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原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1:29:56

点击下载

作者:彭菊华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学原理

新闻学原理试读:

引言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导航

新闻学属于应用型学科,复合应用型是新闻人才的标准型号,学习新闻学必须参与大量的新闻实践,完全可以说,合格的新闻人才是“炼”出来的。国外新闻教育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学科类似于医学学科、工程学科和法学,这是深有见地的。医生的培养离不开“临床”,造就工程师成于工场,培养法律人才要建“模拟法庭”,同样地,记者总是成长于新闻编采第一线。然而,这丝毫也不否定理论的功能和理论学习的作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学习新闻学正是这样。新闻实践有赖于新闻理论的武装和指导,从来如此。说新闻无学,那是昏话,新闻有学问,有理论。但这种学问和理论又确实“化”在了现实社会生活这部宏大精深的著作里,“化”在了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之中。因此,唯有植根于新闻学基本原理,才可以牢牢地把握住新闻的命门,从理论到实践都尽显新闻的本色,稳稳地立定在“新闻是新闻”上,见真才实学,而无可替代。并且,能够自我实现人才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终究只是假学和假做,弄些皮毛之术,并不能升堂入室,甚至还可能是旁门左道的。事实上,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导航,比以往来得更为迫切而管用,对于新闻学子和初出茅庐的新闻人,尤其是这样。新闻界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表明,只有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原理与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而且在新闻实践中运用自如,才能够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什么时候都心明眼亮,心领神会,做好一件件“新闻事”,成为出色的“新闻人”,从而完全进入新闻人和新闻事的“自由王国”。

第一章 理论新闻学概述

新闻学是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新闻学的研究多起来,也越来越深入。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已经基本建立。了解新闻学的由来,理解新闻学的学科特点,掌握新闻学的学科框架,知晓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懂得学习新闻理论的方法,等等,是学习新闻学理论进路的入口处。第一节 新闻学和理论新闻学一、新闻学及其学科特点

新闻学是研究一切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及其基本特点和客观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研究事业性新闻传播。

人类的新闻活动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猿人的信息交流。它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成为今天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业。如今,新闻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成为人们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世界因此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社会完全进入信息时代。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学研究应运而生。17世纪末,德国一些大学的师生开始对报纸进行研究。到19世纪初,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对报业做专门的研究,对报刊有了比较完善的认识。到20世纪初,西方新闻学(报学)理论基本形成,后来又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我国,据新闻史研究专家方汉奇教授的看法,“早在上一个世纪(指19世纪,引者注)的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有大量这方面的论文出现了。至于有关新闻思想的片言只语和断简零篇,则问世更早。其上限,甚至可以[1]追溯到上一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

显而易见,新闻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其历史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年。迄今,众所公认的理论体系仍然有待进一步建设。与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比较,新闻学属于后出的新兴社会科学。新闻学同新闻一样,始终姓“新”,一直与时俱进,也可以说“永远没有终结的东西”。新闻学需要大力发展,做深做精做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然而,新闻学又是一门完全独立的社会科学。首先,科学学原理确认,看一门科学是否成立,主要看它有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新闻学显然拥有它确定的研究对象。它是以一切新闻现象和整个新闻事业为研究对象的。新闻传播特别是新闻事业产生以后的事业性新闻传播,不是一般的信息活动、写作活动、宣传活动、舆论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诚如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所说:“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2]律不能而且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探寻新闻自身固有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显然不是信息学、舆论学、宣传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文学等学科所能解决的,唯有新闻学本身才能完全解决。新闻、新闻事业、新闻工作也一直呼唤着属于自己独有的科学理论。现当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尤其要进行专门化研究。其次,新闻学研究的历史虽然并不长,却形成了由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学说和学术观点,诸如新闻理论中的新闻本源、新闻事实、新闻信息、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真实、新闻报道、新闻舆论、新闻宣传、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传媒、新闻自由、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等概念,报刊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学等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这些内容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初步反映了其研究对象的内涵与特点,初步解决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新闻职业、新闻教育等早已独立门户。在我国,1997年,新闻传播学从原来的文学学科的属下学科,被擢升为一级学科,下辖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学成为其中自成体系的二级学科。这说明,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不可否认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有术而无学”,新闻只有技术和技巧可言,而无学理可讲,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有害的。应当彻底破除“新闻无学”的错误观点。二、新闻学与理论新闻学

广义的新闻学指新闻科学,由从前的“报学”发展而来。如今,它形成了以下四个分支学科:

历史新闻学。主要研究人类新闻活动、新闻事业和新闻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诸如国内外新闻事业通史和断代史、报刊史、通讯社史、广播史、电视史、新闻界著名人物史传、新闻学术史、新闻教育史,等等。

理论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学的学理。诸如新闻学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西方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本问题专题,等等。

应用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业务活动的原理与技巧。诸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编辑、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等等。

新闻传媒经营与管理学。国外早就有研究媒介经营的学问。我国近年来,新闻传媒进行产业化经营,传媒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理论愈来愈受关注,新闻传媒的经营与管理也被更多的人重视。总的说,对于传媒经营与管理的讨论很热烈,但大多集中在宏观的总结与预测上,理论建设和操作上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传媒业做大做强之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紧迫性。

以上新闻学四个分支,前三者出现早一些,后者出现晚一些,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独立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当代新闻学学科体系。

狭义的新闻学,专指理论新闻学,又多指新闻学的一般原理。在大学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它通常被称作“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等,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及其理论体系。

新闻理论是专门探讨新闻学基础理论和新闻基本规律的。它要阐述新闻、信息、舆论、宣传、新闻价值、新闻传播、新闻事业等一批基本概念;阐述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特点、任务、功能,阐述新闻事业与社会经济、政治等等的关系及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阐述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等等。其最根本的任务和特点,是从理论上阐明“新闻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新闻”。

新闻理论作为新闻、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一般原理,来源于人类长期的新闻活动实践,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新闻现象。它是对社会各种新闻现象和人类新闻活动的理论总结与概括,又成为人们开展新闻实践的理论指南,在于联系实际和指导实践。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新闻理论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对新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持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呈现出鲜明的思想差异与理论差别,表现为不同的新闻观。概而言之,在现当代,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有资产阶级新闻学理论。资产阶级新闻学理论反映资产阶级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两者是不同的思想体系。比如对新闻本源、新闻价值、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传播的功能、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角色、新闻活动自由等等的看法,就存在明显的不一样,甚至是根本对立的。第二节 理论新闻学源流一、国内的新闻理论研究1.近现代新闻学研究

在中国,专门正式论述新闻和新闻学问题是由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传教士开始的。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同时,撰文介绍报纸的有关观念和知识。其中,第一篇关于新闻的论文为《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4年3月发表的《新闻纸略论》。该文只有331个字,叙述报纸的起源和西方报纸的现状,介绍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观点。其他一些文章,也都涉及到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观点与知识。

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洪仁玕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新闻问题的中国人。他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一整套办报方案,构想太平天国新闻事业,强调通过报纸发挥“收民心公议”的作用,规定新闻必须真[3]实,反对“伪造新闻”。之后,一批具有改良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纷纷著文,阐述自己的新闻思想或办报思想。如郑观应著《日报》;陈炽著《报馆》;王韬著《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4]报馆》。这些文章阐述了报纸播新知、开风气、通民隐、发展工商业的作用,强烈要求改变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事业的局面,提倡国人办报。王韬的文章提出了“办报为立言”的主张,提出了记者“四能”说,还论及报纸文风等问题,被称为“具有办报思想的第一人”。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梁启超。他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宣传家和报刊活动家,不但有长达27年的笔政经验和创办或主编11种报刊的实绩,而且发表了许多关于新闻的论述。其第一篇新闻学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提出报馆是“耳目”、“喉舌”,报纸的作用是“去塞求通”。后来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中,又提出报纸的作用在于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他在《本馆第一百册祝词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提出一张尽善的报纸,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确而速。”他还比较系统地研[5]究了舆论问题。此外,严复、唐才常、谭嗣同、康有为、章太炎、汪康年、孙中山、于右任、黄远生等都是有影响的报刊活动家,都在有关论著中阐述了自己的办报思想或新闻思想。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决定在北京大学政治系开设新闻学课程,聘请在美国攻读新闻学刚刚回国的徐宝璜任教。当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蔡元培亲任会长,并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阐述了进行新闻学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新闻学与各种学科的关系,强调新闻家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研究会由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担任导师。次年4月20日,研究会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杂志《新闻周刊》。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有两年多的历史(1918.10—1920.12),但它却标志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正式开[6]始,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从此,新闻学在中国成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并获得发展。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之后,全国一些新闻院系和新闻学术团体相继建立。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立新闻系。1922年上海商学院设立新闻专修科,成立新闻学会,出版了《报学》杂志。1923年北平平民大学创立报学系,首创四年制,组成新闻学会,出版年级刊。1924年燕京大学建立新闻系,成立过新闻学会,曾出版《新闻学研究》和《燕京新闻》。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组建立,后改为新闻学系,组织了学会,出版过《新闻世界》。1925年至1926年,上海国民大学报学系、大厦大学新闻系建立,两系学生同光华大学的学生联合组成上海报学会和上海新闻学会。1927年,北京新闻界人士在黄天鹏等人的倡议下成立北京新闻学会,提倡以“研究新闻学术,发展新闻事业”为宗旨,编印出版了《新闻学刊》。1931年10月25日,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参加成员有文艺新闻、申报、新闻报、时报的进步记者和部分大专院校师生。该会曾在“左联”报纸《文艺新闻》办专门副刊《集纳》(后又扩大为单独出版的《集纳批判》)。1932年3月,中国左翼新闻工作者联盟成立,于1934年1月创办新闻理论刊物《集纳批判》,共出版4期。1938年3月30日,范长江等人在武汉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学会出版了《新闻记者》月刊。学会后来因武汉失守而迁重庆,许多城市成立了青记分会。此外还有:1935年6月15日成立南京新闻学会,1936年元旦成立平津新闻学会,1939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专修科成立新闻学会,1941年3月16日在重庆成立中国新闻学会等,都说明当时新闻学研究之盛。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之前,中国只是于1903年翻译出版日本松本君平《新闻学》,于1913年翻译出版美国记者休曼《实用新闻学》,而没有自己的新闻学著作。伴随着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兴起,一些新闻学著作相继面世。1919年徐宝璜著《新闻学》正式出版,蔡元培为之作序。这是徐宝璜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讲课的讲义,为我国第一部新闻理论与知识著作,徐宝璜因之而成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学界的泰斗。1923年,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出版,为中国人自撰的第一部新闻采访学著作,又出版了《新闻学总论》。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出版,为中国人自撰的第一部新闻史著作。至此,传统新闻学的三[7]个方向得以真正确立。1929—1934年,黄天鹏共出版29种新闻学著作,编辑6种新闻学文集,其所编《新闻学名论集》,汇集了散见于20—30年代报刊上的新闻学论文,颇有价值。1939年,储玉坤《现代新闻学概论》出版,它是当时大专院校新闻系选用教材。任白涛于1941—1943年出版《综合新闻学》共6卷4册。为适应新闻教育需要,还出版了几套新闻学丛书。其中,申报新闻函授学校于1935—1936年编写的函授讲义,全集17种,由当时对新闻学有专门研究的著名报人和学者合作完成,是建国前品种最多、配套齐全的新闻学教材。总计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出版的新闻学书籍,约在100种以上。此外,还有许多专业刊物及其所发论著等,不能尽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在中国现代也富有成就。列宁的报刊思想,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机关报《向导》周刊的文章就有体现。1929—1930年,秘密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布尔塞维克》杂志,发表了列宁《从何着手》一文中有关党报的论述,“报纸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的名言,从此开始被反复引用。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最早有李大钊《新闻的侵略》、毛泽东《〈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瞿秋白对无产阶级党报理论有很大的贡献,他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为结束立三路线作出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关于党报的部分和《关于红色中华报的意见》等文章中,论述了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原则、任务和方法。此外,1930年,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发表的《提高我们党报的作用》、《红旗日报宣言》、李立三的《党报》等文章,都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建设有重要意义。1932年,张友渔提出:“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邹韬奋是出版家,也是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先后编辑过11种报刊,提出了“为大众作喉舌”的新闻思想。范长江是杰出的新闻记者,著有一批新闻学论文,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他的新闻思想贯穿着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过程。他认为,“报纸是政治的工具”,人民的报[8]纸是人民的喉舌,记者这种工作是一个“事业”。

20世纪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初期,特别是延安整风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达到一个高潮。中宣部、延安中央研究院于1941年7月成立我党第一个新闻研究室,由李维汉任主任。中共中央发出了几个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各革命报刊发表了许多论述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和党报思想的文章。如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1942年3月6日)、《怎样办党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党与党报》,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博古《党报记者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胡乔木《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等。陆定一的文章发表在1943年9月1日的《解放日报》,全文除引言,有两个部分:“第一,新闻的本源”,“第二,新闻如何能真实”。文章对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辟阐述,影响深远。萨空了的《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于1945年在桂林出版,1946年在香港再版。恽逸群著《新闻学讲话》,原为1946年2月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稿,后公开出版。全书三万余字,分六讲,是在解放区广为发行的新闻学著作。这些论著都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奠定了基础。而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3月31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10月2日),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文献。其中两篇“谈话”是代表中国共产党新闻观点和党报理[9]论的经典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彻底完成。2.当代新闻学研究

建国初期,新闻学研究重新开始。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延安时期以来所形成的党报学说,办好新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新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党的新闻事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经济宣传的作用,加强新闻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新闻事业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等问题被提出来,并取得一些成果。学习苏联,是从起步时就予以强调的。因此,这期间积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了解苏联新闻工作的理论与经验,《联共(布)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及续编等一批俄文新闻学著作被翻译出版,各大学新闻系广泛采用苏联教材。这丰富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但机械的照搬,无助于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实际开拓与发展。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新闻学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同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全面改版,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明显的变化。新华社和中央广播事业局也积极进行改革。[10]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互推进,形成一股新闻学热潮。这一年成为建国以来新闻学研究最活跃的一年,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作了许多尝试。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撰写了《新闻学原理大纲》,提出办报要有读者观念,报纸具有工具性与商品性,引起新闻[11]界和新闻学界的热烈讨论。新闻理论战线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57年“反右”扩大化,实际上中断了1956年进行的新闻学研究,新闻学研究又回到狭窄的路上。王中教授的观点受到批判,新闻理论着力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对报纸的其他功能持批判态度。20世纪60年代前期,发动新闻界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进行批判,“左”的东西更多起来。其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1957年12月创办《新闻战线》杂志,还成立了一些学术团体,出版了一批著作和教材,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报刊》、《列宁论报刊》、复旦大学的《中国报刊研究文集》、上海解放日报社编《党报的党性原则》等。此外,还翻译了一些国外的新闻理论著作,如日本小野秀雄《新闻学原理》、威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整个“文革”10年,新闻事业备受摧残,全国曾经只有42种报纸,新闻学术研究则完全停止,没有正式出版过新闻学理论著作,只印发过一些收有新闻理论方面大批判文章的小册子。反革命帮派集团全盘否定建国17年来新闻工作成就和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报纸是“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工具”等谬论,影响恶劣。“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新闻理论研究进入新时期,盛况空前。1978年,在胡乔木提议下,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新闻学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随后,新闻研究机构、新闻学术团体、新闻学术刊物和新闻学术活动相继建立或恢复,如“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学会”和《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中国新闻年鉴》等。新闻理论界努力清除帮派新闻理论和“左”的新闻论点,对新闻理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新闻的定义、新闻的本质、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和党性原则、新闻事业性质、新闻传播的功能、新闻自由、新闻自律等重新讨论,并大力拓展研究空间。其间,虽然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干扰有过一些曲折,但成绩仍然是主要的和巨大的,为我国[12]新闻理论研究最繁荣成果最丰硕的时期。

新时期以来新闻学理论研究开创了真正的新局面,成果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闻学理论框架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前,新中国一直没有正式出版自成体系的新闻理论著作。1982年,甘惜分著《新闻理论基础》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结束了这种局面。这是建国以来国内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释新闻学原理的教材性理论著作。此后,一批新闻理论著作相继问世。198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戴邦等著《新闻学基本知识讲座》。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复旦大学新闻系撰著(李良荣执笔)《新闻学概论》。1986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成美、童兵编著的《新闻理论简明教程》。1987年,长征出版社出版了20所院校合编的《当代新闻学》。1993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吴高福著《新闻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新闻理论教程》(成美、童兵编著《新闻理论简明教程》修订本)。199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梁衡著《新闻原理的思考》。与此同时,还有《系统理论新闻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新闻学教程》(黑龙江出版社)、《现代新闻学》(重庆出版社)等。20世纪末21世纪初,又涌现出一批新作:何梓华等《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民族出版社)、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这些著作,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后出的著作,共同特点是理论上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传播学理论成果以改造传统新闻理论,新闻学理论的学理性和学科内涵越来越充实。此外,一批新闻学词典也相继编成出版,如《新闻学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新闻学大辞典》,其中有关部分也都对新闻理论要点作了系统的介绍。

第二,对新闻理论基本问题的专题研究开始深入。一批著作,如蒋亚平等《新闻失实论》,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郭超人《喉舌论》,丁柏铨等《新闻舆论引导论》,杨保军《新闻事实论》和《新闻价值论》,朱金平《新闻典型论》,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等等;大量的论文,如中国新闻学会编《新闻学论文集》(一、二),全国记协编《新闻事业的辉煌——新中国新闻事业五十年优秀论文集》,等等,对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价值、新闻受众、新闻自由、新闻改革等进行专题研究,论述是认真的,探讨是深入的,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具有重要意义。对西方新闻理论的专题研究也有成果,由徐耀魁主编的《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出版以来受到好评。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研究成果丰硕。经过努力,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斯大林论报刊》、《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邓小平论新闻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文献选编》、《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新闻工作文献选编》等一批文献性著作。一大批研究著作和论文,如温泽济《马克思新闻思想研究论文集》,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和《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陈力丹《精神交往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郑保卫《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吴廷俊《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赵水福等《列宁与新闻事业》,钟沛璋等《毛泽东新闻理论研究》,胡绩伟《刘少奇新闻思想述评》,开山探宝,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各个方面和主要观点,描述了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此外,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陆定一新闻文选》、《胡乔木谈新闻出版》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的重要资料。

第四,新闻学边缘学科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丰富了新闻理论的内容。1988年10月,全国首届新闻学边缘学科学术讨论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与会的学者在会上提出了30门新闻学边缘学科课题。其中与新闻理论的交叉关系比较多的一些课题,如新闻心理学、新闻伦理学、新闻法学、新闻社会学、新闻文化学、新闻管理学、新闻统计学,等等,均有研究成果面世。有的已产生多种研究成果。像新闻心理学,出版了张骏德和刘海贵、虞达文、刘京林等人的多种著作;新闻伦理学,出版了周鸿书、陈桂兰、黄瑚、蓝鸿文等写作或主编的著作。

第五,比较新闻学的研究大有进展,持续推出成果。如:樊凡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陶涵主编《比较新闻学》,刘夏塘主编《比较新闻学》,童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张威《比较新闻的方法与考证》,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等等。比较新闻学所涉内容不限于新闻理论,但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在其中占首位和多数。这些成果实际地拓展了新闻理论研究的边界和内涵,也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

台湾、香港地区的新闻理论研究颇有成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种通论性的专著,对新闻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80年代出版的著作吸取大众传播学的某些成果,拓宽了研究领域。李瞻、曾虚白、郑贞铭、彭家发等,都是颇有影响的新闻学学者。二、几种西方新闻理论1.西方新闻理论源流

新闻学起源于德国。德国是近代报纸的诞生地之一,17世纪末,德国一些大学的师生以报纸为研究对象撰写学位论文。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著《德国新闻事业史》,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史专著。1895年,学者科德教授在海德堡设立新闻研究所,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专门研究机构。早期的新闻学研究,目的在于培训新闻从业人员,比较偏重于应用技术。由于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办报人员不仅要懂得办报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新闻规律。早期的新闻学研究,正是在探讨办报方法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关于新闻和新闻传播的一些理论与观点。

进入20世纪,对新闻学的研究兴盛起来。1910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麦克思·韦伯称:“社会有必要进行最纯粹的科学研究的第一个课题,[13]就是新闻的社会学。”1919年至1927年,德国不少大学相继成立新闻研究所。20世纪初,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相继成立,开展新闻学的教育与研究。1929年,日本学者小野秀雄在东京帝国大学创立新闻研究室(战后改为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新闻学研究在德、美、日等新闻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一度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并形成两大学派:一派偏重于研究新闻学基本原理,称理论派,以德国为代表;一派偏重于研究新闻工作和新闻业务规律,称实务派,以美国为代表。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传播学研究。传播学研究的最初动因是检验并提高宣传、广告、教育、公共关系等领域的传播效率,是出于公众对报刊政治影响的关心和对广播社会效果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全面发展,大大推动了传播学的研究,传播学研究流行开来。传播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论等研究成果,对传播者、信息、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至今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大众传播理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比新闻学更为广泛,于是给新闻学研究带来重要影响,一些新闻院系改名为传播院系,一些国家还成立了传播学研究中心,一些新闻学者称大众传播理论为广义新闻学。2.几种西方新闻理论[14]

