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30 18:26:25

点击下载

作者:向阳、向云飞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火针治百病

火针治百病试读:

前言

中医传统疗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依然“生机盎然”,其魅力在于它的疗效。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内病外治,以“外达内”而取得疗效。为了弘扬、推广和普及中医传统疗法,我们编写了《中医传统疗法治百病系列》,共包括九册:《针刺治百病》《火针治百病》《埋线疗法治百病》《拔罐治百病》《皮肤针治百病》《刺血治百病》《艾灸治百病》《穴位贴敷治百病》《刮痧治百病》,希望广大读者可从中受益,防病治病。

火针疗法是火与针的完美结合和交汇,融合火的热能和针刺的功能为一体,在针刺中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理念,是“针灸宝库”中的重要一员。火针疗法在国医大师贺普仁和周楣声教授等的弘扬下,成为服务于大众健康的又一利器,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和极大重视。首先,火针疗法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简约的操作。火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灵魂,在施术上更以“红、准、快”为操作要领。所谓“红”,就是将针烧至通红;所谓“准”,就是选穴进针要准;所谓“快”,就是进出针要快,大约要在十分之一秒内完成针刺动作。其次,火针疗法的疗效快。火针疗法对某些病症的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我的好友赵田雍、客永忠、吴家尧和陈安妮等的鼓励,在此一并致谢!编著者2017年1月针具和刺法

火针疗法的工具,主要指火针,应根据治疗对象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规格的火针。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让火针的治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火针的材质

古代的火针多采用金、银、铜、铁等材料制成;现代则多采用不锈钢、钨、钼、锰合金等耐高温材料制成。2.火针的组成

火针由针尖、针身、针根、针柄和针尾组成。火针的组成(1)针尖 针的尖端锋锐部分;针尖不宜太尖锐,应以圆钝为宜,否则易折断。(2)针身 针尖与针柄之间的部分,是火针的主要部分;针身应光滑挺直,且坚硬,能耐高温,保持不弯不折。(3)针根 针身与针柄的连接处,此处应经常查看是否有腐蚀。(4)针柄 是施术者手握持之处,应隔热,古代多用角质或竹木包裹,现代多用细铜丝旋卷成螺旋状或“蟠龙”状。针柄一般以3~4厘米长为宜。3.火针的分类

根据针的直径区分。(1)粗火针 直径为1.1毫米或更粗的火针;主要用于针刺囊肿、痈疽、结节、痞块及肿痛等。(2)中粗火针 直径为0.8毫米的火针;其应用最广泛,除头面部以外的任何部位都可使用,尤其是躯干和四肢。(3)细火针 直径为0.5毫米的火针;主要用于面部和肌肉较薄的部位,亦可用于老人、女性、儿童及体质虚弱者。(4)三头火针 针头由三支针组成;主要用于祛除面部的扁平疣、雀斑及体表的疣、痣等。(5)平头火针 火针的尖头是平面的;主要用于消除斑、痣、胬肉、皮赘及溃疡。(6)大头针 由著名针灸专家周楣声教授倡导的一种代针法;其多用于头皮、关节等皮下组织薄少之处。火针的分类4.辅助工具

火针疗法中除火针以外的其他工具。(1)酒精灯 用于烧针。##(2)火罐 多选用3或4火罐;常用于火针点刺后病灶处的放血、排脓。(3)毫针 多选用1寸或1.5寸毫针;用于配穴的针刺,以加强火针的治疗效果。火针疗法其他工具火针疗法的刺法

