呢?”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所说,人中长一寸就活一百岁,彭祖的人中就该有八寸长了,那么,他的脸岂不是太难看了吗?”汉武帝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故事里,东方朔以幽默的语言,用笑彭祖的办法来劝皇帝。整个批驳言语不多,机智幽默,风趣诙谐,令怒不可遏的皇帝转怒为喜,并且愉快地接受了东方朔的看法。由此可见,幽默具有一种特性,一种引发喜悦、以愉快的方式娱人的特性,它更是一种有效的说服方法。

心理点拨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言语不多,说话幽默的人到底有哪些智慧呢?

1.幽默者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说话幽默具有反应迅速的特点,那么,幽默者必须是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幽默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观察力、想象力,才能对生活中或身边的人和事观察细致入微,才能在说话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比喻、夸张等方式说出幽默的话语。

2.幽默者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人如果语言修养高、文化知识丰富,说明他了解和掌握了有关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再加上丰富的词汇、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讲起话来就会得心应手,自然就容易活泼、生动有趣。

3.幽默者具有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

一般来说,幽默的语言是建立在一个人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高的涵养上。如果他心胸狭窄、思想颓废,那么,他是不会幽默的。恩格斯曾经说:“幽默是表明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有优势的标志。”因此,幽默永远是属于那些拥有热情的人,属于那些生活的强者。说话唯唯诺诺的人内心胆怯

唯唯诺诺是形容一个人很没有主见,心中没有主意,总是一味地顺从,恭顺听话的样子。然而,在我们身边的朋友中、同事中,有的人就习惯用这样的态度说话。在他们嘴里好像从来不会说出“不”,总是“好”“是的”,面对别人的提问,他从来都是只点头不摇头,好像他凡事都听别人的。其实,就日常交际来说,那些习惯于这种态度说话的人是不会受到大家欢迎的。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他从来不反对自己的意见或想法,但是,如果你习惯于对着一个木偶说话,那么你应该知道跟这样的人交流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难道他们真的没有自己的主见吗?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说话唯唯诺诺是源于心中的胆怯,其实他们就是内心胆怯的人。

在他们身上总是残留着这样的影子:说话异常小心,害怕自己的言语会遭到对方的反对;不管你的装扮是多么离谱,但如果你硬是需要他来评论,他总是会说“我觉得这身挺好的”,结果弄得你很无语;从来不说自己的意见,百分之一百认为对方的话就是正确的。虽然,我们讨厌那种凡事都喜欢争个高下的人,但是,这样说话总是唯唯诺诺的人会更加令我们讨厌。因为和这样的人交流,总是让我们觉得很累,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所以也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和他说话。大量事实证明,这样的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将遭遇很大的障碍,他们无法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换句话说,他们不敢展现自我。

老李是公司的老员工,辛辛苦苦工作几年了,职位却一直没有变。在平时的工作中,他认真负责,与身边的同事相处得也比较和睦,对上司更是敬重有加,不过,进入公司快十年了,许多比他晚进公司的同事都得到了晋升,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同事戏谑地问他:“对你的工作挺满意吧?”他总是乐呵呵地回答:“是的。”在与同事相处中,遇到不同意见时,老李会对这位说:“是,你说得对。”回过头,他对那位也说:“对,你说得没错。”这样没有立场的说话态度,让同事感到很扫兴。

实际上,老李并没有发现自己没有得到重用的原因就在于自己说话有唯唯诺诺的习惯,不管是和上司说话,还是和办公室的同事说话,他从来都是“是是是”“好好好”,从不会说反对的意见。刚开始同事接触他时,以为他这样说话是由于陌生的关系,不想得罪人。时间长了,与同事都熟络了起来,他还是这样的说话习惯,同事就觉得很讨厌了,而且,总觉得他这个人比较“虚伪”,不愿意与之交往。上司觉得老李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一味地顺从,这样的人对公司将来不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就一直没有重用他。

虽然,上司喜欢下属服从自己的命令,但是下属一味地服从自己的命令也会让上司感到厌烦。毕竟在很多时候,上司更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出谋划策。假如只是唯唯诺诺地附和上司,即使发现上司的错也不说,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于是,像老李这样的下属将不会被得到重用。

那些说话唯唯诺诺的人就像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把自己包裹起来,让人们看不到其真实的面目,他们总是以一副永远顺从的样子出现在人们面前。即使谦虚是一种美德,但唯唯诺诺却不是谦虚,只是呈现出内心的胆怯,只会让对方觉得说话者太胆小,同时,也会给对方留下没个性、没主见的印象。

心理点拨

说话总是唯唯诺诺的人,他们内心的“恐惧点”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分解。

1.童年时期的阴影

有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父母“军事化”的教育。比如,从小就经常受到父亲的责备,无论做对做错都要挨打,必须无条件服从父母的管束。长大之后,他就自觉地认为别人的话都是对的,自己想的都是错的,别人让他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然而,他们潜意识里却不太相信别人,说话时需要不时地看对方的眼神。因此,他最终养成了说话唯唯诺诺的习惯,其内心的胆怯是源于童年时期的阴影。