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理论主要有下列几种:(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贵族哲人传播权力论”等思想。他认为,贵族政体是优越无比的,而国家只有掌握在聪明的执政者手中才是安全的。这意味着对意见和讨论的严格控制。此外,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的“国家安全传播权力论”认为,一切问题都服从于国家安全这个主要目的,而国家安全这一目的的实现,只能通过统治者的现实政策而非道义政策,这包括了统治者利用任何残忍和不义的手段。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张,只有国家意志才是目的,个别公民的自觉都从属于它。“所有人都应当参与国家事务”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个人唯有在国家意志的传播中才是幸福的、自由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传播权利论”,即传播者和被传播者是对立的两极,其中必有一小部分作为权力的主体,其它大部分是无条件服从的传播对象,也即权力的客体。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的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统治阶级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这一理论曾经在欧洲和东方封建社会占绝对统治地位,其最极端的形态是以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新闻观。墨索里尼持国家至上观念,始终保持对社会传播的最大干涉。希特勒则宣扬“我们的真理——真理为我们”,认为凡是促进德国利益和巩固的就是真理,反对民主与自由,强调国家——政府——领袖的绝对控制。由此可见法西斯主义新闻思想与封建主义新闻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集权主义理论后来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2)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首先由英国思想家、政论家约翰·弥尔顿于17世纪在关于思想自由的论战中提出,后被引入报刊活动,形成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该理论主张天赋人权,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判断原则的优越性,提出“观念的自由市场”和“自我校正过程”等概念,认为报刊活动应不受政府的控制,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通过竞争使正确意见最终得到承认;认为报刊作为理性的产物,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可以与立法、司法、行政平等而成为第四权力。这种理论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它发端于17世纪,成立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上垄断的加剧,这一理论逐渐为社会责任理论所替代。(3)社会责任理论

西方新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除了自由主义理论以外,还有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事业的干预和控制。这一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在传递信息时,应真实全面地叙述所发生的事实,在交流意见时,应表现并阐明社会目标和价值,并以这种社会责任作为报刊业务政策的基础。这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作了重大修正。首先,修正了关于“自由”的观点,认为唯有对社会承担义务,具有责任的自由才是积极的自由,而自由主义理论讲的只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其次,修正了自由主义理论关于报刊的性质和职能的某些观点。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报刊是自负盈亏、不受政府干涉和控制的私人企业,强调超然独立,监督政府。社会责任理论则强调报刊要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服务,对社会负责,实行有控制的新闻自由,政府可以干预和控制新闻活动,从理论上论证了国家干预新闻传播的合理性。社会责任理论并不否定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只是怀疑自由主义理论崇尚人类理性的观点,怀疑“观念的自由市场”和“自我校正过程”等理论的有效性,因此又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传播学研究兴起以来,社会责任理论被纳入传播学“控制分析”的研究范围。社会责任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盛行至今。第三节 新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一、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

新闻理论是阐述新闻学学理的,是人类新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向导与指南。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掌握正确的理论才会有正确的实践。学习新闻理论,弄通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学习新闻理论是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解决好立场观点问题的必修课。新闻事业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可以说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切实解决好立场观点问题。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性原则,做党和人民的喉舌,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还要时刻抵御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辨别和抵制资产阶级新闻观,排除右的和左的干扰。对此,新闻学理论都有明确的阐述。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熟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胸中装有一本马列主义新闻理论的真经,才能当好党和人民的新闻战士,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学习新闻理论是懂得新闻、做好新闻工作的必由之路。现在,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时见诸传媒。这是值得注意的。出现这种情况,不学习或者没有学好新闻理论,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做新闻工作,必须具备新闻理论的专业知识,应当懂得新闻学原理。不但对习见和常用的概念、范畴,识其名,通其义,知其联系,辨其异同,而且对新闻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重要问题,对于新闻的基本原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就要掌握底蕴,化为内在信念与职业精神,而不只是记得某些条文。基本的理论常识和良好的理论修养从哪里来?学习和真正掌握新闻理论是一条不可舍弃的重要途径。不能否认,新闻工作实践性强,可以边干边学,干也是学习,一些起始不曾专门学习新闻理论的人,也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然而,理论的指南和向导意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法否认的。“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能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15]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才会走得正行得直,有锐气有后劲。那些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起先或许不曾习读新闻理论,但后来都通过自学读书方式补上了新闻理论这一课。在新闻界,从来就不存在不懂新闻理论的行家。总之,做新闻工作,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学习和掌握新闻理论,不能单凭经验和热情办事。

第三,学习新闻理论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新闻工作离不开理论思维,必须善于运用理论思维。这是因为,新闻传播面对的是纷纭复杂的客观世界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社会现象,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必须经过理性思考,信手拈来是不成的。对于报道对象,要剖析其背景成因,分析其来龙去脉,力求穿透新闻事实的本质,这也需要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报道新闻,也应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那些具有深度和力度的新闻,可以发人沉思、适时济世的报道,正是具备了理性的品质。实际上,进入“解读新闻”时代,社会和受众呼唤“研究性报道”,特别需要那种力透纸背的新闻。2002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用半年时间,历尽艰辛,先后采访100多位出租车司机及众多出租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揭露了北京出租车业的黑幕:一、司机们怨声载道;二、北京出租车到底能赚多少;三、出租车公司是怎样发家的;四、出租车公司是如何“黑”钱的;五、的哥们缘何要挤这条独木桥;六、出租车业:不能不算的三笔账;七、北京出租车业五大焦点问题。报道不仅推动了北京市乃至全国出租汽车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而且也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案例价值,受到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显而易见,新闻理论作为新闻实践和新闻规律的理性概括,它本身就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对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助益。它还能导引新闻工作者去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培养理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四,学习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和新闻学的基本准备。从事新闻工作应当研究新闻,研究新闻学,这是对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一方面,新闻工作的每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要不断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习理论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而从事新闻工作本身离不开研究新闻和新闻学。不研究新闻和新闻学,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新闻工作,也不可能真正做好新闻工作。在另一方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需要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努力,需要集体的智慧。只有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来探索求新,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经验来丰富我们的理论认识,才会有宏伟壮观的永远崭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大厦。研究新闻和新闻学自然要有根基,不能在沙滩上建大楼。这具体到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就要有新闻理论的知识储备,有起码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素养。不读点新闻理论的书,不熟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工作自然无从谈起,无从做起,纵有无比丰富的感性认识,也难得归纳和概括出新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来。在这一点上,老一辈新闻人范长江、徐铸成等堪称榜样。人民日报社艾丰同志的经历也能给人以启发和激励。他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一直从事新闻工作,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读新闻学研究生,毕业后又回到新闻战线工作,先后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和扎实的理论学习相结合,使他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学者,先后出版了《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等好几部新闻学著作和一批高质量的新闻学论文。其《新闻采访方法论》还获得首届吴玉章奖金,甘惜分教授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新闻哲学”读。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等,都是这样的新闻人。见贤而思齐,有志的新闻学子和新闻工作者,应当朝这种目标努力。二、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方法

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需要科学的方法,新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也不例外。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应该注意把握以下方法。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新闻学作为一门具有鲜明思想性的学问,学习和研究它,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全面的而非片面的、发展的而非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切实防止形式主义,防止断章取义,防止教条主义。总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阅读新闻理论,思考新闻理论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去学习和理解马克思[16]主义新闻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尤其要坚持这一方法,因为新闻学是实践性特别强的学问。所谓实际,是指新闻传播的实际,包括新闻传播当前的现实,也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经典案例;包括人们的新闻实践,也包括本人的实践经验。要多掌握案例,多解剖案例,通过案例解剖来理解理论,运用理论去分析案例,从而学活学透。实际也指新闻学研究的进展与发展,亦即当今新闻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沿。要多看相关论文和著作,了解新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获取种种理论营养,并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总起来看,尤其要切实关注和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国情与作为基本国情的新闻传播,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功能。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闻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皆与新闻学关系密切。尤其是社会学,可以说,新闻领域所有问题都带有社会学问题性质,对于新闻学,社会学既是基础性的,又是提高性的。所以,任何时候也不可以就新闻学学习新闻学、研究新闻学,就事论事是不成的。而要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广泛接触其他学科,以触类旁通。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曾建议记者研究证据学,认为这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新闻采写之道。这是金针度人之言。他自己研究新闻人才问题,就常常从其他学科获得启[17]示,所论往往新人耳目,构成理论发现。要特别强调的是,学习和研究新闻学,要能够比较娴熟地运用传播学理论和信息学理论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新闻学?广义的新闻学有哪几个分支学科?2.结合实例谈谈新闻理论的实践性和政治性品格。3.了解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观点。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5.对于新闻工作者,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有何重要意义?6.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谈谈新闻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方汉奇:胡太春著《〈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序》,第1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第107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3]参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第463-46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以上文章见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第8-1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参见孙文砾:《梁启超》,载《新闻界人物》(六),第84-152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6]参见徐培汀 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第308-311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7]参见徐培汀 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312-328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8]参见徐培汀 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章,第289-302页、335-365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9]参见童兵 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第六章,第205-278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参见丁淦林:《1956年我国新闻工作改革概述》,《新闻大学》,总第3期。[11]参见余家宏 丁淦林:《王中研究新闻学的经过与贡献》,《新闻大学》,总第43期。[12]参见童兵 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第九章,第365-413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第1-308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3]转引自徐培汀 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275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4]以下介绍参见[美]威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第1-124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参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编:《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彭菊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级命题及其理论体系》,《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17]参见南振中《与青年记者谈成才》,第3-136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第二章 新闻

从过去到如今,人们每天都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媒接触到大量的新闻,了解国内外重要事情和其他资讯。那么,究竟如何定义新闻?什么是新闻的本质?其特性怎样?它有哪些种类?在新闻理论体系中,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它们是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石。第一节 新闻的定义一、新闻的涵义“新闻”一词,我国古已有之。在它之前,在《史记》等典籍中,有与“新闻”相对举的“旧闻”这个词。古语中的“新闻”有以下几种意思:

1.指传闻。《新唐书·隐逸传》记载,唐初有个叫孙处玄的人,他曾说:“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唐人李咸用诗《春日喜逢乡人刘松》有两句:“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这两处的“新闻”都是传闻的意思,指传说、故事一类谈资。唐人尉迟枢曾作《南楚新闻》一书,书名的“新闻”也是这种意思。其书已亡佚,宋代《太平广记》有辑录。从辑录可知,其内容多为一些故事、传说。

2.指情报。宋人赵升著有《朝野类要》一书。其四《朝报》说:“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省编定……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者,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很清楚,这里的新闻是指宫廷中不准向外泄露的机密事情,属于刺探得来的被官方封锁的情报,而非道听途说的传闻。

3.指新知识。宋代大诗人苏轼诗《次韵高要刘湜夹山寺见寄》:“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他这里把.“新闻”与“旧学”相对举,分明是指新学的知识或所学的新知识。

4.指新鲜事。小说《红楼梦》中多次使用“新闻”这个词,多用为此义。如第一回:“老先生倚门伫望,敢街市上有甚新闻么?”“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第二回:“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你道是新闻不是?”这已经比较接近其现代意思了。

以上“新闻”的几种词义,显然各不相同,但有共通之处。即“新闻”属于一种新东西,是新的事情或情况,对于接受者具有知新性,是新近所闻所知。这是它最基本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新闻”一词,仍保留它的旧用法,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和人们互相传播的消息。其首要用法和第一词义,见于新闻学领域。

新闻学中的“新闻”一词,也有多种用法。它有时指“报纸在它的新闻栏里所登的、电台电视台在它的新闻节目中播报的东西”,即新闻传播的内容。有的指新闻体裁,泛用时指全部新闻体裁,专用时仅指消息。有时指新闻题材,如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还可以指新闻活动、新闻职业,等等。

在通常情况下,新闻理论中的“新闻”,用的是它在新闻学中的第一义,即新闻传媒向新闻受众所传播的新消息。如报刊所载消息、通讯、特写、图片所报道的新事实、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人物,等等,它限于内容层面。

新闻不同于新闻文本(新闻作品)。新闻文本是新闻机构生产的新闻产品,通常分为内容与形式两部分。其内容部分,可以分出新闻成份与非新闻成份,其形式部分只是作为新闻的物质外壳而存在的,不具有新闻特性。新闻则和新闻特性不能分离,两者完全重合。这好比“历史”与历史书籍的关系。历史指已经成为过去的种种事件和事实,是人类过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书籍不是历史。但历史书籍是记录历史的,历史需由历史书籍载录而传播开来,否则后人无以认识。二、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形形色色,归纳起来,有两个大类。

一类是不成文的定义。如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80年代的编辑室主任约翰·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前主编爱德华·贺说:“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妈呀!’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新闻是三个‘W’:Women(女人)、Wampum(钱财)、Wrongdoing(坏事)。”这几句话在西方影响颇巨,称得上是新闻的不成文定义的代表作。说它们是不成文的定义,是因为它们虽然生动,但并非逻辑的概括说明;虽然注意到了新闻应是不平常的新鲜事,注重的却是异常、刺激,尤关心情色之事,与新闻的真谛相去很远。

另一类是合乎逻辑要求的定义。这一类定义如作归纳,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定义认为,新闻就是新的事实或事物。如:“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情况”(美国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美国布莱尔);“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情”(美国莫特);“新闻即刚发生和刚发现的事物”(法国贝尔纳·瓦耶纳);“新闻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徐宝璜);“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邵飘萍);“新闻者,有人类之兴味,与人类生活及幸福上能发生影响之一切事件及观念等相关之原质的事实也”(戈公振);“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

第二类定义认为,新闻是对事实或信息的报道、传播、记录、介绍。如:“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美国卡斯柏·约斯特);“新闻并非一面社会的镜子,而是对不合常规的事情的报道”(美国沃尔特·李普曼);“新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间距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德国道比法特);“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李大钊);“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王中);“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人民大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戴邦)。

第三类定义注重新闻的社会影响和作用,认为新闻是一种工具性、手段式的东西。如:“新闻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间的有规律的连续出现来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内的东西”(日本小野秀雄);“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甘惜分)。

第四类定义晚出一些,认为新闻是信息。如:“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项德生);“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梁衡)。

这种情况反映出人们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一致,对新闻定义的逻辑起点的认识也不相同。科学探讨的每一步都是在向真理迈进。这些定义均成一家之言,各有其存在的根据。比较而言,第二类定义显得妥贴一些。定义,又称界说,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确切说明,是通过一个概念明确另一个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因而下定义实际上是列等式,等式两边应当完全相等。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类定义,它概括了新闻的本质特征,将新闻与其他同属的社会现象明确地区分开来。这类定义也符合下定义必须使用全同概念的规则,没有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毛病。[1]

在第二类定义中,陆定一的定义影响很大,得到较高程度的公认,被广为采用。新闻是以事实为反映对象的,内容和形式都不能离开事实,事实对于新闻具有命根子作用;新闻所反映的事实都是新近发生的或新近发现的,必须具有新意,新闻不是旧闻,旧闻绝不是新闻;新闻是公开面向受众的,必须付诸报道,即进入公开传播的渠道和过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把新闻的这些本质特征都准确地概括进来了,适用于中外古今新闻传播现象,适用于不同社会不同阶段的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并且,定义文字简洁,言简意赅。正因为如此,该定义自陆定一于1943年提出后,几十年来一直为我国新闻界所广泛使用。第二节 新闻的本质一、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

打开报纸,或是打开收音机、电视机,人们就可以看到或听到若干新闻。这些新闻讲的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其中绝大多数是当天或昨天、近几天发生的新事。以2005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为例,它刊发的新闻有:《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温家宝会见10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各界公众向地震和海啸受灾国捐款》,《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等观看北京新年音乐会》,《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步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来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初战告捷》;还有两幅图片:《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附图、《青松红梅迎新春》。以上这些新闻无一不是反映生活现实中的客观事实的。一版报纸如此,整张报纸的其他新闻版也是如此,其他传媒的新闻报道全都如此。凡新闻,一律是社会生活的直播式反映,并且,是当前社会生活即今日世界的迅速反映。

新闻是当前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这是说,新闻本源即新闻的根本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马克思把一切社会现象分为两大类: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他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2]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显而易见,新闻属于精神现象。同其他精神现象一样,它不过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就是说,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有客观事实存在,才有新闻;没有客观事实的发生或变动,没有现实的社会生活,就没有新闻。任何情形下都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说,新闻并非客观事实本身。客观事实本身是一种物质性的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客体,它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然而,客观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客观事实自身不会自动转化为新闻。客观事实只有经过“反映”即人的发现、传播,才能成为新闻。如果没有人去认识、传播,客观事实无论怎样实在,怎样重要,终究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会湮没无闻。所以,没有客观事实便没有新闻,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没有“反映”也没有新闻。那些湮没无闻的事实由于没有“反映”而没能成为新闻,无从知道。且看那些迟发的新闻吧。例如,我国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是世界地震史上的重大灾难;1979年11月发生的“渤2事件”,当时直接经济损失3700多万元,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史上少见的重大事故。两件事其时都没能成为新闻,而是分别在3年和8个月后才予以报道。第1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长江日报》1999年2月27日发《簰洲湾溃口“淹”出7000多人》报道说,98世纪洪水中成为新闻人物的6岁小女孩江珊的家乡人口大量超生,人口统计数字严重作假,实际人口多出百分之十二点多,直到被这次洪水“淹”出来。也不是一“淹”就出来了,而是在近半年后,记者从省人大会议上省委书记的严肃批评得到线索再经深入采访发掘出来的。并不是这些事实在当时不构成新闻,没有成为新闻的资格,而恰恰在于当时没有人去“反映”。当时,人们因种种原因不去反映或反映不出来,从而使之没有能够即时实现从客观事实向新闻的转化。总而言之,所有新闻都是人们对发生过或存在着的客观事实予以报道的结果,一切客观的新闻事实无一不是经过“反映”而后才转化为新闻的。

新闻是当前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唯物主义规定得很明确。然而,唯心主义新闻理论却否认这一点,否定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不承认新闻最终只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如实反映。日本的小野秀雄说:“事实的现实性并不是事实本身的属性,而是人们在关[3]心事实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山本明说:“报纸并不是报道‘事件’,而是在选择社会上偶然发生的几件事情或采访捕捉[4]到的事情,把它们报道成‘事件’。”这是讲新闻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新闻是主观观念的产物。我国20世纪40年代,新闻界也有人把具有什么“性”,如趣味性、文艺性、政治性等当作新闻的本源,把新闻解释为某种“性”本身。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唯物主义才能科学地正确地揭示新闻的本源和本质。

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这一点,规定了新闻必具客观实在性,确立了新闻事实的客观性乃新闻的自然素质。亦即新闻事实必然也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和“实体”,同时应当真实地客观地去反映它。二、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其上[5]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亦称意识形态观点。它是人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或见解。如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6]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新闻正好具备这些属性。新闻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7]定人们的意识。”一部新闻史说明,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近代社会的新闻产生于近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现代社会的新闻产生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是非常确定和分明的,两者不可能互换。而新闻作为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所谓“反映”,说到底,实际上是一种认识和评价,是人的能动的反映,而不是照相式的全被动的反映。新闻反映的社会生活肯定是经过人的头脑过滤了的社会生活。于是,面对大千世界,你可以报道这个事实,我可以报道那个事实;面对同一件事实,你这样报道,我那样报道。正是在这当中,新闻具备了意识形态的显著特点:有一定的倾向和立场。在中外新闻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当年关于“巴黎公社”的新闻,关于“十月革命”的新闻,无产阶级报纸与资产阶级报纸的报道截然不同。新近的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也是这样,新闻有“美国版”、“阿拉伯国家版”和其他种种版本。当然,这类新闻所反映的事实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然而,即便是自然灾害一类新闻,也往往带上特定的倾向和立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报道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灾害,总是专力捕捉,大肆渲染,有时还来点自己国家怎样衣丰食足繁荣发展的衬托,就能充分说明问题。总之,就总体而言,新闻是有倾向和立场的,即具有意识形态性。这种倾向和立场或者是阶级的,或者是政治的,或者是思想的,或者是情感的,或者是审美趣味的。

新闻能给予产生它的基础以影响和作用,是显明的事实。中国古语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话,借用来形容新闻作为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恰当的。就是说,新闻对社会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反正是有影响,要发生作用。我国传播党和政府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闻,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的新闻,就直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新闻报道所彰扬的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郑培民精神,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所起的良好作用,简直是无法估量的。并且,新闻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总是极为迅速的,有时可以说立竿见影。常见的情形是,一篇有影响的新闻一登出来,立即轰动舆论,即刻产生效应。在这一点上,新闻比其他意识形态都要强。哲学、宗教、艺术等对社会发生作用,往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显得迟缓,新闻则要快得多。

新闻属于意识形态,规定了新闻倾向性、新闻思想性、新闻政治性等,原本就和新闻与生俱来,只不过是有强弱显隐之分罢了。新闻是信息,但绝非仅仅是信息。西方新闻界有人鼓吹什么“纯客观新闻”,讲超阶级超党派,实是欺人之谈。新闻的客观原则和客观报道手法是成立的,但完全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新闻是从来没有的。正如西方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采用客观方式的决定其本身就是主观的表现。三、新闻是公共资讯

先看一条新闻:

阿拉法特走了新华社拉姆安拉/巴黎2004年11月11日电(记者刘顺 杨骏 刘芳)巴勒斯坦国总统、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于巴黎时间11日凌晨3时30分(北京时间10时30分)在巴黎病逝,享年75岁。巴民族权力机构秘书长阿卜杜勒·拉希姆11日凌晨在拉姆安拉阿拉法特官邸含泪宣布:“巴勒斯坦领导阿拉法特,……他今晨4点30分(当地时间)逝世了。”巴黎时间凌晨5时10分,在位于巴黎克拉马的贝尔西军医院门口,医院发言人埃斯特里波对着麦克风只说了一句话:“巴勒斯坦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先生已于11日3时30分在克拉马贝尔西军医院逝世。”新华社记者向他询问阿拉法特逝世前后的具体情况,埃斯特里波回答说,鉴于法国医院有关病人信息的保密规定和阿拉法特家人的意愿,他不便透露细节。在这寒冷的凌晨时分,医院门口左侧墙边仍有一位彻夜守候的巴勒斯坦老人,在他胸前的黑白红绿四色巴勒斯坦国旗在昏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醒目。听到阿拉法特逝世的消息后,老人默默地将路边的鲜花摆放在身后墙上阿拉法特的画像前,并对着画像上微笑着的阿拉法特祈祷。当记者们围住他采访时,这位老人与一位熟识的记者紧紧相拥,失声痛哭。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官邸已降半旗,许多人聚集在官邸,不少人失声痛哭。官邸内为阿拉法特修墓的工人们在默默地工作着。数万名巴勒斯坦人自发地涌向加沙街头,表达对阿拉法特逝世的悲痛之情。阿拉法特的逝世引起国际社会巨大震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巴立法委员会主席劳希?法图,对阿拉法特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也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阿拉法特逝世的哀悼。根据巴方的安排,阿拉法特的遗体将被运往开罗,并于12日在开罗机场举行葬礼。阿拉法特的遗体随后将被运回拉姆安拉安葬。10月29日,在拉姆安拉官邸被“软禁”近3年后,病重的阿拉法特被送往巴黎就医。虽然起初有好转迹象,但上周阿拉法特病情恶化,陷入昏迷。阿拉法特1929年8月出生于耶路撒冷。和平是他一生的追求。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来到这里,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请别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掉落。”

