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文化版图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8 01:40:03

点击下载

作者:龚红林,何轩,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屈原文化版图考

屈原文化版图考试读:

屈原文化研究丛书屈原文化版图考龚红林 何轩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屈原文化版图考/龚红林,何轩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9(屈原文化研究丛书/李明,龚红林主编)ISBN 978-7-305-19329-3Ⅰ.①屈… Ⅱ.①龚…②何… Ⅲ.①屈原(约前340-约前278)-人物研究-图集 Ⅳ.①K825.6-6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47625号本书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编号2016WTA05)结项成果。由湖南理工学院与汨罗市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合作项目全额资助出版。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  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  编 210093出 版 人 金鑫荣丛 书 名 屈原文化研究丛书丛书主编 李 明 龚红林书  名 屈原文化版图考著  者 龚红林 何 轩责任编辑 沈宗宇 李 亭编辑热线 025-83593947照  排 南京南琳图文制作有限公司印  刷 徐州新华印刷厂开  本 718×1000 1/16 印张 17 字数 259千版  次 2017年9月第1版 2017年9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305-19329-3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号: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屈原文化研究丛书》总序方 铭 郭建勋

湖南汨罗江是屈原殉道的永久纪念地,位于长江“中三角”的中心地带,地域文化丰富。地缘、学缘、人缘,决定了在湖南理工学院设置“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对促进中华文化研究以及相关学科建设和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屈原自沉汨罗以后,楚国人宋玉等就开始对屈原人生事迹进行探索,屈原学即已发轫。经过两千余年,屈原学至今仍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对象。1985年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屈原学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当前,屈原学正处于全面深化发展时期。湖南省屈原文化基地“经义”与“达用”并重的研究架构,就是要从内部和外部深入推进屈原学的整体研究,促进文学研究与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学、政治学、历史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互动发展,从而凝练区位优势下的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特色,深化和拓展屈原学学科领域。

本次出版的《屈原文化研究丛书》,涵盖了楚辞阐释、屈原文化时空分布、汨罗有关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历代《离骚》琴谱、屈原与岳阳、屈原学学术史等主要研究领域。《屈原文化版图考》一书,旨在从历代纪念屈原的地面建筑及史料记载入手,以厘清屈原文化的生成与传播脉络。作者从史籍、方志和后人的记载以及亲自调查中找出了五十县市历时二千三百多年各类纪念屈原的建筑或遗址,绘制了《全国屈原庙(祠)、纪念遗址一览表》《全国屈原纪念建筑分布图》《吟诵屈原的唐诗人籍贯图谱》,该书思路宏阔,资料详实,客观地呈现了两千年来屈原文化传承的主要区域、脉络和走向,详细地展示了屈原文化时空分布的演变及其现状。《屈原赋通释》是一部屈原赋校注汇评本。全书由题解、原文、注释、韵部、译文、集评六大板块组成,撰著者在充分吸收融化古今中外学者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存世的全部屈原赋作了简明的题解,精要的校勘,详细的注释,通俗的翻译,并描述了各篇辞赋的用韵情况,精选汇集了历代的评点资料,体例新颖,视野开阔,资料富赡,创意迭出。《读骚拾零》一书以《史记》等历史文献资料为经,以屈原的作品为纬,结合汨罗有关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再辅以考古资料,全方位论证了屈原的生平、作品、流放的经历,揭开了屈原为何选择汨罗作为自己的人生终点之谜,归纳了屈赋的四大特色;并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了端午习俗的缘起、升华、现状和申遗成功后的思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精致的田野考古和色彩缤纷的民风民俗。《离骚琴曲集成》一书,以《离骚》为主线,搜集整理了不同时期的《离骚》琴曲。首先是编者对屈原题材十首琴曲的综合考论,选自编者发表于《云梦学刊》的文章《屈原题材琴曲考论》,其次是琴曲《离骚》版本体系表,以及管平湖打谱《离骚》之《神奇秘谱》本,和顾梅羹打谱《离骚》之《西麓堂琴统》本,最后是历代《离骚》之减字谱原本。《屈原与岳阳综论》一书,史论结合,集中辑集了屈学界特别是岳阳地区有关屈原与岳阳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屈原文化与岳阳精神,屈原文化与湘学,屈原在岳阳考证,屈原与平江,屈原在汨罗的遗迹、遗址及其传说,屈原文化传播与传承,屈原文化产业开发,屈原作品中的岳阳元素等。《屈原研究三十年——〈云梦学刊〉“屈原研究”栏目论文选萃》一书选编了1985年创办“屈原研究”栏目以来至2016年全国各地屈原学专家的优秀论文32篇。《云梦学刊》是最早开设“屈原研究”栏目的期刊,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本次出版的《屈原文化研究丛书》,将屈原作为湘学形成的标志性人物,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为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夯筑学科理论基础,积累了异常丰富的文献资源,开拓了屈原研究的理论视域。“惟楚有材,于斯为盛!”2015年12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决定将“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确立为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挂靠单位为湖南理工学院,负责人为湖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教授,首席专家为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龚红林教授。基地研究“经义”与“达用”并重,学科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艺术学、体育学等。2016年5月,湖南理工学院与汨罗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校地共建“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合作协议》。基地成立一年多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横向项目、省委重大委托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共计十余项。成果《“中国岳阳·诗祖屈原·国际诗歌之旅”品牌打造策略》获得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屈原研究能够得到省级职能部门、高等学府、地方政府的如此重视,令屈原学界感到振奋。

知识溢出性价值论告诉我们,知识在经济活动中溢出价值具有递增性,即越用越多。本套屈原文化研究丛书,有助于提升与屈原相关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溢出性价值”,增强湖湘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揭示湖湘人民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外界更准确地了解汨罗、了解岳阳、了解湖南,从而优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人文环境,为岳阳市及湖南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2017年5月30日(方铭,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建勋,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序何新文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乡千古为悲歌。屈原终没之后,楚国人民乃至后世历代各地爱戴敬仰屈原的人们,纷纷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祭祀、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修建屈原祠庙、树立屈原碑石雕像,则是屈原生前活动范围所在地区人民特有的重要纪念方式之一。

