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5 03:06:22

点击下载

作者:谢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

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谢冰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系列丛书)

ISBN 978-7-117-17725-2

Ⅰ.①图… Ⅱ.①谢… Ⅲ.①骨损伤-疼痛-中医治疗法-图解 Ⅳ.①R274-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50384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

主  编:谢 冰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725-2策划编辑:曾 纯责任编辑:曾 纯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编委会主 编谢 冰副主编胡仁展 田君明 杨继锋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刘永坚 李昆霖 杨 暘 何金宝 林港强周韵生(马来西亚)谢 华 谢胜山《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系列丛书》编委会顾 问(按姓氏笔画排序)乔治·柯斯达(葡萄牙)孙树椿 严隽陶 迪顾·库莫尔(德国)彼特·谢伍德(澳大利亚)施 杞 唐 农总主编韦贵康 王和鸣副总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守东(美国)丘德兴(新加坡)杜 宁 李庆和(俄罗斯)杨海韵 陈 锋 周红海 庞 军总主编秘书韦 坚 刘建航 杨祖毅《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系列丛书》编委会分册书名与主编《图解南少林理筋整脊康复疗法》   王和鸣 王诗忠《图解脊柱整治三联手法》   韦贵康 安连生《图解中美整合手法》   王守东(美国)《图解循经介质推拿疗法》   林春发(新加坡)谭家祥《图解经筋病手法治疗》   黄 杰(中国香港)林润清(中国香港)《图解脊柱亚健康调理手法》   周宾宾《图解足部全息推拿法》   伦轼芳 雷龙鸣《图解医武功夫整脊手法》   张大勇(菲律宾)张凌岚(中国香港)陈英晖(中国香港)《图解精选国际保健手法套路》   吕亚南《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   谢 冰《图解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推拿手法》 谭树生 黄强民 庄小强总主编简介

韦贵康,男,1938年生,1964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工作后到天津、北京、上海等地进修骨科两年。从事骨伤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48年,曾先后担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广西科协副主席、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副会长、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理事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主席、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资深主席、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科研究会资深会长、香港中医骨伤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终评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等社会职务。

长期从事脊柱损伤性疾病与相关疾病的研究,以手法治疗见长。发表医学论文90多篇,获国家专利3项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主编学术著作14部,作为副主编参与编著学术著作12部,是“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性血压异常”、“脊柱损伤性疾病与骨伤手法治疗”、“脊柱四个生理曲度内在联系及其变化对颈肩腰背痛的影响”、“移动式均衡牵引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中药痛安汤临床应用”、“脊柱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及意义”等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3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八桂名师”、“全国骨伤名师”、“全国名老中医”,成立了全国先进名医工作站韦贵康名医工作室。

由他发起并注册成立的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与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联手,分别在我国南宁、上海、台北,以及河内、迪拜及新加坡等地举行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他多次应邀到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瑞典、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阿联酋等国家与中国港、澳、台地区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总主编简介

王和鸣,1965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学系。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骨伤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执行主编等职。大学毕业后,任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医师。1978年调入福建中医学院,同年受福建省卫生厅与福建中医学院派遣,师从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南少林骨伤奇人林如高老中医,学习中医骨伤3年6个月。1982年从卫生部第一期中西医结合骨科进修班结业。1984年5月任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副主任,1987年9月任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主任,1992年6月至2006年2月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兼任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补骨方对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巴戟天影响骨髓基质细胞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伤科学》、《骨伤科基础研究》、《中医骨伤科学》等教材、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其科研成果“我国第一个中医骨伤专业的创建与发展”获1989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体系的创立与发展”获2005年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984年获福建省政府升级奖励,1985年获“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其“中医骨伤名师”称号,2008年荣获福建省高校名师奖。主 编 简 介

谢 冰,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韦贵康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广西中医药学会整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秘书长、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医学专家分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整脊科诊疗指南》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2012年被评为首届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名医。