这条新闻尽管篇幅较长,但全篇句句都是公共资讯。多年来,巴勒斯坦问题一直是世界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享有崇高的民族威望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其一举一动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其生与死更为全世界所瞩目。现在,他去世了,世界各国政要纷纷致悼,成为世界当日的头号新闻,人人欲得而知之。这便是新闻。在本质上,新闻原本就是实实在在的公共资讯。其资讯性越强,公共性越大,就越名副其实。

这里使用“公共资讯”而不使用“信息”,一是以示区别,以避免与信息论之“信息”交混。可以说,新闻是信息家族的一员,但它确实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与其它信息不同。二是讲新闻,“公共资讯”比“信息”来得更为贴切,它更能准确传神地状传出新闻的样态和特点。在古代汉语里,“讯”的本义是“问”,后起的意思中,有音信、消息之义,又有告语、告诉之义。资讯即报知的有关事件、人物、事物的资料和讯息。公共资讯则强调了这样一些资料和讯息应该是公开告知、为人们所共同关注、充分共享的,它是当今信息社会里与人们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关系非常密切的必需品。这正是新闻:每日每时大量产生,与时俱生,生生不已,动态感极强,永无终结和停止,却又稍纵即逝。同时,它总能满足人们基本的或是附加的资讯需求。所有的新闻都是如此,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从骨子里看,全是这样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公共资讯实体。

新闻是一种公共资讯,决定了新闻可以具有商品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说过:“商品首先是一种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8]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新闻正是这样一种“物”。对于接受者,它是一个外界的对象,能够满足人们的求知(知道)需求。新闻在传受过程中像其他商品流通一样,在一般情况下,它要通过买卖关系到达接受者手中,接受者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早期资产阶级报刊的事实即证明了这一点。那时的报刊就是把新闻信息作为社会需求的商品来出售的。现代新闻传播更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不乏靠办新闻事业而发财致富者。在社会主义国家,接受并获得新闻也是要付费的。当然,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精神产品,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不仅应当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社会效益。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播也讲两种效益,社会效益始终置于第一位。第三节 新闻的特性一、写真性

新闻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中发生过或存在着的事实,是完全的真人真事。新闻说件什么事,现实中一定有这么一件事;新闻说个什么人,现实生活中一定有这样一个人。新闻是完全的真话实说。徐宝璜在其所著《新闻学》中指出:新闻第一须确实。“新闻须为事实,此理极明,无[9]待解释。故凡凭空杜撰闭门捏造之消息,均非新闻。”穆青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文学可以而且必须虚构,而人物通讯却不能有任何虚构,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新闻的真实和文学的真实,是两种意义上的真实。文学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它的人物是根据生活中的真人加以概括、集中而塑造出来的,它所写的人物是没有通讯地址的……人物通讯就不然了,它所写的是现实[10]生活中的真人,他们是有通讯地址的。”讲得十分精辟,也很形象。人物通讯是如此,其他新闻也是如此。新闻只反映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才可以说,没有其人其事,就不能说。所有新闻,其建筑材料,都必须是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千真万确的事实。在这里,没有凭空想象的天地,没有任意虚构的自由,也没有“艺术真实”这一说。并且,新闻只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实是什么样子就反映成什么样子,不能做任何改动、变更。把没有的说成有,把有的说成没有,颠倒黑白,以讹传讹,都不是新闻。新闻只能写真,真写。造假和假造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也为人所不耻。美国《华盛顿邮报》女记者简妮·库克的特稿《吉米的世界》在1980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写作奖,后来被证实为捏造,该奖被收回。此次事件成为《华盛顿邮报》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被当作新闻史上经典性的反面教材。

写真而不蹈虚,绝对不能虚构,是新闻与文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二、新鲜性

新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谓“新”是指内容新,“近”是指时间近。总起来看,“新近”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指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新闻报道事实的时间离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间距越近,新近性就越强。其具体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今的解说,所谓“新近”,是指新闻事实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现代新闻不是一般地讲新近,而是以日计,以小时计,重要的新闻还以分计,以秒计。1963年11月22日下午1点左右,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美国西部的达拉斯遇刺身亡,合众国际社老牌记者史密斯在事后十几秒钟,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条新闻:“三颗子弹射向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闹市区的汽车队。”2003年3月20日上午10点33分(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3分),新华社发出快讯“巴格达上空传来空袭警报”,以10秒的优势领先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成为全球第一家播发伊拉克战争消息的新闻机构。徐宝璜认为,新闻“第二须新鲜。明日黄花之消息,亦不能认为新闻。盖新闻有如鲜鱼,鱼过时稍久,则失其味。新闻逾时愈久,其价值[11]不失亦损矣”此为至确之论。

新闻的新鲜性与报道的时间关系极大,然而,它却是以事实本身的新鲜为前提的,事实新鲜才有新闻的新鲜。新闻姓“新”,这是对事实的硬性规定。“新”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异”,既异于旧,也异于众,更异乎寻常,带有首次性和唯一性。如果事实是陈旧的,即使快写快发,仍然不是新闻而是旧闻。这是显而易见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新鲜与否是对“闻”的人而言的,新鲜是说对闻的人有耳目一新的意义。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如果照这种说法,那就无事不新闻。因为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实,对于不能耳闻目击者,却可能是前所未闻的。而任何事实,世界上总是有人先闻,有人后闻,还有人不闻,信息闭塞的人对多少事都不闻不问!所以,用闻者的“闻”来定去就,新鲜也就失去了基本义和客观标准。事事皆新闻,等于取消了新闻。实际上,新闻事实一旦时过境迁,就永远不成为新闻了,除非它有新的变动。所以,新闻的新鲜性必论时间,但决不能唯时间是论。“新近”两个字作为一个词是相辅相成的,但位置不能颠倒。“新近”用在新闻这里,尤其是一个内容实质上的概念。

应当新鲜,只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规定了新闻不可以也不会混同于历史。三、公开性

新闻是通过新闻传播工具与形式向社会和人们公开告知的消息。它告诉人们,在他们周围发生了什么,世界发生了什么,使人们得以了解他周围的世界,了解社会和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比如中央开了一个什么会,国家出台了一项什么政策,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个地方出了一桩什么事情,哪个方面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新闻就是把这些东西报告出来,传播开来,让人们知道。简单而通俗地讲,新闻就是公开地向世人“通风报信”的。不具备公开通风报信特征和作用,即没有公开性的,便不是真正的新闻。

公开性即公众性。新闻意味着告诉大众,新闻不是悄悄话,不是一对一地传播,古代即然。那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可以称之为新闻的古代图形、符号、文字,都是公之于众的产物。现代新闻更是通过大众传播的工具和形式来广为传播的,向全社会公开发送,不分内外。

公开性意谓公共性。用范长江的话说,新闻告知“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比如国内外时事,关系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事。新闻报道的是人们普遍关心、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聚焦于公共事务领域,集中在多数人感兴趣的事实。个人的私人事物,只有少数几个人欲知的东西,新闻应不去管。在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也有“永恒主题”。比如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常见的商品价格、公共交通、大众卫生、自然环境,等等,天天有新闻有报道。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一类事实为广大群众所切实关心,具有公开告知的意义。总之,没有偏私,凡应当报告给人们的,都对大众有意义、有作用,都公开相告。这是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

新闻什么时候都是公开向大众告知信息的,决定了新闻完全不同于情报。四、纪实性

所谓纪实性,亦即事实性。新闻反映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事实,而不是别的什么,事实乃是新闻的唯一内容。如《中国军团:刘翔创造奇迹,中国田径上演完美风暴》:新华社雅典(2004年)8月27日电:就像闪电一样,刘翔挟着狂风与怒吼冲过终点。他以明显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他平了世界纪录,他改写了奥运会纪录,他像惊雷一样将欧美人百年来坚不可摧的“黑色碉堡”炸得土崩瓦解。刘翔,树起中国田径的又一座里程碑。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战27日打响,刘翔在第四跑道,身旁的一群黑人选手如狼似虎。从来没想到刘翔能这么快,他从起跑就抢占先机,然后以惊人的速度让所有大名鼎鼎的高手越落越远。当他像红色的狂飙一样冲过终点后,电子屏幕上12秒91的成绩让所有人震撼: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中国田径的历史性突破,也是所有亚洲黄皮肤人的骄傲。而在刘翔之后,邢慧娜再次制造巨大的惊喜,让中国田径在雅典上演完美风暴。邢慧娜在女子10000米赛的半程之后进入第一集团领跑,并在最后一个弯道突然加速冲刺,甩开了所有对手,以30分24秒36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冠军。她的队友孙英杰获得第六名。这样,中国田径队历史性地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金牌。在落后的田径项目连夺两枚金牌,中国军团笑得合不拢嘴。27日的比赛结束之后,中国军团以27金17银12铜的成绩排在金牌榜第二位。事实上,中国田径在男子50公里竞走赛中还差点获得一枚铜牌。虞朝鸿一直顽强地坚持在第一集团走了30公里,尽管后来体力下降,但仍以较大优势领先第四名。然而,在马上就要走进体育场的最后关头,体力急剧下降的虞朝鸿被他后面的俄罗斯选手超过,以9秒之差无缘铜牌。另一名中国选手阿拉坦嘎达苏获得第十名,而韩玉成最终未能完成比赛。……

这篇消息报道了一个震动世界的新闻: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也是亚洲人在世界田径运动史上的空前突破。它全部是事实:刘翔、邢慧娜等运动员的参赛项目和出色成绩,极简明也很清楚。新闻都是这样的:专门捕捉客观世界中各种各样的“事实”,把它们记录下来,再现出来,从而写照社会,界定环境,反映时代,摄录历史。

事实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内涵宽泛的概念。它有时指事物的存在状态,有时指事物的内部规律或发展过程,有时指事物显示或蕴含的一种道理。新闻学中的事实,指事物的运动及其过程,是事物运动的轨迹和结果。它具备实有性、具体性,是可以单独存在、单独提取、单独表述的物质性实体。在任何情况下,新闻事实都具备主体、时间和空间三个基本要素。成为新闻的事实,往往是事件、准事件: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有一个过程,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有开头和结尾,有一定的矛盾[12]性或冲突性。如2004年年末,印度洋海啸引发世纪灾难、2005年的一号文件是什么。新闻的反映对象的这些特点,使新闻从来就是事实的再现,生来就具备纪实性。一条新闻即一个事实的记录,一条条新闻链接组合起来,就成为现实的记录、国家的日记、历史的长卷。

新闻的纪实性还从它的报道形式上体现出来。新闻反映事实的基本方式是记录、模写、复制,把事实描述出来。它要把事实的基本要素写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件事。有时还要把事实的现场再现出来,把事实的背景交代清楚,使人有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因此,新闻以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结合使用描写;叙述方式中,顺叙又用得最多最为普遍;而在通常情况下,排斥议论和抒情。新闻的结构服从记录事实的需要,多为时空顺序式。新闻的语言也是这样,陈述句多,实体动词多。总之,从形式上看,新闻属于地道的记叙文,属于完全的记叙文形式。这是事实对新闻作出的硬性规定,也是“报道”对新闻作出的硬性规定。

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等新闻样式所载具有纪实性,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新闻评论也具有纪实性吗?回答是肯定的。新闻评论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不像消息那样记录事实、叙述事实。然而,新闻评论缘事而发,其所缘之事皆新闻事实,其所言之理皆有现实依据,所谓言之凿凿。因而说到底,新闻评论实为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报道形式,也具有纪实性。这只要翻看某传媒某个时期的新闻评论便可发现。某张报纸一个时期的新闻评论,正折射出这个地方这个时期的客观现实,与新闻报道相辅而行的新闻评论是这样,直接披露新闻事实而加以分析的新闻评论更是这样。新闻评论也是纪实的。

新闻的纪实性特征,使新闻得以与哲学讲章和政治教义等等明显地区别开来。第四节 新闻的种类

对新闻进行分类,有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这里仅就新闻理论应当涉及的分类及类型作些介绍。一、发布新闻与非发布新闻

发布新闻即专门新闻机构通过新闻工具公开发布的新闻。它是由新闻机构从每日每时发生的万万千千事实中经过严格挑选并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新闻事实加以解释,才予以发布的,是供广大受众接受的新

[13]闻。新闻机构发布新闻,充分地与时俱进,现代新闻与古代新闻,有天壤之别。新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发布新闻,或说主要限于发布新闻。

还有一种非发布新闻,即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的新闻。古代新闻传播中,此种新闻甚多。现代社会,这种新闻依然存在,如人们常说的“口头消息”。此外,已经过采访写作成文却未能付诸传播的新闻,不在少数。二、硬新闻与软新闻

硬新闻和软新闻是西方新闻学的两个概念,现今亦为我国新闻理论所使用。它们是新闻的两种类型。所谓硬与软,是从新闻的题材、内容、写法、风格等方面综合考察的。大抵说来,主要凭信息使思想使人“知”,谓硬新闻;主要凭情意和趣味使人“乐”,谓软新闻。

硬新闻指那些题材比较严肃,思想性、知识性、指导性比较强的时政、经济、科技等新闻。这类新闻,受众接受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故称之为“硬新闻”。西方的“高级报纸”多登载硬新闻。我国的“机关报”以登载硬新闻为主。

软新闻指那些人情味较浓,趣味性较强,生动活泼,容易引起受众兴趣,对受众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社会新闻大多数属于此类。现在人们通常把那些以登载生活、娱乐、服务等内容为主的报刊称为软新闻报刊。西方“大众化报纸”多登载软新闻,我国的都市报,软新闻比较多。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事件性新闻是反映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的新闻。所谓事件,即不平常的大事情,如重大事变、重大事故、重要举动等等。因此,事件性新闻有许多属于要闻。事件性新闻十分讲究时效,要求迅速及时地予以反映。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的动态消息和现场特写性新闻。事件性新闻可以是单篇的,也可以是连续报道。事件性新闻要防止伪事件。所谓伪事件,一为媒介事件,即因为媒介的参与而成为一件事,它牵涉到新闻报道伦理、客观性等问题。二是把一件事等同于事件,把普通的一件事炒作放大,它牵涉到新闻事件的规格、内涵。

非事件性新闻是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而言的,新闻反映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对一定时空内诸多新闻事实的综合。非事件性新闻的题材多为具有课题性或话题性的现象,它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倾向性内容,揭示带有启发性的情况或经验,其特点是点面结合,以点论面,以面为主。典型报道、综合消息、述评性新闻多属于非事件性新闻。在类型上,人物新闻也归于非事件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要求稍微宽松些。四、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

按照新闻题材和所报道的内容分类,有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法制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等等。

时政新闻亦称时事新闻。“时事”一语,古已有之,司马迁《史记·六国表序》中有“表六国时事”的话。其所说“时事”,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兴衰的历史事实,含有“事实”和“大事情”两义。今语之“时事”,一般解释为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其特点是一大二新。新闻的性质规定了,时事新闻从来十分重要,是新闻得以反映现实、界定环境、记录历史的基本方面。如果不反映时事,不载录天下大事,那么新闻传播不要也罢。时事新闻非常丰富,如: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重大科技成就、重大自然灾害与事故、重大体育赛事,和国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决策与部署、重要政策法规的出台、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的进展、重要民生事务,等等。时事新闻事件性新闻多,特别讲求时效性,非常讲究贴近性,操作上具有程序性。

经济新闻专事反映经济信息,覆盖经济领域的一切方面,包括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商品的流通与消费、经济制度与运行等等。它还可以细分,如产经新闻、商贸新闻、财政新闻、金融新闻等等。经济新闻最初就是新闻的主体性题材,时至今日,几乎所有报道都可能涉及经济。所以,经济新闻是重头,是新闻大户、新闻大本营。如今,传媒几乎家家重经济报道,没有哪一天不传播经济新闻。经济新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一定的理论性,非事件性新闻多,有特别的可读性要求。

社会新闻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新闻学简明词典》的解释是:“社会新闻是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报道”。据此,社会新闻是指社会生活中有关伦理道德、社会风尚、奇闻轶事、风土人情等内容的新闻。社会新闻因其社会性而具有广泛性,品种多,数量大,从来是新闻的大板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性、浓厚的人情味和强烈的趣味性,构成社会新闻的重要特色。社会新闻的思想性问题与生俱来,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一味猎奇,追求刺激,甚至宣扬暴力、色情,并使用炒作手法,偏离了新闻的正轨,是不可取的。五、本土新闻与非本土新闻

根据报道的领域范围分,有本土新闻与非本土新闻。所谓本土与非本土,是与传媒紧密联系的,以传媒所在行政区间为依据。地方性传媒,当地新闻为本土新闻,当地以外的新闻为非本土新闻。一般说来,具体到一家传媒,都存在本土新闻与非本土新闻问题,全国性传媒亦如此。因而,凡报纸的新闻版面、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基本上都分这么两大板块。除了高度专业化的传媒之外,又通常以本土新闻为主,非本土新闻为辅。本土新闻为主直接指向本土化新闻和新闻本土化。这是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的一种基本策略,是新闻的本质和特性决定的。【思考与练习】1.你赞同哪一种新闻定义,为什么?2.区别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3.为什么说,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4.以具体新闻报道为例,理解新闻的“四性”。5.试对两条新闻进行“公共资讯”比较。6.以一张报纸的新闻版为例,统计所登载的新闻,并对这些新闻进行内容分类。[1]见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文章原载1943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收入《陆定一新闻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日]小野秀雄:《新闻学原理》,第30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内部批判版,1960。[4]参见[日]和田洋一:《新闻学概论》,第54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参见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第一章、第三章,第1-28页、第64-99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徐宝璜:《新闻学》,第1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0]穆青:《新闻散论》,第176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1]徐宝璜:《新闻学》,第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参见杨保军:《新闻事实论》第一章,第2-2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3]参见甘惜分教授提出的“新闻信息三环理论”,见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第27-28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

信息、舆论、宣传三个概念独立于“新闻”之外,又与新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现代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中,三者不仅与新闻形影不离,而且直接成为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内涵性概念。要真正认识新闻,不可不对这一组概念及其与新闻的关系加以辨识。这种辨识是换位观照的,对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闻的内涵与真谛,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新闻与信息一、信息“信息”一词最早见于唐人李中的诗《暮春怀故人》:“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在这里,“信息”即音讯、消息。在拉丁语中,“信息”一词有描述、陈述、概要等意。在英语中,“信息”一词有通知、报告、消息、报道、情报、知识、资料、数据等意。

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信息”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通信科学中的重要概念。随后又渗透到其他领域,信息科学随之正式形成,与能源科学、材料科学成为现代科学的三大支柱。信息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数学家克劳德·申农。1948年,他发表了信息论的奠基之作《通信的数学理论》。他认为:信息是“不肯定程度减小的量”、“两次不定性之差”。他所谓不肯定程度和不定性,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不了解、不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无知或少知。因而他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1]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研究了信息,作出这样的解释:“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外界环境中种种偶然性[2]进行调节,并在该系统中有效地生活着的过程”。系统论和传播学也都对信息做了解释。系统论的学者认为可以储存、传递的,减少事物的模糊度、增加系统的有序性的东西就是信息。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则把信息看作一种传播材料,认为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减少认识的不确定性,帮助作出决定。我国《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下的定义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研究仍在进行。论信息的实质,大体可以归到申农的解释上去,信息即对事物不确定性的消除,这是信息的一般义。所谓信息,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内容。信息概念意味着信息量,信息是计量的,论信息通常要论信息量。

一般说来,信息具有可传递性、可贮存性、可变换性、可扩缩性、可转化性、可分享性等特征。

信息的分类和种类很多。从形态看,有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前者指物质系统以质、能波动形式所呈现的自身结构、状态和历史;后者指经过人类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文化方式加工过的自然信息。人们通常所说信息,是指文化信息。从效用看,分有效信息、无效信息,负效信息。新鲜的、重要的、准确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是有效信息;过时的、重复的、冗余的、模糊不清的信息,是无效信息;信息失真,片面,不合时宜,具有不可传性,则属于负效信息。信息在概念上和使用中都指向有效的信息,但无效信息和负效信息总是不期而至,甚至于不可避免。二、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信息与新闻的关系很密切,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信息与新闻的相同之处,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源相同。新闻源于物质世界,其本源是客观事实,信息与之相同。有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才有信息,某一信息正是某一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无论什么信息,事实的信息还是观念的信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不是信息传者主观意识的产物。否则,就是假信息。

第二,都注重变动性。变动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变化,包括突变和渐变、质变和明显的量变。变动出新闻,同样,变动出信息。事物的变动愈大,信息愈多,信息含量愈大。比如某地焕然一新,某人一夜变富等,是信息,也是新闻。

第三,都讲求知新性。信息也讲求新,尤其是关于经济、政治、军事、国防、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要新,愈新愈好。人们有“新的信息”的说法,其实,凡信息都必须具有知新性。对接受者并不新的旧东西,算不得信息。

第四,告知的功能相同。信息和新闻对于它们的接受者,都是未知的东西,都具有告知功能。信息能够改变接受者原有的知识状况,在一定程度和范围满足接受者了解外界情况的需要,消除或减少接受者原来认识上的盲点和雾区。没有告知功能的东西,不是新闻,也不是信息。

