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益大新闻时评选:找回失去的星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2:12:52

点击下载

作者:潘益大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潘益大新闻时评选:找回失去的星空

潘益大新闻时评选:找回失去的星空试读:

让时评的响箭穿越思想的屏障(代序)

新世纪以来,时评的风起云涌,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一道精彩纷呈的新闻景观。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历来是考量时代变迁的风向标。只要在评论界浸淫日久,就常能通过评论的兴衰浮沉,感受社会变革的潮起潮落。

在我的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前叶属于评论的黄金岁月,那时候思想解放的大潮势如破竹,荡涤一切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报纸评论伴随改革开放而勃兴繁荣。我从1979年成为报社专职评论员,那时年轻气盛,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所写的许多署名言论常常长篇大论,针砭时弊,锋芒毕露,却照样刊登在头版醒目位置。

进入90年代,评论重现老气横秋模样,不仅数量有所减少,评论格局也逐渐变成四平八稳的温吞水,评论的思想活跃度明显趋弱。这种情况,或许可以理解为是80年代末叶评论锋芒收敛的一种延续。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评论又开始恢复青春,新一轮经济繁荣期的出现再次把评论推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而持续高速发展累积的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也需要评论解疑释惑,作出回答。“社会转型、利益调整、价值多元、观念冲撞的大背景,必然引发各种声音竞相释放自己。这与其说是媒体为了竞争吸引受众眼球,不如说是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开放而乐以容纳多样的观点。”2006年,我在《时评从快速走红到理性成熟》一文(详见本书第93页)中表达的上述看法,意在探寻时评应时而生的轨迹,至今感觉仍不失为一种合乎实情的解读。二

实际上,近年来评论的嬗变,比我的描述快速深刻得更加令人瞠目结舌。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新闻评论一成不变的运作方式。无数网络时评一夜间的崛起,大批体制外的网评作者争先恐后的抢道发声,使中国的新闻评论从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时评时代。

时至今日,时评的兴盛已然突破了新闻评论沿袭多年的旧有格局,网评的云蒸霞蔚犹如强劲的响箭,势不可挡地穿越重重的思想屏障和观念迷雾,给人们重新认识时下中国打开了全新的眼界,为推进社会变革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三

时评的繁荣是教科书上曾经定义的新闻评论追随时代、急速转型的产物,也因此具有不同于习惯意义上评论的别样认识价值。

就在不久前,《人民日报》以“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为题,就深化改革认识发表时评。文章指出:“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结论是: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这一评论之所以引起外界高度关注,与其说是观点多么惊世骇俗,不如说是对于改革深化进行评论时的那种开放透明的表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作为全国最权威的党中央机关报的评论,历来老成持重、规行矩步,这一回却官话不说、套话全无,开宗明义就对“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展开单刀直入的论述,在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的敏感时刻,署名“人民日报评论部”的这样一种旗帜鲜明的论述,不仅令读者大有酣畅淋漓之快,其中所透露的思想信息和政策信号,与去年该报另一篇时评《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一样,耐人寻味。四

如果把时评看作是另一种新闻表达,那么,这种表达的大量日常化存在,必定会在向舆论宣示立场的同时坚守立场,在向社会传播正义的同时伸张正义,在向公众揭露时弊的同时匡正时弊。

及时表明自己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鲜明态度,是时评的魅力所在。凡有影响广泛的新闻事件发生,时评从不避让失声,而是雷厉风行、紧追不舍,该出手时就出手,是非黑白,毫不含糊;扶正祛邪,主旨分明。

时评坚持在揭示真相中表达民意。抨击腐败、抗争强权,呼唤公平、保护民生,倡导和谐、推动进步,所有这些时评都义无反顾,敢于担当。时评的广受欢迎,与这种清醒的社会良知代言角色定位分不开。

时评较少满足于表象的观察,每有所涉,力图探究事件背后的复杂动因。目前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通常都交织着发展制约、体制瓶颈、政策滞后、权力腐败等等多重因素。从专业的角度解析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引导受众理智冷静地看待社会消极现象,显示了时评的理性力量。

在传播人文精神和普世价值方面,时评一直孜孜以求。时评力求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十分注意在激浊时候不忘扬清,在批判野蛮无知丑陋现象同时高扬以人为本人道旗帜。时评在开发民智、启蒙思想、普及法治,帮助公众加快融入世界先进文化和国际通行规则方面,较之传统的评论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就这样,时评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五

时评在短时间火爆走红,发展到今天,其有待改善提高之处也渐渐显露出来。议题趋同化是时评日益突出的现象。时评以追逐热点见长,却也在蜂拥而至的挤兑中常现选题撞车。通常是一个新闻事件浮出水面,各地媒体便异口同声集中火力群追猛打,反而使得时评的关注面过于狭窄。既对热门话题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又避免选题指向的单一化,还需要时评作者有更阔广的思路。

时评在解读剖析问题时,套路雷同化情况司空见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挖新闻热点背后的不同原因,是时评必须给力之处。可习以为常的是,在分析不同事件时每每给出大体相同的答案,无非一观念滞后、二法制不全、三体制瓶颈、四政策缺位、五改革不力等等。不一样的病症开出几近一样的药方,这就不免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显示时评的专业水准有待进一步提升。

时评表达方式的简单化,反映出作者队伍构成的良莠不齐。现在涉足时评领域的人士貌似不少,实质细加辨别,也就有限的一伙老面孔,他们当中有的是媒体从业人员,有的是职业写手,有的任职高校或专业机构跨界写作,尤以前两种人为多。无论媒体从业还是职业写手,一般都热衷于赶热潮,他们见微知著敏感有余,理论素质、知识学养不足,加之在热点频繁切换中带来的心浮气躁,难免制约其对问题发表冷静独到的见解。

