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门手艺》


发布时间:2020-03-12 09:05:07

点击下载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的“一只鱼异想世界”快速关注

读完美国作者约翰·麦克菲的《写作这门手艺》,作者出生于1931年,是美国“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的开拓性人物,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四十多年,影响了很多非虚构作家。这本书是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课程的整理稿,也在《纽约客》上发表过。

每个章节都很有意思,举例详细,表达清晰,又不乏风趣。

在《进程》这一章里,作者举例讲了他从单人访谈随笔,到访谈对应关系的两人,到相关的四人、六人采访,推进的过程。关于自己经典的几篇非虚构性写作篇章背后的故事,以及自己在《纽约客》上的文章被电影电视界改编的段子。画面感强、很有趣味。

《结构》这一章,结合作者写作的真实故事,比如写的关于肯尼迪选举的文章,来分享,在积累了海量的访谈、记录、参考资料之后,要怎么动笔。还没有动笔之前,就要知道文章的结尾,还有把开头写顺,是很重要的。

作者讲了列故事大纲、关键词检索卡、事件排序(不一定都要按照传统的按时间排序),这些方面,以经典的《进入该国》的正叙+倒叙为例。

20世纪60-70年代,还是用打字机和微型磁带的时代。用当时的打印机和打字机整理打印资料,就需要几周时间。上一段笔记和下一段笔记之间,也很少有共性。所以把打好的资料,根据写作结构规划里面的不同部分,再裁减、分类、装文件夹。直到后来作者用上了计算机来编辑。

普林斯顿大学的朋友根据他的工作习惯,推荐了Kedit这个软件给他,并且专门帮他编写了几套软件附加程序。从1984年,用到2007年,作者普林斯顿的朋友去世两年后,Kedit发布自96年Windows 1.5适配版后的终止版本。作者给软件客服写信,而程序的作者回复他的邮件,跟他见面,继续帮他维护这些宏程序。

看作者非虚构写作,我也想起一篇关于,国内编剧芦苇,写《霸王别姬》和《活着》剧本的文章。虽然都是小说改编,但同样要做很多生活体验、访谈、笔记,阅读海量资料,才能让整个故事真实。二非虚构写作的难度,当然会更高。

我觉得只要是每天惯性在自己的领域写写画画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依赖于一种工具,然后工具因为用的人少,退出市场,自己的不方便,以及被时代抛弃的沮丧。作者认识的编辑里面,有坚持用鹅毛笔书写的;也有作家因为派克编号62的75型自来水笔停产而抓狂,她习惯用这种笔誊抄书稿;还有不用电脑,只用打字机的作家,以及2011年,经过对电脑和打字机的比较,仍然喜欢用打字机写书的作者的学生。

在《编辑及出版人》这一章里,作者回顾了跟他工作的《纽约客》的编辑,专业、高效、把握尺度、坚持原则,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这个编辑和作者共同打磨和成就经典佳文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

1975年,1980年,出版界普遍的,都不允许出现fu*k, sh*t, moth*rfu*ker的标准的脏词。

作者的外祖父和姨父都是出版人,对于《纽约客》后来的新老板、已故出版人,他也是暗藏机锋的极尽调侃,又不乏深深的友情和敬佩。

《引导》这一章,则是非虚构写作者最基本但最重要的技能,和受访对象一起共度时间,参与对方的工作、生活或者工作间隙,对谈,记笔记,在太专业术语的时候录音。作者在《时代》杂志也做过几年记者,他采访的人物,包括年轻时的伍迪艾伦、安迪沃尔霍、喜剧演员、联邦调查局探员等等。有好说话的,也有很难搞的,还有很多特别的事例,也是难得的生动的资料。有些人他见过,有些人他没有见过,电话采访,有的人去他办公室,有的人他跟去别人那里。关于对于所引述的文字,最低限度的修饰的尺度,作者讲得也非常好,《时代》杂志的其他记者甚至因为这样的事情吃过官司。60年代中期,有些报道的采访者和写作者是分开的。

《参照系》这一章,作者认真的讨论,在“打个比方”这方面,各种范例。就好像常用的成语和典故,用得好,大家都懂,但俚语和时代流行语,则容易过时。比如形容一个建筑的工业美学,很布尔什维克,年轻的读者未必听过;《喀秋莎》对于年轻人,也没有对于老一代人的共鸣;形容一个人,一种感觉,这种做派很刘威,没有听过这个演员的,就完全不会懂,张学友唱了这么多年歌,还怕新的歌迷不认识他,郭富城要被成为亚洲的迈克杰克逊。七八十年代的文艺青年装逼掉书袋子的内容,当代的文艺青年也未必懂,或者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听过。

《检验点》这一章,标鲜为人知,作者讲了《纽约客》杂志的事实验证员工作的实例,对于技术性、科学性的细节,也许被采访人和作者都会出现谬误,但读者不应该读到这些谬误并被误导,所以这些不断通过电话追索相关知情人,核对和勘误的工作人员则非常必要,他们的工作能力对于最后付印的文章的事实性至关重要。作者举例的,日本用特制纸气球袭击美国杜鲁门时代绝密的核工厂,烧坏电线导致核工厂停工,这段事实的勘误过程,也是非常精彩。无法核实的句子和段落,就要拿掉。但即使这样严格的核实,也还是会出现学术性的错误,甚至错把活人说成死人,而最戏剧性的是,刊物发表时这个人不巧仙逝。

最有趣的,是作者讲了《纽约客》第一位校对员的起源,让人莞尔的故事,这位女士对于语法、逻辑等做的排印编辑,在体系内部被称为“古尔德式校对”,有几十年的时间,她都把握杂志的这种内部风格,严谨规范,她接受过“文法家”这样的头衔。

最后一章《省略》,显然也是作家和编辑的黄金时代,或者极品的黄金刊物才会残存的东西,作者回忆他供稿的不同刊物,编辑和他讨论删减文章的旧事,从删除一个跟整篇文章档次不搭配的双关语,到大段大段的删除,编辑跟作者就一篇万字文章逐条讨论了五天。我想起杨奎回忆国内编辑和作者以前也这样讨论和编辑文章,而现在鲜有这样的大环境和情怀大家再去这样工作。

同时,作者也写了,作为非虚构作家,在记录了无数的素材,听到了无数的对话和故事时候,要怎么选择、挑选和拿主意。

书的结尾非常精彩,作者不愧是个老写手。他绕来绕去,讲了一堆反问,什么素材该不该放进文章里,然后引到自己见到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旧事,通过他未完成的静物画里面,没有画实物里有的葡萄,是因为太难画了,就省略了,巧妙点题,干脆利落的收尾。

PS:想了解老鱼出品《午夜上海》这本书的更多情况,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菜单,或者历史记录里阅读更多。

点击下载《写作这门手艺》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