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3 20:37:54

点击下载

作者:吴正清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无妄念

无妄念试读:

前言

借身修心,得大自在,治一切病

人自出生,既有快乐相随,亦有苦痛为伴。人生是不完美的,世间的万事万物也是不完美的,并且这种不完美将伴随人们终生。可以说,人天生就是“苦命人”,正如佛曰“人生即苦”。佛将人生的苦归结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人生的真相便是在这诸多苦中创造尽量完美的人生,佛曰之“离苦得乐”。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此。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正视和接受这种“苦命”,并保持奋斗以使自己脱离这些苦楚,获得快乐的真谛。

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呢?多数人不过“说时似悟,对境生谜”。

有一个年轻人被爱人背弃,他非常痛苦,于是去向佛请教。在佛面前,他大诉苦头:“我对她那么好,把自己最珍贵、最舍不得的东西都给了她,我甚至告诉她‘我这一生都是为她准备的’。为了她,我愿意做任何我不愿做的事;为了她,我戒了酒、戒了烟,每天拼命工作。可是,她却背弃了我。最可恨的是,她跟那个男人相识不过几天,而我们之前已经相处了3年。她怎么能这样呢?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呢?”

佛告诉他:“不,你并不是最苦的。你的爱人是因为感动于你的付出才不肯离你而去,可是你的爱太自我,并不是她需要的。这3年来,你自以为用自己的方式让她‘幸福’了,可是她在痛苦中纠结了3年。还有那个男人,他的苦要远甚于你。他之前曾被爱人背弃过10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只不过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罢了。众生是平等的,得到的快乐和痛苦也是平等的。”

的确如此,得到金钱越多的人,越容易为金钱所困惑,要么想挣更多钱,要么害怕钱被人盗取,要么害怕钱的来路被人发现,烦恼与痛苦便与之俱生;而那些贫苦的人,因为对金钱的态度很单一,其他的精神体验则极其丰富,如亲情、友情等。正所谓“有钱的不见得乐,没钱的不见得苦”。

同样,权势、地位、女色等亦如此,拥有得多的人也会烦恼和痛苦,拥有得少的人也能找到自己快乐的方式。

这便是佛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人生苦乐面前,众生皆平等。

当然,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大道理人人会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明白事理”多数限于口头,限于事情未发生前,一旦陷入局中,我们还是会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所以,佛最忌讳的就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谜”。

一位老教授教育学生说:“我最痛恨阿谀逢迎之流,你们一定要时刻记于心中,不得违反。”一个学生听了,立即说:“我们会的,教授。现在像您这么正直、正派的人可是不多了,有您给我们授课,真是我们的荣幸。”教授听了,大为高兴。

看,这就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谜”。医生能治别人的病,可是治不好自己或亲人的病;心理医生能帮别人解答疑惑,却排除不了自己的心理纠葛。当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总能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知道该怎么做,可是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问题总会层出不穷。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都是心病。人的心念便是病根所在,心念本不是病,但动了不该动的心念、有了不该有的想法、不能以事情本来的面目去应付、不能以最单纯的行为去面对,于是便“心病丛生”,陷入百般痛苦。

对此,佛家有一则经典语论:“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病由心生”,便源于此。

身病易治,心病难医,世上最难治的病就是心病。与知识、地位、权势等无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即宽于待己、严于待人。对别人苛刻严厉,不容许有丝毫差错,可是事到临头,自己却迷了头脑;有了过失,还拼命给自己找借口。

其实,这些也是无可厚非的,这都是人天生俱有的“病”,即逃不出自我的局。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器官都是外向的、对外的,像我们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吸收的都是外部信息,而对内部信息则了解得不够。我们总难发现自己的错,总难对自己有清醒、本原的认识。因为认识不了自己,所以“心生诸般疾病”。

人的一生,便是与自己、与自己的心厮杀的过程。胜者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世代传颂,而败者便会沦为普通人,庸碌一世。

当许多人生大事令你烦恼不安时,何不静下心来,用自然的心态让事情顺理成章地解决,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

当你生气郁闷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息事宁人,你的气消了,别人也不会“以怒相对”,从而两相持好,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当你因贪生痴,动了不该动的心念,使自己陷入无比痛苦的境地中,何不放一放呢?放下了,你才能得到其他的,放下的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这也许是使自己解脱的最好方法。

当你因嫉妒而日夜难安的时候,何不用另一只眼去发现自己的好呢?妒忌是毒药,适量可治病,过量则致病,此病一生,终生难安。嫉妒是烦恼的开始,那么,把这种烦恼从心里抹去吧。

当你生了嗔恚心,你也许没意识到,嗔恚如刑狱,你已经令自己的魂灵锒铛入狱,难得解脱。何不给自己松松绑,送自己一身轻松呢?

当你疑虑不安、心怀忐忑时,何不自信一点,相信自己,相信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还有什么难关是渡不过去的呢?

当你取得了一些人生的成就,与其沾沾自喜、自赞自得,不如清醒一点、冷静一点,给自己“泼一盆冷水”。人不清醒,就容易做糊涂事、犯糊涂错。戒除了我慢心,才有取得更多成就的机会;而有了我慢心,就等于给自己的人生写下了休止符,谈何“欲上高楼”呢?

本书教你如何战胜自己的心。关于解除心病、去掉心魔,佛家有诸多“方到病除”的妙法,本书试图将这些妙法一一诉说与读者。诸多内容或可参考,但最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切忌“读时似悟,对境生谜”。

解除心病的关键在于自己,这本书能做的是帮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帮你指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佛家的许多真知灼见。“佛不度人人自度”,能否成佛,是成佛还是成魔,终究还是靠自己。

身体是我们赖以生存于此世的基础,所有的心识、道德、理念,也终要通过这副“躯壳”与“皮囊”得以实施。那么,就让我们借助这副“皮囊”去修我们的善心、佛心,去寻找人生的自在吧!第一篇病由心生,亦由心灭“万病由心生”,世人的多数病均为心病,而心病是由内心的烦恼引起的。人共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正是这“万般烦恼丝”使世人承受了种种疾病之苦。那么,如何“除却烦恼丝”呢?最管用的方法不是服用昂贵的药物,不是烧香磕头,而是服用“心药”。在佛的观念中,人人都是有“病”的

医学中将人的病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病,另一种是心病。“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