时评的浮躁折射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躁动。伴随中国经济下行周期的到来,经济转型迫在眉睫,与此相适应,未来时评在反思中如何提振质量也任重道远。六

现在再来说说我自己。我与评论打交道时日久矣。从上世纪1977年半路出家到文汇报社开始新闻生涯,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报社评论部操刀其事。如今,一晃3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青年开始奔七之旅,真所谓“坐而论道大半生,浑然不觉老已至”。

追溯得更早,或许是机缘巧合之故,平生第一篇见诸报刊的文字恰恰也是评论。那是1964年,我还是个大二中文系学生,随学校参加上海市郊农村的“四清”运动。那时搞人海战术,“四清”工作团多达万余人,团长是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曹荻秋。我所在的小小生产队,工作组成员就有四五人之多,每日里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清查账目、批斗干部,对一个涉世未深的20岁学生来说,实属步步目眩心惊,而无论面对怎样的纷扰,更深夜静之时,我总会在昏暗的油灯下坚持写日记,记下白天所见所闻的一切。

说是日记,实际是我练习写作的一种方式。作为班级的写作课代表,我当时特别迷恋于咬文嚼字的雕虫小技,当天天必写的日记不足以释放被压抑的青春期写作热情时,情不自禁地向外界报刊投稿就成为一种自然选择。若干年后当自己也混迹媒体,了解其种种鲜为人知的情状,才知道当初自己的举动多么不自量力。不过,我是幸运的。

有一天,我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讲的是湖南花鼓戏到上海演出,颇受观众欢迎。花鼓戏又唱又跳,二三十分钟演一出,有点类似于元曲的折子戏,这种短小精悍的演出方式,使习惯于看大戏的上海人感觉很是新鲜。身为靠助学金度日的穷学生,我当时还从未有走进戏院看戏的经历,当然不可能对花鼓戏本身作出评论,却鬼使神差由此想到了电影。

与许多年轻人一样,我从小喜欢看电影,而每部电影的长度,不知为什么都在一小时半到两小时左右,难道电影不能像花鼓戏那样,也拍一些短小的电影故事吗?当时就按这个想法,对电影创作来了一番说三道四的评论,题目记得好像是“电影创作须再辟蹊径”之类,口气颇大。稿子投向了远在吉林长春的《电影文学》杂志,这在当时是最权威的专业电影刊物。

稿子寄出后,事情逐渐淡忘,并不指望会有意外之喜。写稿投稿其实也是图一时之快,所以想象中,如此冒失的举动,一般不会有结果。谁料,文章毫无征兆地很快就发表了,除了样刊,编辑部还寄来10元稿费,这在上世纪60年代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何况自己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学生。

首战告捷,我写作热情大增,又寄去第二篇评论稿子,奇迹般地马上又刊发了。我相信,日后我无可救药地沉迷于评论的写作,一定与最初的成功体验分不开,若非《电影文学》杂志编辑的鼓励提携,一个寂寂无名的年轻学子何至于对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忘乎所以。多年之后,当我以同样的编辑身份面对外界时,正是前辈这种职业精神的潜移默化影响,使我同样一丝不苟地处理每一件来稿。

在事隔近半个世纪之后,仍然不由自主地唠叨起久远的往事,足见当年的际遇对我人生的发展影响多大。事实上,从走出大学校门工作后,我又把全部业余时间贡献给了评论写作,而且很快就成为报纸和出版社的得力作者,直至最终进入文汇报社当起了职业评论员。七

数十年间,我写了无数的评论,却很少想过要为自己出一本评论选集之类的书。还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我就出版了第一本青年励志读物,并成为多家报纸和出版社的特约作者。到80年代,先后出版了十余本杂七杂八的书,这在当时的同行中,算是赶了个早集。与此同时,还写了大量报刊评论,其中后来被收入语文教材的若干篇章,都是那个时候的文字。

我一直认为,凡文字只要与新闻沾边,基本属于鲁迅所说的那种“速朽”品,并无多少保存价值。随着年岁的增加,这个想法似乎愈加强烈。从来出版社很少愿意为记者“本报讯”之类的新闻报道汇编出书,就在于这些消息早成明日黄花。网络时代,海量信息每日每时排山倒海般涌来,悄无声息地淹没一切无用的文字垃圾,新闻的资讯价值多半是为人们当日茶余饭后提供谈资,过了此刻,谁还会为昨天的旧闻津津乐道?

新闻评论自然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评论作为一门晚起的独立学科,在新闻培训讲课中被我定义为最高层次的新闻样式,是媒体立场和主张的风向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既称之为新闻评论,同样具有鲜明的新闻属性,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新闻评论就是新闻的衍生品,保鲜期稍纵即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新闻失去生命力时,由新闻派生出来的评论再有能耐也不具备长久的认识功能,哪像教科书上吹的那样神乎其神。至于那些大而无当、空话连篇的报刊评论,看似文采斐然,实则人云亦云、思想贫乏,属于典型的文字泡沫,更无阅读价值。

何况在我们现行的体制框架下,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独立评论人士。潮流来袭,评论不跟风不应景不附和已属难能可贵,能保持自由思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者简直凤毛麟角。所以,过去写评论几乎随写随丢,特别是那些工作性评论,说是代表编辑部立场,于我个人而言,写来写去,无非职业所需;写得越多,丢进垃圾箱里的也越多。如果连敝帚自珍的感觉都没有,怎么还好意思把过时的黄花菜收集起来打包推销给读者?八

可这一回,所编的新闻时评选有所不同。不仅书中所议论的问题依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有些事件至今还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更主要的,自己对时评的功能作用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编选本书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中国许多关键问题的解决难度之大。重读几年前的旧文,有时非但没有觉得过时,对照现实生活,其中触及的问题反而多有似曾相识之感。且不说那些事关宏观经济社会大计的制度性积弊,即便一些涉及具体领域的局部性难题,也往往经年累月,舆论反复呼吁而求解遥遥无期。

