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2 06:45:29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试读:

中外音乐巨星

中国现代音乐之父

——肖友梅

肖友梅(1884~1940)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广东中山县。他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学习音乐,1920年回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工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创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准备。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肖友梅主持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这是我国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该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肖友梅曾编写过《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一批我国早期的音乐教材。同时他以严谨的风格,运用西方作曲理论写出了一些早期的艺术歌曲,如《问》、《南飞之雁语》等。此外,他还在器乐创作方面有所尝试。他一生共写有100多首歌曲、两部大合唱、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钢琴曲、一首大提琴曲。肖友梅还是我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16年7月,他以《关于17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

——阿炳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他自幼随父学习音乐。26岁时因病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唱、沿街乞讨为生。阿炳的演奏技巧超群,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根据自身的体验和生活经历,创作并演奏了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以及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曾对阿炳的创作演奏进行抢救录音,整理出版了《阿炳曲集》,并于195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曾在国内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他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回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其中《太行山上》、《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深受群众喜爱,流传至今。1938年他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期间,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他去苏联工作学习,其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中国狂想曲》、《民族解放》等。1945年,他病逝于莫斯科。

由于冼星海对中国革命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同志称誉他为“人民音乐家”。

时代歌手

——聂耳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并能演奏多种乐器。他曾在上海师从黎锦晖先生学习作曲。他是上海左翼联盟音乐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1933年,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卖报歌》。1934年是他创作的丰收年,共创作出《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等优秀歌曲,并写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器乐曲。1935年,他写出了《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等著名歌曲。他还创作出建国后被定为《国歌》的原《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他在经日本至苏联留学途中,在游泳时不幸溺死于日本滕泽市鹄沼海中,时年23岁。

在聂耳两年多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传世之作41首之多,还有15篇战斗性很强的音乐论文。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音乐开路先锋。

现代抒情歌曲作曲家

——施光南

施光南(1940~1990),四川重庆人。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以创作抒情歌曲见长。他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洁白羽毛寄深情》、《周总理,您在哪里》、《吐鲁蕃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家喻户晓,争相传唱。他还为歌剧《伤逝》谱写了全剧音乐。其中插曲《一抹夕阳》、《紫滕花》、《风萧瑟》等,现为专业、业余声乐工作者较喜爱的作品,还被选为声乐教材。他的歌曲,多次被评为群众喜爱的歌曲。由于长期积劳成疾,1990年在音乐创作中,他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他的作品清新流畅,旋律优美,感情真挚,通俗易懂,便于流传,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他在我国现代抒情歌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逝世,对中国音乐界是一大损失。

欧洲音乐之父

——巴赫

巴赫(1685~1750)是德国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一生大多在宫廷和教堂供职,担任过魏玛公爵的风琴师与乐队首席和柯坦王子宫廷的教堂乐师、乐长,以及托玛斯教堂的风琴师、唱诗班首席、乐长。

巴赫创作的许多作品,透过悲剧性的宗教题材,反映出作者对德国30年战争后的黑暗、贫困、苦难的社会现实的感受以及他倔犟、傲岸的精神。而他的有关世俗生活的作品,又充满着欢快的情趣。诸如大型声乐套曲《b小调弥撒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农民康塔塔》等,成为他的不朽代表作。

在巴赫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是自己的老师。他的创作活动是把德国的复调音乐传统、新的和声手法以及朴实浑厚的民间音乐与发达的法国意大利音乐有机地糅合成新的德国音乐。他在复调音乐与和声的发展上,在管风琴和钢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对十二平均律的提倡和示范性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这些成就标志着德国民族音乐的开端,对于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巴赫的音乐在世界各国的现实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中的巨大影响也日趋明显。他的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和哲理性,技术手法的严密和精巧,始终是学习作曲者的楷模。因此,他被尊称为“欧洲音乐之父”。

交响乐之父

——海顿

海顿(1732~1809)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车轮匠家庭,受到父母亲爱好音乐的影响,从小就接触了奥地利民间音乐。他曾在教堂的唱诗班中充任童声女高音歌手,接受了传统的音乐教育。34岁起,海顿担任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公爵的宫廷乐师长达28年之久。