师从广西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韦贵康教授和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员陈忠和、贺俊民教授,在三位老师的亲自传授下学习中医正骨手法。在广西省内外手法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方面享有一定的声誉;多次赴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美国、越南、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访问。近年来,致力于整脊手法配合一针灵针灸调治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重视整脊手法的开发和推广,对整脊手法及针灸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有较深的认识,为推动全国整脊手法的科研、教学和产业开发做了一定贡献。

曾先后主持与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厅级科研课题12项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分获2003年、2005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一项。撰写了19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合著专业图书11部,作为副主编参与编著《韦贵康谈姿势决定健康》、《脊柱与四肢软组织损伤治疗手法彩色图谱》、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整脊基础学》。

现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骨伤科疾病及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教学工作。擅长中医正骨手法、美式脊椎矫正配合使用一针灵针灸疗法,治疗头颈肩腰腿麻痛、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髋膝关节痛、足跟痛、“鼠标手”等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疾病及骨伤科疑难杂症,以及四肢骨折、关节脱位的功能恢复。现致力于脊柱及关节病的预防保健以及头昏头痛、胸闷心悸、腹痛胃胀、泄泻便秘、阳痿早泄、高血压、失眠、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脊柱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对亚健康的保健与防治有一定的研究。序 一

也许人人都有过疼痛的经历,头痛、落枕或者腰酸背痛等,你是如何应对这些疼痛的?是按摩?热敷?还是干脆吞一粒止痛片,将疼痛暂时推开?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些疼痛与脊柱的退化有关。

人从20岁开始,身体的某些器官就开始衰老,最早的征兆不是鬓间的白发,也不是眼角的皱纹,而是脊柱柔韧性的减弱。如果追溯到更早前,人在出生时,就曾因母亲骨盆挤压等外力因素,使脊柱受到损伤。目前,已发现有280余种与脊柱相关的疾病,甚至有数据显示,人类85%的疾病都源于脊柱的病变。

脊柱损伤为何会引发那么多健康问题?脊柱病变真的是“百病之源”?“疼痛”与脊柱之间,究竟是如何联系的?

自从人类开始直立行走,身体的负荷就压在脊柱上。正如本书提到的,脊柱,不仅是人体的支柱,还是神经的重要通道,从脊髓发出的神经,支配着人体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如果说人体是一幢大厦,遍布人体的神经是大厦的电路系统,那么大脑和脊髓就是整个电路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如果核心控制单元出现问题,就会影响这座大厦的正常供电。头晕头痛、腰酸背痛、四肢发麻等,就是那盏因核心控制单元故障熄灭的“灯”;而内脏疾病,就是那台停止运转的“电梯”。要治疗这些疾病,只着眼于“灯”和“电梯”肯定不行,“治本”的方法还是看看这幢“大厦”的电路核心控制单元是否存在问题。

因此,对付疼痛,“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就是从脊柱入手。

本书作者继承并创新了一种矫正脊柱和软组织松解并重的手法套路——整体脊柱调衡法。此疗法从人体的框架结构出发,实现人体的端正与平衡,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由脊柱损伤引发的疼痛、疾病的目的。

作为本人的学术继承人,谢冰在本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整体脊柱调衡法,并从生活中的卧坐立行各个方面,小到以什么姿势起床、如何扛重物等,细节地、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现了疼痛的自我治疗与脊柱保健的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即学即用。我相信,珍惜健康的你,如果能遵照本书的方法进行自我治疗和保健,会收到满意的成效。广西中医药大学前校长、博士生导师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主席世界手法医学大师韦贵康2012年8月序 二

认识谢冰教授,缘于我个人的一次病痛经历。前几年,有一次我后侧腰突然莫名剧痛,不得不考虑去医院就诊。谢冰教授所在学校附属医院的一位领导向我推荐了他。出门之时,我疼得连车门都拉不开。谢冰教授给我额头上扎了一针,然后让我躺到床上,给我治疗了大约一个小时,疼痛立减,出医院门口时我觉得自己都能跳起来了。次日,他再一次给我进行了治疗,我几乎完全不疼了。本来谢冰教授还嘱我多去两次,巩固疗效,但由于当时实在太忙,再加上我觉得自己的病已经好了,就没有再去。迄今几年,这病也一直没犯过。由此,我和谢冰结了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工作太累了,身体虚弱了,就去找他帮忙摁一下,效果非常好。我也推荐了一些朋友、同事找他治疗,无不连称奇效。