关于致病原因,《大智度论》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外在的因缘或内在的因缘所造成的。南传的《清净道论》提到引起疾病的八种原因:风、痰、饮食不调、业、外伤、非人、鬼、魔。

总结说来,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两种:四大不调、贪痴毒。而佛家又认为,人的心病是身病的引子。古代人因为心肠清净,没有卡拉OK, 没有夜生活,各种欲望也少,所以所患的多为“身病”;现代人争名逐利,欲望膨胀,贪、嗔、痴等心病便困扰着人们,导致情绪失调、心理失衡、心态不稳等。长此以往,就会由心病导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紊乱,从而造成身体的疾病。所以现代人的病叫“身心疾病”。

从佛的观点来讲,人人都是有“病”的。不管是贫穷落魄的人,还是富可敌国的人;也不管是社会精英、成功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多多少少地患有“身心疾病”。

德恩方丈有一次下山化缘,在回山的路上,突然发现前面围了一群人,并且听到打骂的声音和女人的哭声。老方丈赶紧上前,原来是一位穿着光鲜的富家公子在指挥下人殴打一名少妇。那名少妇毫无反抗之力,只能被打。

老方丈拍了拍旁边一位老者的肩膀问:“请问老施主,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老者看了一眼老方丈说:“唉,造孽啊。大师,是这样的,刚刚这位公子哥走在路上,这家娘子也低头匆匆忙忙地走在路上,两人不小心撞到了一起,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这家娘子已经道了无数次歉了,这公子哥却不依不饶,反而对人家拳打脚踢起来了。唉,真是冤孽啊!”

此刻,那位年轻公子正抡起一根木棍要打下去,少妇也已经吓呆了。说时迟那时快,老方丈一步过去,夺下了木棍,说:“这位娘子哪里得罪你了,即使人家真的错了,也已经真心实意地向你道过歉了,你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年轻人,还是少作孽的好啊!”

年轻公子看了一眼老方丈说:“老秃驴,你少管闲事!你知不知道,她有病啊!她这种病是要死人的,还在街上乱跑,还敢撞到我身上,打死她都不为过!”

老方丈看了一眼少妇,发现少妇满脸的毒疮,真的像是生了什么病。“她有病,你更有病,并且你的病比她要严重千倍万倍,我看你也时间不多了,你还是好自为之吧!”“你……你胡说!”公子抡起手中的棍子就要向老方丈打去。人们看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蜂拥而上去阻止他。年轻人看到势头对自己不利,这才收起棍子,说:“好,你们人多是吧?我不跟你们一般见识。”说完,给家丁使了使眼色,转身向人群外走去。

老方丈却告诉他:“年轻人,好自为之,记住我的话,你自己才是大病临头了呢!这位小娘子的病,我很快会给她治好。而你自己的病,能否治好,却要看你的造化了。”

年轻人愣了一下,哼了一声,不以为然。

老方丈将少妇带到寺里,运用自己的医术帮她治好了病。然而不久,那位公子就被人抬着来找老方丈了。原来年轻人平时脾气特别暴躁,总是仗势欺人,家里人为此教育过他不下百次,但他不但不听家人的劝告,反而变本加厉,一次比一次厉害。后来惹下祸事,得罪了一位官员的公子,被人毒打了一顿,心中对此事有了郁结,加上爱发脾气,于是一病不起。眼看不省人事了,家丁才想起老方丈的话,于是赶紧将他抬上山来了。“大师,你救救我的儿子吧!当初都是他不对,他年幼无知,你大慈大悲,救救他吧!”年轻人的父亲跪在老方丈面前说。“老人家,能救他的只有他自己。当初他觉得那位少妇有病,就欺凌于她,殊不知世人皆有病。身体的病,我可以给他开药方治好,但是心里的病就只有靠他自己了。”

年轻人此刻也觉悟了,立即说道:“大师,只要你肯救我,我什么都听你的,我愿意跟你出家修行,我再也不做坏事了……”

方丈看年轻人态度诚恳,就点了点头说:“好吧,那你就留在山上治病吧!”

一年以后,年轻人终于戒掉了爱慕虚荣、嗔怒、暴躁的毛病,再也不像当初那样了,还真心拜德恩方丈为师,成了他的俗家弟子。

人生在世,似乎没有不生病的。得了病,就要找寻病根,从根出发才能“药到病除”;找不到病根,即便天天烧香磕头、念禅诵经也无法解决问题。万病由心生,心是一切烦恼和杂念的恶源

从前,有个富商,家财万贯,他有一个贤惠美丽的妻子,儿子也很孝顺,然而他常常闷闷不乐。不是害怕哪一天闹了贼,或者家里失了火使所有财富都化为灰烬,就是害怕妻子哪天背叛了自己,使自己一生的奋斗在一夕之间付诸东流。

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卦的先生。算卦先生看到他一身绫罗绸缎,知道他定是富家之人,就想敲诈他一笔,于是在商人走过时一把抓住了他。

商人见有人抓着他的衣服不放,本就烦恼的心顿时更加生气,于是停下脚步瞪着算卦先生说:“你这不学无术的江湖术士,抓我做甚?”

算卦先生看到这位商人如此生气,知道他定为事所困。又看他一身富贵气,知道他们这种富贵之人定然为金钱所困,知道自己的财路来了。算卦先生笑了笑说:“老爷,你可以骂我,但是有句话我不得不提醒你,你已经大病临头了。”

听到算卦先生这么说,商人愣了一下,赶紧坐了下来,说:“先生,你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

算卦先生看到机会来了,就顿了顿说:“我看先生一脸愁容,定是为事所困,不知当说不当说?”“请直言不讳。”“我知道,先生现在正为钱所困,却不是因为钱太少了,而是因为你的钱太多了。”

商人听到这里愣住了,心想,竟被他说对了。这时,旁边一个花枝招展的少妇和一个卖菜的小贩打情骂俏的声音传到了商人耳朵里。商人抬头看了一眼少妇,顿时脸上挂满了怒容。而这一切正好被算卦先生看到眼里,他笑了笑继续说:“我还知道,你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但她也是你的担心所在。”

听到这里,商人顿时惊呆了,于是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说:“请高人赐教。”

算卦先生看到钱,赶紧装了起来,看了看商人说:“你虽然一切不愁,但是这一切好运也将到头儿了,不久你就会失去一大笔钱,你的妻子也将会为此背叛你。而最糟糕的是,你将有一场大病之灾、生命之忧,你……”

听到这里,商人气急败坏地站了起来说:“你们这些江湖术士,就知道你们是骗人的,拿了钱就胡编乱造,给我滚……”

算卦先生看到这次商人真的生气了,怕好不容易得到的钱被收回去,赶紧收了摊就跑,但临走前仍然叫喊:“你大祸临头了!”