2.对自己的不自信

说话总是唯唯诺诺的人,内心胆怯是源于自己的不自信。他们内心其实并不想也并不愿附和,只是害怕自己作出这样的行为之后对方就会讨厌自己,所以,他想要讨好所有人,逼自己放弃想法,逼自己说出言不由衷的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

3.城府很深

有的人习惯于在上司面前表现地唯唯诺诺,而且,他在同事面前也伪装成“老好人”,谁也不得罪,这样的人其实内心也胆怯,但其原因却在于害怕人们发现他心中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他们需要带着伪装面具生活,这样的人有很深的城府,大有在忍耐之后作出一番大行为来,需要谨慎对待。喜欢谩骂和抱怨的人内心空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通过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情感,而且,这种语言的心理表现形式时而隐晦,令人难以察觉;时而却表现得异常激烈,比如随意谩骂滋事。不管以哪种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这都是一种心理暗示。人际交往中,人们通常都会求和,以此促使交流的顺利进行。但是,也有不少人喜欢用粗俗的语言到处谩骂,甚至随意滋事,这样的人是出于何种心理呢?其实,谩骂滋事者并不是真的与他人有什么深仇大恨,或者对他人深恶痛绝。可能的原因就只是借此机会发泄自己的不满心理,他们有可能在之前因为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了不满情绪。于是,偶然的导火线引发了一场谩骂,等到其心里不满宣泄完毕,他也就没事了。当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其心里呈现一种空虚状态,他总想“整”出点事情,急欲想宣泄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谩骂滋事这样的行为就产生了。

在现代这个社会,到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有的时候不满情绪在时间的堆积中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心理学认为,有了情绪就需要发泄出来,否则会给身心带来一定的危害。当然,每个人采取的发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会大哭一场,有的人可能会化悲愤为力量,而谩骂滋事不过是一种过于激烈的方式。其实,那些心中有了不满情绪,习惯于通过谩骂滋事这样激烈的方式来发泄的人,只是表明其内心是空虚的。

女朋友带着自己的行李走了,没有告别,只是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分手吧,我走了,你自己好好保重”。连“分手”都感觉是被通知的,小华觉得心里太憋屈了。早上强忍着痛苦去上班,却由于不小心出了差错,又被上司训斥了一顿。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小华感觉看谁都不顺眼,想着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屋子,心里百般不是滋味。情感上的受挫,工作上的不顺,让小华心里的不满一点点累积起来,今天,他觉得自己的情绪已经到达边缘了。

为了女朋友,来到陌生的城市,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内心的空虚与伤通使他倍受折磨,这让他感到极度疲惫。他想闭着眼睛睡会儿,可是没想到一个急刹车,站在旁边的那位男士一下子倒在自己的身上,小华立即骂了起来:“搞什么嘛,没有长眼睛吗?”男士立即道歉:“对不起。”“说对不起有用的话,要警察干什么,真是……”接着,小华又用家乡话骂了起来。“穿得挺像样的,没想到这么没有素质。”“唉,现在的年轻人啊……”周围的人纷纷议论起来,小华满脸怒气,大声喝道:“司机,停车,我要下车……”司机怕他闹出点事来,就近停车,小华气哼哼地下了车,临走时还又骂了一句。

这样的情景想来是每天都可以看见的,一些打扮得体的人因为拥挤或被踩了脚就大吵大闹,骂人的粗俗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而且,声音高得整个车子上的人都能听见。谩骂者语言粗俗,与他们的形象相去甚远,甚至有的人还会因为点小事而大打出手。为什么他们会在公众场合毫不顾及形象的大吵大闹呢?其实,他们之所以做出如此“出格”的行为是源于心理的不满,谩骂滋事只不过是发泄情绪的一种表象而已。

那些喜欢谩骂滋事的人,其内心是空虚的,他们在心理上常常会感到焦躁不安,但却没有办法消除,只好积压在心里。生活中的小事不过是导火线,于是,他们就借题发挥,趁机发泄出自己内心不满的情绪。而且,他们所采取的激烈方式是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的,也不考虑后果。

心理点拨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遇到就喜欢谩骂,平时,也容易滋事呢?

1.源于生活、工作的压力

其实,谩骂滋事者有这样的心理是源于生活、工作上的压力。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没有合适的渠道去发泄自己的情绪,长期的积累使得他们心理极度空虚,于是就借生活中的小事而与他人大动干戈。当然,谩骂滋事这样的发泄方式是不合适的,是不提倡的。

2.缺乏自信心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心中的不满情绪都会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比如与朋友聊天,或者转移注意力,等等。而有的人选择谩骂滋事这样激烈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不敢或不好意思告诉朋友,也没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只好发泄到无辜对象身上了。

