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住的房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4:35:06

点击下载

作者:陈丹燕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往事住的房间

往事住的房间试读:

关于博物馆参观的索引

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要去它的博物馆。这好像是个过时了的旅行习惯,十九世纪的旅行者的习惯。但这是我的习惯。

每当我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市镇,仿佛能听到博物馆招呼我的声音。即使是那些早已人去楼空的淘金小镇,在加州溽热的阳光下,小城自家做的历史博物馆也不愿意放过。我在那里看到了杰克·伦敦的踪迹,现在也许没多少人读他的小说了,可在我少年时代,他是一个浪漫男子汉的象征。还有一个老人送了一些他自己仿制的中国铜钱给我,他说:“这能给你好运气,拿着吧。”他这一生,花了不少力气在寻找华工旧照片里的人名上。他说,华工大多数都没留下名字,人们就称他们:中国人。但是他们的名字应该被记着,就像一个人那样。他确定了照片上人的姓名后,就把那个中国人的姓名标注在小博物馆墙上的照片下方。

每当我走向博物馆,心里都会响起一个声音,说着同样的一句话:这又是一间往事住的房间。

我走进去,常常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格拉格拉,在打蜡地板上,鞋底发出声响;常常闻到一种博物馆特有的空气,沉重、安宁,散发着象征着旧物的干燥气味。老天,全世界博物馆里的气味竟然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不能说,那气味是地域性的,或者功能性的,比如油画旁边那咝咝作响的加湿器带来的。也许那正是往事自带的气味。常常那时候,往事就在我面前展开了,它们从来不是虚无的,只是平时我们看不到,它们住在博物馆里,无声地哭着,笑着,爱着,它们就这样在那些房间里得到永生。这是关于场所。

每次将要从博物馆离开的时候,我心里也都只有一个声音,说着同样的一句话:一切都木已成舟。你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爱、那些恨、那些剧烈的遗憾、那些不公平,一切都已安静下来,固定下来,但是,它们还在那里,被陈列着,让来访者看到,那些命运伟大的创造。这是关于命运。

谈不上爱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我只是依赖它们,它们教我懂得世界,懂得人心,懂得去辨识上帝的指纹,和命运的红绿灯。

我的旅行从来不是放空自己,我的旅行从来就是为了认识世界,认识在这个世界中的自己。

博物馆是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永远向我敞开大门的地方。图集一往事住的房间你看,你看,从前的脸

一、乌菲齐

在翡冷翠(佛罗伦萨旧称)的阿尔诺河岸,和老城中最美丽的领主广场的中间,长长的甬道两边,是1560年建造的乌菲齐大厦。

在排队等待进乌菲齐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在那里望到了当年但丁遇见并且爱上贝雅特里齐的老桥。真不能相信那是十三世纪的事。要是没有《神曲》,我们现在不会知道桥边上,发生了震撼人心的爱情。

这是六百多年后阳光灿烂的中午。这样的秋天,柏林天天下着雨,圣彼得堡早已经下了雪,而意大利则还是阳光灿烂,就像我第一次到意大利时的春天一样。我看见不少男女在老桥附近徘徊不去,我想到自己也曾这样在桥边慢慢地走,期望遇见一个像但丁那样长着鹰钩鼻子的人,在心里,把自己扮作是《神曲》里的女神。这都是单独旅行的人秘不能宣的心思,是被自己有一天真的来到了书里的地方吓糊涂了。

我笔记本里夹着上次在广场上买的明信片,但丁看着贝雅特里齐,好像一个突然堕入爱河的男孩子那样被震撼,现在不知道还有人会有这样忘我的身体语言吗。

我远远地望着那座桥,跟着队伍向乌菲齐博物馆的大堂移过去。

然后,我看到了海神喷泉边上的露天咖啡座。

和上次我来的时候一样,褐色的木头座椅上坐满了歇脚的人,有人和我一样,在那里写明信片给朋友。意大利邮政怕是整个欧洲最慢的,所以在意大利的旅途中写明信片,说的都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心情。我记得上次从乌菲齐出来,我累得头昏眼花。走进那个咖啡座,就想赶紧坐下来,快点灌一小杯浓缩咖啡下去。

