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看得见的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23:38:27

点击下载

作者:醒客(陈世鸿)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试读:

赞誉

“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它正在完成从使用工具到生活方式的角色转变。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革?它究竟将引领世界走向何方?《裂变》一书从人文、科技和经济三个方面给出了答案,书中大量的分析和预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变成现实。”──曾明发 中国网民文化节组委会 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大会组委会 副秘书长

未来不可知,互联网的未来更加不可知,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极端不可知。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想象一下那个未来,并在想象中愉悦着,美好着。──keso 5Gme.com创始人、著名IT博客作家“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裂变》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开放的思维,帮助读者变得更加明智。在互联时代,一定要“先立足未来,现在才有意义”。“裂变”,让你“看得见未来”!──唐彬 易宝支付(YeePay.com)CEO兼联合创始人

农业文明使人类结束了流浪式生存而进入定居社会;工业文明使人类征服自然从而创造出财富社会;信息文明的崛起将如何影响社会?《裂变》带领我们预测人类社会因互联网的存在而在人文、科技、经济领域发生的三大变局,以文字解读世界,用进化的观点看清未来。──潘海东 互动百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互联网时代,个人变得很渺小,却也可以很巨大。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从宏观角度看待自我价值,并借由互联网实现人人都有影响力,《裂变》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思考与观察角度。──邹明 凤凰网副总裁

从宏观领域谈论互联网冲击的著作并不少见,《裂变》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关注的出发点是我们每一个人,甚至微观到“字节”和“原子”层面。无论你是否已经感受到“裂变”带来的巨大颠覆性,但你的生活已经因此而改变。──朱研 环球网执行副总裁

人类因为沟通而存在,文明因交流的方式不同而改变前进的航程。《裂变》从沟通和传播的角度讲述了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颠覆和影响,媒体的形式、价值和地位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重新洗牌。作为一个从事过广播与电视的媒体人,我们应该深思如何去承认并迎接这场即将到来的变革?本书会给我们带来崭新的价值视角!──夏青 中央电视台资深记者/主持人

想了解互联网带来的社会、文化、科技的变化究竟有多深刻,《裂变》将是你的不二之选。市面上讲互联网未来趋势的书不少,但从哲学高度来讲的图书,这应该是第一本,需要细细品读。2010年我将《IT时代周刊》定位于精品年,我相信这本书也会成为2010年图书出版领域里的精品之作。──曹健 《IT时代周刊》总编《裂变》的一大特点是它是“跨界”思考的典范。作者在各个领域的知识积累成就了本书的丰富与生动,很多道理让人可以在轻松的故事之后深入理解。同时也诧异于作者到底“高龄”几何以有时间形成这样的多角度、多学科的积累和思考?──康路 《商学院》杂志编辑部主任

我们离不开快餐文化的高效率,也需要沉静思考的深度,《裂变》是适合反复品读的人文、科技的文化慢餐。── 李峥嵘 《北京晚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交流更加快捷方便了。但是,人类有了互联网,孤独感却仍排解不去。这是为什么?互联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的生存境况?类似问题,《裂变》不但提了出来,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作者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可他不是哲学专业出身──这点很值得庆幸,因为换成哲学专业人士,是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要知道,在哲学领域,如果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即使无法解决它们,也算是立了一大功,因为有质量的哲学问题差不多都无法解决。

互联网来到中国已有很多年了,难得有一位像醒客这样有过专业经历的思考者,从哲学高度对互联网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反思,本书算是立了一功。在互联网行业多年的实务经验,让作者的思考有着更为扎实的事实支撑。书中的108个小故事通俗易懂,以小见大,避免了一般哲学论证的枯燥,的确是难能可贵。──郑挺颖 《青年参考》

人物是世界的灵魂,通过本书的108个人物,读懂人文与科技的未来世界。──薛芳 《人物周刊》

许多故事的背后,思考驱动着真相浮现,《裂变》通过108个故事,演绎思考的力量。──曹飞跃 《Vista 看天下》《裂变》是一本将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它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张静 《华商报》

回到未来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是一本谈互联网未来的书。

这本书讲“看得见的未来”。“看得见”,是这本书的第一大特色。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互联网的未来,是发生在今天的明天。今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明天是从今天成长出来的。因此只要看一看发生在今天的、代表未来的新生事物,我们就可以实实在在“看见”未来。此外,“看得见的”,代表了对事物的一种感性的把握。不存在脱离现象的本质,洞悉互联网的本质,不一定非要抽象推理。这本书写得非常感性化,充满故事,适合悦读。

我不认识《裂变:看得见的未来》的作者醒客(陈世鸿),但与醒客却有缘。第一次见到醒客一词,是在万圣书园的醒客咖啡。15年前,正是由万圣书园的刘苏里和甘崎牵线,我写出了国内第一本从经济角度谈互联网未来的书。当时,只有少数技术人员能上互联网。记得甘崎当时给我提出的要求,就是尽量通俗,最好像小说那么生动,好让没上过网的人也能明白什么是互联网。说实在的,我做得不好。但看了《裂变:看得见的未来》,我发现有人做得更好,这就是陈世鸿。如果陈世鸿这位醒客早15年来到醒客咖啡谈互联网,那么,21世纪网络生存术,就该由他写。

这本书讲“看得见的未来”,“未来”如何才能看得见呢?

今天,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已经突破4亿,比美国全国人口还多。许多事情,比十几年前看得更清楚了。现在再来谈互联网、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学,我与作者有许多共同的感触。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不光要从技术角度去看,而且要从人的角度去看。

看见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回到”未来。因为,我们“到哪里去”的问题,最终取决于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从人之为人那里来。因此,回到人本身,来寻求我们下一步将去哪里,是最可靠的办法。

互联网第一眼看上去,是技术;第二眼看上去,就是人本身。互联网是人造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互联网。所以追问互联网的未来,就是追问人的未来。

作者用“裂变”来概括互联网在人性上的投影。怎么理解裂变呢?我同意作者的这些说法:裂变是交流演化的核心,裂变是时空演化的核心,裂变是价值演化的核心。不过我还有些自己的理解。最近失眠时,一直在枕边准备一本John Milton的Paradise Lost(《失乐园》)。但每次只看一个开头,就睡着了。因此,反来复去,看到的只是关于人类裂变那一段(夏娃偷吃苹果,人类被逐出伊甸园)。久了,与互联网就联系起来。

陈世鸿借用托夫勒的概念,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概括人类裂变的发展历史。套在Milton的头上,在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之间,还没有产生裂变;在工业文明中,这种裂变产生并且扩大,达到了异化的程度;在信息文明中,通过互联网,人将回到人本身。在最后这个阶段,裂变本身的含义变化了。

最接近陈世鸿裂变用法的词,当属德里达说的延异(Différance)。延异这个生造出来的著名概念,兼具流动与差异这两方面的意义,陈世鸿说的交流、沟通,可以从前一个方面理解;破碎,可以从后一个方面理解。互联网从它联接的那一面讲,相当于前一个方面;从节点的那一面讲,相当于后一个方面。

由于基本范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必然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相当大的冲击。本书对此做了多方面的归纳。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是,生产与消费随着社会分工的到来而分离,这种裂变,经由互联网的作用,开始向着延异的方向复归。人由此进入了“复乐园”的状态。

这本书讲“看得见的未来”,我们应该到哪里去看未来呢?

正如作者所说:“人类正经历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信息的交流正在替代物质的流通,成为世界新秩序的决定者,信息的流向,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人所代表的智能生命引领着生物界,也便从物质文明进入意识文明。”

但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许多人生活在信息时代,但对信息化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总是用物理时空来理解信息时空。举例来说,上海世博会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为大建物理城市,在中国建七个物理意义上的欧洲,是未来方向;但对欧洲来说,从城市回到乡村,才是未来方向。真正的未来在卡斯特说的流动空间(信息流空间),未来人类将在流动的时空中配置资源。一步看错,几十万亿财富就投到与未来错位的方向上去了。

我们今天的世界,实际是三种时空的叠加。农业时空,是以自然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自然节奏而变化不定。我到农村旅行,向老农问路时,总听到这样的回答:还有一里地,15分钟就到了。实际一走才发现,这一里地有十几里之远,这15分钟有两个小时之久。工业时空,是以人工物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工具等长等距;信息时空,是以意义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人的目的而“浓度”不同(这是托夫勒的用语)。比如恋爱时,总觉时间太快;等车时,总觉时间太长。在达利的油画中,表现钟表在流淌,就是相对于意义的时空变化。

意义的空间是现实存在的。为意义的流动而搭建的信息基础设施,构成了类似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人们称之为智慧地球。为意义的流动而构造的世界,是第二人生,存在于电脑、网站、手机等信息终端之上,将来会直接存在于意念控制的电脑之中。

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人们从为手段而生存,变成了为目的而生存。人们对什么是真实的看法,将完全改变。虚拟可能比真实更加真实,尤其是当虚拟更代表意义时。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它在物理上很真实,但在意义上是不真实的;而有意义的生活,才是更加真实的生活。比如人为什么喜爱物理意义上并不真实的游戏呢,因为在游戏中,人处于自由选择的目的状态。所以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又比如,电子商务好在什么地方?因为“谁需要什么”这种关于意义的信息,不再受到物理空间中不透明、不对称中间存在和利益的扭曲,人的商业因此变得更具目的性,更加不“盲目”。相反,华尔街虽然从物理的角度看很真实,但当金融代理人不对委托人负责时,对委托人来说,它的存在是不真实的,至少是盲目的。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作用在于:当人类在未来再次遇到斯芬克斯的时候,自然的存在、人工的存在都不会再成为视线的障碍,他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是谁,知道人是什么,他就看见了未来。──姜奇平《互联网周刊》主编

未来,看得见

醒客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对新闻门户模式以来的国内网络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也对全球范围的互联网现象进行了解释,《裂变》从互联网走到了互联网之外,阐释了互联网对人文、科技和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陈彤 新浪网执行副总裁、总编辑

因决而裂,因变则通

所有进步都是对过去的决裂,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

科技总是先于人的掌控能力而发展,正如推土机将高山夷为平地,地表被撕开,留有无数的裂痕。从火药、原子弹到克隆人,驱动人类社会的庞大机器,会制造多深的裂痕?我们不排斥“裂痕”,它是对现状的描述,是对过去颠覆的记录,还是未来的开始。“裂”不是被动的破坏,它是释放自由的开始,是主动诀别旧秩序,是不断分解最小的关联,直到原子被打破,生发出无比的核裂变力量。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是招朋引伴那么简单,它应该暗示了人文存在的根本。正是本书英文名“web.com!”要表达的:因为追寻人类本真联系(web),所以在未来的重构(recombine)中,必定(!)凸现商业(commerce)价值。

世界因裂而变,我深深相信:未来,看得见!这就是本书:《裂变──看得见的未来》(web.com!The Recombination of New Order)

在今天,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打上互联网的烙印,无从逃避。世界因裂而变,因变则通

从头说起

很小的时候,当我看到身边熟悉的环境,总有一个奇怪的问题:“我们看到的世界,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明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于是,我便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希望能揭开世界运动的规律。

后来,我了解到一些哲学与宗教,逐渐意识到,我的疑问或许并不能完全由科学来回答;带着似懂非懂的念头,我总在想:从图腾到宗教,彼岸在哪里?信仰的本质是什么?

等长大一些,我慢慢明白自己既不是科学家的料,也成不了牧师,便有些释然,揭开世界秘密的事,应该由哲学家、科学家或者神学家去做,对于我,只需要搁置一边。不过,儿时产生的对世界本原的好奇心,并没有因此消失。

从事互联网工作之后,我被网络的一些奇妙特性折服。这个以比特(Bit)为最小单位构筑的网络,却决定着整个世界的格局,它是微观和宏观的完美结合,精巧得让人着迷。

时间、空间、归宿,以及科学或者宗教的答案,可能都在互联网上。

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这不只是一个找答案的地方,像“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一样,只为追溯故事的起源。这是改变的开始,就像看一本书,开始以为是本小说,看着看着,潸然泪下,最后发现,那是命运的预言,不仅告诉你过去,还教给你未来。

科技,互联网,人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驱动人类从必然王国中走出,一步步摆脱生存的困扰。从人猿的匍匐前行到火箭的第一宇宙速度,以时空效率数量化标度的科技水平得以千万倍地提升;当徒步1小时行走5公里的人们骑上自行车,十倍的效率给予了十倍的信心;当飞船载着百万年的梦想奔向云霄,人类几乎冲破时空束缚的边界!

科技效率,一直激动人心的旋律,缔造着物质文明的丰富。然而,丰富真是人类的终极诉求吗?拥有与包袱的区别在哪里?何处才是物欲的尽头?效率能否支撑人类一直向前?

互联网──科技效率极致的见证,将远至跨越星球的沟通,实现在人来不及分辨的转瞬之间。如果,人的感官本身有着生物学的限制,效率的提升是否还有意义?效率的终点又在哪里?

我曾经想,驱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到底与什么有关?文明的发展,有着诸多不同的解读方式,从科技到文化,历程曲折而复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如果互联网只是一种科技现象,那上帝该有多么的奢侈,让一个如此精美的作品,只成为理科生意念的玩物。我们不止于解析那些在微观上看上去毫无规则、在宏观上又极具规律的故事,我们想知道,蝴蝶的振翅到底与哪一次海啸有关。

互联网不该只是技术的,不能简化成内容和工具,它应该属于生活本身。

互联网的真正深刻之处在哪里?人类正经历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信息的交流正在替代物质的流通,成为世界新秩序的决定者,信息的流向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与之前的任何时代相比,空间、时间的概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颠覆。

当人类经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文明,人所代表的智能生命引领着生物界,也便从物质文明进入意识文明。

人文的初始决定了世界的归宿,世界将走向何方?

在人们不断打破旧秩序的时候,世界也暗合了这一方向:将禁锢不断撑开,从死寂窥视萌动,从变化酝酿进步。在决裂中达成多元,在变通中缔造丰富。

世界正走在“裂变”的路上,因决而裂,因变则通。人本终极之通,是沟通。

我还在想,有没有一个更简单的角度,能够理解上帝造人简单而完美的主旨?我想,那就是沟通,基于网络的无限沟通,让心灵能够放飞,通向自由的王国。

关于本书

这不是一本关于互联网的书,它不探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技术。

这也是一本关于互联网的书,它尝试解读互联网对文明进程的作用,以人文的视角和你一起思考人性化的本质,有关社会、文化、科技、经济与哲学。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学的书,它试图勾勒一副未来的宏观图景:互联网如何影响世界,如何影响每一个人。未来,人类存在的方式、意义和价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时空关系、工业文明时代的工业化流程、社群关系为何会凸显出瓦解之势?财富对人类而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有的经济规则和商业价值体系会面临失效?

