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草说中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6:46:38

点击下载

作者:赵中振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本草说中药

读本草说中药试读:

前言

2010年春,《大公报》中华医药专版的蔡淑芬主编约我写个专栏,希望能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聊聊中药相关的话题。从何入手呢?我思忖再三,最终选择了“读本草说中药”这个主题。

之所以以此为题,主要是想针对中药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热点话题,“以古今为纵坐标,以东西为横坐标”进行些比较;同时将自己的一些读书心得与工作实践中的感悟与读者分享,也算是我过去30年工作的梳理与总结吧。

每个月出一个专版,对我来说,除要完成已经排得很满的科研与教学日常任务外,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临到每月的交稿日期,很有紧迫之感。但热心读者的来信与期望,又催人思考,励人向上,令我欲罢不能。

转眼间3年多过去了,算来已经写了30个专论,十余万字的内容。文中一些内容也亮相于我所在大学开设的博客主页之上。

今将这些文章和过去写的其他有关文稿进行系统整理,修订了一些文字,补充了相应的图片,汇集成册,斗胆和盘托出,意在抛砖引玉,期望能与更多同道交流,结拜更多老师。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能有更多人了解中医药,将有助于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借此小书,我还希望传递一种理念:创新勿忘本草源,中医药这一伟大的宝库中,还有很多宝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另一方面,中医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践,学习中国本草,是一种享受,会受益无穷。○ 《大公报》中华医药专版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的张永贤教授,他是一位勤于笔耕的楷模。1998年我有幸与他相识,十几年来不断得到他的鼓励、鞭策与点拨。

感谢郑金生教授、郭平博士、陈虎彪博士、戴昭宇博士和本草读书会内外的其他朋友们,开设此专栏的过程中,我们的读书会先后开展了十二次读书活动,文中内容也浸透着同仁们的智慧。感谢洪雪榕女士、王文婷女士、梁鹂女士、刘靖女士等在书稿整理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我还要特别感谢妻子胡梅博士,她是我文稿的第一校改人。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本草研究启蒙恩师谢宗万教授。赵中振2014.5本草漫谈潇潇风骨见精神 时珍像考○ 李时珍木雕像2012年1月,我从台湾著名的木雕之乡苗栗县三义,迎来了一尊李时珍雕像。该雕像的创作者为台湾木雕界林氏三杰中的林金渊大师。林家原本为台湾普通的农户,父亲早逝,四兄弟中,老大种田持家,老二因左手疾患,干农活有困难,于是开始跟郑姓师傅学雕刻,沿袭师带徒的传承模式。此后老三、老四又跟二哥学艺,天资聪颖加上后天超人的努力,时至今日三兄弟个个出类拔萃,蜚声岛内外。林金渊先生在家中排行第三,14岁开始学艺,身心浸淫于木雕艺术40年。他因材施艺,作品以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见长。李时珍雕像这件作品,远观,似一尊泥塑;近看,道道年轮凸显了历史的沧桑。所塑造的主人公面容慈祥,目光深邃、坚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肖像由来]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郭沫若曾用“医中之圣”概括其对中国医药学的伟大贡献。李时珍一生历尽艰辛,27年间为编著《本草纲目》殚精竭虑。书稿完成后的十年又为其出版而四处奔走。可惜在他临终前仍未能看到为之奋斗一生的著作出版。李时珍以区区个人之力,树立起中国古代本草学上的一座丰碑,其光辉业绩与不屈精神为世人敬仰。

这尊李时珍的木雕像原材是牛樟。牛樟属高大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0.65米,分布于中国台湾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目前,野生者已十分罕见。牛樟木材硬度适中、纹理致密;因富含挥发油而免于虫蛀,是塑造历史人物的绝佳选材。牛樟古木缓缓释放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传达着生命的气息。李时珍雕像层次丰富,古朴典雅,又洋溢着浓厚的民族风情,是对李时珍传神的展示,堪称李时珍雕塑作品中的上乘佳作。它蕴含着台湾艺术家真挚情感,是一件无可复制的艺术品。

提到古人的雕像或画像,人们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像不像?”对于李时珍的艺术肖像也不例外。

