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07:31:20

点击下载

作者:韩素静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试读:

如何做父母也是门学问

张万祥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不是天才,更不是神童,不会成为奥数冠军,不会在学科竞赛力拔头筹,不会成为高考状元,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家庭,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家长,应该怎样把自己普普通通的孩子培养成人?应该将他们培养成怎样的人?

我们看到,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空前高涨,忘记了“普普通通”,牢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在腹中就开始接受胎教,学习外语、古诗词;孩子呱呱坠地,家长就开始带领孩子在学习征途上跑起了马拉松,给孩子报外语班,报奥数班,报钢琴班……孩子的童年缺少了快乐的因子,总是沉甸甸的;孩子走进校门,父母更是“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变本加厉地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提高班……家长和孩子成天奔波着,煎熬着……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到底该进行怎样的家教?怎样的家教才是科学的、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

从家长的角度看,我认为家教不能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分数的高低。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我们首要关注的应该是身体好,其次是心理好;有了这两好,一生就可以有立足于世的资本。

有比较强壮的身体,风吹一吹,不会生病;雨打一打,不会感冒;即使季节变化,也不会患病躺倒……为孩子打下身体好的基础至关重要,这是迎接一生风云变幻的前提条件。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孩子心里充满阳光,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这也是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要培养孩子在失败时不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取得优异成绩时不会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热爱学习,对未知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热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常态……

那么,家长需要怎样做呢?我们或许可以从韩素静《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本饱蘸作者十八年心血写出的书里找到答案。

为了让这本书更好地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作者和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涵。

作者韩素静是一位教师。她从孩子出生,就把孩子看作一个具体而丰富的人,给他讲故事,和他说话,春天带他看花开,夏天带他学戏水……最重要的,她带着孩子像认识一幅画、一首诗一样自然而然地走进文字的世界,给孩子打开一个认识世界的通道。稍大些,她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读书环境,“家庭读书时”“家庭读书日”“专项购书费”应运而生,不得不说,正是家庭“读书场”的营造为鲁涵成为一个爱阅读的人打下了基础。除了阅读,她深谙鱼缸里长不出千斤大鱼、鸟笼里养不出展翅雄鹰的道理,于是,她决定把孩子带进生活深处,陪伴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骑自行车参加驴友团的长途跋涉、龙城广场卖唱募捐、徒步22公里迎接生日、去书店做义工……这些活动,给鲁涵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当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和孩子之间也发生过很多矛盾。面对矛盾,一般人只看到了负面作用,但在她那里,矛盾竟然促进了家庭建设。因为,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只有惩罚,即使惩罚,惩罚的方式也可以是有趣的,是矛盾促使她思考,促使她成长……

作者韩素静是河南省名师、濮阳市名师,曾获得“河南省最具影响力教师”“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等荣誉称号,是一个以从事语文教学为荣、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乐的人。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促使她进一步思考生命的真谛,思考教育的真正作用,她发表文章两百余篇,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这样的作者、这样的家长写出来的书可信度高,借鉴力强。

再看本书的主人公——鲁涵。

看看鲁涵的自立:1岁,蹒跚学步,没让父母抱过;2岁,学会骑自行车,从此出行都是自己骑车;5岁,一天骑自行车18公里到市图书馆等地方;6岁,自己步行上学,没让父母接送过;11岁,参加兴趣班,从来不让家长接送;13岁,独自到医院探望住院的亲人……

看看鲁涵的课外兴趣:小学接触到电子琴,一接触就喜欢上了,先后学习了电子琴、葫芦丝、巴乌和吉他的演奏,取得电子琴七级、葫芦丝十级、吉他十级的证书,曾多次到不同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上进行表演。初中毕业那年,参加“星艺杯”河南省青少年吉他大赛,获得中学生组民谣吉他第一名。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体育爱好者,喜欢多种体育运动,小学阶段曾坚持练习乒乓球,初中后开始涉足篮球和足球,自己组建了班级足球队,因为熟知竞赛规则,班级比赛时常客串裁判。

再着重看看鲁涵的读书情况:12岁暑假,读完了整套《明朝那些事儿》;13岁暑假,买来《明史》,开始学习;初中毕业那年的春季,当同学都忙于模拟试卷练习时,他还坚持阅读,那半年,他阅读了《朱元璋传》《苏东坡传》《李鸿章传》《张居正传》《第三帝国的兴亡》《大败局》《货币战争》等9本书;进入高中,他的阅读范围更宽泛:文学、哲学、经济、科技、历史、地理、体育等书籍都有涉猎。

鲁涵还是一个关注公益、关爱社会的“热心肠”。汶川地震,读小学的鲁涵捐出了那年的全部压岁钱——760元;舟曲泥石流灾害,他带着葫芦丝、吉他在濮阳市最热闹的龙城广场义演募捐,将募集到的善款交到红十字会;得知濮阳县胡状乡一名儿童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他又在校内组织募捐,并把募集到的3700多元送到患儿家中;2012年暑假,他曾到濮阳市华英书苑做了两周义工……

可以说,普普通通的鲁涵已经成长为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2016年,鲁涵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这个家庭的教育是成功的。那么,鲁涵成长的秘诀在哪里?也许,这本书就能给我们答案!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和朴实,完全是第一手素材。

我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是一本特殊的书。

看了这本饱蘸十八年心血写出的书,你会知道,原来,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情,成长也是家长一辈子才能完成的任务。(作者系德育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一 宝贝,你可知道我有多爱你

1997年8月28日,那个和我相伴九个半月的生命在河南省濮阳县人民医院“破门”而出。一晃,你已陪伴妈妈走过十八个春秋,走过六千多个日出日落……

一波三折的出生

1996年,妈妈结束了高校脱产进修学习,成为濮阳县一中一名语文教师,当时爸爸也在那里教书。年轻的我们在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后,便踌躇满志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之中。最初,我们没有期盼你的到来,我们也像众多年轻人一样,准备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上打开一个新局面。可没想到,你却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悄然“驻扎”。得知你已存在,妈妈曾一度慌乱,一是因为工作方面的压力,二是感觉自己还未长大,自己还是个孩子的人怎么再去生养个孩子?

