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0:35:29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试读:

前 言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影响名人成长的事件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在一生之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却是有相似之处。正如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爱默生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伟大人物的成长具有其平凡性。吉田兼好说:“天下所有的伟大人物,起初都很幼稚而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一代名家而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这样看来,名人的成长又具有其非凡之处。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

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荷 马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的。

荷马双目失明,四处漂泊,像中国的卖唱艺人似的,背着希腊古代的乐器——七弦竖琴,把自己的诗吟唱给大家听。他的诗在七弦竖琴的伴奏下,美妙动听,情节精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他的诗有关希腊的历史事迹、神话和传说。他自己没有用笔写下那些锦绣珠玑般的诗句。他辞世了,但他的伟大诗篇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他活着时,穷困潦倒,乞讨为生。他死后,却有九座城市争着说他诞生在他们城里。正如诗中说的:“九城争夺盲荷马,生前乞讨长飘零。”由于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人们把荷马所在的时代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的背景是发生在公元前1194~前1184年这十年间的特洛伊战争。两部史诗相隔年代约在50~100年。伊里亚特的意思是伊里昂之歌,伊里昂是古代小亚特洛伊城的另一名称。《伊利亚特》大约写于公元前9世纪,但是史诗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商朝)。当时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发动了持续十年的战争。《伊利亚特》主要叙述战争中传奇式的情节,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奥德赛》则以歌唱俄底修斯而得名。它讲的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诸英雄纷纷回国,只有俄底修斯因触怒海神,在回国途中遇到海上风浪,漂泊十年,遇到许多奇迹,最后回到故乡,打死了向他妻子求婚的人,恢复了自己的王位,一家人重得团圆。

荷马史诗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荷马史诗同时也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这种特殊优越条件,是与古代爱琴海文明以及日后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几百年间奴隶制文化的繁荣分不开的。它既是古老的民间流传的史诗,又是达到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或者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7、8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模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伊里亚特》是以特洛亚战争为背景的。公元前3000年,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处于新石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中叶,已跨入青铜器的全盛阶段,克里特岛的诺萨斯等古城已出现了古希腊人称之为迷宫的宏大的米诺斯王宫以及精制的工艺品和线形文字。可见在公元前2000年所形成的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已经在小亚细亚沿岸显示了古文明的繁荣,特洛亚城就是小亚细亚沿岸一个大的商业中心。当时,希腊人还未开化,但在后几百年间,希腊人便向他们学习了农业和航海,使用铜铸的武器,并且很快发达了起来。公元前15至前13世纪300年间,希腊人征服了爱琴人的几乎所有城市。自公元前2000年下半期至公元前1000年初叶,特洛亚人曾遭受了至少9次战争的破坏,《伊利亚特》所记载的大约是第六次战争的情况。结果是特洛亚陷落,爱琴人的古文明从此也就被希腊人继承下来了。《伊里亚特》全诗约15000余行,写的是希腊人和小亚细亚的特洛亚人之间一场长达10年的战争。史诗所反映的时代,是原始公社解体,奴隶社会开始萌芽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英雄时代的希腊社会制度中,古代的氏族组织还是很有活力的,不过我们也看到,它的瓦解已经开始。”

在社会组织方面,氏族虽仍然保持独立性,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又常常结成部落同盟。例如特洛亚战争就是这种部落联合的军事行动。

部落之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掠夺战利品。在社会经济方面,土地占有已开始出现,部落的大多数成员拥有小块土地,而氏族中的贵族则占有大片土地,但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制还没有形成。

同时从史诗中瓜分战利品,以俘虏为奴隶的情形,也已看出古希腊奴隶社会的胚胎,以及社会逐渐分化,产生阶级的先兆,而这些战利品也就成了氏族首领当然的私有财产。

总之,《伊里亚特》是国家形成之前希腊社会的一幅全景图,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文献。《伊里亚特》的故事发生在特洛亚战争的第十年,史诗描写的是前后不过20天的最后决战,而主要篇幅则是4天内所发生的事件。

希腊和特洛亚双方9年激战,未分胜负。此时希腊军统帅阿伽门农和最勇猛的希腊将领阿喀琉斯之间发生了裂痕;阿伽门农夺去了阿喀琉斯在战争中掠到的女子,阿喀琉斯便愤然离开了战场,以后希腊人在战场上连连溃败,一直退到了海边,连船只也被特洛亚人烧着了。阿喀琉斯的部将、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眼看希腊人就要全面溃败,便恳求阿喀琉斯让他上阵,阿喀琉斯将自己的铠甲借给他去作战。

帕特洛克罗斯在战斗中被赫克托耳杀死,铠甲被剥走。阿喀琉斯这才感到痛悔,决心与阿伽门农言归于好,重上战场,与赫克托耳决一雌雄,为帕特洛克罗斯报仇。铸造之神赫淮斯托斯连夜替他赶做铠甲。

在决战中,阿喀琉斯终于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为好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也为儿子下葬举哀。

在古代史诗中,神话的因素占据极大比重,可说是神话与历史的结合,或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的产物。荷马史诗也不例外。它所描写的世界也是人神不分、神人相交的世界。

其实,在人类社会的最初时期,历史与神话是不可分的,社会上一些杰出的英雄人物的活动,在人们的心目中,常被视为是一种超自然,也就是超人(神)的精神的体现。

荷马史诗中包含的大量希腊神话,对于保存和传播希腊人民最早的口头文学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伊里亚特》中所描绘的特洛亚战争,实际上是一场人与人、神与神的混合交战。史诗中的众神宙斯、波塞冬、雅典娜等都是直接干预战争,各自以不同身份出现,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他们同情一方,支持一方,甚至直接参战,左右战争的局势,决定双方的胜负。

英雄们在未知命运之前虽奋力抵抗,然而一旦得到了神的暗示和裁判,便采取积极而坦然的态度接受命运的判决。所以战争形势的变化不仅是双方实力的对比,而且是众神力量的较量。因此,史诗的情节具有一种规模广阔、波澜起伏、变幻奇特的神话色彩。

此外,史诗中人的神化和神的人化,处处显露出神话的胎记。史诗作者竭尽想象,赋予阿喀琉斯、埃阿斯、赫克托耳等英雄以无敌的力量,俄底修斯以无穷的智慧,这些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神化了。

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无所不能的神的意志和精神。比如阿喀琉斯在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被杀死后上阵与赫克托耳作战,替朋友报仇一节,写出了他如何以一当百,所向披靡,而特洛亚人在他脚下纷纷倒下,这位沙场英雄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便扭转了整个战局。

位居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也像人间的凡人一样,有其主宰者宙斯,他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起着扭转乾坤的作用;诸神之间相互嫉妒,他们贪慕虚荣,争强好胜,渴望复仇。

这些有关神的描写,其实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是以古希腊的社会为背景的。荷马史诗中所包含的神话素材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的社会基础就在这里。

维吉尔·马洛

普布里乌斯·维吉尔·马洛(约公元前70~前19年)。古罗马诗人。出生于北意大利小城曼徒阿附近的安迭斯村,父亲以种田和养蜂为业,比较富裕。幼年的农村生活对其创作影响很大,这在他的成名作品《牧歌》中反映得个性明显。由于《牧歌》的成功,维吉尔受到屋大维的赞赏和维护,此后一直过着尊荣和平静的生活。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开始创作大型史诗《埃涅阿斯记》。逝世时仍然没有完成。据说维吉尔逝世前。曾遗命烧毁《埃涅阿斯记》诗稿,但是,由于屋大维的命令史诗得以保存。《埃涅阿斯记》,又被译作《埃涅阿斯记》,意思是关于“伊尼亚斯的史诗”。故事来源于意大利的民间传说、罗慕洛建立罗马城的传说和披拉斯乔侵入意大利的传说。古代罗马文化是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许多罗马著作都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埃涅阿斯记》也不例外,这部作品实际上模仿了荷马史诗。《埃涅阿斯记》的前六卷模仿的是《奥德赛》,以倒叙手法描写了特洛伊王子伊尼亚斯在特洛伊灭亡后,夫妻离散,被迫流浪异乡,在海上漂流了七年之久,后来被风暴吹到了北非的迦太基,受到迦太基女王狄多的热情款待,在这里,伊尼亚斯回忆了特洛伊陷落的情境和他流浪七年的悲惨遭遇。多情的女王倾心相待,并与伊尼亚斯结婚,婚后神灵命令伊尼亚斯前往意大利,在那里重建已被毁灭的邦国,但是必须离弃女王狄多。多情的狄多自杀身亡,而伊尼亚斯则来到了意大利,在神巫的引导下,游历了地狱,见到了自己死去的父亲,他的父亲为他显示了罗马光辉和伟大的未来。《埃涅阿斯记》的后六卷模仿的是《伊利亚特》,描述的也是战争。伊尼亚斯预见了罗马的未来后,来到意大利的拉丁姆地区,在这里,他受到国王拉丁努斯的款待,同时,神灵命令他迎娶拉丁努斯的女儿。但是,因为鲁图丽亚国王图尔努斯早就向他的女儿求婚,这导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天神也被卷入了这场争斗之中,最后,伊尼亚斯杀死了图尔努斯,《埃涅阿斯记》至此结束。《埃涅阿斯记》的主题是关于一个伟大帝国的命运问题,中心是强调帝国的光荣是神意注定的结果。诗人歌颂了罗马的祖先建立国家的丰功伟绩,歌颂了罗马的光荣,并把罗马称霸世界的原因归结为神灵的意志。因此,作者特意安排伊尼亚斯游历可怖的地狱,借其亡父之口,宣扬罗马帝国万世不拔的基业。同时,为了给现世的罗马统治者屋大维罩上神圣的光环,作者把伊尼亚斯的儿子写成恺撒和屋大维的祖先,并宣称他们将把权力推向“八荒八极”,重现“黄金盛世”,从而为屋大维的统治制造了正统的光辉。《埃涅阿斯记》宣扬了罗马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精神,特别强调了罗马建国的艰辛和来之不易,告诫人们要珍视帝国的和平,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埃涅阿斯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伊尼亚斯的英雄形象。伊尼亚斯是一位具有高贵品质的英雄。因为他是罗马帝国的开创者,所以作者特意把他塑造成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的形象。在战争中,他勇敢无畏,敢于接受任何的挑战;在待人处世上,他公正仁慈,诚恳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懂得克制自己的感情,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理性重于感情的形象。《埃涅阿斯记》文体风格严肃细腻,开创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的先河。虽然有模仿荷马史诗的成分,但在语言上,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完全是由维吉尔在书斋中创作出来的,据说,维吉尔对《埃涅阿斯记》的遣词造句极为讲究,一天只写三行诗。