海顿一生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使奏鸣曲和交响曲的体裁得以最终确立,使四重奏的体裁得以确立和成熟,也使古典乐派严整、匀称、完美的形式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他一生共写有104部交响乐、84首弦乐四重奏、100多首各类三重奏、50首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52首钢琴奏鸣曲、23部歌剧及4部清唱剧。丰硕的创作成果使他无愧于“交响乐之父”的称号。海顿的代表作品有《告别交响乐》、《惊愕交响乐》、《时钟交响乐》以及清唱剧《四季》、《创世纪》等。

音乐神童

——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崭露音乐才华。7岁时,他就在巴黎举行了轰动一时的音乐会,获得“神童”的声誉。14岁时,他又获得了只有极少数作曲家才能获得的波隆那学院院士称号。15岁以前,他已经出版了4部歌剧、16部交响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奏鸣曲和6首钢琴奏鸣曲。这些成就显示了他超人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以他才华横溢的乐思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以及第三十五交响曲、第三十九交响曲、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和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室内乐、独唱、合唱作品等。

莫扎特的音乐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坚定、乐观、勇于奋斗,并蕴含着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感。他写出的旋律质朴、甜美,充满青春的朝气,人称“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他的器乐作品也注意突出美妙的旋律,并注意乐章之间音乐性质的对比,为交响乐的戏剧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乐圣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波恩一个平民家庭,1792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及创作为生。他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从而养成了倔强不屈的性格和敢于藐视名门贵族的气概。他从不出卖自己的独立人格,要求以平等的身份与贵族交往。但当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理想、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那倔强的性格,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时;当恋爱悲剧袭来,耳聋难以复聪的命运降临时,对于艺术的爱,对于生活的爱,挽救了他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使他对痛苦的感受变成了无畏的英雄力量,产生了一种“扼住命运咽喉”的反抗精神。这种精神上的转变,推动贝多芬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贝多芬最为擅长的创作领域是交响曲。他的音乐充满了深刻的哲理,“通过斗争达到胜利”,形成了贝多芬进行创作的基本逻辑思维。沿着这一逻辑,他的英雄交响曲突破了海顿、莫扎特稳炼的古典趣味,形成了这位“乐圣”独特的创作风格。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其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序曲《费德里奥》、《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32首(以第八《悲伤》、第十四《月光》、第二十三《热情》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弦乐四重奏16部和《庄严的弥撒》等。

贝多芬的创作充分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具有承古典主义之先,启浪漫主义之后的重要作用。他把交响乐的结构原则及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配器等多种表现手段,予以重大革新,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歌曲之王

——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位教师家庭。8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11岁考入训练宫廷歌队的神学院,接受宫廷乐长萨里埃里等人的音乐基础训练,后来跟随他学习作曲。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歌曲是他的浪漫主义音乐的特殊创作领域。艺术歌曲通过他,才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舒伯特追求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不仅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并以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予以补充、丰富与升华,因而这些艺术歌曲既表达了诗意,也表达了诗情。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通过钢琴伴奏刻画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表现形象的内心情感。舒伯特的一生,总共创作了500多首歌曲,其中最重要的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和《冬之旅》以及《魔王》、《鳟鱼》等。除此之外,舒伯特还写了14部歌剧、9部交响乐、100多首合唱,其中《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较为著名。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作曲家肖邦(1810~1849),生于教师家庭。他6岁开始正规学习钢琴,8岁时在华沙公演钢琴协奏曲,被誉为“第二莫扎特”。10岁时,他开始学习作曲。从18岁起,他先后在柏林、维也纳、慕尼黑、巴黎等地举行音乐会。20岁时,他离开波兰,流亡国外,直至病逝于巴黎。

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包括练习曲、前奏曲、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夜曲、谐谑曲、奏鸣曲、叙事曲等多种体裁在内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性,既新颖,又鲜明,极大地丰富了欧洲浪漫乐派的音乐宝库。

肖邦的创作充满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当他客居国外,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时,当即写成了《革命练习曲》,用来寄托他对祖国的情感。此外,他的音乐常将对祖国自然景物和民间风俗的描绘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肖邦的钢琴音乐旋律悠长细致,节奏极有伸缩性,和声的音响清澈晶莹,体现出抒情性的诗意。因而他不愧为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的最纯真的浪漫主义器乐抒情诗人。他的艺术实践使钢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1811~1886)生于业余音乐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大自然的美丽环境里,在匈牙利的吉普赛人热情奔放的歌舞艺术熏陶中度过的。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赴维也纳深造。之后,他又访问了英、法、意、德、俄等国,进行演出活动。1875年,他创立了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并任第一任院长。