3.源于自己的经历

有的人由于儿时的经历或记忆,使得他们的内心非常阴暗,他们怀疑社会,怀疑别人。心理学家认为,在潜意识里谩骂别人是骗子的人,可能自己就有骗人的经历。从心理上分析,很有可能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受过骗、上过当。总爱问三问四的人敏感多疑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的性格都比较敏感、多疑,常常对一些事情“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此,心理专家认为,敏感的性格并非一定是坏事,事实上,许多职业都会受益于敏感的特质,比如侦探工作、刑侦工作,从事这样工作的人能更细致地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不过,心理专家也提出了警告,过于敏感、猜忌,就有可能是一种病态。如果把多疑的特质带进人际关系之中,有可能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带来摩擦与冲突,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困扰。在很多时候,一个人过于多疑、敏感的性格将会直接影响其幸福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其工作。多疑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问三问四,而且,不达到自己的目的绝不罢休。怀疑是其心理的根源,他越是怀疑,就越忍不住发问;而越问下去,他的疑心就更加严重。如此循环反复,搞得被猜疑的对象十分愤怒、生气,因为每一个人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被人怀疑,这绝对是不好受的事情,有可能为此而断绝彼此之间的关系,毕竟,人的尊严底线是不能轻易触碰的。

娜娜和阿美是一对好姐妹,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同一家公司,就职于同一个部门。娜娜性格活泼开朗,待人热情,而阿美性格比较安静,敏感多疑。进入公司半年了,娜娜晋升为经理助理,而阿美虽然工作没有那么顺利,却情场得意。有一天,阿美偷偷告诉娜娜,自己正在和隔壁部门经理交往,幸福感溢于言表,不过,阿美再三叮嘱娜娜不许说出去。原来,两人刚进公司的时候,上司就警告“不准办公室恋爱,否则其中一人必须主动离职”。娜娜笑着点点头:“这么幸福的事情,我怎么会告诉别人呢,你呀,就这么不相信我。”

可是,就在两个月以后,这事情还是被总经理知道了,阿美为了男朋友的事业,只好主动离职。然而,伤心的阿美心中一直很怀疑这是娜娜说出去的,娜娜个性活泼,什么话题都爱聊,而且,就在出事前一天,同事亲眼看到了娜娜进了总经理的办公室。阿美忍着伤痛问娜娜:“听同事说,昨天你去总经理办公室了?”“是啊,我是去交一份文件。”娜娜回答道。“你有没有跟总经理说什么啊?”阿美继续追问,“说什么?我能说什么,我交了文件就出来了啊。”娜娜满脸疑惑,不过,阿美眼里却满是怀疑,“难道你在怀疑我去说的吗?”明白过来的娜娜开口询问,“不是你,能是谁呢?整个公司,这事情只有你知道。”阿美句句都是刺,两人多年的情谊也随之破碎。不过,阿美在事后得知,原来这件事是总经理无意中看见的,可是,和娜娜的这段友谊却无法挽回了。

阿美性格中敏感多疑的特质,使得她想弄清楚娜娜到底在前一天跟总经理说了什么。于是,不住地追问,即使娜娜回答“只是交文件”,她心理的疑虑还是没有消除,反而愈加固执地认为这事情就是娜娜说出的。最终,由于自己的多疑,使得她失去了这段难得的友谊。

每天丈夫回到家,小雨习惯性地问:“今天都跟谁在一起啊?”如果丈夫回答是“朋友”,小雨会问:“哪个朋友?”因为丈夫所有的朋友,她都认识。如果丈夫回答是“客户”,那她就着急了:“什么客户?男的还是女的?”接下来,小雨的问题更加犀利而尖锐,“都聊些什么啊?”“吃饭能吃到这么晚才回来?”“在哪个餐馆吃的?”“你送那个女客户回家了?”这些问题令丈夫头痛不已,而小雨也在这样的追问过程中变得面容憔悴。小雨和丈夫结婚一年多,两人感情很好,工作也都很稳定,收入也不错,在朋友眼里是典型的郎才女貌。但令小雨苦恼的是,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怀疑丈夫有外遇,虽然她知道丈夫很爱自己,但这样的担心和怀疑总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出现,而且与日俱增,致使她和丈夫几乎天天吵架。

小雨问三问四的行为是多疑的直接表现,其实,对于夫妻之间的感情来说,小雨需要改变这种多疑心态,且应认识到产生多疑的真正原因。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之间产生的误会往往是缺乏感情上的交流所致的,如果能够坦诚相待,经常聊天谈心,就会消除猜疑和误会。当然,也有不少女人在多疑的路上越行越远,越追问越怀疑,不信任带来的危害性是巨大的,最终,她们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感情与婚姻。

心理点拨

那些喜欢问三问四的人是出于何种心理呢?

