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蒙星空:探天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0 21:07:09

点击下载

作者:张邦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迷蒙星空:探天之路

迷蒙星空:探天之路试读:

前言

THE MISTY UNIVERSE THE SKY OF THE ROAD“宇宙、宇宙学、航天、航天科技”这些词汇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宇宙大爆炸、黑洞的观测确认;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恒星光谱红移的测定;人造卫星,飞船,探月、探火星的飞行器,飞离太阳系、飞向更遥远太空等航天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引起各个年龄层人们的好奇与兴趣。那么,从古至今,宇宙科学与航天科技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发生过哪些大的著名事件?人们是如何看待和认识这些的?这些事件对人类自身又产生了何种影响?特别是时至今日,人类对我们身在其中的宇宙本质究竟了解到何种程度,有哪些重要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根据国内外众多专著的论述和历史书籍的记载,本书会对这些内容一一予以讲述。

记得多年前,夏日晴朗夜晚,仰望星空,无限深邃,天穹广阔,繁星璀璨,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看到夜空中流星的划过,人造航天器的移行,感叹人生之短暂,宇宙之浩渺。又经历了多少岁月,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使人类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宇宙处于永恒的变化、运动中。除此之外,世上不存在绝对之物。任何理论、任何思想,都应该受到宇宙不断变化、运动的检验并加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从本书讲述的宇宙、航天发展历史中的诸多事件充分证明了这点。至于某些利益权贵集团,像西方中世纪教廷,为了维持宗教统治,墨守成规,残酷镇压那些勇于探索、敢于提出新理论的学者,对他们进行宗教审判、迫害,甚至将他们火刑烧死,使西方社会坠入黑暗世纪。这是很为现代文明社会所不齿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探测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宇宙的理解会更加符合宇宙的真实,并相信:宇宙的规律是可以逐步把握的。顺应宇宙的发展方向、破除各种陈旧之束缚、确立对宇宙真实的认知、应用于周围的世界,会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趋向科学与和谐。具有宇宙之精神,对真理的自由探索与不断追求,正是我们共同的宇宙观、理念与信仰。

按照宇宙科学和航天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划分为五个大的时期来顺序讲述:

远古时代关于宇宙的众多神话传说可称为宇宙学说的启蒙阶段,我国史书上有关的天象记录和天文历法记载是其中亮点。这是第一时期。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在中国,关于早期宇宙科学的各项内容大体已经完备,一个富有特色的初级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而古希腊、罗马的学者在宇宙的本源和结构理论上则出现了激烈争斗,此后西方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宇宙学沦入了神学深渊,地心说主宰了宇宙学。这是第二时期。

从公元3世纪到17世纪,在中国,在宇宙观念、仪器制造、历法编算和大地测量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达到高峰,但后来逐渐衰败下来,经历了从繁荣发展—鼎盛—衰落的过程。而西方,熬过了漫长的黑暗世纪后,16世纪哥白尼倡导的日心说,开始把宇宙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17世纪牛顿开辟了以力学方法研究宇宙学的新途径,诞生了经典宇宙学,他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用于天文观测,取得了众多成果。这是第三时期。

十八九世纪,西方学者创立了星云学说;确立了天体演化学科;对恒星进行了大量观测;把以前只限于太阳系的研究扩大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发明了分光镜;宇宙天文观测的设备、技术和方法取得了大的进展,这些工作为现代宇宙学开拓了道路。中国的宇宙科学受到西学的影响,逐步与其融合。这是第四时期。

20世纪到目前,宇宙科学与航天科技有了极大的发展。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哈勃宇宙膨胀理论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要证实;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和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中国学者恒星演化模型的建立和对宇宙运动现象的有力诠释;航天理论的奠定和众多航天活动实践;航天遥感、遥测技术和空间飞行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展现着宇宙科学和航天科技无穷的魅力。现代宇宙学正在充满活力地发展着。这是第五时期。

需要指出,尽管分为五个时期来讲述,但是各个时期是有密切联系的,会有交织、融汇之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孤立看待。时期的年代划分也是粗略的。

经过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脑力和体力劳动者不懈的发现、发明、研究、探索和创造,灿烂辉煌的宇宙学和航天大厦已经基本建造起来,但仍有一些不解之谜等待人们去破解。如果通过本书引起诸位的兴趣,进而加入探求宇宙和航天奥秘的行列中,并在此过程中陶冶情操,那么笔者会由衷地感到欣慰。