度过最初的挣扎后,妈妈便安心地、充满憧憬地期盼你的到来。那段时间,尽管工作很紧张,但妈妈依然按照早教书上的指导开始给你听音乐,给你说悄悄话。临生产时,奶奶一直认为妈妈至少能生两个,因为妈妈的肚子太大了,大得以至于让奶奶怀疑B超的检查结果。但没想到,你一出生就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你太瘦小了,瘦小得只有5斤3两。看着那个皱巴巴、一哭就像个小老头的你,我一边叹服生命自然而然的传承,一边又为你的瘦小而担心。

尽管很瘦小,但好在你每月准能长3斤。有了每月3斤的“突飞猛进”,一年后,你在体重方面已和其他的孩子没有区别,这让妈妈在欣慰之余也减少了一点愧疚。3周岁内,你很少生病,偶尔拉肚子,只要服用点药,你马上就会好起来,这又让妈妈省去了很多精力和体力。

宝贝,回想起你一波三折的出生过程,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感激上苍让我在犹豫不决后还是做出了留下你的决定,感激上苍赐予我一个健全而又健康的孩子……儿子,这是你的造化,更是我的福气。

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带你感知世界

妈妈承认自己很笨拙,你长这么大,妈妈只为你织过一件毛背心。你出生后,妈妈本来也准备和所有妈妈一样一边照看你一边给你织毛衣。但很快我就发现,织毛衣不仅占据了我的手,更占据了我的注意力,导致我不能全心全意地陪伴你。于是,当毛衣织成毛背心的时候,妈妈果断地结束了工作——就让它成为一件背心好了,我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陪你。

你出生后的第三天,妈妈就开始在你眼前伸出一个手指头,悄悄告诉你:这是“手指”,这是“1”个手指。因为这,妈妈可没少挨奶奶批评,奶奶说妈妈“作精”,说你那么小,懂什么啊。但妈妈固执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只要我说,你就能懂。

你出生时,我们住在一个仅靠煤球炉取暖的房间,冬天来了,我们只能把你“包”在床上。那半年,尽管你没出过房门,但妈妈努力打破墙的限制,对着你说了很多很多话,讲了很多很多故事。春天来了,妈妈抱着你走出小屋,让你“立体地”感受世界,一边陪你看树木、飞鸟、蓝天、白云,一边把它们介绍给你……那两年,家属院里的邻居都知道:只要妈妈抱着你,妈妈和你的对话就没有停止过。是啊,儿子刚来到这个五彩缤纷、气象万千的世界,妈妈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介绍给你,妈妈怎能懈怠呢?

值得庆幸的是,那一年,我请了一年的产假陪伴你。感谢那一年的时光,让我在你生命的初始处,能全心全意地给你讲故事,对着你的眼睛说话,带领你认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锻炼你的各种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习语言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的,父母在儿童咿呀学语时对他们微笑、抚摸并和他们交谈,会增加他们咿呀学语的欲望。这样说来,你10个月大时就能开口说话,不能说跟妈妈整日跟你聊天无关。

1岁生日的前两天,你蹒跚地迈出了第一步。自此,妈妈就基本没有抱过你。晚饭后散步,我和爸爸在前面慢慢地走,你在后面快快地跟。1岁多时,为锻炼你的精细动作,妈妈曾和你在光滑的地板上比赛捡黄豆、捡硬币。尽管最初的目的是锻炼你的精细动作,但后来才发现,这个做法更锻炼了你的注意力,因为比赛时你的全部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并且还能持续那么长时间。为锻炼手脚协调能力,妈妈曾带你在光滑的地板上沿着地板砖缝爬直线,这也在不经意中锻炼了你的注意力。上学后,你在课堂上能聚精会神地听讲,课后能认认真真、心无旁骛地写作业,这不能说与这些训练无关。2岁生日时,我们给你买来小自行车,从此,外出你再也不坐妈妈的自行车。5岁那年的暑假,你上午和妈妈骑车去了市图书馆,下午又和爸爸骑车去了市二高,一天下来,你骑车走了18公里。8岁半时,妈妈带你首次参加户外俱乐部,你骑着童车,一天走了40公里……就这样,儿子,一步步,你开始走进生活和世界的深处。

带你走进文字的世界

和很多孩子不同的是,你10个月就学会了说话,也学会了认字。学会说话,肯定和妈妈天天对着你说话有关。学会认字,肯定和我们迎接你的特殊方式有关。你出生前,家里所有用具都被爸爸贴上了字条,我们用一个贴有字条的家迎接你的到来,我们要让你在接触这些物品的同时也接触代表它们的文字。就这样,一出生,你就跌进一个文字的世界。

尽管很多人对提前识字有过质疑,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让孩子像认识一个物品一样自然而然地认识方块字没有什么坏处,只是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工具。

4岁多时,我们在市图书馆给你办理了借书证,自此,我们开始了一周一次的图书馆之旅。尽管图书馆的书有些陈旧,但你仍然看得乐此不疲。宝贝,那时你才上幼儿园中班啊!就这样,爸爸妈妈把你带进了一个文字的世界。

6岁生日时,我们结束了“租赁时代”,要搬进我们自己的房子里。但搬家时,面对那么多麻袋的书,我们一时犯了难。当时,爸爸已经不再教书,我们便商议把爸爸的一部分教科书扔掉。听我们说要扔掉一部分书,你竟然询问爸爸能否把高中生物课本送给你做生日礼物。儿子,我不知道,你这样的询问,是出于对书中图片的喜欢,还是你的生命深处已经萌发了对书的喜爱?……12岁暑假,你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从此狂热地爱上了历史;13岁暑假,你买来《明史》开始阅读;初中毕业那年的春季,当同学都忙于准备中考时,你还坚持阅读,那半年,你阅读了《朱元璋传》《苏东坡传》《李鸿章传》《张居正传》《第三帝国的兴亡》《大败局》《货币战争》等9本书。进入高中,你的阅读范围更宽泛:文学、哲学、经济、科技、历史、地理、体育等方面的书籍均有涉猎。儿子,看着你沉浸在书中,你知道妈妈有多欣慰吗?妈妈坚信,爱读书的孩子应该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即使差,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事实证明,站在我身边的这个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才生用他的言行和胸怀向我证明:妈妈的判断绝对正确。

你的羽翼日渐丰满

除了酷爱阅读,长大的你竟然还是爱好广泛、才艺出众的“文体男”。乐器方面,你相继喜欢过电子琴、葫芦丝、巴乌和吉他,并分别通过了电子琴七级、葫芦丝十级、吉他十级的考核,多次到不同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上义演。2012年暑假,即将上高中的你参加河南省青少年吉他大赛,获得中学生组民谣吉他第一名。体育方面,你热爱乒乓球、篮球和足球,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基本都交给了足球。在老师眼里,你的优点是热爱足球,缺点是太热爱足球,以至于影响到了学习。不仅自己热爱,你还组建了班级足球队,带动班里的男生一起热爱。我多次暗想,这个爱读书、会踢球、能演奏乐器的男孩儿,长大后会被多少女孩儿迷恋啊!

