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2 02:22:21

点击下载

作者:刘烨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荣格的智慧

荣格的智慧试读:

前言

荣格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9年,弗洛伊德把他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称他为“王储”。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举荐下,荣格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荣格大师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以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己为轴心,将不同时间、空间、文化、人性等结合成一个整体,构成他特有的巨大的思想结构。他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自成一家,成为举世公认的权威。

荣格认为,人并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控制。这些力量来源于自己的潜意识部分;而我们的意识部分仅仅是潜意识中的沧海一粟。潜意识并非只是生长发育阶段压抑作用的总和,潜意识具有负面效应,同时也具有积极作用,它赋予人创造力,能帮助人确立生活的意义,并且指导人追求个人独立。正是人的这种潜意识,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谦虚或骄傲,诚实或虚伪,勤劳或懒惰,坚强或懦弱,果断或犹豫等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大师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

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大师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大师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大师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我们将荣格大师关于“性格”的理论编著成四个部分:

一、性格决定命运

二、性格类型

三、个性升华

四、荣格心理性格类型测验

在编译过程中,我们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保持荣格大师理论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尽量展现荣格大师博大精深的思想。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裨益。第一章 性格决定命运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为什么有的人春风得意,有的人却黯然无光?为什么有的人财运亨通,有的人却一贫如洗?正是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才导致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命运。性格是人最本质的象征

按语性格是人的最本质特征。我们认识一个人,既可以从其外表、行动等方面加以区分,也可以从其性格特征方面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有的让人感到和谐、舒服,如谦虚、自信、热情大方、诚实、无私、勤劳、细心等;有的让人觉得不舒服,如狂妄、自私、虚伪、懒惰等。归根结底,性格的类型是由各种性格特征的独特而有机的结合造成的。这种结合,可称为性格结构。性格结构的类型究竟应如何划分,世界各国标准各异,方法不一。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性格理论较为著名。

荣格认为,性格内向的人,很少向别人显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在情感方面经常自我满足,珍视自己内心的体验;在他人面前容易害羞,说话慌张,不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出头露面,做事深思熟虑,但缺乏实际行动,常有困惑、忧虑、郁郁不乐之感。性格外向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感兴趣。这些人性情开朗活泼,善于交际,但他们不愿苦思冥想,而要依靠他人或活动来满足个人情绪的需要。同时他们善于在活动和群体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不知道害羞,而且健谈,交朋友当面就熟;说话大胆、不考虑别人的感情。他们自由奔放、当机立断并易产生轻率行为,动作快、不拘小节。

荣格认为,内向和外向,其实不过是程度问题。一个人只是或多或少地属于内向型或外向型,并非整个都是内向或外向。内或外都是相对而言的。

另外,荣格认为个人还有4种心理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思维是一种渴望理解事物的理智功能;情感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功能;感觉是一种感官知觉;直觉是一种直接地把握到的而不是作为思维和情感的结果所产生的经验或体验。两种心态和四种心理功能的不同组合表现为个性的行为模式,这就构成了荣格提出的8种个性性格类型。

从上述各种性格类型来说,每个人的性格类型都是他自己的性格特征的独特构造。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性格结构,必然具有自己的特征:——性格具有完整性和矛盾性

就性格的结构而言,人的性格的所有个别特征,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它具有完整的统一性,但这种统一性不是绝对的。只有在人的基本态度完全决定了其余态度的情况下,绝对的统一性才有可能。然而这个前提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统一性是相对的。因为客观现实本身有着种种矛盾,现实向人提出的各种要求或人向现实索取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如在某些人的性格特征中,高傲与谦虚、懒惰与勤奋、疏忽与缜密等因素,构成了性格的对立统一面,于是性格变得复杂。——性格结构具有确定性

确定性对于性格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如果没有它,性格就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样就显得反复无常缺乏主见,难于成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但这并不是说性格的稳定性会固定化、僵化和孤立。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塑造良好的性格。此外,性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改变。正是性格具有确定性和可变性,其在不同的情境中才能显出不同的生活风貌和特点。正象在内室中对妻子是一种面目,在会客时是另一种面目,在工作时更是一种面目。当然这些都是在确定的性格前提下发生的变化。性格是各人生活的投影,而又丰富了人的生活。——性格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主导性。

既然性格是生活的投影,就必然具有复杂性,这在一般人身上都有反应。主导特征一般是指人们对待现实的基本态度。尽管人们的性格复杂,却都围绕着主导方面而构成了人的独特性格。——性格结构具有表层和深层的特征

一般来说,性格的复杂是基于千变万化的表象(行为)而言的。其实,性格复杂归根结底受制于深层因素,即所谓灵魂深处,如动机。正是人们内心所产生的动机是复杂的,决定了行为的复杂性。处于行为和动机之间,便是处世态度。处世态度也决定着动机的是否发生。从根本来说,处世态度受制于动机,受制于积累的应激经验。所以了解人的性格,必须纵深窥探。无意识的伟大力量

按语有资本比没有资本好。有体力比没有体力强。不过,今天力量的最大源泉之一就是特殊而迷人的性格。

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都认为“二十世纪是一个精神分析的世纪”。这种观点尽管有些夸张,但精神分析学在二十世纪的科学领域中确实占有一席之地。致力于精神分析研究的学者们发现,人类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无意识”。这一概念的诞生,为语言、性格及命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带来许多启发。“无意识”的概念最初起源于柏拉图关于“迷狂”的说法,后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都对这一概念作过大量研究。真正为“无意识”作出科学解释的,应该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在多年的医学研究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人类自觉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没意识到的内在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始终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实际行为——这就是无意识。

无意识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你或许认为,力量是一种可以从外界获得的东西。可荣格却认为,从外界获得的力量是不会持久的。最基本的力量是一种能使你取得你所希望的成果,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你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这是一种能改变你的命运,使形势对你有利而不是有害的能力,它能使你明确自己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引导你自己的个人王国——你自己的思维过程、行为过程,使你能取得你所希望的结果。

纵观历史,控制我们命运的这种力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变化着。最早的时候,力量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状态的体现,身强体壮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也能控制他周围人的命运。随着文明的发展,力量渐渐作为一种遗产而被继承下来。国王以一种明白无误的特权统治着他的国土,其他人只有通过同他的联合才能得到力量。随后,在工业社会初期,资本就是力量,那些拥有资本的人控制着这种工业过程。所有这些因素,现在仍在发挥着作用。有资本比没有资本好。有体力比没有体力强。不过,今天力量的最大源泉之一就是特殊而迷人的性格。创造情感协调

按语我们都知道“同类相聚”的原理,一旦你成功地进行了情感协调,获得了他人的认同,你就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你们之间就会实现良好的互动。

创造情感协调,就是创造和揭示你与他人的共同之处,我们称这一过程为“镜现”。有很多方式可以寻找与他人的共同之处,从而进入情感协调。你可以通过共同的兴趣——如文娱活动等,也可以通过同一类型的朋友或熟人,还可以通过信仰等。通过这些共同点,就能发现和发展双方的共通之处。所有这些都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进行情感协调的一般方式就是交换彼此的信息。不过,研究表明,双方之间的交流只有7%是通过词语实现的,38%是通过声调实现的;人们交流的大部分,其中约55%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实现的。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和举止比他的语言提供的信息更多。像班尼·黑尔这样的表演大师站起来攻击你、威吓你,却只能使你发笑的原因,这并不是词语本身的力量,而是他的表演——他的动作和形体——使你有这种感觉。

所以,我们进行情感协调不能仅仅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协调最好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共同的生理状况来进行交流。伟大的催眠师米尔顿·埃里克森医生就是这样,他十分善于“镜现”别人的呼吸方式、姿势、音色和手势。通过这样的行为,他能在几分钟里同别人进行完全的情感协调,同他素昧平生的人也会毫无疑问地信任他。要是你能通过语言感染他人,那末把语言和生理状况结合起来,将获得更不可思议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同类相聚”的原理,一旦你成功地进行了情感协调,获得了他人的认同,你就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你们之间就会实现良好的互动。因为这种思维是无意识的,所以它就更具成效。不知不觉中,你们就会意识到这种联结力。感染力,传递信息的良好途径

按语平时情绪犹如一股暗流,生生不息,不绝如缕。除非是在情绪大爆发时期,会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情绪的交流常常会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却又无时不在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

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大师说过一句话: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想运势好,他的性格首先要好。强烈的感染力就是一种好性格。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心情沮丧的女性与她们的男友一起来到实验室讨论两人的感情问题。结果发现,随着谈话的深入与推进,她们的男友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越变越糟糕,且非语言信息的表达趋于一致。显然,男友们已感染了女友的沮丧。

在每一次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地传递着情感讯息。影响着周围的人,同时也在不断接受他人的情感信息。在多数的情况下,这种交流与感染比较间接与隐密,不为大多数人所察觉,但这种感染作用确实存在。人们都喜欢与热情大方开朗的人接近,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勃勃向上的生命的力量,难道他们从不曾忧郁、悲伤与痛苦吗?当然不是,他们所掌握的不过是懂得如何将情绪适时地投射到他人身上。这种情绪的收放自如自是情商的一部分,平时情绪犹如一股暗流,生生不息,不绝如缕。除非是在情绪大爆发时期,会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情绪的交流常常会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却又无时不在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早晨某人的一句话可能使你整个上午都处于一种不安,心神不宁的情绪状态中,也许你认为早已把那事儿忘了,但它却影响了你一整天的工作效率。

瑞典大学的研究人员丁伯格曾对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情绪感染做过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一张微笑或愤怒的脸的照片时,会感染到同样的情绪,这可以从脸部肌肉的细微改变中得到证实。但这种细微的改变肉眼常常察觉不出来,但可以通过电子仪器检测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生呢?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潜意识中有模仿他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倾向,包括模仿他人的情感表现,诸如声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言语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自己心中默默地整合成了与对方相似的情绪。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社会心理生理学家卡西柏曾对此做过较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尽管你不是刻意在模仿对方的情绪,仅是看到别人表达情感,你便会有相同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感染、传递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正是这种情绪的协调程度决定了人际关系的互动顺利与否。”

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性格迷人、广受欢迎的社交高手,无一不是情感协调的高手,他能源源不断地把热诚、快乐传递给别人,使别人乐于与之亲近,仿佛他们是一块巨大的磁体,把别人紧密地吸引在他们身边。同时对于别人的情感危机,他们不仅有一种免疫力,更懂得许多安抚别人情绪,使之摆脱情绪困境的好办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能力时无时有,不够持续稳定,也不够丰富。

在情绪互动的过程中,多有个主导者,即由他把情绪传导给另一方,而另一方常常是情绪表现不够丰富的人,或者是特别易于受到感染的人。这类人的自主神经系统特别敏感,神经通路较为丰富,因而非常容易受感动,看小说、电影特别容易掉泪,也非常能够同情别人。这类型的女性较多,与其生理结构的差异有关,也可能是后天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的。

在互动中居主导地位的人,犹如舞场中的舞曲,带领着众人随着它的节奏而旋转。政治家、演员都擅长于带动众人的情绪。而一位领导者是否成功、胜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看他是否能鼓舞员工的士气,使他们居于一种比较积极、兴奋的情绪状态中,从而产生更好的工作绩效。