宇宙学问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特别是与天文学紧密关联,而按传统学科划分仅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本书则基本用宇宙学来统一涵盖了。张邦宁2015年3月1 启蒙时期,迈出推测宇宙第一步

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日常生活和从事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日月运行、昼夜交替、寒来暑往这些天象变化对他们影响很大,与他们密切相关,并且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通过对天文现象的长期观察、忠实记录,形成了早期的信息积累;并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出了历法。天象的观察、记录和历法的订立构成天文学的第1章,也是认识宇宙的开端。与此同时,壮丽的、有规律的、有时却变幻多端的天象也引起了人们的赞叹、惊恐、信服和崇敬,从而产生了对自然力的崇拜。占星术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他们想要以此来了解上天。智者在久久思索后,作出对宇宙的推测,努力解开各种疑团。在史前考古和古岩画中,发现了有类似飞行器和日月星辰的图形,由此可以看到人类思想的活跃。由于实证极少,这里仅点到为止。经过上述因素综合作用,早期的宇宙学说出现,同时也有了远古的神话和宗教。1.1 古代中国的宇宙及天文学1.1.1 天象观测和记录

据《尚书》记载,早在尧舜时代,“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即按照《尚书》所言,在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已经设立专门的天文官职,任命羲和来观天象,记录日月星辰之变动情况,使人们把握农时季节。

在古代,观测、记录并解释天象,是统治者的特权,是垄断性的,“绝地通天”,普通百姓不得参与。统治者以此表示自己是受命于天,是能够与上天沟通的,是得到上天保护的,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是符合天意的,百姓必须服从。统治者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典,祭祀上天、昭告四方自己是正统,以期继续受到上天保佑。如果观测到凶兆,统治者要想方设法来化解,严重的要下“罪己诏”来检讨。每当军事行动之前,必得观天象、占卜吉凶,期望顺应天意,获取胜利。不过常见的是为农事,以确认季节时令。《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当时确定平年12朔,若干年后加闰月,年平均长度366天。

通过观测“昏中星”判断季节。

夏朝后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还观测“旦中星”和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变化,以便更准确地掌握节令。“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后期盘庚定都于殷,有大量甲骨记载各种天象:日食、月食、新星和干支纪日等。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把黄道和赤道区域划分为二十八宿,后来进而分为东、南、西、北四宫,并与“四象”相配:

东宫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宫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宫白虎:奎、娄、胃、昴、毕、

北宫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开始用仪器进行天文观测,已发明圭表。西周初期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城镇)设立测景台。

关于日月星辰的记载:

1.日食和月食

殷商甲骨文有日月食记载,留存的甲骨卜辞中,至少有三条被认为描述了日食现象,有五条被证实是可靠的月食记录。最早的记载为《尚书·胤征》记录夏仲康元年(约公元前2000年)“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3种。除了食分很少的日偏食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外,日食总体来讲是一种非常显著的天象变化。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2种,其中月偏食不易引人注意。中国古代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及月食记录。《诗·小雅·十月之交》中记载了一次日食和一次月食,大致确定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前期。《逸周书·小开解》中记载:“维三十有五祀,五念曰:正月丙子,拜里食无时。”即文王三十五年正月丙子发生了一次月食。据认为这次月食也是在商纣王三十八年,故将这次月食作为联系殷、周年代的确证。《春秋》中记载的日食和月食大都可考。《春秋》以后的日食和月食都有史可查。中国古代史籍中关于日食的记载共计1600多项,月食为1100多项。这是中国古代宇宙、天文学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

2.太阳黑子

最早记录为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中央。”

从此以后直至清代,共有200多次黑子记录。

3.彗星

最早记录为殷末(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时所见的彗星,《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从此以后直至清代,彗星记录共有2000余次。

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是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公元1910年,共29次回归,每次都有记录。并且详细记录了数次周期彗星的回归。

4.新星和超星

从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1700年中国记录新星或新星爆发68次。

关于公元1054年发现的超新星,《宋会要》记载:“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1054年7月4日爆发的超新星在金牛座附近,一直到1056年4月6日才肉眼不可见。