在中国古代,建立宫庙祠堂祭祀祖宗或有贤能功德的圣者,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与民间风俗。早在《诗经》中,就有“雍雍在宫,肃肃在庙”(《大雅·思齐》)、“于穆清庙,肃雍显相”(《周颂·清庙》)、“新庙奕奕,奚斯所作”(《鲁颂·閟宫》)等诗句,赞美那些肃穆清幽、壮观巍峨的宫庙建筑。爱国诗人屈原生死于斯的楚国,也是如此。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屈原本人也在被放逐途中,因“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瑰玮谲诡”,而创作了《天问》这首传诵千古的奇诗。屈原自沉汨罗以后,楚人即“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传教”;“著造辞赋,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诵习其华藻”;与此同时,楚国乃至周边地区人民还先后兴建了许多屈原祠庙来祭吊屈原。据《后汉书·延笃传》记载,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延笃的家乡汝州鲁山县(今河南鲁山县)已建立有屈原庙。因延笃“政用宽仁,忧恤民黎”,颇得“郡中欢爱”,故其卒于家后,“乡里图其形于屈原之庙”。晋王嘉《拾遗记》也说,屈原见斥赴渊之后,“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

屈原庙祠,是屈原亡魂的安顿之所,也是后人集中祭祀屈原的地方,它承载着修建者乃至历代人们对于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感念、缅怀之情。大约自屈原自沉之际开始直至宋元明清时期,从屈原生前活动范围所在的长江、汉水、鄱阳湖、洞庭湖流域(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大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及四川东部地区)逐渐向四周扩展,各地屈原庙、祠不断建立。在经历若干年之后,已有的祠庙因各种原因而逐渐地衰落和坍塌,继之而起的则是新的屈原庙祠的建立。

时至今日,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广阔区域,绝大多数作为建筑实体的屈原祠庙都逐渐消失了。但是,这些曾经存在的后人凭吊屈原的精神圣地和文人墨客抒写屈原精神的媒介载体,却被记载在历代各类文献资料之中,它们的文化功能并没有失却。因此,对散落在各类文献中的屈原祠庙的信息,做一番调查、搜罗和梳理,是很有意义的。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现在读到的龚红林、何轩伉俪所撰《屈原文化版图考》,就是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红林方富于年,但她对于屈原和楚辞的研究已坚持有近二十载。2003年,未及“而立之年”的红林,出版了《三峡橘文化》一书,就对屈原作品和屈原文化有所论及。该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阐释三峡橘文化生成与发展流变的历程,中编介绍三峡橘文化的资源,下编探讨三峡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者在书中用两章的篇幅,论述了屈原《橘颂》与三峡橘文化的形成、屈原精神与三峡橘文化的关系。她认为屈原《橘颂》盛赞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品质,堪称楚人的楷模,在橘文化史上有着开创性的意义。可以说屈原是三峡橘文化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三峡橘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屈原《橘颂》所赋予的人文精神。此后,她又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屈原和楚辞的文章。2009年,红林考入湖北大学文学院攻读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而与我有了师生之缘。在考虑博士论文选题时,她还是想接续对于屈原的研究。三年读博期间,红林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坚持读书和写作。她勤奋努力,孜孜以求,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博士学业,而且还在《湖北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船山学刊》、《云梦学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屈原封号考论》、《屈原精神对中国作家的心灵铸造》、《“楚辞”辑注与屈原爱国精神的彰显》、《屈原作品在朝鲜半岛的接受与屈原精神域外文化凝聚力的探讨》、《从历代封崇看屈原精神软实力的生成》等多篇学术论文。红林所撰长达30余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屈原精神传承接受的文化考察》,也顺利通过校外专家的匿名评审,得到答辩委员会的充分肯定和称赞,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不久,2014年红林就出版了《屈原庙史料通考》一书,考察了历代各地屈原庙的文献记载情况、屈原庙官方封崇的历史,以及关于屈原庙宇的文学史料等,内容可谓丰富全面。在此基础上,今年红林夫妇又联袂出版了这部新著,对于红林而言,这也是她在学术之路上的又一次进步。

这本《屈原文化版图考》由《绪论》和十二章正文组成。主要内容在于理清和叙述两千年来国内各类纪念屈原的建筑或遗址,并编制了相关的图表,既有对于“屈原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对其特性的理论性解说,又有历代屈原庙祠修建时间、场所的具体性叙载,具有学术理论与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和不少特点。

首先,是资料搜集齐备翔实,且叙述清晰、考辨细致。全书在《绪论》部分,分五个方面论述:(1)国内屈原文化资源整理与研究现状;(2)屈原文化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3)屈原文化遗迹最早可以上溯“秦末”;(4)屈原文化分布集中于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海峡远至台湾;(5)屈原文化传承的时空版图。在此基础上,再用十章的篇幅,具体叙载了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江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福建、台湾等省、市屈原祠庙等纪念性建筑的历史沿革。其中,叙述湖南省内现有屈原庙祠遗址,即举例有“汨罗屈子祠,溆浦县屈原庙,澧县三贤祠,桃江县凤凰庙,辰溪县乡贤祠遗址,黔阳三闾大夫庙,芷江县昭灵祠遗址,长沙市三闾大夫祠遗址、屈贾二先生祠、屈子祠,湘潭县三闾祠遗址,零陵县屈原庙遗址,祁阳县昭灵庙,道县三闾大夫祠,桂东县三闾大夫祠,岳阳县三闾故宅、三闾庙,湘阴县三闾祠,平江县三贤祠等,常德武陵区四贤祠,常德市澧县三贤祠,怀化市黔阳县三忠祠,溆浦县涉江楼”等二十五处之多;叙介湖北区域内现存屈原祠,有“秭归屈原镇屈原庙、秭归凤凰山屈原故里风景区屈原祠、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屈氏祠堂、武汉东湖听涛区行吟阁与屈原纪念馆、荆州市沙市区江渎宫、荆州市九龙渊屈原雕像、监利县荒湖区屈子祠、监利县黄歇口镇濯缨台、秭归新滩镇小青滩屈大夫庙、秭归水田坝凉风垭独醒亭、兴山县独清亭、兴山县北三闾大夫祠、武昌三闾大夫祠、通山县三闾大夫祠、监利县白螺镇屈原涉江处望郢亭”等十五处。

