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01 06:25:39

点击下载

作者:王立国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试读:

前言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今世界,面对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区域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怎样使各区域集体发展、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取得竞争优势,这是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门经济学理论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区域文化、区域管理、区域规划等因素息息相关,正确把握并合理应用这些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因素,使之最大限度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更协调地发展。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外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等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了区域经济的基本问题;第三章着重介绍了区域产业结构分类、演变及优化等理论知识;第四章重点介绍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第五章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及脱贫的措施;第六章到第九章则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文化、高新技术产业、地区主导产业、区域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第十章简单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问题;第十一章重点介绍了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剖析原因,寻找对策;第十二章介绍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回顾发展历程,吸取国内外发展经验,展望未来。

牡丹江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哈牡绥东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31222);牡丹江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创新预研项目“哈牡绥东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SY201203);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哈牡绥东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与金融风险研究”(ZD201310);牡丹江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哈牡绥东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131215)

全书具体工作分工如下:

第一章至第八章:王立国(牡丹江师范学院)

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杨婷婷(牡丹江师范学院)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书中不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作者2014年6月第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区域和区域经济一、区域概述(一)区域的界定“区域”是区域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英文用“Region”一词来表示区域。“区域”是一个意蕴广泛而又相对的概念。如何界定和划分区域,这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对区域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大小也完全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区域概念之所以难以界定,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类型,区域的大小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二是区域的邻接性问题,即在把国家划分成区域时,不能出现飞地;三是由于许多学科都涉及区域问题,不同学者从本学科的研究目的出发,对区域的界定和划分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将区域看成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集聚区和聚落,承载着相应的功能。政治学家以及行政管理学者则将区域看作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从更一般的角度看,所谓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二)区域的特征

1.地域性

地域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局部的概念。它指的是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必需的生产要素存在和运动所依赖的“载体”——地域空间,这种经济活动的载体,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等诸因素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结合体。地域空间的概念还有水平延展变化的特性,这是我们从平面上划分经济区域的依据所在。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必须落实在一定的区域上,从空间维来分析,考察经济活动就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这是理解与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

2.结构性

结构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层次性。如城镇体系就是一种区域的典型的层次结构,中心城市控制次级城市,次级城市控制小城镇,小城镇控制农村;层次性还体现在区域有大小之分,大的系统包含了次一级的小的系统。(2)自组织性。主要表现为区域的竞争和集聚等方面,它往往反映了区域的系统性的一面。(3)稳定性。是指区域的客观性及地域上的不变性,如果区域是不稳定的,那么区域的整体性难以体现。

3.可度量性

每一个区域都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具体单元,可以在地图上被画出来,它有一定的面积,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可以度量。区域的边界可以用经、纬线和其他地物控制。例如,我国的国界有着明确的经纬度范围,国界线用界碑来控制。

与可度量性紧密联系的是区域和区域之间在位置上的排列关系、方位关系和距离关系。如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与俄罗斯、蒙古、印度等国相邻,甘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东临陕西,南与四川、青海接壤,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连接等。

4.系统性

区域是系统的,区域的系统性反映在区域类型和区域内部要素的系统性两个方面。

区域的性质取决于具体客体的性质。具体客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区域类型的多样性,地表上的几何自然客体、社会经济客体都要落脚到一定的区域。

每一个区域都是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秩序、一定方式和一定比例组合成的有机整体,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例如,每一个自然区域是自然要素的有机组合,每一个经济区域是经济要素的有机组合。

5.开放性

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一国总体目标的指导下,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没有对外的开放性,就很难找准其生存的位置;失去总体目标的导向,就会走向无序、无度,陷于盲目、封闭、僵化、停滞之中。通常,各区域在发挥各自比较成本优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会随之建立起一套各具特色、专业化突出的经济结构,塑造自身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形象。(三)区域的分类

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分别从均质区域、极化区域、管理区域的角度去划分区域,把经济区域划分为三类:

1.均质区域

这是“指形态上内部性质相对一致,而外部差异性最大的地表连续的形态。”一个区域内部绝对的一致性是不存在的。采用均质区域方法就是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着眼于区域内部的共性及区域相对于广域而言的个性,重点把握每个地带的特点、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差别。