1.缺乏安全感

多疑的人由于性格使然,他并不是针对所怀疑的对象,而是怀疑一切,怀疑这个社会,怀疑身边的人,究其根源,是其内心缺乏安全感。内心的不安让他觉得随时都可能被他人欺骗,或者自己现在所获得的幸福与成功很快就会失去。于是,他们总是怀疑身边的人,忍不住对一些普通问题问三问四。

2.缺乏自信

一些多疑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历程,怀疑的心理促使其追问,越追问越怀疑,深陷纠结心理不可自拔。于是,他们明知道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还是忍不住要追问下去,以求自己心安。实际上,他们怀疑他人的心理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自信,不自信是其产生疑心的一大原因。第02章开口见心,心口结合的说话技巧把第一句话说好,轻松打开对方心门

萍水相逢的两个人,要想在短时间内撞溅出心灵上的火花,达到共鸣,说好第一句话是关键。第一句话是初次见面时打开对方心扉的金钥匙,也是让素不相识的人一见如故的关键所在。

在交际中,有的人经常能用一句话就抓住对方的心理,让对方有了继续交谈下去的兴趣,对其产生知音般的好感,从而愿意将谈话继续下去。一句话能够让双方倾心和投机,就会开创一个融洽、热烈的交谈局面,并将这种气氛从主观意识中愿意维持下去,就能顺理成章地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能够拥有这种本领的人,他一定有着吸引他人的魅力,他的交际面也会越来越大。

心理点拨

漂亮的第一句话能够给人亲热、友善、贴心的感觉。常见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攀亲傍友拉近双方的距离

三国时期,为了联合抗曹,鲁肃和诸葛亮进行了一次会谈。在两个人见面的时候,鲁肃第一句话就说道:“我,子瑜友也。”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是孙权帐下的谋士,和鲁肃是好朋友。鲁肃这句话字数不多,却很快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让诸葛亮对他产生了信任感。鲁肃这种初次见面就攀亲的谈话方式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方式,它能够很快地就在两个陌生人之间搭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让对方在顷刻之间就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从而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人群而独自生活,只要彼此都留意,不难发现双方存在的那层“亲戚”关系。

比如“你是山东大学1996年毕业的,我是1998年毕业的,你还是我的学长呢”“原来您是河北人啊,我老家是承德的,咱们两个可是老乡”,这样的谈话方式会让对方感到亲切,很自然地把你当成了自家人,接下来就会和你进行深入而愉快的交谈了。

2.表示敬仰的话能给人贴心的感觉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当你在和陌生人谈话的时候能够以对方为中心,以对方的特长和成就为话题,就能够引起对方的兴趣,获得对方的好感。对对方表示敬重和仰慕,属于热情有礼貌的表现。当然,用敬仰的方式并不是指一味地奉承和言不由衷,而是要掌握好分寸,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够给人以虚情假意的感觉,说话的内容和方法也要因人因地而异,灵活掌握。例如:“我在画展上看到过您的艺术品,收获很大,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在这里看到艺术家的风采,真是三生有幸啊。”

3.问候式的谈话给人亲切的感觉

交际其实很简单,和陌生人相处更是如此,通过一句简单的问候,表现出自己的热情、涵养和风度,让对方乐意和你进行交谈。

小赵经常坐火车回家探亲,每次探亲十几个小时的旅途总是十分愉快。因为他经常主动和周围的人打招呼交谈,“您好,您也是回家探亲吧”,或者“您好,能不能把您的杂志借我看一下”,这样就与原本陌生的人聊了起来。别人眼里的枯燥路途,却成了小赵结交新朋友的一种方式,在和一些旅客们分手的时候互相留下电话,经常保持联系。

陌生人并没有任何值得害怕的地方,可怕的是羞怯和内向的性格导致结交新朋友机会的丧失。只要是能够主动积极地同对方聊天,就能够得到共鸣。有时候我们觉得那些攀亲戚、问候式的话可能是“废话”,但正是这些“废话”的存在,才能开创一个良好的交谈局面,更容易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为建立深厚的友谊打下良好的基础。初次见面,只要是第一句话抓住了对方的心,也就抓住了结交朋友的一个重要机会,让它成为人与人之间一见如故的敲门砖。提高语言表达技巧要有正确的方法

好口才是建立在深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那么,要想达到口吐莲花的水平恐怕就是缘木求鱼了。准确的表达、幽默机智的应答和缜密的逻辑思维都离不开头脑中广博的知识。换句话说,任何的妙语连珠只不过是表面性的技巧而已,个人的内涵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表面技巧的追求上,未免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成为一个说话的高手,并不容易,这需要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形成。要想在交际场合游刃有余,应付自如,就应该从平常的一点一滴做起。

心理点拨

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关注生活,加强生活积累

如果生活在封闭的圈子当中,就会孤陋寡闻,与世隔绝,也会和周围的人以及环境失去联系。一个没有生活积累的人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所谈话题与社会现实脱节而让人感到枯燥无味,对他也失去了兴趣。而丰富的生活积累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所以我们应关注生活点滴,找到更多与人交际的话题。

2.注重阅读,增加知识含量

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讲,口才是“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等词的另一种称谓。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和别人的谈话中就不会因为无知而自卑,谈吐间就会很自然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所表达的内容也会十分高雅。假如胸无点墨,在陌生人面前也好,老朋友面前也罢,只有闷头静听的份,也就无法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注意阅读,注重知识的积累,看一些历史、哲学、文学、政治、美学之类的书,提高一下个人的修养,让自己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当你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之后,就会有充分的底气站在别人面前进行较高层次的谈论了。

