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可不影响我们对生活保持热爱


发布时间:2020-03-16 03:55:20

点击下载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可不影响我们对生活保持热爱!

最近刚读完余华的随笔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是读完《第七天》之后,再一次鼓起勇气,捧起他的文字,果然,一如既往的深刻透亮。

《第七天》的“死无葬身之地”让我每每想起那个地方都会感到悲凉但不失温暖。太平间里人来人去,可是这就是现实,又不是现实,就像明明很害怕死亡,可是倘若知道死后灵魂会有另外的遇见,或许就没有那么害怕。

正如余华所说,我写《第七天》的时候,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是把现实世界作为倒影来写的,其实重点不在现实世界,是在死亡的世界。现实世界令人绝望之后,我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死者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

阅读文学作品,我很少读到来自作家自身视野的文学批评,更多的零零碎碎的众多大众读后感和自己的细微感受的交合。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我读到了一个有血性、有韧性、有玩性的余华对文学的鉴赏以及对生命的追溯。

我贸然把他的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文学创作、读书笔记、生活旅行。

文学创作:讲故事,也是在自我治愈

关于自己的创作意图、文学风格的变化发展,作者给出了很多的深刻的解释。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他果真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一切来自于内心、来自于渴望、来自于阅读体验、来自于人生经历。所以他才有呈现在某些作品中的冷酷与残忍。

余华用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告诉读者:差距既有来自于纵向的不同时代,也有来自于同一时代的。存在差距,就存在矛盾与冲突。就像中国的快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三十年前的国情,但是在这样的不代表国内一切的方方面面都在同步进步。有的人可能还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想,有的人可能已经早已超过21世纪20年代的思想。可是我们却要在当下按照同样的社会步伐共同生活,必然会有摩擦。这是历史遗留的差距,并且每个时代都会存在。同样,同一个时代,哪怕同样的年龄层次,但是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因为种种原因面临种种血淋淋的差距。

“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万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就像前面说到的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这两个生活在同样时代里的孩子,他们梦想之间的差距,让人恍惚觉得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欧洲,另一个生活在四百年前的欧洲。”

面对无法消除的差距,就像是易卜生所言: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我们生在这样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永远是有道理的。我不希望因为“历史的差距”“现实的差距”带来的人性问题、平等问题、金钱与利益的问题……我们突然开始嫌弃自己的国家。我们爱这个国家,爱的应该是它的一切。爱它的片片热土,爱它的壮丽山河,更爱这方天地里每一个或好或坏或悲或喜的百姓。差距不是我们反戈的借口,反而应该是我们更为团结努力的动力。

余华说:所以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今天这个时代,从种种社会弊病来看,可以说是群魔乱舞。我反思自己在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的时代里又是一个怎么样的角色?也许我也在乱舞,可能我只是一个区区小魔。很多人已经习惯在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的生活,可是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我经历了《兄弟》上部和下部所叙述的两个时代,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多的弊病,因为我也有一份。

那么或许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生病了”,但是我们会治愈它,也会治愈自己。就像我们对苦难之下的武汉、湖北,我们知道,在一起拼命,都会好的!

同样的,余华作为一个作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跨越了几十年反复治愈自己、治愈生命。我很认可他提出的关于社会发展下个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论调。

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制社会,中国人在这样的社会体制里是没有个人空间的,其个人空间只能在自己的家庭中表达出来。巴金的《家》揭示了过去时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短短三十多年,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从一个人性压抑的时代来到了一个人性放荡的时代,从一个政治第一的时代来到了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过去,社会束缚的长期存在,让人们只能在家庭里感受到些许自由;今天,社会的束缚消失之后,曾经让人倍加珍惜的家庭自由突然间无足轻重了。

当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地秀自己之时,过去意义的家庭在今天完全改变了,或者说现在的家庭不再像过去那样承载很多属于社会的功能。很多人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珍惜家庭,因为他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了社会生活里,很少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不可否认2020年的年轻人大多数正疯狂的追求社会地位、社会认可,想要脱离原生家庭的束缚。其实,为什么说我们在家人面前才会露出自己最丑陋的一面呢?因为家庭给了我们巨大的宽容和自由。可是往往我们只会觉得被捆绑,更愿意投入到色彩斑斓的人潮中,带上面具迎合他人的“喜欢”。

