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院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9 11:12:05

点击下载

作者:宋岩,郑燕芳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院长

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试读:

前言

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近五十年,其中有三十多年在学校领导我岗位上任职。这些经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体悟、思考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女性走向领导岗位的不易。

早在1996年,我即萌生组织世界各国为数不多的大学女校长进行交流合作的想法,但当时忙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转型,这一想法被搁置下来。直到2001年,在诸多同事的帮助下,我才将这一构想变成现实,召开了大学女校长“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此后论坛每隔两至三年举办一次。2006年,论坛挂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建了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负责论坛的筹划、组织工作;2009年,在江苏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论坛筹集资金。迄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在中国北京、南京、厦门举办五届,并在新西兰、日本、美国、土耳其、津巴布韦和墨西哥等地召开六次分论坛,吸引了79个国家的800余人次大学女校长。

十年来,在与各国大学女校长的交流互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决策者和领军者可谓凤毛麟角,其人生历练和办学实践值得浓墨重书。翻阅每位女校长的简历、细读她们给论坛提交的论文,总能激起我发自内心的共鸣,赞佩她们的治校理念、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每一位女校长都拥有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卓尔不凡的领导能力与永载史册的辉煌业绩。

我的一位好友、著名女性传记作家赵凤翔教授曾说:“女人要写女人。”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女校长要研究女校长。追溯大学女校长成长、成才、成功的道路,总结女性领导力的形成规律和独特优势,开展大学女校长及女性领导力研究,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就成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活动的自然延伸。

2010年,我们筹划设立了“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课题,组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80余人的研究团队,选定34个国家80余位大学女校长,进行个案研究和群像描绘;对23个国家的女子大学进行历史梳理与全面考察。2011年,这一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2013年,由该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结集而成的“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这套丛书由四个系列组成,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和“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三个特点:一是全景式描述。丛书对世界范围内大学女校长及女子高等教育,首次进行比较全面的观照和挖掘。女校长研究既有共性的揭示与比较,又有个性的剖析与呈现;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既有全球视野的巡礼,又有具体国别的探究。二是人物传记式的写作方法。丛书以访谈当事人、发掘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力求再现传主的人生轨迹、突出其办学理念和治校业绩。三是可读性强。传主的真知和作者的匠心历历可见,读者能够在图文并茂中感受到智慧和灵感的融会。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通过教育追求真善美、通过自身努力彰显智仁勇的真实颂扬。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女人,就会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不仅是真善美的化身,也应是智仁勇的写照。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女性如何通过交流互鉴,凝聚智慧、取得共识;体认困境,直面现实、自立自强;付诸行动,同心同力、坚持不懈。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是改造世界的温柔力量”的生动诠释。置身于男性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女性要取得成功,需要充分展现女性特质,发挥女性优势,要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观察、思考、解决问题。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校长们如何在战略决策上,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引领未来;在具体工作中,体贴入微、心系师生,用愿景激励师生,用行动示范师生,用厚德包容之心协理校务;在领导风格上,追求完美和精致,重视以人为本,在管理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事业发展的契合。

这套丛书是对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社会价值的全面展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形塑社会结构及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大学校长是具有社会象征、示范和引导意义的特殊群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女性担任大学校长,在改变高等教育生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变迁、家庭角色分工、社会责任担当、时代价值导向。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子高等教育和大学女校长的发展历程,正是社会不断进步、两性趋于平等的见证,而她们成长的艰辛和不易,也呼吁现代社会迈向更加平等、公正、和谐的完善之路。

丛书已然油墨飘香,感激的话语也充溢心头。感谢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项目提供启动经费,感谢教育部将此课题列为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感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特别感谢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女士担任项目和丛书的总顾问,并欣然作序。

感谢这套丛书的传主、作者和编审们。他们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千方百计,保证了任务圆满完成。传主们倾力支持、积极配合;作者们夜以继日,数易其稿;编审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感叹。课题跨越四载,屡遭挫折,历尽艰辛,常常使我们困扰于“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殚精竭虑之后的新意迭出,又使我们惊喜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作者之中定会有著名的传记作家、女性研究专家脱颖而出。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出版社,为项目的完成和丛书的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丛书煌煌五十本,从策划、组织、申报、撰写到编辑、装帧,学校教师及出版社职工都是主力军,都是可靠、堪用、高效的突击队。如今项目和丛书按期完成、保质保量出版,我要向他们衷心致谢!

任何一项事业,都是“一人启其端,百人扬其华”。我只是一个组织者、牵线者,项目得以完结、丛书得以问世,应归功于各位热心的支持者、参与者。让每一位年轻的女性都能自由地筑梦、勇敢地追梦、幸福地圆梦,是我最乐意为之奔忙的事业。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参与到这一有意义的工作中来。刘继南2014年7月于北京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院长

胡大白 1943年生。江苏铜山人。中共党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黄河科技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院党委副书记。大学毕业后任郑州大学中文系教师。1984年创办黄河科技学院。1994年,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专科高校。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

Professor Hu Dabai was born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in 1943. In 1984,she founded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which became the first private tertiary college in China, and started to offer diploma education in 1994;and it is also the first private college in China which offer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ince 2000.She used to teach at Zhengzhou University.As the then president and current Chairman of Board of Huanghe S&T College, she enjoys the special allowance of the Chinese State Council.创业篇第一章 苦难童年 坎坷青春(1943—1984)第二章 一壶开水 转折人生(1984—1989)第三章 浴火重生 凤凰涅槃(1990—2000)第四章 功成名遂 居安思危(2001—2013)第一章 苦难童年 坎坷青春(1943—1984)小时候过的都是苦日子,所以觉得今天很幸福。觉得生活越简单越好,稍微多用一点东西都是奢侈,最奢侈的就是浪费。——胡大白生于忧患,苦度童年

和胡大白交往过的每一个人大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她为人的质朴和生活的俭朴。

这个“朴”字,已经成为她的生活印记,深深地镌刻在她的人生历程中,当她功成名就后,朴,已经不再是因为经济的拮据,它更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简朴,更凸显了她精神世界的丰富。

然而,这个生活习惯,和她从小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胡大白的爷爷祖籍江苏,后定居郑州,是一位德高望重、关心百姓疾苦的名医,在当地百姓中威望极高。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觊觎中国之心昭然天下。1931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1931年,胡大白的爷爷走完了他辛劳坎坷的一生。

天灾,人祸,家难。家境每况愈下,生活愈发贫困,这些是胡大白的父亲——当时27岁的胡问古必须面对的问题。

胡问古没有继承父亲的医术,没有一技之长,完全靠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扛起了胡家生活的重负。

1938年,日本开始轰炸郑州,胡家和成千上万的家庭一样走上了漂泊逃难之路。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惨象令人触目惊心。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累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莽莽中原,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白修德在一本《探索历史》的书中,描述了他1943年2月亲眼所见的河南灾民大逃荒。白修德说,整整一天,沿着铁路线,“我见到的便是这些由单一的、一家一户所组成的成群结队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列”。这种成群结队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只是因为饥荒和求生的欲望,才使他们自发地组成了灾民的行列。可以想象,他们的表情是漠然的,他们也不知道,前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唯一留存的信心,便是他们自己心中对前方未来的希望。也许能好一些,也许熬过这一站就好了。灾民的队伍在寒冷的气候中行走。不论到哪里,只要他们由于饥寒或筋疲力尽而倒下,他们就再也起不来了。独轮车装着他们的全部家当,当爹的推着,当娘的拉着,孩子们跟着。缠足的老年妇女蹒跚而行。当儿的背着他们的母亲,在路轨两旁艰难行走在行列中,没有人停顿下来。如果有孩子伏在他的父亲或母亲的尸体上痛哭,他们会不声不响地从他身旁走过。没有人敢收留这啼哭的孩子。

而胡大白就出生在1943年全家去西安的逃荒路上。

小孩,杂物,架子车;哭声,枪声,轰炸声;枪林弹雨,尘土飞扬。日夜兼程,他们到达了第一个落脚点——洛阳。

一座石灰棚,家徒四壁,大白就降生在这样一个简陋不堪的地方。

生性幽默的父亲对着有些伤感的母亲说:“美国总统住的地方叫‘白宫’,我的女儿也出生在‘白宫’,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他索性给女儿起小名为“白宫”。

胡问古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却接受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在为她取大名时,用了族谱中男孩子的“大”字——胡大白,这个名字,也许注定了她的人生与众不同。“小白宫”的出生让胡家成了九口之家。为了养家糊口,逃避战乱,一家人决定继续向西安逃荒。刚刚满月的“小白宫”在颠簸中完成了一个婴儿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最初认知: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中映照的满是这个世界的伤痛。