火针的刺法讲究手法,讲究“得气”。刺法直接影响到疗效,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讲:“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1.进针方法(1)点刺法 将火针烧红后,对准选定俞穴,快速刺入后,即迅速出针,时间多为1/10秒,进针可适当深一些(面部除外),一般多使用细火针和中粗火针;此法多用于面部、四肢及躯干等部位,主要治疗脏腑疾患及痛证、痹证等。点刺法(2)按刺法 是将大头针烧红后,快速刺入穴位,用力按压不动,停留10秒钟左右出针;此法多用于浅刺头皮部及关节浅表处,用于治疗头痛、偏瘫、关节炎、滑膜炎等。(3)密刺法 将火针烧红后,密集点刺病灶局部,每针之间相隔1厘米左右,针刺入较浅,以穿透病变组织为宜。多选用中粗火针和粗火针;此法一般多用于治疗增生、角化、苔藓化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硬皮病、股外侧皮神经炎、白癜风等病症。密刺法(4)围刺法 将火针烧红后,围绕病灶周围进行针刺的方法。针刺时,一般每针间隔1~1.5厘米,进针点多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进针深浅依病灶深浅而定,病灶深则针刺亦深,病灶浅针刺亦浅;用针应以中粗火针为宜。常用于治疗皮科及外科疾患,如丹毒、带状疱疹、湿疹等病症;此外,还可用于局部红肿处的放血或排脓,如排出不畅,可配以火罐。围刺法(5)散刺法 将火针疏散有序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针刺方法。一般针与针之间间隔1.5厘米左右,针具多选用细火针,进针以较浅为宜;常用于治疗肌肤麻木、瘙痒以及肢体拘挛、疼痛等病症,如皮肤瘙痒症、风疹、股外侧皮神经炎、陈旧性脚扭伤等。散刺法2.进出针速度(1)速刺法 又称快刺法,是将火针快速刺入俞穴,又快速出针的一种方法,一般进针和出针约1/10秒。此法治疗快速、省时,患者痛苦小,又能荡涤病邪,激发正气,迅速取效,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此法多用于面部、四肢和躯干部位。一般多选用细火针或中粗火针。(2)慢刺法 又称慢针法,是将火针快速刺入俞穴后,留针1~5分钟或更长时间,再出针的一种方法,在留针期间可施各种补泻手法。此法一般多选用中粗火针,一般用于治疗冻疮、淋巴结核、腱鞘囊肿、脂肪瘤、纤维瘤等疾病。3.进针深度(1)深刺法 将火针快速刺入病灶,穿透病灶后,立即退出,此法多用于外科病灶较深的疾患。此正如《针灸聚英》所讲:“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如治疗痛证、痹证一般多选用中粗火针;如用于排脓或针刺囊肿、结节、痈疽时,可选用粗火针;如用于治疗阴证肿块时,宜选用细火针。(2)浅刺法 多用在病灶较浅的病患。操作时应如《针灸资生经》所讲:“用火针微微频刺”,即将火针在病灶皮肤表面轻轻叩刺,用力宜轻、均匀、稀疏,不可过猛或忽轻忽重;此法一般多用于治疗皮肤表面的疮、疡、 癣,如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一般多选用中粗火针为宜,刺时如皮损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密刺法或散刺法。4.特殊刺法(1)烙熨法 是将火针在病灶皮肤表面轻而缓慢地烙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多使用平头火针,一般多用于治疗色素痣、老人斑、雀斑、扁平疣、白癜风以及疣、赘等,如传染性软疣、寻常疣等。(2)割治法 是将火针在病灶底部,平皮肤表面迅速割治,以消除病灶。此法在操作时,多用止血钳或镊子将病灶顶部夹起,再施术,而针具则多选用三棱火针或弯刀型针尖的火针,将病灶割除。一般临床多用于治疗外痔或赘生物较大者,当赘生物较多时,可分批治疗;如治疗丝状疣即是。烧针、力度、补泻、留针及疗程

火针,《黄帝内经》称之为“淬针”,《伤寒论》称之为“烧针”,故烧针环节十分关键。烧针的通红透亮,干净利索,恰到好处,施术者手到病除,而受术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在火针的施术过程中,其他手法也十分重要,到位的手法可令取效更加完美,犹如锦上添花。1.烧针

古代采用麻油灯烧之,《针灸大成·火针》曰:“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针灸聚英》亦曰:“针者,以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烧令通红,医者临时用之,以免致手热。才觉针红,医即取针,先以针安穴上,自然干,针之亦佳。”烧针

现代采用酒精灯烧针,施术者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将针头低下,针尖放置在酒精灯外焰烧灼,并根据需要刺入病灶深度,决定烧红针尖和针体的长度,一般针身烧红的长度要超过刺入的深度。针烧至通红时即可,但如用钨制火针,则需烧至白而发亮。2.力度

力度,是指火针烧红后,刺入俞穴或部位时针刺的深度。吴亦洛在《本草从新》中说:“凡用火针,太深则伤经络,太浅则不能去病,要在消息得中。”(1)面部 宜选用细火针,浅刺为佳;如消除雀斑、扁平疣等则需选取平头火针,但需火针由红变白时才可贴近病灶,该处变白即可。(2)头部 宜选用细火针,浅刺1~2分为宜;亦可选用大头针,施用按刺法,刺入3~5分,恰至颅骨即可。(3)颈部 宜选用中粗火针,可深刺至2~5分;如病情需求,亦可深刺达0.5~1寸。(4)胸背部 宜选用细火针,浅刺1~2分;如病变在肋间处,更可采用大头针浅刺。《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5)腰腹部 宜选用中粗火针,深刺2~5分。(6)四肢部 宜选用中粗火针,深刺2~5分;如在肌肉丰厚处,可深刺0.5~1寸;在皮下组织薄少处,亦可选用大头针浅刺。(7)手足部 宜选用细火针,浅刺1~2分为宜。(8)瘰疬、囊肿、积块 宜选用中粗火针,深刺入病灶中心部位为宜。(9)痈疽、结节、窦道、肿疖 宜选用粗火针,直刺入病灶部位。3.补泻

