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读一本书:《小说课》


发布时间:2020-03-18 21:06:43

点击下载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小说课》。

《小说课》

作者:毕飞宇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读书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超过一万字的文章,必须要在开头写“长文预警”;千百年来的经典,需要通过解读浓缩,大家才稍微了解。

为了照顾越来越不懂得读书的我们,很多关于读书方法论的书籍应运而生。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等。

但即便读完了这些书,真的捧起书本的时候,我们依然会头疼,坚持不到三分钟就回到手机的怀抱。

这是因为,刚开始阅读的人,很难接受阅读。即便可以靠意志力维持一段时间,但也在还没形成阅读习惯时,就早早地放弃了。

幸运的是,很多现代文学大家开始走入大学,进入文学院或中文系担任创作专业教授。比如,我们今天的作者毕飞宇,他在南京大学开设的读书系列讲座,就用自己的独特感受解读了众多经典书籍。

他在《小说课》中,更是用“结合理论和实践,解读中外名作”的方式,让我们了解他独特的阅读经验和视角。同时,他甚至尝试帮助我们分辨,究竟怎样的小说才是一本好小说。

一本好的小说,可以教会我们正确对待情感,发现生活真相;可以在探讨人性时,感知温度。

在毕飞宇看来,文学教育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育。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毕飞宇的《小说课》,学习他的另类解读思维。

1.

好小说,教我们正确对待情感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蒲松龄的短篇灵异小说《促织》,就给我们讲述了懂得和慈悲的故事。

故事中的男主角成名家住陕西,家徒四壁。那个地方不出产蟋蟀,但是那里的官员,为了巴结上司,都在高价养蟋蟀。

成名也在巫婆的指引下,得了一只蟋蟀,但那只蟋蟀不幸死于儿子之手。成名因为这件事很生气,差点自杀。

为了解决父亲的难题,成名的儿子变得痴傻,化身为蟋蟀。成名因为献蟋蟀立了大功,他们的家庭生活得到改善。

在毕飞宇看来,小说的开头,有两个亮点,我们可以从两句话中看出来。“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意思是说,蟋蟀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但是一个华阴的县官,想要巴结上司。

在一开始,蒲松龄就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一个没有蟋蟀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关于蟋蟀的悲剧。一下子让故事充满了荒诞的色彩。蒲松龄通过这种荒诞的感觉,提醒君主,他们的喜怒哀乐,关系到天下的百姓。

而“欲媚”两字,是为了写出人的奴性。成名一家人的命运,在文章的开头就注定了。他们从一开始,就主动自觉、心平气和地接受作为奴才的命运。所以,即便他们无比荒谬地对待低贱的蟋蟀,也没有什么不妥。

而在小说中,写到了成名捉蟋蟀遭遇困境,差点两次想要去死。

第一次没死成,是因为他的妻子,告知他死并没有任何益处,应该尽力去捉一只蟋蟀;再次没死成,是因为在他决心想要自杀时,村里来了一个巫婆,可以指导他捉蟋蟀。

最后他捉到了符合要求的蟋蟀,蟋蟀却又死于儿子之手。蒲松龄开始抒情了。即便孩子病了,但父亲依旧为蟋蟀忧愁。

这时候,另一只蟋蟀登场了。这只蟋蟀十分顽皮,像孩子一般,像当初那个还没变傻的亲生儿子一般。最终蟋蟀调皮地钻进了父亲的衣袖,让父亲得以解开难题。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孩子对父亲的爱。当自己的父亲,因为死了蟋蟀悲痛欲绝时,孩子想办法为自己的父亲解决难题。于是干脆自己变成蟋蟀,来弥补这一过错。

即便这份父子情,在高压下变得扭曲畸形。但父子俩依然找到了理解对方的办法。这一份懂得,就是一份慈悲,让人从坚硬生涩的现实里,突然感到柔软。于是也就让我们知道了,如何珍惜这种不可磨灭的血缘亲情。

2.

