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 (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系列丛书(2010年最新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2 20:48:46

点击下载

作者:谢安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 (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系列丛书(2010年最新版))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 (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系列丛书(2010年最新版))试读:

前言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的编写,秉持既定的原则:梳理和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每个年度的发展情况,审视其后续研究的态势,力求客观地再现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研究结论及其持论的依据,揭示研究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进展。课题的选择及框架的安排和每章前的较短概括,也许会多少反映出我们的见解,但我们对编纂的研究成果和内容不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阐释,使读者能够直接看到各位研究者的见解,了解某一问题或领域研究的重点、范围、进展程度等,从而进一步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年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形,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些趋向,以及这些趋向所反映的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向。至于那些目前刚涉及的问题或者研究还不够深入以致不能反映在本书中的一些内容,会在后续研究中逐一反映的。我们相信只要将编纂工作持续下去,把握和反映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一定会更加全面和深入的。

本书的定位仍然是一本工具书,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所用。为此我们每个研究专题后附有文献索引,以便于读者使用和参阅。每一观点的引用,也都以夹注的形式,标明作者、杂志或专著的出版时间。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闫光才、贾斌;第二章,戚业国、王利;第三章,李梅、徐贞;第四章,张东海、屈亮;第五章,徐国兴、丁宁;第六章,陈曦、杨蓉;第七章,童康、谢小华;第八章,唐安国、张永铃;第九章,韩映雄、李金慧;第十章,谢安邦、焦磊。

初稿完成后,由谢安邦、戚业国、韩映雄通读全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经过多次的修改,最终定稿,由谢安邦统一审核。尽管如此,本书仍难免有疏漏与差错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的出版,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社长的大力支持,在编撰过程中,金勇副编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谢安邦、戚业国、韩映雄2010年8月

一、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目录

(一)高等教育学科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

(2)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新论

(3)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转换

2.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

(1)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2)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3)高等教育学理论属性新论

3.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

(1)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

(2)高等教育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3)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视野

(二)高等教育理念

1.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

(1)高等教育哲学研究

(2)高等教育的属性

(3)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4)高等教育质量观

(5)高等教育功能观

2.大学精神

(1)大学精神的作用

(2)中国大学精神

3.大学理念

(1)大学理念

(2)大学品质与大学特色

(3)大学的自觉

4.大学的未来之路

(1)大学的转型

(2)大学的未来之路

(三)高等教育价值

1.高等教育价值取向

(1)高等教育价值观

(2)高等教育价值的取向

2.高等教育价值新论

(1)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2)人文教育

(3)通识教育

(4)道德教育

3.高等教育公平

(1)高等教育结果公平

(2)高等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

(3)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视角

(四)高等教育系统

1.高等教育内部系统

(1)高深知识

(2)学术活动

2.高等教育与社会

(1)高等教育社会公信力

(2)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本

(3)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

(4)高等教育与个人需求

3.高等教育与政治

(1)高等教育与强国建设

(2)高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

4.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

5.高等教育与文化

(1)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

6.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化

(1)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研究

(2)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化

论著索引

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体系建构、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高等教育公平,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关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和高等教育生态化等。学者们或运用新的视角、或采用新的方法、或通过探讨新的问题,呈献了更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搜集到的权威资料,我们尝试着把这些研究成果归纳为四个研究专题:一是“高等教育学科”专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等,其中涉及学科建设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等论题;二是“高等教育理念”专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三是“高等教育价值”专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价值新论、高等教育公平等;四是“高等教育系统”专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内部系统,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外部系统的关系。在以上这些研究专题中,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大学精神、高等教育与社会和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比较多的研究。同时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探讨中国的大学精神,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增添新的研究领域。(一)高等教育学科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认证”、“学科再造”直到今天的“学科转向”四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展现了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之间的互动逻辑,同时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浓厚的本土气质。在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重心开始向行动研究转移,这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学将进一步走向成熟。十一屑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从荒废边缘发展成为今日的令人瞩目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地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直有高等教育理论探索相伴随。在一定意义上,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轨迹也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回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价值认证、学科再造和学科转向四个阶段,研究重心也经历了创建理论体系——追求实践价值——接纳多学科视野——转向实践主体需要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表明高等教育理论探索始终围绕着解答高等教育实践提出的重大命题进行,并以此作为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内驱力。这不仅展现出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互动逻辑,同时也反映出高等教育学科具有独特的实践气质。客观地揭示高等教育学发展历程,特别是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对于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王洪才,2009(4)]

有学者通过对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与领域之争的回顾,梳理高等教育研究从问题、领域到学科的异同和发展,辨析中国语境下的“学”与“学科”,认为应建立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经历了从一般的高等教育研究到高等教育学理论构建的过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既是自成体系的学科,同时也是高度开放的研究领域。即使西方永远不出现“高等教育学”的提法,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之为学科。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应增强使命感,促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更加理性和自觉,进而建立一个更为开放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学派,或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刘海峰,2009(11)]