更让妈妈骄傲的是,儿子还是一个关注公益、关爱社会的小“暖男”。汶川地震时,读小学的你捐出了那年的全部压岁钱——760元;舟曲泥石流灾害,你带着葫芦丝、吉他在濮阳市最热闹的龙城广场义演募捐,将募集到的善款交到红十字会;得知濮阳县胡状乡一名儿童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你又在校内组织募捐,把募集到的3700多元送到患儿家中;2012年暑假,你到濮阳市华英书苑做义工,除了书店的工作,还主动承担华英讲坛端茶倒水的服务工作……

宝贝,你长这么大,妈妈似乎没有娇惯过你,没有给你织过一件毛衣。我没娇惯儿子,儿子却学会了自立;我没有给儿子织过一件毛衣,儿子却学会了从文字中认识世界……

儿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我生命中为之付出最多的一个人,我生命中为我带来快乐和自豪最多的一个人……看着你拿着一纸通知书走向中国人民大学的背影,我暗暗追问:我们上辈子修了多大的德,才换来今生彼此的相遇?才因对方的存在而让生命有了重大改变和价值?儿子,感谢上苍把你赐到了我身边,让我在众多孩子中遇到了你;感谢上苍,在众多妈妈中,让你遇到了妈妈,让你在妈妈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你的脚步肯定会越来越快,但我想告诉你:我不仅是你的妈妈,更想做你的朋友,当我的脚步跟不上你的脚步时,等等我,好吗?

最后,祝愿儿子成为一个最快乐、最充实的男孩!

二 让书香成为家的味道

莫名地喜欢一句话:“读书的女人连走路的姿势都是好看的。”尽管最初喜欢读书时还不知道这句话,但因为这句话,自己似乎更喜欢读书了。是的,有了书的浸润,读书的女人走路时都是轻盈的、律动的。多年前网购,首先学会的是购书,每当看到家中散乱躺着的书籍,总会想到冯骥才先生的《摸书》。是啊,处处有书陪伴、有书可抚摸的人,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吧?

后来,当儿子这个小不点冒冒失失闯进我的生活后,我便决定把他带进书的世界。童年是个神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经历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惠特曼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也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是的,一个生命在初始时光里遇到了什么,他的生命就会顺着什么方向铺展。尽管有人认为过早识字是对童年的摧残,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有了文字的帮助,孩子会拥有一个神秘的工具,这个神秘的工具能帮他打开一扇窗,让他看到另外一个更为丰富的世界,这应是一条更为有趣的路。所以,我决定把他自然而然地带进书的世界。

用贴满字条的家迎接他

儿子出生前,我们曾隆重而认真地布置着我们简陋的家——用毛笔在白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上家里各种物品的名称,然后张贴在对应的物品上:沙发上贴着“沙发”,桌子上贴着“桌子”,床头贴着“床”,衣柜上贴着“衣柜”……就这样,我们用一个处处贴有字条的家隆重地迎接儿子的到来。儿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有义务把家里每件物品的名称告知他,让他在接触某个具体物品时,也一起接触到代表这个物品的汉字,把汉字种植在儿子的认知里。等他稍大些,我便抱着他,把家里的物品一一介绍给他:这是沙发,这是桌子,这是床,这是衣柜……并适时地指着字给他看。再大些,儿子果然对文字有了独特的敏感,带他外出,他的目光总能在纷繁复杂的万物中机敏地发现字的存在。

当时我们在濮阳县一中生活,县一中紧邻濮阳县土地局,土地局大门上方有大大的“中国土地”四个字。每次走到土地局门口,我都会指着那大大的四个字读给儿子听,最初,他无动于衷,我坚持;但,好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是无动于衷,迟迟不开口,我似乎就要怀疑我的“劳作”了。可是,当我又一次带他走到土地局门口时,没等我出口,他竟然脱口而出:“中国土地。”那一刻,你能想象到我内心的惊喜吗?似乎多年来一直对着一朵花浇水,可它就是不发芽,而这次,它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扑棱棱地开出了花。

1周岁时,我们为儿子订了《婴儿画报》。上面的一些故事是连载的,这期已读完但故事还未完结,他那颗幼小的心就会充满牵挂和期待。慢慢地,儿子就会在期待和憧憬中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牵人魂魄的东西,它的名字就叫——书。后来,我只要出差,返程时给他带的礼物中一定有一本书,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在潜意识中像期盼礼物一样对书充满期待。

有了这样的引导,儿子果然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段时间,他最期盼我下班后给他读书讲故事。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下班一进家门,他就露着“谄媚”的笑,“讨好”似的给我搬凳子、拿拖鞋,我坐下来刚刚换好鞋,他就会把书本拿出来。当然,读书时,我会尽可能地绘声绘色,力求用声音复活故事、复活文字,这样绘声绘色的朗读强烈地吸引了他。除了绘声绘色的朗读,我还适时采用指读法——指着字读给他听。这种方式在满足孩子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无意中又进行了“识字教学”。就这样,慢慢地,他积累了一些常用字。再大些,他不再满足我的朗读,开始利用识字的优势,拿起书“猜读”——自己猜测文字和故事。我一下班,他就急不可耐地把他猜的内容分享给我听。他的“猜读”提醒了我,于是,再给他讲故事或读书时,进行到紧要处,我会戛然而止,让他猜测故事接下来的走向……

就这样,书,缓缓地给他打开一扇瞭望世界的门。幼儿园中班时,老师在课堂上讲“蜘蛛是昆虫”,他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蜘蛛不是昆虫,它是节肢动物。”这个声音让老师大吃一惊。当然,“蜘蛛是节肢动物”的常识绝对不是我们教给他的,而是他自己从书中看来的,因为有意识的教育中基本不包含这些内容。

