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7:41:36

点击下载

作者:陈力丹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试读:

前言

本书讲述历史,使用的“现代”概念是指15世纪末以来至今的现代化过程(在中国的起点是19世纪中叶);“当代”是“现代”的一部分,指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近代”这个以意识形态标准和政治事件划分历史阶段的概念,不再使用。

世界新闻传播史应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研究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比中国新闻史薄弱得多,直到1988年才有书出版,而且是教材。其中采用世界范围内横向发展为主线结构的居多数。这样写的优点,可以对世界新闻传播业整体发展的脉络有所了解,但是各个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被割断,难以形成一种完整的印象。由于各国新闻传播业发展差距很大,横向写史,当然只能以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为主线,这样一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就难以被提及。各发达国家新闻传播史的特点也很不相同,一旦以某种标志、时间划线,就只能简单地将一个一个很不相同的国家的新闻传播史,硬纳入一种实际上并不合适的框子里。

我们与世界打交道,只能表现为与一个一个具体国家打交道,这就需要一种符合实际需要的研究思路。首先有一个较为宏观的关于世界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大体脉络,接着是世界各大洲(或大板块区域)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脉络,最后是具体国家在世界和地区范围内所处的地位、该国新闻传播业的具体历史及其特点。前面几点只需要总体了解,而最后一点则应较详尽地知悉,因为我们接触的新闻传播媒介总是处于某个具体国家,跨国传播的媒体毕竟是少数。

鉴于以上的理由,本书分为七篇二十三章。

第一篇

是对世界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宏观概述,只用一万多字提纲挈领。第二至七篇,以洲或大的板块区域为范围,首先用少量文字概述这个洲或地区新闻传播的发展,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较为详尽地叙述和研究其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根据我们与外国新闻传播界交往的频率,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特别是西方七国+俄国,需要较为详尽地了解;发展中国家中较为主要的,也应当重视。所以,现在就形成一个总体概述、6个大的地区概述、16个主要国家详述的写作格局。

新闻传播史不能简单地叙述史实,研究各个国家新闻传播的发展特点,特别是文化特点,是本书的目的之一。本书重视各国的国家形成、文化历史传统、政治和经济体制、内部民族和语言分布状况、在世界交往中的地位等因素,对该国新闻传播业发展和新闻体制形成的影响。于是提出并力求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英国新闻传播业总是平稳而渐进地发展?

为什么法国的新闻传播业总是因为政治原因而出现断代?

意大利古代和中世纪末期发达的新闻传播,为什么到了现代反而落后了?

为什么德国新闻传播业总是呈现分散的状态?

为什么俄国的新闻传播业具有不同程度的、持续的集权控制特征?

为什么美国的新闻出版自由体制能够在二三十年内一气呵成,而英国却用了200多年?

为什么同是西方人开拓美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新闻传播业落后于美国和加拿大?为什么加拿大的新闻传播业发展又相对落后于美国?

巴西为什么不像拉美西班牙语国家那样出现频繁的新闻政策反复?

为什么东亚是现代新闻传播业较晚到达的地区?

印度的种族、宗教、语言冲突如何造成媒介种数繁多的状态?

中国接触新闻文化以后为什么出现的主要不是新闻纸而是数量巨多的言论纸?

为什么历史上的日本新闻媒介大多主动鼓动侵略战争,为什么日本报纸至今保持着二战时期形成的报纸大合并格局?

韩国的新闻传播业为什么经过40年才得以进入新闻自由体制?

为什么埃及的新闻传播体制最近50多年形式上僵持不变?

南非白人和黑人两两相对的矛盾如何构成了一部南非新闻传播史?

澳大利亚的新闻传播业如何形成了世界上垄断程度最高的格局?等等。

除了史实,本书各个国家的叙述结构、各国新闻传播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对以上问题的回答,绝大多数没有参照系,只能依据笔者对该国历史、地理、民族人类学、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和感悟。本书尝试着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呈现各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特征,适当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由于在现有的结构中难以详尽展开,所以这里只能点到为止,待有机会再以单独论著的形式深入讨论。现在第一本这样的论著已经出版,即我与董晨宇的合著《英国新闻传播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我组织的另外两本论著,即陈继静著《法国新闻传播史》和吴璟薇著《德国新闻传播史》也将完成。本版书的材料截至2015年。

关于世界新闻传播史的很多观点会有不同,这很正常。我们通过共同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更多领会这个已经须臾不可缺少的产业走过的历程,讨论中一定会有更好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本书自2002年以来已经12次印刷,感谢十几年来攻读新闻传播学学位的一批批同学对本书的信赖。这次再版,对所有的材料进行了修订,加大了关于网络传播的内容(特别在第一章),为每章增添了较多的图片。

