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甲三(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9:17:21

点击下载

作者:胡慧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甲三(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

杨甲三(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试读:

杨序

余耽嗜医学六十余年,手不释卷,勤而不辍,略有心得。自忖所得费数十载光阴与心血,来之不易。叹余初学医道时,虽师从有门,但讲授无多,全凭学习者个人用心揣摩,学之难矣。故余执教以来,意欲将余之点滴尽数传授给学生,使新从医者能在余经验基础之上发扬光大。几十年来,虽教授传业,但一者临床经验来自于数十年的临床应对中,杂碎无章,散于临证之中,一者授业者毕竟有限,若想传授有道,传授以广,非著书立说而不能也。幸有学生胡慧,尝随余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任科内,时时随诊,跟我学习时间最为长久。其人好学不倦,经常为余进行整理总结工作,其亦有心整理余之经验成册,恰与余之想法不谋而合,故嘱其代为记述而成此书。书中对余几十年临证心得详加论述,以病证为纲,将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并纳于下,非常全面地记录了余之证治体会,又从理论方面将余之研究心得一一阐述而发,囊括了腧穴定位规律、经穴主治规律、毫针刺法等等方面,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反映了余平素研习所得之原貌。此书不失为一本理论实践俱全概括整理余毕生心血之专著

愿此书开卷有益。杨甲三2001年2月

内容提要

杨甲三教授是当代著名针灸学家,在针灸理论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拟对杨甲三教授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整理,以“专病论治”重点介绍杨甲三教授在临床常见病及疑难病治疗中的独特见解和选方配穴,突出其针药并用、内外同治的临床特点;以“诊余漫话”阐述杨甲三教授在腧穴定位、毫针刺法、经穴主治规律等方面的学术思想,从中可见其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的治学方法。此外,本书特设附录,介绍《杨甲三取穴经验》的精要,以进一步集中反映杨甲三教授的学术成就,以供读者习用。

本书内容翔实,资料珍贵,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及学习者阅读参考。参加政治协商会议20世纪60年代赴印度尼西亚为苏加诺总统治病时留影(右二为杨甲三教授)在菲律宾接受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接见(左二为杨甲三教授)参加中国针灸学会腧穴研究会成立暨学术大会(第一排左四为杨甲三教授)20世纪80年代赴日本访问时为病人治疗在日本讲学时为学生进行示范(居中持针者为杨甲三教授)与日本留学生合影(居中为杨甲三教授,左二为作者)与本书作者合影(左一为杨甲三教授,右一为作者)

医家小传

杨甲三教授(1919-2001),江苏省武进人氏,著名中医学家,中医针灸学专家。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学会理事;国家科委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腧穴组组长;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国针灸协会顾问委员会顾问。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主席团成员。

师从杨甲三教授十二年,经常为老师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撰写他的简介,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当时最为挠头的就是关于他的头衔,面对有限的字数要求,不知哪项当留,哪项当去。当时真不知道为什么在他的名下会有这么多的职务。乍看上去的杨甲三教授平易近人,沉默少言,既没有名人的架子,又没有大学者的矜持,真想象不出在他的身上会有着那么多的辉煌业绩。也只是近几年,当杨老师谢诊之后,才有机会听他对几个亲近的学生聊聊他的经历。若干年前,这些事情恐怕还不能随便说的。聆听之余,我们常说杨老师这一生的经历可以拍部电影了。

作为一名医生,临证六十余年,杨甲三教授诊治过无数的病人,有寻常百姓,也有国家元首。杨老师曾为多国国家元首诊疾疗病,曾随国家领导出国访问,曾多次出国讲学,其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杨老师总说他的运气好,但机遇总是垂青那些勤奋努力、厚积薄发的人。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所奠定的坚实浑厚的中医根基,当机会来临时,他才有可能牢牢地抓住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艺,从而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故事。

1919年1月,杨甲三教授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杨家家境尚可,其父送他投师学技,时年一十三岁,师承吴中杏坛老学吴秉森。自此每日栖宿师宅,随师应诊,诵读医书,研磨草药。吴先生内外兼修,外科也极为擅长,因而年幼的杨甲三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磨药捣药,帮老师配置外用的药膏。后来因为专攻针灸,在外用药方面没有继续研究,而面对中医外用药日渐萎缩的现象,杨甲三教授还深以为憾呢。每每回忆少时习医之事,杨老师总说现在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老师会为你讲解传授,而当时教会学生饿死师傅的观念使老师不可能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想要学东西只能靠自己用心揣摩,总结点滴发现,偷学经验。不过这种学习经历也培养了杨老师终身受益的习惯,在临床中爱琢磨,找规律,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经验,成为中医界一代宗师。在三年苦读满师后,他不满足于已学的东西,又去无锡,拜当代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为师,就读于承淡安先生主办的中国无锡针灸传习班,专修中医针灸。1935年从中国无锡针灸传习班毕业后,杨甲三回到故乡悬壶济世。年轻的医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他勤奋而不懈怠,持之以恒,有求必应,不分昼夜。他曾坚持为邻居做艾灸治疗,治愈了他的肠粘连,这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毅力和耐心是做不到的。旧时的医生除了在自己家中应诊,还经常应病人之邀去病人家中出诊,无论是深夜茫茫还是路途遥远,只要是有人相请,他从不拒绝,背起药箱就走,陪伴他的是家中所养的那条忠实的大狗。想象一下吧,漆漆黑夜中,崎岖山路上,年轻的医生疾步走过,恐惧和劳苦被甩在身后,换来的是越来越精湛的医技和越传越远的声名。应诊之余,杨甲三教授则把全部精力用在诵读医书、揣摩医理、演习医术上。记得杨老师和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背书和记汤头歌诀了。在他近80岁临诊时,还一边背汤头歌诀,一边为病人开方。可以想象他年轻时花费了多少的精力用来读书,从而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就是在这样不辞辛苦的工作和不懈的钻研揣摩中,杨甲三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年轻中医。

抗日战争爆发了,杨甲三的岳父来到他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其岳父华庆云先生乃是常州名医,尤擅内科、妇科,在某大纱厂做厂医。为避战乱,老人家来到女儿女婿家中生活。岳父的到来,给杨甲三带来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几年的共同应诊中,杨甲三认真求教,悉承衣钵,对妇科病的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县乡成立联合医疗诊所,杨甲三到联合诊所工作。南京成立中医专科学校,各地区推荐优秀青年医生到专科学校进修,杨甲三也被选送到南京。在这里,他遇到了以前的老师承淡安先生。就是这样,杨甲三从学生转变成为教师,担任针灸教学工作,并到江苏省各市县进行针灸巡回普及工作。南京中医专科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由于他工作认真,成绩突出,在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筹建时,被调入北京,开始了他人生中的黄金时代。