信息与新闻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的范畴比新闻的范畴大。信息是自然界和社会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现象,宇宙间任何事物在运动中对外界发出的一切信号都是信息,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闻则是被人类认知的最新的并经过一定形式传播的信息,它只是信息世界中的一部分内容。至于经过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信息,其范围和数量就更小了。可以说,它们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即种属关系。

第二,信息的时限性要求不如新闻时限性要求严。信息也讲求时效,有时间限制性,有的信息同新闻一样,也是“易碎品”。但总的看,信息对时效性的要求没有新闻这么高这样强。相当一部分信息具有可贮存性,可以待机使用,并且可以反复使用,长期有效,如图书、资料、数据、报表所载信息。事实一旦时过境迁,便失去了新闻价值,但仍然可以以信息的形式存在,具有信息价值。

第三,新闻是公开传播的,部分信息则是保密的。新闻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新闻传播是全部公开的。公开传播的新闻又大都“成形”,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信息在许多情况下,也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但有一些信息只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具有保密性,有保密要求。人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传播多是如此。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决不可能像新闻那样全都公开。情报区别于新闻,所有情报应皆为信息。信息也不一定是完整的事实。

第四,新闻的政治性强些,是非指令性的;信息的服务性强些,是指令性的。新闻反映事实,不仅仅是让受众知晓这一事实,还携带着一定的思想观点,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但这种影响和作用又不具有强制性,新闻不是红头文件,只能是“愿者上钩”。信息有很强的服务性,接受者可以直接享用;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专用性,实用价值强。因而信息总是具有某种指令性,它直接指令它的需要者和接受者即刻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物价涨落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就直接引起消费者或投资者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

第五,信息的传播方式比新闻的传播方式多。新闻的传播方式受一定的限制,当今的新闻传播主要是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互联网等进行。信息的传播也使用以上大众传播媒介,但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与手段,如信件、电话、会议、交谈、传单、口号、广告、展览、演讲、教学等等。因此,信息的传播可以是群体的,也可以是个体的;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不公开的;可以是很文化的,也可以是简单叫卖式的,形式多种多样。

由信息与新闻的同异,可以得知信息与新闻的关系:一切新闻都是信息,信息是新闻的一项质的规定性,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广义的信息包括新闻在内,信息是全体概念,新闻是部分概念,新闻是信息的一类。同时,新闻是一类独特的信息,不得与其他信息混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把信息与新闻区别开来,让新闻从信息中分离出来,使之独立于信息之外。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既有信息论,也有新闻学。必须强调,绝不能把二者混同起来。三、新闻信息

新闻与信息重合,既是信息,也是新闻,谓之新闻信息。新闻信息是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新闻信息既不是一般的信息,也不完全等同于新闻。

新闻信息不是一般的信息,这从信息与新闻的不同之处已知其理。再从新闻这一头看过去,一是新闻信息仅限于表示事物最新运动状态或存在状态的信息,而不是全部运动状态的事物和事物所有运动状态的陈述。二是新闻信息为广大受众所共同关注,而不只是为行家或少数人所关注。三是新闻信息是社会、时代和历史发出的信号,在质地和形体上都有一定规格。比如某地天天下雨只是一般信息,暴雨成灾才是新闻信息;常人去世只是一般信息,不平常的人逝世才是新闻信息。四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讲究艺术性,新闻信息连同它的载体,要成为“作品”。新闻作品要讲可读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在电视新闻、[3]新闻摄影等显示得非常清楚。

新闻信息也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新闻事实、新闻、新闻信息三个概念用在不同场合,指称特定的对象。在某新闻作品中,则三个概念往往是同指性的,指称对象为同一名物。其区别,在具体使用及其意涵上。一般说来,“新闻信息”既指称总体,也指称部分。指称总体时是概指,此时它与“新闻”同其义,说这条新闻,即说这条新闻的新闻信息及其总值与总量,但“新闻信息”概念更为质实,更为明确。指称部分时是指单元新闻信息,即一条新闻的细胞和构件。在通常情况下,一条新闻是由若干个单元新闻信息组成的,属于多元信息新闻。此时,新闻信息即一条新闻的组成因子,新闻信息概念明显小于新闻概念。

新闻信息概念对新闻传播具有指令性,构成了一条原理。第一,新闻信息是新闻的生命基因所在。专力传播新闻信息,把今日世界中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的具备新闻特性的信息捕捉出来,迅速准确地传播开来,使之为社会大众所知晓,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这是新闻传播的天然职责。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在产生信息,新闻是传递信息的,然而它只传递新闻信息,不是所有信息都能进入新闻领域的。如果新闻传播的不是新闻信息,而只是一般的信息,那就是伪新闻,伪新闻要被逐出新闻的殿堂。不理解或不坚持这一点,让一般信息混进新闻领域,把一些没有新闻信息资格的事实与情况塞进报刊的新闻版面或是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中,那么,整个新闻的生命就会枯竭,新闻传播就会名存实亡。新闻信息好比金子,一般信息好比石头。弄新闻,一定先要区别金子与石头,找到金子。第二,金子还要论含金量,新闻也是如此。新闻的“含金量”即新闻信息量。新闻信息量是一种质量与数量的混合量,一种并不十分确定的模糊量,一种因人而异的变量,在一条新闻中指所包含的新闻信息当量的大小与新闻信息数量的多少。含金量高的新闻才是好新闻,好新闻必定新闻信息质优量大。就某一新闻言,它传播的新闻信息既为世人所未知应知和欲知,也在本消息的信息框架内无撂荒之地,篇无剩意,世人不可不知它,历史不可缺少它。就整个新闻报道而言,它把社会全景完整地描述出来,将时代真相全面地记录下来,今人据它之以为向导,后人据它以为信史。这是新闻传播优化的基本策略,也是传播新闻应当努力追求并力争达到的境界。第二节 新闻与舆论一、舆论“舆论”一词始见于《三国志·王朗传》,其词源则在先秦时期。《左传》等典籍有“舆人之诵”、“舆人之论”、“舆诵”等语。“舆,众也”。所谓舆论,即众人的看法和意见。在西方,“舆论”一词出现比较晚,到伏尔泰、卢梭的著作中才正式出现,词义约与汉语相同,指公众的意见。

舆论不久成了一个常用词和专门概念,使用广泛。到20世纪早期,舆论被当作一门独立的科学加以研究。美国著名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是西方舆论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22年出版了《舆论学》一书。在我国,梁启超曾经比较深入地探讨过舆论问题,形成了他的舆论观。至当代,对舆论的研究颇为重视。1986年,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刘建明长期从事新闻学和舆论学研究,先后推出了《基础舆论学》、《当代舆论学》、《当代中国社会舆论形态》、《天理民心》、《穿越舆论隧道》、《舆论传播》、《社会舆论原理》等舆论学著作。

什么是舆论,人们给出了种种定义。《美利坚百科全书》下的定义是:“舆论指群众就他们共同关心或[4]感兴趣的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的综合。”这是西方英语国家所流行的解释。

我国学术界也对舆论有种种解释。张友渔认为:“舆论是把少数[5]人除外的社会多数人的意见。刘建明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6]觉和集合意识,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

我们取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的说法:“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大体一致的看[7]法。”舆论有三个要素,一是某个被世人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舆论问题);二是一个关注某一现实问题并对之发表意见的群体(舆论主体);三是一种经过争议讨论而终究归于一致的意见(舆论意见)。舆论的形成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舆论问题发生,意见的表露与交换,意见的取舍与[8]综合。这个定义把舆论的这些内容都概括进来了。由此可知,所谓舆论,亦即公众舆论、社会舆论。

舆论的特性,有如下一些基本点:

第一,社会性与现实性。舆论一般缘于现实生活中某一新的具体问题而发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舆论所反映的问题,多具有利害问题的性质,与人们的现实利益、社会利益相关度高,相当数量的人们都予以关注。舆论没有自己的特定的反映对象,它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把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捕捉到各个领域的利害问题和重要事件,作出自己的反映。舆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是相当活跃的,它所涉及的问题和影响的范围都十分广泛。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曼,研究舆论传播逾40年。她于1984年出版的代表作,书名就叫做《沉默[9]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第二,评价性与公开性。舆论是一种评价性的意见,它对于自己所反映的问题,不只发发感想式的议论,而是有论断性的结论,或者赞同,或者不赞同,往往旗帜鲜明。因而,舆论总是具有宣传、监督和咨询功能。舆论又是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多为在大庭广众之中的公开言论,而非私下的悄悄话,更非潜伏着的某种情绪。舆论的评价性与公开性相辅相成。评价,公开才有意义;公开,评价才有力量。评价性与公开性使舆论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怕见报的人,实际上就是惧怕舆论。

第三,大众性与集合性。舆论是许多人的意见、大众的意见,而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看法。舆论是各种意见的集合体,是由种种不同意见集合而成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针对某个问题议论纷纷,各陈己见,通过争议、说服、仿效、权威的影响等方式,经历一定过程,最后汇合起来,对问题的若干基本点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如同百川归海。作为意见的集合,舆论不是无数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或机械叠合,而是扬弃或修正整个意见中局部的观点成分,取众人的共识。因此,舆论可以与原先的每种个人意见都不相同,但又能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大众性与集合性是造成舆论威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倾向性与政治性。舆论作为大众的意见和态度,其是非、褒贬、爱憎分明,立场、观点鲜明。没有倾向性不成其为舆论。影响和决定舆论倾向性的因素很多,如党派、信仰、民族、地域、文化、职业、心理、特定环境等等。在现代社会里,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舆论倾向性的因素,则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因此,舆论总是有一定的政治性的。在通常情况下,政治观点不同,则舆论不同。舆论的倾向性与政治性,决定舆论有针锋相对的时候,并有舆论正确或舆论错误的判断。

第五,稳定性与变动性。舆论一经形成,便相对稳定,要持续一个时期,舆论很难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舆论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原本在变化中形成,形成之后还不断变化。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和时间的变动,有的舆论会巩固下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信念,有的舆论则为新舆论所取代。舆论可以引导,正是因了其变动性。舆论的稳定性和变动性是交互作用的。变动是内容上的不断更新与积累,变动之后,前后内容仍有质的联系。

舆论的功能与作用,概括说来有以下三点:

首先,舆论是各种社会信息的载体。舆论反映社会现实问题而没有特定的反映对象,于是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反映到舆论里面来,或通过舆论表现出来。作为大众的态度和意见,舆论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相当准确的预测能力。因而,舆论便成为语言化了的社会心理现象,成为许多有效信息的载体。通过舆论,可以观世俗,看政局,察民情,知得失,审征兆。有经验的执政者以社会舆论为信息库,总要想方设法了解舆论,并把它作为判断形势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其次,舆论是社会的道德法庭。道德即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舆论作为众人的公开的意见,它对于客观事物作出的论断和评价,直接体现公共道德的内容和标准,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言行起约束作用,对有违公理和民意的人和事起监督作用,对高尚的行为予以褒奖。古语“众议成林”、“众口薰天”、“千夫所指,无疾而亡”,今语“这奖那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等等,生动地表述了舆论的这种道德力量。唯其如此,舆论虽不是行政手段,对人不发生强制性作用,但它又能对人们具有相当的约束力。世界上大概没有真正不惧怕舆论批评的人。在建设精神文明、优化社会环境、端正党风政纪、弘扬人间正气、荡涤污泥浊水等方面,舆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可替代的。

再次,舆论是社会的调节阀。舆论作为公众的意见,是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途径与方式。有时,它是一种宣泄,是“出气”的。舆论还可以起宣传作用,宣传某种观点或看法。所以,它可以调节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可以对社会的思想、情绪、行为等进行宏观调节和微观调节。比如,执政者通过舆论或了解社情民意,调节自身行为;或理顺上下关系,达成某种共识。群众通过舆论,表达某种意见,反映某种要求,说话之后,情绪就平顺了。古语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10]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道出了舆论的这种社会调节阀作用。

当然,也不能夸大舆论的作用。认为单靠舆论就能解决问题,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一般说来,舆论为最后解决问题做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为实际运动作前奏,并为之呐喊。如欧洲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对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后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如此。二、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舆论与新闻关系很密切,新闻界被称为“舆论界”,人们讲舆论必及新闻,讲新闻必及舆论,否则就说不清楚。至现代社会,两者的联系更为广泛,关系更加紧密。概括说来,两者的关系主要是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舆论是新闻重要的建筑材料。各种舆论总是产生着新闻。作为公众对某一现实问题的议论和意见,舆论反映社会,反映现实,反映民意,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因此,许多舆论往往属于新闻事实,具有报道价值,一经报道出来,就构成“舆论新闻”。深入一步看,比较突出的群众舆论所涉及的问题,通常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与国计民生关系很大;通常属于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在“三种文明”建设中显得实在、迫切。因而舆论往往不只是仅仅值得报道,而是很有报道价值,属于重要的甚至是重大的新闻题材,报道出来即成为很有影响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乃至引爆某一社会舆论,从而非报道不可,不然就[11]“走漏”新闻。从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形看,新闻总是要直接反映舆论,特别是对于那些颇有影响的舆论,新闻媒介多争相反映,“舆论新闻”从来是传播和传媒造就自己影响力与公信力的重要措施、重要条件,成为新闻传媒“有声音”的标志,成为新闻传播“三贴近”的表征。“舆论新闻”是“叙言”的,对于新闻的内容构成亦具有良性作用,使之兼备“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功用。因而,新闻传播从来不曾缺少社会舆论的内容。中外新闻史上的许多大新闻、好新闻、有影响的新闻,都是“舆论新闻”。比如新华社1978年12月28日发《读了公报说说心里话》,2002年11月9日发的《巴山人民喜看十六大召开》,中国新闻名栏《人民日报》“今日谈”所发一些言论,等等,都是直接反映社会舆论的。

2.新闻是舆论的重要媒介。舆论的产生和最终形成有赖于信息,也有赖于传播。唯其如此,新闻就成为舆论的重要媒介,对舆论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现代社会,新闻在很多方面许很多时候掌握着人们思考问题所需材料的供应,直接影响舆论的生成。在许多场合,新闻如果不提供事实,不提供话题,舆论就无从产生。良好的社会舆论尤其离不开新闻的作用,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直接决定社会舆论的走向和质量。新闻是怎样决定社会的舆论呢?

第一,引发舆论。原先没有舆论,风平浪静,或者起始没有这方面的舆论,公众注意力不在此处,其时,新闻成为舆论的诱因。一条新闻报道出来,于是迅速引起公众广泛的注意,引起纷纷议论。若新闻再号召“大家都来讨论”,更引发众说纷纭。经过一阵七嘴八舌之后,最终形成某种为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致性意见,这是新闻作为舆论媒介的最常见的形式。美国学者库恩在其著作《新闻界与外交政策》中指出:“新闻界也许不能经常成功地告诉人们持什么观点,但它能极其成功地[12]告诉读者应该考虑些什么问题。”如《经济日报》1987年“关广梅现象”的连续报道,就在当时引起国内各界的强烈反响,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热点。2000年,胡舒立领军的《财经》杂志推出《基金黑幕》等力作,引起人们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强烈关注;之后又推出《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等报道,揭露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我国证券界也开始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这样的事例很多。通常的情况是,推出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就随之产生什么样的社会舆论。自然,作为社舆论的诱因和前导,所提供的新闻需要有足够的问题性和冲击力,报道的新闻事实应当完全具备“舆论问题”性质,涉及的问题必须具有公共性、新异性和争议性。

第二,催化舆论。舆论的完全生成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往往起催化剂的作用。当舆论产生之后,新闻对舆论的反映,新闻提供的各种信息,新闻所创造的氛围,便对舆论起化育作用。新闻能够把分散的、影响有限的、层次不高的、不成熟的舆论,化育成为集中的、影响大的、高层次的、成熟的舆论,使原先的舆论得以成气候甚至成大器。比如新华社1988年播发的《关于物价的通信》,1992年播发的《关于股市的通信》,都是在全国物价和股市大面积波动,人们议论纷纷时推出的报道。报道提供的事实与观点,引起全社会上上下下普遍关注,并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问题的实情与本质,推进了这方面改革的探索与深化。

第三,调控舆论。舆论初步形成了,种种舆论成多元局面,这时,新闻便成为调控舆论的按纽。新闻或者为舆论提供阵地,或者不为舆论提供阵地;对某些舆论或者肯定,或者不肯定。新闻通过这样的形式和方式,或者使某种舆论升温,加大强度,增加生存的空间与时间;或者使某种舆论降温,受到冷落或制约,直至自行消失。一般说来,新闻对舆论的这种作用是肯定要发生的。在新闻一头,不可能对舆论坐视不管,任其自生自息;在舆论一头,不可能摆脱新闻的影响,拒不接受调控。在通常情况下,新闻为某种舆论升温增力,这种舆论肯定会升温增力。黄色出版物毒害青少年学生,成为千千万万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头之痛,亦构成社会大患,社会舆论一直反映十分强烈。新华社1995年12月17日播发的《一位母亲的呼吁》,就把这种舆论推向了国家舆论的高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扫黄打非”的斗争。新闻对某种舆论实施制约,这种舆论就难以存在和发展。2003年春节前后,广东陆续发现“非典”病例。由于正常的信息传播渠道不畅,谣言和其他小道消息借助手机、电话、网络等传播手段迅速蔓延,闹得沸沸沸扬,一些疫区城市的人们笼罩在极度恐慌之中。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新闻发布会和媒体的公开报道,使人们及时了解了“非典”的有关信息,平息了各种谣传。由此可知,新闻调控舆论通常有两手,一手是弘扬正确舆论,一手是制约负向舆论。三、新闻舆论

通过新闻手段,以新闻传媒为载传工具的社会舆论,叫新闻舆论。新闻舆论只限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作为新闻媒介所传播的舆论,新闻工具和新闻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舆论,应当不算在内。如果这种社会舆论由新闻媒体再传播开来,就变成新闻舆论了。新闻评论大抵全都是新闻舆论,相当多的新闻报道也是新闻舆论的载体。

质言之,新闻舆论是舆论主体借助新闻传播方式所表达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大抵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闻传媒作为“喉舌”推出的舆论,另一部分是来自社会的舆论即传媒对社会舆论的转述。两部分舆论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政党舆论,即执政的政党和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与评价,通过新闻舆论表达出来。政党新闻舆论是最高层级的新闻舆论,通常构成其间新闻舆论的主旋律,新闻舆论因之而具有国家舆论的性质。第二层次是社团舆论,即种种团体社会力量包括各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舆论的新闻化。社团新闻舆论因其团体性而具有社会知觉性,总是构成新闻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层次是群众舆论,或曰公众集合舆论,主要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公众意见,新闻传媒因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传播开来。不管是哪个层次哪个部分的新闻舆论,都归于舆论的社会本质。应当予以辨认和确认的是,新闻舆论在任何情况下并不等同于“新闻界的舆论”。新闻界任何时候都只是舆论代表机关,其作为舆论机关的直接发言和所说的话,绝非一己之意见,而是体现其所从属的政治与政治力量的利益和立场、倾向、观点。[13]

新闻舆论相对于其他社会舆论,具有自己的特性。一是自为性。新闻舆论不是无组织的、抽象的、漫无目标的,而是有组织的、具体的、有特定指向的,既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又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总是比较确定有序。这在哪些重大的新闻舆论,由重点报道和评论推出的新闻舆论,表现最为明显。无论是正面立论,还是反手擒题,都是这样。前瞻性的新闻舆论更是非常强烈地显现出这一点,其自为性与前瞻性互为因果。总之,相对于一般社会舆论的随机性、自在性和自发性,新闻舆论表现出执意有为的意识和意志。二是隐蔽性。这主要是指以新闻报道为载体的新闻舆论。新闻报道是报道新闻事实的,又用事实说话,因而,新闻报道亦即新闻舆论,新闻事实所说的“话”即“意见”。新闻报道的这种意见是“无形的意见”,它并不像通常的舆论观点那样,是明摆着的,而是隐身在事实背后,潜藏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有时,这种意见还需几番琢磨破译。甚至,报道发表与否本身也构成了意见。此即新闻舆论的隐蔽性,新闻舆论的隐蔽性就是这样产生的。新闻传媒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新闻,新闻报道占住新闻版面或新闻节目的大部分,所以,隐蔽性成为新闻舆论的又一个特点,它与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舆论的公开性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三是强制性。新闻舆论是社会共同性和公共程度最高的舆论,许多新闻舆论直接表达政府的意见,有强大的权力支撑。并且,它凭借新闻的特点和优势,能够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对全社会和广大公众发生普遍的影响,对其他社会舆论发生影响,对种种社会力量发生直接的作用。通常的情形是,新闻传媒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而响应,顷刻之间,新闻舆论转换成社会舆论,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辐射力,最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公论。这显然没有哪一种舆论可比。哪一种舆论都不可能像新闻舆论这样快速而强力。新闻舆论的强制性就是这样产生的。新闻舆论的这种强制性在发挥它的舆论监督功能时,尤为明显,并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成为孙案报道的第1篇。随后,孙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关注,人民网、《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新华社等媒体纷纷转载或进行后续报道,形成声势浩大的新闻舆论,强大的新闻舆论导致全国性的社会舆论。一时间,两种舆论交替作用,成为社会舆论的大热门。6月5日,广州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孙志刚案。之后,国家《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1982年以来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四是多样性。新闻舆论与其他舆论相比较,其形态多样化。除通常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外,受众来信、受众调查、媒体组织的社会讨论、民意测验、媒体对话等等,都成为新闻舆论的具体样式。新闻舆论同其他社会舆论一样,具有表达的开放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新闻舆论广开言路,具有多元色彩,其间有种种不同观点及其交锋。

