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一本书带你走进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发布时间:2020-03-16 09:34:55

点击下载

前段时间逛书店时,屡次看到这本书摆在各大书店的显眼位置。

由于切尔诺贝利事故本身所造成的历史后果之严重、影响之大,连年来已有多部反映此事件的书籍和影视剧作品。

这本《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的前身,也是由花城出版社在2014和15年就业已出版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以及《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现在作为该书最完整的版本,重新修订和更名后又重新和读者见面。梁文道在公号《看理想》的文章中所分析引用的,也是早版的书名。

真正使该事件和这本书近期又频频在公众视野中浮现的,想必是5月初HBO推出的5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剧照,豆瓣评分9.6

“毛骨悚然、窒息感、压抑、震惊”等词语反复出现在大家的观剧体验中。这一部不亚于真实版“生化危机”的著作也驱使我走近切尔诺贝利背后的故事,去探寻作家笔下那些用鲜血与白骨拼出的真相。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在苏联统治下的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

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事故总共造成约9.3万人死亡,27万人患癌,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成为真正的“鬼城”。

(整理自百度百科)

写了禁书却抱得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本书的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她的复调书写,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

师承苏联著名的纪实文学家阿达莫维奇,又深受1970年诺奖得主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影响,这位白俄罗斯记者和散文作家最擅长的就是纪实性文学作品,她本人称为“文献文学”,采用访谈的形式对二战、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等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做见证和创作。

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

可想而知,由于这些不够“正能量”的书写和记录中包含了对当局政权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揭露与批判,她的多部作品在本国多年被禁,作家本人又曾在欧洲辗转旅居,导致她在俄罗斯国内的名望还远远不如在国际上的。

而这部为她取得国际声誉,最终成为该历史事件经典的《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读起来更像是一本幸存者的口述实录。

消防员的妻子、负责捕杀动物的猎人、区委主任、疏散区居民、物理学家与中学教师,通过多视角的讲述与记录,为读者一针一梭,织成一张经纬交织、立体生动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众生相。

“每个人都是目击者,是见证人,是哲学家,是祭牲也是祭司。”

“我宁愿死在阿富汗!说实话,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那里的死是正常的死……死得明白…”

“我要作证,我的女儿死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他们希望我们保持沉默。据他们说,这还得不到科学的证明,缺乏足够的数据,得等上数百年才能弄清楚。可是我的生命……可等不起……我等不到了。你记下来……你就写:女儿的名字叫卡佳……卡秋什卡……于七岁时死亡…”

“假如学者一无所知,假如作家一无所知,我们就用我们的生与死帮助他们了解。”

如他们所说,俄罗斯文学里没有生活,只有战争和死亡。

幼儿园的废墟

人们“找不到词汇表达全新的情感,也找不到情感对应全新的词汇。”在灾难发生后,所有人都失语了,缺乏对现实的理解与判断。

那是一个噤声的时代,无论主动还是被动。

“我所记住的是……事故发生后没几天,图书馆有关辐射,有关广岛和长崎,甚至有关射线的书都不翼而飞了。传言说那是上级指示,为了不散布恐慌,为了我们能沉着冷静。”

“谁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才是最可怕的。辐射检测员说的是一组数字,我们在报纸上读到的则是另一组。”

“第一批外国记者来了……第一个电影摄制组……他们身穿塑料防护服,头戴防护盔,脚踩橡胶靴,戴着手套,就连摄影机都有特殊的套子。而我们的姑娘,女翻译陪着他们,她只穿着夏天的连衣裙和凉鞋…”

“他们担心的不是人民,而是权力。是权力的国家,而不是人民的国家。国家优先是不可否认的,而人类的生命价值被降低到了零。”

这大段的回忆,让人觉得似曾相识。灾祸因荒谬和讽刺的自以为是产生,继而再因这自以为是愈演愈烈,最终无可挽回。

切尔诺贝利式的爆炸是一个政权自取灭亡的产物,最终却用了无数无辜的生命做陪葬。

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同样的阅读体验在《鼠疫》中也曾出现,加缪在小说中描写了虚构的北非国家奥兰城中一场肆虐的瘟疫,作者平静客观,克制不滥情,用文字打造出恐怖片般阴森诡异的氛围。