李斯特是奠定现代钢琴表演艺术风格的重要钢琴家。他把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都寄托在钢琴上,使钢琴成为表现力极为丰富的“万能乐器”。他非常勤奋刻苦,在成名后,每天仍用4~5小时练琴,因此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如“李斯特八度”(八度半音交错快速上行下行)等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演奏方法上,他以手指运动为基础,进一步把腕、臂、肩以及整个上身的力量,按音乐表现的需要有机地协调起来,使钢琴演奏从音量小、音色单一的室内风格,发展为现代大舞台的演奏风格。总之,李斯特以其绚丽的技巧,开拓了钢琴的表现力,并因此赢得了“钢琴之王”的赞誉。李斯特坚持交响乐音乐思维中的标题性原则,首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这种结构自由、富于文学性的单乐章音乐体裁,突出表现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中各种艺术相结合的艺术思想。

李斯特的重要作品有《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塔索》(交响诗)、《前奏曲》(交响诗)、两首钢琴协奏曲和20首匈牙利狂想曲。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他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庭,和父亲同名。其创作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雷电波尔卡》等120多首圆舞曲著称于世。1870年起,他又写出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普赛男爵》等16部轻歌剧。他的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文化意识上对封建桎梏的摆脱。

由于约翰·施特劳斯所作的圆舞曲旋律优美,富丽典雅,因此,他被世人称誉为“圆舞曲大王”。

中外名歌名曲欣赏

《金色的童年》金色的歌

最甜的是蜜,最美的是花,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蜜更甜,比花更美,那就是我们金色的童年。

你听,在校园内绿茵茵的草地上,传来了同学们愉快的歌声:

戴上鲜红的领巾,穿起美丽的衣裳,

我们来到了花园,快乐地跳舞歌唱……

这首歌就叫《金色的童年》。为我们写这首歌的作曲家严金萱奶奶,她的童年可不是金色的,她的童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童年留给她的是一片黑色的恶梦。少年朋友们一定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吧?在严奶奶生活的时代,这样的事是屡见不鲜的。有一年冬天,西北风扬起鹅毛大雪,第二天在上海街头就冻死了800多个穷孩子。这些可怜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没有穿过一件新衣裳,吃过一顿饱饭,连死后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所以,严奶奶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决心为下一代创造一个金色的童年。

解放后,她的理想实现了。她亲眼看到我们少年朋友像快乐的小鸟,无忧无虑,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金色的童年》。

这首歌的基调,明朗得像洒在少年朋友身上的金色的阳光,高低起伏的曲调时而像阳光下淙淙的小溪流水,时而又像和煦的春风在吹拂着红领巾。副歌上的顿音,仿佛小鹿在林中欢快跳跃,又好似小朋友在互相提问:“谁给我金色的童年?”三拍子的节奏,特别轻快,就好像我们轻盈欢乐的舞步一样,好听极啦!

这首歌一诞生,就赢得了少年朋友的心。那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正戴着红领巾,在明亮的教室里,在校园的草坪上,在鲜花盛开的公园里,在欢乐的晚会上,到处都能听到这首歌。现在,你们的爸爸妈妈长大了,正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大概都不会忘记这首歌的。

少年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吧!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愉快、幸福和欢乐。

《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二部合唱。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这首歌,40多年来一直流传在少年朋友中间,不信,请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少年时代也是唱着这支歌成长起来的。现在让我们再听听它令人陶醉的歌声: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听我们愉快歌唱。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这歌声是那样的婉转抒情,富于动感的节奏,仿佛把我们也摇动起来了。这波浪起伏的旋律,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画境之中。歌曲的第二部分开始两个小乐句,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用力划桨,轻舟前进的情景。最后,全曲在变化再现的乐声中结束。歌曲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层次分明,素材集中。