谢冰费了几年心血,和同道一起,主编了这本《图解骨伤科痛症治疗手法》,让我帮写几句话。开头我觉得为难,我只是一个记者,虽然和医药界来往也很多,但人家这种专业书籍,我能写什么?仔细翻看之后,觉得也能写——这本书固然可以和同行切磋,甚至可以作为医学专业的教材,但也可以作为一本普及读物,让更多普通人对骨伤科学有所了解,正确地面对如今越来越多的骨伤科疾病。这本书很专业,但文字并不深奥,很多人能读得懂,从理论到实操能得到一些相对专业的了解。

众所周知,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急剧改变,骨伤科疾病患病比例是以几何级数来提升的,很多人二三十岁就得了以往老人才会有的骨伤病,十几岁的“小患者”也已为数不少。虽然大多只是呈现为亚健康状,但这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无疑带来巨大困扰。与此同时,一些“名医院”、“名医”甚至按摩院应运而生,遍布城乡,吸引了大量贪图方便、便宜的患者。有些人得了骨伤病,找个按摩院按一下就算了。到病情严重时,往往连很权威的专业医生都束手无策了。须知,骨骼是人体一个重要系统,病重者不仅仅只是疼痛,甚至有全身一生动弹不了的可能。从这一点说,通过这本书,向大众普及一些骨伤科知识,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人们正确寻医问药,也有利于患者正确配合医生进行康复锻炼等治疗。我认为,这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几年的交往,我发现谢冰很喜欢思考,他多次与我谈过他的师承和实践。他是全国骨伤名师、全国名老中医韦贵康教授的学术继承人。韦教授是广西人,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工作数十年,其首创“韦氏脊柱整治手法”名传中外。这一手法是以传统中医骨伤科手法为基础,因中国的医学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而广西又是地方特色医疗技术丰富的地方,汉、壮、苗、瑶四大民族的民族医学传统悠久,手法奇异,疗效显著,很多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疾病,在广西民间却常常手到病除。比如壮医“松筋解结”手法,就是治疗疑难病症很有效的一朵壮族医药文化奇葩,与韦贵康的“韦氏脊柱整治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谢冰非常注意这点,多次说过应如何吸收壮、瑶、苗骨伤科有效治疗方法。他结合脊柱生理解剖、脊柱损伤、脊柱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三个方面的整体观,总结出恩师韦贵康脊柱整治手法的理论核心,认为这与壮、瑶、苗民族传统的骨伤治疗技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中年中医学工作者,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年龄,专业上已有所基础和成就,且又有名师亲自指导,必定能探索出一条整合民间传统医术治疗骨伤的新路子,将韦贵康的神奇医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一个外行人,讲了几句外行话,见笑了。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社派驻广西首席记者 罗 汉2013年3月陈 放 题 词前 言

21世纪是现代生物科技引领人类健康和时尚生活的时代!21世纪是制造疼痛的时代!21世纪也将是人类整体觉醒的时代!现代高科技的风起云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忙忙碌碌中,人们从对现代科技生活的顶礼膜拜,开始转为对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深深反思:辐射无处不在,疲劳无时不在,我们的环境怎么了?我们的生活怎么了?为什么没有剧烈活动,却会全身不舒服,在不知不觉中疼痛开始爬上我们的身体。“鼠标手”、“网球肘”、“颈椎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等医学专业术语常在街头巷尾听到。是医学知识的普及吗?不,是老百姓的“被”普及!