商人看着算卦先生狼狈而逃的背影,叹了口气。他本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但回到家后他的心再也静不下来了。他心中一遍一遍想着算卦先生的话,甚至做梦都梦到钱被偷了、自己重病不起,而妻子也离开了自己。就这样,他每天都不得安宁。更糟的是,他想到自己将要生一场大病,心更加沉重起来,为此整天心神恍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没想到,没多久他真的病了,生意也耽误了,果然失去了一大笔钱。到这时他竟然相信了术士的话,于是每天想着妻子会背叛自己,而自己的病也……

就这样,他天天想啊、愁啊,终于抑郁而终,而他的妻子也最终“依术士之言”“背叛”了他。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们不得不用心思考:我们总是因为身体、财富、功名或情情爱爱而加注于心太多的无名烦恼,繁重的眷恋使我们的心处在超负荷当中,以致常常弄得伤痕累累,但是从不曾想过放松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卸下多余的贪恋、追求,拥有一颗空净的心。我们总是不能明白,心和机器没有什么两样,承载得越多、加工得越复杂,自身淤积的垃圾也就越多,总有一天会不堪重负的!

佛说:“万法由心生,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所现。”佛家告诉我们:山河丛林,大地缈空,一切的虚空世界、一切的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心滋生出来的。《华严经》中曾说:“尽虚空遍法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学不是孤立地研究人的生理,它以一心缘起论为基本立场,从根(生理)、尘(环境)、识(精神)三缘和合的整体角度认识人的存在。佛家认为心、身、境三者不能分离,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心又是根本。心是一切烦恼和杂念的恶源,心中有了恶源,就会导致生理的失衡,最终引起诸多疾病。反之,如果我们能有一颗清净的心,就不会生出恶行。没有了恶行,也就不会有什么烦恼,那么身体也就随之康健。由此可以看出:万病由心生,一颗清净无杂念的心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红楼梦》中的贾瑞是怎么死的?贾瑞的形象,多少人对他嗤之以鼻,但谈到他的死,却不得不说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他的心中对凤姐有着非分之想,所以疯狂地痴恋凤姐。最后因为不听道士的劝言,反照风月宝鉴,终于死在了自己的朝思暮想里、死在了淫欲的幻想里。因为不能让自己的心及时从贪恋美色中解脱出来,不能戒除心中的淫欲,最终害了心病,而心病最终让自己丢掉了性命。

因心中的诸多欲望产生的情绪变化将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异常及多种神经症,如焦虑症、癔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因无明而产生的烦恼,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脱,任由其发展,甚至可能发展为精神病及其他疾病。《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脸)色清净。”中医也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列为致病之因。近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更以大量的证据证明了情绪致病因素,从而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在我们追求功名利禄的时候、在我们贪恋情感世界的时候、在我们为身体健康小心翼翼的时候,还是先珍惜我们的心吧!及时清除心中的垃圾,不要让我们的心为了如此多的世俗之物而承受得太多,相信健康的心态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禅师走在路上,正好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这个人看到禅师一个人走在路上,于是就想捉弄禅师。连续好几天,这个人跟着禅师,用尽各种办法污蔑禅师,但禅师自始至终都没有回应他。

最后,这个人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跑到禅师面前说:“喂,老秃驴,你是不是聋了啊?我这么辱骂你,你怎么都没有一点儿反应呢?”

禅师抬起头看了看这个人,笑了笑问道:“如果有人送给你一份礼物,但是你拒绝接受,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这个人听了不假思索地回道:“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啊!”

禅师笑着说:“说得不错啊!那如果我不接受你的谩骂,你不是就在骂你自己吗?”

听完,这个人羞愧地低着头离开了。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因为斤斤计较,我们难以放下,因为执著于面子,我们睚眦必报。常常听到有人面对仇人说:“我要你血债血偿,我要以牙还牙,我要你亲自尝尝你所加注在我身上的痛苦……”还有人更是发出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誓言。他们总认为自己的行为很高尚、很有气概。殊不知,这时他们的心已经“生病”了。他们这是在使自己永远陷于痛苦当中,而这所有的痛苦、疾病及障碍都源于心中的“贪念、嗔恨、执著、愚昧与嫉妒”。

治疗这些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医好他们的心,否则痛苦永不止。而治疗心灵的良药就是要用一颗智慧之心、慈悲之心化解那颗愤怒之心、贪婪之心、仇恨之心。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几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病苦。

受到别人辱骂,就像智慧的禅师所说的,如果你问心无愧,不去接受,那骂你的人只能自取其辱。要知道,一个人要将手中的一坨粪便扔到你身上,他自己首先就要亲自捡起那一坨粪便,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被污染的是他自己。而你呢,你可以躲得远远的,又何必再自己捡起一坨粪便还给对方呢?而这就是智慧的力量,它让我们的心更宽容,它让我们的行为更高尚。

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快乐,即使寻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如果我们的心懂得满足快乐,哪怕居于茅庐,一样可以悠然自在。当我们的心慈悲、祥和,每一天、每一个地方都将是快乐的;当我们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能让我们发现幸福的真谛。心才是我们的世界。内心充满仇恨的人,见到的永远是一个令人愤怒的世界;心中满是伤痕的人,见到的只会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只有拥有快乐心灵的人才会拥有真正快乐的生活。

有智慧的人永远懂得管好自己的心,让自己处于快乐当中;有慈悲心的人永远懂得用自己的慈悲化解仇恨的痛苦。有智慧、慈悲之心的人永远有治愈心灵疾病的良药。戒律是养心的根本原则

每个人都知道,佛家对纪律的要求十分严格。佛家之人不但要修习精深的佛法,更要严格遵守佛家之人应该遵守的纪律。当年佛陀快涅时,弟子们十分伤心,于是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佛陀看了看他的弟子们回答道:“应依戒为师。”今天看来,这是因为佛家戒律不但能规范弟子们的行为,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更能指导弟子们在修行时忘却俗世的烦恼,逐渐进入佛家修行应有的清凉境地,真正做到四大皆空。

不只之于佛家,对于平常人而言,戒律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戒除贪、嗔、痴等心病的根本原则。遵守佛家戒条,无贪念、无恶念、无淫念……这样才能做到净心,进入身心平衡的状态,而这是十分有利于养生的,更是驱除心魔、治疗心病的好途径。

那么,戒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效呢?又该如何做呢?还是先来看一则小故事吧!