不妨举个实例。书中有一篇题为“罚他破产关他大牢”的文章,说的是民怨最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类似的打假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写过署名言论,当初用的题目是“罚他倾家荡产”,与2011年的时评大同小异。可是20多年过去了,由于违法成本太低而助长不良企业失信社会的现象至今毫无改变,甚至愈演愈烈。时评的这种遭遇表明,有时哪怕细微的社会进步,都要付出艰巨的努力,面对那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光空发议论无济于事,唯有动真格深化改革才有望出现突破转机。

不过,由此也忽然想到了时评另一个几乎无人论及的功能:记录历史。

时评在借助新闻事件当头棒喝种种社会弊端的同时,实际上也为时代的曲折演进留存了一道难得的印记。时评无意为社会作编年史,却在廓清认识误区和制度障碍的劳作中,不经意间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历史的参照。

正是鉴于这种“立此存照,聊备一格”的微薄作用,当我在重读自己最近几年的时评时,便有了一种自我认同感。这里所选长短不一的数百篇文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每一篇都仿佛是一个观察世界的时间窗口,记下了一个时评作者曾经的思考。如果读者诸君也能在阅读中重新体悟我们社会转型的艰难,因而对中国改革的前景作好持久韧性的准备,我将因此感到欣慰。九

新闻评论伴随我走过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我不知道这对我的生命历程好还是不好,或者换一种活法如今又会怎样收场。不过有一点应该是确定的,那就是坚持评论写作的过程,实际也是不断学习扩大视野的过程,是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是不断吸取生命养料的过程。正是这种不停息的阅读、思考、求知、探索,才使人生不至于因岁月更替而加快衰老。

事实上,本书所选编的时评几乎都是在我履行退休程序后所做的功课。因了时评退而不休,因了退而不休生活惯性依旧,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令我始料未及,却似乎又无法拒绝。

从大的方面说,这七八年,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发生前所未有震荡剧变的时期。“刚刚过去的数月,全球经济云谲波诡,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地缘政治起伏不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与日俱增。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但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持续高企也增加了未来发展新的复杂性。”去夏我为一家新办商界杂志所拟发刊词中的这一判断,今年恐怕仍不会有根本性逆转。虽然刚刚公布的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3.2%,创20个月新低,但尚难就此断言物价波动压力已完全释放。“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站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展望全球经济衰退与复苏的轮回,遥想未来利益格局分化与重组的变局,人们从未对狄更斯的名言有过如此强烈的共鸣。这也注定给时评的持久活跃预留了想象空间。作者2012年3月9日没想到

到辽宁之前,有朋友提醒说:东北人善饮而好劝酒,要留神。

甫抵沈阳,主人便设宴款待。席间免不了敬酒,辽宁人好客而不显过火,豪爽而不失儒雅,酒宴节奏把握得体,展开井然有序,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之后,去鞍山、下营口、上大连,所到之处,全无外界盛传的“劝酒成风”一说。显然,面对振兴东北的新一轮历史机遇,身处社会转型中的辽宁人,正在重塑坊间流传已久的旧时形象。

形象之变来自观念之变。如果说文明酒风只是一个寻常细节,那么,正是怀着对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急切追求,辽宁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嬗变中,不断改变着自身也改变着半岛的面貌。于是,一个个出乎外人料想的变化奇迹般地发生了。

走出沈阳桃仙机场,没想到天那么蓝、树那么绿、水那么清,不禁让人心胸为之一开;来到鞍钢集团公司,没想到庭院如此幽深、树木如此葱茏,浑然不觉自己置身于钢厂;漫步营口开发区,没想到布局那样宏大、环境那样优美、人居那样安定,令人流连忘返;登高远眺大连港湾,没想到桅樯林立、水天一色之间,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已呼之欲出。

没想到的事还很多很多。沈大高速公路的宽阔豁达、东软软件园的一流研发、星海湾金融商务区的完备功能、青花集团镁制品的名声远播……桩桩件件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积多年改革开放之力,恰逢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声号令,辽宁人闻风而动、抢占先机,短短一年间,压抑已久的活力,由此如火山一般喷发。

这种活力体现在具体工作上,则是高效规范的办事作风。记者穿行在辽宁各地,每到一处,都会拿到一份日程表,活动内容、地点、人物一目了然,时间安排更是精确到分,令许多资深报人连呼“没想到”。

那晚,在沈阳一居住小区,记者见有“此房出售”的招贴,便好奇地拨通上面的手机号码,房主随即就在电话中与记者讨价还价起来,一座尚在承受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阵痛的城市,其市民竟有如此敏锐的商业意识——这使我的辽宁之行又多了一个“没想到”。(

2004年

11月11日)

振兴东北中的“新辽宁现象”

自从中央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到东北调研考察,进关第一站,便是地处渤海之滨的辽宁。人们在辽宁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正好,前不久笔者也有过一次辽宁之行。由北往南,沿着“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穿行在辽东大地上,所到之处一片生机勃勃。正如笔者在一篇题为“

没想到

”的短文中所写的那样:“走出沈阳桃仙机场,没想到天那么蓝、树那么绿、水那么清……来到鞍钢集团公司,没想到庭院如此幽深、树木如此葱茏……漫步营口开发区,没想到布局那样宏大、环境那样优美、人居那样安定……登高远眺大连港湾,没想到桅樯林立、水天一色之间,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已呼之欲出。”

这一系列的“没想到”,几乎是所有同行者的共同感受。之所以“没想到”,是因为人们至今仍习惯于把记忆中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参照物,而当眼前的一切与印象中的辽宁相去甚远时,便有了“新辽宁现象”一说。