李时珍经典形象的由来,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1951年,在维也纳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被评选为古代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的大楼内,准备镶嵌世界著名科学家的肖像(详见下册“寻旧探新苏俄行”一文)。苏方向中国政府寻求李时珍像原型,但中国历史上无论史书还是李时珍的故乡,都没有留下李时珍的真人实像。关于李时珍形象的描述,有据可考的只有明代大文豪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言中提到的寥寥数语:“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用现代语言讲,就是面容温润祥和,清瘦颀秀,聪颖健谈,乃天下奇才。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委托著名国画家蒋兆和先生创作一幅李时珍的画作。蒋兆和随后以其岳父、北京四大名中医之一萧龙友为模特,创作了李时珍的形象。画像上的李时珍身着明代风帽朴服,目光炯炯,神采穆然。此画像问世后,为国人所认同,逐渐成为了李时珍的“标准肖像”。此后,无论是国家出版的纪念邮票,还是各地所建的塑像、雕像大都以此为蓝本。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电影演员赵丹又成功地将历史老人鲜活的形象呈现于银幕之上。此次台湾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也再次参照了上述作品。○ 萧龙友像(左)李时珍像(蒋兆和绘)(右)[风骨永存]

30年前,我还在就读研究生时便开始关注李时珍标准肖像的由来,知道那是当代人创作的艺术形象。后来我一直留意史籍中是否还有其他关于李时珍生平的记述和画像。

我在整理恩师谢宗万教授留下来的藏书中,发现了一本1924年日本出版的《和汉药物学》,书中有“汉方本草学之翘祖李时珍氏画像”的插图。因为该书出版较早,并流传到中国,被不少人误认为是李时珍的原像。20世纪90年代,有一篇讲述“李时珍真貌之谜”的文章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并为大小报刊所转引。网上流传,有关画像藏于北京医学院。如果对比一下这两幅李时珍像,不难发现二者十分相似。

细观《和汉药物学》中的这幅木刻像,主人公发髻高挽,鬓髯浓垂,双目深陷,连手型、坐姿都很似传统道教方士的标准造型。

此像似乎有悖李时珍的风骨秉性,尤其是木刻像中主人公腕佩手镯,与常年在崇山峻岭中采药的李时珍身份不符。作画者是认为李时珍与道家宗祖老子同为李氏之后人,还是认为源于中华大地的道教在明代盛行,李时珍应着此装束,原因不得而知。○ 《和汉药物学》李时珍像(1924年)(左)日本《医仙图赞》中的李时珍像(1686年)(郑金生提供)(右)

我在日本留学及工作期间,曾浏览并搜集了流传于日本不同版本的中国医药学家造型,如神农画像等。日本出现的中国医药学家的肖像,多为融入了自身文化的想像之作,如同佛像进入中国后,面目逐步演变一样,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1686年日本文林堂版的《医仙图赞》收载了36位日本人心目中的古代名医画像,其中李时珍(李东璧)身着明代官服。此图也未被中国民众所认可。

李时珍同中国众多的历史人物一样,限于当时的条件,可能生前没有留下写生图像,但李时珍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座树立已久的不朽丰碑。艺术家的创作反映的是对先圣先贤的崇敬,对神似的追求远远重于真貌的再现。2011年2月我发起成立了《本草纲目》读书小组。之后,邬家林、陈虎彪、曹晖、梅全喜、王家葵诸位医药专家先后在香港、珠海、中山和成都主持本草学相关的专题讲座,在海内外同道中引起了热烈反响。2012年1月16日,在读书小组第8次学术活动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召开之际,《本草纲目》读书小组正式更名为本草读书会,并承蒙王家葵教授篆刻印章。从此,李时珍木雕像和王教授篆刻的铜印便成了本草读书会的徽记。李时珍精神常在,李时珍风骨永存。○ 王家葵教授为“本草读书会”篆刻的铜印一言九鼎王世贞 序之鉴赏○ 李时珍曾前往弇山园,请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明代《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的序言是作者李时珍请当时的大文豪王世贞撰写的。王序言简意赅,文采飞扬,为《纲目》锦上添花,堪称中国医药古籍序言中的上乘之作。学习这篇序言,如醍醐灌顶;阅读《纲目》可以从此起步;读过《纲目》后,再品味一下这篇序言,更能感到其魅力所在。[斗南一人李时珍]

关于李时珍的相貌,有一些艺术描绘(参见“潇潇风骨见精神”一文),但历史上真正与李时珍见过面,并对李时珍形象有所记述的人,迄今已知的只有王世贞一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这14个鲜活的文字,是王世贞对李时珍形神兼备的速写。“睟然”本是孟子用来指“仁义礼智根于心”的贤德之人才能具有的温润祥和的面容。王世贞用来夸赞李时珍,可见在王的眼里,李时珍面容具有特异气质:从容和缓、润泽慈祥,令人一见而为之倾倒。“癯然身也”是形容李时珍身材瘦削。他长年在乡间行医、辨药,哪里可能有富态之躯?“津津然谈议也”,则描述了李时珍的言谈魅力,津津有味,充溢着无穷的感染力。王世贞的描述十分生动,又饱含他对李时珍的敬意。后世对李时珍形象的描绘多由此演绎而生。

有关李时珍的生平,序文中采用引文的方式,以李时珍自身的语气,做了精辟的概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

