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22 16:49:55

点击下载

《四十自述》是胡适1931年写的一部自传,记录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父亲去世、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到考上庚款留美和后来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他的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历程。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童年时期(1910年以前),第二阶段留学七年(1910-1917年),第三阶段归国以后(1917-1931年)。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通达明理的母亲,对其人格养成甚至学术造诣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与他的童年成长经历及所受教育密不可分;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以胡适的视角,看到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发展,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豪杰并起,百家争鸣。

感触最深的,是胡适对其母亲冯顺弟的感念:

(1) 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一个传统中国女性无私、奉献、克制、忍耐的形象。这样的母亲,隐忍又充满爱意,23岁寡居,在打理一家子琐事之外,生活全部的希望都集在幼子的教育上。对于胡适母亲冯顺弟的教育,有很多可取之处:

第一,教育投资非常重要。

生活虽不宽裕,但胡适母亲冯顺弟对教育的投资却很大方,别人二元的学费,她却一开始就给到六元,以后逐年递增。嘱托先生,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讲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也因之这种差别的学费,小胡适可以受到书堂先生刻意的关爱,别人只会教认字,而胡适却还能听讲文章的意义。也因此,读书并未成为胡适的负担,他沉迷其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少年广博群书,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

第二,好的家教家规的树立必不可少。

胡适母亲冯顺弟年轻寡居,且她极度尊敬爱戴胡适的父亲,又加之胡适父亲对于小胡适的期待颇高,希望他在读书之路上有所建树。因此,母亲从小对于胡适的教育颇为严格,晨起先要讲规矩,讲道理,然后方可去书堂。对于小错误,她只和你讲道理,认错便可。但是,对于性质严重的问题,当天晚上就会解决,第二天早晨继续。

第三,风物长宜放眼量。

其母文化水平虽不高,却始终将念书当做胡适一生的头等大事。即便是后来家业衰落,穷到要以变卖首饰为生,居然还借了八十块大洋供胡适读书,她以一个母亲最深沉的爱,为胡适架起了一座通往知识国度的桥梁,没有这样一位有远识的母亲,胡适一生也看不到家乡外的世界,更别说成为北大教授,成为一代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者。

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母亲是最细致的,最有才干的雕塑家。其母冯顺弟做到了。

点击下载《四十自述》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