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生命一直陷落在那些岁月里


发布时间:2020-03-29 22:56:04

点击下载

纯净朴素本色的语言展现了阿勒泰的迷人美丽。

-----赵长天(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湖南文艺出版社

李娟 著

2011年10月版

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阿尔泰茫茫群山中,只需一片纯真,走夜路也能无所畏惧。这些文字都与记忆有关,讲"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

李娟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对小事件的追索中,有关于时间、等待、生死、爱情、命运的独特思考。她的文字,无法教出也无法模仿。任何一个小情节,总能在她的笔下活泼自然地以原貌展现。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有我们久违了的朴素情感和梦想。

------百度百科

作者如是说

这本书里的文字是从二○○二年以来,自己贴在一些文学论坛里或博客里的文字中挑选出来的。虽然它们大都是在线的一时之作,但我珍爱它们。它们契合着这些年来每一个“此刻”的我的真实心意。这些文字都与记忆有关,讲述“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事实上,我的记忆无依无靠—总是东奔西跑,为了跑得轻松一些,一边跑一边抛弃。

至今孑然一身。我没有儿时穿过的一件旧衣服,没有旧照片,没有旧书,没有刻着名字的旧家具,没有生活多年的一间老屋,没有不曾拆迁的一条旧街道,甚至没有稍稍维持原貌的一个旧城市,没有几个旧熟人……似乎找不到证明记忆的任何证据。但是,我有这许多的文字,我有写这些文字的热切和耐心。我写出它们时,总是心怀种种沉重的渴求,总是不写绝不能释然。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生活的,不知别人撬起生活的支点都暗藏何处。但对我,可能就是文字吧。我总是借助文字,在每一个“当时”打开道路,大步走出。又借用同样的文字,在每一个“后来”沿路返回,看清自己。

我凭一时之兴,把这些文字贴在网上,并得到了丰富的回应与帮助,这又是我的另一份收获。如果不这样的话,孤独的、随波逐流的写作也许会越走越偏狭、越走越黑暗。谢天谢地 我接触网络较晚,并且早在接触网络之前就已经出过一本小书,发表过一些文字。但我始终认为,自己真正的写作其实是从网络开始的。因为之后的体验更为开阔、坦诚。之前则低暗、无助。我深深地依赖这种即兴的写作,这种自然而舒适的渲发。虽然网络也带给了我许多烦恼,但它已经成为我无法彻底离开的一个广阔自由的沟通世界,一种习而惯之的涉世工具。我想,今后的自己还会有更丰富、更重要的文字在网络里诞生、累积。

总之,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些文字,一本书。谢谢你读它。

------李娟

以下是豆瓣及知乎节选的两段书评Pro&Con

Pro: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五月蔚蓝(来源:豆瓣)

虽然从来都不曾害怕过走夜路,甚至从小到大,从熟悉的村庄到陌生的城市,都喜欢着黑夜的纯粹和深邃,但是看到这个标题,还是莫名的喜欢,脑海中浮现出黑夜里一个孩子战战兢兢又装着很勇敢地大步走着的样子。

那时候有人常常跟我说李娟的文字是多么的好,可那时候的我还没有读过李娟,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好。如今自己读来,想说,李娟的文字果真是好,而且她的好是平和的,不煽情也不矫情,不大喜也不大悲,即便是写自己,也坦然而不做作,这样的刚刚好,正是李娟最迷人的地方。

这本书里的文字写作的年份跨度比较大,所以篇与篇之间读起来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她早期的文字,显得更为阴郁和沉重,感觉总是陷在那些过去岁月的回忆里,尤其读到老外婆那篇,看着觉得非常难过。大概因为早期生活的艰难,使得情绪难免压抑,文字也就不自觉地沉重起来。越是到后期,她的文字也越来越明亮和活泼了起来,这似乎也是李娟个人生活和经历的写照。所有的这些文字,多少也反应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

李娟的文字里,主角大都是女性,坚韧的,强大的,温和的,不知道是否跟她自己成长的环境有关系。那些平凡而普通的亲人和朋友,在她的笔下都如此让人动容。我最喜欢捡破烂的外婆,她是那么坚强那么伟大,让我想起自己的奶奶,她们总是看起来最卑微,最渺小的,在生活里却是最坚韧,最勇敢的。李娟把贫穷写得光明磊落,但不博取同情,这样的态度让人充满敬意。

李娟写起母亲,又是神秘的,有轮廓却并不清晰,有情感却又有点疏离。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是一个有着什么样童年的女孩,才会写出这样厚重和沉默的文字。尤其是最后献给母亲的那一章,读来的感觉仿佛看见一个小女孩在黑暗的大海上无助的漂着,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只是茫然地等待,等着妈妈来接她回家。

整本书读下来,我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觉得那些关于阿克哈拉的文字,都想是一场梦;而那些关于阿泰勒的,才是真正生活。或许写字对李娟来说,并不是创作,而是生活。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路人的,真实的,想象的……在虚虚实实之间,用文字构建起一个世界。那么自然,那么灵动,毫不造作。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