根据这段记述并结合历史考证,本文将李时珍的生平归纳为李时珍年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时珍成功登上事业顶峰的一个个脚印,古人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立德、立功、立言”,而李时珍经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留万世言”三个阶段,演绎了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第一阶段:读万卷书。李时珍经过上下求索,在23岁那一年,决定潜心钻研医学。他曾赋诗明志:“愿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从此李时珍矢志不移,终成中医药大家。读书对常人来讲可能是辛苦的,李时珍却甘之如饴。如《纲目》序所述,李时珍“渔猎群书,长耽典籍,若啖蔗饴”。读书时,他勤于思考,“稍有得处,辄著数言”。熟读古书、博采众家,为其后来编纂本草巨著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第二阶段:行万里路。李时珍修本草,不是闭门造车。除了临床实践之外,李时珍还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与中药品种考证,前后用了30年。李时珍也不是孤军作战,他率领四个儿子、四个孙子和几个弟子,如愚公移山一般,分工合作、锲而不舍。这一阶段,李时珍从书斋、太医院走向田野、山川,虽然历尽艰辛,但他的人生从继承父业、治病救人的羊肠小径,攀上集百草大成、泽万世黎民的万仞高山。

1518是个有趣的数字,既是李时珍出生年份,也是李时珍从旧本草中录用的药物总数。“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三百七十四种”。《纲目》之前,历代本草所载的药物数,远远超出1518种,仅宋代的《证类本草》就有1746种。李时珍选取1518种可能是个偶然,但1518这个数字让我们记住了李时珍的生命与《纲目》相通,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第三阶段:留万世言。修订编撰大型本草本应是政府之事。李时珍凭借一己之力,“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成就巨著,其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李时珍采药编书,乐此不疲,对他来说,所难为的是书的印制出版。在当时的社会,医生的地位是低下的,无论李时珍个人的财力还是社会的认可度,都无法支撑190万字的恢宏巨著《纲目》的刊行。实际上,不要说印刷出版,如无重量级的名人推荐,连书中的内容都可能会受到质疑,导致一生心血无人问津。在人生最后的十年,年届古稀的李时珍,四处奔波,心力交瘁。正是在这种窘境下,李时珍找到了王世贞,“愿乞一言,以托不朽”。这句话是李时珍无奈中的呐喊和对出版《纲目》的期盼。○ 李时珍年表[一言九鼎王世贞]

事实证明,李时珍投对了门,找对了人。王世贞究竟为何许人呢?

王世贞(公元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世对王世贞的评论为:“独领风骚,文坛驰骋二十年。”王世贞才高八斗,作为文坛巨匠,在当时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不少后学之辈对其趋之若鹜。

序言开篇,“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这段文字,究竟是在写谁?是赞扬张华、嵇康、倚顿,还是为李时珍的出场烘托气氛之用?我理解,文中尚有深一层的隐意——自我介绍。能识得世间千里马者谁,王世贞自己便是这样一位寥若星辰的伯乐。

不是吗?“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王世贞仅通过对李时珍的外貌观察,几句言谈,在细览《纲目》之前已经能够给出这样的断言,难道还不是称职的伯乐吗?

该序落笔为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上元之日。但文中提到,李时珍“一日过弇山园谒予”,这次见面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天,序中没有交代。据历史记载,王世贞曾经在十年前已经见过李时珍,而且那时正值李时珍完成《纲目》后不久,很有可能已拜托王世贞为《纲目》作序。王世贞为何在十年之后才拿出此篇序言,耐人寻味。王世贞本人在当年的秋天溘然长逝了。他能在自己在世期间将此序交给了李时珍,应当说了却了一桩心事,也使得李时珍看到了《纲目》出版的希望之光。

2002年江苏太仓市在当年海宁寺的原址,以王世贞弇山园之名修建了一座新的园林,并将王世贞当年弇山堂前的两个柱基“移栽”到新弇山堂前。烟花三月,春光明媚,我专程前往太仓考察追思先人,只见以游乐园为中心的园林修葺一新,柳绿花红。五百年前大文豪王世贞宣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吟哦,已经化作天真烂漫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序之鉴赏]

王序洋洋洒洒551个字,韵味十足,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序文内涵丰富,无句不典,仅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科书《医古文》中对这篇序言的注释就多达四十余条。王世贞运用各种修辞技巧,大展才华,这也是他晚年的一篇巅峰之作。

王序大致可分作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种烘托,一种气氛的渲染,迎来了李时珍的出场;也是王世贞的自我介绍。