所以《埃涅阿斯记》的语言严肃、哀婉、细腻,朦胧感十足。例如,作者在描写狄多和图尔努斯死的时候,笔触就极其细腻,用深入的心理刻画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史诗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例如,把杀死特洛伊老王的皮洛斯比做春天里吐着舌头、试图攻击的毒蛇;把在空中疾飞的长矛比做黑色的旋风,在空中呼啸着,射向敌人。所有这些比喻为严肃的诗歌主题增添了许多生动之处。

奥维德

奥维德(公元前43~约后17年),古罗马诗人。出生在罗马附近的小城苏尔莫。由于家境富裕,他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主要学习修辞和演说。18岁时开始写诗,其诗明显带有亚历山大里亚风格。《恋歌》是他最早的作品,其余早期作品还有《列女志》、《爱的艺术》、《论容饰》、《爱的医疗》等。中期的主要作品是《变形记》和《岁时记》。《岁时记》的主要内容涉及罗马宗教节日及其有关的历史事件、传说、祭祀仪式和民间习俗等,遗憾的是诗人只写了前6卷就因流放而被迫中断。晚期作品主要反映作者被禁锢异地时孤独痛苦的心境以及对罗马的怀恋之情,主要有《哀歌》和《黑海零简》等。《变形记》是奥维德一生最辉煌的杰作,全诗共15卷,大约250个故事,其中较长的有50个。全诗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卷讲述了宇宙的建立。诗歌以宇宙由混沌变为有秩序开头,接着描述了人类开创时的四大时代。铁器时代的国王吕卡翁因冒犯天神朱庇特被变成一头狼,朱庇特对那些对天神不敬的人类极为不满,决定用洪水涤荡人世污秽。只有丢卡利昂和他的妻子幸存;他们听信神谕,一路上掷下地母的骨头,使地上重新长出人类,同时也生长了一种怪物蟒蛇。日神阿波罗杀死蟒蛇,又追河神女儿达佛涅,达佛涅为避阿波罗变成一棵月桂树。日神之子法厄同为显神威,冒险驾驶太阳车,不幸坠身火海。

第二部分是第2~11卷,讲述了各位神话英雄的故事,天神朱庇特忙于自己的感情游戏,他把心爱的美女伊娥变成母牛,自己变成白牛。他还和欧罗尼、达那尼、勒达等美女幽会。狩猎女神狄安娜把无意中闯入仙女洞的阿克特翁变成麋鹿,并让猎狗把他咬死,神后朱诺苦于丈夫朱庇特感情无常,把卡利斯忒、塞墨勒变成了她嫉妒的牺牲品。玻俄提亚王的几个女儿不肯参加酒神节,酒神把她们变成了蝙蝠:诗人还讲述了文艺女神等其他神话人物的故事。

第三部分是第12~15卷,讲述了古希腊的历史故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王后海伦,引起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最终失败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赢得拉提努斯国王的好感,并得到了他的女儿,但又引起了与图尔努斯的战争。最后,埃涅阿斯取得了胜利,由此奠定了罗马帝国的基础。《变形记》写于公元7年。由于奥维德在公元前1年发表了《爱的艺术》,描写引诱私通术,与国王奥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发生冲突,在他写完《变形记》后,也即公元8年,被奥古斯都流放到托弥。《变形记》结构上气势宏大,衔接巧妙。诗人集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之大成,以“变形”为中心层层展开各个故事情节。无论是神是人,最终不是变为兽类、鸟形,就是变成树木、花草或顽石。即使是希腊神话中的半神半人、半兽半人,乃至历史人物,都以变形为结局,生动有趣地穿插于故事之中,并在故事的结尾表明变形的意义:“一切事物只有变化,没有死亡”,这一思想就是诗人自己的观点。

诗人运用奇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才能,赋予了流传已久的传说故事以新的生命。比如刻宇克斯和阿尔库俄涅的故事,诗人以科洛夫的尼坎德罗斯变形记为材料,用三次变形把有关的几个互不相干的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生动而优美的英雄故事。从而用爱情激发人的美感和对生活的希望。

奥维德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主要在技巧方面,诗人有着杰出的修辞技巧与表达能力,比如乌利西斯和埃阿斯为争夺遗物而展开的辩论,辩词精炼、气魄宏大。在中世纪,奥维德被看成权威,但丁《神曲》中的故事多取自《变形记》。文艺复兴时的英国诗人乔叟、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也深受奥维德影响,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大多数典故都取自奥维德。

但丁·阿利吉耶里

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1321年),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属圭尔费党的小贵族家庭,少年时学习过语法、修辞、数学、音乐等功课,并自学写作诗歌,而且很快显露出非凡的艺术天才。但丁青年时代的作品主要有爱情诗,他把这些诗献给心爱的女子贝雅特里齐。贝雅特里齐被诗人视为上帝派到人间、启迪他灵魂的天使。成年后,但丁潜心研究神学与哲学,他认真阅读波伊提乌、西塞罗、亚里士多德,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的作品,并开始创作隐喻训世诗。通过丰富的创作实践、广泛的阅读和深刻的研究,但丁打下了系统而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后来创作的升华准备了必要条件。政治斗争对但丁的性格与思想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丁青年时代积极从事政治斗争,加入了圭尔费党,并参加了反对吉伯林党的战争。胜利后,佛罗伦萨的圭尔费党分裂成“黑”“白”两大政治派别。当时的教皇博尼法齐乌斯八世为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托斯卡纳地区插手两派斗争。但丁反对教皇于涉佛罗伦萨内政。由于“黑派”赞成教皇的干涉,企图借助教皇的力量打倒“白派”,但丁不得不向“白派”靠拢。1301年,在教皇的唆使下,法国军队南下意大利,帮助“黑派”夺取佛伦萨政权;但丁与其他“白派”领袖被流放。流放生活开扩了但丁的眼界,他的视野从佛罗伦萨的派别之争转向维护整个天主教世界的安宁和秩序。他决心与教皂及其支持者斗争到底,并发誓将满身荣耀地返回故乡,否则永远在外,死不回头。这一决心是推动但丁后半生努力奋斗、完成文学巨著——《神曲》的巨大动力。1321 年9月13日,但丁客死于拉文纳城。《神曲》是一部“俗语”隐喻训世叙事长诗,以较通俗的三行诗体写成。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国》3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一共100歌,14000余行。序曲中,但丁设想自己35岁那年迷途于一个黑暗的森林(隐喻整个人类的迷途),并于黎明时遇见3只野兽:豹,象征淫欲;狮子,象征傲慢;饿狼,象征贪婪(天主教三大美德——禁欲、谦逊、贫寒的死敌)。但丁无法战胜这些恶敌,走出森林。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帝国与理性)出现了,他受但丁已死去的青年时代的恋人贝雅特里齐的委托,前来解救但丁,引导他走出迷途,并游历地狱和炼狱。然后,再由贝雅特里齐(象征神学、教会以及上天的恩赐)亲自将但丁引入天国,瞻仰上帝、天使、众圣及天国光彩景象。《地狱》、《炼狱》、《天国》三部以《地狱》篇最为丰富多彩,动人心弦,最能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悲惨。地狱是一个可怖的、同时又充满了人情味的王国,那里的幽灵在黑暗与绝望中挣扎。他们仍被人世间的感情和欲望所迷惑,眷恋着以往的生活。但丁设想北半球是大陆,地狱的入口在大陆的中心点耶路撒冷,最底层是地心。地狱的形状仿佛一个从上向下逐步缩小、并有很多台阶的体育场,它共分九层,外加地狱前庭。未受基督教洗礼者、贪色者、饕餮者、贪婪者和挥霍无度者、愤怒者、异端教徒、强暴者、骗子、叛徒等的罪恶灵魂,按照生前罪孽大小,分别在各层接受不同的惩罚。但丁对《炼狱》的描写远不及《地狱》那样生动,《炼狱》没有《地狱》那么多与人间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故事。这是因为在炼狱中,人的感情已经淡漠,人世间的事情已逐渐遥远。《炼狱》的气氛不再是可怕的、使人压抑的,而是温和的、平静的。尽管惩戒仍很严厉,但人们知道,经过痛苦之后,便是上天安排好的永恒的幸福。但丁所设想的炼狱是一座位于南半球大海之中的高山,它恰与北半球的地狱相对称。炼狱分七级,加上炼狱山脚和山顶的“伊甸园”共九层。生前犯有过错、但临终时忏悔了罪过、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按人类七大罪过倾向(即傲慢、嫉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各层接受改造,然后升上山顶的“伊甸园”,再在“莱特”河和“崖屋诺爱”河中洗涤净身后,升入光明的天国。《天国》比《炼狱》更缺少对具体人物的生动描写,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天国的整体和谐和众圣所享受的神奇的安宁,所以不可能再有人的感情波澜和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但丁以托勒密的天文学理论为依据,将天国分为月亮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固定星群天和水晶天九重,并形成九个透明的、围绕着固定的地球旋转的同心圆圈。九个圆圈的运转,一圈比一圈快,因此,离地球最远的第九重天转动得最快。天国中的灵魂全部居住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他们按照在人间所建立的功德,分成各个等级,不同程度地接受上帝的光辉,享受瞻仰上帝圣容的幸福。为了使人们分清天国的等级,天国居民们下到九重天之中,与但丁会面,并向他介绍天国的神奇状况,讲解许多深奥的道理。