此外,还有重庆市忠县屈原塔、忠县屈原碑,四川广安岳池县齐福乡莲花屋基村“三闾遗风”匾额,江西省现存景德镇三闾庙(忠洁侯庙),安徽省池州东至荆桥现存“屈公祠”遗址,福建厦门金山区“屈子文化园”,佛昙镇“屈原岛”现建“忠烈亭”,台湾彰化宝部里屈家村“泰和宫”、洲美北投“屈原宫”,等等。凡所载叙,颇为详尽细致。书中对湖南常德“招屈亭”、河南南阳市“屈原庙”的考订辨别,尤其显示了细致深入的学术素养和考辨功夫。

其次,是文字与图表的结合。古今学者在研究屈原和楚辞的过程中,颇为注意图谱的形式。如姜亮夫先生编著的《楚辞书目五种》,第二部分“楚辞图谱提要”,就著录有宋人李公麟绘《九歌图》、《湘君湘夫人图》,明萧云从《离骚图》等古今楚辞图谱40种。而明陈洪绶绘《屈子行吟图》、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卷首所载《楚辞地图》五种(包括《楚辞地理总图》、《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等,更广为近现代楚辞研究者所知晓和征引。作者受前辈学者的启发和影响,也从历代史籍、方志文献以及今人记载或自身实地调查中,搜寻出十省四十九县(市)各类纪念屈原的建筑或遗址,制成了《全国屈原庙(祠)、纪念遗址一览表》、《全国屈原纪念建筑分布图》、《唐宋文人吟诵屈原图谱》及部分地区的屈原庙照片等多幅图表,为读者带来阅读上的便利和视觉上的美感。

再次,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书作者除在《绪论》部分专门阐述了对于“屈原文化”的理解及其特性、屈原文化版图与屈原精神传承等有关问题之外,还以文献、民俗、文物的三维考证方法,并利用现代新技术手段普查立档,对历代屈原祠庙建设及屈原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摸家底”工作;同时,本书作者还特别注重学术研究为屈原学术发展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的作用。她期望自己的屈原研究成果有可能实现“为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深度研究、保护、传承屈原文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培植发展洞庭湖流域、汉水流域、长江三峡地区全域旅游产业提供历史文化依据;为各地屈原文化旅游、政府文化产业建设、国际龙舟赛文化旅游工作策划、屈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借鉴”的研究目的。

当然,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当代新建的纪念性屈原楼庙之类建筑的考述仍有所遗漏;对于各地屈原祠庙遗迹尚未一一配上实地摄制的图片。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影响此著在屈原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方面的创新意义及其实际作用。

近几年来,红林在致力于屈原文化区域分布、屈原精神传承接受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她还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5FZW005)研究,主持湖南理工学院规划教材《屈原研究》的编写,成果《“中国岳阳·诗祖屈原·国际诗歌之旅”品牌打造策略》获得了2016年湖南省委宣传部“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的表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日后的研究过程中,红林的学术之路必定会走得更稳更踏实。2017年4月18日(作者系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赋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录《屈原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方 铭 郭建勋

序 何新文

绪论 一、国内屈原文化资源整理与研究现状二、屈原文化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三、屈原文化遗迹最早可上溯“秦末”四、屈原文化分布集中于洞庭湖、鄱阳湖流域远至台湾海峡五、屈原文化精神传承的时空版图

第一章 湖南省域屈原纪念建筑的分布及沿革 第一节 汨罗市屈子祠(楚人始建)第二节 汨罗市屈原塔(清以前建)第三节 汨罗市玉笥山三闾宅(唐宪宗以前建)第四节 汨罗江边屈原墓(唐中叶以前建)第五节 岳阳县新墙镇三闾庙(清以前建)第六节 岳阳市平江县三闾庙(明正德间建)第七节 岳阳市岳阳楼区太平寺(宋以前建)第八节 常德市武陵区招屈亭(公元前202年已建)第九节 常德武陵区三闾大夫祠(唐以前建)第十节 常德武陵区四贤祠(清乾隆以前建)第十一节 常德市澧县三贤祠(清嘉庆己卯年建)第十二节 常德市汉寿县沧溪寺(清以前建)第十三节 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昭灵祠遗址(宋嘉定前

建)第十四节 怀化洪江市三闾祠、三忠祠(清以前建)第十五节 溆浦县涉江楼、怀屈楼、橘颂亭(1997年建)第十六节 溆浦县大江口镇老街屈原庙(年代待考)第十七节 益阳市桃江县五贤祠(元代建)、凤凰庙(清以

前建)第十八节 长沙市岳麓区贾屈祠(明万历八年建)第十九节 长沙岳麓书院屈子祠(清嘉庆元年始建,2006

年重建)第二十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涉江楼(2010年

建)第二十一节 湖南屈原文化遗迹分布图

第二章 湖北省域屈原纪念建筑的分布及沿革 第一节 秭归屈原宅(魏晋前)第二节 秭归乐平里“楚大夫屈原故里”碑(清光绪十二年

立)第三节 秭归乐平里屈原庙(1980年迁建)第四节 秭归乐平里女媭庙(唐元和中始立,20世纪70年

代毁坏)第五节 秭归乐平里“屈原故里”牌坊(1983年建)第六节 秭归县凤凰山屈原祠(唐代始建,2010年迁建)第七节 秭归新滩镇小青滩屈大夫庙(江渎庙)(北宋建

庙,明嘉靖十六年屈原配享)第八节 秭归县凤凰山屈原墓(清道光七年建,2010迁建)第九节 秭归县屈沱独醒亭(南宋以前建)第十节 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屈氏祠堂(清代修建)第十一节 兴山县独清亭(宋代前建)第十二节 兴山县“楚三闾大夫屈原故宅”碑(清光绪十年

立)第十三节 宜昌市西陵区三闾大夫屈原塑像(1988年前

建)第十四节 咸宁市通山县通津桥三闾大夫祠(清代以前建)第十五节 鄂州市三闾大夫祠(清以前建)第十六节 鄂州市望楚亭(明代始建,1980年原址重建)第十七节 武汉东湖听涛区行吟阁(1955年建)第十八节 荆州市江渎宫(南宋建炎、绍兴间建)第十九节 荆州市监利县黄歇口镇濯缨台(宋以前建)第二十节 监利县荒湖毫口区三闾寺(东汉建,2000年后

