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讲点中华典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01 00:19:56

点击下载

作者:快乐语文教研组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典故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典故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典故/快乐语文教研组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9(快乐语文总动员)

ISBN 978-7-5183-0267-3

Ⅰ.①给… Ⅱ.①快… Ⅲ.①汉语-典故-少儿读物 Ⅳ.①H136.3-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43162号给小学生讲点中华典故出版发行: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2区1号楼 100011)网址:www.petropub.com.cn编辑部:(010)64523558 发行部:(010)64523623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北京晨旭印刷厂2014年9月第1版 2014年9月第1次印刷740×1060毫米 开本:1/16 印张:12.75字数:231千字定价:26.80元(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调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亲近语言文字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可见语文的内容离不开文字、文章和文化,但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础,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曾几何时,语文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教师注重把文本意蕴讲“深”、讲“透”,过于重视文本的其他教育功能,却忽视了对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导致语文教育收效甚微,让学生失去了更多和语言文字亲近的机会,失去了提升语文素养的本真。近年来,教育专家们重新审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认为语文应当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一个核心。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应该多下工夫积累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和外在体现,反过来,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11年,我国修订了新的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在新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汉字教育,并提出了汉字教育的新理念,要求不能以纯粹的工具观来看待汉字学习和教学,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汉字教育的新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样的道理,不仅汉字的学习如此,对于所有汉语中的字、词、句、典故,我们都应当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深刻理解这些语言文字的意蕴,我们才能准确地感受到文本的意蕴。因此“快乐语文总动员”所动员的,就是要引领我们回到语文的源头,重新去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学习最本真的快乐。全套书共分八册,包含了汉字、成语、诗词、俗语、谜语以及典故、人生哲理、亲情美文诸多内容,让我们可以尽情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中的灵性与活力,饱览蕴含其中的多彩故事,以及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前 言

你知道吗?“典故”最早是一种官职名称,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的官员。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所有的文明都凝聚在礼乐制度当中,所以,典故所司即是历史,即是文明,即是传统。现在,典故被解释为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便好理解了。

是的,无论是节日习俗,还是生活百态,抑或是神话传说,古今俚语,都能从典故中追根溯源。如果你十分困惑,为何每年都要过年?那么翻一翻典故,就会知道,原来传说中曾有一个叫“年”的怪兽。

典故还会告诉你,为何称呼妻子的父亲为“岳父”或“泰山”,“同志”一词从何而来,为何“说曹操曹操就到”,等等。还比如,典故会告诉你,为何人们要在中秋节赏月,为何月亮上有个叫嫦娥的仙子,为何月亮又叫广寒宫……

民间一些俚语源于何处?为什么会有“二百五”、“半吊子”、“二五眼”、“马大哈”的说法?为什么“乌鸦嘴”一说就准?为什么人们喜欢卖“关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故数不胜数。我们每天在说话写字,在频繁地使用语言工具追求文明、追求科技进步时,却忽略了语言本身就蕴藏着的千万文明。语言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不懂这些,就不了解我们古文明曾经的伟大和辉煌,不懂这些,就不能更好地感悟语言艺术之魅力。

细数典故的来源无非有三。其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习俗、神话、历史事件等;其二,来源于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其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故此,我们将本书分为节日习俗、生活百态、神话传说、古今俚语四类,对每则典故的含义进行了详细解读。翻阅此书,便能尽览中华语言文明的博大精深,而这正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编委会

主 编:张先勇 孔 涛编 委:潘厚荣 王文娣 刘小多 雷 莹 吴素红 张学琼 魏艳珍 冯 岩 张振强 阎晓霞 刘 锐 林贵舟 张映发 范海飞 吴国财 吴 娜 戴 菊 吕广田 汪和平 张 妍 贾梦婕 环 梅 孟祥鑫 杨小宝 周 丽 赵阿利 钮红卫 张 明 李 翠 李 群 张丰霞 孙永贞 王 芳 黄爱林 沙小钰 李 琳 周 霞 乔文生 孔燕萍 刘 颖 孙志宏 徐英广第一章◎节日习俗“年”的由来【历史典故】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是一年初始,象征着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所以,这一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相传从商周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欢度春节了。在春节,人们庆祝丰收、祭祀神灵和祖先。除此之外,民间还流传着其他的风俗习惯,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关于“年”的传说。

古时候有个叫桃花村的地方,那里出了一头名叫“年”的怪兽。这怪兽平日深居海底,不会打扰人们生活,唯独到了除夕这天便出来捕杀牲畜和吃人。因此,每到除夕,百姓就惶惶不安,人人自危。

这年除夕,桃花村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挨家挨户四处乞讨,当地居民都好心劝他赶紧避难。不料,老人笑道:“那么,请留我住一晚,我自有主张。”于是,白胡子老头儿就住在了一位乡亲家中,还将这家的大门贴上红纸,亮着灯等着年的到来。

夜深人静的时候,年进了村,看到老头儿住进的那家门口贴着红纸,屋内灯火通明,二话不说就要冲进去。谁料,只听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它立时夺路而逃。第二天春节,当地百姓忐忑不安地出了门,看到他们的村子安然无恙,于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相互庆贺。从此,每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贴用红纸做成的春联,燃放爆竹,这就是过“年”。【拓展阅读】

在甲骨文中,年的字形是一人背负着成熟的禾(谷物,粮食),表示收成的意思。因此,古代的字书是把“年”放在禾部的。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过年时的扫尘习俗【历史典故】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为了掌握人间情况,就派三尸神常驻人间。可三尸神是个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人,喜欢在人体作祟。《太上三尸中经》上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每到了庚申那天,他们便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陈说人间的罪恶,时间久了,玉皇大帝就认为人间是个丑恶肮脏的世界。