表达情绪讯息,使他人顺应你的情绪步调,一般有两种形式:语言的和非语言。语言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情感信息,如何组织安排语言、运用什么样的词汇与人交谈,既是一项智商,也是一项情商。能成功地运用鼓励、安慰、赞美的人,必定拥有一种成功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人的非言语表现也能沟通情绪的协调程度,一个面带迷人微笑,充满自信和热情的人,随时随地都受欢迎。微笑的魅力

按语微笑可以产生放松的身体状态,而放松的生理状态与紧张的情绪状态是不相容的。因此当你绽开笑容,愉快的情绪会随之而来。

荣格大师对微笑意义做了这样的分析:“我们如果对他人微笑,对方也会回报以友好的笑脸,但在这回应式的微笑背后,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那便是对方想用微笑告诉你,你让他体会到了幸福。由于我们的微笑,使对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值得他人表示好感的人,从而有一种被肯定的幸福感。所以他也会快乐地对你微笑,这便是为什么微笑那么容易感染人。”

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米柯纳的研究表明:“面带笑容的人,比起紧绷脸孔的人,在经营、推销以及教育方面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脸比紧绷的面孔,藏有更丰富的情感,因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人际互动中占据主动。”

师生之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上下级之间皆是如此。研究表明,彼此相互微笑的人,他们动作也协调,动作与生理反应协调,彼此之间越觉得融洽、愉快而且情绪高昂,相处十分自在。

既然微笑有这么大的魅力,为何还有许多人一直都绷着一张脸,不轻易给人展示笑容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想抑制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因为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给他们灌输了这样的观念:“向他人泄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是一种不成熟幼稚的表现。是一件让人感到羞耻与尴尬的事情。”因此,努力把自己的情感给深深地隐藏起来,不让人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面部肌肉僵硬,变成了一个不会“快乐微笑”的人,一个对任何人都摆上一副扑克脸的不受欢迎的人。

真正具有感染力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中文里关于笑的贬义词也为数不少。这些贬义词不仅不能传递一种令人愉悦的情感信息还甚至会让人产生厌恶与反感。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动人的具有感染力的笑容呢?

每天清晨洗脸的时候,顺便对着镜子练习。多想一些愉快的事物,或令你有成就感的事物,并学会把这种感情表现在脸上。试着去想今天可能发生令自己高兴的事,诸如:今天这笔生意可以成交,可以晚上与妻子去品尝大排档,孩子从明天开始放假返家了——等等,然后你带着愉悦的心情,收紧下巴,抬头向前,走出家门。深深地呼吸,以便吸收太阳光。碰到朋友时,以笑脸相迎,握手时要用力。不必担心会遭到误解和嘲笑。在内心不断重复快乐的信念。这样,你周围的人或事便会如你期待的那样顺心如意。

虽然,有许多实验研究支持微笑可以改变他人的情绪与反应这一观点,但仍有人持怀疑态度。但你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遇到过什么窘境的话,应当去试着理解这一段话:“每天早晨站在镜子前面练习微笑,在短时间内你的性格就会有所改变,你会发现你渐渐能传达你自己的情绪并影响他人,使自己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微笑可以产生放松的身体状态,而放松的生理状态与紧张的情绪状态是不相容的。因此当你绽开笑容,愉快的情绪会随之而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看起来,动作似乎是由感情所引起的,实际上,动作与感情是并行的。动作可以由意志直接控制,可是感情却不行,必须先调整动作,才能够间接地调整感情。我们是因为胆小而害怕,笑而愉快的……。”

进化论的创立者查尔士·达尔文在一本著作中,以科学的论点证实了我们的特定的身体表现能够引起特定感情反应。他还说:“感情与表情的关系非常密切,会成为我们的习性。”

感情不伴随动作,是空洞与支离破碎的。微笑这个动作可以唤起友好的情感。了解了笑容的生理心理基础之后,微笑变得容易多了。

赞美别人时,微笑会帮助你的赞美词更加有份量;肯求别人时,微笑会使对方无法拒绝你;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微笑会帮你表达加倍的谢意,当你无意伤害了对方时,微笑会替你传达善意,减轻对方痛苦。

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传递具有影响力的情绪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提高你的人际情商,从今天开始,咧开你的嘴——微笑。激发热情的火花

按语我们可以用热情去感染他人,同样也可以让热情感染我们。多与那些对生命充满活力、机警而又相当清醒的人交往,会激发出你热情的火花的。

把热情倾注在你的工作或学习中,会使一切面目一新,许多研究与事实表明热情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同样,热情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热情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常常更为积极主动,更勇于承担责任,更易于给予他人以关怀和帮助,因而更受人欢迎。

当一个人满怀热情,与人交往时,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交往对象上以及双方的情感互动与交流上使两人之间的情绪同步协调,而热情者往往是主动者、控制者。

如何提高自己的热情呢?心理学家荣格大师提出如下建议:——与人交往时,以“为他人服务”的立场来思考

一个眼睛只盯着与他人交往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的人,绝不会对他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本着为他人做点儿好事,可以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常常对任何事、任何人都很有热情。因为她们无所顾忌,可以全身心地开放,表达自我。——时常给自己鼓劲儿,树立起一种“我要满怀热情地生活”这一信念

自我鼓劲儿可使你在受挫折时能抑制沮丧、消沉无力的负面情绪。一旦你树立了我要热情地工作,热情地对待每一个人的观念。你就会真的热情起来,因为,前面我们在谈情绪的生理机制时提到过,大脑皮层对边缘系统杏仁核有监督控制作用。当你假装要有积极的情绪时,额叶便会通过神经通路传导神经冲动给杏仁核,分泌激素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水平,你便真的活跃起来了。——尽力去了解每一件你所负责的工作,并弄清它的前因后果

有一个寓言故事讲;有人问起同做一件事的两个人他们在做什么?一个回答说:“我在砌砖”;而另一个人的答话含金量就高了,他说:“我在建筑一座剧院。”

你若对某一件事知道得越多,你便会越有热情,因为你若了解地更深刻、确切,你会更有信心,更有权威感,对它也越感兴趣,它满足了你内心中的基本需要。——制订目标,并耐心地完成它

能给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推动力的莫过于行动之后的成就感。一个知道自己目标的人,目标完成之后的那份成就感会使他在目标追逐过程中,不至于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泄气、放弃;同时目标帮助人确定方向,不至于使人的精力过份分散,而无法把大部分热情投注于他所关心的事件上。——与热情的人交朋友

我们可以用热情去感染他人,同样也可以让热情感染我们。多与那些对生命充满活力、机警而又相当清醒的人交往,会激发出你热情的火花的。养成关怀他人的习惯

按语青少年犯罪者更与幼年家庭教育方式不良与家庭气氛缺乏爱与支持有着密切相关,缺乏同感的父母,其孩子也是个冷漠而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

关怀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便是利他主义,即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或良好印象的助人精神。有时社会心理学也称为亲社会行为。

约翰提及过他读中学时的事,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那位关心他、真诚地帮助他的校长。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约翰由于自小父母离异,他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贫穷与缺乏爱的环境里,他的脾气因而变得易怒、暴躁而又极度敏感,家境的贫寒、学业的落后,使他倍受冷落与嘲讽。在学校里,打架滋事,他成为一个令校方头痛的学生。

有一天,约翰被召去见新来的校长,按惯例是去挨训的。谁知进校长室之后,校长微笑地叫他坐下,给了他50块钱,说是“学生贷款基金会”批下来的贷款,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便发给他。当时,拿了钱,约翰转身便准备走。校长却说:“请等一下。”约翰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感到非常惊讶,校长的话那么有影响力。校长接着说:“你是住校生吧?离家挺远的,得自己照顾自己吧!我当年读中学的时候也一样。生活挺艰苦的,但一定要注意营养,每天早上吃一个鲜鸡蛋补充蛋白质,再买袋牛奶晚上喝。晚自习时间很长,又是读书,消耗特别大。天气干燥,可要多喝水。至于一些日用品,可以到前面拐弯处的一个批发市场上去买,价格便宜又节省时间。在生活上还有什么问题,尽管向学校提出来,校方会帮你解决的。”

当时校长的话犹如一阵暖流淌过约翰全身。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把他当作坏孩子、差学生来看,给予他的都是批评、厌恶、嘲笑或是怜悯,很少有人像校长那样从他的角度来考虑他的苦楚,来关怀他、安慰他。而这份关怀对于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一直照亮着他往后的人生旅程。他说,校长的话就像一盏明灯。

关于利他行为的产生机制。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们对此提出了许多理论与观点,分歧比较大,莫衷一是。达尔文认为,利他有助于保持种族的生存和延续。举例来说,一只鹧鸪鸟看到狐狸走近它的幼仔时,便假装受伤,似乎翅膀折断了,蹒跚地离开了自己的巢。狐狸认为可以轻易地捕食它,便跟在它后面。一旦它把狐狸引到足够远的地方时,鹧鸪便奋力飞走。这种策略有时是成功的,有时却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被狐狸吃掉。在人类历史上,这种例子似乎举不胜举,一个家族或国家,常常由于少数勇士的献身而得以生存和延续。

荣格大师指出,10个月的幼儿已经表现出了利他精神,如父母或兄妹患病或受伤时,表现出安抚的动作或把玩具让给妹妹等。这被认为是人的利他行为的前驱。但这到底是由于幼儿的模仿行为,还是生而有之,还未有明确的结论。

对利他行为做系统研究的是社会心理学家雷腾(Latane),而促使他进行研究的是1963年一件发生在纽约市的惊心动魄的事件。

一个漆黑的晚上,一位年轻妇女在纽约市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行走,突然有一个男子从暗处冲出来攻击她。妇女拼命挣扎、抵抗,并大声呼救。搏斗和呼救声持续了半个小时,最后她被男子刺死。而在出事地点附近的居民中至少有38人听见了她的呼救和搏斗声,而且有些人还走到窗前探头俯视,但却没有一个人到场伸出援救的手,甚至也没有人去报警。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人们的道德观念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淡化甚至沦丧。这应该归罪于何方?家庭、教育和社会?作为道德支柱之——利他主义似乎应当为道德观念的重建承担点儿什么?