有学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理论界存在的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然性的认识做了概括、归类,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然性的不同认识将会带来高等教育研究不同的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研究是否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并不是个问题,多学科研究早已取得共识。但在共识的背后,对于多学科研究的必然性还是一个尚存分歧,有待进一步分析的根源性问题。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如何看待多学科研究的必然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观点:复杂性观点、范式观点和开放性观点。如果将三种观点都集于高等教育研究一身,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高等教育研究所处的复杂境地:它有着复杂的研究对象和既牵涉事实又脱离不开价值的复杂的学科属性;它仍处于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前范式阶段,同时它又处在一个呼吁打破学科壁垒的“开放社会科学”时代。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比,高等教育学还没有经历一个成熟的学科形态,它与外界没有界限、没有壁垒,在“复杂性观点”和“开放性观点”的带领下,高等教育研究将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而与学科无关。如果本着开放的心态,建成学科或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无所谓好坏,利用高等教育研究为实践和决策服务才是最重要的。[吴玫,2009(1)]

有研究者认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理依据尚不健全。近年来兴起的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亦具有不适切性。因此,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需要形成新的思路。高等教育学要有自己的学科立场,对于国外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要进行基于本土立场的转化。[伍红林,2009(5)](2)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新论

有学者认为,人性假设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甚至直接决定学科的发展取向。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长期以来总是陷于“逻辑起点”的误区,而较少涉及更为根本的人性假设与学科观念问题。历史上,赫尔巴特曾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教育学的人性假设,最终使得教育学成为了一门关注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次等学科。高等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对于学科转型至关重要。如果同样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人性假设,高等教育学最终仍然难以避免地会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之学”;如果考虑到大学里高深知识的特殊性,以知性人作为本学科的人性假设,高等教育学便有可能转型为一门专门研究如何在大学里进行高深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社会科学。[王建华,2009(4)](3)高等教育学科范式转换

有学者认为,30年来高等教育学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学科发展道路,学科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的重心所在。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有三重境界:有范式阶段是第一境界;范式转换是第二境界;形成新范式是第三境界。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在内外部逻辑变化之下,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转换成为必要,范式转换须遵循特殊性、复杂性、选择性与自觉性原则;高等教育学科愈成熟,新范式愈加多样。价值体系、话语体系、问题体系与研究方法体系是推动范式转换的内部因素,学术共同体的成长是促进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外部因素。从学科发展来看,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式转换是该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日渐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范式的出现与发展,反之,新的研究范式给高等教育研究带来了生机,给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注入了活力。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三重境界是历史的、发展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其最终使命是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为高等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更多的解读视角,达到为高等教育决策服务的目的。同时,随着研究范式的转换与扬弃,学术共同体使用的价值体系、话语体系、问题体系与方法体系会发展变化,会加快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步伐。[高燕,2009(11)]2.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1)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有学者指出,尽管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和概念体系,但存在着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还未得以明晰,以及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还未完全形成等问题。当前需要在明晰高等教育理论性质的基础上,理性对待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本土经验和外域理论以及高等教育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周廷勇,2009(5)](2)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有学者认为,复杂性思维作为近20年来兴起的研究自然现象与人文社会现象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已被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者所广泛重视。并且,它具有自组织性、自我调整性、非线性、不可还原性等特征。用复杂性思维来审视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理论,不难发现其中许多理论命题和原理存在不足。高等教育理论复杂的学科特点,内在地要求用复杂性思维去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从而超越传统研究中的还原论、狭隘的学科边界意识、学术权威、“意识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局限。复杂性思维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一个新视角,而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并帮助我们确立了一种新的信念。它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超越权威,拒绝简单,加强对话,重建民主,打破疆界,把握多面性,考虑特殊性而又顾及整体性。[郑确辉,2009(2)]

有学者提出,长期以来,没有单向度、线状的“成熟”理论体系是学科内外质疑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的一个重要理据。因此,建设这样一种理论体系也就成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考察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经典社会科学学科,发现这一所谓“成熟”的理论体系在这三门学科中也均没有达到,这为我们反思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今天的高等教育学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是我们世界观和科学范式转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不但不要再去追求传统标准的理论体系,而且还为今天多范式、多向度的、非线状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合法性。而这种新的理论体系不但不表明学科理论体系的不成熟,而且还应成为高等教育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今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不是要朝着一个唯一的方向前进,不是要寻找一条唯一的理论逻辑路线,也不是要去发展一个唯一的“正统”、独大的理论体系,而是应大胆地应用多学科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的范式和向度,促进理论体系的非线状增长。[刘小强,2009(3)](3)高等教育学理论属性新论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的建设,最初遵循的是经典的社会科学学科制度,即高筑壁垒,圈画地盘,试图把其他研究者拒之门外。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大量的非专业研究者跨过围墙,在这个领域发表着见解,利用着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有鉴于此,高等教育学要拆除围墙,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并非专业人员一统天下,非专业人员也因为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和了解,发表着各种各样的看法、观点。也许,他们的话语并没有太多的理论色彩,学术性也略显逊色,但他们表达了高等教育领域里真实存在的各种问题,说出了高等教育专业人员常常没有或无法感知的研究需求。正因为如此,大量的非专业研究者和专业研究者一起,共同在高等教育领域言说和倾听着。[赵映川,2009(9)]

