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国·汉字与交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07:13:19

点击下载

作者:郭浩瑜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字中国·汉字与交通

汉字中国·汉字与交通试读:

前言

何谓“交通”?当代的“交通”一般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以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它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方式,邮电涉及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古代的交通远不如今天发达,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仅有陆路和水路两种方式,运输工具包括马车、骡车、驴车、牛车、人力车、舟船等;信件和政令也无非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1]

交(jiāo),甲骨文作,金文作。《说文·交部》:“交胫也。从大,象交形。”象人的两腿交叉之形。通(tōnɡ),金文作,小篆作,《说文·辵部》:“达也。从辵甬声。”“交通”就是交相通达的意思。陶潜的《桃花源记》有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来引申为运输手段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应该是为采摘、渔猎等提供方便的。那时候,人们还不太会使用工具,按《中国古代交通》的说法,“最原始的运输方式是手提、头顶、肩挑、背扛;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呼叫、[2]打手势”,那正是今人调侃的“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行各业分工的出现,产品交换越来越多,文化接触越来越频繁,交通运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才逐渐形成专门的运送旅客、货物与信息的行业。

下面这幅图来自元代著名宫廷画家王振鹏的《大明宫图》。图中画着房舍,有道路、桥梁,桥上有人骑马坐轿。道路、桥梁、轿马、舟船,这几乎就是我们祖先交通工具的全部了!元代王振鹏《大明宫图》局部

[1]本书中的《说文》一律指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则简称《段注》。

[2]王崇焕著:《中国古代交通》,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一、说“步行”

清代吴趼人在《俏皮话》里讲了一则《脚权》的笑话:一天,眼、耳、口、鼻等召开五官大会,宣布说:“我等位置最高,何等清贵。彼脚者,处于最卑下之地,吾等当相约,不与为伍。”大家都表示赞成。脚听到了,且不与他们斗气。某日,有人请喝酒,嘴巴很想去一饱口福,脚却偏偏纹丝不动,嘴巴徒然馋虫乱动、涎垂三尺。又有一天,耳朵想听,眼睛想看,但他们想听想看的东西远在室外,耳聪不及,目明难见;偏偏脚又牛性,裹足不前,耳朵和眼睛唯有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口、耳、目商量着要不改变原来的决议吧,鼻子却愣是不同意,说:“脚虽然能制服尔等,只有我无求于他,他能奈我何?”脚听到这大话,迈开大步奔到污秽不堪的茅厕,站在茅坑之上岿然不动。顿时秽臭之气扑鼻而入,令人作呕。肚和胃抱怨说:“他们在那闹意见,却累了你和我。”此正所谓四肢五官,各有位置,自然天成,不可相强。

这个笑话说明,人们亦步亦趋,或进或退,南来北往,上山下海,都离不开双脚。若是以脚为身体之最低位置而轻视它、忽略它,则非自食其果不可。(一)止戈为武——“止”的本义《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记载,晋楚之间为了争夺盟友郑国而发生了一场大战,晋国大败,尸积如山。潘党建议楚庄王将晋人的尸首收集起来建一个大京观,以向后人彰显楚国的军事功绩。楚庄王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止戈为武”——真正的“武”是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的,而不是用来炫耀武力、践踏生命的。《说文·戈部》分析“武”也说:“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清代大训诂学家段玉裁亦沿袭此说。实际上这仅仅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等人对“武”的类似“以武禁暴,止息干戈”的看法。《说文》对于“武”的解释正如许慎的很多释义一样,仅仅是对“武”的文化意义进行阐释,体现了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些哲学观念,但不是对“武”字本义的解释。许慎的误解来自对“止”字本义的误解。

武wǔ 甲骨文作,金文作,从戈从止。这个“止”并不是“停止”、“阻止”之“止”,而是“趾”的本字。许慎解释“止”为:“下基也。象艸(后作‘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下基也”云云对于“止”字造字本意的理解是错误的。止(zhǐ),在甲骨文里就象人足之形,如、;金文作,金文因为变成类似草木长出来有根有茎的样子,故而后来的误解。所以“武”的本义并不是放弃武器、停息干戈,恰恰相反,它的本义是军人手执兵戈、举趾行进,要去行军打仗。“武”后来的意义几乎都跟武力、军事有关,并引申出勇武、威武等意思。古代谥法中的“武”的意思就是“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威强睿德”、“除伪宁真”、“威强恢远”、“保大定功”、“刚强以顺”、“辟土斥境”、“折冲御侮”、“除奸靖难”、“拓地开封”、“肃将天威”、“安民和众”、“克有天下”、“睿智不杀”、“恤民除害”、“赴敌无避”、“德威遐畅”等,无不与“征伐”、“战争”有关;又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忠武侯诸葛亮、岳武穆岳飞等,都是历史上军功赫赫的人物。“止”今为“脚”、“足”之义,其作为偏旁部首出现在很多汉字中,如“步”、“走”、“奔”、“此”、“址”、“涉”、“陟”、“降”、[1]“企”、“正”、“是”、“舛”、“登”、“历”(歴)、“归”(歸)、“前”(歬)等,以及以“辵”(音chuò)为偏旁部首的文字中,如“逐”、“追”、“迹”、“巡”、“过”、“逆”等等。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之足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甚至在婚姻文化里,古人也赋予足以特殊的含义。