当然,这本书不想做枯燥的哲学宣教,或者给你玄而又玄的结论。考虑到本书话题跨度很大,特引入了108个人物故事,并不在意它们是虚构或是来自现实,从我们身边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出发,希望能轻松地为你展现一个跨越文化与科技的景致,透过现在、看到未来,和你一起感受进化的力量。

之后,我们还会发现,书中提到的部分现象并不是互联网诞生之后才开始出现的,但互联网赋予了它们最高阶的音调,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互联网是人类追寻的结果,而不是凭空的想象。

假如读一遍不能让你完全与作者形成默契,没问题,这是一本值得你多读几遍的书,每一遍我们都在拉近距离。这是一本可以和同事、朋友一起读的书,身处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共同的语境。

如果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人类的必由之路,这本书将试图揭示背后的原因;如果这条路上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本书将试图解读秩序如何重构;如果重构会导致人本概念的彻底颠覆,这本书试图重新定义财富价值。

这还是一本写给普通大众的书,在这里,我们一起读懂世界。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解读和预测了,在不远的未来,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人类的文化、科技、经济将发生的三大变局。

上篇──孤独之变:交流的彼岸

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语言交流”,其实蕴含了人文哲学最原初的内容:我们从哪里来?为何而来?自从有人的存在,探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交流的彼岸”希望能为这个问题带来一些有意义的思考。当然,你不会由此得出一个呆板的答案,它只想激发你的想象力。

裂变是交流演化的核心:从最初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到今天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固定性被打破,在形成丰富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面对纷杂信息的焦躁,人们需要突破孤独释放更多的自由。

人本的思考虽然有趣,但无关你明天的早餐,“交流的彼岸”还希望给注重实用的人们一些更具象的价值。“交流的彼岸”描述了从语言出现到媒体传播,乃至形成今天复杂人际关系的过程,沟通试图揭示社会性行为,尤其是网络时代之后的社会性行为底层的驱动力量,有助于从事面向用户服务工作(尤其是互联网用户服务)的人们更好地把握人性化。

当然,你也可以不是专业的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交流的彼岸”也帮你理解网络时代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品质。

中篇──碎片之变:流程的终结

时空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换句话说,时空关系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演进的步伐。如果“交流的彼岸”更多是一种世界观的思考,那么“流程的终结”则侧重于对方法论的探讨。

裂变是时空演化的核心:信息化对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冲击,世界裂解得“破碎”了。数百年来工业界赖以存在的流程化方法,由于时空“破碎”而面临失效的危险。微观的变化也会反映在宏观的社会关系上,“重组”是时空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全面的变革。“流程的终结”不只停留在打破一个旧世界,也给出人类正经由“教练社会”向“保姆社会”演变的方向。

下篇──稀缺之变:价值的支点

虽然人的生存并不直接决定于物质财富,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能感受到的最重要依靠却是“财富”,中国自古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这一直觉的背后同样蕴含人文初始的内容。“流程的终结”指出了世界进步的方向,“价值的支点”则阐述了世界平衡的基点,它们保证世界能够沿着稳定且可持续的路线前进。

裂变是价值演化的核心:生产与消费随着社会分工的到来而分离,稀缺性的消失使价值难以在生产与消费的交换中实现平衡,价值本身也分裂成两个侧面:生产价值与消费价值。随着动力从生产价值转向消费价值,社会分工也向人性化回归。“价值的支点”描述了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分配关系的变化,即市场经济是否能够继续。有用性和稀缺性是市场经济供给需求关系的前提,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稀缺性便不复存在,当“供给富足”碰上“需求饱和”,供需关系将难以平衡。

我们不得不反思“财富”或者“价值”定义机制,我们熟悉的工业化生产也受到挑战,去规模化、个性化浪潮正在改变商业服务的基本关系。

致谢

2005年的时候,在网上碰到一位叫“歪脖·坑”的网友,我对这个名字非常好奇,经常把它当成一个笑话来说。

后来我打算写一本书,英文名字叫做“web.com!”,想说说在互联网普及浪潮到来时,整个世界受到什么冲击,以及未来趋势的问题。“web.com!”看上去像个域名,体现了互联网的特征。当然,我不希望“web”单指“互联网”,而是指更广泛意义的“网”、包罗万象的联系;“com”也不单是一个最通用的国际互联网顶级域名,它还指“商业”(commerce)。正如它作为互联网顶级域名的含义,还有更进一步的含义,信息化在颠覆过去的既定秩序之后,新的秩序正在“重构”(recombine)。末尾的那个感叹号(!),是一种强调,这个时代不可避免地正在到来。“web.com!”的中文版本名称最开始打算叫“歪脖的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遗憾的是,这个名字看上去有趣,口口相传的时候却有表达的困难,也缺乏一个完整的意思,可能缺乏足够广泛的认同,尽管我个人对此名字非常喜欢,但最后只好放弃。

这本书需要感谢的第一个人,就是这位仅知其名的“歪脖·坑”网友,他点燃了我写作的欲望。

还要感谢赵斌和张永红老师,虽然由于档期等原因最终无法和他们合作,但我们为此联系了半年多。

感谢鸿飞,他是一位热心、善于思考的兄弟,为本书的出版提出了很多良好建议。

感谢西门柳上兄弟,他的社会化网络帮我最后锁定了出版。

感谢华章公司的副总经理温莉芳老师,她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杨福川,默契是金,他的灵感、思考与认真,是这本书良好的“助产士”;感谢本书的营销负责人佘广,他和团队的努力让这本书走出深巷,呈现在大家面前。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曾经通过体验生活、预读、座谈等形式,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感谢你们容忍我喋喋不休,由于篇幅原因,也因为不想挂一漏万,我把你们的名字记在心里,便不在这里一一列出,你们知道的,谢谢你们。

感谢家人的支持,希望我没有让你们担心。

最后要感谢的是正在阅读的你,写完这本书才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而你的思考与传播实现了我们共同的价值。

引子:道生万物

宇宙大爆炸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时间经由一维的方式,不可回溯地、固执地单向前行,世界的尽头在哪里?

世界的原初是浓缩着的,宇宙中所有的物质紧紧地靠在一起,在一个点,一个简单的原初奇点上。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却聚集着世界的所有内容。这是宇宙大爆炸论描述的宇宙创生时的图景:一点即世界。

没有时间与空间,从一点开始的世界,完美而简单的典型,而时间一旦启动,空间带动的世界却似乎朝向复杂的方向演进。

大约120亿年以前,聚集了所有物质、所有能量的原初奇点发生了爆炸,即宇宙大爆炸(The Big Bang)。物质四处扩散,空间在不断扩大,温度在不断下降,粒子开始形成;接下来,空间进一步扩大,温度进一步下降,恒星、星系也开始形成;恒星、星系不断地演化,宇宙变得越来越有结构。

我们生存的银河系,是千千万万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月亮、地球生在其中。

从原初“一”演变而来,看上去有些庞杂的世界,到底复杂还是简单?或许,这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人,人以追寻情感、追寻逻辑的方式,让这个自然的存在,变得有些荒诞不经。

这个世界到底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世界就是世界,人只是在解读自己。

解读是一种暗示性的默契,这个由灵性来解读自身与环境的智慧生物,也必然与世界存在着默契。人,上帝失落的孩子,迷失在荒远无边、静寂黑暗的宇宙中,我们尝试着重新找回与上帝对话的入口。

物质的世界存在于空间与时间中,在时间的纬度上实现其空间的广延性,这是世界的一般状态。

人类进化,不过是克服时空阻力的过程。宇宙从一点爆炸,人迷茫

上篇 孤独之变:交流的彼岸——从沟通变迁到互联网络

谁才是孤独的救赎者【看上去在自然不过的世界,你真的了解吗?换一个角度,相同的世界,不同的解读,交流的彼岸,我们一起读懂世界。】

这是联络构成的世界,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们需要保持联络。

沟通交流贯穿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自然的沟通面临空间和时间的阻力,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阻碍,一直是文明努力的方向。

导读我们为何而来?我们去向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存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生命进化的动力源于何处?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看另一些问题:生物界的进化动力是什么?生物间为什么无休止地搏斗?人类为什么有战争?雄性动物为什么会滥性?达尔文如何解释生物界?答案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原来,生物界受自私性规则支配,生存的动力源于基因的自私性:基因是自私的,其存在是为了让自己广泛传播。然而,在人类可追溯的数千年历史中,主流的文明对于基因自私主导的丛林原则却是否定的,人类道德为什么不能容忍战争、不容忍以强凌弱、不容忍滥性?为什么不接受生物界普适的进化规律?人,抑或智慧生物进化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支配生物进化的自私性规则如何演化?经过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在,人类正经历信息文明的前夜,我们能揭开人文存在哲学的秘密吗?一切从“沟通”开始。

第1章 沟通的想象力——[沟通]

沟通更方便了,我们却更加孤独了。我们所有的情感、生活乃至工作的动力,源于沟通内容与方式的变迁。交流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到底有多大的想象力?沟通方式与内容的变迁,究竟如何改变社会的进化。人类历史发展的秘密是什么?是沟通!沟通的变迁蕴含着人文存在哲学的全部秘密。

第1节 开始于沟通——[交流开始]

危险的山洞——[语言出现]

在非洲南部的大峡谷里,猿人菁妮和她的男朋友安德鲁住在一个小山洞里。虽然,他们看上去是一家子,但除了生儿育女,或者偶尔互相抓挠虱子,菁妮和安德鲁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觅食、散步、晒太阳,都依靠各自的体力,即便偶尔互相搭人梯上到更高的桃树上去摘果子,也是出于动物性的本能。在高兴或者悲伤的时候,他们会吱吱叫唤,不过,听着跟说话有点相似的吱吱声,与其他动物的嚎叫没有太多的不同,除了宣泄自己的心情,并不需要对方做出实质性回应。

大约70万年前,发生了一起影响整个宇宙进化史的事件。山洞外的天空到底有多大

刚刚从外面吃饱了果子,菁妮就遇到了麻烦,在她将要爬上山洞的当口,她悬下的一条腿被狼咬住了。山洞里,她的男朋友安德鲁像是睡着了,没有伙伴支持,摆脱危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挣扎,狼还没有松口,菁妮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了,她知道,如果再僵持下去,她会掉下去,成为狼的一顿美餐。菁妮开始叫喊,安德鲁从睡梦中醒了,但由于进口的山洞很小,菁妮的身体几乎把洞口捂了个严实,安德鲁无法从这边看出外面发生了什么。

菁妮挣扎着,变换着不同的发音,向安德鲁传递外面发生的可怕一幕,不多时,安德鲁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从山洞里拿出一个石块,顺着菁妮的脑袋边,向山洞下砸去,狼受到突然的袭击,本能地放开菁妮的腿,菁妮从危险中脱离出来。

这是菁妮与安德鲁第一次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此前,动物的叫声,对于打猎、吃果子等生存行为而言,看起来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而现在,因为灾难的降临,它帮助菁妮摆脱了死亡威胁,动物界的叫声变成了语言,传递独立且有用的信息。

拖着伤腿的菁妮爬上山洞时,已经筋疲力尽,她无力地倒在草毯上,神情恍惚。安德鲁帮她清理完伤口的时候,菁妮似乎都没有了知觉。安德鲁呼唤着她的名字,一遍遍给她讲一起打猎、戏水,一起翻阅丛林、追逐的故事,声情并茂。菁妮似乎听懂了一些,在爱的语言感召下,渐渐恢复了体力,死神不得不放过了她。

安德鲁与菁妮完成了基于符号意义的沟通,这是交流的开始,沟通不仅帮她脱离困境,而且给了她精神上的莫大支撑,沟通的力量从生存协作上升到精神安慰层面。

语言诞生了,基于符号意义的语言交流,促使人类登上历史舞台。

菁妮与安德鲁的第一次语言沟通,是真正意义上人类出现的关键一步,交流意味着形而上的意识概念能够突破人的个体而存在,思想意识能够被感知的唯一方法是交流。

作为智慧生物,人区别于普通生物,通过交流表现出特有的意识存在。

交流,在今天看来,已经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作为表达方式,在非常漫长的时间里,其实就是基于语言的沟通。

族长的经验——[知识积累]

大约20万年前,非洲南部温暖湿润,原始人部落生活得无忧无虑。在依靠个体能力生存的时代,挑战也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发生,白天凶猛的老虎、狮子,夜晚成群结队的狼,靠近赤道的非洲丛林,蚊子和臭虫一年四季与人为伴,加上湿热和疾病,20岁就非正常死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个人结局。

从大约70万年前到20万年前,是一段漫长的时光,人类进化得枯燥而缓慢。

菁妮现在是族长,在过去近20年里,因为她的聪明和勇敢,部落能够采集到充足的食物,控制地盘区域超过数十公里,族群成员从开始的不到五十个人已经发展成一百多人。没有第二个部族敢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挑衅,狮子和狼也不是对手。

最近,菁妮意识到,幸福的日子似乎要离她和她的族群而去了,她已经满35岁了,虽然体力尚好,但已明显大不如前,如果夜晚还有狼群袭击,她不知道还有没有足够的体力去指挥一场完整的战斗,喊口号和快速的转移不仅仅需要体力,也需要费脑力。在肉搏的时代,身体是最根本的战斗力。

族群中的好经验,如果不能够超越个体的积累,人就无法成长为高级智慧生物。菁妮最新的想法是,要把经验教给其他人,以便在自己死后,她的能力能够让部落继续受益。

夜晚,天上的星星并不多,山坳前面的空场上,菁妮偏中间,几十口人围坐在她身边,正中间是篝火,菁妮跟大家讲述着20多年来,她带领族群与豺狼虎豹争斗的往事。在那些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看来,这是一次战争的预演,篝火会传递给他们真实的体会。

篝火事件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大里程碑。从一对一的简单对话,到向一群人传授经验,知识摆脱了对个体的依赖,实现了群体共享的可能,知识积累成为基因遗传之外族群进化的新动力。

人造的篝火,与烧烤食物的火不同,不直接关系到你下一顿饭的质量。篝火具有生存之外的意义,是人类心灵自由的起点,不过,篝火有些太简陋了,简陋到只能照亮它面前几米远的人。

篝火边的分享也如这篝火,菁妮依靠喉咙发声,只能传出几米远的距离。如果人群围到了第三层,后面的人可能就无法听清菁妮在说什么,而且,在菁妮说话的时候,其他人必须屏息倾听,不能捣乱打岔。利用声音传递的内容,同一个空间,同个时刻只能容下一个人。

空间距离造成的阻碍,是所有阻力产生的根本。

原始的基于人生理条件的语言交流,容量非常有限,内涵也不丰富。稍后我们知道,人类经过数十万年的缓慢发展,才逐步演化到能摆脱生理限制的工业文明,可以看出,作为智慧的基础驱动力,沟通进化得多么艰难!