儿童是希望之窗,是培养个人利他主义的良好契机。研究表明,在儿童期表现出良好的利他主义精神的人,长大之后多是一个较受他人欢迎与喜爱的,尤其善于与他人合作与协调,将会是一位成功者。而大多数犯罪的人,在其童年期就表现出一些侵犯、攻击性行为。青少年犯罪者更与幼年家庭教育方式不良与家庭气氛缺乏爱与支持有着密切相关,缺乏同感的父母,其孩子也是个冷漠而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

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孩子的利他精神呢?心理学家提出如下建议:——告诉孩子应当帮助他人

单纯地告诉、指导,也能有助于发展助人行为。告诉孩子什么行为适当,应建立起一种什么是好行为的期望,这可以引导孩子未来的行为。荣格大师曾经说过,一些实验者期望发现,规劝儿童帮助别人,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结果却是,孩子们的确表现出助人与利他。当然单纯地说教,有时效果并不大。一个行为自私,不顾他人感受的大人却要求孩子有较高的人际情商,显然是荒谬的。——提供榜样

当孩子看到他人的助人与利他行为时,很可能就会学着去做。现实生活中和实验室中很多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电视,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传媒,它所起的榜样作用也值得一提。心理学家克雷特斯(Creates)等人在1976年研究了幼儿园儿童在看过助人电视后的行为,发现儿童在游戏场上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彼此帮助的行为。研究表明,直接的影响主要在于儿童对利他主义的态度。

若观看助人行为的榜样次数增多,会有助于培养利他行为。雷斯特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多次看到他人把自己的东西分给需要的人,比只看一次的孩子,更可能将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注重父母所起的榜样作用

在幼儿园进行的一项测验中,要求孩子们说出哪个小朋友最关心他人时,发现这些小朋友的父母也常常被提及很关心他人的。——强化任何助人行为

当某一个行为受到奖励时,孩子们常常会重复这个行为。在进行奖励时,要注重奖励的方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要合理使用,另外,奖励要及时。——对儿童的利他行为的原因、动机予以正确的引导

荣格大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情境是让儿童有机会把自己的食品分给一个正在哭泣的孩子。将这些儿童分为三组,第一组告诉他们,你们这样做是因为你们是一个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好孩子。对第二组的儿童进行表扬,而对第三组的儿童,什么都不说不做。然后再使儿童有机会去安慰、关心他人。则第一组儿童所表现出的利他行为最多,第三组则最少。

而后的研究表明:那些被说成是关心他人,善解人意的儿童在三周后的测验中仍然表现出利他行为,而受到表扬与未加任何处理的儿童则表现相同。

实验说明,只有当把利他的观念深化之后,转化为儿童自身的信念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提高儿童的人际智商。当然,利他、同感、关怀的教育应该从儿童甚至是婴幼儿时期抓起。建立同感

按语同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你是上司、妻子、丈夫、孩子、朋友,还是合作伙伴。同感都会成为一种帮你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武器。

同感就是指了解他人的感受。许多违法犯罪分子,之所以会犯下那些为人所不齿的罪行,多少归因于缺乏这种低情商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例如一些强奸犯、虐待狂等心理变态的罪犯,若他们能设身处地地替受害者考虑一下,能了解到他们的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后果,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些胡作非为了。同感又不仅仅停留在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上,它与同情还是有区别的。荣格认为同感还应该引起情感上的协调和共鸣,并能做出相应的回应方式。从生理反应的指标来看,对他人产生同感的人在生理反应上与他人的步调几乎都是协调一致的。

一次电话联系使得原来相处融洽、关系甚好的一对朋友之间竖起了一座隔断墙。凌晨两点半,莉莎与她的丈夫正好梦方酣,突然莉莎被窗外传来一阵阵烦人的声响吵醒,她便起身探个究竟。原来是邻家的猫在她家屋檐上磨抓子。可能由于起身太急,突然间,莉莎感到一阵晕眩,她赶忙走回床边,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只觉得手脚发软、天旋地转,“扑嗵”一声便跌坐在地面上。这下子可把她的丈夫惊醒了,他丈夫立刻起来把她抱上床。打开灯发现莉莎四肢发软,脸色惨白,眼球向上翻,呼吸似乎也若有若无,这下子可把丈夫吓坏了。他赶紧坐在床边,采取一种最为古老的措施——捏鼻尖下方的人中穴,希望这招儿能管用。幸运得很,莉莎马上便醒了过来,睁大充满了惊惶的眼睛。丈夫拍拍她的脸颊,她马上也有知觉了,过了几分钟,一切都恢复了正常。而就在刚刚那短短的几分钟里,莉莎迷糊中觉得自己仿佛就要离开了人间,离开她心爱的丈夫。

整个上午,莉莎仍然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惊悸当中,全身虚软无力。但想起来本来约好第二天晚上去好女友玛尼娅家吃饭,可是就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还是呆在家里比较稳妥,因为此时此刻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安静的休息和放松远比在吵闹喧哗的客厅中高谈阔论几个小时要好得多,况且还不知莉莎是否完全恢复。于是他们就给玛尼娅打了个电话,将清晨发生的事告诉她,并准备另约时间。

谁知玛尼娅听了电话以后,以一种颇不以为然的口气说道:“哎哟,我都不知道晕倒过几百次了,别那么紧张,弄得神经兮兮的。喂!你说什么时候过来吃饭?早一点儿好了,最近商场都在削价,早点儿吃好,我们去逛逛街。我准备买一件羊毛衫……”莉莎连忙打断她的话抢着说:“可我的老公认为我快要断气了,我自己也认为快要死了,那种感受真的很恐怖。”玛尼娅又说:“哦?我倒是没这种体验,不过我倒是昏倒过好几次,好吧!既然你不想来就算了,我们再另约时间,本来约翰夫妇也要过来,大家聚聚挺不容易的,以后再说吧!”“啪”的一声电话挂断了,莉莎感觉心灵如受了一次重撞,她以后再也没有打电话主动约玛尼娅一起吃饭,原本两个走得很近的一对好朋友之间便出现了一条很深的裂痕。

这段友谊的主要葬送者是玛尼娅,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对莉莎的处境、情绪和感受缺乏一种如同自己亲身经历的同情,没有设身处地地替莉莎着想。这是一种缺乏同感的表现,可以说玛尼娅的人际情商不高。

同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你是上司、妻子、丈夫、孩子、朋友,还是合作伙伴。同感都会成为一种帮你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武器。将它运用在处理商务、教育孩子、家庭生活、工作或是政治活动中,必将使你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

要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可从他人的情绪信息中获得。当然语言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其他非语言的方式也非常重要,例如:语调、手势、体态、仪表。判断他人情感的关键就在于捕捉这种非语言的讯息,并从中分析出意义来。所谓察言观色的高手,便是充分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也常常是社交场上明星似的人物。

荣格大师在人类情绪的非语言表达上做过广泛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非语言的情绪信息的判断上存在着性别差异。一般而言女性优于男性。在这方面能力强的人,容易与异性相处,爱情生活质量较高,比较外向,比较受人欢迎,情感的调适能力也高。

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接受实验的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表现越来越好。结束实验之后他们的非语言的情绪信息判断能力均有所提高。可见,同感是可以学习训练的。实验所采取的材料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录像带。录制的是一位女性的各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但除去了语言的信息。要求被试者判断这位女性在一特殊场合下所表达的情感。而后,许多人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同感的训练。

关于同感的生理机制的探究,最开始是来自于临床上的一些特殊病例。1975年的一份报告中,曾描述了前额叶右侧受损的病人的奇特症状:他们无法了解他人语调中所传达的情感信息,虽然他们能够了解他人语言的涵义。比方说,别人略带讽刺味道的谢谢,对于他们而言,认为是真心的谢谢。同时这种病人虽然知道自己的感受,但是无法表达出来,更无法透过声调、手势,以及表情来表达。当时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边缘系统的受损所致。

而后荣格大师根据对动物的比较实验研究,以及其它一些神经病学的研究发现,指出杏仁核及其与大脑视觉皮层的联结是同感产生的根源。

荣格是以灵长类的恒河猴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先让恒河猴学会害怕一种声音,方法是在声音出现时伴随一次电击。而后让恒河猴学会推一根棍子来避免电击。随后将这些猴子分别关在不同的笼子里,彼此听不见对方笼子里是否有声音。但可以通过闭路电视看到另一个猴子的表情。当让一只猴子听到那令人害怕的声音,而第二只猴子显然没听见,但它通过电视看到了第一只猴子害怕的表情,居然也会推棍子,这显然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

从埋植在猴子脑中的电极所记录的神经元中发现:当猴子看到另一个猴子害怕的表情时,冲动的传导遵从一般情绪刺激的通路,先到视觉皮层再到杏仁核。同时又发现:视觉皮层的某些神经元只对特定的表情或姿势有反应,似乎是专门用来储存对特定表情进行反应的模式的。

在荣格的另一项实验中:他将野生猴子的杏仁核与皮层的联结切断,然后再放回原居住地,发现该猴子在应付日常生活所必备的一些能力上如爬树、摄食等能力上并无太大的损害,但却失去了与同伴进行情绪互通的能力,当同伴亲近它时,它却惊慌地逃离,终日过着离群索居的森林生活。

可见,杏仁核与皮层的连接通路,对于情绪的判断以及作出适当反应的重要性。这种连接通路关系到动物种族的生存。当动物觉得有异物靠近时,激发起特定的生理反应,进而做出快速地判断,判断对方的意图是攻击还是求爱,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同样,在人类身上,同感具有相似的生理机制。荣格的研究表明:生理反应的协调一致才能产生真正的同感。用自信催发巨大潜力

按语自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将人的才能、优势正常发挥出来,从而完成自己能做的任何事情。

自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操纵人类命运。拥有自信,就能创造奇迹;拥有自信,就能进入成功者的行列;拥有自信,就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一种人。

意识和潜意识具有操纵人类命运的巨大能力。自信也是源于意识和潜意识的。

荣格认为,人的心灵有两个主要部分,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当意识作决定时,潜意识则做好准备。换句话说,意识决定了“做什么”,而潜意识就会将“如何做”整理出来。意识好像山浮出水平面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平线下面很大很深的部分。

从字面理解:意识,简单地说,是人的较明显的认知世界的大脑心智活动。潜意识是指不露在表面的意识,是不明显、不露在表面的大脑认知、思想等心智活动。

潜意识,是指暂时并未知觉,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就能意识到的信息。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始冲击、本能、欲望、性欲。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人的动机、意图的根源。

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对立部分。

潜意识是人类“心”的大海。它汇集着一切思想感情的涓涓细流,容纳各种心态观念的山川江河,它是形成我们一切思维意识的源泉。

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

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一个人的潜能只开发了约10%或25%,像爱因斯坦这样聪明的人,他的潜能大概也只开发了12%左右,只比我们常人高了一些。我们从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身上发现,他们的成功虽然各有不同,但在善于运用意识和潜意识的力量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难怪人们把意识和潜意识称为人类的自动引导系统。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做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意识的驱动和潜意识的力量,跨越种种坎坷,从而跨进成功的门槛。被称为新工业之父的亨利·福特,年轻时在一家电灯公司当工人,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产生了要设计一种新型引擎的意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非常支持,还鼓励他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就试试吧!”她把家里的旧棚子腾出来,供他试用。福特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就钻进旧棚子作引擎研究工作。冬天旧棚子里冷,手冻起了紫包,牙齿格格颤抖,可他对自己默默地说:“研究已经有了头绪,再坚持干下去就能成功。”亨利·福特充分调动自身的自动引导系统,在旧棚子里苦干了3年,这个异想天开的稀奇东西终于问世了。1893年,亨利·福特和妻子乘坐一辆没有马的马车,在大街上摇晃着前进,街上的人被这一景象吓了一跳,有些胆小者还躲在远处偷偷观看。从这一天起,这个对整个世界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工业,在亨利·福特的意识和潜意识的驱动下诞生了。

后来亨利·福特决定制造著名的V8型汽车,他要求工程师在一个引擎上铸造8个完整的气缸。工程师们听了都摇头说:“这不可能。”福特命令道:“谁不想干,就走人!”工程师们不愿失业,只好照着亨利·福特的命令去做。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没有把成功输入自己的意识里,这样潜意识也就闲置起来。几个月过去了,研究毫无进展。亨利·福特决定另外挑选几个对研制V8型汽车有信心的人去完成。他坚信一旦有了稳操胜券的心理,就有了希望。新挑选的几个工程师经过反复研究,忽然间,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击中”,终于找到制造V8型汽车的关键窍门。