守戒小和尚刚出家不久,刚来到寺院的他好像对什么都好奇,尤其是剃度那天师父交代了那么多的戒律。他实在不明白,佛家之人为什么要遵守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让人觉得好受束缚啊!所以生性叛逆的他刚来就不听教诲,三天两头地犯戒。

这天他又因为犯了杀生之戒被罚在厨房砍柴。可是他一边砍柴,一边又在思考这个问题,突然一不小心,斧头差点儿砸到脚,这种情况恰巧被经过的静恩方丈看到了。于是方丈走过去,拿过他的斧头问道:“守戒,想什么呢?这么入神,一心不可二用,这样可不是好事啊。”

守戒看了一眼方丈说:“没……没什么。”

方丈看了一眼心不在焉的守戒,叹了口气转身正要走,却听守戒急急地道:“方丈,弟子有一事不明,还请方丈赐教。”

方丈看了看满脸困惑的守戒说:“什么事情啊?”“出家之人为什么要有那么多严格的戒律遵守啊?这不是对我们的束缚吗?这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方丈坐下来,笑了笑说:“刚刚出家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戒律是一种束缚,那是因为你们还不了解佛家戒律。俗世之人中也有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佛家戒律、害怕受到限制,所以不敢受戒。戒律里面包含了很多有利于人性培养和修养身心的精华。它不仅是我们出家之人良好的生活规范,如果能做到始终如一地秉持,还会使我们心境如一,而这对于消除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三毒是大有裨益的。你懂了吗?”“师父,弟子谨记教诲。”

方丈看了看若有所悟的守戒说:“戒律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其中奥妙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领悟的,更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明白的,只希望你在日后严格守戒,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受益的。”

正像方丈所说,戒律博大精深,其中的利益只有自己方能体会。病由心起,所以要戒除心病就要养心,而养心就是养清净心、养真诚心、养平等心、养慈悲心……我们再来看一些佛家的基本戒律,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谓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五戒十善是佛门众弟子的基本戒律,无论出家还是在家,都必须严格遵守。

不难发现,佛家的这些戒律有利于养心。不杀生,是要我们有善心,尊重生命。不偷窃,是要我们要有清静心,偷盗之行为大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所以秉持不偷盗的戒律是十分有利于戒除贪心的。不邪淫,人们常说“红粉骷髅,蒙衣陋厕”,人人都能意识到邪淫的危害,但是往往深陷其中,贪恋难舍,常常为此影响身心健康,甚至破坏家庭幸福。所以佛家将戒邪淫列为一条很重要的戒律,讲究面对淫念也要有一颗清净之心。佛家所说的妄语有四个层次的含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不难理解,就是口是心非、欺证不实、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辱骂诽谤、恶语伤人、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无论是哪种妄语,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达到某种自私的目的。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戒除妄语。“酒大伤身,酒多乱性”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酒本身并没有罪,但酒常常让人迷失心性,使人犯下很多难以弥补的大错,后悔莫及,所以佛家之人遵守酒戒,就是要让人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心。

如同火车的轨道一样,火车不依轨道而行就会出车祸,心如果不自我规范,就容易误入歧途,长此以往必然发生人性的扭曲。可以试想,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能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吸毒,那其所达到的净化人心、防范犯罪于未然的功能将是法律所远远不能及的。是心即佛——能够度你的佛就是你自己

有一个商人因为生意总是不顺,内心非常惆怅,整天闷闷不乐的,因此脾气也越来越暴躁。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态有问题,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天他正在路上走着,突然听到旁边有一个人说:“我们去净法寺烧香吧!听说那儿的菩萨十分灵验,求什么都成。”听到这些,商人突然心中一动:“是不是我也可以去试试啊?”但是他马上又想到平时妻子拜佛求神的时候自己老是嘲笑妻子,现在自己也去,如果被妻子知道了,那不被她笑死。但是想来想去他又实在按捺不住,突然他想到自己何不晚上去呢?那样不就谁也不知道了。于是他就在街上溜达,直到太阳下山,才偷偷地来到净法寺。这时候寺里果然已经没有人了。于是他快步走到佛堂,却看到有一个人正在虔诚地跪在蒲团上拜佛,他看看觉得那人十分的面熟,再抬头看看佛像,顿时惊得目瞪口呆,那不就是菩萨自己吗?

于是他好奇地问道:“菩萨,你怎么拜你自己呢?”

菩萨头也没有抬地说:“世人有那么多心愿要我实现,我自觉烦恼,但是能够度我的佛也就是我自己,所以我参拜自己。”

听了菩萨的话,商人茅塞顿开,开开心心地离开了寺庙。

世人有很多烦恼,解不开的时候总喜欢求助于别人,或者寻求精神的寄托,殊不知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在自己的心中种下贪、嗔、痴、妒诸多心病,顿觉烦恼,于是总想着谁能帮我们戒除,却往往忘了如果自己的心放不下、如果自己执著于人生的诸多追求、如果自己不能摒弃自己心中的诸多在乎,那谁又能帮得了我们呢?即使是帮我们茅塞顿开,也只能是给一个药方,而具体怎么煎服、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坚持煎服,还得自己说了算。就像一个急于求死的人,即使用绳索捆上他,但断不了他求死的心,唯有让他自己放弃求死的想法,才是真正地救了他。

人会有善念,也会有恶念。善念、恶念就像存在于自己心里的善恶众生。善的众生,自己知道求无上道、发菩提心;恶的众生,就要你自己度了,要自己发愿,度自己心里的众生。我是不是心存贪念?我是不是嗔心太重?我是不是常常嫉妒?我是不是心生邪淫?我是不是有种种无明的心?自己省察一下自己,自己是不是愿意接纳善意的规劝,自己是不是能够摒弃心中的贪恋?如果愿意,就要用正当的智慧来度。狂躁的心要用平静如水的心来度;怒气冲冲的心要用平定安详的心来度;骄慢狂妄的心要用谦恭真实的心来度。你就是要用善心来度不善的众生,从而有一颗健康的心来面对多彩的人生。而这只有你自己能做到!