网红时代,我不知道这个词是否用的准确。网红,可以一夜兴起,也可以一夜就崩塌。新鲜事物不断涌出,可是雪泥鸿爪,留下的痕迹寥寥。浮躁的人,活得一点也不深刻。就像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所说,获得认同就是利益所在,经济如此,一切一切亦是如此。我们为了别人的认同而996甚至更甚,别人也在千方百计为了汇集我们的认同而费尽心血。这本没有错,可是滋生出的个人空间越来越少,哗众取宠的人越来越多,真正踏踏实实做事的本该是正常现象却因为数量越来越少,反而变得可贵。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所以会有网络监控、影视剧管控、职业技术导向等等符合社会需求的东西不断应运而生。文学创作是在治愈,每一个为生而奔走的人何尝不是?只是我们不知道星星聚集后该如何控制光亮才能让天空不会刺伤人眼。

缩小差距,降低伤害,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勇于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正如十几年前60、70后保护90后,如今90后悉数登场,换我们来保护你们!

读书笔记:唤醒回忆,灌溉灵魂

看了余华的“读书笔记”(我姑且这么称呼),真是惊叹不已:第一,那个时代,原来那么多知名作家都是好朋友,余华与马原、史铁生、福克纳(神交)……;第二,那个时代,余华读了好多书呀,好多书好多经典作家,我竟然全然不知道,如此再也不敢声称自己热爱文学了。

余华讲读书也是在分享写作方法。在读书中开启自己的情感认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认识自己,我始终觉得这是一种极其幸福的生命体验。

在他所有分享的“读书笔记”中,我最喜欢三篇,一是《飞翔与变形》,二是《生与死,死而复生》,三是《给塞缪尔·费舍尔讲故事》。这三篇,第一篇让我重新认识细节写作和品读的意义。第二篇关于很多人都经常触及的生死问题讲得深入细腻,我觉得可以反复诵读。第三篇,看完才发现自己被作者“欺骗”了,忍不住赞叹作者真是讲故事的能手!

在《飞翔与变形》中,有三个小故事很有趣。第一是孙悟空的飞翔,与二郎神的打斗,孙悟空不断变身不断飞跃。第二是古希腊神话里,伊俄被赫拉变成小母牛,保有人性奈何已成为动物身,差点失去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第三是舒尔茨的变形故事《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中父亲变成螃蟹被家人蒸煮最后逃亡的故事。余华分析了想象力的来源,其实就是来自于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分析整合能力。

“舒尔茨的变形故事的叙述纽带也是一系列差异的表达。布鲁诺·舒尔茨笔下的父亲经常逃走,又经常回来,而且是变形后回来。当父亲变形为螃蟹回到家中后,虽然他已经成为了人的食物,可是仍然要参与到一家人的聚餐里,每当吃饭的时候,他就会来到餐室,一动不动地停留在桌子下面,“尽管他的参与完全是象征性的”。与伊俄变形为小母牛一样,这个父亲变形为螃蟹后,仍然保持着过去岁月里人的习惯。虽然他拥有了十足的螃蟹形象和螃蟹动作,可是差异叙述的存在让他作为人的特征时隐时现。当他被人踢了一脚后,就会“用加倍的速度像闪电似的、锯齿形地跑起来,好像要忘掉他不体面地摔了一跤这个回忆似的”。螃蟹的逃跑和人的自尊在叙述里同时出现,可以这么说,文学作品中的差异叙述和音乐里的和声是异曲同工。”

关于变形的故事很多,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就是经典的一个例子,可是往往阅读时,我总是关注变形的形象以及其意义。我从没有关注到,一个好的故事为什么能够如此想象力,为什么能过捕获我的灵魂,其实是在于故事叙述里必不可少可总是被视而不见的细节。

“所谓荒诞小说,必须要注意细节的真实,这是一个前提”。

“事实上我们一直生活在意外之中,只是太多的意外因为微小而被我们忽略。为什么有人总是赞美生活的丰富多彩?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品尝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意外”。

