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的源泉:捕捉生活中的经济学身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13:46:23

点击下载

作者:熊秉元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效益的源泉:捕捉生活中的经济学身影

效益的源泉:捕捉生活中的经济学身影试读:

版权信息效益的源泉:捕捉生活中的经济学身影/熊秉元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6ISBN 978-7-5060-9775-8Ⅰ.①效…Ⅱ.①熊…Ⅲ.①经济学-研究 Ⅳ.①F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35084号效益的源泉:捕捉生活中的经济学身影(XIAO YI DE YUAN QUAN :BU ZHUO SHENG HUO ZHONG DE JING JI XUE SHEN YING)作  者:熊秉元责任编辑:王 端出  版:东方出版社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13号邮  编:100007印  刷:北京汇瑞嘉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版  次:2017年7月第1版印  次:2018年4月第3次印刷印  数:10001-18000册开  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印  张:8字  数:129千字书  号:ISBN 978-7-5060-9775-8定  价:45.00元发行电话:(010)85924663 85924644 85924641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请拨打电话:(010)64023113

※人是环境的动物,因为人是成本效益的动物。

※我们处理过去,是为了未来。

※道德不是来自圣人哲王的提携教诲,而是来自市井小民的自求多福。

国※道理最好浅中求,因为真佛只讲家常话。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改变政权如此,改变思维亦然。

※信念最好立基于事实,而非想象;公共政策最好立基于事实,而非信念或想象。

……序 为经济学的普及请命

我曾应邀到台湾的一所小学去演讲,对象是中高年级资优班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的老师很用心,自己设计了一套“经济学”的教材,而因为看了我的书,所以请我去和小朋友谈一谈。

小朋友们聪明可爱,问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他们把问题写在小纸条上,我在档案柜里还存了其中的几张。演讲完后,几位老师表示,过去他们把经济学界定在对于商品劳务的探讨上,经过我的阐释,他们发现经济学不只是探讨“价格”的问题,而且也处理更一般性的“价值”问题。

他们还送我一套录像带,是美国小学里经济学的教材。后来在看经济学的文献时,发现美国一般高中里也有经济学的选修课。美国经济学学会还曾经组成项目委员会,评估高中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公布评估的结果。显然,在美国从小就有经济学的教育,循序渐进,而且这是对一般学校的学生,而不是只针对商业学校。

我想,美国教育体系对经济学的重视,主要是体会到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密不可分。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经济活动已经成为主导的力量,人的衣食住行乃至于工作家庭,都和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因此,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消极的,可以在经济起伏里自保;积极的,可以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追求自己的福祉。

对于一个以资本主义(精神)为主的社会而言,经济学显然很重要。相形之下,对于一个以伦常道德教化为主的东方社会,经济活动似乎不是关键所在。可是,这事实上是一种错觉,而且是很令人惋惜遗憾的错觉……

在社会科学里,政治、法律、社会、经济是公认的主要学科,而且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悠久辉煌的历史,也都累积出非常可观的智慧结晶。在人类摸索前进的过程里,也都曾经在某些转折点上,发挥关键性的影响。不过,自1960年起,经济学的发展,已经使这些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而渐渐有一枝独秀的趋势。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学者带着他们的分析工具,大举进入其他的社会科学领域,而且已经有非常璀璨的成果。

在社会学方面,盖瑞·史丹利·贝克(Gary Stanley Becker)是众所周知的人物。利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他深入地探讨了家庭里父母子女的互动、人力资本、教育等传统上属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当他在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他同时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和社会学系的教授。

在政治学方面,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和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联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利用经济学来分析政治现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对政治过程的看法。现在,“公共选择”已经是经济学里不可或缺,并且是最有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不但在“经济学原理”的教科书里有专章讨论,“公共选择”的专有名词也往往成为“政治学”教科书中的用语。布坎南在198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在法学方面,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arry Coase)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他在1960年发表的论文《社会成本的问题》不但是经济学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也是所有法学期刊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这篇论文引发了“法律经济学”这个新的领域,对传统法学造成革命性的冲击。当科斯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不但经济学界额手称庆,法学界也多认为是迟来的正义!

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互动,基本上是单方向的。当经济学的版图逐渐扩充时,其他的社会科学并没有反方向的举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和学科的性质有关。经过对人类活动长时间的观察和淬炼,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套基础扎实的行为理论——人不只是在市场里会趋吉避凶,在其他的活动上显然也是如此。相形之下,社会学的理论往往是一家之说(韦伯、杜尔凯姆等),而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一套理论架构。在政治学和法学里,情况也很类似。因此,理论上的优势,使经济学者可以带着自己的分析工具(好像是一把万能钥匙),去探索其他领域的奥妙。相反,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却没有能够相抗衡的理论。

不过,理论上的优越性只是故事的一半,另外半个故事和这些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有关。在经济学里,大致分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探讨的主题,主要是个人、家庭、厂商、市场结构;宏观经济学所探讨的主题,主要是整个经济的物价水平、就业情况、经济增长等。可是,在微观和宏观之间,事实上还有一些“中层问题”(middle range issues)。当个别消费者的偏好相加,会成为一群消费者。这些消费者群的偏好不再是个人的偏好,但也不算是整个社会的偏好,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现象。同样,产业和产业之间的消长,也不是微观和宏观层次上的问题,而是处在两个层次之间。就目前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最强的是微观经济学的部分,因为研究主题明确、焦点集中。在宏观经济学部分,虽然有各式各样的模型,也有强调微观基础的宏观架构,但是因为处理的层次过高、涵盖面过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众议佥同的理论。对于“中层问题”而言,以现有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事实上还不太能有效地处理。

由研究主题上的划分,就比较能体会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互动的差异。以社会学而言,虽然个人和家庭也是研究重点,可是整个学科的关键,与小区、社会化、宗教等“中层问题”有关。同样,政治学所探讨的,主要是政党、选举、政治文化这些“中层问题”。对于中层问题的分析,经济学并没有好的分析架构,社会学和政治学也没有,所以,虽然经济学和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的互动已经有相当的成果,可是大部分是集中在“微观经济学”的领域里。