跟随经典,去发现生活真相

龙应台说:“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筛子,泥沙被淘汰,金块被留下,留下的就被叫做经典。”

毫无疑问,《水浒传》就是被留下来的经典。毕飞宇从这部经典里抽出了冰山一角,教我们如何去读懂生活的真相。

《水浒传》中有一位好汉叫林冲,林冲是谁呢?放到现在来说,林冲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想要靠自己较强的业务能力,让自己活得体面一些。他对现状感到还算满意,但也不排斥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因此,他时常陷入两难的抉择,一直都在纠结,所以负能量也爆棚。毕飞宇说他不喜欢林冲,因为这个人是黑色的、畸形的、变态的。

与此同时,林冲是一个怕事的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落草为寇的打算,即便是因为愤怒杀人最后被发配,他也只愿做一个好囚犯。最终,他被逼上了梁山。

毕飞宇另辟蹊径,从自然的角度,来解读林冲为什么会上梁山。

他认为,林冲被迫上梁山,和雪与风有关,甚至说和一块石头有关也不为过。

林冲上山,首先和雪有关。

林冲在被发配的过程中,路过草料场。因为是下雪天,非常冷,他生了火。但是,草料场偏偏不幸失火。没有这场冰冷的雪,这场火就不会烧起来了。

接下来是风在起作用。

风让草料场的大火,难以扑灭。风让林冲在离开后进入山神庙时,抵不住风的袭击,不得不用石头抵住门。这块石头,把林冲和外界隔绝了开来,因此他第一次,真正地开始想自己的处境。

雪,风,石头的连环作用,看似是一连串的偶然,其实存在必然。因为一开始,林冲就掉进了被陷害的陷阱中,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一直都在等待时机的来临。

雪一来,他们就开始放火,风一吹,草料场被烧光。林冲当然会被逼得退无可退。

通过林冲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真相。即人是复杂的,人性是深邃的。林冲杀人以后,向东走去。他内心没有方向,最终只能靠流亡,来躲避追捕。

在他当时的心里,自己的行为和内心是在相互对抗的。他不想向前走,但是不得不走,这种对抗和对立,正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难题。

3.

放低姿态,探索小说中的人性

毛姆说:“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莫泊桑的《项链》,可以很好地帮我们了解人性。这个小说讲述了一个虚荣的女人,为了参加舞会,在自己的好朋友那里借了一条项链,最终在舞台上,这个女人成为了最闪耀的那个人。

但是,舞会结束以后,项链就丢失了。

这个女人为了赔偿项链,打了十年的工。最终项链归还,才知道当初的那条项链,其实是假的。

这和中国典型的传统小说类似,体现了因果报应。一个晚上的虚荣,需要以十年的辛劳作为代价。

毕飞宇闲来无事,把这个发生在巴黎的故事,改成了一个北京故事。结果却发现,整个故事就换了几个人名。北京版的《项链》就变得面目全非了。这篇小说开始漏洞百出,变得幼稚可笑起来。

比如,一个很简单的漏洞:为什么一个女人,为了赚钱,要十年如一日地去洗脏衣服。她年轻、漂亮,赚钱的方式那么多,难道只能靠苦力完成赔偿吗?

同时,即便是项链弄丢了,那对夫妻真的会选择赔偿吗?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性?买一条假的还回去似乎也可以。

当毕飞宇整理出了多条漏洞后,再次回到法国版本的《项链》,他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项链》里有忠诚。这种忠诚是一种契约精神。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家庭,对社会都需要有这点觉悟。1844年的法国,莫泊桑对资本主义是失望和愤怒的。好在那时,契约精神已然存在。

《项链》的契约精神就是——借东西要还。为了这一精神,项链中的男女主角,本身就是榜样。即便莫泊桑,不认可那对夫妻,也不惜笔墨对他们进行挖苦,但是,他从来没有对他们赔偿的决心和行为,有所怀疑。

莫泊桑的这种态度,不是说他“善良”,而是他不能怀疑,他要尊重生活事实。虚荣女人的老公,担任的职位,类似今天教育部的书记员。这对夫妻,当然算是一个正常的家庭,也是正常的人。

正常人会把契约精神当成自己行为上的一个准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来规范自己行为的一个底线。他们什么都可以失去,但是底线不能丢。

因为他们的忠诚。他们才会在丢失项链之后,没有用计谋和手段,去瞒天过海,而是选择在惊慌和焦虑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表面上的惊慌和恐惧,是真实的;骨子里践约的艰难和困难,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

莫泊桑没有直言不讳地去写忠诚,而是用笔下人物的责任心和勇气,来表达出忠诚该是什么样子。

莫泊桑写了命运对女主的惩戒,同时也让负责任有担当的女主跃然于纸上。除此之外,莫泊桑还通过细节,来对女主进行惩戒和批判。

十年后,女主的手,从最开始的光彩照人,变得发红。女主的老和发红的手,是她责任的又一体现。

同时,能坚持十年,这让我们也看到了耐心。在我们这个时代,耐心是很稀有的品质,“时间就是金钱”等名言,大家耳熟能详,所以我们不再安静了。而是变得浮躁,在脚步匆匆中,失去了该有的优雅和从容。

而莫泊桑批判的,也从来不是当时那个法国社会,有多么的不堪。而是在批判,在奢侈品面前,人的顽固和不可治愈,从而引发的冲动。

4.