新闻舆论作为一种舆论的类型和类型舆论,其产生是必然的。新闻经常反映社会舆论,而某种社会舆论一经新闻传播,就转换为新闻舆论。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决定了,新闻不可能不充任这种角色。在更多的情况下,新闻事业的拥有者要通过新闻媒介,通过对一些新闻事实的报道、解释和评价,表明自己对某社会事务的立场与观点,即表达自己的舆论。可以说,遇事诉诸新闻舆论,构成了一种新闻舆论手段和新闻舆论策略。因此,能够看到,在社会生活中,新闻舆论很活跃;至当今时代,新闻舆论乃是家常便饭。许许多多新闻报道,新闻信息即新闻舆论,新闻信息的发布即新闻舆论的生成。至于通过新闻评论推出新闻舆论,更成为重大新闻舆论的惯例。

新闻舆论的作用是巨大的。自从有了近代新闻事业以后,凡社会的重大舆论和重要舆论,那些能够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舆论,多为新闻舆论,或者与新闻舆论大有关系。至现代社会,新闻舆论不仅具有舆论文本功能,而且具有舆论范本功能,成为舆论世界的“执牛耳者”,成为左右其他社会舆论的舆论,直接从根本上决定整个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决定社会舆论总体的品质、形态与强度,从而构成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极。新闻舆论不仅发挥着自身功能,而且经过积累和沉淀,生成社会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力量,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直接作用和重要作用,对社会的未来和未来社会产生相当的影响。这些,使新闻舆论[14]最终综合生成强大的内在力量,成为主宰社会的一把利剑。

显而易见,在新闻舆论这里,可能是一片蓝天,也可能是一方陷阱,蓝天与陷阱就在咫尺之间。正确把握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坚持推出正确的新闻舆论,那就扶摇直上蓝天。如果不是这样,新闻舆论不仅不能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福音,而且将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而实际上,在新闻领域,从来就有两种新闻舆论:正确的新闻舆论和不正确的新闻舆论。[15]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应当强调,“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第三节 新闻与宣传一、宣传“宣传”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先主(刘备)亦以为奇,数令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日遇有加。”这里的“宣传”,意思是“宣上命于下”,即“传达宣布”。语义学上的宣传作为一个词汇,其义如此。它是一个动词,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向群众说明和解释。

现代意义上的宣传,社会科学中的宣传,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社会现象,是传播观念和思想的重要方式、通常手段,产生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它的这个意义,始于西方罗马天主教的传教活动。1622年,罗马天主教皇设立“信仰宣传委员会”的组织,专门指导传教士的行动,其所谓宣传,就是向教徒灌输教义。1627年,罗马教皇又设立第二个宗教宣传机构,并招收学生,训练宗教报纸的编辑技巧,使宣传和报纸紧密联系了起来。

究竟什么是宣传,说法颇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宣传战略专家坎珀尔·斯特阿特卿在《克尔之家的秘密》中说:“所谓宣传,就是为向别人施加影响,而陈述事物。”

美国传播学专家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的宣传技术》中说:“宣传是运用实义的符号以控制人们的集体态度。”“是个人或集团有意识地表达的意见和行动,旨在影响人们的心理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王中在《论宣传》一文中说:“宣传就是要把‘主义’宣传出去,劝说人们接受。”“宣传是灌输一种主义或主张。”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认为:“宣传是传播思想,是用一种思想去影响别的思想。”

可以取《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的解释:“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完整意义上的宣传由宣传者、宣传对象、宣传目标、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诸因素组成。前三者称为宣传三元素。

宣传者即宣传活动主体,通常是由代表一定阶级、政党、集团、的机构充任。现代社会,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名义上的宣传者或事实上的宣传者。通常情况下,宣传者在宣传对象心目中的信任度越高,宣传对象对于宣传内容的接受度就越高。宣传者所作的宣传都是正面的。

宣传对象亦称受传者或受众,是宣传者进行灌输、鼓动、劝说、诱导的个人或群体。任何一种宣传必须有相应的受众,因此,受众是任何一种宣传活动的必备要素。宣传对象自身的利益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他们接受宣传的态度和能力,是宣传者选择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的主要依据。

宣传目标是宣传者所期望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某种变化,包括态度的变化和行为的变化。比如军事宣传,其目标不外是激起仇恨,鼓舞士气,瓦解敌人斗志,争取中立者。抑或是标榜和平、抚平情绪、消除抵抗之类。宣传目标一般是明确而公开的,具有阶段性。

宣传内容是指宣传者所提供给宣传对象的材料、思想观点。通常包括事实、道理和情感,称为三要素。宣传目标能否达到或是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内容。从宣传的实际看,宣传内容既有真知灼见的,也有虚假荒谬的。

宣传方式包括宣传者进行宣传时所采取的技巧、手段以及所借助的媒介、路径。不同的宣传内容,不同的宣传对象,通常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要注意技巧、手段、媒介、路径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宣传有各种类型。按内容分,有政治宣传、军事宣传、宗教宣传、科技宣传、经济宣传等。其中,政治宣传是大宗。政治宣传通常是政党或政府、政治团体宣传的主要内容。按形式分,有语言宣传、图片宣传、实物宣传等。按宣传的强度分,有灌输、鼓动、诱导、批评等。

一般说来,宣传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目的性。任何宣传都是为了劝说宣传对象,使之接受宣传者的观点,并按宣传者的意图行动,因而宣传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功利性很强。因此,宣传多是为党派为政治服务的,人称“党派的专利”。

第二,理喻性。宣传是传播思想、观念、意图的活动,它旨在说服宣传对象。宣传可以直陈其意,但经常采取“事实法”,即陈述事实,用事实说话,甚至于反复地这样做。然而,陈述事实的目的不在于让宣传对象了解事实本身,而在于使之接受事实所说明的道理。

第三,依附性。宣传也是传播,往往借助于文化领域内其他种类的传播手段而进行。常见的情形是依附于新闻,依附于教育,依附于文艺。二、宣传与新闻的关系

对宣传与新闻的关系,人们有以下种种看法:

1.等同论(全同关系)。认为新闻报道都带有宣传目的,任何新闻报道除了传播事实之外,不是有其主观的宣传动机,就是有其客观的宣传效果,概莫能外。这是由新闻报道的政治性、倾向性、欲扩性决定的。因此,一切新闻都是宣传,新闻等同于宣传。

2.并列论(全异关系)。认为新闻是提供事实,是传事;宣传是灌输观点,是传理,二者毫无共同之处,是并列关系的,甚至是对立关系的。这种看法源于西方新闻界对宣传的解释。在西方新闻界,宣传是偏见、说谎、吹牛的同义词,“其动机正如在无识者的食物里掺入某种毒质之事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宣传的声誉被玷污了,各政党和党派公开宣传的与实际上实行的,是两码事。特别是德国法两斯的宣传理论和宣传机器之所为,把宣传的名声弄得很臭。于是人们对新闻和宣传严加区别,鄙弃“宣传”,反对宣传进入新闻领域。

3.包含论(大小关系)。认为宣传与新闻是大小不同的两个概念。宣传是大概念,种概念,新闻是小概念,属概念。宣传这个大概念包含了新闻这个小概念。一切新闻都是宣传,但一切宣传不都是新闻。

4.交叉论(交叉关系)。认为宣传与新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各自独立的部分,又有相互交叉的部分。相互交叉的部分称为“新闻宣传”,各自独立的部分叫做“纯宣传”或“纯新闻”。

以上四种看法中,“等同论”抹煞了宣传与新闻的区别,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新闻以客观事物为反映对象,要求真实新鲜,并为受众服务;宣传以宣传者的意图为反映对象,要求观点鲜明,并为宣传者及其主张服务。许多新闻如自然现象、人为事故的信息,很难说是宣传。掌握宣传工具的阶级和政治力量不会有意识地宣传在自己这里发生了凶杀、劫机之类的事情。“等同论”在理论上也是有害的。照此说法,图解政策和主张,观点加事例,就是新闻。如果是那样,真正的新闻和新闻规律就没有了。“包含论”实际上是“等同论”的翻版,它讲“一切新闻者是宣传”,所不同的只是没有讲“一切宣传都是新闻”。果真如此,为了宣传需要,那些毫无新闻价值的东西进入新闻领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这当然是荒谬的。“并列论”把新闻与宣传完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显然也是错误的。许多事实,例如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事件,重大的科技文化成就,就同时是新闻事实也是宣传材料。新闻与宣传合二为一,寓宣传于新闻报道之中,亦新闻亦宣传,并不少见。社会主义国家从来就认为新闻报道具有宣传的功能,新闻传播要担负宣传任务。

相比之下,“交叉论”在理论上比较合乎实际,比较科学地说明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和宣传的实际情形是,一方面,既有纯新闻,如一部分报道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新闻;又有纯宣传,如一些口号、活动、张贴、广告等。而另一方面,在两者之间,有一个交叉地带,既属于新闻,又属于宣传。比如一些会议新闻、文件新闻、政策新闻、成就新闻、典型新闻、节庆新闻以及所有好消息。即便是“问题新闻”,也可以含有宣传在内,宣传也可以“反手擒题”。翻开中外新闻史,新闻宣传不但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而且是一片很广阔的土地,集新闻和宣传于一身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交叉论”也规定了,宣传与新闻的关系不同于信息与新闻的关系,也不同于舆论与新闻的关系,宣传与新闻的关系和联系如果论量,是非紧密型的。

宣传与新闻的交叉关系规定了两者之间联系与区别共存,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或者把两者混为一物,都绝对化了,是不科学的,也是很有害的。正确的看法是:新闻具有宣传功能,宣传可以借助新闻,都顺理成章。在宏观上,新闻是服从于宣传的,以宣传为导向,为中轴;在微观上,宣传总是要依附于新闻,以新闻为载体,为手段。三、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作为一个概念,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新闻宣传,指新闻传媒所作的一切宣传;狭义的新闻宣传,指具有宣传功能的新闻传播。新闻学理论中的新闻宣传,指后者。它是特指性的,主要指新闻报道(新闻稿)所表现的新闻宣传,或者说,是同时具备宣传效果的新闻传播。

既是新闻,也是宣传,既传播了新闻信息,又宣传了某种思想观点,叫做新闻宣传。真正的新闻宣传,新闻与宣传完全重合,融为一体,天衣无缝,分不出哪是新闻,哪是宣传。新闻宣传绝不是“新闻加宣传”,也不是“宣传腔”新闻。在新闻宣传中,新闻和宣传的交叉与重合,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就是说,其交叉与重合并无比例,更无常量比例,其交叉与重合也没有固定的部位。新闻宣传的完全实现,一半在自然,即新闻事实兼备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一半在人力,即新闻传播者开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本领。

新闻宣传是新闻传播的题中之义和客观存在。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比如军事指挥员,他们并不对外发宣言,但是他们要和士兵讲话,要和人民接洽,这不是宣传是什么?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这是不刊之论。新闻宣传的产生是新闻的本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宣传的本质和任务决定的,又是新闻和宣传的必然联系及其交互作用的结果。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而事实是不排斥思想的。新闻事实本身携带着的思想,总是人们选择新闻事实最重要的依据。新闻作为上层建筑,要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和政治,无意图无思想的新闻传播是没有的。这样,当新闻事实携带着的思想与传播的立场、倾向和意图相一致的时候,新闻宣传就产生了。同样地,宣传就是传播一定的主义或观点,主义和观点有赖于事实,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乃是最高妙的宣传,也是人们广泛运用的宣传艺术。这样,当宣传主体的主义、观点和意图与新闻事实所携带的思想不谋而合的时候,新闻宣传就产生了。再从新闻舆论看,新闻舆论同其他舆论一样,具有宣传功能。在许多场合,新闻舆论亦即新闻宣传,新闻报道一体而两用。那些强大的新闻舆论动员,亦即强大的新闻宣传出动。所以,不论怎样看,新闻宣传都是新闻题中必有之义,如果缺少其义,倒是不可思议。不能否认,宣传与新闻有区别,绝不能把宣传与新闻混为一谈。也不能否认,早期的新闻主要就是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消息,很难说其中含有什么宣传意图。但是,谁也无法否认,现代新闻机构所发布的新闻,特别是那些称为要闻的消息,已远远不只是要简单地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新事实。现代新闻传播的许多方面报道什么消息,选择什么事实,都是有意图的,它在报道事实的同时也在宣传一定的思想和观点,以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在现代传播中,从总体上论,新闻与宣传已不能生分拆开,大报(台)同时是主义纸、思想纸、观念纸,这是铁的事实。资产阶级新闻学讳言新闻中有宣传,反对新闻宣传,这是骗人的,不老实的。国内也曾有人宣扬新闻要同政治保持距离,甚至声称要把宣传从新闻中踢出去,这可能是没有深刻地理解新闻,也可能是别有用意。

新闻宣传的威力是巨大的奇特的。一个路线,一种观点,一经付诸新闻宣传,就会迅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次会议,一个文件,其内容一旦作为新闻报道出来,其影响就非原来的会议和文件可以相比。在社会宣传中,哪一种宣传都有可能转化为新闻宣传,而某种社会宣传一旦实现这种转化,其宣传效果就成倍地增加,甚至达到非凡的程度。这只要看看口号的传播,就十分明白了。

不言而喻,新闻宣传首先必须确保是新闻,其新闻性是第一位的,必须服从新闻规律,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不顾事实,弄成“事实为政治服务”。那样做,不但是根本错误的,而且达不到新闻宣传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这就是说,新闻宣传本能地排斥和摈弃“图解式新闻”、“迎合式新闻”、“印证式新闻”等不良做法。在新闻领域,新闻宣传由概念的到原理的,意谓新闻宣传一律是从实有到实效,而最终以实际效果为标准。

显而易见,新闻宣传是新闻领域情形最为复杂、对峙最为尖锐的地带。概而言之,有两类新闻宣传。一类是正面的新闻宣传,大凡新闻传播所做自我新闻宣传,都属于正面新闻宣传,友善的非自我新闻宣传也归于这一类。另一类是负面的新闻宣传,通常由立场观点对反的新闻传播泡制。1989年罗马尼亚剧变,齐奥塞斯库执政当中的各种问题固然是深刻原因,而“蒂米什瓦拉大屠杀事件”则是导火线。1989年12月23日至24日,法国几乎所有电台电视台报纸通讯社反复报道在罗马尼亚的蒂米什瓦拉发现大屠杀现场的消息,并配以图片或图象,其中有母亲被剖腹与婴儿死在一起的图片,有被折磨死并被脱光了衣服的男人的图片。这些图片和新闻被法新社、自由欧洲电台、罗马尼亚解放电台等广泛传播,传到罗马尼亚全国各地,结果使罗马尼亚社会舆论一边倒,全国群情激愤,继而起来推翻政府。事后发现,这个大屠杀现场是伪造的,是罗马尼亚反对派和西方国家新闻媒介捏造的谎言。谎言是假的,但罗马尼亚共产党因此失去了政权却是真的。美国媒体关于伊斯兰世界的报道,多取恐怖分子、恐怖事件和天灾人祸、贫穷落后等题材,把伊斯兰教描绘成父母将自己的亲生儿女送死的邪教,穆斯林世界处在血雨腥风之中,并以美国“将继续作为希望和机遇的灯塔发出光芒”相衬托。此即西方媒体用为惯伎的“妖魔化”他人之道。新闻宣传的此种情形,应是相当充分地显示了“政治家办报”的普遍规律性,和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极端重要性。第四节 新闻的品类一、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的联系状态与关系程度

从上所述可知,新闻与信息的联系最多。新闻时时刻刻都在跟信息打交道,每条新闻都要跟信息打交道,新闻不能须臾离开新闻信息而存在。新闻与舆论的联系次之。相当一部分新闻与舆论有关系,既是在报道新闻,也是在表达舆论。也有一部分新闻与舆论无涉,如一些反映自然现象的珍闻、奇闻和例行性报道。相对而言,新闻与宣传的联系要稀疏一些。在全部新闻中,只是有一部分新闻联系着宣传,有许多新闻与宣传没有联系,也不能联系起来。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的这种联系状态,对于透彻地理解什么是新闻,显然是极具启示意义的。

换一个角度看,论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的关系程度,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传播信息,包含真正的新闻信息,这是对新闻的起码要求,是每条新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新闻绝对必须与信息重合,因而可以说,新闻与信息的关系程度最简单、最浅显。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就明显地深刻一些。新闻从总体上说要表达舆论,但具体到某条新闻,可以具备舆论品质,也可以不同时具备这种品质。而同时具备舆论品质的新闻,其层次明显比单只传播信息的新闻要高。新闻表达舆论也远非传播信息那样简单,因此,新闻是否具备优异的舆论品质,也不是一望便可知晓的。新闻担当宣传功能,这是对新闻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要求,是一种很高的要求。然而,这种要求又不是针对每一条新闻而言的。一般说来,新闻的舆论品质还是比较外露的,而其宣传品质则往往深藏不露。高妙的新闻做宣传“润物无声”,使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思想观点。然而,这既系乎新闻事实,也系乎传者其人。如果弄得不好,不但达不成新闻宣传,连新闻本身也异化了。新闻与宣传的这种关系,应是最复杂最深的。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的这种关系程度,对于认识新闻的实质,也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二、新闻的品类

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的联系状态与关系程度决定了,新闻报道有种种品类。这种种品类呈现出报道分布的一般规律和新闻总体的大致结构。

第一类是,新闻信息、新闻舆论、新闻宣传三位一体,三者自成一条闭合的关系链。即:新闻信息一经发布,新闻舆论随之生成,新闻宣传便告成立。这是新闻中最精妙的情形和品类。唯其精妙,弥足珍贵,数量从来不是很多。有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所形容:“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焉。”列宁所特别强调的那种报道“政治上重要且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新闻,大抵是这一品类的代表。

第二类是,新闻信息和新闻舆论内在重合,达到一体化。即新闻报道亦新闻信息亦新闻舆论,新闻事实其表,新闻信息其内;新闻信息其表,新闻舆论其内;新闻舆论其体,引导舆论和舆论导向其用。就是说,新闻报道同时具备新闻舆论文本功能、新闻舆论范本功能、新闻舆论生态环境功能、新闻舆论文化力量功能,从而具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新闻和新闻报道的精彩情形。新闻的精品力作,各传媒的代表作,庶几当之,其数量,不多亦不少。

第三类是,新闻信息独力支持而独成其事。这类新闻和新闻报道给出新闻信息,给出的新闻信息是自足的,忠实履行着新闻的本职,并得到受众的认可。其间又有轻重之别,主要由新闻信息本身的量级决定,重量级新闻信息为重,非重量级新闻信息次之。应该说,大量的新闻处在这一类。这与新闻的资讯本质是完全吻合的。

以上新闻的三个品类,第一品类足显新闻传播的色调,第二品类最见新闻传播的力量,第三品类谨守新闻传播的天职。三类新闻在新闻传播中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用,不能彼此替代,从而不可或缺。三个品类是相对而言的,各新闻传媒的传播角色也不一样,因此,对它什么时候也不要绝对化。【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所有的新闻都是信息?2.结合实例说明新闻信息的特点。3.新闻与舆论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4.试阐述新闻舆论的舆论文本功能和舆论范本功能。5.图示并说明宣传与新闻的交叉关系。6.具体分析一篇新闻信息、新闻舆论、新闻宣传三位一体的新闻报道。[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41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美]诺伯特·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第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3]参见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第三章,第33-44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4]转引自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第11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转引自李广智等:《舆论学通论》,第22页,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6]刘建明:《基础舆论学》,第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7]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第5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8]参见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第2章,第31-60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参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第533-54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国语·周语上》。[11]参见喻国明 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第277-40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2]转引自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第32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3]参见王雄:《新闻舆论研究》第一章第三节,“公共舆论与新闻舆论的基本特性之比较”,第17-24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4]参见秦志希:《新闻舆论与新闻文化》,第1-44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6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第四章 新闻价值

新闻是有价值的,新闻论价值,由此产生了“新闻价值”概念。由新闻价值概念,到新闻价值原理,再到新闻价值规律,构成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新闻传播中,新闻价值理论既是观念的,也是操作条规的,对所有报道发生作用,整个新闻传播都要遵循新闻价值原理,恪守新闻价值规律。对新闻价值的理解与认定,表现为特定的新闻价值观。在新闻传播中,新闻价值观有种种不同,不同的新闻价值观直接导致新闻传播的种种差异。第一节 新闻价值概念一、新闻价值概念的由来1.新闻价值概念的提出

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化报纸蓬勃兴起时期提出来的,最早形成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以前,在欧美国家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政党报纸。政党报纸是政党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着重宣传党派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维护党派的利益,特别重视言论。它在经济上依靠党派或其他政治团体的资助和补贴,全年订阅,不直接面向市民,毋须考虑市场与销路。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大众化报刊即商业性报刊兴起,办这种报刊如同办工厂和其他企业一样,报刊为私人所有,目的在于赢利。这种报刊强调自己的独立性,面向普通人,追求趣味性,价格低廉,因而逐渐取代政党报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报刊的主流,并迅速形成激烈的竞争。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是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它在创刊6个月时间内,销量就达8000份左右,几乎两倍于其最接近的竞争者的发行量。此外,美国的《巴尔的摩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纽约时报》和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法国的《世界报》、《费加罗报》等,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大众化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各报社老板和主编为扩大报纸发行量,获得更多的利润,使报纸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十分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由此提出了新闻价值概念。如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要求记者采访“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1]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新闻”,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事实,便是有价值的新闻。20世纪初,美国、日本的一些新闻学者,把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统一到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上,形成了鲜明的新闻价值观念。如美国1903年出版的休曼《实用新闻学》提出,“新闻必是调动社会全体之兴趣者,当注意新闻价值。”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新闻学著作对新闻价值这一概念已有较完整的论述。李普曼《舆论学》认为,新闻价值指的是事变、惊奇、地理上的接近性、个人的影响和冲突,等等。