辗转奔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安。在亲戚的帮助下,父母开了一家卖生活用品的杂货店。母亲守摊,照看孩子,父亲走街串巷,卖蔬菜。一家人勤劳本分,靠自己的辛苦过活。1943年,河南饥民在逃荒路上1943年,河南饥民在逃荒路上

战争年代,谈幸福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一种奢侈。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一碗豆腐渣豌豆面,一个橘子,一片山楂糕,便是“小白宫”最幸福的享受。

1945年,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结束。然而,等待老百姓的却是又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

1947年底,郑州解放前夕,胡问古一家回到了离别四年的郑州。

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一个满目疮痍的城市。一切都要重来。

开磨房,给人家磨面为生。抬水、晾麦子、割草、喂牲口、推磨,这些是胡大白姊妹几个放学后的必修功课。

生活依然艰难。胡家八个孩子,大白排行老七。穿的鞋总是露着脚趾头,大白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们传下来的,每一件都打着厚厚的补丁,吃不饱,穿不暖。

新衣服,白面馒头,这些只能是梦中幻影。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父亲却坚持让每个孩子上学。不上学,就没有出路,这是一个朴实的父亲的朴素的认知,也是在那个艰苦年代里,一个伟大父亲的责任感所在。

体味了父辈们的辛劳,亲历了战乱的洗礼,才真正懂得生活的不易,才会更加珍惜拥有。

童年胡大白在慢慢成长。求学路上,踏实奋进

胡大白5岁那年,郑州解放了。所有人都上街游行,扭秧歌,打腰鼓,小孩跟在大人后面挥小旗。郑州街头,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6岁的胡大白要上学了。

依然一贫如洗,但是她心里充满了喜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胡大白懂得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她经常捡橘子皮卖钱买文具买衣服,也经常为在新华书店蹭书看而晚回家,为此常挨父亲的打。

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郑州第四中学上初中的时候,为了给妈妈买礼物,省下了一学期的零用钱。

1958年,“大跃进”时代,胡大白在郑州一中读高中。学生们除了有限的学习时间之外,经常被组织到农村捡废钢废铁、挖河、摘棉花,那个浮夸的年代让年华虚度。

1960年,正在读高二、成绩一直很优秀的胡大白被学校选进“跃进班”,提前一年考进了郑州大学中文系。胡大白带了七个面布袋——六个面布袋凑成一床褥子,一个面布袋装上换洗衣服就是枕头,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

时值全国自然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农田颗粒无收,国家配给个人的口粮标准一再降低,导致大量学生食不果腹,营养不良,甚至出现全身浮肿的现象,这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胡大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她依然坚持从自己微薄的口粮中,为父亲攒下一些粮票、馒头,接济家里。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她还坚持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从小学到大学,她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特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全优。

更让人佩服的是,她还能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坚持每天晨跑5000米。作为系里的文体部长,她身体力行,组织各种活动,成为了大家心目中不知道苦和累的“假小子”!

愈是困难,愈是坚忍不拔,她的这种精神,在此时已露端倪。

认真严谨,踏实奋进,让她的四年大学没有在各种运动和各种灾难中荒废。

1964年,胡大白的大学生活结束了。毕业分配,她这样填写分配志愿:西藏、新疆、内蒙古。“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是多么单纯而高尚的动机啊!

胡大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样的口号:支持社会主义建设,支持边疆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最后,胡大白被分配到郑州第十三中学任教。历尽劫波,终见彩虹

第十三中学位于佛岗村。

当胡大白打算在这里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的时候,国家又开始了“四清”运动,让青年去基层参加社会主义劳动。胡大白被“幸运”地派往混凝土加工厂学习扎钢筋架。

建筑工人,既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承受极端的体力考验。酷暑严寒,风吹日晒,与钢筋水泥为伴,与脏、累、险为伴。男人尚且觉得累,何况一个女孩呢?

胡大白有过沮丧,有过委屈,但她都挺了过来。她向师傅们学习技术,与他们一起经历风雨。在这些工人身上,她看到了劳动者质朴可爱善良的一面。

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一年的艰苦劳动,胡大白晒黑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

1965年,胡大白终于回归课堂,开始了她热爱的教育生涯。

很快她就与学生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学习,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成了让学生佩服的“学生王”。

这一段时间,胡大白过得充实而愉快,第一次体味到了当老师的自豪和满足,第一次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她感觉身上积聚着无限的能量。

然而好景不长,十年“文革”开始了。

那是一个失去理智、没有秩序的时代,人性丑陋的一面一览无遗,是非不分,善恶不分。好人得不到保护,自尊被肆意践踏,恶人自命不凡,掌管生杀大权。

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洗劫,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

写大字报,辩论,戴高帽,游街,挨打,挨饿,关牛棚,甚至致残致死。这些都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常态。胡大白就被戴上了“修正主义苗子”的高帽。

倔强执拗、坚持清白的她,与红卫兵展开舌战。然而,换来的是拳打脚踢,棍棒相加。“文革”场景

在牛棚的日子里,胡大白曾经悲观失意,反思这场浩劫带给自己的伤痛,无法理解这场运动的意义,也无法理解忠于国家忠于党的人民为何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可当时谁又能明白?

不过,她还是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不害人,但要学会自我保护。

在这段备受煎熬的日子里,让胡大白感受最深的有两件事。

一是在关押期间,通读了《毛泽东选集》,甚至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毛泽东选集》中的精华成为了指导她日后工作的宝贵财富,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二是获得自由之后,参加全国大串联,免费畅游了北京和广州,时代虽然荒唐,但这一少有的福利待遇让胡大白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北京的大气恢弘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她日夜向往的地方。

这场浩劫荒废了一代人美好的青春,带给一代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伤痛,但这一切终将在时间的轻抚中慢慢平复。然而也让她多了些谨慎,少了些锐气,她在后来开拓事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也许就是“文革”留给她的“后遗症”。

胡大白的工作几经波折,1975年得以回归母校郑州大学,开始她崭新的一页。

1976年,“文革”结束。噩梦醒来的她,又将面对怎样的人生变局呢?邂逅爱情,为人妻母——您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我的先生。他已经去世了,但是我还是这样。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对于胡大白来说,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杨钟瑶。

这是一个清秀帅气的男人,和胡大白同在第十三中学任教。出身书香门第,却由于家庭背景被批斗审查。

相同的遭遇,相同的志趣,让两人在患难中慢慢产生了情感,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1968年,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三八妇女节那天,两人终于喜结连理。没有宴请宾客的热闹场面,没有风风光光的结婚典礼,一本结婚证,一张简陋的床,一桌自家的酒菜,就完成了他们的结婚仪式。

虽然简单,甚至可以说寒酸,但胡大白没有任何怨言,过实实在在的生活才最重要。“婚事简办”后来成为了胡家上下以至黄河科技学院教职工的一个传统。

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是一种同甘共苦、心心相印、携手成长的历程。爱,需要背负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1969年7月,怀胎十月的胡大白生下一子,初尝人母的喜悦。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故事并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发展。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肺年轻时的杨钟瑶炎却夺去了这个刚来到世上才五个月的宝宝的生命。

26岁的胡大白,经历过太多的磨难,但这一次,她却怎么也迈不过去了。

她无法承受在喜悦和悲痛之间的剧烈变换,她无法直面一个活生生的生命顷刻间消失,何况那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在无数次的自责和内疚中,每天以泪洗面的她患上了反应性精神病。1999年学校青年教师集体婚礼上,胡大白、杨钟瑶作为证婚人合影

无法正常生活,无法从事教学。此时,家人成为了她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姐姐把自己的女儿过继给了胡大白,让她的母爱得以释放,情感得以安慰;丈夫积极配合她的治疗,悉心照顾她的生活。

1970年,他们喜得一女,取名杨雪梅。这时的胡大白总算治愈了伤痕,走出了阴影,精神焕发,重返课堂。

此后,胡大白又生了两个儿子。1972年,大儿子杨保成出生。1975年,小儿子杨保中出生,他就是身患残疾却获得了第三十二届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后来考入麻省理工学院的才子。

添丁加口,生活热闹了,负担也重了。为了节省开支,夫妻俩总是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在后院种菜、养鸡、磨豆浆、腌咸菜,衣服、家具等都自己动手制作。

1975年,回到郑州大学任教后,胡大白在工作上渐入佳境,教的是她喜欢的《现代文学》和《影视文学》,评了中级职称,还涨了工资。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学校的认可,胡大白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如果生活没有变数的话,胡大白会是一个在家里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在工作上尽职尽责的好老师。这也是很多平凡女人一辈子所渴求的。第二章 一壶开水 转折人生(1984—1989)人生有太多偶然,如果不是20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横祸,我可能现在还在一所公办大学当一名中国文学教师。此前的人生平淡无奇,没有故事。——胡大白“一壶开水”惹的祸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社会经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亟待有用人才,人们从十年动乱的阴影中走出,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

这时的胡大白风华正茂,在工作岗位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作为教学骨干,经常被外派到各地培训讲学。一句话:累并快乐着!