有一个将军在战争的时候不幸被砍成了两半,一半是善良的,另一半是邪恶的。两个将军虽然面貌相似,但性格、脾气、行为大大不同。善良的一半将军常常帮助有需要的人,他知道是战争将自己害成了这样,十分珍惜和平,常常规劝人们不要轻易挑起争端,所以善良的一半将军受到人们的极大爱戴。但邪恶的一半将军不同,经常迫害人们,他觉得是战争让自己变成了这样,他要报复,要让所有人都尝尝战争的滋味,要让更多的人像他一样,所以邪恶的将军让人们深恶痛绝。

有一天,两个将军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善良的一半将军默默地爱着这个女孩,守护着女孩,只要女孩不表示同意,他选择永远沉默,但依然爱她。邪恶的一半将军却想尽办法得到女孩,不能得到就要毁掉女孩。

终于有一天,人们发现两个将军面貌那么相似,竟然还是左右对称的。于是人们就问善良的一半将军愿不愿意接受邪恶的一半将军,并且帮助他弃恶从善。善良的一半将军接受了人们的建议,愿意接受邪恶的一半将军。于是人们想办法把邪恶的一半将军和善良的一半将军一起送到了医院接受手术。

手术后两个将军合为一体,又成了一个完整的将军。邪恶的将军不见了,只有一个善良的将军永远守护着人们。

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是它告诉我们:只有你自己心存善念,只有自己想让自己的心得到康健,才能真正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真正帮到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静心、定心、宽心、净心、明心……让自己的心试着包容、试着放下、试着忍让……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心病呢?健康向上的心要我们自己打造,幸福快乐的生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清静无为,则得善终——长寿

圆恩老方丈今年已经103岁了,是远近闻名的长寿老方丈,但是认识老方丈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到奇怪的,因为老方丈能够活下来,还能够这么长寿真的是奇迹中的奇迹。这是怎么回事呢?谈到这些就要从老方丈出家之前说起。

原来,老方丈俗家姓贾,是远近闻名的富贵之家。出家前的他受到家人的宠爱,脾气十分暴躁、霸道,东西都要最好的,什么事情稍微不满意就得吵翻天。也因为这个,从小身体就不好,家里人除了万事顺着他的心意,还给他请了各方名医,但是没有一个管用,人们都说贾府大少爷活不过20岁。果然,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身体越来越弱,脾气收敛了很多,但常常郁郁寡欢。

眼看他就要满20岁了,家里人越来越焦急。直到一天,家里来了个化缘的大师,正好看到俗家的圆恩在那儿发呆,还突然朝家丁又骂又闹的。问明了缘由后,大师告诉贾老太爷,只要答应让公子出家,保证能治好他的病,还他一个健康快乐的公子。

贾老太爷看着孙子的样子,怕他真的活不过20岁,只好答应了大师的请求。从此俗家圆恩跟着师父一心修行,病好了,也和佛法结了缘,干脆真正剃度了,了却尘缘。

现在圆恩老方丈已经算是远近最长寿的人了。所以很多人慕名而来,或者让他治病,或者向他请教长寿之方。每次老方丈都只是看着来者指指挂在墙上的“清静无为”几个字,笑笑说:“这就是秘方。”看到这些,有人不解,有人满意地下山而去。

人们都说,佛门之人多长寿,那么佛门为什么能有那么多长寿之人呢?很多人对此做了研究,他们将其中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健康的饮食、经常生产劳动、无世俗的烦恼、佛教的一些清规戒律。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两点是和我们的心有着密切联系的。无世俗的烦恼,就是要我们心肠清净;佛教的一些清规戒律更是规定了佛家之人要不贪心、不淫欲、不妄语等,从而戒除人内心的诸多欲望,让人心清静无为。所以,佛家之人的长寿和他们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据文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长寿老人是唐代高僧慧昭,他活到了290岁。《辞海·宗教分册》有生卒年详细记载的高僧62位,平均寿命为72岁。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生存条件下是很了不起的,要知道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高僧们竟能长寿数倍,这不能不令人心有所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也是佛门长寿的典范,她活到了82岁高龄,而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7岁,这和她一生笃信佛教是分不开的。

看完这些,有人不禁要问了,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达摩禅师在敦煌出土的文书上曾训导佛家之人:三种安乐法门,行者必学,一为事中徐缓,二为唯净,三为唯善。“事中徐缓”就是要有一颗不急不躁的心,学会凡事不能强求,不能急功近利,要慢慢做。凡事过于强求,必然劳神耗气,往往容易把事情办砸,突然引起焦躁不安之心,这于事不利,于身心健康更不利。“唯净”是说人的心态要清净无欲,性情要柔和,不要太在意得失。凡事当为则为,不当得则不得,不要执著于得失。这样就会消除很多烦恼。烦恼少了,心境平稳了,自然就会长寿善终。“唯善”,“仁者寿”,以善养人的寿根,凡事以善意解释,不要思虑太多,心无旁骛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待人,自然就不会被生活、工作的细枝末节、琐碎烦事所困扰,心也就清明透亮,很多事也就会更顺心顺意,哪还能有焦躁、不满、愤怒……来伤害我们的身心呢?

常言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好心态,长寿一法宝。”纵观世界各国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无一不提及良好的心态。可以看出,佛门多长寿,心是关键。心无私欲、胸怀坦荡、清静无为才是应该有的健康心态,才是长寿的佛门良药。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心明郁结就会打开,只有打开了心中的郁结,心病才可戒除,心病戒除了,长寿善终自然也不再是什么难事。“佛门之人多长寿”,其实方法很简单,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清净之心,快乐长寿的幸福生活之门自然为我们打开。修得六根净,淤泥也可化红莲

常听佛门之人说“六根清净”。到底什么是六根呢?说起来很简单,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来说的,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听起来很简单,那么又为什么要说六根清净呢?这就要说到佛家之人常常提到的六尘、六识了。六根所接触到的物体被称为六尘,也就是通常眼睛、耳朵等器官所感受到的现实之物。俗尘,其中的“尘”就是佛家所说的六尘。从六根接触六尘而形成的思维判断,就被称为六识。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现实中的我们为善为恶固然受到六识的控制,但是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在于六根的作用。佛家之人认为,人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因为六根不曾清净。他们认为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的一切罪恶都是由六根造成的,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而我们一旦有了这些贪念,心中必然产生嗔怒之气,而贪与嗔又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镇、痴的三毒交加,也就由此产生了心中妒意、恨意、疑意等诸多疾病,必然导致行为上的恶事增多。而人一旦恶多善少,就会永远无法逃离世俗苦海。所以,佛门之人修行历来十分重视修得六根清净,也就是要佛门弟子以此摆脱内心的诸多疾苦。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的皇帝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笃诚佛教的他有一天决定在京城皇宫附近修造一座皇家寺院。于是就派人去寻找京城技艺最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将这家皇家寺院修建成一座最美丽、庄严的寺院。