相形之下,法学分析的重点,就是几千年来原告被告之间的纷争,而这正是微观经济学的专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对峙)。因此,在经济学往外扩充势力的发展上,“法律经济学”的成果最为丰硕。法律经济学的专业期刊已经有不下十种,而且还在持续地增加,这都不是“经济社会学”和“经济政治学”(公共选择)所能望其项背的。因此,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结合之后的果实,主要和两个学科所处理问题的性质有关。

不过,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科学里,经济学者努力的成果有程度之分,经济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已经显露无遗。学习经济学,不只是了解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经济活动,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套分析社会现象(而不只是“经济”现象)的工具。对于一个强调伦常道德和风俗习惯的传统社会而言,更值得以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了解和掌握伦常道德和风俗习惯的意义,并且与时俱进、日新月异。譬如,在农业社会里,因为要一起耕田除草收割储藏,天灾人祸时还要互通有无,所以兄弟之间必须有浓厚的“手足之情”。在工商业社会里,兄弟之间不需要在生产消费保险上彼此支持,手足之情的内涵自然有所不同。

关于“经济学教育”这个问题,我觉得在高中、初中的课程里,值得加入经济学的科目。对于人的思维和行为,经济学的世界观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也知道,如果要把经济学当作像数学、物理、化学一样的基本课程,一定会引起社会学者、政治学者、法律学者的异议。相信他们也能为自己的学科讲出一番道理,也都会希望自己的学科是基本课程的一部分。对于这个问题,我似乎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不过,在大处着眼之外,可以采取小处着手的方式:希望借着一般性的文章,借着每一个人日常生活里都会遇到的事物,阐明经济学对这些社会现象的解释。因为,看经济学的专业论文的人少,而看一般性的文章的人多,影响力也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约瑟夫·施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曾经说,经济学者总是带着一种传教士的情怀(the economist as preacher),念兹在兹地希望能宣扬经济学的教义。对于他高瞻远瞩的视野,我心有戚戚焉,也希望对经济学教育的期望能早日实现!

2016年5月于杭州第一章 华人性格中的菊花与刀

小事实际,大事抽象;小处讲利害,大处论道德。由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琢磨华人社会的特质,饶有兴味。由现实转向历史文化,虽可能是一种逃避,也可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花样的年华,草般的岁月

1936年的一天,在上海一家豪华酒楼里,有个奇特的聚会。十余位来宾,都是七十开外的耄耋长者。他们有几位穿西装,但多半穿的是中式长袍或马褂,还有好几位头上戴着传统的小圆帽。在外观上,他们举止从容优雅,看得出是受过良好教育,经过大风大浪,是华人社会里不折不扣的长者尊者。但是,虽然他们浑身上下都散发出浓浓的中国气息,他们彼此之间却以流利的英语交谈,而且是地道的新英格兰口音。更令人讶异的是,他们虽然已经年逾古稀,彼此却都还谑称“囡仔”(boy)。

他们确实很特别,因为他们有极其特殊的身份和头衔——他们是硕果仅存的“大清留美幼童”!

在1872年到1875年之间,大清帝国前后选派了120位幼童,送到美国留学,他们的年龄,在9到15岁之间。按照计划,他们将住在美国家庭里,在美国读中学,进军事院校或大学理工科系,然后回国服务。虽然后来计划因故终止,但是在美国近十年的熏陶,已经让他们与众不同。他们之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修建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的詹天佑,另一位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在中外历史上,大清幼童的际遇,都是很奇特的一页。在这个过程里,有几位关键性的人物。首先,容闳是这一切的推手。他因缘际会,由香港到美国求学,从常青藤名校耶鲁大学毕业。眼见西方文明之盛,再回头看大清社会的腐败落后,他觉得唯有师法西方,而且从根救起,才可能振衰起弊。他所想到的,就是大量选派幼童,到美国接受完整的教育,再回国一展所长。

容闳的抱负,如果没有曾国藩的鼎力支持,当然不可能实现。晚清时期,曾国藩在朝廷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即使位极人臣,曾国藩还是要小心翼翼。环伺左右的,多的是怀旧排新、仇洋恨外的势力。稍一不慎,不但幼童留洋的计划功亏一篑,他自己的地位都可能受到影响。

与容闳和曾国藩相比,吴子登算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然而,留美幼童整个计划的转折,却是由他而起。幼童到美国之后,集中在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的首府哈特福德(Hartford)。为了就近照顾,也为了督导幼童,清廷在当地设了“留学事务局”,还派了督导人员。吴子登,就是事务局的第四任主管。他到任之后,在周末按惯例召集幼童,教授四书五经。可是他发现,在美国家庭待上一段时日之后,这些幼童已经沾染当地自由开放的习气。他要求幼童行跪拜礼、背诵古籍、态度驯服谦抑,幼童们不服,更受不了他的鞭笞和呵斥,于是冲突日益严重。

吴子登禀报清廷,长此以往,这些幼童将与西人无异,不再以圣人教化为依归。一连串的奏折,再加上国内外政治情势的风吹草动,清廷终于下令,终止留美计划,全体幼童分批返国。幼童们等于犯错被遣返,所以千里迢迢回到故土之后,受到监视拘禁,类似犯人的待遇。

1884年,中法海战,法国军舰(铁壳船)和清廷的军舰(木壳船),在闽江口马尾附近交战。一阵炮声隆隆、硝烟散去之后,半个时辰不到,清廷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被分派到福建水师的几位留美幼童,花样的年华就此画下急促的句点。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面,清廷的北洋海军受到重创,又有好几位留美幼童壮烈牺牲。

其他幼童的际遇,没有这么悲壮。不过,这些在美国土壤上迎接阳光、日益茁壮的精英,就在清朝倾颓、民国肇始的动乱岁月里,像草芥一般随风飘舞、自求多福。

对于容闳、曾国藩、吴子登而言,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容闳,基于自己的信念,推动幼童留美,数十年而不悔。曾国藩,考虑到朝廷情势、自己的政治处境,也只能顺势而为。吴子登,对美国风土人情陌生隔阂,坚持“中学为主、西学为末”,他认为幼童应该尽速回国,避免持续受污染,也是出于一片善意。

当然,幼童留美政策中途而废,可以有诸多揣测。如果幼童的年龄再大一些,会不会好一些?如果就近照料监督的不是吴子登,政策是不是会持续?如果一切照计划进行,幼童源源不断地送到美国,学成之后也持续地回国投入社会,清廷的命运乃至于中国近代史,会不会就此改写?这些假设性的问题,令人好奇、引人遐思。不过,更重要的问题是,由历史、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大清幼童留美的做法,到底意味着什么?又透露出哪些问题?在一个正常稳定的社会,同样年龄的小朋友可能会出国旅游,到异地去接触不同的风土人情,但是,他们不会被移植到万里之外,在截然不同的土壤里成长,肩上还背负着救亡图存的重责大任!