2.规划区域

所谓规划区,“亦称计划区,是指政府在经济决策时,按照政策的目标而界定的区域。”规划区也就是政府“实施经济决策的地区,这实际上赋予该地区一种同一性”。

规划区一般是建立在均质区或结节区基础之上的。区内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特点的相似性,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政府确定规划区的两个重要依据。如果规划区的划分没有考虑到区内各地域单元的经济特点和功能联系,规划区域不加选择地界定,那么包括在规划区之内的某些地区可能会与区外的节点有着更高的相互依赖程度,这样将会影响规划决策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结节区就是理想的规划单元。从这一点来说,结节区与规划区是一致的。

由于任何一项区域政策的实施都需要执行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更多是由政府而不是私人机构掌握。所以,规划区的划分还必须考虑到行政区划因素。其边界的确定,一般以现有行政区域体系为基础,适当照顾到行政区域的相对完整性,以有利于基本数据的收集和政策的贯彻实施。正如胡佛在论述区域的性质时所指出的:“最有用的区域分类,也就是那些遵循行政管理范围的边界划分而成的区域了。

为了便于政策的实施,提高政策的效果,规划区一般要求有明确的界线,其地域规模也不宜太大。否则,如果地域界线不明,各项政策措施将难以具体落实到地区,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如果规模太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将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政府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3.极化区域“这是中心地与周围地区在经济上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异质连续的经济地理范围。通常是指由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其影响沿交通线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而形成的区域。”中心城市是极化区域经济的重心。周围地区得益于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而发展。在中心城市的引力作用下,中心以外的各个部分向它聚集,形成相互间紧密联系和一体化的经济区域,其中的核心也就是佩鲁增长极理论中的“发展极”。采用极化区域方法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是要突出区域的经济重心,通过区域中心地与周围的联系来认识区域。把握好区域经济重心的发展;同时,是在研究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相互关系时,把握好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着力点,即中心地。此时,可将极化区域看作一个点,故极化区域又可称为节点区域。二、区域经济概述(一)区域经济的界定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子系统,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是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性经济。”(二)区域经济的特征

1.区域性

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主要从空间角度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经济活动不管何种部门(产业)和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区域空间。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维来考察,这是理解区域经济的钥匙。正因为如此,“区域”和“空间”在区域经济学文献中往往成为可以相互换用的名词。因此,区域性是区域经济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与国民经济、产业经济最显著的区别。在区域经济看来,区域是能够在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承担一定功能的经济区。各个区域的不同特性,使区域经济烙上强烈的地域性特点。

2.综合性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内部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系统。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又有产业要素;既有经济要素,又有非经济要素。区域经济既涉及生产领域的活动,又涉及非生产领域的活动。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产业间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综合与交叉。因此任何区域的经济活动,尽管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空间不平衡性。有自然资源的差异,包括地理位置与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地下矿藏、水力、森林等;有经济活动的差异,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与配置的差异。生产发展水平高低与规模大小,产业结构与成长演进,市场容量与发育程度,经济活动成本与效率的差异,等等;此外,还有人文环境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差异,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密度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居民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区域间在经济实力、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的不平衡。第二节经济发展的概念、特征和要素一、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是指“社会经济活动或国民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即随着一国或一地区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一定社会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理念的发展来实现社会经济主体共同的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指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可见,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二者的辩证关系表现为,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二、经济发展的特征(一)连续性

经济的发展既然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因而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持续进行,不能中断。马克思曾经正确地指出:“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地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同时,从技术上说,许多产业也要求它不间断地运行,这也强化了经济发展的永续性。(二)表现多样性

经济发展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持续的经济增长

表现为总产出和人均产出的不断增加。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经济的增长,总产出的增加,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更多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状况、人的发展,只有在丰富的产品和劳务充足供应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较大的改进。

2.显著的技术进步

表现为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良、生产技术发展、新产品的开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效益提高、成本降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产品质量提高等。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

3.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侧面和共同性问题。无论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都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史。工业化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前,其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然后渐渐以工业为主要经济部门,最后以服务业发展为主。(三)整体性