本书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一章3万多字,也是各章中字数最多的,因与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史是平行的,不能再扩展论述。笔者在叙述结构上做了较大的变动,宗旨是回归中国新闻传播业本身,避免把新闻传播史写成中国国家发展的历史,或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史。

朱至刚、陈辉分别参加了本版中国和外国部分的资料增补工作,在这里向他们致谢。陈力丹2015年9月第一篇第一章从一般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但是,关于传播信息中的一类——新闻,能够分门别类地从一般信息传播中分离出来,传播新闻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业,仅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然而,新闻信息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在人类活动的早期,融于一般信息的传播之中,难以以一种绝对的标准予以辨别。远古时代几乎不存在时间观念;上古、中古时代的信息传播,数月甚至数年的信息也许可被视为新闻,历史记载与新闻报道,只是从不同时间角度来看同一件事情。

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研究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一、人类无语言时代的信息传播西班牙卡斯蒂略岩洞上的女性手印图案,3.73万年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凭借触觉和嗅觉来寻求和接受信息的方式,自然是最为原始的,但也是无法超越的。

2.视觉符号

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实际的动作(例如孩子因害怕而紧紧抱住大人),或利用物体(彩色矿物、植物、火光等),或描绘简单图形,向别人传递信息。对接受者来说,这些均为原始的视觉符号。

3.听觉符号

通过发出原发性声音(例如哭叫、笑声、哀鸣等)、模拟性声音(例如模仿某种动物走动和自身发出的声音),或通过简单的敲击发出声音,向其他人传递信息。如果这类声音被接受和理解,即为原始性的听觉符号。

以上的非语言传播,即使在当今最为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辅助信息符号,从香水的使用、亲吻,到言语中的声调、轻重、停顿,体语的广泛运用,甚至传播中空间、文化色彩的选择,都能够察觉到潜伏着的原始符号传播的能量。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人类语言的产生,是实际交往的需要所致。恩格斯谈到人类驯化的狗和马想要说话的设想,可以推及10万年前人类语言产生时的情形:“在自然状态中,没有一种动物感觉到不能说或不能听懂人的语言是一种缺陷。如果它们经过人的驯养,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狗和马在和人接触中所养成的对于分音节的语言的听觉是这样的敏锐,以致它们在自己想象所及的范围内,能够容易地学会懂得任何一种语言。此外,它们还获得了如对人的依恋、感谢等等表现感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它们以前所没有的。和这些动物常接触的人不能不相信:这些动物现在常常感觉到不能说话是一种缺陷。”

当然,现在被驯化的狗和马,至少在我们生命延续的几十年内,不可能看到它们改变其生理结构,但是人类语言的产生,确实是百万年进化的结果。恩格斯就此写道:“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是和听觉器官的相应完善化同时进行的一样,脑髓的发展也完全是和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同时进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512、513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从10万年前人类形成使用语言的能力至今,无论人类创造的传播技术发展到何等高度,现代信息传播已经无法摆脱语言这个基本的传播媒介,毋宁说,现在和未来的任何高级传播媒介,都必须以语言这个传播媒介为媒介,而词语则是传播的基本单元。

但是,语言又不单纯是一种传播媒介,语言同时也是人的思维本身。即使人沉默着,只要在思想,甚至做梦,其实也是在使用语言进行自我传播。因此,马克思说:“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各人类文明发祥地出现时间的差异,最初的语言在从最初的几个文明发祥地向四周蔓延的过程中,衍生出无数种新的语言。存在于现实人群中的语言,作为一种“感性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人类信息传播最早的历史记录,只是这种历史需要语言学家通过对当时语言的语法结构、发音和词汇进行分析,从中找寻当年的信息痕迹。对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无数种语言进行分析,可以像描绘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描绘出语言的谱系,指出某种语言的发生、发展和随人类群迁徙的轨迹,并根据词汇的形成和发音的变化,破译出人类无文字传播时期留下的信息。

而具体的人,由于10万年的基因延续,其思维已经和出生之时习得的母语无法分离了。人思维着,即是在用自己的母语思想着,甚至包括无意识的思想——梦。

语言是文化的边界,因而语言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信息传播,但是同时也局限了信息的传播,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当然前者的功能是主要的。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这一语系的起源地在现在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公元四五千年前,居住在那里的一部分雅利安人,分别途经里海北岸和南岸,向西和西北方向迁徙,到达欧洲。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在原来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语言族群。这些族群有共同的语言特点,故称“印欧语系”。15世纪末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国家将市场经济向全球拓展,于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比利时、丹麦等国,以及后来的美国、俄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保护国、托管地,这些国家的语言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印欧语系在最近几百年内成为分布最广的语系。如果谈到语族,那么以当年迁徙时的先后顺序,逐渐形成12个语族,现存的10个语族和主要代表语言如下:

印度语族(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吉卜赛语等)

伊朗语族(波斯语、库尔德语、阿富汗语等)

斯拉夫语族(俄语、塞尔维亚语、波兰语、捷克语、保加利亚语等)

亚美尼亚语族(以亚美尼亚语为主)

波罗的语族(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等)

日耳曼语族(德语、丹麦语、瑞典语、荷兰语、英语等)

拉丁(罗曼)语族(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罗马尼亚语等)

希腊语族(以希腊语为主)

克尔特语族(以爱尔兰语为主)

阿尔巴尼亚语族(以阿尔巴尼亚语为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

这个语系以中国为中心,略向西南辐射,讲话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但是地理分布上较为集中。下分4个语族,即汉语族、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

3.阿尔泰语系

以现在中、俄、哈、蒙交界的阿尔泰山为中心,广泛分布于亚洲腹部的荒漠和草原地区。下分3个语族,即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朝鲜语、日本语的主要成分,属于这个语系。

4.闪含语系

分布于西亚北非地区,分为2个语族,即西亚的闪语族、北非的含语族。

5.班图语系

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整个黑非洲地区,拥有数千种语言,大部分是部族语言。代表性语言是斯瓦希利语。

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大洋洲各国。中国台湾岛的高山族语言,即属于南岛语系。

其他的语系还有达罗毗图语系(印度半岛南部)、南亚语系(中南半岛南部)、芬兰乌戈尔语系(主要在芬兰和匈牙利,以及俄罗斯北极圈内少数几个地点)、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高加索山脉一带),分布地区较狭小,对世界交往的影响有限。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马克思说:“一种象征如果不是任意的,它就要求那种表现它的材料具有某些条件。例如,文字符号有自己的历史,拼音文字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上册9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文字对于减少语言沟通的障碍,至少在同一语支内减少方言的障碍,也有明显的增强沟通的效果,所以马克思写道:“由于有了文字,方言的差异已不可能成为隔离的障碍(即互不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521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古埃及第18王朝的泥板历书

文字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的古埃及和公元前3500年的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所有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象形符号,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体系,那里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书写文字载体——纸莎草和泥板。

随着各个文明发祥地后来的变迁,全世界的文字发展,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呈现出两个发展方向。一个继续向完善象形文字的方向发展,使之抽象化,形成现在世界上唯一的现代象形文字体系——汉字。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原始象形符号转变为各种以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体系。形成这种文字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前者在于中华民族历史上基本生活在东亚大陆,移动性很小,因而以周围自然环境作为参照系而形成的象形文字可以长久地具有稳定的内涵,一个发音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或多个含义。后者的起源地位于亚、欧、非三洲相连的地中海东部,各民族在交往中使用象形文字就会因自然环境差异(海洋、沙漠、温带平原与高山)过大而难以理解;因而逐渐转以不同的音节组合与变化,而不是以共同的自然环境为参照系(因为相当程度不存在这种参照系)来表达意思,这就自然促使文字向拼音方向发展。

腓尼基文字经过古希腊人而改造为最初的希腊拼音文字,古罗马人将古希腊文字改造为最初的拉丁文字,经古罗马帝国将古拉丁文字传遍欧洲。再过千年,由于欧洲向全球市场的开拓,拉丁文字传播到整个美洲和大洋洲、大半个非洲和小半个亚洲。二战后独立的国家,很少不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法定文字的。现在任何非拉丁字母的文字,都有拉丁字母的拼写设计,这也是这种文字体系传播的结果。鉴于这种情况,对于拉丁文字的发展脉络,需要作为常识来了解。拉丁文字的历史变化脉络如下:

公元前15世纪的腓尼基象形拼音混合文字→

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拼音文字→

公元前后古罗马的拉丁文字→

公元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前后的现代拉丁文字→

公元20世纪后半叶遍及全球的各种当代拉丁文字

文字不同于语言,它作为一种较纯粹的媒介工具,可以被各种语言借用来制造相对应的表达语言的文字体系。语言是自然形成的,与思维同轨迹,任何人不可能根本改变祖先传下来的语言结构和体系。文字是为语言服务的,因此,历史上经常发生同一种语言使用过不同文字的事情。例如历史上的越南文和朝鲜文曾经使用汉字作为其文字的基础,后来分别使用了拉丁文字和彦文,形成新的越南文字和朝鲜文字。前苏联境内原来有许多非斯拉夫文字体系的少数民族文字,在当时政府的指令下,大多改而用斯拉夫字母作为与本民族语言相对应的文字基础。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乌尔都语,1947年印巴分治后,同一种语言,巴基斯坦转而使用阿拉伯文字。中国的维吾尔语,历史上使用过回鹘文字和阿拉伯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64年批准推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后来接受维吾尔族人民的意见,仍使用阿拉伯字母,但对原来不大完善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做了技术完善。语言结构和基本词汇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文字变化了。

有了文字,就产生了超出语言时空范围的信息传播。公元前59年至公元330年古罗马的“每日纪闻”,以及中国汉代(公元前1世纪始)的木简“府报”、唐代以后的手抄邸报,是人类最早使用文字进行有系统新闻传播的尝试。在古代,只有个别强大的王朝,在拥有较通畅的信息传递系统的条件下,才可能维持这种成本较大的官方新闻信息传播,而且这种文字传播的能量和范围也是很有限的。

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融合、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六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

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

3.阿拉伯文字体系

阿拉伯文字原是写作伊斯兰教教义的文字,文字跟着宗教走,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阿拉伯文字成为阿拉伯文化圈的标记。现在阿拉伯文字所普及的国家数量,仅次于拉丁文字。除了阿拉伯民族的国家外,还有仅由于宗教信仰而使用这种文字的非阿拉伯民族国家,如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的维文、哈萨克文也属于阿拉伯文字体系。

4.斯拉夫文字体系

这是从拉丁文字体系中分化出来的,现在独立成为一种较完善的文字体系。主要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蒙古、中亚各国、前南斯拉夫地区各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国使用。波兰语属于斯拉夫语族,但是现在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5.梵文字体系

它与阿拉伯文字、回鹘文字属于同一祖先,均是从公元前11世纪两河流域的阿拉马文字转化来的。梵文是印度古代宗教界使用的一种高雅文字,传播到世俗社会后,其字母几经转化,现在成为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各国许多文字的基础。中国的藏文即属于梵文字体系。

6.希腊文字体系

由于许多科学技术最早发明于古希腊,鉴于这种历史渊源,现代物理、医学、数学等等领域,有不少希腊字母成为通行世界的科学符号。因此,希腊文字在这个意义上(即使用希腊文的字母),亦属于世界性文字。

还有一种文字体系在最近几十年内,从跨国的文字变成了地方性文字,即回鹘文字体系。它最早是由回纥人于8世纪创造的,后来衰退。随着蒙古人的崛起,建立横跨欧亚的帝国,于是这种文字体系于14世纪以后得到复兴,成为蒙古文以及后来满文的基础。由于满文到中国清末几乎不再使用、蒙古国于1941年废止回鹘文字而改用斯拉夫文字、前苏联境内属于回鹘文字的布里亚特文字也向斯拉夫文字看齐,现在只有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使用的蒙文,属于回鹘文字体系。回鹘文字的衰落,除了中国满文的消失是一种自然的文化融合的结果外,现在的中亚各国和蒙古国停止使用回鹘文字,改为斯拉夫文字,是苏联在政治上实行大俄罗斯文化霸权的结果。这种摧毁文化的行径应该受到谴责。

就当代文字体系的发展而言,拉丁文字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而阿拉伯文字、梵文字则已经历了自身发展的高峰期,多少呈萎缩的状态。不过,总体上似乎大局已定,扩张或萎缩的程度都有限。

文字对于信息传播来说,同样存在帮助扩大信息传播和局限信息传播的二律背反现象。不过,鉴于文字是可以留下实在东西进行研究的,因而对于专业文字学家来说,不同文字间的转换相对于抓住即时的声音语言,还是较为容易的事情。

中国不仅是一个拥有多种语言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多种世界性文字体系的国家。中国人民币纸币上,就体现了文字体系的多元。除了汉文字外,上面的汉语拼音、壮文属于拉丁文字体系,蒙古文属于回鹘文字体系,藏文属于梵文字体系,维吾尔文属于阿拉伯文字体系。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人工手抄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传播,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可以变成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但是,这座里程碑实际上并不在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中国。[加]阿·曼古埃尔《阅读史》中文版封面