像要全身扎进冰冷的泳池一样,读它是需要勇气而不能回头的。

“鼠疫杆菌不会灭绝,也永远不会消亡,这种杆菌能在家具和内衣被褥中休眠几十年,在房间、地窖、箱子、手帕或废纸里耐心等待,也许会等到那么一天,鼠疫再次唤醒鼠群,将其大批派往一座幸福的城市里死去,给人带去灾难和教训。”

也确实如结尾和周国平所预言的那样,这样的“鼠疫”几百年来不断在重演,时间镜头切换到2003年,书的最新版本和名称是《非典》。

文学史中,灾难文学由于描写人类发展进程史中,由极端环境与事件造成的经历成为备受关注讨论的题材。其中包括传世经典《十日谈》,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可被理解为儿童版《Lost》的《蝇王》,以及充满人性善恶博弈的《鼠疫》,无论是群体命运还是个体剖析,因其“末世情结”都令人读得异常沉重,继而产生对人类文明与信仰这一课题的重重反思。

“大家同患难,无论肉体还是心灵,都经历一段艰难的空白,一段无法弥补的流放,一种从未满足的饥渴。”

而纪实文学则以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为基础,通过作者的体验来记录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视角相对会有所聚焦,但其整体的真实性却最令读者感同身受,以非常近距离的心理角度产生超越时空和文化的代入感。

如屡登畅销榜单,揭露硅谷女版乔布斯骗局的《坏血》,关于日本Metoo事件纪实的《黑箱:日本之耻》,甚至我之前推荐的作家李娟的一系列牧场故事也属于纪实散文的范畴。

在纪实的过程中,我也数次感受到对切尔诺贝利这一人类历史重大灾难事件进行记录时,作家或摄影师等创作者们始终无法规避的伦理问题。

当年以性命为代价清理高辐射瓦砾的人们(摄影师Lgor Kostin)

而且据报道,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曾被书中采访对象诉至公堂,因其未能对个人经历进行完整真实地叙述,而进行了部分艺术性的虚构。但与追求真实性的新闻报道不同,在纪实文学中却是留有一些供作者再发挥创造的松动空间的,此为后话。

总之当我试图将《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在文学史上进行归类定位时,惊讶地发现它处在灾难文学与纪实文学的交集,以其巨大的灾难性和真实性成为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人类发明了技术,但并没有做好全部准备,他们与技术并不匹配。能把一支手枪交到孩子手里吗?我们就是那些疯狂的孩子。”

剧中不明真相的孩子暴露在核污染中嬉戏玩耍

书与剧先看哪个?

我循例先看了书,再带着印证的心情去看剧,以期进行内心图景的演绎和再现。HBO的电视剧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上帝或他者的视角;而书中是黎民百姓自下而上地讲述,是有对象的控诉。

电视剧引导观众关注和探讨的,是事件的起因和过程,更像是从政治决策层出发对真相的调查究责。为观众将事故经过建立起空间逻辑,做更进一步的图像化讲解和演示。(我也是通过剧才看明白了各反应炉的建筑架构,粗略理解了造成事故的物理原理)

剧中自我牺牲寻找传播真相的科学家也有历史原型

“我们一夜之内便转移到了另一段历史中,我们完成了向新现实的跃进。它,这一现实原来不仅超越我们的知识,而且超越我们的想象。时代的联系被割裂了,过去突然变得软弱无力,令人无所依托,无所不在的人类档案中找不到开启这扇门的钥匙。”

其余的影视叙事部分只是提取了书中个别人物和信息,深度和立意远不如书籍深厚和富有冲击力。

很多人拒绝离开当地,宁愿受着被辐射癌症的风险也选择“叶落归根“,这种民众用拒绝真相来抵御恐惧的心理,是否也是小农意识的带有宿命论的愚昧的“英雄主义”。

人们需要英雄,塑造并鼓吹英雄;而他们忘了成就英雄的,往往是一场悲剧。

很多居民拒绝离开辐射区,至今仍生活在附近

书籍从现场记者的角度与每一个人对话,更侧重于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虽没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故事链条,也没有完整的情节和核心人物。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有自己的地位价值与行为逻辑准则。