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必然要受到高等教育实践的约束,要与各种高等教育活动相协调,并能对高等教育活动以满意的解释,推进和保持理论自身的有效性,由此形成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而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价值陈述的科学性的判断,则可以通过探究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之间内在统一的路径,依靠其学术活动的社会性来实现。高等教育学理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检验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检验者主体自身各方面素质,扩大学术信息交流,尽量排除外界因素干扰,改进检验手段和方法等措施,来提高检验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郑确辉,2009(2)]

有学者认为,明确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属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规定性,是解决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基础。高等教育学专业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性,要求高等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具有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的素质,即不仅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刘旭、郭婷,2009(8)]3.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1)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

有学者认为,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的需要使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成为必须,多学科研究进而被上升到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层面,论者们对此方法的认同度不一。从方法论上看,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表述是不严格的,作为研究方法而存在缺乏说服力,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的思维取向或研究类型。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是没有具体指向的,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存在值得商榷,甚至从方法论的层面上看,至少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歧义。作为一个“必要的乌托邦”,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对成熟的研究方法的追求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高等教育研究者们不断地努力。[雷家彬,2009(6)]

有研究者认为,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多学科研究业已成为主流趋势,但在研究实际进程中还存在概念混杂、简单借鉴、机械套用等问题。从元研究的视角来看,为规范多学科研究,使之符合高等教育的学科逻辑,必须对多学科研究的内涵、高等教育学化和本土化等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做出理性解答。[曹如军,2009(4)](2)高等教育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有学者提出,任何学科的话语都是本学科思想的表现形式,话语方式直接影响着言说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高等教育学的言说主体和对象既包括大量的专业研究者,也包括许多非专业研究者,这种主体和对象结构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的话语具有简单、朴实、通俗易懂的特点。[赵映川,2009(12)](3)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视野

有研究者提出混合方法作为一种整合取向的新型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之一。混合方法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具有独特价值,并具体对混合研究的设计类型及设计要点进行研究,用可视化模型体现了顺序性混合设计的研究过程,就取样和数据分析两个关键步骤介绍混合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高潇怡、刘俊娉,2009(3)](二)高等教育理念1.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1)高等教育哲学研究

有学者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历程进行回顾,对“读经30年,自醒才3年”的“独尊一经”的“读经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与对布鲁贝克著作的解读一开始就误入歧途有关;与中国文化中的守成传统有关;哲学的本性使然;与中国民族文化遗传基因的缺陷和中国哲学界的“一条腿走路”的现象有关;也与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硬、特别是哲学基础功底差有关。有鉴于此,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急需打破对布氏路径的依赖,明晰布鲁贝克的著作和思想只是提供了分析和看待高等教育问题的一种理论视角,有其合理性,但同样也有片面性,也不是分析高等教育问题的唯一框架和模式。而基于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基于高等教育职能的多样性,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应是多元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实现从“独尊一经”到自主反思和超越、从畸形的学术生态走向多元化发展的自醒道路,不仅应当,而且正当其时![杨杏芳,2009(4)]

有学者提出,高等教育哲学对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等教育哲学的学科定位不清,致使人们对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解产生困惑。从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库恩的科学发展阶段观来分析高等教育学科定位,将高等教育哲学定位为前学科的高等教育哲学将有助于高等教育哲学领域的发展。高等教育哲学应该对高等教育的事实和思想做高度概括性、批判性的分析与解释,并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在高等教育哲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高等教育哲学是和高等教育学的思想和理论混杂在一起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学继续分化之后才出现的。高等教育哲学应该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价值判断的根据,对高等教育实践做哲学的思辨,看清问题的本质,捋清问题背后的价值取向,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向提供更充分的理论根据。高等教育学则直接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高等教育哲学与高等教育学相比,对高等教育实践的指导是一种更间接,更潜在的指导。[张艳红,2009(1)](2)高等教育的属性

有学者提出,“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概念,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国高等教育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明确其专业性这一基本规定,强化人才培养应以造就“专业人才”为时代使命,坚持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是推动大学素质教育走向深入的关键。高校应确立高等教育专业理念,在专业设置方面应以社会专门职业谱系为参照系,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建立有利于专业人才成长的质量监控体系,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孟现志,2009(2)]

有学者认为,无论纵观历史,还是放眼寰宇,大学的学术文化在总体上呈现功利取向,而不是兴趣取向。事实上,在高举科学大旗的今天,大学回归象牙塔,并不妨碍人类近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和人民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高等教育“学术本位”的文化属性会向我们蹒跚走来。当前,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卷入市场之际,系统而又创造性地理顺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是一个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并存的现实课题。在未来社会,随着社会物质的丰富和人民意识的觉醒,一旦实现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体制保障,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会向我们蹒跚走来。[付八军,2009(10)](3)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私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政策选择的结果。公益性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但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私益性生产是不可避免的。大力弘扬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正确引导高等教育的私益性是全社会的共同要求,也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政府财力、人力和物力吃紧的情况下,高等教育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将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公益物品交由市场供给,或者由社会自组织解决,必然会刺激高等教育私益物品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私益性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就高校自身而言,其公益性体现在追求教育的平等输入和输出,促进社会正义。但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它们也会助长不平等的社会选拔和个人利益分配。另外,高等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监督。[原青林,2009(8)](4)高等教育质量观