就像我们都喜欢模仿孙悟空的摇身一变,可是如果没有这个“摇身”,故事就显得过于生硬了。

现在我们应该欣赏一下布鲁诺·舒尔茨变形故事里精确的动物特征描写,这是一个胆大的作家,他轻描淡写之间,就让母亲把作为螃蟹的父亲给煮熟了,放在盆子里端上来时“显得又大又肿”,可是一家人谁也不忍心对煮熟的螃蟹父亲动上刀叉,母亲只好把盆子端到起居室,又在螃蟹上盖了一块紫天鹅绒。然后布鲁诺·舒尔茨显示了其想象力之后非凡的洞察力,几个星期以后他让煮熟的螃蟹父亲逃跑了。“我们发现盆子空了,一条腿横在盆子边上……”布鲁诺·舒尔茨将螃蟹煮熟后容易掉腿的动物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他感人至深地描写了父亲逃跑时腿不断脱落在路上,最后这样写:“他靠着剩下的精力,拖着自己到某一个地方去,去开始一种没有家的流浪生活;从此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他。”这篇小说题为《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

对此,如何阅读才能把握精髓呢?“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那就是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里内心迅速地丰富饱满起来”。余华的这个论调就有些理想主义了,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常常有“空杯心态”,但是有时候静下心来阅读已经是难事了,更不要提像一个婴儿一样,纯粹地阅读。伟大的阅读,伟大之处,或许就在于纯粹吧!

《生与死,死而复生》打开了很多我对灵魂的理解。原来在云南独龙族传说人有两个灵魂,在云南阿昌族,每一个人有三个灵魂。我不禁深深感觉到,有些时候人们为了解决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用尽了努力。我们或许都活在自己定义的意义了,穷尽毕生也在追求这个不知对错的意义,那又何妨,不影响我们继续兴高采烈地活下去。

就像这篇随笔里转述的故事:二十多年前,我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图书馆里翻阅笔记小说,读到过一个惊心动魄的死亡故事。由于年代久远,我已经忘记这个故事的出处,只记得有一只鸟,生活在水边,喜欢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翩翩起舞,其舞姿之优美,令人想入非非。皇帝听说了这只鸟,让人将它捉来宫中,给予贵族的生活,每天提供山珍海味,期望它在宫中一展惊艳舞姿。然而习惯乡野水边生活的鸟,来到宫中半年从不起舞,而且形容日渐憔悴。皇帝十分生气,以为这只鸟根本就不会跳舞。这时有大臣献言,说这鸟只能在水边看到自己的身影时才会起舞。大臣建议搬一面铜镜过来,鸟一旦看见自己的身影就会立刻起舞。皇帝准许,铜镜搬到了宫殿之上。这只鸟在铜镜里看到自己后,果然翩翩起舞了。半年没有看到自己的身影和半年没有跳舞的鸟,似乎要把半年里面应该跳的所有舞蹈一口气跳完,它竟然跳了三天三夜,然后倒地气绝身亡。

追求自己的倔强信仰,哪怕为之呕心沥血、逼近死亡也心甘情愿。

一个人和其灵魂的关系,有时候就是生与死的关系。这几乎是所有不同文化的共识,有所不同的也只是表述的不同。而且万事万物皆有灵魂,艺术更是如此。当我们被某一段音乐、某一个舞蹈、某一幅画作、某一段叙述深深感动之时,我们就会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有灵魂的作品。

《给塞缪尔·费舍尔讲故事》,读完之后,恍然大悟作者的用心,真是写故事的好手!!“我”在彩色世界里,塞缪尔·费舍尔在黑白世界里,二人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可是俩人却开始对话了。塞缪尔·费舍尔让“我”讲关于捕鱼的故事,“我”听不懂德语,他听不懂德语,可是我却肯定他是说德语中中文最好的,他肯定我是说中文中的德语最好的。读到这里,就这里,俩人根本不在同一个时空里,神交深交。借塞缪尔·费舍尔,开始了“我”(余华自己)关于童年捕鱼的记忆。作者构建的有趣跨时空交流,让平铺直叙的回忆在虚虚实实中来来回回。我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有趣有味道!

其实还有很多不错的“读书笔记”,比如《我们的安魂曲》,重点分析了哈金的作品。

哈金的《南京安魂曲》:故事的讲述者安玲,她的儿子战前去日本留学,娶了一位善良的日本女子,战争期间被迫入伍来到中国,作为日军战地医院的医生,这位反战的正直青年最后被游击队以汉奸处死。安玲在战后出席东京审判时与自己的日本儿媳和孙子相见不敢相认的情景令人感伤。

而感伤之后是感叹:人世间的可怕不只是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还有命运的无情冷酷,而命运不是上帝的安排,是人和人制造出来的。

这个故事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高尔基的《丹柯》,丹柯一腔孤勇拯救族人,可是族人最后踩在他剖出来的心上。就像无数曾经为别人付出生命的“坏人”,被道义驱使,也败给了不能传递的道义。

“虽然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存在着废墟,可是我们愿意展示的却是美丽的公园。”这是多么嘲讽!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辟道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不让正义的人寒心,才是我们守护正义的意义呀!