第2节 向往自由——[沟通]

漂流的瓶子——[沟通的动力]

莲心站在浏河口的码头边,远望天水相接,有点阴,风不大,浪轻轻拍打着沙滩,远处不时传来海鸥的哀鸣,凄厉声穿透云雾,旋转着飘向远方。郑和最近一次离开浏河口已经过去一年了,他现在在哪里?海鸥的声音他能听得到吗?即便海鸥也能跟随着海风,传过去家乡的声音,郑和能听得明白吗?

因为空间的距离,让一个人感觉到另一个人的存在,并不容易,天各一方的时候,思念是孤独的存在。莲心从怀里掏出那个准备了一个月的瓶子,里面有她纹绣好的问候,现在是9月,绣的是菊花,而上个月绣的是桂花。瓶口用蜡严严实实地封上了,隔着玻璃,依稀能看见落款处绣的莲花上的一点点红,那是莲心用指尖上的鲜血留下的,每一个月,都在这里放走一个漂流瓶,每个月她都要用指尖的疼痛释放自己的思念。

漂流瓶随着海潮漂走,能否到达那个人身边?在现实的世界中,这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只是,俗世的瓶子是否到达又有什么关系呢?她的心早已到达了,从开始放的那一刻,她的心跨越空间已然随着他的船一起漂动。漂流瓶真的能带走莲心的思念吗

漂流瓶真是一个伟大的产物,承载人对沟通的渴望,会为一件几乎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去努力,只有智慧生物才有这样的想象力,这是人性的光芒。

天气日渐阴冷,思念却不断加深情感──基因、本能之外的动力。莲心那些按照季节纹绣的桂和菊,以及不按季节一直纹绣的莲花,都不是本意,真正的意义是莲心的思念,形式大于内容,郑和那个人她忘却不了。她只想让他知道,她想他。

那些流逝的年月,漂流瓶从来都是情感的传递者,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者。

当然,如果莲心真能够跨越空间与郑和说上话,哪怕一句,该有多好。

孤单的幸福——[沟通的时空阻力]

菁妮在河沟里抓到了好多螃蟹,她把一只红黄色的螃蟹腿别到发髻上,16岁的菁妮正是美而且爱美的年龄,五彩贝壳镶嵌的手链,衣服上别着妈妈留下的孔雀羽毛,看着夕阳下泛着五彩光芒的河水中自己漂亮的倒影,菁妮非常高兴,她需要有人来分享她此刻的幸福。

菁妮想到了安德鲁,便呼喊着安德鲁的名字,喊了几声之后,没有听见安德鲁回应,菁妮只好爬上河沿。原来,安德鲁在另一边的山坳里。菁妮提高了嗓门,以手拢住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安德鲁似乎听到了。

安德鲁来到河边的时候,太阳已经快下去了,光线有些偏暗,安德鲁眼里,菁妮还是那么楚楚动人,而菁妮却有些失落。最美丽的一刻已经消逝,只能孤单地留在菁妮一个人的记忆里,原本,她要和最爱的人将来能够一起回忆。

基于人的生理的沟通,如果缺乏工具辅助,人类沟通的边界就非常有限,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如此。空间上,声音衰减到耳朵听不清楚的距离,通常只有10米左右;时间上,说话结束之后,声音也便停止。而留在人脑海中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日渐模糊。

菁妮喊安德鲁,只想告诉他自己此刻的心情。从河沿来回爬的过程,并不是呼喊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安德鲁听到而做的辅助行为。其实,呼喊也不是目的,如果安德鲁就在身边,菁妮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菁妮完全可以不费力大喊的。而且,安德鲁是否真要过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相通。

现实世界中,沟通的阻力一直存在,空间的阻隔导致时间的错过。菁妮不想只要一个人孤单的幸福,她希望,心灵的沟通可以摆脱现实中的障碍,她梦想着心灵自由飞翔的时刻,幸福要让人知道。

菁妮来到哈马拉祖庙前,开始祈祷,她要飘进那个想象中自由的世界。

可以想象没有电话之前的交流方式吗?你需要准备登山鞋去找山上的人交流,你需要准备船去找水面上的人交流。如果距离大于10公里以上,你需要准备代步工具──马或者车;如果距离更远,你甚至需要准备若干天的口粮,这就是跨越不同空间位置沟通的代价。

第3节 没有了距离——[打破时空阻碍]

电里有话——[交流工具]

阿永躺在床上,有点睡不着,明天又是周末了,晚上干点什么呢?他拨通了娜娜家的电话:重金属迪吧,就那儿了。阿永能足不出户跨越空间地让女朋友高兴,源于100多年前先辈的努力。足不出户对话,成为了现实

贝尔和助手沃森不知在实验室待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相隔着狭长的过道,他们分别在两头的工作间,而连接他们的是一根金属线。早春时节,金属线有些冰凉。

1876年3月10日,沃森照例在埋头工作。突然,身边正在实验的小喇叭传出了声音:“沃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这声音既熟悉又陌生,沃森飞奔出来,喊道:“我听到了,我听到了!”原来,贝尔不小心滴上了硫酸,而让沃森隔了几个房间都能听到呼喊的东西就是他们正在研究的设备──电话。

电话拉近了人与人交流的空间距离,是信息文明的启蒙点。人类第一次在沟通中使用工具,是继沟通出现之后人类思想自由迈出的重要一步。

阿永几乎从来不给娜娜的单位打电话。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办公室只有一部电话,娜娜单位的办公室也只有一部,直接打电话到单位,接电话的几乎肯定不是娜娜,一想到一群人拿他们的约会开玩笑,阿永总感觉不自在,他不想让娜娜在众人面前难堪。

电话突破了固定空间的阻碍,遗憾的是,未必能找到人。

要想实现随时与固定的人进行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两个月前,阿永给娜娜配备了传呼机。传呼避免了打电话到办公室需要找人的尴尬,这在手机还是稀罕物的年头,是很先进的通信工具,因为它能够带在身边。不过,传呼机是个单向接收设备,当时“Call我”不是指给“我”打电话,而是打传呼。收到传呼的人,根据显示的电话号码,需要再回电话。

阿永提前到了重金属迪吧附近,时间已到下午4点50分,离下班不到10分钟,阿永在电话亭“Call”了下娜娜,等了5分钟,娜娜没有回,阿永觉得可能是娜娜的传呼没有收到,又补一次“Call”。不等阿永放下电话,阿永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周末,来重金属迪吧的人比较多,电话亭很快围过来十几个打传呼的人,一个人刚打完,不等对方回复,下一个人就拿起了电话再呼。小小电话亭,俨然成了通信中心。

电话的那一头,娜娜第一次接到传呼要给阿永回话的时候,几个同事也正忙着给亲人、朋友打电话,不等那几个同事打完,阿永的第二次传呼就到了,娜娜知道阿永会着急,赶紧回拨,但对面传来的却是占线的声音,娜娜不断重复回拨,10分钟过去了,依然是占线。

作为通信史上的一个过渡产品,传呼机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十几甚至二十多人围着一部公用电话等着回传呼的时候,传呼的便捷性已荡然无存。

人们对于传呼的热情依然不减,传呼能实现随时发消息给一个人,尽管真实的沟通还需要等待,却已然放飞了人们自由沟通的梦想。有电话光能说还不行,还需要能够找到人,曾经昙花一现的传呼机,表达了人类渴望自由沟通的向往。

跨越空间的自由性在电话里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办法随时找到想要的人吗?阿永在想。

连线美国总统?——[交流的想象力]

阿永从手机专卖店里面几乎是蹦着出来的,从今天起,他将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了。虽然手机给他带来的深刻性,还要他慢慢去体会,但对于未来通信畅快淋漓的直觉已经从头贯通到脚。

在20世纪90年代,养一部手机的费用接近一般人月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拿着大哥大,满街找电话”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由于价格昂贵且电力持久性不够,手机只能算是应急通信的一种。

手机,或者当时的俗称“大哥大”,即移动电话。按照当初人们通常的逻辑:你有多少电话需要在车上或走路的时候“移动”着打呢?在众多的怀疑者眼中,对移动电话的认识,不只是嫌价钱高的问题,其必要性也值得怀疑。阿永买手机,遭到严重质疑。

最终,经不起诱惑,为了约会的时候不用跟别人去抢一部公用电话,阿永下定决心出手了,阿永希望手机能成为固定电话的候补,在抢不上固定电话或者自己不在电话旁边时,能够随时满足自己打电话的需要,算是情感投资。

阿永买手机的时候,手机已经能够连续待机2天以上。跟几年前相比,手机不是用的时候开机、用完就关机的家伙了。用了一阵子之后,阿永发现,手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你可以在“移动”的时候给别人打电话,更大的价值在于别人可直接找到你。

在固定电话的时代,你需要往逐个可能的地方打电话,才能找到你要找的人,现在好了,联系一个人,你只需要拨他的手机号码,不用考虑他在哪儿。无线通信的自由(电话两端的距离,不是火星与地球,只隔着一个号码)

电话让交流跨越空间障碍,当它可以随身携带的时候,沟通自由得到了巨大的释放,通过移动电话,只需要通过一个号码,你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你要找的人。

从重金属迪吧出来,阿永、娜娜和几个朋友在路边的大排档吃夜宵。今天大家能够快速聚齐,全靠阿永的手机,他们随时可以联系到阿永,能找到阿永,最后谁也落不下。

移动通信将基于任何两点的联系简化,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无论在你的隔壁,还是远隔重洋,拿起电话,所有人都在电话的那一端。

阿永激动不已,对大家说,你们知道吗?通过我的手机,拨一个号码,可以连线美国总统!阿永没有说谎,没错!拨一个国际规范的电话号码,美国总统就在电话的那一端。

第4节 如何联络全球——[沟通的结构]

这是一个关于沟通能维持多大规模社群的超级想象力故事。

移动电话日益普及,远远超过了固定电话的数量。现在,移动电话就是电话,而之前的固定电话,在人们的印象中,只不过是限制了位置的所谓固定位置的电话,即“固话”。西门拿起电话,突然冒出一个疯狂的念头:我的电话到底能打给多少人?

地球有大约60亿人口。除了西门自己,他能给总人数——1个人打电话,基本上就是60亿!任何人都和西门一样幸运,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与全世界的60亿人随时通话。

60亿,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很好地满足了西门的虚荣心,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用呢?60亿个电话依次打下来,哪怕每次只花1秒钟,也需要200年才能完成,这还有现实意义吗?西门显得有些沮丧。

真正的困惑不是你给每一个人打电话,需要多久才能轮完,而是你为什么要给他打电话,而不是别人!如果你需要我,请给我打电话!前提是你需要,电话只是需要的结果。

人生的旅途中,你到底需要多少个人?反过来,作为回报,你需要的那些人,你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满足他们吗?

1967年,米尔格兰姆描绘了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网,称作六度分隔理论。他做过一次向全世界发信的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通过熟人的熟人,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联系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通过少数几个熟人,我们能联系全球

六度分隔表明,通过熟人的熟人,最多六次,你能找到地球上任何一个你想找到的人。与你跟每一个人直接联系不同,你现在跟每一个人的联系都是基于熟人的。熟人与陌生人不同,根据你们关系的远近程度,能够一定程度满足你的需要。而直接的联系,几乎都是陌生人。陌生人在交际上通常被认为是没有价值或者基本没有价值的。

这真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一个庞大的世界,竟然只需要用260个熟人全部搞定!

现在西门明白,他不再需要战战兢兢地准备跟美国总统到底说什么,他只需要认认真真地交260个好朋友,跟美国总统通电话的事,自然有更合格的人去代劳,不要说美国总统,换任何一个国家的总统,上天或者入地,都不是问题。

第5节 驴背上的老头——[困惑的未来]

这是一个东北民间流传的故事,说是在过去,有一户人家,住着老头和老太太,老两口相依为命。由于老头有点痴呆,每次出门的时候,老太太都让老头骑在驴背上,然后领着驴出去,时间长了,只要出门,老头就自己爬到驴背上去。

有一天,老太太起床后,发现老头没了,房前屋后一顿好找之后,还是没有发现老头的踪迹。邻居们也跟着过来找,依然没有。正要着急的时候,老太太突然发现,院子门口的驴也不见了,老太太高兴地喊道,大家不要找了,我知道老头去哪儿了。

众人纳闷,围拢过来,问:“大爷去哪儿了?”老太太回答:“他去哪儿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在驴背上,找到驴就找到他了。”驴背上的老头

迷茫的人类去到了哪里?沟通的想象力还有多远?我们不知道,就像老太太不知道老头现在何方。不过,老太太知道老头在驴背上,我们知道人类骑的那头“驴”是什么吗?骑在“驴”背上那个癫狂的老头,会被带到何方?