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后,杨甲三教授开始专注于针灸的研究和发展。他一方面进行针灸教学,一方面坚持临床,并将临床实践融入课堂中,因而使讲课内容丰富有趣,学生爱听他的课,每堂课下来都有书本以外的收获。他的讲课就像他的著作一样,没有繁壅的废话,用读者的话说,就是都是“干货”。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正式成立,杨甲三出任第一任系主任。在几十年中,他多次被评为先进: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三次被评为北京中医学院院级先进;1977年至1981年,年年被评为东直门医院先进工作者;1983年获得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嘉奖;1981年先后被评为东直门医院及北京中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可以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杨甲三教授为北京中医学院的创建、发展及针灸学科的教学、临床和科研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甲三教授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这和他调入北京后的从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患病,久治不愈,遂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严格挑选医学精英,组成医疗小组,于1962年1月赴印尼为苏加诺总统疗疾。小组成员中有西医外科泰斗吴阶平,西医内科专家方圻,针灸专家杨甲三。医疗小组不辱使命,运用中医方药、针灸等综合治疗,圆满完成了医疗任务,为苏加诺总统解除了痛苦,深受苏加诺总统的赞赏。此后的两年中,医疗小组五赴印尼。1963年,在印尼国庆大典上,中国医疗小组的医生们作为贵宾被请上了主席台,并被苏加诺总统亲自授予“四级好儿男”国家勋章。在印尼期间,除了为总统治病,杨甲三教授还为当地的政府官员及华侨诊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在当地声名远扬。这次远行出诊,使杨甲三教授的名气陡起,虽然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这些,但在中央及一些有对外联络关系的部门,都知道中医界有个杨甲三医术不凡。因此在刘少奇主席、陈毅老总出访东南亚四国(印尼、缅甸、越南和柬埔寨)时,随行人员中有个和首长一起吃小灶的医生,他就是杨甲三教授,随行为陈毅老总治病。这以后,杨甲三教授多次参加重要的外事医疗工作。1974年至1975年期间,他先后三次参加医疗小组赴斯里兰卡、朝鲜、罗马尼亚,为外国领导人诊病。20世纪70年代先后参加了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墨西哥总统来华访问时的医疗保健小组。特别是日本自民党代表团访华期间,杨甲三教授曾为十几名自民党委员治病,取得满意疗效,影响很大。80年代又参加菲律宾及法国医疗小组为外国领导人诊病。由于工作出色,法国某公司向杨甲三教授所在的北京中医学院捐赠美金15000元作为对中国中医及针灸教育事业的支持。此笔捐赠款项后作为北京中医学院建院三十周年校庆筹款。

杨甲三教授不仅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超群的医术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赢得了荣誉,在国内的医疗保健工作方面也作出了很多成绩。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他一直参加中央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曾为很多中央领导治疗。从1984年开始,杨甲三教授被聘请到北京医院出诊,每周两个上午,为在北京医院就诊的高级干部做针灸治疗。这是两个非常繁忙的上午:早八点准时开始工作,先为门诊的病人治疗,大约十点以后再去病房为住院病人看病,其间的空隙还要为北京医院随诊的两位医生讲解。固定的时间,风雨无阻。两年一聘,杨甲三教授一共去了八年,不仅为病人解除痛苦,还为北京医院培养了八名中医大夫。1992年,北京医院希望杨甲三教授继续出诊时,杨甲三教授婉言谢绝了。不仅是因为他年事已高,也是因为他已经为北京医院培养了数名针灸医师,认为他们可以担当起针灸治疗的重任了。鉴于杨甲三教授在中央保健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1990年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其表彰奖励。杨甲三教授将这一荣誉看得很重,虽然只是一纸奖状,却是对他多年辛劳工作的褒奖。

杨甲三教授将全部精力倾注于中医事业,尤其对针灸医学有高深的造诣。他学识渊博,躬行实践,在研究腧穴的定位、主治性能、配伍应用及刺灸方法等方面多有建树。其中,既有继承前贤之余绪,又有发明古意、别出心裁之创见。临证处方,必循流讨源,察标求本,且圆机活法,通权达变,往往于平淡中见奇巧。对疑难沉疴专擅针药并举,多能得心应手而获显效。

杨甲三教授注重腧穴研究。20世纪50年代,杨甲三教授根据历代有代表性的针灸医籍,对十四经经穴的分布位置详加考订,编制出版了《针灸经穴挂图》。该挂图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的经穴挂图之一,不仅为针灸教学及临床提供了形象化的图画资料,而且还是有关腧穴定位的颇有价值的学术文献。60年代,杨甲三教授汲取各针灸名家的取穴经验,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和教学心得,编著《针灸临床取穴图解》一书,阐述189个常用穴的取穴方法,并针对某些重要穴位介绍了多种取穴方法,以便于综合运用。书中图文并茂,富有实感,很便于理解和掌握穴位的确切位置。其临床取穴法一经公布,轰动极大,在国内发行245万余册,并由外国友人译成英文、日文、西班牙文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至今仍行销海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杨甲三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和教学实践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取穴方法。1979年,《杨甲三取穴经验》一书问世,对其取穴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其特点是以体表解剖标志为关键,结合骨度分寸折量,将相邻穴位分经分布进行对比,以便定位。在剖析、厘定十四经经穴分布位置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经穴定位的种种规律。他的取穴方法,以简代繁,易懂易学,很适合临床和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外文出版社将该书译成英文和西班牙文,国外译为意大利文,行销海外。以本书为脚本拍摄的教学电影《针灸取穴法》(杨甲三教授任主演、第一顾问),已作为各大中医院校的重要针灸电化教材,并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

除了研究穴位的定位外,杨甲三教授还对五腧穴进行了研究,创立了五腧穴辨证运用的程序。杨甲三教授在深入研究五腧穴主治特点的基础上,主张将五腧穴的主治作用与五脏病机统一起来,加以辨证应用。即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先定其经、次选其穴、后行补泻的次序,初步形成一种专病、专经、专穴的诊治方法,拟定了一套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十二经五腧穴辨证应用程序。这种诊治特点是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与五腧穴所具有的特定主治作用结合起来,以经脉病证纵向定位,以五腧穴的主治横向定位,扩大了五腧穴的治疗范围,可以进行比较规范和灵活的辨证治疗,从而使针灸疗效得以提高。杨甲三教授对头部腧穴运用广泛,选穴配伍精当。根据临床资料统计,其运用头部穴位治疗疾病多达四十多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及急症救治。他强调头部腧穴在治疗脑病、五官疾病方面的作用,临证时凡遇脑病、五官病症,必用头部腧穴无疑,且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根据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杨甲三教授运用头部腧穴时特别重视头部腧穴的主治规律,如精神神志疾病多取前额发际部位和头项部位腧穴治疗,风证(不论内风、外风)多取头项部腧穴,头顶部位腧穴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杂症均可运用,揭示了头部腧穴的主治规律,从而使头部腧穴的运用有规可循,解决了人们在教、学、用中感到头部腧穴主治病证复杂、实践运用较难的问题。此外,在头部腧穴运用时注重补泻兼施,针对性强。在针刺补泻方面,杨甲三教授认为首先是不同的腧穴穴性具有偏补或偏泻的作用,头盖部腧穴皮肉较薄,皮内浅刺为补法,皮下透刺为泻法。而头项部位的腧穴相对头盖部位穴位来说肌肉较厚,如风府、风池等穴用深刺,当得气时,采用开提、右捻之泻法,以祛其风邪。如杨甲三教授临证治疗