当我们在评说探讨“新辽宁现象”时,实际上是指一个地区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急起直追、奋起变革,力争在较短时间改变旧有面貌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振兴东北,辽宁先行”——当辽宁人率先振臂一呼时,正是这种决意重塑自我的决心和勇气,把4200万辽东儿女快步推向振兴东北的前沿。立志革故鼎新、改变后进的勃勃雄心,加上本就拥有的巨大的存量资产、强大的人才队伍、独特的区位优势,又恰逢振兴东北风起云涌,蓄势已久的能量终被激活,偌大一个半岛,局面随之改观。

探究“新辽宁现象”的由来和内涵,对于进一步搞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局,自然多有裨益。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地区面貌的变化,不以观念变革为先导将是难以想象的。辽宁之变正源于观念之变,“新辽宁现象”之新,首先在于观念创新。有一件小事印象深刻。沈阳的公园原先都收费,在市政改造中决心打造一个新沈阳,于是破墙透绿的同时,除像北陵这样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园林外,全部公园一律免费向市民开放,以此为契机,“傻大黑粗”的旧沈阳面貌逐步改变。原以为不可能的事,只因观念一改,就办成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那个长期困扰辽宁人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也随着观念之变迎刃而解。突破政策封闭禁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结果外资引进充沛、南资北上迅速,资金不再捉襟见肘。国企调整也并非简单的裁员,而是在搞活上大做文章,以再就业带动新就业,由此不但使鞍山、大连众多传统大中型国企重新焕发青春,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业的热情。可见,有了新观念就有新天地,有了新思路才有新出路,凡事坚持思想解放、观念创新,后发地区照样可以后来居上。

制度创新为“新辽宁现象”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东北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最彻底的地区,也是迄今退出计划经济最晚的地区。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面临产业优化、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但如果仅仅着眼于技术层面的改革,而不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进行制度创新,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完成新型工业化的历程。实际上,辽宁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不在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而在于制度安排本身不过关,由此导致资源配置无法按照市场取向实现效益最大化。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辽宁各地在振兴起步之年,就集中精力解决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深层次难题,以期消除经济跨越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比如,针对国企集中、经济成分单一的特点,辽宁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新变化,为各种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可以说,“新辽宁现象”的初露端倪,正是辽宁积极寻求经济社会加速转型背景下现代化发展独特路径的结果。

在“新辽宁现象”的背后,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性力量。“新辽宁”新在哪里?就新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这一目标虽然还要走过很长的路程,但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并正在转化为改变往日辽宁旧貌的实际行动。今天,无论漫步大连街头,还是流连营口海滨,几乎所有来访者都能体悟到其中正在提升的人文元素。而沈阳金廊工程框架的构建完成,对于完善这座北方重镇的综合城市功能无疑将进一步显现。显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辽宁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国家每一次重大发展战略的出台,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而使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就此而言,处于振兴东北起步之年的辽宁是幸运的。在举国关注、强力支持的背景下,辽宁正面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发展时机,一场中央所托、国运所系、民望所期的新的“辽沈战役”已在辽东半岛打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辽宁现象”的出现不但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带给人们更多的思索和启示。当然,所谓的“新辽宁现象”只是与旧辽宁相比较而言,站在辽宁看东北,辽宁要走的路只是刚刚起步,未来的征程还十分漫长。(2004年11月14日)

人文关怀的集体无意识

震惊全国的两少年爬进川航B320—8670号飞机起落舱造成一死一伤的“11·11”事件,给正在为安全运行设防的中国民航开了个大玩笑。13岁幸存少年梁攀龙躲在飞机起落舱内,无伤大雅地从昆明飞到重庆,此匪夷所思之结果,据称已可当之无愧入选吉尼斯排行榜。

尤为荒唐的是,当昆明机场在发现14岁少年束清空中坠亡之后,竟没想过是否还有其他人处在飞机的危险部位,因而也毋须及时通知空管部门和重庆机场。明知飞机上有人坠落,飞机照飞不误——这就是说,如果当时真有未知的炸弹之类恐怖物品在机上,机场方面也撒手不管,那么多乘客的生死安危只有碰运气了。对于这种远非一般安全意识缺失可以解释的人心冷漠,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事实上,贯穿事件全过程的,恰恰是可怕的人心冷漠。当幸存少年梁攀龙惊魂未定地爬出起落舱,当天下午就被昆明机场派出人员匆匆押回当地查问,第二天马上又带他到事发地段指认现场。整个过程,除了单方面考虑机场弄清事情真相,根本就不顾及一个无知少年在炼狱般的侥幸逃过一劫之后,生理、心理上蒙受的巨大创伤,以及由此可能留下的危及终身幸福的精神恐惧。截至昨天当地媒体报道,也未见民航方面协同其他专业部门(比如精神卫生中心)和相关专业人士(比如心理医生)介入,给予这个至今无人认领的流浪少年任何精神上的抚慰,而这正是一个崇尚以人为本理念的现代社会起码要做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民航当事机构在急于分解责任。而如果继续面对这种人文关怀理性的集体无意识,对于种种关于安全责任的承诺,我们还能信任吗?(2004年11月15日)

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正当人们在为河北沙河市铁矿火灾事故被困井下的58名矿工焦虑不安时,昨天又传来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一架CRJ-200型飞机包头失事坠毁54人遇难的消息。我们在为亡灵祈祷的同时,不禁为特大事故如此频繁发生深感震惊。

针对当前秋冬季节气候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民航总局已两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但愿死难者的不幸,能再次唤醒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家家户户平安无事。

据正在浙江进行的“2004年安全生产万里行”专题活动透露,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至29人的特大事故103起,造成死亡人数1484人。在众多特大事故中,既有工矿商贸企业的特大事故,也有火灾、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的特大事故。更令人担忧的是,前十个月,全国道路交通发生特大事故49起,共死亡744人,超过了煤矿企业。