5.流星、流星雨和陨石

从西周至清代共5000余条这类关于流星和流星雨的记录,约500次关于陨石降落。

最早的流星雨记载在《春秋》:“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公元前687年3月23日)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最早陨石降落记载在《春秋》里:“僖公十有六年春正月戊申朔(公元前645年12月24日),陨石于宋(今河南商丘),五。”

6.掩星

掩星大致可分为4种情况:月掩恒星、月掩行星、行星掩恒星和行星互掩等,其中月掩恒星最为常见,而月掩行星最为古天文学家所重视,所称掩星是指月掩行星。《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记载历史上的月掩行星共有200多次。这些记录对验证现代宇宙学的某些理论,如地球自转速度的长期变化是有意义的。

7.星表和星图

战国时代魏国的石申和齐国的甘德各编星表,后人合称《甘石星经》。其中记载了121颗恒星的坐标,这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星表。1.1.2 历法制定

据《汉书·艺文志》中记载:“黄帝五家历三十三卷,颛顼历二十一卷,夏殷周鲁历十四卷。”这就是古六历。结合考古发现,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历法。

春秋时期的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正月、二月和三月为春季;每3个月为一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规定以日月合朔的那天为初一,称为朔日;每个月最后一天(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称为晦日。因为十二个月共354天或355天,短于一个回归年(当时认为是365.2423天一个回归年)。为了使月份和冷暖季节大致相对应,所以每隔2年或3年就必须插入一个闰年,这被称作阴阳历。

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特点:(1)用干支纪日、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法。

从商代已实行干支纪日法。从春秋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日干支从未间断。(2)用二十四节气。(3)非常重视朔的推算。(4)涉及内容十分广泛。

古代中国天象观测和历法的发展是中国天文学史的一条主线。1.1.3 宇宙观念及思想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学说,这一学说大约源于公元前11世纪的殷末周初,有“旧盖天说”“与新盖天说”之分。旧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幕盖在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新盖天说则认为“天似盖笠,地法覆盘”,“以《周髀算经》为基本纲领性文献,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定量化天地结构。”这一学说流传至今,被当作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说的鼻祖。但是,它的错误是明显的,经不起推敲的,当时就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然而它是最早的,是历史逐步演变发展过程,故作一简单介绍。《晋书·天文志》中记载有《周髀算经》中的观点:“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环,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大概意思是: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二者如同同心半球一般。两个穹球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天穹的最高中央,日月星辰周转不息,成为白天黑夜。日月星辰的出没,不过是距离远近使然。老子

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在其著作《老子》(也称《道德经》)中就提出了以“道”(即规律)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含有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这些书中的经典名言,体现着老子远远超出那个时代的宇宙思想,至今仍能给人们以启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继承。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欧洲从19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在当下的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兴起了“老子热”,《老子》一书在这些国家被一版再版。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第二位就是《道德经》。八卦图

中国古代在老子的《道德经》之前,还有一部体现最早的宇宙思想的奇书——《易经》(即《周易》)。1973年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周易》,后又在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了汉简《周易》。还发现了楚竹书《周易》。相传《周易》为周文王(公元前1152—前1056年)所作,其后有所修改。《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即周文王)拘羑里,演《周易》。”“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在艰险困苦的条件下,发奋编写出了传世奇书《易经》。《童子问易》指出:《易经》持有的是生生不息的宇宙观,是本体论的生命哲学。它既讲世界观,又讲方法论。其认为世界是“有”(太极);其方法论包括辩证法和一分为二(“分阴”、“分阳”)。还有“复”观的方法,要求当见“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不是所谓的“道心”,而是德心;有“穷则思变、变以从道”的方法;“极深研几、见机而作”的方法;“钩深致远”的方法;物相杂、“杂而不越”的方法;“善持盈”的方法;“进德修业”等方法。从《易经》中体悟的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规则,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个不变的太极,由此而生两仪,两仪再变生四象,四象演化为八卦,极致到无穷。《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个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许多宇宙思维、理念还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挖掘、破解。

春秋战国时代另一位学者墨子则具有朴素的宇宙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很有成就。墨子(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汉族,宋国国都(今河南商丘)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墨子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

在给出了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他认为,时空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他还指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他把时空元定义为“始”和“端”,“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这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最小的单元所构成,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

