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10 04:08:2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小时高清视频】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丛子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术硕士,师从北师大文艺学所所长,现为文艺学会会员。主攻方向为西方文论符号学、现象学和批判哲学方向,兼创作散文和诗歌作品。

授课特点:擅长将个人研究方向同考试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考生理解,并结合个人理论及创作实践,使讲解更加生动。

2005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

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放郑声

2.神思

3.皎然《诗式》

4.李清照《论词》

5.文学心理学

6.文学接受

7.审美意识形态

8.叙述视角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诗赋欲丽”,请分析说明其理论内容,并说明这一观点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所指为何?意义何在?

3.如何理解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4.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文如其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请概括说明以下文字体现的理论观点,并分析说明其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另外,请将划线部分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故诗有六义焉:一日兴,二日赋,三日比。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钟嵘《诗品序》)

2.艺术真实是不同于生活真实与科学真实的一种真实,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原则。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放郑声

答:放郑声是指丢弃郑声。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2.神思

答:神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神思就是艺术想象活动。在刘勰之前,顾恺之、陆机等人都曾经对艺术想象活动有所论述。刘勰吸取了顾恺之、陆机等人的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突破直接经验的心理活动,并在《文心雕龙·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跨越时空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

3.皎然《诗式》

答:皎然《诗式》是唐代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共五卷,由僧人皎然(730~799)作于贞元五年。其第一次把佛教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引来论诗,以意境说为核心,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诗歌的特质、诗歌的创作、诗歌的风格等问题,为我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一一意境说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以后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司空图、严羽、王士稹等一派诗论的先声。《诗式》第一卷总论诗歌创作的种种问题外,其余四卷分别论用事的各种方法及其优劣高下,并分别摘引前人诗句近五百条以为例证。

4.李清照《论词》

答:李清照《论词》是宋代词学史上重要的理论文献,是历史上第一篇有明晰理论意义的词学论文,其中涉及词之创作的诸多问题。它是对唐五代以来,作为新兴的文学样式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的概括和总结。李清照倡导词“别是一家”是《论词》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也是其批评诸家词的思想依据。她强调词与诗的不同,要求词在汲取诗的特点同时保持词的艺术个性。

5.文学心理学

答:文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它是文学批评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因此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文学心理学才能切入这些特殊的心理行为以进行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总是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文学活动。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意境”说等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西方文论中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净化”说、德国学者立普斯等提出的“移情”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直觉”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审美态度”说等,形成了文艺心理学的传统。

6.文学接受

答: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它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阅读与欣赏。文学接受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7.审美意识形态

答: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8.叙述视角

答:叙述视角,又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对叙述视角研究得比较精细的,是结构主义的批评家们。他们对叙述视角的形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零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诗赋欲丽”,请分析说明其理论内容,并说明这一观点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答:(1)“诗赋欲丽”的理论内容

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诗赋欲丽”是指诗、赋应该辞藻华丽,讲究文采。这与以前的文论思想相比,曹丕看到了文学与其他的史学、哲学的文章的不同特点,指出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的诗赋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丽”的美学特征,使文学逐渐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诗歌等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2)“诗赋欲丽”的重要意义

①曹丕的“诗赋欲丽”肯定了文学必须具有美感,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出了初步的界限;

②他除“丽”以外没有对诗、赋提出政治、伦理上的要求,第一次表现出将诗赋从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的倾向,是文学自觉的一个重要方面。(3)“诗赋欲丽”对后世的影响“诗赋欲丽”宣告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经学时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暂时告终,以玄学思想为主导的新的文学理论批评时期的开始。文学理论批评开始由侧重研究文学的外部规律转向侧重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老庄的文艺观和美学观经过玄学的改造与发展,在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年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儒家。

2.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所指为何?意义何在?

答:(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内涵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他诗论的代表作。在这里他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作者着重从韵味的角度来谈诗歌意境的创造,即认为好诗必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味”是妙在“咸酸之外”的,不是意尽于句中,而是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给读者留下联想与回味的余地,从而达到“思与境偕”的艺术“诣极”。这与作者在《与极浦害》中所标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反对现象(或表象)的堆砌,强调意境的创造。

这种韵味,不仅存在于风格“澄澹”的诗中,而且也存在于风格、遗举的篇章。作者又认为,虽然前辈诺贤不是专工一路,但追求具有“韵外之致”的“意象”的创造则是共同的。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也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论述各种风格的。(2)“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义