唐代李复言所撰的《续玄怪录·定婚店》中记载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韦固因为年少,尚未娶亲,有一次行至宋城,遇到一位老者靠着一个大袋子坐着。大晚上,老者正就着月光埋头看书。韦固上前询问:“老人家,您在看什么书呢?”老者回答说:“管人鬼生死之书。”韦固又问:“那么您是主管什么的呢?”老者说:“我管的是天下人的姻缘!”韦固非常好奇,继续追问:“那您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老者说:“都是红色的绳子。这个绳子系在男女的脚上,即使两家是世仇,相隔千里,只要系上这绳子,终究要成为夫妻的。”这位老者就是传说中的“月下老人”。将夫妻缘分理解为两人的脚被红色绳子系在一起,真可谓奇思妙想。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能够不远千里前去相会,靠的不就是一双脚么!(二)路在脚下——以“止”、“足”等为部首的文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民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他们的“止”了。直到今天,朋友之间问:“你今天坐什么车过来的呀?”步行的人就会打趣说:“我坐11路车来的。”——这个“11”正像两条腿的形状。

1. 以“止”、“走”为偏旁的文字“止”在很多有关“步行”、“奔跑”等意义的文字中出现,如“步”、“走”、“奔”、“趋”、“赴”、“正”、“是”、“出”、“各”、“之”、“先”、“前”(歬)、“后”(繁体作後,“先後”之後)、“涉”、“陟”、“降”等。(1)“步”、“走”、“奔”

步bù 甲骨文作、,金文作。甲骨文线条比较细,转折和直笔比较多;金文肥笔多,线条圆转,字形浑厚。可以看到甲骨文的“步”正像两只脚一前一后行走的样子,有时候还加上“行”,表示行走在街衢道路中;金文则更加形象,像画了两只脚,一前一后,意思非常明确。《说文·步部》:“行也。从止相背。”

古人对于步行仪态很有讲究。曹植《洛神赋》里所描写的甄宓“凌波微步”,风采迷人。过去还有“莲步轻移”、“龙行虎步”、“鹅行鸭步”、“大步流星”、“健步如飞”、“昂首阔步”、“步履蹒跚”等各种词语形容人不同的走路姿态,还以“八字步”、“丁字步”等来命名各种步子。《庄子·秋水》中讲到,寿陵有一位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姿态优美,就前去学习,结果不但没学到人家的姿势,还把原本自己走路的姿势忘了,最后只好爬着回来了。

女子步态优美,摇曳多姿,身上的配饰会随着步态而晃动摇摆,故有了“步摇”这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如此描写李杨爱情:“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金步摇”晃动着的是杨玉环的逼人青春和李隆基浓得化不开的恩宠,也是李唐盛世烈火烹油的繁华景象。这与“安史之乱”中杨玉环被迫缢死在马嵬坡之后“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形成了鲜明对比。“步”后来引申出“脚步”的意思,更多地用作名词了。《荀子·劝学》中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句子,杨倞注曰:“半步曰,与跬同。”古人的“跬”与“步”是有区别的。“步”是两只脚都迈一次,而“跬”是“一举足也”。《小尔雅》曰:“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给梁惠王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两军交战,战鼓擂动,兵刃相接,战败的一方丢盔弃甲,逃之夭夭,有的人跑了一百步而后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而后止。跑五十步的人可以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么?当然不能,因为他们都逃跑了。跑五十步的人换算成今天的步子,恰是一百步;跑一百步则是今天的两百步了。因为步伐有长度,所以古人也用“步”来做丈量单位。《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既是步行,就会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后人就把超群绝伦、天下第一叫做“独步”,如独步天下、独步武林、独步当时、独步一时、千古独步等。《孟子·梁惠王上》中将败兵们逃跑的样子形容成“弃甲曳兵而走”,这“走”的本义与今天的“行走”之“走”的意义并不相同。走,甲骨文作,赫然是一个人迈开大步、双手狂摆的样子,与我们平时画的奔跑之人非常相似。