只要我去一个重要的博物馆,看到了我喜欢的东西,和我从前在书里看到过的印刷品对上了号,我就开始累,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东西,整个人好像梦游了一样。一脚高一脚低,穿行在一幅接一幅的画里。还没有出博物馆的大门,就已经把自己看到过的东西全混在一起了。等离开博物馆的大门,一定会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好好静一静才行。

我记得,那一次,在咖啡座里好好地发了一阵呆。然后我写了一张明信片,我记起来自己写了一句话:“我见到了从前最美丽的脸。”可那到底是谁的脸,那是谁画的脸,我已经都混在一起了。

可那是一句真话。

我还记得,那次在乌菲齐,一个个房间看下来,心里一遍遍地叹着,自己竟然见到了那么美的脸。

然后,我明白自己再次来翡冷翠,放下行李,就在深夜里去看大教堂广场上的大理石钟楼,就是为了再找到第一次在深夜的蓝天下见到它时,那种梦境里的惊异。在第二天清晨,就去圣马可修道院看《天使报喜图》,是为了在蓝衣圣母温顺的样子,和大天使五彩的翅膀里,再看看中世纪的修士那颗纯洁的心。在我读过《十日谈》二十年以后,从中世纪修道院的墙上,见到了安杰利科修士画的圣母和天使,它们让我知道世界上真的是有挚诚的心。我在中午来乌菲齐,在几年以前相同的地方买了票,我明白自己是为了再看到大房子里收藏着的,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的美丽面容。

我并不喜欢那时人们画的圣婴,通常他们总是把他画成一个没有一点笑容,呆板却又诡异的小孩,小小的年纪就有了发达的肌肉。我也不晓得为什么那些有名的大画家一画到圣婴,就变得那么奇怪。可是我喜欢他们画的圣母。

二、宁静

这是利比的圣母。

我去菲利皮诺·利比的展厅里看他在十五世纪时画的圣母。圣母脸上洋溢着清秀的处女气息,和画在木板上中世纪的呆滞的圣母很不一样。她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那样安静、规矩、秀丽,可自己并不晓得,只是守着一颗干干净净的心,等待着命运。我喜欢看到这样安静和清秀的脸,她是在蜡烛光下长大的女孩子,没有被电灯催熟。她那个时代的音乐,都是艺人用手和木头做的琴演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翡冷翠,是大放光芒的金色的时期,那个时期时兴的轻柔华丽的藤蔓花纹,在画上,在教堂里和贵夫人的大裙子上,到处都能看到。像利比的圣母那样的女孩子,一定也在家里学习绣这样的花纹,配上那时候流行的丝线,金色的、酒红色的、浅绿色的、灰绿色的、银色的。她也许坐在长长的窗前,绣上整整一下午,就像一粒干净的水滴。利比自己也是一个安静的人,他生在翡冷翠,死在翡冷翠,像一棵橄榄树那样,一动不动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如今,在翡冷翠的大街上看不到这样的脸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心,而且没有了供这样的心安放的安静。在用利比命名的房间里,我又看到了他那穿着蓝衫的年轻圣母。她还在老地方,天长地久地坐在十五世纪翡冷翠的,已经充满了文艺复兴气味的华丽椅子上。

三、娇柔

然后,我就能看到利比的学生波提切利画的娇柔的脸。

他是我最喜欢的画家,在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但是却因此画出了在本质上优雅的脸。

这是波提切利的维纳斯。

在乌菲齐也有一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房间。那里复原了十五世纪的幽暗光线,这样的光线引发了他柔和的感伤气氛。那些画里的女子,金发的圣母、穿着轻纱跳舞的女神,还有站在贝壳上裸体的维纳斯,都微微侧着头,脸上遍布着无辜、天真,或者是轻轻的哀愁。她们都不像一班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笔下的女人那样健壮有力,而都轻柔苗条,但没有日后苗条女人的那种病态,象牙色的皮肤,粉红的薄嘴唇,修细了的棕色,长长的金发温柔地垂下去。那是当时翡冷翠饱食者的趣味,所以美第奇很快就注意到他,将他的画挂进自己的宫殿里。现在还是有许多人喜欢维纳斯那纤巧而无辜的脸,喜欢她那穿越了时代的、天真中弥漫着的感伤。在挂《维纳斯的诞生》的那面墙前,总是停着看画的人。从后面看去,那一张张微微躬着的背脊,像望着月亮叫的小狗那样,散发出内心的向往。