为什么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感觉疼痛的患者却越来越多呢?究其根本,这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已今非昔比。虽然现在多数人已无需从事重体力劳动,但是持续的不良姿势、久坐、缺少日常活动锻炼、体型超重、烟酒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加之精神紧张和长期缺乏睡眠等因素,在慢慢地消耗着我们的身体,也正是这些因素使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使许多看似不费力的工作也对肌肉骨骼产生慢性损伤而引起疼痛。因此也有人说“21世纪是制造疼痛的时代”。

大家可能会说,有了疼痛可以去看医生嘛。但是实际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未去寻求医生的帮助,而是他们四处求诊。他们去看医生,做许多昂贵的检查和拍片,并做一系列繁琐的治疗,但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疼痛很快又会回来,似乎没有切实的办法能彻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便认为是不是体内脏腑出现大问题,是否只有手术才是唯一的解决手段,尽管他们已被告知手术也无法确保有效,并可能存在风险。现代人在消除疼痛、渴望健康的道路上已渐行渐远,陷入一片迷茫之中。那么我们要如何对待“疼痛”这个恶魔呢?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脊椎是人体的高速通道,与中枢神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紧密相连,若因故发生移位、伤害、旋转,或失去健康的弧度,就会产生相应脏腑和器官病变,从而在其相应的体表投影区域产生疼痛。寻找一项简单合理的治疗方法:通过不打针、不吃药的特殊矫正手法和辅助工具的治疗,会使许多疾病甚至疑难病症得以康复,疼痛消除。矫正时间短暂,无任何毒副作用,康复时间短。广西中医药大学韦贵康教授创立了整体脊柱调衡法,就是从人体的框架结构出发,实现人体的端正与平衡。力图改变手摸眼看的经验手法检查,努力创造一种科学的规范的检查方法,能够在疾病症状出现之前或疾病指标出现之前检查出脊柱的偏移状态,及时予以纠正,达到预防和治疗疼痛的目的。

本书对日积月累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摒弃以前医学类书专业性太强和一些畅销书不太专业的缺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尽可能地去繁就简,引领大家重新认识疼痛。明白疼痛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在医生的调理和治疗下消失的。并且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缓解疼痛的方法,为疼痛患者提供一种更实际、更划算,针对特定疼痛触发点进行的自我按摩方法。患者利用这些方法,常常在几分钟后就可以使症状得到改善。本书也向你展示了如何寻找触发点以及使其失活的正确的操作技巧,期待芸芸众生,早日脱离“痛”海!谢 冰2013年5月上篇 总 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有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时代,也是制造身体疼痛的时代。俗话说“十人九痔”,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十人九痛”。而且疼痛已经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疼痛患者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从小学生开始,随着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孩子们的书包也越来越重,而学校和家庭缺乏正确姿势的引导和教育,使一部分学生也加入了疼痛人群;在楼宇里面办公的白领阶层,整天伏案工作,对着电脑,颈痛、腰痛和“鼠标手”也越来越多;在汽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以后,人们缺乏应有的锻炼,又因长久保持不良的姿势,使得肌肉得不到有效活动,加速了劳损。同时在疼痛发病群调查中不难发现,生活中很多人像患感冒一样,都有过疼痛的病史,并且复发率很高。因此,从事疼痛医疗和保健的市场需求是很大的,呼之欲出的是需要有能够高效且实用简便地祛除疼痛的方法,以及高水平的疼痛专业治疗医师。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现代人对疼痛的认识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疼痛”,并且“疼痛”是每个人自出生至死亡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经常性地、普遍地遇到的问题,也是人类从原始的寻医求药到当今去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疼痛是身体的—种自我保护功能,是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感觉,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伤害做出的感觉反应。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经常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无疑这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而且也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一种情绪上的感觉”。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努力,对疼痛有了本质上的认识。疼痛具有多元性,疼痛是一种警告信号,又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防御信号,短暂的急性疼痛可以使人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害;反复长时间的疼痛常是某种疾病的症状,提醒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疼痛也是一种社会信号,警告同类不要步其后尘。疼痛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消除疼痛是最适当的治疗措施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疼痛必须积极干预,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医生的神圣职责。

疼痛给患者造成心身苦恼,往往因痛而不欲生。第二节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素问·举痛论》篇中指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病因之中明确指出“寒气”是主要因素,其病机则因“寒气”的凝滞收引拘急的性质而定。无论寒气客于脉外,还是客于脉中,均可入经脉而稽迟,且泣而不行,引起气血运行缓慢(由于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亦滞),故“寒气”凝滞在经可致血行缓慢,又因血气互根,气病及血,血病及气,故尔血泣血少则气滞而不通、不荣,不通、不荣则脏腑受累出现卒然而痛之症。