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没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对于物质的本原和属性问题,墨子也有精辟的阐述。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最早提出了物质的本原是“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墨子首先起来反对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万物始于“有”的主张。他指出,“无”有两种,一种是过去有过而如今没有了,如某种灭绝的飞禽,这不能因其已不存在而否定其曾为“有”;一种是过去就从来没有过的事物,如天塌陷的事,这是本来就不存在的“无”。本来就不存在的“无”不会生“有”,本来存在后来不存在的更不是“有”生于“无”。

由此可见,“有”是客观存在的。接着,墨子进而阐发了关于物质属性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没有石头,就不会知道石头的坚硬和颜色,没有日和火,就不会知道热。也就是说,属性不会离开物质客体而存在,属性是物质客体的客观反映。人之所以能够感知物质的属性,是由于有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墨子所给出的数学概念主要有:

关于“倍”的定义。墨子说:“倍,为二也。”(《墨经上》)亦即原数加一次,或原数乘以二称为“倍”。如二尺为一尺的“倍”。关于“平”的定义。墨子说:“平,同高也。”(《墨经上》)也就是同样的高度称为“平”。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定理“平行线间的公垂线相等”意思相同。

关于“同长”的定义。墨子说:“同长,以正相尽也。”(《墨经上》)也就是说两个物体的长度相互比较,正好一一对应,完全相等,称为“同长”。

关于“中”的定义。墨子说:“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中”指物体的对称中心,也就是物体的中心为与物体表面距离都相等的点。

关于“圜”的定义。墨子说:“圜,一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圜”即为圆。墨子指出圆可用圆规画出,也可用圆规进行检验。圆规在墨子之前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给予圆精确的定义,则是墨子的贡献。墨子关于圆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关于正方形的定义。墨子说,四个角都为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的四边形即为正方形,正方形可用直角曲尺“矩”来画图和检验。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正方形定义也是一致的。

关于直线的定义。墨子说,三点共线即为直线。三点共线为直线的定义,在后世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距离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三国时期的刘徽在测量学专著《海岛算经》中,就是应用三点共线来测高和测远的。汉以后弩机上的瞄准器“望山”也是据此发明的。

此外,墨子还对十进位值制进行了论述。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墨子则是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他明确指出,在不同位数上的数码,其数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数位上,1小于5,而在不同的数位上,1可多于5。这是因为在同一数位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5包含了1;而当1处于较高的数位上时,则反过来1包含了5。十进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数学卷中所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体系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首先,墨子给出了力的定义,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墨经上》)也就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即,使物体运动的作用叫做力。对此,他举例予以说明,例如将重物由下向上举,有力的作用就能做到。同时,墨子指出物体在受力之时,也产生反作用力。例如,两个质量相当的物体碰撞后,各自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差较大,碰撞后质量大的物体虽不会动,但反作用力还是存在。

接着,墨子又给出了“动”与“止”的定义。他认为“动”是力推送的缘故,“止”则是物体经过一定时间后运动状态的结束。墨子虽没有明确指出运动状态的结束是因为存在着阻力的缘故,但他已意识到在外力消失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的。

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会平衡,原因是“本”短“标”长。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说,“本”即为阻力臂,“标”即为动力臂,写成力学公式就是“动力×动力臂”(“标”)=阻力×阻力臂(“本”)。此外,墨子还对杠杆、斜面、重心、滚动摩擦等力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在光学史上,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如果说墨子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也不为过分,至少在中国是这样。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墨子关于光学的研究,“比我们所知的希腊的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

墨子首先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他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从表观看,它的影也是随着物体在运动着,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当运动着的物体位置移动后,它前一瞬间所形成的影像已经消失,其位移后所形成的影像已是新形成的,而不是原有的影像运动到新的位置。如果原有的影像不消失,那它就会永远存在于原有的位置,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所看到的影像的运动,只是新旧影像随着物体运动而连续不间断地生灭交替所形成的,并不是影像自身在运动。墨子的这一命题,后来为名家所继承,并由此提出了“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题。

随之,墨子又探讨了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题。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

接着,墨子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这是因为光线经过物体再穿过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物体上方成像于下,物体下部成像于上,故所成的像为倒像。他还探讨了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斜正、光源的远近的关系,指出物斜或光源远则影长细,物正或光源近则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则影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