有学者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话语”的产生具有先天的依附性,由于研究的不成熟及大学本身的特殊性,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一种话语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不过,尽管如此,由于质量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质量话语在较短的时间内却创造了不朽的传奇。通过对其他学科领域中“质量”话语的不断引入与繁衍,从而使得高等教育迅速走进了以质量为中心的时代。“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和话语实践的出现意味着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质量开始成为问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质量话语反映并塑造着高等教育质量本身,高等教育质量本身也影响并不断丰富着质量话语。作为一种话语方式,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双重性,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种主观体验。[王建华,2009(2)]

有学者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及核心问题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反映出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也体现出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因此,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观多样性的逻辑起点,有利于深刻理解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实质。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逻辑起点分析,大致可分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知识本位论三种高等教育质量观。这三种质量观各有利弊,片面强调任何一种都不符合教育规律,只有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张安富、施佳璐,2009(2)]

有学者认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与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反思实质上也就是对高等教育存在本质的哲学审视。高等教育质量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哲学认同、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在实践理性的反思中得到了融合:“人是目的”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基石;在实践理性的架构中建构知识与道德的融合,成就个体德性则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内蕴。[李国强、刘玉静,2009(5)](5)高等教育功能观

有学者提出,现代大学的周围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利益相关者”,它们的出现是建立在大学功能延伸至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和贡献基础上。确定的利益相关者、预期的利益相关者、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大学实现服务功能的对象,大学的管理模式随之进行着探索与革新,而忽略部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现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履行社会责任和提升服务功能。大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学功能不断拓展的探索过程,大学在发展中既保持了自身的传统,又通过形式和职能的变化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需要。全球化的开放带来呼唤着人本与和谐的学术理念,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功能都必须面临新的挑战,大学要承担起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塑造未来社会的重任,成了多功能的“服务站”。“利益相关者”对大学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也是对其合法权益的诉求。他们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大学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利益相关者”迫切希望通过对大学事务的参与优化大学的贡献,解决大学外部冲突争议以及内部的管理混乱、学术腐败,“相关利益者”的监督有可能提高大学管理的效率,完善大学内部的系统平衡,促进新的组织文化的生成。[刘佳,2009(11)]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大学功能的研究往往选择以“大学的第四功能”为突破口。如,有的学者将“文化交往”作为大学的第四功能;有的学者将“引领文化”作为大学的第四功能;有的学者提出要拓展大学的批判性功能、创新性功能、素质性功能等;有的学者则直接提出“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功能”,等等。当前关于大学第四功能的研究成果多是预测性质的。大学功能的产生具有后天性,是客观的,其演进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大学的功能与职能是一个过程关系,本质决定功能,然后在目的的指向下,职能从功能中分解出来。大学新功能的产生将内由大学的本质决定,外由具体的大学形态总结而来。主导社会的功能将是在知识发展与人类经营理念下大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张阳、罗承选,2009(1)]2.大学精神(1)大学精神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大学作为社会思想的源泉及社会思想的引领者,与其他机构、个人和社会的接触方式有着明显区别。大学精神是大学一切活动的文化标识,只有拿起批判性的武器,才有可能将大学自身与其他社会机构区别开来。显然,批判性是大学与社会的边界。大学发展到今天,有两个耳熟能详的词能反映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这两个词就是“象牙塔”和“服务站”。无论是“象牙塔”还是“服务站”,就其本质而言,只不过是采用隐喻方式刻画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象牙塔”为喻,大学被认为是与社会隔绝的场所;以“服务站”为喻,大学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社会轴心机构”。前者对大学远离社会提出批评,后者对大学融入社会倍加指责。在服务社会时,大学应以自身所同有的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外化为不可或缺的批判职能,使之成为大学区别于社会的边界,成为其一切活动的文化标识。[黄子杰、程广文,2009(3)]

有学者认为,大学是有自身独特精神气质和性格偏好的文化机构,人文、求真、服务是大学的宗旨与重要使命。自由、独立、首创是大学追求卓越的重要条件,开放、理性、革新是大学止于至善的重要保证。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是对育人、求真、服务使命执着的坚持,其保持卓越的关键在于对自由、独立、首创精神的不懈追求,其旨趣在于向至善之境的无限发展。正是大学这些精神和性格,形成了大学独特的价值追求和品格魅力,让大学基业常青,并熠熠生辉。[唐亚阳,2009(11)]

有学者提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精髓,并对大学自身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概而言之,大学精神在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引导、精神激励、凝聚人心以及抵制不良之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应是我国当前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发展与大学精神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大学精神的发展提升,能够促进推动大学的繁荣壮大,大学精神是大学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源泉。因而,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逐渐成为现实的状况下,探讨新时期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实质,研究大学精神在当代大学自身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陈功江,2009(5)]