中国历史上,一旦社会面对重大变故,特别是瘟疫虫害水患等天灾,朝廷就昭告天下,皇上下诏罪己。然后,选个黄道吉日,皇上斋戒沐浴,登坛向上天祈福,并且恳切承诺,以后会更克己复礼、崇道修德。千百年来,同样的戏码一再上演。

18世纪工业革命,带来了蒸汽机、火车、轮船等。西方列强的势力,活生生血淋淋地闯进自居为中土的古老帝国。一连串的挫败和羞辱,不仅是有识之士,连老大的朝廷都意识到,下诏罪己、祷告祈福的举止,已经无济于事。继之而起的,是呼吁船坚炮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乃至于全盘西化。留美幼童,就是这种时代背景之下的产物。

和斋戒沐浴、下诏罪己相比,选派幼童留美的做法当然要踏实得多。然而,考虑当时的主客观条件,这毕竟只是一种出于善意、想当然的企图而已。希望以一小群受过现代教育的幼童,就能扭转一个庞大无比的古老体系,不但清廷无从配合,社会其他部分更是鞭长莫及。毕竟,社会要能长治久安,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套能正常运作的典章制度,还需要在面对考验时,有适当的机制,能因应、调整、自我更新。幼童留美计划的波折乃至于中辍,并不是偶然,而几乎是必然。

历史学者黄仁宇曾经写道:“新中国成立(1949年)之后,已具备数字管理的能力。”如果他有机会接触大清留美幼童的史料,再想想中国历史上面对变局和考验时的做法,可能不会有如此天真、乐观、简单的判断吧!华人性格中的菊花与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和日本是交战双方,为了更了解对手,美国政府的“战争情报办公室”(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请人类学家鲁思·贝内迪克特(Ruth Benedict)出马,研究日本人的性格。她的研究成果,后来出版为一本书,名为《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她认为,日本人的性格,是一种奇怪的组合:既有菊花般的雅致、内敛,又有刀剑般的坚韧、刚烈。两种特性,彼此矛盾,又是极端的对比。然而,在地理、历史、自然条件的雕塑之下,大和民族就形成了这种令人又困惑又着迷的性格。《菊与刀》出版之后,广受好评,连日本人都觉得贝内迪克特观察入微。这本书已经成为经典,是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必读之作。那么,如果要勾勒华人性格,又会得到什么图像呢?

华人社会,地广人众,华人历史,上下五千年。以简单的概念囊括十数亿人口的特性,自然是捉襟见肘、挂一漏万。不过,以闲情逸致、无伤大雅、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心情,揣测华人的性格特质,也饶有兴味。仔细琢磨,华人的性格,似乎也是一种对立而矛盾的组合:小事实际、大事抽象;小处讲利害,大处论道德。

华人性格上的特质,可以从小处开始揣摩。传统文化里,忠和孝这两种特质都很重要。但是,和日本人相比,取舍却刚好不同。日本的文化里,“忠”比“孝”来得重要;华人文化里,“孝”却比“忠”来得重要——强调“忠孝不能两全,移孝作忠”,可见一斑。这种对比,当然和两个社会的历史经验有关。

日本的海岛地形崎岖,分散各地的小区域,逐渐形成类似藩镇割据的结构。农民和武士,都隶属于各地的藩主。藩主提供保障,农民和武士则贡献劳力和服务,彼此唇齿相依。要维系这种关系,“忠”显然比“孝”重要。华人社会的历史经验,主要是绵延数千年的农业活动。绝大多数民众,以农耕自给自足,地域辽阔,帝力于我何有哉?然而,朝廷皇上也许远在天边,虫旱水灾和瘟疫却常在左右。而且,农事耕作上需要人手,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最好能互通有无。因此,大家庭、数代同堂、妯娌宗亲等,目的都在发挥保险互助的功能。在这种环境之下,“孝”的功能显然要大过于“忠”,表面上是伦理道德,实质上是成本效益。

华人文化里重视伦常关系,正是有力的佐证。人际交往时,血缘关系固然重要无比,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会试着纳入伦常的体系,成为“近似”(pseudo)的血缘关系。年龄比父亲大的长辈就是“伯伯”,年龄小的就是“叔叔”。和自己年龄相似的同侪,不是“兄”就是“弟”。一旦纳入伦常体系,彼此在举止应对上要容易得多,而且循着伦常关系,就能发挥彼此与援的功能。因此,抽象来看,华人性格中重“实际”的特质,可以说是环境使然。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雕塑之下,重实际可以自求多福、趋吉避凶。一旦把范围扩大,华人性格里“抽象”(也就是不实际)的特色,同样是环境使然。

地理上,“中原”是面积辽阔、平坦完整的一大片土地。南方的寮越、高棉等,有丘陵峡谷高原等相隔,历史上从来没有因“北侵”造成困扰过。左边有沙漠阻绝,形成天然的屏障,零星的商旅僧人,可能往返跋涉,但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鞭长莫及。右边是大海,船坚炮利之前,不成问题。剩下的,只有北方来的强敌。因此,只要能挡得住北方的威胁,中原大地自成体系,唯我独尊。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历代朝廷无不自视为“中土”,皇上自居为“天子”,大一统的思维应运而生。英国和印度,都曾是独霸一方的强权。然而历史上,英国始终和欧洲大陆的德法等国交流竞争,印度和中东伊斯兰教文明的互动往返,也无日无之。两相对照,华人的历史经验,和英国以及印度大不相同,因为地理上的特殊结构,华人文化自成一格,而且定于一尊。

然而,要统治幅员辽阔的帝国,毕竟不容易。交通不便、人口众多、各地民情风俗迥异,在中央集权之下,要用同一套具体明确的规则,操作上很困难。最好的办法,是发展出一种抽象的规律——简单易懂,但是在解释和运用上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因地制宜。仁义道德,正好具有这些特质。四书五经成为圣人教化,朝廷再以这些道德理念操作官僚体系,官僚体系以同样的道德理念治理政事。