第6节 回顾与解读

本章力图从交流的角度来展示人际关系的进化过程。

人类,起点就是语言沟通,沟通的演化过程映射了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

语言出现之后,人与人可以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实现交流。但是,人与人的交流需要面对面,实现面对面需要克服空间距离的阻力。

沟通,不只是说说话,而是人的存在方式,沟通具有丰富的内容,“漂流瓶”作为情感的释放方式,凸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沟通给予的期望:沟通在于释放心灵的自由。

电话,大大改变了沟通的方式,跨越空间成为可能,在广度上释放了沟通的能力;而移动电话则把电话与人捆绑到了一起,沟通对象、沟通距离、沟通的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再到“六度分隔”,沟通已然成为人际关系的拓扑基础。

沟通不单是信息的简单交流,更是人与人的思想传递,这时候,你不在乎他说了什么,而只在乎他有没有说,基于人性的沟通,甚至不需要任何具体信息:大音希声。

从工具、效率的角度,沟通方式的改变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会进一步了解到,从文化、情感的角度,沟通还是人类存在的归宿点。

看似简单的沟通,其实足够复杂,我们无法预知下一步会怎样。

意识是人躯体形而上的存在,信息是个体意识间存在被感知的载体,交流则是实现方式。交流诞生之后,它成为未来岁月中驱动人成为地球主宰的核心力量。

下一章将从沟通演化的角度讲述从沟通演化出的各种传播形态。

第2章 我说,你们听——[交流解耦]

寂寞的时代,我们痴迷于表达,不断地向人诉说。所有的倾听,实际上只是想印证,自己正在进行的诉说,是否被别人听到。即便默不作声,不过是通过感觉到世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那好,现在开始,我说,你们听。

第1节 只听我说——[传播]

乡村舞台戏——[角色扮演]

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虽然工业化进行了几百年,但在稍微偏僻的地方,还延续着数千年来的农耕习俗。

每逢春节、端午、中秋或其他传统节日,乡亲们会凑到一起,演一出舞台戏,台上台下聚拢百十号人,卖小点心的也穿梭其中,非常热闹。每当这时候,祖祖辈辈依靠自然节令生活的人们,能够暂时忘记生存的压力,沉浸在精神世界的欢愉当中。

舞台戏传达的是虚构的故事。

朝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虽然看过很多剧目,妈妈曾经教过的黄梅戏《女驸马》能从头唱到尾,但中秋节看的舞台戏还是让他非常迷惑,为什么梁山伯下戏台换了衣服之后变成了一位阿姨?被包拯包青天铡了的陈世美为什么在下一次演出的时候又活了?

舞台上的故事与现实不同,虽然看着是那么的真切,但是,即便你就在戏台脚下,也无法与演员们说话,近在咫尺的表演中,演员只属于台上的角色,并不是自己,他们演绎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那是真实的假象,剧终一谢幕,角色就会消失,就像他们从未出现过一样。

喇叭与银幕——[从沟通到传播]

朝阳每天吃完早饭要上学的时候,家里的喇叭总要提醒一下,“现在吃粥”,朝阳一直很奇怪,夏天让吃粥,为什么冬天也让吃粥,在湿冷的长江边上,这显得不可思议。长大后才知道,喇叭每天3次,每次响半个小时,节目结束的时候,播音员都要说:“本次节目到此结束”,播音员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江淮方言,加上喇叭的失真,“到此结束”听起来就像“现在吃粥”。

上初中的时候,朝阳住在学校里,每天的爱好就是中午和同学们跑到马路边的喇叭下听评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是当时很流行的段子。

听广播,不再需要说书的人亲临现场,只需要一个喇叭,下面可以围坐几十号人。如果只是听故事,与你站在戏台的下面听真人说书没什么不同。更有趣的还接连不断,露天晒场上挂着的白色银幕,一等到天黑,白色的幕布上将再现各种故事场景。视觉的加入,与广播相比,更接近真实,一块银幕就等于一个剧团的现场表演。

如果舞台戏的演员并不能随意改变情节,那跟拍摄下来的电影又有什么区别呢?

沟通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而舞台戏尤其是喇叭,不再局限在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而是与具体人无关或者仅跟一方有关,独立的信息由原来的双方关系变成了单方面的传达。继沟通之后,传播诞生。传播从沟通中发展出来,信息扩散更加方便,效率大大提高。能说话的不只是人,不要任何智力,喇叭可以与任何演员的表现一样好

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的逐步普及,传播几乎全部借助机器来实现,传播效率迅速提高。

客厅里的照片——[公共性与私密性]

躺在沙发上,看着客厅墙上的写真照,冬日阳光明媚的下午,照片和心情一样温暖,乔乔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恋,写真旁边挂的是施瓦辛格,那是她眼中真正的男人,再旁边则是张柏芝,在“芝迷”看来,柏芝永远是没有争议的柏芝。

窗外树影晃动,乔乔冒出个古怪的念头,邻居家的墙上挂着谁的照片呢?

恍惚中,隔离墙被推倒,乔乔飘到了邻居家的客厅里,顺势望过去,墙上施瓦辛格和张柏芝的照片还在客厅的墙上,纳闷的是,自己的写真照在哪里呢?

隔着一面墙的邻居跟自己这么登对(相配),只是邻居家的墙壁上却找不到自己的写真照。邻居家的墙壁上为什么没有我的写真照

你的写真或者结婚照,会出现在邻居家的客厅里吗?

如果你走到邻居家里,会发现你喜爱的明星的照片或许依然挂在墙上,而通常来说,你的结婚照不可能出现在邻居的墙上。为什么你的写真或者结婚照不会像明星照片一样出现在邻居家的客厅里?这就是私密与公共的区别。墙,自然的空间屏障,分隔着每一个人不同的私密。

自己的照片有着特殊的意义,你不会因为自己长得不如施瓦辛格或者张柏芝而用明星照取代要送给恋人的照片。客厅照片事件标志着,从沟通发展出来的传播,具有比沟通更多的属性,私密性与公共性的区别让传播更加复杂多变。

而且,公共的传播还有大众与小众的区别。私密、小众、大众混杂在同一个渠道,互联网则进一步模糊了它们的边界。

第2节 看门的人——[媒体]

谁是把关人——[从传播到媒体]

金莲有些为难,到底开着门还是关着门呢?开着吧,要是坏人进来怎么办?关着吧,武大半夜回来怎么进屋呢?最后,阿黄派上了用场。它是一匹有灵性的狗,它能认识家里人,陌生人进来它能狂吠,是一匹合格的看门狗。

一些“门”注定是要有选择性的,只允许通过特定的人。信息也一样,在传播的通道上,需要选择性。

媒体不只是简单的传播通道,媒体有着宣传的诉求。也就是说,尽管都强调客观、独立,但实际上,媒体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即媒体具有“看门人”。看门人负责内容的把关与选择,当然,看门人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机构。

媒体是具有“看门人”的公共传播。

在传播资源有限的时代,媒体几乎垄断了各类公共传播渠道,只有所谓主流的声音才能得到传播,这些本来只是负责传播的中介者──媒体,垄断了传播的干预权,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宰。

现实的媒体常常被利益集团俘获,号称客观、独立的媒体,常常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众利益来进行传播,比如电视台播出的广告,不取决于观众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广告主投入的广告费用。信息看门人

由此可见,媒体的变革并不是要去掉看门人,把媒体简化成媒介,而是看门人的变革,让看门人能够具有更符合大众的主流价值观,由独立自大的“法官”转变成“大众陪审团”。

乏味的主持人——[媒体的单向性]

新元在电视台做了5年的主持人了,他感觉自己像是自言自语了5年,每一次主持,或者脱稿或者照稿,他只是按照事先准备的素材,在讲一个没有意外的故事。电视机前的观众看他微笑着的时候,难以想象此时播出间里新元的心情。他孤单地坐在正中间,耀眼灯光后面的摄像师在他的视线之外,镜头把他推送到千千万万观众眼前的时候,不会带回观众的任何反应。这是一个单向的世界,他能感觉到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对着黑黢黢的镜头,不断絮叨着孤独。

新元感到郁闷的同时,他的观众们也在抱怨,节目从电视台单向传输到电视机,虽然所有人几乎能够同时看到,但观众除了看,没有办法参与其中,观众沦为了观察员。

传播从沟通中演变而来,实现群体间信息共享。早期时候,发言人与观众利用基于自然生理方式,如嘴巴、耳朵、面部表情和手势等肢体语言,因为传播的范围较小,观众可以参与到其中,打断甚至改变发言人的话题。

随着媒体工具(如报纸、电视)的发展,效率提升的同时也阻断了反馈的途径,观众只能看不能说,无法干预传播,干预权落在了中间环节媒体(如记者和电台)上面。单向传播

传统的传播渠道属于媒体,把普通人的主动性排斥在外,观众变成了哑巴,只许看、不许说。

第3节 不一样的互动——[多向传播]

直接面对面——[扁平化]

媒体的单向传播,更多受限于技术条件。

报纸的发行,需要经过投稿、编辑、审校、发行等诸多环节,需要许多人参与,经过漫长的周期才能完成。由于中间过程复杂,受印刷成本限制,无法针对具体某个人印制不同的报纸;受运输成本限制,传播范围也非常有限。

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隔着互联网发送信息的人,无须复杂的中间环节,就像坐到对面。信息不受空间位置限制的直接传递,这才是我们期望的,常被称为扁平化。

扁平化倡导一个反媒体(中介)的潮流,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网络门户等单位,以及编辑、记者等人群。扁平化的过程对传播的中间环节将造成冲击,将改变媒体的形态。

鸡同鸭讲——[双向传播]

节目实现电视台和网络同步播出的时候,孤独感在变化,镜头前的新元不再只是眼睛正视镜头。他会不时地看看面前的电脑屏幕,那里有用户看到节目后的留言,千千万万用户通过互联网,影响着新元下一句话的内容。

新元迎来了双向连接的媒体,常被称为“互动”。

双向互动源自网络的便捷性,信息无需经过第三方,由发出者直达接收者,传播是“扁平”的。扁平化的传播几乎不失真。理论上,一份信息仅需要一个发出者而不借助任何中介就可以传递给所有的接收者。

不过,这里的“互动”,却与认识的人之间你一句我一句的互动不同,新元需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他无法记住哪一句到底是哪一个人说的,一个用户隔几分钟后的另一次发言,新元常会把它当成另一个观众的一句话,只能就针对观众刚刚说的那句话,就事论事,观众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区别,无法期望具有多回合连续的对话。

看上去热闹的“互动”,却是鸡对鸭讲。双向的传播由于只能反映前后话语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反映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传播而不是沟通,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余华的篝火——[多向传播]

网友银虎(silver tiger)很兴奋,他在作家余华的博客上留言,余华不仅看到了,而且给了回复。

银虎之所以兴奋,是因为与报纸上的消息不同,那里是记者们的口水,博客是作家余华个人在网上的地盘,在这里碰到,是“近距离”的接触。

银虎心生感慨:“原始人围坐在篝火旁,能讲故事的人是他们的生活中心,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讲述者的魅力他们可以亲切地感受到,而网络时代,我们有了这种方式。与作家的亲近,跨过了书本,超越了阅读,而可以进行思想交流,赞叹、评论而能让其本人知闻,不禁感到有些受宠,更可以拿起根棒儿舞一舞,近于得意忘形,随先生或哂或笑了。”

余华回复说:“我写了二十多年小说了,今天看了你的留言,才知道自己是围坐在篝火旁能讲故事的那个人,这是我得到的最高评价。”“在生活中,我只和一些熟悉的人打交道;在博客上,我开始学会和陌生人交往。网络让我们坐在了一起,虽然我们互不相识,可是我们中间有篝火。”

银虎是余华篝火边听故事的人吗?

银虎:“没想到可以和您这样接近”。能想象他当时激动的心情,如果能够围坐在篝火边与心仪的作家面对面,听他娓娓道来,确实是一件让人非常兴奋的事情。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亲近名人偶像的机会并不多。

不过仔细一想,却未必这么简单,余华的博客每天至少有成千上万的人看,设想成千上万的人围坐在一堆篝火旁听一个人讲故事的场景,总觉得有些怪异。莫非这是一场虚幻的沟通?可明明银虎给余华写了留言,余华也回复了,并且被成千上万的网友通过看到余华回复的文章见证了。

余华的篝火从郊外搬到了博客上,让沟通能够随时进行,这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但是,余华毕竟只是一个人,精力再旺盛也会有限,通过网络进行互动的数量不会太多。因此,理论上网络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与余华互动的机会,但实际能享受互动待遇的,更多的只会是余华在现实中的朋友。陌生人的闯入,还只能靠低得不能再低的几率,这和看到余华的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写信给他要求会面的难度别无二致。

媒体资源稀缺,注意力也永远稀缺。规律不会因博客技术手段的变化而改变。

终于明白,写博客的余华还是作家余华,并不是同坐在篝火边的余华,能够坐在篝火边听余华讲故事的,只有余华的那些现实中的朋友们。如果你真想听,恐怕你也要“出席瑞典驻华大使馆的晚宴”,或者你也是某出版社的总编。而银虎,充其量只不过是在十里地外经过篝火场,博客阵风吹起的烟灰偶然落到了他的头发上而已。其他人的留言恐怕就没这么幸运,银虎下一次和余华的互动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随着时间的流逝,留言者增多,余华恐怕能看到留言的比例也不会太大了,更不用说能照顾到众多只是观看没有留下足迹的观众。

银虎的幻觉也曾发生在互联网之前,我家里第一次买回电视机时,奶奶曾热泪盈眶地对邻居说:“我儿子真孝顺,请了那么多人到家里来陪我。”奶奶耳朵不好,很少和人说话,如果她热衷交流一些,她会知道,请到家电视里的“人”,只会自己说,没法儿听你说的。

夜店与咖啡厅——[传播与沟通的比较]

夜店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不约而会,发自心底的聊天,改变不了寂寞的现实。

阿力百无聊赖,决定上夜店看看,有过失败婚姻的人,细腻的感情已经很难激起内心的波澜,夜店的嘈杂或许能够给他一丝安慰。

音乐婉转而悠扬,夜店看上去有点像咖啡厅,给人带来惬意与舒缓,不同的是,咖啡厅里坐着的人,是恋人、朋友、客户,再不济,通常也是熟悉的人,而夜店对面的他、她,或者他们,只是在5分钟前才见面的陌生人,看不看得清脸庞都无所谓,戴上假面具的夜店舞会,并不比真人贴面更多屏障。

夜店是在为这一刻、一小时或最多一整个夜晚而准备,杯盏酒尽之后,只等天亮的到来,明天便不再需要互相认识,记忆可以抹去,看上去即便清晰的脸庞,永远锁定在已经过去的瞬间。

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夜晚,激情只属于特定的情节。有些故事,注定只会在固定的时间发生在固定的舞台上。