施术者在施用火针,刺入俞穴后,施用一定手法以增强疗效,即补泻手法。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补泻都十分重视,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但是补泻之手法不可乱施,《难经·七十三难》说:“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1)针刺速度 火针快进快出为补法;慢进慢出为泻法。(2)针刺深度 火针浅刺为补法,深刺为泻法。(3)手法轻重 火针施用轻刺激手法为补,施用重刺激手法为泻。(4)取穴多少 取穴多为泻法,以泻其实;取穴少为补法,以防损伤正气。(5)刺穴频率 慢性病每5~7日治疗1次,为补法;急性病每1~2天治疗1次为泻法。(6)针具规格 选用细针、长针多施补法;选取粗针、短针多用于泻法。(7)针孔处理 火针施术后,按压针孔为补法;不按针孔,导邪外出为泻法。4.留针

留针的时间长短关系到刺激量,而刺激量多少的不同和刺激量是否恰当,自然也关系到治疗的效果。适当的留针时间可以增强疗效;反之,则会减效,甚至事与愿违。《灵枢·官针》篇说:“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故留针是治疗的重要步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环节。(1)留针时间长 《灵枢·终始》篇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纳而久留之。”故对于慢性病,病程较长者,病灶为硬结、囊肿、瘤体者,留针为5~30分钟。(2)不留针 对于新病、病邪浅者以及老人、小儿、体弱者,多不留针;多数病症以快针为主,一般都不留针。5.疗程

疗程是根据病情需要而设定,对于缓解病情、加速疾病的治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急性病 可隔日或每日治疗1次。(2)慢性病 可3~5日治疗1次,每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1~2周。火针疗法的程序

火针疗法在施术过程中,必须遵循操作程序,一丝不苟地按要求施术,方可选穴精,取穴准,针刺到位,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施术前准备

施术之处所必须干净、卫生、避风寒、室内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有屏隔。

必须准备不同规格的火针以及酒精灯、常规消毒用具、火罐等。术前,施术者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胖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的部位,选取粗细适宜的针具。2.选择适宜的体位(1)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胸腹以及四肢前面部位俞穴的施术。(2)俯卧位 适用于头项、背、腰、臀以及四肢后面部位的俞穴施术。(3)侧卧位 适用于身体侧面以及上、下肢部分俞穴的施术。(4)仰靠坐位 适用于前头、颜面、颈、胸以及上、下肢部分俞穴的施术。(5)俯伏坐位 适用于后头、项、背部及小腿部俞穴的施术。(6)侧伏坐位 适用于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俞穴施术。体位示意图3.选穴及消毒(1)选穴 明·高武在《针灸聚英·百证赋》中说:“百证俞穴,再三用心”,强调了临证选穴的重要性,故在临床中要根据受术者的临床表现,辨证取穴。一般来讲,取穴宜少;但对于实证和体质强壮者,取穴又可略多。(2)消毒 对受术部位的俞穴应严格遵照常规消毒法执行,即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4.烧针与针刺(1)烧针 施术者握笔式持针,将针尖施放在酒精灯外焰烧灼,直至烧至红亮为度。此亦正如吴崑所讲:“焠针者,用烧赤其针而后刺”。(2)针刺 施术者在施术时,应全神贯注,趁着针红,迅速准确地将烧红的针具刺入选取的俞穴,并快速将针拔出,其要诀就是一个字即“快”,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提高疗效。此正如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所说:“火针虽则视之畏人,其针下快疾,一针便去,痛不久也。”《针灸大成》亦说:“火针即淬针……一针之后,速便出针,不可久留”。5.进针和留针(1)进针 火针的进针多采用垂直进针法,以直刺为主;进针的深浅则以浅刺为主,快进快出。但对于疣、赘、囊肿以及肥胖之人,则可适当深刺,以期直达病所。而对胸、背等部位,则应采用斜刺法,以免误刺,伤及脏腑。此亦如《素问·禁刺论》指出的:“脏有要害,不可不察”。(2)留针 火针施术多是采取“快针法”,即针后不留针,以便令邪外出。此如《针灸聚英》中所讲:“盖火针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但对于需要留针者,多在1~10分钟,个别甚至可留针20~30分钟。6.出针和术后(1)出针 《针灸聚英》曰:“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则疼止,不按则疼甚。”火针出针后,施术者应用消毒干棉球及时按压针孔,一方面可以止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感染。对于刺后需要出血者,可不必按压针孔,矣其停止出血后,再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即可。如需排脓,则需将脓排除干净后,贴敷创可贴,以免感染。(2)术后 受术者受术后,当日内不宜洗浴,以免污水进入针孔而感染。(3)术后处理 受术后,在针孔局部可出现高突、发红、瘙痒,不可用手搔抓,一般1周左右会自动消失。此正如《针灸聚英》中所讲:“凡下火针,经一宿,身上发热恶寒,此为中病,无害事也。”