重建)第二十一节 监利县荒湖毫口区“离湖读骚”第二十二节 监利县白螺镇望郢亭(年代无考)第二十三节 湖北省域内屈原纪念建筑分布地图

第三章 重庆市、四川省域屈原纪念建筑沿革 第一节 重庆市忠县屈原塔(汉代建)第二节 重庆市忠县屈原碑(宋以前建)第三节 四川广安岳池县“三闾遗风”匾额(清代题)第四节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名世堂(宋以前建)

第四章 江西省域屈原庙历史沿革 第一节 江西省高安市三闾大夫庙(前117年建)第二节 江西省樟树市屈原庙(唐代建)第三节 江西省武宁县昭灵祠(唐末建)第四节 江西省鄱阳县屈原庙(清代以前建)第五节 江西省永丰县三闾庙(清代以前建)第六节 江西省景德镇忠洁侯庙(宋元丰六年前后建)

第五章 河南省域屈原庙遗址沿革 第一节 南阳市西峡县“屈原岗”碑(清宣统三年立)第二节 河南省鲁山县屈原庙(167年前建)

第六章 河北省屈原纪念建筑 第一节 河北屈氏后裔考第二节 唐山市古冶区唐山屈原纪念馆(2015年建)

第七章 安徽省域屈原纪念建筑沿革 第一节 池州市东至县屈平祠(宋仁宗景祐元年前后建)第二节 合肥市屈原祠(宋哲宗朝重建)第三节 池州市东至县民间屈原纪念馆(2001年建)第四节 六安市旅游景区天堂寨“屈原问天”

第八章 江苏省域屈原庙沿革 第一节 泰州兴化市三闾遗庙(唐代开元年间建)第二节 扬州三闾大夫庙祠(宋绍熙元年前后建)

第九章 福建省域屈原纪念建筑沿革 第一节 漳浦县佛昙镇屈原公屿忠烈亭(2005年建)第二节 厦门市金山区微型屈子文化园(2009年建)

第十章 台湾屈原庙宇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彰化宝部里屈家村泰和宫(1963年建)第二节 洲美北投屈原宫(明末建)第三节 台南水仙宫(清康熙四十二年建)

第十一章 屈原文化遗迹时空分布纵览 第一节 全国屈原文化遗迹纵览第二节 屈原文化遗迹时空分布维度考察

第十二章 唐代文人吟诵屈原版图考 第一节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中的“岳阳数据”第二节 唐代文人吟诵屈原诗作时序表第三节 吟咏屈原诗人籍贯与屈原文化核心区

附录 综合索引表(地名、人名、文献名、专用名等)

后记 龚红林 何 轩《屈原文化研究丛书》总后记 李 明 龚红林绪论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原点型”人物,屈原对后世学术与文艺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屈原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传播空间由近及远,传播对象由精英到大众。自西汉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将屈原入史传播,到1953年“世界文化名人”的评定,到今天“祭屈”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节”的精神内核,屈原已经成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积淀的文化符码。关于屈原文化的内涵价值和历史渊源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对散落在全国各个角落的历史文化遗迹,目前仍缺乏系统梳理。

加之,在战国文献资料中,关于屈原的记载少之又少,乃至20世纪20年代、70年代,国内外两度提出“屈原否定论”。但在民间,我们看到,屈原死后,祭祀他的庙宇矗立了两千多年。屈原文化建筑遗迹的存在,无疑对深入探讨传承屈原文化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如何厘清这些“看得见”的文化遗迹,是本书努力的方向。一、国内屈原文化资源整理与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屈原文化资源的整理与研究主题大略有六:

一是楚辞学或屈原学基础研究文献汇编,对全面推进屈原研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学界历来十分重视,出现过八大文献集成。按照时间先后为:(1)马茂元主编《楚辞研究集成》(共5册,含《楚辞要籍解题》、《楚辞注释》、《楚辞研究论文选》、《楚辞资料海外编》、《楚辞评论资料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广泛搜集国内外《楚辞》研究资料,给研究者提供了多层面的研究信息。(2)杜松柏主编《楚辞汇编》,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全书精装十册,搜集楚辞书目约有二百余种,校注类为多,论述类其次,如第一册收录《楚辞述注》(明林兆珂撰)、《屈原赋证辨》(民国沈祖绵著),第二册收录《楚辞听直》(明黄文焕撰),第三册收录《楚辞疏》(明陆时雍撰)等。(3)《楚辞学文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该文库共由《楚辞集校集释》(上下)、《楚辞评论集览》、《楚辞著作提要》、《楚辞学通典》四卷五册(约八百二十二万字)组成,具备前所未有的体系性、可靠性与便利性,为海内外的楚辞研究重要基础文献汇编。(4)周殿富译注《楚辞源流选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该书精心搜集资料汇成《楚辞魂》、《楚辞论》、《楚辞源》、《楚辞流》、《楚辞余》五种,包括各家各派对楚辞的精湛评说、骚体诗赋流变嬗递的脉络踪迹,为楚辞研究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料库,信息丰富。(5)戴锡琦、钟兴永主编《屈原学集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次对古今中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关于屈原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简述和原文汇编。(6)吴平《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旨在为楚辞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将自《楚辞》问世以来的历代文人学者对楚辞的研究文献汇集成书。包括:注释类,收刘向、王逸、朱熹诸家注释楚辞之作,共74种;音义类,收录有关楚辞的字音、字义、韵谱之作,共计19种;评论类,收录有关楚辞的论人、论世、论义、论文之作,共计20种;考证类,收录有关楚辞的人物、名物、制度、史事之作,共计21种;图谱类,收有关楚辞的法书、图画、地图之作共10种;札记类,收录诸家读书札记中考论楚辞的文字,共计6种。(7)黄灵庚《楚辞文献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版,全八十册。该丛刊收录历代《楚辞》重要版本、研究文献200多种,分为“章句”、“补注”、“文选·楚辞”、“白文”、“集注”和“楚辞研究文献”等六类,涉及中日韩三国的文献。以珍贵底本所在的收藏机构论,涵盖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日本大阪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等数十家著名图书馆。除了照顾文献的系统性收录了一些常见重要书籍外,有一百多种文献此前从未刊布,属于首次影印刊行,其中宋刻本四种、明刻本六十多种、稿钞校本五十多种,均是难得一见的“楚辞学”重要文献。每种文献,都配有详尽的“述要”,校勘内容,考镜源流。(8)2013年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周建忠教授“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被立为该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12),该项目由“东亚楚辞文献总目提要”、“东亚楚辞文献选刊”、“东亚楚辞学研究集萃”、“东亚楚辞学研究丛书”、“东亚楚辞文献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5个子项目组成,内容包括编纂书目、撰写提要、点校或影印等文献整理。总体而言,上述八大楚辞文献集成,侧重于国内外楚辞原始刊本,及研究性、学术性文献的汇编。