没想到,命运竟然给她设置了一个大的转折。

1981年12月8日,寒冷的深夜。

距修武县城还有几十里的国家建工总局。

简陋的招待所。没有暖气,一个煤火炉子,上放着一壶开水,壶没有盖住炉口,导致煤气泄漏。

因公前来讲学的胡大白在睡梦之中呼吸困难,难受醒来。黑暗中,她昏昏沉沉下床,踉踉跄跄开门,想把茶壶挪到炉口上,不料一抓壶就晕倒在地,一壶滚烫的开水猛然倾倒在她的身上……

后半夜,人们才发现胡大白昏倒在冰冷的地上,全身肌肤溃烂感染。大家赶快把学校仅有的一辆卡车上的胡萝卜卸下来,火速将她送到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这时已经是早上8点了。

那一年胡大白38岁。

全身重度烧伤,面积达37%,昏迷12天,高烧42度,全身痂底感染,全麻大手术,清创,割皮,植皮。

为了防止感染,两条腿吊起来,两条胳膊绑起来,罩在钢筋罩里,如提线木偶一般任人摆弄。

很难想象,这一段文字叙述后面,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伤痛折磨!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再残忍的词语都无法形容那种切肤之痛。

所幸的是,命运女神眷顾她,让她渡过了生死关。

从此,胡大白就躺在床上,动不能动,坐不能坐,站不能站,这样一躺就是三年,在床上度过了1000多个钻心疼痛的日日夜夜。随着几次大面积的植皮手术,她的健康状况仍不如意:右腿残疾,行动不便。

郑州大学对她做出了“公费护理,长期休假”的决定,医疗费报销,工资照发。民政局给她送来了残疾证,以后可以享受残疾人的待遇。

可是,这些照顾就像给她判了死刑一样,胡大白看不到未来!病榻上的思考

真正的英雄,不是压倒一切困难的人,而是不被一切困难压倒的人。

已经被判为残疾人的胡大白,躺在炼狱般的病榻上,跨过了不惑之年,耳畔常常响起粉笔亲吻黑板的欢快声音,眼前依然浮现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眸。然而,一切转眼成空,重返课堂已不可能。难道从此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废人?以后的日子该如何面对?除了教书育人,我还会干点什么呢?1000多个日日夜夜,给了胡大白更多时间审视自我,思考人生。每当夜深人静,仰望星空,胡大白就开始遐想面对困难挑战人生的种种可能。1000多个日日夜夜,也给了胡大白更多的时间关注社会,思考教育。这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她注视着全国教育改革的微妙动态,敏感捕捉着教学改革的各种动向。“身体烧残了,可我脑子没残;身上躺在病榻上的胡大白烧坏了,可我脸没受伤。”

这一段时间,胡大白想了很多,想得透彻,如此才能坦然承受命运,如此才能绝地逢生!

一则资料引起了胡大白的注意:1983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不到1%,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的高校入学率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名竟是倒数第二。

同时,国家为了尽快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于1980年出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被排斥在大学殿堂之外的莘莘学子,一起涌向了“自学考试”的大门,但1984年全省两万多人报考自学考试,最终只有9000人进考场,合格率则仅为6%。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两个“倒数第二”深深刺痛了病榻上的胡大白。也就是在这一刻,胡大白作出了改变她后半生命运的决定:投身民办高校事业,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胡大白多次试着下床,但一活动,植皮的地方就撕开了,四处渗血。医生劝告她:要锻炼也得慢慢来。但胡大白坐不住,国家刚从动乱中走出来,急需人才。一方面高考制度刚刚恢复几年,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走进大学深造,而大量青少年因无人辅导而在考场败下阵来;另一方面,大学校园里存在着师资严重浪费现象,最多的有11个老师教一门课程。一边是年轻人求学无门,一边是老师无课可教,如果有人把这两项资源优化组合起来,肯定能成功。

胡大白投身高教事业的思路越来越明晰,她再也躺不下去了,硬撑着走下病床,跌跌撞撞地掀起了自己本来可以平静的人生波浪——创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妇唱夫随,挑战命运

任何成功人士,都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机遇,胆识,能力和动力。

胡大白认为“要研究党和国家的政策,机遇并不常有,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一所大学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胡大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卓具远见的慧眼和善于抓住机遇的勇气。

尽管万事开头难,但胡大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胡大白在1998年10月撰写的论文《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民办高校蓬勃发展》指出:“民办高校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事物,其孕育和出现、成长和发展,都是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结果。”“敢于以残疾之身,白手起家,创建黄河科技学院,其勇气和力量全部来自邓小平理论。”“这一切如果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邓小平理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机遇面前,胡大白是一个深思熟虑、沉着稳重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敢想敢做、有胆有谋、善于抓住机遇的人。

在一番灵魂挣扎之后,她想通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能力,又是社会需要的事情,你就会面对成功。办教育是我的强项,动乱十年的国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脑都没有问题,我能行!

当她看清了奋斗的方向,预见到了这个梦想终会实现,而且会愈走愈远的时候,她的心情异常激动,没有什么比重新站起来的希望更让人振奋。尽管她也预见到了前进的道路上一定布满荆棘,但这三年的病痛,最大的收获就是忍受以及在忍受中锻造的坚忍不拔的品质,生命中还有什么是她不能承受的呢?战胜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然后坚定地出发!

在前进路上,始终陪伴左右的人就是她的丈夫杨钟瑶。

在她卧床养病的三年中,是杨钟瑶的精心护理,把曾经昏迷了12天的胡大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最难以忍受的日子。三年里,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只有日复一日的执着,年复一年的奉献。

当胡大白决心创业的时候,当别人投来怀疑否定奚落的目光的时候,是杨钟瑶给予她精神的鼓励和行动的支持。在办学思路还不清晰的时候,是杨钟瑶为她找来了法律依据和各种资料数据,坚定了她办学的信心;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是杨钟瑶不离不弃做她坚强的后盾和支持者;在遇到分歧的时候,是杨钟瑶与她促膝长谈,理性分析,让她的决策更加合理;在此后的二十几年办学过程中,他们既是夫妻,更是战友,携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在默契中两人开始了又一段崭新的人生里程。30元钱闯江湖

1984年,对于胡大白来说,是非常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他们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史。

没有生源,没有师资,没有教室设备,没有教材,没有资金。“没有这,没有那,就是不能没有信心,就是不能没有勇气。”胡大白的执着坚定让所有人收回了怀疑的目光。

创业之初,困难之多可以预见,但不能自乱阵脚。经过一遍遍的思考讨论,大家明白了要一步步做的是:宣传招生,招聘教师,选择教材,确定教室。

说干就干。

胡大白用仅有的3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买些纸笔,用面粉熬了糨糊,自己写广告,自己贴广告,开启了让世界了解自己的窗户。

那段时间,有这样一对引人注目的夫妻,丈夫用自行车推着腿脚不便的妻子,从清晨到日暮,沿着大街小巷,在各色墙壁上,在电线杆上,张贴着他们的梦想。同时也希望找到一个可以租用的校址,一个让梦想起航的港湾。杨钟瑶推着胡大白走街串巷

帮助她实现梦想的还有他们可爱而懂事的孩子。华灯初上,街道两旁,几个孩子帮父母张贴广告。为了梦想,一家人充满前进的力量。

这则广告颇具吸引力:凡在本班学习考试不及格者,退还全部学费。

要知道当时自考过关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下来的多,过去的少。敢用这样的广告语,除了宣传效果外,更多的是源自一份自信和担当。

经历了种种波折,他们办好了办学手续,也终于租到了一间教室作为辅导班的授课点,又凭关系聘请了能力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万事俱备,只欠开课了。

1984年10月31日,胡大白靠30元钱创办的“郑州自学考试辅导班”在郑州四中一间破旧的音乐教室开课了。

历史会记住,这里是黄河科技学院的最初起点。

那一年,正是河南省高教自学考试的第一年。由于考试严格,求学者自身准备不充分,通过者寥寥无几。据资料记载,河南省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在胡大白的辅导班开办前几天举行,全省报名者达两万余众,没当“逃兵”敢上考场者却只有9000多人。平均合格率只有区区6%。因此,胡大白历尽千辛万苦,两个班总共才招了143名学员。辅导班开设中文和党政基础理论两个专业。但胡大白坚持低标准收费,开办初期,每门课只收15元钱,低于物价部门规定将近一半。