中风

、震颤、郁证、失眠等疾病时,百会、前顶、后顶、通天、络却、本神、神庭等穴多用皮内浅刺补法,以补脑填髓治其本;风池、风府等穴深刺用泻法,以祛内外之风治其标。可见头部腧穴运用有补有泻,补泻兼施,标本兼顾。

杨甲三教授对经穴的配伍也十分讲究,其处方配伍既有严格的法度,又有灵活的变化,在继承前贤经验的基础上多有发挥。仅举原穴的应用及配伍为例,即可归纳为脏腑原穴相配、原俞相配、原络相配、原合相配等多种方法,有较强的规律性、实用性。

杨甲三教授的针法颇具特色。他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独创毫针单手进针法。本法汲取了传统双手进针法的一些特点,将传统的“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并将针具、进针的多种手势与角度相互结合,具备了准确、少痛、轻巧、快速、实用等特点。其进针方式有空压式、角度压式、捻压式、连续压式等四种。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都有严密的法度和适用范围。本法在国内已被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兄弟院校录像作为教学资料,在赴日讲学时亦被摄成教学片而加以推广。法国《中医》杂志将之译成法文,行销法国。

杨甲三教授巧立补泻手法,临证刺激轻重有度。他宗《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及《标幽赋》“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之意,将补泻方法及刺激轻重精辟地总结为“搓紧固定加震动,推内搓左随补功,动退搓有迎提泻,刺激妙在强弱中”。意即在得气的基础上,拇指向前努出,针左转搓紧,以慎守经气,而后推内为补法。进针后在得气的基础上,拇指向后,针右转搓紧,以慎守经气,而后震动为泻法。其特点是将捻转搓紧与震动固定相结合,目的是为了慎守经气,使气至病所。杨甲三教授对于刺激程度之强、中、弱也有独特的见解,总结出强弱刺激的原则,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之。

杨甲三教授在几十年的医疗保健工作中,不仅总结出一整套针灸手法、穴位配伍的经验,而且也总结出了一套在治疗老年病方面的针药并举的独特经验。他治疗过各种各样的老年性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疑难病和常见病,尤其对于老年性腹胀、肥胖、震颤麻痹、肺心病、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老年痴呆等,针药并施,辨证施治,多见奇效。

杨甲三教授在潜心研究针灸学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在本科班教学之外,1958年开始参加卫生部外事局举办的前苏联针灸班教学。1960年至1961年参加卫生部主办的东欧针灸班教学,同时在协和医院带教东欧留学生临床教学。20世纪60年代,他多次参加了朝鲜、越南针灸进修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得到好评。70年代后期至今,教学向西方开放,此间杨甲三教授一直担任外国留学生、进修生的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80年代始,杨甲三教授开始在国内招收培养针灸学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他至今培养的学生已遍布世界各地,为中国的传统医学事业培养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接班人。

专病论治

中风

中者,伤也,如箭中人伤人迅速;风者,邪也,谓善行而数变,病情变化多端之意。中风,指起病甚急,症见倾跌于地,昏不知人,变化急剧,病情重而险,难治,死亡度较高的一类疾患。根据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可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类。中络、中经主要病因是外因,病情较轻,病位浅;中腑、中脏主要病因为内因,病情重,病位深。

一、病因

1.中络

当风露卧,外邪中阳经肌表,痹阻化热则筋弛,或寒凝脉道则筋急,而致口眼歪斜,目痛,耳下痛,头痛项强等。

2.中经

起居不慎,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乘虚入袭经脉与气血相搏,风胜化热为瘀则手足弛缓,寒胜痹闭则疼痛,风热血燥则筋急,湿重则体重,手足浮肿。

3.中腑

一般以风、湿、痰为主因。湿盛胃热则生痰,痰热生风,风木妄动,痰浊夹胆木相火上冲则气闭神明,横逆则遏阻经脉,气血不得往返而为患。

4.中脏

①阳虚痰盛:体肥多湿,兼性躁多火,怒则气上,痰即随之。此痰气为标,阳虚为本。

②阴虚火亢:肾精肝血两亏,水不涵木,浮阳内风暴起莫制。此浮阳为标,阴虚为本。

二、症状

1.中络

初起耳下、耳后疼痛,患侧颊红耳鸣,听觉障碍,口歪,面颊动作不灵,表情丧失,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流泪,鼻唇沟平坦,笑或露齿,进食咀嚼食物常留滞于患侧齿颊间,流涎,鼓气口唇不能闭合,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2.中经

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有口眼歪斜,关节疼痛,手足拘急,肢端浮肿。

3.中腑

跌仆昏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舌伸歪斜,口臭便燥,苔腻,脉滑。重则牙关紧闭,双手握固,脉弦滑。

4.中脏

跌仆昏迷,声如曳锯,半身不遂,面赤,脉弦劲或浮促。重则目合口开,手撒遗溺,汗如油珠,面色黄白,手足逆冷,脉虚大无力。

三、论治

1.中络【药物治疗】

治法:养血祛风,疏通经络。

选方:升麻葛根汤合四物汤。

防风 葛根 升麻 陈皮 甘草 白芷 当归 赤芍 川芎 干地黄

耳鸣、耳后痛或目痛加龙胆草、柴胡。项强头痛加羌活。苔厚腻加苍术、厚朴。苔黄腻加黄连、栀子。面部拘急甚加胆南星、木瓜、秦艽。舌干无苔加石斛、花粉、麦门冬。

方义:风邪入络,病位在表。口面部是手足阳明二经循行部位,所以病经在手足阳明,治当以辛散轻扬之药为君以化解风邪。防风能散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四经风湿之邪。白芷辛香,性温味厚,升发于手足阳明经,解散二经风热。葛根味薄气轻,鼓舞胃气而发散表邪,加升麻能引清气上升,加强发散风热之功。归、芍、地、芎四物养血疏风,以济风药之燥。甘草之甘缓,使风药不致升散太过而伤阳。陈皮之辛散,利阳明之气,兼防甘味之变。龙胆草、柴胡清少阳风热。羌活散太阳风邪。苍术、厚朴平胃除湿。黄连、栀子降火祛湿,泄胃中之火,清头目。胆南星、木瓜、秦艽镇痉舒筋。石斛、花粉、麦门冬清胃祛热而安中气,润燥复津而和气血。【针灸治疗】

治法:清散血中风热(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

颊车 地仓 太阳 迎香 内庭 合谷

颊车、地仓、太阳、迎香均取患侧(口角右歪患侧为左,口角左歪患侧为右)。内庭、合谷取双侧。眼睑不能闭合加申脉、睛明。耳后痛加翳风、液门。头项强痛加天柱、后溪。久延不愈加灸面部及患侧足三里。