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于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以及原材料无法适用于笔划繁多的汉字等原因,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在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并迅速应用于宗教传播和新闻传播。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这种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论证过,他们写道:“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的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历史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方都是独立进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第54页,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此的历史回顾是准确的:“中国很早便有了印刷术,但专为印刷而设计、并且只有通过印刷才可能制成的印刷品,特别是报纸和期刊,最早仅出现于西方。”(注:[德]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第4页,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中文版。)

欧洲对规模印刷的社会需要,以下情况可见一斑:1448—1450年,欧洲246个城市建立了1099个印刷所,印刷了4万种共1200万册书籍。(注:董进泉《黑暗与愚昧的守护神——宗教裁判所》第34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502年,有记录的最早印刷新闻纸《来自东方的新报纸》(Newe Zeytung von Orient und Auffgange)问世。如果没有16世纪开拓世界市场、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信息传播需求的急速升温,可能古登堡这位普通印刷业主的发明也会遭到毕升的境遇。但是,古登堡是幸运的,他客观上成了自由交流思想的化身,因为印刷术使得信息得以规模化地传播,禁锢信息的政策遭遇到公开化的威胁,以致西班牙诗人金塔纳(M.J.Quintana)在其《咏印刷术发明》的长诗中赞颂道:“古登堡说吧,印刷术问世流行,看,刹那间欧罗巴吵吵嚷嚷,多么激动,多么震惊;熊熊的火焰,宛若狂飙,喷射而出,它曾在黑暗的地心沉睡,它曾在高耸的熔炉藏身。”“赞美他吧,是他把傲慢的黑暗势力化为灰烬,是他载着智慧的凯歌穿越无垠的天陲;真理讴歌他胜利归来,赋予他无穷的才智!将无数赞歌献给为幸福而斗争的战士!”(恩格斯译自西班牙文)(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4344、50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但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出现,还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才可能出现并持续下来。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为什么会最早出现于欧洲?对此我国新闻学界曾经长期有所讨论。20世纪50年代的主流意见是:阶级斗争的需要产生了报刊,而且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阶级斗争产生了对报刊的需要。80年代初的主流意见是:当时的社会需要产生了报刊。前者显然过于片面,而且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王权联合资产阶级(平民)与割据的地方诸侯进行斗争。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主要代表——王权的斗争,是在报刊出现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后者是对前者的拨乱反正,应该说是正确的,但表述过于笼统,适用于说明任何社会化的新生事物出现的原因,等于没说。

这里使用的“现代”(modern)概念,与我国通常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历史称为“现代”不同,“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历史学家们一直把君士坦丁堡自1453年陷落之后的历史称之为‘现代史’,……至今西方国家在使用modern这一词时,在意义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们在使用modern这一词说明历史进程时仍包含着我们现在所说的近代和现代两个时代。”(注: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化国家之路》第1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世界地理大发现示意图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有借鉴意义。由于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新形成的奥斯曼帝国堵塞了欧洲通往亚洲的陆路交通,迫使欧洲商人找寻通往亚洲的海路;而找寻海上的世界交通通道启动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商业和工业;加上当时欧洲各国先后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王权与地方诸侯的斗争等等,多种因素促成了科学的兴盛与传播。(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524、530531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那么,报刊不也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吗?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这是一个大环境背景,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欧洲中世纪的地中海贸易仍然会继续下去,意大利仍然是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地带,中世纪的手抄新闻仍可以大体满足商人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但是,当大批商人转向全球贸易时,简单的手抄新闻显然不够了。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正由于买卖太难做,才需要专门的人从事信息的搜集和传播)。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300年才出现像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任何规模化的新闻传播都需要畅通的渠道,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封建割据,商品流通极不方便,当然信息的流通同样也受到阻碍。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6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在意大利,由于但丁、佩脱拉克、薄伽丘、马基雅弗利等著名大家的作品,使用的都是托斯卡纳方言,通过他们作品的传播,这种方言便自然而然地逐渐成为意大利通行的标准语。在西班牙,由于西班牙戏剧和塞万提斯小说采用的都是加斯梯里亚方言,于是通过戏剧和小说的广泛传播,这种方言逐渐变成了西班牙的标准语。葡萄牙由于出现传播广泛的卡蒙斯的叙述诗(歌颂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发现印度),于是他的作品的语法结构和语言成为葡萄牙的标准语。德国16世纪在席卷全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用低地德语翻译的《圣经》,以及他创作的一些赞美诗广泛传播,使得德语获得了以这些作品为依据的标准语。法国文艺复兴运动中拉伯雷、蒙田等大家的作品采用的都是北方法兰西语,于是这种语言替代了南方法兰西语成为法语的标准语。最后,英国作家乔叟、戏剧家莎士比亚等的作品,使得当时不完善的英语有了自己的标准语形式。