生源少,社会认可度低,学生信心不足,资金依然短缺,辅导班盈利有限……

面对摆在面前的难题,胡大白该如何化解?“打响第一炮”的喜悦

只有真正亲历体验过,才知道办学的不易。

事无巨细,都要胡大白亲自操劳,而在无尽的操劳中,胡大白也感受到了学员们对知识的渴求,这种精神一直感动鼓舞着胡大白,一定要好好办学。“哪怕是只有一名学员,我们也要认认真真地教好!”胡大白对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出要求。

1984年的冬天,连降大雪,道路阻塞,市区公共汽车不通。当时,全市只有四中一个教学点,学员来自四面八方,东起凤凰台,西至西流湖,南自十里铺,北到关虎屯,方圆几十里。管理人员和学员搀着教师步行一个多小时来上课,没有一人缺课。两个专业的辅导班中,党政专业学员一半以上是县处级在职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4岁,还有一位河南省委办公厅人事处处长,名叫李炳凡,年龄最大,已经五十出头了,平时也总是远途骑车按时来听课。

那是“文革”之后全民性的求学上进“恶补”的年代,老师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学员如饥似渴,艰苦求学。在这些人身上,胡大白看到了自身的价值,看到了办学的前景和希望,有市场有需求,只要做好自己,壮大自身,就一定可以生存下去。而成绩的获得需要胡大白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

尽管拖着病残之躯,行走不便,但在半年的办班过程中,胡大白仍坚持事必躬亲。她和丈夫积极组织教员研讨摸索自考规律,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密集的上课和模拟考试让学员们强化了知识,全面掌握了重点。学员每周上课九次,每门课进行五次模拟考试,每次丈夫杨钟瑶都要用自行车把胡大白送到辅导班,等到胡大白授课结束、料理完辅导班所有的事务,再把她接回家。回家已经是深夜,此时还要给孩子们缝缝补补,料理家务。真可谓辛苦备尝!最初的辅导班

资金匮乏严重制约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当时,他们夫妻俩的工资只有100多元,还要供养四个孩子上学,生活举步维艰。为了节省资金,他们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在自家后院养鸡,种菜,磨豆浆,腌咸菜,在满足温饱的条件下,剩余的钱全部用于办学。

天道酬勤,胡大白和她的师生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1985年4月,河南省第二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公布了,出自胡大白辅导班的217名学员(开班后陆续增加),在党政、中文、数学3个专业7门课程考试中平均合格率达87%,其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两科,合格率高达96%和92%。7门课程的成绩,全省21个前三名,该辅导班学员占了16个。

当时,全省自学考试合格率只有6%,而胡大白的辅导班平均合格率达87%。两相比较,数据客观地说明了胡大白的辅导班教学质量之高。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被省会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胡大白一夜之间成为了教育战线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这不仅为胡大白的辅导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给河南省高教自学考试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全省当年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由3000名很快上升至万余人。

回顾这一年的办学经验,胡大白总结了三点:一是组织有方,管理到位。没有管理经验的胡大白对教师、班主任以及后勤财务都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使得教学有序,后勤保障有力,不铺张浪费。二是对师资质量严格要求。聘请的都是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三是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

第一炮打响了!这是胡大白办学之初多么希望的结果,如今实现了,她如释重负。但是前行的路还很长,她已经开始谋划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大计。“野战游击队”的艰辛

说起租房和搬家的那段历史,胡大白充满了感慨:“我是从死神那儿回来的人,这些困难经受得住,唯一没有充分准备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此之快,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如此之强烈,是历史推着我往前走而不能停下。”

那一段日子是她办学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这种艰难来自无休止的“租房搬家”中难以承受的体力极限,来自成名后旁人的羡慕嫉妒恨的非议和误解。然而,一切如风。感谢在她最艰难的时候,一直有人在支持着她的事业;也感谢她的执着坚毅,让我们最终看到了凤凰涅槃的辉煌。

媒体的广泛关注让胡大白的辅导班声名鹊起,吸引了大批报名者。第二期报名人数2000多人,第三期增至5000多人,期期爆满,成倍增长。

生源的急剧增加让胡大白始料未及。大好的招生形势给他们提出了新的难题:一是辅导班是业余性质的,难以满足外地生源的学习需求,需要拓展教学范围和教学点;二是业余性质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全日制办学是发展方向;三是如果全日制办学,如何解决学生的吃住问题?

经过反复讨论,胡大白决定开办全日制辅导班,扩大招生规模和地域,并与单位联办专业人才速成培训班,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此时,胡大白还把自己的学校命名为“黄河科技专科学校”。1986年9月,他们招收了首批经济类全日制住校学生。

在没有固定校舍的条件下,胡大白只能采取租房办学。而且在生源剧增的情况下,如何租房,怎样才能租到物美价廉的房子,成了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租房的不确定性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除了四中教学点,学校又先后增加了中原路小学、市青少年宫等30多个教学点。而租房过程中的辛酸苦辣和突发情况也成为了大家珍藏的一份回忆。

找房,砍价,签约,这是租房的几个步骤。

为了节约资金,胡大白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她的租房原则是: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别人不租的、价格最低的、条件较好的、一租多用的成了选房的标准。这就意味着要货比三家,工作人员需要算计耗费多少体力,走多少路,说多少话,才能勉强找到一处房子。

有时候实在找不到办公地点,就把厕所当做临时办公室。烈日炎炎,他们还在密不透风的屋子里挥汗如雨;刮风下雨,他们还在整修透风漏雨的教室。

他们既是管理者,还是电工木工搬运工。办学条件的艰苦,工作的艰辛和强度可想而知。有时候还得应付突发情况。

1987年夏,在市青少年宫教学点,一下子来了几百名外地学生,教室和住处都不够。看着学员们渴求知识的眼神,胡大白深受震撼,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并下定决心: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把这些有志求学的青年安排好。

胡大白和学校其他领导亲自上阵,开始了三天三夜的辛苦奔波。临时找房,一个村一个村地找,一户一户地问,一间一间地租;然后找床板,装床铺,抬床,搬床。三天三夜,顶着炎炎烈日,顾不上休息,终于将这批学生安顿好。而此时,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已经身心俱疲,无法动弹了。

由于租房的不确定性,“搬家”也成了学校工作的必修课。

有的教学点两三个月就要换一个地方。有的房东不高兴了,就撕毁合同;有的食堂不高兴了,就不给学生吃饭。凡此种种,无法交涉,就得搬家。一次次搬家,既消耗时间体力,又徒增挫折烦恼。然而,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胡大白和其他领导克服种种困难,经常是亲自上阵,既是协调员,又当受气筒,既是组织者,又当搬运工。其中艰辛,一言难尽。有时候,胡大白似乎完全忘记自己还是一个残疾人。为了工作,她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受伤;身体极度劳累,让她感染了胸膜炎。而她的丈夫杨钟瑶,同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办学初期,工作的艰苦程度已经达到了承受极限。白天上课,逐一巡视教学点,卖书,收学费,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她和她的战友们安排课程,联系老师,清理账目,做财务预算,开会商议第二天的工作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从未在12点之前睡过觉。为了节约每一分钱,或者说为了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胡大白和所有行政人员都不发工资,更没有任何奖金。“一分钱当成几分钱花,一个人当成几个人用,用较短的时间办较多的事”,这几条成为学校办事的原则,也成为了日后黄河科技学院价值观和办学思想的精神源头。

工作环境如此恶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她,与她一起携手创业呢?除了有亲人的关怀和帮助外,吸引其他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更多的是胡大白本人的人格魅力。

有件事发生在1989年年底郑密路上一间租赁的破车间里。

年终学校召开教职工总结会,大约100多人参加。当时正值学校征地建校资金短缺的时候。会议即将结束时,有一位老教师(某校退休教师)要求发言,他很动情:“我退休的单位,都是过年往家大包小包拿分的东西。咱们学校没有发福利品,也没发奖金,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胡校长尊重我们,心里有我们。人图什么?不就是图个愉快吗?!我愿意工作在这个集体中,我也愿意为学校的千秋大业贡献一份力。现在学校有困难,我想捐点钱,钱不多,但是我的一份心意。”

于是,人们自发地捐起钱,捐100元的,捐50元的,也有捐10元的……

老师自愿给学校捐钱,让胡大白甚是感动,但让她震撼的却是他的话:“胡校长尊重我们,心里有我们”。

事业初创,一切都很困难,作为领导,除了微薄的薪水,能给予教职工的唯有尊重、关心和服务。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作,学校才在众多的自考辅导班里脱颖而出。所以,胡大白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以身作则,用百倍的努力来换取师生的信任和爱戴。第一个独立校园

办学条件如此艰苦,学习环境不如人意,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辅导班的办学质量。

1987年,河南省首届自学考试毕业生中,46%是黄河科技专科学校的学生,优秀毕业生中73%也是黄河科技专科学校的学生。到1988年,辅导班学员已增加至8000多人。专业设置由最初的两个增加到近20个,办学形式由业余制发展到业余制、全日制并存。

然而,办学的艰辛,租房搬家的困扰,让胡大白对这种“朝不保夕”的办学模式重新进行了审视和思考。不断增多的生源也让胡大白有了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底气。

此时,一个宏大的计划在胡大白心中萌动——办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大学,让学生拿到自己学校发的文凭。

1988年3月,经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黄河科技专科学校更名为“黄河科技大学”。但此时的黄河科技大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仍是助学性质的和自考辅导机构,简称“黄科大”。

办大学得有自己的校舍,但当时黄河科技大学还在到处租房,依然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没有围墙的大学”是给自考辅导机构的美称。然而,如此庞大的自考辅导机构,它的未来在哪里呢?能不能把“没有围墙的大学”变成“有围墙的大学”?