万尼·薄迦丘

万尼·薄迦丘(1313~1375年),意大利著名作家,和但丁并为双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最高成就。他是私生子,从小在小市民的生活中长大,但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作品很多,有传奇、史诗和短篇故事集等,如《菲洛柯洛》、《大鸦》和《十日谈》。《十日谈》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学题材的先列。

故事发生在1348年。美丽的佛罗伦萨突然遭遇了一场恐怖瘟疫!要命的瘟疫在整个城市肆虐,人们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候,有七个年轻美丽的女郎和三个举止文雅的小伙子一起逃到了城外。在城外小山上的一间别墅里,他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每天载歌载舞,逍遥自在,自得其乐。在差不多十天的生活中,他们以轮流讲故事的形式作为游戏的主题。每人每天讲故事,故事总计100篇,按天数定名为《十日谈》。由以下选取的几则故事,可见其内容之一斑。

第一天第二则故事:“天主不怕人糟践”——有一个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喜欢探究神的法力。一次,他在好朋友的倡议下,去罗马探究神的伟大法力。然而在罗马,他看到的却是罗马教廷教会的腐败和奢糜堕落。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回到家乡后,这个犹太人却立即改变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信奉天主教了!朋友不得其解,问他为什么?犹太人的回答是:天主教神的法力真是太伟大了!不管他的信徒们、他的僧侣们如何糟践他,他都没有任何不悦的反映,我找到了我要信奉的神了。

第三天第一则故事:“哑巴和修女”——体格健壮、英俊潇洒的马塞托假装哑巴,成了一个女修道院的园丁。然后,就有故事不断发生了:院里的修女们终于耐不住寂寞了,于是每天夜里偷偷地来找他睡觉,偷偷地品尝男人的滋味。来找他的修女们越来越多,以至于最后,院长也来找他了。白天要干活,夜里还是要劳累。年轻的马塞托终于受不住了。有一天,他开口向修女们求饶。聪明的修道院院长于是趁机对外宣布:神的力量太伟大了!奇迹在我们这里发生了!

第五天第九则故事:“爱到最后一只鹰”——费德里柯爱上了一位漂亮的夫人,于是他开始百般讨她的欢心,甚至为此耗尽了所有的家产,除了一只鹰!但是,夫人还是不为此而动心。费德里柯快要绝望了!有一天,夫人去看望他,已经一贫如洗的他没有东西招待夫人,只好把自己最心爱的鹰杀死来款待夫人。费德里柯这种对爱执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夫人那一度冰冷的心,终于,她接受了他的求婚,并带着丰厚的嫁妆和他结婚了。

第九天第二则故事:“内裤头巾”——一天半夜,某修道院院长被人叫醒,要他去惩罚本院一个犯了色戒的修女。好笑的是,当天夜里,院长本人正和一个教士偷欢!于是,慌慌张张中,她把教士的内裤当作头巾戴在了头上。偷情的修女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着众多修女的面,指出了院长那奇怪的头巾!不得已,院长只得宽恕了她,并允许她继续回去寻求快乐,使得其他修女羡慕不已。《十日谈》曾一度被认为是败坏道德的“淫书”,不仅宗教教会对它大为批判,连庄重、保守的社会正统思想也对它采取否定的态度。其实,《十日谈》的产生有文艺复兴这一特殊时代和民族背景。早在“序言”里,薄迦丘就申明:他的小说是献给她们的——而不是献给他们的。

正是在这本小说里,薄迦丘率先举起了人性解放和人本主义的大旗。作者要批判的正是宗教灭绝人性的禁欲主义和对人性的压抑。作者通过“故事”,对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这正满足了当时新兴的市民阶级要求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愿望。

就艺术而言,作者“讲故事”的本领是一流的。他反潮流而行之,采用佛罗伦萨方言来“讲故事”,故事极力崇尚爱情。却又简单、幽默、风趣,令人难忘;同时,每一个独特的故事又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以其贴近市民的文风,开创了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十日谈》发表后,广受欢迎,到16世纪,就已经发行了87版!作者鲜明的反对教会压迫、倡导人性的思想,直到今天还闪烁着光芒。

乔佛瑞·乔叟

乔佛瑞·乔叟(约1340~1400年),英国著名作家和杰出诗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鼻祖。年少时极爱诗歌,为了积累经验,曾经尝试担任各种职务,从事各种工作,因此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他率先使用“君王诗体”进行写作(《百鸟会议》)。同时还尝试着用十音节双韵诗体进行创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正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

乔叟的作品主要有:诗体小说《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斯》、《百鸟会议》、《声誉之堂》和《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乔叟善于描写人性共有的特点,所以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的作品对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有着深刻的影响。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4月早晨。包括诗人在内的一大群香客聚集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一间名叫塔贝的客栈,准备前往心目中的圣地:坎特伯雷,去朝拜殉教圣人托马斯·阿·贝克特的圣祠。于是故事拉开了序幕,作者先对每一位朝圣者的形象进行描绘。连乔叟在内,共31个人,来自英国社会不同的阶层。他们是:骑士和他的儿子(一个见习骑士),以及随从仆人——一个自耕农。接着是教会来的代表,领头的女修道院院长,以及侍候她的一个尼姑和三个教士;一个和尚和一个托钵僧。以下依次是商人、大学生、律师、自由农民(他是一个富有的中等农民)、衣帽商、木匠、纺织匠、染坊工人、制挂毯的工人、厨师、水手、医生。还有代表“新女性”的巴斯城的太太,僧侣阶层的底层人物——乡村牧师,乡村牧师的弟弟——一个农夫;磨坊主,粮食采购员,田产经营者,教会法庭的差人,教会经售赎罪券的人。

吃完晚饭后,店主人哈里贝利德建议他们在去坎特伯雷以及回来的路上各讲两个故事,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并许诺给优秀者奖励一顿免费的佳肴。按照计划,他们的故事约有60个,但是,最后却只有23个。故事主要有以下四种:

1.传奇故事:如骑士、巴斯城的太太和见习骑士讲的故事等;

2.道德故事:如律师、大学生、女修道院长、第二个尼姑、乔叟自己、医生、乡村牧师和经售赎罪券的商人等讲的故事;

3.滑稽故事:如磨坊主、田产经营人、厨师、托钵僧、教会法庭差人、商人、教士的仆人和水手等讲的故事;

4.寓言故事:如跟随尼姑的教士和粮食采购员的故事等。

讲得最好的故事如下:

1.骑士讲的故事。这是关于派拉蒙和阿色提爱同时爱上艾米利亚的悲剧故事。

2.经营赎罪券的商人讲的故事。这是关于死神总会降临贪财者身上的故事。

3.教士讲的故事。这是非常著名的已经家喻户晓的动物寓言故事——狡猾的狐狸和虚荣的公鸡的故事。

4.商人讲的故事。这是关于老夫少妻的家庭故事,又名“一月和五月”的故事。

5.自由农民讲的故事。这是关于忠贞爱情的故事。

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坎特伯雷,大清早参加到朝圣的行列,在那里做礼拜,献祭礼,并且买了一些纪念品,然后返回客栈,大吃大喝一顿,各自回家。他们的朝圣早就被人们忘记了,却留下了乔叟记录《坎特伯雷故事集》,并永垂不朽。《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乔叟追求现实主义的艺术精品,在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首先在故事的选取上,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作为读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挑选,随意翻阅,反正不会丧失故事的完整性。同时这些单独的故事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共同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主义的追求。

其次,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乔叟采用的是十音节双韵诗体,即后来垄断英国新古典时期诗坛的“英雄双韵体”,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如对巴斯城太太的描写:她的圣歌唱得十分美好,抑扬顿挫在她的鼻中旋转;而她的法语说得非常悦耳,悉依直直弯弯的音符诵念,因为巴黎的法语对她陌生;据说她用餐时全神贯注;她既不让一点东西掉出口外更不许酱油沾湿她的手指。

又如对牛津大学学生的刻画:在外还有一个牛大的学子,很久以前就已通情达理。他的马儿瘦瘦,犹如火炬。而他也不胖,据我估量。在这里,我们已经能看出一些莎士比亚的叙述风格了。

还有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细心把握。故事集里的故事大都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或者是对真实生活的文学抽象,而作者在“讲故事”时,也不是只局限于一种表现手法,而是根据不同的“故事”,选用不同的文学手法。

米歇尔·蒙田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年),出生于法国加斯克涅郡。先后当过法院顾问和市长。他出身新贵族,祖先是波尔多的富商,从小便学会了拉丁语;在阅读古希腊、罗马作品时不断写心得、作笔记;性格中庸,喜欢平静的田园生活。所以在做了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过着悠闲的隐士生活,经常闭门读书思考。此外,蒙田还热衷于旅行,曾去过欧洲的许多地方,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条件。有《随笔集》行世。《随笔集》在我国多加缀人名称为《蒙田随笔》,它是一部散文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和社会政治著作。共分三卷,107章,各章长短不一,内容也丰富多样。每篇一个题目,独立讨论一个问题,但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随笔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蒙田主要讨论了他对宗教与战争的看法。他认为“自以为是,是人类天生的最大弱点”,人类还不如动物那样互相忠诚、友爱。所有的人都自以为自己是在寻找真理,并总想让他人信仰和屈服于自己,但事实只是证明了自己的无知,离真理愈来愈远,并容易导致战争。在宗教方面,他认为应尊重各个宗教以及宗教内部的各个教派,而不要去迫害所谓的异教徒和新教徒。要么就不要宗教改革,如果已经改革了。就应该给予它一席之地。

第二部分阐述了他教育的意见。蒙田认为,“只有怀疑才能判断和认定”。他从怀疑论出发,批判了经院宗教神学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他反对过度信奉书本知识,不主张过度记忆,反对对学生的种种约束和惩罚。而主张让青少年充分发展他们的智力和特长,让他们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让他们多与人交往,多旅行。

第三部分主要描述了自己的特点和思想。蒙田说,“我本人就是我的作品内容”,写作就是为了“描绘我自己”,“叙述我的生平和事迹”。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他父亲的情况,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他的性格特点与弱点,还有他在法院和担任市长的工作经历,他的住宅与书房,他的兴趣与爱好。总之,我们可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蒙田在与我们倾心交谈。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他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说“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形式是人的形式”,只有提高自身的品质与修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接受生活中的幸福与磨难,因为这都是大自然为人类所创造的。

1570年,蒙田辞去在波尔多高等法院中的位置,紧接着在下一年退隐庄园塔楼上的一个小房子里,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用在读书、思考与写作上,《随笔集》就主要写于这一段时间。《随笔集》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用温和而朴实的语调,向读者阐述自己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真理与思想的火花。他没有板起面孔向我们说教,而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正因为如此,读《随笔集》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谈心,但从中却能悟到人生的哲理,可以体会到蒙田是一个多么真诚,并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随笔集》看上去似乎十分松散,但我们却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那就是用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全身心地去生活。虽然这些文章都是由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连缀而成,每章也没有严谨的结构,但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他的创作风格与独特思想。因为他认为人类知识是有缺陷的,也没有完美的写作样式与风格。正是这些看似零散的思想在我们阅读的时候,却汇集成一条思想的清泉,滋润着每位读者的心田。

蒙田在写作中大量引用古代和当时作家的言论,有的还来自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比如在《论闲逸》中,他引用了维吉尔、贺拉斯和马尔施亚的诗,这样就增强了他作品的说服力和对现实的批判性;也反映了他的博学——无论是天文地理、草木虫鱼,都可以在其随笔中找到相关的论述。在文学史上,蒙田这种“自我解剖”式的写作方式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学领地,直接启迪了18、19世纪表现个性的文学的出现,使这种随笔式的文学样式确立了在文学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在思想上,蒙田那种对褊狭和盲目的批判,对人类自身破坏潜力的清醒认识,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向高尚。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1616年),西班牙伟大的作家、戏剧家、诗人。

1547年10月9日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一德埃纳雷斯镇。祖父胡安·德·塞万提斯,是个破落的贵族,当过律师。

父亲罗德里戈·德·塞万提斯,是个潦倒终生的外科医生,长年在瓦利阿多里德、马德里、塞维利亚等地行医。塞万提斯本人由于家贫,只上过中学,以后跟着父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569年充当胡里奥·阿克夸维瓦红衣主教的侍从,前往意大利,游历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米兰等地,并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1570年从军,1571年10月7日,参加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多海战,英勇冲上敌舰,身负重伤,左手致残。

1572年4月伤愈,重返军队,10月又参加纳瓦里诺海战和占领突尼斯的战役。

1573年,随军驻防那不勒斯。

1575年6月,携带统帅和总督的保荐信同弟弟罗德里戈一道回国。船至马塞海面,遭到土耳其海盗袭击,被虏至阿尔及尔。由于兄弟二人身带重要信件,海盗们便索取高额赎金。但是,塞万提斯家里经济拮据,无力拿出全部赎金,只好先赎出罗德里戈。

1580年5月,神甫胡安·希尔和安东尼奥·德·拉·贝里亚前往阿尔及尔营救俘虏,塞万提斯才得以回国。

从1582年开始,塞万提斯陆续写了几个剧本。

1584年写出悲剧《努曼西亚》和田园牧歌小说《伽拉苔亚》第一卷。

1585年6月13日,父亲病故。家境更加贫困,塞万提斯于1587年上书国王请求差务,结果被委派到无敌舰队上担任军需。他在负责采购粮油工作中,受乡绅诬陷,1593年被控非法征收谷物而入狱。获释后,曾上书国王,要求去美洲殖民地服务,未果。

直至1603年,始脱离税吏工作。在这十余年间,他往返跋涉于城乡之间,目睹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1602年,塞万提斯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1603年,他迁至瓦利阿多里德的下等公寓,那里楼下是酒馆,楼上是妓院。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完成了《堂吉诃德》的上卷。

1605年,该书在卡斯蒂利亚出版。一年之内,再版6次。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街谈巷议,到处传诵这本书。然而作者贫穷如故,且屡遭不幸:1605年6月27日,公寓门前有人被刺,塞万提斯涉嫌下狱。

1611年8月,他又为女儿陪嫁事被控告,出庭受审。同年,法院又责令他偿还当税吏时所欠公款。不久,妻子去世。塞万提斯仍然顽强地坚持文学创作。

1613年,他相继完成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和《训诫小说集》,并继续《堂吉诃德》的下卷写作工作。与此同时,有人化名阿隆隆索·弗尔南德斯·阿维利亚纳达,发表了《堂吉诃德》下卷的伪作。塞万提斯赶忙加快写作速度。

1615年,《堂吉诃德》下卷问世。

1616年4月19日,他虽然已经卧病在床,还写完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的献词。4月23日,因水肿病在马德里逝世。《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拉·曼却》,上卷叙述拉·曼却地方的穷乡绅吉哈达,因阅读骑士小说入迷,企图仿效古老的游使骑士生活,他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改名为堂吉诃德,骑上一匹叫做驽辛难得的瘦马,物色了一个挤奶的姑娘作为意中人,决心终生为她效劳。他第一次单枪匹马外出,受伤而归。第二次找了邻居桑丘·潘沙作为侍从,一同出游。由于他头脑中充满了骑士的奇遇,竟把风车当做巨人,把旅店当做城堡,把羊群当做敌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做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贵妇人当做落难的公主,把皮酒袋当做巨人,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干了无数荒唐可笑的蠢事。但他仍然执迷不悟,直至几乎丧命,才被人救护回家。下卷叙述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第三次出游。堂吉诃德的邻居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为了医治堂吉诃德的精神病,故意怂恿他再次外出,然后自己也扮成骑士,准备打败他,迫使他放弃荒唐的念头,回家养病。不料交手后反被堂吉诃德打败。参孙于三个月后重新找到堂吉诃德决斗,终于打败了这位奇情异想的骑士。根据事先商定的条件,堂吉诃德在一年之内不许摸剑,不许外出,只可在家休养。堂吉诃德回到家中便病倒在床,临终时才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绮士,否则将得不到遗产。此外,下卷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桑丘设计欺骗主人,说魔术家把美人杜尔西内娅变成了村妇;公爵夫妇如何捉弄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桑丘当了总督,如何治理海岛。堂吉诃德还有些惊险的遭遇,如:看到大板车上“死神召开的会议”;与狮子相逢;蒙古西诺斯地洞的奇遇;干涉驴叫的纠纷;富翁卡玛丘婚礼;“悲戚夫人”的奇祸,等等。下卷与上卷相比,反封建的思想更趋成熟,对人物的刻画更为深刻,对社会弊病的揭露更为彻底。