夜店的音乐声起,震撼的感觉穿透胸腔,压迫着每一根感觉的神经,将人全面包裹,彻底的隔离到喧闹之外,在鼓噪热烈的气氛中,挤到寂寞的冰窟里。

同样是人聚集,意义却可以不同。基于人际联系的聚会,在乎人与人的互动;而为了消磨一段时间的聚会,并不在意你是谁,只关心那一刻的感觉,天亮之后说分手。熟人和陌生人

当心无法与人共舞,感觉退化成触摸,人影浮动,另一个世界的欢动,与自己无关。相同的空间,不同的世界,只剩下冰冷信息在传播,空间失去了凝结力,逐渐破碎成粉末,灵魂从身体中游出,缺乏沟通的润滑,各是各的世界。

你是谁的谁?——[沟通的目的性]

双向的信息也会无法构成沟通,像新元的直播室;井然的围坐也可能不是交流,像余华的篝火;一群人的喧闹还会寂寞,像喧闹的夜店大堂。

双向甚至多向都未能改变传播单调而冰冷的本质,传播与具体的人无关。

再看前面的直播室、余华篝火、夜店大堂这三个例子,基于人际联系的聚会是一种沟通,在乎人与人的互动性;而针对具体问题是是非非的讨论和为了消磨一段时间的聚会则是群体传播,并不在意你是谁,而在乎你对内容的贡献,或只关心那一刻的感觉。

沟通基于具体的人,而传播只是冰冷的内容。所谓互动,并不是简单的话语上的一来一回,关不关心对话背后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内容的互动与人之间的互动有不同的内涵。

如果内容与具体人紧密相关,就是沟通;如果内容不与具体人相关,就是群体传播。强调传播与沟通的这种区别,在于区分复杂社群中消息的作用。显然,划分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某些时候,传播与沟通的边界很模糊。

沟通的目的在于维持人与人的稳定关系。

豪华晚宴上与偶像相遇,侃侃而谈,显得是那么的应景,可是事后他还会记得对你的承诺吗?与舞台上的戏剧一样,那只是特定场合“角色”的台词,他不会改变你们之间的关系,他只在特定的场合才和你亲近。这不是沟通意义上的互动,只是个双向的传播,失忆的传播,只存在于那一刻。

社区与群聊工具的区别在于:社区要靠不停的沟通来维系,而群聊则是一种工具,需要时你才想起它。你加入的多个即时聊天群组,它们以某个俱乐部或者兴趣组命名,许多时候,你只是把它当成某个组织的入口,要向群组发通知时,你才打开它,即便数月不发消息,也不影响下次当作通知工具使用。而网络社区上,如果你连续多天潜水不发言,你会发现,你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不知不觉中拉开了距离。

许多群组的聊天工具是强制的,是考虑到作为工具时的有效性;而社区,人们生活在上面,要建立网络生活的节奏感。具有规律的信息流动,是社区得以存续的动脉。

对于一组信息,我们有不同的关注,有时只关注信息,有时则关注是谁在发布,还有时关心发布信息的人到底是谁的谁。

第4节 倾诉、倾听——[交流的多志]

从博客开始——[个人媒介]

网络写手方兴东有了一个新玩意儿:博客。

尽管方兴东在中学时就经常给杂志或者报纸投稿,说是经常,实际上是半年左右,要知道上报纸、杂志,在媒体上露脸,那可是许多人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半年是个不低的频率。现在,博客带来的便捷性让他很是惊奇。

写给杂志的信,总要好几天才能到,通常,杂志编辑最早也要在收到的第二天才有回复。节奏慢不是问题,问题是,一个月才出一本的期刊,要那么快的节奏干什么呢?

方兴东很快体会到博客的乐趣,哪怕半夜想起来,不管写300字还是500字,都可以随时发布出去,而且几乎能同时看到读者们在博客上的评论,或者喜欢,或者异议,他们也有表达的权利。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同时在你的博客上发表评论:顶!

网络工具的进化和表达自由的空前释放,对方兴东来说,博客不仅是他的新阵地,也大大扩充了写作的数量与范围,他不再满足把写文章当成职业,写作成了生活习惯,渗透到生活的许多环节,博客成了作家面向读者的个人媒介。

木子美只是办公室的小白领,她也爱上了博客,开始是每次旅游后把照片和感悟发到博客里,让朋友们分享旅途上的美景;后来,每天必博的她,做饭做菜也成了博客的内容,不写的时候,便到别的朋友博客里去逛。

写博客、看博客,木子美觉得无比轻松。写的时候,由于不用考虑固定的对象,便可以放飞思绪,更自由地叙说,从工作、学习到生活,博客成了情感独白的舞台。看朋友的博客,则像一个人重走多年前约会的公园,既亲切温馨,又少了旁人打岔的尴尬。

个人媒介打上了随时、随地、快速、便捷等标签,围绕每一个人进行。

木子美享受这种一个人用心而不是感官去体验一群人的幸福感,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像是跟一群人谈恋爱,博客成为她倾诉生活的地方,她想起了那个名词:网络生存。

说说话,开开心——[倾诉]

嘉嘉心情不好了,想找个人说话,可找谁呢?

嘉嘉进入网络社区,像是自说自话,唠叨起来,不一会儿,社区里有了对她的回复,基本都是安慰、鼓励的话,嘉嘉的心情也慢慢转好。

跟一群人说话,不需要记住那里到底有谁,仿佛对着一个孤独回收站,想起来时,就对它说几句话,网络社区成了孤独收容所,留下孤独,带回快乐。瓶子里的人(孤独回收站)

快乐,缘自情绪需要,来自荷尔蒙的驱动力,而语言,沦为捧哏,成为快乐的借口,这是倾诉的魅力。与跟朋友抱怨相比,面对一群人的倾诉,不用担心把坏心情传递过去,也不用担心日后再想起时尴尬。

深度潜水员——[倾听]

小苗的话让人迷惑不解,她说她是社区的深度用户,每天都泡在网上,可是,在版主看来,每天只说三两句话的她,怎么可能会和说了数百句话的人一样,是深度用户呢?

小苗着急得有些结巴,“我真的是深度用户。”原来,她一直在看大家的发言,虽然不说话,但身心投入,她是合格的深度潜水员。

在渠道稀缺的传媒,观众被迫成为了“观察员”,而渠道不再稀缺的网络社区,小苗却主动成了潜水员。信息丰盈的时代,倾听同样是主动的参与。潜水,是为了感知世界,证明自己存在。

树洞回声——[传播解耦]

对于博客那样的工具,王兴既敬畏又抱怨,敬畏的是博客开启了网络表达的先河;抱怨的是,不善写作的他,在博客这种明显为写作准备的平台上,有些畏缩,费了半天劲儿,就发几十个字,显得过于单薄。

很快王兴开始尝试新东西,推特(twitter),一个只能写140字的交流工具开始流行,看上去就是一个简化版的博客,也被称为微博客,只要写一句话,甚至一个感叹词,就可以发布。

微博客不只是简化版的博客,当书写单元缩小,表达的简捷性与实时性便表现出来。更多时候,它是实时记录的工具,记录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看上去与博客那种主动的观点表达不同,它被动地传达主人的状态信息。

稍显零碎的微博客,重点不在内容上,它强调内容的“传播”。

王兴第一次登录到推特(twitter),关注者是零。这意味着,他发布的内容只有自己能看到,这是真正的自言自语,像原始人找一个树洞,冲着树洞说话。王兴没有丝毫的兴致,他需要有倾听者,他说,别人听!对着树洞说话,我要听见自己的回音!

有听众是幸福的事,王兴不定时地向关注者们传送他的信息,微博客成了王兴的“广播”,他希望他们知道自己的存在。当然,他也需要成为他们的关注者,能看到他们在做什么,自己做的事情才感觉更真切。

与媒体的广播对用户有强制性不同,微博的广播是被动的。你第一时间广播,别人看不看内容,以及什么时间看,有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我的广播”只是一种状态,它实时地把自己显示在那里,彰显着存在,而别人是否在乎你的存在,那是故事的另一段。网络提供自由表达的同时,也为网络化生存提供了自由的平衡点。

微博客是否会成为树洞,关键不在于别人是否立即回应,而在于作为消息是否第一时间发出的证明,我们希望听到树洞的回声。

从嘴巴到耳朵——[沟通解耦]

现实中,一群人在一起都可能会寂寞,虚拟中一个人也可以狂欢。

现实生活中,沟通交流相对比较单一,你一言我一语,交互着进行,到了网络上,表达的方式显得更加丰富。无论是光顾说的倾诉,还是只听不说的倾听,以及一群人胡乱打岔,嘴和耳朵的距离,难以测量。

传播或者沟通解耦之后,“说”和“听”的过程,不再是同步或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两部分,说与听相分离。

从博客到微博客,越来越快捷,网络平台促进交流的进一步解耦,将沟通拉伸成倾诉与倾听两部分,并由此衍生出越来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

互联网真是伟大,它提供的便捷性,让我们可以忽略每一个具体人的存在而实现与一群人形影不离,这是沟通解耦的力量。

第5节 孤独的方向——[寂寞的原因]

交流朝着越来越快、越来越便捷的方向发展,不断满足着高效率的要求。从最初始个体与个体的直接沟通,到跨越群体的传播,直至倾诉与倾听,摆脱对话限制的信息交流编织着越来越发达的人际网络。

信息交流的发达却是以沟通元素之间变得更加独立来实现的。信息与人的不断分离,一次表达的内容单元不断变小,而且每一段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也减弱,人与人之间、内容与人之间、内容的不同部分之间,都越来越独立。

以孤立的方式达成更高效的信息流动,交流进化的方向,被一种深层的摆脱孤独的动力驱动着。我们正试图慢慢接近。

第6节 回顾与解读

本章讲述了传播形态的变化。

说和听,本来是关联的。只说没有人听,说话没有意义,而只有听众没有人说,更无所谓听。没有说和听的世界,是死寂的。

因此,沟通意味着发言人、听众、说的话,三者伴随。

随着从沟通中发展出传播,三者伴随的紧密性被打破。

传播只关心内容,并不强调内容与具体人(尤其是听众)的关联性,一条新闻你说给张三听还是李四听,并不影响新闻的内容,因此传播是沟通的一种解耦。

如果说沟通完成了个体间的信息交流,那么传播则实现了群体信息的共享,信息摆脱对个人的依赖性,构成社会性存在的基础。

当说和听能够独立存在,沟通具备了进一步解耦的技术条件,衍生出丰富的传播形态。网络时代之后,因为网络具有记忆存储的特点,你可以先说(或者写),之后别人再来听(或者读),说和听可以据此进一步分开,不仅说话的内容不需要跟具体人关联,说和听的动作也不限定在同一时间。

解耦提高了沟通、传播的效率。

解耦这个概念将贯穿本书始终,沟通解耦使得沟通交流的方式变得多样,博客到微博客的趋势,世界联系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并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当然,问题来了,世界为什么会选择高效率?其实答案未必那么必然。

传播的特殊形式:媒体。从媒体特征可以看出,依靠工具获得的强大传播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随意获得,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下面对几个概念进行进一步比较:

沟通与传播:沟通强调人的主体性,传播强调信息内容本身。交流是更大的概念,沟通与传播都是交流的形式。

传播与媒体:传播强调信息的流动性,媒体强调发出者的立场,因此传播是媒体的基础。因此,传播如果作为名词来看意义与媒介相似。

互动与沟通:互动指信息的双向传播,沟通则是双向传播达成的主体间互相认可。

沟通与传播有区别,但未必总存在明确的界线,沟通与传播解耦结果之后的区别,则更加模糊。

下一章将探讨从沟通到传播背后决定性力量到底是什么。

第3章 基因力量终结——[存在哲学]

如果一切沟通和传播的归宿点都只是为了驱散寂寞,那寂寞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寂寞不是一种病理特征,那么消除寂寞与消除饥饿一样,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亿万年来,主导生物进化的丛林法则:屠杀、滥性、以强凌弱等为什么得不到人类道德的认同?

第1节 铁木真的宿命——[基因自私性]

铁木真,1162年生于蒙古部,出身贵族家庭,年幼时,父亲被塔塔儿害死,家道没落。铁木真虽然从小颠沛流离,但志向远大,经过连续征战,实力很快壮大,统一了蒙古草原各个部落。1206年,铁木真召集各部贵族大会,成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接下来的数百年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纵横欧亚大陆,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统治疆域的奇迹。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一生会是战斗的一生?即便在他被尊为大汗之后,为什么还要连年征战,直至战死沙场?

人为什么存在?人要以何种形式存在?回答人之前,我们先回答生物为什么存在。亿万年来,生命在达尔文进化论的框架支配下,源于基因自私性的动力,依据丛林法则进化。

在生物界,一个普适的规律是基因自私性原理:基因的存在是自私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能够广泛传播,它决定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生命存在的意义。

基因基于自私性的广泛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直接方面:种群的繁衍,雄性动物间争夺配偶,雄性动物对雌性动物的滥性,从而生育更多的后代;间接方面:种群之间的搏斗,争抢地盘和资源,目的在于自己或者后代能够有更充足的空间和资源,为种群的繁衍争取有利条件。

基因自私性也很好地解答了生物界占有欲望的贪得无厌。

有了人这一智慧生物之后,种群之间的争斗演化成时间跨度更大、更具有规模的战争。

基因的自私性,阐释了达尔文生物进化的秘密,是对生物为什么存在的解释。

基因贪得无厌的自私性,具有最大规模传播的欲望。几十年间,蒙古人从数万人发展到数百万人,成吉思汗的基因播撒遍及欧亚大陆,这是基因自私性给予他的最大回报,他的基因,遂成为此后欧亚大陆数百年的生物学统治力量。

成吉思汗,那个统治了最大疆域的战之王者,极大限度地证明着基因自私性的威力,却终抵不过基因自私性无度的疯狂,直至战死疆场。

第2节 丛林规则困惑——[基因的局限]

生存?生活!——[个体存续条件]

生物界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基因自私性决定的丛林法则。生存,个体的生存与群体的生存,是生命的第一要旨,亿万年来,生生不息。

人的出现,打破了生物界进化的单调。

尽管人在绝大部分进化时间里都遵循着基因自私性的规则,资源争夺、战争、种族歧视,都带着深厚的基因决定论痕迹,但人具有情感的一面,不时表现出基因自私性无法解释的行为。

乐善好施与好为人师,是生物界的特立独行吗?