这个思路渐渐在胡大白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如果能租赁几个相对独立的校园,能够一并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吃喝拉撒睡等生活问题,那么管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989年4月,“郑密路30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有一处由废旧工厂和乡村旅社组成的无人看管的破烂不堪的院落,垃圾成山,屎尿遍地。这样一个地方却被胡大白相中了。

经过修缮,院子变得干净整洁了,学校又修建了餐厅、澡堂、厕所、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基本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学习问题,终于结束了“野战游击”的辛苦。看着学生们每周一站在升旗台前庄严地唱着国歌,看着国旗在自己的学校冉冉升起的那一刻,胡大白心里激动万分。1989年租用的校部

这是黄河科技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独立校园。

后来又相继租赁了三个独立校园,8000多名学生集中搬进了四个独立校园,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郑密路30号院,在胡大白办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里,实现了很多“零”的突破,发布了许多关乎黄科大前途命运的决策。

在这里,建起了学校第一个图书馆、档案室、计算机房、医学实验室等;制定了学校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建立了学校第一个党组织;进行了首次军训;举办了首届学生运动会;首次举办了全国民办高校校长座谈会;也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国家批准的民办大学。勇做拓荒者,敢为天下先

胡大白在办学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鲜花和掌声,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以及某些人的奚落、误解和非议。

长期接受正统教育的她,当时从公办大学转而从事民办教育,意味着从“主流”进入“另类”,甚至被视为“大逆不道”,要适应落差,转换立场,别有一番煎熬。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胡大白坚定地走了下去,走出了一片天地。

而当时的民办教育内部良莠不齐,炒作欺诈、盲目跟风、自毁信誉等短视行为时有发生,所以,民办教育成为了备受攻讦的靶子。有的人把民办学校当成了赚钱的工厂,乱收费乱集资。凡此种种,让投身于民办教育的胡大白尴尬万分。

胡大白说,办学中,经历过很多痛苦,其中最使人难过的是来自原单位领导、同事、亲人的不理解。

以前,她是一位好老师,课讲得好,服从领导,同事关系融洽。可工伤之后,自己办学却引起了风言风语,成了一些人口中的“学贩子”“学骗子”,剥削知识分子的剩余劳动,剥削家长的钱财。

有一次教师节座谈会上,坐在胡大白对面的某公办大学校长,公开怒斥本校一些退休教师在附近开办民办学校,靠着公办大学领工资,看病,又拉大学教师去代课,想发财,想当富翁,今后,如果哪位教师为她代课,就取消评职称资格,甚至受处分开除。

而国家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到位,有关方面支持力度不够,黄科大的命运也存在变数。在黄科大租赁的校址上,挂在大门里面的牌子被砸了,贴在墙上的招生简章被撕了。

凡此种种,让胡大白身心疲惫,有一次竟然气得卧床不起。

然而,最困难的时候,有更多的人送来了关心和支持。除了与她休戚与共的丈夫外,还有她的亲戚的直接帮助。这里不能不提到她年迈的父亲以及她的两个姐姐胡翔和胡大方,姐妹俩直接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成为学校创建之初的功臣。

还有来自同事的信任和帮助。特别是来自很多离退休老干部的支持和帮助。如河南省原副省长邵文杰,河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徐捷,河南省原宣传部部长冯登紫等。这些老干部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政治影响大,但他们退休在家,渴望发挥余热,这些干部在她办学过程中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老干部在办学之初,看到学校步履维艰,就主动提出不拿工资,只做贡献;不要报酬,只发挥余热。他们利用自己的资源,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办学情况越来越好。而老同志们也在工作中发挥了自己的余热,获得了社会的尊重。

在胡大白遇到心结、受到非议的时候,也是这些老同志给了她精神的鼓励和工作上的支持。徐捷在看望胡大白时,就提笔书写了两个条幅,一为“自学考试,大有作为”,一为“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就要有承担重压的勇气,有足够坦荡的胸怀,有临危不乱的沉稳和雷厉风行的决断。

历练多了,承受能力就愈强。她知道这个世界很复杂,自己没有能力左右逢源,只有不理它。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干自己的事情,不吭声。谁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听到装作没听到。这有点像减法,把复杂的问题化繁为简。这是一种减法的哲学,它的核心是拒绝,只守住你自己的位置,拒绝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于是,她面对种种非议,不接招。无招胜有招!

胡大白的这些品质,是在办学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养成的。“敢为天下先”也成为了胡大白以及所有黄科大人的座右铭。“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胡大白带领着她的黄科大创造了民办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第一”!黄河科技学院内刻有“敢为天下先”的石雕第三章 浴火重生 凤凰涅槃(1990—2000)黄河科技学院有十万个理由办不成,但是学校不仅办成了,并且争得了诸多第一。为什么?因为学校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胡大白回顾“第一个五年”

创业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胡大白在这方面总是有着超乎寻常的清醒和居安思危的警觉。

胡大白的办学历程随着时间的推进可以分为若干个五年。

第一个五年是1984年至1989年,是事业初创期。黄科大人在这五年里建立了河南省有一定影响的成人教育基地。

1984年10月,胡大白创办的郑州自学考试辅导班正式开学,拉开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民办教育事业的序幕。

经过4年的努力,辅导班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学生数量上看,从143人发展到8000多人,达到了国内外认可的大学规模;生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从专业设置上看,从党政、中文两个专业,发展到近20个专业,涉及经济、外语、法律、会计、经管等领域。从文科经济类为主向外经商贸、工程技术转移。

从教学点覆盖的范围看,教学点从1个发展到30个,西到西流湖,东到凤凰台村,北到柳林镇,南到侯寨乡,遍布郑州市100多平方公里,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在郑密路租赁独立校舍,慢慢结束办学的游击状态。

从办学形式看,由自学考试业余制为主,发展到以全日制为主。举办了业余制的高教自考、承认高招等辅导班,举办了全日制住校、走读的自考辅导班;并与湖北工学院联合办学,面向全省招收全日制寄宿生。并成立了郑州市新产品研制厂等校办企业。

从学校管理角度看,胡大白基本完成了从教师向学校管理者的身份转变,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学校管理经验。提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口号;提出两个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发现三个问题:如何提高学校的人文教育;如何解决教材落后的问题;如何解决学校专业设置落后的问题。

带着这些成绩和问题,胡大白开始思考黄科大的未来。

创办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大学,打造自己的学校品牌,让学生拥有自己学校的学历,这成为胡大白新的奋斗目标。

1988年10月,胡大白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通报了她的一系列想法,并提出要逐渐取消租赁,建设自己的校园。

面对重大决策的时候,领导层内部出现了分歧,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是胡大白在大刀阔斧干事情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当时学校管理层出现分歧,有人不同意建新校,觉得投资大、风险大。”黄河科技学院纪委书记、副院长陈勇民回忆:“在有4人退出的情况下,胡院长建设校园的决心依然没有变。”

用了一年时间,学校职工统一了思想。1989年11月,学校确定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其中包括规划建成两万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的校舍,实现具有一定教学、生产、科研能力的经济实体,努力成为被国家教委正式批准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社会主义民办大学。

胡大白怀揣着美好梦想启程了。“航海中路94号”传奇

与此同时,另一个轰轰烈烈的事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那就是建设属于自己的校园。

胡大白清醒地意识到,要摆脱租赁校舍的历史,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校舍。迈出这一步,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说申办学历教育是软件,而兴修校舍则是硬件,是需要人力、物力、资金的攻坚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宣布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年10月,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期间,胡大白参观了广州的民办教育,领略了广州的建设速度,开阔了眼界,也坚定了她办学的信心和勇气。