一次,三尸神又从中作梗,说人间有人咒骂玉皇大帝。玉帝勃然大怒,立刻降旨彻查此事,将那些犯上之人的姓名、罪行书写于墙上,并让蜘蛛结网遮掩以作记号。然后再派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将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抄斩。三尸神又心生一计,乘机在每户人家墙壁上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在人间赶尽杀绝。

不料此事让灶王府君知道了,为了搭救人类,他冥思苦想想到一个办法,即在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要求每家每户必须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撩净门窗,否则灶王爷拒不进宅。就这样,当王灵官于除夕之夜查探人间时,家家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户户灯火通明,阖家欢乐,一片祥和,哪里像三尸神所说的那么丑陋肮脏。

王灵官立刻返还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帝大惊,立刻降旨拘捕三尸神,将其永拘天牢。从此,人们为了感谢并纪念灶王爷的恩典,就将扫尘一事沿袭下来。【拓展阅读】

扫尘也叫“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民间谚语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即从那天开始,将室内屋外,房间屋后,进行一次彻底打扫,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守岁”风俗的来历【历史典故】

除夕晚上,民间还有熬夜“守岁”的风俗,其实,这跟灶王奶奶有关。

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善良贤德,她经常思凡下界,帮助天下穷苦人。一来二往间,她就爱上了一个烧火做饭的小伙子。玉帝知道后恼羞成怒,将女儿打下凡间跟着小伙子烧火做饭。然而,王母娘娘心疼女儿,好说歹说给小伙子封了个“灶王”的差事。于是,家家户户有了灶王爷,而玉帝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疾苦,便常常以探亲为名回娘家,其实是为了从天上带一些物品用来分给穷人。玉帝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又听说小女儿经常从天上往回带东西,非常气愤,从此规定只准他们腊月二十三回天宫一趟,其余时间不准回去。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眼看就到腊月三十了,老百姓穷得连锅盖都揭不开了,灶王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想这次一定要从娘家多带些东西给大家过年。

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奶奶一回到天宫就向玉帝讲述人间疾苦,可玉帝不但不同情,还嫌弃女儿带回一身的穷气,让她连夜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真想转身就走,可转念一想,自己两手空空怎么向百姓们交代啊?这时,正好王母娘娘前来相留,她便借机说:“不走了,明天扎把扫帚带回去扫扫穷气。”

于是,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扎起了扫帚,玉帝一催她,她就说:“催啥呢,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豆腐,明天还要做豆腐呢!”

结果,二十五这天做完了豆腐,二十六又割肉,二十七杀鸡,二十八又蒸了一天的馒头,二十九打酒,三十又包了一天的饺子。灶王奶奶拖了又拖,准备了又准备,直到把玉帝逼急了,要她三十这天必须回去。

灶王奶奶见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也该离开了,只是舍不得王母娘娘,一直挨到天黑才离开。这天夜里,地上家家户户都没有睡觉,等着灶王奶奶回来。终于,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了好多过年的东西,于是人们纷纷点起香火、放起鞭炮来迎接灶王奶奶。而这时,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的恩德,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觉,叫“守岁”。【拓展阅读】

民间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即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顿年夜饭要从掌灯时分入席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寄托了对已逝岁月的惜别留恋,以及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大年和小年的来历【历史典故】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个神仙,大的叫大年,心慈人善,每到五谷不长的寒冷季节,就从天上撒下白面,供人吃喝。而小神仙叫小年,则心肠歹毒,用邪术把白面变成雪,让人吃了冻坏肚子。等到人们都病倒了,他再变成青面獠牙的猛兽下来吃人。吃饱了之后,躺下就睡,一觉能睡三百六十天,醒来继续吃人。

人们再也受不了小年的侵袭了,于是每过三百六十天,就只好烧香磕头,请求大年为自己做主。大年这才得知一切都是小年搞的鬼,于是便找小年去理论,没想到小年大打出手,大年打不过,只好下凡来告诉人们躲避小年的办法。

原来,小年生来怕雷怕火,大年教人们用油松干柴烧青竹,然后围成圈子,点上火,人们坐在火圈中间,这样小年就吃不着人了。果然,干柴油松烧得青竹噼啪乱响,又隔着熊熊烈火,小年吃不着人干着急,最后只好饿着肚子回去了。

小年当然不甘心,他知道这些都是大年的主意,于是发奋练习火功,练了整整三千五百九十九天,一天都没睡觉,终于大功告成,准备下界大开杀戒。

其实,大年得知小年在日夜苦练,自己也一天没停歇地熬气力、练武艺,到了三千六百天的中午,大年和小年在半空中碰了个正着。二人立刻打作一团,顿时打得黄风滚滚、云雾遮天。这一仗一打就是三十二天,这就是为什么春天风多雾多的原因。

小年着急了,再这样打下去永远分不出胜负,于是他大嘴一张,就要吞掉大年。大年急忙举起手心雷对准小年,谁知小年纵身一跳躲到了高处。就这样,大年追着小年打,小年就一直躲闪。这就是二月二常打闷雷的原因。

大年一追追了七十四天,最终放弃使用手心雷。小年错以为哥哥的手心雷用完了,就翻身冲下来直扑大年,不想大年口吐火蛇,直冲小年。小年还没来得及闪躲,大年又口吐一连串轰天雷。小年情急之下张口喷出一股黑水保住了自己。这一招让小年趁机逃跑,大年则紧追不舍,震得天摇地动,大雨倾盆。此时,已经到了人间六月天,这就是为什么夏季常常电闪雷鸣、下暴雨的原因。