3.紧跟时尚,顺应时代的潮流

时尚是一个时期内比较流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它以各种物质的形式表现,表达了时下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也体现了绝大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假如一个人和时尚脱离,就意味着被时代所抛弃,他也无法在交际生活中和别人产生共同的话题。一个不懂时尚的人在和别人的交谈过程中,他所说出的内容会因为缺乏时尚元素而显得乏味,他所受到的欢迎程度也必将大大降低。我们要想成为不被别人冷落的人就要紧跟时尚,比如了解短时间内所流行的服装款式、电影类型、前沿杂志、热门话题等。这样就能够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不至于被社会大潮抛在后面。紧跟时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不仅仅能够让你享受到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气息,更能让你在交际场合中不至于处在边缘的位置,同时,为你有一个良好的交际圈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关心政治,了解时事

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代里,报刊、电视、互联网传递着世界各地的政治事件和时事新闻。如果连续几天不上网、不看报、不看电视,就会有一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感觉。当别人谈及六方会谈的时候,你只能在一边竖起耳朵稀里糊涂地听着。政治和时事和我们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紧闭房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话,显得既缺少知识又没有趣味,会遭到别人下意识地排斥和嘲笑。

我们应该知道,流利的表达、缜密的思维、从容的谈吐,其来源是头脑之中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广博知识。要想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绝不能去追求技巧上的细枝末叶,而是要用知识去武装头脑,提高学识修养。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了自己,才能够厚积薄发,为自己的谈吐增色。交谈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要让对方做主角

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欣赏,这种信任和欣赏必须是建立在沟通和交流之上的,也就是说必须要寻找到和别人谈论的话题,这才利于友好的沟通,话题聊的投机是获得别人好感最好的捷径。谈论的话题范围很广,最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始终围绕自己展开谈论,讲话要想较快切入话题,主要看谈话对方的情况,话题适当的要多围绕对方谈论。

尤拉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秘书,工作业务能力很强,经理对她很赞赏,可是她在公司的人缘却不是很好,同事都不喜欢和她交流,原因是她总是喜欢说自己的事情,大家听多了也都觉得很厌烦,平时除了工作上的事情交流之外,很少和她交流其他的事情。

前几天,公司新调来了一位女经理,女经理把尤拉叫到办公室,想从尤拉这里了解一些下属员工的工作情况,可是尤拉都是在说关于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业绩,女经理强调了她一次,让她谈谈其他员工的工作情况,她对女经理说:“其他人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每次都是他们听我说我自己的工作情况,他们的情况我也没有问过。”女经理说:“作为经理秘书,要比经理更加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这是你必须完成的最基本的工作,你总是把话题围绕在自己身上,会让别人对你反感,大家不愿意和你交流关于他们自己的事情,别人都不喜欢和你交流那你的工作要如何更好地完成下去?在以后的工作里要多围绕别人的事情作为你们谈论的话题,这样的话有利于你的工作,也能让你在公司赢得好人缘。”尤拉点了点头。

尤拉的工作能力很强,但在同事之中没有好人缘,别人都不喜欢和她交流,女经理的话直接点出了尤拉的错误,告诫了她在与别人交谈过程中如果总是围绕自己展开话题的话,不利于完成工作也不会赢得好人缘,想要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要改变自己的谈话话题。

心理点拨

在交际中想要找到和别人谈论的话题,需要主动的了解对方,围绕对方展开彼此之间的话题。心理学家总结出下面这几种方法,只要你明白了、学会了,话题不要始终围绕自己,你便可以轻松地找到和别人交谈的话题,让对方对你充满好感。

1.问候法

问候法往往需要你自己比较主动,问候法中带有请教、问候等内容,你的问候会让对方感到亲切,对方会有问必答,这样便可以直接从他的答话中寻找到和对方谈论的话题。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对长辈或者上司。

2.了解法

这种方法与问候法相似,但有所不同,适用于平级和对下级、晚辈,多询问他的生活环境和其他情况,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所了解,从了解的情况中寻找与对方之间的话题。

3.闲聊法

在与朋友之间相聚的过程中,闲聊人生、社会等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从大家的反应中得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4.恭维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知道对方从事的职业,便可以从他的专业、机遇、发展前景等话题入手,人人都爱听好话,对方不会拒绝你的恭维,同时也可以使对方自然而然地谈论自己的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也会很快地和陌生人轻松沟通,尽快地熟络。

现代人拥有太多的交际应酬,太多的利益纷争,所以在为人处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心理策略,让自己在社会中站稳脚,同时得到别人的赏识。话题不要始终围绕自己是不可缺少的心理策略之一,给予对方说自己事情的机会,给予对方谈论话题的兴趣,倾听对方的谈论,这样才能让彼此友好的交流,自己也会在对方的心里留下好印象。开口就要表示出对他人的尊重

现代人都很重视语言表达在心理和技巧上的训练,多加训练可以让自己放下心理包袱,自如和陌生人愉快地谈话。人们都想使与对方的谈话有意义,有收获,那我们的注意力就应该适时地从自己一方转移到对方身上,努力察觉到对方的优点、特长,围绕对方最在行的事情提问,打开对方的话匣子,让对方感觉到你能够发现他的专长,和他有共同语言,从而让对方对你抛出的话题充满兴趣,对你充满好印象,其实这便是和对方最快熟络的捷径。