众多故事和角色各自独立又相互重叠,多线程同时发展,不同的声部最终和谐的谱成一个主体旋律。这一复调书写的技法也使得电视剧的视角相对单维。

书中的主角们是电视剧结尾那一串串被省略简化了的伤亡病患数字,因这些包含血泪的讲述让故事更加血肉丰满。他们用自己和亲朋的生死,如一块块细碎的拼图般拼起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全景。

今天的切尔诺贝利

三十多年过去了,如果当初事故发生时出生的婴儿有幸存活到今天,也已走入而立之年。

而如今的切尔诺贝利,也并不如大家所设想成为一个完全晦暗荒芜的鬼城废墟。相反在后续的调查记录片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宛若史前时代繁茂丰饶、鸟兽齐鸣的伊甸园。普里皮亚季除了没有人类居住,一切如常。

花依然盛开,不再为谁盛开。

凤凰网资料图片,樱花背后是废弃30年的教学楼

“这里被掩埋的不仅是他们的家园,而是整个时代。信仰的时代!对科学的信仰!对一个公正社会的理想!”

而商家利用人们猎奇的心理,也开发了荒谬的切尔诺贝利旅游线路。在这曾经是受害者圣地和哭墙的地方,创作者和网红们也借此来纷纷作秀发声,对这一人类史上的重大灾难进行二次消费。

“核旅游市场需求很大,尤其是西方游客。人们想去猎奇和寻找刺激,这些在舒适的现代生活中已属难得。生活变得枯燥,而人们想要永恒。”

文化是由人组成和撰写的,是一个社会的集体记忆。当人不复存在,文化也将消失殆尽。

如书中人物所愿,最终不但形成了切尔诺贝利文化,更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民族:切尔诺贝利人,他们诞生于被隐瞒而缺失的真相中。

实际死亡人数预估在9万,苏联政府至今的官方数据仍是31人

那些赤手空拳冲上抗灾现场的消防员,那些来不及穿防护服抢救伤员的医护们,那些把孩子们从学校中带出来逃离辐射区的醉鬼司机们…… 阿列克谢耶维奇塑造的这些小人物没有如尘沙般消失殆尽。

他们命运中的高光时刻,永远被收叠进时代和人类文明的扉页里,在每个风起的日子对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历史虽已走远,但仍会时时回首。

“切尔诺贝利还没有结案,它刚刚开始…”

关于作者-马背上的女超人

马背上的民族,3字头新手妈妈

曾旅英学习工作十余年,混迹于国际教育圈

育儿心路|读书电影|生活旅行

愿做精神世界永远的游牧者

深夜码字、随缘更新,weibo @马背上的女超人

往期回顾

影剧书评

那不勒斯四部曲|好女孩走四方,坏女孩上天堂

6月读书笔记|左手带娃,右手普鲁斯特

津口待渡笔做舟| 写在“马背上的女超人”公号4周年之际

素媛性侵犯出狱倒计时622天,保护女童为人父母能做点什么?|《素媛》《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全职妈妈如何不变绝望主妇,我用读书来自救

夏日读书笔记|一些苍凉冷峻的小故事

每当我觉得人间不值得的时候,就去这些地方逛逛|广州文艺书店盘点

春日书单|春眠不觉晓,读点什么好

旅行游记

黄金周我带娃去了这个人少钱不多的小众海岛|越南岘港

甲米行纪|谁说带娃海岛游最轻松,我哭着说游记里都是骗人的!|泰国甲米

《向阳光逃亡》西班牙游记之一高迪的巴塞罗那

【用文字画画】南方没有的冬天|美国华盛顿山小记

【全球通】乡野中的灵魂驿站-不完全英式买醉指南|腐国Pub推荐

白天科学带娃

晚上文艺当妈

点击下载《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