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读一本书:《诗的八堂课》


发布时间:2020-03-15 02:35:02

点击下载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诗的八堂课》。

《诗的八堂课》

作者:江弱水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句话一度引起热议,原因也不难解释,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买房买车的压力占据,这样的生活的确很累,但我们却害怕停下来,也不敢停下来。

但高晓松的这句“诗和远方”似乎给喘不过气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是啊!我们所有的视线被眼前的“苟且”给占满,却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远方的风景,还有抚慰人心的诗。

清华学霸杨奇函以《诗词之美》为题,在一档演讲节目上圈粉无数,听过这篇演讲的人都被他的表现给折服,更让人感动的是中国的诗词的确太美了。

正如他在演讲中说的,我们不用去到远方,中国的诗词就可以带我们去到远方,去感受那穿越千年的人文和风景。

上台前,导演建议他不要用太多古诗词,以免影响表达,但最终他还是决定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古诗词来演讲。

最终收获了对手的掌声和导师们的肯定,开场时他调侃自己长相不佳,但当他在台上自信熟练的吐出那么多古诗词时,却让我们领会到了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人说,这个时代诗人已死,但无论如何,诗的魅力从未消失,也不妨碍我们从诗中获得力量和智慧。

今天要讲的这本《诗的八堂课》,就是一本有关诗的读物。作者江弱水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

书的内容是根据作者给研究生上的一门诗学课而来,课后作者又花了大力气进行修改,最终整理成书出版。

作者在书中选择了一些他认为很有意义的课题,讲解得也很有意思,不枯燥,也没有很重的说教味道。相信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新的收获,对诗产生新的体悟。

1.

诗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中国的孩子刚学会说话就开始背诗,进入学校后,还会学习更多的诗词歌赋,但家长和老师往往更希望孩子关注诗的意义,关注诗人传达的情感和故事,却忽略了诗的声音表现出来的美感。

我们听一首歌曲时,会欣赏它的旋律节奏,其实诗也一样,诗中有各种音韵,节奏,甚至每个字的发音,也是为了辅助整首诗的呈现,实际上,声音和意义是相辅相成的,声音也是诗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文学家陈世骧曾说,一首好诗的生成,都会有最基本的情意的表达。受这一总体情意的支配,他的身体和意识中就会起一种总体的姿态,这个姿态和原始人想要表达情思的时候,全身肢体和口腔一起做出的姿态是同一的。

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r这个声母很轻,所以“柔”,“软”,“弱”这三个字,听上去是不是就是很柔弱的感觉呢?

m这个声母的字,如“盲”,“密”,“冥”,“蒙”,“渺”,“梦”等,发音的时候需要先闭上嘴,细细体验一番,是不是的确有种郁闷、黑暗的感觉?

还有韵母ang,发音则较响亮,所以这个韵母的字就有“刚”,“强”,“壮”,也和这个音本身给人的感觉很相近。

诗中同理,李商隐有一句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更隔”这两个字的发声就给人一种阻隔、梗塞的感觉,令这句诗的表达也就更加到位了。

包括周邦彦的《玉楼春》中最后一句“情似雨余黏地絮”,这句诗的发声全程只需要唇齿的微张,是不是还真有一种胶着和纠结的感觉呢。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诗当然也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一首诗又是多句话、多个音的组合,于是又有了节奏和旋律。我们先来听听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诗的结构是七四四,也就是先七个字,然后再四个字,四个字,也就形成了其特有的节奏和旋律。

再配上诗中所提到的各种古典意象,罗裳、兰舟、云、月、花、楼,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完全的展现了出来,画面也印进了脑海中。所以作者会形容这首诗“在行径和徘徊之间,真是顾盼生姿。”

再比如,北岛那首非常有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除了其深远的意义之外,其简单重复的音韵也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听觉享受。

作者甚至举了自己在80年代听麦当娜的歌中有一句:physical attraction,chemical reaction,这两句押韵的歌词,听上去是不是特别带劲儿呢?

所以说,即便我们没有先理解诗表达的意义,我们也一定能够在吟诵它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诗的魅力,感觉声音的美感和韵律。

这也是为什么,好诗会朗朗上口的原因。小时候背过的诗,多年后依然会记得,还能够倒背如流回味良久,因为,正如作者说的,好的诗人,也能够带来好声音。

2.

诗是乡愁

德国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回家的冲动。

作者认为,诗也是如此。

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说,诗人的天职是返乡,唯通过返乡,故乡才作为达乎本源的切近国度而得到准备。

看来,乡愁和诗人之间,还真是有脱不了的关系。

如果让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背一首诗,有很大的概率,会选择余光中的《乡愁》,或是李白的《静夜思》。而这两首在中国流传最广的诗,都在讲有关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三百》中有关思乡的篇幅据说有超过50首,在《古诗十九首》中,也有六七首都是在讲有关乡愁的诗,还有荷马两大史诗之一的《奥德赛》,写的也是返乡的故事。可见,乡愁在诗中的确是个大主题。

至于说为什么乡愁会占据诗人那么大的篇幅?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而现代学者牟宗三在《说“怀乡”》中也提到:“现在的人太苦了。人人都拔了根,挂了空。这点,一般来说,人人都剥掉了我所说的陪衬,人人都在游离中。可是,唯有游离,才能怀乡。”