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而相对应的文字又要以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这个发明本来适应宗教传播和德国宗教改革酝酿时期的需要,又恰好与世界地理大发现衔接,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5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4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点”,不如说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过程。因为现代报刊从欧洲传播到全球,历经数百年,只有当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出现现代报刊,这个起源的过程方可说结束。考证起源的“点”,今天说是甲报,明天说是乙报,如果时间差距只在几天到几年之间,对于历史的发展来说,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起源”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报刊的起源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

就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于是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这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

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哈贝马斯(Juergrn Habermas)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这时的情形如他所说:“只有当信息定期公开发送,也就是说能为大众所知晓的前提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可言。”(注:[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16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

在这里,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如果考察某个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通过横向比较,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它当时在整个西方报刊业发展中所处的较强或较弱的地位。特别是对后两个阶段转换的考察,尤为重要。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即使批评是真实的,均被视为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的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间)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

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传媒(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历史上,有的西方国家的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的时间较长,甚至公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一度实际上被各政党分别掌握(例如意大利、法国),但是政党报刊的衰落和商业报刊的兴起,包括政党不再控制公营广电,到20世纪下半叶形成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在有些西方国家,由于政治斗争的反复,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出现过几次交替。无论如何,到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已经完全进入了商业报刊时期(包括广播电视)。

20世纪传媒集团的跨国、跨洲性经营显示出强大的实力。起家于澳大利亚的传媒集团老板默多克(Keith Rupper Murdoch)五六十年代即开始向美国、英国发展,八九十年代向亚洲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广度最大的世界级传媒大王,掌握全球数百家报刊、几家影响世界的广播电视公司和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公司。八九十年代,加拿大传媒大王康拉德·布莱克(Conrad Black)进军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掌握那里的代表性报刊,拥有美国数百家小报刊,并一跃成为本国最大的报业主。1996年美国传媒集团的大兼并影响全世界,各种关于美国时代华纳、迪斯尼、维亚康姆、欧洲施普林格、贝塔斯曼、维旺迪等等超大型传媒集团的评价大相径庭。它们的出现和发展让人们思考新的问题。八、电子媒介的几何级数发展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用电报代码发出了第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当然,不是上帝,而是人创造了令人感到惊异的东西: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1847年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将“电报的发明”列入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的表现之一,尽管当时电报并不普及。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洲(包括南美)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35年,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出现于法国巴黎。1862年,电报首次用于战时随身的新闻传递。

通讯社的出现意味着报纸已经规模化,各报自行采集新闻高成本的问题通过由通讯社提供新闻稿而大大降低成本。1870年1月17日,法国哈瓦斯社与英国路透社、德国沃尔夫社签订《通讯社联盟条约》,又称“联环同盟”(Ring Combination)协议,对全世界新闻报道的范围做了分工,以避免重复和竞争。后来美联社也加入其中,故称“三边四社”协定。哈瓦斯社负责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中美洲、南美洲、埃及(同路透社共享);路透社负责大英帝国、埃及(同哈瓦斯社共享)、土耳其、远东;沃尔夫社负责德国、奥地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俄国和巴尔干各国;美联社垄断美国的新闻采访与发布,其采集的新闻经由伦敦供给欧洲三社,欧洲三社发往美国的消息也只供给该社。

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仅仅由于英国邮政部门的总工程师认为他们有的是邮差,不需要电话,认识的差距使得英国10年后才开始发展电话。

也是在19世纪,真实图像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22年,法国拍出了第一张静物照片,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世,得到不断的改进,推广速度较快,于1853年用于战地新闻采访。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真实再现活动影像的电影技术,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以上19世纪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1920年11月,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无线广播电台。几年内,广播技术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既然声音可以跨越空间传播,图像可不可以?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都在研究无线电视。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了柏林奥运会。现在一般把英国BBC电视台1936年11月定时播出节目,视为世界电视广播的开端。具体哪个国家的电视算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广播电台出现十几年后,电视技术就被推向社会了,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电视的发展,使之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重新开始。然而,又是仅过了十几年,苏联和美国于1962年将通信卫星送上天空,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信号的洲际传播试验。

计算机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起,被运用于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武装卫星广播和电视。如果将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做一简单的年代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之前的发展处于相当缓慢的算术级数,而20世纪内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则是几何级数。

1502年 第一张印刷新闻纸

1561年 现存最早的印刷新闻纸

1605年 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斯特拉斯堡)

1615年 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

1650年 第一张日报(莱比锡)