小年终于跑得精疲力竭,最后一头扎进大海里去休息。大年却一刻也不得闲,他趁着这个时候赶紧放出太阳,催熟五谷,免得小年醒来之后又搅得人间不得安宁,忍饥挨饿。

小年一歇就是一百天,之后又精神抖擞地同大年开战。大年也不怕,急忙迎战。没想到,小年居然练成了冷气灭火的功夫,一张嘴,向大年吹出阵阵冷风。大年冻得直哆嗦,便一股脑地逃跑,最后摇身一变变成一块石头掉落人间。小年分辨不出就下起了漫天大雪,要让寒冷的冬雪冻死大年。其实,大年早已经躲到了人们藏身的山洞里,那里生着篝火,煮着热饭。当大年暖和过来,就向人们借了松脂橡油,往身上抹了一层又一层,准备和小年决一死战。

这天正好又到了三百六十天头上。小年估摸着大年早已经被积雪冻死了,便下界准备吃人。没想到,大年周身点燃大火从洞里滚出来,直扑向小年口中,顺着喉咙下到肚里。小年的肚子里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烧得他龇牙咧嘴直打滚,最后竟烧得只剩下了一张皮。大年和小年都死了。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大年的功德,每年到了这一天,就会给大年烧香磕头,人们又仿照小年的空壳做成灯笼,每年过节挂在房前,驱魔镇邪。【拓展阅读】

大年,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有时也包括除夕和节后数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有的是腊月二十三,有的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上海将除夕前一天称为小年夜。最早的门神和年画【历史典故】

过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一件事,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习俗和讲究,比如家家户户会在大门上贴门神和年画。

原来,春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人们当然希望病痛顽疾等也随着旧的一年的过去而消失。人们认为一切病痛顽疾都是邪鬼作祟,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驱鬼辟邪,而驱鬼的神灵就要数神荼、郁垒二神了。

传说,神荼、郁垒是上古之时的神仙,他们是两兄弟,住在海中的度朔之山,山上满是桃树,枝繁叶茂,连绵达三千余里。东北方是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必经门户,神荼、郁垒就在门旁住,见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芦苇做的绳索捆绑,拿去喂虎。所以,人们就在门上刻画两位神灵的形象,还在门上悬挂芦苇编成的绳索,以便两位神灵将鬼绑去喂虎。

后来,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足,就干脆在辟邪的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将其悬挂在门上,这就是后来所说的“桃符”。

到了唐代,门神由秦叔宝、尉迟恭来代替。这也是有典故的,原来,唐太宗夜里总睡不安稳,常听到鬼哭狼嚎。秦叔宝和尉迟恭听后立刻表示,愿意站在门外为太宗侍寝。太宗准了,那天夜里果然睡得安稳,于是就命画工在门上画了二人的肖像,从此邪祟全消。从那时起,人们便将门神改为了秦叔宝和尉迟恭。

到了后来,又有以钟馗为门神的。钟馗刚直忠勇,不信邪鬼。一次,他醉酒后走进一座寺庙,看见僧人正为人做道场祈福。他怒斥道:“如果鬼真能为恶人间,那么它就是害物,杀它还不够,怎么还能敬拜它呢?”众鬼听了之后十分生气,就到观音大士面前状告钟馗,观音听信谗言,便给钟馗折了寿。接着,钟馗遭众鬼围攻,被恶鬼抓破了相,尽管他参加科举榜上有名,也因为面相丑陋而被废黜,最后含冤而死。钟馗冤魂不散,上奏玉帝,玉帝同情他,封他为斩祟将军,从此那个长须短发、高冠斜领的丑陋形象就成了镇压人间厉鬼祟气的门神。

到了宋代,门神逐渐演化成了年画,其内容十分丰富,有画历史人物的,有画五谷丰登的,春牛、儿童、风景、花鸟等都在年画之列。明末清初之时,更出现了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县的著名年画作品。贴年画,俨然已经成为家家户户春节必备之风俗。【拓展阅读】

年画,一开始由门神画延伸而来,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画的一种,极具艺术价值。新年时,人们依然按照传统习俗张贴年画,装饰环境,更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接财神【历史典故】

传说,财神姓赵名公明,是在终南山上修道成仙的。那时,正值天下大乱,姜子牙辅佐周武王讨伐荒淫暴君商纣王。赵公明下山助纣为虐,站在纣王一边对抗正义之师,结果在战争中阵亡。赵公明毕竟是得道成仙之人,于是游魂被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财神,座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听其调遣。

在道教中也供奉财神赵公明,但在道教的传说中,赵公明本就是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修道,功成之后被玉帝封为“正—玄坛元帅”,即“赵玄坛”。据说,这位赵公元帅能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人们买卖求财,他也可以使之获利。因此,虽然他本来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因为能助人获利,便被民间当成了财神。但这个神仙有点懒惰,每年只在正月初五这天下凡一次,而且只是随意走动,不知道去哪一家。这可紧张坏了老百姓,为了把这位财神爷请进自己家,他们是做足了工夫,凌晨五时就起床,出门焚香献牲,鸣放鞭炮,争先恐后地想迎接他。各大商家也都选在这一天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杀猪宰羊,以迎接财神。据说,闹完这一通之后,摘取一支柏树枝带回家中,将其插在神龛之上,每日焚香膜拜,就会一年常青,财源不断。【拓展阅读】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还有一层含义,即“破五”。意思是说,年事结束,士农工商,一切重新迈入正常轨道,因此“接财神”便成为新一年事业开端的头件大事,表示新一年中财运亨通,前程似锦。元宵节赏花灯【历史典故】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元宵节。那是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崇尚佛教,而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点灯敬佛、观佛舍利的做法。于是,汉明帝就把这一天命名为“元宵节”,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不论士族还是庶民都挂灯效仿。从此以后,这种佛教的礼仪逐渐形成了民间的盛大节日。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所谓“三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这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最爱热闹,因此要在这一天燃灯庆贺。

关于元宵节赏灯,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经常出没,危害四方,人们就组织起来反抗。不巧,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人们当成猛兽给射死了。天帝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这天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其中,一个聪明的智者想到一个应对的办法,就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门口张灯结彩、燃放爆竹。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间已经被放了火。