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核心价值具有凝聚、激励、示范和辐射的重要作用。通过凝练、涵养大学精神,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繁荣与发展提供价值规范、推进动力和宽松环境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逐步积淀、整合、提炼,并为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是大学的灵魂、核心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学更应主动、高效地履行文化引领的职能,通过涵养和凝练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教化、示范和辐射作用,彰显大学精神的诸种价值内涵,努力为先进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提供价值规范、推进动力和宽松环境,不断引领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田刚健,2009(11)]

有学者指出,时代精神与大学精神是紧密相联系的:时代精神制约着大学精神的铸就;同时大学精神对时代精神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铸就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时代精神的发展,理应重塑现代大学精神,提升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能力;守护学术自由,激发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动力;维护大学自治,强化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权力;尊重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主导力。[郭峰,2009(4)]

有学者认为,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和要求,其中蕴涵着大学的自我定位、价值诉求、发展愿景和社会期许。伴随着人的自我觉醒和文化启蒙,现代大学及其使命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当代大学引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两大使命。当代大学要更好地履行大学使命,应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探索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张政文,2009(11)]

还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一个基业长青的社会组织,从中世纪的学者行会到21世纪的动力站,其发展逻辑凝聚成了作为大学组织的独特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流变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围绕理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论争,今天仍旧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大学自身的特色作出选择。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是大学精神的不变主题,随着时代的变迁,自治的大学必须走出象牙塔去完成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大学不再神秘,它与社会的其他组织一样要经受关于“存在的合法性”的拷问。大学因顺应发展的逻辑与适应现实的选择而获得合法性。[周佳,2009(11)](2)中国大学精神

有学者提出,中国的大学目前出现了人文精神滑坡和文化品位下降,功利主义思想愈演愈烈,“官本位”倾向严重,以及知识分子缺少公共义务和道德责任等大学精神问题。检视中国古代教育与学术中心的书院,其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理想,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务实、求是的治学态度,开放办学、兼容并蓄的办学风格等,至今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结合书院精神重塑中国大学精神,需要我们重识书院传统与精神,需要大学的大师学者起模范作用,更需要让师生具有教学自由的学问之道,使大学拥有管理自主的办学真谛,最终使知识分子的良心节操撑起中国大学精神这片蓝天。秉承书院优良传统,重塑中国大学精神,并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这一历史重任只能依靠广大的中国知识分子完成。他们分布在全中国的各界、各领域、各阶层,其精神上永远是最不安分的。他们的灵魂深处总是自由地漂浮着一些超脱的东西。只要这种追求自由的、批判的、超越的精神存在,知识分子就会一代一代地发生蜕变。大学精神之于大学体制的重要性,犹如人的灵魂与身体的密切关系,魂之不存,体有何用?中国大学精神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体制改革的成效,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改革,因为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刘克利、胡弼成,2009(6)]

有学者指出,大学精神植根于大学历史传统,是大学的一种精神自觉,既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生成,它是大学传统中最宝贵的内核,集中表征着大学传统。但是处于历史传统交汇处的中国大学由于忽视对大学传统的疏离、吸收,造成了大学精神的断裂,需要在重新审视大学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对本土教育传统的妄自菲薄、对舶来品的本能性的排异,导致了中国大学精神的无根化;而民族危机、文化危机与国家意志、市场压力等种种因素进一步导致中国大学与历史传统的断裂。应当从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辩证统一,巩同大学的功能定位;坚持独立性与生态性的辩证统一,坚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坚持世界性与本土性的辩证统一,认真梳理中外大学历史传统;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汲取时代精神等四个方面入手塑造中国大学精神。[朱振林、陆铭,2009(11)]3.大学理念(1)大学理念

有学者认为,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和大学职能的不断拓展,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大学的危机”,包括质量危机、经费危机、道德危机、自治危机、大师危机、大学理念危机……而大学理念危机是真正的深层次危机,它关系到大学的兴衰存亡。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不仅决定大学的今天,更决定大学的明天。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教育观念。从纽曼到洪堡,再到弗莱克斯纳、范海斯、博克等,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国际交往等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有共性、个性、时代性与前瞻性、社会性与本土性等特征,具有导向、调节与激励、造就大学精神、引领社会发展等功能。当前建构大学新理念可以从正确定位、办出特色、树立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大学的综合功能观等方面着手。[王亚南,2009(3)]

有学者提出,大学理念虽然林林总总,但主要有“内在论”和“外在论”两种。大学理念研究的范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价值论的范式,即从分析内在论和外在论这两种大学理念的矛盾切入;二是功能论的范式,即从分析大学教学、研究和服务三项职能的关系入手。大学理念在大学制度变迁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理念的变革是大学制度变革的前提。大学理念作为元规则在大学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是通过对旧的制度结构进行批判和为新的制度结构进行辩护这两种方式实现的,它始终关注的是大学的合法性基础,任何有价值的大学理念都应该兼具解构和建构的双重属性。[王冠、朴雪涛,2009(6)]

