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2 20:55:23

点击下载

作者:胡传敏,张凌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

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胡传敏,张凌南编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6

ISBN 978-7-5039-6342-1

Ⅰ.①中… Ⅱ.①胡…②张… Ⅲ.①话剧-戏剧史-中国-战时-图集 Ⅳ.①J809.2-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00839号

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

编著 胡传敏 张凌南

责任编辑 齐大任 毛忠

书籍设计 马夕雯

出版发行 文化藝術出版社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 (100700)

网址 www.whyscbs.com

电子邮箱 whysbooks@263.net

电话 (010)84057666(总编室) 84057667(办公室)

84057691—84057699(发行部)

传真 (010)84057660(总编室) 84057670(办公室)

84057690(发行部)

经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刷 北京荣宝燕泰印务有限公司

版次 2017年7月第1版

印次 2017年7月第1次

开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16

印张 17

字数 50千字 图片670幅

书号 ISBN 978-7-5039-6342-1

定价 158.00 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如有印装错误,随时调换。其 他

值此卢沟桥事变80周年暨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之际,谨以此书献给在中华民族危亡时期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话剧前辈们。序言

胡传敏,人称老胡,是上海市图书馆界文献采访的高手。

初识老胡,是在一次图书采访研讨会期间。会上,他沉默寡语,一如他平日做派,敏事慎言,以“行”代“言”,稍微点头便是算对发言者的首肯了。会下,他同我交流地方志采访事宜,我便聊起上海图书馆方志收藏数量、特点及开发现状。未及说完,他悠悠一句:何日有暇,请来敝馆看看我们收藏的戏剧方志,那可是上图不及的啊!虽令我语塞,但尔后几番打听,得知老胡任职的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在其独到眼力和勤勉采集之下,专题类方志文献量大质高,特色独具,并且关于戏剧类专业资料独霸沪上,傲视群雄,便不由得对老胡有格外起敬之意。

再见老胡是2015年9月初,我在上海图书馆目录大厅见得一颇有规模的展览—“文化抗战:民族危机之中的中国话剧人”,其中照片、资料之丰富足以让我确证办展人一定是上戏图书馆、一定是老胡他们。四周望去,果然在展览一角看到老胡正向读者讲解。打听得知他们不忍如此专业而精彩之照片等深居库房、散见于各收藏机构,便广征博览,竭力搜罗,以展览形式先期布告,教育大众,并计划逐步积累形成著作。

如今,老胡凭藉厚实之馆藏及数次举办相关展览而整理、觅宝获得的照片,倾几年之精力,以更全面、扎实的作业呈现其成果,辑为《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众所周知,我国抗战期间话剧或戏剧论著甚多,然录之以图像者则鲜有见者。传敏先生等所编之书,补白价值显然。图史以上海、武汉、重庆、桂林和延安为中心,以话剧为视角,以数百幅老照片为载体,典型、专业而又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化抗战”的真实景象。既光大抗战精神,又拓展资料学术含量,无论于戏剧界或文献界均贡献良多,功莫大焉。

以我之见,依相片编志,必得具备三大能力:其一,资料搜集功力。倘不能达准、全之境地,终不能成志。为此,编者不仅依托所在图书馆和个人的大量收藏,并专访桂林、重庆、北京等实地征收,还广览文献、数据库复制相关照片,致使图志史料翔实、完备。其二,专业筛选实力。编撰者除文献专业素养外,必应具备戏剧专业知识,以胜任整理、遴选、分类等工作。于此,老胡有得天独厚之优势,其父亲胡导,乃赫赫有名之话剧导演、戏剧专家、鼻祖级教授,一生导戏无数,成就非凡。他从小耳濡目染,是捧读剧本、观摩话剧长大的。除此之外,他自大学毕业后即就职于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至今,长期浸润其中,滋养戏剧专业素质,早已入专家行列。故图志的文献分类依地点与时间为标,梳理妥帖,井然有序;话剧照片的选取则重点突出,“点”、“面”兼顾。显示了两个专业领域的深厚功底。其三,考证和文字能力。即使是以照片、图片为主要内容的专著,也须配以解读文字,故必得有考证、辨析和写作技能。通览图志可以发现,全书惜字如金,解释简明扼要,且常有画龙点睛之妙。但对爱好者而论,可能亦时有更愿闻其详之感。