临床上常见的疼痛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痛有卒起卒止,或缓慢而起,或痛无休止。有痛时喜按、拒按,按之疼痛缓解,按之无益,按之触动应手之别。有痛在某一部位固定不移,有疼痛可向他处放射而出现其他部位疼痛者,如心口部疼痛向左臂、左肩背放射;右肋缘胁下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亦可向少腹、巅顶等部位放射;腹痛放射致阴股部,久痛不愈可形成包块积聚,如伴随疼痛而出现的症状,严重者疼痛时可致昏厥,亦常见胸腹痛兼呕吐、腹泻或大便不通、小便癃闭等。《素问·举痛论》篇列举了痛证14种不同的类型和症状,足见其对痛证较为详细的观察,“寒气”作为疼痛的主要病因也由此彰显了出来。第三节 中医治疗疼痛常用方法

临床治疗疼痛证,需遵循《素问·举痛论》篇中关于“痛”的病理基础,根据痛证病因、病位及标本缓急运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疼痛的传统方法有:中药内服或外敷、针灸、推拿、手法、牵引等,治疗机制是通过调节局部或者全身的气血经络,以通为顺,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以上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善患处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降低致痛因子对神经的刺激。这些疗法的优点是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但中医止痛需要医生具有高超的医术,才可以药到病除或者手到病除。在这些止痛方法中有一种止痛方法可以让疼痛患者在急性疼痛时应急使用,那就是一些常用的手法或针刺穴位止痛。临床中,治疗手法博大精深,止痛效如桴鼓,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止痛手法,该手法中有一些简单的止痛镇痛方法,可以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效果,结合一些简单的对止痛穴位的刺激,可以加强镇痛的效果。下篇各章中就会分别讲述一些简单的手法和穴位止痛的方法。但是,这些只能作为应急处理,疼痛患者在使用该方法后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找医生查明疼痛的病因,再做相应的止痛治疗。第二章 手法的作用机制第一节 脊柱相关理论

脊椎是人体的高速通道,与中枢神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紧密相连;若因故发生移位、伤害、旋转,或失去健康的弧度,就会产生相应脏腑和器官病变。如上臂痛可因颈段或颈胸段椎管内的脊神经根受压、或由于向上肢走行的各主要神经干受累,或因位于锁骨下的臂丛受伤引起。因此,对整体脊柱的调衡与保养十分重要。广西中医药大学韦贵康教授创立了整体脊柱调衡法,就是要从人体的框架结构出发,实现人体的端正与平衡。另外,对于疼痛的病机,《素问·举痛论》篇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指出疼痛是由寒凝经脉,不通则痛引起的,治寒以热,督脉总督阳脉,为阳脉之海,毗邻足太阳膀胱经,故调督以补阳,寒凝自消。韦教授在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脊督一体观”中正体现了这一思想。故治疗疼痛可以从运用手法、从调督入手治疗。在诊断方面,我们力图改变手摸眼看的经验型手法检查,努力创造一种科学的、规范的检查方法,利用脊柱相关理论,能够在疼痛出现之前检查出脊柱的偏移状态,及时给予纠正。我们努力摸索一种矫正脊柱和软组织松解并重的手法,使人体框架结构的改变更加稳定,使脊柱保养技术和矫正技术从治疗颈肩腰腿病向整体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方面发展。第二节 手法治疗原则和要求一、 手法整治四项原则

1.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医正骨手法为基础。

2.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病理学与生物力学原理。

3.要有完善的医治方案。手法治疗往往是在瞬间完成的,因此治疗前必须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方案包括:(1)明确病史和疼痛情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医治前认真阅读X线照片或报告单,了解是否有骨折移位情况。(2)医者和助手在医治前要达到共识,才能配合默契,以免增加患者痛苦。(3)确定方法及步骤。根据医治应用的手法,医者将医治手法、步骤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向助手交代清楚,以便在手法上助手主动配合。(4)尽量缩短医治时间,特别是小孩容易表现出不合作,因此,我们应对患者进行安慰,使其转移注意力,同时以轻快的手法医治。