以上均用泻法。初起患侧面颊红赤时,面部穴位用圆利针放血,或在针孔处加拔小口径火罐帮助放血,以加强泻热作用。如无颊赤可局部浅刺。如急性期已过,面部潮红消退,口眼歪斜仍明显,面部患侧穴位可改浅刺,并加艾炷灸,以温散风邪,活血舒筋。

方义: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手阳明大肠经从上肢外侧前缘上循口面,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在的理论,“四总穴歌”载有“面口合谷收”的临床经验。另一方面,合谷是手阳明经的原穴,凡是原穴均可治本经或虚或实的疾病。因此,头面病取合谷是很重要的。足阳明胃经循行夹口环唇,过颊至额颞,所以口角歪斜是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病候。另一方面,中络病因为风邪入中血络与足阳明经,风为阳邪生热,所以取荥穴内庭以泻身热。配迎香、地仓、颊车等穴为肢体配穴之法。该病一般舌诊见苔白腻或黄腻者居多,为阳明湿热之象,所以合谷、内庭取双侧泻法有渗湿清热之功。气不荣则目不合,眼睑不能全闭与脉有关。睛明是阳、阴、手太阳、足太阳、足阳明五经的会穴,故取之。耳后痛是风邪涉及少阳,故加取手少阳三焦经之翳风、液门两穴以加强散风作用。头项强痛是风邪波及太阳经,故加取足太阳膀胱经天柱与手太阳小肠经后溪以散太阳风邪。久延不愈势必胃阳不振,不能输布津液于上,致筋失濡养,故患侧局部加灸以温通局部经络。取足三里为扶正祛邪之法,以鼓振胃气上升,加强散风的作用。

2.中经【药物治疗】

治法:行血舒筋祛风。治风先治血,血行则风自灭。所谓行血舒筋而不伤于燥,并益其不足,佐以风药以祛外邪,而损其有余。

选方:祛风活血汤。

天麻 防风 当归 赤芍 川芎 红花 牡丹皮 木通 泽泻 天门冬 郁金 秦艽

气虚发麻加人参、白术。筋骨疼痛加羌活或威灵仙、乳香、没药。腰痛加杜仲、小茴香。风热血燥之手足拘挛加木瓜、石斛。湿胜手足浮肿加牛膝、五加皮、独活。

方义:防风、天麻、秦艽均为治风祛湿之品。当归养血以润风燥。川芎、红花活血以通络。赤芍、郁金擅行血中之滞,有祛瘀生新之功。风邪袭中于经,风湿壅于经,瘀而化热,病起急暴属火,故用牡丹皮除血中之热。木通、泽泻泻气分之热,上能通心肺,下能利窍而泄湿热,窍利则邪热自通,内无郁热则脏气安和。天门冬为手太阴肺经气分之药,能清金养阴,益水之上源,故能下通肾气。以防风、天麻、秦艽治风邪以外散,木通、泽泻治湿邪以内渗而损其余。当归之养血,川芎、红花之活血,赤芍、郁金之行血,是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加人参、白术以补气。羌活、威灵仙、乳香、没药以直通十二经除痹痛。杜仲、小茴香健腰暖肝肾。木瓜、石斛润燥舒筋而治筋挛。加独活、牛膝、五加皮散风化湿而治手足浮肿。【针灸治疗】

治法:祛风舒筋,润燥活血。

处方:

肩髃 曲池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合谷 足三里

肩髃、曲池、环跳、阳陵泉、悬钟俱取患侧,合谷取双侧。以上穴位均用泻法。足三里取双侧用补法。先刺健侧合谷、足三里,后刺患侧。气虚者加气海。疼痛者加阿是穴。拘急者加承山、曲泽清气舒筋。肢端肿加太白、后溪理气化湿热。痿软加悬钟、神门清骨壮髓。

方义:该病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肉之间,即病不在脏,而在体表,在阳分之部,所以处方都选用阳经穴位。肺主气,大肠主燥,肺与大肠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曲池、合谷有润燥清气的作用。足少阳胆经属阳风,故取环跳、阳陵泉、悬钟以祛散风邪。筋舒则关节利,髓足则步健捷。阳陵泉是筋的会穴,悬钟为髓的会穴,两穴有祛风、利节、健步之功。足阳明胃经五行属土,该经的足三里性亦属土,是土中之土,为万物之母,有培补后天而益其不足的功用。泻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以通肠腑,补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以和胃气,二穴配伍,胃和肠通,何忧湿痰内生。这种手足阳明同气相应原合配穴,能润燥以助祛风,安内以益外治,经络通、肠胃安则病自愈。气海为生气之海,有补气的作用,是气虚必用的穴位。治体表疼痛,根据《灵枢·经筋》“以痛为腧”理论而取阿是穴。足太阳膀胱经是病之主经,故取该经承山以舒其筋。手厥阴心包经主四肢,故取该经曲泽清养其血,与阳陵泉相配,可对肢节拘挛起到缓解的作用。

3.中腑【药物治疗】

治法:涤腑清肝益水。

选方:加味羚羊汤。

羚羊角 生地黄 牡丹皮 麦门冬 白芍 柴胡 薄荷 蝉蜕 菊花 石决明 胆南星 竹沥 姜汁 石斛 橘红

面赤口臭阳闭用至宝丹、牛黄清心丸,面白阴闭用竹沥、姜汁调灌苏合香丸。牙关紧闭用乌梅擦牙法,不效可考虑吹鼻法。大便不通用三化汤。病有转机可选用大秦艽汤加减调治。

方义:羚羊角、石决明清肝泄胆以息相火。薄荷、蝉蜕均为祛风散热之要药,与羚羊角、石决明配用可加强平肝息风之功,以治其表。菊花苦辛入肺肾,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滋阴,麦门冬滋燥金而清水源,白芍柔肝敛阴,补水敛阴则心火制而热自除,益金柔肝则肝木平而风自息,以治其里。胆南星、竹沥涤风热以祛浊痰而治其标。石斛清胃除热,橘红、姜汁理气和胃,则胃保清和,腑气通顺,以绝生痰之源而治其本。用炒柴胡引诸药入足少阳胆经而泄其热兼令清阳之气上升,胃中留积宿滞亦得消散,泄胆通胃一举两得而收其全功。

三化汤为小承气汤加羌活。厚朴治上焦之满,枳实治中焦之满,大黄治下焦之满,羌活治其外风。服后便通则三焦之气无所阻塞,而复其传化之职,故取名三化汤。此方在风邪中腑,便秘数日不行,邪气内实者方能一用。在风中经、中络之时,只宜宣之使散,误下则风邪乘虚袭入脏腑,酿患无穷。中脏之候,多为平素积虚,脏真不守,切勿乱投攻下之剂。