是什么令V8型汽车从无到有?是什么令“不可能”的计划奇迹般成功?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无形力量在起作用。意识仅是极小极小的“已知能量”,而潜意识却是大脑细胞内匿藏着的巨大潜能。亨利·福特就是用这小小的已知力量,开发了无穷无尽的大脑潜能。如果把意识和潜意识比喻为成功的“第一把金钥匙”,一点也不过分。从以上故事中,我们就会明白,如果意识给潜意识一个目标,潜意识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行动起来;如果意识给潜意识一个指令,潜意识就会认真去执行这个指令。所以说,一个人想着成功,就可能成功;想着失败,就会失败。一个人期望的多,获得的也多;期望的少,获得的也少。成功产生在那些有了成功意识的人身上,失败则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失败的人身上。第二章 性格类型良好性格会让你拥有绚烂多姿的生活、健康愉悦的身心、善解人意的知己、团结友善的同事和领导;恶劣性格会使你一无所有、受人白眼,迷失在人生的沼泽之中。荣格大师对性格的科学解析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性格,唤醒我们对人生的关注以及对性格的探究。性格概况

按语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在典型活动方式中、表现在特定的情况中,并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

所谓性格,又称其为心理机能或广义上的心理,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较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对应的较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在典型活动方式中、表现在特定的情况中,并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

性格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内向型和外向型。由于每种类型性格的人,其心理都具有四种功能(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因此,内向型和外向型性格又可进行功能性分类,可分别分为四种类型。内向型性格包括内向感觉型、内向直觉型、内向思维型和内向情感型;外向型性格包括外向感觉型、外向直觉型、外向思维型和外向情感型。根据功能性划分的这些性格类型,具有各自的特征及特殊功能,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格学的发展过程

按语荣格大师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型。这一思想很快在精神病学、心理学领域和一般人群中得到传播和承认。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试着以性格为标准对人进行分类,以便对人类进行分析与研究。最早对性格进行分类的是东方的一些星相大师。他们按水、火、土、气四大元素进行划分,把十二宫分成四组与之相对应。

在星相图中,气宫组由黄道带中“属气的”三宫组成,即玉瓶宫、双子宫和天秤宫;火宫组由白羊宫、狮子宫和人马宫组成。按照这一观点,出生在这些宫中的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气或火的特性,并会表现出一种相应的气质和命运。这是对人类生理类型进行划分的最早依据。在这一理论中,四种气质对应着人的四种体液。后来,人们借用希腊医学中的生理学术语,结合最初用黄道十二宫代表的四种气质,创造出了新的理论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粘液质型、多血质型、胆汁质型和抑郁质型。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术语仅代表人体中假设的体液。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且长达将近十七个世纪。至于星相学理论,至今未被改动,仍像原始状态那样保存得完好无损。非但如此,还被广为利用。这使一些开明人士十分惊奇。

随着认识的提高与进步,人们正在努力创造一种新的具有科学性的理论学说。然而,人们在创造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性格类型的划分标准。星相学的划分标准是非常简单的,只由星座来决定。至于划分方法,追溯到很久以前那段历史才能找到答案,现在无法解答。希腊人对生理类型的四种气质进行分类是以个人的外表形象和行为作为划分标准的,现代人对生理类型的划分方法与它完全相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心理学方面寻找到性格类型的划分标准呢?对于这个问题,这里举例加以解决。

某郊外有一条小河,河上没有桥,要想到达对岸只能跳过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使你的心理动力系统发挥作用。心理动力系统是非常发达的,如果利用得当一定可以解决问题。但在起动它之前,你需要进行一项纯粹的心理活动,即做出一个关于怎么办的决定。做好决定之后,就要采取某些具体措施解决问题。在这一活动中,每个人的操作方法及步骤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但不论是哪个人,他在具体操作时一般都不把这项活动看作某种特征,因为这项活动大多是在是在无意识的状态进行的,就像心理动力装置自动受人支配一样。

至于心理自动装置是什么样子,人们的观点和见解存在着很大差别。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做决定和解决困难。这里仍以小河为例。比如有些人跳了过去,而有些人没有跳。那些跳过去的人,有的会说跳过小河是为了挑战困难;有的会说是为了寻找乐趣;还有的会说是因为无路可走,别无选择。至于那些没有跳过去的人,他们可能认为那是很困难的事,弄不好会掉进水里;或觉得那是没有必要的……总之,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把这些理由罗列出来,可能会有成千上万个。

谈到这个问题时,荣格博士说:“其他人是如何着手完成任务的,我没有必要进行仔细调查。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是怎么做的,虽然我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有些偏激。在这里,我只想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例为自己注释。在探索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哥伦布善于运用主观想象、错误假设等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善于在别人放弃的路线上发现与众不同的事物,正因如此,他最终发现了美洲,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性格的两种基本类型

按语外向型的人比内向型具有较强的优越感;内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自卑,内心有种被压抑的感觉,但性格有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看上去态度消极的人在做某事之前并不消极。他们常常先对形势进行分析,之后才付出行动;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形势紧迫来不及预先分析就要立即行动,这样易造成不如意的后果,因此情绪就会显得低落,在别人看来他就是消极的。有些人不经分析与思考就急于行动,当陷入困境时才发觉做事太鲁莽,导致遭受挫折或失败。对于这类人,人们通常称之为“非思考型的”。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预先进行分析与思考都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与那些不加思考就迅速做出决定或行动的人相比,这样的人容易取得成绩。

但是,一个人在做事之前表现出犹豫的样子,并不总是代表他做事谨慎,事先进行思考;一个人迅速做出决定或迅速行动也并不总是代表他做事鲁莽,没有进行思考。前者之所以犹豫,可能是因为他由于性情怯懦而畏缩不前,而后者之所以办事果决,可能是因为他的思维比较敏捷,做决定的时间较短,而且行动力较强。通过对这两种人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异:有一类人在遇到某一特定的情况时,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或拒绝,随着对情况的进一步了解,才慢慢把心思放到这件事上来,进而将精力投入其中;还有一类人,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并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的态度,显得非常自信。

在这两类人中,第一类人与内向性格相对应,后一类人与外向型性格相对应。一个人属于哪种性格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发现自己所属性格具有哪些特征,只有发现、认识并利用它们,才能获得意义和价值。

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人能够独立自主,对工作认真负责,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不轻易以偏概全,不冲动行事;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注重事物的内在变化。但也有不足之处,他们对外在环境了解不多,常常掩饰自己,易被他人误会,不喜欢工作被打断。这类人适合做钢琴师、诗人、心理学家。性格外向的人善于利用外在环境资源,乐于与他人交往,个性较开放,属于行动派,易被他人所了解。其不足之处是,不够独立,喜欢变化,比较浮躁。这类人适合做导游、公关。

荣格认为,外向是指欲力的外向转移。这里所说的“欲力”与“心理能量”同义,即心理过程的强度。荣格还认为,外向表示主体与客体的关联,这种联系是由主观兴趣转移到客体运动上的。一个人在进行思考、做某项运动或体验某种感觉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现得直接而又明显,而且联系十分紧密。这就说明主体对客体有直接的依赖性。对于外向性格的形成,常常是因为主体在兴趣上受到客体的吸引后,做出某种反应或行动,这种反应或行动天长日久易形成某种习惯,最终促使性格形成了外向型。

内向是指“欲力”的内向转移,即主体的兴趣不在客体内部发生作用,是退回主体的过程。有内向倾向的人,常常会以展示主体是形成动机的条件、客体则只得到了次要的因素这种方式来思索、来行动。

当主体遇到客体,主体不想与客体发生关系时,内向便是主动的;当主体无法将再次从客体返回的心理能量赶回客体时,内向便是被动的。内向心理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便会成为内向性格。

一位女士谈论起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时这样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一看到父亲,就马上害怕得发抖。”

对于这种现象,弗洛伊德先生这样分析:“这位女士曾经在心灵上受到过创伤,这与他父亲有关。如果能发现并设法排除这个病因,她的心理障碍就会消除。”

对此,阿德勒先生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那是因为她想从父亲那里夺回家庭中的权力。”

在同一问题上两位学者站在不同角度上分析,弗洛伊德重视与父亲关系这一内心之外的问题,阿德勒则以内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通过两位学者解决同一问题的态度与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属外向型,阿德勒属内向型。

荣格大师以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为依据,给内向型和外向型定义。这一点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外向型人性格开朗,内向型人较沉默的观点有所区别。按照他的观点,那些平时总在想与外部有关的事的人,属外向型。所以,担心人际关系的人就应该属于外向型,对许多事都持“不介意”态度的人属内向型。

外向型的人不断以各种方式充实自己;内向型的人习惯于保持自己的能量,有抵御外界要求的倾向,并不随意直接与客观事物发生不必要的联系而消耗能量。

总体来说,外向型的人比内向型具有较强的优越感;内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自卑,内心有种被压抑的感觉,但性格有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人类的心理机能

按语性格的心理机能具有四种类型,即思维、直觉、情感和感觉。每一种功能都有独特的功用,都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1)思维

荣格将思维定义为一种根据自身规律借某种方式将概念的关系表达出来的一种理性心理功能,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思维活动(统觉活动)。

在荣格看来,主动思维是一种意志或是深思熟虑的判断行为,与定向思维相一致;被动思维是某种缺乏定向和情感性偶发的现象,与直觉思维相近。思维有分辨事物正确与否或真假的作用。在现实中我们常错误地将思维这种功能定义为表面现象的简单串连(即:关联思维的方式)。判断人的行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主要看他的想象是与概念相结合,还是与思维无任何关联。

在荣格的理论中,“智能”是能够做定向思维的能力,这种定向思维根据意识理性规则处理表面现象,是理性的概念。相反被动的思维功能和非定向思维才能统称为“智能直觉”。

也就是说智能直觉属非理性功能,是依据无意识且合理的标准来评论表象的。尽管它可能以非理性的方式出现,荣格也不否认判断的直觉行为与理性有时相一致。荣格还认为,被情感控制的思维不是直觉思维,是依附于情感思维从属于情感原则的运动。这种思维逻辑规则较少,偶然出现也只是出于情感的目的,是一种悬挂于高空的状态。

荣格认为,外向性格中有一种显著的外向思维特征。其思维倾向于客观事物而极力摆脱主观影响。因此,其思维来源或是主观,或是由感官知觉传送而来的客观事实,这一来源起着限定性的作用。如果思维的来源是主观,那么最终将与无意识同源。外向判断总是以可感知的客观事物或是某种客观理念为标准,这些客观事物及理念一般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外向思维可能是具体的思维或是理论思维,无论是纯粹的具体思维还是纯粹的理念思维,思维都具有一种优先的外向倾向,当客观倾向趋于优势时,思维就属外向。

理性的定向思维总是造成一种缺少自由和远见的感觉,这是因为它受到客观事物的限制并表现在外表上。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思维的表象,容易忽略其本质;而抓住了它的本质,往往又容易忽略其表象,因此,在进行思考时主观就不可避免地会对思维造成影响。此时思维会同某种客观事件一起听命于主观理念。二者一旦相遇,就会在思想当中进行斗争。外向思维将表现出固执的一面,有主观倾向的定向思维会表现得很武断。两者因为在定向上各持己见,所以无法将具有主观特性的主体和具有客观性质的客体完全分开形成两个毫无关联的个体,他们之间需要互补。

