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娟《我的阿勒泰》


发布时间:2020-03-12 10:17:40

点击下载

李娟的书是迟早要读的。

几年前知道有个作家叫李娟,生活在遥远的北疆阿勒泰,她的散文获过不少重量级的奖项,许多我所关注的学者和作家,也纷纷推荐李娟。我在网络上提前找到了她的身影,先锋书店有邀请李娟的活动,新书发布后李娟也会各地巡签,甚至自媒体时代,【阿勒泰李娟】这个微信公众号就是李娟本人……

只不过,在以上这些可以如此近距离靠近这位作家的媒介上,其实都不是文字里的李娟——今年40岁的李娟,在签书会上,面对热情的读者,自称“娟姨”;在那个几个月更新一次的微信公众号上,李娟不发文章,发的都是最近拍的照片:新种的花,新种的菜,过日子的琐事……全然看不出是一位作家。

想真正了解一位作家,唯一的正解,还是看她的作品、她的文章。

于是决定要读李娟了。

娟姨已经出版了好些本书,都是散文集,一时之间,我不知该从哪一本读起。但一定不会从最新出版的书开始,因而,选了这本《我的阿勒泰》。

本书收录了1998年到2009年李娟的散文,那是李娟的年轻时代:19-30岁。

李娟第一次引起文坛重视,是在20岁,在乌鲁木齐打工的李娟,给当时的《中国西部文学》投稿,时任编辑刘亮程(没错,就是写下《一个人的村庄》的刘亮程)发现了李娟,直言道“纯野生的文字”。

刘亮程发现了李娟。

然而李娟的文字真正走向大众,远在十年后。李娟的绝大部分作品,是2010年以后密集出版的。这一时期她受到梁文道、柴静等众人的推荐,以及文坛权威王安忆也为李娟写下荐语。

不难看出,在那个网络尚未大规模普及的年代,在遥远的阿勒泰生活的李娟,她的文字长期徘徊在主流文学之外。

主流之外,是越来越多的民间声音,开始喜欢,注意到李娟这个名字。

理解了上述时空脉络,在读《我的阿勒泰》这本书时,我更能体会到李娟文字的珍贵。

在这个快餐时代,读李娟,需要一点点耐心。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李娟的文章,以自媒体的标准来审视,“标题不够劲爆”“开头就不够刺激”“没有干货,提供不了什么实用价值”“没有用户思维,不为读者考虑,通篇就写自己的事”……

但也仅需一丁点耐心,读完李娟并不劲爆的第一段,第一句,你就会顺着读下去,愿意去听、去看她还要自言自语般讲些什么。

是的,李娟的散文,就像是李娟的自言自语,而且她也不在乎是否旁边有人聆听——就像现实里她的阿勒泰,和母亲、外婆相依为命,在北疆的山野、森林、草原间跟着牧民不断迁徙。在辽阔的大自然面前,生活显得太空旷了,空旷到自言自语都成了日常。

阿勒泰是美丽的,但李娟的生活,一点也不诗意,甚至常常狼狈。

一家三人挤在篷布搭成的帐篷,半夜帐篷有时会被狂风掀翻,起了骤雨也只能用塑料袋到处接水,天晴的夜晚还有不知谁家的牛来蹭碎帐篷……一点也不诗意,为了生存,李娟全家三个女人,得付诸全部心力。

只是所有的苦难,在李娟那些自言自语的文字里,伤痕已然淡去。并不是她掩饰,因为在遥远的边疆牧场,在深山里不断迁徙的没通电的帐篷里,在那般生活的琐碎间隙,下笔时的李娟并无信心有一天她的这些文章会出版。

所以回头再看1999年写下的文字,颇为动容。

在这本《我的阿勒泰》里,并不是每篇文章我都读得沉醉,一方面李娟的生活离我太远了,一方面这本书读的真是断断续续,8月份夏末的尾巴,去青海湖的时候,我带着这本书,因为对大西北还未亲身丈量的我,去青海湖,已经是当前距离新疆阿勒泰最近的坐标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在青海湖我会第一次真正见到牧民和草原,虽然是藏民,虽然是高寒草原,跟新疆阿勒泰李娟身边的哈萨克牧民和山野牧场地理属性全然不同,但多少有牧场的神韵了。

李娟的好些篇文章,刷新了我对“散文”的认识,一个自然是她写的好,另一个更明显的特征——有些文章篇幅巨长,比如我很喜欢的《木耳》一文,居然有近40页!一开始读我以为是篇写木耳的抒情散文,5、6页撑死吧,但读着读着,发现是个故事,一环套一环的故事,直至最后读完,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家族和一个地区的年代史诗。

这便是李娟的厉害之处,她写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琐碎,她写无人问津的生活和无人挂念的快乐,开始读着你以为她只是恬淡,恬淡里还藏着一个个可爱的幽默,但某个情节的转场或某个细节,李娟的笔锋会突然锐利地划过,把潜藏在阿勒泰高山森林草原村庄里的人间底色不经意露出来,稍纵即逝,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在第二辑《角落之中》有一篇《乡村舞会》,是李娟在2002-2006年间写的,她写爱情。那是哈萨克牧民的乡村舞会(拖依),她以一种当地人的身份参加,牧民们毫不介外,因为开小卖部的李娟家和牧民们太熟悉,与此同时,她又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即便很熟悉哈萨克族的民俗习惯。她遇到了麦西拉,一个漂亮温和的年轻人,她从一开始就很喜欢他。于是整场舞会,李娟投入身心去参加,但也不时像个局外人看着眼前这一切——年轻人们聚在一起,在屋内可以尽情享用丰盛的美食零食,可以弹起口风琴,可以唱歌,可以在屋外的会场狂欢跳舞,人群与篝火交映……整个秋天李娟都在想着她的爱情,但却最终没有。我最感动的是文章最后的片段,在河滩边游荡的李娟,像秋天送走白桦林的叶子一样,脑海里自言自语却也不得不送走自己的爱情。

李娟文字里的真诚,好像也只有遥远纯净的阿勒泰才配得上。

能让读者不为功利地去珍惜的写作者,无疑是幸福的。从一开始,乃至到现在,她都没有什么表演欲,也并未忐忑地期待是否有远方的人能读懂她的心声,毕竟是上个世纪就出道的人,毕竟在漫长的无人问津里写了那么久,她习惯了在目光之外,就像如今,李娟的读者已然众多,在内地颇有人气,但对于广袤阿勒泰的大多数牧民,这依然是一个未曾听闻的名字。

【阿勒泰的李娟】

点击下载《我的阿勒泰》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