后来皇帝派去的人从京城找来了两组修建人员。一组是京城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他们告诉皇帝,他们精于建造、刻画,定会给皇上造出一座美丽、庄严的寺院。而另一组是几个和尚,他们说自己最熟悉寺庙,所以肯定能够给皇帝一个满意的寺院。皇帝一时难以判断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决定让他们进行一场公平的较量。

皇帝让他们各自去整修互相面对面的小寺庙,三天之后,亲自验收成果。

工匠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和很多修建的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却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结果。他首先来到了工匠整修的寺庙。工匠将寺庙用各种涂料粉刷得五颜六色、金碧辉煌,为了庆祝皇帝的到来,还特意点燃了浓浓的熏香,还在旁边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皇帝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去了和尚装修的寺庙。

步入佛门的刹那他愣住了,和尚没有给寺庙涂上任何颜料,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像镜子一般,从而无瑕地将外面的色彩反射出来,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静静地接受着这一切。

皇帝被看到的景象感动了,他叫来了其中的一名僧人问道:“大师,请问你们为什么会如此做呢?”

这位僧人看了一眼皇帝说:“出家之人修行的是六根清净,在出家之人眼中,无色、无物、无音、无味,亦无尘,所以我们又何必去大费周折呢?寺庙就是寺庙,你将它装饰成人间天堂它也只是一座寺庙。”

皇帝听了,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骄傲的佛心有着如此复杂的俗尘,顿时羞愧地低下了头。

一般人总认为佛家之人只要不邪淫、不贪、无是非,就是六根清净了。事实上,凡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无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之心,就是六根不净。这绝不是等闲之辈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而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自己做出如此严格的要求。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让贪、嗔、痴等心病产生的恶念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种下害人害己的祸苗,从而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就算是成功地做到了六根清净。

那么我们该怎么要求自己的六根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修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管住六根。凡事少了执著之心、贪恋之心、是非之心。听到是非即放下,看到是非即忘记,缄默是非口,了却是非意,那么六根自然就会清净,不再为六尘所迷困。我想这样即使是身处是非之地,也将不会再是是非之人,会修得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了。第二篇静心——戒躁

躁,是修行的一大忌,人讲究心平气和,喧嚣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同样,我们的生活中也要有戒躁的意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浮气躁已经成了每个人生活的通病。躁是毒瘤,此毒不除,终将害人害己。毋躁——静不下来,悲苦的日子就永远停不下来

从前,山上有一座寺庙,这座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法号慧空,聪明伶俐,十分讨老方丈喜欢。老方丈也有意愿把自己的衣钵传给这个弟子,但是一直不知这个小和尚能否承担重任。

这天老方丈正在佛堂打坐念经,听到庭院中十分嘈杂,于是就放下经书来到院子里。这时只见众弟子聚到一起,有的义愤填膺地说,我都来了三年了,师父怎么还是天天让我念经……有的愤愤不平地说,师父是不是不想把精妙的佛法传给我们啊……方丈远远地看着他们,突然想到了考验的办法。于是他不急不慢地走到众徒弟面前说:“徒弟们,你们不是想学习精妙的佛法吗?那里有几个水桶,你们每人去河边打一桶水,谁先把一满桶水拎到这里,师父就传授给谁精妙的佛法。”众位弟子听了,顿时兴奋地跑着去抢水桶了,只有慧空坐在那儿不动。不一会儿,其他弟子都拎着水桶走出了禅院,慧空才不急不慌地过去拎起了剩下的一个水桶。老方丈看着慧空慢慢走出去的背影,微微地点了点头。

没多久,老方丈看着众弟子每人拎着满满一桶水向他走来。老方丈看到弟子们脚下急匆匆,身上都洒满了水,只有慧空不急不慢地拎着满满一桶水走在后面。到门口的时候,弟子们为了快点儿进门,有的摔倒在地,有的满满一桶水都被洒得所剩无几。当众位弟子把水桶一个一个放在老方丈面前时,老方丈一边看一边说:“不满,急,急,不满。”看到最后一个水桶时点了点头笑了,一句话也没说转身离开了。弟子们顿时都慌了,这时却只见慧空也冲着师兄师弟们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弟子们十分不解,于是纷纷跟随方丈到了佛堂,让方丈指点一二,师父笑着看了看弟子们,放下手中的经书说,师父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就以他的名字为名。后来,这男孩也出家成为了一位比丘。有一次,他到了某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人供养他两件袈裟,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他的舅舅。

年轻比丘找到长老比丘,并把袈裟给了他。但长老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已经足够了,虽然年轻比丘多次恳请,长老比丘仍坚决拒绝。年轻比丘认为这是因为舅舅不喜欢他,十分伤心。他甚至因此想到了还俗、过世俗的生活。

从他动了俗念的那一刻开始,他开始心念纷飞、思绪紊乱。他心中想着,还俗后就卖掉袈裟,买只母羊,然后让母羊生小羊,这样自己就有了足够的收入。他甚至想到自己娶妻生子,再携带妻小搭车来探望舅舅。在路途上,他告诉妻子,由他来照顾孩子,但妻子要他驾车,不要管照顾孩子的事。但是他坚持要照顾孩子,就去抢孩子,结果孩子从车上掉了下来,还被轮子碾过,他非常愤怒,拿棍子要打妻子。

其实,这时候,他正用扇子帮舅舅扇凉,但由于胡思乱想,打到了长老比丘的头。长老比丘明白年轻比丘的心念,就告诉他:“你自己不能打妻子,怎么来打舅舅呢?”年轻比丘十分惊讶,局促不安地想立刻离开经舍,但长老比丘设法带他去见了佛陀。

佛陀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很仁慈地告诉年轻的比丘,人心旁骛不定,即使是遥远的东西,心都能够加以胡思乱想。

听完师父的故事,弟子们顿时惭愧地低下了头。只听大弟子慧明说:“师父,弟子懂了,你是让弟子们避讳一个‘躁’字。”师父听完满意地笑了笑说:“不错,就是一个‘躁’字。急于成功、急于学习、急于佛法精进……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们也会因此使心再也难以静下来,这样不但得不到你们想要的,反而徒增悲苦。只要你们的心静不下来,悲苦的日子也就永远停不下来了。你们懂了吗?”