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单个的人、孤立的生产组织、超微观的区域空间都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要保持经济发展不间断的运行,就必须保持经济有机体的整体发展。因为从横向经济联系来看,经济活动有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者循序运行缺一不可。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消费反过来又启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从纵向经济联系来看,社会经济划分为相互依存的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农业和采掘业,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民生的保障;第二产业是加工制造业,它是第一产业的延展和升华;第三产业是商业和服务业,它既为第一、二产业的生产服务,又直接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服务。三次产业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三、经济发展的要素(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已经为人类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处于一种自然状态的物质。具体说就是经过长时期积累起来的、蕴藏于自然界、有开采价值和可供人类开发使用的物质,主要包括土地、空气、淡水、生物、有用的矿物以及有利于交通的地形等。自然资源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相对稀缺性,二是不易再生性,三是不可移动性。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越丰裕,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起步,并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而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步会遇到资源不足的困扰,必须想方设法对付因资源贫乏而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丰裕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起步。第二,资源丰裕有利于资本积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一定的资本积累。第三,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第四,能源和其他矿物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五,自然资源所提供的原料对工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这些原材料一方面可供本国工业发展使用;另一方面用于出口换取外汇,可用来支持本国工业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本。(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这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或资本,对经济发展起着生产性的作用,能够使国民收入持续增长。愈来愈多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存量的迅速扩大,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愈来愈重要的源泉,是构成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和一般的被动性的生产要素——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是最活跃的、最积极的主动性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量。(三)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又叫物质技术装备,是用来从事生产和服务性经济活动的固定资产、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物质技术装备既是前期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标志,又是经济发展持续进行的物质基础。物质技术装备实际上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要素。物质技术装备的数量上的扩大,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是社会扩大再生产同经济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这些条件的创造,又要以资本或资金积累及相应的投资为前提,因而通常又被人们称为物质资本。(四)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从国内来看,企业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宏观经济和政治管理体制等,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最为明显;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是由一系列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制度的交织作用形成的。

在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各种制度因素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从微观层次来看,只有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反映某一技术关系的生产要素组合才能实现;从宏观层次来看,各种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技术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经济发展史来看,制度的调整和变动决定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长期走势。最易改变且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则是涉及经济运行各种操作规则的制度安排,例如市场制度、企业制度、信用制度等。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生产力布局理论(一)生产力平衡分布论

平衡布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模式。他们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都经历由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空间形式,而社会主义应当有计划地均衡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首先提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地区经济要搞统筹规划、平衡布局的思想。他指出:“从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也不是什么空想。”

恩格斯提出的“平衡分布”,是指“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尽可能地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把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科学技术,吸引到全国国民经济发展上来。并通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逐步消灭各地区间在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为最终消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恩格斯还认为,大工业的发展相对地摆脱了本身所需原料产地的地方局限性,也为社会主义工业的平衡布局,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提供可能性。他说:“纺织工业所加工的原料大部分是进口的。西班牙的铁矿石在英国和德国加工;西班牙和南美的铜矿石在英国加工。每个煤矿区都把燃料远销本地区以外的逐年扩大的工业地区。在欧洲的全部沿海地方,蒸汽机都用英国的,有的地方用德国的和比利时的煤来发动。摆脱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限性的社会可以在这方面更大大地向前迈进。”所以社会主义工业的平衡分布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二)生产力平衡原则论

1.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安排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整个社会生产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这时,才能实现生产力的合理空间布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并剥夺资本家以后,应当‘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并‘按照总的计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旧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改造,包括对自然界的改造和生产力的布局。”

2.工业生产尽量接近原料产地原则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较为丰富的区位论思想。他在《资本论》中具体分析了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生产部门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对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不同需求;供求变化又会引起价格的波动,继而又影响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生产状况。马克思的这段论述蕴涵了工业生产布局宜接近原料产地的空间布局思想。

3.有利于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无知的状态……”针对这种生产力在区域空间分布的资本主义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并剥夺资本家生产资料之后,应当“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二、城市经济理论(一)城市是经济中心论

1.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集中的地方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城市的这种集中归结起来即是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揭示出了城市经济集中的特点,还深刻论述了城市经济集中的客观必然性。这种集中是分工协作的需要,它给开办企业以便利。恩格斯指出:“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工人愈来愈多;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跟原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的成长。”恩格斯所说的,一般说来对于小城市也是适用的。

2.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当时英法等国的状况,深刻地揭示了中心城市、城市体系与全国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他们首先指出,城市的分工联系,冲破了地域限制。“城市彼此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只有依赖中心城市,才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二)城乡融合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分离是经济发展(工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也是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2)“城乡融合”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的条件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3)实现“城乡融合”有利于“解决大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有城市学研究工作者认为,恩格斯所提出的城乡融合实质上与城乡一体化完全是一个含义。”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最初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认为增长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某些增长部门,主要是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布代维尔将增长极概念推广到了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增长极既指的是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也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