内向思维与外向思维相反,它定向于主观因素,在主体内容中往返,而不是从具体的经验中返回客体。在对新事物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它注重的是新观点而不是对新事物的感觉。

内向型思维中有某些事实存在,或无限地展开幻觉意象,不顾忌任何其他的事物。理念中主观的内在说服力摆脱了外部影响,因为说服力很强是来自于无意识的原型。

荣格注意到,意识总会带给无意识一些难题。这些难题使无意识摆脱了其对自我的控制,使得大脑产生了一种分裂,这种内在消耗便是精神神经上的特征,就是经常提到的神经衰竭现象。

内向型思维与客观事实联系很小,却与无意识事实联系密切。思想功能与意识相结合,就会将无意识丰富,继而脱离思想,参与其他心理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原始心理及其性格特点重现再现。(2)直觉

荣格认为,直觉与感觉相类似,都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向。直觉传达着对感性的认识,但这种无意识的意向是以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是对逻辑活动的心理认知能力。感性认识的对象既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也包括内在与外在对象的组合。它是独立于感觉、理智与情感三者之外的形式,但很可能出现在这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之中。任何事物都会通过直觉被表现成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个体,却不需要去解释它是怎样被发现以及以何种方式被体现的。

荣格指出,直觉与情感、思维的内容特征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其内容都具有某种特定的特征。情感内容具有派生的特性,思维的内容具有推理的特性,而直觉是一种非理性的感知能力,是对本能的领悟。

我们对直觉的认识是内在的、必然的、明确的。确定直觉的根本和源泉是物质的基础,其确定性依赖于实践和一种明确的心理意识,但主体对这一状态并没有完全了解和认知。也就是说,直觉是非理性的感知。它的突然出现伴随着感性知觉和神化意象的感性认识,具有传达理念的征兆。因此,荣格认为直觉与感觉一样,都具有原始和婴儿的心理特征。

荣格把直觉的表现形式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主观的直觉形式只对心理事实做一种感性认知;而客观的直觉形式对除心理事实之外的事实做感性的认知。

荣格以感情的介入程度为依据将主观的直觉形式、客观的直觉形式与具体的直觉、抽象的直觉加以对比和区分。他认为,事物的真实性会影响具体直觉的感知力,其来源于特殊的环境,反映了一种特殊的过程。而抽象直觉会带来有关观念的感知,抽象直觉会以某种定向的原因、意图的行为成为必需。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直觉与感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荣格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并且有助于人的思维与情感两种心理能力的发展,最终直觉会在认知和感觉中传达给内心,或在行动和成功中推向世界。这就产生了内向直觉与外向直觉的区别。

内向直觉的对象直接针对客观事物,内在客观事物对直觉表现为事实的主观意象,对内在感观的认知持相对态度。直觉的主观因素在内向中起决定作用。内向直觉压抑了主观因素,明确了神经刺激的直觉范围,这一点恰恰与“内向感觉通过无意识的意向将其限定在一个神经刺激的特殊感觉范围”这一特性相反。

内向直觉对内在客观事物并不感兴趣,它不在乎现实拥有的事物,却总是在无意识中等待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内向直觉会对那些产生于先有的经验,表现了本类型事物的集合有强烈的表现。它们的差异越大,内向直觉的感觉就越强烈。

在外向状态中,直觉作为无意识知觉的功能。外向直觉对外在客观事物明显冷淡,也就是说,外向直觉完全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在有意识的状态下,直觉功能表现为对某种预期的态度及知觉的洞察力。只有在最后的结果中,它才能证明客观事物的潜在能量。

直觉的主观因素在外向中受到抑制,感觉却用纠缠不清的感情刺激控制着纯真、清晰的直觉意识。由于在外向性格中直觉占有一种客观的优势倾向,所以外向直觉想支配的近处及远处的事物。这给直觉造成了很多障碍。在直觉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外向直觉总会在客观环境下发现最大的可能性。这正如一个封闭的仓库,却不得不将库门打开,迎接新鲜的空气流入,并找寻另一个新出路。直觉无法回避的可能性,是事实发掘了能超越其本身却免去个体执行的过程,为了这一可能性甚至愿意失去其他如思维、情感等功能。(3)情感

荣格并不赞同将情感诠释为信赖于“表象”、“观念作用”或是感觉的衍生现象这一说法。他认为霍夫丁(Hoffding)、库尔佩、莱曼(Lehmam)及其他一些心理专家将情感视为独立的心理功能这一说法较为贴切。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情感类型理论。

荣格认为,情感主要是发生在自身与另一特定事物之间并给予另一事物特定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建立在喜欢或反感的基础上。有时也会孤立于片刻的意识内容或短暂的感觉当中。这种“情绪”无论是情感的全部,还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样会产生于潜意识之中。

情感是一种纯属主体自己心理的主观过程,与每种感觉均相互协调,保持一致,而每个方面却都独立于外部刺激。情感属于一种判断,不过并不对个别特定的意识内容进行理智判断,而是通过无意识内容对意识进行因果评价。在对短暂的意识情境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完全是理智的,同样会带有接纳或排斥的特点。

荣格认为,情感与其他功能因素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非我们平常所说的简单的“情感”。情感本身是独立的,但有时可能也依赖于其他的功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情感”,荣格将其分为“抽象的情感”和“普通的具体情感”两种。

荣格认为,通过提高个人情感的价值,建立起情感状态或“情感”抽象的情感,超越了它所评价的某些内容,表现出一种包含个别评价在内,却又摒除个别评价差异的“情绪”或情感状态。正如思维把意识内容置于要领之外,情感依据意识内容的价值对其进行价值的评价,价值的高低得到最终的处理也不相同。个体情感所提供的价值较主观;情感只提供与事物的共性,其价值较客观、普遍。

情感是一种理性功能,其本质很难把握。任何一种简单的分类都不能恰到好处地界定情感的本质。因为任何一种基本心理功能都不能完全用另一种定向思维(理智的基本心理功能)来诠释。

情感很难被清晰地分成几类,因为情感有时是一种定向思维,也就是理智的,而更多时候却是非理智的,但这不是指与理性相反的,而是说其本质并非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是理性范围之外的东西。

意识的所有内容,无论是哪一类型都可以用情感来进行判断。具体的情感可以与其他功能特别是感觉功能相结合。所以,在强烈的情感下就产生感情,又称之为情感感觉。感情是身体神经刺激的情感状态,这恰恰是对观念过程的一种干扰。而情感所产生的神经刺激相当少,相当于一般思维过程的程度。尽管感情是每种情感通过某种力量得以释放出生理性的神经刺激,但荣格还是将感情与情感加以适当的区分,前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身体上的神经刺激,后者可以是由意志自由运用的功能。也就是说,感情既是心理上的一种情感状态,又是生理上的一种情感状态,同时还是生理上的一种神经刺激状态。两者间是一种交互作用的积累。这种状态更接近感觉,但荣格把由强烈的生理神经刺激伴随着的明显的感情归结到情感之中,却没有被置于感觉功能之中。

就本质来说,荣格将情感看成一种新内容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心理过程与现存的类似内容的结合。主动的心理过程是由主体从自身自发的动机,在有意识的支配下领悟这种新内容,并顺利地归纳到那种现存的类似主观材料的内容之中去。活动的中心在于自身被动的心理过程,是来自外部、透过感觉或从潜意识中(来自内部)的新型事物进入意识的过程。这种过程是理解和注意被强制执行得到的结果。其活动重点则侧重于强行闯入的新型事物。

被动的情感听命于自身,被一种特定的迫使主体情感加入其中的内容所激发和吸引。主体是价值的转变,称之为主动的情感。这种评价的论据是情感的意向性,而非理智的意向性。所以主动的情感属于一种定向的功能,意志的行为。例如爱与被爱是对立的,爱是一种活动,被爱是一种被动的情况,那么被爱就是一种未定向的和被动的情感。未定向的情感是一种情感直觉。被动的情感在给予价值时无主体参与,甚至与主体的意向相矛盾。所以,严格地说,理性的情感是主动的和定向的,非理性的情感是被动的。

荣格认为消极的情感行为是非理性的、积极的;定向的情感行为是理性的。以情感的功能定向展示全部态度的人属情感型的人。

情感本质即使拥有独立性,在外向情况下也会受到除主观之外因素的制约。外向情感型的人也竭力摆脱主观的控制。客观价值和某种传统但被大家都认可的价值直接影响情感活动的价值,且与这两种价值相互协调,保持一致。

有些人对社会慈善及文化事业持肯定态度,并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这类人具有一种创造性因素——理性效应。但理性效应被某种客观事物夸大,反而会丧失情感所具有的特性,即使他无意识地以自我为中心,也会让人觉得他冷漠,不可信任,魅力也会消失。

这使得情感被分离,情感的价值将控制每个客观事物,两者之间会产生内在的分化和不协调,致使情感过程超越主体;而主体会由一种情感主体变成情感过程。此时,会出现情绪异常举止失常的现象,不可让人依赖,完全丧失了人类的热情。

内向情感以主观方面为决定因素,客观事物极少参与,只在表面体现,所以易被误解。荣格认为,内在情感的强度永远不能被清晰地领悟,因为它很敏感,对客观事物总是持逃避的态度,以达到进入主体深层结构的目的,这使得人们变得沉默,难以靠近。其自我防御途径是通过装出高不可攀且冷淡的态度来实现的。

荣格进一步指出,内向型情感与内向型思维类似,但后者较前者更容易被表达清晰。所以,当主观思维遇到理解性问题时,主观情感很难表现出来。

现实生活中,内向型情感的人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只好寻求一种外在的形式,这种外在形式要从存在于人类原始意象中的表达中将主观情感释放,同时使他人与之有同感。当主观情感被自我为中心的想法控制后,这一类型的人将会变得非常自私,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由于总是自己的兴趣为目的,甚至有时进乎于病态的自我欣赏,别人会认为他有感伤主义的自恋倾向。

客观事物以某种手段附属于情感的原始状态,内向思维与原始情感格格不入,内向情感却靠某种原始思维保持平衡。它总是从客观事物体中脱离,同时又形成一种表现于行为和内心上的只对主体负责的自由。

这种自由以抛弃传统价值和无意识思维为代价,成为客观事物的祭祀品。(4)感觉

为了进一步理解“感觉”这一概念,这里再次引用荣格论述中的内容。在荣格的论述中,感觉是指感官知觉,具体是指通过感官和“体感”来传送的知觉。感觉是一种表象因素,负责把从外部感觉到的意象传达给大脑。感觉还是情感的一个因素,它通过“体感”的变化,重新赋予情感以感情的特征。但感觉是把自身感觉到的物理变化传递给意识,可能会以某种生理冲动的形成被体现出来,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功能——感觉反应。而感情是主观的,可以受自我控制,并有强烈的生理冲动过程。两者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又是截然不同的,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在“新华字典”中,感觉被定义为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但与外部刺激有关,还与内部器官的变化有关。荣格大师将这种简单的公理过程又分为具体感觉和抽象感觉两种。具体感觉是一个感觉的整体与抽象、直觉、思维、情感相结合。抽象感觉则是从具体感觉中分解出来的一种“审美”形式。