2003年搬新家,书的搬运成了最大的难题,当时先生已经不再教书,我们商量着处理掉他任教时的教材。没想到,不满6周岁的儿子听到了,郑重其事地提出:“爸爸,能不能把你的书送给我做生日礼物?”天啊,一个6岁孩子,竟然要高中生物教材做礼物?那一刻,我真分不清儿子的这句话是在表达他对教材上图片和内容的热爱,还是表达他对书的热爱。

营造家庭读书场

儿子读小学了,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和一本本书相遇,为了让一个个细碎的日子丰实而充盈,我们在家营造了一个读书场,设定了“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

所谓“家庭读书时”,是指每天的19点到20点,一家人都要在餐厅静悄悄地读书。这段时间,儿子的作业再多也不许写作业,先生爱好书法也不许练书法,喜欢写文章的我当然也不能写文章。家规就是这样,不能只要求孩子不做什么,也应该要求成人不能做什么。这个时间段,一家人只能安安静静地读书,这个时间段就是“家庭读书时”。

所谓“家庭读书日”,是指在周末两天里,我们要抽出一天时间进行阅读。最初,我们把阅读地点定在市图书馆,尽管图书馆距离我家有5公里之远,但一到周末,我们一家人骑着三辆自行车就浩浩荡荡出发了(儿子也骑自己的小自行车)。之所以把阅读地点定在图书馆,是想强化一种意识:周末,还可以有这样一种方式度过;周末,还有这样一个去处可供消磨。天长日久,儿子的周末自然而然多了一种选择:他可以选择跟随妈妈外出,也可以不选择;他可以选择陪爸爸外出,也可以不选择。因为除了跟随父母,他还可以选择去图书馆阅读。初中到高中的那个暑假,儿子基本都在图书馆泡着。我问他为什么选择在图书馆学习,他说在那里很安心。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也许,图书馆已经成为儿子的心灵归宿,他在那儿能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现在回过头去张望,我非常感谢那段貌似陪伴儿子阅读的时光。尽管当时还没有“亲子共读”的名词,但我们已经开始形式上的“亲子共读”了。通过“共读”,我们在家营造出了读书氛围,为儿子做出了阅读的榜样。其实,那段貌似陪伴儿子、为儿子做阅读榜样的日子,实则让我有了诸多收获。这一貌似为儿子成长量身打造的“工程”,“严重影响”了我的生命质量,我在专业方面的成长,我专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我对纷扰世事的看法,不能不说那段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家庭读书时”“家庭读书日”的引导,儿子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记得有个酷热难耐的夜晚,儿子和先生躺在大床上休息,我铺张席子在地上纳凉。但,躺在地上的我好长时间也没听到床上一大一小两个男人任何一点声音,煞是好奇,于是折身起来看他们在做什么。一看,才知道那两个人各抱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在读,看他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中,本来准备睡觉的我,也不自觉地拿起了书。

是的,什么都有场,读书也有读书的氛围和读书的场,当家中另外两人都在认真阅读时,第三个人真的不好意思做其他事情。高中阶段,儿子每天晚自习回来,他看到的一定是爸爸妈妈要么在阅读要么在写作。有一天,当他看到我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他竟然愣了一下,然后问我们:“今天电视播放什么好节目了?”身教大于言传,不需说教不需唠叨,嗅着书的气息长大的孩子通体都散发着书的清香。

在“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的引领下,慢慢地,儿子有了“随时随地阅读”的习惯。是的,阅读不只在“读书时”和“读书日”才发生,也不只在书房发生,真正的阅读要“随时随地”发生。平常的日子,我随身都会携带一本书。随身携带一本书太有必要了,因为我们很多时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坐公交车需等待,去理发店理发需等待,去医院看病需等待,开会也需等待……在这等待的空隙里,我们就可以做一件事——读书。看我外出带一本书,儿子也养成了带一本书出发的习惯。外出的路上,有了书的陪伴,不仅可以驱逐诸多乏味和无聊,还会因和书不可预测的相遇而滋生出诸多趣味与温暖。

专项购书费

儿子的阅读习惯养成了,但不久,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儿子对图书馆的书不太感兴趣了。因为幼儿部的书他已不感兴趣,成人部的书又稍显艰涩。怎么办?也好,出现了问题,我们正好可以借解决问题换种思路。于是,我们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确定下来家庭“专项购书费”——每月拿出80元(当时我的工资每月有1700元)作为专项购书费。之所以确定为80元,是因为80元买3本书有节余但又买不了6本书,那么,我们就先各买一本,谁先读完,谁就有权支配剩下的购书费。有了这样的制度,儿子阅读的兴趣似乎更大了,他总在努力争取支配剩余下来的购书款。

后来,随着工资的提升和网上购物渠道的开通,我们已不再局限于在书店购书,网络购书成为一个更为便捷的渠道。打开网购页面,还能清楚地看到这些记录:2010年网上购书107本,花费1899元;2011年网上购书67本,花费1357元;2012年网上购书116本,花费1895元;2013年网上购书148本,花费3066元;2014年网上购书92本,花费2348元……平均下来,我家每年大约支出2000元用来购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2000元改变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但如果多了2000元的书呢?是否就会从家里散发出一种别样的芳香?

天长日久,在儿子的意识里,购买书籍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路过书店,他总会有意无意地去看看,似乎那里能安顿他的心灵。高中阶段,我们在给儿子零花钱时,考虑到他的这个爱好,每个月的零花钱中就有20元的购买杂志的款项。

阅读具有别样意义,播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方素珍曾说:“给孩子读一本好书,就是为他撒下了一颗种子,这些种子会发芽、开花,然后住进一个小精灵;撒下的种子越多,住进来的小精灵就越多……”是的,阅读的书籍越多,打开的精神版图就越开阔,阅读者就越有机会拥有独立的判断和清醒的人生。我庆幸,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在儿子的心房中播撒过这些智慧的小精灵。

把他带进历史深处

在引领儿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曾狭隘地把阅读当作提升作文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曾给儿子绘声绘色地读过很多童话故事,但后来,当他能够独自阅读时,他似乎更喜欢科普类书籍。尽管我按照自己的喜好给他购买杨红樱和沈石溪的书籍,有一段时间还持续给他订阅《童话世界》,但他似乎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当孩子的喜好和自己的意图不一样时,我选择尊重孩子。一个孩子一个口味,一个孩子一个喜好,父母不要期盼孩子对所有的书籍都感兴趣。他喜欢科普类的,就让他阅读科普类书籍好了,因为人生不只有写作文这一件事情。