塞万提斯写作《堂古诃德》的宗旨是“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但是,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而成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真实全面的反映。小说中出现将近700个人物,有贵族、教士、地主、市民、士兵、农夫、囚徒、强盗、妓女等等。描写的生活场面十分广阔,从贵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店,从农村到城镇,从平原到深山,从大路到森林,展现了一幅完整的社会生活画卷,暴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对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此外,小说还广泛地触及了当时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方面的问题。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著名典型。他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一方面脱离现实,终日耽于幻想,对自己的力量缺乏足够的估计,屡遭失败;另一方面,他的动机纯真善良,立志铲除世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除强扶弱,充满了无私无畏的精神。凡是骑士以外的问题,他的议论清醒而深刻,明确而富有哲理。作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可笑、可叹、可悲而又可敬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这一性格上的矛盾,反映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堂吉诃德清廉公正的社会理想,不可能通过复活骑士制度予以实现。马克思曾经说他“误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因此,塞万提斯在嘲笑骑士制度的同时,以理想化的骑士精神来反对没落的封建阶级。他揭露了西班牙的丑恶现实,然而他的理想却是回复到古代纯朴的社会中去。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桑丘·潘沙,虽然处于仆人的地位,却与堂吉诃德相辅相成。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主人急公好义,仆人胆小怕事。在下卷里,桑丘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当总督时,断事公平合理,为官清廉正直,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的政绩充分说明了他所具有的智慧和才能;作者通过这个人物体现了对民主精神的追求。在创作方法上,塞万提斯关于运用典型化的语言和行动刻画主角的性格,反复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人物的个性,大胆地把一些对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交替使用。既描写平凡的生活琐事,也叙述奇特丰富的想像;既有朴实无华的真实生活,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既有发人深思的悲剧因素,也有引人发笑的喜剧成分。尽管小说结构还不够严谨,有些细节前后矛盾,然而不论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欧洲在此以前的小说前进了一大步,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跨入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十分欣赏和推崇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马克思认为:“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其他一切小说家”。恩格斯赞扬塞万提斯是一位“具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常常引用塞万提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阐明观点,嘲笑和揶揄论战中的对手。欧洲的著名作家也都对塞万提斯给予高度评价。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795年对席勒说:“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英国作家司各特认为:“《堂吉诃德》的作者所运用的严肃的讽刺手法是一种特殊的天才,很少有人能够企及”。1821年,英国大诗人拜伦写道:“《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的唯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德国大诗人海涅认为:“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法国大作家雨果写道:“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哈姆莱特》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诗和剧,近400年来被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一直传诵不衰,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一直被搬演着。

莎士比亚诞生于英国的英格兰中部,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那儿风景优美,有山陵、河流、森林和平原,被称为“快乐的英格兰”。莎士比亚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每年都可以观看从伦敦来的剧团的巡回演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戏剧艺术的种子。他进过文法学校(中等学校),学习了一些拉丁文和希腊文,接触了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他14岁时,因为家庭破产,只得辍学自谋生计。据说他当过屠户的学徒,小学教员,也帮过父亲做生意。他目睹地主、商人强行“圈地”养羊,夺去农民的土地,使之流离失所;目睹手工业工场使个体手工业者和小本商人失业、破产。在那大鱼吃小鱼的环境里,他的家庭破产并非稀奇的事。他的祖辈务农,他父亲务农兼营手套生意,破产使他感到切肤之痛。镇中有个乡绅名叫路西爵士的,有钱有势,除了“圈地”养羊外,还圈了山林作为鹿苑,以供打猎取乐之用。那时英格兰的青年多喜欢荷枪在山林中打猎,生性好动的莎士比亚也不例外。有一次,他猎取了一只小鹿,路西爵士硬说是偷他的,把他鞭打了一顿。他气愤之极,写了一首诗贴在乡绅的门口,独自流浪到伦敦去了。当时英国青年人流浪是非法的,被抓住要受鞭打、割耳、打烙印,他只得在路上找些临时工作,可能参加过巡回演出的剧团,扮演小丑。他在“十四行诗”的第一百一十首的开头说:“唉,我确曾经常东奔西跑,扮作小丑供众人赏玩。”他大约于1585年左右到达伦敦。那时英国首都刚刚在郊外建立了剧场,他进了一间剧场去当勤杂,替观众们看管马匹,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人,后来当上一名雇佣演员。1590年,他开始编剧,升为股东演员,得以与爱好戏剧的大学生们往来,扩大了知识面,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又和宫廷贵族们交游,得以熟悉宫廷和上流社会的生活。他敏感,眼光锐利,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积蓄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在20多年中,共写出长诗两篇,“十四行诗”154首,戏剧37部。他的剧作多借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史传和民间故事,而富于现实的生活气息,有血有肉;加上绚烂的文采、清新的风格和进步的思想,博得观众的喝彩。他的收入富裕了,在故乡购置巨宅和地产,并为他的家族弄到一个世袭“纹章”绅士的地位。44岁时他就归居故乡,在那里过了八年和平舒适的生活。在当时,他仅只是一个名伶,被人蔑视,那时还没有写传记的风气,当然就更不会有人为一个“戏子”立传了。直到尼古拉·罗在1909年才发表了莎士比亚的传略,因此我们今天对他的生平只能根据一些传说和一鳞半爪的史料加以推测。他的同行晚辈本·琼生(1572~1637年)了解他,在1623年,即莎士比亚死后7年编印出莎士比亚戏剧集,在题词中称他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一切时代”。这篇题词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所留下来的有关莎士比亚评论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献。

莎士比亚所生活的时代,史称“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欧洲中古时代的后期。因为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排斥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另起炉灶;僧侣们垄断了教育权,实行愚民政策,提倡禁欲主义,叫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叫他们一心向往天上,放弃现世的权利,一任封建主和僧侣的剥削榨取。到了中古的后期,生产力逐渐发展了,产生了城市和市民阶层,资产阶级的前身,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工商业。新航路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商品的流通和海外掠夺,助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因此人们的眼界扩大了,不满于中世纪的神权、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正在这时,保存古籍的中心,拜占庭的名城君士坦丁堡陷落了(1453年),许多学者携带古希腊文物逃往西欧,古典文化的光辉,使西欧人士极为惊讶,纷纷起来学习希腊文,号召复兴古典文化——包括唯物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反对当时天主教会唯心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当时新思想、新文化的特征是“人文主义”,就是以人为重,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反对神权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那时进步的文艺就是贯彻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莎士比亚就是该时期新文艺的最高峰。

莎士比亚的剧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590~1600年)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中期(1601~1607年)以悲剧为主;晚期(1608~1612年)以传奇剧为主。《哈姆莱特》就是他中期所写的悲剧之一。《哈姆莱特》大约作于1601年,它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作品。一因它是作者戏剧艺术达到了最成熟期的作品;二因它最能代表作者的思想,表现人文主义者在危机时期的思想状态;三因作者在这个剧本里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表现出了比较明确的主观态度。它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是一个丹麦王子,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受人文主义的教育。因为父王突然死去,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不久,母后又和新王——他的叔父结婚,使他更加难堪。新王声言老王是在花园里睡觉时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疑惑时,老王的鬼魂向他显现;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要他为父复仇。王子是人文主义者,认为这个复仇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说自己有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既怕泄密,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同时,奸王也怀疑他,派人到处侦察他的言行,甚至利用王子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王子趁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改编一出阴谋杀兄的旧戏文叫他们去演出,来试探叔父。戏未演完,叔父坐立不安,便仓皇退席。这样,奸王的做贼心虚完全暴露,他更加害怕隐私被揭发。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献计,让母后叫王子到她私房谈话,自己躲在帷幕后边偷听;王子在谈话中发现幕后有人,以为是奸王,便一剑把他刺死。奸王便用借刀杀人法,派他去英国,并叫监视他去的两个同学带去密信一封,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死他。但王子警觉,半路上掉换了密信,反叫英王杀掉那两个同学,他自己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雷欧提斯,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置王子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母后误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而死。王子嘱托好友把他的行事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被葬以军人礼式。