①韵味说重在艺术特征的探索,接触到形象思维问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重在艺术特征的探索,接触到形象思维问题时,不能对其全盘否定。但我们也应指出韵味说的重大缺陷:接触,并不等于就是科学的阐述。在形象思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上,司空图或是深不下去,或是论而不当。这就从理论上助长了脱离现实的不良风气。

②忽视重要的社会内容,使韵味偏于抒写闲情逸趣《二十四诗品》虽然也接触到作品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如司空图标举自己的诗句,有所谓得于早春、山中、江南、塞下、丧乱、进宫、夏景、佛寺、郊园、乐府、寂寥、惬适等,但这里除了塞下、丧乱两项外,大都是一些孤寂出世、悠闲自在的有闲阶级生活,这和他在《诗品》中主要描述的生活情调,如“阅营修篁,美曰载归”,“绿林野屋,落日氛清,脱巾独步,时闻乌声”,“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且暮,不辨何时。之类,并无二致。所以尽管本篇开宗明义也提出了“诗贯六义”的主张,并把“讽谕”放在首位,但实际上却是忽视重要的社会内容,使韵味偏于抒写闲情逸趣,而且他将千变万化的艺术境界,归结于“不知所以神而自神”,正与他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尸”一样,都存在神秘化的弊病,因而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文学现象。

③影响了其他文学理论

后来的诗学批评理论如南宋严羽的妙悟说,清代王士缜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多少受到司空图韵味说的影响,成为有传统渊源的诗论。

3.如何理解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答:(1)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闻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文学活动的意义

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美学意义。人类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其实讲的是人与对象的关系,这种人与对象的关系应用与文学创作,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它能引起人的自觉能动的、含目的性的文学创造,让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地得到体现。

换言之,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生产活动还是精神创作活动,都是人意志的表现,从精神创作活动方面来看,文学活动也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并因此而呈现一定的美学意义,具体表现在: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自由的关系;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

③人可以通过“自然的人化”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

④通过文学创作和欣赏,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让“人化的自然”尽情展现出来;

总之,文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文如其人”?

答:(1)“文如其人”的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文如其人”是一种风格观,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把风格看作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流露,这是从主体的角度来考察,从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的,如杜甫、屈原、鲁迅的作品。

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只看到内心表现的一面,忽视外在表达,还不能完全理解风格。钱钟书认为,对“文如其人”应有正确的理解,“文如其人”主要不在外在题材,而在言语的“格调”、行文的“笔性”等。(2)“风格即人”的观点是正确的“风格即人”是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的。他认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风格即人”强调了风格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马克思将布封的“风格即人”的观点引入了唯物辩证法的轨道,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真理占有我”的客观属性,又强调了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本质特征。文学风格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个性的形势和方式。钱钟书说:从本质来看,人之格调往往显示本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请概括说明以下文字体现的理论观点,并分析说明其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另外,请将划线部分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故诗有六义焉:一日兴,二日赋,三日比。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钟嵘《诗品序》)

答:(1)理论观点

①五言诗优于四言诗

四言诗本来因为字数少而表达的意思多,又可效仿《国风》《离骚》是易于创作的。但实际上四言诗文字用得多表达的意思却比较少,世人很少去创作。相对而言五言诗具有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情抒情,描写事物,最是详尽切当的优势,是众多诗歌体裁最有滋味的。

②“三义”说

钟嵘总结出诗的三种表现方法:兴比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

③风力与丹采兼备

钟嵘认为好诗是兼具风骨和文采的,这样的诗歌才会使人感到余味无穷,才是诗歌的最高境界。(2)其观点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①突出了“兴”的地位“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钟嵘之“三义”说出自《诗大序》“六义”说,但钟嵘的“三义”说又有它新的理论贡献,他把传统的赋比兴排序改为兴比赋,突出了“兴”的地位,并扩充了兴比赋的内涵。他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用现在的话说,钟嵘的“兴”,就是诗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所以它已经超出了将“兴”看作一种写作手法的传统观点,从钟嵘对“兴”的新解释后,唐代司空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都是从此处来,强调对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追求。

②扩充了兴比赋的内涵“比”,就是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综合运用这“三义”,即如他所说的,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如果仅仅用比兴,会妨碍诗人对情感的抒发,妨碍体会诗歌的人对诗意的把握,而如果仅用赋体,诗作又会显得杂乱散漫,体会诗歌的人同样无法感受诗情。兴比赋以“兴”为主,比赋同用,以明朗刚健的风格和质朴有力的语言为骨干,用美丽的辞藻加以润色,这样就能写出让听者动心,评者一唱三叹的好诗。