认准了目标,胡大白像一股旋风,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胡大白相中了航海中路孙八寨村的一块地。从1990年正式提出征地申请到1992年底办完各种征地手续,竟用了两年多时间。个中艰辛,胡大白深有体会。

然而,比办手续更艰难的是筹集资金。

除了原始积累的资金外,基建还有很大的缺口。学校又发动全校职工捐资建校,并向职工借钱筹资。胡大白说:“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别的单位过年发钱,咱是给单位捐钱。”那一次,全校教职工共捐资两万余元。

1992年11月,新校址——航海中路94号奠基仪式正式启动,河南省各级领导和胡大白一起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航海中路94号校区奠基仪式

开始动工了。学校专门成立指挥部,胡大白亲任指挥长,但实际操作的是她的丈夫杨钟瑶——这位站在胡大白身后默默支持她工作的人。在黄科大的规划和建设上,他总是有着更为长远的目光。

为了保证基建工程质量并节省建设投资,杨钟瑶亲自参与基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项目管理。当年年底开始建设的第一栋教学楼,他几乎天天都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询问。每天在11层楼梯中上下好几趟,一年当中心脏病三次发作,但他从来没有过一丝的松懈。学校每一栋楼、每一条路,甚至校园里栽种的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的汗水与智慧。

那时,学校资金困难,真是一分钱当两分钱花。

经过千辛万苦,1994年8月,第一栋教学楼——综合楼顺利按计划完成。1993年9月,航海路校区自建3层教学楼

终于有了自己的校舍,自己的教学楼,自己的食堂,自己的宿舍楼。胡大白和黄科大的所有师生都感到了家的温暖和力量。

后来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现有校舍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转。于是又相继进行了两次征地,先后建起了职工家属楼、学生餐厅,以及宏伟的音乐大楼。

最后形成了一个面积达9万平方米的航海路校区。1994年建成的综合楼外景取得实施学历教育资格

梦想启程,一晃眼,又一个五年过去了。时间在1994年定格。

1994年,对于黄科大人来说,是艰苦卓绝的一年,也是捷报频传的一年。除上面提到的建成了航海路校区,还有一件大喜事,就是终于成功取得实施学历教育的资格。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令人焦灼的,也是黄科大人用不菲的成绩逐渐证明自己的过程。

让我们随着时间的推进一起感受这个过程吧:

1989年12月,河南省教委首次评选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黄科大名列榜首。

1993年5月,河南省教委确定黄科大为民办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校,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的变革和发展。

1993年8月,国家颁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指出“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得以营利为办学宗旨。”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权威部门首次发出“部分民办高校可以实施学历教育”的信息。

这一信息对于胡大白来说太重要了。这就意味着“打造自己的学校品牌”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希望。然而,得到这张入场券,谈何容易啊!

当时仅河南省的各类民办学校就有3000多所,在校生10万多人。何况全国呢?胡大白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1993年的那个暑假,黄科大所有教职工没有放假,胡大白在领导着全院教职工做着未雨绸缪的准备。

1993年8月30日,一队神秘人马悄悄开进当时还位于郑密路30号的黄河科技大学校门。原来他们是国家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及陪同的省市教委领导,来黄科大考察办学情况的。

没有提前通知,没有欢迎仪式。校园简易而整洁,学校静谧而沉稳,一切显得那么真实而自然。专家组对黄科大的专业设置、学校管理、办学条件、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仔细的询问和了解,考察结果非常满意。而这一切一定意义上似乎又归功于胡大白的未卜先知,未雨绸缪。

1993年9月,黄科大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实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工学院、商贸学院、医学院,以适应专业增多、规模扩大的需要。

1993年10月,湖南长沙,一场决定黄科大未来命运的会议正在紧张进行中,这次会议将确定首批民办高校进入学历教育的名单。

经过10天的严格考核,16所申报学校最后只有5所通过了审查。黄河科技大学以无可争辩的实力领到了这一张入场券。

1994年2月5日,国家教委批文,黄河科技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可以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同时学校更名为“黄河科技学院”,纳入国家招生计划,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黄河科技学院的标志是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黄河科技学院校徽“这是我的创意。”胡大白说,“喷薄欲出的太阳最有活力、最有后劲,象征我们学校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性。”

从此,黄科院就像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璀璨夺目!

这五年,胡大白的事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人佩服和感叹的是她的家庭也是那么的幸福。这五年,耳濡目染中,她的几个子女也继承了父母的独立拼搏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佳绩。尤其是她的小儿子杨保中,同样是残疾人,与胡大白夫妇齐头并进,在这五年里书写他的传奇人生:1990年,杨保中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大赛,均夺得河南赛区第一名;1992年7月,杨保中与另外5名选手来到莫斯科,并以满分夺得第32届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大赛总分第一名,进入了北大数学系实验班;3年后,杨保中修完本科的学分并考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母子俩是那么相像,踏实低调,不服输。“第二个五年”的收获

1994年3月2日,河南省人民大会堂,黄河科技学院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庆祝大会。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李长春称赞黄河科技学院:“顺应时代潮流,经过十年艰苦奋斗,从小到大,不断发展,走出一条适应国情、独具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新路子。”

从1984年到1994年,十年的风雨兼程,才铸就了黄科大的辉煌。可以说,黄科大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十年的奋斗历程,黄科大人发扬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精神,披荆斩棘、不畏艰难、逢一必争、逢金必夺、敢想敢做,敢拼敢干,踏实务实,开拓创新,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走出了自己的一片艳阳天。

如果说“第一个五年”是播撒种子,第二个五年就是春华秋实,充满了培育的艰辛,也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从1990年到1994年,胡大白带领着她的团队,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且在办学模式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并实现了一个目标 实现了中专、大专学历文凭教育,从自学考试向学历文凭教育过渡,为打造学校品牌奠定了基础。探索了一套办学模式 在专业设置上,紧跟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把以经济、文史类为主,转变成以外、经、商、贸、工程技术为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建立了一支600多名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并提出了一套教师岗位考核制度,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把培养复合型、开放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学校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六院一专”(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商贸学院、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中专学校)23个专业的规模;设立业余制、全日制、函授制三种教学形式。

开始由租赁校舍到使用自建校舍的过渡。1994年,学生正式入住航海路94号校区,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通过早期基本建设,学会了征地和资本运作知识,学会了如何加速资金周转,有效使用资金,为后来的大规模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打造学校品牌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五年里,还成立了郑州市黄科大党总支;举办了首届艺术节,建立新生入学军训、青年教职工集训制度。并且兴办八个校办企业实体,为学校的科研服务,为资本的增值服务。

199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黄河科技大学成功获得实施学历教育的资格,正式更名为黄河科技学院,成为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从此,黄河科技学院可以拿着自己学校的文凭闯天下了。

1994,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等着胡大白们继续去征服。1995年胡大白在佛岗村校址奠基仪式上讲话杨钟瑶在观看南区校园规划模型佛岗,第二个家

滚动发展是黄河科技学院发展的特点,而滚动发展的动力是生源。

当学校面积和规模跟不上生源的急剧膨胀时,唯有继续征地建设。

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个年近五十的女校长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然而,当胡大白把事情搞定后,留下的唯有别人的景仰和佩服。

这一次,胡大白看中的是她21岁刚刚大学毕业第一次参加工作的地方——佛岗。没想到,在离开佛岗23年后,她又重返故地,这年,她52岁。

佛岗是一个贫困村。但每次胡大白看中的地方,似乎都能风生水起,化腐朽为神奇。

佛岗校区即现在的南区共有500多亩地,借鉴北区的建设经验,也是一块一块分几次征购的。一块一块征地,一批一批建设。每两年建一组建筑群,慢慢地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一座座楼群拔地而起,教学楼、餐厅、澡堂、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医院、商店等一应俱全。