受术后,如因搔抓而出现感染,则宜外涂消炎药。火针疗法的禁忌及注意事项1.禁忌(1)受术者不宜在过度饥饿、疲劳、醉酒、大惊、大恐、大怒情况下受术。(2)身体虚弱及孕妇慎用或忌用。(3)血管、肌腱、神经干禁忌受术。(4)面部和双足、肌肉较少部位应忌用粗火针和深刺刺法。(5)糖尿病患者针口易感染,慎用。(6)血友病患者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7)火针治疗期间禁房事,忌食生冷。2.注意事项(1)施术前,施术者应向受术者解释清楚,以消除其恐惧心理。(2)受术者宜选择合适体位,选好后不可随意移动。(3)施术者在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火针,看针身是否直,针尖是否弯曲,针身与针柄接触部位是否有锈蚀。(4)施术者选用钨制火针,一定要烧至白亮;选用不锈钢火针,一定要烧红方可;选用钨锰合金火针,一定要烧至红亮才可。(5)受术部位如为胸、背部,宜浅刺,以免发生意外。(6)施术者进针要准确,动作要敏捷,否则疗效难以保障。(7)施术者应根据病症需要,掌握进针深度,当深则深,当浅则浅。(8)受术者受术后,如受术部位出现肿胀或青紫,一般不做处理,可自行消退;严重者可先冷敷,再热敷,也可轻轻揉按,很快即可消散。(9)受术者受针部位红肿未消,不宜洗浴。(10)受术者受术时如发现“晕针”,即突然面色苍白、头晕、恶心、手足发冷,应立即停止施术,让其平卧,喝一杯温开水或白糖水,很快即可恢复正常。内科杂病1 眩晕

眩晕,是中医病名,又被称为“头眩” “掉眩”。眩,是指眼花、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站立不稳。两者多同时出现,故称为眩晕。一般患此病症者,多为头晕目眩,飘忽不定,如坐舟车,无法站立,甚至不能睁眼;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情志不遂,忧思恼怒,肾阴不足,而令肝阳上亢,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恣食厚味,都易生火生痰,痰火上扰,可上蒙清窍,如朱丹溪所说:“无痰不作眩”。此外,气血虚弱,不能上荣清窍,亦可导致眩晕。《医灯续焰》说:“气不足则不能上达,以致头目空虚,而眩晕时时作矣。”《证治汇补》亦说:“……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取穴】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涌泉:于足底(去趾)前1/3处。百会 涌泉【方解】

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之极,诸阳之会,并入于脑,可升阳,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又能清泄诸阳而降逆,将浊秽之邪排泄出,而清窍醒神。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可滋阴降火,醒神开窍;二穴相配,可泻上逆气火,醒脑安神。【方法】

选取细火针,用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俞穴,不留针,每周治疗2~3次。【注意事项】(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2)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3)饮食宜清淡,忌烟酒、油腻、辛辣食物。2 多梦善惊

多梦善惊,属于失眠的范畴。临床表现为入睡后睡不熟,多梦易醒易惊,时寐时醒;睡眠很轻,风吹草动和各种细小声音、举动皆知;亦或梦魂颠倒,噩梦交替,或噩梦不祥或鬼魅频出,险象环生,呼喊不得,汗出惊醒,魂魄不定,醒后体乏无力或头晕头痛。【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痰火内扰,上扰神明,而致心神不宁,正如《景岳全书》所言:“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亦或为心胆气虚,遇事惊惕,心神不安所致;亦或为饮食不节,胃失和降,而致夜卧不安,诚如《素问》所言:“胃不和则卧不安”。【取穴】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神门【方解】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心主血脉,故其可养血、安神、定惊。【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该俞穴清毒,再点刺该穴,不留针,每周施术2~3次。【注意事项】(1)调节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2)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3)睡前不可看恐怖电影或书籍。(4)晚饭不可吃的过饱,忌食油腻厚味。3 咳嗽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咳为有声无痰,嗽为有痰无声,一般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本病隶属于中医学“咳嗽”“哮喘”“痰饮”的范畴。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伴有恶寒、鼻塞、咽痛等症状。元·朱丹溪在《活法机要》中说:“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有痰也。咳嗽是有声有痰,因伤肺气,复动脾湿也”。【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多为六淫之邪,如《河间六书》说:“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此咳嗽多发病急,咳声较大,痰多先稀后稠,颜色也由白而黄,咽喉痒痛;内伤咳嗽多与肺、脾、肾有关:肺失肃降,气无所主;脾虚湿停,聚而成痰;肾虚摄纳无权,此亦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言:“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表现为病程长,反复咳嗽,痰多,往往秋、冬季加重,春、秋季减轻。【取穴】