这首歌是由词作家乔羽作词,音乐家刘炽谱曲的。亲爱的少年朋友们,你想知道这首歌是怎样写出来的吗?请听刘炽爷爷给你们讲讲吧!“那是1955年7月初,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严恭、苏里两位导演,带领《祖国的花朵》摄制组成员和一群小演员来到万寿山下,在颐和园中嬉戏,到昆明湖上划船,让孩子们熟悉水上划船的技术和动作……我是电影的曲作者,也就跟着来了。我不会游泳也不熟悉水上的生活,当导演、剧务领着孩子们上了船,我却站在湖边犯难了。上吧,深深的湖水,看着头就晕;不上吧,怎么熟悉水上的感觉和孩子们划船的情趣呢?没有这些感受,又怎能下笔作曲呢?在小伙伴们的催促下,我上了船,看到孩子们欢乐嬉戏,划着,闹着,那活泼可爱的神态,感染了我,使我着了迷,也忘记怕水了。我和孩子们打水仗、赛船、脱下鞋坐在舷边打水泡。一会儿到石舫,一会儿又到玉带桥,船在水上漂,人在船中笑。我这个34岁的中年人,又像回到了童年。我在风浪中寻找歌中的节奏,当快到‘犀牛望月’的铜牛附近时,我突然感觉到了具体的乐思在脑海中显现,在我心中直蹦。我立刻请划船的小朋友快靠岸,就这样,我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这首歌的独唱和合唱。当我怀着幸福、喜悦的心情唱给大家听时,孩子们反映很强烈,他们拍着手说:‘真好,它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情绪。’就这样,这首歌就完成了。”

这首歌作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一直流传到现在。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首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真挚、叙事性强的少儿歌曲,发表在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上。它是由词作家管桦和作曲家瞿希贤为孩子们创作的。这首歌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全曲是一个有再现部的三部曲式。由于曲调亲切优美、婉转抒情,这首歌很受少年朋友的欢迎。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微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衣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时光。

歌曲第一段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甜美的农村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倾听妈妈讲故事。曲调优美宁静,节奏舒展。中段叙述了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曲调起伏较大,音程大跳以及切分音的运用,表现了一种悲愤控诉的情绪。两句相同的曲调反复了4次,不仅加强了叙述性的口吻,也使得音乐素材简练集中。这首歌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儿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曾被音乐家改编成小提琴曲演奏。

聂耳为报童写的《卖报歌》

1933年,音乐家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与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小毛头交上了朋友。小毛头每天不等天明就要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全家的生活。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请词作家安娥5他合作,以小毛头为原型,写成了这首深得儿童喜爱的歌曲。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大风大雨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忍饥耐寒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一剧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该剧中的报童,并在戏中演唱了这首歌。《卖报歌》从此就传唱开了,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这首歌曲节奏跳跃,音调活泼,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天真可爱的报童形象;情绪乐观向上,对明大充满着希望。歌虽短小,但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在艺术创作上,《卖报歌》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们的喜爱。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每天早晨,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你一定想知道有关这首歌的故事吧!

这首歌,是音乐家聂耳在1934年创作的,当时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怎样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呢?聂耳又是谁呢?好,下面就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故事。

聂耳,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在民间音乐戏曲的熏陶下,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18岁时聂耳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团”,受进步思想影响,不久便参加了左翼文艺工作。从1933年起,他先后创作了41部作品,大多不同凡响。他的歌曲集中反映了工农群众在阶级压迫下的苦难和斗争。

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人民遭受了日寇铁蹄的蹂躏,纷纷奔赴抗日前线,抗战吼声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目睹国土沦丧、人民受难的情景,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拿起笔来,创作了一批鼓舞人民进行抗战的作品。当时著名作家田汉创作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其中的一首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写完影片故事后,就被反动派关进了苏州监狱。这首歌曲的词是他在被捕前,仓促地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后来由夏衍交给了聂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聂耳看到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歌词,全身热血沸腾,他无数次地朗读歌词,脑海中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仿佛看见:日本帝国主义在屠杀中国同胞,英雄的中华儿女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奋勇地冲向前方……激情化成了一个个铿锵有力的音符。全曲只写好前面几句,他就亲自用小号吹给一位老太太听……

