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未知死,焉知生 | 阅读时差


发布时间:2020-03-18 18:19:56

点击下载

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是维持生活的必要。但诗歌、美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所在。——《死亡诗社》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r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从他闪亮的履历看来(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也许算是“弃文从医”的典范。

不过,“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我仍然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一路攀登医学高峰的保罗,并没有放弃文学,面对职业道路上充满挑战的手术和病患,他也在难得的闲暇中兼顾着阅读和写作。

保罗·卡拉尼什

Paul Kalanithi

然而当自己被诊断出晚期肺癌,保罗这一生的戏剧性和写作张力到达了顶点。他从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角度出发,一边应对生与死的现实事务,一边回顾前半生的经历、沉思终极问题的答案,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笔耕不辍写下的文章最终集结为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是不争的残酷现实,而这本书是保罗留给世人难能可贵的遗产,也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医生,我知道不要去宣称‘抗癌是一场战斗,我会赢’,也不要问‘为什么是我’。(答案是:为什么不是我?)”

要是我确切地知道自己到底还剩多少个月或者多少年,前路也许会清晰很多。你要是告诉我,还剩三个月,那我就全部用来陪家人;还剩一年,我可能会写一本书;还有十年,我就回去救死扶伤。‘活在当下’这种真理对我根本没有帮助:我这当下到底该怎么活啊?——保罗·卡拉尼什

保罗面对把生与死的对立无限放大的这种极端命运,他写下的一字一句,不仅震撼且慰藉人心,也能引发读者自身的深省。他的遗孀在后记中写道,“我们身处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而保罗决定毫不避讳地直面死亡,这种刚毅和勇气正是我们所倡导和敬佩的。”

不过和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对于死亡这个名词的接受度已经算是不低了。但似乎可以令人欣喜的是,这个“谈死亡而色变”的社会,也在慢慢地变化和成熟。《当呼吸化为空气》若能在中国成为引领思潮的超级畅销书,和社会观念发生出碰撞和共振,保罗这一生的意义也会更加丰富和厚重。

|保罗·卡拉尼什生前和家人在一起

而从另外一种维度来讲,《当呼吸化为空气》对于人文学科的推崇,希望也可以对当今功利得可怕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念敲响警钟。“文学有什么用?”这种听过三千八百多遍的质疑,希望早日有一天可以消亡殆尽。

曾经修新闻学的课程时,老师第一堂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求学生为自己写下墓志铭。那时人生的意义,忽然显得有一点清晰。而老师也分享过他的人生理念,每当觉得时运不济、灰心绝望的时候,不妨去造访一下监狱、医院、火葬场。在那些地方,可以直观淋漓地感受到被剥夺了自由、健康、生命的无助,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也许什么都可以撑得下去。

而对于读者来说,无论目前的境遇是好还是糟,《当呼吸化为空气》都是必不可少的食粮。Carpe diem(活在当下)这种看似难以企及的真理,读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保罗的挣扎和思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解法。

【购买TIPS】

这本亚马逊五星好评的《当呼吸化为空气》,入选2016年多家媒体评选出的年度书单。目前国内亚马逊上可以买到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和英文原版精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直达购买链接。

世界是平的,

阅读仍有时差。

点击下载《当呼吸化为空气》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