果然,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只见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大火已降,心中十分高兴。就这样,人类在天帝女儿的帮助下度过了这场劫难。以后,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点放烟火。【拓展阅读】

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所以称“元”,而古人又习惯把夜称“宵”,所以正月十五就被叫做“元宵节”。按照民间习俗,这天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灯放焰、一起猜灯谜、共吃元宵。吃元宵的由来【历史典故】

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深得武帝信任。一年冬天,东方朔去御花园为武帝折梅,突然发现有个宫女正准备自尽,眼见不幸即将发生,东方朔立刻上前将其搭救下来。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中双亲健在,还有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来,再没和家人见过面,她这正是思亲心切,想自己还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十分同情,并向她保证一定能让她跟家人团聚。

没过几天,东方朔在长安街上做起了占卜的营生,许多人前来向他求卦,结果每个人所占得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一时之间,长安城里人人自危,恐慌一片。东方朔掐指一算,道:“正月十五,天上的火神君奉旨烧长安。现在,拿着这偈语快去向当今圣上求救,只有他有办法。”说完,就扔下一张红帖走了。

汉武帝很快得知详情,并命人传来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消夜。”武帝大惊,请来东方朔商议对策。东方朔假意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个好折子,他说火神君爱吃汤圆,而宫里正好有个叫元宵的宫女做得一手好汤圆,就让她做好汤圆奉给火神君。然后,又在武帝耳旁嘀咕一阵,说出了一个瞒天过海的办法。

武帝听了立刻下旨,要人们在正月十五晚大肆点灯,四处燃放鞭炮,还让城外的百姓也进城赏灯。到了那天,果然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有写着“元宵”字样的宫灯时,惊喜地大喊:“元宵!元宵!”元宵循声找到家人,终于亲人团聚了。

经过这一夜的热闹,长安城果然相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做汤圆,全城挂灯放烟火。由于元宵做的汤圆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而这一天则叫元宵节。【拓展阅读】

元宵,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圆形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汤煮、油炸、蒸食,取团圆美满之意。寒食节吃寒食【历史典故】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结果申生被逼自杀。申生同胞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外出流亡。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和艰难,本来跟随他的大臣们也一个个相继离开,最后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伴随其左右。其中一人名叫介子推,甚至不惜从自己腿上割肉来救活饿晕了的重耳。终于,重耳在流亡十九年后重新回到了祖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自然封赏了那些跟他同甘共苦的大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直到有一天,有人提起介子推,晋文公才猛然想起旧事,心中愧疚万分,马上命人请介子推上朝接受封赏。但几次邀请,介子推都不肯来,最后晋文公只好亲自前去。

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依然吃了闭门羹,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早背了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不死心,立刻派御林军上山搜索,依然没有找到母子二人。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就是放火烧山,三面点火,只留一方,这样就能把介子推给逼出来。晋文公照做了,然而大伙烧了三天三夜,仍然不见介子推出来。等到火势熄灭之后,晋文公上山一看,发现介子推母子二人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后悔万分,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将其安葬。这时,他发现介子推的尸体挡着一个大柳树洞,洞里好像藏着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上面写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突然悲从心来,战战兢兢地将血书藏入袖中,发誓牢记恩公教会。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也就是冷食。

离开之时,晋文公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树带回宫中,并命人将其做成一双木屐,每日感叹:“悲哉足下。”据说,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尊称“足下”,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春天,晋文公又带领群臣前去介山祭奠,到了坟前,发现那棵老柳树已经复活,鲜绿的柳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这棵死而复生的老柳树,就像看到了介子推一样。于是,他十分珍爱地掐下一枝柳条,编成一个圆环戴在头上,又将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将这天定为清明节。寒食节与清明节前后不过相差一两天,在古代也经常放连假,到了唐代,两个节日干脆就合二为一了。

此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鞭策自己要勤政清明、励精图治。终于,在他的努力下,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人们生活富足之余,更不忘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于是每逢他的忌日,便禁放烟火,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以召唤他的灵魂。【拓展阅读】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民间第一大祭日。这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后世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清明节祭祖【历史典故】

相传在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最终汉高祖刘邦取得了天下。胜利后,刘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荣返故里,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拜。结果,因为连年争战,一座座坟墓上都长满了杂草,墓碑破损的破损,断落的断落,歪歪扭扭地倒了一地,十分凄凉。

刘邦心里十分难过,直到黄昏也没能找到父母的坟墓。情急之下,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然后握在手中,向上苍祷告说:“孩儿思念双亲,怎奈坟墓难辨,如今孩儿将这些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父母有灵就化作一缕清风,让纸片落在坟前,咱们好相认。”说完,刘邦就把纸片抛向了空中,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不动,刘邦慌忙跑去辨认,发现模糊的墓碑上果然依稀刻着父母的名讳。

刘邦喜极而泣,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从此以后,每年的这天他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这天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而这一天,就是清明节。【拓展阅读】

清明节并不是固定为一天的节日,它一般从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因此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端午节吃粽子【历史典故】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那时正值春秋争霸,各个诸侯国蠢蠢欲动。屈原怀抱理想,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并且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由于他的主张有损贵族旧势力而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最后,屈原遭小人谗言而被免职,流放到沅、湘等偏远地区。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投身汨罗江,誓与国家共存亡。屈原正是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无比哀痛,纷纷前往汨罗江边吊唁。渔夫们也都划着船只,到江中打捞他的尸身。有一个渔夫还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为的是喂饱鱼龙虾蟹之后,它们就不会去咬噬屈原的身体了。见到这个情景,人们纷纷效仿,还有一位老中医居然拿出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要用药来迷晕蛟龙水兽,以免它们吞食屈原尸身。后来,人们又想出用楝树叶来包裹饭,外面再缠上彩丝,这就成了最初的粽子。