大秦艽汤为六经中风之通剂。秦艽治阳明、太阳、厥阴、少阳四经之风邪,为君药。防风治诸风,羌活散太阳之风,白芷祛阳明之风。独活、细辛除少阴之风湿。川芎祛厥阴之风,苓术除太阳之风湿而化痰。风为阳邪化热,故以石膏清胃火,黄芩清气分风热,生地黄凉血中之风热,甘草以缓风邪,配当归、熟地黄、芍药养血于散风之内,以济润风药之燥。【针灸治疗】

治法:涤腑豁痰息风。

处方:

百会 风府 大陵 太冲 阳陵泉 足三里 合谷

大便秘结加支沟、照海。牙关紧闭加颊车、下关。闭证加十宣、人中。

方义:百会、风府是督脉之穴,布于头脑部,为治疗头脑疾患不可缺少的腧穴。另一方面,百会是手足三阳经、督脉、足厥阴肝经八条经的交会穴,风府是足太阳膀胱经、阳维脉、督脉三经的交会穴,为此,二穴配伍不但能治外风侵袭于诸阳经而出现的恶风发热、自汗头疼等症,且能治疗肝风等引起的昏厥、抽搐、头晕等症。《行针指要歌》有“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的记载。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大陵属手厥阴心包经,二穴均为厥阴经之输穴,五行同属土,且皆为原穴,二穴配伍属手足同气相应配穴法。中腑之证,主要是胆有余而为患。五行中胆属木,心包属火,木能生火,火为木之子,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手厥阴心包经之大陵穴,可泻胆腑之热。根据“腑病取合穴”的理论,故取足少阳胆经的合穴阳陵泉。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太冲属足厥阴肝经,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大陵属手厥阴心包经,以胆论治,是表里母子综合配穴之法。胆无出路必借胃肠腑道而泄其余气,取用足三里不但能通涤胃腑痰热,而且符合“泻胆必通胃”的理论,再配合谷以通肠道,使胆胃风痰外出有路可通。

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火穴,三焦属相火,支沟是火中之火穴,有泻火作用。足少阴肾经五行属水,照海属足少阴肾经腧穴,也是阴脉的起点穴,有补水的作用,二穴配用可泻火保液、补益生津而治便秘。颊车位于颌骨角的前上方,张口时有较小的凹陷,咀嚼时呈咬肌隆起。下关位于耳前颧骨弓之下缘,下颌骨髁状突起之前上方凹陷处。颊车在咬肌部,下关在颌关节部。根据临床体会,以上二穴对由筋肉痉挛引起的牙关紧闭确能起到局部缓解的作用。十宣穴在十指尖端,古人以气血运行在手指端比作水流之所出的地方。该处感觉最敏感,也就是经气流通最快,所以有通关开窍的作用,配督脉的人中穴,以通窍、醒脑而加强开窍。这样以头肢配穴治疗中风闭证,临床急救有重要价值。

4.中脏【药物治疗】

治法:安下清上。安下以摄纳肝肾真气,清上以甘凉不伤脾胃为原则。

选方:地黄饮子。

熟地黄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 肉苁蓉(酒洗) 附子(炮) 肉桂 石斛 茯苓 石菖蒲 远志 麦门冬 五味子 薄荷 生姜 大枣

阳虚痰盛者,应扶阳运中化痰,宜用三生饮。

方义:熟地黄滋阴。山茱萸、五味子摄纳肝肾真气以安其下。麦门冬、石斛润肺清胃,滋水源而清其上。石菖蒲、远志、茯苓补心以通肾脏。面赤烦渴、痰涎上壅是上盛阳亢之症,故用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温补下元,返真元之火,而引火归原。

三生饮中人参、附子补气扶阳为君,佐以川乌温脾逐风,南星散风除痰,木香顺气。此方既能补气壮阳,又能祛风化痰。上药皆用生者取其猛峻,而获速效。【针灸治疗】(1)阴亏火亢

治法:壮水涵木,清上安下。

处方:

涌泉 关元 劳宫 百会 合谷 太冲

关元加灸用补法,其他均用泻法。

方义:足少阴肾经之涌泉为井穴,五行属木,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补涌泉是壮肾水涌肝木以安其下。关元为六阴六阳交关之所,因其为元气之关隘而得名,是足三阴经与任脉四经之交会穴,又是小肠之募穴,小肠与心相表里,在阴虚心火亢盛时取用重灸,能引火归原,与涌泉配合,能摄纳肝肾真元,使浮阳内风导引下归,使阳潜而风息。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性属荥水,百会是诸阳经的交会穴,二穴同时用泻法,以泻其火而清其上。手阳明经在天干属庚,为阳,合谷是手阳明经之原穴,足厥阴肝经在天干属乙,为阴,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之原穴,根据阳刚阴柔的理论,合谷主阳行气,太冲主阴和血,二穴配合使用,则阴升阳降,气行血和,使浮阳得以下降,阴血得以上奉。(2)阳虚痰盛

治法:扶阳补气,运脾通胃。

处方:

风府 百会 气海 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列缺 大陵

针以脉起为度,脱证加灸神阙(隔盐灸),以汗收肢温为度。

方义:风府因治风病而得名,是治舌强不能言语的主要腧穴。百会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凡气虚而面色苍白者,隔盐温灸,能引清阳之气上布于头。气海为先天原气之海的要所,重灸以补正气,与百会配用达到扶阳补气的目的。手厥阴心包经属火,取心包经的原穴大陵,再配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以健运脾土。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肺主气,有理气化痰的作用。中脘为胃之募穴与腑会穴,凡是胃腑病均可取用。胃以通为补,故配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加强通胃的作用,使阳气足,脾运健,胃气通,则得生气之本,以绝生痰之源。脱证加灸神阙穴是回阳救急之法。

四、鉴别

1.中络、中经二者俱无猝然昏倒,中络仅突然发作口眼歪斜,中经则很快出现半身不遂或伴有关节疼痛与拘急、麻木等症状。

2.中腑、中脏有猝然昏倒、半身不遂、口歪斜、不能言语等症。中腑多口臭舌燥,舌腻脉滑,重则两手握固,牙关紧闭。中脏多见面红颊赤、口开鼾睡、小便自遗、痰涎里盛、脉洪大而无力等脱证现象。

3.中风、厥证、痫证三者共有猝然昏倒、不知人事等症,但中风伴有半身不遂、口歪面红等症状;厥证昏倒时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半身不遂等兼症出现,同时病程短,无明显前期症状;痫证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并发出异常声音,苏醒如常人。

五、注意

1.脱证为难治,全见脱证为不治,并禁服龙、麝、牛、雄、珀、珠之类,宜参、附、芪、术之类补气固脱。

2.阴虚汗出,津液衰亡,小便短少者,禁用利小便药,待汗止小便自行。

3.血虚津亏,不能润泽,致大便燥结者,慎用通导,应以养血为主。

4.脱证均忌针刺十宣、人中、十二井等穴,避免加速虚脱。

5.凡是年高之人,常有指端不时发作麻木和头晕、舌强等现象,这是中风的预兆,可以内服人参再造丸,外取曲池、风池、百会针刺,并常灸足三里以预防。

六、发展

在杨甲三教授后期医疗活动中,他在治疗中风病方面又有了与从前不尽相同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横逆克脾,化风上逆,循太阳经上头至脑,风阳伤筋,发为偏瘫。在治疗上采用分期辨证立法处方,即将中风一病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种治疗方案。