形式上,由中央到地方,似乎有一以贯之的游戏规则。实质上,道德理念有太大的阐释空间,好恶系于一念之间。更重要的是,道德理念只是花拳绣腿,挥舞起来虎虎生风,令人目眩神摇,然而虚有其表,用来党争倾轧可以,碰上天灾、异族入侵或洋枪大炮,可就无济于事。

以道德理念处理国家大事,而不是诉诸公共政策的利弊得失,显然无稽。没有敌国外患时,好坏差别不大,一旦真的碰上问题,当然就荒腔走板。朝廷可能就此寿终正寝,一切重新来过。然而,即使改朝换代,大环境的基本结构,依然健在。因此,数十百年之后,改朝换代的事就再度上演。长此以往,以中央集权治理百姓,以道德信念处理公共事务,当然对一般民众产生影响。老百姓不能在公领域里表达意见,只好在私领域里自求多福。小事实际大事抽象,小处讲利害大处论道德,华人性格中矛盾的组合,真是有以致之。

然而,人类历史毕竟不是一再重复的戏码。工业革命之后,经济活动像滚雪球般地膨胀扩大。古老的帝国,已不再是离世索居的中土。国际间的交往愈益频仍,文化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缘际会,华人世界里,香港和台湾又已经发展出独特的法治和民主。长远来看,这些经验想必对华人性格有滴水穿石般的影响。

千百年之后,日本人是否还是“菊花与刀”,而华人是否还是“小事实际,大事抽象”,确实令人好奇!私利与公益的起承转合

华人社会,公私之间的微妙关系,已经有许多论述。譬如,缺乏公德心,公认是华人社会的通病。不过,另外两种常见的现象,却较少见诸文字。

一方面,传统教育里反复强调: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之道,公而忘私。忠孝不能双全时,要移孝作忠。因此,抑私而崇公,私利要让位给公益。另一方面,许多官署的文书,以关防用印,却不见负责人的名姓。民众所面对的,是冷冰冰、空洞抽象的公务机关名号。还有,许多读者来信,没有署名,似乎不敢让自己名字曝光,有点见不得人的忸怩。

这些奇怪甚至彼此矛盾共存的现象,反映了华人文化里,对于公私的处理,以及相对之间的关系,似乎一直缺乏一种健康正面的认知。经济学强调,人是理性(能思索)而自利(追求自己认定的福祉)的,对于和公益/私利相关的问题,也许能稍稍野人献曝!

有几个常见的误解,值得先作澄清。首先,私利和公益之间,是彼此冲突,彼此不兼容的。对于这种直觉,让证据来说话:牛奶一瓶成本30元,卖50元。消费者买了之后,(假设)得到80元的快乐,因此,卖方和买方各逐其利。可是通过交易,双方互蒙其利,两人的福祉“同时”增加,两人的权益“都”受到照顾,因此私利和公益同时上升。

其次,公益没有大小,因为不能量化。这种误解,一般人不会有,但却偶尔见诸读死书的饱学之士。公益当然有大小之分,就像利益也有大小之分一样。小学生的利益(公益的一种)、中小学生的利益、全体学生的利益和所有师生的利益,当然是范围不同、由小而大。而且,大小美丑善恶对错等价值,都是排序(ordering)的观念,1、2、3、4等数字是数列(numerical)的观念。公益的大小和排序有关,却和量化没有直接的关联。事实上,民主代议的程序,就是在大小不同的公益/私利之间,处理如何取舍的问题。

再次,一旦面临公益,私利必须让位。这种错觉,值得小心斟酌。当公益和私利竞争冲突时,就如同处在天平两边,两边的轻重如何,要看其他相关的条件。日本成田机场兴建,引发附近居民激烈的抗争。最后,机场更改设计,跑道缩短,并且调整方向。飞机起降和机场运作吞吐,每年不知要增加多少成本。而且,以后世世代代,只要机场营运一天,就要多承担这些成本一天。

然而,在私利和公益冲突时,私利(民众的产权)超过公益(机场营运、旅客权益等),公益让步。当然,在抽象的层次上,尊重私有财产本身就是一种公益。长远来看,私有产权的稳定,超越一个机场的得失!

这种转折,事实上就触及了公益和私利的核心问题,两者之间的关联,到底是什么?追根究底,答案其实很简单:公益,是由许许多多的私利所组成,私利交集的部分,就是公益。因此,单身汉的利益是私利,结婚后夫妻共同的利益,就是两人之间的公益;两人和孩子及亲戚的共同利益,就是这个家庭的公益,等等。

诺贝尔奖得主科斯,以两篇传世论文得奖,其中之一名为“社会成本的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全文主旨一言以蔽之:只有私人成本,没有所谓的社会成本。

对于私利和公益,也可以作如是观。虽然这是较极端的描述,却一针见血、直指鹄的!琢磨

我曾应邀到位于宜兰礁溪的玄奘大学演讲。主人是行文时自称“台史公”的许介麟教授,曾任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他是日本东京大学科班出身的博士,对日本了解很深。在细雨蒙蒙的北回铁路上,我们聊起日本人的性格。他仔细解释,对日本人而言,“忠”比“孝”来得重要。这是他的观察体会,我不敢掠美。

这几篇文章,都是希望提升视野,由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琢磨华人社会的特质。由现实转向历史文化,可能是一种逃避,也可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章 经济学和人性之辩

有“社会科学之后”美称的经济学,在历来学者的努力下,已经累积出很可观的智慧。经济分析,以人的特性——理性自利——为起点,处理的问题,包括价格和价值。第一堂星期五的课

前些年,我在研究所开了一门“法律经济学”。修课的,大都是法律研究所的学生。在联考里,法律系的分数一直是名列前茅。学生们的资质,当然不在话下。可是,我却觉得,经过四年的法学熏陶,这些英才似乎都被磨成了思维僵化、只会考试的中等之资。

我希望,有机会能教法律系大学部的课程,能“从根救起”。2004学年开始前,系里排课,教法律系大一经济学的老师刚好休假,没有人接手。我自告奋勇,愿意从城中区回到总校区(半小时的车程)教这门课。法律系分成三组,其中财经组必修经济学,另外两组(法学和司法),经济学是选修。每组学生有50位,所以我猜修课同学大概会有80位到100位。上课的规模并不理想,但是差强人意。