荣格曾举例来阐述具体感觉和抽象感觉的区别。例如,我们在看到一个苹果时,首先会想到苹果的品种、口味、产地等情况,以及对苹果的喜欢或厌烦之情,或是夹杂着有关苹果的生物学分类等问题,这些感觉同属于具体感觉。而抽象感觉可以分辨出苹果最明显的感觉特征,如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气味,什么形状,等等。这些感觉独立于具体感觉中,是惟一的或最主要的意识。

荣格认为,艺术家大多具有抽象感觉。当抽象感觉与意志相遇时,具体感觉则成为审美感知倾向及其活动作用的载体。

荣格大师将“感觉”称为意识的知觉而不是直觉,是因为感觉虽支配着思维的情感,却未必支配直觉,直觉仅仅是无意识的知觉。这种关系与思维和情感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

荣格认为,感觉是某种思维和情感相对但又不属于理性的基本现象,它属于“非理性”的功能。一个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如果经常运用感觉,并把感觉作为处理事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那么我们就说这个人属于感觉型。正像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感觉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喜欢“跟着感觉走。”

荣格认为,正常的感觉应该是均衡的。也就是说,其价值与物理刺激的强度是呈一定比例的。感觉平衡一旦失调,感觉就会出现病态。病态的感觉或是轻微的不正常,或是严重不正常,在前一种情况中正常的感觉被抑制,在后一种情况中正常的感觉则被夸大。关于病态的感觉荣格这样阐述:“抑制是使另一功能占据优势的表现,夸大是同另一种功能的不正常的混合物。只要将那种功能感觉按本质分离,夸大就会有所转变。”

在不同性格中,感觉会明显地受到个体的限制,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类型。外向性格的人,由于感觉的主观部分同时受到阻止和压抑,使得理性的意识(如情感或思维)占优势,偶然的知觉便成了意识的组成部分。从客观生理角度上讲,任何能看到及听到的事物是绝对的,并非都能获得一定的价值。当感觉本身获取相对优势时,便会具有客观规定性,起最强烈感觉的因素对个人心理来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在内向型人看来,感觉是建立在主观知觉之上的主体,这种正在被感知的主体可以将主观意向注入客观事物的刺激中。这就好像请几位书画家来描绘一处美景,其结果因个人技巧、绘画能力、观察角度、采光效果等原因不同而产生区别。作品对主题的不同诠释,反映了对主观因素的协调和影响作用。

感觉是无意识的,它与主体与客观事物均有联系。感觉是主体以一种不同的观点来观察客观事物,并非客观事物逼迫进入主体。内向感觉有真正的知觉存在,是一种意象的传达。但主观知觉与客观感觉是不相同的。内向型感觉是从陈旧的主观经验及无法预测且仍未发生的未来事件上产生的。单纯的感觉印象转化为有深度的内含。外向型感觉却只注重事物的表象和短暂的存在形式。内向性格的四种类型

按语性格内向的人,很少向别人显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在情感方面经常自我满足,珍视自己内心的体验;在他人面前容易害羞,说话慌张,不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出头露面,做事深思熟虑,但缺乏实际行动,常有困惑、忧虑、郁郁不乐之感。

荣格大师通过对内向性格、外向性格及其四种功能的分析和研究,将一些特殊的性格表现同心理类型结合起来,最终得出八种性格类型。(1)思维型

这一类型的定向主要依据主观因素。作为判断的最终决定因素,这种主观因素至少可以表现为一种方向感。作为一种判断标准,它有时也是一种完整的意象。这种思维包含着一种抽象内容,其定向常常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前提是在做决定的时候。外界事实并不是这种思维的目标和追求,虽然内向型总喜欢标榜自己是以此为目的和根源的。虽然它也许真的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中尽情地遨游了一番,但它还是以从主体开始到返回主体的形式存在,不可能从具体的经验返回到客观事物中去,反而直接进入主观内容之中。在新的事实基础上,其价值不是间接的,它主要关心的是新事物或新观点,而不是对新事实的认知。这些事实在说明例证时有其价值,却不能被容许占主要地位。也就是说,我们搜集事实并不是为了事实本身,而是为了作为某种理论的证据。如果是为事实本身而搜集,也只是为外向的风格形式让路。这一思维认为主观观念和摆在眼前的原始意象的进步及表达是最为重要的东西,而事实性论证是次要的。这就使其目的会涉及到从模糊意象转入一种光辉理念的形成过程,从不牵扯某些具体现实的理智性的观念。

当外在事实进入观念并填满观念的过程发生时,它的目标就实现了,它的愿望是到达真实。在这一思维中,观念虽然不是在外部事实中出现的,即观念是被创造出来的,但它还是这类事实最抽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当其形成的理念会在外在事实中体现,并致使这些实实在在的推断成为真实有效的时,思维便完成了它的任务。

内向思维无法将原始意象转化成能完全适应事实的观念,这一点与外向思维无法从具体的事实中总结出完全充分的经验性定义,或创造出新的理念一样。因为在外向型思维中完全经验式的积累事实会使思维被蒙蔽,吞噬了这些事实的内在含义。在内向型思维中它表现出一种强迫事实变成它意象的形式的危险征兆,或者完全不理睬事实的方式,尽情地展示它的幻想意象,这都是不正确的倾向,显然这时要被出现的观念取代它所喜欢的原始意象的做法不大可能。我们很容易把它身上附带的某种神话特性理解成为“独创性”,或在某种更明显的实例中被理解成为一种怪念头,原因是那些不了解神话内涵及动机的所谓的专家门认为内向思维的古代特征并不是那么明显。这时主观内在的说服力在这种观念中往往是强而有力的,说服力的强弱与它跟外界事实接触的多少有关。其与外界事实接触越少,这种说服力越强,反之说服力越弱。

对那些具有热心观念的人来说,观念的真实性及有效性的真正来源是那些贫乏的事实的储备和积累。这种说法在现实中并不是真理,因为观念的说服力衍生于具有广泛的有效性及永久的真实性的潜意识的原型中。由于潜意识的真实性太过普遍和富有象征意味,使得它必须首先进入到已被认知或可被认知的时代知识之中,之后才能变成对生命具有一切实用的真理。

如,因果性是在实际的原因和结果中变成可知的。

内向思维很易陷入主观因素的真理这一陷阱中。它只不过是为了理论而创造理论。它总是带着匆匆的经过观念世界进入完全的想象国度的倾向,虽然有明显的参照现实的可能的事实。所以,有很多有可能性的幻想上演,可惜这无数的幻想中竟没有一样能成为现实,直到一种不再表达任何外在现实的意象出现,此时它们纯粹是些全然不可知的象征;当它纯粹是一种神秘的思维时,会像那种仅在客观与料的结构中进行的经验思维一样贫乏,在这种情况下经验思维沉寂在完全表现事实的平面,而神秘的思维则跳到呈现不可表现者的那个平面上,更甚者超越了可用意想表达的全部。把主观因素排除出去,让事实自身开口说话,就会使事实的显现带有一种不容争辩的真理性。同理,因为不可表现者是由于其本身的存在而有所证明,所以它的表现也拥有一种直接的和主观的说服力。在极端的情况下,内向型思维得到其本身主观存在的证据,外向型思维却得到它与客观事实完全同一的证据。外向型思维舍弃了自身,分散到客体里;而内向型思维为了满足自己的存在,消除了全部的内容。

在这两种情况中,生命的进步和发展被挤出思维的区域,被迫挤入其他心理功能的领域。这些功能一直在潜意识的状态中生存。内向思维型极少与客观事实产生联系,会在大量的潜意识中获得补偿。意识越受到思维功能的驱赶,把自己控制在最小最空洞的范围中(似乎里面有众神的庇护),潜意识的幻想越能被大量的古代内容,或足以被称为非理性和魔幻形象组成的“群魔殿”(Pandemonium)所丰富起来,这些形象的性质与将要成为生命的载体用来超越思维功能的那种功能的性质相一致。假如这种功能是直觉功能的话,对方会被用库宾或梅伦克的态度来审视和评论;假如这一功能是感觉功能,那么感官不管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都会有些新的可能性和从前未经历过的可能性被发现;假如它是情感功能,就会有我们从未听过的神奇的情感故事发生。

进一步对这些变化进行研究,可将原始心理和它们所有典型特性的再现轻而易举地展现出来,但这些经验不只是原始的,还具有象征性。事实上,代表它未来的真理是从经验是否古老和原始看出来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所有古老的东西在暗示即将出现的可能性,通常无法达到向“彼岸”的过渡,更不要说跨过潜意识的救助过程。

跨过潜意识是为了阻止自身对潜意识的现实及它的决定性能力的服从,为意识的阻力把关。这是一种以内在衰败和脑部慢慢枯竭为特征的心理症,是一种决裂,是心理虚弱症的表现。

通俗地讲,此类人头脑非常聪明,但不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而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所以在社会上并没有成功,是典型的孤芳自赏型。康德(德国哲学家)就属于这一类型。同外向思维的典范达尔文相比,前者注重主观因素,后者依据的是客观事实。康德把自己限定在对知识的评论上,而达尔文善于对极为丰富的客观现实进行探讨。

内向思维型具有思维的优势特征。

在内向思维型的人看来,金钱、地位、名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问题。这类人在数学、物理等领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从某个角度看,这类人可能成为极富情感的人。

这类人易受决定性观念的影响。与其外向型对手一样,这些观念是来自自身的主观基础,而不是源于客观与料。他同样坚守自己的信念,只是内向型与外向型的外向扩张正好相反,其目标指向内涵,却不是外延。正因为具有此种特征,内向型与外向型之间才表现出了显著的区别。像所有内向型人一样,他们也缺少那种对立类型所具有的辨别特性——与客体的密切联系。如果客体相对的是个人,那么这个客体对事物的消极性形式便是能够区别的情感。如果程度较轻,就能意识到自己对内向思维者来说是多余的;程度较重的话,则会感觉自己被别人看作是麻烦而抛到一边。前者表现出冷漠,后者表现出邪恶。对客体的这种否定态度是所有内向型人物的特征,因为有这种特性的存在,要描绘普遍的内向型是很不容易的。一切变得好像销声匿迹了。因为其与主体的关系远多于与客体的联系,所以其理性判断变得冷淡、执拗且武断不留情。但我们感受不到任何可能给予客体较高价值的评价,反而有种让人认为主体处于优越地位的感觉,因为它总是显得想要超过客体。礼貌、和蔼、友善的出现常因为了排除敌人的装备,付出全部的代价来抚慰敌人,免得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而显得忐忑不安,有某种隐秘的目的。他就是说,善良的举动常常伴随着一种特殊的性质。这并不是指他是一个敌人,只是说如果他过于敏感将会感觉有种抑制或蔑视存在。

客观容易被忽略,这就造成这类型往往会在误会的情形下消失。这种误会的形势严重性是由其借助其他功能的帮助程度而定的,他越是想借助补偿或他的劣势功能的帮助,装出和他真实本性形成明显对比的温柔勤快的模样,这样的误会就会越深。虽然他在创造自己的观念时,不会因为一种想法是冒险的、具有毁灭性的、不正常的、伤感的而畏惧,也不会因为任何事情具有危险而退缩,但这些事物一旦成了客观的现实,就会使他十分苦闷,因为那与他的性格不相融。当他的观念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这种苦闷就会暂时放在一旁;当它们不能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时,就又变得十分苦闷。