我一直认为男孩子应该在两个世界畅游:一是体育世界,在运动中强健其体魄;一是历史世界,让精神多些宽度和深度,在比较中文明其精神。2009年暑假,我推荐儿子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果然,“当年明月”幽默风趣的语言形成一个“场”,一下吸引住了儿子。从此,他喜欢上了明朝历史。后来,他陆续购买并阅读了《明朝大历史》《明史讲义》《明朝一哥王阳明》《传奇王阳明》《大明王朝》《正说明朝十六臣》《明朝特务制度》等书籍。2010年,他开始大面积涉猎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历史上的和珅》《历史上的纪晓岚》《历史上的多尔衮》等成了他的枕边书。

在历史书籍的引领下,儿子对收藏类书籍也产生了极大兴趣,尽管这份喜欢貌似来得极其偶然。那段时间,《百家讲坛》栏目持续播放《马未都说收藏》,观看电视后,先生感觉不过瘾,于是又买来书籍进行研读。书放在沙发上,儿子偶尔也会翻阅一阵,但这一翻阅,他竟然也喜欢上了。这个偶然的爱好,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2010年,13岁的他把《马未都说收藏》精读了两遍。那年暑假,当我问他最想去哪里游玩时,他竟然说想去故宫。他这样解释,尽管故宫已经去过几次,但以前只是跟着看热闹,这次他要仔细研究故宫里的文物,例如元朝的青花瓷、宋朝的汝窑和官窑等。后来,我们再次去了故宫,我才发现他已在瓷器的世界里沉溺那么深。那几天,他给我普及了有关瓷器的基本常识,给我讲解“汝、官、哥、钧、定”的来历,讲解汝窑之所以珍稀是因为只烧制了20多年,存世只有70多件,讲解夜深人静时可以听到哥窑开片的声音以及哥窑“金丝铁线”的特点,讲解钧窑“蚯蚓走泥纹”的特点,讲解汝窑的蟹爪纹,讲解釉里红的烧制温度要达到1250度,讲解是否懂瓷器就看“斗彩”一词的读法,讲解汝窑三足洗瓷器下面有乾隆皇帝的题诗,讲解永乐青花的蓝色浓到极致便发黑的特点……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阅读所赐。参观故宫后,他说了一句让人不能忘怀的话:“要是以后能在故宫博物院上班该多好啊,即使发的工资少点,只要能让我天天看到那些文物,我也愿意。”

2010年暑假,他郑重地提出想购买一套《明史》阅读。在一番挑选之后,我们购买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张廷玉等编撰的繁体字纵排本共28本的《明史》。后来,尽管因为看不太懂,儿子暂时把书搁置了起来,但,每当他阅读了与明朝历史有关的书籍后,他总要拿出那套《明史》翻找出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每当看到儿子站在书柜前查阅的背影,我似乎能听到儿子的拔节声:那个小不点已开始辩证思考了。

后来,他开始涉猎哲学书籍,去书店挑选来《黑格尔哲学讲演集》《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的,人生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哲学中寻找答案,就让他慢慢阅读吧。

毋庸置疑,人的成长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我鼓励儿子把视野拓宽,力争让他接触更多、更好、更为宽泛的内容。就这样,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体育等都成为他涉猎的范围。儿子曾对我说:学校门口的小书店,只要来了《国家人文历史》《第一财经周刊》《足球周刊》三样期刊,老板就会把它们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儿子看到后,就会走进去,老板呢,也会很自然地递过去一份;儿子递过去相应的钞票,老板一般再优惠一元或两元。整个过程,除了儿子临走时说的谢谢,其他什么都不用说。当儿子讲述这幅场景时,我的心忽然暖暖的:天哪,在极度紧张的高中生活中,还有这样一幅温暖的场景在儿子的生活中出现!书店老板和儿子之间的这份默契,需要多长时间的揣摩?感谢这个书店,给儿子的高中生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感谢这个书店,让儿子的爱好有了着落;为儿子庆幸,繁忙的高中季也没丢了自己的爱好……

现在,整合一下我为他记录下来的阅读书目,看看他的阅读内容吧:六年级和七年级,系统深入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和《马未都说收藏》;八年级暑假,阅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希特勒传》《列国的崛起》等7本书;九年级春季,阅读了《朱元璋传》《苏东坡传》《李鸿章传》《张居正传》《大败局》《货币战争》以及《第三帝国的兴亡》等9本书;高一阅读了13本书: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凤凰周刊》编的《大沉浮》《机密档》《中国贪官录》和王晓磊的《卑鄙的圣人曹操》;高二和高三,在我的建议下,大部头的书不再看,每月只购买《看天下》《第一财经周刊》《国家人文历史》《足球周刊》和《南方周末》。

高中毕业前,我对儿子提出建议:到大学后一周要读一本书。听了我的建议,儿子说:“妈妈放心吧,到时候我会把高中三年欠读的书好好读回来!”问他欠读什么书,他说:“我从《国家人文历史》中已经攒下好多书目了,等上大学时一定好好读读。”过了几天,儿子又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大学期间,我准备通读一遍‘二十四史’……”

现在,儿子的书架上值得他珍藏一辈子的书已经有400余本。翻阅儿子阅读的“知识分子论丛”(许纪霖、刘擎主编)第10辑《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第11辑《多维视野中的个人、国家与天下认同》、第12辑《何谓现代,谁之中国?现代中国的再阐释》,我不由得暗暗感慨:儿子的阅读已经远远在我之上,不,我已经被儿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阅读能给孩子带来一个有宽度、有深度的世界。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的主动学习和成长也就成了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圆融心智、开阔视野!我庆幸,我的儿子已经有了这种习惯。

阅读帮他找到了人生方向

我们必须承认,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这次选择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方向。2016年,尽管儿子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113分,但我们也陷入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纠结之中。

面对那本厚厚的《招生之友》上林林总总的专业,儿子有了一丝犹豫,尽管他有明确的爱好和倾向。好在我们很快就达成共识:我和先生只帮助分析各专业的利和弊,儿子综合各种分析和自己的思考做定夺,无论他如何选择,我们都无条件地支持。

经过几天思考,儿子有了明确的决定:所有志愿都只填报心仪的专业。他这样解释:“如果选择职业仅仅为了谋生,那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对这种看法,我和先生表示赞同并支持。