心理点拨

如果你和对方第一次见面,互相之间很陌生,在不了解对方性格和兴趣爱好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够知道对方最在行的事情是什么呢?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几种方法,这几种方法可以帮你迅速地抓住对方的专长,与陌生人投入交流。

1.要懂得判断对方的性格。假设你刚向对方介绍完自己,讲完几句友好的话之后,你停下来给对方介绍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时候对方好像并不愿意主动地介绍自己,他的反应是沉默不语的。对方的一言不发顿时会让你感觉到自己很无趣,很尴尬,对方把讲话的机会原封不动地抛回给你,倘若这时你因尴尬的局面而不继续引导和了解对方,你就会失去和对方交际的机会。这种情形下,切记不要让他的沉默惹恼了你。其实很多表面安静的人都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良好的谈话,但在尚未找到开口的好理由之前,他们宁可不说话,这时你必须寻找对方最在行的事情,让对方对你的话题充满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是尽量慢慢地讲话,从对方的态度上观察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你多次的问题让对方开口了,则说明你已经找到了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

2.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或者是一般朋友,双方都清楚各自的工作能力和生活爱好,你想要和对方进一步增进感情,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延长和对方谈话的时间,提高对方和你谈话的热情,假如你实在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引导话题,那就从同事工作的能力上寻找话题。比如对方比自己的写作文采好,这便是对方比你在行的事情,你可以夸奖对方的文采,也可以和对方探讨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这是对方在行的事情,对方谈论起来也能够得心应手,自己在你面前也会感到有成就感,所以对方一定会积极配合你的话题的。对于朋友,可以从平时生活娱乐方面寻找话题,比如大家在K歌时,朋友唱得很棒,也可以夸奖朋友的歌喉,和朋友谈一些唱歌技巧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上,相信朋友一定不会拒绝和你长时间谈论的。

世界上有各种性格、各种能力的人,我们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谈话是和对方建立友好关系的前提,如果你在平时生活中细心的察觉对方最在行的事情,把对方在行的事情用于你和他交谈时的话题,让对方松懈下来,同时自己也会倍感轻松,对方的滔滔不绝,你全神贯注地倾听,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让对方对你另眼相看,当对方不间断的和你谈话时,你便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对方已经对你有足够的信任,你就已经在结交新朋友和享受有结果的谈话途中的心理策略上迈出一大步了。真诚并自然地夸奖他人

卡耐基曾说过:“当我们想要改变别人时,为什么不用赞美来代替责备呢?纵然部属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因为,那才能激励别人不断地改进自己。”赞美他人,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但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需要审时度势,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否则,即使你是真诚的,也会将好事变成坏事。

不同的人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会用到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喜欢采取直接的赞美方式,“你真是太漂亮了”;有的人喜欢使用比较意外的方式,“今天的菜格外美味,你的厨艺越来越好了”;有的人喜欢背着别人的面赞美他人,等到这话传到了当事人的耳朵里,却没想到效果是出奇的好。如何才能使赞美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如何才能通过赞美来打动他人,这就需要我们在赞美他人时讲究一定的方法,方法对了,赞美的效果就会出来了,那时,你还会担心打动不了人心吗?

小王在与同事聊天的时候,随意说了几句上司的好话:“张经理这个人真不错,处事比较公正,我来公司一年多了,他在各方面对我的帮助都挺大的,能够有这样的上司,真是我的幸运。”没过多久,这几句话就传到了张经理的耳朵里,令经理心中既欣慰又感动,就连那位同事在向经理传达这几句话的时候,都忍不住夸赞一番:“小王这人真不错,心胸开阔,难得啊。”

年底分发奖金的时候,小王觉得自己这一年表现很不错,想争取一下。为此,他敲开了张经理的门,经理满脸热情:“小王,有什么事吗?”小王有些不好意思:“张经理,又来麻烦您,真是不好意思,年底发奖金的时候,我想争取一下,您看我合格不?”张经理笑了起来:“这事啊,好说,我老早就觉得你这小伙子不错,放心,这件事我一定放在心里。”

有时候,在背后说人家的好话,赞美几句的功效比当面说似乎更有效果,小王那看似随意的几句话却是有意策划的,这样,自己在张经理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就提高了,办事自然就容易多了。其实,背后赞美他人比当面恭维的效果好得多,如果当面赞美,有可能会被认为这是拍马屁,同时,对方脸上也会挂不住,会觉得赞美不够真诚。那么,趁着对方不在场的时候,赞美几句,总有一天,这话会传到对方耳朵里,他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这样一来,打动人心的目的也达到了。

有记者曾问史考伯:“你的老板为什么愿意一年付你超过100万的薪金,你到底有什么本事?”史考伯回答说:“我对钢铁懂得并不多,我的最大本事是我能使员工鼓舞起来,而鼓舞员工的最好方法,就是表达真诚地赞赏和鼓励。”原来,史考伯就是凭着赞美他人,达到了年薪100万的高薪。不难想象,史考伯先生一定是精通了赞美的方法,否则,怎么能将赞美发挥出那样大的作用呢?