大杼:第一胸椎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二胸椎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突下,旁开1.5寸。大杼 风门 肺俞【方解】

大杼、风门、肺俞皆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大杼又为手足太阳经交会穴,太阳经统周身之阳气,大杼可宣散肃肺;风门又为足太阳与督脉交会穴,亦为诸阳交会之所在,其能散风泻热;肺俞又为肺之背俞穴,能宣能散,其可散肺卫之邪,祛风宣肺;三穴共同作用,可祛风散邪,宣肺止咳。【方法】

选取中粗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在选取俞穴消毒,再依序点刺诸穴,不留针,可每周施术2~3次。【注意事项】(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2)冬天注意保暖,避免风寒。(3)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4 喘

喘,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甚至不得平卧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正如《证治准绳》所言:“喘者,促促气急,喝喝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其多发于寒冷季节以及气候突变之时。【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痰饮伏肺。一般多由风寒或风热等外邪袭肺所诱发,肺失肃降,而生痰阻络,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脾失健运,饮食失节或情志失调,都可造成痰涎壅盛,邪壅肺气,肺气逆而喘,如此多为实证;如反复发作,病久则会伤肾,造成肺肾俱虚。肺主气,司呼吸,肾为气之根,司气之摄纳。《医贯》云:“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元也。”【取穴】

大杼:第一胸椎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二胸椎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突下,旁开1.5寸。大杼 风门 肺俞【方解】

大杼、风门、肺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大杼为手足太阳交会穴,可宣肃肺气;风门为足太阳与督脉交会穴,可祛风散浊;肺俞又为肺之背俞穴,可宣肺平喘。【方法】

选取中粗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以上诸穴,不留针,可每日施术1次。【注意事项】(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2)天冷做好保暖,避免感冒。(3)忌烟酒、肥甘油腻食品及海鲜。(4)夏日可做三伏灸,做好防治工作。(5)避免接触过敏原。5 呃逆

呃逆,古代称为“哕”,又称“咳逆”,俗称“打嗝”。其是指气逆上冲,呃声连连,短促频繁,不能自控的病症。西医则称为膈肌痉挛。临床表现为呃呃声响,连接不断,短促,不能自控,只有在睡眠时呃声方止。《素问·宣明五气》曰:“胃气为逆、为哕、为恐……”【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感受寒凉以及饮食不节,使胃受寒冷,失去和降,上逆而呃;亦或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肝火上窜而犯胃,而诱发或加重呃逆;此外劳累过度,中气损耗,气机逆乱所致。【取穴】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膈俞 中脘 内关【方解】

膈俞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其可利膈止呃;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又通阴维脉,可宽胸利膈,畅通三焦气机,为降逆要穴;中脘为任脉俞穴,又为胃之募穴,可和胃降逆。【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俞穴,不留针。【注意事项】(1)调节情志,忌忧思恼怒。(2)饮食应节制,不可过食生冷食物。(3)劳逸结合,不可过于劳累。(4)可用双手拇指按压攒竹,或用灯心草点灸天突均可止逆。6 癫痫

癫痫,是西医名称,中医称之为“痫证”,俗称“羊癫风”。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倒地后昏迷不醒,口吐白沫,全身抽搐,自行缓解,醒后如常人,但可反复发作。其多有家族史。本病一般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为原发性,病因不清;另一类为继发性,多由外伤等引起。【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由痰、火、瘀血以及先天性因素等使气血逆乱,蒙蔽清窍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论》曰:“夫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器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医学纲目》亦曰:“癫痫者,痰邪逆上也。”【取穴】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申脉:外踝下缘凹陷中。百会 中脘 后溪 申脉【方解】

百会为督脉之俞穴,位于巅顶,通过督脉内入络脑,可宁神、醒脑、定惊;中脘为任脉俞穴,可益气健脾祛痰;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并通督脉,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二穴合用,可调阴阳。【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慢刺和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对百会、中脘施慢刺法,留针5~10分钟;后溪、申脉施速刺法,不留针;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起居。(2)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3)北京金针王乐亭老医生用艾灸中脘50壮,可酌用。7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由于疼痛部位接近心窝部,故中医又称其为“心痛”“心口痛”。《景岳全书》说:“凡病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别。上焦者,痛在膈上,此即胃脘痛也”。临床表现为上腹胃脘部疼痛,并伴有胃胀、胃满、嗳气、胃酸及食欲不振等症状。【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病机是胃气中阻,不通则痛。病因多为感受寒邪,忧思恼怒,肝气犯胃,邪热燔灼,蓄食停饮,痰涎湿浊,瘀血虫积;或脾失健运,脾胃失和等。《杂病源流犀烛》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虚则着而为病。偏寒偏热,水停食积,皆与真气搏之而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取穴】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中脘 内关 足三里【方解】

