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诗人余秀华成名后


发布时间:2020-03-19 17:07:59

点击下载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诗人余秀华成名后

文|刘爽爽

(财新记者)

2015年1月,诗人余秀华因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迅速成名。之后的两年,生活朝着她从未想到的方向飞驰。

  公众视野里,余秀华出席各种活动,成为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获得各类奖项,先后出版《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三本诗集。

  家庭生活中,她结束了与前夫尹世平近20年的婚姻、经历母亲从癌症确诊到去世全过程,从害怕有人说她“有名后把老公踹了”,到毫不在意别人对其离婚的流言蜚语。

  “她变了很多,现在的她内心很强大,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观点言论所左右。” 纪录片导演范俭说。2015年初,他跟随余秀华从湖北老家辗转武汉、北京、香港、深圳,历时一年有余,拍摄完成纪录长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2016年11月,该片获得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DFA)长片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12月,该片在国内获得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奖。

  “她的诗歌是真我真爱真性情,也是真伤疤真痛苦之后的痛定思痛。”12月24日,范俭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说,“她没有在众声喧哗中迷失,她仍然在写作。” 

《摇摇晃晃的人间》海报 设计/陆云帆

炒一盘素菜般拍摄余秀华

范俭还记得第一次见余秀华的场景。位于钟祥横店村的余家,里里外外全是媒体,记者一波又一波,每批半小时地抢着上。来之前,范俭看了余秀华所有公开的诗歌,还找来她喜欢的诗人的作品。他买了一套精装版《悲惨世界》送给余秀华,因为她在一次访谈里说过喜欢这本书。

  因为余秀华第二天要出门,范俭担心她不再接受拍摄,在当晚做了个访谈。聊到一半,余秀华说:“诶,你这个人是有备而来的。”

  这算是初步交心了。

  后来完成的影片是从一棵树开始的,在麦浪拂动声中,响起余秀华读诗的声音:“首先是我家门口的麦子黄了/然后是横店/然后是汉江平原/月光里静默的麦子/它们之间轻微的摩擦/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一片金黄里,穿着白色条纹衫的余秀华摇摇晃晃地走来。

  相比余秀华被媒体、读者包围着,不时说出些机灵有趣的回应,或是被一些电视节目请去,站在台上和批评她写“黄诗”的人“对撕”的场景,这不是个很抓人眼球的开头。用范俭的话来说,他“炒了盘素菜”。

纪录片拍摄时的工作照

  残疾人、农民、女性、诗人,余秀华身上有太多“新闻点”。成名后,她家里的米甚至被记者吃光过。有评论说,自上世纪80年代后,诗歌再也没这样引起过公众注意。“这些都很有趣,但不是我想关注的。”范俭说。

  拍摄余秀华最初是制片人、优酷资讯中心总编余红苗确定的,“读她的诗,你能感受到这个人像被捆住了,但她的心又强烈地向往自由。这样一个挣扎的人,她的内心情绪是非常饱满的。”

  余红苗联系到曾一起在央视新闻评论部工作的范俭。

  范俭从2007年开始独立制作纪录片,在《活着》和《吾土》中,震后灾区重建与城市拆迁这两个分量不轻的社会议题,都被范俭作为背景处理。他更加关注心灵层面的问题——每个家庭在问题中如何生活。

  他曾在微博中写,“纪录片作为电影的意义,不在于关心国家或大而化之的人群,不在于社会议题,不在于应时应景,而在于具体的人,在于复杂的人性和细腻的情感,在于粮食和蔬菜所构成的生活日常。”

  或许这正是异国观众被打动的原因。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颁奖词评价:“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以一种诗意、亲密、有力的方式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复杂性。主人公的力量与影片拍摄技艺相得益彰。拍摄一部关于诗歌的影片而又不陈词滥调,实属不易。但该作通过拍摄一个敏感而非凡的女性做到了这一点。”

范俭在idfa影片海报旁(摄影:于卓)

妈妈,我们没有一个是胜利者

  

  拍摄持续了一年。范俭先后去了六次横店村,最久一次待了十六七天。团队最多时去五个人,最少的时候,只有范俭和妻子两人在余家拍。闲聊、吃饭、帮着下地插秧,很少正襟危坐地访谈,双方都不自在。往往是余母周金香洗着衣服或在厨房做菜,范俭在边上聊天。

  余秀华的婚姻是母亲做主决定的。因为出生时倒产缺氧,余秀华走路摇摇晃晃,说话也不太自如。1995年,母亲做主把19岁的她嫁给32岁的尹世平,觉得总算给女儿找到了一个归宿。

  但两人的婚姻并不幸福,离婚的话头几乎每年都提。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余秀华写诗,因为说话费劲,她更喜欢打字。早先没有电脑时,她把诗写在笔记本上,身体的不协调使得她的字写得力透纸背。“我老公看到我写诗,他烦。我看到他坐在那里,我也觉得烦,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片中,她边打字边说。

  在范俭最早拍摄的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里,余秀华把原因归在自己身上,“怪我,怪我太有想法了”。

  范俭觉得,“诗歌把她引领成一个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内心世界更为敏感的人,使得她不能容忍现实生活的不幸福。”

  余母一直不支持女儿离婚。她问范俭:“秀华为什么不喜欢世平?我不懂。”“我把她嫁人了,哪里不好?”