处理稀少性资源的运用

某学期开学,我接到选课名单,吓了一跳。系上开了十几个班的经济学,供经济系和其他科系的同学选修。人数最少的一班,有23位,人数最多的一班,有400位,也就是我教的那一班。即使是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两堂课,也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想修。

学校里最大的教室,也只有250个座位。400个人上课,有不少人要站着或坐在地上。可是,即使有更大的教室或动用礼堂,我还是不愿意修课人数这么多。我觉得对学生和对我,教学的效果都不会好。我查了一下修课名单,法律系有135人选,其余265人,来自中文、外文、历史、电机、动物、医学、物理等系,不一而足。经过斟酌,我把修课人数定为200人,只能少不能多。

因此,问题来了,要采取什么方式由265位里筛选出65位?同事告诉我,最好事先定下修课人数的上限,学生计算机选课时,先选先得,额满自动停止。可是,这是我第一次回总校区开课,没有先见之明、预为之计。

我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能让真正想修的人,得到修课的机会,让真正的需求,能和有限的供给相会。当然,处理稀少性资源的运用,是经济学者的专长之一。处理选课人数过多的做法,我心里也慢慢有了底。最简单的,当然是抽签。可是,虽然抽签的成本最低,结果却并不合理。抽中的人,未必真心想修,没有抽中的人,可能反而志在必得。以“愿付价格”(willingness-to-pay)来筛选,可能更理直气壮。价格,当然不一定是金钱上的价格,而可以是其他的指标。

以愿付价格投标修读

以愿付价格为原则,第一种方式是一位研究生的建议。每位想修课的同学,在纸条上写下自己愿意牺牲的分数,然后来“投标”。如果愿意牺牲的分数是10,而学期考的成绩是90分,就表示由90分里扣掉10分,成为80分。愿意牺牲的分数愈多,表示修课的意愿愈强。可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个人对分数的期许不同,有些同学希望认真修课,有好成绩,对就业或出国进修都有帮助。扣分数的做法,可能反而过滤掉一些真心想修的好学生。

第二种方式,是先交一份心得报告,1000字上下,说明想修课的原因,或分析社会现象等。内容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要花心思和时间动笔。据同事表示,这种方式很有效。可是,缺点之一,是老师或助教要花很多时间,一一过滤。

第三种方式,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而且曾经小试牛刀。愿付价格,就是为修这门课,愿意从口袋里掏出多少钱!(或者,愿意为一封介绍信,付多少钱。)愿付价格高的学生,就有优先修课的权利。操作的方式,是由高往低喊价。譬如,为修这门课,愿意付200美金的举手,这时候,可能有两个人举手——如果由低往高喊,低价时举手的人会太多。然后,把价格降到180美元,再举手表示意愿。价格一路降,手也一路举,等到降到某一个价格(如30美元),累积了65位同学,喊价就停止。

这65位同学,比其他同学愿意付更高的价格,所以有选课的权利。他们每个人到邮局去,把30美金汇给任何他们想捐助的慈善团体(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慈济功德会等),然后拿着汇款收据来选课。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明快,程序成本低,而且在实质上,和写报告的性质相去不远。写份报告,可能要花3个小时,交30美金,可能要在便利商店打工七八个小时。写了报告还不一定能修课,但是交了钱之后一定能修课。

当然,这种做法可能不见容于一般人。如果我坚持采取这种做法,我猜学生在网络上一定吵骂成一团,学生家长也可能打电话抗议。媒体知道之后,说不定来个现场联机报道。一个星期之内,我就会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如果我想出来竞选民意代表、提高知名度,就应该采取这个做法。可惜,我不想。“交钱修课”附和者稀

星期五第一次上课时,教室里果然挤了满坑满谷的人。我先表明只接受200人选修的立场,然后介绍各种筛选的方式。对于写报告的做法,台下没有异议,可是扣分和交钱的做法,却引起台下一片骚动。针对“交钱修课”的做法,我先请反对的同学举手,台下有70位左右的同学举手。我再请赞成的人举手,整个教室大概有10个人赞成。为了避免争议和反弹,我采取了交报告的方式。旁边的两位助教一脸无奈,眼神有点哀怨,而且其中有一位已经有辞意。有趣的是,下课之后有位同学过来问我:自己可不可以去捐钱,不要写报告?我一直觉得,我想出的办法,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凭有据。也许,经过倡导和论对之后,明年我真的会采取“交钱修课”的做法!经济学的使命

最近坊间出现了一本爱情小说,名为《爱上经济》(The Invisible Heart:An Economic Romance)。一位高中教经济学的老师,爱上女同事,在曲折的故事里,男女主角有过一场又一场的对话。核电厂、外籍劳工、动物保育、女性主义等议题,都是他们谈心时的内容!

承蒙出版社厚爱,寄了一本给我。大概不是希望我享受这个唯智(非唯美)的爱情故事,而是希望我能为文推荐。我耐着性子看了几十页,然后决定投降。理由很简单,如果我想看爱情故事,我会去找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言情小说来看;如果我想看关于公共政策的讨论,我会去找专业期刊或政论杂志来看。在爱情故事里夹杂公共政策的讨论,就像在看足球赛转播时,听解说分析足球运动和生理健康的关系;或者去听音乐会时,中场插播一段“音乐与人生”的演讲。分开来看,两者都有意义,也都很重要,可是合在一起,要多不对味就有多不对味。毕竟,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的爱情故事赚人热泪,是因为他的人生起伏,而不是因为他的赛局论!

有这么一段联想,我自觉理直气壮、直道而言。可是,没过多久,我又开始反问自己:让爱情的归爱情、经济的归经济,这不也就是绝大多数一般人的心情和取舍吗!如果连专业的经济学者,好尚都和一般人无分轩轾;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希望,社会大众可以有“像经济学家般的思维”(thinking like an economist)?

经济学(家)的长处所在,不就是有一套特殊却简单明确的思维方式吗?不就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改善决策质量,因而增进一般人的福祉吗?对于这种明显的扞格矛盾,经济学者能自圆其说吗?

的确,经济学虽然贵为“社会科学之后”,可是似乎只是象牙塔里的益智游戏。经济学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漂亮的曲线图表,写出令人生畏的方程式,可是,一旦碰上现实社会,马上成了理论一大套、实际不对号的“说书人”。这和股市里凭直觉、小道消息而杀进杀出的菜篮族,又有什么差别?