这类人认为,主观的产物是正确的、真实的,在实际应用中也应如此;而且,他人也应对这一真理持肯定的态度。他不会降低身份或迁就任何事情来放弃自己的做事方式,以赢得别人的褒奖,尤其别人是很有影响的大人物时。然而,他的做法总是很笨拙,所以每次产生的结果总是和他的期望背道而驰。在人际交往中,他由于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做起事来显得很笨拙。这完全可证明他的观念追求执着、任性、拒不接受周遭事物的影响。但如果一个人在外表上让其信任的话,他会义无反顾地向这个人敞开大门。这使得他对私人影响的暗示感应性十分关照,这是以潜意识来限制及掌控他的。只要他的观念追寻不受到压抑和干扰,他就可以忍受任何粗俗的条件和最粗鲁的压制。因为他对人和事物的关系不被他放在主要位置,所以有时很可能出现其产品被他人暗中窃取,并有可能蒙受不白之冤。他总是极力地去思考问题,致使问题被复杂化了,最终被自己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他对自己的思维如何与真实世界连接,或在什么地方与现实扣连不得而知,尽管他认为自己的思路很清晰。这种清晰只是他自身的看法,别人却无法清楚地弄懂,必须经过一番折腾,他才可能说服自己已接受这一点。他对事物的犹疑谨慎使得他在写作文体中时常承载很多附加物,如条件限制、保留款项、悬疑问题等等;更使得他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进展缓慢,步履也很艰难。

至于私人关系,他们要么闭口不谈,要么就陷入不理解他的组织中,这些让他更加愚蠢地确定人类的深不可测。偶然有人理解他或赞同他的观点时,他会觉得自己的本领很大。只须懂得如何利用他毫无头绪地对待现实事物这一方面,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征服这些人,反之他会一点一点地变成一个带有意心的愤世嫉俗的单身汉。他为了躲避众人注目而表现出一种很明显的无忧无虑,像幼稚的天真浪漫。在他工作的特殊范围中,时常会出现激烈的冲突,但他对这些冲突无能为力,除非他偶尔被原始感情引到这些尖利刻薄却毫无结果的争论里。

对他了解不深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蛮横霸道、非常自私的人,但随着与他交往的次数逐渐增多,慢慢地就会了解他,那时对他的评价就会变得对他很有利,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会特别珍惜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果这类人当私人教师,他对学生的心理不了解使得他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力。他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喜欢教学,当教学偶尔给他提出理论性的问题时,也许会激起他的兴致,但由于过于注重教材,不懂如何更好地执教,所以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随着性格的日益成熟与完善,这类人将变得更加刚正不阿,不畏惧、不屈服。或是排除外界的影响,或是对与他交往较深的人越来越疏远,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而对他的挚友显得更加依赖,语气变得更加不客气更具个人化,思维更倾向深奥。但现有的知识无法恰当地表述这些思索,不过这一缺陷被情绪性和敏感性所填补了。他极力排斥外部对他的影响,可外界事物又从潜意识及内心等方面侵扰他,于是他被迫进行抵御,尽管那些东西在外人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他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较疏远,这就引发了意识的主体化。在意识的主体化为后盾的情况下,与本人有密切关联的东西就会变得至关重要。这时他开始把自身与他的主观真理相混淆,他虽然不会强迫别人也拥有他的信念,却可能用犀利的语言恶意中伤每种批评意见的来源,不管那些批评是好意还是恶意的。所以,他会在各个方面都感到身陷孤立无援的境地。时间一外,这会使他原本丰富的观念因为沉积、憎恨的侵蚀而变得带有破坏性。他由于同外在环境存在着隔阂,导致他对来自潜意识作用的抵抗越来越强,直至他开始慢慢丧失行为能力为止。他以为要想不受潜意识的影响,必须退到更深一层的思想空间。实际上,这会将他卷入更深的、从内部毁灭他的矛盾冲突中去。

内向型思维将积极而综合地在那些很接近原始意象,且具永恒态度的观念上谋求发展。这些观念与客观经验的联系渐渐疏远,观念会变得越来越具神秘感,此时它不再是真实可信的了。只有他的思维与他所处的时代中所发生的大事件有鲜明的关联时,那些与他相处在同一时代的人才会认为那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一旦思维真的成为诸如神话之类的东西,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越来越不相干了,直到最终解体。

所有这一类型困扰的客观影响都来源于下面这种特征,这是一种与内向型思维对立抵抗且相对于潜意识的情感、直觉和感觉功能所具有的一种原始外向特征。这些功能不占任何优势。各式各样的自我防御措施以及更夸张更离奇地笼罩在自己周围的保护网,都是这类人一惯用来防范“魔力”影响的手段。(2)直觉型

在内向型性格中,直觉直接针对着内在客体(这是潜意识内容的专用术语),因为意识的关系与外在客体的关系类似。当然,内在客体的现实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特质的。

内在客体以事特的主观意象出现在直觉知觉中,它们形成潜意识的内容,特别是集体潜意识,尽管它们不与外在体验融合。从其所具有特点的角度上讲,这些用来构成潜意识的内容是其与外在客体共有的一种性质,不容易被经验所控制。外在客体与我们对它们的认知相对形似。不只是外在客体,就连内在客体的形象形式也是如此,因为直觉功能的特殊性及内在客体的本质不易被我们了解和控制而导致的。

直觉与感觉一样都有主观因素。这种因素在内向型直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外向型直觉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压制。直觉并不关心它是否受外在客体的刺激而产生功能,尽管外在客体有时会给直觉投射内容。内向感觉主要是被潜意识所知觉到的神经刺激现象所局限在这一范围内,同时这一限制范围方面的主观因素也受到了内向直觉的抑制,并且内向直觉透过这些方面去感知那些引发神经刺激的意境。这一过程是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个人心因性晕眩发作时,神经系统紊乱的这一特性是感觉所关心的事项,并且要去认知它的全部特殊性质、强度、瞬间变化情况,以及是如何到来又是以何种方式离开的所有细节,它却不会去研究那些造成神经系统紊乱的因素。

而直觉对于直觉来说,它却只从感觉中获得了直接行动的动力或是洞悉到场景的内幕,快速地感知到引起晕眩发作的这一特殊现象的那种内在意象。它看到的意象是任意的,如看见一个悬挂着的人,摇摇欲坠,他的心像被利箭穿透。这种奇怪的意象使直觉活动迷失或是直觉被意象捕捉。它抓住这一机会,以最高的兴致观察、研究这个图像的变化、发展、消失状况,甚至用一切办法去探究意象的所有细节。

内向型直觉知觉了意识背后的全部过程,这鲜明的程度和外向型感觉对外在客体的感受相同。潜意识意象得到了事物的尊贵性(dignity)。对于直觉来说,因为它拒绝了感觉的协作,对神经系统的扰乱和对潜意识的意象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就不得而知,最多只对其有不充分的注意。这样意象似乎与主体全部分开,与人没有任何联系地独自存活着,所以当内向型直觉者晕眩发作时,他不会想到或许是知觉的意象以某种方式指挥着自身。与这类人相处时,我们往往会感觉到这种意象的存在。这是个不可争论的事实,而那些倾向于理性的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内向直觉型的人,荣格大师这样评价,他们很难适应现代繁纷复杂的社会环境,即使有直觉能力,也将偏于固执己见。根据这一特征,荣格大师认为他们适合从事与宗教及神秘事物有关的活动。

外向直觉者对外在客体的明显冷淡态度,与内向直觉者与内在的客体的关系相似。内向型直觉者从一个意象进入另一个印象,在潜意识丰富的内部寻找每一种可能,但并没有将自己与它们建立起任何关系。这点与外向直觉者不断地寻找新的可能性相似,而且在寻找可能性的过程中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完全不被关注,没有任何关于人的考虑,只是义无反顾地前行,并将他坚持寻求变化的过程中新建的事物统统破坏掉。对于只用感觉来看待世界的人来说,世界并不会成为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这点同样适合用于直觉者。在直觉者的内在意象中,世界也同样不会成为简单的道德问题。从两者共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审美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知觉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一种“感觉”。这就是外向直觉者很少意识到自己肉体的存在,也很少意识到肉体的存在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原因。因此,他会对自己有“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甚至没有我生存的空间”的想法,常常使自己沉浸在毫无意义的幻想当中。

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可使潜意识越来越丰富,但对潜意识意象的知觉不会直接产生功效。尽管如此,其对丰富整个心理经验还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它也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且能为个体提供新的潜能。就像内向直觉型是一个民族心理生活的必备型,虽然它对外在世界还很陌生,如果没有这一类型,那么以色列的先知们就不会出现。

内向直觉者所追求的是那些先天性的东西,即产生于潜意识心理内的遗传基础的意象。这些雏形的内在性质是历代先人心理运作的结果,是无法被经验所掌握的。这一内在类型是机体存在的广泛经验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后凝聚、累积或汇集而成的。经验越丰富,效果就越明显,就越有聚焦性。用康德的话说:原型是被直觉所知觉,并在无知觉中创造的意象的个体。

荣格认为,潜意识是与我们形影不离,并且不断地经历着转化的东西,这些转化内在地扣连在一般性的事件上。内向型直觉通过潜意识对这种内在过程认知,就对外在世界事件的理解提供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材料,甚至能够清晰地预料到可能发生的事物的轮廓,以及随后发生的真实情形。因为原型表示统领一切可得到事物经验之道的规则,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它与原型的关系来理解这种先知先觉的预见性。

内向直觉的特殊性质如果处于优势,就会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人产生,也就会有神秘莫测的幻想者、预言家或幻想的狂人和艺术家。其中艺术家被看成是这种类型中的正常情形,因为这种类型的人有把自身局限于直觉和知觉特性之间的倾向。知觉是直觉者的主要问题,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也是如此,知觉也成了形塑的主要问题。爱幻想的狂人由于是这些灵视(vision)的观念所描绘与限制出来的,因此满足于灵视的观念。

个体与真实之间强烈的疏远是由直觉的强化所导致的,这使得他在生活圈子中变得像个“谜”一样的人。他如果是一个艺术家,就能在艺术领域创造出许多新奇古怪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色彩斑斓的,又有烦屑无聊的,还会有可爱的、怪诞的、狂妄的……如果他不是艺术家,将会是一个得不到赏识的天才,一个“走错路”的伟人,一个聪明的傻子,或是一个“心理”小说中的角色。

把知觉当作一个道德问题来看,必须对理性判断功能进一步强化,而且必须强化到某种程度。这一看法跟内向直觉型的倾向不相吻合,但判断功能的轻微变化足以将直觉知觉从完全的审美观念领域转至道德观念领域里去。如此,这一类型便有了从本质上区分审美形成与变化的依据。但此时它仍有内向直觉者最典型的特性。当直觉不再满足于纯粹的知觉及其审美外观和审美评价时,它会试图与灵视建立起某种联系,在他面对诸如“这对我和世界有何意义”、“对我和世界来说,从这种灵视中出现的有关责任或任务的东西是什么”等问题时,道德的问题就会跟随而来。