这个情节是借用丹麦8世纪的历史事件来反映英国16—17世纪之交的政治形势的。正如作者借主角的口所说的“是这一个时代的缩影”。他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说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这里说的是丹麦,指的是英国。因为当时的英国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典型的国家,全国到处是乞丐、流浪人,朝廷还颁发血腥法令,禁止乞讨、流浪,使他们走投无路,除受饥挨冻之外,还要遭到鞭打、割耳、打烙印、绞死,简直是人间地狱!《哈姆莱特》这出悲剧用丰富、生动的情节,隐蔽地表露一个重要的思想:文艺复兴的后期,中央政权稳定了,转而形成君主专制的政体。国王摔开资产阶级,独裁独断,独吞利益;在政治上违背了进步的措施,让旧封建势力卷土重来,尔虞我诈,搞得国内乌烟瘴气,在这种颠倒混乱的时代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一般劳动人民更不堪封建和原始积累的剥削、压榨,于流离失所中,有一种“穷则思变”的倾向,但又感到忧虑彷徨。在这样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就是16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夕,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莱特觉得“黑云压城城欲摧”,虽有志奋起除灭奸王,重整乾坤;又觉得重任难当,踌躇莫决,在苦思熟虑中,心情沉痛而陷入忧郁。由此看来,这出悲剧的冲突正合于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信中所指出的:“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主角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一向认为人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经极大的变故之后,便使他对人世不发生兴趣。他生在一个开明君主的宫廷,从小学到大学都受人文主义的教育,抱有远大理想,成了国内有新思想的模范青年,进步人士所瞩望的新时代的代表。但经过这一巨大的打击,一时找不到重整乾坤的办法,暂且佯狂,以免打草惊蛇。他的爱情对象奥菲利娅在他佯狂之后便叹息道:“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殒落了!”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是忧郁、优柔寡断,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本来无忧无虑,明朗、爽快、进取、生气蓬勃,犹如夏日清晨的空气。到了父死母嫁,坏人当权,全国成了牢狱之后,他痛恨嗜血的、荒淫的恶贼,狠心的、奸诈的、悖逆的恶贼。他一心想除灭奸王和整个恶势力,重整乾坤而又一时不得重整的方案和条件,沉入苦思焦虑,才变成忧郁。第一、二幕描写他由苦思到忧郁的经过;从第三幕起,写他逐步克服忧郁的心情,他觉悟到“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行动的意义”(三幕一场)。审慎的思维是应该的,但不可以畏首畏尾,失去行动。他决心起来行动,排演戏中戏,证实奸王的罪行,他的性格也便由优柔寡断、转变为果断,由忧郁转变为明快。刺杀御前大臣于幕后,改写密信,跳上海盗船,决斗,刺死奸王等一系列的行动,再也不见忧郁了。临死时重托密友宣传他的故事和心愿,遗嘱让福丁布拉斯继立为王,也是因为他有雷厉风行的性格。

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1608~1674年),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出身清教徒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爱好文学、音乐。1620年入剑桥大学学习,研究古代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并开始写诗。后前往意大利旅行,与当地的人文主义者交游甚广,并拜访了被天主教囚禁的伽利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积极投身革命。后因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但以顽强的毅力写作,并取得了卓著成就。代表作品为长诗《失乐园》(1667年)、《复乐园》(1671年)以及诗体悲剧《力士参孙》(1671年)。《失乐园》是一部长篇史诗,取材于《圣经旧约·创世纪》,共12卷,共一万多行,用无韵体写成。《失乐园》生动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革命者的生活、情绪和斗争精神。也体现了诗人愤世嫉俗、向往自由的反抗精神。通过亚当和夏娃的堕落,指出人类不幸的根源在于缺乏理性、放纵情欲、易受外界的影响。同时作者也借古讽今,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以失败,是由于革命者道德堕落,骄奢淫逸。

天使卢西佛无法忍受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率众天使反叛,失败后被堕入地狱。卢西佛被更名为撒旦,失败的天使们也被称作魔鬼。撒旦拒不认输,集合众多堕落天使召开魔头会议,发誓报仇。

大家因报仇方式发生争执,群魔副首领皮尔塞尔说,曾有预言,上帝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其中将有一种叫人的生物,他建议由此寻找可乘之机报仇雪恨。撒旦挺身而出,担负起这艰难危险的任务。

魔王的女儿“罪恶”和儿子“死亡”为他打开地狱的大门,撒旦飞进了没有时空之分的一片混沌之中,发现了刚刚创造出来的新世界。撒旦来到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园,惊叹于人类完美的形体和幸福的情景,他偷听亚当和夏娃的谈话,决心引诱他们堕落以实现向上帝的报复。上帝命亚当和夏娃不准偷食乐园中智慧之树的果子,而撒旦化成一只蟾蜍在睡着的夏娃耳旁操纵她的梦境,告诉她智慧之果的好处。早晨醒来,夏娃告诉亚当她在梦中非常想吃智慧树的果子,因此十分苦恼,亚当安慰了她。

上帝看到人类灾难已近,就派拉非尔去训诲二人不得违反天条。拉非尔走后,撒旦化作一条蛇,向夏娃恭维并告诉她它之所以会说话是由于吃了一棵树上的果子。夏娃让它带她去看,发现就是那棵智慧树之果,夏娃摘下果子吃了,觉得味道鲜美,于是带了一个去给亚当。亚当见了,大惊失色,但想到夏娃如此爱他,两人应共命运,所以也吃了。果然他们立刻变得聪明起来,也知道了羞耻,于是找东西遮住身体。

上帝闻之大怒,判夏娃受分娩之苦且永远服从于亚当,且亚当必须终身劳作,汗流浃背,他们源于尘土,最终归于尘土。撒旦获得了成功。他回到地狱,派他的儿女“死亡”和“罪恶”为使节长驻人世。为了惩罚人类,上帝还造四季以代春天,造了狂风暴雨、冰雹严寒、洪水地震,还让世间万物互相侵吞。上帝派迈克尔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乐园。

亚当和夏娃为自己的不幸而哭泣,迈克尔向他们展示未来的情景:一代代的生死过后将会洪水泛滥,生物全亡,只有诺亚方舟保留了人类的生命,以后罪恶又返回人世,直到上帝之子基督出世、受刑、复活,作为人类的赎罪者而升天。

亚当、夏娃平静下来,他们看到未来虽充满罪恶和流血,但人类终得解救。他们回顾已失去的乐园,擦干眼泪,携手走向那贫瘠的平原。

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权力争夺,而弥尔顿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弥尔顿是个坚定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派,并参加了克伦威尔的政府,担任秘书。1660年,共和国政府陷于瘫痪,国王复辟成功,就是在这个艰难黑暗的岁月中,弥尔顿写成《失乐园》。

整个诗篇规模宏伟,气势雄大,环境气氛广阔无垠,描绘了地狱、混沌、人间等壮阔的背景,大量引用典故,想象极为丰富;在结构上有意模仿古希腊罗马史诗,再加上铿锵的语音语调,使人眼花缭乱的比喻手法,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尤其是上帝与撒旦交战的描绘,再现了17世纪英国内战的情景,写得气势磅礴。《失乐园》凝结了诗人饱满的革命激情和独特的艺术才华,无愧于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著。它不仅为英国诗坛争得了极高的声誉,而且在整个欧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既是当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回声,又是百年之后法国大革命惊雷的前奏,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雪莱把他与荷马和但丁同称为伟大的史诗诗人。