具体而言,在生活里,一般人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同价值间的冲突和取舍。譬如,到底让自己的小朋友读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住在市区还是郊区,看日报还是晚报,听音乐还是新闻?由生活里的琐碎杂事到国家社会存亡绝续的大事,在本质上都是价值之间的冲突和取舍。那么,经济分析能如何指点迷津呢?

以货币为一切价值量尺

最率直粗糙的回答,大概是“一切向钱看”,把所有的价值,都转换成货币。既然货币是以数字来表示,因此经由货币这个共同量尺(common measurement),各种价值都可以分出高下先后。如果听音乐等于5美金,听新闻是6美金,如何取舍就再明白不过了。

当然,即使是最死忠铁卫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者,也不至于这么“唯货币论”。不过,虽然一切“向钱看”有点荒谬无稽,却也有深意。如果不以货币为共同量尺,而以其他价值(譬如快乐)为准,真实世界里的确就有屡见不鲜的例子。享乐主义者、唯美主义者、工作至上论者、家庭至上的人等,不都是以一种特定的单一价值,来衡量其他所有事物的意义吗?对于这些人而言,很容易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对于和这些人交往的人而言,也很容易互动因应。因此,以单一价值衡量一切,不只在观念上有学理支持,在实务上也确实有人奉为圭臬、具体操作。

不过,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价值体系比较像是一本字典。在中文字典里,先有部首,然后是依笔画顺序排列,这个部首之后,是下一个部首。英文字典的安排,大体上也是如此。

在一般人的生活里,也有类似的结构。“友情”,像是一个部首,进入了这个部首之后,再细分成工作、同学、邻居等组群,每一组群里,再由浓密到淡疏区分成一道小光谱。一旦面临和友情有关的取舍——办公室里的同事请喝满月酒,要不要去?——就可以利用“友情”这个部首下的结构,先做出定位,然后再比较、斟酌、取舍、因应。

字典里有许多部首,价值体系里也同样有许多部首。金木水火,是字典里的部首;友情、亲情、事业、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是价值体系里的部首。当然,字典里的各部首之间,不至于有冲突,可是价值体系里的部首之间,彼此冲突是常态。“锯齿式”化解冲突

当部首和部首之间发生冲突时,很多人会采取一种“锯齿式”(see-saw approach)的做法。譬如,在家庭和工作这两个部首(价值)之间,先着重家庭。但是,对家庭付出一些心力之后,再投注第二股精神心力到工作上。先家庭,再工作,再家庭,再工作,就像推拉锯子一般地一去一回、一上一下、此起彼落。

有趣的是,虽然部首(价值)之间的冲突从来不曾止歇,但是聪明的人总是能琢磨出自处之道,不仅能兵来将挡地应付裕如,往往还能为自己的抉择自圆其说,找出合理化的说辞。而经济分析的贡献所在,也许就在于阐明价值体系的性质——字典式的结构。而且,还进一步提醒人们,值得多翻字典,多熟习部首(价值)之间冲突的意义,以及揣摩冲突时的取舍之道。

这么看来,借着爱情小说来探讨经济问题,也许真的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以爱情小说来阐明恋爱过程里的各种冲突、挣扎、犹豫、徘徊,那可要有趣多了,不是吗?经济学和人性之辩

每年教师节和圣诞节前后,我都会收到许多学生寄来的信或贺卡。他们常会回忆,当年上课时的情景。学生曾不止一次提到课堂上讨论过的概念里,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人是理性自利的!”

人是理性的,而且是自利的,这是经济学开宗明义界定人的两大特质。不过,虽然这两个特质平实无华,但每次介绍时总引起热烈甚至是激烈的讨论。为了说明人是理性而自利的,我总是举很多实例当作辅证。

譬如,前些年佛指舍利由大陆渡海到台湾接受顶礼膜拜。在台北时,是供奉在台湾大学新落成的体育馆里。我也曾和家人去瞻仰过,也感受到信徒们虔敬诚笃的情怀。当时我发现,由三楼的展示场门外开始,一直到一楼的大门口,大概每三两步就有一位僧人,托钵而立。僧人们的服饰打扮不同,大概是来自不同的教派。我的观察很简单,这些僧侣都是慈悲为怀、度己度人的大德,可是对于路过的徒众,他们是希望徒众们把钱放在自己的钵里,还是放进其他僧侣的钵里?

仅遇到两个“反证”

还有,我多半会提到,正因为人是理性自利的,所以在市场里买水果时,人们总是会拣那些漂亮的、大的、甜的水果。不知有没有人看过,有谁在买水果时尽选那些小的、酸的、丑的水果,从而把这些不好的选走,好让其他人能享受较好的水果?十几年来,我在校内校外多次提出这个挑战,以论证“人是理性自利”的立场。说来有趣,在不下几百次的场合里,我只遇到过两个“反证”。

第一个反证,是在警察大学的“警监班”。这是台湾警界最高级的班别,成员都是警界的一时之选和明日之星。我应邀上课,解释完理性自利这两大特质后,有人举手表示意见。他说,自己家附近有一个小的杂货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次他去买饮料时,总是挑有瑕疵的铝罐。

不过,他接着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别的顾客能买到完好无缺的饮料。顾客愿意继续光顾,小杂货店能继续做生意,他也就能继续享受小杂货店的便利!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利他的行为,追根究底之下,还是自利的考虑——理性自利的特性,经得起考验。

第二个反证,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高级企业管理硕士班”(Executive MBA)到台湾参观访问,并且就地上课。我受邀挎刀助阵,讨论经济学的思维。论证完理性自利之后,有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员发言。

他说,自己曾亲眼观察过一事例:他发现市场里有一位买鸡蛋的顾客,在鸡蛋堆里挑三拣四,尽是拣小的鸡蛋。他很好奇,鸡蛋小,蛋壳重,不是花冤枉钱?后来他忍不住问那个买蛋的人:又不是孔融让梨,何必拣小的买?买蛋的人听了笑笑,说蛋买了不是自己吃,而是要做荷包蛋和茶叶蛋来卖!不以大小而以个数计价,当然要拣小的买!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不自利”的行为,一明了原委,还是基于理性自利的拿捏,只是经过一点转折而已——理性自利的立场,依然经得起考验。