有学者指出,一所大学的“理念”,就如同个人的信念一样,支撑着人对理想人生的不懈追求。目前国内的大学,其“理念”的口号可谓五花八门,新颖别致,其表现的“理念”、“精神”应有尽有,只是令人颇感遗憾的是,喊出的“理念”在可操作性及具体操作运用贯彻上却相差甚远。现在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到底在培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恐怕连校长自身都不明确,更无从谈起大学的价值追求。明确的使命感和学校正确定位的缺失,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够或理解不深就盲目一拥而上;大学本科教育缩水现象、研究生教育缩水现象等十分严重。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离促进共同繁荣富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离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大学理念的制定与实施蕴藏于大学制度、大学精神之中,合理定位、认清自我刻不容缓。[李楠、李文达,2009(4)]

有学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最集中地体现在其哲学思想中,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折射出迥异的大学理念。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拓展,以“治学”为经典的认识论哲学和以“致用”为核心的政治论哲学指导下的大学理念,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大学发展的需要,应通过心和、人和、天和、世和四个维度践行以“和”为思想精髓的人本论大学理念,进而建构起一种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下的人本论大学理念。“心和”是践行人本论大学理念的基础。“人和”是践行人本论大学理念的关键。“天和”是践行人本论大学理念的保证。“世和”是践行人本论大学理念的目的。[刘赞英、康圆圆,2009(9)]

还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什么”?这是大学本体论的基本范畴。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对大学教育理念的探讨。从历史上看,大学教育理念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大学理念是“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而第二阶段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也应该是研究中心”。第三阶段的大学教育理念是“大学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出现了新的拓展,但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对“人”与“人性”的重视与关注。也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使得大学教育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与动力。[尹兵,2009(17)](2)大学品质与大学特色

有学者认为,大学具有三种品质,即保守、适应和超越。通过从哲学角度、生态学角度、组织系统论角度分析发现,大学的三种品质具有空间上的平衡性、时间上的延续性和逻辑上的有限性三个特征。保守、适应、超越是一种共生现象。大学的这种共生品质使其成为了一个多面体:保守性是其存在的根基;适应性使其能随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超越性使其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自中世纪诞生以来,大学的保守性、适应性和超越性是逐渐剥离的,并且大学的保守性、适应性、超越性在不同时代所表现的强度有所不同、各有侧重。只是到了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学的适应性品质才日益凸显,但此时强调适应性往往是以忽视和舍弃保守性与超越性为代价的。正因为人们缺少对大学这三种品质辩证关系的认识,并肆意打破这三种品质在空间上的平衡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逻辑上的有限性,才给大学造成了严重后果——使大学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不能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白玫,2009(8)]

有学者通过对当前大学特色理论的几点质疑指出,当前一些研究夸大了大学特色的意义与功用。大学特色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决不能任意夸大与滥用。大学特色的形成,既得益于传统文化,又源于对大学内在逻辑和理性的遵循,有它自身的原则与限制。大学特色在今天受到如此的关注,甚至夸大它的功用,深刻地反映了大学自身的变化、大学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大学认识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对“大学特色”问题的热情探讨,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界自觉开展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运动”,是大学找回自身、重新定位的一次“头脑风暴”。然而,这样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必定又要树立几个典范,以供其他大学参考,从而大学又要经历一番克拉克·科尔所述的“不可避免的同质化问题”。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大学共性与个性问题将也会贯穿高等教育史的始末。问题是如何在这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奥妙的平衡。眼下我们对大学特色的认识,似乎走过了头。因此如何不偏不倚、平心静气地认识和研究大学特色才是正道。[应跃兴、刘爱生,2009(2)]

有学者认为,大学特色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且二者都指向大学作为整体或是个体所显现出的独特性,或者说是关于大学的一种质的规定性。大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由“内生性”逐渐走向“外生性”、由“无意识”逐步走向“有意识”的漫长过程。大学特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精髓。大学特色形成的“内生性”表明,大学特色是大学的精髓,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产物,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重要部分,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大学特色是大学本性得以维持的根本保障。大学特色形成的“外生性”表明大学特色的创建根本上是受高等教育市场化所驱动的,并逐渐演变成现代大学的一种生存发展的外在工具或手段,不再是古典大学那种长期的“默默无闻”,也不再是近代大学偶尔的“崭露头角”。大学特色内涵的悄然改变,实际上反映了大学命运和使命的变更。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特色是现代大学生存立足的重要法宝。大学特色就其本质而言,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精髓。现代大学特色的创建,除了顺应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潮流,还要遵循大学的内在逻辑与理性,坚持大学的使命与宗旨。[沈国丰、刘爱生,2009(7)](3)大学的自觉