书中关于他对茨威格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衬衣与大衣的论述;关于经典入门先读大仲马的《三剑客》《基督山伯爵》的判断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翻看。

生活旅行:看看大世界,才看清自己的国家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余华乐此不疲地记录了自己的很多“旅行轨迹”。从日本、耶路撒冷南非、英格兰、埃及……美国,真是要感叹余华老先生真是很有钱呐哈哈。前面的故事多是围绕着足球展开自己的回忆,后面转战篮球。

在所有的景色里,我最喜欢南非,那种一望无际又深入人心的震撼,想想都觉得激动不已。我一直相信大自然是有治愈能力。不论多大的痛苦,在大自然中锤炼都会得到修复。这或许也就是旅行的意义。

在南非,开着车,抵达荒无人烟的原野,看着各种动物疾驰而过,远远的,就很壮阔。但是也要小心会有狮子突然袭击。看着就是我们生活的状态,总有期待和满足,可是伴随着的就会有惧怕。就像你可以享受死海的日光浴,可是你不得不担心墙的那边,战火会不会突然闯入。

我想,没有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完全健康的,起码不可能一生都健康,心理医生也不会例外。事实上,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

在余华谈论同自己的朋友同事看球赛或者打球的故事,我突然就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父亲。他也是那么爱打篮球,经常和自己的“狐朋狗友”翻墙进入别人的场地里打篮球。因为他给我讲过这些故事,所以,我总觉得,所有帅帅的男孩都应该是从篮球场走来的:阳光灿烂,美好如初。

可是,这不会是余华的感受。他更多的是“吐槽”过来的。他们那个时候的追“球”发生了很多震惊世界的故事。毕竟作为竞技运动,没有磕磕绊绊、针锋相对,哪有意思?我总觉得九几零几年的人都活得很硬气很勇敢,可以放狠话,可以因为赢球,一群人举着啤酒嗨场欢呼一整夜。现在的我们似乎越来越胆怯,害怕舆论、害怕暴力、害怕不顾及他人……越来越害怕,看似变得谦和了,但是总觉得少了一股劲。

余华笔下偶尔几句对中国的嘲讽,说实在的,我刚开始一读我是不喜欢的。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同时我活在自构建的美好里。虽然我知道那就是事实。

中国有句俗话叫“抱着孩子找孩子”。一个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孩子,她忘记了孩子就在自己的怀抱里,这是失忆的个人性;当所有看到这个抱着孩子找孩子母亲的人表现出了集体的视而不见时,这就是失忆的社会性了。

或许我们的自我治愈,总是有自我欺骗的成分。但是谁又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么呢?毕竟,一切都还在发展,无法定义。只有走到最后的人或许才有机会评判吧。

关键还是胜负,失败会让矛盾放大,胜利会让矛盾视而不见。看到对手身上的伤口会暂时忘了自己的疼痛。

所以呀,活得理性有时候很困难,我喜欢活得傻一点,有些东西看不清、不深究,或许会不会心里好受些呢?

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日本,然后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细腻,而且这细腻又是如此丰富的日本文学,因为对细节的迷恋正是日本的独特气质。在我的心目中,日本是一个充满了巧妙细节的国度,我在日本的旅行就是在巧妙的细节里旅行。

余华说趁着年轻,多出去看一看,不然老了就走不动。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多看看,我们才不会轻易相信文字上写的。多看看,真实的接触,我们会发现限制自己想象力的或许不仅物质的贫穷,还有来自精神的贫瘠。如此,回过头来才会可能更加这个不完美的国家或者世界,因为一切都变得更真实,幻想就会一文不值。

“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人,应该更多地关心别人的生活,尤其是关心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活,因为更多地关心别人的生活,才可以更多地了解自身的生活”。

旅行如此,读书何尝不是如此。在灾难面前,有能力的人治病救人,没有能力的人依靠精神食粮或许也可以熬过去呢!

写在最后

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文学就是这样地美妙,某一个段落、某一个意象、某一个比喻和某一段对话等,都会激活阅读者被记忆封锁的某一段往事,然后将它永久保存到记忆的“文档”和“图片”里。

书里的故事,书给的感动,我想记下来,送给自己,也送给陌生的你!

点击下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