人总是喜欢优雅而娇柔的脸,喜欢那样的脸上自然而然的优雅和感伤,喜欢单纯而秀丽的神情。但是很少有人肯这样说出来。喜欢文艺复兴时期的脸,好像在现在是太过时、太迂腐的趣味了。也许我们再没机会看到真正优雅的脸了,如今我们见到的优雅,都不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而是从礼仪学校里学来的,是丧失了天真的美。

四、神秘的安详

达·芬奇很年轻的时候在翡冷翠住过,那时他已经开始画画,也开始了对大自然产生兴趣。他留在乌菲齐博物馆里的画很少,像在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保留的一样少。可我还是喜欢去看他笔下为圣母报信的天使。那天使告诉圣母,她将怀上上帝的孩子。我喜欢看那天使在托斯卡纳树冠尖尖的柏树前侧着的脸,我喜欢那脸上在静穆中流露出来的神秘,她的翅膀有力地张着,食指和中指点着圣母,传达神谕。她的使命伟大,可她的脸是平静的,也是驯服的,而且还是本分的,并不能看到夸张,也没有威慑和诡秘的样子。那样的脸色,让人感到神秘的力量。像在静静的清澈水面上,能看到水底潜伏着的鱼那样,在天使的脸上能看到潜伏在本分里对神秘命运的温顺和尊重。那是一种我们不熟悉的神情,也是一种我们不熟悉的世界观。

这是达·芬奇的报喜天使。

他那个时代的人,为他当天使的模特儿的那个女子,懂得守自己的本分。达·芬奇的天使,即使是带着如此重要的使命,也知道守一个报信天使的本分。在那张侧脸上,我能看到神秘的深邃和安详的和谐。

这一次,我又想起了在卢浮宫看到《蒙娜丽莎》时的情形。《蒙娜丽莎》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那里总是挤得要命。在许多仰着的后脑勺的前方,我看到墙上防盗玻璃里的黑衣的蒙娜丽莎,那是达·芬奇最有名的作品,她以一种全世界公认的神秘的微笑对着我们所有的人。可我不喜欢她那神秘的微笑,不喜欢她的黑发和黑色的眼睛,在她的脸上我感到了隐藏在神秘里面的恶意。记得那一次在卢浮宫,我没有再往前挤,而是往后退去,蒙娜丽莎让我想起了一些可怕的人和事。可喜的是,天使的脸是不一样的,大概不喜欢蒙娜丽莎的人,可以到乌菲齐来看这张美丽的脸。

五、纯洁的甜美

然后我会去找拉斐尔,他也画出了他心目中的圣母。

拉斐尔是个孤儿,但是凄苦的身世,一点也没有影响他画出十六世纪初意大利甜蜜的女子的脸。拉斐尔留在乌菲齐博物馆墙上的女子的脸,都是秀丽而甜蜜的,就好像她们刚刚吃了热带浓香的熟透了的水果那样,愉快地、舒服地抿着嘴。那样的脸没有波提切利画的脸那样优雅,带着富裕的市民阶级的情调,拉斐尔画出了安宁的眉眼、小小的嘴,一种小家碧玉的宁和,拉斐尔的圣母总是有这样的让人亲近的脸。看到那样甜甜的脸,人的心里会有种平静慢慢涌出来。有时候,她们的脸像莫扎特的有些音乐一样,安抚着人心,不管是激情,还是诗情,都先使它们平息下来。不知道这样的女子,是不是就是拉斐尔的理想,孤儿拉斐尔渴望的是,有这样一个女人的一个家吧,她们是一个漂泊的人温暖可靠的家,是不离不弃,是见不到异,也永不会思迁。在那样甜蜜的脸里面,装着的是挚诚和忠贞的心思,是不会作怪作妖的纯洁的甜蜜。在那样的脸上,可以看到从前的单纯的是非观,还有一个女子幽闭但是清白的精神。大概这也是男子们向往的女子吧,由他们的理想出发,而塑造出来的标准女子的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