二是各地关于端午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集中于端午名称、起源、传说、习俗、诗词歌赋、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资料整理与考证研究。关于端午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在湖南、湖北、江苏、河南等地,先后出版了一批专著。如:丘桓兴著《中国民俗采英录》(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整理了“从祭龙到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故里的风土人情”、“屈原故里的灵牛”等民俗资料。孙正国著《端午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与当今的发展。蒋晖著《苏州端午节》(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包括:“端阳的起源、风俗、典故”、“屈子沉汨罗、怀石《离骚》在”、“忆在苏州日、粽香筒竹嫩”、“万历朝《五毒吉服疏》”等内容。王友福著《端午节》(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分八个章节:“歧说纷出话端午”、“端午食俗”、“端午习俗”、“端午游艺”、“端午传说”、“唐代长安的端午节”、“龙舟竞渡”、“端午节的影响与各地端午习俗”。谭绍兵编著《端午节》(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选取自唐以来的咏端午诗歌五十首推介给读者。刘晓峰著《端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一书,在大量占有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力求用精练、生动的现代语言进行表达,细腻地讲述传统节日故事,给广大读者提供有品位、有趣味的阅读材料。在各位作者、有关专家、专业图像机构和摄影师的协助下,该书还萃取了能传达传统民俗特点和文化内涵的视觉材料,图文并茂,希望以节俗的艺术美、生活美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马春耕、刘玉兰编著《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分别探讨了端午节由来、端午节典故、端午节风俗、端午文化艺术等。都春屏著《民族精神与端午文化构建》(贵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分“端午的历史渊源”、“屈原与端午”、“栖息于端午民俗中的民族精神”、“从屈原与端午的结合看民俗发展流变的规律及启示”、“屈原故里端午民俗考察”五章,讲述了端午节从早期地域性强、形态分散的民间节俗发展成为全国民众普遍认同的传统国家节日。张俊伟编著《解读端午节》(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从端午节名称、起源、传说、习俗、诗词歌赋、文化影响等方面,对端午节进行全方位解读。于淼编著《端午节》(吉林出版集团2014年版)一书认为,端午迄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与屈原有关的民俗信仰,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精神支持。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是对于屈原后裔的调查,为屈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民间历史资料。熊明陶著《曲阳史话》(皖内部图书(97)004,1997年)认为屈原是熊氏三十代祖。2009年7月至9月湖北秭归县委宣传部与《三峡日报》联合开展在全国寻访屈原后裔的活动,历时月余,行程万里,在重庆、四川、陕西、湖南、江苏、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北京等省市屈氏聚居的乡村寻访,并在苏州大学、湖南省社科院等单位的图书馆及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屈氏谱牒等资料,共搜寻屈氏族谱百余卷,访问近千人,实地调查26处屈氏聚居村落,拍摄并搜集大量资料,查找屈原后裔线索,对屈氏源流有了基本了解,并出版了著作《屈原后裔寻访记》(郑之问、范长敏、韩永强、刘紫荣著,长江出版社2010年版)。

四是关于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屈原传说的调查,各地出版了一些专著。孟寅编著《屈原的故事》(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徐伯青整理《屈原的传说》(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宁发新整理《屈原的传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屈原的传说》(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监利伍子胥资料馆柳如海编《三闾大夫屈原故事》(1999年内刊印)等搜集湖北、湖南等地有关屈原的民间传说百则。张伟权、周凌云著《诗魂余韵——屈原传说及其他》(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对屈原诞生地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屈原伟大思想形成的自然原因。随着“屈原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秭归县又将20世纪80年代宁发新采录的屈原故事,重新整理出版为《屈原传说》(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年版)。已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中的“故事、歌谣、戏曲集成”中,也收录了部分屈原题材的口头文学作品。文学创作领域也开始注意民间屈原文化资源,创作了长篇小说、地方戏多部。根据屈原事迹写成的故事,也成为少年儿童读物。

五是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围绕“屈原故里之争”的文化遗迹、考古资料搜集与研究。王健强著《屈原故里秭归》(中国旅游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描述了屈原故里秭归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等。郑和昌《屈原·秭归》(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介绍了“千古流芳屈原祠”、“熠熠屈原青铜像”、“纪念屈原陈列馆”、“屈原庙与香炉坪”等文化景观。何光岳著《三湘掌故》(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有专章《屈原迁徙流放遗迹考》,考察对象包括屈原故乡的遗迹、屈原北迁的遗迹、屈原东行的遗迹、屈原流放湖南的遗迹、屈原归宿地的遗迹、屈原后裔所建纪念屈原的遗迹、与屈原有关人物的遗迹。舒新宇著《破解屈原溆浦之谜》(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主要研究屈原为什么选择溆浦作为自己流放中的栖身之地、屈原在溆浦生活了多少年、屈原在溆浦创作了多少作品、屈原为什么选择端午节投江、溆浦为什么只过“大端午”等问题。侯文汉主编《屈原故里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对“屈原故里汉寿说”进行了专题研究,汇集相关论文六十余篇,助推县域文化研究。张俊伟主编《屈原:南阳诵歌》(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汇集了西峡屈原文化研究会的研究成果。该书从南阳的屈原文化遗存、历史文献、民间传说、端午习俗、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多个方面,阐释了屈原与南阳及西峡的渊源关系。张中一《屈原新传》(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通过对先秦文化及屈原作品的研究,推介“屈原故里汉寿说”。侯文汉主编《汉寿屈原故里考》(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包括图片、序言、题词、正文等部分。正文共分为“故里考辨”、“索县源流”、“沧山浪水”、“古迹觅踪”、“文物考索”、“楚韵百家”、“古今传说”、“兰芷文苑”八大版块,分门别类地辑录了与屈原和汉寿相关的,全国各地研究屈原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八十余篇,共六十余万字。