特别可贵的是,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指出,平面镜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远近对称的像,但却左右倒换。如果是2个或多个平面镜相向而照射,则会出现重复反射,形成无数的像。凹面镜的成像是在“中”之内形成正像,距“中”远所成像大,距“中”近所成的像小,在“中”处则像与物一样大;在“中”之外,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远“中”像小。凸面镜只形成正像,近镜像大,远镜像小。这里的“中”为球面镜的球心,墨子虽尚未能区分球心与焦点的差别,把球心与焦点混淆在一起,但其结论与近现代球面镜成像原理还是基本相符的。

墨子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罂(小口大肚的瓶子)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从而做好御敌的准备(原文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内迎之)。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明白声音共振的机理,但这个防敌方法却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墨子是一个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风筝),成为我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

值得指出的是,墨子几乎谙熟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备水”、“备穴”、“备蛾”、“迎敌祠”、“杂守”等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

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两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都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即在听闻、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以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而继承和发扬。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论、考察的意思,指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他特别强调“闻所不知若已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用圆规度量。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承受,而是蕴含着积极的进取精神。

除闻知和说知外,墨子非常重视亲知,这也是墨子与先秦其他诸子的一个重大不同之处。墨子所说的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他把亲知的过程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虑”是人的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即生心动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但仅仅思虑却未必能得到知识,譬如张眼睨视外物,未必能认识到外物的真相。因而要“接”知,让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与外物相接触,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质和形状。而“接”知得到的仍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识,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观知识。有些事物,如时间,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识还是初步的,不完全的,还必须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和推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总之,墨子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领域中独树一帜。

墨子又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他称逻辑学为“辩”学,把其视之为“别同异,明是非”的思维法则。他认为,人们运用思维认识现实,作出的判断无非是“同”或“异”,“是”或“非”。为此,首先就必须建立判别同异、是非的法则,以之作为衡量、判断的标准,合者为“是”,不合者为“非”。这种判断是“不可两不可”的,人们运用思维以认识事物,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断,或为“是”,或为“非”,二者必居其一,没有第三种可能存在,不可能二者都为“是”,或二者都为“非”,也不可能既“是”又“非”,或既“非”又“是”。用现代的逻辑学名词来说,这就是排中律和矛盾律。

由这一思维法则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他把思维的基础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小取”)。也就是说,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表达出来。“以类取,以类予”,相当于现代逻辑学的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此外,墨子还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辩学形成一个有条不紊、系统分明的体系,在古代世界中别树一帜。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古希腊的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他比较自觉、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在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墨子》的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1)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符合)天之利、中鬼之利、下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墨子坚决无情地揭发了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2)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

中国古代战争最著名的守城战术典籍是墨家的《墨子》,《墨子》十五卷,其中第十四、十五卷全篇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共二十篇,存十一篇,为《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即蚁伏,指步兵强行登城)》、《迎敌祠》、《旗帜》、《号令》和《集守》。《墨子》中的守城战术极其丰富,仅存的十一篇就几乎涵盖了所有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术。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墨子的科学造诣之深、成就之大,在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的行列中堪称佼佼者。但遗憾的是,墨子在科技领域中的理性灵光,随着后来墨家的衰微,几近熄灭。后世的科学家大多注重实用,忽视理性的探索,此实为中国科技史、宇宙学上的损失。

相传还有位学者,列子,在其著作《列子·汤问》中,采用讲故事、二人问答的方式,试图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宇宙万物,认识浩瀚宇宙的无限性为“无极无尽”、“无始无终”,认识四海之外的广阔和天地无极,表达了初期的宇宙观念。

摘写原文片段:

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

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无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译成白话文:

殷汤又问:“这样说,事物的产生就没有先后之分了吗?”夏革回答:“事物的开始和终结,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准则。开始也许就是终结,终结也许就是开始,又如何知道它们的究竟呢?但是如果说物质存在之外还有什么,事情发生之前又是怎样,我就不知道啦。”