4.医者思想集中,沉着,果敢,敏捷,准确,做到手法轻、准、快。二、 手法整治六项要求

1.定位准确。

2.过程规范。

3.次数适宜。

4.筋骨并治。

5.兼治恰当。

6.动静统一。第三节 常 用 手 法一、 揉法1.定义

医者用手指、手掌、前臂、肘等,在患者肢体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的一种方法。2.分类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前臂揉法、肘揉法、掌根揉法、全掌揉法、指揉法(图2-3-1~图2-3-5)。图2-3-1 前臂揉法3.操作要求

以手按在患者肢体或穴位表面,轻柔缓和,刺激量中等,使其皮下组织随手而旋动。揉法常与按法相结合,在按压的基础上环旋运动,增强了手法的深透性与作用层次。图2-3-2 肘揉法图2-3-3 掌根揉法图2-3-4 全掌揉法图2-3-5 指揉法4.适用部位

本法可用于全身各部位。指揉法主要用于穴位等接触面积小处;掌揉法主要用于腰背、腹部等大面积平坦部位;鱼际揉法多用于头面部;掌根揉法、前臂揉法、肘揉法主要用于肩背腰骶部。5.作用及适应证

揉法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是常用的保健手法。也可以缓解损伤部位的疼痛,用于腹部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按揉穴位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二、法1.定义

手部呈圆锥样运动,使产生的力通过小鱼际及手背尺侧,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2.分类

依吸附及施力部位的不同,手法有掌指关节法、拳法等变化(图2-3-6,图2-3-7)。3.操作要求

肩、上臂放松,肘关节微屈120°~140°,手腕放松,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吸附在一定部位上,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伸屈和前臂旋转,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压力、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图2-3-6法动作一图2-3-7法动作二4.适用部位

其接触面积大,压力大,主要用于颈、肩、腰、背及四肢肌肉较丰厚处。5.作用及适应证法所产生的力应作用于肌肉层,在关节附近操作时,常配合关节的活动。法具有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运动及神经系统疾病。三、 拿法1.定义

捏而提起谓之拿。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捏并提起治疗部位,继而放松,一紧一松连贯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捏拿的方向要与肌腹垂直。捏力可轻可重,形成“轻快”与“慢重”两种方式(图2-3-8~图2-3-10)。图2-3-8 肩部拿法动作一图2-3-9 肩部拿法动作二2.操作要求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的提捏。操作时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3.适用部位

本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及四肢等肌肉丰厚处。4.作用及适应证

轻拿法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缓解肌肉痉挛,提高肌肉的兴奋度,消除疲劳,是保健时常用的手法。重拿法,特别是在颈肩等人体上部,可祛风散寒,开窍明目,治疗颈项强痛、风寒痹痛、肌肉酸痛、伤风感冒等。拿肩颈属重拿法之一,可作为结束势,通调周身气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图2-3-10 上肢拿法(自己捏拿)四、 摩法1.定义

以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置于治疗部位,做节律性的环形运动。2.分类

依着力部位的不同,分为掌摩法、指摩法(图2-3-11,图2-3-12)。图2-3-11 腹部掌摩法图2-3-12 腹部指摩法3.操作要求

用力宜轻不宜重,动作要缓和协调。摩法运用时可根据治疗目的配合适当介质,以加强其功效。4.适用部位

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掌摩法多用于胸腹部、背部;指摩法多用于面部、肿胀疼痛处。5.作用及适应证

本法刺激轻柔和缓,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美容、保健的常用手法。掌摩法用于胸部可宽胸理气,宣肺止咳,用于腹部能和中理气,调理胃肠功能,若顺时针作用于腹部时,有通腹作用;若逆时针作用与腹部有涩肠作用。作用与小腹部还可温肾壮阳暖宫调经。指摩法主要用于颜面、眼周及穴位,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也可用于美容、保健。指摩法作用于穴位时,根据穴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摩膻中,可宽肺理气,治疗胸闷、气喘、心悸等症。用于腰骶部及肿胀处可行气活血,散瘀消肿。五、 按法1.定义