1835年 第一家通讯社(巴黎)

1920年 第一家广播电台(匹茨堡)

1936年 第一家电视台(伦敦)

1969年 欧美之间最早正式开播卫星电视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美国最早开始普及计算机技术(1969年首次互联网试验成功)

从最为简陋的只印刷一条新闻的传单,到出现定期出版、每张纸上有若干条新闻的所谓“真正的报纸”,历经100多年!从较为像样的报纸到出现专门为报纸采写和批发新闻的通讯社(这需要存在数量很大的报纸群),再次历经200多年!显然,早期报刊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一些谈论欧洲早期报刊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论文,也许太看重自己的研究对象了。其实,19世纪以前报刊对社会的影响力,除了政治动荡时期起些煽动作用外,远不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的影响那样巨大而深远,报刊在社会中处于文途末路地位。现存最早的印刷新闻纸(1561年)

但是在20世纪,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循着萨弗(Paul Saffo)的“一代人法则”(注:[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第7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十几年到20年发生一次重大的载体形态和传播内容、形式的革命性变化,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由于无处不在、深入到家庭所有成员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969年9月1日,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ARPANET,简称“阿帕网”)的四个节点(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犹他大学)的联系开通。随后这个网络逐渐延伸,几经变化,现在互联网已经遍布全球。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更是影响当代的社会结构和人的思维方式。

如今,全世界每天有5.34亿份(注:WAN-IFRA REPORT,World Press Trends2014,p.6.)(2013年)报纸在传播,全社会拥有几十亿架收音机和20多亿台电视机。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九、世界新闻流通的不平衡和内容趋向大众化

20世纪的第一年,美联社的法人地位得到确认。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上升,1870年由欧洲的三大通讯社,即哈瓦斯社、路透社、沃尔夫社瓜分世界报道范围的格局,从20世纪初起逐渐被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联社、路透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四大通讯社垄断世界新闻流通的新格局。世界上80%的新闻稿是由这四家通讯社发出的,很少涉及发展中国家,而它们所代表的地区人口不及全球的1/5。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争取“世界新闻新秩序”的口号得以提出;而发达国家(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也以《塔鲁瓦尔宣言》的形式反批评这个口号。他们认为,这个口号的实质是鼓励政府实行新闻检查。虽然这场观念上的斗争在80年代中期,由于美英等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被削弱了,但是实际问题并没有解决。

代表思想深刻程度的是印刷媒介。从世界主要国家报纸的发行和书籍的出版数量和影响力看,源头大多来自发达国家。但近年发展中国家的报纸进入世界报纸发行量前100位的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有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造成印刷媒体衰退、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原因,但报纸发行量的增长本身亦是发展中国家文化实力提升的表现。

互联网从美国开始普及以来,其PC机用户的渗透率从1995年占世界人口的0.6%(3500万人)发展到了2014年的39%(28亿)(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字,为30多亿人)。互联网用户的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95年美国(61%)和欧洲(22%)的用户占绝对多数,到了2014年,亚洲的用户已经占一半以上,其中中国占23%,亚洲其他地区占28%。而手机移动用户,已经超过PC机用户,2014年移动用户的渗透率达到人口的73%,即52亿(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字,为70亿),其中智能手机占60%。(注:Mary Meeker《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http://www.askci.com/chanye/2015/05/28/85554lpe0.shtml。)但是,在尚未使用互联网的43亿人中,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世界上42个连接程度最低的国家有25亿人口,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即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服务及应用的有机结合)接入在很大程度上仍遥不可及,拥有大量农村人口的国家尤其如此。世界上有4.5亿人的居住地仍然没有移动通信服务。(注:国际电信联盟(ITU)《衡量信息社会报告》2014,http://www.199it.com/archives/295780.html。)

这是一个悖论:新闻和其他信息流通能力的大小建立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这不是道义的问题。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要求给予它们较多的新闻流通机会,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必须主动“让利”,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作为常态;而在道义上,这又是公正、合理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只有努力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才能改变世界新闻和其他信息流通不平衡、不合理的状况。

20世纪伊始,英国的“三每”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每日快报》)称雄报界,开创了新世纪报业大众化的风貌;与此同时,美国的黄色新闻潮汹涌而来,接着又是20年代以图画为特色的“小报”热。不论人们怎样从道德角度批评它们,报纸的大众化,以媚俗、迎合读者为特征,为报业主们带来了滚滚财富,养育了年轻的新一代受众。与此同时,少量报纸脱俗成为相对应的“高级报纸”,适应了社会精英的需求。这种分化很快就“传染”到世界各主要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花花公子》流行美国和世界后,各种色情期刊风靡世界,长盛不衰,利益的驱动轻易地掀开了这个无底的欲望需求的领域。另一类休闲娱乐、轻松话题的期刊,在和平环境下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以妇女为读者的杂志,办得成功的,都有几十至几百万份的发行量。