六是东亚、南亚对屈原的研究。国外的屈原研究,既有“屈原否定论”的影响,也有“屈原到过日本”的惊天言论。日本学者大宫真人在《屈赋与日本公元前史》(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中称,发现屈原作品以各种形式记录着有关日本的史实,于是便开始有意识地去研究“屈原到过日本”这一课题,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研究,肯定屈原到过日本,并声明:“这一新说法,并不是凭空想象或是靠推理的手法论证出来的。”

综上,对于屈原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主要从文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视野切入,表现出对“屈原文学存在性”的实证使命感,表现出对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强烈参与意识。其中,焦点大体集中于“屈原出生地、流放地之争”。一些看似矛盾的结论,与传承发展屈原文化的大前提并不矛盾,却有可能导致一些“非科学因素“或者说”情感因素”干扰屈原文化资源的实际分布调查,并影响屈原文学研究及文化传播效果。因此,本书试图从屈原学学科建设高度,利用现代新技术手段普查立档,一方面做好屈原文化资源的“摸家底”工作,另一方面为屈原学学科发展及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获取对湖南省及其他省域的屈原文化遗迹资源的历史和现状的认识,以期做到对屈原文化的全面了解、系统掌握、版图展示。二、屈原文化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文”即典章制度,是人类社会完善的标志,依据它可以感化天下之人,使之遵从文明。《易·贲卦·象传》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之后,“文”与“化”始合成一词,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文化”与“武功”对举,意即通过对人的性情陶冶、品德修养的教化来征服天下,其含义与西方的拉丁文“cultura”或“culture”比较接近。“culture”本意就是耕种、栽培,引申为对人的性情陶冶和品德培养。中西方语言中“文化”一词的内涵表明,“文化”与“人”密切相关,其实质就是“人类化”或“人化”,凡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文化是人类一切行为的解释、规范及综合。“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求、理想和愿望的表达;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并使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文化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1)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

从形态看,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相包容的体系。英国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认为,现有关于“文化”的描述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理想的”、“文献的(或档案的)”、“社会的”。威廉斯还认为,三种文化层次的描述之间是彼此关联的:“在我看来,任何充分的文化理论必须包括这些定义所指向的三个事实领域,相反,排除彼此指涉的任何一种特殊的文化定义,都是不完备的。……我则愿意把文化理论定义为是对整体生活方式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文化就是去发现作为这些关系复合体(2)的组织的本质。”

从发生学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层累造成型”的,文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的多维多层概念。屈原文化也不例外。自战国末期以来,多元媒介话语中的屈原形象及其精神风貌,均有不同层面的演变。归纳起来,现阶段关于屈原文化的理论阐述,基本是从“理想的”、“文献的”、“社会的”三种形态层次进行描述的。(一)现有屈原文化界定的三个层面

一是“理想的”或“价值的”描述。即将屈原文化作为始源价值来描述。如:“屈原文化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为热爱大中国的爱国主义和同情最下层人民的民本思想,以及大无畏的批判精神。鲜明的荣(3)辱观是屈原文化的核心。”“屈原在楚国衰落的时候守持着楚国上升振兴时期的开拓进取的精神,把诗性文明的开拓伸展到当时还处在原始洪荒状态的江南湖湘之地,既把中原文明的历史理性精神渗透到南方神话巫风的想象之中,又在南方神奇多情的想象里拓展了中原典雅节制的诗学世界,从而为中国诗性文明的博大和辉煌提供了一个与(4)《诗经》同等重要的源头。”“湖湘文化的理论根基是儒家的担当和忧乐文化,而屈原文化是其重要源头。屈原的代表作《楚辞》,就是对湘楚民间文化的发现和总结。湖湘文化的文源、文脉,是随着屈原文化信息的走向而清晰、而丰富、而完善和扩展的。研究由屈原文化传承下来的湖湘文化价值态,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5)要。”“屈原,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和理想主义的斗士。是这位天才诗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了爱国主义乐章。他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形成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意义,是湖湘文化的精神领袖,他的作品和精神也是华夏文明的原典之一,成为炎黄儿女顶(6)礼膜拜的民族之魂。”上述定义,主要从绝对或普遍价值分析屈原文化的内涵。

二是“文献的”或“档案的”描述。将屈原文化视作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来定义。如:“《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光辉起点。……《离骚》、《天问》、《九歌》、(7)《九辩》构成了一个相当突出的南方文化的浪漫体系。”“屈原的《离骚》、《天问》、《国殇》等也很大程度地发展提炼了楚地文化,从而使楚文化的精华得以展现,并且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发展壮大起(8)来。”又如:“屈原文化即屈子骚学,即诉诸理性之《周易》文化向诉诸感性之楚辞屈骚之嬗变,即诉诸理性之《周易》文化向倾诉自己哀怨政治情感之楚辞屈骚的嬗变。质言之,屈原文化乃《周易》文化之情感载体,屈骚乃先秦南楚巫学向巫文学嬗变结晶而成之艺术晶(9)体。”上述描述,将屈原文化作为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定义。

三是“社会的”描述。将屈原文化当作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方式来描述。如:屈原文化就是“挂香艾”、“划龙舟”、“吃粽子”等民俗活动,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等各地的端午习俗是屈原文化的重要体现。如“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期间进行“屈原故里端午祭”、“龙腾三峡”、“屈乡过端午”、“中韩端午屈乡行”等系统活动,这些端午习俗以祭祀屈原为核心。又如,为传承屈原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天津“三尺余杯”端午诗会于2016年6月2日在天津举行。屈原作为一位世界级的伟大诗人,通过文风的熏陶,使得中国变成了诗歌胜地。每到端午人们缅怀屈原,敬仰屈原,为屈原骄傲,为屈原喝彩,为屈原咏唱。秭归、汨罗等地组织了一个民间团体,学习屈诗风格,弘扬屈子精神,营造了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氛围。屈原文化已成为一种节庆生活。

综合上述各类对屈原文化形态的描述,可以看到,屈原文化之价值意识、文献档案的形态,使其跨越时空限制而传播久远;屈原文化之社会活动的形态,使其因“接地气”而传播广泛。(二)屈原文化价值体系的演变

从汉代贾谊《吊屈原赋》、司马迁《史记》,再到后来的诗文、小说、戏曲、音乐作品,屈原形象在被重塑的同时,其文化价值体系也呈现出了从“忠君”到“爱国”的消解与重构。人们力图在对屈原的解读与描写中,重现历史事件中个体生命的自我体验与价值困境,并复归传统文化精神,重构一种普泛化的伦理道德形态。