让·拉封丹

让·拉封丹(1621~1695年),法国寓言诗人,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1621年9月7日或8日生于夏托蒂埃利,1695年4月13日死于巴黎。他生于香正涅一个小官吏的家庭,在农村长大,熟悉大自然和农村的生活。19岁到巴黎学神学,一年半后又改学法律,毕业后获得巴黎最高法院律师头衔。他耳闻目睹法院黑暗腐败的内幕,不久便回乡去过安闲的乡绅生活。但他不能胜任父亲遗留给他的水泽森林管理的职务,也不善于管理家业,被迫于1653年和1656年出卖土地,最后到巴黎投靠当时的财政总监富凯。富凯给他年金,让他写诗剧。1661年富凯被捕,他写诗向国王请愿,得罪了朝廷,不得不出奔里摩日,自此对封建朝廷甚为不满。1663年末返回巴黎,常出入沙龙,对上流社会和权贵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观察的机会。60年代初他结识了莫里哀、拉辛和波瓦洛,促进了他的艺术观的形成。1664年,他开始发表《故事诗》。1688年发表了《寓言诗》第一集,引起很大反响,建立了他的文学声誉。第二集于1678年至1679年间发表,《寓言诗》最后的第12卷直到1694年才问世。拉封丹还写过一部韵文小说《普西赫和丘比德的爱情》和一些科学诗,如《金鸡纳霜》等。但晚年他向朝廷靠拢了,同贵族社会来往密切。在“古今之争”中,他写诗攻击贝洛的进步观点,同保守派一起维护崇古守旧的文艺思想。《寓言诗》是拉封丹的代表作,共收入239首寓言诗,彼此独立成篇。拉封丹从伊索寓言、希腊罗马和印度寓言家的作品以及民间故事中汲取题材,进行加工创造,诗集反映了7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作品表面上描写了自然界各类动物。但实际上写的却是人间社会。诗集中出现了国王、领主、廷臣、市民、教士、法官、学者、农民、手工工人等形形色色人物;涉及当时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还涉及哲学、宗教等经济问题,描绘的社会生活画面相当广阔。《寓言诗》首先对封建王朝和它的统治机构的黑暗腐败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在《患瘟疫的野兽》中,出现的是一幅朝廷的写实画,狮王的虚伪、大臣们的蛮横霸道、阴险毒辣,小民的无辜和受宰割,都跃然纸上。诗歌一头写群兽中流行瘟疫,引起它们极大的恐慌,于是狮王开会征询意见。它说这是老天爷“因为我们的罪恶,才降下这灾难”的,只有“我们之中罪恶最大的祭献给愤怒的老天爷,才能使大家得到痊愈”。狐狸马上谄媚狮子说:“国王审慎深虑,无微不至……”这番话博得满堂喝彩。对于大野兽的滔天罪恶,其它野兽“一点不敢冒犯”。而驴子自己承认啃了舌头那么大一块青草,便被说成“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结果伏了法。《死狮的葬礼》则把廷臣描绘成“一群变色的蜥蜴”。《大黄蜂和蜜蜂》等篇犀利地指责法院鱼肉人民,法官有如凶恶的猫王。在《寓言诗》描绘的这幅现实图景中,还有对这个制度的支柱一封建权贵和僧侣的抨击。《狼和羔羊》通过狼和羔羊之间生动的、戏剧性的对话,揭露了“强权即公理”的豺狼逻辑,恶狼吞噬羔羊是现实生活中贵族阶级对人民敲骨吸髓的形象写照。《小母牛、山羊和绵羊跟狮子合伙》描写狮子依仗武力霸占了全部猎获物,写出封建权贵对人民的蛮横掠夺。诗歌写到狮子和它的合伙者一道分配猎获物时说:“第一份应该是我的,理由是我叫作狮子,这是不容有异议的。第二份,根据权利,也应该归我;这个权利,你们知道,就是强权。我最勇敢,因此我要第三份。如果你们之中有谁敢去动第四份,我就立即把他扼死。”诗集还暴露了贵族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把他们比作“很美的人头,可是没有脑子”的半身像(《狐狸和半身像》);“只有衣服是他们的一切才华”(《猴子和豹》);谴责贵族常在农田打猎娱乐,“使小民遭殃”(《园丁和贵族》)。《小公鸡、猫和小鼠》则揭露了披着宗教外衣无恶不作的伪善僧侣。在《寓言诗》中,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死神的樵夫》描写农民在捐税债务、战事徭役、家庭重压的负担下,终年不得温饱,“精疲力尽,痛苦不堪”,“何曾享过欢乐”?《补鞋匠和银行家》从另一个角度指出,穷人并不希罕“人们自认为之辛劳的那样东西”——金钱,《樵夫和默居尔》也赞扬了樵夫不贪财的可贵品质。正是在这些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身上,作者看到了他们诚实勤劳的美德。《寓言诗》中收集了不少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中得来的格言或教训。拉封丹很重视这些格言和教训,认为寓言诗的灵魂就寓于其中。例如:“慈善本来是好的;但是对谁讲慈善?问题就在这里(《乡下人和蛇》)”。“对于人必须继续战斗下去。和平本身是极好的,这点我同意;但是遇到不守信用的敌人,和平又有什么用处呢?”(《狼和绵羊》)“要工作,要勤劳;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站在破了产的中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反映了17世纪封建社会趋向没落的历史现实,从而使《寓言诗》在古典主义文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寓言诗》在艺术上造诣相当高。拉封丹十分重视《寓言诗》的结构,把诗集看作“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他将每一篇短短的诗歌都写成一部小小的剧本,有开场、发展和结局,既简练集中,又富于戏剧性,正是由于采取了戏剧形式,对话便必不可少,他善于在诗中穿插性格化、拟人化的动物对话,跌宕起伏,显得别致有趣。拉封丹的语言既流畅自然,又精巧细腻,具有法兰西民族所特有的轻松、优雅和幽默感,加之他善于收集民间语言,贴切地应用到诗歌中,因此他的诗篇语汇丰富、且接近口语,其中包含着健康的人民的智慧,富有人民性,这样,他的对话如日常生活那样活泼自然,又鲜明而生动地揭示出动植物千姿百态的心理状况,起到一针见血鞭挞现实的效果。《寓言诗》中,狮王惺惺作态:“至于我,为了满足贪婪的胃口,我吞噬过许多绵羊……但我想,人人都像我这样认罪才好;因为根据公正的立场,应该罪最大的作牺牲。”狐狸极尽谄媚之能事,说狮王吃羊是“吃这类贱民,这批坏蛋,算是罪恶吗?不,不。您把羊拿来大嚼一番,正是给了羊很大的面子……”这些富有个性的语言简短精练,深入浅出,是拉封丹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拉封丹还是法国自由诗体的开创者。他喜用自由诗体,也采用亚历山大诗体,除了12音节、10音节、8音节诗句,还有7音节、6单节甚至两三个单节的诗句,韵律千变万化、朗朗上口。拉封丹开创了自由诗,并以其流畅自如、富有抒情色彩的优美语言使这种诗体一下子就达到成熟阶段。《寓言诗》的写作波及全欧,使得这种体裁广泛流行开来。拉封丹的出色的幽默和他的寓言故事的语气本身,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普希金曾经指出,“天真朴实是法国人民与生俱来的天性”,拉封丹在自己的寓言中特别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寓言家拉封丹是典型的古典主义艺术家,其寓言的鲜明、准确和清晰的形式首先使他和古典主义拉近了距离。拉封丹的诗文和谐自然,机智灵活,常常成为非常完美的谚语和格言,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敏锐的思想和对人们的生活、习俗、性格行为的精辟见解,拉封丹的遗产之所以能广泛地深入人民生活,他的作品的情节、形象、语汇在法国人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能够广为应用,其原因正在于此。

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约1660~1731年),英国著名作家。尽管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的熏陶,却靠自学成为英国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除《鲁滨孙漂流记》外,还有《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以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水手的海上经历为原型而写成的《鲁滨孙漂流记》,因为表现了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挑战大自然的信心和勇气,而广为流传,并奠定了他“英国小说之父”的地位。《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贫民出生的鲁滨孙,发现与非洲进行贸易获利颇丰,于是想去非洲淘金。不料最后一次却碰上海盗,被抓住做了奴隶。趁机逃跑后,鲁滨孙在巴西过了一段舒服的生活。冒险的天性使鲁滨孙再次前往非洲,不幸航船触礁,他侥幸保住性命,在一个小孤岛上生活了28年。

在岛上,孤身一人的鲁滨孙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他在孤岛上造了一个“家”,在果林里建起一间“别墅”——茅草屋。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鲁滨孙开始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第二年。鲁滨孙开始制作面包,开始养育野羊,使自己有了羊肉吃、有了羊奶喝和羊皮作的衣服。到了第六年,他做了一只小船,挖了条通往外面的小河。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一群野人的到来,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载歌载舞的野人吃的原来是人肉!鲁滨孙惊呆了,再次为自己的“家”增设机关。但是23年过去了,日子平安无事。后来他救起了一个野人的俘虏,为他起名“星期五”。从此,星期五和他相依为命,学会了说话,成了他忠实的朋友和仆人。他们还一起,救起了流落到岛上的白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家庭人员增多了,他们开垦出了更多的田地种植农作物。同时,鲁滨孙派星期五的父亲和那个得救的白人去救助岛上的白人。他们则在岛上开始造船。

不久,他们又帮助一艘英国商船的船长和大副夺回被暴徒抢去的船。鲁滨孙把岛上的一切机关都告诉了他们,组织他们把小岛打理好。他们没等星期五的父亲回来,就回国了。

回到阔别35年的故乡,鲁滨孙发现一切已经物是人非。父母已经辞别人世,留下两个妹妹和两个侄子。同时,鲁滨孙在巴西的种植园给他带来了大笔财富。他娶妻生子,过着平静的生活。妻子去世后,鲁滨孙再次出海,回到小岛,发现小岛上已经居住了许多的欧洲人,人丁兴旺了。

回巴西的途中,他们的船遭到野人的袭击,星期五死去了。鲁滨孙脱险后,经巴西、好望角来到中国,处理掉叛徒,回到英国。没过多久,他再次开始自己新的探险征程。《鲁滨孙漂流记》最鲜明的特色是以第一人称的笔法来行文,似乎是故事的主人公在给我们讲他的实际经历。记者出身的笛福很善于用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笔触来刻画人物、描述故事。