从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江边举行龙舟竞渡,还要吃粽子、喝雄黄酒,这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拓展阅读】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午、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五月初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了。端午节喝雄黄酒【历史典故】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这样一个传说,即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宝藏。为了一探究竟,这个村子里所有的村民联合起来打造了一艘大船,要去寻宝。

村子里最有文化的就是教书先生,于是他成了这个队伍的军师。他们在大海上航行了九九八十一天,可离太阳升起的地方似乎还很遥远,而他们带来的粮食和水也都用完了。这时,教书先生决定先放弃那个地方,先到比较近的天边去寻找。

上岸后,村民们四处搜寻,并没有发现什么金银财宝,只有一块黄颜色的石头,还散发着一些异香。教书先生说,就算它不是什么宝也应该带回去,哪怕留个纪念,于是就随手捡了几块黄石放在船上,然后准备返航。

数日后,这艘船来到一座小岛,那时天色已晚,他们就将船停靠在岸边,准备岛上过夜。不料,天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定睛一看,眼前站着一个美丽的姑娘。只见姑娘神情焦躁地说:“你们快开船!快开船!”可此时风正大,谁也不敢开船,姑娘见他们仍然不开船,又一遍一遍地催促。最后,村民们不理会姑娘的催促,各自睡觉去了。到了第二天早上,当他们醒来时,发现地上满是僵死的蛇,那个催他们开船的姑娘也倒在了一旁,现出了蛇身。

姑娘仍拼劲最后一口气力,求他们快开船。经过仔细盘问,教书先生终于明白,原来他们的船上带着一种远在天边才有的黄石头,叫雄黄,它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气,这姑娘的蛇兄弟们就是闻到这香气后晕死过去的。

聪明的教书先生立刻明白,这种黄石头原来也是宝,能杀倒毒蛇、令蛇精现原形。船终于驶回了家,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五月可是个蚊虫出动的季节,家里有很多蚊子、苍蝇,蜈蚣、毒蛇也都蠢蠢欲动,但只要这种石头一带进屋,它们全都逃的逃,倒的倒,不能动弹了。

这件事一下子传开了,附近的村民也都纷纷来向教书先生讨要雄黄石。可是,讨要的人越来越多,石头越来越少,这可怎么办呢?教书先生灵机一动,把石头磨成粉化在酒中,于是就成了雄黄酒。没想到,雄黄伴随着酒气的挥发,反而起到更大的作用。他便把这种酒分发给更多的乡亲。从此,在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就习惯用雄黄石酒来驱虫、驱蛇,镇邪、消灾,慢慢成了习俗。

关于雄黄酒的故事,还见于《白蛇传》中。传说白蛇下凡报恩公,因在端午节误喝了雄黄酒而露出了蛇身,吓死了恩公许仙。白娘子不畏生死,盗来灵芝救活了许仙。白娘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佳话。【拓展阅读】

雄黄也称鸡冠石,矿物名,橘黄色。中医作为解毒杀虫药,外用浩疥癣、蛀虫咬伤症。以雄黄粉末及菖蒲根泡酒,称为雄黄酒。古代端午节那天,家家必饮雄黄酒,有所谓“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口头禅。但现代科学证明,雄黄具有毒性,不宜饮用。七夕节的由来【历史典故】

很久以前,有个聪明、勤劳的放牛郎叫灵儿,他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兄嫂度日。嫂子为人狠毒,经常刁难虐待灵儿。一年秋天,嫂子给牛郎九头牛,让他出去放牛,但只有等到有了十头牛时才可以回家。牛郎心里委屈极了,但还是赶着牛离开了家。

当走到草深林密的地方时,牛郎就把牛儿放开,任他们取食,他自己则坐下来伤心地哭起来,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才能让牛变成十头。这时,一位白胡子老头出现在他面前,关心地问他原委。听完牛郎的故事,白胡子老头摸了一把胡须说道:“别怕,那边伏牛山上就有一头生病的老牛,你好生照顾它,等牛病好了,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听从了老人的指点,翻山越岭,果然在一座山上发现一头生病的老牛。只是老牛似乎病得厉害,牛郎顿时心生怜爱,立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青草,悉心喂养了三天后,老牛才有了精神。没想到,老牛居然开口说话了,它告诉牛郎,说它自己本是天上的神仙,因偷将五谷种子撒向人间而触犯天条,被玉帝贬下凡间,结果还摔坏了腿,困在这伏牛山无法动弹。

接着,它告诉牛郎自己的伤只有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治好,于是灵儿不辞辛苦去采集露水帮助老牛清洗伤口。果然,一个月之后,老牛的病好了,灵儿高兴地赶着十头牛回了家。不过,家中的嫂子并没有因此而表扬他,还诬蔑他是偷了别人家的牛把他痛打了一顿。

此后,有好几次,恶毒的嫂子都要加害灵儿,结果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恼羞成怒,终于把牛郎赶出了家门。出门时,牛郎什么财产都不要,只要了那头老牛。从此以后,牛郎便和老牛相依度日。

老牛本身就来历不凡,平日除了保护牛郎,还想方设法为他寻求一段好姻缘。一天,老牛嘴里吐出一粒茶豆,要牛郎将茶豆种在门前,几天后,豆藤就爬满了架。在花架下,老牛对他说:“这茶豆来自天上,你站在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谁要是连续七夜偷看你,那她就是看上了你。到时我就用车拉你上天,把她接来跟你完婚。”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认识了天上的织女,两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从天上带来许多珍贵的天蚕,把它们分给村民,教大家养蚕、抽丝,然后织出漂亮绸缎。