第二部分:是对李时珍形神兼备的速写,后世李时珍的形象由此演绎诞生。

第三部分:李时珍的自我介绍:“质成钝椎”“僭纂述之权”“虽非集成,亦粗大备”,谦恭的言辞中充满自信;“岁历三十稔,稿凡三易,书考八百余家”,平凡的话语中道出了自己治学的严谨作风和著作背后的艰辛。

第四部分:王世贞的评论,是此篇序文的精髓所在,留下了不少传世的经典名句。“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博而不繁,详而有要。”这是王世贞对《纲目》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

“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菉,臣民之重宝也”。几个排比,层层递进,一气呵成。王序赞《纲目》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还是一部博物志,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宝物。对《纲目》的出版,这真是极好的广告。“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王氏对《纲目》内容赞赏有加,比喻引人入胜,令读者急盼一窥《纲目》究竟。○ 《本草纲目·序》原文

第五部分:抒情。“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文章至此,一个叹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与李白的《蜀道难》之“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序进一步抒发出对《纲目》的赞赏与认可,序言的笔触间,透露出作者对《纲目》由衷的崇敬。“故辩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结尾以“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一锤定音,似乎意在帮助出版商下定决心。○ 李时珍与其父母之墓(湖北蕲春)

王世贞的序全文气势磅礴,字字珠玑,首尾呼应,淋漓尽致。赞美之辞恰到好处,不愧为大家之笔。字句间蕴含着经文典故,行文中展现出中国语言的艺术魅力,用词华美,高潮迭起,令人回味无穷。《纲目》如无王序,难以顺畅出版。王序为《纲目》的成功出版,奠定了一块关键的基石。《纲目》的发行也令王序名扬天下。可谓好书、好序相得益彰。创新勿忘本草源 本草沿革○ 中国医学发展分合论指掌图[五指论古今:中国医学发展分合论]

本草典籍的数量之多,可用浩如烟海与汗牛充栋来形容,往往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其实,学习本草并非漫无头绪,而是有章可循的。《三国演义》开场有曰:“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曾受此名句启发,创绘了一幅“指掌图”来描述中国医学发展的宏观势态。我不是研究历史的,这里仅从易学易记的角度,谈谈我从中医药学发展的大体规律进行探讨的心得。

图中以手掌的五指代表医学史上的五个统一时期,即国家相对统一时期的医学发展阶段,而以两指之间的分叉代表医学史上的四个分裂时期。每个时期发生的代表性医学事件择录如下:

第一个统一板块: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可见大量的医药卫生内容,如在甲骨文中发现了病名、灸法、汤剂等有关的内容。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医学的萌芽期。

第一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公元700年~公元前221年)。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到公元前476年为止将近300年的时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医巫分离,医学开始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中医药占据了医疗卫生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药学发展的积淀孕育着《神农本草经》的形成。

第二个统一板块: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该时期始于秦灭六国,止于东汉灭亡的公元22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开始由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历时虽短暂,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黄帝石雕像(左)神农石雕像(右)

这一时期,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发展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张仲景精心钻研,博采众方,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中国医学史上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张仲景在医学上的突出贡献,使他享有“医圣”的美名。

第二个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1~588年)。

这一时期从三国鼎立开始,到隋灭陈统一中国为止,共367年,介于秦汉与隋唐两个经济文化发展高潮时期之间。

这一时期,思想界冲破儒学独尊的束缚,呈现出自由解放的趋势。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已经开始渗透到中国文化中,也自然影响到中医药文化。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外科、养生保健以至中外交流等各方面都有突出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代表人物有华佗、王叔和、皇甫谧等。

第三个统一板块:隋、唐、北宋(公元581~1127年)。

隋朝(公元581~618年)虽然是个短暂的王朝,但它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状态。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如政府创办医学校,组织编撰《新修本草》,其所收载的众多外来药物是当时中外医药交流的体现。医家代表人物有孙思邈,撰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此外,尚有《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名著问世,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张仲景石雕像(左)华佗石雕像(右)

唐末五代虽然有短暂的分裂时期,但并没有阻断隋唐统一时期中医学发展的气势。北宋统一之后,政府对医学空前重视,先后组织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成立校正医书局,组织整理编纂医学的经典著作,并借助印刷术的发展推广校正后的医学典籍。这些举措对以后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北宋的代表作有《和剂局方》《证类本草》《小儿药证直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

隋唐、北宋统一时期创下的医学丰功伟绩使中医学翘立于当时的世界医学之林。

第三个分裂时期:南宋、辽、夏、金(公元1127~1279年)。

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时期可以追溯到与北宋并存的辽。宋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1127年被金国灭亡。嗣后1233年金国被蒙元所灭,南宋与蒙元经过短暂的对立期,也于1279年被蒙元灭亡。