我为儿子有明确的方向而庆幸,但庆幸之余,另一个疑问又产生了:儿子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专业倾向?他的专业倾向源于什么?要知道,很多孩子选报专业时是没有专业倾向的。当我提出这个疑问时,儿子未语,走进房间抱出一摞书:“妈妈,一切都源于这些书籍。”

是这些书籍让儿子找到了人生方向?其实,当看到这些书时,我又一次惊呆了,因为这些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陌生到我只能说出书籍的名称和作者:美国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美国杰西·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英国尼尔·弗格森的《顶级金融家》,美国保罗·海恩等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美国罗伯特·J.希勒的《非理性繁荣》,美国安德鲁·罗斯·索尔金的《大而不倒》。

这绝对是个陌生的世界,翻阅着每本均有600页厚的书籍,另一个疑问又困扰了我:他怎么爱上这类书籍的?他什么时候开始涉猎这些书籍的?听我这样问,他又骄傲地解释:这要归功于整个高中阶段坚持订阅《商业周刊》和《第一财经周刊》。除了这两本每期必买的杂志,在高一时,他已经开始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好奇地问他《经济学原理》是本什么书,他睥睨我一眼说:经济类专业的大学课本。

哦,那一瞬间,我似乎只有不懂装懂了。尽管在书籍方面不懂装懂,但在另一方面,我真的懂了:原来,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不仅坐拥了书香,而且还从书香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约翰·华生曾经说:“给我一打健康、状态良好的婴儿以及由我支配的养育环境,我保证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培养成我所选定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当然,也可以是乞丐、窃贼,不论其本人的天赋、倾向、能力及其先辈的职业与种族如何。”尽管这句话太过于强调后天的影响,但综合儿子的成长过程,我仍然清楚地感觉到:每个初始的生命都是出色的模仿者,自出生的那一刻,他的目光就在拼命地接收,他贪婪地注视着这个世界,进入他视野中的任何物象和声音,都会成为埋进他生命深处的种子。

阅读,不仅能促进儿童内部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改善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开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及创造性。我曾阅读过一篇题为《数学为什么从小学三年级依次掉队》的文章,作者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孩子大了,不听话了”,“青春期了,孩子野了”,而是“小时候没有进行思维训练”,是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是的,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高处,需要的思维能力就越强,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可以;可到了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孩子就掉队了;到了初中,还需要有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就跑不动了;到了高中,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可见,阅读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首要的。有研究发现,一年级或更早开始大量阅读的孩子比三年级开始阅读的孩子在其后的中小学学习,尤其是数理化学习方面潜力更大,因为前者在其后的学习生涯中具备了深度阅读能力和习惯。也就是说,一个人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往往能影响到这个人的人格结构、知识视野、思想深度,会影响到这个人今后的人生。这一时间奠定的阅读基础,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思想能够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思维能力,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是的,当你阅读了一本好书之后,你的眼前似乎打开了一扇窗,你禁锢已久的心情会豁然开朗,你会由衷地发出一种感慨:啊,原来人生还可以是这样的,原来书里藏着别人的世界。你读懂了,你的世界就拓展了。

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地球的手,为人父母者,请在推动摇篮的时候也拿起书本吧,不为工作,不为职业,只为了让书丰盈自己的生命,只为了让书润泽孩子的生命,只为了让书香从门缝里淌出,让书香成为家庭的味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请先把自己变成那个样子。

三 放手,放大成长的格局

一个生命一旦剪掉了身上的脐带,就意味着那个神奇的生命已经开始了独属于他的生命历程。孩子借助父母而来,但终将独立于这个世界。父母仅仅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引领者和欣赏者,很多路只能由他独自行走,很多事只能由他独自承受,做父母的无权代替,也无能力代替。

弗洛姆这样解析母子关系:“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这里体现了母爱与性爱的根本区别。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与她分离。”“检验一个母亲是否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看她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可见,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步步远离的过程,远离是我们的期盼,也是我们的宿命。所以,当一个小不点降临到我们身边时,我们首先要思考,为了让孩子适应远离后的生活,我们要分清哪些事情是父母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需要孩子独立做的,哪些事情是要父母帮助孩子做的。换言之,做父母的既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又要守住自己的界限;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这个度的把握,既需要智慧,更需要理性。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很少娇惯他,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是被“放养”长大的。儿子说得不错,他的成长过程基本是“放养”的。

放手,从蹒跚迈出第一步开始

自儿子1岁生日前两天蹒跚迈出第一步开始,我就基本没有再抱过他。蒙台梭利说:“儿童的第一步是对大自然的征服,标志着儿童进入到生命的第二阶段,学会行走对儿童来说几乎是一次新的诞生,他从一个无能无助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独立行走是儿童脱离母体又一新的标志,是幼小生命又一个崭新的开始。尽管那趔趔趄趄的脚步似乎很不稳定,尽管他行走起来既没有速度也没有目的,但谁也不能否认,独立行走扩展和放大了孩子的世界,给这个生命带来诸多新的自由,让孩子更深度地参与到生活之中。在貌似不稳定的蹒跚中,小生命的各种协调能力和腿部力量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当时,我们住在濮阳县一中家属区最深处,从家到校门口足有半里路。晚饭后散步,我和先生在前面慢慢地走,他在后面蹒跚地跟着,似乎从来没有提过“抱抱”之类的要求。在熟悉的小区内行走,成年的我们很少会有新的发现,但幼小的生命就不同了,他时时都有发现的惊喜:走着走着,他发现地上有一群小蚂蚁,这群小蚂蚁就会吸引着他蹲下来消磨一阵时光;走着走着,他又发现头顶飞过去一只蝴蝶,他又会急匆匆地踮起脚尖、伸出手臂企图捉住它……在那条最普通的小路上,儿子有了诸多的首次发现。我莫名地猜想,那一刻,那个幼小的心灵也会因这诸多的发现充满惊喜和快乐吧。

所以,每次外出,我们都由他自己慢慢地走,从不剥夺他享受行走的快乐和自由。但一位老教师看不下去了,她责怪我们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们这样带孩子的,我真怀疑这孩子是不是你亲生的。”老人心疼孩子,总认为孩子应该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大,这种心情很能理解,但我理解她的心情,却不认同她的说法。所以,尽管她批评着她的批评,我依然微笑着坚持我的行动,把所有参与生活的机会都给予儿子。