综观全部事故,有的发生在局部地区,有的已带有危及社会正常秩序的公共安全危机性质,因而需要我们格外引起重视。特大事故频发有多种具体原因,但根本一条,还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管理疏漏也好,违章操作也罢,无一不是安全防范措施缺失所致。当一个人无视别人生命,甚至也不珍惜自己生命时,危险就很难避免。虽说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已不容置疑。痛定思痛,如何做到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尽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让悲剧重演,已刻不容缓。(2004年11月22日)

一条电话热线为何经久不衰

一条电话热线开通11年而经久不衰,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经由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构建,热线由此而成为政府与广大市民沟通的桥梁,便在情理之中。在小郭病逝之后,没有小郭的小郭热线一脉传承小郭风范,电话铃声依然日夜响个不停,先人示范,后人接力,熔铸着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使一个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延续。

——细读今天本报关于小郭热线的报道,使人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发扬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血肉联系显得多么重要。

奉献精神是伟大而崇高的。奉献既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举动,也是普通人应有的品质。对党员干部来说,率先垂范,忘我奉献,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对普通人而言也并非高不可攀。能力有大小,奉献无界限。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大量的、经常的是岗位奉献。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一条服务热线看似普通,只因热线那头连接着千家万户,其诉求的件件桩桩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把这件事做好了,就是对社会的奉献。“居民用水无小事”,正是透过小郭热线这种兢兢业业、尽心尽职的行动,我们看到了包括小郭及其后继者在内的广大共产党人的崇高奉献精神,看到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讲奉献不是否定个人利益,而是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就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同时,国家和集体也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提倡奉献精神,不是无视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个人利益,并且引导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证国家与集体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民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作出了很多牺牲,这种奉献精神在今天要继续发扬光大。

奉献精神永不过时,要代代相传,永远弘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奉献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爱岗敬业。小郭热线的可贵,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追随者坚守在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争一流、创一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正是这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的永不磨灭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密切党群血肉联系之歌。今天,我们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像小郭热线那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这样才能以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2004年11月26日)

再谈会议改革与排堵保畅

会议改革与排堵保畅看似无关,其实不然。

现在假设有100人要集中某处开会,又假设这100人都开车上路,在这特定时段,马路上汽车流量的增加就难以避免。如果换一种方式,通过网络开视频会议,那么多人就不必早早匆忙驱车赶路,不必苦苦等候红灯翻绿,这自然减轻了交通压力。目前,我们虽然还无法精确统计,上海一天有多少人因开会而出车,进而给本就拥堵的交通现状增加了多少负担,但是,改革会议方式对于改善交通拥堵具有正相关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两者其实是一道十分简单的算术题。

据专家介绍,现在上海信息化建设在全国领先,城市智能化管理基础设施加速完善。许多地区或行业、系统要搞个视频会议之类方便得很,一些线路是现成的,有的只要加个摄像头、话筒等,就可以像模像样开成当今世界上最现代便捷的会议了。采取这种先进的会议方式,投入不多,技术简单,较之有会必兴师动众的传统方式,所费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要小得多。如果有朝一日全市许多会议都能借助网络等最新信息手段来进行,仅从缓解交通拥堵这方面估算,对于减少上海全社会管理成本也一定十分可观。(当然,并非所有会议都非用视频等方式不可,如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就另当别论。)

改革会议方式既然好事一桩,为何进展缓慢?据说台上台下分坐开会习惯了,改成视频会议,眼前少了讲话对象,感觉大不一样,加之对使用新技术甚感陌生,自然不如沿袭旧规省事省心。

如此看来,真要改革会议,还得先改一改旧观念、旧习惯。在这方面,有谁能先行倡导,不妨来番大事宣扬。从近说,自然可为今冬明春排堵保畅做点实事;从远说,更有助于提升上海整体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理当推而广之。(2004年12月6日)

陈双龙获意外理赔的制度意义

公交780路调度员陈双龙为维护公共秩序不幸殉职事件发生仅3天,上海市有关方面和保险公司随即就给其家属送去“见义勇为”人身意外理赔金15万元——这一消息昨天见报后,令许多关心陈双龙困难家境的人们略感安慰。

一个宝贵的生命虽然不是区区15万元可以了断,但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一事件中的快速到位,却充分显示了国家对见义勇为义举的一种制度支持,这无疑对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一直以来,对“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的道德谴责不绝于耳,以致有愤怒的法学家提案人大设立“见死不救罪”。问题在于,这种现象何以绵延不绝。“见死不救”的存在除了道德失范外,还有社会学、心理学上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见义勇为者的救助行为事后常常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也在潜意识中强化了人们袖手旁观的消极心理。比如,有人见义勇为致伤致残,却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救治,甚至因此而牺牲生命,除了廉价的荣誉,家人从此长期陷入经济困境。好人无好报,当生活中屡屡发生此类“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时,见义勇为就往往只能成为少数侠士的壮举,而难以成为多数公民的行为。

或许,当对一种行为的肯定仅靠道德赞赏不足以支持时,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层面上提供支持就成为必要。因此,从制度安排上讲,我们与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见死不救”的简单抨击上,不如对见义勇为寻求更多的制度保障和实质补偿,以使这种高尚行为获得社会广泛的道德认同。虽说这种补偿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足以弥补见义勇为者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但至少在物质和道义上同时体现了社会公正。就此而言,陈双龙在被授予市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同时,按法规又获见义勇为人身意外理赔金这件事,在推进社会文明整体进步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制度意义。(2004年12月27日)

别捡初浪送来的鱼

正当国内诸多媒体在为新鲜出炉的“2004年十大国际新闻”划上句号时,一场迟到的地震海啸意外袭来,顷刻间造成的罕见破坏和数万人罹难,再次敲响了人类如何防范重大灾难的警钟。