殷汤再问:“那么天地八方有极限和穷尽吗?”夏革回答:“不知道。”殷汤一个劲地问。夏革才回答道:“既然是空无,就没有极限,既然是有物,就没有穷尽,那么我凭什么知道呢?因为空无得没有极限之外‘没有极限’也没有,有物得没有穷尽之中连‘没有穷尽’也没有。没有极限又连‘没有极限’也没有,没有穷尽又连‘没有穷尽’也没有。于是我从这里知道空无是没有极限的,有物是没有穷尽的,而不知道它们是有极限、有穷尽的。”1.1.4 神话传说

从古以来就有许多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体现着普通百姓美好、善良的愿望和对骤变大自然及现状的无奈;同时,也展露出智者对神话传说的加工、整理和提升,隐含着对周围世界及宇宙的推想。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等,都是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盘古开天辟地》神话传说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远古史前,是最早的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同时又与人的始祖结合到一块。

在云南沧源发现的岩画群中,有一幅史前人的画像。

据专家考证,这幅岩画为2万年前原始人的作品,岩画的内容是:1个人头上发出太阳般的光芒,左手握一把石斧,右手拿一个木把,两腿直立,傲视一切。这种形象与盘古立于天地之间,用斧头劈开混沌、开天辟地的传说正相契合。至于人首所呈现的太阳形状,则是反映了原始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也是对盘古把温暖送给人间的希望祈盼。对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是盘古神话的原始因子。据此信息,盘古神话在2万年前就已经诞生。

有“活的化石”之称的原始神话,不单纯是人类童年社会先民凭原始思维创作的“口头文学”,也具有原始先民向后世传递史料信息的意义。而古石初画、初文古字则是原始神话的载体。往往,一个古代石刻、原始符号就能充分地反映出原始先民的文化思维活动,为我们揭示早期人类文化思维活动提供最直接、最可靠的素材。在我国出土的青铜器时代的一个方鼎上,有一个奇特别致的符号。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根据考古学者对甲骨文中“盘”字的正确认识和现存于中国、又在世界上多处出现的十字崇拜中“十字”的原始含义,可以认定,符号的两边是“盘”字的初文简刻,中间的空心十字图案,乃是崇拜的上神,是代表神祖的符号,这个符号应当念为“盘古”。这就像中国文字中的单纯词“尴尬”、“囹圄”等一样是不能分开使用的,只不过这个符号把“盘古”二字合而为一了。这种简朴古拙的做法倒也符合万物起始于简的道理。此符号虽见之于青铜器之上,但不可以说它就产生于铜器时代。其实,它在铜器时代之前就已经产生。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人们只能把这一神圣的符号记在心里。而进入铜器时代之后,人们才有能力把它形之于铜器。在史前社会,既然有盘古之名的记载,理应有盘古之事。盘古神话在史前社会的存在,已经是确凿的。

据古籍记载:成都玉堂石室的石刻壁画上刻有自盘古、三皇五帝以来的贤人图像。石刻壁画的创作年代,经考证分析约为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时期。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盘古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尊崇与敬奉。其形象被刻之于壁,位列三皇五帝之前,足见其影响之深之大,任何人无可比拟。盘古神话在这一时期,于民间广泛流传,已是不争的事实!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 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片黑暗。盘古张开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千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但他很怕天地再合拢起来,还变成以前的样子,于是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随着他的身体增长,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九万里那么长了。绘画:张京盘古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可是盘古也累死了。他临死前,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飘动的云;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1.1.5 小结

中国古代宇宙、天文学刚刚起步,脱离不开稚嫩、谬误之处,但仍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影响很深远、特点很突出,令人印象深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人们思维活跃,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具有朴素的天人合一想法,将人本身及周围的事物与整个世界、宇宙的事物联系、融合在一起来考虑和分析;认为应该与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要顺应天意。这样睿智的宇宙思想令人惊叹。并且还重视时令季节,有较完备的天文历法,并不断完善;注重天象记录,积累留下了世界上最完整、系统的天象记载;制作了灵巧的观测仪器;创作了极富想象力的神话传说,并世代流传。1.2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的宇宙及天文学1.2.1 古埃及

古埃及第三王朝到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7世纪—前22世纪)的文化最为繁荣。古埃及对于天文学的重要贡献,都产生在这一时期。名闻世界的金字塔也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据近代测量,最大的金字塔底座的南北方向非常准确,当时在没有罗盘的条件下,必然是用天文方法测量的。最大的金字塔位于北纬30°线南边2千米的地方,塔的北面正中有一入口,从那里走进地下宫殿的通道,和地平线恰成30°的倾角,正好对着当时的北极星。