急性期用“清上补下法”即清心肝之阳热于上为主,兼以调肝肾之阴于下。针灸取穴:头部,风池、风府、百会、前顶、后顶、通天;上肢,曲池、支沟、列缺、阳谷、八邪;下肢,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照海、八风。针刺方法:双侧肢体同取,先针健侧,后取患侧。百会、前顶、后顶、通天用浅刺补法,风池、风府用泻法;曲池、阳谷、昆仑、八邪、八风用泻法;列缺、照海、足三里、三阴交、支沟用补法。其特点是重在泻火祛风,兼以补阴。

恢复期的治疗,以“补下清上法”即以补肝肾之阴于下为主,兼以清心肝之阳于上。针灸取穴:头部,风池、风府、百会、前顶、后顶、通天;上肢,曲池、合谷、列缺、腕骨;下肢,足三里、悬钟、太冲、三阴交、昆仑。针刺方法:风池、风府用泻法,百会、前顶、后顶、通天用补法,列缺、腕骨、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悬钟用补法,曲池、合谷、昆仑用泻法。

其兼夹症的治疗,多在分期辨证的基础上灵活加减:

①夹痰湿者,加四门(中脘、天枢、气海)、章门等穴。

②兼阳虚者,加灸气海、关元、天窗、百会。

③兼阳亢者,加通里、解溪。

④肢端浮肿者,加偏历、足临泣。

⑤摇晃者,加二脑(脑空、脑户)、申脉。

⑥神志失常者,加二神(神庭、本神)。

⑦四肢拘急者,加曲池透曲泽,曲泉透阴谷。

⑧偏盲者,加承光、率谷透颅息、头临泣。

⑨面瘫重者,加牵正、颧髎、地仓。

⑩伴有肩周炎者,加肩四针(肩前陵、肩髃、肩后陵、肩髎)。

据上述治疗方法可见其治疗特点如下:

①阴经阳经腧穴同时选用,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中“善补阳者必欲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欲阳中求阴,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无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原则。

②重视头部腧穴,补泻兼施。由于中风病病位在头部,所以头部腧穴很重要。百会、前顶、后顶、通天用皮内浅刺补法,取其“从卫取气”之意;风池、风府用泻法,取其“从营置气”之意。可见运用头部腧穴补泻兼施,针对性强。

③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体现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中医学的理论精华。

④不取肩髋关节的腧穴。他认为中风病病位在头而不在肢体,所以肢体取穴只是远道取穴,只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即可。

⑤兼症加减,用穴精当,配伍灵活。

七、病例

井某,男,5l岁,干部。

初诊:1994年7月4日。

患者于1994年1月5日在工作中突发

头痛

、头晕,恶心欲吐,随后右半身不遂,舌强,言语不利,呼之能应。经某医院急诊抢救治疗,病情平稳。CT诊断:左侧内囊脑出血,出血量约20mL。血压21.28/13.3kPa(160/100mmHg)。给予住院保守治疗,头痛、头晕消失,言语较前流利,右侧肢体无力,右手臂稍遇紧张则内收挛急,纳食不香,大便干,日行1次,舌暗苔黄而干,脉细微弦,尺弱。

诊断:中风(中经络)。

辨证:脾肾亏虚,心肝火旺。

治法:补下清上,益气活血。

针灸处方:

神庭 本神 前顶 后顶 通天 曲池 合谷 阳谷 内庭 列缺 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金津 玉液

刺法:神庭、本神、前顶、后顶、通天角度压式进针,用泻法。曲池、合谷、阳谷、内庭针用泻法。列缺、足三里、三阴交针用补法。太冲先泻后补,深刺透向涌泉。留针20~30分钟。金津、玉液三棱针点刺放血。每周2次。

二诊:1994年8月1日。

经遵上方治疗8次,患者言语清晰流畅,已能独立行走数十米,但仍乏力,口干,大便干,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

针灸治疗去金津、玉液放血,加照海,针用补法。

配合益气阴、清里热之剂。

中药处方:

党参10g 麦门冬10g 当归10g 五味子8g 白芍15g 川芎6g 生地黄15g 丹参10g 葛根10g 牛膝10g 泽泻10g 石菖蒲10g 郁金10g 桃仁10g

7剂,水煎服,日1剂。

上药加减共服14剂,精神已振,口不干,大便调。又针灸上肢配八邪、内关等穴调治月余,前后共治疗23次,诸症皆平。患者生活基本自理,右手已能持钥匙开门。

按语:中风之因虽多,但总体病机乃下虚上实,肝、脾、肾亏于下,心、肝之火炽于上。故临床常用补下清上之协定方。方中神庭、本神、前顶、后顶、通天醒神开窍;曲池、合谷、阳谷分别清泻阳明、太阳之火;列缺通于肾,与足三里、太冲共补肾、脾、肝三脏。本例患者气阴不足,兼有里热,故酌配汤药以助针灸之功。针药并用,以求速效。头痛

头痛是一种几乎人人都体验过的症状,通常是指眉毛和发际以上的头颅某部或全头的疼痛和不适。头痛是自身的主观感受,可以出现在很多的疾病中,并可能被很多的因素诱发或加重,譬如全身性疾病、神经血管调节障碍、运动肌肉病变、精神心理疾病等。在日常生活当中,精神紧张、疲劳、受凉、睡眠障碍等都可以导致头痛,或使原有头痛症状加重。

杨甲三教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诊治头痛时注重辨别头痛的病因。如上所述,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虽然头痛可以作为一种症状给予对症止痛处理,但对于某些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头痛还要从病因入手予以治疗,以免头痛医头。如颈椎病引起的肌紧张性头痛必须同时治疗颈椎病;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如不针对青光眼治疗也很难缓解头痛;如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头痛更应注意原发病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头痛是因症状而定名,可以引起头痛的病因很多。这里讨论的是指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关于伤寒、外科、五官科等所致头痛不在此叙述。

一、病因

1.外因

外因以风为主,一般分为风寒、风湿、风热,均系外邪袭于脉络,与气血相搏,气血循行失常,营卫不和所致。

2.内因

①上虚: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与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如七情过度,劳倦不已,以及房劳所伤,以致伤气损血,则清阳之气、精华之血不能上布于首,头失其养为上虚。

②上盛:胃气积热或脾失健运,痰湿凝聚,痰浊上逆,干犯清道,壅遏为痛。

③上盛下虚:肝肾内亏,水不制火,相火内炽,上炎于头,妨碍清气上升。二、症状

1.外因头痛

①风寒头痛:头痛恶心,鼻塞流涕,痛在头顶,不口渴,苔白腻,脉浮紧。

②风湿头痛:头痛而重,鼻流浊涕,痛多在前额及后枕部,脘闷,苔腻。

③风热头痛:头脑胀痛,恶热口渴,自汗咽痛,小便短赤,脉弦数。

邪入太阳,则头项巅顶发际作痛。邪入阳明,则咳哕,心烦,痞满,额前作痛。邪入少阳,则时寒时热,鬓边作痛。邪入少阴,则头痛连胲骨,心疼烦闷。邪入厥阴,则干呕涎沫,痛在巅顶。