回放这场惊天大难,一个镜头令人唏嘘:当首波海浪袭击斯里兰卡海岸时,欢快的人们纷纷跑向海滩捡拾搁浅的鱼,有的男孩甚至手里摇晃着鱼追逐嬉戏,此时第二波海浪冲来,一些人随即被海水吞没。

本来,如果知晓海水的异常涌动往往可能是海啸的前兆,人们就不会在初浪袭来之时放松警惕,更不会忘乎所以地去捡死神留下的鱼。可是,在当地却从来没有普及过这样的常识。专家们认为,正是海啸预警机制的长期缺失,加之政府没有给予国民相应的灾难防范指导,导致人们在这场灾难中蒙受了超乎寻常的损失。

诚然,每一个公民都应有灾害防范意识,但这种意识的全社会唤起和系统防灾避险机制的建立,却是任何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事实上,从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到海啸抵达印度海岸,有大约一二小时的时间差,如果能早作预警,情况或许不至于这么糟。恰恰由于印度洋很少有海啸更从无大海啸出现造成的长期思想麻痹,才使沿岸至今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以致灾难袭来,无以应对。

人类在未来还会遭遇多少已知或未知的重大灾难,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加强全民灾难防范教育,对灾难时刻抱以常备不懈之心,并以足够的物力财力确保多层次灾难预警系统的完善实施运作,却是我们可以做到也是必须做到的。此刻,所有当事国家的政府都在反思自己不该的疏忽,这种自省是对罹难者的最好祭奠。

灾难无国界,重大灾难引发的人治教训,理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面对年终岁末一场始料未及的全球性危机,我们格外珍惜自身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在祈祷祖国来年安康祥和的同时,加倍警惕平静表象下的灾情萌芽,愈加怀念在本年度大大小小灾祸中蒙难的亡灵。从此,怀着对灾难的高度戒备之心,愿天下所有人们铭记:别捡初浪送来的鱼。(2004年12月29日)

贺李金华获经济年度人物大奖

民众对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英雄式的景仰,使2004央视经济年度人物大奖的评选变得没有多少悬念,他以绝对多数的最终胜出,正是众望所归的必然。

自喻是“国家财政看门狗”的李金华,之所以人气超常,自然是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操守显现的感召力所致。他曾说:“我觉得到我们这个年龄(62岁),走到这一步,一个无所畏,一个无所求。”又说:“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人生步入如此境界,必就铮铮铁骨、一身正气。他既不怕“光荣的孤立”,更认定“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于是,“审计风暴”所到之处,贪官、昏官、庸官个个闻之色变。

不过,李金华并非一向如此风光。虽然他在42岁就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官员,却长期寂寂无闻,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是叨陪末座。李金华的逐步浮出水面,是在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化之后。而当经济责任审计在改革大潮中日益显示其摆脱旧体制羁绊的独立性时,李金华的“审计风暴”才与中国法制化的进程相伴相随。

人们时时对李金华的一举一动表示极大关注,与其说这是折服他的反腐魄力,不如说是对理想中的制度反腐的强烈期盼;人们怕他的刚正不阿遭遇不测,实际上是对中国独立审计制度能否在艰难行进中完善成型的担忧。可以说,作为一种象征,李金华的超越官场潜规则脱颖而出,不仅是他身为当今中国新式官员榜样的成功,更是国家和政府一往直前建立健全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力量显示。

虽说没有制度的保证,单靠一个李金华及审计署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他的几度“审计风暴”所带来的巨大社会震撼,以及他的非同一般的崛起路径,已然成为新世纪中国政坛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我们衷心祝贺他当之无愧荣获大奖,更祝福他和他的八万审计大军在新的一年平安远行,再创卓越。(2004年12月30日)让和谐叩响幸福之门

当新年的脚步踏上新的里程时,我们一如既往对未来充满期待——

期待风调雨顺,期待国泰民安,期待世界和平,期待万物生长。

辞旧迎新总是让人百感交集。在跨入新一年门槛的瞬间,我们对渐行渐远的旧岁依然难以释怀,而回首过往历程,使我们在备尝艰辛中,更加坚定追求和谐社会的信念。

党群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党群血肉联系最为重要;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所以上下、同事、邻里、亲朋的和睦相处不可或缺;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条件,所以敬畏自然,保护资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须时刻铭记在心。

和谐以爱相连、以心相通、以助相护,所以爱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人人高唱爱心之歌,人类终将在抗衡灾难、恐惧和焦虑中走向彼岸。

和谐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和谐总是在包容差异中,升华为一种力量。面对充满挑战的新一年,与和谐相伴,我们乐观自信;作好应对危机的准备,携和谐同行,我们倍加珍惜难得的机遇。

尽管前路尚存难以预期的变数,以和谐为导引,走向国富民强、社会稳定、人居安宁的未来,却从来都是人心所向。当和谐汇成时代的潮流,和谐就会插上温暖的翅膀,恩及天下,惠泽四方。

雪后初霁,万象更新,辛劳的人们又匆匆启程。我们衷心祈祷新年新岁,愿每一个远行者一路平安,让和谐叩响幸福之门,给家家户户带去幸运安康。(

2005年

1月1日)

布莱尔豪宅空置预示什么

名人的一举一动总是吸引公众的眼球——去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夫妇按揭贷款,以360万英镑在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康乐广场购置豪宅,一度成为人们谈资。昨天网上一条广为流传的消息说,5个月来,这套具有乔治亚时代风格的五卧室楼房一直无人承租,致使一心想靠租金为个人资产增值的首相夫妇大伤脑筋,这件事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这或许是租金太贵之故,每周3900镑的房租委实吓退了不少房客,就算现在降到2750镑,依然无人问津。不过,如果在全球楼市一片看涨声中,布莱尔的追涨行为当初就欠谨慎,那恐怕另当别论。