有学者指出,大学自发性的泛滥、自觉性的丧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对自身组织目的性的迷失与对学术性的漠视。中国大学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虽然可以从影响大学的外部力量中找到许多例证来为大学辩护,但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的自觉性沦丧了。在阿什比看来,来自政治和市场的力量对大学的影响并不一定大于大学自身学术的力量,这三种力量构成比例的不同,以及其相互作用时各自力量大小变化的速率,决定着大学发展方向及大学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由此看来,大学保持高度的自觉并利用学术的力量是可以抵御与消解外部负面影响的。大学的自觉主要体现在使命的自觉、组织的自觉、质量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四个方面。只有那些具有战略思维、国际眼光、懂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拥有独特的高等教育理念、富有理想并执着的大学管理者,才有可能保持大学的自觉,以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宣勇,2009(5)]4.大学的未来之路(1)大学的转型

有学者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深深地嵌入到经济体系的运作之中,这表征在高等教育领域,是大学的职业主义化。过分强调大学现实支付能力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知识,却未受到教育;社会失去深度,为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留下隐患。从最功利主义也最理想主义的意义上来看,需要淡化大学的经济功能,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分化,明确大学定位。在此基础上,承认大学在某种程度上的无用性,大学回归求知共同体的本相,从而以潜在的、问接的方式最为深刻地促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随着高等教育的人文理想一步步蜕变成经济回报等式,大学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以前它是精英人士最终结业的学校以及高等文明的防守阵地,而如今它意味着职业的认证,意味着同等的机会。大学已无法回避就业议题。在几乎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里,个体地位的提高都要通过高等教育。大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谋生,更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大学是思维习惯形成而且保持终身的地方,学生的全部人生将因这种教育而发生重大改变。大学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走向人类思想和精神的源泉,赋予学生新的眼光,使他们能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转变僵化的经验模式。对于国家来说,当务之急是停止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的片面宣传,淡化大学的经济功能,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分化,明确大学定位。起码,对于我国前一百多所大学来说,尤其是前三十多所大学来说,应该有足够的定力和底气可以不唯资本逻辑是从,以实际行动昭示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大学服务于商业、政治和社会利益的最佳方式。[何雪莲,2009(4)]

有学者认为,社会的急剧变迁使“转型”日益凸显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从组织转型到制度转型,从社会转型到经济转型,转型理论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强势话语。目前在所有关于转型的研究中,关于社会转型的文献最为丰富,其次是关于经济转型的研究。教育转型虽然只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教育转型既受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制约,也是社会和经济实现顺利转型的必要条件。作为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转型在关于教育转型的研究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关于大学转型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教育转型的理论,也有利于大学转型实践的顺利进行。以中世纪作为起点,大学经历了数次变迁,每一次变迁都是一种制度转型。在今天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大学危机的日益加深,现代大学再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在经历了理性大学、文化大学和知性大学之后,德性应是后现代大学的必然归宿。只有通过重建一个德性的共同体,后现代大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由现代性所导致的大学道德危机。[王建华,2009(7)](2)大学的未来之路

有学者提出,中国传统大学精神随着中国现代大学的兴起而走向消亡,这是因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内在理念是西方现代的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其外在体制亦是全盘西化的。现代工具理性的异化性质与中国传统大学精神的审美理念是相敌对的,而前者凭借其强势政治——经济排斥、消解了后者。中国古代大学精神的消亡和断裂,意味着我民族精神的解体和中国传统文化之本体地位的丧失,意味着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终结。这是导致当代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精神危机的主要历史原因之一。中国现代大学对此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要复兴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首先必须彻底批判、变革中国现代大学,以中国传统大学的美学理念解构西方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理念,使中国现代大学真正归复传统文化的本体地位。以近代人文主义精神为宗脉的对于资本主义文明异化现象的现代美学批判精神,揭示着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中国现代大学必须顺应这一进步的世界文化思潮,以现代新美学精神消解其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大学理念。重构中国美学精神是实现这一教育革命的唯一途径和方式。[魏久尧,2009(4)]

