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别离,最能打动人?——再评越剧《桃花扇》


发布时间:2020-03-23 16:13:50

点击下载

摄影图片:许木木

君安和陶琪的《桃花扇》在南京首演,作为君迷一枚,怎能错过?

早就对尹袁新戏翘首以盼了,现场观看,果然不负所望。君安的尹派和陶琪的袁派韵味十足,身段动作是那般唯美流畅。王仁杰的唱词设计依然古典文雅,开场一句“齐梁词赋六朝柳,玉树后庭旧韵留”,金陵之历史人文风貌就赫然映现于眼前。剧中其它诸多的美、好,已有戏迷总结,个人深表赞同,这里就不再一一细说。

图片摄影:许木木

想说的一点是,全剧美则美矣,但也有令许多戏迷叹惋的地方:与太先生版本的《桃花扇》不同,这版结局无有香君之死,自然也就不再有朝宗的“追念”。侯朝宗和李香君劫后余生,受道士点拨顿然醒悟,各自出家归隐于林。纵观全剧剧情走向,这样的结局未免有些让人感觉局促。

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亡国之痛与才子佳人的相遇注定是一场别离。可是,舞台上怎样的别离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孔尚任笔下的香君和朝宗二人的结局的确是二人各自入道,若论尊重原著,君安陶琪版《桃花扇》的结局做到了。但问题在于原著洋洋洒洒有十几万字,叙事是细致完整的,情感是有铺垫的,人物性格是丰富的,而舞台留给演员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三个小时。如果不能把人物的情感脉络淋漓呈现,是很难感染观众的。因此,文学作品改编成戏曲时,往往会通过制造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来凸显人物的性格、情感。

图片摄影:许木木

1948年尹太先生那版的《桃花扇》中候朝宗变节投清,香君因此自尽身亡。这样的别离,在肉体上是生死相隔,在精神上是理想与追求的分离。当朝宗身着清装在追念香君时,香君的人物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烟花之女,性格刚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香君虽然死了,却永远活在候朝宗的心中,成为一个永远的痛。朝宗虽然活着,但是香君的坚贞爱国与他变节投敌的反衬,他自己内心“爱国主义”与“卖国主义”的斗争,故国远去、伊人玉碎香消的伤痛,昔日两人的甜蜜美好、朝花夕月与今日的天人永隔、自己的形单影只的对比,都让他追悔莫及,“此恨绵绵”!这样的结尾增加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渲染了全剧的悲剧气氛,因此这段《追念》才会如此扣人心弦。当朝宗开口轻轻唤出一声“香君”,低沉隽永的唱出对香君的怀念之情时便让人为之动容,感怀不已。

视频来源央视戏曲频道,仅供学习交流

《桃花扇·追念》王君安

其实不止太先生版本的《桃花扇》改变了原著的结局,欧阳予倩话剧本的结尾,也是写侯、李二人在离乱后再度相见,侯朝宗眷恋旧情,到栖霞山卞玉京的道庵里再访香君,希冀重续旧好。香君见其已脱去南明衣冠改着清装,认为他丧失了民族气节大失所望,愤而撕碎了溅血的桃花扇抱恨而终;1963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桃花扇》电影版本的结局,编剧梅阡与导演孙敬也是几经斟酌,认为原著结尾有偏虚幻、不够深刻,遂放弃了原著的结尾,仍以欧阳予倩的同名话剧为蓝本重新修改,形成了后来影片的结尾。我想,这样的改变是艺术的需要,是制造矛盾冲突的需要,是刻画人物的需要,是情感升华的需要。这样的结局看似与原著相悖,却已达到了原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本意。“追念”一折能够成为尹派的经典,并流传至今,除了唱腔好听之外,是否也因为它蕴含的情感更加让观众动容、引起观众的共鸣呢?

王仁杰老师的《柳永》我是很喜欢的,尤其是“八声甘州”,经过前面五场对柳永不得志又心有不甘的铺垫,最后一场柳永“我这一生啊,有时深沉有时浮浅……”的唱词一出来,我就已经被深深打动了,顿时百感交集。相信很多看戏的朋友,无论是不是戏迷,听到这里都会跟我一样有所感触,因为它唱到了我们心里去,让我们有了共鸣。而这次《桃花扇》的结局总感觉有点“淡而无味”,仅仅通过几个角色的唱,来让我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全剧中抒情多于叙事。没有一个个的故事铺垫,没有一层层深刻的矛盾冲突,最后的别离显得有些不温不火,甚至有些观众都不明白怎么最后就由一位道士撕碎了桃花扇、随便呵斥了几句,两人就依依不舍的分开了。总觉得,亡国之恨的痛楚,二人别离之伤感如能表现得再强烈些就好了。

图片摄影:许木木

当然,没有“追念”虽有些遗憾,但是也并不纠结于此。任何一个新剧目的创作都是难得可贵的,期待接下来《桃花扇》能被继续打磨,成为能够流传下去的经典。也盼望安琪工作室新作不断,佳作不断!

— END —

图文:溪玥授权发布

本期编辑:东方笑

☞ 官方QQ群:208896494

☞ 投稿邮箱:iyueju@126.com

☞ 合作咨询:0571-58121705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点击下载《桃花扇》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