就这样,牛郎和织女两人男耕女织,情深义重,后来又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生活得幸福美满。但织女思凡下界这事很快被玉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将两人强行拆散,从此天各一方。老牛也受到惩罚,被活活打死。牛郎上天无路,只得抱着牛角痛苦,不料一不小心,牛角落地,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孩子放在箩筐中,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居然变成有力的翅膀,带着他飞向了天空。眼看娇妻就在眼前,没曾想被王母娘娘察觉,她拔下头上金簪一挥,划出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将两个人隔开,从此只能隔岸哭泣。

然而,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喜鹊们每到夏秋之际,趁着银河风平浪静之时,群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聚。王母娘娘见喜鹊愿意做媒,此情感天动地,只好允许两人每年于七月七日鹊桥相会。后来,人们将这天定为有情人团聚的日子,这就是七夕节。【拓展阅读】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中华传统节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中秋赏月的来历【历史典故】

中秋赏月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习俗。这个风俗的由来最早要追溯到周朝。那时,古代帝王就已经形成了一套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后来,这种宫廷风俗逐渐影响到民间。

在民间,赏月大概形成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已经盛行,文人雅士写下了许多咏月的诗篇。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此后,中秋节成了一种世俗欢愉的节日,已经不再有祭月的遗风。

除此之外,还流行着民间女子拜月的风俗,这是有历史渊源的。相传古代齐国有女名无盐,相貌丑陋,但她从幼年时就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选入宫中。宫中向来不乏貌美之人,而无盐面相丑陋,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夜晚,无盐独自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顿时觉得她美丽出众,便立她为皇后。此后,丑女无盐因拜月而封为皇后的故事被流传开来,民间女子多效仿。再加上,月中有嫦娥,以美貌著称,这就更让少女一心向往月亮,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貌美,面如皓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明清之后,民间赏月更寄托了一种渴望团聚,家人康乐、幸福的情感。【拓展阅读】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唐明皇游月宫【历史典故】

传说,唐明皇曾于开元六年的中秋与天师和道士鸿都望月,突然天师做起法术,三人便一起腾云驾雾,漫游到了月宫。只见月宫上方高高悬挂着一块巨匾,上面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六个大字。

唐明皇十分好奇,便走了进去,只见里面有数百名天上仙女,正舞动着洁白的长袖和裙摆,伴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唐明皇心中一惊,心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原来,唐明皇向来精通音律,当下便把其中旋律铭记于心。正当他听得兴致高昂、情趣正浓之时,突然醒来,才发现原来是一场美梦。但这梦又是那样的真实,他甚至还记得那悠扬的旋律,于是立刻叫来歌舞宫女,根据自己暗暗记下的谱律节拍,设计排练了一套月宫仙女表演的歌舞,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霓裳羽衣舞》。此后,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唐明皇都要命人摆上供品,赏月祭月的同时,不忘观赏这优美的《霓裳羽衣舞》。

既然皇宫每到八月十五都要表演这套舞曲,那么朝堂上下,文武百官也竞相效仿,渐渐地,庙宇之外的普通百姓也开始效仿,并最终以节日的形式固定下来。【拓展阅读】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由于开辟了开元盛世而得名明皇。唐玄宗善音律,根据梦境所编写的《霓裳羽衣舞》更为后世所传。而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也被后世传为佳话,“广寒宫”也由此得名。月饼的来历【历史典故】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还得追溯到元末农民起义。那时,元朝的阶级统治残酷无情,汉人饱受歧视,中原广大人民于是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就是其中一支主力。

后来,朱元璋打算将各路反抗势力联合起来,准备起义,无奈朝廷官兵搜查十分严密,消息传递也十分困难。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足智多谋,想一个计策,即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将饼子送往各地起义军中,这样就能有效地传递消息了。果然,到了起义那天,各路义军从四面八方前来汇合,以星火燎原之势对元大都展开了进攻。

从此,朱元璋成为各路起义军的领袖,后来终于夺得了天下。当手下徐达攻下元大都时,又逢中秋将至,朱元璋高兴得连传口谕,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并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

此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良,不但花样繁多,而且味道甜美,成为中秋佳节馈赠亲友的上品。自然,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流传开来了。【拓展阅读】

月饼,也叫中秋饼。其实,不只在我国有月饼,东亚各地区都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一般形如满月,外观浑圆,取团圆之意,以小麦粉为皮,其内有馅,馅料多种多样。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历史典故】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地区有个瘟魔。这个瘟魔相当厉害,只要它一出现,人人病倒,家家吊丧,百姓们都饱受磨难。

村里有个名叫恒景的年轻人,他的父母就在一场瘟疫中丧了命,而他自己也染上重疾,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性命。病愈之后,年轻人决心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于是就告别了爱妻和父老,远走他乡。

恒景游历四方,每到一处就打听除掉瘟魔的方法。终于,他打听到在东方一座古老的山上,住着一位法力无边的长老,据说能除掉瘟魔。于是,恒景不畏艰险,翻山越岭,终于在仙鹤的指引下,找到了那座高山。

仙人为恒景的精神感动,收他为徒,并教他降妖剑法,恒景希望能早日学成归乡,救百姓于火海,练得废寝忘食,最终修得一番武艺。

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你的武艺已经练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接着,仙人还送给他一把降妖宝剑,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就让恒景骑着仙鹤回家去了。

回到家乡这天,赶上九月初九的早晨,正是瘟魔出来为害的日子。恒景就按照仙人的叮嘱把乡亲们带到附近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安顿妥当后,自己又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只听几声怪叫之后,瘟魔冲出了汝河,当他扑到百姓藏身的山下时,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立刻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见状立刻手持降妖宝剑冲了下来,一剑刺死了瘟魔。山上的百姓闻讯一拥而下,欢呼着将大英雄恒景举过头顶,回乡庆祝去了。