躁,是佛家修行的一大忌。佛家讲究心平气和,喧嚣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戒躁的意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浮气躁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通病。有人说得好,现在人的脾气是随着工资长的!

躁,是一种心绪的不安定,通常表现为脾气暴躁、心情烦乱、急功近利等。长期的心绪烦躁容易引起肝火旺盛,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人际关系。躁大多由压力过大造成。因此,要戒躁就要静心。

躁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一个人的事业、家庭。而心安反而是福,所以一定要平心、静心去对待生活、学习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反,如果我们不能静下来,不能戒除内心的燥气,只能一事无成。你所想结束的悲苦的日子,也不会因为你的急于求成而结束,反而还会被更多的烦恼所累,让你的心更加悲苦。成败皆是寻常事,莫以急躁求功名

诗人萨迪说过:“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的确如此,急躁常常使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冷静地审视客观实际,因而冲动行事,结果导致事倍功半、事与愿违。要知道,万物皆有规律,只要我们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再辅以充足的时间,就像花到秋天就会变成果实、冬天过去春天总会来临一般,成功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佛家传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道:“越溪禅师,我研究禅学20年,至今仍一窍不通,您能指点我一二吗?”

越溪禅师听完,一句话也没有说,反而打了他一巴掌。学僧吓得捂着脸逃了出去。刚跑到法堂外就碰到了首座老禅师。老禅师见他一脸怒容,和蔼地问:“出了什么事吗?来,到禅房边喝茶边说吧!”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抱怨道:“越溪禅师怎么无缘无故打人呢?还是高僧呢!”学僧正说着,老禅师也冷不防地打了他一巴掌。学僧手中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摔碎了。老禅师说:“刚才你说已懂得了禅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已经教给了你什么是禅道。你悟到了吗?”

学僧一时瞠目结舌。老禅师又问了一次,学僧仍不能回答。老禅师弯腰把打碎的茶杯一片一片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了。老禅师缓缓地站起来接着说:“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恍然大悟。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足,就要去创造条件。这必然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就像走路,需要一百步才能到达,你就得走一百步,少一步都不行。从来没有一步登天的人,更不存在不做任何努力便能轻松成功的人。

有的人认为,急躁一点儿会让我们办事干练、有活力,免得被领导认为做事温温吞吞、犹犹豫豫,这不是好事吗?实则不然,急躁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态度,不急躁也不是让我们做事慢吞吞,真正端正的生活态度是“不急不躁、慢中有快、快中有慢”。生活就是逆水行舟,如果一开始贪快冒进,也许真能令你暂时领先,但很快你就用尽了力气,最后反而落得任逆流摆布的命运。相反,不急不躁,稳扎稳打,最后往往能走在最前面。我们可以留心一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那些毛毛躁躁的人,他们往往口气过人、目标宏大,但因为缺乏实干和坚持的态度,最终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沦为笑柄。《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

意思是说,一个僧人因为急躁产生了放弃修行的心理。佛知道了,就以琴弦松则不鸣、紧则断,要松紧适中才能发出美妙的音乐的道理来开悟僧人:出家人学道也应如此,心意要调整适宜,才可得道。在修道时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身体如果产生疲倦,心意就容易烦乱,心中有了烦乱,自然对修行产生悔意,而放弃修行。一旦放弃了修行,就会增加我们的罪业。所以,只有心静、心安,道才不会失去。

急躁于佛法修行尚如此,于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亦如此,遇事急躁给我们带来的只有种种恶果。

急躁的人做事大多时候说风就是雨,美其名“雷厉风行”。一有了新奇的想法,就不管不顾地鲁莽上阵,不做冷静的利弊与可行性分析。最后大都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甚至让自己骑虎难下、陷入尴尬境地。

急躁的人还容易感情用事,爱发脾气,说话常常不经过大脑,不计后果,一味强求别人与自己保持统一,所以很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也使自己心情不愉快,产生失落心理,影响身心健康。

急躁有如此多的危害,那我们该如何克服急躁心理呢?其实佛经中已经给我们开出了良方——“清净安宁,道不失矣”!这就要求我们要形成冷静思考、慎重行事、三思而行的习惯。要看到任何事情都不是单靠“急”就能解决的,要谨慎行事,学会等待。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要时时告诫自己,不断获得新的领悟,如此方能慢慢改变自己的急躁情绪。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虽然带有很强的宿命论观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平静对待成败、得失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是十分有利的。的确,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成败都是寻常事,没有谁会一辈子胜利,也没有谁会一辈子失败。胜了,还是自己,用不着自我膨胀;败了,不要着急,我们仍可以从头开始。顺其自然万事成,杜绝浮躁玄机开

当今社会经常听到老板训斥员工:“你怎么这么浮躁啊!做事情能不能有点耐心……”也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自己:“我怎么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感觉不安啊……”甚至,很多经济专家用浮躁来形容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浮躁已经成为困扰每个人的问题。心理学中说:“浮躁,是一种普遍的不良心理表现,一个浮躁的人通常表现为: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动、冒险,还喜欢发脾气,做事没有耐心。这不仅不利于一个人的学习、工作,长此以往,对人的精神、身体都是有害处的。”由此看来,我们一定要及时戒除浮躁。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焦躁不安,紧张的工作让我们患得患失。每天我们都处在重压之下,压力让我们的心越来越难以安宁。每天,我们都在工作,然后就开始担忧我们的工作会不会被认可,会不会因此而升迁,工资能不能涨……我们开始为最初的简单播种而衍生出无数的烦恼,进而让我们在做任何工作的时候都失去了耐心,浮躁的情绪时时刻刻打扰着我们的工作、生活。

让我们产生浮躁的另一个原因是现代社会攀比风气的盛行。攀比使我们的心失去了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我们随波逐流,使我们越来越盲目。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不知道谁在海边放了一桶水,桶里的水天天看着大海里的水自由自在地流动着,还不时撞击出漂亮的浪花,心里十分羡慕。桶里的水想,怎么我就不能有那么美丽的浪花呢?我也一定要有那么美丽的浪花。于是就拼命地撞击水桶,结果水桶倒了,桶里的水也随之渗入了沙土,没了踪影。

浮躁让我们的生活没有了重心,甚至让我们看不清追求的目标。那我们要如何来解除浮躁呢?不妨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发现佛像该重新镀造了,于是就对徒弟说:“徒儿,我们该下山去化缘,为寺里的佛像重塑金身了。”

徒弟看了看头顶的烈日说:“师父,等天气凉快点了再说吧!”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于是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跟着师父下山了。

很快,两个人到了一个小村庄,徒弟敲开了第一家施主的门,开门的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老和尚走向前双手合十道:“老施主,寺庙里的佛像要重塑金身,能否施舍点儿?”