负责园林和基建的副校长杨钟瑶亲力亲为,呕心沥血,为黄河科技学院的建设规划付出了毕生心血。

2005年,作为胡大白一生的至爱,事业上最亲密的战友,杨钟瑶走完了他奉献教育的一生。

在“杨校长纪念网”的众多缅怀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记录的就是当年杨钟瑶和他的同事建设佛岗校区的点点滴滴。1994年6月,第一栋教学楼顺利按计划完成。有了自己的校舍、自己的教学楼,加上1994年国家批准我校实施专科学历教育,杨校长当时很高兴,他告诉我们说:“我要领着你们大干一场。”果然,1995年春节过后,我校开始在佛岗征地建校,那就是现在的南校老区。当时,南校征的地是一片荒地,要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一所大学,大家可以想象困难有多大。在杨校长的带领下,一边协调与佛岗村及周边的关系,一边规划安排水、电、道路等基础建设的施工,以及学生宿舍、教学楼、学生餐厅的施工建设。在此期间,他的心脏病多次发作,非常厉害。但他没有退缩,身体恢复后再接着干,工作负担十分繁重,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那时,只要你星期天和节假日到施工现场准能看到他瘦弱的身影。从1995年4月开始征地建设,到10月份就迎来了我校首批专科学历教育的新生在新校区的学习和生活,这期间杨校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12层信息图书楼2002年4月,南区开始建设信息大楼。信息大楼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从方案规划设计到工程施工阶段,都是杨校长一手把关。当时,杨校长告诉我们:“要把信息大楼建成我校一栋标志性建筑。”那时,南校区用水用电量大,负荷不够,急需解决这个矛盾。因此,杨校长考虑得特别细。首先,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将全校的中心配电设在信息大楼的地下室,水箱设计在屋顶,这样一来,一是不占地方,节约土地和费用,二是屋顶上的水箱用一个红色的大圆球来装饰它,使人们在周围几公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都知道那个地方就是——黄河科技学院,这些都是杨校长创造性地提出来的。为了早日解决用水用电问题,工程4月份开始施工时杨校长就提出:必须在9月份水电投入使用。那时,我们都不敢相信能够完成,难度太大了,基础还要进行桩基的施工,施工技术难度也太大了。但杨校长没有放弃,经常鼓励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慢慢理解,树立了胜利的信心。我们基建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齐心协力,全力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科学组织。当时,6、7月份正值雨季,杨校长特别关心天气的变化,我记得有两次下暴雨都将地下室灌满了水,因地下室根据结构设计要求留有施工缝后浇带。因此,杨校长亲自深入到现场连夜安排人员突击排水。地下室又黑暗又潮湿。杨校长不顾自己年纪大,不怕脏、不怕累,在现场指挥,深深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干得格外有劲,有两次都是干到凌晨一点多。杨校长在工地一干就是整整三个月,终于在9月中旬将地下室的中心配电和水箱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南校区用水用电的矛盾。信息大楼到2003年5月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比正常的施工工期提前了将近6个月,信息大楼这个项目倾注了杨校长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杨钟瑶曾经说过:“要节约学校的每一分钱,少花钱多办事,学校的事情都要当做自己的事去办,要勤奋,节约,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就是在这样一些克勤克俭、艰苦创业的可敬人物的努力下,佛岗校区终于矗立在中原大地上。1996年,佛岗校区整修完毕,黄河科人终于全部搬进属于自己的校舍。2005年,又在佛岗校区周围征地1500亩,开始了学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建。如今的佛岗校区已经是拥有工学院、商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外语学院、民族学院等8个学院的美丽校园。16年的奋斗与收获——晋升本科

每登上一个高度,都有一番境界。而新的境界,又促使胡大白奔向新的目标。

1994年,黄河科技学院取得专科学历教育资格。然而这并不是胡大白的最终追求,她认为中国的民办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但要有专科学历教育,还应该有本科学历教育。

在别人看来,胡大白总是做着黄粱美梦,干着天方夜谭的不着调的事情。但结果,胡大白总是让他们“大跌眼镜”!

1994年下半年,胡大白提出:“打硬仗、上台阶、创特色、争名牌”,苦练内功,全面提升学校的品位和档次。

但直到1998年,国家还没有将民办专科学校升本提上议事日程,也没有相关标准。也就是说,民办高校专升本还没有先例,还是白纸一张。

但总要有破例的人,总要有开先河的人,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人就是敢为天下先的胡大白。

胡大白相信,在摸准时代脉搏的基础上,有志者事竟成。她为此事多次前往北京,提出专升本的申请。她的诚意打动了许多人。最后教育部决定考察后再作决定。

由于没有先例,也没有标准,所以民办院校专升本必须按照公办学校的相关标准进行验收。事实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根本就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裁判使用专业运动员的规则来衡量业余运动员,这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面对机遇和挑战,胡大白和她的团队总是竭尽全力。为了顺利通过验收,学校专门成立了材料准备小组,所有材料,都是胡大白亲自讲解组织结构和要点,然后再逐字逐句斟酌修改。胡大白和杨钟瑶经常熬夜备战,审阅材料。在硬件设施上,学校扩大、充实图书馆的面积和藏书量,扩建实验室,筹建校史展览馆,改善美化校园环境,这种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胡大白们的精心准备下,教育部验收小组对学校申报的六个专业进行了抽检:实验实习条件、教学计划、师资队伍等等,一一验收,学校软件和硬件都令人满意。

在2000年2月广州召开的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会议上,高票通过了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民办高等普通本科院校,实施本科学历教育。原郑州市市长陈义初在黄河科技学院升本庆祝大会上与胡校长握手

同年3月,教育部批准黄河科技学院升格为本科普通高校,该校成为全国民办学校中第一个实施本科教育的学校。

至此,黄河科技学院以百米赛跑的速度率先冲过终点,又一次让人刮目相看。胡大白也再一次攀登上人生高峰,鲜花和掌声簇拥着这位有胆有识的女校长。“第三个五年”的喜悦

在1995年至1999年这短短的五年间,黄河科技学院又缔造了无数个“第一”。

199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黄河科技学院面向全省统一招生,成为我国《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公布后的第一所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民办高校,在校生以百分之百的速度连年增加。

1995年5月,黄河科技学院第二个校园佛岗校区奠基开工,占地总面积608亩。

1995年10月,胡大白应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私立高教研讨会,发表的演讲让与会人员为之震撼。

1995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胡大白进行专访。

1997年4月,全国高校第一个校内人才市场——中原人才市场航海路分市场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开业典礼。连续多年,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都在毕业前就被抢聘一空。

1997年6月,全国民办高校第一个校党委在黄河科技学院成立。

1995年至1999年,学校发展的“第三个五年”里,学校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黄河科技学院上下齐心协力,于2000年实现了专升本的本科学历教育。

……

黄河科技学院能赢取第一的秘密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能审时度势,乘风杨帆。

2000年,学校院系架构基本形成,形成了10个二级学院和30个专业的规模。教育设备也逐渐完善。并且建立了一支稳定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学院设立“伯乐奖”,专门用于奖励那些推荐出优秀教师的有功人员。胡大白聘用教师有三个标准:一是学识水平高、造诣深;二是教学经验丰富,方法活;三是认真负责,效果好。对被推荐来的老师,经考察合格予以聘用。初次聘期半年,教得好续聘。由此开创了“学生挑选老师”的先河。经过17年的艰苦努力,黄科院建立了由1100多人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占70%。

结束了租房办学的历史,1996年,学校正式全部搬进了自己的两个校区,即航海路北区和佛岗南区。

1999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黄河科技学院视察时对胡大白说:民办教育的高潮,我认为还没有到来,一旦全社会思想进一步解放了,我们办教育的经验成熟了,法规比较完善了,在中国大地上会出现一个民办教育的高潮,到时候你就是“先驱”了。

先驱者的奋斗经历让人景仰,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必须抓住机遇,居安思危,长敲警钟,长远规划,才可能成为百年不败之校。

胡大白,等待,下一次的精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视察黄科院第四章 功成名遂 居安思危(2001—2013)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人的一生,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贡献,才是真正的潇潇洒洒走一回。——胡大白光环下的胡大白

从办学之初一炮打响的1985年开始,胡大白及她的黄河科技学院就没有离开过媒体的视线。

在近30年的办学实践中,黄河科技学院走出了一条中国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曾荣获“全国诚信自律先进单位”“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河南省十大最具科技创新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2003年1月6日,黄河科技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之一。胡大白因对民办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最具魅力校长”、“中国好人”、“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助残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郑州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先后当选为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第七、八、九届党代会代表,郑州市第七届党代会代表、全国高校第九届党代会代表等。同时担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执行会长。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半边天”、“对话”栏目,新浪网,《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瞭望》,《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搜狐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都曾专题报道过她的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和办学事迹。

黄河科技学院的成功和胡大白的努力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胡大白曾先后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胡大白总结自己的成功时常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心,担大任,负大责。如今,她的目光早已跳出了自己创办的学校,而是延伸到整个教育行业和社会。她用自己的热情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同时把这种博爱投射到了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作为一个女性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