中脘为任脉俞穴,胃之募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二穴可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可理气降逆,和胃止痛。【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以上穴位,不留针,每周治疗2~3次。【注意事项】(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冷、过硬、过黏的食物,更不可暴饮暴食。(2)调节情志,避免急躁、生气、吵架。(3)戒除烟酒。(4)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8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其临床多表现为:进食后可有上腹部疼痛,并伴有饱胀、嗳气、恶心、食欲不振等。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若一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痞不食,吐酸水涎沫”。【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生冷、肥甘、炙煿之物或辛辣、酒酪之品,以致温热内生,阻滞中焦;或脾阳不振,虚寒内生;亦或七情不调,忧思恼怒,肝火疏泄,横逆犯胃;或胃病日久,胃失濡养,阻滞胃气,胃失和降。【取穴】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内关 中脘 胃俞 足三里【方解】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可理气降逆,通调三焦气机,和胃止痛;中脘为任脉俞穴,又为胃之募穴,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又为胃之背俞穴,二者俞募配穴,可调理腑气,和胃止痛;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可健脾胃,止疼痛。【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施点刺,不留针,每周治疗2~3次。【注意事项】(1)本病病程较长,需耐心治疗。(2)注意饮食调理,忌暴饮暴食、忌生冷、忌辛辣及烟酒。(3)调节情志,忌忧思恼怒。(4)注意锻炼,提高免疫力。9 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肠道的溃疡病。此病属于中医的胃脘痛、心痛、吐酸等范畴。临床多表现为有规律的、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并伴有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吐血或便血等。【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和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关系密切,情志不调,精神抑郁,肝郁气滞,横逆损伤脾胃;饮食不节,饥饱无常,又复感寒湿,损伤脾胃。迁延日久,化浊化火,灼伤胃络,而造成气滞血瘀,经络阻滞。此正如《临症指南医案》所讲:“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取穴】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内关 中脘 足三里【方解】

中脘为任脉俞穴,又为胃之募穴,可补中益气,理气和胃;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别走三焦,可和胃降逆止痛;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可疏导胃气,通降腑气,和胃止痛。【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对选取的俞穴消毒,再施以点刺,不留针,可每周施术2~3次。【注意事项】(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情绪。(2)避免暴饮暴食,不可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3)劳逸结合,适当锻炼。10 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以下,多为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髂嵴连线以下,伴有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多见于体弱瘦长体型的女性。此病属中医学中“胃缓”“腹胀”“胃痛”“痞满”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胃部平日感觉不适,腰部有隐痛,饭后胀满尤甚,上腹部有灼热,疼痛持续不断;继则下腹疼痛,拒按拒压;平卧则会减轻,多伴有恶心、呕吐、便秘等。【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胃腑下垂。多由素体不强、脾胃虚弱,后天失养;或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令脾胃不健,升降失司,气机下陷,中气不足,升举无力,胃腑下垂。【取穴】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脐下1.5寸。中脘 脾俞 胃俞 气海【方解】

中脘为任脉俞穴,胃之募穴,胃俞为膀胱经俞穴,胃之背俞穴,二者为俞募配穴,可补中益气,通理中焦;脾俞为脾之背俞穴,可健脾益气;气海为任脉俞穴,为气汇之处,可补中气,令脾气得升,令下陷得举。【方法】

选取中粗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诸穴,不留针,每周施术2~3次。【注意事项】(1)调节情志,忌忧思恼怒。(2)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时。11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病症。其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胃肠痉挛、肠惹激综合征等疾病。临床表现为腹部作痛,可包括全腹痛、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等;多伴有肠鸣、腹胀、矢气、大便异常等。【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感时邪,寒邪内阻,气机窒塞,不通则痛;饮食不节,湿热内蕴,阻遏经络,气机不利;七情不畅,肝郁气滞,脉络闭阻;亦或脾虚气弱,经脉失养而致。此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诸病源候论》亦说:“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取穴】

天枢:脐旁2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天枢 气海 足三里【方解】

天枢为足阳明胃经俞穴,又为大肠之募穴,可以调和胃肠,疏通腑气;气海为任脉俞穴,可助调理胃肠中州之气机;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肚腹三里留”,故其为治腹痛之主穴。【方法】