生命一直陷落在那些岁月里。将来,见到他以后,我要对他说:“世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读到这段,突然觉得很正能量。于是告诉自己:没关系,所有的悲伤都会过去,我也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Con:pinny hsu

(来源:知乎)

我不喜欢。很做作很絮叨。

最近大家很喜欢谈论这个作家,赞她返璞归真,集中文大成,完全不是翻译体。

遂打算与朋友一同参阅。问,那是谁?知性鸡汤?民谣画风?手上有佛珠?找了一些零散的作品,然后看了看照片,手上真的有佛珠。

读罢几行,大喊做作!吐了几口酸水关闭窗口。

想了想,不喜欢侯孝贤那部聂隐娘的人,应该都会喜欢李娟。心里平静了点儿,也不禁反思起来,我怎么这么看不上大多数文艺。

先从文字说起吧!

我觉得,文字首先是一种传达。

即使是再拙劣的翻译,你也能隔着时空触摸到那个作家的灵魂。行文中,有的作家反复重复一句话,几个字,是意识流是新浪潮是像几何拼接那样的妙;有的就是做作假,无病呻吟,耍腔调,赶时髦。这些传达,跟这个人站到你面前的形象,言谈举止绝对是一模一样的。

像李娟,还有大多数,宣传文介绍推荐的,提到的那些作家:朱天文、萧红、王安忆等等,没有一个我喜欢,不仅不喜欢就是看不上。

关于文学,我认为哲学家第一,小说家和诗人并列第二,戏剧文学略次吧!最差的就是写散文的。因为散文仅仅需要情绪和自说自话。所以李娟其实在我这儿写的是不如凤姐的。跟电影一样,我觉得文字也需要统一的情绪或灵魂和语言一致。文字和艺术一样不是说你简单了就格调高,脱了衣服就美了。古希腊的阳光下少年的裸体之美,你换成一个大腹便便愁容大叔,姿势猥琐决不会美!凤姐的文字就跟她本人一样,虽然面向绝对谈不上漂亮,但人家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知道在出门的时候带个发卡,顺手拍点风景野花,找找小动物图片,吃个葡萄。这些日常和她的文字的气质都是一致的。我觉得要是她坐在我面前,讲点带口音的家里的故事,一定特别不紧不慢,但有意思。她特别像那种童话里的丑妖精,偶尔捉弄人,但你也不讨厌她,甚至喜欢她偶尔的灵光一现的。

但我绝对不会喜欢李娟,不论她显得多么率真,爽朗,她的文字就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太太,还是那种自认年轻硬朗的类型。看她的文字,妈妈骑摩托带她窜土路,过石头,我感觉那路上的土灰都扑到我脸上了!新疆小孩一只脏手伸过来,带着膻味儿。真的一点不美,没法美,这就是生活。土味儿压根不好闻,小孩都是又脏又吵的,晚上洗脸鼻孔里都是泥,新疆老乡家又油又黑,你得弓着背钻进去,面临一片未知脏乱差。

十几年前我去新疆,很多南疆的小地方就是这样的。现在只会更脏。能在这样环境里写什么宝石,阳光,孩子的,绝对是精神不正常,有妄想症的(同理可推三毛)。不过这么想,李娟倒是挺像写起点网玄幻故事的。只要一直在打字,只要有人实在无聊,肯把时间给她刷,看她表演。

我想,我看不上这些文艺,就是因为他们其实不假,是真的不文艺!“吃着蛋清色素蛋糕,双手捧咖啡杯咚咚喝,然后嘴里嘟囔一通文艺行话。”你想像这些人的生活,绝对一点不优雅,屋子里乱七八糟。人也没有灵气,没意思。所以真是看不下去。

精神上的贫穷真可怕。并不丰富的灵魂互相取暖,看再多文艺书,文学作品依然是一开口就暴露那份贫瘠。

文学已经如此,比文学更早的音乐,美术,等等一系列,就不用说了。再到电影,没有审美,没有情趣。即使有了网络这样一个略虚拟的世界,在其中依然展现出一系列没有想像力,没有个性的精神面貌。

俗话说,越缺什么就越要表现出什么来。在文青或者自称伪文青,或大赞李娟之流的文盲粉丝身上,这句俗语一览无余。

顺藤摸瓜读书法(读书会扩展阅读)

《阿勒泰的角落》

《我的阿勒泰》

《遥远的向日葵地》

《羊道:春牧场》

《羊道:前山夏牧场》

《羊道:深山夏牧场》

《冬牧场》

-The end-

文字|豆瓣 知乎

来源|Ms.Guo欧特 周佳晖

编辑 |朱宝

We lose ourselves in books,

we find ourselves there too.

这里“阅读原文”,获取图书电子版哦~

点击下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