老太太听完,刚把几个铜板放到钵盂里,就有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娘子冲了出来,从钵盂里把铜板又给抢走了。

徒弟跟在师父的后面,一脸不高兴地说:“师父,到手的缘就这样没有了!”“没关系,不是该化到的缘,即使化到了,也终将失去。”老和尚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徒弟,摇了摇头道:“随性。”

接近晌午的时候,师徒两个敲开了一个大户人家的门,这次师徒俩碰到的是一个慈祥的老财主。徒弟看着老财主从腰上解下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却只从中拿出几块碎银子,便一脸不高兴,小声地在师父背后嘟囔道:“做善事怎么这么小气啊!”

没想到徒弟的话刚好被老财主听到了,老财主生气地把要放进钵盂的银子又装回了钱袋,还狠狠地瞪了小和尚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关上了大门。

师父回头看了一眼羞愧的徒弟,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去。

小和尚赶紧跟上了师父,说:“师父,都怪我,失去了一次化到缘的机会!”“没事,终会化到的,肯化给我们缘的人还很多。”师父看了看空空的钵盂,笑了笑说:“随遇。”

晌午,师徒两个终于化到了第一份缘。看着偌大的钵盂里可怜的几块碎银子,徒弟刚爬上脸的笑容僵住了:“师父,到什么时候才能化够给佛祖镀身的银子啊?”“很快,只要我们有心。”师父将钵盂里的银子收到钱袋里说:“随缘!”

徒弟不解地看着师父,继续跟着师父向前走去。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这天师徒两个看着一个月来化到的银子,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坐在蒲团上,点点头说:“随喜。”

在这个故事中,徒弟就像我们很多人一样,被事物的表象所左右,常常为了一时的成败得失而或喜或悲,以致遇事容易心浮气躁。而师父则不同,“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无论事情好还是坏,万般随缘,不计得失。他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顺其自然,看似随意,却是洞察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

佛家说“万念由心生”。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之所以浮躁,是因为我们心中追求的东西太多、在乎的东西太多、目的性太强,以致我们的心不能静下来。而戒除浮躁首先要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心。

工作和生活中,有压力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让压力过大。我们要时刻学会去缓解和释放压力,用一颗随缘的心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其实我们生活、工作何尝不像播种,只是我们种下的不是普通的种子罢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老和尚那样学会平心静气地对待我们的“播种”呢!种子已经播下去了,我们的工作已经做了,我们还能改变点儿什么呢?只有静静地等待和下次的努力罢了,那我们又有什么必要为此而浮躁地等待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定要饱受精神和身体的折磨。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还要禁得住失败的考验,要脚踏实地,跌倒了再爬起来,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佛家说: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有自己的追求,那为什么要去和别人比较呢?别人拥有的东西是你想要拥有的吗?

当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盲目地先去比较我们没有什么,而要看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没有大海的自由,但是我们拥有桶水的安逸;我们没有大海的浪花,但是我们也不用经受拍打礁石的痛楚。冷静下来想一想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相信你的心也将会归于安宁。

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心中添一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同样,在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在心中洒点儿水,以浇灭某些欲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用一颗顺其自然、无欲无求的心,拭去内心的浮躁,你会感觉到,其实自己很幸福,其实成功很简单。清除骄躁的“对症良药”——谦卑

古有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的故事,现在更是有很多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耻下问,这是一种谦卑的品质,也正是因为这种谦卑的品质让他们学有所成,让他们历史留名。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工作、生活中同样有很多人常常因为自己的一点儿小成就、小所得产生了骄躁的情绪。

骄躁就像内心滋生的藤条,这种情绪越重,把人前进的心捆绑得越结实。骄,让人产生自满的心理;躁,让人为这种自满而洋洋得意,以致蒙蔽双眼,不能看到更远的胜利,最终让人停滞不前。

很久以前,有位妙高禅师,他修行十分用心,也取得了很高的修行境界。但妙高禅师有个缺点,爱打瞌睡。只要他一坐到蒲团上盘腿修行,就开始打瞌睡,为此他十分苦恼。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寺庙里找到一个台子,然后让人把台子放到了悬崖边上。他修行的时候就坐上去,把腿一盘,一半儿伸出悬崖。他心想:这样如果我再打瞌睡,一不留神就会掉下悬崖摔个粉身碎骨,所以应该不会再打瞌睡了。

没想到,当他双腿盘上去坐好后,没过多久又打起瞌睡来了,结果他真的摔下了悬崖。当他从半空中猛然惊醒的时候,发现有个菩萨接住了他,并将他重新托到了台子上。

妙高禅师惊魂未定地拍着胸口问:“你是谁?”菩萨说:“我是韦陀,看你这么精进,特来为你护法。”妙高禅师听了,换了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说:“这个世界上像我这么精进到坐在悬崖上打坐的能有几人呢?”韦陀菩萨听了十分不悦地说:“像你这样坐在悬崖上打坐的人有很多,但是像你这么骄躁的人很少。所以,从此20世我都将不会再来为你护法!”说完毫不犹豫地转身走了。

妙高禅师大吃一惊,回想起刚才自己的傲慢,当场跪下来叩拜,痛哭流涕地忏悔道:“菩萨,我再也不会傲慢了,请您继续为我护法吧!”但是菩萨已经走远了。“我该怎么办呢?”妙高禅师内心十分痛苦,“即使没有人为我护法,我还是要继续修行。”于是他又爬上了高台,继续盘腿打坐,心里想:“有了这次严重的教训,我一定不会再打瞌睡了!”但没过一会儿他又打瞌睡了,并再次从悬崖上跌落了下来。半空中,他惊醒过来:“糟糕!这次韦陀菩萨不会来救我了,我死定了!就当他还有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