以指、掌、前臂等垂直于体表缓慢向下按压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即“按而留之”。力量常来自医者的体重,通过上肢传至着力部位。2.分类

依着力部位的不同,按法可分为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前臂按法等(图2-3-13~图2-3-16)。其中拇指按法以拇指螺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中指按法以中指螺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图2-3-13 腰部掌按法动作一图2-3-14 腰部掌按法动作二图2-3-15 臀部肘按法图2-3-16 胸背前臂按法3.操作要求

手法的操作一般由轻到重,并以颤动动作向肌肉深部按压,使患者自觉深部组织有酸胀、闷热、麻感为度,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需要时可借助推拿者的体重施压于患部。本法常与其他手法配合应用,如按揉、按摩。4.适用部位

适用与全身各个部位。指按法多用于穴位或压痛点,肘按法多用于肌肉丰厚处,掌按法、前臂按法可用于面积较大的治疗部位,如腰背、臀部、下肢后侧等。5.作用及适应证

按掌法接触面大,重点在于放松肌肉,舒筋通络;按压动脉可起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开通闭塞的作用,主治风寒痹痛、脘腹下肢冷痛等;指揉法接触面小,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除治疗局部疼痛外,可用于治疗各种内科痛症,如胃脘痛、胆结症等。六、 点法1.定义

以指端、屈曲的指间关节背侧或肘着力,持续地垂直于体表向下用力。可瞬间用力点按人体的穴位。2.分类

依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拇指点法、中指点法、屈指点法、肘点法等(图2-3-17~图2-3-21)。图2-3-17 拇指点法一(站在患者旁边)图2-3-18 拇指点法二(站在患者头前)图2-3-19 胸背中指点法图2-3-20 胸背屈指点法图2-3-21 臀部肘点法3.操作要求

操作时从体表向下逐渐用力点按,不可突用暴力或移动位置。伸指点法用指端、指腹等处点按;屈拇指点法用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屈食指点法用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点压;肘点法屈肘用尺骨鹰嘴点压患处。4.适用部位

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多用于穴位、痛点等较小部位。5.作用及适应证

本法着力面小,故刺激量大,作用层次深,患者局部应有酸、麻、胀、重等感觉。点后多配合揉法以减轻局部不适。本法结合适应穴位及痛点,可通经止痛,治疗各种痛症,且可通经活络、通调脏腑、调理气机,多用于止痛、急救、调理脏腑功能。七、 拨法1.定义

以拇指螺纹面或指端、尺骨鹰嘴(即屈臂时肘下的突出骨节)按压肌腱、肌腹、腱鞘、神经干的一侧,做垂直、横向的,越过肌腱、肌腹、腱鞘、神经干的滑动,指下有弹动感。应先按后拨。2.分类

依着力部位的不同,有拇指拨法、肘拨法、掌指拨法等(图2-3-22)。图2-3-22 胸背拇指拨法3.操作要求

指端用力,手指移动范围较小,操作时手指的用力方向应垂直于肌肉、韧带等组织,手法求稳,动作轻巧,一拨一放,每组可拨动10次左右,用力应使患者能忍受为度。4.适用部位

本法常用于肌腱、肌腹、腱鞘、神经干、痛点及条索处。肘拨法多用于臀部环跳穴或脊柱两侧骶棘肌。5.作用及适应证

本法刺激量较大,具有舒筋通络、分筋理筋、解痉止疼、分解粘连的作用,主要用于伤科疾病的治疗,如放松肌肉等,并广泛应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的筋结、条索及压痛点。在保健中应适当减小按压和拨动的力量。本法作用于神经干处,通过拨动神经干,可以治疗肢体的麻木或疼痛,如拨缺盆穴(即臀丛),可治疗上肢麻木、疼痛等。八、 捏脊法1.定义

双手捏提脊柱两侧皮肤,并交替向前捏推。捏脊方向为自上而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