增长极的作用主要是:第一,区位经济。区域的集中,可使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市场、产品供应市场形成共享,加强了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第二,规模经济。企业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外部经济。这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及结果。经济活动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免费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增长极形成与发展过程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其中极化效应促使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散效应促使生产要素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在增长极的形成阶段,极化效应占主要地位,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综合,如上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因此,增长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增长极理论时,首先必须要认真挑选增长极所位于的产业与区域,产业必须具有明显规模经济效应,该地区内应当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还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比如良好的基础设施、高效率的政府、恰当的经济政策与人才引进机制等。其次针对现代市场充满垄断和不完善无法自行实现对推进型企业的理性选择和环境管理问题。因此政府应对某些推进型企业进行补贴和规划。再次,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应积极进行干预,加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推动增长极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避免陷入循环因果累积。二、“核心—边缘”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是弗里德曼(J.R.Friedmann)在其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正式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该理论认为,核心与边缘是区域的基本构成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级系统,能够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而边缘区是另外一个次级系统,它与核心区之间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的发散效应的大小。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空间系统,而且核心区在该系统中居于支配地位。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有两种不同的联系,即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一方面是核心区与更高层次的核心区之间的联系,以及核心区从边缘区获取原料;另一方面是核心区向边缘区提供商品流、信息流和技术流。通过这两种联系,可以发展核心区,带动边缘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核心区对边缘区可以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应。一是正效应,即核心区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可以扩散到边缘区,使边缘区升级成为次级核心区,也就是核心区的扩散效应;另一种是负效应,即由于核心区本身的利益驱使和吸引,使得边缘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入核心区,逐渐削弱边缘区的发展机会,也就是核心区的极化效应。三、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G.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第二轮变化又会反过来推动最初的那个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从消极意义上看,落后地区经济循环体系的运行若不摆脱恶性循环,就有可能不断积累导致落后的因素而不能自拔。从积极意义上讲,区域内有生命力的增长点的出现,会通过乘数效应而逐步扩展,并创造出新增长点或扩大增长中心。这个过程循环不已,一旦启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引致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发达地区(城市或增长极)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回流和扩散两种不同的效应,这两种效应对增长极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或推动作用。

回流效应也称极化效应,对增长极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阻碍作用。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聚集的过程,即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这种集聚过程既造成了周边地区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因向发达地区集中而更加稀少,从而使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因生产要素的不足而降低了发展速度。区域经济差异因此而不断扩大。

扩散效应对增长极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扩散效应表现在当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聚集不经济”,从而促使产业向四周扩散,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从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差距。四、不平衡增长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著作中,从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认识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资本作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主要稀缺资源,如果要实现全行业及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则无法突破资本的约束。所以,经济发展只能通过从不平衡达到新的不平衡的方式进行。他明确指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的地方同时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始点附近地域。”经济进步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巨大的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在初始空间进行且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因外部效应等因素而使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并不平等。赫希曼在考察了各种不平衡发展的效率后,还提出了与缪尔达尔回流效应及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与涓流效应。由于它更直接地强调政府应采取措施干预不平衡增长过程,让区域上的涓流效应足以超过极化效应,缩小区域内差异,因而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由于这一理论不仅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制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还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基于实际经济增长和发展机制之上的可选择的道路。因此,受到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并在经济发展中被采用。第二章区域经济基本问题第一节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一、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

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地域空间上的分异、形成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经济结构和水平相异的区域,有其内在的、不质的必然原因。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或理论,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总要落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而这个地域空间经过亿万年的变迁,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一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就不适宜或难以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些地方宜于粮棉油农业生产,另一些地方则宜于矿业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地方资源在这里组合效率优于其他地方。由此产生了区域差异、区位优势或区位的不同,这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区域“级差地租”。

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用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由此产生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经济发展质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力布局这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倘若资源不是在稀缺的,而是无限的,那么区位将失去优势,区域差异消失,区域经济就成为无本之源了。

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自由流动,各要素供给自然会从要素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形成世界大同的“均质”状态,要素可随时随处供给,这样,将不会存在交换,不会有要素价格,实际上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停滞、窒息和死亡。(二)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毋庸置疑,自然禀赋的差异可以导致区分不同的经济区,但并不是自然禀赋完全一致时就不产生不同的经济区。自然条件的不同、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只是解释区分不同经济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不均衡性来看,它是流动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不均衡才会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碍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区域差异;从均衡条件看,即使要素分布完全一致,现实证明经济的空间格局也可能不完全一致。我们知道,经济从来不是完全在自然力作用下产生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即人类的主观活动。自然因素毕竟只是客观条件,它需要人类的主观活动才会发挥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信条中。确实,自然因素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因素如不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条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不论在自然条件均质的情况下,还是在自然条件不均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人的因素。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极化性。(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有了距离,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就要支付距离成本。距离是区位论需要阐明的重要内容。尽管现代科技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快速发展,使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只要距离存在,距离成本便存在。空间距离不可灭性也是导致区域差异的基础,使得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空间距离内。