2005年,比尔·盖茨50岁,准备把自己挣来的巨额财富数百亿美元的绝大部分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子孙。

比尔·盖茨如此乐善好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往前算几年,比尔·盖茨据此揽个噱头,替微软做个广告,还好理解,而现在,他要淡出微软,也不决定把财富留给子孙。

乐善好施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尔·盖茨以世界首富的身份,更有代表性。

与乐善好施相应,古代有好为人师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叫钟弱翁的人,每到一处,必将贬低看到的字画,吹嘘自己,后来一次,看到“定惠之阁”的牌匾,正要故伎重施,猛然发现是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只好说:“这么好的字为什么不刻成石碑呢?”于是落下了“好为人师”的笑柄。

如果说,乐善好施还能博一个好名头,好为人师则更难以理解,既得不到好处还不讨人喜欢的事,动力来自哪里?

在人类过去和现在存在的各种文明形态中,绝大多数文明对于基因自私性主导的乱性、战争、争夺、贪婪都持否定态度,也就是说,人类普世价值观中的道德否定了生物界基因自私性的价值取向。

为什么生物界最普适的基因自私得不到人类普世价值观的认同?

人,作为具有情感的智慧生物,希望能够从枯燥的、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被动劳动中解脱出来,过上随性自由的日子,从生存转向生活。

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在的信息社会前夜,劳动力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从被动的生产中解脱出来,在保证生存的过程中,追逐着精神的愉悦与自由。

或许,智慧生物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娶妻生娃——[基因延续]

20世纪70年代末,当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时,更多的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虽然理解人多资源有限的道理,但感情上却不能接受,超生游击队可以生动地贴上“不让生,偏要生” 的标签。

超生游击队凸现了基因自私性打败传统道德的这一现实,但很快出现了新情况。

桂珍马上要临盆了,公公、婆婆从大老远的南方乡下赶过来,桂珍的老公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之前他们已经生了6个女儿。在计划生育政策收紧前的1978年,公公婆婆终于有了儿子,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公公、婆婆非常满足。别人都说养儿防老,其实,他们更看重传宗接代。儿子大学毕业不在身边,公公婆婆不求儿子有什么回报,只希望孩子们过得好,在老人眼里,儿女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养儿防老是个体存在的需要,而传宗接代则为了实现群体延续。

桂珍马上要生的是第二胎,老大是男孩,已经上幼儿园了。去年,公公婆婆突然劝他们再要一个,说是生活在这么大的城市,孙子这代将来只有一个人,太孤单了,桂珍老公在姐姐堆里长大的,也没有太多主意,就答应了。

桂珍开始不同意,大城市养个孩子成本太高,生两个是从来没考虑过的事,公公婆婆的理由很充足:“别人是因为养不起,而你们的孩子,抚养费可以我们出。”桂珍也只好半推半就,应了下来,成全了从旧社会过来的公公婆婆多子多福的期望。基因自私性观念遭受挑战:为什么人们富足了却不想养孩子?

生活在21世纪00年代的都市年轻人,许多人养一个孩子都有压力,养育成本过高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当把眼光扫向欧洲等社会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时,面对许多不想养孩子的家庭,让人生疑的是,为什么人们富足了也不想养孩子?

富足具备基因传播的良好条件。在古代,大户人家三妻四妾不是什么稀奇事,结果就是儿女成群,然而,一旦社会变得整体富足时,基因自私性的统治观念却在弱化。

从为了多子多福不惜成为超生游击队到“丁克”们不想要孩子,物质丰盈与养育观念背道而驰,基因自私性观念为何遭受挑战?

第3节 意识的自私性——[自私性变迁]

自私的决定——[自私性原理]

随着社会发展,人离基因自私性决定的生物进化道路越来越远,基因自私性之外,到底什么样的规则支配着人类的进化?从基因的自私性到意识的自私性

人受更高层次的自私性决定:

意识的存在是自私的,其目的是为了能被最大范围的传播(感知),这就是意识自私性,即智慧生物的进化动力。“自私性”是生物界发展的动力,容易看出,意识自私性是基因自私性的继承,基因作为生命的最小存在单位,亿万年间主导着生命进化的方向,智慧生物出现之后,“自私性”规律从基因延伸到意识。

种族繁衍反映了基因自私性传播的需要,文明传承则反映了意识自私性传播的需要。从自私性规则来看,意识是对基因的提升,基因解决了存在,意识决定了存在的秩序(或说品质)。

通常,意识传播这一表达比较晦涩,意识传播也就是思想传播。

孩子与听众——[自私性基础]

意识自私性决定的最大范围的思想传播,如果依靠多生孩子来增加听众,则显得有些笨拙。要让自己思想得以传播,并不需要对被传播者进行基因的改造,应该有更简洁的方法来解决思想传播。与基因自私性不同意识的传播不需要靠繁衍后代来解决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基因解决了个体存在的基础,意识则更多地解决群体或者社会性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个体的存在,社会性就无从谈起。这也是长期以来,在匮乏时代,基因自私性为完成自身存在而成为生物学动力的原因。

随着存在不再是问题,种群繁衍并不必须通过争斗来解决,进化动力从基因自私性转向意识自私性。虽然意识的自私性是基因自私性的进一步发展,但许多时候,意识自私性却表现出许多与基因自私性不同的特征。

富足时代,我们不再热衷多生孩子。孩子与听众的区别,凸显了两种自私性的差别。

思想的表现——[意误的泛义传播]

意识自私性,反映了思想传播的需要。

思想的传播是广泛意义的,不单是指知识传授,我们热衷于表达、热衷于交流、热衷于交朋结友的社交行为,是思想传播的基本表现形式。相反,我们孤单、寂寞则反映了社交需求的期望与担忧。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学识的认同,也是另一个人思想传播的表现。我们的从众心理,不停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无不反映着思想传播的要求。

简而言之,我们所有的意识活动都闪烁着思想传播的要求。

第4节 智慧的烦恼——[意识自私的特征]

族群文化冲突——[宏观意识传播]

个体的乐善好施到族群的文明冲突。

意识的自私性能对乐善好施做出解释,当你想用思想征服而不是想强占资源时,乐善好施当然好过拳打脚踢。

当落后文明占领先进文明时,会看到残酷的杀戮甚至种族灭绝,而当先进的文明占领落后文明时,文化入侵进行得悄无声息,这是意识自私性在族群行为上的非对称反应,也是意识自私性与基因自私性的差别表现。

从个体的情感认同到族群的文化认同,认同和接受不需要基因同化的前提,战争与残酷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幸免,表现出文明道德的包容和温和。为什么生物界最普适的基因自私驱动力得不到人类普世价值观的认同?只在于意识自私性具有更强大的驱动力。

文明的动力也在于此,从人类早期开始,意识自私就表现出力量,道德否定了丛林规则,但是,人类进化过程的漫长决定了力量对比博弈的长期性。

比较与认同——[个体意识传播]

人类的满足来自于比较,却不是绝对的数字。

你这个月挣了2000元工资,你能满足吗?如果你平时工资是1800元,你可能就会满足;如果你平时工资是2200元,你可能就不满足;而一旦你发现,邻居原本2400元的工资,现在只拿了2000元,你又会重新满足。

我们每天埋怨,并非真的不满意,其实只是不满足,满意是对自己的感觉,满足是对别人的比较。为什么号称文明的人,总是喜欢通过与别人比较获得心理优势,而不是像其他动物一样,简单地用武力证明?

或许,源于意识自私性的需要,如果具有与别人的比较优势,潜意识中,人会觉得自己的意识更能同化别人而不是被别人同化。

我们需要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渴望被理解,比较之后的需要是被别人认同,认同行为、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观。被理解或者被认同,正是意识传播的要求。

财务自由的彼岸——[基因延续的边界]

迫于生存压力的人,“第一推动”问题是什么?从如何挣钱养家糊口,到有房有车能旅游,天南海北一大圈,人生的目标似乎就是为了追逐财务上的自由。

这看上去是一个直接得不能再直接的答案,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哪一样不是用“钱”作为铺垫的,如果财务上自由了,想什么就花钱得到什么,还需要奋斗干什么呢?

曾经看过一个成功创业者的介绍,他创业的动机是为了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不至于因为价格的原因而烦恼。也就是说,想获得财务上的自由。后来他成功了,关于生活相关的消费,不用再考虑价钱问题,但真正的烦恼才刚刚开始,如何驾驭这些让他得到“自由”的财富,让他疲惫不堪。

财务自由并非是显而易见的必然人生目标,也是一个极度虚无的概念。究竟什么样的财务状况才可以达到自由,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一样的预期。说到底,财务自由的背后,是人对现实世界贪得无厌的索取欲望。

老板们看似达到了财务自由状态,却没有得到创业初衷的幸福感。成功做成大老板的人并不多,把财务自由当成目标的芸芸众生,注定要终其一生生活在痛苦之中,为什么要为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人生目标而奋斗?

有不是注定痛苦的生存方式吗?或者,能否生活得更幸福一点?

许多人在多年以后能够回忆快乐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却不能在还是学生时体会幸福,为什么总要等到过去之后才能明白,而不可以把今天的生活当成明天的历程?明白越是坎坷多难越值得回味的道理,我们还担心今天的挫折吗?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已经被传颂了很广的故事:一个富翁在日光浴时碰到了一个穷光蛋,说:“老弟,为什么不多挣些钱?这样,你的生活就不一样了。”穷光蛋回答道:“是吗?有什么不一样呢?”富翁接着说:“比如,像我一样,自由自在地享受日光浴。”穷光蛋笑道:“老兄,我现在在干什么?”财富?幸福?我们不一样享受阳光吗?

任何人都可以生活得幸福,从庙宇外一步一叩的信徒,到一句话可以呼风唤雨的超级大国总统。信徒的眼中,彼岸的世界是幸福的世界,我们的彼岸在哪里?或许来自基因自私的力量。

第5节 沟通的意义——[意识传播]

为什么会寂寞?现在我们知道,寂寞是意识自私性要求的思想传播得不到满足的状态,沟通满足了思想传播的需要。由此可见,沟通是人类文明发展贯穿始终的力量,是促进思想传播的方式。

意识的自私性表明,个体的存在需要被其他个体感知。或者说,通过互相感知完成思想交流,智慧生物才有存在的意义。沟通交流是智慧生物的基本要求。

意识需要不断的传播。意识自私性表明,人原本是孤独的,驱逐寂寞是人精神生活的根本。

第6节 回顾与解读

本章探讨了生物进化的两大自私性规律:基因自私性与意识自私性,这两个规律的解读是本书上篇的核心,是沟通变迁的内在动力。

基因自私性是整个生物界进化的规律,而意识自私性则是智慧生物进化的规律。

基因自私性是亿万年来生物界的决定性规则,即丛林法则,人的进化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守丛林规则。但是,当我们探讨人与动物到底有什么区别时,总喜欢以文明自居,文明意味着什么?

躯体的存在体现了基因自私性的要求,占有与杀戮是基因自私性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思想的存在体现了意识自私性的要求,分享与利他是意识自私性的基本表现形式。意识自私性的这种要求,与互联网的功能作用,有着天衣无缝的默契。

我们能够看到文明、道德与野蛮的丛林规则的区别,然后,我们会问,文明是人独有的吗?文明的动力又在何处?有没有更简单的描述方式。

意识自私性给了文明一个简单的注解。

秉承解耦思考的方法,意识自私性逐渐占到主流,是基因与意识的解耦,生物性与道德性的解耦,意识逐步超越基因成为更加有力的进化动力。

如果说基因自私性是生物存在的基础,意识自私性则是生物品质的基础。

意识的自私性也是智慧生物社会性的意义基础。

下一章将讲述:在意识自私性为主导的情况下,人不再孤立地存在,而是依赖复杂的人际关系存在,互联网则为这种复杂性提供了现实的方式。

第4章 保持联系——[人际关系]

我们为什么会孤独?为什么会寂寞?我们能否跨越时空,即刻感受别人的存在?如果互联网仅仅作为工具存在,那就太可惜了,生活在网络上才是互联网的真正价值。

第1节 源于寂寞——[寂寞的原因]

刷屏控——[网络孤独]

感到有些寂寞,瑟夫拿起一根烟,模仿着查理各种不同的点烟姿势,烟雾缭绕的时刻,他感觉自己是个牛人。如果只限于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自娱自乐,瑟夫的快乐显得太单薄了,美妙的感觉应该分享给大家:发到网络社区里,等待网友们的唏嘘声,要么说出来,要么让别人看到,这是需要被感知的原动力。

寂寞与生俱来,需要不停地向外彰显自己的存在,意识自私性是孤独的原因,人一直在挣扎摆脱孤独和寂寞的战斗中。

时间已经过了12点,夜深了,瑟夫没有睡意,网页上的信息像是停滞了,网友们陆陆续续都睡去了,瑟夫还是下意识地隔一会儿刷一下屏幕,生怕错过偶尔冒出的一句话。

十多年前,瑟夫刚上网的时候,半夜起来上厕所时,经常要开一下计算机,看看有没有人发邮件过来,那是下意识的。人与寂寞的抗争

有人把这种毫无目的留恋网络的行为称为“网瘾”,瑟夫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网瘾,但他知道,自己稍许有些孤独,孤独感驱使他不断去寻找心理安慰。

瑟夫不停地刷着屏,就像下雨天刷着汽车的前窗玻璃,刷一次就觉得明亮一点,只要空闲哪怕一秒,都担心会蒙上水雾。停留在午夜时分屏幕上的帖子,满眼都是孤独和寂寞,要么是“孤单的我”,要么是“熙熙攘攘皆陌路”,要么“灵光闪现无知音”……

孤独是具体的寂寞,寂寞是抽象的孤独。寂寞,大约是智慧生物与生命的真正区别,基于意识自私性的要求,人类生活的一切围绕寂寞开始。

隔着时空——[时空区隔]

既然人注定会孤独,那我们便只能选择远离孤独,这是悲剧带来的力量。

整天繁忙地做各种事情,或者分散了你对孤独的注意,或者事务本身也在帮着向外界彰显自己。从这种意义上,人所做的工作,最终是不停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让自己被别人知道,是因为怕自己迷失在孤独中。“真正的朋友,并不需要每时每刻不停说话,只需两个人待在一起,哪怕沉默,也不会尴尬。”用心感觉着彼此的存在。孤独靠交流来排解,语言是常见的方式,但也不必须,感觉到的存在、用心的交流,并不拘泥于形式。

孤独因为有分隔,时间、空间的隔离是通信时代之前的最大分隔。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父母在,不远行”,空间上的隔离让你顾此失彼。孤独源于时间与空间隔离,想念源于时空隔离的变化,寂寞源于不被关注。

变化的困惑——[情感的时空特性]

作为网络营销人,阿累关心的是如何把热点的事件告诉大众,而不是它们发生在哪里。

在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同城人见面的机会,未必就比隔着城市更多,而且生活中最多的联系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居住在同城和不同的城市,难以感觉到差异。但轮到火凤凰要离开北京了,最后一顿的送行饭,阿累还是很惆怅。

与此相比的例子是,居住在上海的宋啸,每次来来往往,阿累却没有分别的感觉。

阿累对于分别的两种不同感觉,源于习惯了火凤凰在同一个城市和宋啸的来来回回。看来,空间的分隔本身并不导致孤独,分隔失去联系才会孤独,通信发达的信息时代,孤独一方面来源于对先民时代孤独感的继承。在根子里,孤独感是变化带来的,人们对世界联络的不确定性心存疑虑。

火凤凰的感觉则更为直接,从重庆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如果没有网络,那个遥远又没有亲戚朋友的城市,她是无从找到工作的。当她的工作主要通过网络联系展开,她的情感也围绕网络展开。

与农业社会时期的空间隔离带来的孤独感相比,具有跨空间沟通工具的时代,变化的不确定性更让人无措。

搬迁出现的孤独与困惑,在于人的生活状态固有的惯性,改变过大时,会不适应,而更多依赖网络虚拟社区生活的人,习惯之后,空间的变化对精神生活的影响就要小得多,生活方式改变,会更多成为惆怅的原因。远在天涯的分别,其实我们一直远在天涯

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散落在天涯了,或者,一开始就散落在了天涯。

第2节 我在线上——[回归沟通]

被感知的力量——[原动力]

互联网为什么会越来越火?