聂耳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党为了聂耳的安全,便安排他出国学习,他带着未完成的曲谱,登上了东去的轮船。汹涌的海浪,澎湃的心潮,阵阵海风,使他仿佛听到祖国在哭泣。他彻夜不眠,终于完成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并于1935年夏,寄回祖国。这是聂耳一生中完成的最后一首歌,也是他“最后的吼声”,它给了中华儿女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战斗力量。无数革命先烈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用自己的胸膛冲向敌人的枪口,迎接着祖国的解放。

1949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北京筹备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国旗、国徽都制定好了,就是国歌确定不下来。著名画家徐悲鸿建议:《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应为我国国歌。周总理立即表示支持,毛主席也同意。于是,在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每当我们听到庄严雄壮的国歌,就想到伟大的祖国,经过了多少惊涛骇浪、艰难险阻,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献身,它的成立,是多么不容易啊!国歌是祖国的象征,它像战斗的号角,永远召唤着我们“前进!前进!前进!进!”

活泼乐观的《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山高水又深……

这首歌,大家可能很熟悉吧,但是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

那是1937年底,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第一队,和队员们一起来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当时,日本飞机经常来临汾空袭,警报一响,老百姓就躲进了防空洞,游击队员们也埋伏在青纱帐里,准备阻击敌人。看到这些情景,贺绿汀就在防空洞里开始酝酿着为游击队写歌。他反复琢磨游击队员的音乐形象。一天,有个八路军战士敲响了小军鼓,短促而激烈的鼓声回响在贺绿汀耳边,顿时,他得到了灵感,立刻将这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节奏贯穿在游击队歌的乐曲中。几乎同时,那富有战斗气息的歌词也产生了。后来,贺绿汀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又作了反复修改。就这样,一首生气勃勃、反映游击队员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终于在临汾西边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诞生了。

1938年元旦过后,在洪洞县高庄召开了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演剧一队赶来这里演出,首次演唱了《游击队歌》。朱总司令听了高兴得连声说好。就在会议期间,很多八路军将领都学会了这首歌。从此以后,《游击队歌》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八路军各部队和群众之间.鼓舞着千百万军民勇敢战斗。

这首歌曲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小军鼓的节奏贯穿全曲。音乐与歌词结合得非常协调一致,使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紧张愉快的形象跃然谱上。第一、二、四乐句相似,第三乐句在节奏、曲调上与其他乐句形成明显的对比,使全曲在统一中又富有变化。这首歌易唱易记。

几十年来,《游击队歌》经常在各种音乐会上被演唱,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作者曾将其改编为合唱曲,有时也采用重唱形式演唱,均受到群众的欢迎。

感人肺腑的血泪控诉

——《松花江上》

1936年11月,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彷徨的惨景,耳中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饱含着热泪而带有哭泣似的音调,倾吐着悲愤交加的心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叫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亲自教给学生演唱,后来又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伍里,不久就唱遍了东北军。“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且迅速传遍全国。音乐家刘雪庵曾将这首歌编入《流亡三部曲》中,但不知作者是谁,只得署以“佚名”。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雄壮激昂的战斗号角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诞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型声乐作品,是一首极其激动人心的抗日战歌。它用象征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民族“巨人”的典型形象——黄河,既有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的精湛技巧,都可称为我国音乐作品中当之无愧的楷模,是我国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引为自豪的艺术明珠。

1938年秋,24岁的诗人光未然满怀抗日的热情,来到黄河的壶口,亲眼看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景象。黄河的力量给了诗人以启示,他决心要“写一首讴歌黄河的诗”。后来,诗人又经历了吕梁山的战斗,抗日民族革命战争更加激发了诗人的情绪。在永和关,诗人曾从黄河船夫与恶浪搏斗的豪迈气概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诗的意境又一次升华。他再也抑制不住讴歌黄河的创作欲望了,就在1939年3月初,他带着伤病,只用了5天时间,就写成了震撼人心的歌词《黄河大合唱》。歌词对黄河作了全面生动的描绘,并赋予它以巨人般的坚强性格,不仅使我们看到了黄河之长、黄河之险、黄河之雄伟,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黄河的屈辱、黄河的觉醒、黄河的力量。

在延安窑洞里,当时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听了光未然满怀激情的朗诵后,一把从诗人手中拿过诗稿,动情地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