所以,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这是自然力形成的,靠人力是难以改变或消除的,人类只能顺其自然,趋利避害,加以利用。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多样化、区域分工的前提,也恰恰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中心内容。经济活动的极化性,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条件的利用、改造,它既有扩大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也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即是使所有区域在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条件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均衡,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趋于均等化。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重要基础,也相应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二、区域经济存在的影响因素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当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一般经济增长论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概括为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本、制度等。(一)自然条件因素

自然条件是指广义上的自然条件,包括了狭义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具体地讲自然条件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矿物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一切与自然相关的和区域经济发展有联系的条件和资源。

区域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要素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长期共存,形成有机整体。二是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及质量都是有限的,大量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价格不完全由其开发成本决定。三是区域性。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非常不均匀,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禀赋差异相当大。区域之间可以通过贸易往来弥补自然资源分布的缺陷,不过部分自然资源是不可以进行空间移动的(如土地)。四是用途的可变性。通常一定的自然资源有其特定的用途,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自然资源的用途也在不断变化。(二)科学技术因素

马克思曾经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规律的概念、原因、方法和观念。我们这里谈的科学是指这种近代或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对技术的定义是,技术(techno1ogy; art; ski11;technique)指的是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钱时惕认为,技术是人类在实践(包括生产、交往等)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如工具、机器、仪表等)及经验、方法、技能、技巧等。

可以说理论上把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达成一致。那些掌握和开发出先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在竞争中就能够获得胜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也伴随着技术的落后。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形式也与生产的其他要素不同,它并不直接作用于生产,而是通过改变其他要素的配置或者通过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的效率而发挥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创新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技术创新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企业家的特长在于组织生产要素产生适宜社会需要的产品,而技术对生产要素都会产生作用。(三)劳动力因素

毛泽东说过:“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的可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同于其他一切事物,他可以制造工具,进行生产劳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创造日益增多的财富,并且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一定的劳动力规模为基础的。当然,劳动力的素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它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所以,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带来比物质资本高得多的收益,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比物质资本要高。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讲,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提高将极大地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因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区域的产出水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劳动者迅速地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尤其是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将大大增强劳动者创新的能力。

同时,人口的迁移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往城市迁移,山区人口的不断迁出,网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迁移,主要聚集在沿海一带发达城市。当然大量的劳动力聚集发达城市从而降低了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当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多的迁入导致压力过大而引起一些治安问题等,还有就是一般迁出人口都是中青年,他们都是家庭主要劳动力,这样导致农村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或者小孩,在家没有大的经济价值产生,从而阻碍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四)资本因素

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核心要素,资本流动规律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规律。在这里资本指的是质资本形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看是否有持续不断的物质资本收入。

资本积累过程有两种类型,即外延型资本积累和内涵型资本积累。所谓外延型资本积累指的是资本积累过程表现为资本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资本积累规模的最重要因素。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最终形成资本,因而国民收入的高低,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都会影响资本规模的大小。内涵型资本积累指的是通过资本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使得资本在质上的改进。一般来讲,资本效益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一是投资对象选择,如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部门或不同的项目等。其二是特定区域资本吸纳的能力,即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同区域利用资本的不同能力。如果特定区域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现存资本,那么该区域的资本投资效率就会降低,资本积累也会受到影响。外延型资本形成主要依靠提高储蓄率、投资转化率来实现,而内涵型资本形成主要依靠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来达到资本形成的目的。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两种资本形成方式都很重要,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两种形成方式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资本资源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从历史继承的资源,另一种就是吸收国内外的资源。基础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就更有实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继承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各地区来说,劳动力是比较充裕的投入要素,一般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而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妨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在经济日益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地区吸引国内外资本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这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在我国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最欠缺的就是资本,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五)制度因素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解释:“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度出来以约束行为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的规则、守法程序、道德和伦理的行为规范。”从广义上可以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习俗、文化等内容被纳入到非正式制度里面。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不同的是,制度不是通过影响生产力的诸要素来影响经济发展的,制度主要通过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间接地制约或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属于正式制度的范围。所有的区域政策都会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最主要的还是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包括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区域经济政策两个层面。前者立足于区域差异,旨在控制差距幅度,协调区际关系,实现生产力均衡布局。而后者则立足于资源配置,旨在发挥地区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参与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而制定的,由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评价等组成的一套政策体系。它是实现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解决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同时,区域经济政策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十分紧密,但它属于特定的、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范畴,也不同于协调区际关系、解决区际问题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主要体现在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的地方政府对其所辖的行政区全部或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干预措施。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政策三大理论基础。超越区域经济政策误区,关键在于区域合理分工。