埃及人除了知道北极附近的北极星外,从出土的棺盖上所画的星图可以确定,他们认识的星座还有天鹅、牧夫、仙后、猎户、天蝎、白羊和昴星团等。埃及人认星最大的特征是将赤道附近的星分为36组,每组可能是几颗星,也可能是一颗星。每组占据310天的时间,所以叫做“旬星”。当一组星在黎明前恰好升到地平线上时,就标志着这一旬的到来。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旬星文物属于第三王朝。

合三旬为一月,合四月为一季,合三季为一年,定年长为360天,这是埃及最早的历法。三个季度的名称分别是:洪水季、冬季和夏季。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在古王国时代,一年中当天狼星清晨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候,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古埃及人根据对天狼偕日升和尼罗河泛滥的周期进行了长期观测,发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大约在公元前18世纪时,他们把一年由360日增加为365日。这就是现在阳历的来源。但是这与实际周期每年仍约有0.25日之差。如果一年年初第一天黎明前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东方升起,120年后就要相差一个月,到第1461年又恢复原状,天狼星又与日偕出,埃及人把这个周期叫做天狗周,因为天狼星在埃及叫做“天狗”。直到约公元前13世纪,他们确定年长为365.25天,与地球环绕太阳一圈的时间周期相符合。

据近代研究,埃及除了这种民用的阳历外,还有一种为了宗教祭祀而杀羊告朔的阴阳历。在卡尔斯堡纸草书第九号中有这样一条记载:25埃及年=309月=9125日。

从这条记载就可看出:1年=365日,1朔望月=29.5307日,25年中有9个闰月。

埃及人将昼夜各分为12小时,从日出到日落为昼,从日落到日出为夜,因此一小时的长度是随着季节而不同的。为了表示这种长度不等的时间,埃及人把漏壶的形状做成截头圆锥体,在不同季节用不同高度的流水量来计算时间。

除了圭表和日晷外,埃及还有夜间用的一种特殊天文仪器,名叫麦开特。它的结构很简单:把一块中间开缝的平板沿南北方向架在一根柱子上,从板缝中可知某星过子午线的时刻,又从星与平板所成的角度知道它的地平高度。现今发现的麦开特,是约公元前1000年的实物,为埃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

古埃及有许多神话传说,体现出人们最初的宇宙观念,像九柱神的传说:

阿图姆(拉)神是九柱神之首,威力无比的至尊太阳神。他的象征是一轮金色的圆盘,或是一个中间带有一个点的圆圈的符号。

休是神话中的风神,九柱神之一。他是阿图姆(拉)用自己的精液或分泌物创造出来的。他与自己的妹妹泰芙努特结婚,生下了努特和盖布。他站在自己的儿子——大地之神盖布身上,双手举着女儿努特——天空之神,将他们分开。泰芙努特是雨水之神、生育之神,九柱神之一。努特

努特是埃及神话中的天神。相较于其他神话中常以男性形象出现的天神,努特是一位女神,她是休与泰芙努特的女儿,九柱神之一。太阳神拉每晚日落后进入她的口中,第二天早晨又从她的阴门中重生。她同时也如此吞咽和再生着星辰。

努特同时也是死亡女神,大多数石棺的内壁上都绘有她的形象。法老死后会进入她的身体,不久后便会重生。在艺术作品中,努特的形象是一位被休支撑着,以星辰遮身的裸体女性;在她(天空)的对面是她的丈夫盖布(大地)。

努特与盖布结婚,生下了奥西里斯、伊西斯、赛特和奈芙蒂斯。

盖布(又称作“塞布”或“凯布”)是古埃及的大地之神与生育之神,休与泰芙努特的儿子,九柱神之一。古埃及的这一信仰与世界的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在其他的神话中,大地之神往往表现为女神。盖布的形象为鹅头人身,身体呈绿色或黑色。盖布关押着邪恶的人的灵魂,使他们无法进入天堂。

奥西里斯(也作乌西里斯)是埃及神话中的冥王,九柱神之一,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他是一位反复重生的神。最终被埋在阿比多斯城,是那里的守护神。奥西里斯盖布