有学者提出,在知识发展已经从知识哲学转换为知识社会学的时代,大学不再是传统的修道院式的封闭机构,而是变成沟通生活各界、身兼多种功能的超级复合社会组织;大学的学者不再只是潜心钻研、静心求道,为了求知而求知、为了真理的至高无上而独自追求真理,更重要的是要寻求理论和现实的联系,寻求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结合;大学不仅仅要对国家负责,而且要对社会上各种力量负责,不仅对一个国家负责,对一个民族或一个文化而负责,而且对人类共同的命运负责,成为关注和解决全球问题的专家和国际交流的前沿。如果说当今世界多元化趋势下是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那么大学则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的最前沿。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学的共同目标,成为确保大学的工作性质和效果的必要条件,大学已经在知识的发展、转让和分享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更应该在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中为全面开发人类的潜力做出贡献。大学作为促进国家之间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使受教育者在接受一种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一种文化,大学的国际化有力促进国家社会间的文化融合,拓宽社会成员的视野,能使人具备思想观念方面的开放性,有利于提高社会开放程度,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楚艳红,2009(9)](三)高等教育价值1.高等教育价值取向(1)高等教育价值观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对我国公众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进行反思,只有树立健康而务实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才是目前条件下优化高等教育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首先要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满足培养人的实用理性的需要,这是人类教育发展长期博弈的历史选择。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大众化和社会化,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和期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这种对待高等教育的“关注”和“期望”,却往往使公众容易丧失应该持有的“理性”,而陷入一种“盲目”乃至“盲目后的困惑或迷茫”之中,从而在实践中违背教育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违背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规律,这自然成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极大障碍,也成了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一大隐忧。这促使我们一方面要反思这些年来形成的对待高等教育的思维惯性,也就是我们持有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要把高等教育改革的起点放在公众价值观念的改造上,从而把高等教育建立在“健康”而“务实”的基础上。[罗志敏,2009(4)](2)高等教育价值的取向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随着知识观的嬗变而发展变化。在形而上学知识观下,学术性强调独立于经验的纯粹理性,职业性宗教色彩浓厚,高等教育偏重学术性;在科学知识观下,学术性围绕科学研究而体现,职业性与技术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分化和协同发展并存;在后现代知识观下,学术性强调多样性原则,职业性强调增加人文性,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发展。从整体上说,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学轻术”偏向。从知识观的视角出发:第一,主动认知后现代知识观,确立知识概念与知识标准多元化的观念,平等地看待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而树立起平等对待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观念;第二,转变人才观;第三,倡导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一个多样化环境;第四,采取补偿性和倾斜性的措施,使受到“压抑”和“歧视”的高等教育职业性获得与学术性同等的地位与待遇;第五,加强交流与对话。从而逐步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学轻术”偏向。[赵凤娟、李泽或,2009(4)]2.高等教育价值新论(1)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价值是具体的历史性概念,其内涵、性质和实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运行环境和相关条件影响和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具有和精英教育迥然不同的本体和主导价值。在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个体价值转换和升迁为一种主导性因素、起主要支配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个体价值具有内在性、先天性和基础性的特征,这些特点使得个体价值成为本体价值。大众化时代初期要在理论上确认和实践上实现这一本体价值呼吁着教育理论研究范式与思维方式革新。深入探索学生教育产权理论,反思和驱逐官本位特征,改善课程与教学体系构成大众化时代实现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基本路径。[刘宏伟、任增元,2009(4)]

有学者还认为,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比较而言,个人价值具有直接性、基础性、内在性和先天性,是最基本的“本体价值”;社会价值作为一种“后天的事实”,具有明显的后生性、外在性和间接性,是一种衍生价值和工具价值。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个性化和市场化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价值个体化的历史进步,现实越来越呼吁教学价值回归个体本真价值,澄清、确认和坚持这一历史进步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历史责任。在理论上,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起点和归宿,但是个人价值实现程度和方式是随着时空条件变化的。这些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有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知识与哲学认识条件以及教育自身的条件。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的本质之一就是高等教育价值个体化。充分认识高等教育服务的个体价值正是为了使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效果最大化。个体价值的实现问题才是高等教育更基本的问题。相对于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价值个体化是一个更为深刻和本质意义上的变化。[任增元、刘宏伟、陆俞静,2009(4)]

有学者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并不只是“化”为现代教育就算成功了,而是要在现代教育的基础上,追求更为长远的“现代性”,因为教育现代化蕴涵着独特的内涵——人的现代化问题以及教育的未来特性和超越特性。从教育自身的特性和教育现代化的特殊性,以及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追问与呼唤,构建和谐校园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应该确立“人本论”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价值。由于人的价值的“外在化”或“社会关系化”,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高等教育的这“两种价值”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受实体化的“社会”观念的支配,也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的影响,“社会”成为独立于人之外,并凌驾于人之上的一种“实体”,“人”与“社会”呈现为一种对立、背离和分裂的关系。由此,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解,也就遵循着一种“社会——人——社会”的逻辑,从而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形成了把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作为其本体价值观念,人的发展沦落为一种工具价值。现代高等教育也正是遵从着这种逻辑和观念而步人了现代化的误区,形成了“工具论”价值取向大行其道、当阳称尊的局面。现代化的困境催人猛醒,新的时代精神正浮出水面,人也被重新审视和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被重新理解。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来说,“人本论”的本体价值观和“人本论”的价值取向,也就不仅有其理论逻辑的支持,而且也具有了现实基础。[蔡雨沁,2009(1)](2)人文教育

有学者认为,高校教育的一大职责是成“人”教育,即人文精神教育。从人文知识达到人文精神的路径叫做人文学养。高校人文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输上,而应该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也即要完成人文教化。人文教育就是从文学、历史、哲学等不同方面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内涵,人文精神就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完整人格的肯定和完美灵魂的塑造。人文精神不单是人的核心文化,也是社会的生产力;不仅塑造精神文明,也帮助创造物质文明。通过对社会进行哲学思考,对人类自身进行深刻思辨,我们发现,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人的心灵教化不是没有用,而是被我们的功利主义观念遮蔽了。现在我们要揭示出它的真正意义,揭示出人文与高校教育的紧密关系。我们还要建构起新时期的人文精神,人文日新,与时俱进,既继承优良传统,又符合当下的国情时情,还要面向世界,以及要注重人文实践,让学生身心发展更完善,使社会各方面发展更和谐。[谢晓青、邓明波,2009(22)](3)通识教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