选用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诸穴,不留针,可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及时诊治,明确诊断。(2)注意饮食,不可吃生冷及辛辣食物,不可饮酒。(3)注意个人卫生。12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中医又称之为“泄泻”“洞泄”“下利”等。此病是以病程缠绵,大便次数多,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或有黏液,肠鸣腹痛为特征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多,时轻时重,有肠鸣,吃油腻食品则加重;亦或情绪波动而腹痛,泻则痛止;亦或完谷不化,五更作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为湿邪过盛,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湿胜则濡泻”。在病机方面,则主要为脾胃虚弱,湿注大肠,《景岳全书》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饮食不节,则会伤及脾胃,令脾胃运化受阻,湿从内生,水谷停滞即成腹泻。另外,七情伤肝,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令脾失健运;肾阳不足,不能温暖脾土,令水谷不化,而成泄泻。【取穴】

长强: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

天枢:脐旁2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长强 天枢 气海【方解】

长强为督脉之俞穴,可温阳固脱、止泻;天枢为足阳明胃经之俞穴,又为大肠之募穴,可调理肠腑而止泻;气海是任脉俞穴,可补益中气,固脱止泻。【方法】

选取中粗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施以点刺,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调节情志,忌忧思恼怒。(2)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3)忌食生冷、油腻和辛辣食物。13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便、腹痛为临床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表现为病情缠绵,时轻时重,腹泻反复发作,粪便中可伴有黏液或血;可有腹痛,泻后腹痛缓解;还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七情有关,情绪变化会加重病情,肝郁则会肝脾不和,木克土,损伤脾胃,而令其失去和降;饮食不节,则会湿热内蕴,积聚肠腑;素体不强,脾肾阳虚,则会水湿不化,湿浊内停,而为此病。【取穴】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 脾俞 胃俞【方解】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可升清降浊,健脾胃,补虚损;脾俞、胃俞皆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又分别为脾和胃的背俞穴,可以健脾胃,化湿浊,清浊秽。【方法】

选取中粗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消毒,再施点刺诸穴,不留针,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注意调节饮食,忌生冷、辛辣。(2)调节情志,忌忧思恼怒。(3)劳逸结合,锻炼身体。14 痢疾

痢疾是以剧烈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肠澼”“滞下”“下利”。正如《严氏济生方》所说:“今之所谓痢疾者,即古方所谓‘滞下’是也”。临床可见腹痛、腹泻、大便利而不爽,里急后重,频频上厕所,大便带脓血;可伴有头重身困,体乏无力,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湿热痢、虚寒痢、疫毒痢、噤口痢、休息痢、久痢。【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病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及饮酒,而湿热内蕴,又外感暑湿时疫,两邪相合壅积化毒,损伤气血,化血为脓,而令便带脓血;亦或脾胃虚弱,脾土不健,命门火衰,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正如《寿世保元》所讲:“痢者,古之滞下是也,多由感受风寒暑湿之气,及饮食不节,有伤脾胃,宿积郁结而成也”。【取穴】

天枢:脐旁2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天枢 足三里【方解】

天枢为足阳明胃经俞穴,又为大肠之募穴,可通调腑气,祛湿行浊;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可健脾胃,清湿热,止泻痢。【方法】

选取中粗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行点刺,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忌食肥甘厚味和辛辣食物,忌酒。(2)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3)不吃变质的食品。15 心动过缓

正常成年人的心跳频率每分钟60~100次,由于某种原因而使心搏频率低于其正常范围,则为心动过缓。此病属于中医学的“惊悸”“怔忡”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慌、心跳、体乏、头昏、自汗、失眠、浮肿等症状。《灵枢·经脉》篇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甚则胸肋支满,心中憺憺大动”。【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素体不强或久病虚弱,又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情志刺激,以致心失所养;或过食膏粱厚味,饮酒失度,湿浊内生,火炼成痰,上忧心神;亦或外邪内侵,机体卫外不强,引使心脉受损。【取穴】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心俞 内关 足三里【方解】

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是心的背俞穴,可益心气,宁心神;内关是心包经之络穴,可安神定悸;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俞穴,不留针,可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调节情志,避免忧思恼怒。(2)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3)忌烟酒及辛辣食物。16 胸痹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中医又称之为“心痛” “真心痛”“厥心痛”等,西医则称之为“心绞痛”“冠心痛”等,临床表现为胸部憋闷,气短,左胸心前区疼痛如绞如刺,甚至痛及肩背;伴有头晕眼花、面色晦暗、四肢不温、泛恶欲吐、心悸不宁等。《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素体阳虚,寒邪内侵,胸阳闭阻;或七情不和,气滞血瘀;或饮食不节,痰浊内生,浊阻心络,不通则痛;亦或心气不足,劳逸矢度,耗血伤营,心脉失养,而发痹痛。此正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所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取穴】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郄门: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膻中 内关 郄门【方解】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俞穴,与阴维脉相通,可宽胸理气,活血通络;郄门为手厥阴心包经之郄穴,可行气通络,化瘀止痛;膻中为任脉俞穴,又为心包之募穴,气会之穴,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手法。