不过,在这个场合,还有人提出了“人性论”的争议。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据一位学员表示,中国大陆还曾经特别举办过研讨会,论证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争辩。他问我,由经济学来看,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过去我曾经碰到过这个问题,所以不假思索地答道:性善性恶,是指人出生时就有一定的特性。可是,人出生时,连话都不会讲,只是一堆血肉,怎么判断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我觉得,这个争议没有意义,徒然耗费时间而已。

问的人没有再追究,我也就转到下一个问题。不过,事后再想想,倒觉得“性善性恶论”和“理性自利”之间,颇可以作一些对照和比较。

无论是性善或性恶,都是一种主观上的认定,一旦以客观的实际资料来检验,立刻突显出许多问题。除了人出生时无法判断性情之外,其他佐证性善或性恶的证据,都是人成长之后的行为。可是,人成长之后,已经受到环境里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善行也有恶行,因此两种立场都有证据支持。千百年来两派僵持不下,真是有以致之。不过,以人成长之后的行为来论证基本的人性,在逻辑上显然有相当的争议。

相形之下,经济学关于“理性自利”的立场,可以经得起严格的检验。人是大自然里的生物之一,所以也受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铁律的规范。自利,就是求生存和繁衍的过程里,自然而然演化成的特性。而在这个追求自利的过程里,人慢慢雕塑出思维判断的能力,所谓理性,就是帮助人类追求自利的工具。因此,理性自利,是人在和环境互动的过程里,逐渐发展而成的特质,人“实际上”是如此,而不是人“应该”如此。

行为基于自利考虑

因为客观环境上的差异,再加上人主观条件上的不同,所以人可能会表现出性善或性恶的行迹。可是,无论表象上的行为是如何,行为底层的基本动力都是一样的——都是基于行为当事人本身、理性和自利的考虑!由这个角度来看,性善性恶说和经济分析之间,在性质上可以说是格格不入。不过,荀子曾提过的观点——“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却是以实际现象为基础建构理论。可惜,这种思维方式,似乎敌不过孔孟儒家的道德性论述。

其实,道不远人。拣有瑕疵的饮料买,是性善还是性恶?挑个小的鸡蛋买,又是性善还是性恶?琢磨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智慧结晶”。经过适当的联结,总是能和一般人的生活经验相呼应。经济学号称“社会科学之后”,在历来经济学者的努力之下,已经累积出很可观的智慧。以小朋友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也可以稍稍阐明经济分析的趣味和智慧。当然,其他的学科,也可以(值得)作类似的尝试。那么,对其他学科而言,所提供智慧的结晶又是什么呢?

经济分析,以人的特性——理性自利——为起点,而且处理的问题,包括价格和价值。关于这个起点,关于价格和价值,经济学的智能结晶是什么?其他学科或传统智能的体会,又是什么?第三章 敬鬼神

不少人认为,宗教和科学是不相容的两回事。不过,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其他宗教,都有长老、牧师等神职人员布道或传教。无论义理的内容如何,显然都诉诸人的理智。敬鬼神之一

几年前有一天,大清早八点不到,一个研究生走进我的研究室。她开门见山,表示想请我当她的指导老师。

我有点意外,因为她不是经济所的研究生。她说:与其向普通的老师学个七八分,不如向功力深厚的老师学个一两分。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就毫不矜持忸怩地一口答应。我问她对什么题目有兴趣,她提到因为刚失恋,正在道场修身养性、钻研佛学。我灵机一动,就帮她定下题目:《经济学对〈金刚经〉的阐释》。《金刚经》的内容,是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前最后的开示,因此虽然全文不过五千余字,但可以说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我一直想找机会一窥堂奥,现在刚好因缘际会。

她欣然同意,于是我一边指点她,一边自己也阅读相关论述。没想到,几个月之后,她受道场道长的影响,认为不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索佛门经典。而后,她又决定休学,到金融机构任职。论文的事,不了了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我自觉对《金刚经》稍有体会,可以发而为文。当时,我刚好要远游,陪儿子和学生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毕业旅行,就打算边玩边想边写。

临走前,还发生一段插曲。有天坐出租车,看到车里有些印刷品,是某个一贯道道场的课程表。仔细一看,其中竟然有关于《金刚经》的释道。司机看我目不转睛,问我是否有兴趣,我一开口,他说他就是《金刚经》的讲师!他除了在道场讲道之外,还在某个广播电台主持节目。我告诉他自己即将远行,约好回国之后和他联系,当面向他请益。回国之后,手边事忙,一直没能和他联络。没想到,有天看报纸,突然看到他的消息:在“二二八”事件纪念会上,有一场历史戏,他扮演当时台湾的行政首长陈仪。一不小心,他从戏台上摔下来,意外死亡!——不知道他能不能适用“‘二二八’事件死难赔偿办法”?

到新澳之后,白天四处游览,我脑子也没闲过。晚上,学生们都去秀场看表演,或是到赌场试手气,我把儿子哄上床之后,就坐在旅馆的化妆台前,把白天所想的落笔为文。每天写1200~1500字,前后8天,也就完成一篇论文。论文的名称,就是《经济学对〈金刚经〉的阐释》,除了登在中文期刊之外,后来的英文稿也刊载在国际学术期刊。而且,后来还接到一封信,一位佛学丛书的主编表示想把那篇论文收录到他主编的丛书里——希望不是作为反面教材!《金刚经》所蕴含的哲理,绝妙高超。譬如,“若名福德,即非福德,是为福德”,译成白话文,大意是:做善事时,心中不该有“我在做善事”的念头,若有这种念头,就不算真的在做善事。摒弃这种念头,才真正是善事。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有类似的理念。不过相形之下,《金刚经》的义理多了一个层次,也就是第三个步骤的“是为福德”。当然,老子的支持者会强调,“无名,天地之始”的意境更为超绝!

依我浅见,《金刚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离相无住”的概念。以白话文来表述,约略是“抹去自我”。对于这个概念,有位德国哲学家塞尔日-克里斯托夫·科尔姆(Serge-Christophe Kolm)这么譬喻:抹去自我,就像一条大蟒蛇由尾巴开始吞下自己,吞到最后,即使自己没有完全消失,也所剩无几。另外有一位韩国学者韩泰东(Tai Dong Han),是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哲学博士,他曾在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用交集、并集等数学符号,证明《金刚经》和《圣经》里的思维是相通的。而他对“抹去自我”的描述是:先设法忘记,然后再设法忘记“自己已经忘记”这回事!