一般的讲,区域政策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制度来加以规范和保证。制度可分为正式的制度(约束)和非正式的制度(约束)两大类。其中,正式制度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宪法层面的基础制度,这是制度规则的规则;一个是集体行动层面的运行规则,它是在宪法秩序框架内创立的各项操作规则。非正式制度则属于观念层次的规范性行为规则。生产要素的结合与经济资源的配置,不仅是一种技术关系(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制度安排(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无效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理论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方法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其基本任务在于揭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区域经济管理,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第一章里已经详细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这里着重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讲解。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地区倾斜政策的偏差

由于国家实施了不平衡发展战略,以效率代替公平,从而在具体政策上东西部拉开了差距。(1)沿海一带享受特殊政策,特别是经济特区和开放口岸以及许多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财政、税收、投资、外贸、外汇审批权等方面享有内地所没有的特权优惠。(2)产业政策的倾斜。沿海一带国家鼓励其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如轻工业、加工业等,这些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且便于出口。而中西部主要是能源采掘、重工业,自然在转轨时期缺乏竞争活力。(二)中部地区的“经济凹陷”

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20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20世纪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三)“资源换增长”模式“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四)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其主要表现: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五)地缘因素

中西部地处内陆,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再加上贫困人口多,人口素质低;而东南沿海地区交通方便,商品意识强,同时,沿海一带非国有经济成分多,竞争活跃,这些地缘因素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对策(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二)政府发展战略的重点要放到中西部

中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的大半部分,人口多,资源广,不解决中西部贫困落后的局面,将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

中央在战略上要高度重视中西部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提出了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指导方针,今后中央对中西部的扶贫更要加强。建议中央设立中西部发展战略研究部门,直属国务院领导。(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立足我国国情

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社会条件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国家建设资金不足,不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开发难度大。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可以“一刀切”,齐头并进。平均分布资金、资源,这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进行投资,以这些区域为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引领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从不平衡中求平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个有效发展路径。(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的指向是追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效率的指向是在发展生产力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加快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单纯要求缩小区域之间、各层次行政区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着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所有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文化、基本就业、社会保障等基础性社会公共服务的均衡提供和平等享用。这是现阶段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重要标志,是解开公平与效率这把矛盾之锁的钥匙。(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体制和机制,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应用好宏观调控手段,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公平提供公共服务,缩小区域差距。

总之,我国区域发展的政策理念、发展重点以及发展趋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在区域发展的政策理念上,已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向注重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转变;在区域指向上,从注重行政区向注重功能区转变,重点发展区域已从开发区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转变;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考核上,从注重经济发展指标向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这三大转变,带来了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即区域增长重心向北偏西转移,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区域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步伐逐渐加快等。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区域经济学概述(一)区域经济学的界定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学者们对区域经济学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者艾德加·胡佛(Edgar M.Hoover)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种用以解释经济系统空间特征的理论框架。”这无疑是一种最为简明的表述。诺思(H.O.Nourse)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理查森(H.Hichardson)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

较完整地对区域经济学的概念进行表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定区域或区域之间的经济运行规律,以合理地确定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进行正确的区域决策的科学。”(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遵循一定规则运行的活动。它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受自然规律制约,还受到经济规律及社会、文化、科技等人文规律的影响。纷繁的经济活动、复杂的经济现象总是要落脚在特定的地域空间。这种经济活动和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也构筑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研究领域。

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而且应该有一个准确、规范的表述。国内外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理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了不同的表述。有的从经济学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域范围的经济学;有的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有的从区域内外两个层次加以界定,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此外,还有的学者从宏观上和政策实用层面上进行了界定。

不同的定义和界定,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学本质的把握和揭示。总体上来说,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综合,我们要从经济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的结合中作出概括和抽象。由此,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