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太阳报》为代表,以视觉冲击为特征的新一代大众报纸开始风靡世界,以满足更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90年代香港《苹果日报》与较“老”的《东方日报》的竞争,即是新老大众报纸交替的世界性潮流的一部分。就连《泰晤士报》这样的传统高级报纸,现在也在改变面貌,变小而多彩的版面和相对活泼的文字,似乎要与当年的风格告别了。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本来就是面向大众的,特别是面向文化程度不高的大众,因而它们迅速成为广泛而廉价的大众文化的载体,其影响力超越报纸成为传统媒介之首。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网上传播的信息中,娱乐内容远远超过其他内容。人们在道德上对商业性色情、暴力内容的批评,能否抗住原始欲望市场的需求带来的利益驱动,仍然是让道德精英们头痛的问题。十、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到来

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了一个有关广域网络的项目,开发出“包交换”(packet switch)技术的网络,称作ARPANET(阿帕网)。运用这项技术把四台电子计算机顺利连通。这个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实验性网络仅有4个节点,但它标志着“天下第一网”的诞生,宣告了网络时代的到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90年代会形成全球性的无数台计算机联网的壮观景象。网络传播的出现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动摇了原有大众传播的基本形态,对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模式已经并且还将持续发生着深远的影响。拥抱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相对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而言的又一种社会形态。一般来说,“农业社会”对应的媒介是手抄书,“工业社会”对应的媒介是可以进行批量复制的现代报刊、广播和电视。而到了以“信息工作者”为社会主流人群的“信息社会”,相对应的主导媒介是“帮助创造、储存并加工信息的计算机”,而全世界计算机之间的联合——“互联网”则已经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同义词。(注:[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第81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无论是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还是大数据,现在有一个统称,即新媒体。“媒体”的概念不能在原有传统媒体的意义上理解,包括各种新的传播途径、发送和接受方式或形态。这方面的历史在我国开始于1994年。那年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64k网络信道开通,尝试进入互联网,于是中国进入Web1.0时代,随后有了第一个互联网上的网站瀛海威。随着博客的出现,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有了博客、播客、掘客、维客等“自媒体”形式,使人有了更大的自我表达权。

SNS(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加速了网络虚拟社会的构建,使得虚拟社会成为现实社会的延伸,例如早期的偷菜游戏。从微博、微信开始,Web已经开始从2.0向3.0过渡。

网络的未来发展,将进入Web3.0时代,其技术特征是:万物感知智慧控制;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人与物质世界的联接。人与人的交往仅是信息交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唯一的了,而人与物质世界的交流将成为一个非常丰富的部分。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基于RFID技术和EPC标准,利用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了一个能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简称物联网。2009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一同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同年8月,物联网被正式列为中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报纸到个人手机接收终端

21世纪,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媒介形态变化无穷,几乎隔不了几个月就会出现一批新名词。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媒体的网络正越来越深地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未来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信息社会”能否带来更多的传播自由?在全球化的信息流通中,各种不同政治体制和不同传统文化的国家,多大程度上能够彼此认同?是否存在信息帝国主义?答案在未来的发展中,但也在历史中。辩证法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历史与未来两极相通。十一、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其意思是:每个人都必须知道自己是何人、从何而来、在何处、去何方或做什么,否则就不能做任何事情。如果一旦早上醒来失去了记忆,一定会不知所措,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己的历史,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或去哪里。而当一位新闻工作者完全不知道本行业的历史(许多行业的知识其实就是由历史构成的),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他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会抓新闻。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新闻工作者知道一些新闻传播的历史,但较肤浅,一般地写写新闻还过得去,若涉及本行业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则会由于缺乏行业史知识而出现偏差。在这个意义上,关于新闻传播的历史知识越丰富,面对现实的新闻工作就越自由(哲学意义上的)。世界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至少有两点给人以启示。(1)全球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现代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果没有现代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现代新闻传播业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上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古罗马帝国,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上的局部市场经济,曾经造就了古罗马十分发达的公共信息传播系统。罗马帝国灭亡,这种经济形态一旦消失,当时最繁忙的信息传播系统便顷刻瓦解,随之而来的是千年中世纪的沉寂。中世纪末期意大利处于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因此也就再次成为欧洲信息传播的中心和欧洲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