这一时期南宋的医学发展虽然继承了北宋的某些传统,出现了若干临床分支学科的集大成之作,如《幼幼新书》《妇人良方大全》《洗冤集录》等,但官修医书由于国运衰微已经风光不再。金元初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大融合时期,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中医学史上又一个辉煌的时期。金元之际出现的医家争鸣,以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张子和为代表,促进了中医不同学派的产生。独树一帜,勇于创新,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

第四个统一板块:元、明、清前中期(公元1271~1840年)。

继秦汉以后,元朝又一次使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大统一。而明代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清代经过康乾之治,国势发展到了极盛。

在元朝天下一统以后,金元之际的北方医学学派南传,出现了著名的医家朱丹溪。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了革新趋势,中学输出、西学东渐,中外医学互惠受益。这一时期在传染病病因的探究、人痘接种术的创造、中药学的研究等方面都进入了新的阶段。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为明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大成之作。明末清初,温病学说发展成熟,补充了伤寒学说的不足,使外感热病的理论研究及治疗、诊断、预防等技术更加完善,代表性医学家有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

第四个分裂时期:鸦片战争至中华民国(公元1840~1949年)。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医学加速向中国传播。中国传统医药学经历了与近代西方医药文化的碰撞,西方医学开始在中国建立与发展,中西汇通学派的探索给中医学带来了新的生气。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张锡纯、朱沛文、恽铁樵、施今墨等,代表著作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等。对本草学与植物分类学有影响的著作有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等。20世纪初,众多近现代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团体问世。总体讲,这一时期中医药学几历沧桑,此间还出现过废止中医案的风波,中国的医药学界逐渐形成了以西医学为主导的格局。○ 李时珍石雕像

第五个统一板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制定与实施了发展中医药的政策,使中医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中医药教育的开展,国家中医药科研机构的建立,各地中医院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分册的颁布,中医药书籍出版的空前繁荣,中药资源的普查,中药种植业的发展,中成药生产现代化的推进,都成为这一时期辉煌的业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也不断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通过以上简述中国医学发展史有分有合、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态势,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医药学发展的大致规律。其实在五大统一板块中,也有过局部的战乱;四大分裂时期中,也可见局部相对的安定。但总体而论,中国医学史呈现统一与分裂交替的规律。

盛世修典为中国文化传统之一,因此大型的医药学专著多在统一时期整理完成,此间亦为医学理论的集大成时期。唐代对《黄帝内经》进行了校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问世。北宋政府组织人员校正医学经典著作十几种,民间学者著述则更为丰盛。明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大型的具有总结意义的著作不断产生。统一时期也是医学教育大发展的时期。从隋唐宋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至明清太医院的开办,再到新中国多所中医药大学的创建,都说明医学教育的蓬勃发展是统一时期的另一成就。

在分裂时期,兵荒战乱、疾疫盛行,但“百姓不幸医家幸”。其原因是医疗的客观需求和广阔的实践空间使得临床名家辈出。一般说来,战乱时期,医家的正统观念约束较少,思想活跃,各种学说常异军突起。魏晋南北朝临证医学经验的广泛积累,金元之际的医学争鸣,以及清末民国初年中西汇通医学的兴起,中医在西方医学冲击下的自我完善和中医药学术期刊与学术团体的崛起,都出现在历史的分裂时期。另外,分裂战乱时期其他学术领域的发展似乎也有类似的情形,不能不对中医药学产生影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金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大融合,都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无论中国医学发展处于统一板块还是分裂时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随着各时期的更迭,前一时期的成就总是为后一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通过把握各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今的时代特点,充分利用当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顺势而为,做出更大的成绩。[中国本草大系]

“本草”是中国传统药物学的特有称谓,古人云:“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意即草(植物药)为药之基本组成部分,所以用“本草”二字指药物。如此说来,本草学即药物学。本草学的内涵广泛,主要包括中国传统药学发展历史(历史学)、本草文献著作本身(文献学)。本草著作中所记载内容包括药物基原、药性理论和功效应用(药物学)三个方面。

总结起来,中国的本草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主流本草、主题本草和地方本草。

主流本草

中国医史学家郑金生教授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中国古代的本草典籍以《神农本草经》为核心,后世本草著作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充。虽然宋代以前的本草书籍多已亡佚,但是中国古代的本草在发展过程中,传承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即在引用前人所著本草著作内容时,均明确注明原出处。观看古代的本草文献,如剥一颗卷心菜一样,层次分明。同时,因后世作者遵古尊贤的写作体例,散失亡佚的古籍通过辑录幸得保存重刊。

2000年来,中华医药连绵不断,形成了一条文化长河。我认为,中国古代有五部最为重要的本草著作,可谓中国本草史上的五座丰碑。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综述药物的配伍法度(君臣佐使)、药性(四气五味)、服药方法和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该书将药物按其主要功效(扶正与祛邪)和药性(有毒与无毒)分为上品、中品、下品。各药项下,分别介绍药物的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产地等内容。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学成就。原书已佚,明清以来有众多辑录本。