用感知,去体会小说的温度

梭罗说:“如果我们果真要死去,用心聆听最后的呼吸,用心感知四肢的温度散尽。”

温度我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但是作品其实也是有温度的,这和作者本人有关。

鲁迅的《故乡》来自于短篇小说集《呐喊》。《呐喊》这部小说集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激情的,脸色脖子粗的。但是,鲁迅的呐喊,是冷静的。

在奉行“沉默是金”的时代,鲁迅根本不需要大喊大叫,只需要一个正常的声音,就可以完成呐喊这一动作。比起嗓门大,他更喜欢一语道破那些让大家下意识回避的真相。

同时,鲁迅的小说是有温度的。鲁迅的《故乡》,会让人觉得寒冷,同时它还给人寂静的,天寒地冻般的感觉。

在毕飞宇看来,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基础体温。

我们在读这部分人作品的时候,会感受到他们体温的延续。基础体温最高的要数巴金,他是暖和的,一辈子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基础体温最低的是张爱玲,我们喜欢她,也害怕她。

鲁迅也偏冷,他的冷,在毕飞宇看来,是克制。

《故乡》的一开始,是主人公“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变卖家产。这里不仅精神冷,身体也冷。

在《故乡》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是杨二嫂,一个是闰土。

鲁迅笔下的杨二嫂,绰号豆腐西施。豆腐本来就不太像一个褒义词,和西施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觉得一种讽刺的诡异。

杨二嫂身上,有着小市民的恶俗,她刁蛮,到处造谣,自私,贪婪,精于算计。所以她也有另一个绰号——计算精准的圆规。

鲁迅采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借助杨二嫂这个人物,鞭挞他所憎恨的,存在于人身上的流氓性和劣根性。

除了杨二嫂,鲁迅还写了闰土。但鲁迅的笔触,一下子就从“冷眼旁观”,突然变得有些“抒情和诗意”起来。

少年的主人公“我”和少年的“闰土”是好朋友,在当时,“我”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闰土反而强势一些。

但是,当主人公“我”回到故乡时,两人第一次见面,闰土就叫了一声老爷,两人的身份似乎发生了互变。一个老爷一个奴才,让我们看到了阶级地位的存在。

而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是闰土自愿给出的称呼,也就是说,那是他作为一个奴才的本能。母亲的出现,缓解了尴尬。“我母亲”告诉闰土,不必要客气,一切照旧就可以了。

但是,闰土却说,那时是孩子,不懂事。这是闰土在自我检讨。同时,也从侧面可以看出,闰土理解的懂事,其实是心甘情愿做一个奴才。

这是鲁迅眼中的奴役文化,是黑暗的一部分。这种文化,让人成为奴才,并且心甘情愿选择做奴才。

紧接着,通过母亲的转述,“我”得知杨二嫂抢东西,还告密说灰堆里的一个碗碟,是闰土藏下的。

闰土和杨二嫂本来毫无交集,但是通过一个告密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利益面前是何等的脆弱。

为了强化这一观念,鲁迅还特意强调,闰土在“我”搬家后,索要的器物不是别的,而是香炉和烛台。他将要对着这两个代表着封建文化的物件,继续跪拜,继续麻木,继续当一个奴隶。

而鲁迅的冷,是因为克制,是因为他“不肯示爱”。他可以选择对他笔下的人物去示爱。但一旦选择,他就没有勇气去继续批判了,也就无所谓呐喊了。

《小说课》的独特之处,在于毕宇飞本身是一位小说家,他对这些从古到今,国内外的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读的时候,是站在一个作者的角度去评读的。而非一个冷漠的批评家,是更具温度的点评。

阅读本书的过程,像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与这些著名的作者面对面交流,谈及彼此作品中隐藏的一些小聪明,然后互相对视,会心一笑。

像他们这样成功的作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唤醒了沉睡的自我,并且把这个过程表达出来。而我们重温、阅读、品鉴他们的作品,也是再经历一遍,这个唤醒灵魂的过程。

点击下载《小说课》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