离别这个话题,似乎永远都无法逃开。在古代如此,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

古代因为战乱等各种原因,现在则多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发展,背井离乡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于家乡有了更深刻的挂念。

家乡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不管怎样,说到家乡,我们就会联想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或是父母不求回报的关怀,家乡是无条件对我们好的地方。

正如作者所说:“乡愁成了镇痛剂和麻醉药,让人缓释焦虑,感觉还有救。乡愁……已不再指向一个直接的具体的所在,而只是一个乌托邦性质的引力场,一个神话版的心灵现实。”

我们也许并不是真的想回去,只是通过思念故乡,来回忆那个让我们最有安全感的地方,那个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温暖怀抱。

关于乡愁的诗,除了余光中的《乡愁》之外,郑愁予的《纤手》也非常值得我们一读:

落花傍着四月的江岸

春水使纤手柔弱

泥地的伕队中那浪子又站着

头一天拉过七里十里滩

一歇脚就喝光整天的工钱

而昨夜的镇甸并不知名字

月牙儿在犬声中照着

照着临江的一列北窗

当年轻易离别母亲的浪子

廿年啦,犹靠着人家窗根睡的那浪子

着上了酒瘾得了风湿症的那……

浪子,醉过一夜的小镇从不知名字

四月的阳光怯度冷峻的三峡

云底是一步一颠踬的纤手

落花从高原的家乡流下

春水使浪子柔弱

3.

向死而生的诗

死亡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沉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的确一件令人恐惧的事,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死亡。

作为活着的人,我们可能会惧怕死亡,好奇死亡,思考死亡,但也正是因为有生有死,我们才会珍惜时间,活在当下。如果没有死亡,时间没有尽头,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面对死亡,诗人是如何做的呢?一个为了生计二忙忙碌碌的普通人可能没想过,但作为一个诗人,不可能没有想过。作者甚至说,如果一位诗人没有写过死亡,简直都不配称为诗人。

我们先来看这首杜甫的《玉华宫》: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

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

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

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

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这首诗是杜甫在回家探亲的途中,看到玉华宫一片荒芜景象有感而发,玉华宫是唐太宗所建,距离杜甫当时经过已有一百多年。

因为时间过太久,整个玉华宫早已经荒废,已是“苍鼠窜古瓦”“ 阴房鬼火青”。杜甫看到后,触景生情,于是写出了上面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他说到,曾经的美人已变为黄土,当时用来侍奉帝王的物品,现在也就剩下了一座石马。

这样的场景,让杜甫突然悲从中来,坐在草边哭了起来,感叹到:“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漫漫征途,一百年后谁又能活着呢。

即便是伟大的唐太宗又如何,随着改朝换代,时间流逝,曾经的辉煌宫殿也已不再,变成了现在这番颓垣破壁的模样。

法国诗人瓦雷里在《海滨墓园》中也写过一些类似的诗句:

那些女子被挑拨而逗起的尖叫,

那些明眸皓齿,湿漉漉的睫毛,

喜欢玩火的那种迷人的酥胸,

相迎的嘴唇激起的满脸红晕,

最后的礼物,用手指招架的轻盈,

都归了尘土,还原为一场春梦。

你看,再华丽的宫殿,再美好的肉体,在面对死亡时也变为了一滩尘土,再美好的场景,最终都将消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死亡的过程,原来那里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

面对我们终将走向死亡,都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很多诗人写出了向死而生的诗来,强调及时行乐,活在当下的重要。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很多关注生时快活的诗,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既然昼短苦夜长,就更应该及时行乐,一个人活在世上不到百年,干嘛要去想千年之后的忧愁呢?整天不快乐,只会被后世子孙嘲笑。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春夏秋冬来了又去,一年过得真快啊!人生如此短暂,为什么要自我限制呢?何不放开自己,放下忧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大诗人陶渊明也曾在《拟挽歌辞》中说到自己对死亡的态度:“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与《古诗十九首》类似,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旷达态度。

马东曾在节目中说,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所有汉文化里面的人缺的一课,因为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生的事儿都没弄明白,干嘛去想死的事儿呢?

所以中国人是非常回避死亡这件事的,既不许聊,也不许想。甚至光是提到这件事,都要摸木头三下,觉得非常不吉利。

可是回避也没有用,反而,能够直面死亡,并从中获得宣泄和净化的人,才是强大的,健康的。所以马东会说,思考生死这件事非常有必要,而思考的结果,才是最不重要的。

诗人用他们敏感的心,感受死亡,描绘死亡,从中获得力量和解脱,让死亡这件事也变得有诗意,也不再那么恐惧和悲伤了。

好了,以上就是《诗的八堂课》这本书的三个重点内容,我们讲到了诗的声音,诗与乡愁,以及向死而生的诗三个部分,希望能够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有人说,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各种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占据了观众的视野,但《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这类文化节目也依然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这说明,观众是需要它们的,在这个娱乐横行的时代,大众并没有忘记中国的诗词歌赋,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而夺冠的00后少女武亦姝说:“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而第三季的总冠军雷海为是一位送外卖的大哥,他说自己都会随身带上一本《唐诗三百首》,然后在等餐或休息的时候拿出来看,这样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就会特别高兴。繁忙的工作也并未阻碍他对诗的热情和喜爱。

诗无法给我们带来金钱上的收获,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诗里穿越时间和空间,感受人间百态,收获别样的感动,沉醉和喜悦,这就是诗的魅力,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点击下载《诗的八堂课》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