南北朝时期的医药学家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了注释和补充,编纂成《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该书在序例中对《神农本草经》内容加以注释和发挥,并指出了伪劣、混淆药物的现状与严重性。各药按自然属性分类,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7类。该书涵盖了本草沿革和药性理论的相关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药学成就,并成为后世综合本草的基本框架。

唐代国力强盛,政府组织二十多位医药学家和儒臣编纂了《新修本草》。全书共54卷,其中目录2卷,正文20卷、药图25卷、图经7卷,载药844种,于公元659年颁行,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具有药典的性质。该书一大特色为图文并茂,首创图文对照,图经为药图的文字说明,药图全部采用彩色绘图,可惜原书及图均亡佚,现存文字部分为后人辑书所得。○ 五部重要的本草著作

宋代最值得称道的本草著作是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载药1744种,于1108年刊行,现存“大观”“政和”与“绍兴”三个版本。该书体例严谨,注重保存前人的经验,明示引文出处,是宋代以前唯一一部保存完整的本草巨著,也是查阅宋以前本草资料的重要参考典籍。

明代的《本草纲目》是《证类本草》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本草著作。《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初版于1593年印刷刊行。《本草纲目》是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总结,在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方面成绩斐然,堪称中国古代本草的巅峰之作,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卓越贡献。

主题本草

主题本草是指内容具有某个特定的主题,如炮制、鉴定、食疗、药性等。

1.以记载炮制经验为主 《雷公炮炙论》约成书于南北朝时期,首次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记述和经验,是中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另外两部比较著名的炮制专著是明代缪希雍的《炮炙大法》和清代张仲岩的《修事指南》。

2.以记载鉴别经验为主 宋代寇宗奭撰写了《本草衍义》,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对于药材真伪鉴别加以点评。明代李中立撰绘的《本草原始》是本草历史上最富有特色的药材经验鉴别专著,载药508条。该书的特色为药图,以药材作为绘图对象,而非表现药物基原的全貌。初刻本有图426幅,均为写生得来,主要特点在于药图配合文字,一些品种还添加有图注,指明鉴别要点。

3.以介绍食疗为主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立“食治篇”专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唐代孟诜撰写了《补养方》,其弟子张鼎增补后命名为《食疗本草》,是一部专门讲述食物疗法的专著。元代蒙古族人忽思慧所撰写的《饮膳正要》亦是著名的食疗著作,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明代尚有一部彩绘的《食物本草》,收载食物386味,简述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法,并附有工笔彩色食物图。

4.以论述药性为主 《汤液本草》是金元时期王好古所著的临床药学代表著作,载药242种。该书是金元时期药性理论和用药经验的总结,引用了张元素、李东垣等金元医家的论药之言,反映了当时医家对药物功效主治的认识。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收载常用药物475种,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人等部。该书卷首为药性总义,各药项下叙述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炮制等内容,重点介绍药性,被认为是初学者必备之本草。此书在中国台湾备受推崇,中国医药大学的张贤哲教授还专门著书,就其内容条例析义,以方便初学者研读。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以后一些医家撰写的简明普及的医著超过古代,如药性歌赋与汤头歌诀。这些歌诀因文字简易、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为中医药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地方本草(包括民族药本草)

地方本草记载某一特定地区使用的药物。

1.古代地方本草探迹 西晋时期嵇含撰写的《南方草木状》是中国和世界公认最早的地方植物志,收载植物80种,主要是岭南特有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书中记述了不少岭南植物的功效,也涉及少数外国所产进口药物如熏陆香(乳香)等。

南宋时期王介撰写的《履巉岩本草》收载了临安(今杭州)慈云岭一带的206种药用植物,是现知存世最早的地方彩色本草图谱,绘图精美俊逸,现仍可见明代抄本。

明代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成书于14~15世纪。因记述云南地区药物,故以滇南命名。作者深入民间,采集草药,为民治病,同时收集民间防病治病的经验,历时二十余年编撰而成。该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一百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善的地方性本草专著,具有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及地方特色,在云南影响甚广。○ 《履巉岩本草》中的彩绘虎耳草(上)《食物本草》中的彩绘枇杷(左下)《本草原始》之马尾当归、蚕头当归图(右下)