抛开技术进步的驱动力,从思想传播来看,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最佳的平台。生活在互联网上,是富足社会之后人摆脱孤独的驱使。

我们发在网络社区漫无目的的帖子,固执地期望着别人灌水,看上去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行为,唯一的理由其实是,孤独的人希望别人关注他的存在。发帖子期待别人跟帖,是被感知的力量。

即便,当沸腾的网络随着深夜的来临变得沉静,孤独的人也不会放过任何的可能,午夜刷屏控的精神力量来自于,通过发现别人的可能来填补自己被发现的可能。

人原本是孤独的,驱逐寂寞会是精神生活的全部吗?刷屏控:关注是一种美德

寂寞的时代,我们痴迷于表达,不断地向人诉说,而所有的倾听,实际上只是想印证,正在进行的诉说是否被人听到。

意识是自私的,人是寂寞的,孤独则是永远的!

来来往往——[交流的延续]

礼记说:“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是什么?礼是人际交往。人际的关系需要通过来来往往的动态才能得以保持。

礼记表明:人不但要相交,而且要来往,即便频度不够,关系都难以维持,时间是人际关系的吸血鬼,衰减着人际的价值。

维持沟通需要成本代价,和朋友们长时间不打电话,就会有人抱怨;好朋友之间一个月不吃个饭,熟人关系就变淡了;恋人之间3天不打电话,下一次,陪她吃饭的男人就可能是别人,这是交际需要的维持成本。交往的乐趣,就是你来我往

人际关系在动态中保持,来来往往演绎着情绪。

对沟通的回归——[人类存在的基础]

从意识自私性反映出来的孤独,从摆脱孤独渴望的被感知,从被感知需要的联系,现在,一切又轮回到原点:人首先要存在,其次要思想传播,即存在着(Living)!──能随时感知的存在。“存在着”的互联网表达式,就是在线(Online),保持自己在线,能够被他人随时访问。

没有了消息,我们会跌入寂寞,如果满天消息,有效信息就会淹没,我们也会跌入寂寞,排除寂寞需要有序的信息。

沟通到传播,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海量的信息却有碍信息准确的传达。在线,是通过网络,对人原始沟通的一种回归。当然,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回溯,而是一种螺旋式提升,将生命存在的意义从基因自私性提升到意识自私性。在线将引申出更多的网络文化特征。

第3节 迁居到网络——[网络新特征]

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渗透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强大。如果互联网仅仅作为工具而存在,就太可惜了,生活在网络上才是互联网的真正价值。与将互联网当成工具的原初想法相比,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网络移民。

相知相遇前——[改变时空次序]

大观园里,宝玉看见多了一个妹妹,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着说:“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黛玉是第一次进贾府,宝玉此前当然不曾见过,按常理,相遇才能相知在农业社会,空间上没有交集又怎么能相见呢?难怪贾母笑话他。

信息时代以前的生活,人际交往需要真实的接触,从第一面到熟识,真实地见面才能实现情感的沟通,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从相遇慢慢相知,这是农业社会的常识。

贾母何曾明白,宝玉前世作为神瑛侍者时,每天用甘露浇灌并守护着绛珠仙草,绛珠仙草也就是黛玉的前身,俗世的贾母当然无法想到这一层。如果联系不受空间阻隔,相知并不需要相遇作为前提。在信息文明之前,它只发生在传说中,正如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

网络时代的“好友”,现实中,许多并没有见过面,依靠网络的交流手段,在相遇之前,已深深相知。相遇、相知的次序改变,动摇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

看上去,网络交往的技术手段可以跟现实接触几乎没有差异。实际上,人们在网络沟通能够部分控制自己信息的展现。人们表现出来的,与现实见面存在很大不同,沟通的双方很多直接面对面沟通的信息,如表情、动作在传播中缺失,缺失的信息,常常由想象力向认同的方向弥补。事实上,网络的交流更容易凸显共同性,隐匿差异性,形成网络交往共振。

网络交往,不仅大大扩展了交际面,也让交流双方的共同性得到放大,降低了人与人交往的门槛。宝玉与林黛玉

虚拟的社会——[突破时空障碍]

迁居到网络上的人,通过“标识”(ID,IDentity)标示自己的存在,不仅“真实”得有据可查,而且,通过“标识”的关系,形成连在一起的网络,并达成互动机制。实际上,网络化生存的人形成了新的紧密社会关系。虽然,人们还不习惯互联网联系的真实性(常称之为虚拟社会),但是随着网络成为交流的主要方式,网络的虚拟社会将是更真实的社会。

依靠网络“标识”的生存,不在乎公安局签发的身份证号码是否真实,而在乎生存在网络上人们之间关联的真实性,人们是否真能够通过网络交流产生信任,并愿意通过网络联系完成价值交换。

虚拟社会不是真实社会简单的网络展现,而是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方式,通过信息网络融为一体。虚拟社会不限于狭义的互联网联系,在于对人的活动范围的延伸。“萌”时代——[情感基础]

在基因自私性主宰的社会中,几乎所有社会、文化现象都可以归结到“性”,“性”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一切围绕基因复制生物学意义的“性”展开,“性”是原初的情感基础。

随着意识自私性逐步成为更重要的主宰力量,基因复制的“性”被意识同化的“萌”取代,“萌”成为虚拟社会人原初的情感基础。

出自日语的“萌”,网络时代伴生的新词汇,其含义并没有很统一的认识,不过,“萌”有着深刻的“性”的烙印。

如果“性”表达了强烈的基因复制情感,那么“萌”表达了强烈的意识(思想)认同情感。比较一下萌与性的不同,性的原初目标瞄向繁衍后代,实现基因的传播;萌的原初目标则瞄向意识的认同,实现思想的传播。与“性”有同样深层驱动力的“萌”,表现了意识自私性的同化动力,“性”所表达的生物学意味被冲淡。性不再是爱的基础,萌才更重要

萌时代的情感表达方式表现出与性时代不同的特征。

网络交往的共振现象,人与人交往的共性被夸大,而差异被弱化,通过“性” 联系的人对年龄、背景的相似有较高的要求,且更多性别相异,“萌”交往大大突破了年龄的限制,“大叔控”、“萝莉控”司空见惯,职业、学历、文化背景也被大大突破。 当“萌”与“性”混搭到一起,同性恋、无性生活悄然流行。

从荷尔蒙到萌,动物(生物)的性正转变成情感的性。基因的“性”退让给意识的“萌”。“萌”比“性”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性”与“萌”是情感的基础,个人情感的综合构成社会文化,而稳定的情感维系来自于文化的力量。

走向社会化——[社会群体]

随着通信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复杂。在农业社会,一个人通常只维持不到百人的联系;而在信息社会,需要联系的人超过了千人甚至万人以上,维持庞大人群的通信联络,得益于即时通信工具与各类社区的存在,也使得联系不再直接和简单。

联系依赖于各种不同的媒介,不同人群热衷的媒介也大不一样。

对于大学生的电脑,男生把它当作游戏机,女生把它当作电影院,互联网让人群分化。在网络大幕的掩盖下,一些网上互相熟悉的人,一辈子也可能见不到,架空穿越、耽美文化的发展,构筑了虚拟的社会联系。

生活在信息构建的世界里,那里是虚拟的真实社会。

下一代人——[网络的覆盖]

随着时间的推移,QQ新上的用户年龄越来越小,不过小魔女还是把他们当作同龄人,一是确实也没有大太多,二是习惯有着可怕的力量。缓慢的变化还是难以让人对年龄逐渐变小的人群产生隔代的感觉,直到那一天。

一个看上去有些熟悉的新用户发来了好友请求,小魔女同意了以后,对方竟然喊自己妈妈,难道是女儿?打开QQ闪烁图像后面的对话框,真是自己12岁的女儿,虽然在家里跟女儿也算无话不说,但女儿从网络上联系自己,还是觉得很意外,网上以前都是和姐妹们瞎侃的,而现在那一头是女儿,是自己的下一代,自己用教育的口吻,像网友一样交流,小魔女觉得有点怪怪的。

20世纪90年代末,即时通信工具开始流行,作为年轻人时尚的沟通方式,QQ上的好友基本上是同龄人,刚刚毕业,意气风发。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十几年前的人还在,而新的年轻人不断涌现,当年的青年已经成为了长辈,当然还有一些爷爷奶奶级的人也逐渐加入到网络沟通当中。在网络上,已经三代同堂。

开始用QQ的时候,整个QQ用户群的年龄差距也就10岁以内,因此,每一个图像闪动,背后都是同龄人的调侃,不管认识不认识,在数以百万年计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生活在同一年代,比起在异国他乡旅游时碰到自己的发小还要有缘分得多,QQ是同龄人联系的工具,跟是否相识无关。

当人群年龄跨度超过30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没有断层的社会,QQ不再是时尚的工具,而是像电话一样,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网络人群社会化的形成,人逐渐进入到网络的社会化生存。

在网络上,个人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各方面的信息有着更紧密的相关性,由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也变得密不可分。这些因不同理由建立起联系的人们,此后的关系维系,更多地通过“存在着”而不是生活或学习等的过程。

人与人的关联性要远远重要于人所在的单位,人直接通过社会化而生存,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借助公司或单位实现社会交往。

单位或者团体,只是人社会化生存的媒介和聚合者,而不再是必需的刚性载体。

第4节 聊天“滴”生活——[网络生活]

“滴”是一个松散型的聊天社区,聊天内容是按照收听关系传递的,选择收听谁,这个人发布的消息将及时传递到你的电脑上,你收听的人越多,你看到的消息就越多,而收听到你的人越多,你的消息传播得就越多。收听关系不是对称的,即:你收听的人,并不需要他也同时收听你。这时候,只能他说你听,而你任凭如何撕心裂肺,他都听不到。“聊天从收听开始。”这确切地表达了松散型聊天的深意,沟通是心与心的双向互动,而双向的默契形成之前,主动倾听别人表明了沟通的诚意。

通常,进入网络聊天室需要管理员批准,而一旦批准进入聊天室,聊天室内的信息传递是均等的,每个人都会收到相同的群聊信息。“滴”通过收听关系传播信息,因此,每一个人收到的消息取决于他收听的人,听和被听的不对称,增加了对话范围的不确定性,你说话的时候,一群人在听你说,但他们各自说的话,根据你是否收听了你的听众,你可能听得到,也可能听不到。

收听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传播方式也足够复杂,具有构建真实社区的潜力。“滴”上面聚集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出生的网络用户,年龄跨度比较大,边界以个人为中心展开,轻松而又人性的氛围是未来网络生活的缩影。

300名听众的幽会“滴”通过客户端的方式,实现了社区的实时交流,交流的实时性进一步强化了人作为交流主体的作用,“滴”与即时通信工具的QQ或者MSN不同,消息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进入社区的“滴油”(滴用户)更加放松。

听众的数量标志着你在网络上的交际范围,争取听众数其实就是扩大网络影响力。从营销上讲,听众是上帝,为了对听众表示感谢,“滴”社区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邀请你的第300名听众共进晚餐。

在网络社区开始之初,人们更习惯于网络上那个未知的ID,所谓陌生人交际,现在,人们更关心那个活跃ID后面的人,见面是揭开秘密的一种办法。“谁将是我的第300名听众?”这是“滴”开通一个多月后最频繁的一句问候语,活跃在虚拟的网络上,他的真人是什么样?好奇害死猫。今天晚上,与第300名听众共进晚餐,揭开ID后面的真实身份。

邀请听众一起共进晚餐,让虚拟的好友走到现实中,他们不再只是听你倾诉和分享喜怒哀乐的网络昵称,他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人,延伸到你现实的生活中,从而你的网络生活也就变得更加真实。

阿远的第300名听众是“云无色”,颇具佛家风格的名字,也如“滴”社区,虚拟与真实的统一,既然选择生活在网络上,就应该遵守网络的游戏规则,阿远用心地体会着网络的生活。

大叔的年龄

人因为文化的聚集形成社区,网络社区也是如此。

女人是花,花季转瞬即逝,因此女人对年龄讳莫如深;对男人而言,年龄意味着资历,是不是任何情况下男人的年龄都可以公开?