③风力与丹彩均备

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这里实质上强调的是“建安风力”,从他对“建安风力”的论述及所举的例子看,他为“风骨”(“风力”)树立这样的标准:它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直寻自然、重神而不重形以及语言风格明朗简洁、精要强健的特征。钟嵘的风力论,为后人反对无病呻吟的柔弱诗风所标举,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理论武器之一。(3)翻译

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

2.艺术真实是不同于生活真实与科学真实的一种真实,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原则。

答:艺术真实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有别于科学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景之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①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认识是理智的体察,感悟是直觉的把握。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又可分出许多层次,诸如真相事理层、历史文化层、哲学意味层等;并且由于创作主体的个性不同,其认识和感悟的侧面及深广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三国演义》虽取材于历史史实,但它对三国时代的战乱所作的并非是历史的如实诠释,而是主体化的艺术创造;这不仅表现在它的“七实三虚”上,就是那些有历史依据的人物、事件、场面、细节描写,也都为主体意识——“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观念与劳动大众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混合——所浸透,并予以生发、改造、夸饰、变形的表现;“乱世英雄”的艺术典型不是历史上那个曹操的本来面目的再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的体现方式,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因此,用历史的眼光,发现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遂成为文学创造的“价值”要求而为艺术家和美学家所看重。作家对历史的理解,并非只是体现在描写较为重大的社会事件的文学创造上——像福楼拜和果戈理那样;不同的题材选择和不同的表现侧面及方式,同样能够让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走向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虽然关注的都是凡人琐事,可是他笔下那些仿佛是从生活中随手拈来的故事,无一不是俄国专制制度下社会生活的残暴性、自私性及保守性等本质特征的真实写照。奥地利现代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的形象尽管怪诞,然其遭际却是作家对西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生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的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和发现。即或是一首小诗,生活的内蕴依然可以从中激荡流淌。

②假定的真实

文学既然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抄照搬,作家就必然会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出发,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予以重组、变形及再塑。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的艺术情境的假定性显而易见:它们或者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成一个荒诞不经的情境世界,或者完全抛开现实的形象而以虚拟的形象世界取而代之。前者如《西游记》里的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魔的结合,《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里变成甲壳虫与周围其他人的结合;后者如寓言、童话中的拟人化的动植物世界,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鬼怪世界等。

现实型作品虽然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形象是写实的,但是其艺术情境也是虚构的、假定的。曹禺的《雷雨》让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发生在两个场合及一昼夜之内,冲突又那么集中而强烈,这并非现实生活的常态,然而正是这种假定性情境,使它成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都市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真实缩影。可见,假定性情境是艺术真实呈现的基本方式,是文学反映生活本质这一求“真”价值取向存在的普遍形态。因此,鲁迅说:艺术是“假中见真”的。“假中见真”的艺术效应,建立在它们符合事理逻辑或者符合情感逻辑的基础上,建立在能为读者所接受的基础上。(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文学反映客体世界的审美特征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这就使它与科学真实区别开来。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①主观的真实

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当作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的纯客体来把握的;尽管这种把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主体介入的印记,但是它的方向和目标却是致力于认知的客观性,让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不受主观影响的条件下显露出来。文学创造则不然,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例如,天体运行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宇宙现象,“日出日落”不过是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的生存感受和主观把握而已。然而在文学史上,不只是古人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咏“日出日落”的诗句,诸如陶渊明的“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等,就是今人也还在无视哥自尼学说而继续描绘着主观化的“日出日落”景观。

②诗艺的真实

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还在于它的诗艺性。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显然,上述作品提供的艺术真实,与讲究实证性、精确性的科学真实是完全不同的真实。抒情作品也是这样,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推究起来第一句就严重失实,试想白发怎么可能长到三千丈?然而经第二句一点化情况就不同了,读者不仅可以接受这种夸张之言,而且被感动了: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此乃人生之体验,而今竟达三千丈,其怨愤之情该有多么深重!诗人的出发点不是让读者相信白发真的有三千丈,而只是表现其真实的愁怨之情。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风骨

2.尽善尽美

3.陆机《文赋》

4.审美意识形态

5.文学社会学

6.文学批评

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

1.何谓“发乎情,止乎礼义”?

2.如何理解传统诗论中的“点铁成金”?

3.如何理解意境及其特点?

4.简述文学文本的构成层次。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曹丕生活的时代为“文学的自觉时代”。谈谈你对此处“文学的自觉”的理解。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4文艺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风骨

答: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

2.尽善尽美

答:“尽善尽美”是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