具体而言,屈原文化价值体系的演变,经历了从汉到宋、近现代两个建构时期。屈原由普通的“士”变成被敬仰的“人格的神”,又由“人格的神”发展为“爱国的精神力”。

汉宋时期,屈原由普通的“士”变成被敬仰的“人格的神”。《“楚辞”在汉代的传播与接受》一文认为,西汉初年“楚辞”已经在多个地域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了。在长安、洛阳一带,对于楚风的兴趣与爱好在朝廷文士中传播开来。用这种新的文学体式,摹拟(10)特定的语言、情调,成为一种文学时尚。汉代东方朔、王褒、刘向、淮南小山等人的拟骚赋,往往以第一人称抒情方式、感同身受的情感基调来写作,常引用或化用屈原诗句,以“我”的自叙语气,叙述屈原政治报国之路不通与流放在外的孤寂与无奈,抒发对世俗谗言的痛恨,同情叹惋屈原怀才不遇。

屈原在汉代贾谊、司马迁等人的文章里,虽然是被敬仰的,但对他的批评之词也很多见。贾谊说:“历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吊屈原赋》)在贾谊看来,战国时代士人可以自由游说他国,与汉代大一统后的情形不一样,因此屈原自沉完全没有必要。此后,司马迁、班固等对屈原之死皆有“微词”。司马迁:“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离骚序》虽肯定屈原作品“弘博丽雅,为辞赋宗”,但却批评屈原怨愤国君、露才扬己、专营求进而不明智,以致“忿怼不容,沉江而死”,其丽辞巧语亦“虚无之语,皆非法度(11)之政”。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说:“楚襄信谗,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可见,此时的屈原,在文人心目中,还是一个怀才不遇、性格孤傲、不会明哲保身的“士”,一个命运不幸的悲剧人物。

那么,屈原是何时被推上士大夫人格楷模的“神坛”的呢?王逸曾言:“读《楚辞》而伤愍屈原,故为之作解。又以自屈原终没之后,忠臣介士游览学者读《离骚》、《九章》之文,莫不怆然,心为悲感,高其节行,妙其雅丽。至刘向、王褒之徒,咸嘉其义,作赋骋辞,以赞其志。则皆列于谱录,世世相传。”(《九思序》)王逸认为,屈原作品在西汉以来就被世代传承,其节行倍受士大夫推崇。其作品字里行间,依托五经以立义,忠贞之心可表:“依道径,以风谏君。”“冀君觉悟,反于正道。”(《离骚经章句·序》)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谕”,用香草美人以喻忠贞、高洁、正直的君子品格,“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离骚经章句·序》)按,王逸关于(12)《离骚》的观点,是对淮南王刘安“骚兼风雅”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王逸《楚辞章句》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了屈原作品的精神内涵,用“忠贞”、“忠信”、“忠厚”、“念国”、“忧国”、“思君”、“念君”、“以忠辅楚”等词概括屈原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将屈原推举到“神坛”。

而供奉屈原神灵的庙宇,在汉代也逐渐兴起。现存“屈原庙”中,文字记载年代最早的,位于汨罗、鲁山、高安三县。应该说,屈原这位“神”在世人眼中,特别是在文人眼中,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影响到人们对士人人格的评判及培养,影响到官方的封崇: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颁诏长沙郡县长官,春

秋二时择日致祭屈原。——一千二百六十九年前,屈原被作为全国忠臣楷

模,与齐国丞相管仲、郑国丞相子产、燕国上将乐毅、赵国

丞相蔺相如、蜀国丞相诸葛亮等共计十六位忠臣,被唐朝官

方颁文纳入公祭。公元904年,唐哀帝天祐元年,颁诏汨罗屈原庙额“昭

灵侯”。——这是目前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屈原官方封号。一千

一百一十三年前,因为屈原“名早流于竹素,功有益于州

闾”,汨罗磊石庙与洞庭湖畔的青草庙、洞庭庙、黄陵二妃

庙等四庙一起,被唐朝官方颁文赐额,以旌良美。地点是汨

罗磊石乡。公元937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五月丙辰(端午),颁

诏汨罗屈原庙额进封“威显公”。——这是目前文献记载的最早在端午公祭加封屈原的

官方行为。一千零八十年前,屈原再次被官方颁文赐额,以

旌良美。时间是端午,地点是汨罗磊石乡。公元1080年,北宋神宗元丰三年,颁诏秭归屈原庙额“清烈公”。公元1083年,北宋神宗元丰六年正月丙午(三

十日),颁诏潭州屈原庙额“忠洁侯”。——九百三十四到九百三十七年前,屈原再次被官方

颁文赐额,以旌良美。地点是归州、潭州。公元1111年,北宋徽宗政和元年七月二十七日,颁诏

潭州屈原庙额与归州屈原庙额统一为“清烈公”。——九百零六年前,官方再次整理祭祀典礼制度,关

注到屈原庙额,地点是潭州、归州。公元1318年,元仁宗延祐五年七月戊子(三十日),颁

诏屈原“忠节清烈公”。公元1328年,元致和元年,刘行荣

作《重修忠节清烈公祠》。——六百九十九年前,屈原与商代忠臣比干、唐代狄

仁杰等忠臣名相一起进封,并颁诏整修祠庙。地点是汨罗。

庙宇的修建及礼制褒崇,给屈原信仰提供了现实空间,加速了屈原的“神化”,也让屈原成为士人精神的偶像。宋代有影响的《楚辞补注》、《楚辞集注》在汲取王逸“以儒注骚”精神的基础上,将“忠信于君国”提炼为“忠君爱国之诚心”。洪兴祖提出:“屈原虽死,犹不死也。”“屈原之忧,忧国也。其乐,乐天也。”(《楚辞补注·序》)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作《楚辞集注》,认为屈原作品是“增夫三纲五典之重”(《楚辞集注序》)的典籍。姜亮夫先生曾对汉宋时期三本《楚辞》注本的关系加以评述:“王逸章句本《楚辞》,为汉世肄习之籍,……且前十六篇,毕竟为楚辞不祧之祖。……洪兴祖《补注》一本叔师旧说而申之。王氏《章句》通雅有谅,洪补十得八九,且存唐以前遗说较多。……朱熹《集注》,实多采洪说,亦时有发(13)明。”(《楚辞通故八十卷·叙目》)屈原文化的核心精神,经汉、唐、宋三个重要时期,被提炼为“忠君爱国”,屈原成为“忠臣”楷模。