将新闻价值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是徐宝璜和邵飘萍。他们1918年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担任导师时,各自讲述了新闻价值问题。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设新闻价值专章予以论述。他介绍说,“据美人某君言,纽约各大报每日弃置废字篓中之新闻,常三四倍于其实际登出者。夫同为新闻,一则被弃置,一则见报载,是何故欤?曰:“因其新闻之价值不同耳。”并明确标出“价值较高之新闻”与“价值较低之新闻”的名目及其分界。此外,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刘元钊《新闻学讲话》、田玉振《新闻学新论》、梁士纯《实用新闻学》等都对新闻价值问题作了论述。从30年代起,新闻价值这一概念在中国新闻界得到普遍的应用。新中国建立后,1957年,新闻价值概念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理论而被弃置不用。1978年以来,新闻界和新闻理论界重新讨论了新闻价值问题,并确认,按新闻价值标准选择新闻事实、衡量新闻作品,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之一。2.新闻价值的定义

新闻价值理论自问世以来,得到普遍承认。但西方学者一直没有给出一个很恰当的定义。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认为,新闻价值“难得清[2]晰了然,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我国新闻界自1978年以来对新闻价值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新闻价值是什么,提出了种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或各种素质的总和”(陈韶昭)。“新闻价值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陈祖声、张宗厚)。

另一种意见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郑兴东),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构成新闻的标准”。(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

又一种意见认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影响读者并通过读者影响社会的功能”(甘惜分)。或者说,是在新闻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客体的新闻信息对使用主体的效用程度,是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这些意见可以归纳为“素质说”、“标准说”、“功能说”。它们显然都有其道理,分歧也很明显。

要真正认识新闻价值,得知其真谛,似乎应当先辨别以下几点。

第一,新闻价值指的是新闻事实的信息传播价值。新闻价值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其认识客体应当是新闻事实,是指具体新闻事实的传播价值。它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指发生和存在的原始事实的传播价值;出现在新闻传播中,指具体新闻作品所载新闻事实的传播价值。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新闻价值无从谈起,无以确认。据此可知,新闻价值并非“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价值是指新闻报道的价值,它通常包括它的信息价值、宣传价值、艺术价值,等等。

第二,新闻价值归根到底是一种客观的物性而不是主观观念。新闻价值由新闻事实本身携带而具备,和新闻事实与生俱来,不可分离。好比说,新闻事实是皮,新闻价值是毛,毛依附于皮。因此,新闻价值乃新闻事实本身的一种质的规定性,是一种“物”而非“观念”。严格说来,凡属地道的新闻事实,应当都具备其新闻价值,只是这种价值有大小之异。原本新闻价值为零的事实,决不可能是新闻事实,也不可能成为新闻。新闻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任何人不能改变它的原始状况。记者和编辑只能发现和实现新闻价值,而不能创造新闻价值。换句话说,新闻事实是因为有了新闻价值才发表,而不是发表了才具备新闻价值。

第三,新闻价值是一种经主观认定并实现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是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功能。新闻价值是这样的一种物。它能满足人们的新闻消费需要,潜存在具体的新闻事实之中。同时,新闻价值必须经过主观的认定和实现,价值与主体不可分割,两者不是属性问题,而是关系问题。所谓“有用”,是由使用它的主体来认定并实现的。离开主体的认定和实现,新闻价值永远只会是潜态的。新闻价值是怎样被认定并实现的呢?一般说来,记者和编辑把新闻事实转换成新闻,这是第一度认定和实现;受众视听并接受新闻信息,这是第二度认定和实现。任何新闻价值必经这两度认定和实现,两度认定和实现通过,新闻价值才能兑现。其中,各位记者、编辑、受众的认定和实现是个体的,记者、编辑、受众的共同认定和实现是群体的。任何新闻价值的认定和实现,必须经过个体和群体。而群体的认定和实现则是最终的认定和实现,只有经过群体特别是受众群体认定与实现的新闻价值才告成立,才是活生生的实物。显而易见,对新闻价值的主观认定和实现,必然对新闻价值的大小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可以使新闻价值保值和增值,也可以使新闻价值损值减价。

第四,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是两个概念。新闻价值观即人们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评价尺度与标准。它直接体现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受到人们的哲学思想、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文化水平、审美趣味等等的制约,新闻价值判断的背后是利益原则和利益维护。新闻价值观属于主观的,往往因人而异,并且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不言而喻,新闻价值观不等于新闻价值,然而,两者又关系极大,不能相互离散。落实到一篇篇新闻报道去考察,没有不体现一定新闻价值观的新闻价值,也没有不涉及具体新闻价值内容的新闻价值观。所以,新闻价值虽然是客观的,但到具体的新闻事实及其新闻价值,却不一定相同。人们可能公认它的新闻价值,也可能是记者有记者的看法,编辑有编辑的看法,受众有受众的看法;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看法,外国人有外国人的看法。并且,这些看法可能相去甚远。

明白了以上各点之后,再来察看新闻价值,可知,新闻价值首先是新闻事实所具备并内涵着的生命基因。这是说,新闻价值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由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给出的,永远如此。同新闻事实、新闻信息一样,客观实有性是新闻价值的铁的规则。因此,不能说新闻价值是一种什么“标准”,也不宜径直说它就是一种什么“功能”或“效用”。

可以认为:新闻价值是客观事实能够满足人们新闻消费需求的种种素质的总和。这个定义充分考虑了新闻价值的产生与存在及其静态和动态。就静态而言,新闻价值同时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说,新闻价值一方面是客观实有的,任何人不可能无中生有;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需要经过主观认定,是主观与客观的契合,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契合。就动态而言,新闻价值是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的,是变动不定的。其客观性的一方面变动不定,新闻事实或事实的新闻性总是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即便是国计民生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是这样,大新闻并非永远是大新闻,其主观性的一面更是富于变化,价值的大小往往因人而异。或因媒体而异,同题竞争而有独家报道、新闻独创;或因受众而异,若干媒体若干新闻,你看你的,我看我的,各喜各爱,各取所需。进入具体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状态,处在你来我往之中,新闻价值更是变化多多,千差[3]万别。二、新闻价值的特性

新闻价值由理论到应用,便由概念到实指。实指世界的新闻价值形形色色,叫人眼花瞭乱。概括说来,新闻价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新闻价值是一种实用价值。新闻价值作为一种使用价值,专为受众的新闻消费需求和满足受众的新闻消费需求而成立,而存在,最讲有用性,特别讲求实用,讲究适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特定需求的人,他们接触媒介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接触媒介即“使用”媒介,通过使用媒介来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新闻价值合乎这一理论所说。不管发生什么,新闻价值永远是受众新闻消费需求的对象化,并实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其名其实皆如此。就是说,既然称新闻价值,就瞄定在受众的新闻“使用与满足”上,对应受众特定的新闻消费需求,并使之获得实益。否则,就不是这么回事。新闻价值的实用性特性是非常硬派的。新闻受众是功利目的很明显的受众,他若不要看,连拖也无用。因此,新闻传播中的一种规律性现象,是由新闻价值的实用性到新闻价值的实用。因为新闻价值实用,它就被使用,其实用性得以兑现,于是新闻价值存焉。与之相反,新闻价值即为子虚乌有。所有受众调查的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新闻价值的实用性往往表现为即用性,也就是即生即用,当即有效,这与新闻“一次性消费”的特点是吻合的。

第二,新闻价值是一种精神价值。新闻价值虽然极具实用性,却是非物质的,新闻价值本身始终是精神的,最实用的新闻价值也是这样。因新闻价值的使用与满足,而导致态度的改变、行为的发生,乃至因此而创造出物质财富,那是另外一码事,是新闻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转化,属于“精神变物质”的范畴了。新闻价值作为精神价值,是新闻信息价值及其附加值,主要是新闻信息使人“知”的价值本身,所谓“去塞求通”,“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等等。受众想要了解天下,界定环境,于是向新闻价值实体去索求,获得之后,产生自己作为“社会人”拥有社会事务知晓权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乃至心满意足,高兴不己。有新闻接受习惯的人,往往如此,乃至形成一种“新闻恋”、“新闻癖”,一天不看新闻便浑身不自在。同物质产品的享用完全不同,新闻为天下人所共享,而不为一人所独占,这也说明新闻价值的精神属性。

第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美学中有一条定律,叫做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与美的这一特点有些相似。一方面,新闻价值具有公共性和共同性,有共同认定的新闻价值。这在新闻传播中,可谓司空见惯,“报道同质化”现象就充分证实这一点。之所以出现报道同质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价值的共同性在起作用,因为共同关注,于是大家同做一条新闻。即使在意识形态完全相斥的情况下,也会有这种情形。如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当世纪之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交权给普京,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以及前面例举的阿拉法特去世、刘翔奥运夺冠,等等,全球传媒都予以报道,构成全世界新闻消费。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又具有差异性,作为认识对象是如此,使用起来更是这样。诚如徐宝璜所说:“不仅新闻之间,价值常悬殊也,即同一新闻,[4]其价值亦随时而异,随地而异”。新闻价值因其差异性而具备多元性与多样性。这种事例不胜枚举。第二节 新闻价值生成一、新闻价值要素

新闻价值是由许多因子综合生成的浑成之物,统而言之称新闻价值,析而言之则有若干构成要素。

西方学者讨论新闻价值,大都谈到其构成要素,并且认定“读者兴趣是新闻价值的试金石”。如美国学者庞德认为,时效、距离、事件的大小、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四大要素;读者的兴趣则在利害关系、金钱、性、斗争、奇突、英雄崇拜、关怀、人情味、影响大的事件、竞赛、犯罪。麦尔文·曼切尔提出,新闻价值因素是影响、时间性、声望(著名的人物和机构)、接近、冲突、异常、传播(正在被谈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杰克·海敦认为,重要性、规模、人物的显赫、事件的远近、时间性、冲突、怪事、人情味是新闻所包含的因素。《现代大众传播工具概论》的作者希伯特和《阐释性报道》的作者麦克道格尔认为,新闻价值要素是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读者兴趣则在个人关心的、同情、反常、进步、斗争、悬宕、两性关系与年纪、动物。《全能的记者》的作者朱里安·哈里斯则认为,“冲突”是新闻价值的第一标准。这些观点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新闻商品化的现实,体现出资产阶级的新闻价值观。根据这些观点,演绎出了种种新闻[5]价值的公式:1个普通人+1种平凡的生活=01个普通人+1次不平凡的冒险=新闻1个普通人+1个妻子=01个普通人+3个妻子+1次诉讼=新闻1个银行出纳员+1个妻子+5个孩子=01个银行出纳员+10万美元=新闻

我国学者也对新闻价值的要素进行了探讨。如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提出:“新闻价值与新闻的重要程度为正比例,与注意人数及注意程度为正比例,与发生及登载相隔之时间为反比例,与发生及登载相隔之距离为反比例。”任白涛在其《应用新闻学》中提出:新闻价值的条件是“新、速、确”。邵飘萍在其《实际应用新闻学》提出,新闻价值标准在爱读者之人数,时机之适当与否,距离之近远关系,兴味之集中与变迁。这些论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新时期以来对新闻价值及其要素的探讨颇有进展。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保军博士的《新闻价值论》,这是国内第一本研究新闻价值问题的专著,对作为新闻理论基本问题的新闻价值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在此之前,人们对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提出了种种看法:

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学概论》认为,新闻价值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吴鸿业在《新闻价值论》一文中提出,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是变动性、重要性、显著性、临近性、时间性。

陈国少在《新闻价值问题探讨》一文中提出,构成新闻价值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如用程式表示,则是:

杨思迅在《新闻学教程》中提出:新闻价值有两类四项:事实的相关度、事实的显著度,和信息传递的传真度、信息传递的时宜度。前两者是事实因素,后两者是技术因素。

吴高福在《新闻学基本原理》中提出,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新闻的价值要素主要包括:真实性、重要性、新鲜性、及时性、接近性、趣味性、情感性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提出,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新闻学大辞典》提出,新闻价值的大小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1.是否为当前全局性的重大事件;2.是否与广大人民生活相关;3.是否为大多数人民所关心或能够引起广大人民关心;4.是否能引起大多数人民的共同兴趣;5.这一新闻是否真实可靠;6.是否是最近发生的大事,即时效性之大小;7.是否老生常谈,毫无新内容。

这种种说法都有道理。我们认为,真实性是新闻的资格性条件,亦即事实构成新闻的前提,而不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新闻制作技巧也不是新闻价值的内涵性元素,只是实现新闻价值的手段。综合以上诸说,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依次为: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1.时效性。时效指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能起的作用。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新鲜就是新闻的命根,新鲜、鲜活才是本色的新闻、新闻的本色。因此,新闻论时效性,要时效性强,强了更强。时效性越强,新闻价值越高。如果时过境迁,新闻就成了旧闻,成为资料乃至史料,变成给社会造成消极影响的负效信息。新闻是“易碎品”,正是从时效性上说的。

时效性析而言之,表现为下面三性。

首先,时间即时效。迅速传播事实,尽量缩短事实发生到新闻发布的时间间距,争分抢秒,时效性就强。国外有人认为,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的消息是银子,前天的消息是垃圾。说的就是新闻要讲时间速度,这讲得很精辟。这说的还是从前的要求。从前,新闻有一天的生命,那么到了通讯卫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的时代,新闻的生命就以时计,甚至以分秒计了。现在国内外报道新闻,大都力争发“现在进行时”新闻,保持报道时间与事实发生的时间同步或跟步,甚至提前进入报道状态,以赢得“第一时间”。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打响,新华社在北京时间8点05分发出英文快讯,慢于美联社,快于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社。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新华社在10点33分50秒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夺得全世界第一,比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的消息早10秒。总之,时间速度就是时效,特别是突发性新闻,每分每秒都充满魅力和希望,领先一步意味着成功,落后一步便是失败。时间性作为时效性的组成因子,其效在速,强调神速。如果慢慢腾腾,事实变成落叶、黄花,就根本谈不上时效性了。

其次,时新即时效。某一时期最新的叫做时新。某些事实,其全部或部分内容,不是今日发生的,甚或不是新近发生的,但是迄今不曾报道,从来无人知晓,如果凭借一个由头报道出来,同样吸引世人耳目,属于“第一”,这样的新闻也时效性强。新华社1994年4月17日播发记者张继民采写的《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即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达2133米,秘鲁科尔卡大峡谷深达3200米,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中国科学院的地理学家、大气物理学家、植物学家们通过多次深入考察计算出,喜玛拉雅山脉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平均深度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地方为5382米,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显然,这个“世界之最”不是新近发生的,而是新近发现的,足以新人耳目,让人着实感到新鲜,是一条大“活鱼”。懂得并确认时新即时效,很重要。新闻传播天地极其广阔,各种新闻事实应有尽有,其间有的事实并无确切的时间标记。新闻固然要抢时间,争速度,但并非所有新闻都能抢到那个时间和速度,都需要抢到那个时间和速度。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新闻只能确保时新,而保持了时新,就有时效性。时新体现时效性,其效在鲜,新色十足。

再次,时宜也是时效。时宜即合乎当时的需要。有些新闻有特定的发布时机,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只有在那个特定的时机发布才恰到好处,所谓“不到火候不揭锅”。这也是一种毋庸置疑的时效性。2003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长沙晚报》2月16日发的新闻评论《中国人过中国节》,就得法在恰如此时针砭时弊。又比如一些涉密消息、政策报道、问题新闻、涉外新闻和节日新闻,等等,均有时令性、时分性,不能抢,也不能压。有一种看法,认为时宜性与时效性是相对立的,看来不够正确。不合时宜的报道不但可能效微,而且可能无效,甚至[6]造成负效。效用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新闻价值?时宜体现时效性,其效在当,显得特别中点。

在新闻时效性中,时间性、时新性、时宜性三者,时间性是最重要的。时效性也是任何新闻价值的必备因素,无论如何,缺欠时效性的新[7]闻价值是不能设想的。

2.接近性。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同受众的相关度和贴近度。相关度和贴近度高,则新闻价值大,反之,则新闻价值小。因而说到底,接近性是新闻事实同受众之间的一种利害关系因素,这种利害关系越大,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一般说来,接近性指向新闻事实同受众高度的相关性和贴近性,指向相对稳定的受众群和传播效果。接近性因素或排在靠后位置,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和效果理论提醒人们,其排位应当靠前。

接近性有两种,一种是地理意义上的。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与新闻受众的地理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一般说来,受众首先想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最想获悉本地发生的事情,乃至只想知道本地发生的新闻。在本土范围内发生的事情,要比外地发生的而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离受众遥远的事情,其新闻价值是有限的。《吉林各地普降大雪》这则新闻,在吉林省新闻价值最高,对邻近的辽宁等省市仍有相当的新闻价值,但对两广、江浙等地区,其新闻价值就不那么大了。地理上的接近性是新闻传播本土化的根据所在。

另一种是心理上的接近性。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心理上相接近,接近性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有一些事情虽然发生在远方,但由于思想上、情感上、兴趣上等方面的关系,受众也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予以强烈关注。比如,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出生地,对曾经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有深深的依恋之情;对妇女、儿童、老人问题有特别的关注之情,对弱者有同情之心。心理上的接近性常常依傍着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农民特别关心“三农”新闻,知识分子喜欢翻翻《光明日报》和《文汇报》,这是因职业而产生的心理接近性。妇女常看《中国妇女报》和《时尚》杂志,时刻注意传媒上反映妇女切身利益的新闻,留心报刊杂志电视上关于时装和化妆品之类的报道及广告,这是因性别而产生的心理接近性。《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等,大量的内容是青年们的事和青年们关心的事,青年们喜欢它们胜过《中国少年报》和《中国老年报》等,这是因年龄而产生的心理接近性。此外,接近性也受思想信仰、政治立场、文化认同、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8]焉”。心理上的接近性还指共同的社会心理而言,那些社会普遍认同的事物往往具有最广泛的心理接近性。比如衣、食、住、行和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都是人们所时刻需要的。新闻报道贴近最广大的受众,贴近最直观的现实,想广大受众之所想,应广大受众之所需,就接近性强。新华社发过两篇报道:一篇是1994年4月12日发的《菜价追踪》,一篇是2000年6月11日发的《药价追踪》。两篇报道切实关乎民生要务,说老百姓的话,发表后即在社会上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响,有的人甚至奔走相告。其原因,盖在新闻具有极大的接近性,贴近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新闻价值接近性的这种内涵如果与新闻价值的重要性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往往使新闻超越时空乃至“全球化”,全世界一致认定它。比如反恐、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人权维护、世界和平,等等。也经常成为新闻传播操作中“本土国际化、国际本土化”的根据,成为新闻传播中形形色色的“对外宣传”中的金科玉律。

3.重要性。所谓重要,即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新闻价值内涵规定,新闻要具备重要性。这是因为,一方面,客观世界形形色色,巨细杂陈,并且时刻在发生变化,新闻事实有重要不重要之别。新闻报道的职责在于反映客观世界的全貌、主流与本质。因此,要分巨细,别轻重,选择那些重要的事实或事实重大的变化加以报道。如果不是这样,“有闻必录”,与街谈巷议无异,既不可能,也有负反映时代、记录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即便记者可以“有闻必录”,受众却不会“有录必闻”。受众只接受“天下事”,对非天下事不闻不问。总之,重要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记者据之写报道,读者据之看新闻,大家都摒弃“一地鸡毛”,从来如此。

重要性有其客观的标准。具备重要性的新闻,多指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情,那些能够影响历史进程,对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都大有影响的事实。恽逸群曾提出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标准:(1)和大众利害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某一事件对人民有生死存亡的关系,那就新闻价值最大);(2)受到这一事件影响的人数;(3)关心这一事件的人数;(4)时间的久暂;(5)空间距离的远近;(6)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7)阻碍社[9]会进步或造成社会倒退的作用;(8)发展性;(9)反常性。这几条,在今天看来仍然适用。所谓重要不重要,主要看对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看经济上政治上的意义与作用。如政局的变动、重大决策、重要经济信息、战争、灾难、气候的显著变化,等等,都为广大群众所关注,都可能影响社会和历史。

很明显,重要性的衡量与判断标准有绝对性的一面。西方新闻界每年来评选世界年度新闻,美国《时代》周刊多年来评选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我国近年来每年评选十大国际新闻、十大国内新闻。这些评选能够最终定夺,都能说明问题。比如,2003年,美军抓获萨达姆,俄罗斯首富被捕,中国“神州5号”升空,英国生化武器专家凯利不明死亡,俄罗斯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中国公布应对非典型肺炎措施,都被认为是这一年国际性的重大新闻。

重要性的标准又是相对的。事情重要不重要,必然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制度不同,方针政策不同,奉行的思想与主义不同,事情的重要性程度就不同,对事情重要性的理解和处置就不同。比如,通过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在我国就显得特别重要,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一些西方国家就不是这样。事情重要不重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矛盾,这些矛盾时刻在起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经常彼此交换位置,主要矛盾可以退降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可以上升为主要矛盾,事物的重要性会随时间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是肯定的。特别是作为新闻受众,人们所处不同,新闻信息需求的品种和数量便不相同。因此,新闻事实是否重要,只能从实际出发,而不能奉行本本主义。

4.显著性。显著是显赫著名,知名度高,能见度高。在新闻传播中,越是显著的事实,越能够引起受众的特别关注,新闻价值越大。例如,人都有生老病死,社会天天发生这种事情,但只有著名人物的行事.生病和逝世才可能成为新闻甚至要闻,可以见诸媒体。

显著性与重要性相关联,两者经常交叉与重合,重要的新闻事实可能同时是显著的,显著的新闻事实也可以同时是重要的。两者都有“熟悉而陌生”的特点,常从对比中见出。比如,国家最高领导人主持重大国务活动,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显著性。然而,显著性与重要性还是应当有区别的。首先,重要性直接通向国计民生,问题具有基本性和根本性,其事大而重,广大受众欲知而应知;显著性则其事可大可小,可重可轻,许多受众不一定欲知而应知,比如文艺、体育明星的动向。其次,具备重要性的新闻事实往往此前没有过,为广大受众不曾接触和认识;具备显著性的新闻事实更多的是一种新的变动,事实的某要素已为受众所曾经接触和认识,或受众此前已接触和认识过类似事实。再次,整个新闻事实大而重才具备重要性,事实因之而具有普遍性;新闻事实某要素特别突出,即具备显著性,事实因之而别具专用性。第四,显著性总是与趣味性同行,但趣味性从来有种种不同,既有雅趣和妙趣,也有邪趣与恶趣,重要性则无此特点和隐忧。