2000年11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表彰会上,胡锦涛同志握着胡大白的手说:“你们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几万名大学生,还为残疾学生、灾区学生和下岗女工做了不少事情。”胡锦涛的话让胡大白感动万分,激励着她在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道路上一直坚持着走下去。2000年,在“中国十大女杰”表彰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胡大白亲切握手2005年,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在黄河科技学院视察“对于我来说,这些荣誉称号是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教书育人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如果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我只能算是一名成功的教师,而非教育者、教育家。”作为残疾人,胡大白经常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因残疾被拒之于高校大门外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们。20多年来,该校先后接纳390多名残疾学生就读,并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500多万元,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胡妈妈”;安排20多名残疾人在学校工作,帮助学校教工家属60多人就业;1996年云南丽江特大地震、1998年“三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她先后深入灾区接收20多名贫困生免费入校读书,培养他们直至大学毕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特大地震发生后,她都率先捐款,并号召广大师生员工慷慨解囊,分别捐款40多万元和32万元;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她拿出用于校庆的20万元设立“朝阳助学专项资金”,为在校的四川灾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2010年在郑州市举办的纪念“5·8”世界红十字公益募捐晚会上,她捐款10万元,被授予“红十字爱心大使”称号;1998年4月与郑州市妇联联合创办“郑州市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基地”,“省会外来务工妹培训基地”,免费培训下岗女工和外来打工妹,至今已培训近6000人;为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主动承担郑州、南阳等地的村官培训任务,培训500多人。由于成绩突出,2010年5月,全国妇联授予黄河科技学院“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和“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2011年举办郑州市女大学生村干部免费培训班

应该说,胡大白自强不息的奋斗经历和传奇人生感染着民众,在她身上可以挖掘很多值得传颂的品质,黄河科技学院的蓬勃发展也给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办高校提供了一个模式和样板,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媒体去报道,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媒体的争相报道也让胡大白和黄河科技学院得到了更多的声誉和社会认同,使得黄河科技学院生源不断,使得国家给予了黄科院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同时媒体的监督也让胡大白身上肩负了更大的重任,黄河科技学院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民办教育的神经,黄河科技学院的发展也预示着中国民办教育的未来走向。

可以说,“光环下的胡大白”既获得了荣誉和掌声,也背负了更多的压力和责任。永远的怀念,永远的爱人杨钟瑶同志,原黄河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41年2月生于河南滑县,出生于教育世家。曾在郑州市教育局、郑州第十三中学、郑州市科委、郑州大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1984年10月,杨钟瑶同志与夫人胡大白本着“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宗旨,白手起家,在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创办了黄河科技学院。2005年9月1日9时20分不幸逝世。终生奉献给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钟瑶,这个清瘦朴实的男人,是胡大白一生的挚爱,是相守相伴的爱人,更是同甘共苦的战友。两个人相识相知于“文革”时期,患难与共,相扶相持共同走过了37年的岁月。在胡大白烧伤在床的艰难岁月里,杨钟瑶一直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守候照顾着她,在胡大白决定创业办学的时候,在别人对胡大白办学嘲讽讥笑的时候,杨钟瑶始终站在她身旁,给予她帮助和依靠。在黄科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杨钟瑶克勤克俭,以身作则,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杨钟瑶分管着学校的基建和园林,学校的每一栋楼房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一个技术难关都是他亲自领导着攻克,每一个安全隐患都装在他的心里,每一条道路都是他规划设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他是黄科院发展规划的总设计师。

杨钟瑶把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教学第一线。他的原则第一是学生,第二是教师,第三是行政,第四才是校领导。黄科院开办前几年他不拿工资,后来拿的是学校中的较低工资,一直到临终前,每月工资1000多元。办公室是两位校领导一间房,但经他之手的资金之多,为学校盖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校舍!胡大白、杨钟瑶夫妇

他干起工作来是不要命的。学校创办时,他每天用自行车推着胡大白去教学点,每天12点之前教学的事情忙不完,12点之后其他人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可是全校文印的蜡纸,都是他一笔笔刻出来的。他1米78的个子,体重才104斤。1993年,为给学校盖第一栋综合楼,他每天要在十多层的楼里跑十几趟,累得心脏病犯了两次,住院抢救。他含辛茹苦,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累出了一身病!

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他为自己定下规矩,不得向学校任何人透露。他和胡大白说:“我们两个已经影响工作了,绝不能再拖累大家,更不能让同志们花钱来看我。”直到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胡大白才把真情偷偷地告诉程书记和少数亲友。杨钟瑶病重期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学校的发展,只要能动弹,他就要到学校处理一些疑难问题。他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还坚持参加了2005年春季运动会的开幕式。那天已经很热了,但他还穿着两件毛衣、一件毛背心和一件风衣,微笑着向大家挥手。直到病逝,也没有向他创办的黄河科技学院提任何要求。他为教育事业,为黄科院奉献了一生。

杨钟瑶用他的智慧、品德和毅力,为黄科院矗立起一座精神的丰碑!

胡大白在一篇纪念文章中深情地说:“他离开我们三年了,我每天都在他的遗像前和他说话,有什么困惑都向他诉说,有什么喜悦都与他分享。……有他,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永远伴随着我们去发展黄科院,壮大黄科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就是杨钟瑶和胡大白朴实而真挚的爱情!机遇和危机并存我不是一个浪漫的人,而是一个沉重的人。这种“沉重”是如影随形的危机感。现在学校形势不错,但我会考虑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怎样。

21世纪的到来,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充满了机遇,也布满了危机。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开创发展新局面,同样也是黄河科技学院要思索的问题。

众所周知,199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的一年。“由于我国的大众化和扩招政策的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因素的主导,如拉动内需、推迟就业等,所以大众化的准备不是十分充分。为了在数量扩大的同时能够尽可能保证质量,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充基本是在原有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进行,来不及增设公办新校,而新兴的民办院校没有被委以扩招的任务,相反,由于公办高等教育系统的扩招,民办院校在发展空间上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一些省市开始尝试利用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办学,进行了举办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大胆探索。”这就是我国独立学院兴起的源头。

因此民办高校就面临着独立学院的一个重大的冲击。民办高校审批专科要五六年,甚至十来年之后,才能有资格申请晋升本科,而且审批很严格。但是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一下子就可以办本科,面向社会公开招生,有原来老学校的品牌,又有老学校的一些资源。所以民办学校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

与公办高校办学实力的差距,再加上独立学院的不断涌现,民办高校想发展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危机和困难,可以说是机遇和危机并存。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很多民办高校退缩了,甚至破产,可以说,他们是教育探索的失败者。

而胡大白却是迎难而上,沉稳应对。她在接受新浪网记者的采访时曾说:面对困难和危机我的态度是第一不发牢骚,第二不抱怨,而是要想办法。怎么想办法?就是要创新。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创新,我一直在思考美国哈佛大学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它是私立大学,但长盛不衰,人们都以上哈佛大学为荣,并不因为它是一所私立大学就瞧不起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哈佛大学确实有优质的教育,它培养了六位美国总统,它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中国的民办教育也能够像哈佛大学那样,我觉得一样会受到学生欢迎。比如说北京的朋友以及全国的朋友们都非常熟悉新东方学校,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北大毕业的,他们出国培训都上了新东方。俞敏洪先生原来是校长,现在是董事长,俞敏洪原来出国到加拿大的时候,在校园里到处都有留学生跟他打招呼,他并不认识这些留学生,因为这些留学生都是从新东方出来的。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并不是说是民办学校就不愿意上,考生和家长是非常公正的,只要这个学校好。我们学校的第一个理念是“敢为天下先”,就是敢做天下人不敢做的事,你不能墨守成规,你不能跟着公立学校屁股后面做。我们除了敢为天下先外还有16个字:“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你优我专。”不断发现我们的危机,不断寻找解决危机的方法。

是的,不断创新,与公办院校形成差异互补,突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教育优势,把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抓好,切实为学生着想,办一所对学生负责任的大学,就一定会被社会认可,被学生认可,也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赢“本科评估”的硬仗

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成功晋级为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历经八年的发展壮大,到了要接受国家验收的时候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黄科院怎么打赢这一场硬仗呢?

学校创办之初,与全国其他知名高校比,黄河科技学院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得到了迅速的改观。2005年,教育部对全国的本科高校进行评估,黄河科技学院和北大、清华、郑大、河大等高校一起,用一个标准接受教育部评估。按照评估标准,学校不但要征1500多亩地,而且还要盖几十万平方米的房子。另外,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也需要大规模地购置。

除了硬件外,还有软件,专职教师要求1:16到1:18,而且必须是专职的硕士以上学历的超过40%,副教授职称以上的要超过40%。

用了不足三年的时间,黄河科技学院完成了所有的硬件建设,并在三年间相继引进300多位硕士和教授(副教授),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具备了所有的软硬件要求。

2008年5月,来自国内公办高校的11位校长和专家进驻黄河科技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专家在一周时间内与学生同吃同住,不仅当面访问了学校的学生、老师,以及外聘的老师,而且还有一些毕业生。最后,学校在评估中被专家组定为优秀等级。

专家组组长——原湖北工业大学的熊校长说:一是我们很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