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品丽:读《城南旧事》,转换视角解读人物


发布时间:2020-03-21 08:45:00

点击下载

大家好。我是张品丽老师。感谢张晶校长的信任,给我提供这样难得的交流机会!向大家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2012年我来到南实参加“读写实验”,五年来,在这个乐学爱阅读的团队里,自己不断成长。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是:读《城南旧事》 转换视角解读人物

首先,我来谈谈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共读呢?

理由一:

五年级人教版教材里有四篇课文都与名家有关的文章:林海音 《窃读记》 《冬阳 童年 骆驼队》萧红 《祖父的园子》冯骥才 《刷子李》

理由二:

根据我校“整本书课程化”的选书理念:由“一篇文”,走进“一本书”;由“一个主题”走进“一系列书”;由“一本书”,走进“一位作家”。

理由三: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由于作家语言风格和选材的独创性,在教学中采取“互文”阅读能够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同时能够扩大阅读量,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素养。

文本特色

这样一本具有时代感的书,怎么读呢?我们从以下四个板块推进阅读。

这本书是以儿童视角写成年人的故事,可为什么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看呢?因为它用儿童的眼睛、儿童的语气在讲故事,使情感表达更简单更朴实,有趣的更有趣,忧伤的更忧伤。今天我重点交流在儿童视角这个板块中开展的读写活动。

儿童视角:指小说借助儿童的眼睛或语气来描绘故事,故事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儿童逻辑思维特征。儿童视角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表达策略,它侧重于叙事中感觉过程的心理特征。

通过对比赏析,让学生感受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不一样:

这一幕折射出疯子、 小偷包括宋妈自己 , 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那个社会所受的种种歧视和冷遇。读者怎样才能透过他们貌似丑陋、粗鄙的外表而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呢? 古人云: 阅世愈浅, 则性情愈真。于是 ,小英子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了……在这部作品里,面对同样一个人物、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儿童的声音与成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只有能够读懂每个人的视角下,人物为什么会不一样,才能真的读懂这个人,理解他的心。我们尝试着转换叙事者角度来练笔体验,读透人物,把书读厚。确定写作任务:转换视角写草丛里的年轻人,可是怎样才能转换视角呢?

为此,帮孩子首先搭好第一个写作支架:以不同人眼中的兰姨娘为例认识她:

通过分析,孩子们一致达到共识,兰姨娘命运多劫,没有经济来源,面对现实很无奈;她性格直爽,敢爱敢恨,面对现实却无奈,让人产生悲悯情怀。当我们转换视角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时,我们发现,才真正读懂了一个人,而不是非好即坏、非对即错的二元评价。

用同样的方法,了解不同人眼中的草丛里的年轻人。支架2:回文再读细节片段,发现文本写法特点。

通过英子多处细节描写赏析,我们发现都是以英子看到的、听到的,然后想到的什么,这样的表达方式。以草丛中年轻人自己视角为例:同样一件事,他又看到了、听到了而想到了什么呢?通过英子多处细节描写赏析,我们发现都是以英子看到的、听到的,然后想到的什么,这样的表达方式。以草丛中年轻人自己视角为例:同样一件事,他又看到了、听到了而想到了什么呢?强化写作细节的指导:

三读《我们看海去》,通过跳跃式阅读,统整、归纳、概括,看看英子与草丛里的年轻人有几次见面?不同的叙事者会把小章节取怎样的题目呢?

以“初次遇见”这一章节为内容,叙事者为草丛里的年轻人,孩子们可以选择从遇见前、遇见时、遇见后一个片段段,对照表格,先进行头脑风暴交流,再动笔。

学生打写习作:

阅读即对话,是读者和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可视化表达,达到以写促读,写又是让孩子更好地读。儿童视角是模糊的,而成人视角被世俗蒙蔽,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是特定场景下的真实写照。作为老师,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并能巧妙地进行筛选、提炼,以深化他们的阅读感悟,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孩子健全的人性打好底色。奥巴马说:这个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大家分享的世界,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别人。读过这部优秀作品,希望给每个孩子都能留下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长按即可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精彩多多,周五再续~

点击下载《城南旧事》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