是的,把所有能够给他锻炼的机会都给他,不剥夺他任何一项参与的权利,让他开始他能够开始的生活,让他用他的小脚一点点丈量世界、感知生活。这是我初做妈妈时的想法。

2岁时,我们送他一辆小自行车。他学会骑车后,我又一次被解放了出来:再外出,我骑我的大自行车,他骑他的小自行车,他从来没有提过坐我的车的要求。也许在他看来,独自骑车也是独立的标志吧。要不,他为什么既没有偷过懒也没有说过累?他那份投入世界的积极和热情足以融化所有的劳累吧?5岁时的那个暑假,我们上午骑车4公里去图书馆,下午骑车去5公里外的工作单位,一天下来,他骑着小童车走了足足18公里。当看着儿子满头大汗地行进在车流中时,我内心涌上的是心疼,但更多的是自豪和骄傲。

6岁时,他上小学了。家离学校很近,近得让我认为根本不需要接送。尽管我和儿子同在一所学校,但我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节奏出发。有一次儿子的爷爷来我家,儿子竟然缠着爷爷送,并要求爷爷放学时也去接。我很诧异,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别的孩子都有妈妈接送,而他从来没有人接过。听了他的话,我有些愧疚。但尽管愧疚,我仍然坚持着原来的做法。当时那样做,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太忙碌了,二是想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现在想来,我对当时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因为那种坚持生生地把儿童“成人化”了……

是的,如果时光倒流,我不会那么绝对。我会偶尔在学校门口等等他,陪他走过那段回家的路。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陪伴,需要温暖,这和锻炼自立能力并不矛盾。但当时,我就是选择了“一刀切”的方式,我放了学走我的,他放了学走他的。你说,是否年轻妈妈的心还没有修炼到那么柔软呢?

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生命、对教育有了不同的看法。当我有了这样的意识后,我又在尽力弥补以前的缺失:周末,我们会互相陪伴着去看电影、吃西餐或者逛街购物;他放了暑假而我还需上班,我还提议让他去送我或者去接我,他呢,也是欣然同意……在一起行走时,我会去拉他的手,他也会把手温顺地递给我。当我和他手拉手走在大街上时,我的内心深处总有掩饰不住的招摇和炫耀。那一刻,我们绝对不只走在别人的视线里,也肯定走在别人的羡慕中。陪伴,就是我们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

真正的放手,离不开尊重

尽管我现在为当时对儿子完全“放手”的做法有些许遗憾,但那段不长不短的路对他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有了那段时间的锻炼,他后来参加乒乓球、葫芦丝、游泳等兴趣班时,所有的路都是他一人走,他也似乎习惯了自己走。11岁那个冬季的周末,他下午在一个场地练习乒乓球,晚上去另一个场地练习葫芦丝,两个练习场地相距5公里,两项练习中间只有一小时间隔。那年冬天,太阳似乎落山特别早,总是儿子的乒乓球练习还没有结束,黑暗就已经铺开了。有一次,我在小区门口等他,昏暗的路灯下,远远望去,儿子独自骑自行车的身影显得那么孤单。但即使这样,我当时唯一做到的,也是在家做好晚餐等着他,他回到家,我端上不热不凉的饭菜,让他能用最短的时间吃完晚餐,然后再开始下一段路程。那一年,他11岁。

一个11岁的孩子,在一场练习之后,匆匆回家填饱肚子,然后又奔赴下一场练习。这中间有一半路是要在黑暗中行走,现在想想就觉得心疼。当然,儿子参加的所有兴趣班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所有的学习安排都是他自己安排。也许正因为是他自己的选择,所以他才能一直坚持下来。看起来,无论什么时候,内因都是最强有力的支撑。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的放手意识以及尊重儿子的意识肯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两年,为了锻炼他的理财能力,他的压岁钱开始由他自己支配。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他慷慨地把所有的压岁钱捐了出去,尽管我有顾虑,但仍然支持了他,因为他的理由很充分。2009年,他再三比较之后,决定花费1380元的压岁钱买一辆赛车,尽管我认为这是一种奢侈,但他执意要买,我也尊重了他。小学三年级,他要求参加太极拳兴趣班,第一次听他提出这个要求,我几乎哑然失笑,一个9岁的小屁孩儿,竟然要去学太极拳。但看他认真的眼神,我没敢取笑他,尽管明知他是三分钟的热情(他果然是三分钟热情,学了一个星期似乎就“寿终正寝”,再也不提学太极拳了)。七年级刚一接触物理课、化学课,他便说想要一套物理、化学实验仪器,方便在家做实验,于是,我们又颇费一番周折,给他配齐了一套,尽管后来他并没有那么投入。学习葫芦丝期间,他托付葫芦丝老师给他挑选个巴乌,他要自学吹奏巴乌。葫芦丝学完后,他又主动去学习吉他。有一段时间,他还多方面打听我们当地有没有除英语外的语言培训班,他想学第二外语,并且买来了德语课本……

总之,自10岁起,儿子似乎一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主动伸出所有的触角去试探、触摸、感知和拥抱这个世界,时时处处都在表达他的需求和选择。面对他的选择和兴趣,只要他提出并且有足够的理由,我都支持。是啊,没有把一扇门打开,没有带着他往门里走,怎么知道他是否喜欢门内的东西?没有尝试,怎么知道他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坚持?

是的,当孩子选择做某事时,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凭借自己的喜好为孩子做决定。同样,当孩子选择放弃某事时,父母也要尽量尊重。真正的尊重是不仅尊重他的坚持,也尊重他的放弃。还是拿学电子琴来说吧,在他坚持学习三年且已考过七级之后,他遇到了葫芦丝,于是便“移情别恋”了。最初得知他要放弃电子琴,我当然不能接受,要求他坚持下去,不能遇到“新欢”就忘记“旧爱”。我告诉他:人生路上,谁也不能保证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喜欢做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必须做。尽管给他讲了很多道理,尽管我企图让他再坚持一下,但我还是没有说服他。尽管他仍然装模作样地去学习,但他其实已经在偷偷逃课了。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再坚持,还有必要吗?