新闻价值的显著性主要指下列情形:

第一,人物、地点、时令的著名性。著名人物如党首政要、社会名流;著名地点如通邑大都、名胜古迹;著名时令如重要节日、标志性时间。以上事物因其著名,往往其本身就是新闻。与此相关联的事物或事件,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比如,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82岁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迎娶28岁女硕士;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革命圣地延安通了铁路;“8.15”(中国),“9.11”(美国),等等。因新闻事实中的人物或地点、时间有较高或很高的知名度,一经报道出来,便为世人关注,其新闻价值得到公认。

第二,事物或事实、事件的显赫性。事物或事实、事件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或因其巨大,或因其细微,或因其突然,或因其特别,总之达到与众不同的程度,就变得显著起来,知名度大,能见度高,于是成为有价值的新闻。比如,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人类基因组图谱公布,中国在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金牌再创新高,等等。或性质上显赫,或数量上显赫,都因赫赫有名而成为一时的大新闻。

第三,事情的稀奇性反常性。物以稀为贵,新闻也是如此。不常见的稀奇事,由于它不同于一般,引人注目,能见度高,人们乐于知道,一睹为快。反常的事情一反常态,一变常规,改变事情的物性与物理,甚至惊世骇俗,对社会造成强烈冲击,就变得显著起来。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稀奇的与反常的往往互相联系,稀奇的往往具有反常性,反常的往往很稀奇。这种事不可多得,所以尤为显著,乃至特别突出。比如自然界的慧木相撞、日月齐辉等。1988年的好新闻中,《兽医博士无奈摆烟摊》,《百斤白菜“卖”了7元钱》,《8人承包盖章40天盖了270枚》,《书记取消厂长预备党员资格厂长又将书记夫妇辞退出厂》,《数以亿计的蝴蝶近日飞过兴隆山马衔山》,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新闻价值的。由此亦可见,这一类新闻价值具有广存性。

5.趣味性。趣味性作为新闻价值要素,专指新闻事实的新奇曲折,人情味浓,知识性强,表达因素不包括在内。有趣味性的事实有新闻价值,趣味性的大小,同新闻价值成正比。有一些事情本身并不怎么重要,也不显著,也与读者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或利害关系,可人们偏偏对它有浓厚的兴趣,非要了解它不可。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这类事情能够满足人们求知、娱情等需要,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充实,即富于趣味性。富于趣味性的新闻总是具有很强的心理接近性。作为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趣味性存在一个品位问题,低级趣味与“黄色新闻”互为因果,“黄色新闻”乃是没有灵魂的新闻。纯正的趣味性限指下列情形。

首先,新奇曲折的事情具有趣味性。新奇即新鲜奇异。如新华社1992年8月12日播发的《二连浩特手语市场》,中蒙边境小城边贸活动中,人们由于彼此语言不通而用十个手指和点头或摇头进行贸易。《华西都市报》2000年9月29日刊登的《四川“蛇人”向社会呼救》报道,某村民被蛇咬伤后,浑身长满鳞甲,希望得到医学专家的救助。这两件新闻都很新奇,因新奇具备新闻价值。曲折是说事情具有复杂的情节,富于戏剧性。如体育赛事、科学探险等等,大都具有曲折性,有如峰回路转,很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通常说来,一旦新奇曲折,便与显著性发生联系,这更强化了其新闻价值。

其次,富于人情味的事情具有趣味性。人情味即人的情感性。人皆有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有人情味的新闻事实,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关切和同情,使人们普遍产生某种心理反应。如2002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湖南日报》2002年10月12日登载的通讯《情切切 意绵绵—亲人眼中的郑培民》,展现人民公仆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生前的另一面—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孩子眼中的好父亲。事实极具浓烈的人情味,引起广泛关注,读者说看到了一个感情丰富、血肉饱满的朋友,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领导。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悲欢离合,人们的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以及文化交流、民情风俗、动物趣闻等,其中的喜剧或悲剧,都富于人情味,一经报道出来,便成为人们先睹为快的新闻。

再次,知识性强的事实也具有趣味性。《人民铁道报》1999年9月29日消息《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报道这一重大新闻的同时,使用大量背景材料,使读者得以了解中国与世界地铁发展历程中的许多信息,就像一篇“地铁小百科”。知识本身就具有无穷的趣味,新闻包含给人以知识的成分,更合乎信息的要求,也更能增加新闻的可读性,更能吸引人。科技新闻的一大优势,便在这里。

新闻价值要素如上所述。需要理喻的是,这种分析说明是在假定新闻价值的各个要素相对独立并静止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分开来说,是为了叙说的方便。事实上,构成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没有关联的。新闻的优劣与新闻价值要素完备与否成正比,五性越齐全,其新闻价值越高,好新闻、大新闻往往同时具备以上几个要素。人们在认识和评价新闻价值时,也总是将五个要素综合起来看。如《泉州晚报》1999年9月3日刊载《泉州发现数万年前“海峡人”化石》,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兼具。当然,一般新闻事实并不同时具备五个要素。在通常情况下,时效性加上其他四性中的任何一性,便构成了新闻价值。二、新闻价值的实现

新闻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系统,新闻价值全在于实现,它的实现是一种有始有终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单元传播流程中有四个环节,或称四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记者、通讯员的发现。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新闻事实,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并将之初步表现出来,写成新闻稿,使新闻价值进入单元传播流程。

第二个环节是编辑和新闻机构的处置。编辑和新闻机构对记者、通讯员的新闻原稿是否及时予以适当处理,对新闻价值的实现关系极大。一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可能因编辑处理不及时不恰当而被埋没或减价,而好的编辑却可以像沙里淘金一样,从众多的新闻原稿中挑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或材料,给以突出版面,加上醒目的标题,重点推出,保证其新闻价值的实现。关于给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报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78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北京市一家报纸将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淹没在长篇会议报道中,新华社记者从内容庞杂的会议报道中单独抽出这一事实发一条新闻,《人民日报》在刊用时发在头版,又特意加花边推出,这才使之成为在全国和全世界引起强烈震动的重大新闻。

第三个环节是发送与传通。报纸印刷出来,发行到读者手中,广播电视新闻播发出来,进入千家万户的收音机电视机,新闻价值才得以实现,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个环节是受众的接收与接受。这是新闻价值实现的最后一环。一条新闻及其新闻价值的最终实现,在于是否为受众所接收和接受。受众完全接受了,就实现了相应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成为现实的价值。反之,如果受众对新闻不予接受或没有接收,那么,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仍然只是客观事实,也不可能实现它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实现或顺利,或不顺利,在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种种阻碍而影响其真正实现。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新闻控制者及其对新闻传播的控制。新闻控制者指对新闻传媒拥有领导、管理和监督权的单位或个人。新闻控制者总是要从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来实施对新闻传播的有效控制,这种控制直接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一些新闻事实,从新闻的角度论,是很有传播价值的,应该付诸传播;但从政治的角度论,却不能报道或不能立即报道。于是,新闻控制者对其分别采取“不闻”、“旧闻”、“小闻”等方式进行处置。“不闻”即不报道或不让报道,让新闻事实湮灭;“旧闻”即不让及时予以报道,过一段时间再报道;“小闻”即尽量把报道的规格压低规模压小,大事化小。这样,事实的新闻价值或者不能实现,或者只能部分地实现。

二是新闻传播者的行为能力。新闻传播者主要是记者、编辑、总编辑的能力,直接决定新闻价值能不能实现。新闻传播者具备相应的水平,才能够认定事实的新闻价值,并使之物化。新闻传播者的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主要包含两种最基本的能力。一是迅速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新闻价值也是如此。新闻传播者有一双能够敏锐地捕捉和判断新闻价值的慧眼,是至关重要的。二是表现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传播者有一管神笔,把发现了的新闻价值有力地表现出来,受众才能享用到新闻价值。

三是新闻传播的手段和技术。在新闻传播中,新闻价值因技术原因而发生损耗,是必然的。像报纸版画的质量、电视新闻的图象等,都直接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而技术水平从来达不到顶点。一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由于不能及时地顺利地传播到受众,其价值必大打折扣,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却可以使这种损耗降到最低程度。比如,彩色报纸比墨印报纸更好看,彩色电视比黑白电视效果好。采用先进的设备,确保传播的技术质量,尽力避免因设备和技术造成的延误与其他质量问题,这是新闻价值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美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就是以此见长的,它在版面彩色化、全国卫星远程传版等方面,都走在美国报纸前列。

四是受众的水平。受众的水平对新闻价值的实现,影响最为关键。受众的水平包括思想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思想水平决定受众看不看新闻,怎么样看新闻。受众对新闻毫无兴趣,或者不能正确地看待,最大的新闻价值也没有意义。有些人从来不看报纸,看电视只看看文艺节目,任何新闻在他那里都无法实现其价值。有的受众虽然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但由于知识与文化不够,看不懂或听不懂新闻,理解不了新闻的内容。如同陈奂生看戏,连基本事实也弄不清,更不懂什么“无形的意见”,新闻价值在他那里同样无法实现,或者要大打折扣。第三节 新闻价值原理一、新闻价值原理

显而易见,新闻价值同时是概念的、理论的和法则的,构成了新闻价值原理。它是新闻学理论中的一条主要原理,既是理念的,也是操作的。

新闻价值概念是专用性的。事物有其价值,价值由具体的物质来呈现,价值与事物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某种价值不是各种事物都具有的,某种事物也不会具备各种价值。新闻价值是专属于新闻事实和新闻的,归新闻事实和新闻所独有。任何新闻事实必定呈现出其特有的新闻价值,新闻事实和新闻的生命依托,也正在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概念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它使人们找到认识新闻和新闻事实的专门途径,拥有认识新闻事实和新闻的专用利器。新闻人和新闻受众凭借它,得以洞见新闻事实和新闻的奥秘,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新闻规律与新闻传播的规律。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指南。只要存在新闻现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新闻价值理论必然发生作用,必然作用于任何新闻传播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贯彻到新闻传播的具体操作中。它是取舍新闻事实的最重要的依据。大千世界,事物千千万万,事实层出不穷,新闻传播取什么?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取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把新闻价值最大的新闻事实置于首选。正所谓“河水千斛,我只取一瓢饮。”在新闻价值理论的指引下,记者和编辑选择新闻事实,可以径往直取,不走弯路,减少失误;可以深山探宝,盘中识珠,发现真正的新闻,是肯定的。新闻价值理论又是衡评新闻的标尺。如此众多的新闻传播工具,每天发布的新闻实在是不可胜计。众多新闻孰优孰劣,新闻价值理论给人以明示。作为衡量新闻优劣的重要指标,新闻价值理论的内涵能准确地衡定一篇新闻的优劣精粗,凡好新闻,肯定新闻价值高。总之,新闻价值理论对宏观的新闻传播和微观的新闻报道,都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它要求和约束新闻报道确保新闻的特性,坚决排斥劣质新闻,有效地防止非新闻进入新闻领域。新闻价值理论的这种指引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新闻工作的水平,是无疑的。

新闻价值法则对于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新[10]闻学人钱辛波曾在《新闻价值与新闻宣传》一文中指出:“由于我们的记者和编辑长期习惯于用政策的观点去衡量什么是新闻,对于新闻本身的特点反而忽视了。久而久之,使得我们报上不少新闻的特点每每消失,徒有新闻之名,已无新闻之实,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宣传某项政策的图解物。”文章指出的这种现象,是新闻报道中的通病,也是一种痼疾。这种病疾导致一些重要的报道无人问津,导致一些读者看报纸竟不看第一版,或者翻翻标题而已,导致读者通过“进口”渠道去了解国内新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主义也对新闻价值原则带来很大的冲击,导致新闻传播屈从于经济利益,“有偿新闻”严重背离新闻价值。娱乐之风也冲击新闻价值原则,“名人新闻”充斥媒体,“新闻娱乐化”使新闻报道越来越没有内涵。这种种新闻传播的“自我迷失症”,使人们产生“大厦将倾”之虞。其病源病象,就在于不论新闻价值。确保新闻传播在新闻实践中牢固树立新闻价值观念,掌握新闻价值法则,可以有效地疗治这种病症。二、新闻价值原理的应用

把新闻价值原理应用于新闻传播和新闻实践,有三点值得特别予以重视。

一是十分注重受众效果。新闻价值放到新闻传播全过程和社会大环境中去考察,直指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社会效果乃是新闻价值的真谛。新闻的社会效果好,方可言新闻价值;一篇社会效果不好的新闻,是谈不上新闻价值的。而所谓社会效果,最终要通过受众来实现,社会效果即受众效果。只有受众关注并喜爱的新闻,才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果;只有最广大的受众得到新闻消费的满足,新闻的社会效果才告成立。新闻最终是为了传播给受众,因此要注重受众;新闻价值最终要由受众去实现,因此要注重受众,两者可谓殊途而同归。注重受众效果落到实处,便是注重新闻的可读性,尽力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可读性是就报刊而言的,在广播与电视则称可听性或可视性。可读性即新闻适合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所谓可读就是耐读,有魅力,通俗易懂,饶有兴味,真切感人,喜闻乐见。可读性是由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而生成的,内容是可读性的支柱,形式是可读性的阶梯。增强新闻可读性,最根本的是适应受众的新闻需求,迅速报道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消息,使新闻的内容为广大受众所欣然接受,而不是把读者不要的东西硬塞给受众。与此同时,也应在新闻的形式上下功夫。

二是切实保障新闻的实际时效。时效是新闻价值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新闻价值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新闻价值说到底是一种时间价值,是时间性最强的一种价值。新闻价值只在某个特定的黄金时间内存在,以特定的时效为生存条件。世界上从来没有永恒的新闻价值,一旦时过境迁,任何新闻价值都不复存在,有如闪失的流星,“清景一失永难摹”。唯其如此,新闻价值的使用总是“一次性”的;用过之后,不便再用。如果硬要第二次第三次使用,它就异化为别物了。新闻价值的这一特点,使得它与许多其它价值迥异。运用新闻价值原理,必须牢牢把握它的这个特点,切实抓住新闻事实自身规定的那个黄金时间。而从新闻传播的实际看,这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新闻的时效颇似体育竞赛中的成绩,有纪录而无顶点,在新闻竞争中,总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不断创造出新的高度,使新闻的时效提高再提高。抓新闻时效,应有许多妙着,其中最要紧的,当是一个“快”字,快采快写快编快发,同时杜绝使用“最近”、“前不久”、“一段时期以来”这一类时间用语。

三是高度重视独家新闻。独家新闻顾名思义,是一家独有的新闻,人无我有、绝无仅有的新闻。其实质即独家新闻信息,那种独占首次性、唯一性新闻信息及其报道。深入其内部看,独家新闻应是一种尖端新闻,它视野独到,发人之所未发,其内容不但具备了全部新闻价值要素,而且构成每一种价值要素的材料都是高质量的。独家新闻还应是一种具有震撼效应的大新闻,其所反映的事实往往具有超常的重要性和显著性,令受众震惊。总之,独家新闻为受众提供最新鲜最重要的信[11]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新闻消费需要,是新闻中的新闻。比如《大公报》记者汪松年当年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2001年《体坛周报》记者李响发表的一系列关于米卢和中国国家足球队冲击世界杯的报道。独家新闻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新闻中的宠儿,采写到独家新闻是一个记者最高的荣誉,发表独家新闻则能使新闻媒介身价倍增。日本作家井上靖在《记者的形象》一文中说:“如果一生能得到三条独家新闻,就是大记者”。“一条新闻轰动舆论,举世瞩目,这样的消[12]息即使写上一条,也遂了记者平生之愿。”城户又一主编的《现代新闻讲座》中说:“报纸没有独家新闻,由清一色的‘发布’材料充斥版[13]面,那种情景是不可想象的。”运用新闻价值原理,应当十分重视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差独家新闻,又称相对的独家新闻,它的特点是在时间上抢先一步,使人先睹为快。另一类是非时间差独家新闻,又称绝对的独家新闻。其特点是烛幽发微,把被掩盖着不经发掘就可能永远湮灭的新闻事实公之于世,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纽约时报》的《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报告》以及《华盛顿邮报》对于水门事件历时一年多的揭露报道。对这类独家新闻,均应予以重视。而在通讯技术和新闻传播手段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尤其应该重视后一类独家新闻。【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有什么不同?2.结合实际说明新闻价值观与新闻价值的关系。3.如何理解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首要构成要素?4.以具体事实为例,说明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因素。5.选两条同类型新闻,比较其新闻价值的大小。6.新闻价值原理指什么?谈谈新闻价值原理的应用。[1]转引自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249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2]转引自吴兴华等:《新闻价值及真实性指导性》,第141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3]参见杨保军:《新闻价值论》第一章,第1-3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徐宝璜:《新闻学》,第2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转引自成美 童兵:《新闻理论教程》,第5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参见彭菊华:《新闻发现学引论》,第152-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参见马胜荣:《时效的魅力》,《中国记者》,2003年第5期。[8]《孟子·告子上》。[9]参见顾雪雍:《奇才奇闻奇案——恽逸群传》,第22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0]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学》,1992年第1期。[11]参见文达(彭菊华):《“独家新闻”别解》,《新闻大学》,总第54期。[12]见蓝鸿文等:《中外记者经验谈》,第53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13]转引自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第6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第五章 新闻传播

新闻意味着传播,新闻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够成立,无传播即无新闻。新闻传播是人们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及过程,属于大众传播,由大众传媒来完成。人类历史由古至今,新闻传播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有其特定的操作平台、操作流程与操作规程。新闻传播从来论传播效果,“致效传播”是重要的新闻传播规律。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一、新闻传播的起源

新闻传播是怎样产生的呢?概括地说来,是在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起源于原始社会。

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宇宙间的动物只是本能地盲目地生存着竞争着。那时没有意识,没有语言文字,也没有结成相互不可分离的社会关系,因而也就没有新闻传播。

劳动创造了人。伴随着劳动,猿进化到人。劳动使猿的头脑逐渐变成人的大脑,使猿的生理器官逐渐变成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器官。在劳动中,人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结为种种社会关系或社会性联系。人类的一切生理和心理进化都是在劳动中完成的。

换位来说,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特征是劳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1]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最终的本质的差别。”人类初期所面临的任务,是为生存而斗争,人类劳动在于利用自然和改变自然,以求得生存。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任何人单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是不能维持生存的。人类为了抵御其他动物的侵害,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必须相互依存,在劳动中合作,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而共同活动。比如狩猎,总要许多人一起协同行动。除了猎取动物和采集植物之外,原始人生活的另一大内容,是为争夺生活资料而进行的氏族战争、部落战争,这更需要协同行动。客观世界及外部世界是不断变动的,为了生存,原始人必须随时了解周围事物的变化,并且互相传递情况。正是出于生活、劳动和生产的需要,人类一开始就有了互相联络,有了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新闻传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人类初期的情报和经验交流便是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传播现象。可以说,新闻传播和人类社会的产生一样久远。

许多研究成果证实了这个结论。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引述了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类学家封·登·斯坦恩“在巴西一条河的河岸上,看到了土人所画的一幅表现本地一种鱼的图画。显然,土人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是想向自己的伙伴们报告,在这个地方可以找到什么鱼。”我国学者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中提供了一个事实:生活在原始公社时期的阿拉斯加因纽特人,有一幅刻在木板上的图,共12种图形。这些图形意思是:我坐船到那个岛住了一夜,又到了另一个岛,住了两夜,捕了一头海豹后,与同伴乘船回家。这可以说是较为完整的[2]新闻报道了。

不言而喻,虽然人类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新闻活动,但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新闻传播并没有也不可能很快就发展到后来的水平。从新闻传播的产生到今天的新闻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探究新闻传播的源头使我们坚信:人类的社会实践导致新闻传播的发生,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发展。

在新闻传播起源问题上,有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好奇说”或称“天性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总是对外界具有好奇心理,长着两只耳朵,就爱打听新闻;长着一张嘴巴,就爱传播新闻,是人类的这种好奇心产生了新闻传播和新闻。换言之,新闻传播和新闻产生于人的新闻欲。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人有好奇心,这是肯定的,但是这种好奇心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唯心主义看来,好奇心是一种“天性”。这是不对的,所谓好奇心,说到底是一种人类心理现象。唯物主义认为,包括好奇心在内的人的一切心理现象,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不管人的好奇心多么神奇,但它终归离不开人本身。人是怎么来的呢?劳动创造了人。因此归根溯源,新闻产生的真正根源,只能在人类的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在人类的社会联系中。另一种是“群居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结群居住,相互间需要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于是产生了新闻活动和新闻。这也是把流当源。人类为什么要群聚而居?那是为了对付自然、自然灾害和部落战争。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结成群体,共同居住,协同进行种种劳动和斗争。总之,是人类的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什么。二、新闻传播的三个要素

考察今昔中外新闻传播,可知,新闻事实、新闻媒介和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任何形式与方式的新闻传播,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即实际存在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的反映对象,也是新闻传播的具体内容和根据,新闻传播的起始点。先有新闻事实,而后才有新闻传播;新闻事实是源,新闻传播是流;没有事实,新闻传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是新闻媒介。媒介包括两个方面:人和物。人即新闻传播者,物即传播新闻的工具。两者之中,人是首要的基本的媒介,最早的新闻传播都是以人为工具完成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有了事业性新闻传播,有了报刊、广播、电视这些大众传媒。人作为新闻媒介,有职业和非职业之分。古今中外,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经过新闻媒介的作用,有了新闻媒介及其实际作用,事实才成为新闻,并被传递到新闻接受者那里去。所以,新闻媒介是新闻传播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新闻媒介一端连结着新闻事实,另一端连结着新闻受众,一端输入,一端输出,输入——处理——输出,这是新闻媒介进行新闻传播的既定方式与程序。