伊西斯(希腊语,在埃及语中叫做“阿赛特”)是古埃及的母性与生育之神,九柱神之一。她也是一位反复重生的神。奈芙蒂斯

赛特在埃及神话中最初是力量之神、战神、风暴之神、沙漠之神以及外陆之神。他保护沙漠中的商队,但同时又发起沙暴袭击他们。是九柱神之一。他的形象与亚什神(撒哈拉沙漠之神)紧密结合。

奈芙蒂斯在埃及神话中是死者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生育之神。她是九柱神之一。“奈芙蒂斯”也是对一个家庭中最年长妇女的称呼。在埃及艺术作品中,她的头发看上去与裹尸布相似。她被描绘成头顶一只篮子或一座小房屋,有时是生有双翅的女性,而有时则是风筝、猎鹰、隼或其他鸟类。她常与自己的姐妹伊西斯一同出现在艺术作品中。1.2.2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是指位于今伊拉克境内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以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为最大。据说在公元前30世纪后期就已经有了历法。当时的月名各地不同。在现在发现的泥板上,有公元前1100年亚述人采用的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历的12个月的月名。因为当时的年是从春分开始,所以古巴比伦历的一月相当于现在的三月到四月。一年有12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共354天。为了把岁首固定在春分,需要用置闰的办法,补足12个月和回归年之间的差额。公元前6世纪以前,置闰无一定的规律,而是由国王根据情况随时宣布。著名的立法家汉谟拉比曾宣布过一次闰六月。自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后,才有固定的置闰周期,先是8年3闰,后是27年10闰,最后于公元前383年由西丹努斯定为19年7闰制。

古巴比伦的创世神话传说反映出远古时期人们的初始宇宙观念。

关于神话来源:

著名史诗《埃努玛·埃立什》(又称《咏世界创造》)主要汇集了苏美尔民族的创世思想,着重歌颂地神埃阿之子、主神玛尔都克的事迹。这首诗约1000行,成书于公元前15、14世纪,后经学者从七块泥板中考据整理出来,故又称“七块创世泥板”,它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创世神话的题材之一。《埃努玛·埃立什》:

相传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海中有一股咸水,叫做“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做“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祇。在生到安沙尔和基沙尔时,他们又生出天神安努和地神埃阿,于是宇宙出现了最初的几代神灵。随着神灵逐渐增多,众神发生争端,提亚玛特和阿普苏日益感到自己的势力在缩小,于是他们决定惩治众神。可是阿普苏并不满意提亚玛特的计划,决心将众神赶尽杀绝。当众神得知这一秘密消息后,便在埃阿神带领下,杀了阿普苏,埃阿神也因此成了众神之首。不久,埃阿神喜得贵子玛尔都克。他生来便与众不同,浓眉大眼、身强力壮,埃阿神又赋予他一切智慧和力量。后来阿普苏的儿子为报父仇,开始向天地神挑战,提亚玛特也前去助阵。天神与之交锋初战告负,决定让玛尔都克一展威风。玛尔都克欣然应允,并做了众神的统治者。他不负众望、英勇作战,一举歼灭来犯者,并亲手切断提亚玛特的腰身,用她的上身筑成苍穹,用她的下半身造出大地。而后他又杀死了提亚玛特的一个辅助神,用他的血造出了人类,并规定人的天职便是侍奉众神。这样玛尔都克终于建立起巴比伦王国,他则成为天国之主、众神之王。

神话的内涵:

这个神话故事是巴比伦文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表现了巴比伦人对创世、人类起源问题的关心、对自然的崇拜,也反映了两河流域国家政治的统一,宗教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变,还表明巴比伦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体现了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转变的历史进程。在诗中,提亚玛特代表了阴性世界,她不满众神的强大,欲惩治诸神;代表阳性世界的埃阿神不畏先辈的威力,先斩后奏,夺取王位。埃阿之子玛尔都克继承父业,成为阳性世界的首领。他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经过殊死搏斗,终于战胜神母提亚玛特,体现了阳性的刚强和伟大。这个故事与古希腊神话中地母盖亚和众神之主宙斯的故事有些相似,它表现了历史在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反映了巴比伦王国在两河流域不断统一强大的现实,以及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王权神授的宗教观念。1.2.3 古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天文学起源很早,由于农业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