2.岭南地方本草举隅 记载岭南草药为主的本草有三部较重要,分别是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1711年)、赵其光的《本草求原》(1848年)和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1932年)。其中以《岭南采药录》内容最全、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该书系统总结自清代以来岭南医家运用草药的经验,全面搜集两广地区生药576味,且多为《本草纲目》所未收载的当地特色草药。一些草药至今在岭南民间包括香港广泛应用,如用作煲汤的霸王花、番木瓜等;用于制作凉茶的岗梅根、鸡骨草、田基黄、火炭母、布渣叶等。书中多数草药均列有药名、别名、植物形态、入药部位、性味主治及详细的用法用量等。在20世纪50年代,香港庄兆祥医生曾对该书进行考订,易名为《增订岭南采药录》出版。

3.当代地方本草汇编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大陆兴起中草药群众运动,各地区、县都相继出版了地方中草药手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地方中草药手册是地方本草的延续。《全国中草药汇编》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这部巨著的编写由恩师谢宗万教授领军主持,全国协作,专家把关,史无前例地完成了一次中国民间用药经验大总结,出版后于1978年荣获中国科学大会奖。○ 《增订岭南采药录》○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图书馆特色馆藏——《中国本草全书》(左)地方中草药手册(右)由中国文化研究会编辑、华夏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中国本草全书》,共计410卷,已于2000年出版。全书收录了中国古近代(公元前220年~公元1911年)本草专著八百余部,相关本草文献一万余种,涉及六千余种医籍类本草文献和八千余种中国古代地方志中记载的本草相关文献,同时还收录了中国少数民族本草文献、宗教领域里的本草文献以及古代海外学者撰写的本草相关文献。全书收录了中国古代本草文献彩色图片七千余幅,黑白图片近两万幅。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图书馆收藏了全套《中国本草全书》,成为其特色馆藏之一。志求善本取真经 纲目版本○ 金陵版《本草纲目》唐僧玄奘(三藏法师)当年为何去西天取经?原因是当时人们认为在唐朝传抄的小乘佛经代表不了佛经真谛。如《西游记》所描述的那样,唐僧为了从西天(印度)取回真经,发下宏愿,不得真经誓不还。十数年寒暑风餐露宿,十万八千里跋山涉水,终于成就了千古大业。与佛经存在着内容、质量不一的版本问题一样,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都有版本问题;而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同样有版本问题。学习中医药古籍,只有选择合适的版本,才能取得古代中医药学的“真经”。那么,关于《本草纲目》,哪个版本才是真经呢?[真经不绝取经人]

1982年,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天,我在研究院临时搭建的木板房图书馆内看书,忽然,一位老者站到了我的身边。他亲切地问我:“你在读《本草纲目》呀?”我慌忙起身并请教其尊姓大名。他指着书封面上校订者“刘衡如”三个字,轻声答道:“我就是这个人。”摸着桌子上厚厚的几册书,对这位面容清隽的古稀老人,我不禁肃然起敬。老先生说,《本草纲目》版本众多,历史上由于抄版、刻版、校订、复刻所发生的错误,数以千计,严重地污损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本来面目。他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为了校勘《本草纲目》,他花费了近十年的功夫。囿于历史条件,他在校注《本草纲目》时,前三册选用的是1603年出版的江西版为底本。校勘近完成时,在中国才发现了1593年刊印的《本草纲目》祖本“金陵本”。刘先生准备重起炉灶,再从头开始校订。我对刘先生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到由衷的钦佩。后来我知道,刘先生因为年事已高,仅在第四册以金陵本为底本,未能完成心愿。

1997年,我从日本回北京参加中国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中国本草全书》项目的启动仪式,主席台上一位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中年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是刘衡如先生的学术继承人、子承父业的刘山永先生。刘山永先生年幼时因病导致后来身体行动不便,但他与父亲一样,历10个寒暑,对《本草纲目》金陵本全部进行了重新校勘,增加了1.6万余条注释、100万字左右的新解。

关于《本草纲目》的外文译本,过去很多书籍、报刊甚至电影中均有报道并演绎,称《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实际上,据潘吉星先生30年前的考察,除了日本译本为全译本外,其余如法文、英文、德文的译本均为节译本。2004年中国有了《本草纲目》的英文全译本。《本草纲目》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未读本草愧为医”是江户后期日本著名的医师、教育学家大规玄泽对学生们的开堂训诫语。《本草纲目》在日本古代被奉为医家圭臬。如前所述,现存八部稀世珍本金陵版《本草纲目》中,便有三部在日本得以妥善保存。

历史上,日本和韩国都曾长期使用汉字,医家教育程度较高,对汉字的掌握尤为熟练,所以,当时中文书籍并不需要翻译,只要翻刻即可。公元1607年《本草纲目》开始在日本刊行。数百年来,在日本传抄、改编、翻刻、研究《本草纲目》的热潮经久不衰。