2.内因头痛

①上虚:头部空痛,痛兼头晕,遇劳即发,倦怠神衰。偏于气虚者,畏寒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浮弱。偏于血虚者,头痛连鱼尾,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或心悸怔忡,脉细涩。

②上盛:头额作痛,恶心欲吐,口渴口臭,小便赤涩,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③下虚上盛:头痛胀晕,睡眠不宁,烦躁易怒,用脑过度则痛益甚,面颊红赤,舌赤少苔,脉细弦。三、论治

1.外因头痛【药物治疗】

治法:疏风散寒,胜湿清热。

选方:川芎茶调散。

防风 荆芥 细辛 白芷 薄荷 川芎 甘草 茶叶 羌活

湿盛者倍量羌活,加蔓荆子、茯苓。寒盛者倍细辛、川芎。热盛者加黄连、黄芩,减细辛、白芷。

方义:防风、荆芥为治风之药,解表散寒为主,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风主阳邪,故辅以薄荷、茶叶上清头目,甘草之甘味以缓中。风湿者,倍量羌活、茯苓以化表里之湿邪。风热者,减细辛、白芷之香燥,加黄芩、黄连之苦寒而清其热。【针灸治疗】

治法:疏风化湿,泻火清热。以疏解风邪为主,辅取太阳经穴化湿,取阳明、少阳二经穴泻火清热。

处方:

三风 印堂 太阳 合谷

风湿与邪入太阳加昆仑、后溪。风热与邪入阳明加足三里、劳宫。邪入厥阴加太冲、百会。邪入少阳加阳陵泉、支沟。邪入少阴加太溪。寒者加灸局部以温散其寒。

方义:三风,即风门、风池、风府,均在项背部,有疏散风邪的作用。印堂、太阳位于头面部,施用圆利针放血,可祛瘀生新,通经活血,使局部经络循行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功用。手阳明大肠经沿体表循行,由手指到头面,依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在”的理论,取该经手部的合谷治头面疾病。风湿先由太阳经侵入,故取手足太阳经之昆仑、后溪治疗邪入太阳的头痛。以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治邪入阳明之头痛。风热是阳邪,故取手厥阴心包火经的荥火穴劳宫,施用泻法以泄其热。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之原穴,百会是督脉与足厥阴经之会穴,故治厥阴经头痛。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故治邪入少阳头痛。太溪属足少阴肾经,故用于少阴头痛。

2.内因头痛(1)上虚【药物治疗】

治法:补气益血,升阳和阴。

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味。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芪 当归 陈皮 生姜 大枣 升麻 柴胡 川芎 细辛

血虚加生地黄、沙参。

方义:诸虚不足,先健其脾,故以白术、陈皮、甘草、茯苓健脾和中。人参补气,黄芪固表,姜、枣和营卫,使里健气足、表固卫强而治其本。阳升则万物生,阴生则浊阴降,故用少量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如表不固而汗不敛者,升、柴可以不用,气主升,补气就有升举的作用),当归、川芎补血生阴。细辛温经止痛。阴津是生血之源,故血虚者加生地黄、沙参滋阴生津以补营血。【针灸治疗】

治法:培土补元,引升阳气。取背俞以脾论治,培后天补元气以治其本,佐取局部加灸引升阳气。

处方:

脾俞 肾俞 肝俞 风池 太阳 百会

方义:取脾俞以健脾胃。肾俞是肾气输注之处,重灸补肾阳以壮命门之火,使火能生土。脾主病必防肝木侮乘,故取肝俞以柔肝木并助健脾。佐取头项部之风池、巅顶部之百会、前额侧部之太阳加灸,引导清阳上升于头。(2)下虚上盛【药物治疗】

治法:壮水制阳。

选方:六味地黄丸加味。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甘草 白芍

方义: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涩精秘气,山药清虚热于肺脾,三药配伍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用。泽泻泄下焦水邪。肾水亏则水不涵木,致肝阳上越,故用白芍之酸味以敛之。甘草之甘味缓肝,牡丹皮泄君相之火,茯苓通心交肾,使阴水上奉而纳阳,君相之火下交于阴。【针灸治疗】

治法:壮水涵木,息火清上。取三阴经肢体会穴,壮水涵木,使阴能纳阳;佐厥阴、阳明经穴及局部穴息君相之火以清其上,使阳交于阴。

处方:

三阴交 关元 大陵 风池 丝竹空 合谷

方义:三阴交位于下肢内踝高点直上3寸,是肝、脾、肾三经之会穴;关元位于脐中心直下3寸,是肝、脾、肾、任脉四经之会穴。三阴交在下肢,关元在体腹,二穴伍用为足三阴经肢体会穴配穴法,有壮水涵木的作用。阴水不足,以致阴不纳阳,君相之火势必上越,故取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大陵以清君火,取手少阳三焦经之丝竹空、足少阳胆经之风池以息少阳相火,辅取手阳明经之合谷上清头面之火。(3)上盛【药物治疗】

治法:辛温燥湿,平降胃气,清泄湿热。

选方:栀连平胃散。

山栀 黄连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方义:脾恶湿喜燥,故以苍术之辛温燥湿。胃以降为顺,故以厚朴之苦降泄其实满。辅以陈皮行气化痰,甘草和中缓急,山栀清热,使脾气健运,胃气和降,湿热痰浊得以下降,则清阳之气上升,头痛自愈矣。【针灸治疗】

治法:通腑清头。取阳明经穴以通腑浊,佐取局部穴放血以清头。

处方:

足三里 合谷 天枢 中脘 头维 上星 印堂

方义: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以降胃气,手阳明大肠经之合谷通腑气而清头面。头首气血壅滞,气血循行不畅则痛,故取头角部之头维、前鬓发际之上星、眉间之印堂施以圆利针放血,减轻局部气血之壅滞。四、鉴别

攻痛恶心属风寒。头痛而重属风湿。头脑胀痛属风热。空痛眩晕属气虚。刺痛引眉属血虚。头痛胀晕属肝阳上亢。额痛口臭属积热。头痛呕吐属痰湿。

五、病例

王某,女,70岁。

初诊:1992年9月4日。

患者缘左侧偏头痛3天而就诊。患者3天前无明显原因突发左侧偏头痛,疼痛剧烈,呈阵发性跳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发作频繁,伴心悸。眠差,纳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7.3/12kPa(130/90mmHg)。既往无特殊记载。

诊断:

中医:偏头痛(肝阳化风兼肝肾阴虚)。

西医:神经血管性头痛。

治法:平肝息风兼滋补肝肾。

针灸处方:

左侧外关 足临泣 列缺 风池 阿是穴

刺法:外关直刺到内关,泻法;足临泣直刺0.2寸,泻法;列缺向手方向斜刺0.2寸,补法;风池向对侧眼球斜刺1.2寸,平补平泻;阿是穴,找最痛之处予多针浅刺,泻法。

方义:外关、临泣是八脉交会穴一对配穴,有平肝息风作用;列缺为四总穴之一,“头项寻列缺”,且列缺可滋阴补肾(肺肾金水相生);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可平肝息风;局部阿是多针浅刺,使邪去络通,通则不痛。

二诊:1992年9月5日。

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

三诊:1992年9月7日。

头痛自第2次针后至此已不发作,巩固治疗1次。

按语:外关、足临泣是偏头痛治疗中最常用的一对配穴,只要辨证准确,手法得当,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眩晕

视物眼花昏黑为眩,视物头旋转为晕,两种症状并有称之为眩晕。眩晕往往并见于各类疾病中,历代医家对本证病因有不同看法。《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论眩,皆属肝水与肾精亏损,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朱丹溪认为眩晕病因为痰,治应以化痰降火为法,如“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张仲景治眩亦以痰为先:“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张景岳认为眩晕属人体虚损,如“无虚不作眩”。根据历代医家的说法,可总结归纳为心脾两亏之阳虚,肝肾不足之阴虚,湿痰之阻于中州,从气血不足、风阳上扰、痰湿中阻三方面来论述。

一、病因

1.阳虚

忧思伤脾以致生成气血功能失常,心无所养,脾心清阳不能上布于首而为头晕。

2.阴虚

肝内藏血不足,如吐血、血崩、产后失血过多,以致阴血亏损,则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上浮扰脑而为眩晕;或属房室不节,肾精亏损,水不涵木,肝属风木,风木内动,风逆上犯而为头晕。

3.痰湿

痰湿内阻中州,浊气上冲,扰乱清阳,发为眩晕;或痰瘀生热,化火内动上犯发为目眩。二、症状

1.阳虚

面色白无华,皮肤头发不泽,身体倦怠,懒言,眩晕,心悸气短,大便溏泄,舌淡,脉细涩。

2.阴虚

①血虚:面色萎黄,眩晕气短,心悸失眠,四肢发麻,舌淡红,脉细数。

②精亏:精神萎靡,体质羸弱,面色不华,腰酸腿软,健忘少寐,耳鸣,舌红赤无苔,脉细。

3.痰湿

眩晕兼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恶心欲吐,多梦易惊,痰多苔腻,脉弦滑。痰火则见眩晕兼头脑胀痛,心烦心悸,口苦嘈杂,苔黄腻,脉弦滑而数。三、论治

1.阳虚【药物治疗】

治法:补脾升阳。

选方:补中益气汤。

黄芪 人参 炙甘草 炒白术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方义:黄芪性甘温,气薄味厚,升少降多,入手足太阴以补脾肺二经之气,同人参配用,能补五脏诸虚,为君药。佐以白术补胃理气,使脾胃得以健旺,则土能生金,肺金之气充沛,五脏六腑皮肉筋骨之气亦能随之增加。升麻、柴胡补黄芪升少降多之不足,以鼓舞胃中清气迅速上升于首而加强疗效。脾胃气虚,营血亦亏,血减则心无所养,阳旺虽能生阴血,但还需当归之引导阳气,领入血分,以生阴血而养其心。【针灸治疗】

治法:培补脾胃,助阳补气,聪上窍。

处方:

足三里 三阴交 大椎 气海 百会 风池

方义: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土穴,为调和胃气之主要腧穴。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又是肝、肾二经的交会穴,也就是脾、肝、肾三经共有的腧穴,所以得名三阴交,故有健脾之功。脾胃相表里,足三里和三阴交同时取用,为阴阳表里配穴法,脾胃得以健旺,则生气血,滋养五脏六腑。督脉大椎穴是诸阳经的交会穴,能助阳补气。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故取任脉之气海穴补气。头部百会是督脉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风池属足少阳胆经,肝胆属风木,二穴配用不但平肝息风有卓效,同时针后加灸能引导清阳之气上腾,聪上窍而愈眩晕。

2.阴虚【药物治疗】(1)血虚

治法:补气养血。血为气配,气之所丽,以血为荣,故本在血虚,治要补气,气足则血行,血行于上,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闻,能视则自愈眼黑眩晕,能闻则何忧耳鸣哄之。

选方:人参养荣汤。

人参 白术 白芍 茯苓 熟地黄 甘草 陈皮 桂心 远志 五味子 生姜 大枣

方义:参、芪、五味子补肺,肺主气,气能生血,为阳生则阴长之义。甘、陈、苓、术健脾,脾健则能统血。熟地黄滋肾,肾藏精,精血相生。借远志通肾气,上达于心,心主血。桂心引导诸药入营而生血,则脏腑交养得以互益。营与卫相依为伴,所以养营必须调卫,故加姜、枣调和营卫。(2)肾虚

治法:清上温下。阴虚于下,阳冒于上,上重下轻,上重者属热,心肝必有郁火,下轻者属寒,脾胃又为两亏,故息养其上,温纳其下。

选方:加味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加天麻、生石决明。

方义:治肝虚不足,风从内生,天麻是要药,故得名定风草,石决明息风,牡丹皮凉血,三药配伍,使浮阳内风得以息养。熟地黄借火力蒸晒得太阳真火,为阴中之阳,确有坎离交通之妙用,蒸晒后变紫色为黑,能直入肾脏,填补真阴,转苦味为甘,故能培土,土厚载物,诸脏皆受其荫,为培养真阴真阳之总司。佐以山药培土壮水,山茱萸补肾益肝,肾气受益,则封藏有度,肝阴得养,疏泄无虑,由此培脾补肾养肝,则下焦得以温纳。泽泻入足太阳气分,性专利窍,窍利邪热自通,内无热郁则脏气和。用补药要兼泻邪,邪去则使补药得力。茯苓其性先升后降,先引息火之药力上行,亦能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上源;后接引温纳之剂归就肾经,由此上下水火得以互通,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针灸治疗】

治法:温下养上。取足三阴经肢体会穴以温纳其下,取手阳明经表里原络和局部配穴摄养其上。

处方:

关元 三阴交 合谷 列缺 风池 太阳

血虚加脾俞;精亏加肾俞。

方义: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会穴,位于少腹部脐下3寸。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会穴,位于下肢内踝最高点直上3寸,胫骨后缘。关元与三阴交都是肝、脾、肾三经共有的穴位,都有益肝、补肾、健脾之功用。关元位于体,三阴交位于肢,此为肢体会穴配穴法。此二者是临床治阴虚为患不可缺少的要穴,需针灸并用,使元阳温纳于下。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该经循行从手去向头面,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在”的理论,能治疗头面疾患。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肺主气,气为血之帅,补养阴血,皆赖气之充足,才能使阴血上奉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