  母女俩在冬夜里争吵,母亲问,“有几个像你那么心硬的?”

  “我心硬也是你给我的心。”余秀华反驳。

  这不是母亲第一次这样抱怨。2015年4月,余母被确诊肺癌晚期。余秀华知道后从没在母亲面前哭过。母亲说她“心比榆木还硬”。

  “她其实很脆弱。但她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哭泣难受的样子。”范俭说,余母确诊的当天晚上,余秀华给他打电话。“她非常难过,整整40多分钟,一直在哭,说不出话来。”

  余秀华在诗里写:我从来不相信,她会这样死去。因为到现在,她的腰身比我粗,她的乳房比我大。

  余母也是范俭最感怀的人。在片子里,最开始她的头发又黑又多,可以编成一根粗粗的麻花辫,后来因为化疗,掉得所剩无几。2016年8月底,范俭最后看到余母时,她已经满头银发。片子完成不久,余母就去世了。

  余秀华的爱与怨也没了着落。她满怀爱意地写下:“你走后,人间就冷了。”又忍不住怨怼,“你们用20年毁灭了我对婚姻的信任,让我永远不会再信任婚姻。妈妈,我们没有一个是胜利者。”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片外,余秀华与儿子像是重复着母亲与自己的悲剧。在武汉读大学的儿子不愿让大学同学知道自己和余秀华的关系,更谈不上对母亲诗歌的欣赏。

  母子两个人在家,即使在同一个房间也是各玩各的手机,各上各的电脑。范俭试着拍过余秀华的儿子,对方很冷淡,拍出来双方都很不舒服。

  余秀华一早告诉范俭,“你们拍我儿子,没戏。”她带着儿子去香港参加书展,儿子在酒店房间玩了两天游戏。儿子也反对她离婚。

  “他不理解母亲的处境,当然母亲也不一定理解儿子。”范俭觉得这个“很自我”的小孩肯定是受到家庭关系影响的。“他可能会假定,我跟家人的这种关系是正常的。我父母之间就是这么冷漠,我为什么不可以冷漠呢?”

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

  

  一个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平时买点什么都需要跟家里人要钱。离婚,她做不了自己的主。她到当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工作人员劝她,“离婚是要钱的,有这钱还不如去买衣服。”

  家里人也不同意。父亲余文海说:“现在秀华出名了,再离婚就不好办了。”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给余秀华做工作:你现在离婚,不仅你身败名裂,你的儿子也会为此在村里抬不起头,将来娶不上媳妇。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律师、记者、诗友,余秀华问过许多人意见,在经济独立并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后,她坚定了离婚的念头,因而“还是要感谢这一年发生的事”。

  2015年12月14日,两人协议离婚。尹世平搬出余家。

  余秀华问自己,“我真的是一个人了吗?”别人离婚因为每天生活在一起,一下子分开会感触很深,她却“没有感觉”。

  她知道,“这是真正的悲凉。”

  有人统计,余秀华2014年到2015年1月20日公开面世的诗里,“爱”出现了140多次。在香港的一场访谈节目里,余秀华说:“切肤之爱和灵魂之爱,我都没真正经历过。爱情离我很远,所以我一直不甘心,不断经历追逐碰壁的过程。”她觉得,“我这辈子还是很亏很亏。”

  “她喜欢一个人,总是很强烈,很执拗,过于热情。因为她控制不住自己。我有时候劝她,你有时候太冲动。”范俭说。有人在网上骂她,她一定要骂回去。2017年春晚计划请余秀华,结果有人举报她写“黄诗”,把她气得够呛,想立刻找到对方理论一番。

  如此强烈的情感伤人更伤己。她曾经爱上几个人,都很痛苦,被拒绝后,会伤心到呕血。这样的场景过于私密,她外出赴约见仰慕的诗人时,也不愿让范俭跟拍。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范俭总结,余秀华喜欢的类型是年长儒雅的文人,身体健康,长得也还不错。“这样的人很难喜欢上她,所以她想要的爱情注定得不到吧。她也知道自己希望渺茫,却又停不下地去追寻,像飞蛾扑火一样。”

  在这样绝望地追寻里,她写下:“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摇摇晃晃的人间》引用了这个意向取了英文片名:Still Tomorrow。

刊于财新网文化频道。

特别声明财新文化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文化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点击下载《摇摇晃晃的人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