但是,最吸引我们的是鲁滨孙神奇、惊险、新奇却真实的航海经历。这种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正是那个时代的人所缺乏的。

所以,小说刚出版就引起很大的反响。这种探险的精神正是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新兴资本家形象的象征。所以,战胜孤独、战胜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精神很容易在当时的人们心里引起共鸣。

小说的反响很大。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经多次用鲁滨孙的故事来剖析资产阶级的本质。而卢梭在《爱弥儿》中,将《鲁滨孙漂流记》作为爱弥儿15岁时的必读书。

历代对向福及《鲁滨孙漂流记》有很高的评价,如杰克逊:如果人们要重新抓住资产阶级在它年轻的、革命的、上升时期的旺盛而自信的精神,那么最好的导引莫过于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了。

伍尔芙:笛福是抓住事实的天才,这使他的作品产生了伟大散文作品的叙事效果。

德拉·梅尔:他的杰作的魅力不仅仅是传奇的故事,而是这传奇故事被披上了纪实的外衣,使故事看起来真实可信。

詹姆士·萨瑟兰是笛福最优秀的传记作家。在众多的笛福传记中,萨瑟兰的《笛福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比较翔实的资料;而且在理解笛福作品和体会其思想性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乔纳森·斯威夫特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54年),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早期启蒙时期的活动家。出身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贫苦家庭,靠伯父的帮助,于1686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取得学士学位,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701年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回英国后任过私人秘书、教士、牧师。他以讽刺作家名世。写过《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年)等讽刺名篇。其后经过多年的酝酿,用五年时间完成了最著名的讽刺作品《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总共有四卷,以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出海冒险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

第一卷叙述了格列佛遇海难后在小人国的奇遇。外科医生格列佛,从小就相信航海冒险会交好运。1699年他受聘于“羚羊号”,远航南太平洋。途中遇风暴,船触礁沉没,他只身脱险,上岸便沉睡在草地上。醒来发现自己被紧缚在地上。这里是小人国利力普特,这里的人只有六英寸长。他想挣扎,小人们便用箭猛射,他只好做了俘虏,被马拉到京城献给国王。该国挑选官员是以在悬空的绳子上跳舞的技术好坏而定,很多人不惜摔断脖颈,拼死一搏。该国两党之争,是由于鞋跟的高低不同而引起的。该国与邻国不来夫斯古的战争,是因吃鸡蛋应该先打破大头还是小头而引起的。利力普特国王一心想灭掉不来夫斯古,便派格列佛去把敌国舰队全掠过来。但格列佛不愿意,便泅水逃到不来夫斯古,修好小船启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了格列佛又遭遇海难后,在巨人国的经历。在家过了一些日子,格列佛又乘“冒险号”再次出海。船遇风暴,漂到巨人国,他被一农民当作玩物送给小女儿玩。为了赚钱,这个农民把他带到镇上去表演把戏,累得他奄奄一息,眼看无利可图便把他卖给皇后。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军队、法庭、财政和近百年历史。但在国王的诘问下,反而显得英国的制度并不很高明。格列佛思乡心切,托故来到海边,睡在小箱子里。箱子被鹰错当成乌龟叼了起来,掉进大海。他被一艘船救起,几经周折与艰辛回到英国。

第三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航海途中遇到海盗袭击后,在小岛的经历。回家后不久,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在海上遭贼船劫持,他被单独放在小帆船上,漂流到小岛上。一天,他发现空中有一个飞岛。飞岛上的勒皮他人把他吊了上去。勒皮他人相貌古怪,衣饰奇异,整天沉思默想,担心天体突变地球爆炸。全国缺吃少穿,土地荒芜。离开飞岛,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总督能召唤鬼魂,格列佛因而见到了亚历山大、恺撒等古代帝王将相。在与古人交谈中,格列佛发现史书上的许多记载不符史实,甚至颠倒是非。而后,他又游了拉格耐格古国,再经日本回国。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智马国的经历。四个月后,格列佛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放逐到智马国。在这里他遭到形状像人,名叫“耶胡”的动物的攻击,幸亏一匹智马救了他。“智马”是一种有理性的马,是该国的主人。“耶胡”则无理性,淫荡贪婪好斗。受到“智马”各种美德的感化,格列佛决心定居智马国。无奈主人决定消灭“耶胡”,格列佛由于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而幸免,但须立即离境。他回到英国,看破红尘,终生以马为友。《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最出色的讽刺作品之一。鲜明的虚构与逼真结合在一起,使本书读起来既引人入胜,又十分令人信服。属于寓言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各国的风景人情。这本书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对宫廷、议会、司法、军警及殖民政策的黑暗,都给予了深刻的揭露与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作家的社会理想。

小说共分四卷,前两卷情节生动,结构完整,后两卷比较凌乱松散。就写作艺术而言,《格列佛游记》想象丰富,情节离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善于把幻想的情节和具体逼真的细节描写结合起来揭露事实,既能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又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舒尔茨:作品具有穿透性的力量。他对人类充满了绝望吗?表面看是这样的,但我们认真探究,却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曼德姆:斯威夫特曾一度控制了英国的政治舆论……(他)智慧和真理的结合,具有权利无法抵抗的力量。

约翰·席勒

约翰·席勒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1759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他年轻时学过法律,后从事文学创作,成为与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同时也是德国古典文学的创始人。

席勒出生的年代,正是欧洲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新与旧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封建制度的墓门已经打开,因此,这也是它挣扎最激烈的时候,各种丑恶和腐朽的东西纷纷从潘多拉的盒子里跳出来,跑到德国这个大舞台上进行它们歇斯底里的表演。整个德国都被那暗淡的愁云所笼罩。但德国的青年们没有消沉,没有退缩。他们如草原上驰骋的野马,如搏击长空的苍鹰,在这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里狂飙突进。他们力图唤醒醉眼朦胧、在无聊的昏暗中半死不活、心里不乏激情却没有骨气、没有累到需要休息、却又懒到无所事事、在桃金娘和月桂树丛里打着呵欠、东游西荡、虚度光阴的德国的先生们,他们以诗歌、小说、戏剧作为标枪,投向腐朽的德国黑暗势力,力图挽救危机四伏的德国大厦。席勒与歌德就是他们最杰出的代表。

席勒在青年时期,在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下写出了他的成名作《强盗》(1780年),确立了他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自由和唤起民族觉醒的创作道路。在《强盗》第二版的扉页上,席勒写了“打倒暴虐者”的口号,并且引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的话:“药不能医者,以铁治之;铁不能治者,以火治之。”战斗热情极为强烈。恩格斯说这部剧作是“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

1783年,席勒写出了他的代表作《阴谋与爱情》。这个作品反映的是德国市民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间的激烈矛盾。剧中女主人公露易丝的性格体现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制度,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席勒借她的口喊出了“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人都是人!”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可以说是整个时代的心声。恩格斯称“这部作品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自此以后差不多有将近10年,席勒没有进行创作,他转向历史和哲学的研究。在研究中,他着眼于历史发展中的民族运动,把历史和德国当前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席勒后来的几部历史剧都是借古喻今,对德国社会进行批判和控诉。但是,这些作品总是要力图传达席勒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独特思考,这样作品就成为某种思想的传声筒。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使作品的文学性受到伤害。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他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当以《华伦斯坦》(1799年)、《奥里昂的姑娘》(1801年)和《威廉·退尔》(1804年)最为著名。《奥里昂的姑娘》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女英雄贞德的斗争事迹。她使法国转败为胜,免于亡国之辱。《威廉·退尔》取材于14世纪瑞士的英雄传说,表现了反对暴君、争取自由的要求。

席勒不仅是剧作家、诗人,在美学理论上,他也有自己杰出的著作,对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哲学上,他是康德的信徒。他的美学理论是唯心主义的。

1795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美学著作《美育通信》,这是席勒写给丹麦王子奥格斯堡公爵的27封信。这部著作晦涩难读,但并不脱禹现实。可以说,它是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哲学沉思的产物。歌德说过:“贯穿席勒全部作品的是自由这个理想。”这对《美育书信》是完全适用的。席勒认为,法国大革命没能解决政治自由问题,通向自由之路不应当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应当是审美教育。应当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正是通过审美,人们才可达到自由。

为什么席勒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呢?

因为席勒认为,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要实现政治自由,先决条件是要有具备完整性格的人,而这种人又只能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因此,他首先从历史的高度对人性及其演变作了分析,进而把美育同人类的崇高理想和历史的发展前景紧密联系起来。

但是,席勒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人性分裂和人性复归的过程,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文化、教育,这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唯心论。

席勒的美学思想在他于1795年写的《论素朴诗和感伤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它最早区别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文化创作方式的特征和理想,并且指出了二者统一的可能性。他的出发点依然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唯心史观。任何诗人都企图表现人性,都是从自然取得灵感,只是由于时代不同、人性发展的程度不同,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创作方式。他所讲的自然,既包括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也包括人的自然本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