我记得,在迪士尼的卡通里,有一集是兔宝宝在粉刷房间,刷子把墙壁漆成白色之后,再把地板也漆成白色。然后,刷子再把兔宝宝抹去,最后画面上只剩下一个刷子。这个画面,也和“抹去自我”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自己的譬喻,是想象吃西式自助餐时,餐台上有各式各样的餐点食物。如果一个人能经由思维的训练说服自己:所有的餐点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那么这等于在智识上不再有“分别心”。

无论是哪一种譬喻,都是希望烘托出“离相无住”(抹去自我)的精髓。每一个人只要静坐几分钟,在脑海里琢磨一阵,就知道要放下自我很不容易。更何况,在放下自我之后,还要再把“放下自我”这个概念也放下!对于《金刚经》深邃的思维,我非常敬服。不过,由这一趟智识之旅的过程里,我也体会到“教义”和“宗教”的差别。教义,是一套思维、一种世界观;宗教,是通过组织而进行的某些活动。因此,教义可以去尘绝俗,不食人间烟火,可是宗教是社会正常活动的一部分,也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喜怒哀乐、功名利禄、生老病死、利弊得失。

我很好奇,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主要是折服于宗教的义理,还是因为精神和心理上能得到师兄师姐、道友教友们的支持?敬鬼神之二

到底有没有神呢,不论是耶稣、释迦牟尼、安拉或其他的神祇?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先找到一个参考点。在讨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地位时,知名学者理查德·艾伦·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法官曾经表示:“联邦最高法院之所以至高无上,不是因为它的判决都是对的,而是因为它的判决是终极(final)的!”那么,神祇们的存在,是因为它们确实存在,还是因为人们相信它们存在?

根据目前的研究,答案是:它们确实存在,因为人们相信它们存在!——这种说法似乎不合逻辑,但其实却是最合乎实情、最精确的描述。当然,这种说法的来龙去脉,值得交代清楚……

李嗣涔教授,是杰出的电机博士,后在台湾大学任教。1988年起,他因缘际会,开始研究传统文化里的气功。他以科学仪器检测“气”,发现一个人道行的深浅,确实会在数据上显现出来。

因为研究气功,他开始接触各式各样的特异功能。1999年8月26日下午,十余位物理和心理学者群贤毕至,到他的研究室向他请益(“请益”是婉转的说法,直接的说法是“踢馆”)。

当时,他已经做过几百次关于“手指识字”的实验,累积了许多资料,也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性的学术期刊。手指识字,就是某些小朋友似乎保有与生俱来的、还没有被蒙蔽退化的特殊能力。他们可以用手指在漆黑的袋子里,“看”到折起来的纸条上的字。

当天,在场的一位物理学家,有意无意地在纸条上写了个“佛”字,然后折起来交给小朋友们。没想到,不知情的小朋友们不再能够辨认出这个字,而是在他们大脑的“屏幕”上看到影像:“有个人的影像在屏幕上,很亮。”“看到有个光头的人,手上拿着一串珠子。”“远远的有一间寺庙,门口站着一个人,闪一下,闪一下,闪出一间寺庙。”

而后,又交给他们仔细用两层粉红色的纸包好的,里面有一张写着“菩萨”的纸条。小朋友的“屏幕”上显现的影像是:“粉红色的花……”“有人站在莲花上,亮的。”“有点像女生,穿白衣,像我最喜欢的那尊观音菩萨。”“消失了,只有亮光。”

这几位有特殊能力的小朋友,清清楚楚地用心灵之眼看到了佛和菩萨,神祇们不但存在,而且还在它们的世界里观照着芸芸众生。

对于这种无意间所揭露的神奇,李嗣涔的解释是:在人类所处的四度空间(长宽高和时间)之外,似乎还存在着一个“信息场”。探究这个信息场的物理和人文性质,显然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极大的挑战。李嗣涔的探索之旅才刚开始,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不过,以人类有限的经验和智慧来揣测,也许神祇们本身的创世纪有如是的轮廓……

耶稣和释迦牟尼等神祇,原来都是人,但是本身都具有特异功能,因此它们可以让盲人重见光明,可以让瘸子站起来行走。这些神迹使他们的徒众愈来愈多(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是另一个例子),徒众们的信心也使它们的能力愈来愈强。良性循环的结果,是这几位极其特殊的人,晋身为另外一个层次的神。

当它们过世之后,因为后世信徒持续膜拜,信徒们所投射托付的“能量”,就支持了神祇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继续发光发热。一旦没有信徒的支持(譬如彗星撞地球,人类灭绝),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神祇们也可能逐渐消逝。因此,当各个宗教都还香火鼎盛时,神祇们确实存在,而这也是因为人们相信他们存在!

据李嗣涔说,他家里有各个教派的好几尊神祇,而他都虔诚敬谨以对……科斯定理和两岸冲突

在鲁宾孙的世界里,没有人际之间的钩心斗角或尔虞我诈。可惜,鲁宾孙的世界,是小说里的情节。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无止境的纷争。当然,化解或处理纷争,也有诸多文明与野蛮的方式。

在经济学里,以文明的手段来解决纷争,有两种著名的方式:一种是由诺贝尔奖得主约翰·C.豪尔沙尼(John C.Harsanyi)所提出,无知之幕的概念——一般人讹传,以为是由哲学家约翰·博德利·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所提出。每个人可以设想,在自己眼前有层薄纱,因此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身份地位、聪明才智如何。在这种情形下,每个人都会同意:设计出一套合情合理的制度,以处理未来必然出现的争议。

第二种处理纷争的方式,是由另外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科斯所引发。当两人之间发生冲突时,就可以设想:如果两人相爱结婚,利益一致,会如何处理原先的争议?也就是说,当双方发生冲突时,可以借着“单一主人”(single-owner)的概念来思索。如果争讼双方结婚,或者由同一位主人同时拥有权益冲突方的资产,那么就可以重新检验整体的权益。譬如,上下游的工厂,由同一主人所拥有;或者,机场附近的居民,同时也是航空公司的股东;或者,在暴风雨中的货轮,船长可以假设自己就是船主和所有货物的货主。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解决纷争的关键,追根究底显然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