第三是新闻受众。即新闻接受者,通常所说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它是新闻传播的归宿和目的地。任何新闻传播必须包括新闻受众及其接受,否则,传播过程就没有完结,传播就不可能真正完成,也没有意义。因此,受众又是新闻传播的原动力。从新闻传播的产生知道,传播和接受新闻信息,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因此,所谓受众,实乃人类全体。在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需要也必然成为新闻受众。三、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

新闻传播的起源和要素显示,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同时是一种行为,所有新闻传播活动都是如此。行为科学确认,人的行为与需要、动机、目的三者构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具有起因性、目的性、思想性、智能性、实践性等特征。就是说,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由动机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目的的,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施行的指向性行动。新闻传播是这样,古代人类的新闻传播是行为的,现代新闻传播更是行为的。

行为的主体是每一个个人,亦即每个个体。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行为都是个体的,或者说,具有个体性。新闻传播行为也是这样。不论古代和现代,新闻传播均与个体密不可分,“我传播”,“我接受”。即使在高度社会化的时代,也没有改变。然而,新闻传播行为终究是社会行为。新闻传播本身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的产物,凡新闻传播的传与受,“一个巴掌拍不响”。传受双方因了社会联系而构成,构成之后又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联系。就传播者而言,其行为的起因即需要,同人的其他行为大异。他不是因自己的需要而发生行为,而是因他人的社会需要而发生行为。就是说,个人行为乃是因社会行为而产生的。新闻传播行为的这种社会行为特性,从一开始就是很确定的,进入事业性新闻传播以来,更是概莫能外。

新闻传播的行为性和社会行为特性,自近代新闻事业产生以来以迄于当今,进一步发展而显性化。在现代社会,新闻传播彻底改变了从前那种个体户的作坊式生产和零散化状态,成为高度社会化的了。其显著特征,是新闻传播的组织化和工程性。所有新闻传播都是组织行为的,这种组织行为一律是职业行为和事业行为的。这种职业行为和事业行为的一举一动,联系着广大的受众,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紧密联系社会的经济与政治,联系社会的全局和大事。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新闻传播不只是一般的传播活动,而是事事悠关国计民生、系于公共利益的社会行为了。

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决定了,新闻传播因社会需要而产生,又要回应社会需要,不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新闻传播必须遵循社会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一律合乎当时的社会规范。四、新闻传播类型

1.人际新闻传播、群体新闻传播、大众新闻传播。传播学把人类传播活动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新闻传播活动也有这三种方式。人际新闻传播即个体之间所进行的新闻传播,如面对面交谈、私人信件往来、打电话、发手机短信、网上传送电子邮件等。群体新闻传播,指群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所进行的新闻传播,通常以组织传播的形式发生和出现。比如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和校报(电视台)、企业报(电视台)等。大众新闻传播是向社会公开发布新闻的新闻传播,即面向全社会的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所进行的新闻传播。三种新闻传播各有优点与短处,在过去和现在并存。现当代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大众新闻传播。

2.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这是按新闻信息的不同流向来分类的。单向新闻传播指,只是传播者将新闻发送出去,受众没有信息回应。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新闻传播,实际上是否构成传受关系,传播者不得而知,因而对其效果亦不得而知。一般说来,这种新闻传播的效果是不好的。双向新闻传播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相互向对方发送信息,形成传受互动关系。所谓“双向”是相对于“单向”而言的,实际上是在单向传播中实际地增加了有效反馈这一环节,并不是传播者与受众在作你来我往的对等性交流。传播学研究证明,双向新闻传播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是理想的新闻传播方式。

3.“大众化传播”与“小众化传播”。这是从新闻受众的面以及数量指标来分类的。大众化传播指综合性传媒的非定向传播,受众往往人多势众;小众化传播指专业化传媒的定向性传播,受众人以群分,不及大众化传播受众数量大,但相对稳定。大众化传播和小众化传播是新闻传播发展至今的概念,其中的小众化传播被认为是新闻传播的必然趋势,也是新闻传播效果的佳境。新闻传播走进信息化时代,传媒众多,受众因需求的差异而产生分群化,大众化受众在解体,分群化受众使得传媒作出专业化选择。大众化与小众化是相对而言的,并非仅仅以受众数量论。一家全国性的小众化传媒的受众,可能比区域性的大众化传媒的受众多,甚至要多出数倍。第二节 新闻传播过程一、新闻传播的过程性

新闻传播的三要素显示,新闻传播具有过程性,有一个过程。新闻传播的实际运行与操作,更证实了这一点。新闻传播无论作为活动还是行为,拆开去看,有两种。一种指作为社会现象的整个新闻传播,它与时光相伴而同步,是一条历史长河,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另一种指作为职业活动的某项新闻传播,它是单元性的,是整个新闻传播历史长河中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提取出来的一个小小的段落。更落实地看,是某一条新闻的传播。这两种新闻传播都是过程的,其过程一一呈现于世。实际上,整个新闻传播自不必说,即便某一条新闻的传播,不仅是过程性的,而且是过程化的。它在过程中还有过程,大过程中是小过程,小过程中是环节,其间环环相扣,一以贯之,链接紧密,不可中断也不曾中断。中断了即过程中断,过程中断了,新闻传播也就取消了。其间,还可以析出传播者的过程和受众的过程。传播者的过程尤为显性,务必讲传播[3]过程,并把这个过程走完,将新闻传播进行到底。所以,完全可以说,离开了过程,便无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既无法操作,也不能认识。通常所谓新闻传播过程,是就单元性新闻传播而言的。

新闻传播过程是什么样的过程呢?首先,它是一种时间过程。新闻是时间的,新闻传播也是时间的,以时间及其经过为必要条件。报纸的“日报”、电视新闻的“整点播报”等,叫人看得非常清楚。传播者要花时间,受众要花时间,从传播者到受众,必须要有一个时间段。最迅捷的新闻传播也是这样,没有时间过程即无传播过程。当然,这种过程可以缩短,比如报纸早出早送达,让读者先看报纸后吃早餐,但那是另外一回事。新闻传播过程作为时间过程,谁也不可能提前进入明天,但有长有短,事在人为。高效的新闻传播尽最大努力缩短这一过程,传播者每个环节赶时间,抢速度。时间流驶向前,不舍昼夜,呈直线性,因而也可以说,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直线过程。

其次,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事物纵向看是过程的,横向看是结构的,过程与结构互相牵连互相渗透,总是纵横交叉。因此看过程离不开看结构,看结构离不开看过程,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什么都看不懂。新闻传播也是这样,它作为一种过程,极具动态性和变化性,谁也别想每次都好按部就班,依样葫芦。新闻事实及其提取是如此。新闻事实就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但它究竟在哪个地方,只有传播者才知道。所谓知道,也并不是揣着支票去银行兑现式的拿获,常常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甚至“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乘兴而往,空手而归。新闻传播者也是如此。采写过程固然要费周折,稿件由成型到发出,还要经过若干人的手,你赞同他不赞同,你着急他不着急,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新闻多,于是稿子发不出,或虽发出却降为其次;有时候新闻少,于是竟意想不到成了重头消息。总之,新闻传播整个过程充满变数,乃至无穷变数,变数无穷,其过程路线是恒定的,过程方程则是差异的。这便决定了,新闻传播过程又是非直线性的。

再次,新闻传播过程具有短促性。新闻传播过程虽然论时间,又非线性,但总起来看,不要其长,但求其短,比较短促。这有无数“快新闻”为证。当代的战争新闻报道,炮火一响,新闻就发出来了,受众就知道了。这也可从对比参照中见出。大家都在写文章,谁的文章发得比新闻还快?没有。新闻传播的短促性没有定数,也是随新闻传播的发展而增进的。在美国,1865年,林肯总统遇刺身亡,消息传到欧洲,用了2周;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消息传向世界,只有十几秒;1980年,里根总统遇刺,顷刻间全球皆知。新闻传播的过程性意谓它什么时候都要“手脚到堂”,这一过程的短促性特点又意谓它总是快手快脚,常有如风驰电掣一般。这是新闻传播的挑战所在,也是其乐趣所在。二、新闻传播的流程与环节

某一条新闻的传播,其起点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终点是受众接受的新闻信息,其间要经过若干个先后有序的环节。简而言之,它可以划分出三个阶段,即选择事实阶段、事实转换阶段和信息接受阶段。

选择事实阶段。新闻传播的起点是事实。事实原型乃社会生活中不断产生和变动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或情况。事实是无限丰富的,应有尽有。然而,新闻的特性规定和决定了,并非所有事实、任何事实都可以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于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之始,先由传播者对事实进行过滤,选取一些事实,舍弃一些事实。这就是新闻传播过程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传播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采访,仔细反复地分析比较,根据新闻价值原理和新闻法规等,对客观事实进行一次又一次筛选,步步递进,最后确定付诸传播的新闻事实。这种事实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同时又是经过了传播者的认识,融进了传播者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它是客观与主观浑成的“经验事实”。选择新闻事实的工作,参与传播的全体传播者都要担负职责,处于采访写作第一线的记者则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事实转换阶段。所谓事实转换,是传播者通过编码将事实变成用以传播的信息符号,亦即新闻成品,那些受众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稿、或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的图象和听到的声音。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确定予以传播的新闻事实之后,便把它写(制)作成新闻稿(片),也就是让它变成符号或图象、声音,再通过某种工具传播出去。在现代新闻传播中,从新闻事实到新闻成品,由参与传播的全体传播者共同完成,是传播者运用物质手段进行并完成的。

信息接受阶段。信息接受是指受众接收到新闻信息后,再经过译码,将其转变为自己可以理解的符号加以接受。这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新闻传播是在受众这里最终完成的。这个阶段实际包含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传递,传媒把新闻作品传送给受众,使受众通过耳目感知,看到或听到新闻。第二个环节是受众的接受,受众接触新闻作品后,了解和理解新闻所装载的信息,接受他想接受和能够接受的部分,新闻产生相应的效益,实现其新闻价值。三、反馈

反馈,又称“回馈”,源于电子工程学,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美国数学家克劳德·申农最早将它引入传播领域。传播学中的反馈,简言之,即受众视听反应的行为及过程。

反馈是某一新闻传播活动必有的现象,是一个独立的新闻传播过程不能缺少的组成因素。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的要素不可或缺,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于新闻传播过程不可以没有,这就明确地规定了,真正的新闻传播不会没有反馈这一环节。实际情形是这样,某一新闻事实的传受过程中,总是有传递即有反馈,传递在前,反馈在后,反馈如影随形紧接着传递而发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既联系传者和受众,使传播活动成为一种双向互动传递,又协调传者与受众,使一个传播过程得以由始而终。

反馈在新闻传播中起纽带作用。整个新闻传播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传播行为的连接与延续,由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到另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从不中断。前一个过程要开启后一个过程,后一个过程要承接前一个过程,反馈则是保证整个新闻传播有机运动的重要手段。传播者研究前一行为过程的得失,通过受众研究、效果研究、民意测验等方式,来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并据之调整传播的内容与方式,去其不适,从而对下一单元性新闻传播发生作用。西方传播学研究者认为,反馈是使传播过程成为闭路循环系统的关键,而缺乏反馈的传播过程只是一个开链系统。这个意见是正确的。四、新闻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学史上,学者们描述了两类传播过程模式:直线模式和循环互动模式。实践证明,直线模式存在其缺陷,不能全面概括传播过程。这里介绍两种循环模式。

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1954年,传播学者施拉姆在C·E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下,在他所写《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循环模式”,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传受双方都是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而存在的,通过讯息的传与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处在传播过程中的每一方都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释码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4]交替担任这些角色。这个模式在描述人际传播比如两人直接对话时特别有用,但对于大众传播却不是很合适。

2.德弗勒模式。1966年,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提出了传播过程互动模式,如下图:

这个模式适用范围比较广,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活动过程都可以通过它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该模式的进步之处表现在,增加了“反馈”之一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模式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同时,模式中的“噪声”概念加深了人们对传播过程复杂性的认识。

新闻传播是人类众多传播的一种,所以,新闻传播过程具有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共有的属性,同时具有自己的个性。这里参照传播[5]学给出的传播过程模式,以一个图式说明新闻传播过程。如下图:

这个图式涵盖了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要素,表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来源)经过了一系列有序的环节到达受众,从而产生效果(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分别以传者和受众为中心的两个体系,由新闻媒体充当中介,两个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由此,整个新闻传播及其过程循环反复,生生不息。

可以看到,维系受众和传者这两个中心的关系的,是前馈和反馈两个特殊环节。所谓前馈,是由传播者在单元新闻传播开始之前,通过调查方式进行信息征集的活动,在于了解受众对信息传播的预期要求。前馈信息亦即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预期要求,是新闻传播者制定传播方案和传播策略,确定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方式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有效传播,实现预期传播效果的重要程序。当下许多传媒在进行栏目、版面的改版时,都要大规模地开展受众调查,充分地了解受众及其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以此作为决策参考,这一过程就是搜集前馈信息。上海东方卫视在改版试播之前的品牌推广阶段就十分重视搜集前馈信息。该台于2003年9月起,通过飞艇广告、地铁广告、路牌广告等方式大规模宣传改版,与此同时,广泛征集观众和专家对节目改版的意见和建议,确立了新闻立台的方针。2003年10月,由原先的上海卫视更名而来的东方卫视以全新面貌闪亮登场。需要注意的是,前馈信息的获得,主要靠传播者经常性的受众调查,这样便于及时了解受众需求,及时调整传播策略,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节 新闻传播文本一、新闻传播文本的含义

新闻传播文本亦称新闻文本,指新闻传播中使用的文稿、图片、录音带、声象磁带等等,亦即付诸传播的新闻作品。

称“新闻文本”而不称“新闻作品”,是紧扣新闻传播做了三点考虑。一是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作品既指称已经正式发表的作品,也包括待发表的新闻作品和被处理没能发表出来的作品。如果不是这样,后者竟无以名之。新闻文本则专指前者,即那些已经进入新闻传播过程并产生了实际效用的新闻作品。这既内涵确定,也便于进行阐述。二是新闻文本的概念强调了新闻传播者及其传播活动的非自足性,强调了受众的参与及其重要性,切实把受众接受新闻的环节包括进来了。这正合乎真正的新闻信息只有在新闻受众那里才能成立,新闻传播的终端即受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论界定。三是新闻文本的概念把新闻传播要有受众观念和传者对这种观念的理念化融进来了,把新闻传播者的所有劳动和劳动形式概括进来了,尤其是突出了当今新闻传播进入“编辑时代”的特点。

现代新闻传播使用的新闻文本,有两大类。一类是记叙性的,一类是议论性的。记叙性的新闻文本主要是简讯、消息、深度报道、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品种。议论性的新闻文本统称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语等。

同其他精神生产的产品一样,新闻文本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体。新闻文本的内容,在记叙类文本中主要指新闻事实及其携带的思想观点,在议论类文本中主要指作品所阐述的思想观点以及用来论证观点的材料。新闻文本内容的显著特点是它的新闻性。新闻文本的形式主要指文本的结构和语言,新闻文本的结构与其他“文章”的结构有不同,新闻文本的语言也有其独特性。二、新闻文本与新闻传播

新闻文本在新闻传播中处于枢纽位置,它连结新闻事实、新闻传者、新闻媒体和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可缺少,无可替代。

首先,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的物化。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然而它无形无体,新闻事实要付诸传播,必须让他具体成形,担当这个职责的便是新闻文本,无可替代。在新闻传播中,新闻文本把新闻事实复现出来。如果没有新闻文本对事实的复现,新闻事实永远只是人们感觉的对象,根本无法进入新闻传播的领域和具体过程。

其次,新闻文本是传播者的劳动成果。没有传播者及其劳动就没有新闻传播。传播者的劳动对象是事实,劳动形式是采访和写作(制作),劳动成果便是新闻文本,传播者劳动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制作出用于传播的新闻文本来。如果传播者的劳动没有结果,新闻传播也就不能实现。而如果没有新闻文本这个“物”,传播者的劳动成果就无法表现出来。

再次,新闻文本使新闻媒体的功能成为现实。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其意义在于载传新闻信息。新闻媒体如果不载传新闻信息,那么它就要空载,空载的新闻媒体是不能存在的,只能另行命名。如果报纸没有登载新闻文本,那么,它还能是称职的“新闻纸”吗?电视和广播如果不传播新闻,那它就只能全部划归文化工具或娱乐事业了。

第四,新闻文本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唯一渠道。新闻文本是专供受众视听的。受众唯有通过读、看、听新闻文本,才能够接受到新闻信息。离开了新闻文本,受众什么也干不成,什么也得不到。三、新闻文本的语言形式

新闻文本的语言形式,因新闻媒体的不同而有别。概括说来,新闻文本使用的语言有文字语言、声音语言、图象语言。互联网除了这三种语言形式,还使用超链接。

1.文字语言。报纸和新闻期刊的新闻文本使用文字语言,电视新闻的字幕也使用文字语言。文字语言是书面语言,有其特定的规范。首先是书写(印刷)规范,其次是排列规范,再次是语法规范。新闻文本使用文字语言,必须合乎这些规范,要字迹清楚,排列有序,通顺畅达。以使用文字语言为主的报纸或新闻期刊上的新闻文本,通过对文字的排列组合,能产生一种不形诸文字的特殊语言——版面语言。版面语言同样是表达新闻信息的物质性手段。作为书面语言,文字语言不具备直观性,却可以反复阅读,是新闻文本中要求最高的语言形式,对读者有相应的文化要求。

2.声音语言。广播和电视新闻使用声音语言,以人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传播使用声音语言。新闻文本的声音语言具有组合性,主体是言语语言。言语语言是“一次过”的,要求通俗上口,做到口语化,清晰响亮,切忌诘屈聱牙。声音语言还要求字正腔圆,节奏鲜明,悦耳动听,形成风格,新闻播报因此而成为一门艺术,播音员成为一种职业。在新闻传播中,声音语言多由文字语言转换而成——广播电视新闻播报一般都使用文字稿。声音语言也不具备直观性,需要受众作感觉的转换,才可以接受到新闻信息。

3.图象语言。图象语言具体指电视新闻的画面和报刊上的新闻图片,包括新闻漫画。图象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假定性,是一种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综合感觉语言。新闻文本的图象语言是形象语言,一要形象生动,二要明确而丰富,三要连贯自然,浑然一体,四要很讲究艺术效果。图象语言在新闻文本中一般不独立使用,由其他语言配合。新闻图片配文字说明,电视新闻配声音播报。

4.多媒体超链接。这是互联网媒体特有的语言形式。网络具有多媒体功能,数字化技术和高速宽带传送技术使网络媒体融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信息于一体。所以,网络新闻文本的语言形式综合了传统媒体的语言优势,一条新闻中,文字语言、声音语言和图象语言多管齐下。目前,新闻网站的设计多采用“网状结构”,即以主页为“根”,各个栏目为“枝”,单篇稿件为“叶”,不同的“枝”和“叶”是可以相互连接的,类似一张“网”。这种网状结构导航功能强大,便于读者选择浏览目标。除此之外,有的新闻网站还对某一篇新闻报道中的关键词建立“链接”。比如,从网站上浏览中国田径运动员刘翔在第28届奥运会夺得金牌的消息时,新闻中“刘翔”一词和“第28届奥运会”一词就有可能做了链接,浏览者通过它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这种方式叫“超链接”。这可以使信息之间转换更加便捷,读者可以从某个关键词转到网站的其他信息或内容。第四节 新闻传播效果一、新闻传播效果和传播学效果理论

关于新闻传播效果的含义,新闻学界和传播学界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即指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之后,在知觉、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亦即新闻信息对受众产生的实际影响。新闻传播效果应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是否传通,第二个层面是是否产生影响。传通与否主要指新闻信息是否经过畅通无阻的信道到达受众,信息接收的范围和数量究竟有多大。是否产生影响指新闻信息对受众发生的实际作用及其量度。这两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实现的保证,后者是前者最终实现的表现。

影响和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传者和受众自身的条件、状态及态度怎样,传者与受众是否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传播通道是否畅通,信息的质量如何,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否有利于新闻传播,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传播效果。正因为如此,传播效果测定的难度相当大,传播者更加重视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的中心。传播效果的实现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传受双方的努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传播效果。“传播致效”这一原则制约着新闻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对它们设定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新闻传播效果研究问题也成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心之一。

传播学发展史认为,西方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到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典性个案,并据此提出传播效果的种种理论模式。归纳起来,大抵是“三个时期三种理论”。1.早期的强效果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6]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子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那时人们普遍认为传播拥有极大影响力。这种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那时,大众报刊迅速普及,电影和广播等新的电子媒介隆重登场,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势头难免让人们产生一种敬畏心理。另外,当时无论是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广告宣传人员,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人们普遍感受到传播媒介强大的渗透力量。实践证明强效果论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诸多客观的社会因素。而且,它把受众看成一个个孤立的、分散的个体,忽视了他们在传媒面前的能动性。随着传播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抛弃了这种观点。2.后来的有限效果论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提出了有限效果论。J·T·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1960年出版)一书对这一时期的传播效果研究作了系统总结,提出了“五项一般定理”:[7]。第一,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第二,大众传播最明显的指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使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惟一因素单独起作用。第三,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第四,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制约。第五,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还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所著《人民的选择》(1948年出版),卡兹等人所著《个人的影响》(1955年出版),罗杰斯所著《创新与普及》(1962年出版)。学者们都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有力性,同时又强调效果的有限性,并因此进行了一些改善传播技巧的研究。有限效果论的进步表现在认识到了个人差异,即受众作为个体在需求、态度、价值观、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对个体行为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注意到了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类型的人有不同行为特点及其成因。但它同早期强效果论一样,共同的缺陷在于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的短期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3.新近的宏观效果研究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式和假说。传播学者普遍认识到效果研究应重视广大受众的利益需求,因为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同时,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集中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一时期著名的理论模式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假说、“培养分析”以及“编码与释码”研究,等等。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这些理论的产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是探讨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