从此,人们就把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其实,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经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都要一起吃花糕来庆贺。皇帝更要亲自登万岁山,以畅秋志。【拓展阅读】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九为阳数,所以又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中含的“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佛祖与腊八节【历史典故】

大约在两千六百多年前,古印度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净饭王生了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这个小王子异于常人,他不喜欢贵族打猎嬉戏的生活,却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等苦恼,发现世俗人的社会生活就是每天劳作、吃饭、休息,毫无意义,而当时的婆罗门神教又张扬跋扈,他对这一切都感到厌倦。于是,他在29岁那年,舍弃了王位和奢华的贵族生活,舍弃了美妻和刚出生的孩子,选择出家修道,苦行六年。

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乔达摩走下迦都山,来到人烟稀少的摩揭国。那时,他因苦行已经变得瘦骨嶙峋,形容枯槁,连续多天的不进食已经让他体力不支,终于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因劳累饥饿过度,晕倒在地。正在这时,村中一位牧羊女路过此地发现了他,并将身边携带的杂粮、野果,用清泉水熬煮成乳状的粥,慢慢喂给他吃。

逐渐清醒过来的乔达摩觉得这“粥”美味甘甜,顿觉精神振奋,恢复体力后,他在尼罗河中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苦思人生真谛与解脱之道。并发誓说:“我如果得不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坐。”正是在那棵菩提树下,乔达摩大彻大悟,成了佛陀,创立了佛教,他便是佛祖释迦牟尼。而这一天,正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后来,佛教徒为了纪念他六年的苦行和磨难,以及牧羊女的恩德,便在佛陀成道日,也就是十二月初八这天,仿效牧羊女做“杂粥”饮食,这就是后来的腊八粥。佛教盛行以后,就规定这个日子为教徒的“斋僧”、“佛成道日”以及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后,我们国家也效仿此礼俗,于腊八之日熬粥敬佛。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拓展阅读】

所谓“腊”者,有三个含义:“腊者,接也”,即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腊者同猎”,指猎取禽兽以祭祖祭神,“腊”从“月”旁,月为“肉”,即用肉祭祀;“腊者,逐疫迎春”。所以,腊八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粥的风俗【历史典故】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父母就把他送到财主家,替人家放牛。一次,他牵牛过桥的时候,因为桥面太窄,又太过湿滑,老牛一下子跌下桥摔断了腿。朱元璋可倒了霉,为富不仁的财主不但把他狠揍了一顿,还把他关进小木屋,不给饭吃。

一连三天过去了,朱元璋饿坏了,情急之下发现小木屋里有一只老鼠洞,心想不如捉只老鼠来充饥,总比饿死要好。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朱元璋没有挖到老鼠,竟挖到了老鼠的仓库,里面储存了许多大米、豆子、芋头、花生,等等,居然还有红枣。朱元璋一时悲喜交加,喜的是终于有东西吃了,悲的是自己竟连一只老鼠都不如。当下,他就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煮成一锅粥,大概因为太饿了,他觉得那简直是人间美味。

后来,朱元璋揭竿而起做了皇帝,虽然每天山珍海味却觉得不合口味。突然一天,他想起小时候挖到老鼠来煮粥吃的情景,于是立刻命人按照当时的做法煮了一锅粥,吃下去果然香甜可口。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他就把那碗粥叫做“腊八粥”。朝中上下看皇帝爱吃这种粥,也竞相效仿,后来流传到民间,也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据说清朝康熙帝喜欢赐给有功之臣以“腊八粥”。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帝更是命人在宫中设大锅煮腊八粥,一边煮粥一边还要请喇嘛诵经,然后把粥分给各王公大臣品尝食用。这成了宫中一大盛事。宫中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平民百姓了,就这样,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沿袭至今。【拓展阅读】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结缘等意义。据说,天津民俗在腊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结缘豆,正所谓“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声结善缘。”第二章◎生活百态“连襟”之间的亲密关系【历史典故】

相传,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居住在川东地区,并在那里结实了一位姓李的老者,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缘,经常聚在一起小酌几杯。几次下来,两人谈天说地,越聊越投机,关系也就越来越亲密。后来,经过仔细地攀谈,发现两家拐弯抹角地居然还有一些亲戚关系,这就让两人更觉亲上加亲。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杜甫要离开川东到湖湘去了。临走之前,杜甫想起两个人多日来相处的情义,不觉伤怀万分,于是写了一首送别诗,叫《送李十五丈别》,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里的襟是指衣襟,袂是指衣袖,衣襟衣袖相连难分,杜甫以此来形容自己与李翁的关系就像襟袂一样密切。“连襟”一词被引申为姐妹丈夫之间的关系还是南宋的洪迈。那时,洪迈有个堂兄在全州做幕宾,但做得并不是很顺心,后来他在江淮做节度使的姐夫知道这件事后,就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洪迈的堂兄去京城供职。事成之后,洪迈的堂兄非常感激他妻子的姐夫,于是托洪迈代写了一封感谢信,寄给他妻子的姐夫,心里面有几句是这样写的:“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这里的“襟袂相连”无疑就是用来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密切关系。后来,“襟袂相连”逐渐简化为“连襟”,成为直呼姐妹的丈夫之间关系的专用称谓了。【拓展阅读】

其实,在我国民间,除了连襟,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有趣的叫法,比如,有的地方叫“连桥”,有的叫“一担挑”。但使用最广泛的还是“连襟”这个词,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衣服和袖子一样,同出一块布料,可见亲密度之高。“岳父”与“泰山”【历史典故】

古代皇帝自古就有去泰山封禅祭天的传统。公元716年,也就是开元四年,唐玄宗李隆基决定去泰山封禅祭天。要封禅祭天就要有封禅使,最终这个差事落在了大臣张说身上。唐玄宗命他先一步到泰山修庙筑路,以迎接皇上的驾到。