生命中没有那么多的“必须”,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电子琴的学习,貌似半途而废,但谁能说他对葫芦丝和吉他的热爱就没有电子琴的功劳呢?谁能分得清这其中谁是因谁是果呢?不能否认,坚持、执着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但很多时候,学会放弃也很有必要。让人执着的可能是坚韧,也可能是固执;让人放弃的可能是懦弱,也可能是智慧。每一个选择的背后其实就是另一种放弃,这样说来,当面对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只有坚持和执着,有时候,貌似退步的放弃和貌似软弱的妥协可能恰是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力量。执着和坚守,能让生命精彩;而放弃和妥协,也许就是呵护生命的底线。两者同等重要,两者都需学习。

那段时间,面对他的种种想法和决定,我给予的是支持,是尊重,尊重他的选择,也尊重他的放弃。是啊,每个人随时都会站在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进行一个又一个选择,当有些路实在走不通时,我们要允许孩子退回。张文质老师曾经说:“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如果尝试失败了,继续鼓励他尝试别的,直到找到他喜欢的为止。”国外有人统计:孩子从2岁开始,一天就可以独立做出两个决定;到18岁的时候,很多决定他都可以自己做了。这样说来,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是做父母的一门必修课。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会负责,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关于这件事,我并不比你知道得更多,你得自己去尝试!”“我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建议你怎么做,但决定权在你。”“也许你是错的,但谁又能次次都对呢?我也做不到啊。”“如果你碰壁了,我会倾听,会给你建议,但我不能为你做任何决定。”

放手,就要提供独立机会

除了尊重他个人的选择,我还有意识地给他创造独自做某些事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他收获的不应该只有参与的结果,还应该有参与过程中的思考和成功的体验。

儿子13岁时,他第一次独自去医院探望了病人。那次嫂子住院了,儿子一直询问伯母的病情如何,看他那么关心,我建议他自己去医院看看,最初还担心他会拒绝,但没想到他马上答应了。我把嫂子所在的医院、病区、病房告诉他,他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尽管他只知道医院在哪里。

还是13岁那年暑假,有一天先生在家安装电风扇,但还没等安装完毕,就因事匆匆外出了。看着剩下的一堆零件,我把它交给了儿子。尽管初听到任务时他挠挠头说从来没有安装过。折腾一番,他把爸爸安装的部分拆掉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怀疑爸爸安错了。好,敢于怀疑爸爸的孩子是有创造力的孩子。再后来,迎接我的就是一股清凉的风了……

11岁那年,他因为逃课导致1300多元的自行车被盗。问他该怎么办,他考虑一下说去派出所报案。我们支持他,并强调遇到困难时就应该向身边最有力量的人求助。到派出所后,工作人员要做笔录,我要儿子讲给他们听。尽管工作人员表现出“孩子能讲出什么”的神态,但我依然坚持让儿子讲,因为他是当事人,果然,儿子讲得很清晰。

2010年,我们踏上了世博之旅。出发前,我们一家人进行了分工,11岁的儿子负责园内的游览路线。两天内,我们的参观顺序由他来定,并且保证不浪费时间;不同地点之间的交通方式由他来定,力争保证合理化;就餐地点和就餐食品他说了算,力争科学化和多样化……当时还没有手机地图或其他电子产品,儿子通过纸质地图完成了所有的查找,尽管他也有查找不到的地方,尽管他多次去询问志愿者。

2014年春节,一家人去北京游玩。外出前,儿子把自己定位于游玩的引导者和策划者。几天内,他引导我们参观了我们想参观的地方,寻找到了藏在犄角旮旯儿里的小吃。几天锻炼下来,他俨然成了一张北京“活地图”。

2011年,受沙拉女士《特别狠心特别爱》的影响,我决定让儿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让儿子在“有偿生活机制”中得到锻炼。那个周末,他做了一天“主厨”,完成了一日三餐食谱的制订、食材的购买加工及最后餐具的洗刷等任务。那天,他购买得很用心,操作得很认真,我和先生吃得很香。我想,他肯定从我的吃相中体验到了独特的快乐。

高中报到那天,他独自一人前往,回来后告诉我,班里81个学生,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孩子是独自一人报到的,其他学生都有家长陪同,有的学生竟然有三位家长陪同……

给孩子一个空间,他会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点时间,他自己会安排;给孩子一点权利,他自己就可以去做主。家长,要学会放手;家长,要尝试给孩子提供独立的机会。

放手,妈妈要学会适当示弱

儿子独立完成的事情似乎很多,因为在他眼里我是一个笨妈妈。我确实很笨,例如,我天天泡在电脑前,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儿子说,在我这里,电脑只是一张能写字的纸。除了电脑,我在其他方面也很笨拙,例如总是丢三落四、出门没有方向感等。这所有的一切堆积在儿子的意识里,就堆积出一个笨笨的、弱弱的、需要他照顾的妈妈形象。

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双刃剑,现在看来,我的笨拙竟然也成了培养儿子的一个有利因素,这也许正应了“巧妈拙闺女”的说法。是的,也许当父母太能干时,孩子无形中就少了参与的机会,而遇到笨妈妈,他没有了可以依靠的对象,就只能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了。总之,在孩子面前,父母笨一点、弱一点、迟钝一点,就会给孩子提供展示的机会,促进他的成长意识,让他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林格先生形象地说“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因为少了一只手的我们成了最无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当少了一只手的我们无助地站在孩子面前时,我们也许会恍然大悟:原来,没有我们的帮助,孩子竟然能做得那么好。

当然,我是真笨,我是真的需要儿子帮忙和照顾,而对于那些不笨的妈妈来说,适当地装“笨”也不能说不可取。很多时候,太勤快、太能干的妈妈并不值得称赞,因为除了增添自己的负担,还剥夺了孩子锻炼和尝试的机会。更何况,做一个不完美的人也是很有乐趣的。

做父母的应该有“终点意识”,想让孩子在30岁时有什么样的生命状态,那么,在孩子10岁时,你就应该给他创造机会让他朝着那个方向努力。评价一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用孩子长长的一生;教给他的东西,要考虑在他一生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养育子女的过程就是一步步远离的过程,世界上其他所有的爱都以聚首为目的,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就如雏鹰只有离开巢穴才能翱翔蓝天,鱼儿只有放归大海才能长成千斤大鱼一样,家长只有放手,孩子才能迈出第一步,开始踽踽独行。我深知其中的道理,为了让儿子的脚步更稳健,我尽量放手,给他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让他自由地生发、成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