1929~1933年,日本的一批汉学与药学家首次翻译了《本草纲目》,同时加注部分动植物拉丁学名,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本草纲目》的外文全译本。1974~1979年,木村康一、宫下三郎等一批汉学与本草学家,对日文版《本草纲目》进行了重新校订,更名为《新注校订国译本草纲目》,共计十五册,附有两册图,由春阳堂出版。

2009年我在东京旧书店街神保街寻宝,偶然喜获这两套保存完好的不同版本的《本草纲目》日文全译本。这两套书,目前存世不多,有较高的学术和文物价值,能在中国收藏更是弥足珍贵,对我们研究《本草纲目》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草纲目》金陵本的影印本(左)和江西本的校点本(右)[《本草纲目》的版本流传]《本草纲目》自问世以来,迄今已有超过120个版本,如果算上节选本(节本)、删改本(删本)、精选本等,则达数百种之多。这里择要简介几种。

金陵本《本草纲目》

李时珍原稿或其他手写本未见于世。现存最早的木刻本为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金陵(今南京)胡承龙刻的《本草纲目》,故称金陵本。殊为遗憾的是,这一年李时珍去世,未能见到自己千辛万苦写下的巨著出版。金陵本被公认为是《本草纲目》的祖本(或称母本)。此版本现存世者已知只有8部全本和4种残本,分别藏于日本、中国和美国。金陵本有其编辑、校正、书写、出版全部相关人员的完整记录。

金陵本《本草纲目》中尚有药图两卷,存图1109幅。从《本草纲目》祖本的署名来看,药图非李时珍所绘,而是由李时珍团队其他成员完成的。图形简单粗糙,是该书的美中不足之处。○ 《本草纲目》“一祖三系”版本示意图○ 刘山永矢志修本草○ 金陵本《本草纲目》绘图者署名页

江西本系统

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由江西巡抚夏良心,依据金陵本原版重刻印行。此版本基本保持了金陵本的原貌,为明末清初各版本的底本。与金陵本相比,江西本版式美观,刻工大为改进,所以流传较广。前文提到,1977~198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刘衡如先生的《本草纲目》校点本,共4册,1~3册是对江西本的校勘,第4册是对金陵本的校勘。

钱本系统

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由武林人士钱蔚起刻于杭州六有堂。此版本在清代先后有34个刻本。该版本对祖本增减、改动之处较多,尤其是药图部分,影响了原书的质量。根据谢宗万教授的统计,该版刻绘药图八百余幅,使得图形看似精美,但与李时珍的描述不符。钱本在清代前期与中期比较流行。○ 《本草纲目》不同版本中的威灵仙图

张本系统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刻于南京。张绍棠本人是地方军阀,花钱请人重新绘图,属沽名钓誉之举。张本主要依据江西本和钱本,并与《本草纲目拾遗》合刻。因为刻工精良,印刷年代较晚,很为流行。1954年,商务印书馆曾以此为蓝本用铅字版重印,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其影印本,故此版本流传甚广。该版本追求外表之美,却难掩内容之劣,如将《植物名实图考》的精美绘图移花接木,文字方面还出现了新的错误。

谢宗万、邬家林、郑金生三位教授曾对《本草纲目》附图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讨论,进一步印证了上述“一祖三系”的版本系统。因作为祖本的金陵本《本草纲目》,正文文字精美,但药图较粗略,故后人不断重绘药图取代旧图,有的或多或少可看出原来的模样,有的却已经面目全非。例如,《本草纲目》不同版本记载的威灵仙,其图形均有所不同。金陵本的威灵仙图叶轮生,描绘的可能是玄参科草本威灵仙(Veronicastrum sp.)类植物,而张本的威灵仙图,仿自《植物名实图考》,推测画的是毛莨科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 日文版《本草纲目》(1933年版)○ 日文版《本草纲目》1979年版在学习古籍时,我们经常听到“真本”“珍本”和“善本”等提法。所谓“真本”,乃相对于伪本、节录或改编本而言,是最能反映作者原著面貌的版本。“珍本”就是珍贵而稀少的版本。虽然它不像善本那样有一定的年代规定,但只要属于珍稀之物,就可以称之为珍本。对“善本”的界定范围,各个图书馆不同,但大致上可认为是明清之前的刊本,以及近代名家批校本和抄本之精者。“善本”之善,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真本”之精髓即真经的追索使得后来的版本善无止境。有心读《本草纲目》的人,不妨先翻开相对真与善的版本。2009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本草纲目研究》(上下两册)。此书有刘衡如、刘山永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加上文献学家钱超尘、本草学家郑金生的加盟,文字准确、校注严密、考证详实,堪称是现代较好的《本草纲目》校勘整理本。书中还附有郑金生教授对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研究源流的评述,起到了引领读者进入《本草纲目》“金谷之园”的作用。学到如痴始见奇 文献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