先用常规消毒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不留针,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调节情志,忌情绪激动。(2)劳逸结合,不可过于劳累。(3)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肥甘厚味。17 失眠

失眠在中医里被称为“不寐”“不得眠”。当下失眠的人越来越多。这主要和当下工作压力大、节奏紧张、饮食不节、扰乱生物钟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浮浅,多噩梦,易惊醒;醒后难入睡;可伴有易兴奋、易疲劳、心慌、心悸等症状。【病因病机】

关于失眠,明代大医家张景岳曾说:“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血之不足”。所以,中医学认为,失眠者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平日想事多,晚上睡眠很轻,半夜易惊易醒,醒后辗转反侧,再难入睡;亦或肾水亏虚,心火亢盛,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各种各样问题涌入脑海,难以入眠,此为心肾不交;亦或肝郁化火,由抑郁、焦虑而导致失眠。【取穴】

大陵: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陵【方解】

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可以清心除烦,镇静安神。【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俞穴消毒,再施点刺,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生活要有规律。(2)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不可太强,环境不可嘈杂。(3)晚餐不可过饱,晚上不宜饮浓茶或浓咖啡。(4)坚持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5)可适当选择食疗,可食用牛奶、桂圆、红枣、莲子、百合等。18 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的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此病属于中医的“眩晕” “虚损”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头晕眼眩,头痛身痛,疲劳气短,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耳内蝉鸣,晕车晕船,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甚则自汗盗汗,夜多噩梦,四肢厥冷等。【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素体不强,中气虚弱,心肺之气 不能推动血行脉中,上荣于脑;或脾气不足,无以化生气血;亦或肾气亏损,不能使精气上达,而荣于脑。明·张景岳曾说:“盖虚损之谓,或有发现于一证,或有因惫于暂时,凡在经在脏,但伤元气,则无非虚损病也。”【取穴】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足三里 百会 气海【方解】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补中健脾,化生气血;百会为督脉俞穴,位于巅顶,可提升阳气;气海为任脉俞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补气血而升压。【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施点刺,不留针,多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质。(2)增加营养,多饮水,多喝汤类。(3)节制房事。19 自汗

自汗是指白天不因劳动、衣着过厚、喝饮热汤或气候炎热等因素影响而汗自出及动则尤甚者。临床表现为濈濈汗出,动则更甚;伴有恶寒怕风、体乏无力、面色不华、易感冒、食欲不振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说:“无问昏醒,浸浸自出汗者,名曰自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高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心液在内则为血,发于外则为汗。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之人,多肺气不足,肺主皮毛,腠理开泄,则汗自出;或表虚而卫外失固,营卫不和则汗出;亦或阴虚火旺,迫津外出。《医学正传·汗证》亦说:“其自汗者,无时而瀻瀻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取穴】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列缺【方解】

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且通于任脉,肺主气,任脉为阴脉之海,故其可补气以外固,而令阴液内藏而汗止。【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俞穴消毒,男左女右,再施点刺,不留针,每日1次。【注意事项】(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2)生活有规律,合理营养。(3)汗出多者,要及时更换内衣,以防感冒。20 贫血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贫血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血虚”“血枯”等范畴。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体乏无力,心悸气短,恍惚健忘,食欲不振;伴有皮肤干燥,毛发枯干,指甲脆裂;甚至精神萎靡,性欲降低。此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饮食入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禀赋不强,脾胃虚弱,或久病失调,或饮食不节,以致脾失健运,令气血生化失源。另外,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气之根在肾。肾气不足,则会肾精不足,而致血亏血虚。【取穴】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放开1.5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膈俞 脾俞 肝俞 足三里【方解】

膈俞、肝俞、脾俞皆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膈俞为血之会穴,可补血活血;肝俞、脾俞又分别为肝和脾之背俞穴,可补血养血;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以健脾胃,令气血有生化之源。【方法】

选取细火针,施速刺法。

先用常规法将以上俞穴消毒,再点刺,不留针,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1)调节饮食结构,多食含铁量丰富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2)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21 白细胞减少症

此病属于中医学的“虚劳” “虚损”范畴。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体乏无力,少气懒言,嗜坐嗜卧,腰背酸痛,心慌心跳,记忆减退,耳鸣烦热,自汗盗汗,食欲不振等。【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病因多责之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滋化无源,气血无以化生;脾胃之气会源,肾精日久亦会亏损,精血同源,精血不足,令肌肤失养。正如清·吴谦所言:“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胃补肾两途。”【取穴】

悬钟: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