新世纪以来,欧美各国房价连年飚升。英国房价过去3年上涨了55%,法国去年大涨14.5%,荷兰、西班牙、爱尔兰比1995年代房价翻番乃至更多。在美国,去年的房价更已升到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值。房价“涨”声不断,令投资性购房者如过江之鲫。去年,英国发生过投资性购房个人贷款行为的人数,就从前5年的7.3万猛增到47.3万,其中就包括布莱尔夫妇。

那么,进入新一年后,布莱尔夫妇的购房投资决策前景如何?有房屋中介公司放言豪宅看涨,认为布莱尔若能连任,4年后离开唐宁街10号时,至少会有100万镑的进账。但也有研究人士认为,英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周期已告结束,这不但因为利率不断上升导致借贷成本增加,也在于收入增速远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房产泡沫破灭只是时间问题。这样的争论自然叫人一时难作判断,不过面对涨势趋缓的房价,人们投资购房已较去夏时的首相夫妇审慎多了。

房屋租金水平通常与房价波动成正相关关系。以布莱尔的豪宅空置为先行指标,是否预示着英国地产繁荣已见顶回落,从而也意味着全球房价风险高企,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楼盘,我们此刻仍难评估。好在布莱尔夫妇是堂堂世界名人,关注其豪宅价格走向的大有人在,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的是机会根据最新消息再作评论。(2005年1月11日)

耳目一新的尝试

报纸网络联动,手机短信融入——当宋鱼水的报道以全新方式进入公众视野时,其别开生面之举,自然耳目一新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9月,我国共有移动电话用户3.2亿,移动电话普及率24.8%,而每天有超过3亿条的短信在用户间传送。不管承认与否,这种被舆论称之为“短信时代”的提前到来,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短信弹指间,沟通零距离”。事实上,当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这种演变本身就为传媒业与通讯业的携手结合提供了可能。把手机短信誉为“第五媒体”可能为时尚早,但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全新媒介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短信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暴露其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那么,除了因势利导,为其提供更多有效生动多元的内容产品,我们至今似乎还别无他法改变这种状况。对手机短信,无视它的存在不行,舍弃其优势而不用或许更不明智。

并非想象的那样,主流媒体关注的对象一定会遭遇手机短信的排斥,关键还在于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宋鱼水是时代先锋、党员楷模,又有似水柔情、美丽心灵,而恰恰由其动人故事传递的公正信念和司法温暖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从报纸到网络,从公交移动电视到手机短信,由这一尝试所带来的良好互动效果,不仅使我们对未来手机短信发展成为传统媒体的新翼满怀期待,而且对主流舆论宣传借助日益发展的科技新手段扩大影响力充满信心。(2005年1月14日)

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大可期待

一项有关宋鱼水的报道在京沪两地公众知晓度的调查,为我们评估主流媒体先进典型宣传的社会影响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野。

作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出的首个典型人物,信息到达率为33%,这一数据足以令人满意。调查几乎与报道同步进行,前后仅短短3天,报道对象又是大多数读者平时较少接触的法官,仍有近4成终端群体通过不同渠道对此怀有兴趣,可见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资讯发达、媒体多元、受众分流的今天,依然具有广泛的覆盖面。

引人注目的是,在知晓宋鱼水的受访者中,有7成人对其职业及先进事迹非常了解。显然,正是宋鱼水全部事迹中体现的社会公正和司法温暖打动人心,才引起人们认知的共鸣,而当主流媒体以此彰显先进人物的人格魅力时,公众以极大的热情回应这种努力,则表明媒体与公众适时地进入了良性互动状态。

情况总是这样,先进人物越有感召力,就越能吸引公众注意力;媒体报道越契合生活脉搏,就越能拓展自身影响力。由此也提示我们,当下公众并不像我们武断想象的那样对先进人物丧失兴趣,同样,面对新形势主流媒体也并非无所作为。

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竞争激烈的今天,没有一家媒体还能奢望赢家通吃局面的幸运。当众多媒体以灵活的体制加速扩大社会影响时,主流媒体在打造影响力方面尤感任重道远。宋鱼水报道正面效应的快速向民间渗透,再次显示,顺应潮流,主动应对挑战,联手一切可以借助的新媒介,为公众提供卓有成效的信息支撑、智慧支撑和人文支撑,主流媒体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是大可期待的。(2005年1月17日)

一个值得研究的传播个案

一台电视晚会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观众的认同?

据新浪网的一项网友调查披露:在回答“您认为今年春节晚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时,46%的人觉得一般,33.1%的人觉得很好,20%的人觉得不好。这意味着,大多数观众认可了今年的春节晚会。

众口难调之下,能有这样一个评价,不管怎么说,已足以令人满意。

实际上,央视春晚历时20余年而长盛不衰,这一现象本身就很值得研究。从民俗学上说,春晚当然不属于传统节俗范围。但产生于特殊年代的这样一种电视样式,在年长日久的演化中,已逐渐固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演出模式,成为拥有数亿庞大受众的文化消费方式。传统春节以喜庆团圆为人们的精神纽带,当春节联欢晚会为千家万户提供了一个集体共享的仪式时,春晚至少在当下已经成为我们节庆文化中难以舍弃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这并不是说,春节晚会已经完美无缺,甚至不可替代。既要保持民族传统,又要有鲜活的时代感;既要有经得起检验的内容,又要在表现方式上不断创新,这不能不对当事人构成挑战。要满足这种近乎全民式的期待,除了继续探索,努力提高,别无他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当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时候,一些人开始从“春晚情结”中解脱出来,他们在关注春晚的同时,也青睐于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以平常心来看待春晚,是否非坐在电视机前过大年夜反而不重要了。