走zǒu 金文作、、等,多是加上“止”,有的还加上表示道路的“彳”(“彳”乃“行”省去“亍”,《说文·彳部》认为是“小步也”,不确),表意就更明确了。《说文·走部》释“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徐锴注曰:“走则足屈,故从夭。”许慎等人不知道“夭”在甲骨文里象人奔跑之形,而“止”只是为了强调奔跑与足部有关而加的一个部首,才会把“夭”理解为“夭屈”之意,把“走”理解为奔跑时候腿脚弯曲的样

[2]子。《诗经·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本是叠语,形容桃花少壮繁盛之貌。因“桃”与“逃”谐音,后来变成了“逃之夭夭”。“夭”字与甲骨文之“走”字形相同,仿佛一溜烟逃跑的姿态,既谐音又绘形,颇为形象有趣。“走”在现代汉语里是“行走”、“步行”的意思,因为意义相类,很容易以今律古,产生误解。如果把“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中的“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理解为兔子步行到树桩前把脖子都撞断了,未免太匪夷所思了。“走”的本义“跑”还保留在“走马观花”、“奔走相告”等词语中。粤语方言里把行走称为“行”(音hánɡ),而奔跑仍叫“走”,“走佬”就是“逃跑”的意思。

奔bēn 金文作、,亦有作、、等字形。最早的字形与“走”相比,多了两个“止”,形容其速度比“走”更快。《说文·夭部》:“走也。从夭,贲省声。与走同意,俱从夭。”不确。“奔”的金文字形似乎是在描绘人奔跑时的形态,因为脚步迈得极快,看着像有很多脚一同跨动的样子。现代的漫画也常用这种方式描绘狂奔的姿态。“奔”、“走”在古代经常并举,元代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走”引申为“行走”之意后,“奔”在现代汉语里多与“跑”一起出现,如“奔跑”,“东奔西走”也变为“东奔西跑”了。(2)“趋”、“赴”“趋”、“赴”等则是以“走”为偏旁、与“走”义有关的文字。

趋qū 小篆作。《说文·走部》:“走也。从走刍声。”《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这是从速度上区分。《尔雅·释宫》又以行走的地点加以区分:“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趋”与“步”、“走”、“奔”等属于同一个语义场,古代“步”、“趋”常常并举。《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这里“步”、“趋”、“驰”、“奔逸”是一组速度递增的脚步动作,到最后颜回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孔子绝尘而去了。《陌上桑》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描写的是秦罗敷风度翩翩的丈夫,若是改成“冉冉府中走”,便失去了端雅之态;要是再换成“冉冉府中奔”,恐怕是要斯文扫地了。“趋”亦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小步快走,从而表示恭敬。孔子非常重礼,《论语》里多次提到“趋”。有一次孔子独立庭中,孔鲤[3]经过,“趋而过庭”,孔子就教他学《诗》和《礼》。汉高祖刘邦建国以后,封赏功臣,萧何的功劳位居第一,于是赐他带剑履上殿,入[4]朝不趋。总的说来,“趋”应该比“步”速度要快,比“走”步伐要小。

赴fù 金文作,小篆作。《说文·走部》:“趋也。从走,仆省声。”徐铉注曰:“《春秋传》赴告用此字。今俗作讣,非是。”《春秋》、《左传》中,讣告都作“赴”,因为古代交通和通信不发达,若有丧礼之事,需要疾驰往告。“凡崩薨,不赴则不书。”(《左传·文公十四年》)《说文》虽用“趋”解释“赴”,但就其奔走方式、所涉礼法而言,二者是大有差异的。后来“赴”的意义泛化,与“奔”相似了,表示“前往”、“奔向”、“投奔”、“投入”等意思。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以及“赴汤蹈火”、“奔赴”等等。(3)“出”、“各”、“之”

出chū 甲骨文作,金文作。《说文·出部》:“进也。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中对这个解释作了修[5]正:“古人有穴居者,故从止从凵,而以止之向背别出入也。”“出”[6]就是先民们从所居住的洞穴里走出来的样子,脚趾朝外。

各ɡè 甲骨文作,金文作。《说文·口部》:“异辞也。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意思是说“各”指不同的个体,彼此不相听从。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来看,这个“各”从倒止(夊)与口(凵),表示人的脚走到洞穴所在地,是“到达”、“进入”的意思,与“出”的意义正好相反。“各”应该就是后来的“格”的本字。《尚书·尧典》:“格于上下。”这个“格”就是“至”的意思,后引申为“探究”之格,如“格物致知”。而“客”的字形和意义皆与“各”有关。

客kè 小篆作。《说文·宀部》:“寄也。从宀各声。”“各”既表声音也表意义。“客”就是从外面来到(各)房子(宀)里寄居,引申为寄居在别国或别人家里的人,如“门客”、“宾客”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