心理点拨

下面,我们就列举几种简单的方法,仅供参考借鉴。

1.出人意料的赞美

赞美来得比较突然,也会令人惊喜。比如,丈夫下班回家后,见妻子已经做好了饭菜,不妨称赞妻子几句,妻子本来看似应该的行为,却受到了丈夫的赞美,作为妻子来说,心情是愉悦的。而且,在生活中,如果你赞美的内容出乎意料,也会打动对方的。

2.直接的赞美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赞美方法就是直接赞美,比如上司与下属、老师对学生、长辈对晚辈,等等。这样直接的赞美方法比较及时、直接,能够很好地鼓舞他人。如果你发现对方身上有什么特点,不妨直接告诉他“你最近工作业绩不错,快破了上个月的销售纪录了,继续努力”。

3.夸张的赞美方法

夸张的赞美方法又称为激情的赞美方法,拿破仑曾这样赞美他的妻子:“从来没有哪个女人像你这样受到如此忠贞、如此火热、如此情意缠绵的爱。”在这里,赞美可以使你获得爱情,同时,还可以缓和矛盾。那些无法掩饰的赞美之情,使得我们的另一半十分的受用和满足。

4.间接的赞美方法

有直接的赞美方法,就有间接的赞美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赞美一个人,不便当面说出或没有适当的机会向他说出的时候,你可以在他的朋友或家人面前,适当地赞美一番,而且,这样赞美收到的效果将会更好。比如,当着下属的面赞美另一位员工“我觉得小王挺不错的,工作很认真,踏实能干,我很欣赏他”,等到这些话传到了员工耳朵里,他肯定会加倍努力工作来表达内心的感激。第03章真诚交心,与陌生人一聊如故初次见面,大方地介绍自己

人都说一回生、两回熟。“两回”不难,难就难在头“一回”。难在哪儿呢?难在面对的是陌生人,不知该从什么话说起,不知该说什么话,不知说的话会不会让人听了感觉不悦……也就是说,面对陌生人,最难的就是如何通过自我介绍,给对方留下初次的好印象。而如果我们懂得从抓住对方的心理,用一番别具特色的语言,定是能打动对方的。

出入社交场合,免不了要自我介绍一番。很多人觉得这很容易:“您好,我叫××,唱二人转的,很高兴认识你。”这不就结了?如果一个陌生人这样和你说话,像这样平淡无奇的介绍,下次见面时,你十有八九会忘记对方的名字,甚至压根儿忘掉这个人。忘记别人是谁可能会尴尬,不被人记住才最可悲。

一次非正式聚会中,一位老师将两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引见给某作家认识。男生A这样介绍自己:“您好,我叫××,今年刚毕业,正在找工作。”这位作家一听,当时有点愣,可能是头一次听人这么介绍自己,只好接话说:“是吗?那加油啊,祝你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而女生B的介绍则完全不同,她介绍自己的方式是拉近距离形成对比:“您好,听说您是一位作家。”这位作家赶紧谦虚地说:“哪里算作家,就是随便写写。”女生B笑吟吟地说:“我也是,不过我更喜欢画画,我是一名美院毕业的学生。”很快,女生B和这位作家产生了两个共同的话题——写字和画画。等到聊得比较热烈之后,女生B自然地提到找工作的事,而这位作家则表示可以引荐她认识在美术馆和画廊工作的朋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很明显,男生A的自我介绍是不得要领的,首先,他和这位作家完全不熟,在作家对他的性格和特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传达给作家一个他正在找工作的信息,属于无效信号。还会使作家感觉此人不懂礼数。而女生B的自我介绍则注重从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开始,以攻心为主,一句句话都说到作家心里了,自然赢得了作家的好感,得到作家的指点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心理点拨

那么,与陌生人初次见面的过程中,该怎样大方地介绍自己,才能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呢?

1.巧妙地介绍自己的名字。

与人初次见面时,想让对方记住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对方记住自己的名字。比如,你可以对自己的名字做一个简单并容易被别人记住的介绍:“我姓接,接二连三的接,认识我,您会有接二连三的好运!”

2.自我介绍要摆脱陌生人情结

其实每个人跟陌生人交谈时内心都会不安,一定要自己先放下陌生人情结。面对陌生人不需要特意装模作样,不过也要表现出你的诚意。只有这样,才能显出你的大方和热情,而不至于扭捏作态,这样才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有良好的交际品质的人,从而愿意与你进一步交往。

3.解读现场的气氛与对方的心态

自我介绍不可太过冗长,有时候只需要简短的一两句话,因为吸引别人的也许正是开篇的某个亮点。同时,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要避免谈论让人讨厌的话题,不要一个人一直发表高见,也要学习倾听别人说话。解读现场的气氛,看准时机再发言。

4.保持谦虚低调

我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除了突出自己的亮点,自我介绍还是谦虚低调为好,免得让别人留下此人爱吹的第一印象。