阿远的“滴”账户开通时,是“滴”开始测试的第三天,“滴”通过邀请的方式增加新用户。开始的一两个月内,用户实际上都是熟人邀请的,也就是说,社区上的所谓陌生人,你最多只需要通过其中一个人就可以认识。

阿远在“滴”社区里被称为大叔,大叔通常比社区里的小朋友们年纪大,但这不是阿远的本意,阿远希望能跟社区融为一体。在非主流的次文化流行语里,大叔是有丰富涵义的词,来自日韩文化的影响,随着小女人大男人恋情的增多,大叔(日语:おじさん;音:欧吉桑)是女孩对男人的昵称,在小女人眼里,大叔成熟、可信任,是值得依靠的人。

如今,在“滴”社区里,大叔的含义也远远超过了“欧吉桑”的含义,不仅小女孩们称阿远为大叔,在所有“滴油”眼里,阿远都是大叔,大叔成为“滴”文化的一部分,暧昧的时代,只有些许暧昧才能充分表达大叔的涵义。

作为抽象的“欧吉桑”,大叔与小朋友们显得比哥哥更容易接近,朦胧的距离感起到了拉近距离的作用。不过,如果小朋友们真切地知道大叔与他们年龄的差距,不管5岁还是10岁,一旦具体化,小萝莉们还会一如既往地敞开心扉吗?至少,需要她们非常熟悉的时候才好做到。

对于网络,阿远并不陌生。作为互联网起步的见证者,他看着互联网长大;作为从业者,他对互联网的很多业务如数家珍,但那不过是把互联网当作工具。而现在,互联网作为生活方式,越来越以用户而不是从业者为中心的网络,文化替代产品功能成为社区的中心。

在“滴”社区,心理年龄95后,生理年龄不详,这就是大叔的由来。

当90后的年轻人摸摸索索地上到网络,他们面对更多的是陌生叔叔、阿姨而不是同龄人,当他们尝试对着对网络那一头瑟瑟地喊一声“叔叔”的时候,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5年后,大叔出现,互联网已然长大。

2000──兽变

第300个幸运的人被邀请共进晚餐,这是网络生活化的里程碑。

现在,阿远等着他的第2000名听众在现实社区中,2000是有意义到无意义的边界。对于一般人而言,他无法同时与2000个以上的熟人保持联系,也不需要那么多。

在“滴”社区,2000被称为“兽变”,是“非人”的待遇,沟通快捷性是用户范围扩张的原因。此外,“滴”遵循倾诉、倾听分离的网络交流模式,是网络用户范围扩张的更重要的原因。

倾诉、倾听的分离,是以牺牲交流的可靠性为代价的。

听众走近真实,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对网络ID背后主体的好奇,这是一种奇怪的心理,你只是说话而已,说得好也罢,坏也罢,跟谁来听并没有关系,许多时候,与现实中不一样,你不关心到底谁在听。

阿远们只是执著地希望得到更多的听众数字:300、500、1000……

庞大的听众群,作为前提说明网络社区交流方式的有效,作为结果证明网络庞大的影响力。

生日

颖颖回到座位,准备稍事休息一下,这个上午过得如此充实(或说忙碌),打开“滴”的时候,几近中午。颖颖懒懒地在“滴”上冒了个泡,突然“滴”上的祝福一片片浮起,颖颖才想起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7点钟开始,不断有各种祝福短信,然后开始蔓延到网络上,尽管绝大多数并不认识,甚至背后都没有一个能感知情感的实体(如银行机构)。即便如此,在越来越虚拟化的时代,颖颖看到了人性的欢乐,她想起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公主那灿烂的一天,这是祝福最多的一天,也是最快乐的一天,尽管它很快会过去。颖颖从心里感谢那些有缘人,感谢那些一直伴随左右或偶尔擦肩而过的有缘人,更感谢网络,给了她虚拟的真实。

在这个温情的时代,生日也不同寻常,那么多熟悉的陌生人陪伴,网络让最生活化的私密生日变得有声有色。

滴社区如何体现网络生活?它利用更细小的沟通单元,保持更灵活的联系方式,维持着群体的情感,提供网络生活的家园。

这也是互联网希望的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导向。

深刻的喜剧——[文化]

非主流是一种文化,整理文稿期间经历了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便以一篇七夕的文章来结束网络社区生活的话题。

华人的情人节,与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锦上添花不同,这是个有些悲情色彩的节日,还好,很多伟大都来自悲情,用悲剧的情节体会喜剧的内涵,让有缘人终成眷属,有情人心意相通。

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慢慢被人叫做:中国情人节。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但与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不同,这一天,充满了悲情的欢乐。因为,按照王母娘娘的安排,牛郎织女在7月7日这一天相会完之后,仍将各自孤独地散落在天河的两边,鹊桥持续24小时,拆桥转瞬即到。

这一天,那么的短暂,结局,那么的必然。

如此说来,把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实在是个神仙级的玩笑,要让那些原本厮守的情侣们,在狂欢了之后,天各一方?或者,这一天,是一个大相亲的日子,冥冥之中,有缘的两个人要见一下,然后天各一方?再或者,流俗一下,这不过是个一夜情的狂欢,天亮以后说分手,从此天各一方。

天各一方,无论如何,七夕,是个悲情的日子。

这或许暗示,人其实都是悲剧的。每一个活着的灵魂,无论美丽还是丑陋,无论富有还是贫穷,终将随岁月而衰落,都将随风而去,风,自然风、太阳风、宇宙风。

人,注定要学会从过程中体会快乐和意义。

缺憾与流逝也是一种悲剧吗?要在漫漫的星空下等待那个能读懂灵魂的救赎者?或者任由灵魂从人声嘈杂的暗夜上方漂过?

人类在数千年的文明中,悲剧一直是人性中深刻的力量,在分立流逝的时间长河中,体会每一个音符的美妙!这也注定,只有那些能读懂悲剧的人,才能慢慢品味人性的美丽。

死寂或者恢弘,都在同一刻产生,只在于你选择与谁为伍。

日下柳梢头,谁约黄昏后?问君何所思,一笑泯千愁。我们悲戚的日子,为什么成为情人节?

悲情,是深刻的喜剧。牛郎织女这样奢侈的相会日被定义为情人节,以悲情的形式,记录着人间喜剧。

献给臆想七夕为情人节的全球华人以及与华人共生一个星球的灵性生物。

有情人终成眷属,无情人好聚好散,有意者心心相印。

农历七月七日,那天,“被”情人“劫”。

第5节 数字灵魂——[人如何存在]

电脑的那一头——[机器感知]

每天一早,当图灵走进办公室,一个笑脸会准时出现在电脑桌面上,那是一个叫琼的网友发来的,因为对网络文化方面的共同爱好,他们曾经长时间在网上争论,交流得非常深入,尽管没有见过面,他们不比任何现实的朋友缺乏友情。

自此,每天一早,他们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打个招呼,如果有新想法,就会再互相继续交流一会儿,如果没有问题,互相发个笑脸,便各自忙碌了。

图灵坐下来,照例,给琼回了个笑脸,便开始忙自己的活。

中午时分,一位客户来访,谈到具体业务的时候,图灵兴奋地说,我演示给你看,客户来到图灵的电脑前,就在图灵打开网页的时候,突然,客户惊奇地指着图灵一早还没来得及关闭的对话框问:“你认识琼?”图灵答道:“我们没见过面,网上认识很多年了。”客户追问:“你刚刚还在跟他说话?”“对啊。”“可是,可是他已经去世快两年了。”“你是说,琼已经去世快两年了?”图灵追问。客户解释道:“是啊,我们是朋友,经常见面,两年前,她得癌症去世,我还送了她最后一程。”

图灵陷入沉思中,通过网络沟通的那一头,究竟是谁?二郎神还是哮天犬?原来,我们通过网络感知的那一头,如果网络不能告诉你真相,可能就没有真相。

如果今天的客户没有说出琼去世的事,图灵还会觉得他一直活着。他们通过网络相遇,在还没有感情的时候,他们更多是讨论共同关心的话题,等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时,许多时候,沟通形式大于内容,在乎的是互相感觉到的存在,而具体说什么,并不重要,友谊的维系可以简单到每天发个笑脸。网络的哪一头,是二郎神还是哮天犬?

琼在得知患有癌症之后,为那些挂记她的网友编了一个程序,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按照琼生前的习惯,向所有的好友发送一个问候笑脸。

已经习惯了网络生存的琼,通过网络保持与朋友的沟通,重要的是,她想通过网络更长地延续一些自己的存在,从朋友的感知上,她一直活着,没有冷落他们。

图灵测试——[机器智慧]

互联网能通过图灵测试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与人的智慧相提并论的“智能机器”。

如果你忽略掉互联网上存在的千千万万网民,想象一下,你通过一根网线,与另外一个网友相连,你面对的互联网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吗?既然人是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通过网络连接的人当然也不例外,最终,你的互联网也顺利通过了图灵测试。

互联网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意义非同寻常,你面对的互联网,背后有着万千高智力的人支撑,互联网构成了事实上最强的图灵机器,当所有的人脑成为互联网图灵机的节点,这个地球上最庞大的机器系统,将在人类个体的生生灭灭中保持着长久的生命。

互联网能通过图灵测试不难理解,结论引人深思。

网络上延伸——[机器存在]

我们生活在网络上,也感知着别人的存在。原本同步的沟通,通过解耦,变成倾诉与倾听的异步动作,我们感知到的别人,和别人感知到的我们,不在同一时刻,通过网络完成的沟通,也无须直接相对,是所谓松耦合的。

基因的承载体是生物,意识的承载体是智慧生物。当机器诞生之后,人的体力活动延伸出人的躯体范围,自然界在没有人的地方亦然感受人的存在;当信息图灵机诞生之后,人的智力活动延伸出人的躯体范围,没有人的地方也将出现人的智慧。机器是人的器官的延伸,网络体现着人的存在,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互联网不仅完成信息的传递,还协助人进行信息处理,并将许多人的信息进行整合,最后,人对信息的处理,是与网络一起完成的,人想传达的信息也是网络与人一起达成的。人与机器通过网络融为一体,延伸着我们的存在和知觉,具有图灵意义的网络也在分享我们的存在,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自我感知——[机器意识]

通过网络的承载,能被感知的数字灵魂已经存在,但数字灵魂能够自我感知吗?自我感知性,除了自己,他人无法感知,数字灵魂无法证明对自己的感知,别人也无法证明它不可自我感知。

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在线(Online)是一种生活而非生存方式,伴随着网络,人虚拟化地存在着,生活与生存的分离。网络上,脱离了躯体的数字灵魂碎片,在网际在线,顺着网络的世界飘向远方,任由本能地渗透到每一个可能的角落。

触摸在网络上延伸的意识,数字灵魂透过虚拟而存在,或者,难道正如薛定谔量子理论所描述的,能被智慧生物识别感知的世界才是有意义的世界?

自我感知意味着什么?网络又意味着什么?

别人感觉到你存在才是真的存在,自我感觉是他人感觉的一种极致体验。与他人同在,我们不是孤独的生命体,群体才是我们存在的形式。我们需要感觉到彼此的存在,而网络,它是群体存在的终极表达。

第6节 我们去向何方——[未来的意义]

最初,我们像所有的生物一样,通过基因重组繁衍的方式生产自己。人脱离动物界之后,我们开始生产工具,延伸我们的器官;接着,我们生产机器,成为我们自己的某个侧面的替代品;后来,我们生产图灵机器,成就我们思考的克隆;往后,我们还能生产什么?能像生产机器一样而不是通过繁衍的方式生产人类自己吗?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去向何方?我们是基因的承载体,也是意识的承载体,承载着意识自私性的历史必然。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熵不可逆地单向增加着,热力学的世界正日益失去秩序。意识自私性指向何方?要最大范围传播自己,实现世界的同化,意识的世界正失去多样性吗?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的秩序。意识的自私性表明,意识和热力学秩序以及其他的秩序一样,其存在即为执著地要消灭差异。同时,意识也标志着存在的集体性,集体地存在着,有联系地存在着。

世界从简单走向复杂,还是从复杂走向简单?世界正日益失去秩序吗?

第7节 回顾与解读

本章描述了互联网在人际联系中的作用,网络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人际关系手段,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你真把情感寄托了在网络上,你很快发现,寂寞和孤独被网络放大,成为情感的常态,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时时被感知的世界里,被别人感知,感知到别人。

网络承载的情感,打破了狭义生物学“性”的限制,却同样具有“性”那样深刻的本源力量,这就是“萌”,“萌”与“性”,对应着意识与基因两种不同状况下的情感基础。“萌”是“非主流”文化的源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非主流”正成为主流的文化。当“萌”能够借助互联网存在,就像“性”能够借助家庭存在,当网络成为维系各类社会角色的纽带,我们正在向互联网大举移民,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已然成型。

作为一个具体的网络社区,“滴”是网络社区生活的典型缩影,幽会、大叔、兽变、悲喜剧,那些零散出现的“时髦”词汇,记录了网络社区的成长,展示一种生活的开始。

从物理的空间迁居到网络的世界,灵魂也能够随躯体一起藏匿于网络吗?

从意识自私性,到热力学第二定律,无论热寂是不是终结,也无论世界是去向复杂或者简单,我们看到,基本的物理世界与复杂的意识世界,有着美学上的呼应,这就是网络给人的遐想。

人的感觉、思考、行动,不再只依赖于身体某些器官,人也被解耦,存在于互联网的各处。

下面的名词解释供读者参考:

意识:作为地球当前唯一的智慧生物,人区别于其他生物之处在于其意识的存在。意识是个抽象的概念,其真实的承载体是信息。

信息:信息相对独立于客观世界而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把信息独立于客观世界进行处理是智慧生物的意识行为。

知识: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相比之下,信息只强调相对于物理客观世界的相对独立性,而知识更强调系统性。

生存:追求个体存在与群体繁衍的需求。

生活:智慧生物在生存之上,能够脱离生存宿命的存在方式,追求心灵与肉体的自由。

文明:人们理解的文明期,大约为四五千年,而实际上,文明孕育的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70万年以上。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以农耕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形态中。在农业社会,人以贴近自然的方式生存,与其他动物相比,从体能到灵巧度,都没有太多的优势,有优势的是人具有交流沟通能力。这种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只能够维系人在熟人状态下的生存,人无法也没有必要跟更多的陌生人为伍。当沟通的能力随着工具的进步而加强,它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中篇 碎片之变:秩序的重组——秩序重构的动力

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空间和时间正在解离【未来会怎样?那么的不确定,我们能够洞悉未来吗?不确定的未来,确定的解读,流程的终结,我们一起看清未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