然而,那些抑制判断或知觉机能支配判断的直觉者不会遇到这类问题。他们惟一的问题是如何知觉事物。在他们眼中,道德问题是不理智的、荒唐的,认为它最大限度地阻止了自己考虑那些无法捉摸的东西。但有道德定向的直觉者与之相反。他会反省灵视的意义,较多地考虑从灵视内在涵义里表现出来的道德效果,较少地发掘其较深一层的审美可能性。不管他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他的判断力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和一个整体的人,是用某种方式与他的灵视以内在的形式联系着的。还认识到这并不只是可被知觉的,而且是渴望加入主体生命的。对这一切的认识,使他意识到必须将他们的灵视转移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内向直觉者的潜意识主要是对客体的感觉方面进行限制或压制,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可以找到一种外向感觉功能。这种外向感觉功能具有原始特征的补偿性,所以潜意识人格被说成一种相当低级和具有原始秩序的外向感觉型。

对于这里所说的补偿性,阿德勒这样评价:那些低等器官及其系统与外部世界发生的冲突,是在脱离母体器官时开始的。这些冲突会被触发,其激烈程度比在较为正常发育的器官中发生的冲突严重得多。胎儿的特性也提高了补偿与过度补偿发展的可能性,促进一般抵抗与特殊抵抗的能力的发展,保证了更新、更高的形式和成就的发展。

心理症患者由于自卑而带来的一种具有辅助功能的特性,叫做补偿性。这种补偿性能够指出一种“虚构的引导路线”,以使心理获得平衡,消除自卑感。这种“虚构的引导路线”是“努力”把劣势转变成优势的心理系统,补偿性功能在心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功能与生理学领域中的某些类似功能相对应,如生命有机体的自我调节或自我定向。

阿德勒的理论将补偿限制为简单的自卑感和平衡。

荣格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补偿性是心理机制内在的一般性的自我的功能调节。

根据荣格对补偿的不同理解,我们将潜意识行为视为对一般的由意识功能产生的态度的片面性的补偿。心理学家形象地把意识说成眼睛,如有人常说“意识的视野与焦点”。只有很少的内容可以同一时刻在意识领域中被掌握和了解,能达到意识程度的最高峰是极其困难的。这一比喻形容而贴切地说明意识的本质特征。意识的成功是挑选,挑选的要求是定向。(定向是用来表达态度的一般原则,每一态度都定向于某一观点,无论这一观点是潜意识还是意识。如权力态度就是定向于施加强制性影响与限制的自我权力的观点;思维态度则是定向于将逻辑原则当成其最高的法则;感觉态度却定向于过去已经规定的事实的感官知觉。)定向要求摒弃一切无关联的东西,所以意识定向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的特性。那些由于对定向的选择而被摒弃或被抑制的内容就进入了潜意识当中,并在其内部形成一种意识与定向相抗衡的力量。这种相互对立的阵形的增强和意识的片面性的强化一同进步,直到心理紧张出现为止。这种心理紧张有对意识活动的抑制,也会遭到意识的破坏。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随着心理紧张变得越来越激烈,潜意识内容将从紧张中挣脱出来,以梦幻与自发意象的状态潜入意识中。

意识越片面,从潜意识中唤醒的内容与其就越敌对,这就证明意识与潜意识本身就存在着真正的敌对关系。此时,补偿会以对立功能的形式出现,这一形式是极端的。潜意识的补偿可以说是意识的对立对象,说成意识定向的平衡或补充更为恰当。如,梦中潜意识可能会提供所有意识情境,搜集到的内容被意识挑选或限制。

荣格认为,在常态下补偿是潜意识的。在患有心理症的情况下,潜意识与意识间的强烈对比,导致补偿作用被打乱,所以对这种心理症的分析疗法就是为使意识的内容能被意识到,使补偿重新发挥它的作用。

再回到内向直觉者的补偿性的外向感觉功能这一话题上来。这种感觉的主要特征是本能性以及它不受节制,并有很强的明显的对感觉印象的依赖。它是对意识态度的一种补偿,给意识态度增加了几分能量,避免了那种过度的“升华”(sublimation)。潜意识会变成一种敌对的状态是因为直觉态度的强制性被夸大,使得屈服于内在知觉的情况有了进展,这一对立使太过依赖客体并与意识态度公开对立的强制性的感觉产生了。这种形式属神经症的表现,即强迫性心理症。这其中有忧郁症的表现,有些是感觉器官的神经过敏,有些是对某些人或事物的强迫性联结。(3)情感型

内向型情感的定向主要依据主观因素,与外向情感有明显且本质的区别,它有一个外向思维型的阴影。不用怀疑,尽管内向情感型的特征会在人们感觉到它时立刻现形,但如果想把内向型感情过程用理智的手法或简洁的过程呈现出来,就显得很困难。这种情感很少被呈现于外表的现实,使其时常受到误解,而一切原因都是由于其主要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其次才涉及到客体的原因。这种情感明显地是对客体的蔑视,所以情感往往带着否定的面具出场,而肯定的情感好像只能以间接被推论出来的形式存在。它的目的是居于客体之上,而不是自我适应客体。它追寻的意象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只因它曾有过这一意象的一些幻觉。为了使潜在意象实现,便在潜意识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即使那些与意愿不符的客体流走,它也不在意,却为内在紧张而努力;对于客体也只是为这种紧张有少许的冲动。这种情感的内部永远无法被清晰地了解,只能猜测。他由于十分敏感,使他人闭口不谈,无法与之接近。他极力逃脱客体而延伸到主体的内部,使他以消极的评判进行自我防御,或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冷淡态度来抵抗外部的侵入。

荣格认为,原始意象属于观念,同时也属于情感,所以同“上帝”、“自由”、“不朽”等基本观念一样,既有观念的意指,也有情感的意义。这就说明,前面对内向型思维的阐述,同样适用内向型情感,只不过在内向思维型中所有内容都由理智诠释,而在内向情感型中一切都由感觉支配。对于如何将这项事实明白地表达出来,思想显得比情感更有说服力。我们需要一种能力,它必须超越一般性叙述或属于艺术展现层面之上,之后这一情感的真正作用及其真实价值才会合乎情理地表达或贴切地传递给外部环境。因为它太过贫乏地与现实产生关联,或者说它与现实之间几乎封闭,所以主观思维无法轻易寻找到一种合适的理解,类似问题在主观情感中也会出现,而且比主观思维更胜一筹。

内向型情感必须找出某种可以把主观情感溶入其中,并让其自身赞许的外在方式,这一外在方式也一定能够在别人身上挖掘出雷同的情感。在此种方式的帮助下,他才能与别人很好地进行交往。人类拥有相对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包含内在一致性和外在一致性,因此才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只要内向型情感依然将主要定向放在高深莫测的原始意象的积蓄上,情感找寻到一种能够接纳的方式将比登天还难。某种态度把内向型情感扭曲时,这种情感便会马上改变形象,变得毫无怜悯之心,而且它最为关注的内容也会变成只与自身有关联的事物,这种态度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它总是极力在唤醒某种让人感伤的自我兴趣,或者说是自我欣赏,更甚至是病态的自恋印象。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的巩固,只会导致一种不切实际的、毫无内容的激情产生,这一激情也只可觉察到它仍然还在,正如追寻抽象的内向型思想家的意识一样,那意识已经被主观化,而且这种意识仅能圆满地巩固某种自身很不实际,又无内容的思想过程,仅仅如此。这一神奇且扑朔迷离的时期恰好给被情感限制的外向功能撑开一片蓝天,内向型情感遭到一种原始思维的反向平衡,这一原始思维的具体性,及依靠真实的情况以达到极点。这一过程和内向思维遭遇某种原始情感的反向平衡,其间客体依附了一种奇特能量的过程,这一情感接连不断地与客体脱离了关联,更有可能将全部的传统价值一并摒弃。这一切只是为了给自身创建一种纯粹归属主观性行动和心灵的自由。

荣格发现,女性中多出现这种明显的内向情感,用“静水则深”来形容这类女性十分贴切、真实。许多这类女性性格文静,沉默寡言,较难接触,难以捉摸;她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幼稚可爱或平庸的样子,显得自己毫不出众,看上去显得很忧郁。她们的主观情感掌握了自己生命的支配权,真实的动机被挡住了,所以她们显得不太真实;她们和谐的举止并不会引人特别注意,但她们富有爱心,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她们与人相处很和睦,容易与他人产生共鸣,但不会去关心他人的感受和幸福,不想用任何方式或态度去打动、影响他人,或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类人带有“外向思维型”的阴影,这种阴影一旦将其俘虏,就会变成一个冲动的决策者;假设她们那种对外的一面被反复提及,马上就会出现一种冷淡和一切不放在眼里的顾虑,可以很显然地觉察到情感对客体疏远。一般来说,只要是正常的类型,客体产生太过激烈的作用时才会出现此种情况。和谐的气氛不被打破,仅仅发生在客体以一种情感适宜遵循自我线路行进的过程中,这种行进方式并不会使客体驶入他人的运行轨道。客体的真实情感容易受到来自消极的情感判断的阻拦或挫败。此时,大家都会为拯救真实情感而努力,却不会接纳那种消极情感。人们也许会为了友谊合乎情理而积极地做准备,而不熟悉的客体却表现得不那么友好,没有丝毫关怀和温馨,相反只遇到冷冷的态度,甚至待人有种无情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生命。

当出现某类能让人迷失或激起热情的东西时,内向情感型的人往往会采取保持中立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批评,有时还会用一些优越感的力量给那个导致敏感的因素一些厉害。龙卷风似的热情却远不如冷淡来的残忍、来的野蛮,除非它穿透某些原始意象的复活或恰巧站在潜意识的角度将主体控制住,也就是说,情感全被控制了。

在潜意识被触及的情况下,她首先会产生片刻的松懈,而后必定产生更加固执的抵抗,直接攻打对象的要害。在她与对象间的那种平衡而健康的情感关系中,绝对不会存在激情。不修边幅的放纵,所以才会出现上述说到的冷漠,即情感的外显十分贫乏、稀少甚至吝啬。当对象感觉到这一点时,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一种被人轻视的感觉。当然也有例外,有的人常常觉察不到他显露出的冷漠情感。这时,潜意识的情感要求会渐渐产生几种症状,这些症状具有强烈的需求得到注重的特征。

有些肤浅的人说她们没有感情,因为她们对人对事都表现出一种十分冷漠的态度。其实,她们情感具有向内部收敛的特征,并直向更深一步发展而不是外延。内涵的同情虽然不能用任何方式来表达,但能得到一种有深度的激情,这种深度有如“悲痛的世界”此类的内含,致使激情最终无所适从,麻木不仁;外延的同情感能灵活地运用语言或肢体语言和行为动作形象地呈现于外部世界,用来快速挣脱对它的印象最后返回到正常。内涵的同情也许会疯狂地冲出来,致使有一处可谓英勇过人的惊人行为产生,任何方式都无法在这种惊人的行为和他本身找到一种正确的联系,包括客体与主体在内也办不到。对于外向型来说,因为它没有任何让人感觉它是热情的明显的表现,外向型的意识不会相信那些看不见的力量正存在着,所以这种同情看起来显得十分冷漠。这样的误会在这类人的生活中常出现,常用于否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