张说领旨后,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启程去往山东泰安,表面上看张说这是不负圣恩,实际上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封禅使是个难得的肥缺,皇上拨款黄金万两给他用,又没有人监督统计,这么大一笔钱该怎么花还不是他说了算。另外,皇上对封禅使还另有奖赏,他可以趁机为自己的女婿谋些好处。所以,他在去山东的路上,就已经想好要把女婿郑镒叫上,并安排一些任务给他办。

没想到郑镒是个比他老丈人更贪得无厌的家伙,他在修庙筑路时偷工减料,将祠堂面积缩小,把铁墙改为砖墙,金瓦换为铜瓦,然后将省下的银两都揣进自己的腰包。在他老丈人的提携下,郑镒的官职也从九品官一下子跳到五品,连升四级。

终于,泰山封禅的日子到了,皇上不远万里,一路上百官相迎,百姓叩拜,终于到了泰山,轰轰烈烈地举行了封禅仪式。按照旧例,凡有幸跟随皇帝参加封禅的人,除了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外,其余人员都要晋升一级,并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荡。郑镒本来是个九品的小吏,但在他老丈人的暗箱操作下,早已经连升四级,这事本来应该收敛一下,但他居然还趾高气扬地到处宣扬。这一做法令朝中许多官员大为不满,一时间宫廷上下议论纷纷。

最要命的是,这事传到了玄宗耳朵里,正巧又让他撞见郑镒在群臣宴会上穿着五品官服大摇大摆、耀武扬威的样子。唐玄宗便问他何时变成了五品,穿上了红色的官服。张说一听吓得只擦冷汗,不敢作声。郑镒则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这时,一个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开口作答:“此乃泰山之力也!”这句话其实是一语双关,唐玄宗自然心照不宣,但不想在如此场合扫了兴,便蒙混过去了。

后来,这件事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便风趣地把老丈人称作“泰山”,并把泰山祭坛旁边的那个高耸入云的石峰取名为“丈人峰”。而泰山本身就被称为“东岳”,是五岳之首,所以又把妻父称作“岳”、“岳父”、“岳丈”等。【拓展阅读】

在古代,“丈人”这个词本来不是专门指妻子的父亲的,而是泛指男性老人。《论语》中曾有文为证:“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这里的丈人就是指老年男性。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岳父”,妻母称“丈母”、“岳母”或“泰水”。“老公”和“老婆”【历史典故】

相传,唐朝时有个读书人名叫麦爱新,在聪明贤惠的妻子的帮助下,多年来寒窗苦读,终于考取了功名。麦爱新逐渐变得心高气傲,甚至开始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

然而,麦爱新毕竟是一个读书人,不好意思直接开口休老妻、纳新欢,于是思来想去,写了一个上联放在桌上,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上联是这样写的:“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麦爱新的妻子看到了上联,而躲在屏风之后的麦爱新也正观察着妻子的神色,看她是否能心领神会。麦爱新的妻子何许人也,她的聪明才智并不在丈夫之下,当然明白丈夫的用意。这可如何是好呢?如何才能打消麦爱新另寻新欢的念头呢?

稍作思考,麦爱新的妻子就提起笔来,写了一个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这一联接得巧妙,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最为关键的是,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简直绝妙了。

麦爱新见妻子写了下联,急忙观看,看完后立刻被妻子才思敏捷和一片爱心所感动,便放弃了纳新欢的念头,对妻子的态度也立时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妻子见丈夫念及旧情,回心转意,又提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见了心中喜悦,立刻挥笔续写:“老婆一片婆心。”就这样,两对对联挽救了这对患难夫妻。而“老公”、“老婆”也被后世夫妻用于对方的昵称。【拓展阅读】

夫妻间的称呼有许多种,最早夫妻互称“良人”,后来由“良”字发展为“郎”,有“郎君”、“娘子”的叫法;再后来随着男尊女卑意识的加重,官宦人家只能称丈夫为“官人”、“老爷”,带有丈夫对妻子的管教意味;文雅之士,喜欢斯文一点,于是有“外人”、“外子”,“内人”、“内子”的叫法;再后来,又有了“相公”、“先生”、“爱人”的叫法。“公子”也指女儿身【历史典故】

在古代,“公子”泛指诸侯子弟,这就意味着在当时,“公子”不仅仅可以指诸侯的儿子,也可以指诸侯的女儿。

对此,《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有证:“颜淫九公子于宫中,因以纳贼,则未知其为鲁公子与?邾娄公子与?”何休注:“谓女公子也。”这里的“女公子”当然就是指女性了,不过一般人家的女儿可没有这种待遇,只有诸侯的女儿才能称作“公子”。

后来,“公子”就逐渐被用到富贵人家的子弟身上。宋朝苏轼的《王定国真赞》:“雍容委蛇者,贵介之公子,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不过,到了这时,公子已经专指男性,而不再指女性了。那么,富贵人家的女儿被叫做什么呢?那就是“小姐”。如丁玲的《母亲》中有:“一个是公子脾气,细事不管;一个是小姐脾气,百事不问。”

现在,“公子”也是对别人儿子的称呼。【拓展阅读】“公子”这个称谓沿袭还是比较大的。在古代,有时把新出道的男子也叫做公子,这是比较文雅的叫法;文人雅士中,公子也泛指读书人;在近现代,公子特指那些出身豪门、年轻英俊的男子,比如民国四公子。“千金”的由来【历史典故】

南北朝时期,有个名叫司徒谢助的人,小时候非常聪明,深得父亲喜爱,因此经常伴在父亲身边。十岁时,司徒谢助就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了。一次,司徒谢助跟随父亲游山,作游记,他提起笔来,不假思索一气呵成。宰相王景文看后十分喜爱,对谢庄说:“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爱抚地拍着儿子的背,说道:“真是我家千金啊!”从那时起很长一段时间,千金都用来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