若说有什么缺憾之处,我总感倘全书备有人物、剧名等索引,估计更便于读者查检事实,可更能体现图志本身已经具有的工具书之价值。

是为序。上海图书馆副馆长 周德明2017年5月1日编者的话

诞生在清末民初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之际的中国话剧,秉持“抗争外敌,振兴民族”的战斗精神,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话剧的鲜明标志。这一精神在抗日战争期间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发扬。这期间的中国话剧人又一次实现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信仰,打破隔阂,团结一致,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救亡和抗敌话剧运动。无论是国统区还是解放区,无论是繁华的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农村,无论是抗日的前线还是物资匮乏的后方,都可以看到中国的话剧人,看到青年学生,看到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怀着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必胜的信念,以话剧为武器,用勇气,用智慧,用青春,甚至用热血和生命进行抗敌宣传,促进了民族团结,鼓舞了全国人民和前线将士抗敌御辱的必胜信心,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抗战时期中国话剧的论著已经出版发表了许多,本书试图换一个视角,用老照片的形式,梳理和再现抗战时期波澜壮阔的中国话剧抗敌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话剧人在民族危亡中所做的贡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的“左翼”戏剧运动最早组织演出救亡戏剧到1936年号召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国防戏剧”主张的提出;从1937年组织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到1944年成功举办第一届西南戏剧展览,尽管都发生在国统区,但都有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背景,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文化战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抗敌救亡的话剧运动遍及整个大后方,要全方位一一展开有其一定的难度,也容易造成叙述结构上的层次不清,故本书选择上海、武汉、重庆、桂林、延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作为重点加以叙述,同时为尽可能全面反映大后方抗敌救亡话剧运动,又将这些重点地方所影响到的各地戏剧运动,附加在该章节之中。如上海提出“国防戏剧”主张对各地的影响,归入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章节;武汉成立中华戏剧抗敌协会,组织抗敌演剧队奔赴前线所带动的各地演剧高潮,归入了以武汉为中心的章节;在受延安影响,晋察冀边区蓬勃开展抗敌演剧活动,归入了以延安为中心的章节等。

本书区区几百张图片,虽不能全部反映中国话剧在这场民族独立解放战争中许多荡气回肠的场面,但让人们重温这段历史,敬畏这段历史,就是本书编著的初衷。以上海为中心

上海是中国话剧的诞生地,中国话剧是在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大背景中形成的,爱国精神、斗争精神铸就了上海本土话剧的优良传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正值上海“左翼”戏剧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共领导下的“左翼”戏剧家联盟立即决定,请田汉创作一部反映人民抗日要求的话剧《乱钟》进行演出。1932年,又利用在新世界举办的救济东北难民游艺大会,组织所属业余剧团、学生剧团连续演出以爱国和抗日为主题的话剧,在难民和上海市民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这一时期“左翼”剧人还编写了大量抗日剧本,并组织剧团去工厂、农村宣传抗日。日后演遍大江南北的《放下你的鞭子》就是创作于这个时期。1 1932年上海救济东北难民游艺大会现场2 救济东北难民游艺大会上的壁画《国破家何在》“左翼”戏剧团体在救济东北难民游艺大会上的演出广告(1932年12月《申报》)1 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复旦剧社演出的《战友》2 3 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演出的《回春之曲》4 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演出的《水银灯下》1 2 上海戏剧协社演出的《怒吼吧!中国》3 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所属蚂蚁剧团演出的《婴儿的杀害》1 中国舞台协会和狮吼剧社在南京演出田汉根据《复活》改编的《爱提奥比亚的母亲》2 上海爱国女校演出的《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3 上海智仁勇女校为筹募救国基金演出的《狂风暴雨》4 中国旅行剧团演出的《祖国》1 2 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演出的《扬子江的暴风雨》3 上海培成女中演出的《东北女宿舍之一夜》1 《放下你的鞭子》剧作者陈鲤庭2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3 上海量才业余剧团在浦东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4 “剧联”组织在上海农村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5 北平青年学生在郊游时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6 宜昌抗战剧团在街头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广州戏剧工作者街头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国立戏剧学校在长沙街头演出的《香姐》(《放下你的鞭子》)1 八路军山东军区文工团在莒南县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2 战地慰问团在百灵庙前线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1 神鹰剧团在衡阳街头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3 金马剧社在昆明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2 武汉安中剧团在武汉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4 陕西省立女师宣传队在街头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

1936年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为适应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左翼”戏剧家联盟主动解散,并提出“国防戏剧”的主张。

剧作主题:必须是反帝、抗日、反汉奸;剧目内容:必须是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和种种暴行,必须把每次有关民族危亡的事变,迅速地在剧作中作最明确的反映和批判;演出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众化。

这一主张迅速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尤其是戏剧工作者的支持,一时间“国防戏剧”的演出和剧本创作掀起了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三年中创作的剧本就达200余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