单位突然请了一名资深顾问,这名顾问看似成熟,却令单位小叶很不满。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这位顾问却突然问小叶:“我叫××,你有男朋友吗?一定没有吧?你看起来好严肃呀!”还一直问小叶:“喂,你叫什么来着?”小叶心想,就算比别人资深,也要顾好自己在别人眼里的第一印象吧!不仅小叶,单位其他同事也对这位成熟男士印象不好。

很明显,这位新来的顾问,因为说话太过招摇,而让同事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和这位资深顾问不同的是,新来的小唐的自我介绍就很好:

小唐第一天上班,她的工作就是负责接电话,但是对方好像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她表现得很紧张,用手捂着话筒对老职员李姐说:“李姐,我是新来的小唐,早上也没跟你介绍一下,真对不起。客人好像不懂我在说什么,我刚来对业务也不太熟,你能帮我跟他说说吗?”

原本还觉得新来的小姑娘不懂事的老职员李姐一下子怒意全无了,她心想:看她的样子虽然很可笑,不过如此认真的态度倒是让人颇有好感,让别人也乐意帮她,比一些不懂装懂而误事的人强多了。

总之,自我介绍是一门学问。自我介绍的每一句话都要说到对方心里去,散发出你的交际品质,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有个人风格的人,对你产生良好的印象,也就成功达到了攻克“陌生人心理堡垒”的目的。巧妙表现共同点,令其与你一见如故

与陌生人谈话是口语交际中的一大难关,处理得好,可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处理得不好,只能导致四目相对,局促无言。

人与人之间在性情和志趣上不光存在着差异,而且也有相同之处。从心理学角度看,相同则相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能将人拧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和志向能使人走到一块。所以,我们在与陌生人交谈的时候,能不能让对方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关键就在于双方是否能在相同之处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操纵陌生人的心理,与陌生人迅速熟络并建立友谊。

在一个旅店中就发生过这样一幕:

旅客甲放下旅行包,稍拭风尘,冲了一杯浓茶,边品边问旁边的旅客乙:“师傅来了好久?”“比这位客人先来一刻。”旅客乙指着正在看书的另一位旅客冷漠地说。“听口音您不是苏北人啊?”“噢,山东枣庄人!”“啊,枣庄是个好地方啊!我在小学时看《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就知道了。三年前去了一趟枣庄,还颇有兴致地玩了一遭呢。”听了这话,那位枣庄客人马上来了兴趣,二人从枣庄和铁道游击队谈开了,那亲热,不知底细的人恐怕要以为他们是一道来的呢。

接着就是互赠名片,一起进餐,睡觉前双方居然还在各自身边带来的合同上签了字:枣庄客人订了苏南某人造革厂的一批风桶;苏南客人从枣庄客人那里弄到一批价格比较合理的议价煤。

在这场交谈中,旅客甲与旅客乙的相识,交谈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找到了对“枣庄”“铁道游击队”都熟悉这个共同点。而正是因为这个共同点,让这一对陌生人产生了心理共鸣,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

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发现,要想打动陌生人的心,就必须抓住双方的相似点说话,让对方从心里把你当自己人。

心理点拨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共同点,针对不同的共同点,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

1.以话试探,寻找共同点

为了打破陌生人见面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

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找到话题。这些试探的方法,都能迅速找出与对方的共同点,然后围绕着共同点迅速和陌生人展开话题。

2.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陌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而这个共同处,就是你打开陌生人心扉的突破口。你要迅速抓住这个突破口,展开交谈。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3.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比如,你发现有人和你讲共同的家乡话,你可以以此为突破口,以乡音带动对方的谈话兴趣,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甚至发展成为朋友。

4.察言观色,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都或多或少地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中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当然,这察言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打动对方就更是无从谈起。

另外,我们在与陌生人说话的时候,还要懂得求大同存小异,把相互间相左的性格特点放在交谈的次要位置。譬如,交际的双方都有文学爱好,喜欢写文章,但双方却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这种情况,就要选择前者作为交际的出发点,以共同的爱好来产生“共鸣”。若丢弃了共同的爱好而在不同的个性上去互相指责或计较,就会使本该合得来的双方变得“合不来”。

总之,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共同点,而不应该去计较与自己不同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跟人“合群”,才能叩开对方心灵的大门!言语谦逊,让他人感到尊重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如果能说话谦逊,用三言两语恰到好处地表达你对对方的友好情意,或肯定其成就,或赞扬其品质,就会顷刻间暖其心田,感其肺腑,就会使对方有油然而生、一见如故、欣逢知己之感。初次见面时交谈达到这种程度会为日后的深入交往做好铺垫。

我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初次与人接触,如果对方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我们会一下子觉得对方是个容易相处的人,并产生与其亲近的愿望;而如果对方说话傲慢无礼,在对方开口之际,我们就会给其“判了死刑”,不愿与之交往下去。人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因此,我们在与陌生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说出的话要让对方有被尊重感,这才能融化陌生人之间的“冰门”,迅速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掌控其内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