汉宋时期人们将屈原推为“人格的神”,直接影响着后世对屈原的认识。如明人感叹:“千古忠臣,当推屈子为第一。”(黄文焕《楚辞听直》)当代韩国楚辞学者道:“学者们所谓‘忠’的说法是完全(14)正确的,‘忠’是屈原诗中的核心思想。”屈原由一个悲剧人物成为士大夫自我人格完善的楷模。

近代以来,屈原由“人格的神”发展为一种“爱国的精神力”。

20世纪40年代,屈原“爱国精神”的概念已经被明确提出。在屈原沉身的湖南汨罗江边,平江县的一位书生彭泽陶完成了《离骚今译校注与答问》(1946年),在自叙译注屈原作品的初衷时,他说:“屈子爱国精神,与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丈(15)夫气节,得以宛然复见于世。”1942年1月,郭沫若满怀抗日救国的激情,将屈原研究与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1946年,王璞发表《屈原——人民的诗人》(《人物杂志》1946年二(16)卷6期),等等,都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人民诗人”。抗战时期,屈原作品成为爱国文学经典,被广泛教学、传播。“抗战以来,由于国家临到了相当危险的关头,屈原的身世和作品又唤起了人(17)们的注意。”1941年由老舍、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胡风等53位知名人士署名的《诗人节宣言》明确提出“效法屈原的精神”:“抗战以来,国内诗人咸感屈原诗风人格,两俱不朽,于爱国诗人中最早最著,丁兹大敌当前,国势防危之际,允宜矜式前贤,用励来者。因于民国二十八年七月,由陪都文学家舒舍予等召集在渝文艺作家开会,公议以每年的阴历五月五日,爱国诗人屈原殉国纪念日为诗人节,(18)藉以纪念前贤,并资策励云云。”(1941年《诗人节宣言》)回顾这段历史,人们评价道:“在40年代,‘中国诗人节’举行过多次庆祝活动和颇有规模的诗歌朗诵会,并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团结教育人(19)民,打击敌人的积极作用。”

到了近代屈原是“人民诗人”、“伟大的诗人”、“爱国诗人”等说法被广泛接受。屈原作品的独特深刻的精神魅力——忠贞爱国——为近现代民族志士所接受,化为他们的爱国救国实践的动力和标杆。

综上,屈原文化价值体系的演变,经历了“人—神—人”的过程。如今,屈原作品存在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文学典范,其间所熔铸的汉宋儒家思想、晚明社会思潮、“三民主义”、近现代马克思主义等等,使得屈原作品逐步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虽然屈原作品很难被人读懂,但屈原文化却是令人容易理解和参与的一种文化,其原因正在于,在流变过程中,其精神已经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互融。(三)屈原文化的主要特质

何谓屈原文化?笔者认为,屈原文化是屈原创造的和后世创造的与屈原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文化早已发展为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多层文化概念,在价值意识、文献档案、社会活动领域都有着丰富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屈原的作品艺术上的瑰丽与浪漫、思想上的爱国与民本、品格上的高尚与自律,这是屈原文化的本体;二是从汉代至今人们对他个人及作品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推广,是对屈原文化本体的继承和发扬;三是屈原精神与划龙舟、吃粽子、办诗会等民俗活动的融合,是两千多年来民众对屈原本体文化的信仰和推崇。屈原文化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无论过去,还是当下,屈原文化的影响深深烙在世人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世人的行为,屈原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具体而言,屈原文化的主要特质有三。

首先,屈原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

与中国诸多文化名人一样,屈原是悠久厚重历史最直接的体现者和传播者,是民族历史的文化记忆:“某些特定的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里所发现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社会遗产以及在某些类型作品中的具象化,它们得以保存下来——确实已被证明具有普遍性,这意味着一旦它被习得(无论在什么境况下),就能极大地促进人的能力的(20)发展,使他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管理社会和控制环境。”

屈原文化的可观可感的物质形态有:屈原作品的结集传播、拟骚文学、咏屈讽屈、音乐美术创作现象;包含有纪念屈原意义的各类历史民俗文化现象;分布于洞庭湖、鄱阳湖流域远至台湾海峡两岸的各类纪念屈原的雕像、诗词碑林和仿古建筑物;全国各地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文化节及其活动等。屈原文化之价值意识、文献档案的形态,使其跨越时空限制而传播久远;屈原文化之社会活动的形态,使其因“接地气”而传播广泛。

屈原文化的遗迹是后人凭吊屈原的精神圣地,许多文人墨客途经此处,均会提笔作诗,缅怀屈原,与屈原精神产生共鸣。如越南诗人阮攸作为越南大使来到中国,途经沅湘,写了五首吊屈原的诗歌,这些诗歌被收录在其汉诗集《北行杂录》中。《湘潭吊三闾大夫二首》其一:“好修人去二千载,此地犹闻兰芷香。宗国三年悲放逐,楚辞万古擅文章。鱼龙江上无残骨,杜若洲边有众芳。极目伤心何处是,(21)秋风落木过沅湘。”途经沅湘这一屈原自沉地,诗人极目伤心,悲叹屈原写下万古文章,却遭受不遇的命运,乃至最后献出了生命。首联“好修人去二千载,此地犹闻兰芷香”,表现出对屈原高洁自爱精神的高度颂赞。

历代途经或为官于汨罗、秭归的文人,往往会祭拜屈原庙,凭吊屈原,留下大量吟诵屈原庙的诗、文、赋。如写汨罗屈原庙的有唐蒋防《汨罗庙记》、后梁萧振《楚三闾大夫昭灵侯庙记》、宋胡哲《经理汨罗庙记》、元刘行荣《重建忠洁清烈公庙记》、明戴嘉猷《重修汨罗庙记》、明余自怡《重建三闾祠碑记》、清陈钟理《重修汨罗三闾大夫祠记》,写秭归屈原庙的有唐王茂元《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元黄清老《清烈公庙记》、明胡稳《重修三闾大夫祠记》、清王景阳《重修屈公祠记》、清向治《凌学院捐修屈公祠记》、清吴省钦《修楚屈左徒庙碑记》、清李炘《重修楚左徒屈大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