每年的春晚都难以避免地构成了新闻的悬念,以致大幕落下后依然众说纷纭,今年也不例外。一台电视晚会年年牵动数亿人的情感,其影响甚至覆盖全球华人集聚区,这在传播史上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个案。认真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寻求中华节庆文化的未来走向一定大有裨益。(2005年2月18日)

感动,并非无可企及的壮举

读了本报关于上海交通大学讲师晏才宏平凡感人事迹的报道,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感动,并非因为我们面对一个无可企及的壮举。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一位寂寂无名的普通教师——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有的只是经年累月的教学和循循善诱的育人。

当越来越多的人经不起五光十色的诱惑而心浮气躁时,晏才宏却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以其坚韧执着的努力,书写了一位恪尽职守的园丁的崇高人格。

我们讴歌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恰恰就在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岂但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教师,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培养,更得益于教师的辛勤劳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来就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全部任务所在,当然也是万千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所在。

如此巨大的承载,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既无上光荣,又无比艰辛。而一旦踏上讲台,几乎所有教师都明白,除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将难以交出满意的答卷。从青春飞扬到白发暮年,虽说赢得桃李满天下,教师的一生却难得经历辉煌。一支粉笔一本书,周而复始上下课,教师工作是如此平常,以致常有人误以为轻松;岂知岁岁年年教学子,传道授业无穷期,身心疲劳之外,还枯燥烦琐,做好它又谈何容易。

而这,正是教书育人的本色所在。教书育人、树魂立根的目标是崇高的,落到实处,却要化为日复一日的平凡耕耘。没有全心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没有言教身传、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没有淡泊名利、以德服人的道德操守,将不可能安守教师本分默默无闻辛劳一辈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走”——用陶行知的这句名言来概括晏才宏的一生是何等贴切自然。目光所及,晏老师的身影虽已消逝远行,但他以生命和热血谱写的德育华章,却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永远激励莘莘学子奋发前行。(2005年3月17日)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连日来,人们在为晏才宏的不幸早逝惋惜的同时,更为如此深得同学爱戴的老师终身未能获得更高职称而深感遗憾。

晏老师终其一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讲师。本来,以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教学业绩,晏才宏完全可以晋升更高级别的职称。但是,这个职衔最终竟成为他毕生难以逾越的台阶。“讲课为何不能讲成名师”——此刻,面对这样一个提问,我们不能不反思,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

人总是需要不断激励的,教师自不例外。通过适时的职称评定,给教师的学术水平以科学公正的评价,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激励机制。职称在人才开发中的激励效应、杠杆作用和优化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当下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却并非无懈可击。

比如,拿职称评定中的学术论文要求来说,量化指标自然不可少,但如果量化过度,或一味重量轻质,就难免助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乃至催生学术腐败,以致有些人为职称而论文写了一大堆,对教书育人却马虎从事,这在高校早已为人诟病。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勤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很少有时间去写论文,尽管他与学生打成一片,德育工作非常出色,结果却因论文数量欠缺而无法晋升职称,这是否合理呢?

改变这种情况,显然需要加快构建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我们当然承认教师评价中功利性价值取向的现实合理性,同时,又必须更加关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事业心、责任感、师德风范等超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真正称职的教师,既应是高水平的知识传授“经师”,也应是善于以德育人的“人师”。只有把对教师的学术评价与道德评价统一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才能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激励更多的教师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至于在教师评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防止非正常因素的干扰,本来就是完善科学教师评价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晏老师虽已远去,他生前在职称评定上的际遇却给我们留下诸多思索。反思正在继续,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大可期待的。(2005年3月18日)

杨柳青时再相聚

8天来,海峡两岸的同胞都沉浸在一种少有的喜悦中。

此刻,随着连战先生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和平之旅”的圆满成功,人们的兴奋之情意犹未尽,依然在以各种方式品味着2005年这个春天的别样意蕴。

网友们的感悟,总是最敏锐、最睿智。“胡锦涛与连战的历史性握手,是中国人民团结统一、和平发展历史进程的新开端”;“从这次连战访问大陆中我们看到,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风范着实迷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作为中华儿女一员,面对这样的历史镜头,真的很感动。不管结果怎样,这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中国人的事只有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中国强大了,就没有什么难得住我们”……

手足情深,血浓于水;民族大义,爱国情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跨越60年的握手,不但已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而且在更广阔的范围、更深沉的情感、更自觉的基础上,激发起亿万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豪情壮志。

顺潮流、应民意、开新局,已成为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就在前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又在上海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于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并对其中10余种实行零关税。这一切,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已经看到了统一的曙光”。

连战先生在机场告别时更表示:“希望杨柳青时不但忆故人,还可以和大家再来在一起。”

是的,最忆江南好春光,杨柳青时再相聚。连战走了,宋楚瑜要来了——跨海赶潮声声急,我们愈来愈清晰地听到海峡两岸回荡着一个声音: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2005年5月3日)

倒背《老子》不足训

连日来,一个11岁的小男孩倒背《老子》的消息被广为传播,以致许多家长受此影响,在“五一”长假忙着给自家孩子施压,希望也能培养出一个这样的“天才”。

这实在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悲哀。《老子》九九八十一章,洋洋五千言,博大精深,传颂千年,其部分内容已收入教材。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学之读之颂之背之,不妨一试,也可理解。但正背之外,又来倒背,就不但令人大惑不解,甚至觉得荒唐。再好的经典妙文,倒背总不合文意逻辑,更有悖求智规律,以此来卖弄孩子的智力才能,何止是一种浪费,说严重点无异于摧残人,岂可倡导仿效?

可奇怪的是,这一事件在长沙全国经典教育交流会上一经传出,媒体便不问情由广为报道转载,更有现场众多专家学者大事鼓吹,一时间,使许多不明就里的人们误以为这才是教书育人的正道,更有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